晚清兵制变革思想及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晚清兵制(兵役)变革思想转型及实践,选择了传统“民兵”制在晚清社会的转变历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此说明近代中国军事转型过程中,中西因素的交汇影响与流变。
     是否实行“民兵”以及如何实行“民兵”是近代兵制变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晚清而言,“民兵”思想在兵制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过程中起到汇通中西的作用,新政时期采取“征兵”即是此种思想的表现。而近代西方战争由“有限战争”向“总体战”演变的趋势,也使“以民为兵”成为必然的选择。
     第一章主要论述清朝传统兵制(兵役)的特点、历史地位与弊端。
     就中国王朝兵制的演变历程而言,清朝兵制继承了此前“兵民相分”的兵制。但清廷又有所调整,实行的是完全的“养兵制”。此种制度有其“合理性”,符合“欧力东渐”前的社会条件。但这种“合理性”又是有限的,依然无法避免此前王朝兵制难以持久的老问题。而清朝中后期兴起的勇营招募制度有代替经制兵制的趋势,但这种演变依然不脱王朝兵制更替的轨迹。
     第二章着重评述了中国传统社会为解决养兵制弊端所作的努力。
     自兵民相分以来,关于要不要养兵以及如何养兵一直是传统兵制变革思想争论的焦点。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三种思路:首先、放弃养兵制度,恢复“三代”兵民合一或者唐代府兵制。其建议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民兵”制。此种思想虽然自宋明以来一直颇有市场,然而《皇朝经世文编》搜集的各种文章大都认为这种设想是迂腐之谈。其次、地方军事化建议。此种建议又分为两种,一是要求地方驻军归地方官统辖。一是实行官督“民”办之乡兵,也可称为地方民兵制。第三、坚持王朝养兵制度,“以有限之饷练有限之兵”。通过对传统变革思想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中国社会存在着改善兵制弊端的努力,但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导致兵制堕落的趋势。而恢复“民兵”(无论是建立国家民兵还是地方民兵)尚缺乏必备的社会、政治条件,“药方只贩古时丹”面临的困难是药方难贩古时丹。
     此时期的民兵论的转型意义在于它构成了中国军制转型的内在思想源泉,是随后“化西”的主要动力。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清人在认识西方兵制(兵役)基础上提出的各种建议。
     “欧力东渐”是兵制转型的外部因素。时人认为,西方军事制度实行的“征兵制”与“预备役制”较清朝兵制的优势在于:全民皆兵,人人知兵;更番入伍,按年退伍,费用少而养兵多。西方兵制的优势恰恰是传统兵制的弊端,因此,参酌西法成为晚清兵制变革思想的主流。外部因素虽然促进了近代兵制变革思想转型,但它同时也受制于传统社会的影响。清人认为西方兵制的特点与古代的“民兵”一致。这种认识的结果是传统“民兵”思想重新兴起,最终导致近代征兵制的建立。不过新政时期确定的“征兵”制度,还不是完全的西式征兵制而是参酌西法,寓征于募(征募本地人当兵)。
     第四章则以江苏(南京、苏州)征兵动员为个案研究,探讨传统社会实行“征兵”时出现的问题。
     从南京、苏州两地的征兵动员情况来看,清廷最初实行征兵还比较努力。从机构设置到征兵动员过程都比较完善。加之当时江苏地区风气日开,征兵动员比较顺利。然而,征兵并不因动员结束而终止,相反,士兵入伍只是开始,它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才能收效。阻碍征兵的因素本文主要从征兵动员、退伍实践和军队生活三方面展开。首先、因为缺乏相应的配套组织,征兵并未达到动员社会成员入伍的目的,而且征兵宗旨的歧误也导致士兵入伍动机不纯。其次、退伍安置的失败。退伍对于征兵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只有退伍方能实行二次征兵。另一方面,只有对退伍兵的合理安置才能建立充足的后备力量。但是因为退伍安置之难,使两者都未能实现。最后、军队生活不堪忍受,与宣传时大相径庭。而军官多以旧军人之手段对待士兵,最终使征兵难以继续展开。
     结论部分:
     西方军事转型对战争的影响在于战争形式向总体战转变,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动员自己所有的人力、物力加入战争的话,那么就只有灭亡的命运。时代要求实行“以民为兵”。但若达到这一目的,又不仅仅靠军事自身变革就可以完成,需要政治、社会转型配合。王朝建军思想主旨在于维护一家、一姓的统治。王朝政权的私属性决定了它无法改变“以民为敌"的本性,自然也无法做到“以民为兵”。
     对于随后的军事改革而言,要实行“以民为兵”的征兵制并不是简单地将民众“诱骗”到军队后就万事大吉,它同时也要将对士兵的“启蒙”贯穿其中。否则,一支缺乏“主义”的军队依然是统治人民的“工具”。
This dissertation is a study of military revolu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changes of the traditional militia thinking have been chosen as the main aspect to describe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factors during the changes of the modern Chinese military.
     The main point of the traditional military revolution thinking is whether to practice militia and how to practice militia. The militia thinking has an interaction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play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 to the modern time ,and the practice of conscription gives expression to this thinking. Also, the trend of modern west war from the limited war to the general war made it possible that an entire nation in armed .Certainly, there are variable ways to deal with i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of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raditional conditions .
     The rest of this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Section 1, the characteristics, historical standing, disadvantages of the Qing traditional system of military service are described. As far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system, the Qing military inherited the policy that selected army-man from regular group which continued from Qin-han dynasty. And the same time, the Qing sovereign have some changes ,they insisted that all army-man should been groomed by the government. This system is reasonable in an agriculture society. But it was not perfect and it had nor avoided the army's degenerate, which existed before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change from the eight-banner and Ivying to the yongying was also continued the orbit of the tradition military.
     Section 2,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attempts to maintain army before the first optimum war are presented. After the separation of the populace and the army-man, whether to maintain army or not and how to maintain army are two focuses in the discuss of traditional military transform. Then, three thoughts were gradually formed. Firstly, to abandon the traditional standing army and resume national militia. The suggestion was generally like the modern militia system. Although this thinking was welcomed after Song-ming dynasty, the main aspect of traditional revolution thinking was that national militia to be impractical. Secondly, the suggestion of militarizing the localities. And this suggestion was classified into two kinds. One is to let the local government control the local garrison. The other is to establish Tuanlian (a kind of militia).the third, maintain the imperial standing army. But the regulatory regime should been changed. Although people tried to correct the traditional standing army maladies before the first optimum war,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did not have the possible conditions.
     Section 3, the military revolution which deliberate the western army are described. The western threaten was the main factors of military revolu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People thought that the superiority of western military was wealthy studying. And the same time, people regarded the modern military system as militia, which contained in sandai(xia, shang, zhou). This made the traditional militia thinking been a upsurge in late Qing-dynasty and it made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scription in the New-policy period.
     Section 4, the practice of new army in Jiangsu province are presented. The Qing government was hard to practice new army in the period of new policy. They established the conscription system. In Jiangsu the conscription had obtained a good start. But Qing government' draft have been foil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lack of mobilization, the problem of demobilized soldier, low performance of army-men.
     Each developing country must have the ability that mobilize it's all manpower and material treasure to sustain a modern war. For this purpose the royal principle that regard the army as a tool which was used to suppress inner populace should been changed. But the Qing sovereign maintained that the army's first principle is protecting their own domination, their failure are not avoided.
引文
1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69页。
    2 《元史》卷98,志第46,兵一,兵制。
    1[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新序》,《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第96页。
    2 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3 慈继伟语,见[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新序》,《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第98页。
    4 汪熙:《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取向问题--外因、内因或内外因结合》,《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
    1 王应麟:《玉海》卷136,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12月版,第2522页。
    2 《清史稿》卷130,志105。
    1 黄今言在《汉代征兵制度中若干问题的考辩》中论证过世人对汉代实行普遍征兵制的认识其实是错误的:关于汉代兵制,宋人陈傅良在《历代兵制》中提到:“汉大抵依秦制,凡民二十三为正,一岁以为卫士,二岁为材官,骑士。”随后的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仍从其说,近人刘公任将其扩展为“不仅是寓兵于农。简直是凡民皆兵。”其实这里存在着误解。据《汉旧仪》中记载,“民年二十三为正,为正一岁,为卫士一岁。”这里存在“凡民”与“民”的差别。“民”二十三岁当兵,并不意味着“凡民皆兵”。一字之差其造成的误解流传千年。作者认为陈傅良注入“凡民”字样,是“别有企图”,有“为宋事立意”之嫌。(《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2 吕思勉先生认为三代实行的并不是全民皆兵而是部分“民兵”制。寓兵于农当中的“兵”也不是指兵器而是农具,因为古代兵器与农具合二为一。《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8,139页。
    1 按:并不能因为三代兵制是并民合一就推断出三代是全民皆兵。因为在传统社会的兵制沿革中,很少有全体社会成员都有当兵义务的兵制存在。那种全体成员都有责任上战场,并且实际中虽然确实可能上战场的兵制留存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在战国至秦西汉的几百年间,战乱频仍,才有可能实行举国皆兵的制度。西汉以降,除非战争需要,很少全民皆兵,即使如此,有时还需要配合强制手段才能实行征兵。
    2 孟宪实:《唐代府兵“番上”新解》对府兵“番上”作了新的解释,其主要观点是要区分“番上”与“上番”,府兵虽然规定了各地有上番的义务,但是在当时的交通环境下,远方边疆地区的府兵能否上番是很成问题的,因此,“番上在府兵制中,既有京师宿卫的涵义,也有地方执勤的涵义,凡属列入兵部常规计划的府兵守卫类的轮番执勤,皆可称为番上”。认为常规任务“无论多远都要到京师宿卫的方案显然不合情理。”(《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77页。)因此,清人所认识的府兵制的优势在现在看来是不存在的。对于此点,反对府兵制的人也曾提出批判。王昶在《唐宋兵制得失论》中提到,唐朝之武功盛不在府兵,府兵时期亦有募兵--禁军彍骑,“愚常考太宗之置禁军也。择善射百人为二番。又选材力骁壮者置飞骑。试而取之也甚精。其十二道都尉。率五校兵马而训练之。步伐击刺。秩然有条。故横行天下而莫当也。”因此王昶认为“不能袭寓兵于农之迂谈以误国也。”而唐朝之亡则不是府兵制败落而是因为,“禁军驰而各卫军坏”,“各卫弱而不足制藩镇”,无兵可震慑藩镇,方有日后的安史之乱。见王昶《唐宋兵制得失论》(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第2550-2551页。)
    3 吴铤《前因时论十九》,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兵政一,1484页。
    4 吕星垣:《府兵制》,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第2546页。
    5 秦蕙田:《唐府兵论》,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第2548-2549页。
    1 吴铤:《前因时论十九》,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兵政一,1484页。
    2 吕星垣:《府兵制》,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一,卷七十,第2546-2548页。
    3 张绅:《兵农分合论·上》,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1501-1502页
    4 孙廷铨《请兴屯政疏》,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三,卷七十二,第2604-2605页。
    5 孙鼎臣:《论兵二》(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此外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所选的材料中也有类似的看法:“三代以下,以养兵持其常,以民兵辅其变。”此处的“民兵”是指招募,历史上存在的此类“民兵”:有汉朝的“八校”;唐朝的“彍骑”:宋建的“义勇”;明在设都督五府之后,“又招箭手矿夫。”招募“民兵”弊大于利:三代以后,承平无事,兵制不能不坏。“必思所以调剂之,调剂之不得其道,必出于召募,招募不已,则众皆乌合,不自爱惜,军无土著,莫由约束,聚之则难散,骄之则生乱,此其所以弊也。故利用养兵,不利用民兵。”(吴铤:《前因时论》,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484页。)
    1 徐百齐、吴鹏飞著《兵役(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38年09月第3版,第4页。
    2 《军制学摘要》,陆军第三十一军青年远征军第209师参谋处编,1946年版,第19页。
    3 田小文:《外国兵役制度概览》,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31页。
    4 《军制学摘要》,陆军第三十一军青年远征军第209师参谋处编,1946年版,第19-20页。
    1 王穆夫:《国民辞典》.文化供应社1941年第1版,第75页。
    2 《军制学摘要》,陆军第三十一军青年远征军第209师参谋处编,1946年版,第20页。
    3 《军制学摘要》,陆军第三十一军青年远征军第209师参谋处编,1946年03月,第17-18页。
    4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关于八旗驻防制度研究还可参见,(韩)任桂淳:《清代八旗驻防兴衰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1 刘小萌:《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
    2 八旗制度牵涉内容很多,比如八旗和绿营的关系。可参考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将军兼统绿营的问题》,(《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八旗内部关系,汉八旗与满蒙八旗的区别以及汉八旗演变(孙静:《试论八旗汉军与满洲的差异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赵秉忠、白新良:《关于乾隆时期八旗政策的考察》,《史学月刊》1991年第2期)。关于八旗制度从兴盛到衰败的考察:王春瑜在《略论八旗子弟》中提到入关后八旗的世袭制是其衰败的主要原因。(《明清史散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
    3 陈锋:《八旗饷制与八旗的盛衰》,《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4(日)太田出:《清代绿营的管辖区域与区域社会--以江南三角洲为中心》,《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5 秦树才:《清代云南绿营兵研究--以汛塘为中心》,云南大学中国民族史博士论丛,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1 罗尔纲:《湘军兵志》,中华书局1984年。
    2 龙盛运:《湘军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3 王继平:《湘军集团与晚清湖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熊英:《湘军裁撤的经济原因》,《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4 罗尔纲:《淮军志》,《晚清兵志》第一卷,中华书局1997年。
    5 王尔敏:《淮军志》,中华书局1987年。
    6 樊百川:《淮军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7 陆方、李之渤《晚清淮系集团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8 《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五编《湘军与淮军》,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9 龙盛运:《咸同勇营军研究偏荣偏枯倾向试论》。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
    10 我们可以参考的是王尔敏的《清代勇营制度》(《清季军事史论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与李志铭的《勇营制度:清代军制的中间型态》(《史林》2006年第4期.)
    1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往往着重于士兵当兵吃粮,“有奶就是娘”,重视了官兵关系统一性而忽视了军队内存在因阶层、阶级差别导致的军队内部矛盾。
    2 陈锋:《清代军费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3 杨慎之、黄丽镛编《魏源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4 施渡桥:《晚清军事变革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该论文集收录了施渡桥一系列论文,其中有关于林则徐、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的军事思想。
    5 茅海建《救时的偏方: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上书中军事外交论》,《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6 崔运武:《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地方督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 陶菊隐:《蒋百里传》,中华书局1985年。
    2 蒋方震编译:《新兵制与新兵法》,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印行。
    3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年。
    1(美)拉法夫·尔·鲍威尔:《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1895-1912)》,陈泽宪、陈霞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2(澳)冯兆基:《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郭太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 何文平所著:《清末广东的新军建设及成就》,《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2 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包括的著作是:1、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8)2、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1)。
    4 将军事改革同政治变革、社会转型关系的著作我们可参看郭太风的论文集《迈向现代化的沉重步履--军政改革·商会变异·思潮激荡》(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该书搜集的论文不仅有关清末同时还延续到国共两党的建军思想。笔者认为,这正是治晚清军事史应当借鉴的地方。晚清新政军事转型变革中暴露出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也影响到随后的国共两党的建军历史。
    1 杰弗里·帕克等著《剑桥战争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2 麦尼尔:《竞逐富强》,学林出版社1996年。
    3 松下芳男著:《近代日本军事史》,赵唯刚译,新华书店1943年。
    4 井上清:《日本军国主义》,姜晚成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5 牛俊法主编:《世界军事史概要》,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
    6 吴广权、马骏、翟明生著:《外国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年。
    7 田小文:《外国兵役制度概览》(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在论文方面,皮明勇所著(19世纪末列强的军备政策和军队概况》(《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一文,对英法德俄美五国的军备政策与一般情况有所介绍,但其不是以兵役为重点。
    8 戴逸、张世明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军事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
    9[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年》,雷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 吕思勉对传统兵制沿革分为八个时期:第一期,实行的是征服民族全体当兵,是为“部分民兵制”;第二期,全民皆兵制;第三期,因为天下统一不需要全体皆兵,即使一部分人当兵也觉过剩,为体恤民力,当兵遂用罪人或降服的异族,遂招致随后的“五胡乱华”,而中原因为动乱,地方政府擅权,遂有所谓“州郡县之兵”;第四期,又发生一种部分民兵制,即隋唐之“府兵制”;第五期,府兵制坏,藩镇之兵起;第六期,宋朝实行“极端的募兵制”;第七期,明承元代军制,但东施效颦,因淤滞而败;第八期,清朝一度建立了强大的陆军,但是此项军队“应付旧局面则有余,追随新时代则不足”。见《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8-139页)。关于战争紧迫时代四处抓丁当兵,以至老弱妇女都被迫入伍的情况乃是特殊情况。
    1 《暴力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20,第182页。
    2 按:从理论上讲,冷兵器时代的中国传统社会并不需要“职业军人”。但为了维持王朝的统治,必须建立常备军,这种矛盾造成中国传统军队的诸多特点。(参见熊志勇:《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
    3 “八旗驻防之兵.大类有四:曰畿辅驻防兵,其藩部内附之众及在京内务府、理藩院所辖悉附焉;曰东三省驻防兵;曰各直省驻防兵,新疆驻防兵附焉;曰藩部兵。”《清史稿》卷130,志105。
    1 按:八旗制度的封建化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并不是在某一个皇帝手中,几年之内完成的。而且,虽然“封建性”是其主要特征,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保留了奴隶部族兵色彩直至清朝灭亡。
    2 刘公任认为八旗制度乃是“征兵”。其忽略的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八旗能够实行这种制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历次战争中俘虏很多都依军功分配给八旗。八旗能够战时为兵而不顾虑生产即是因为这个原则。授地,授奴是八旗能够实行兵农合一的重要前提。至多只能算是部分征兵。
    3 《清史稿》卷130,志105。
    4 崑冈:《清会典》(光绪朝)卷86,第990页。
    5 乾隆二年议准:“八旗兵丁曾在军前得过军功,后因患病退甲。或伤残退甲及六十岁以上年老退甲者,交该都统等详核验实。无论有无房产、及子孙现在食饷者,均每月给银一两、米一斛。以养余年。”“若在军前行走、并未出战立有军功者,亦交该都统等核实。如该兵既无房产、又无子孙食饷、无可倚藉者。每月给银一两,以养余年。盛京等处驻防兵,止准给银不给米。”崑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642,第13518页。
    1 《清朝文献通考》卷42,《国用·俸饷·兵饷之制》。
    2 八旗兵丁收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清一朝多有变化,本文只述其要,具体演变可参见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第195-198页。
    陈锋《清代军费研究》第二章“八旗兵制和饷制”第23-30页。
    3 陈锋:《清代军费研究》,第27-29页。定宜庄针对清廷授田过程中各地标准不一的情况认定:“授田不过是权宜之举,朝廷与官兵本身都没有将这些土地认真种下去的打算,则混乱实属必然。”(《清代八旗驻防研究》,第194页。)
    4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64页。
    5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第135页。同时韦庆远《乾隆时期“生息银两”制度的衰败和“收撤”》(载《明清史辨析》,第229-256页。)“雍正七年三月十日日,颁布上谕,拨内库银作为本金,以生息 分发旗丁,作为红白事例银,以解八旗兵丁遇有喜丧之事却无银措办之窘迫。”(陈锋《清代军费研究》,第70页。)
    1 关于八旗养育兵设立情况可参见安双成:《清代养育兵的初建》,《历史档案》1991年第4期。
    2 关于八旗厚养兵之制,“恩养”。加入注释:“国初自定中原后,复遭三逆之乱,故八旗士卒多争先用命,效死疆场,丁口稀少。上尝抚然日:吾廿年之久,始获一满洲士卒之用:何可不厚恤也。故当时时加赏恤,至为之代偿债务。凡抚字之术,无不备施。虽一时不无滥溢,而满洲士卒感戴如天。凡征讨之所,争先致死焉。”昭楗:《啸亭杂录》,卷1,《爱惜满洲士卒》,引自《明清史料》(下),郑天挺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9页。),另,郭春芳《康雍乾三朝八旗官兵赏恤制度》一文,对康雍乾三朝的八旗赏恤制度有详细的论述。(《满族研究》2006年第3期。)
    3 《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康熙五十四年,转引自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34-135页。
    4 汤成烈:《师律篇五》,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八十五辑,文海出版社,第1525页。
    5 《清世宗实录》卷121,雍正十年七月乙酉。
    6 按:清廷禁止驻防兵土著化,旗兵不能在驻地购置产业,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防止军官作弊。“旗人不许在外置产者,盖以旗员历任外省者甚多。往往回旗之后,遗留田产于任所。安设家人,潜匿户口,滋生事端,不得不防其流弊。并非为驻防弁兵而言也。夫驻防弁兵久于其地,所有产业,皆远年所置,以养赡 家口者。若概令变卖,必致妨其生计。此乃奉行错误,非立法之本意。著该部即速行文外省驻防将军等知之。”(《清高宗实录》卷9,雍正十三年十二月丁亥。雍正帝殁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乾隆改次年为乾隆元年.)
    1 《清世宗实录》卷121,雍正十年七月乙酉。
    2 《清圣祖实录》卷115,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庚子。
    3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转引自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第239页。
    4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第193页。
    5 《清圣祖实录》卷152,康熙三十年闰七月乙丑。
    6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第191-192页。
    1 《清高宗实录》卷506,乾隆二十一年二月庚子。
    2 潘洪钢:《从客居到土著--清代驻防八旗的民族关系问题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1期。
    3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第124页。
    4 昭裢:《啸亭杂录》卷2《王府属下》,转引自《明清史料》(下),第118页。
    1 李敬:《请停补将领疏》,《皇清奏议》。转引自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第145-146页。
    2 《绿营兵制》,第1-3页。
    1 《中国军事史》第三卷《军制》,《中国军事史》编写组,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第459页。
    2 《绿营兵制》,第62页。各朝绿营总兵力:康熙二十五年578204名,雍正五年584899名,乾隆二十三年648345名,嘉庆十年661873名,道光元年638215名,光绪十三年467133名名。
    3 罗尔纲:《绿营兵制》,第234页。
    4 《清文献通考》,第6425页。
    5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02,兵一,第9497页。
    6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02,兵一,第9497页。
    7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12,第9589页。
    1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03,第9590页.
    2 余丁制的好处有三:生长兵家,执坚披锐,见闻习惯,较从民间招募之人易于训练,此其一;子弟充“余丁”有一份收入.可补充家用,此其 战时从征,可任长夫,减少招募,此其三。罗尔纲:《绿营兵制》,第233页。
    3 陈昌:《霆军纪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三辑,文海出版社,第32-33页。
    4 崑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714,第14337页。
    5 陈黄中:《养兵论》,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第2554-2555页。
    6 按:虽然补兵困难,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愿意挑补。挑补是否热门与士兵待遇高低有关。比如,嘉庆年间,河南招补兵丁,就遇到乡勇和兵丁都不愿入伍的情况。“豫省挑补兵丁,不但乡勇等不愿入伍。即兵丁子弟,遇其父兄缺出亦不肯即行充补。前令各省招募兵丁,原以乡勇民人,既得口粮养赡,又上进有阶,自必踊跃从事。今乃视为畏途,退避不前。此皆由带兵官员,不知体恤,任其褴褛冻饿。甚至以牛皮裹足,亦全不为意。其有赴义捐躯者,无论兵丁乡勇,俱不肯按名咨恤,何怪乎乡勇之不愿入伍食粮,兵丁子弟亦不愿报充营缺耶。”(《清仁宗实录》卷50,嘉庆四年八月癸卯.)这也是绿营实行招募的一个原因.
    7 崑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714,第14337页。
    1 战时收入包括:俸赏银,盐菜口粮。士兵在战争中立功,也会有一份收入。因为本文注重的是常态下的兵制,战时收入不作重点。参见陈锋《清代军费研究》,罗尔纲:《绿营兵志》,第357-362页。
    2 崑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254,第8435页。
    3 罗尔纲:《绿营兵志》,第344页。
    4 崑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255,,第8448页。
    5 绿营兵退出行伍之后得收入以是否出征效力为准,曾出征效力,退伍时方可领退休俸饷,否则则无。
    6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51、53页。
    1 关于绿营的差、操,可参见罗尔纲《绿营兵制》,第252-263页。
    2 《绿营兵制》一书的防汛、巡防等章节,第263-274页。其设置情况可参见(日)太田出:《清代绿营的管辖区域与区域社会--以江南三角洲为中心》(《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3 罗尔纲:《绿营兵制》,第235页。
    4 《清高宗实录》卷195,乾隆八年六月乙亥.
    5 《清高宗实录》卷284,乾隆十二年二月丙寅。
    1 《清高宗实录》卷175,乾隆七年九月乙酉。
    2 《清高宗实录》卷284,乾隆十二年二月丙寅。
    3 《清文献通考》卷182,兵考3,第6425页。
    4 罗尔纲:《绿营兵制》,第13-14页。
    5 《清高宗实录》卷165,乾隆七年四月辛亥。
    1 《清高宗实录》卷234,乾隆十年二月丁未。
    2 清季之经制兵和勇营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的内容。特别是军队协饷,粮台,驻防等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发掘。本篇论文只是从兵制(兵役)的角度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做了大致的概括,并量为修补,但不敢自认为穷尽其意。只是就兵制当中的“养兵之法”,士兵来源,士兵成分,官兵关系等方面作了轮廓性的描述,其目的是为下文的兵制改革思想进行铺垫,并非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对象。
    3 《清仁宗实录》卷99,嘉庆七年六月甲子。亦可见《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02,兵一,第9497页。
    4 李志铭:《勇营制度:清代军制的中间型态》,《史林》2006年第4期。
    1 汤成烈:《师律篇五》,盛康《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七十五,第1525-1528页
    2 《清仁宗实录》卷42,嘉庆四年四月庚寅。
    3 《清仁宗实录》卷69,嘉庆五年六月壬戌。
    4 《毅军记略》,《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辑,中华书局1984年,第185-186页。
    1 《清仁宗实录》卷59,嘉庆五年二月壬辰。
    2 《清仁宗实录》卷62,嘉庆五年三月壬午。
    3 “近闻广兴到川后,经管军需,一味苛刻,不知大体。将各处乡勇任意大加删减。以为可以节省钱粮,意图见好。殊不知该处乡勇,久经团练。既可藉资堵御,保护地方,兼可令无业游民仰给于官,免致失所。若大为裁彻,则此等乡勇,无业可归必致去而从贼。况剿办贼匪之事,若能克日告葳,则所省实多。若再迁延时日,征兵拨饷转致需用浩繁,是名为撙节,更多糜费。”《清仁宗实录》卷57,嘉庆五年正月戊辰。
    4 《清仁宗实录》卷45,嘉庆四年五月癸未。
    5 龙盛运:《咸同勇营军研究偏荣偏枯倾向试论》,《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第192-196页。
    1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02,第9501页。
    2 《曾国藩全集·书信》咸丰三年十一月初一日,《致林源恩》,岳麓书社1994年,第328页。
    3 《曾国藩全集·书信》咸丰三年十一月初一日,《致刘蓉》,岳麓书社1994年,第326页。
    4 《曾国藩全集·书信》咸丰三年十一月初一日,《致林源恩》,岳麓书社1994年,第328页。
    5 龙盛运:《咸同勇营军研究偏荣偏枯倾向试论》,《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第197-198页。
    1 田玉洪:《裁撤与留防:晚清勇营命运的双重变奏--对甲午战前勇营地位的一种解读》,《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 《中国五十年来军事变迁史》,来新夏主编《北洋军阀》(一),第1039页。
    3 曾国藩就练兵招募一事向左宗棠解释时提到:“兵之不堪中用,弟(指曾国藩)久薄之”.但今日改勇为兵,实属无奈,“特以近日各处募勇者甚多,应募者渐少,卒之择将,甚于将之择卒。朝秦夕楚,轻去其主,辛苦教练,甫觉可用,转瞬已失其所在矣。或在此营当散勇,则贪易一营以充什长;甫得什长,又思易一营以充哨长。”勇之轻于去就,反倒不如营兵管理严格,“若兵则一列尺籍,终身不改。鄙意欲借兵呆板之风,稍变勇浮动之习,故发此议,亦劝润帅(指胡林翼)参用兵也。”(《曾国藩全集·书信》咸丰九年二月初十日,《致左宗棠》,岳麓书社1994年,第880页。)招募之难,也表明依靠忠义,激发天良劝民入伍思想的失败。
    1 《清仁宗实录》卷64,嘉庆五年四月丁未。
    2 冯玉样:《我的生活》,岳麓书社1999年,第48页。
    3 即使是淮军,也面临饷银难筹的问题。淮军军饷取给于江苏、上海的厘金,淮南的盐厘以及江海、江汉关关税,此外还有四川、湖北等省的协饷。但这些饷项能否按时到位则全靠李鸿章以及淮系的努力,李鸿章曾论及筹饷之难,“臣治军几三十年,兵饷兼筹,困苦艰难,久经身临其境。”以至于他“欲裁营节饷,早图归宿。”转引自田玉洪:《裁撤与留防:晚清勇营命运的双重变奏--对甲午战前勇营地位的一种解读》,《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4 参看吴晗:《明代的军兵》(北京市历史学会主编《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二集),人民出版社1986年。)吴文当中的明代的“军”大致与清朝经制兵相类,而其所称的“兵”则类似清朝的乡勇,而有明一朝,也经历了从用军到募兵的转变。
    5 庄吉发:《故宫丛刊甲种之廿六·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
    1 汤成烈:《师律篇四》,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522-1523页.
    2 军费占财政开支的比例有清一朝因为各代情形不同,因此比例各异.雍正中期以前每年约1900万两左右,雍正末年以后每年约为2600万两左右。但共同的问题是军费开支过大.
    1 《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军事卷》,第54-55页。
    2 《清文献通考》卷179,第6395页。
    3 罗尔纲:《绿营兵志》,第207页。
    4 《清史稿》卷405。列传第192。
    5 汤成烈:《师律篇四》,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522-1523页。
    6 孙鼎臣:《论兵二》,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491页。
    7 按:虽然清朝总兵力少,但是其能维持统治的军事原因在于:第一、除了正规军之外,清朝中期开始地方大量的举办团练,从而形成“双重统治格局”,这些官办、民办的团练、保甲担当了控制地方的职能。可参见张研、牛贯杰:《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清廷所要控制的是一个分散的小农社会,除非内部“叛乱”引起的冲击能突破基层武装(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控制。因此,清朝兵制构建有其合理性,但这种合理性是有限的,一旦地方动荡突破某地的控驭那么就很容易多米诺骨牌效应(详见下文)
    8 关于兵力难以迅速集中的情况,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已有详细论述,按其计算,清军调兵的速度大致是:邻省约需30至40天,隔一二省约50天,隔三省月70天,隔四省约90天。虽然是按第一次鸦片战争推算。但以之衡量鸦片战争之前的清军调兵速度则大致不差。(《天朝的崩溃》,第59页。)
    1 赫泰:《复原产筹新垦疏》乾隆十年,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五,第1269页。
    2 转引自《清末北京志资料》,张宗平、吕永和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第54-56页。略有改动。
    3 《旗人生计之窘迫》“咸同以降,北京旗人生计之窘,难以言喻,舆台厮养,大有人在矣。某部郎,辛丑回銮后,新录一圉人,曰三儿,其人面目黧黑,健饭善斗。每当驾车疾驶,或与他车角逐,三儿肆口谩骂,或以鞭慑行道之人,人亦稍稍让之,似审三儿者。某度系圉人侪辈。亦不之疑。一日赴友人宴,车至大栅栏,忽有怒马自后来,锦鞍玉勒,望而知为贵介。三儿车横亘在前,不之让,骑者自后叱之。三儿略一回顾,故缓车行。骑者大怒,策马绕出车前,方举鞭欲击,三儿忽笑语曰:“咦。老七,汝想露脸,便不怕裁我耶?”骑者熟视,即下马屈一膝曰:“原来是三爷,匆促间开罪,幸乞见恕!”言毕,,牵马旁立,为状甚谨.车去乃行.某大骇怪,归寓穷诘所以,三儿曰:“吾固宗人府籍,骑者吾侄辈行耳。”复诘其名及世职,坚不肯言,翌晨善言遣之。”孙静庵著《栖霞阁野乘》卷上,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
    1 左宗棠:《筹拟减兵加饷就饷练兵疏》同治五年,时任闽浙总督,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六,第1635页。
    2 《清高宗实录》卷311,乾隆十三年三月壬寅。绿营生计之难,历代多有提及,“绿旗之兵,自沿边诸镇外,大约马一步九。其守步月饷,计月仅得银九钱有奇。一卒之家,约以三口计。是一口每日仅得银一分余耳。夫重赏始得勇夫,而薄饷必无强卒。故今之名隶伍符者,皆市井游惰,不克自存,计无复之,苟延岁月,始肯入伍。犹且逃亡告退者甚多,若其人稍有谋生之策,必不肯为。其中更有挂名册籍,规避差徭,别营他业以自给。而其技艺之不堪,又不待言矣。夫兵民既分以后,军伍之政不修,举农夫力耕之税,以供罢懦坐食之兵。糜费日滋,捍御无效。是兵适为耗国病民之一毒,不可不求所以善治之法也。”(陈黄中:《养兵论》,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一,卷七十,第2554-2555页。)
    3 汤成烈:《师律篇五》,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525页。
    4 孙廷铨:《请兴屯政疏》,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二,第2064-2065页。
    5 汤成烈:《师律篇四》,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527-1528页。
    1 沈云龙:《近代史事和人物》,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三辑,文海出版社,第20页。
    2 八旗制度在入关之前是将生活、生产方式与军事组织合一。入关后,八旗享受国家供给,已经不再具备生产、生活职能,然而国家财政对八旗的支出并未增加,天朝贵胄的生计成为问题,这应该是八旗衰败的主要原因.
    3 《中枢政考》卷十四,转引自《绿营兵志》,第250页。
    4 道光十一年上谕:“近因承平日久,武各渐就废弛。各都统等于挑选披甲时,往往计及于兵丁家口。并不视弓箭之优劣为去取。……嗣后遇有披甲缺出,务当认真考验。必须弓力较强箭有准头者,方准挑补。不得藉口调剂,以致有名无实。”《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609,第13901页.另见《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06,第9544页。
    5 引自《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军事卷》,第82页。
    6 鲁之裕:《选兵论》,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一,第2572页。
    1 《清仁宗实录》卷七十二,嘉庆五年八月甲寅。
    2 王庆庄:《定海被陷纪略》,《鸦片战争》第三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40页。
    3 《照温州镇总兵周振邦》,《卞制军(颂臣)政书》卷4,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十辑,文海出版社,第332页。
    4 《清高宗实录》卷800.乾隆三十二年十二月己丑。
    5 《筹办练兵事宜酌议营制饷章折》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苑书义、孙华锋、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卷57,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508页。
    1 军事后备力量在近代战争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传统社会中军事技术决定了并不需要近代常备军,对后备力量的需求也不突出,临时招募确实能起到作用.但是近代以后,后备力量的左用日渐重要。近代后备军起源于德国,在普法战争中,常备军数量少于法国的普鲁士军队,正是依靠出色的动员力和后备军战胜了强大的法国。恩格斯对德国的后备军给以很高的评价“采用这种制度,只能使国家拥有比在采取法国或奥地利得征兵制时几乎多百分之五十的兵员。正因为这样,一个人口不超过1700万,领土不大,既无海军又不直接进行海外贸易的农业国家,一个工业不太发达的国家,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欧洲大国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第493页。
    2 “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均系累世效力旧人,承平既久,满洲户口滋盛,余丁繁多,或有丁多之佐领因护军骁骑皆有定额,其不得充伍之闲散满族至有窘迫不能养其妻子者,每思及此,恻然动念,将何以施恩,俾得生计之处,再四筹划,并无长策。欲增佐领,恐正饷不敷,若不给以钱粮,俾为养赡何以聊生,既不能养其家口,何由造就,以成其材。”遂于二十四旗中选养育兵,给以钱粮。 《清文献通考》,第6394页。
    3 崑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714,第14336页。
    4 在镇压白莲教过程中,经制兵损失惨重:“教匪之役,首尾十年,《国史·忠义传》所载副参以下战殁至四百余员,其专阃提镇及羽林宿卫阶列一二品者,且二十余人。王文雄、朱射斗,一时名将。穆克登布、施缙,亦号骁勇。惠伦、安禄,并贵胄隽才,仓猝摧仆,三军气熠。当宁为之震恻,旌恤特示优异,余虽 功过相参,要皆竭忠行间,陨身不顾,呜呼,烈已!当日岩疆悍寇,军事艰难,盖可见云。”《清史稿》卷349,列传136。
    1 黄式三:《读兵考》,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538--1539页。
    2 《遣散勇丁论》,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八十五,第3417页。
    3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03,第9508页。
    4 胡燏芬:《变法自强疏》,麦仲华《皇朝经世文新编》卷一(上),第56页。
    5 《湖北提督吴凤柱详陈日情并请由襄阳一带添募营勇函》,《中日战争》(五),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戚其章主编,第157页。
    6 《裁兵刍议》,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八十五,第3418页。
    7 《曾国藩全集·书信》咸丰三年十一月初一日,《致刘蓉》,岳麓书社1994年,第326页。
    1 《曾国藩全集·书信》咸丰三年十一月初三日,《复夏廷樾》,岳麓书社1994年,第332页。
    2 刘行道:《论裁兵》,《皇朝蓄艾文编》卷四十四,第3458页。
    3 梁上国:《论川楚教匪事宜疏》嘉庆四年,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八十九,第3184--3191页。
    4 《清仁宗实录》卷59,嘉庆五年二月壬辰。
    1 粱上国:《论川楚教匪事宜疏》嘉庆四年,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八十九,第3187页。
    2 王茂荫:《请选募丰北灾民成军以各征调疏》咸丰二年,盛康《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卷七十六,第1604页。
    3 包世臣:《两渊缘起》,《齐民四术》卷第九,兵一,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03页。
    4 《清高宗实录》卷928,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庚寅。
    5 《三省边防备览军制》,引自《川楚白莲教起义资料辑录》,蒋维明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0--201页
    6 征调之所以不能收效,还与农民军的战法有关。川楚白莲教时,起义军采取流动作战方式,使清军疲于奔命,时任陕甘总督长麟奏称:“陕甘总督长麟奏、贼氛尚未消除。其故非尽由剿捕之不力,实半由于堵御之无方。盖贼匪并无裹带,奔窜捷而出没无常。官兵各有军装,步伐齐而追寻自缓。且官兵不能追获之日,贼匪则合夥以掠乡闾。官兵甫将追及之时,贼匪又分股以竭兵力。官兵逐日追贼,总无停歇。贼匪方肆张狂,官兵已多疲各。此贼匪之计也。地方官吏。毫无筹画。百姓商贾,毫无防备。一遇贼至,官则束手不能救援,民则弃业悉行逃避。以致贼到处得志,到处得食。此贼匪之利也。”(《清仁宗实录》卷60,嘉庆五年二月戊申。)起义军采取的是清朝正规军不适应的战法。清廷采取的堵截战术,往往只能尾追于后,很少能当头拦截,造成“处处有贼,处处需兵”,清军战斗力不强,无法应对起义军的战术,因为“教匪”“负固则经年累月不能克,奔窜则过督历郡不能御。”而统兵大员动辄以兵少为辞。(龚景瀚:《坚壁清野议》,《清中期五省白莲教起义资料》第五册,第178--179页。)因此招募、增兵成为对付农 民军的主要手段。当农民军在装备、人数上处于劣势时,流动战,运动战一直是其主要的战略、战术。我们可以参考罗尔纲《捻军的运动战》(商务印书馆1950年再版)。
    1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79页。
    2 陶元淳:《筹昌化营汛兵制议》。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兵政一,第2563--2565页。
    3 《清仁宗实录》卷七十二,嘉庆五年八月甲寅。
    4 刘厚生:《张謇传记》,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第55页。
    1 金鉷:《整饬营务疏》雍正十一年广西巡抚,《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兵政一,第2562--2563页。
    2 赵申乔:《虚名冒饷疏》康熙五十一年左都御史,《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兵政一,第2561-2562页。
    3 《皇朝政典类纂》卷336,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二辑,文海出版社,第7216页。
    4 萧一山:《清代通史》(中),第215页。
    1 《遵旨会议开源节流事宜疏》户部,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三十。第3214页。
    2 引自刘厚生:《张謇传记》,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第59页。
    3 关于士兵以当兵为第二职业,出营自营生业,从而影响训练的事例学界论述颇多,可参见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65页。
    4 陶元淳:《筹昌化营汛兵制议》,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兵政一,第2563--2565页。
    5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第90页。
    6 造成杂派的原因除了军官的贪心之外,还在于清朝制度上的弊端。绿营在向兵部奏销、报表等公务时,都要向兵部各个衙门报效一定的银两。雍正年间,陕西兴汉镇在向兵部核销银两时,就由兵丁凑银三百两交部,名曰“部费”。又如递送庆贺表笺时,要交“陋规银”40两;递送册籍要交“陋规银”24两。(《皇朝政典类纂》,国用4,卷157,第2213页.)在文官系统腐化成风的背景下,如果不交必会遭到多方刁难。这些额外的银两应当是都从士兵的薪水中扣除。因此,文官系统的腐化因此也影响到军队。而要想纠正武官的贪腐,首先必须整治文官系统的堕落,否则,对军事改革的一切设想都势必化成泡影。
    7 储大文:《阶级》,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兵政一,第2555--2556页。
    1 近年来研究经世“实学”思想的论著很多,如冯天瑜、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对清朝中期经世思想的源流演变作了详尽的论述,其对中清以至晚清经世思想内容演变的历程有诸多独到见解.还比如,台湾中研院编纂的《近世中国经世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商务出版社1985年),此外还有龚来国的未刊博士论文《清“经世文编”研究--以编纂学为中心》,对清中期经世文编编纂热潮以及衰落过程有详尽的考察(复旦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2004年博士论文).但诸多论著关注的焦点大都集中于经世文编撰者思想的研究,对经世思想也集中于经济、舆地、学术、科技等方面,对兵制思想变革则关注不多.
    2 笔者认为《皇朝经世文编》可以视为中国传统军制改革的代表:首先、从编撰的年代上讲,文编完成于道光六年(1826)冬。(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叙》)正处于西方列强进攻中国的前夜。主要对象不是对付西方列强.其次、文编收录了道光朝之前,清朝254位作者两千多篇文章.虽然有些文章最初撰写的时间距成书时代相隔甚远,但能够被文编收录,说明其仍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亦可推断这些文本所蕴涵的思想依然为时人所认同,至少是为部分“改革家”所认同.而且,文编所辑论述既有出自达官硕儒,又有普通知识分子,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因此,文编所录文章基本上可以概括传统知识分子对传统军制改革的看法,我们可将其视做中国的原生思想。关于经世文编能否代表当时思想界,我们还可从魏源的一段话可以得到证明,从文编取舍材料的标准来看,魏源选文的总原则是“三不取”:“凡高之过深微,卑之溺糟柏者,皆所勿取矣。……凡古而不宜.或泛而罕切者,皆所勿取矣……凡于胜国为药石。而今日为筌蹄者,亦所勿取矣。”(《皇朝经世文编·五例》,《皇朝经世文编》,第5页。)而其选取的标准则是“凡文字足备经济,有关治世者,无不蒐求。”因此,尽管文编所取文本时代跨度很大,有些甚至是前朝故事,但能被收入文编,说明这些文章中的很多论点还是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共性问题,还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进而可以认定,文编中所体现出的思想就是中国前近代的主流思想。或者我们可以换种说法:先于文编产生的各种文本,因为皇朝经世文编的编纂而带有了近代意义。而对文编文本的分析,可以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国在被“轰出中世纪”之前,思想界原生的军事改革思想。应当说,这是中国近代军事变革的“起点”。更为重要的是,贺长龄主持修纂的文编,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兵制变革的很多观点,一直影响到戊戌,新政时期,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同时本文在文本的选择上除了大部分材料选自《文编)外,还按图索骥,尽笔者所能,参阅了各家未编入文编的相关著作。至于说是否存在一个经世派,学界对此有不同意见,因其不是本文论述的内容则不宜妄加评断。
    1 吕思勉先生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三代实行的并不是全民皆兵而是部分“民兵”制。寓兵于农当中的“兵”也不是兵器的意思而是农具,因为古代兵器与农具合二为一。
    2 孙鼎臣:《论兵二》,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491页。
    3 陆世仪:《论兵制》,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一,第2573页。
    4 吴铤:《前因时论十九》,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483页。
    1 张绅《兵农分合论·上》,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501页。
    2 顾栋高《兵论(下)》,资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一,卷七十,第2553页。
    3 张绅《兵农分合论·上》,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501页。
    4 张绅《兵农分合论·上》,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501页。
    5 姚鼐:《论兵》,资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一,卷七十,第2545页。
    6 张绅《兵农分合论·上》,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501页。
    7 姚鼐:《论兵》,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一,卷七十,第2545页。
    8 姚鼐:《论兵》,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一,卷七十,第2545页。
    9 姚鼐:《论兵》,贺长龄编《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一,卷七十,2545页
    1 顾栋高《兵论(下)》,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一,卷七十,第2553页。
    2 张绅《兵农分合论·上》,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1501-1502页
    3 张绅:《兵农分合论·上》,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1504--1505页
    4 汤蛰仙《兵制》,求是斋校辑《皇朝经世文编五集》卷八,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二十八辑,第281页。
    1 张绅《兵农分合论·上》,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504--1505页。
    2 张绅《兵农分合论·上》,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504--1505页。
    3 艾元微:《军屯省饷疏》,康熙十一年左都御史。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二,第2606--2609页。
    4 魏裔介:《军屯疏》,顺治十四年左都御史,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二,第2605-2606页。
    5 卢紘:《储饷议》,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二,兵政三,第2601--2602页.
    1 雷鋐:《屯田说》,《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二,兵政三,第2603页。
    1 魏裔介:《军屯疏》,顺治十四年左都御史,《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二,兵政三,第2605-2606页.
    2 孙廷铨:《请兴屯政疏》,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三,卷七十二,第2604--2605页.
    1 张绅:《兵农分合论·下》,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张绅提出的屯田说实际是“寓农于兵”以减轻军队完全由财政供养的压力。但其又反对“寓兵于农”,认为这是迂谈。见张绅:《兵农分合论·上》,(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501-1502页。)
    2 孙嘉淦:《汛兵授田疏》,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二,兵政三,第2613--2615页。
    1 孙嘉淦:《汛兵授田琉》,《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二,第2613-2615页。
    2 储方庆:《兵饷策》,《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三,第2602-2603页。
    1 《清世宗实录》卷八十三,雍正七年秋七月丙午。
    2 卢绍植的条陈见《戊戌变法档案史料》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五日,中华书局1958年,第370页。
    1 陶元淳:《筹昌化营汛兵制议》,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第2563--2565页。(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戊辰进士,官昌化县知县,著有《南崖集》)
    2 康熙三十八年议准,“各营官弁给发兵饷之时。在省令布政使司粮道。在府州县令各正印官。将兵饷会同该官弁。如数封固。按名散给。如有克扣等弊。照例议处。”《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715,第14354页。
    3 陶元醇:《筹昌化营汛兵制议》,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第2564页。
    1 《武职归地方官遣议》,黄云鹄:《兵部公牍》,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八辑,第112页。
    2 《武职归地方官遣议》,黄云鹄《兵部公牍》。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八辑,第112-113页。
    3 《武职归地方官遣议》,黄云鹄《兵部公牍》,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八辑,第114页。
    1 汤成烈:《师律篇六》,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六,第1529页。
    2 贺长龄:《黔省下游各营专设捕盗兵丁议》,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六,第1751页。
    1 乡兵之利,“乡勇于地方路径崎岖,皆所素稔,其行便捷。利一。乡勇习识贼中涣散情形,其气倍壮,利二。乡勇于百姓中召募,亲戚邻里,同患相恤,其赴救愈坚,利三。乡勇各有身家,其自卫急切而气愤,利四。贼所裹胁者,皆附近州县之民。各团练乡勇,则贼无可裹胁,而贼之党与日减,利五。”(张鹏展:《练乡勇核军需疏》嘉庆五年,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八十九,第3192页。)
    2 包世臣:《练乡兵对》,《齐民四术》,中华书局2001年,第332页。乡兵并不是清朝才出现的新事务,其利弊参半亦是早已存在。“昌黎之言利详矣,而未睹其害。赵完壁五扰之说,止见一偏”,同书332页。
    3 包世臣:《练乡兵对》,第332页。
    1 包世臣:《练乡兵对》,第332--335页。
    2 关于团练在近代社会中的地位,可参考牛贯杰:《从“守望相助”到“吏治应以团练为先”--由团练组织的发展演变看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
    3 欲收乡兵团练之效,在于简人才以调习之:“必得实心实力之道府州县。以统其事而究其功。又得虚心明察之督抚。以总其成而考其最。”(张鹏展:《练乡勇核军需疏》嘉庆五年御史,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八十九,第3191--3193页。)
    4 《清史稿》卷133,志第108。兵4。
    1 《清史稿》卷133,志第108,兵4。
    2 团练之无效还与政治体制有关。一方面,地方官举办民团必须熟悉地方民情地理,必使地方官久任地方,但清朝地方官任职期限不长,官不久任,调动太速,另一方面则是约束不当反而无权。“自督抚至府县,皆有守土之责,然府县不得力,则地终不守。盖府县众而督抚独,独故势不及。府县与民亲,督抚与民远,远故情不通,欲安民,则府县当久任。欲杀贼,则府县尤当有权。今之府县,智勇聪明,疲于营私,敝于逢迎,颠倒于供亿奔走之不遑。又况少不更事,骤东骤西,转移千里,暂住数月,虽为府县,问其地之险要不知也,问其民之疾苦不知也,问其奸究有无藏匿不知也,问其人才孰为可用不知也。官不习民,急呼民,民不应。民不信官,急依官,官无措。一旦遇贼,民摇则官孤,官走则民死。非无忠义之士,断脰绝膑,自完其节,而于国事无补也。此非调动之太速,则亦苛求之不禁也。”在这样的体制下地方官无力也不愿“实心任事”。(谢章铤:《东南兵事策》,咸丰七年,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547页。)官不久任是清朝中后期一个突出的建议,清朝人多有评述,还可参考贺长龄《州县宜照例久任以专责成札》,邵之棠《经世文统编》卷35,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七十二辑,第1425--1426页。
    3 孙鼎臣:《论兵二》,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491-1492页。
    1 魏裔介:《军屯疏》(顺治十四年左都御史),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二,第2605-2606页。
    2 注:清朝之所以不能对付国内叛乱,军队战斗力不强只是一个原因。在技术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即使军队战斗力很强,但相对于广袤的国土,依然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有限的兵力是不足以支撑的。统治型的军队必然是捉襟见肘,时时需兵,处处需兵.但这又是农业社会所无法承受的。此为王朝社会的困局.
    3 陈黄中:《养兵论》,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第2554-2555页。
    1 陈黄中:《养兵论》,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第2554--2555页。
    1 姚文然:《请展裁兵期限疏》,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第2565页。
    2 吴铤:《前因时论》,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七十五,第1484-1485页。
    3 赵申乔:《虚名冒饷疏》康熙五十一年左都御史,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第2561--2562页.
    4 陶元醇:《筹昌化营汛兵制议》,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第2563页。
    1 陆世仪:《论兵制》,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一,第2573页。
    2 金鉷:《整饬营务疏》(雍正十一年广西巡抚),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第2562-2563页。
    1 储方庆:《兵饷策》,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二。第2602--2603页。
    2 张集馨:《道威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年,第125-126页。
    3 《清仁宗实录》卷99,嘉庆七年六月甲子。
    4 刘行道:《论裁兵》,《皇朝蓄艾文编》,第3458页。
    1 《遣散勇丁论》,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85,第3417页。
    2 《遣散勇丁论》。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85,第3417页。
    3 《论裁兵以福建条议为最善》,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85,第3421--3422页。
    4 《遣散勇丁论》,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85,第3417页。
    5 金鉷:《整饬营务疏》(雍正十一年广西巡抚),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七十,第2562--2563页。
    6 刘厚生:《张謇传记》,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第57页。
    7 《皇朝政典类纂》卷157,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九辑,第2213页。
    1 清代绿营,中央文官政府的兵部负责管理全国绿营军队的兵册、编制、官职、管理、训练和武器装备。不能直接掌握军队。全国分23个省,11个军区,省设巡抚,军区设总督。总督和巡抚都是文官,但是兼兵部衔(查)。督抚控制辖区内的所有部队,有监督和调遣绿营的权力,并可以奏请中央改定营制,任免副将以下武官的权力。同时又有自己的亲兵卫队--“督标”,“抚标”。省设绿营提督,官职品级一般都高于总督、巡抚,但却必须受督抚节制。提督和督抚形成了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制度。这种现象一方面保证了军权不至于旁落。另一方面则导致事遇非常时的互相推诿。这是中央到省级地方设置的大致情况。兵部、督抚、提督,三者大小相维,内外相制。形成了军权操于帝王,文武互相牵制的军权集中模式。
    2 《曾国藩全集·书信》光绪三年十一月十八日 《复江忠源》,第366页。
    3 《清史稿》卷244,列传31。
    4 《清史稿》卷244,列传31。
    1 贺长龄:《遵议整顿兵政敬陈管见疏》,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卷84,第2655页。
    2 《清宣宗实录》卷435,道光二十六年十月己卯。
    3(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第173--174页。
    1 清朝因为军事财政压力导致财政规模较明朝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并未成为政治.经济转型的因素。而西方则随着战争的压力,军队不断扩张,财政压力日渐加大,为了使自身不至于因为战争而破产,西方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自身的体制做了很大的调整。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变革与社会转型》,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1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绪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15页。
    2 关于19世纪列强的军队我们可以参考的是皮明勇《19世纪末列强的军备政策和军队概况》,(《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但本文关注的重点不在于列强军队究竟是怎样一种制度,而是当时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所获知的西方军制。因为条件限制,清人对列强兵制的认识并不十分正确,有所还有误解。了解这种偏差正是本文的重点。
    3 按:除了上述国家的军事介绍外,还有介绍了一些国家的兵制(如土耳其、波兰等国),但是这些国家对中国兵制影响不大,因此不做介绍。
    1 李提摩太:《说兵》,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卷五十四,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6辑。第813页。
    2 《德国兵制纪略》,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72辑,第2951--2952页。另见《论德国兵制》(《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48页。)
    3 冯国士:《德国陆军枪队操法序》,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09,第2928页。洋务运动时期,各类关于西方军事的论著,虽然大都记载了西方的军制,但相当多的只是提出而己,重点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涉及到制度层面的是对军队编制的改革,军队编制的借鉴。
    4 许景澄:《请变通八旗兵制并选储将校折》,《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卷二,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十九辑。文海出版社,第89-90页。
    5 《德国兵制纪略》,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51--2952页。
    1 《论德国兵制》,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51--2952页。
    2 冯国士:《德国陆军枪队操法序》,葛士浚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09,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七十五辑,第2927--2928页。
    3 《德国兵制纪略》,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51--2952页。
    4 《论德兵制》,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48页。
    5 《日本水陆军兵考略》,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七十二,第2939--2940页。
    6 黄庆澄:《东游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钟叔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出1985年。
    1 阙名《论兵》,《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第2874页。
    1 黄遵宪:《日本国志》,王宝平主编《晚清东游日记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37-238页。
    2 黄遵宪:《日本国志》,王宝平主编《晚清东游日记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37-238页。
    3 《日本水陆军兵考略》,《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39-2940页。
    4 钟天纬:《兵事五大弊论》,《刖足集》,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第十二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华书局1996年,第262页。
    1 郭嵩焘引李寿田,《伦敦与巴黎日记》,第596-597页。
    2 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第612页。郭嵩焘录罗臻禄《西行课纪》(同页记载留学人员的课程记录,有关于战争技术的内容,郭的记述比较简略,但对于罗的笔记,郭认为其纪录“有可采者”,随后记录下法国兵制内容,可以说明郭嵩焘对兵制的重视,时间在光绪四年五月初七日。)
    3 李东沅:《论民团》,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10军政下洋务十,第2956-2957页。
    4 李提摩太:《说兵》(《皇朝经世文三编》卷五十四,兵政十,兵机四,第813页。)关于法国免疫条件还可参见李东沅《论民团》“除疲癃残疾不入兵籍外,更有免充兵丁数条,如无父母之长子例应留养幼弱者免之,寡妇之子或其父出外而子须留养其母者免之,父年七十以上子当留养或长子长孙长曾孙均免之,兄弟两人长者免充。或其兄业已当兵,其弟亦免之。兄弟或有当兵受伤阵亡者俱免。如已入水龙会及出外贸易者亦免之。”(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10军政下洋务十,,第2956-2957页。)
    5 李提摩太:《说兵》,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卷五十四,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六辑,第813页。
    1 李东沅:《论民团》,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10,军政下洋务十,第2956-2957页。
    2 郭嵩焘:《伦敦和巴黎日记》,第256-257页。
    3 宋育仁:《泰西各国采风记》选自《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王立诚编校,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367-368页
    4 郭嵩焘:《伦敦和巴黎日记》,第256-257页。
    1 刘鸿锡:《英轺私记》,岳麓书社1986年,第166页.
    2 郭嵩焘:《伦敦和巴黎日记》,第548-549页。
    3 郭嵩焘:《伦敦和巴黎日记》,第399-400页。
    4 李提摩太:《说兵》,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卷五十四,第813页。
    5 李东沅:《论民团》,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卷110,第2956-2957页。
    6 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随着交往日深,张对西方兵制的认识也由最初的不以为意,进而知道西方兵制有其深意。见同书第135页。
    1 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35页。
    2 张荫桓出使经历对其思想的影响在于戊戌维新时期提出以团练而渐达“民兵”,而其所认知的“民兵”恐出自美国的“民兵”制。
    3 《俄罗斯财赋兵制考略》,《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597-2598页。
    4 《俄国兵制》,《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56-2957页。
    5 《俄国兵制》,《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58-2959页。
    1 《俄国兵制》,《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58-2959页。
    2 《俄罗斯财赋兵制考略》,《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597-2598页。
    3 《论欧洲近来兵数日增》,(《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47-2948页。)关于西方采用征兵制的原因,维新人士陈炽也有论述,陈炽认为,“当中国道光之初,法王孥波仑第一以枭桀之姿,席盛强之势,善陈善战,虎视欧洲。普鲁士之君臣一战而皆为所虏,索偿兵费割地成和,然限制普人养兵之数不得逾万.普王任贤相毕思马克,广设武备院遍于国中.人尽为兵,兵皆入院,训练三载方可即戎。十年为战兵,十年为守兵。老弱废疾孤子例得优免。故普之胜法,微调至三百万人。法人国破王禽一蹶几于不振,兵机将略天下称之,戡法还师遂成永制。未几而法人效之矣,未几而义奥俄日效之矣。法欲报普义奥防法。而俄与日本亦复尤而效之者,其意皆在中国耳.彼之战事日益习,兵数日益增,而我尚掩聪塞明不以为意.他日边陲有事铁路随之,一则转饷徵兵源源不竭,一则左支右绌岌岌可危,不待彼此交绥而胜败之机已决矣。”陈次亮:《民兵》,《皇朝经世文编五编》卷八。亦参见《陈炽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08-110页。
    1 阙名:《论兵》,《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第2874页。
    2 《论欧洲近来兵数日增》,《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47-2948页。
    3 《欧洲军事考》,《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46-2947页。
    1 蔡锷:《军国民篇》(1902年2月),曾业英编《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8页。
    2 《论欧洲近来兵数日增》,《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47-2948页。
    1 《欧洲兵额》,《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47页。
    1 蔡锷:《军国民篇》(1902年2月),《蔡松坡集》,第28-29页
    2 《欧洲军事考》,《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二,第2946-2947页。
    1 《原兵三、四》,《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三。第2999页。
    2 阙名:《论兵》,《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七十,第2874页。
    1 潘敦先:《中国各省裁兵减厘议》,陈忠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卷三十七,近代中国史料丛刊76辑,第567-572页。
    2 黄遵宪;《日本国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辑,第594页。
    1 《自强大计摺附片二件》,麦仲华《皇朝经世文新编》卷一(中),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八辑,第83-84页。
    1 《清德宗实录》卷397,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癸巳。亦见麦仲华《皇朝经世文新编》卷一(中),第89-92页。
    2 戊戌变法时期。卢绍植建议仿行西法。选拔民人入伍。更番训练,按年退伍:泰西各国无不以增兵制械为务,“无人不以当兵为荣,其兵则有预备、后备名目。仓促开战,可调兵百数十万”,认为变法不当“徒袭其皮毛而不深维其本计”,“当兵宜定年限也。西法选兵,必须体气结实,年力盛强。今选兵当参仿其意,凡民二十岁以上编为兵籍。当兵共9年,3年为“备战兵”,每年训练3个月,以后每3个月调操1次;再3年为“次驻兵”,每半年调操1次;又三年为“后备兵,”1年调操一次,9年后除兵籍。”此条建议完全招募西方兵制,但却没有实施细则,没有可操作性。卢绍植的条陈见《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368,370页。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五日。
    1 宋育仁:《泰西各国采风记》,王立诚编校《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369-370页。按:此说并未注意到中西兵制本质上的不同;同时也未注意英国军制与德法兵制亦有区别。
    2 宋育仁:《泰西各国采风记》,王立诚编校《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第369-370页。
    1 黄遵宪:《日本国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辑,第595页。
    2 卢绍植的条陈见《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368页。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五日。
    3 康有为:《上今上皇帝第三书》,《戊戌变法》(二),第166页。
    1 胡燸棻:《变法自强疏》,麦仲华《皇朝经世文新编》卷一(上),第56页。
    2 潘敦先:《中国各省裁兵减厘议》。陈忠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卷三十七。近代中国史料丛刊76辑,第567-572页。
    1 许景澄:《请变通八旗兵制并选储将校折》,《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卷二,第89-90页。
    2 《清德宗实录》卷392,光绪二十二年六月丁亥。
    1 虽然团练在历次国内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因为团练施行过程容易产生很多“副作用”,对于是否大规模的实行团练,清廷内部一直摇摆不定。至于说是否就构成“双重统治格局”则存疑。因为此种说法虽然能表达出中国传统统治模式的实质,但是却比较僵化,易引起误解。
    2 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兵逼福建,福建巡抚刘鸿翱奏称以“民兵”抵御外敌:闽省制兵,皆分防各险要之处,“海口林立,均经分兵防守,无可再调。”沿海各省都面临防堵吃紧难题。而所调外省之兵,“人地素不相习。一望海洋,心惊气沮。”加之水土不服,易生疾病。而且多调客兵,“徒滋糜费,且难免沿途骚扰,供亿浩繁,别生事端。”,因此督抚饬各州县,“广为招募,作为民兵,”优给口粮,重悬赏格,“协同官兵堵剿,相机进剿。”较远调客兵得力。这一建议,道光朱批:“所见近理,要在驾驭何如耳。即有旨。”(《福建巡抚刘鸿翱奏为招募民兵协同堵御片》,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十七日。 《鸦片战争档案史料(四)》,第39页。)
    3 《杨度日记(1896-1900)》,《北京档案馆史料》特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1 《杨度日记(1896-1900)》,《北京档案馆史料》特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同页还有论述“葛鹤农来议团练事。筹款或欲按亩,或欲按户,皆有流弊,议不决。”
    2 《南学会问答》,《湘报》,第367页。
    3 曾廉:《应诏上封事》,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中国近代史丛刊(戊戌变法》(二),第495页。(按该作者是反对举办团练,渐达民兵这种建议的。)
    4 茅海建称其为“救时的偏方”。
    5 兴办团练以达到全民皆兵,全民“知”兵思潮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已兴起。但是当时对学习西方兵制尚未纳入清廷考虑范围,所以这些思潮只是在一些文人士子中流传。但是洋务时期的此种思潮对随后戊戌变法时期的办团起到铺垫作用。
    6 康有为:《上今上皇帝第三书》,《戊戌变法》(二),第166页。
    7 《清德宗实录》卷424,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七月辛未。(见《戊戌变法》(二),第74页。)张荫桓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可参见马忠文:《张荫桓与戊戌维新》,(王晓秋、尚小明主编《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吉奎:《张荫桓与戊戌变法》,(王晓秋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 高阳在《戊戌政变新考》一文中提到张荫桓的建议是“实行团练,为改募兵制为征兵制的先声。”其实是伊藤博文来华后提出的三项建议之一。引自《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清华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942-943页。
    2 茅海建:《救时的偏方: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上书中军事外交论》,《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1 曾光岷的条陈见《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346-355页,日期为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
    2 周渤的条陈见《戊戌变法档案史料》,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七日,第359-360页。
    1 卢绍植的条陈见《戊戌变法档案史料》。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五日,第369-370页。
    1 韦锦恩的条陈见《戊戌变法档案史料》,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四日,第137-139页。
    2 曾廉:《应诏上封事》,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中国近代史丛刊《戊戌变法》(二),第495-496页。
    3 张汝梅的奏折见《戊戌变法档案史料》,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七日。第372页。
    1 按:以之为动员手段似乎可行,但是如果用团练的方式来建立国防军则很难收效。
    2 《恩格斯致马克思》1868年1月16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
    3 《恩格斯致马克思》1868年1月16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
    4 恩格斯:《军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第43页。
    5 《欧洲能否裁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37页。
    1 《南学会问答》,《湘报》,第507页。
    1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04,第9517页。
    2 《练兵处奏定陆军营制饷章》,《东方杂志》1905年第二期。
    1 《清德宗实录》卷476,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丁未。
    2 陶模:《图存四策疏》,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卷一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二辑。文海出版社,第4147-4150页。
    1 《山西巡抚岑奏陈裁改兵制摺》,杨凤藻《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十四,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九辑,文海出版社。第1023页。
    1 《山西巡抚岑奏陈裁改兵制摺》,杨凤藻《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十四,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九辑。第1038页。
    2 《选募新军创练洋操折》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苑书义、孙华锋、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卷40,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53-1054页。
    3 《筹办练兵事宜酌议营制饷章折》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张之洞全集》卷57,第1508页。
    1 《筹办练兵事宜酌议营制饷章折)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张之洞全集》卷57,第1508-1510页。
    2 衰世凯:《拟定募练新章程请敕部立案折》1902年2月20日,《袁世凯奏议》(上),第435页。(此折留中未发。)
    3 袁世凯:《北洋创练常备军厘定营制饷章折》1902年6月21日,《袁世凯奏议》(中),第508-534页。
    1 袁世凯:《拟定募练新章程请敕部立案折》1902年2月20日《袁世凯奏议》(上)。第435页。
    2 袁世凯:《拟定募练新章程请敕部立案折》,1902年2月20日,《袁世凯奏议》(上),第435页。
    3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29,兵考18。
    4 《政务处咨行各省商议裁兵练军事宜文》,杨凤藻《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十四,兵政上,第1053-1054页。
    1 《清德宗实录》卷495,光绪二十八年二月癸巳。
    2 《练兵处奏拟定陆军营制饷章折》。 《东方杂志》1905年第二期。(《光绪政要》(四)30卷,第1993-1995页)
    3 《练兵处奏拟定陆军营制饷章折》,《东方杂志》1905年第二期。(《光绪政要》(四)30卷,第1993-1995页)
    1 《练兵处奏定陆军营制饷章》。 《东方杂志》。1905年第二期。(关于练兵处奏定征兵入伍后每兵免除差徭社会舆论认为并不是什么优待。 “今之办法名为征兵。而实则失征兵之本旨故也。苏抚告示谓效汉代调兵,唐代府兵盛轨。酌用各国征兵大旨云云。不知汉代调兵之所以能行也,以复其身家之故。今南省徭役已尽摊征于田赋之中,无所谓丁赋。其情形不同者一也。唐代府兵之所以能行也,以尽蠲免其租调而教之以农隙之故,今则有田者愿纳赋而不愿为兵。且入伍之后不能兼农事。此其情形不同者二也。” 《论苏省征兵》1906年2月8日《申报》。)
    2 《论征兵》1906年12月2日《申报》。
    1 《考察政治大臣法部尚书戴鸿慈,两江总督端方奏军政重要请择要取法各国制度事》,《光绪政要》(五),32卷,丙午三十二年八月,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第345册,第2297-2298页。
    2 《练兵处奏定陆军营制饷章》,《东方杂志》,1905年第二期。
    3 《陆军部预定标区办法·杭州》1910年10月13日《申报》。
    4 《直督杨准陆军部咨嗣后选募新兵须合格札饬陆军各营镇暨兵备处切实办理文》,《宣统已酉大政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25辑242册,第493-494页。
    1 关于新军退伍研究学界关注不多,主要集中在勇营裁撤方面。皮明勇所著《中国近代退伍军人安置问题》(《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对近代以来从湘、淮军遣撤,到清末新军尝试性地建立军人退伍安置,到抗战结束后大规模的复员计划三个方面集中论述了近代退伍制度的原則。实际效果以及退伍对社会的冲击。认为退伍制度的失败除了受制于经济政治环境外,还与决策者认识上的幼稚,未能按军人退伍安置工作自身规律办事有密切关系。就笔者所见该文是近十年来研究近代退伍制度的力作。但并非无有遗意,拟从征兵、退伍、后备力量角度。对清末新军编练做更深入的分析。
    2 《筹拟新兵出伍情形折》,《端忠敏公奏稿》卷十四,第1653页。
    3 《直隶总督袁奏厘定直隶常备军退伍章程及续备兵现行办法及营制饷章折》,《东方杂志》1906年第10期。
    4 《考察政治大臣法部尚书戴鸿慈。两江总督端方奏军政重要请择要取法各国制度事》《光绪政要》(五),卷32,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第2297-2298页。
    1 《练兵处奏定陆军营制饷章》,《东方杂志》1905年第二期。
    2 《练兵处奏定陆军营制饷章》,《东方杂志》1905年第二期。
    1 《练兵处议定第一次陆军退伍章程》,《东方杂志》1905年第四期。
    2 按:这为随后新军中新旧军的冲突埋下伏笔。在征募、动员本地人当兵的过程中,各地又以优待措施为手段,其待遇亦较旧军为优。但是新兵素质名不副实,反遭旧军忌恨。
    1 蒋方震:《国防论》,《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五十三辑,文海出版社,第105页。
    1 富勒:《无限战争的再生》,《战争指导》,第26页。
    2 关于清末启蒙运动可以参考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但是清末启蒙运动到底达成效果。笔者认为不能高估,以清末征兵动员为例。很多启蒙者本身对征兵的认识就有偏差,而有些“启蒙”者为了达到鼓动目的又加入了一些不恰当的夸大。这些都影响了启蒙的效果。而这种偏差也必然反映到军队成员的意识,从而造成新军的“变异”。克劳塞维茨讲过,“法国革命的成功,并非仅只由新型军事方法的使用,而更重要的原因却还是政治和行政制度的整个改变,……其他国家的政府不知道如何估计这些新条件,所以也就尝试用寻常的手段,以来应付这种压倒性的力量。这也就是一切政治错误的来源。”转引自富勒:《战争指导》,《无限战争的再生》,第25页。
    3 《署理两江总督周馥奏陈遵章设立督练公所办理情形》,《光绪政要》(五)。乙巳三十一年十月,卷31,《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第2185-2186页。
    4 曹允源:《吴县志》卷54。兵防考2。转引自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2页。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48-249页。
    2 南京裁汰旧军,所留之人需符合的标准是。 “署督周玉帅于省垣创设督练公所实行训练,查驻扎此间各营士卒老弱衰惫颇不乏人爰檄饬参谋处朱菊尊观察专司挑选兵丁之责,观察分日召集各营兵丁参仿泰西选兵之法。按名认真试验。日来已将在省各营原有兵丁如法验毕,计全不合格者五百人,均须遣散,半合程格者六百余人,姑准留营习操,另招壮丁以补遣散各兵之额,其程格计分四项:一、年龄,需在四十岁以内,逾四十岁者不合格。一、身材,必需长大,在四尺六寸以上者为合格。一、腕力,付一球使握之至于破碎,能碎之为合格,破而不碎为半合格,握之不破为不合格。一、气力,付一气筒,使用力吹之,筒上刊有度数,吹至一百二十度为合格,不及一百二十度为不及格。以上程格,原需无一不合乃足以充当营兵,惟现值改良之初,各营兵丁难遽责尽有军人之资格。若不稍从迁就,即需一律全裁,故刻下暂参用半合程度之人,以待将来徐加删汰。” 《宁省选兵·金陵》1905年4月21日《申报》。
    3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50-251页。
    4 《首都志》(下),民国丛书第五编,上海书店,第837-839页。
    5 《督练公所派员分赴各县征兵·南京》1905年9月11日《申报》。
    1 《南洋征兵局章程》,《东方杂志》1905年第十期。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54页。
    3 《南洋征兵局章程》,《东方杂志》1905年第十期。
    1 《民国吴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886页。
    2 《江苏苏松太三府属征兵章程》,《东方杂志》1906年第四期。
    3 第四营管带蒋口隆赴苏州府,第五营管带阮慕咸赴松江府,第六营管带文锡祉负责太仓州征兵。 《札饬常备四、五、六营管带赴各属办理征兵。苏州》1906年3月20日《申报》。
    4 《江苏苏松太三府属征兵章程》,《东方杂志》1906年第四期。
    5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54页。
    6 《江督札饬四县赞成征兵》1907年4月1日《申报》。
    1 《江苏苏松太三府属征兵章程》,《东方杂志》1906年第四期。
    2 《南洋征兵局章程》。
    3 《南洋征兵局章程》。
    4 《武阳征兵近闻·常州》1910年10月22日《申报》。
    5 《南洋征兵局章程》。
    6 《江苏苏松太三府属征兵章程》,《东方杂志》1906年第四期。
    1 《浙江征兵章程》,《东方杂志》1907年第五期。
    2 《安徽征兵总章》 《东方杂志》,1907年第五期。
    3 《河南征兵章程》,《东方杂志》,1906年第四期。
    4 《南洋征兵局章程》。 《东方杂志》1905年第10期。
    1 《苏抚劝应征兵文告》1906年5月11日《申报》。
    2 《征兵示谕·松江》1906年4月28日《申报》。
    3 《镇江府通饬阳坛漂三县出示征兵·镇江》1905年9月9日《申报》。
    1 《苏州征兵章程》,《民国吴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第886页。
    2 《江督准办征兵之批示·镇江》1905年8月27日《申报》。
    3 《筹议劝办征兵详文》,《首都志》(下),第837页。
    4 《苏州督练公所告诫征兵告示》1906年12月3日《申报》。
    5 《征兵官开会演说》1906年5月6日《申报》。
    6 《征兵会演说志略》1906年5月7日《申报》
    7 《南翔开征兵会·嘉定》1906年5月16日《申报》。
    8 《苏局征兵纪事·苏州》1906年4月25日《申报》。
    1 《派弁分赴各乡镇征兵》1906年2月17日《申报》。
    2 《学界联络征兵·扬州》1907年6月12日《申报》。
    3 佚名:《赵烈士事略》,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89页。
    4 《征兵官提倡征兵苦心·常州》1910年5月26日《申报》。 “常州江南常镇通海征兵局本定于四月底裁撤,现常州因招未足额,复商定展缓至五月十五日为止,至曰前由商会劝学所教育会中学堂商业体育会联合函请陆军徐统制派驻镇三十五标新军来常操演一事,现得徐君复函,已允派三十五标于初六日来常并由陈德三协统统率前来。闻操地大约在小南门外校场云。” 《提倡昆陵征军之苦心》1910年6月10日《申报》
    5(澳)冯兆基:《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郭太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1页。
    1 《安徽俗话报》,第七期,第31-32页。转引自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第220-221页。
    2 关于陈天华《猛回头》、 《警世钟》等作品的社会效应与通俗性,李孝悌在《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一书中已有详细的论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1-229页。)但该书侧重的是启蒙,对其“征兵”思想未作更深入的分析。
    1 陈天华:《猛回头》,《陈天华集》,刘晴波,彭国兴编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6页。
    2 陈天华:《猛回头》,《陈天华集》,刘晴波,彭国兴编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1页。
    1 陈天华:《猛回头》,《陈天华集》,刘晴波,彭国兴编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7-88页。
    2'陈天华:《国民必读--奉劝一般国民要争权利义务》,《陈天华集》。第199-200页
    3 赵声:《歌保国》:“莫打鼓来莫打锣。听我唱个保国歌。中国汉人之中国,民族由来最众多。堂堂始祖是黄帝,四万万人皆苗裔。嫡亲同胞好弟兄,保此江山真壮丽。可怜同种自摧残,遂使满洲来入关,凶悍更加元鞑子,杀人如杀草一班。痛哭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尤骇异,奸淫焚掠习为常,说来石人也堕泪。不平不平大不平,贱种乳臭皆公卿,食我之毛践我土。忘恩负义太无情,八旗驻防防家赋,贪官个个良心黑,追比乐输还劝捐,忍气吞声说不得。视臣土芥民马牛,科名笼络如俘囚,诗狱史祸相接踵,名节扫地衣冠羞,农工商贾饥欲死,行省处处厘金抽。中有当兵最槽懂。乱山多是湘军冢。急来招募扣口粮,闲时只是杀游勇。固本军饷年复年,大半同胞买命钱。民脂民膏吃不了,圆明园又颐和园。忽纵奸王攻使馆,复媚洋人摊赔款,招信股票最欺人,杀戳忠良天不管。苛政淫刑难尽书,九幽十八狱何如!到处差役更骚扰。牵了耕牛又牵猪。哀哉奴隶根性好,华人鼓里方睡觉,台湾割让又胶州。火烧眉毛全不晓。非我族类心不同。把吾土地媚群凶。欧美环伺恣分割,外洋又复逐华工。彼昏不知纵淫乐,大做万寿穷需索。权阉 流毒成官邪。哭天无路将谁托。弃东三省家安归,将见行酒穿青衣,失地当保虐可杀,难道人心无是非。我今奋兴发大愿,先行革命后立宪,众志成城起义兵,要与普天雪仇怨。不为奴隶为国民。此是尚武真精神,野蛮政府共推倒,大陆有主归华人。第一合群定主意,大众齐心兼努力。斯湖南与新广东,社会秘密通消息。第二不要吃洋烟,体操勤学勇当先,忠信为主养公德,破除私见相钩连。第三武备要时习,权利收回期独立,专精实业开学堂,热心教育当普及。第四不必闹教堂,不扰租界烧洋房,杀人放火皆禁止,要爱百姓保一方。第五演说无观望。说得人人都胆壮。民智渐开民气昌,保你千妥又万当。第六政府立中央,议员公举开明堂,外人干预齐力拒,认清种族凭天良。第七不为仇尽力。无作汉奸剪羽翼,同类相爱莫相残,满洲孤立正在即。第八同心不可当,一家不及十家强,你家有事我帮助,扶起篱笆便是墙。你救我来我救你。各种人情各还礼,纵然乎日有猜嫌,此时也要结兄弟。民族主义大复仇,二百年后先回头,还我江山归旧主,不逐胡人誓不休。大家吃杯团圆酒,都是亲戚与朋友,百家合成一条心,千人合做一双手。各有义胆与忠肝,家家产户保平安,修明宪法参英美。共和大国庆交欢:布告天下飞一纸,救民水火行其是,我以竞争求和平,荡秽除残莫伯死。四方豪杰一齐来,虛怀延揽惟其才,直言普告州和县,地方自治无兵灾。方来天下无难事,人若有心可立至,你们牢牢记在心。涪然之气回天志。仔细听我保国歌。天和地和人又和,彼民贼驱驱异类、光复皇汉笑呵呵!” 《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94-96页。
    1 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存在的“尚武”,“军国民”思潮已为学界所广泛关注,可参见熊志勇:《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2-86页。)但这种思想要想为普通民众所接受,恐怕还需要找到更好的途径。如果此类思想没有为民众接受,则不能高估晚清时期塑造新军人形象的影响。
    2 《震泽黄元吉致江苏学务总会劝应征兵文》1905年12月28日《申报》。
    1 贺觉非、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7页。
    2 《欢送征兵志盛·上海》1906年6月4日《申报》。
    3 《第五次征兵乘船赴宁·镇江》1905年12月9日《申报》。
    4 《记第五起征兵赴省·扬州》1906年4月12日《申报》。
    1 《欢送常州征兵纪事》1906年3月23日《申报》。
    2 《青浦欢送征兵·松江》1906年5月15日《申报》。
    3 《江震征兵到省》1906年5月17日《申报》。
    4 《青浦欢送征兵·松江》1906年5月15日《申报》。
    5 《学堂欢送征兵旗帜·苏州》1906年7月3日《申报》。
    6 《镇郡征兵踊跃·镇江》1906年7月1日《申报》。
    1 何遂:《辛亥革命亲历纪实说》,《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编,1961年10月中华书局出版,第461页。
    2 《北京·偃文修武》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
    3 《各省军事纪要·直隶》,《东方杂志》,1907年第2期。
    4 《各省军事纪要·直隶》,《东方杂志》,1906年第8期。
    5 《各省军事纪要·直隶》,《东方杂志》,1907年第1期。
    6 陈孝芬:《辛亥武昌首义回忆》,第70页,《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
    1 《中外近事·人尽知兵》1902年11月30日《大公报》。
    2 “日前东交民巷租界内有美兵数十人皆乘骏马在彼演习,中立竹竿一条,高三尺余,美兵乘马由竹竿跃过,一时观者如堵。” 《中外近事·北京》1904年1月2日《大公报》。
    3 《中外近事·纪自强军》1902年7月1日《大公报》。
    4 《李宗仁回忆录,(上册)。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2-43页。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50-251页。
    2 《江震征兵答词·苏州》1906年5月29日《申报》。
    3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3页。
    1 《纪松郡征兵启程事》1906年5月29日《申报》。
    2 《纪松郡征兵启程事》1906年5月29日《申报》。
    1 《纪松郡征兵启程事》1906年5月29日《申报》。
    2 《苏抚催办征兵札文》1906年5月25日《申报》。
    3 《论练兵之无效》1905年2月27日《申报》。
    4 《关于各省征兵之滋事》1906年7月7日《申报》。
    1 《征兵局不允县提人犯·扬州》1906年3月3日《申报》。
    2 《桌批征兵官需索滋闹禀·苏州》1906年6月29日《申报》。
    3 “金山县禀报征兵官需索指使并面呈捏函等情,已纪前报,现悉督练公所以此事禀明苏抚,略谓第五营征兵副官右队二排排长汪百川擅收流品不齐之人,经该令查明扣留,该排长出头硬保,实属谬妄已极,至征兵旅费,原系作正开支,何得以此藉口需索程仪,前次申送征兵,该令每名发给程仪洋四元,本属格外优待,何能视为定例,致启贪婪索诈之端,若如该令所禀,该排长自取之不足以唆使兵士来署合索,并敢大肆咆哮,形同无赖,次等劣弁不独有干军纪,且于征兵前途名誉攸关,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纪律而儆效尤,当经批饬该县知照,一面密派步兵副兵监曾口超查讯,去后兹据曾兵监复称,该排长汪百川捏函指使情形业已自认不讳,并据兵备处提调复加研讯无异,查该第五营右队二排排长江南将备修业生汪百川于办理征兵已多荒谬,乃因需索程仪未满其欲,辄敢指使征兵赴县大肆猖狂,并假造信函,现已讯认不讳,若不从严惩办,于军界前途关系非浅,已将该排排长汪百川撤差调销,修业凭单,罚禁营仓三礼拜,期满递解回籍。惟第二标营房尚未完工,应暂行改收第一标营仓,严加看管,以示惩儆。”《严惩征兵官之不法·苏州》1906年7月18日《申报》。
    4 《札饬续征马炮各队兵士·松江》1907年4月15日《申报》。
    1 《征兵赴省愆期·扬州》1906年2月15日《申报》。此类情况在其他各省也有出现,比如山东泰安征兵时,“泰安府县奉谕招募常备兵,其不合格者均被裁汰,遂造谣云:该军招齐后不知开赴何处极险之地,均有性命之忧云云。而合格业经注册者闻之强半逃矣。” 《要闻·山东·人皆疑畏》1906年4月24日《大公报》。
    2 《征兵回扬·扬州》1906年2月7日《申报》。
    3 《扬郡第二起征兵赴省·扬州》1906年2月11日《申报》。
    4 《逃兵访拿未获·苏州》1908年12月13日《申报》。
    5 《征兵自请开除·苏州》1906年7月23日《申报》。“苏州新阳县民妇龚计氏只生一子,名长生,前应征兵之役来苏入伍,兹氏以年老多病乏人侍奉,投督练公所禀请退伍,当蒙批准。”《批准征兵退伍养亲》1906年11月18日《申报》。
    6 《督练公所详请江督通饬各府州厅县保护征兵文。江宁》1906年2月3日《申报》。
    1 《论征兵宗旨不宜歧误》,《东方杂志》,1906年第10期。
    2 楚芸生:《伤心人语》,警世书会1906年,第41页。
    3 关于士兵思乡情节,笔者尚未找到江苏新军的材料,但是从北洋军征募土著的情况可以参考。蒋方震在谈及北洋军时曾记到:“吾友在保定,度岁中夜,闻悲声四起,异而视之,则兵卒思乡不得归,乃相聚于操场而一哭也。” 蒋方震:《中国近五十年军事史》,《北洋军阀》(一),第1054页。
    1 省界之分不仅体现在军界,还体现在学潮,省界之说在学界造成的影响 “近日之办学务者均有自私自利之心,大抵借兴学之名,希获一境之实权而因以图利。”因此,争公款。争学额,不独与他省争。同省之内,府与府争,县与县夺。 “致同省之人。互相仇视,名为合群。实为涣群。”竟至一校之人相视若冰炭。“不独此校不能与他校相联,即一校之中,且各分党派,此学界风潮所由日甚也。”日后军队风潮亦不可免。 《论省界之说足以亡国》1906年12月8日《申报》。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28-229页。
    3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68-269页。
    4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83-184页。
    1 《江督维持征兵观望办法》1910年10月29日《申报》。
    2 李灼华:《御史李灼华奏参北洋陆军各镇逃兵扣饷诸弊片》,《东方杂志》1906年第6期。
    3 《苏省征兵准收外籍·镇江,1906年7月17日《申报》。
    4 《委员赴徐征兵·苏州》1906年10月20日《申报》。
    5 “前报所纪苏抚派委陈德元等赴淮徐海一带招兵,……兹悉是项新兵陆续招足,已于初八初九两日运到一千一百名。由刘协统禀准抚宪暂假二标营房驻扎。” 《新兵抵省》苏州1907年5月23日《申报》。
    6 “北京议政大臣近与陆军部议及各省酌裁绿营举行征兵一节,……以为现在民情未能一律开化,各省蒙学亦未成立,且目下水灾迭见,无业游民甚多,若再裁撤绿营,恐若辈勾结难民流为盗贼。不如将征兵一事暂行从缓,俟各省巡警办有成效,户口清查之后再行议办云。”《征兵议从缓办》1907年4月18日《申报》。
    1 《北洋常备军第一次退伍改为续备兵条例》,《东方杂志》1905年第五期。
    2 《本埠·退伍兵队过境》1906年4月25日《大公报》。
    3 《电饬护送退伍兵丁·安庆》1907年7月12日《申报》。
    1 《各省军事纪要》,《东方杂志》1906年第八期。南洋第九镇退伍有两期,但是因为各地回籍士兵多少不等,因此,南洋督练公所酌改定章,各县不再设立驻弁而是由地方官负责发放续备兵饷:“扬州府奉督练公所札饬略云:陆军第九镇退伍目兵照章列为续备,应派专员以资管理。惟查第一二两期回籍各兵分别核计。其数多寡不等,不能按县设弁,按府设官。所有发饷征调等事,前于退伍案内详奉批准。暂由各该地方官经理各在案。其发饷时期,每年分夏冬两季散放,夏季以六月十六曰为期,冬季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期。每月由各该州县造具续备兵名册备文具领,专丁呈候,挂号迳赴粮饷局领取回县,随行传集各兵点验分发。如各兵不能亲身赴领,又无确实亲属,务将此饷存库。饬查明晰,果系实无著落,随行申报,并将存饷缴还以重公款。如有改充巡警或营业出省不能应操及因犯事监禁着,不再给予续备减饷,并随时申报查考。惟在本籍内充有防务教务各兵不在此例。再续备兵遇有病故者,照章酌给恤银五两,以示体恤,须先由该地方官验明,呈报始行核发,该兵减饷即日截止。” 《目兵退伍办法·扬州》1910年3月17日《申报》。
    2 《征调退伍兵弁训练·天津》1907年10月3日《申报》。
    3 《札饬续备兵回标会操·镇江》1909年10月31日《申报》。
    4 《南洋续备军调操消息·镇江》1910年9月16日《申报》。
    5 《退伍征兵调操·镇江》1910年10月26日《申报》。
    1 《陆军部奏第三镇退伍外籍兵丁拟暂酌照定章变通办理折》,《东方杂志》1907年第七期。
    2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20,兵考十九。第9671页。
    3 《三、四两镇退伍兵变通章程》1907年7月8日《大公报》。
    4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27页。
    5 《筹拟新兵出伍情形折》。 《端忠敏公奏稿》卷十四,第1654页。
    1 《筹拟新兵出伍情形折》,《端忠敏公奏稿》卷十四,第1655页。
    2 《筹办练兵事宜酌议营制饷章折》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 《张之洞全集》卷57,第1508页。河北人民出版社。苑书义、孙华锋、李秉新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
    3 《筹办练兵事宜酌议营制饷章折》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 《张之洞全集》卷57,第1508-1510页。河北人民出版社。苑书义、孙华锋、李秉新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
    4 《两江议定退伍兵出路》1906年1月2日(1264号) 《大公报》。 “两江督练公所近又续定陆军退伍章程,以示鼓励。凡三年退伍之兵,其才识迈众者优予差委,文学优长者,准充蒙小学堂教员,体操娴习者准充蒙小学堂体操教习。年轻有志者,送入陆军学堂肄业,其年长而一无所长者,则分别给予顶戴,行知 各府县原籍注册,作为兵士出身,地方官一律以绅衿看待。” 《各省军事纪要:江苏》,《东方杂志》1907年第二期。
    1 《镇江退伍兵士之生计·镇江》1909年7月11日《申报》。
    2 《本埠·体恤兵艰》1906年11月8日《大公报》。
    3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20,兵考十九。第9670页。
    4 《委员挑募退伍兵丁·安庆》1907年9月7日《申报》。除了当兵之外,北洋退伍兵还有其他方式安置:“皖抚札饬州县安插北洋退伍勇丁文曰:北洋遣回陆军第二、三镇后备军人数众多,亟应设法安插,除由本部院委员精选千人备抽换各军队外,其余均应各州县殚心毕虑安插有方。查皖北州县向有堂勇一项,汰其老弱城厢之警察,去其游惰,均可安插后备军人。又乡间有练丁大户之须保卫,亦可以剀切劝谕,择其 材武而稳慎者用之,即学堂之体操教习亦可选用。” 《札饬安插退伍兵丁·安徽》1907年9月6日《申报》。
    1 为了妥善解决退伍兵安置问题,其他各省曾有不错的建议,比如湖北新军规定:“鄂护督杨制军覆军谘处郎贝勒文云:查湖北陆军成立虽云有年,其最初缘起在光绪三十年未经练兵大臣规定营制饷章以前即陆续添募为将来预备。故甲午以后,各军队多系改编,其不能遽行征兵制度者,实有不得已之故。惟因地因时制宜耳。查各国征兵之制,创自普王弗勒特力克一世,时效之者为俄法意奥瑞士诸国。而英美则采用志愿兵制,及义勇兵制者,亦以征兵之制,有不能推行尽利之时也。况湖北军队较他省情形不同,所有从前练习熟之兵,多属陆续派调,如第一次则派甲乙丙丁四营保护京汉铁路,第二次则挑选操练精熟者成左右翼八营驻扎通州,第三次又挑武建八营调往广西龙州充备边防。第四次又挑出四营,该黄州施南巡防,第五次又派往伊犁官兵四队,第六次经调赴贵州袁义保等携带官兵一百数十员名,其余因官长经各省调用,时有随带之正副目兵之熟练者又不可枚举。或已届未届退伍之年,时有变迁移转。遽符定制,势有所难。伏查泰西征兵,全依户籍法为准,据我国户籍法无规定明文,乡村市无警察登记,徒凭诸庄长地保举报,不无冒混隐匿。既难长此因循复难因噎废食,是以曾经前后禀请前督张端钧示按标分府召集,虽系暂事通融,实乃寓征于募也。又况退伍之善后无策,不独我国民法未订,凡住所无定,无从确认调查,切不能恃退伍一两之银遂其生计,又恐恃在伍三年之教,启其放心,贻患将来,不堪设想。现在标下等正将鄂军已设之工场极力扩充,使在伍之兵普及兵事教育之余,兼教习军用一切器具,渐及人民普遍器物,俾在伍之年。饷糈可望多蓄,即退伍之曰,生计可及一家,庶举国无流氓,即举国多劲旅矣。” 《鄂省陆军退伍入伍变通办法·武昌》1910年1月16日《申报》。而四川咨议局则提出议案建议举办省城幼孩工厂,以此作为实行征兵基础,同时也解决退伍时士兵安置问题。(《四川辛亥革命史料》(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4-78页。)
    2 《督宪袁通饬划分州县及续备军官长权限文》,《北洋公牍类纂》,第953-954页。
    3 《南洋征兵退伍办法·镇江》1909年3月15日《申报》。此类续备兵的管理情况:“扬州府奉督练公所札饬略云:陆军第九镇退伍目兵照章列为续备,应派专员以资管理。惟查第一二两期回籍各兵分别核计,其数多寡不等,不能按县设弁,按府设官。所有发饷征调等事,前于退伍案内详奉批准,暂由各该地方官经理各在案,其发饷时期,每年分夏冬两季散放,夏季以六月十六日为期,冬季以十二月十六日为期。每月由各该州县造具续备兵名册备文具领,专丁呈候,挂号迳赴粮饷局领取回县,随行传集各兵点验分发。 如各兵不能亲身赴领,又无确实亲属,务将此饷存库。饬查明晰,果系实无著落,随行申报。并将存饷缴还以重公款。如有改充巡警或营业出省不能应操及因犯事监禁着,不再给予续备减饷,并随时申报查考。惟在本籍内充有防务教务各兵不在此例。再续备兵遇有病故者,照章酌给恤银五两,以示体恤,须先由该地方官验明,呈报始行核发,该兵减饷即日截止。” 《目兵退伍办法·扬州》1910年3月17日《申报》。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15页。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26-230页。
    3 《酌定新军退伍办法·广东》1909年12月22日《申报》。
    1 《变通新兵退伍办法·浙江》1909年8月6日《申报》。
    1 《论征兵》1906年5月19日《申报》。
    1 《镇郡征兵纪事·镇江》1906年7月7日《申报》。
    2 《龚协戎演说练兵·镇江》1906年2月17日《申报》。
    3 《从优抚恤伤亡新征兵办法·镇江》1905年9月18日《申报》。
    4 《密查尅扣营房工料·镇江》1906年9月9日《申报》。
    5 《征兵定期入营·苏州》1906年12月28日《申报》。
    6 《苏郡第一次征兵先编七棚·苏州》1906年5月21日《申报》。
    7 《征兵暂缓入营·苏州》1906年7月2日《申报》。
    8 《征兵诉苦·苏州》1906年7月1日。《申报》。
    1 《苏垣大风雨之损害·苏州》1906年7月8日《申报》。
    2 《压毙征兵报县相验·苏州》1906年7月9日《申报》。
    3 《详准毕业生选充军官·南京》1907年8月20日《申报》。
    4 冯玉祥:《我的生活》,岳麓书社1999年,第65页。
    5 《长庚、徐世昌考验北洋军三镇陆军日记》,《北洋军阀》(一),第832页。
    6 《长庚、徐世昌考验北洋军三镇陆军日记》,《北洋军阀》(一),第889页。
    1 《江督札饬整肃营规·南京》1907年8月27日《申报》。
    2 《苏省军界之怪现象·苏州》1906年11月23日《申报》。
    3 《征兵诉苦·苏州》1906年7月1日《申报》。
    4 《江督查办标统虐待兵士·南京》1906年12月1日《申报》。
    5 《张统制限定棍责营兵》武昌1907年8月21日《申报》。
    6 《征兵管带因勒扣膳食酿事·苏州》1906年7月25日《申报》。
    1 《饬查管带吞没军饷·镇江》1907年7月27日《申报》。
    2 《征兵诉苦·苏州》1906年7月1日《申报》。
    3 《杭省征兵之近状·杭州》1907年10月5日《申报》。
    4 《长庚、徐世昌考验北洋军三镇陆军日记》,《北洋军阀》(一),第825-826页。
    5 《大公报》1902年7月15日《译件·袁宫保所部多有患疫者》。
    6 《我的生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9-70页。
    7 《论南京督练公所酷刑征兵事》1907年1月23日《申报》。
    1 《纪松郡征兵启程事》1906年5月29日《申报》。
    2 《关于各省征兵之滋事》申报1906年7月7日《申报》。 《申报》还有记载,应征士兵中多吸食鸦片之人,“苏省常备军浑(混)成协统领杨都司查得二标征兵吸食鸦片者甚多,而以炮兵为尤甚。因札该标统严限两星期内一律戒除,限满后须赴督练公所候协统亲自查验。如敢隐瞒,立即开除。该标统已传谕合营一体遵照矣。” 《协统严限征兵戒烟·苏州》1907年4月4日《申报》。
    3 《征兵因不给戏资肇祸·苏州》1907年1月6日《申报》。
    4 《苏省征兵又与乡人冲突·苏州》1906年10月24日《申报》。
    5 《臬批征兵与木排滋闹案·苏州》1907年6月21日《申报》。
    1 《报湘乡先生书》1906年12月14日《申报》。
    2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6页。
    1 浅野佑吾:《军事思想入门--近代西方与中国》,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43页。
    1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三卷,第230-231页
    2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三卷,第237页。
    3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一卷,第376页。
    4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三卷,第231页。
    5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转引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第80页。
    6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第81页。
    7 思格斯:《步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79页。
    1 《欧洲能否裁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35页。
    2 福勒:《战争指导》,钮先钟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24页。
    3 《曾国藩全集·书信》咸丰八年五月三十日《致左宗棠》,第622页。
    1 《吕著中国通史》,第154页。
    2 《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第23页。
    3 《对于政府之民心》,《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三卷,第828页。
    4 《论铁良南下之宗旨》,《东方杂志》1904年第9期。
    1 北洋六镇资料来源:1、张国淦:《北洋军阀的起源),《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上),第45-48页。
    2、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稿》,48-49页。
    3、李学通:《北洋六镇编练过程考》。 《历史档案》,1993年第3期。
    4、任恒俊:《谈清末北洋六镇的编练》,《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6期。)
    1 《清德宗实录》卷529,光绪三十年甲辰夏四月己巳。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47页。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47页。
    3 《东方杂志》。第一卷第12期。(《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48页。)
    4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49页。 《周悫慎公奏稿》奏稿三。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49页。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50-251页。
    3 端方:《扩充新军办法折》光绪三十二年冬,《端忠敏公奏稿》卷七。
    4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52-254页。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54页。
    2 《民国吴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886页。
    3 《清德宗实录,卷五百五十四,光绪三十二年正月癸巳。
    4 《清续文献通考》卷220,兵考19,陆军。
    5 《清德宗实录》卷492,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丁巳。
    6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38页。
    1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兵考十九,陆军。(另见《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39页。)
    2 《皖政辑略》,第583-586页。
    3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20,兵考19,陆军。
    1 《江西奏定军制》,杨凤藻《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十四 兵政上(《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31-232页。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19,兵考18。 《光绪朝朱批奏折》第35辑,第56-59页。) “江西巡抚李兴锐奏、江西防营。改为常备续备等军。分别教练。酌拟军制办法。得旨、著即妥定操章。认真训练。随时考察。务收实效。 《清德宗实录》卷493,光绪二十八年。壬寅。春正月戊辰。”“江西巡抚李兴锐奏、常备续备等军。编改成军。选派统领管带。分驻各要隘。并酌设随营学堂。分派教习前往教练。以期有备无患。得旨、著即督饬认真训练。仍随时考核。务除积习。以成劲旅。 《清德宗实录》卷499,光绪二十八年五月乙亥。”
    2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19,兵考18。
    3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19。兵考18。(《光绪朝朱批奏折》第35辑,第180-181页。)
    4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32页。 “护理江西巡抚周浩奏、按照练兵处章程。就赣省常备中前两军。凑足万人。改练步队一协。厘定营制饷章。斟酌筹议。下练兵处知之。” 《清德宗实录》卷543,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己丑。
    5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33页。
    6 江西省督练公所编:《江西试办征兵章程》,《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34页。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34-235页。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20。
    2 罗尔纲:《晚清兵志》第四卷,第169-170页。
    3 新政之前河南军队原有豫、正各军十四营,加上绿营练军及陆续添募精锐、捷胜等营共有三十九营一队。后两次裁撤八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河南巡抚锡良以分摊赔款数额巨大,又裁撤十营一队。所余部队,绿营练军七营,勇营包括预正、精锐等十四营,共21营。另驻扎省城精锐二营,所余19营。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51-154页。 “河南巡抚陈夔龙奏、豫省正军改编步队两营。常备军添练马队炮队两营。现俱成军。一律精壮。下部知之。”(《清德宗实录》卷536,光绪三十年冬十月庚申。)其经费来源于裁撤旧军,“河南巡抚陈夔龙奏、酌裁豫正左右两军步队各营。节省饷银。悉数拨归常备军。为添练马炮队之用。下部知之。”(《清德宗实录》卷546,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己未。)((改编豫省常备军变通办理情形折)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初六日,《庸盒尚书奏议》卷6。)
    2 《清史稿》卷132,兵志3。防军、陆军。
    3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54页。(《陆军续练马炮两营折》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七日,《庸盒尚书奏议》卷6。)
    4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54页。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56页。
    2 张之洞:《筹办练兵事宜酌议营制饷章折》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初一日。 《张之洞全集》卷57。第1502-1505页。河北人民出版社。苑书义、孙华锋、李秉新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
    3 《清德宗实录》卷528,光绪三十年三月壬午。
    4 《派员分赴各属募兵补额·武昌》1909年6月17日《申报》。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12页。罗尔纲:《晚清兵志》。175页。光绪二十九年革职留任湖南巡抚俞廉三奏、筹办湖南练兵事宜。酌拟常备续备军营制饷章。一面挑选员弁。派往湖北学习操练。得旨、著赵尔巽到任后。随时整顿。认真训练。以期饷不虚糜。 《清德宗实录》卷511,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己卯。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13-214页。
    3 罗尔纲:《晚清兵志》,第207页。 《清史稿》兵志四。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湖广总督《遵照新章改编营制饷章并设督练三处折》,《东方杂志》乙巳年第九期。
    4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24页。具体分布“共分七路:曰省防兼顾绍属,计留五营;曰嘉防,兼顾[乍](台)浦海口。计留二营四旂;曰湖防,计留一营三旂;曰甯防兼顾镇海海口,计留二营五旃:曰台防计留二营四旂;曰温防兼顾处州。计留一营四旂:至衢防兼顾金严两府原驻之精胜五旂,及福强军因剿捕土匪暂缓裁改,统计各防存留营旃并亲兵卫队缉捕各哨勇共十五营二十六旂有零,较之原有额勇约计减去四千人之谱,各军名目错杂。[今](令)一律改为常备等军。以昭划一。惟遣勇过多,地方空虚必须逐渐部署,台属地旷民悍应俟冬防[后](此)方能料理竣事。其名数饷数容督饬局员详细核明再奏咨立案,《浙抚任奏陈裁营节饷事宜摺》,杨凤藻《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十四,兵政上。
    1 罗尔纲:《晚清兵制》,第206页。(陆军度支部会奏《核复浙江省练兵筹饷办法》,《清史稿》兵志三。)
    2 《浙省拟办征兵·杭州》1906年6月28日《申报》。
    3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25-226页。
    4 《清德宗实录》卷540,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5 罗尔纲:《晚清兵志》第四卷,第174页。光绪三十年署理总督魏光焘奏《闽省遵章变通编练新军折》,《东方杂志》乙巳第三期。
    6 罗尔纲,《晚清兵志》,第206-207页。
    1 《闽省建议征兵变通办法》福州1910年12月2日《申报》。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79页。
    3 《大帅观兵》1904年3月14日《申报》。
    4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80-281页。
    5 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十六日岑春煊奏:岑春煊奉命移督滇黔兵事,“滇省因饷款支绌,人才消乏,新军尚未举办。臣拟于广东新练十营内抽调一营,仍令加意训练,备作云南模范营队。”《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81页。
    1 《陆军部酌改粤省新军办法》1907年6月18日《申报》。对周馥改革,岑春煊不以为然:“周馥到粤后,闻以兵非土著,大加裁汰,更张棼乱,成效莫期。”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81页。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82页。仇江编:《广东新军庚戌起义资料汇编》,第3页。张人骏《粤东新军编配裁并情形及现筹办法》 《东方杂志》戊申年第四期。以及宣统政纪卷十三,宣统元年。
    3 仇江编:《广东新军庚戌起义资料汇编》,第13页。
    4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兵考十九,陆军;《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81页。
    5 《规定各区征兵数目·广州》1909年11月10日《申报》。
    1 《札属晓谕募兵办法·广东》1910年10月2日《申报》。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83-284页;《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一。兵二十,陆军。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87页。 《桂抚丁奏陈裁减兵勇事宜摺》,杨凤藻《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十四,兵政上。
    2 《清史稿》兵志三。罗尔纲:《晚清兵志》第四卷,第176页。
    3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88页。
    4 罗尔纲:《晚清兵志》第四卷,第175-176页,柯逢时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八日《增并防营以备调遣情形》。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88-289页。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89-290页。
    3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90页。
    4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90-291页。
    5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91页。
    1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21,清史稿兵志三。
    2 罗尔纲:《晚清兵志》第四卷,第176页。清史稿兵志三。
    3 《会奏滇省操练新军摺》,杨凤藻:《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十四,兵政上。
    4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67-268页。
    5 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岑春煊奏:“臣奉命移督滇黔,兵事最宜注意。访闻滇省因饷款支绌,人才消乏,新军尚未举办。臣拟于广东新练十营内抽调一营,仍令加意训练,备作云南模范队,俟奉旨后再令该管带候选知县周国祥率队赴滇,庶于边要军事有可接手。”《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69页。(锡良调兵资料。……)
    1 《锡良遗稿·奏稿》(第二册,704-706页);《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70页。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71-272页。
    3 《清德宗实录》卷500,光绪二十八年六月丙申,《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76页。
    4 《清史稿》卷132,志107,兵3,防军、陆军。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77页。
    5 《光绪朝东华录》,总5212-5213页。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76页。
    6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77页。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78页。(贵州巡抚庞鸿书奏、新军步队一标。自开办迄今。第一营逃亡假革。二三两营新旧糅杂。现届退伍之期。拟将老弱者严加淘汰。少壮而系客籍者。编入巡防队。腾出一营截旷。另行徵补足额。委员分赴铜仁、思南、石阡、松桃等府厅。徵选本籍良民子弟。现经点验合格。编列成军。暂行定名曰新徵步队第一营。仍按营制遴委管带队官排长等专司训练。即以原营之饷拨用。俟该微兵等学术操法演习纯熟。再行归并该标。作为模范。以次淘汰徵补。下所司知之。《宣统政纪》卷四十八,三年正月乙巳)另同年贵州巡抚沈瑜庆奏《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21。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58页。
    3 《锡良遗稿奏稿》第1册,第345页。(《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58页。)
    4 《锡良遗稿奏稿》第1册,第412页。(《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59页。)
    5 《锡良遗稿奏稿》第1册,第496-497页。(《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60页。)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60页。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260页。
    3 罗尔纲:《晚清兵志》第四卷,第207页。
    1 《山西巡抚岑奏陈裁改兵制摺》,杨凤藻:《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卷十四,兵政上。另见《光绪朝朱批奏折》第35辑,第69-79页。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76页。
    3 《清德宗实录》卷502,光绪二十八年七月丙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岑春煊。电悉。溯江上驶。水程迂远。著仍遵前旨。径由太原迅赴署任。一切妥为筹办。山西常备军两旗。准其带往。奎俊摺电。均著钞给阅看。”
    4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22。
    5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77页。《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20。
    6 《清德宗实录》卷580,光绪三十三年九月甲辰。
    1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21。
    2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83页。罗尔纲:《晚清兵志》,第171-172页。
    3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83-184页。
    4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86页。
    5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19,兵考18。
    1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89-190页。
    2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兵考十九,陆军
    3 “光绪三十一年,陕甘总督崧蕃奏、甘省防军。就饷练兵。骤难遵照新章编改。拟就常备军徐图扩充。下练兵处兵部议。寻奏、所拟分别换防。调省训练。办法尚合。惟称勉求相似。意涉迁就。请饬遵照新章筹办。依议行。”《清德宗实录》卷546,光绪三十一年六月丙辰。
    4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89页。
    5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第191页。
    6 孟拱辰,李泰棻:《东北新军对于辛亥革命的影响(节录)》,《吉林文史资料选辑--张作霖等奉系军阀人物资料专辑》第四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6页。
    7 《清德宗实录》卷555,三十二年二月庚戌。
    1 《宣统政纪》卷44,宣统二年戊申。
    2 《示谕模范队征兵方法·黑龙江》1910年1月30日《申报》
    3 《清德宗实录》卷541,光绪三十一年春正月庚子。
    4 引自罗尔纲《晚清兵志》,第四卷,204-205页。
    5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220。
    6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兵考十九,陆军
    7 《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一,兵二十,陆军
    1 《清史稿》卷137,志112,兵8。
    2 《清史稿》卷513,列传300,土司2。
    包世臣:《齐民四术》,中华书局2001年。
    《北洋公牍类纂》,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八十六辑,文海出版社。
    《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上、下),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卞制军(颂臣)政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十辑,文海出版社。
    蔡尔康、林乐知编译:《李鸿章历聘欧美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陈昌:《霆军纪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三辑,文海出版社。
    《陈炽集》,赵树贵、曾丽雅编,中华书局1997年。
    楚芸生:《伤心人语》,警世书会1906年。
    《端忠敏公奏稿》,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缉,文海出版社。
    冯煦主修:《皖政辑要》,安徽历代方志丛书,黄山书社2005年。
    《广东新军庚戌起义资料选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光绪政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五辑,文海出版社。
    《郭嵩焘奏稿》,杨坚校补,岳麓书社1983年
    贺觉非、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皇朝政典类纂》,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八十九辑,文海出版社。
    黄云鹄:《兵部公牍》,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八辑,文海出版社。
    黄庆澄:《东游日记》,钟叔河主编《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岳麓书社1985年。
    蒋方震编译:《新兵制与新兵法》,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印行。
    蒋方震:《国防论》,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五十三辑,文海出版社。
    蒋维明编:《川楚白莲教起义资料辑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军制学摘要》,陆军第三十一军青年远征军第209师参谋处编1946年。
    崑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新文丰出版公司1976年,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影印。
    来新夏主编:《北洋军阀》(一),近代史资料集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宗仁回忆录》,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刘鸿锡:《英轺私记》,岳麓书社1986年。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
    刘晴波,彭国兴编校:《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刘雨珍、孙雪梅编:《日本政法考察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四辑,文海出版社。
    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八十五辑,文海出版社。
    麦仲华:《皇朝经世文新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八辑,文海出版社。
    邵之棠:《皇朝经世文统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七十二辑,文海出版社。
    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编续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五辑,文海出版社。
    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六辑,文海出版社。
    求是斋校辑:《皇朝经世文编五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二十八辑。
    杨凤藻:《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七十九辑,文海出版社。
    于宝轩编辑:《皇朝蓄艾文编》,吴相湘主编《中国史学丛书》,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
    《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二辑,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中华书局1978年。
    《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部编,中华书局1984年。
    《清末新军编练沿革》,中华民国资料丛稿专题资料选辑,中华书局1978年。
    《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年。
    《日本国志》,黄遵宪著,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辑。
    沈云龙:《近代史事和人物》,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三辑,文海出版社。
    《首都志》(下),民国丛书第五编,上海书店。
    《四川辛亥革命史料》(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孙静庵:《栖霞阁野乘》,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编,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
    王应麟:《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12月。
    《我的生活》,冯玉祥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吴长翼主编:《魂断紫禁城》,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
    《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8年。
    《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清华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
    《辛亥革命史料》,张国淦编,龙门联合出版社1958年。
    《辛亥革命史料选辑》,丘政权、杜春和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编1957年。
    《许文肃公(景澄)遗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九辑,文海出版社。
    《宣统已酉大政记》,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二十五辑,文海出版社。
    《杨度日记(1896-1900)》,北京市档案馆编,新华出版社2001年。
    《异辞录》,刘体仁著,上海出版社1984年。
    《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王立诚编校,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年。
    《云南、贵州辛亥革命资料》,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科学出版社1959年。
    《曾国藩全集·书信》,岳麓书社1994年。
    曾业英编《蔡松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年。
    《张之洞全集》,苑书义、孙华锋、李秉新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郑天挺主编《明清史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中日战争》(第五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戚其章主编,中华书局1989年。
    《中日战争》(第十二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戚其章主编,中华书局1996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朝硃批奏折》,中华书局1995年。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3年。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一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
    钟叔河主编:《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岳麓书社出版1985年。
    《东方杂志》(1904年-1912年)。
    《大公报》(1902年-1912年)。
    《申报》(1901年-1912年)。
    《湘报》
    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陈锋:《清代军费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陈明明:《所有的子弹都有归宿--发展中国家军人政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加)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三联书店1980年。
    (加)陈志让:《乱世奸雄袁世凯》,傅志明、鲜于浩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崔运武:《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地方督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戴逸、张世明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军事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
    樊百川:《淮军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福勒:《战争指导》,钮先钟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
    贺觉非、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冯天瑜、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澳)冯兆基:《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郭太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福勒:《战争指导》,钮先钟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
    郭绪印:《洪帮秘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郭太风:《迈向现代化的沉重步履--军政改革·商会变异·思潮激荡》,学林出版社2004年。
    谷霁光:《府兵制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郭太风:《八旗绿营俸饷制度探微》,《迈向现代化的沉重步履》,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华书局1989年。
    (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谢亮生,杨品泉,谢思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出版社1998年。
    杰弗里·帕克等著《剑桥战争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
    井上清:《日本军国主义》,姜晚成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美)拉法夫·尔·鲍威尔:《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1895-1912)》,陈泽宪、陈霞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2001年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林明德译著:《中国近代军阀之研究》,金禾出版社1994年。
    刘凤瀚:《武卫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38辑1979年。
    刘厚生:《张謇传记》,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
    刘小萌:《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
    龙盛运:《湘军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陆方、李之渤《晚清淮系集团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罗尔纲:《晚清兵志》(1-4卷),中华书局1997年。
    罗尔纲:《湘军兵志》,中华书局1984年。
    罗尔纲:《绿营兵志》,中华书局1984年。
    罗尔纲《捻军的运动战》,商务印书馆1950年再版。
    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麦尼尔:《竞逐富强》,学林出版社1996年。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出版社1995年。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牛俊法主编:《世界军事史概要》,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
    (日)浅野佑吾:《军事思想入门--近代西方与中国》,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
    秦树才:《清代云南绿营兵研究--以汛塘为中心》。云南大学中国民族史博士论丛,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年》,雷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松下芳男著:《近代日本军事史》,赵唯刚译,新华书店1943年。
    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1)。
    唐长儒:《唐书兵志笺正》,科学出版社1957年。
    田小文:《外国兵役制度概览》,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
    吴广权、马骏、翟明生著:《外国战争史和军事学术史》,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年。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熊志勇:《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徐百齐、吴鹏飞著《兵役(第三版)》,商务印书馆1938年9月。
    周育民:《晚清财政和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迈克尔·霍华德:《欧洲历史上的战争》,褚律元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8)
    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年。
    王尔敏:《淮军志》,中华书局1987年。
    王尔敏:《清季军事史论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
    王继平:《湘军集团与晚清湖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杨慎之、黄丽镛编《魏源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张研、牛贯杰:《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远:《中国军事经济思想史简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
    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周銮书:《兵略、兵制、兵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庄吉发:《故宫丛刊甲种之廿六·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
    《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陈表义、谭式玫:《明代军制建设原则及军事的衰败》,《暨南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将军兼统绿营的问题》,《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
    郭春芳《康雍乾三朝八旗官兵赏恤制度》,《满族研究》2006年第3期。
    何文平:《清末广东的新军建设及成就》,《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黄今言:《汉代征兵制度中若干问题的考辩》,《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新序》,《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李学通:《北洋六镇编练过程考》,《历史档案》1993年第3期。
    李志铭:《勇营制度:清代军制的中间型态》,《史林》2006年第4期。
    梁义群,宫玉振:《袁世凯与满族亲贵争夺军权斗争述论》,《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龙盛运:《咸同勇营军研究偏荣偏枯倾向试论》,《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5期。
    茅海建:《救时的偏方: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上书中军事外交论》,《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1期。
    孟宪实:《唐代府兵“番上”新解》,《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潘洪钢:《从客居到土著--清代驻防八旗的民族关系问题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1期。
    牛贯杰:《从“守望相助”到“吏治应以团练为先”--由团练组织的发展演变看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
    皮明勇:《晚清军人的经济状况初探》,《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
    皮明勇:《中国近代退伍军人安置问题初探》,《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3期。
    皮明勇:《19世纪末列强的军备政策和军队概况》,《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
    任恒俊:《谈清末北洋六镇的编练》,《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6期。
    孙静:《试论八旗汉军与满洲的差异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田玉洪:《裁撤与留防:晚清勇营命运的双重变奏--对甲午战前勇营地位的一 种解读》,《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日)太田出:《清代绿营的管辖区域与区域社会--以江南三角洲为中心》,《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王春瑜:《略论八旗子弟》,《明清史散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
    汪熙:《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取向问题--外因、内因或内外因结合》,《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
    魏天柱:《试论晚清国防战略的几个问题》,《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
    吴晗:《明代的军兵》(北京市历史学会主编《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二集),人民出版社1986年。
    熊英:《湘军裁撤的经济原因》,《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杨立强:《中日甲午战争与清末军制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
    赵秉忠、白新良:《关于乾隆时期八旗政策的考察》,《史学月刊》1991年第2期
    仲华:《清末新军异之成因探析》,《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0期。
    周育民:《从官制改革到丁未政潮》,《江海学刊》,1988年第4期。
    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变革与社会转型》,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中世纪史专业2003年博士论文。
    龚来国:《清“经世文编”研究--以编纂学为中心》,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2004年博士论文。
    田玉洪:《困厄中的抉择--晚清(1864-1911年)裁军研究(以绿营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5年博士论文。
    阎俊侠:《晚清西方兵学译著在中国的传播(1860-1895)》,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文献学专业2007年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