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人类视野下的大学课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德国哲学家马克思·舍勒指出:“凡是人想自我教育或者想教育别人,必须面对三个方面的问题具有明确认识。第一,究竟什么是教育的本质?第二,怎样进行教育?第三,什么样的知识和认识限制和规定着此人变得‘有教养’的过程?”在舍勒这里,人经由教育而变得有教养的过程也就是成“人”的过程。众所周知,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人的发展和完善。大学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理应发挥完善人的功能。但是,当代大学课程正如失去灵魂的躯壳,陷入了“科学化”、“功利化”和“拼盘化”的泥潭。首先,大学课程的“科学化”使得一直在大学课程中占据中心地位的人文课程式微,科学课程被高高地置于人文课程之上,大量的科学课程的开设挤占着人文课程的时间与空间。即便是仍然留在大学课程中的人文课程,也需要在科学所谓的“价值无涉的客观化和实证化”的圣坛前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实际上,大学课程的科学化同样造成了大学科学课程自身的危机。自然科学的日益发展使得科学课程囿于自身的学科发展,呈现出分崩离析的状态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其次,大学课程的“功利性”取向使得大学课程围绕着市场运作,凡是与经济、市场联系密切的、能创造经济价值的学科在课程中就能够占有较大的比重;凡是能够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就成为课程中的新宠。而那些没有立竿见影的经济价值的课程只能是日趋边缘,甚至失去在大学课程中的话语权。最后,当大学走入社会的核心,大学课程负载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社会和市场的要求,大学随知识的更新和市场的要求,随意在大学课程结构中增加或删除某一类知识,从而产生“拼盘化”的课程超市。
     当代大学课程的“科学化”、“功利化”和“拼盘化”的现状使得大学课程失去了培育“人”的价值,陷入了无“人”的危机。从根本上讲,课程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当代大学课程的危机也正是因为大学课程失去了其最本质的东西,而这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对“人是什么”的清晰而明确的回答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展开的完善人的活动。正如康德的四个命题最终可以归结为“人是什么”一样。笔者认为,大学课程,作为培养“人”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必须从如何完善人的角度进行探讨,而如何完善人是建立在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清晰而明确的认识的基础上的。实际上,纵观大学的发展史,任何时期的大学课程都是围绕着这一时期对人的特定本质的认识所组织和开展的。当代课程的危机,其根源就在于对人的本质的“异化”和“消解”。因此,当代大学课程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就在于重新确立“完善人的本质”在大学课程组织和实施中的统整地位。作为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做出了系统的、体系化回答的“乐观的人类学”——哲学人类学正好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哲理上的依据。因此,本研究借助哲学人类学的理论框架,依托哲学人类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假设,通过追溯大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寻找大学课程演变过程中人的本质的逻辑,确立本研究所强调的“不同时代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影响着这一时期大学课程的总体走向”这一基本论点。在此基础上,基于当代哲学人类学的重要流派——文化哲学人类学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对当代大学课程如何走出危机进行了反思与构建.
     具体来讲,本论文以哲学人类学为指导,以大学课程历史发展为主线,追溯历史,结合现实,探寻大学课程发展进程背后的哲学人类学主题:即不同时期对“人是什么”的不同回答。导言部分对本研究的缘起、意义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一章首先对大学课程的传统定义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传统大学课程定义方式的困境与问题,继而基于本研究的问题思路,提出了大学课程的本质功能定义方式及其意义。第二章介绍哲学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产生背景及主要观点,使得我们对哲学人类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论证借助哲学人类学相关理论研究大学课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本论文的理论构建打下基础。第三章分析中世纪大学课程的宗教人类学本位。大学是中世纪的产物,中世纪强调人是上帝的造物,人是有罪的,其原罪的根源在于人运用自由意志违背了和上帝之间的约定,因此,人走向完善的惟一途径只能是通过无条件的信仰上帝。基于对人的本质的这一认识,中世纪的大学课程强调课程目标的“皈依性”,重视课程内容的“神学中心”性,课程实施也多强调对《圣经》的注解;第四章在详细介绍德国古典大学演进历程及其大学课程的特征的基础上指出,理性人类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正是这一时期大学课程变化的基础。德国古典大学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是以“人为理性的存在”这一本质认识为中心的,突出了课程目标对于人的理性培养的重视,强调课程内容的和谐性,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性和辩论性。第五章通过分析当代大学课程的特征指出,工具理性主义和存在主义对“人”的消解使得这一时期的大学课程呈现出无“人”的状况。这种无“人”的状况使得现代大学课程呈现出单面化、工具化和兴趣化的特征,大学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质应具有的完善人的价值功能。如何使当代大学课程走出无“人”的困境?如何使得当代大学课程发挥其本应具有的完善人的功能?第六章,本论文结合哲学人类学的当代形态——文化哲学人类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尝试构建以“人是文化的存在”为基础的大学课程。即强调“文化的存在”在大学课程目标中的统整地位,重视大学课程内容的延续性和整体性,突出课程实施的对话性和交往性,构建本土化的大学课程模式。最后,在结语部分,笔者对本论文的基本思路进行归纳,重申大学课程演变与哲学人类学对人的本质认识之间的契合性,同时对本论文的不足与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The German philosopher Marx Scheler said,“People who want to self-education orwant to teach others,must face three problems with a clear understanding that are what is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How to carry out education? What kind of knowledge andunderstanding that restricts and regulates one person to make him more educated?”Here,the meaning of education in Scheler means to become one real human being. As everyoneknows, the nature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to make people more development. As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t should have suchkind of function. However,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curriculum sinks into thequagmire of“scientific”,“utilitarian” and “assorted” just like losing its soul. Firstof all,the “scientific”curriculum has occupied the central position which was for thehumanity curriculum in the past. Science curriculum is high above the humanity courses.Even if the humanity course still in university courses,it also needs to prove its legitimacyby hold the value that is so-called “value-free,objective and positive”. On the otherhand,the scientific curriculum of university also caused its own crisis. Increasingdevelopment of Natural Science makes the science curriculum more falling. The sciencecurriculum neglect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by limited in its own disciplinedevelopment. Secondly, the “utilitarian”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highlighted,curriculum activities around the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Curriculum which is close withthe economic market,and can create economic value will be able to hold the greatproportion. Those who can benefit students employment,has become the new favorite inthe course. Those who can not get instant results of the economic value are increasinglymarginalized,or even lose their existing in university courses. Finally,when the universitygot into the heart of community, the university course took more and more function. In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and market requirements,the university added or deleted a certainkind of knowledge in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resulting in assorted of curriculumsupermarket.
     In short,the “science”,“utilitarian”and“assorted”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curriculum makes it losing its function to cultivate the value of “human”. Fundamentallyspeaking,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practice in essence is a kind of value creation activities.The contemporary crisis that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facing is because losing its essencethat is the clear and definite answer of“what is human being”. Just as Four propositions asKant ultimately boiled down to “what is human being”, we believe that universitycurriculum,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culturing people,must be carry on the perspectiveof “what is the human being”. In fact,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curriculum in any period was around the specific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toorganize and carry out itself. The crisis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nowadays lies in the“alienation”and“digestion”of human nature. Therefore, the only way that contemporaryuniversity curriculum could out of the predicament lie in re-establishing the human natureas the core to guid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as the systematic answer for what is human being and an optimistic anthropology, providesguidance and basis for this research. Therefore, based on the logic framework of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this dissertation backs the hypothesis that hidden in theevolving process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at is“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indifferent time affects the overall trend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On this basis, based on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is study reflects andreconstructs the way which can mak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curriculum out of the crisisof this time.
     Specifically, under directing of the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by traceing the historyand reality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heme that behind UniversityCurriculum is“what is human being”.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traditional definition ofuniversity courses are described firstly, and then the dilemma of classification definitionabout university curriculum is pointed out and a new definition is putted forward whichpay more attention to its function,its significance and value.The second chapter, thedevelopment of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its background and its main points areintroduced, which enables us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philosophicalanthropology.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using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to studyuniversity course is also pointed out which lay the foundation of this study. The thirdchapter analyzes the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in medieval universitycurriculum.University was the product of medieval.Medieval emphasized that people are the creation of god. Man is sinful, the root of sin is against God by using free will andbetraying the agreement between God and people.Therefore, the only way to improvehuman being is the believe in god. Based on the essence of the human being in this period,the medieval university curriculum emphasized the curriculum goal “conversion”, paidattention to the curriculum content “theological center”, emphasised on the BibleCommentary. Fourth chapter,from the explicated description of the German classicuniversity and its course, the rel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curriculum and human nature inthis period was pointed out.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of Germanclassic university was based on “human being is the rational existence”which highlightedthe curriculum goal to cultivate the rational thinking, harmonious curriculum content and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on research and debate. By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contemporary university curriculum,the fifth chapter points out that the universitycurriculum appears no“human being”nowdays caused by instrumental rationalism andexistentialism. Instrumental rationalism and existentialism makes the modern universitycurriculum showing a characteristic of single facing, instrumentalizing and interestingwhich loses its value function of improving people nature. How to make contemporaryuniversity courses out of this trouble? How to make the university play its must_befunction of perfecting human being? In the sixth chapter,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human nature which uphold by the most advanced cultural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thisstudy attempts to construct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at arounds the idea of “human isthe existence of culture”.That is to emphasize “the existence of culture”as integrationstatus in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pay attention to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continuityand integrity, outstan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construct the localization based on its own culture.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fitnessbetween university curriculum and the theory of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about humanessence was summarized again. The shortage of and the next phase of this study isreflected and prospected at end.
引文
1张廷国,阮朝辉.教育本质内涵的现象学界定之——马克斯·舍勒的教育本质观之内涵与生成[J].教育探索,2010(9)
    2靳玉乐.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3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7.
    4雷德鹏.回返人性:论胡塞尔对科学合理性的重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1
    5[意]莫迪恩著.哲学人类学[M].李树琴,段素革译.吉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4
    6伍雪辉,张艳辉.论人的本质及教育的本源、属性和出发点——基于兰德曼哲学人类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8)
    7葛新斌.人的基本特征与特殊教育的开始——哲学人类学对特殊教育的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6).
    8王韶峰,孙庆祝.论教育的目的——有感于M·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J].黑龙江高教研,2008(1).
    9徐继存.教学论的哲学人类学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2000(1).
    10王吉春,王金霞.哲学人类学及其教育思想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5).
    11李承先.自然人.社会人.自然人——关于教育回归自然的哲学人类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6).
    12王伟廉.中国高校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五十年回顾[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1).
    13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9.
    14华罗庚.指导大学生们从事研究工作[J].人民日报,1954(1).
    15陈鹤琴.对改进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N].光明日报,1956年8月6日.
    16高宝立.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展、问题与前景[J].教育研究,2003(7).
    17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7.
    18张楚庭.大学与课程[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19王伟廉.中国高校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五十年回顾[J].天津教科院学报,1999(1).
    20洪范.美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因及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4).
    21刘旭.我国大学课程的知识化倾向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22母小勇,薛红霞.后现代高校课程:回到人类活动的“原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4(7).
    23王玲,张德伟.知识价值变革下的大学课程重构[J].江苏高教,2006(5).
    24白宗新.基于知识观转变的大学课程改革[J].江苏高教,2006(6).
    25赵义泉.知识观转型视野下高校课程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9(2).
    26陈克现,王世忠.一种后现代的逻辑:知识观与大学课程[J].现代教育科学,2009(6).
    27叶信治.两种科学思维方式与大学课程实践的科学性[J].现代大学教育,2004(2).
    28张亚丽,陈秋生,王根顺.试论我国近代大学课程思想的演变及特点[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29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2—13.
    30姜国钧.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J].现代大学教育,2011(3).
    31刘旭.从知本到人本:我国大学课程研究范式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65.
    32胡弼成,周琼花.大学课程体系演变的动力分析[J].高等教育研,2007(11).
    33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4[美]Freederick Rudoloh.curriculum: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Study since1636,Jossey-bass Publishers,1978.
    35[美]Freederick Rudoloh.Curriculum: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Undergraduate Course of Study since1636,Jossey-bassPublishers,1978,p.ix.
    36[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0.
    37[英]B·霍尔姆斯,M·麦克来恩著.比较课程论[M].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8[英]马尔科姆·泰特著.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侯定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1—85.
    39[英]斯宾塞著.斯宾色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乘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11.
    40[英]马尔科姆·泰特著.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41理想类型是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一书中作为与自然主义相对立的方法论提出的。在韦伯看来,自然主义方法论上的偏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们认为,历史实在的“根本的”内容和“本质”必定记录在那种理论的概念图景之中,第二,人们把它们用作历史应当塞入其中的普罗克鲁忒斯之床,第三,人们假设这种“观念”是处于现象变幻之后在历史中发生作用的“真正的”实在和实际的“力量”。但在实际上,所谓本质的东西在社会历史里面是根本不存在的,社会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研究者带着“前见”进行理解的结果。[德]马克思·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论[M].韩水法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4.
    42[德]马克斯·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M].韩水法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40.
    43[德]弗兰克·帕金著.马克思.韦伯[M].刘东,谢维和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26—27.
    44[德]Weber M.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M].NewYork:The Free Press,1949:90.
    45[英]弗兰克·帕金著.马克思.韦伯[M].刘东,谢维和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22.
    46李强.自由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46.
    47[德]马克思·韦伯著.经济与社会[M].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0.
    48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49.
    49[美]乔伊斯·P·高尔,M·D·高尔等著.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
    50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0.
    51[美]乔伊斯·P·高尔,M·D·高尔等著.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91.
    52据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克雷明研究,课程领域崛起于20世纪初年,随着进步时期教育专业培训的迅速增长,有关课程编制的文献日益增多,才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的实体……。1918年美国著名教学家家博比特《课程》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课程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美国资深课程专家坦纳夫妇认为,课程有一悠久的过去,但却只有短暂的历史。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
    53叶波。20世纪美国课程史研究的取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2(9).
    54[美]丹尼尔·坦纳、劳雷尔·坦纳著.学校课程史[M].崔允都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
    55白亦方.课程史研的理论与实践[M].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课程史的研究,作为当代课程论研究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研派纳认为,在此之前的课程研究之所以是反历史的,是因为课程深受泰勒原理程序线性以及对“进步“的信念的影响,使得课程领域只强调未来而不理会过去。实际上,理解课程历史地展示了当代课程领域的一个主要的和生动的部分。[美]威廉·F·派纳等著.理解课程(上)[M].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2.
    5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59.
    57王威廉.高等学校本科课程编制的层次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58朴雪涛,刘旭.现代大学教学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53.
    59吴泠.高校课程建设刍议[J].江苏高教,2005(3).
    60冷余生.大学课程论初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
    6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5.
    62彭波,胡弼成.论“一主多元”的大学课程生成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4(2).
    63常思亮.大学课程决策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8.
    64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l.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6.
    65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5.
    66周海涛.大学课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
    67常思亮.大学课程决策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10.
    68[美]Rudolph Frederick. Curriculum: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Study Since1636[M].Jossey-Bass Publishers,1978: xxi.
    69王良志.大学课程的文化选择[J].江苏高教,1995(4).
    70王伟廉.对高校课程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M].高等教育研究,1995(4).
    71叶信治.大学课程的“实践观点”[J].江苏高教,2003(1).
    72朱晓刚.重建大学本科课程——基于从实践出发的理论探视[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
    73朱晓刚.大学课程理解——从实践出发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
    74[澳]科林·马什著.理解课程的关键概念[M].徐佳,吴刚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
    75[德] F·C·E·席勒著.人本主义研究[M].麻乔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10:10.
    76[德]维特根斯坦著.文化与价值[M].许志强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54.
    77[德]黑格尔著.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80:259.
    78[美]哈瑞·刘易斯著.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
    79[美]威尔·杜兰特著.西方哲学的历程[M].刘睿铭译,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23.
    80[意]维柯著.论人文教育[M].王楠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3.
    81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编.德国哲学(第二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36.
    82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5.
    83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编.德国哲学(第二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79
    84[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3.
    85[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4
    86[德]雅斯贝尔斯著.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2.
    87[德]雅斯贝尔斯著.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6.
    88[英]约翰·亨利·纽曼著.大学的理想[M].徐辉,顾建新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
    89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上海: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01:3
    90[西班牙]奥尔特加·加赛特著.大学的使命[M].徐小州,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55
    9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上海: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011:16
    92[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93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19.
    94刘亚敏.大学精神谈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28.
    95[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4.
    96场域理论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主要理论.在布迪厄这里,场域为“位置关系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场域具有关系性、对抗性、冲突性和多样性,其中多样性是社会分化的结果。这里借用布迪厄的场域概念,主要强调大学作为一个文化场域的关系性和生成性的特征。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学校场域中的教育活动“正是通过个体‘生活经验’的解释而提升人的内在生活,最终将‘人的真谛’——主体性解放出来。”单丁.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278.
    97马克思·韦伯认为,在人类文化科学中,概念的构造依赖于问题的提出,而后者是会随着文化自身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文化科学中,概念和概念所把握的东西之间的关系导致了每一个这样的综合的消逝。构造概念的伟大尝试在我们科学领域内的价值恰恰在于,它们揭示了自身所依据的观点的意义有种种局限.在韦伯那里,概念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服务于认识那些因个别观点而有意义的联系的目的。因此,本文对大学课程的界定也只是笔者对研究问题的一种有局限的、暂时的回答。笔者注。
    98李召存.课程知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3.
    9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171.
    100李建强.大学的理想与理想的大学——赫钦斯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
    101[美]德里克·博克著.美国高等教育[M].乔佳义译.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33—34.
    102叶信治.大学课程实践的三种水平[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
    103[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53.
    104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105[德]伊曼努尔·康德著.论教育[M].赵鹏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8.
    106[美]艾伦·布鲁姆著.美国精神的封闭[M].战旭英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1.
    107中国《新编哲学大辞典》指出,哲学人类学,广义上泛指一切关于人的哲学思潮,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人类学专指20实际20年代由德国发源的、试图从哲学上综合具体人类学、揭示人类的基本本体论结构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重建完整人概念的哲学流派。本文的哲学人类学是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的。笔者著。孙云,孙镁耀主编.新编哲学大辞典[A].哈尔滨出版社,1991:768.
    108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62.
    109[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
    110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第二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629
    111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第二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630
    112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61
    113[法]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第二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632
    114[法]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第二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632.
    115[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0.
    116[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1.
    117欧阳光伟.现代哲学人类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6—7.
    118丁立群.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67.
    119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64
    120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8.
    121[德]马克思·舍勒著.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人”[M].王维达编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34
    122雷鹏.回返人性——论胡塞尔对科学合理性的构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07.
    123李革新.走向精神和生命的融合——舍勒的人格现象学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45.
    124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2.
    125[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0.
    126[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8.
    127[法]让·华尔著.存在主义简史[M].马清槐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3.
    128[德]鲁道夫·奥伊肯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M],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44.
    129[美]埃里希·弗洛姆著.逃避自由[M].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46.
    130[德]雅斯贝尔斯著.现时代的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38.
    131[德]鲁道夫·奥伊肯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M],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55.
    132欧阳光伟.现代哲学人类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0.
    133[德]舍勒著.舍勒选集(下)[M].刘小枫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281.
    134[法]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第二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639.
    135[美]弗林斯著.舍勒思想述评[M].王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9.
    136欧阳光伟.现代哲学人类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71.
    137[美]弗林斯著.舍勒思想述评[M].王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1.
    138[德]马克思·舍勒著.舍勒选集(上)[M]刘小枫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381.
    139[美]曼弗雷德著·S·弗林斯著.舍勒的心灵[M]张志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286.
    140[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3.
    141[法]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第二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646.
    142衣俊卿.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J].江海学刊,2002(4).
    143[意大利]巴蒂斯塔·莫迪恩著.哲学人类学[M].李树琴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57.
    144[美]尼布尔著.人的本性与命运[M].成穷,王作虹译.上海: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163.
    145[德]马克思·舍勒著.舍勒选集(下)[M].刘小枫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014.
    146[巴西]弗莱雷著.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2—103.
    147王维达.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74.
    148[美]曼弗雷德著.舍勒的心灵[M]张志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306.
    149[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95.
    150[法]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第二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651.
    151[德]马克思·舍勒著.舍勒选集(下)[M].刘小枫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5
    152[法]高宣扬.德国哲学通史(第二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658.
    153[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68
    154[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哲学人类学[M].李树琴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55.
    155刘友红.卡西尔人学思想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238.
    156[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00.
    157兰德曼认为,人是上帝的造物,人是理性生物,人是有生命的生物,这三种人的形象,可以概括当代哲学人类学产生之前西方思想对人的自我理解所提供的三种典型答案,这三种答案都不能令人满意。翻译者阎嘉认为,兰德曼对这三种人的形象的刻画可以归结为宗教哲学人类学、理性哲学人类学和生物哲学人类学,并指出这三种说法对应于宗教人类学、理性人类学和生物人类学。在此,笔者认为用宗教人类学、理性人类学和生物人类学可能更贴近兰德曼的原意。[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4.
    158中共中央纳科斯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30.
    159[德]文德尔班著.哲学史教程:上卷[M].罗达仁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7:149.
    160[美]R·尼布尔著.人的本性和命运(上)[M].成穷,王作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3.
    161林佩璇.《圣经·创世记》:权威话语的建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162[德]费尔巴哈著.基督教的本质[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7.
    163[美]R·尼布尔著.人的本性和命运(上)[M]成穷,王作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40.
    164张庆熊.基督教学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1.
    165[美]R·尼布尔著,人的本性和命运(上)[M]成穷,王作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00.
    166[美]冈察雷斯著.基督教思想史[M]陈泽民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119.
    167张庆熊.基督教学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35.
    168《圣经·哥林多前书》10:13.
    169[美]尼布尔著.人的本性与命运[M]汤清等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142.
    170江作舟,靳凤山.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186.
    171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94.
    172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07.
    173[美]尼布尔著.人的本性与命运[M]汤清等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242.
    174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13.
    175[美]尼布尔著.人的本性与命运[M].汤清等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14.
    176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15.
    177[美]尼布尔著.人的本性与命运[M].汤清等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14.
    178《圣经.罗马书》.8:28.
    179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63.
    180[美]哈斯金斯著.大学的兴起[M].王建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
    181[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3.
    182[美]哈斯金斯著.大学的兴起[M]王建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
    183[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基督教教会史[M].孙善玲、段琦、朱代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93.
    184[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8.
    185[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2.
    186[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5.
    187[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1.
    188[美]哈斯金斯著.大学的兴起[M].王建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
    189[美]哈斯金斯著.大学的兴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
    190[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知识分子[M].王张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60.
    191[法]韦尔热著.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5.
    192[美]格莱夫斯著.中世教育史[M].吴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1.
    193[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知识分子[M].王张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65.
    194[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知识分子[M].王张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23.
    195[美]威尔·杜兰特著.世界文明史——文艺复兴[M].台湾幼狮文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63.
    196[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6.
    197[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7.
    198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教育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
    199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6.
    200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03.
    201雅克·勒戈夫在《中世纪知识分子》一书中指出,在(中世纪)大学的想象的世界里,圣徒和有关职业的世俗人紧密融为一体的社团趋势,带着一种独特的紧迫感出现了。[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知识分子[M]王张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74.换句话说,中世纪的大学课程虽然具有一定的世俗性,但这种世俗性是在宗教的框架下进行的,任何行业的人,归根结底都是基督教的圣徒。
    202[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知识分子[M].王张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20.
    203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46.
    204[法]韦尔热著.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3.
    205克伯雷选编.外国教育史料[M].任宝祥译.上海:华中师大出版社,199188.
    206[美]格莱夫斯著.中世教育史[M].吴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
    207史仲文主编.世界全史——世界中世纪文化教育史[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26.
    208[法]沃尔夫著.欧洲的觉醒[M].郑宇健,顾犇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11:26.
    209[美]萨顿著.新人文主义的桥梁[M].刘兵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67.
    210[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知识分子[M]王张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80.
    211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0.
    212[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9.
    213[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知识分子[M].王张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89.
    214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法英德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70.
    215[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4.
    21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00.
    217[英]马仁邦著.中世纪哲学[M].孙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98.
    218[美]茱丽·A·罗宾著.现代大学的形成[M].尚九玉译.贵阳:贵州出版集团,2006:18.
    219[美]格莱夫斯著.中世教育史[M].吴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1.
    220神学大全.载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60.
    221[英]马仁邦著.中世纪哲学[M].孙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69.
    222Brooks Mather Kelley.Yale:a History[M].Yale University,1974:70.
    223[法]韦尔热著.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8.
    224[法]韦尔热著.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5.
    225[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知识分子[M].张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104.
    226[法]韦尔热著.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8.
    227[美]哈斯金斯著.大学的兴起[M].王建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1.
    228[美]哈斯金斯著.大学的兴起[M].王建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3.
    229[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知识分子[M].张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83.
    230[法]韦尔热著.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9.
    231[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4.
    232[美]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M].王建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3.
    233[美]乔治·M·马斯登著..美国大学之魂[M].徐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3.
    234[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知识分子[M].张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75.
    235叶隽.主体的迁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序言
    236Green Andy.Educ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the Rise of Education Systems in England,France and the Usa [M].NewYork:Macmillan Press,1990.
    23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287.
    238徐瑞康.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及其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6).
    239谢冉,母小勇.后现代视野下的自由教育[J].大学(学术版),2012(9).
    240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79.
    241张慎主编.德国古典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
    242[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125.
    243[美]弗莱德·R·多尔迈著.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
    244[德]赫尔德著.论语言的起源[M].姚小平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8:48.
    245[德]冈察雷斯著.基督教思想史[M].陈泽民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287—288.
    246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41.
    247[美]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M].吴象婴,晏可佳等译.上海:上海社会儿科学院出版社,2007:243.
    248[德]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探本[M].唐铁重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43.
    249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3.
    250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1.
    251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5.
    252[英]乔纳森·.希尔著.兴奋时代的欧洲[M].李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9.
    253[法]伏尔泰著.理性人格[M].肖雪慧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68.
    254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6.
    255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56[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7.
    257[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5.
    258[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9.
    259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19.
    260[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79.
    261李其龙.德国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27.
    262[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81.
    263[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80.
    264[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86.
    265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52.
    266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2.
    267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82.
    268[法]斯太尔夫人著.德国的文学和艺术[M].丁世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7.
    269张慎主编.德国古典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7.
    270《威廉·洪堡著作集》的编者Andreas Flitner和Klaus Giel甚至认为,在洪堡一生的学术生涯和职业生涯中,哲学人类学——但不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学学科,也不作为一种特殊的形而上学,而是作为哲学思考的真正任务与工作领域——一直是他思想关注的中心。靳希平,吴增定.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
    271[德]洪堡著.论国家的作用[M].林容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8.
    272孙周兴.威廉姆洪堡的大学理念[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73韩秋红.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0.
    274靳希平,吴增定.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
    275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与语言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28.
    276[英]梅尔茨著.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一卷)[M].周昌忠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20.
    277[英]梅尔茨著.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一卷)[M].周昌忠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183.
    278[德]洪堡著.论国家的作用[M].林容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0.
    279[德]费希特著.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41.
    280[美]萨顿著.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M].陈恒六,刘兵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98.
    281[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2:108.
    282黄福涛.柏林大学的近代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1997
    283张慎主编.德国古典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96.
    284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9.
    285[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8.
    286[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01.
    287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0.
    288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
    289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1.
    290[德]洪堡著.论国家的作用[M].林容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0.
    291[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5.
    292田培林.教育与文化[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557.
    293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7.
    294[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86:87.
    295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6.
    296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2.
    297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62.
    298周川.从洪堡到博耶:高校科研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5(6).
    299[美]萨顿著.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M].陈恒六,刘兵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54.
    300[德]洪堡著.论国家的作用[M].林容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91.
    301[美]海伦·杜卡斯,巴纳希·霍夫曼编.爱因斯坦谈人生[M].高志凯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35—36.
    302[德]洪堡著.论国家的作用[M].林容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6.
    303[德]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0.
    304[德]马克思·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著.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
    305阎光才.大学的人文之旅—大学本科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重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5.
    306埃德加·莫兰著.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
    307C.F.Charles Taylor. Sources of the Self_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M]. Introduction,Mas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8.
    308[德]马尔库赛著.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1.
    309韩秋红.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87.
    310[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著.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7.
    311[美]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30.
    312[美]埃利希·弗洛姆著.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143.
    313韩秋红.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84.
    314[法]拉美特利著.人是机器[M].顾寿观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19.
    315[德]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316[德]E·舒尔曼著.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M].李小兵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4
    317[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哲学人类学[M].李树琴,段素革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45.
    318[美]威廉·巴雷特著.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36.
    319[美]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M].吴象婴,晏可佳等译.上海:上海社会儿科学院出版社,2007:388.
    320[美]威廉·巴雷特著.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36.
    321[美]巴雷特著.非理性的人[M].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06.
    322[美]巴雷特著.非理性的人[M].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05.
    323徐崇温主编.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59.
    324[法]萨特著.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5.
    325[法]让·保罗.萨特著.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2.
    326[美]巴雷特著.非理性的人[M].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56.
    327[美]巴雷特著.非理性的人[M].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239.
    328夏基松编.现代西方哲学辞典[A].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329[意]保罗·蒂利希著.蒂利希选集[M].何光沪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470.
    330[美]克拉克·克尔著.大学之用[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331[美]克拉克·克尔著.大学之用[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
    332[美]克拉克·克尔著.大学之用[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7.
    333James A.Perkins. The University in Transition [M].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16.
    334殷企平.英国高等科技教育[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25.
    335[德]卡尔·艾利希·博恩等著.德意志史(第3卷)上册[M].张载扬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1:32.
    336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8.
    337万力维.控制与分等[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4.
    338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35.
    339[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比较高等教育〔M].符娟明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5:32.
    340[美]马斯登著.美国大学之魂[Ml.徐张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67.
    341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12.
    342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22.
    343马德秀.在服务社会中实现我国高校的超常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0).
    344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6.
    345[美]詹姆斯·杜德斯著.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3.
    346[美]哈瑞·刘易斯著.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347[美]布鲁姆著.美国精神的封闭[M].战旭英,冯克利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7:2.
    348[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63.
    349[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1.
    350[美]埃里克·古尔德著.公司文化中的大学[M].吕博,张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351[日]井深大著.精神道德情操—无视另一半教育的日本人[M].骆为龙,陈耐轩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352[英]罗纳德·巴尼特著.高等教育理念[M].蓝劲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6.
    353[美]埃里克·古尔德著.公司文化中的大学[M].吕博,张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3.
    354[美]弗洛姆著.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85.
    355[德]尼采著.快乐的知识[M].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25.
    356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9.
    357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55.
    358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76.
    359陈学飞主编.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60—61.
    360[美]哈瑞·刘易斯著.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361[美]罗伯特·M·赫钦斯著.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2.
    362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3.
    363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4.
    364[美]弗兰克·.H.·T.·罗德斯著..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王晓阳,蓝劲松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7.
    365[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2:198—199.
    366[美]欧文·白璧德著.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张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2——33.
    367[美]罗伯特·M·赫钦斯著.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3.
    368[美]罗伯特·M·赫钦斯著.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3.
    369[美]茱丽·A·罗宾著.现代大学的形成[M].尚九玉译.贵阳:贵州出版集团,2006:279.
    370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5—86.
    371[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46.
    372[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2.
    373[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10.
    374[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08.
    375[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6.
    376[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17—218.
    377[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09.
    378[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符号·神话·文化[M].李小兵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83.
    379[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19—220.
    380[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10.
    381[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10.
    382[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13.
    383[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6.
    384[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7.
    385[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16.
    386[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16.
    387[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218.
    388[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26—228.
    389[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91.
    390詹栋梁.教育人类学[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公司,1986:411.
    39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31.
    392李定仁,徐继存主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5.
    393《简明现代西方哲学辞典》中概括了生物哲学人类学的主要特征:“在生物学领域内寻找人与动物相互区别的关键点,用人特定生理学结构解释人全部丰富活动和属性,把未确定性和开放性视为人的根本特征,以此说明人的存在的全部起点是‘活动’,‘活动’构成人的全部文化特性,文化的人的第二本性”。陶银骡,武斌主编,简明现代西方哲学辞典[A].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22.
    394[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哲学人类学[M].李树琴,段素革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14.
    395[德]马克斯·舍勒著.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李伯杰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2.
    396[德]潘能伯格著.人是什么——从神学看当代人类学[M].李秋零,田薇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17.
    397邹进.斯普朗格文化教育思想概览[J].外国教育,1988(3).
    398石鸥.在过程中体验[J].课程教材教法,2002(8).
    399李革新.走向精神和生命的融合——舍勒的人格现象学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225—228.
    400[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54.
    401[美]威廉·F·派纳等著.理解课程(上)[M].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
    402[澳]马什著.理解课程的关键概念[M].徐佳,吴刚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1—24.
    403[澳]马什著.理解课程的关键概念[M].徐佳,吴刚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9.
    404See Schubert,W.H.(1986),Curriculum:Perspective,Paradigm,and Possibility,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Company,pp.190_195.
    40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3.
    406刘旭.从知本到人本:我国大学课程研究范式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40.
    407[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0.
    408[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192.
    409刘友红.卡西尔人学思想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158.
    410[美]萨顿著.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M].陈恒六,刘兵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39.
    411[美]萨顿著.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M].陈恒六,刘兵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48.
    412杨平.美国高等院校的跨学科课程[J].上海高教研究,1989(4)
    413刘旭.从知本到人本:我国大学课程研究范式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74.
    414[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47.
    415[美]尼布尔著.人的本性与命运[M].汤清等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76.
    416[美]哈瑞.刘易斯著.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2.
    417[美]哈瑞.刘易斯著.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1.
    418[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87.
    419[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61—262.
    420[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63.
    42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88.
    4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5.
    423[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文科学的逻辑[M].关子尹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52.
    424[英]怀特著.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M].曹锦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349.
    425[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48.
    426[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49.
    427[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3.
    428[美]亨利·罗索夫斯基著.美国校园文化[M].谢宗仙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112.
    429谢冉.回到通识教育的原点[J].高等理科教育,2012(4).
    430[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36.
    431欧阳光伟.哲学人类学述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
    432谢冉.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逻辑[C].201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433谢冉.回到通识教育的原点[J].高等理科教育,2012(6).
    4342012年9月,中山大学开设的“哈利·波特与遗传学”、中南大学开设“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大连海事大学开设“船舶保安”、厦门大学开设的“爬树”以及去年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校“三国杀攻略教程”和广州大学开设“生死学”等一系列面目新潮的选修课被网友冠以“潮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435[德]康德尔著.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M],王承绪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436吕达.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48.
    437[美]罗伯特·M·赫钦斯著.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3.
    438[美]罗伯特·M·赫钦斯著.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2.
    439[美]布鲁姆著.美国精神的封闭[M].战旭英,冯克利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7:1.
    440[法]爱弥尔·涂尔干著.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10.
    441傅永寿.哲学人类学—人类学向哲学的回归[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3).
    1.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雷德鹏.回返人性:论胡塞尔对科学合理性的重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英]安东尼·肯尼著.阿奎那[M].黄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德]鲁道夫·奥伊肯著.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万以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6.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英]B·霍尔姆斯,麦克来恩著.比较课程论[M].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英]马尔科姆·泰特著.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英]斯宾塞著.斯宾色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乘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1.[德]马克思·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论[M].韩水法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2.[德]弗兰克·帕金著.马克思.韦伯[M].刘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3.李强.自由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4.[德]马克思·韦伯著.经济与社会[M].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5.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16.[美]乔伊斯·P·高尔,M·D高尔等著.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第五版),2007.
    17.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8.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9.[美]丹尼尔·坦纳、劳雷尔·坦纳著.学校课程史[M].崔允都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0.白亦方.课程史研的理论与实践[M].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1.赵敦华.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2.朴雪涛,刘旭.现代大学教学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3.谢安邦.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4.常思亮.大学课程决策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25.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l.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6.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27.周海涛.大学课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8.[澳]马什著.理解课程的关键概念[M].徐佳,吴刚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9.[英]F·C·E·席勒著.人本主义研究[M].麻乔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10.
    30.[德]维特根斯坦著.文化与价值[M].许志强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31.[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著.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2.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3.[德]黑格尔著.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80.
    34.单丁著.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5.李召存.课程知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上海:商务印书馆,1983.
    37.[德]伊曼努尔·康德著.论教育[M].赵鹏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38.[德]西美尔著.现代人与宗教[M].曹卫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9.孙云,孙镁耀主编.新编哲学大辞典[M].哈尔滨出版社,1991.
    40.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1.[法]高宣扬著.德国哲学通史(第二卷)[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3.丁立群.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M].哈尔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44.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5.[美]亨利·罗索夫斯基著.美国校园文化[M].谢宗仙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46.李革新.走向精神和生命的融合——舍勒的人格现象学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47.[美]斯特伦著.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M].金泽,何其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8.[美]埃里希·弗洛姆著.逃避自由[M].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49.[德]雅斯贝尔斯著.现时代的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50.[美]爱德华·萨义德著.文化与抵抗[M].梁永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1.[德]舍勒著.舍勒选集(下)[M].刘小枫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52.[美]弗林斯著.舍勒思想述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53.欧阳光伟.现代哲学人类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55.[德]舍勒著.舍勒选集(上)[M].刘小枫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56.[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57.欧用生.课程研究方法论——课程研究的社会学分析[M].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84.
    58.[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哲学人类学[M].李树琴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59.[巴西]弗莱雷著.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0.王维达.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61.[美]曼弗雷德著.舍勒的心灵[M].张志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62.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63.[法]P·布尔迪厄著.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刑克超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
    64.刘友红.卡西尔人学思想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65.中共中央纳科斯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列宁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6.[德]文德尔班著.哲学史教程:上卷[M].罗达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67.[德]费尔巴哈著.基督教的本质[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8.[美]康德尔著.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M].王承绪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69.张庆熊.基督教学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70.《圣经哥林多前书》10:13.
    71.《圣经创世纪》2:16—17
    72.[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文科学的逻辑[M].沉晖,海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73.黄裕生.宗教与哲学的相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74.[美]尼布尔著.人的本性与命运[M].汤清等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75.圣经.罗马书,8:28。
    76.[美]哈斯金斯著.大学的兴起[M].王建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7.[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基督教教会史[M].孙善玲、段琦、朱代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8.[美]乔治·M·马斯登著.徐译.美国大学之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9.[美]格莱夫斯著.中世教育史[M].吴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0.[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知识分子[M].王张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
    81.[美]威尔·杜兰特著.世界文明史——文艺复兴[M].台湾幼狮文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82.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教育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3.[德]威廉·F·派纳等著.理解课程(上)[M].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84.[德]桑德福斯著.尼采与希特勒[M].周建新,黄敬甫译.太原: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85.渠敬东.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86.克伯雷选编.外国教育史料[M].任宝祥译.上海:华中师大出版社,1991.
    87.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8.[法]沃尔夫著.欧洲的觉醒[M].郑宇健,顾犇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11.
    89.[美]萨顿著.新人文主义的桥梁[M].刘兵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90.[法]雅克·勒戈夫著.中世纪知识分子[M].王张弘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
    91.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92.[德]弗·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9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
    94.黄福涛.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法英德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95.[美]弗莱德·R.多尔迈著.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97.[英]马仁邦著.中世纪哲学[M].孙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8.[美]茱丽·A·罗宾著.现代大学的形成[M].尚九玉译.贵阳:贵州出版集团,2006.
    99.江作舟,靳凤山.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100.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1.[法]韦尔热著.中世纪大学[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02.[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103.[德]赫尔德著.论语言的起源[M].姚小平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8.
    104.[美]冈察雷斯著.基督教思想史[M].陈泽民等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
    105.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
    106.[德]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7.[德]康德著.道德形而上学探本[M].唐铁重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108.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09.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10.[英]乔纳森·希尔著.兴奋时代的欧洲[M].李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1.肖雪慧.伏尔泰:理性人格[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112.[美]欧文·白璧德著.卢梭与浪漫主义[M].孙宜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113.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4.李其龙.德国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115.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116.[法]斯太尔夫人著.德国的文学和艺术[M].丁世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81.
    117.张慎主编.德国古典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18.[英]阿什比著.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19.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与语言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120.[英]梅尔茨著.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一卷)[M].周昌忠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
    121.[德]洪堡著.论国家的作用[M].林容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2.[德]费希特著.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
    123.[美]萨顿著.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M].陈恒六,刘兵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24.田培林.教育与文化[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
    125.[德]马克思·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著.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6.[法]埃德加·莫兰著.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9.
    127.[法]马尔库赛著.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28.韩秋红.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30.[美]埃利希·弗洛姆著.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131.[法]拉美特利著.人是机器[M].顾寿观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
    132.[法]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3.[德]E.舒尔曼著.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M].李小兵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134.[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哲学人类学[M].李树琴,段素革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35.[美]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M].吴象婴,晏可佳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136.[美]巴雷特著.非理性的人[M].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37.徐崇温主编.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38.[法]让·保罗·萨特著.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
    139.[法]让·保罗·萨特著.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40.夏基松编.现代西方哲学辞典[A].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141.[德]保罗·蒂利希著.蒂利希选集[M].何光沪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42.[美]克拉克·克尔著.大学之用[M].高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43.[德]卡尔·艾利希·博恩等著.德意志史(第3卷)上册[M].张载扬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1.
    144.万力维.控制与分等[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5.殷企平.英国高等科技教育[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146.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47.[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比较高等教育〔M].符娟明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5.
    148.[美]马斯登著.美国大学之魂[M].徐张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49.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50.滕大春.美国教育史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51.[美]詹姆斯.杜德斯著.21世纪的大学[M].刘彤,屈书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2.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3.[美]哈瑞·刘易斯著.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4.[美]布鲁姆著.美国精神的封闭[M].战旭英,冯克利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7.
    155.[德]卡西尔著.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56.[美]埃里克·古尔德著.公司文化中的大学〔M].吕博,张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7.[日]井深大著.精神道德情操———无视另一半教育的日本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158.[英]罗纳德·巴尼特著.高等教育理念[M].蓝劲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59.[美]弗洛姆著.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60.[德]尼采著.快乐的知识[M].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61.陈学飞主编: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62.[美]菲利普·阿特巴赫等著.21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一社会、政治、经济的挑战[M].施晓光等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163.[美]弗兰克.H.T.罗德斯著.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王晓阳,蓝劲松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64.[美]欧文·白璧德著.文学与美国的大学[M].张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65.[美]罗伯特·M·赫钦斯著.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66.[美]茱丽·A·罗宾著.现代大学的形成[M].尚九玉译.贵阳:贵州出版集团,2006.
    167.[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168.[德]M·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69.詹栋梁.教育人类学[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公司,1986.
    170.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171.李定仁,徐继存主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72.陶银骡,武斌主编.简明现代西方哲学辞典[A].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73.[德]马克斯·舍勒著.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李伯杰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174.王维达.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177.刘旭.从知本到人本:我国大学课程研究范式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7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79.[德]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180.阎光才.大学的人文之旅—大学本科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重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81.[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2.
    182.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编.德国哲学(第二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183.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84.[美]威尔·杜兰特著.西方哲学的历程[M].刘睿铭译,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185.[意]维柯著.论人文教育[M].王楠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186.[西班牙]奥尔特加·加赛特著.大学的使命[M].徐小州,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1.张廷国,阮朝辉.教育本质内涵的现象学界定之——马克斯·舍勒的教育本质观之内涵与生成[J].教育探索,2010(9).
    2.杨平.美国高等院校的跨学科课程[J].上海高教研究,1989(4).
    3.伍雪辉,张艳辉.论人的本质及教育的本源、属性和出发点——基于兰德曼哲学人类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8).
    4.靳玉乐.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5.高宝立.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展、问题与前景[J].教育研究,2003(7).
    6.葛新斌.人的基本特征与特殊教育的开始——哲学人类学对特殊教育的启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6).
    7.王韶峰,孙庆祝.论教育的目的—有感于M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
    8.王威廉.高等学校本科课程编制的层次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9.周川.从洪堡到博耶:高校科研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5(6).
    10.徐继存.教学论的哲学人类学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2000(1).
    11.王吉春,王金霞.哲学人类学及其教育思想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5).
    12.李承先.自然人.社会人.自然人——关于教育回归自然的哲学人类学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6).
    13.黄福涛.柏林大学的近代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1997(1).
    14.王威廉.中国高校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五十年回顾[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1).
    15.张楚庭.大学与课程[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16.洪范.美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因及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4).
    17.刘旭.我国大学课程的知识化倾向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18.母小勇,薛红霞.后现代高校课程:回到人类活动的“原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4(7).
    19.王玲,张德伟,知识价值变革下的大学课程重构[J].江苏高教,2006(5).
    20.白宗新.基于知识观转变的大学课程改革[J],江苏高教,2006(6).
    21.赵义泉.知识观转型视野下高校课程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9(2).
    22.陈克现,王世忠.一种后现代的逻辑:知识观与大学课程[J].现代教育科学,2009(6).
    23.叶信治.两种科学思维方式与大学课程实践的科学性[J].现代大学教育,2004(2).
    24.张亚丽,陈秋生,王根顺.试论我国近代大学课程思想的演变及特点[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25.姜国钧.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J].现代大学教育,2011(3).
    26.胡弼成,周琼花.大学课程体系演变的动力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27.叶波.20世纪美国课程史研究的取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2(9).
    28.吴泠.高校课程建设刍议[J].江苏高教,2005(3).
    29.冷余生.大学课程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
    30.彭波,胡弼成.论“一主多元”的大学课程生成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4(2).
    31.王良志.大学课程的文化选择[J].江苏高教,1995(4).
    32.王伟廉.对高校课程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M].高等教育研究,1995(4).
    33.叶信治.大学课程的“实践观点”[J].江苏高教,2003(1).
    34.朱晓刚.重建大学本科课程——基于从实践出发的理论探视[J].江西教育科研,2007(12).
    35.朱晓刚.大学课程理解——从实践出发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
    36.叶信治.大学课程实践的三种水平.[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
    37.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
    38.林佩璇.《圣经·创世记》:权威话语的建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39.衣俊卿.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J].江海学刊,2002(4).
    40.马德秀.在服务社会中实现我国高校的超常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0)
    41.傅永寿.哲学人类学—人类学向哲学的回归[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3)
    41.谢冉.回到通识教育的原点[J].高等理科教育,2012(4).
    43.谢冉.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逻辑[C].201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44.邹进.斯普朗格文化教育思想概览[J].外国教育,1988(3).
    45.石鸥.在过程中体验[J].课程教材教法,2002(8).
    46.孙周兴.威廉姆洪堡的大学理念[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7.徐瑞康,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及其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6).
    48.欧阳光伟.哲学人类学述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
    1. Free Derick Rudoloh.curriculum: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Study Since1636[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77.
    2. See Schubert, W.H.(1986).Curriculum:Perspective,Paradigm,andPossibility[M].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3. 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 Transforming the State Role in UnderstanduateEducation,denver: 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1986.
    4. James. A. Perkins. the University in Transition [M].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66.
    5. Charles. Taylor.Sources of the self_the making of the ModernIdentity[M].Introduction,Mas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8.
    6. M.Weber. 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M].NewYork:The FreePress,1949.
    7. Green Andy.Education and State Formation: the Rise of Education Systems inEngland, France and the Usa [M].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1990.
    8. Brooks Mather Kelley.Yale:a history [M].Yale University Press,1999.
    9. J.G.Gaff.New Life for the College Curriculum [M].SanFrancisco:Jossey-bass,1991.
    10. Edmund Husserl.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Phenomenology[M].translated by David Carr. North 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0.
    11. Frederick C.Beiser.The Fate of Reason: German Philosophy from Kant to Ficht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England
    12. Karl Jaspers.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 [M].Beacon Press Beason Hill, Boston.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