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书法社团研究(1912-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国书法社团伴随近现代社会文化转型而诞生,不同于明清的结社集会,具有近代社团性质。书法社团是书法家群体意识的体现。以天津楷学励进社、标准草书社、中国书学研究会、北大书法研究社(会)等为代表的民国书法社团,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提出“以文化伸张,国体遂固”,“发扬光大固有之艺术”,以艺术力量改悟人心,移风易俗,将文字、书法的重振视为世界竞争环境下民族生存、文化复兴之先务。民国书法社团承传文脉,以社团的群体力量推动书法艺术前行,为保存中国书法、光大民族文化传统做出了巨大贡献。
     书法社团产生于现代城市崛起、西学东渐、新旧教育交替的大背景中。基于历史、经济、文化等条件,书法社团分布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的中小城市。书家结盟利于自身艺术提升和作品的流通,更是为探究金石书法诸学问。诗文社团、金石书画社团和专业书法社团等在推动书法传播、开展书法研究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承了一系文化根脉。民国书法社团通过筹润金、.集资参与赈灾、捐赠、以艺术作品宣传抗战提升士气等,以社团的力量担当社会与时代之责任。
     民国书法社团是书法主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硬笔与毛笔兴废之争、考古新发现、文字改革都是民国书法审美观念转变的重要外因。以社团为枢纽,可提纲挈领地了解民国书法的审美观念变迁:一方面将书法审美与西方美术的审美概念挂钩,以证明中国书法存在的合理性和艺术价值所在;另一方面则在现代性反思中深化对书法传统人文内涵的认识,保存其精华之所在。清华学校教职员书法研究会中梁启超的讲演、《书学》、《字学杂志》、《书法研究》等多份书法社团刊物,伸张传统书法的审美内涵,在以西方艺术为审美标准的时代风气中提升书法的价值和地位,对民国书法审美产生了重大的、具有导向性的作用;标准草书社将草书体转换成实用、通行文字的探索促进了二十世纪后半叶书法的发展。
     书法社团又是现代书法教育的重镇。大、中专学校的书法社团是学生书法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展览、演讲、竞赛、出版作品集、研究等活动,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社、广州大学书法研究会、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乐石社、杭州蕙兰中学篆刻研究社等全国各地的学生书法社团对社员的学习热情、练习的恒心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也提升了对书法的认识和书写水平。大型的书法专业社团(如中国书学研究会)则更全面地关注到书法教育的发展,通过办专业刊物、精印作品、出版教材、通信往来、举办培训活动等推动了书法的普及和提高。
Th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emerged along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s were modern communities different from the societies and communiti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y demonstrated th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of the calligraphers and some of them like Tianjin Kaixue Lijin Association, Normative Cursive Association, Chines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 and Peking University Calligraphy Society came up with notions of "utilize the culture to stabilize the state" and "make existing artistry popular" in the age where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 clashed. These associations were dedicated to popularizing artistries to enlighten people and changing the customs and cultures. They viewed the revival of the artistry of calligraphy as the first priority for reviving the nation and the national culture. The associations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devoted themselves to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in an attempt to preserve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revive the national cultur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s emerged in the context where modern cities sprung up, the western cultures were transmitted into China and the new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replaced the old one. Based on histor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these association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large cities and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in East China. The confederation of calligraphers wa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artist creativity and facilitation of the circulation of their works. In addition, the associations also offered convenience to them to conduct research. Communities like poetic prose ones, epigraphy ones an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popularity of calligraphy and conducting calligraphical research. The calligraphy communities functioned to improve the morale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through collecting funds, conducting charitable activities and making donations and actively shouldere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Calligraphy association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functioned as the important thrus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During the tim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people using hard-pen and those using brush pens, new discoveries by archaeologists and reform of writing system all served as the important external caus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esthetic standards in terms of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associations played a vitall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vicissitudes of the aesthetic values of calligraphy in Republic of China era:On one hand, they connected the calligraphical aesthetic standard to the western aesthetic standard to prove that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did embrace the aesthetic values. On the other hand, these communities strengthened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 traditional humanistic connotation of calligraphy and successfully preserve its excellence during the modernity introspects. Liang Qichao's speeches in the Calligraphy Institute for Teaching Staffs in Tsinghua University, as well as publications like "Calligraphy""Writing Magazine" and "Calligraphy Studies", popularized the aesthetic values of the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and were dedicated to improving the social status of calligraphy in the age where the western aesthetic values were dominant. As a result, they had the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function in guiding the aesthetic value towards calligraphy. In addition, the Normative ursive Association transformed the cursives into the practical and applicable fonts, which stip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in the second half of20th century.
     Th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s were also important sources of modern calligraphical education. The societies in the junior colleges and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s were places where students could get access to calligraphical education. Through activities like exhibition, speeches, competitions, display of publications and academic research, students in the Peking University Calligraphy Society, Guangzhou University Calligraphy Institute, Enjoy Seal Cutting Society in the Zhejiang No.l Normal School and Seal Cutting Institute in Hangzhou Huilan Secondary Schools demonstrated their enthusiasm towards calligraphy and their firm will to practice calligraphy), which improved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n calligraphy and their ability to apply calligraphy. Some large-scale professional communities (like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associations) emphasized the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ical education and were devoted to promoting the popularity and improvement of calligraphy by creating professional publications, printing delicate and sophisticated works, publish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s, and organizing training sessions.
引文
① 对“社”的语义发展和内涵延伸,可参见以下文献: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2。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① 王世刚.中国社团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192
    ① 费正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666.
    ② 孙中山写道:“夫去—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溯夫吾党革命之初心,本以救国救种为志,欲出斯民于水火之中,而登之衽席之上也;今乃反令之陷水益深,蹈火益热,与革命初衷大相违背”。孙中山.建国方略[G]//孙中山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04-105.
    ③ 李大钊描述民国的状态:“其扶摇飘荡,如弊舟深泛溟洋,上有风南之摧淋,下有狂涛之激荡,尺移寸度,愿望其有彼岸之可达,乃迟迟数月,固犹在惶恐滩中也。”李大钊.隐忧篇[G]//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
    ④ 郭曾炘直言:“今日扰攘靡定,并六朝、五季而不如。”六朝,一般指的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三国吴(或称东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六个朝代都建都于南京。郭曾炘.邮庐日记·卷下[M].民国二十三年侯官郭氏刊本,1934:10-11.
    ⑤ 劳乃宣痛心疾首地写信给流寓日本的罗振玉说:“今日西方如战国,中夏如五代,今方在朱梁时代。”而罗振玉回信:“已至西晋,但中间尚无差强人意之朱邪朝。”长春市政协和文史学习委员会编,王庆祥、萧立文校注,罗继祖审定.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318.
    ① 陈灨—表达了自己的心志:“寄情山水,不求闻达于逊清之世,不乐依附之朝,不预机谋于复辟之变,不欲指摘于军阀之秋。”陈灨一.睇向斋逞意谈[G]//章伯锋、庄建平.晚清民初政坛百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279.
    ② 罗振玉.雪堂自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41.缪荃孙(1844—1919),江苏江阴人,中国近代藏书家、校勘家、教育家、目录学家、史学家、方志学家、金石家,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鼻祖。
    ③ 孙雄.高密郑叔间先生别传[G]//闵尔昌.碑传集补.上海:上海书店,1987:3769.
    ④ 孙德谦曾言:“当此之时,见危授命,上也。其次犹将扶植纲纪,昌明圣贤正学,以待宇宙之澄清。”孙德谦,历任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交通大学、国立政治大学教授。精研经史。王蘧常.清故贞十元和孙隘堪先生形状[G]//卞孝萱,唐文权.民国人物碑传集·卷9.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632.
    ⑤ 陈曾寿记录自己的生活:“辛亥武昌变起……遂筑屋湖山佳处,居太大人于此,朝昏所接景物清嘉,有霞峤月舸花树鱼鸟之观……与诸弟复番侍不去侧,岁时佳日辄扶篮舆或棹小舟纵览其胜,退居恒手一编,及摹书缀丹青,割山光波影案几间,自放其意。”陈三立.南湖寿母图记[G]//散原精舍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897.
    ⑥ (陈三立)“迨国骤变,大乱环起,四方人士暨生平相识亲旧,类辟地羁集沪上……居久之,无以遣烦忧,始纠侪辈十许人,时时联为诗社。”陈三立:《书善化瞿文慎公手写诗卷后》,《散原精舍诗文集》,第949页。(沈曾植)“海上寓公,殷墟黎老,因蹉跎而得寿,求自在以偷闲,本乏出人头地之思,而惟废我啸歌以是惧,此超然饮社所山立也”。沈曾植着,钱仲联校.沈曾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552.
    ① 汪洵,字子渊,号渊若,原名学瀚,字渊若,江苏常州人。1892年进士,授编修。擅长金石书法,晚年在上海鬻书二十余年。吴昌硕,浙江安吉人,原名俊、俊卿,字昌硕,近代书画宗师级艺术家,“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诗、书、画、印”四绝。书法雄强老辣、纵横恣肆,朴厚拙重。
    ② 郑逸梅记载了当时题襟馆书画会的盛况,“差不多每天有人在那儿对客挥毫,尤其王一亭更为健笔,大都以四尺整幅宣纸作画,画成后,辄由吴昌硕为题,相得益彰,引起了日本人纷来参观。”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轶事[G]//郑逸梅文集·第二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63.
    ③ 王康昌.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美术年鉴·史一[M].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1948.
    ① 曾习经.题宝廷的《上元夜饮图》[J].庸言,1912,1(4).
    ② 参见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王瑞成.中国近代城市化内容探析[J].云南学术探索1997(1).
    ① 乔·厄·莫理循记载道:“所有这些变化正在全帝国展开。我的一个朋友刚从遥远的甘肃省兰州来到北京,他在那里初步设计一座铁桥。这座铁桥,在外国人的指导下,将横跨黄河。他告诉我那里发生的变化:碎石子筑的路、通明的路灯、学校和学院和市政警察。今天山西大学代理教习毕善功教授来看我,他也告诉我太原府市政上的同样一些改进。”澳.骆惠敏.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厄·莫理循书信集.上卷[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498.
    ② 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化趋向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2009(4):133.
    ① 梁波.市民社会团体在近代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3).
    ② 李长莉认为文人、书画家在城市谋生不易,“或靠占卜代笔、卖字卖画为生,找不到正经职业的读书人只能靠这些行当来糊口,在这个四方文人纷来云聚而又谋职不易之地,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一技之长的可以有所收入,如一些擅长书画的文人纷纷来此卖技。”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166.
    ③ 《寒松阁谈艺琐录》中记载:“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于而来,侨居卖画,公寿、伯年最为杰出。”《海上墨林》有:“大江南北,书画士无量数,其居乡而高隐者,不可知,其橐笔而游,闻风而趋者,必于上海。”并曾记载入清以来寓沪的书画家二三百名,标出以“誓书画为生”者,比比皆是。”杨逸等著,陈正青等标点.海上墨林.广方言馆·粉墨从谈[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④ 辛亥革命后李瑞清到上海,在润例写道:“自欧美互市,航轨东合,顷岁以来,商战益烈:运筹用策,不出市廛:灭国争城,无烦弓矢。是以大贾贵于王侯,卿相贱同厕役。尊富卑贫,五洲通例,若夫贫困不厌糟糠而高语仁义者,诚是羞也不得已,仍鬻书作业,然不能追时好以取世资,又不欲贱贾以趋利,世有真爱瑞清书者,将不爱其金,清如其直以偿。”可见已经认识到商业社会的“市廛”的重要性,“贫困不厌糟糠而高语仁义”的观念也已经随时代改变。徐珂.清稗类钞·第三十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48—49.
    ⑤ 晚清画家赵之谦说:“弟候补一年昏忙为事,亏空大加,转不如卖画为活,不畏之甚。”单国霖.海派绘画的商业化特征[G]//海派绘画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569.
    ① 张仲礼强调:“将他们的思想导入官方思想的渠道,这些官方思想所强调的正是儒学名教这些方面。君君臣臣这些儒学教义的基本内容不仅在考试中,而且在学校里一再强调,这都是与科举制度相关的。”张仲礼.中国绅十——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社科院出版,1998:213.
    ② 薛福成批评科举制度“殴天下数十百万操觚之十,敝精惫神于制艺之中,不研经术,不考史事。”清.薛福成.庸庵全集·文外编,卷1.
    ③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社科院出版,1998:222.
    ① “问以五洲形势、列国政治、历朝史鉴、诸子百家、天算、动植、形声、格致之学,皆懵然漠然。”夏东元.郑观应集(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59.转自杨齐福.科举制度在近代的全面危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
    ②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4498.“学校之课程有定,必累年而后成材;科举之诡弊相仍,可侥幸而期获售”,所以“人见其得之易也,群相率为剽窃钞袭之学,而不肯身入学堂,备历艰苦”。
    ③奏定学堂章程·册1[M].1903:12.还提到张之洞、袁世凯合奏“科举阻碍学堂,详陈得失利弊”。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伯熙、荣庆和张之洞合奏:“窃惟奉旨兴办学堂,已及两年有余。而至今各省学堂,仍未能多设者,经费难筹累之也。公款有限,全赖民间筹捐……然而科举若不变通裁减,则人情不免观望,一入学堂者, 恃有科举一途为退步,既不肯专心向学,且不肯恪守学规。”
    ① 康有为提出教学内容要改变:“从此内讲中国文学,以研经义国闻、掌故、名物,则为有用之才;外求各国科学,以研工艺、物理、政教、法律,则为通方之学。”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G]//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271.
    ② 袁世凯等奏,请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并妥筹办法一折。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社科院出版,1998:227.
    ③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该文认为:白洋务运动开展后,为选拔出经世致用的人才,于是朝廷改革选官制度:第一是准许新式学堂毕业生经考试录用为官员。第二是选拔归国留学生入仕为官。第三是开设“经济特科”。从培养军事和技术人才的学堂、编译馆、电报学堂、铁路学堂、矿务学堂、工艺学堂、医学堂等选拔人才。
    ④ 唐人字画见于经幢碑刻文字者,其楷法往往多造精妙,非今人所能及。盖唐世以此取十,而吏部以此为选官之法,故世竞学之,遂至于妙。马永卿.嫩真子录·卷三[G]//历代笔记小说·大观东轩笔录·懒真子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⑤ 锉选制度的四条标准:“一曰身(取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言辞辨证);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优长)。”唐.社佑.通典·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社,1988.
    ⑥ “凡择流外职有三:一曰书,二曰计,三曰时务。其工书工计者,虽时务非长,亦叙。”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92.
    ①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六百三[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280.
    ② 《唐六典·国子监》云:书学博士常教文武官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之为生者,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余字书亦兼习之。石经三体限三年业成,《说文》二年,《字林》一年。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2.
    ③ 《明实录·太祖实录》:洪武三年八月,是月,京师及各行省开乡试……中试者,后十日复以五事试之,曰骑、射、书、算、律。骑,观其驰驱便捷;射,观其中之多寡:书,通于六艺:算,通于九法:律,观其决断。明实录·太祖实录·卷五五[M].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6:1084-1085.《弇山堂别集》记载:第三场毕后十日面试。骑,观其驰骤便捷;射,观其中数多寡:书,观其笔画端楷:律,观其讲解详审。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八一[G]//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一六八·410册.
    ④ 郎瑛记载:本朝科场,自洪武三年,第一场经义一篇,限五百字,四书义一篇,限三百字。第二场礼乐论,限三百字。逮至第三场,时务策一道,务直述,不尚文藻,一千字以上。三场之后,骑,观其驰骤便捷:射,观其中数多寡:书,观其笔画端楷:律,观其讲解详审。此乡试、会试之式也。殿试亦止策一篇,却是时务。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一四[G]//续修四库全书·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00.
    ① 王凤生.绅士[M]//牧令书·卷16.转自张仲礼.中国绅十——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社科院出版,1998.《绅十》一书是关于治理地方各种事务的文集,所收录的文章均为知县或十人撰写,有人将其作为知县任职的必读书目。
    ② 卿阳信生.明清绅十制度初探[J].船山学刊,2007(1):98-99.
    ③ 清廷诏谕:“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朱有漱.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453-454.
    ① 郝锦华、王先明.论二十世纪乡问私塾的文化地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② 李明、汤可可.社会结构变迁视野下的苏州市民公社考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③ 梁实秋.书法的前途[N].中央日报.平明副刊,1945-6-13.
    ④ 关于清代科举废除后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动荡,学者已多有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有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科举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⑤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8:34. 民、非市民之阶级,由此永分:市民之学堂日益增多,非市民之负担日益增重;市民有权利而无义务,非市民有义务而无权利”;其潜在的祸患难以量计。转自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① 章太炎.在长沙晨光学校演说[G]//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中华书局,1979.“自教育界发起智识阶级名称以后,隐然有城市乡村之分。”所谓“智识阶级”即是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物。所谓“到民间去”反证了城乡已分离,城乡间有“文化之中梗”。
    ② 彭湃在1926年说:“甘年前,乡中有许多贡爷、秀才、读书六寸鞋斯文的人。现在不但没有人读书,连穿鞋的人都绝迹了。”彭湃.海丰农民运动报告[J].中国农民,1926(1):54。“一般有知识的人,能作领袖的人,都厌恶农村生活,都抛弃农村生活到城市里去。农村社会费了金钱来教育他们的优秀分子,本想他们来作农村社会的领袖,来作农村社会的改造者;但是他们放弃了他们的责任跑了,剩下一班没有知识的农民,教他们怎么样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J].东方杂志,24(16):5-6.
    ③ 书学博十常教文武官八品以下下及庶人子之为生者,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余字书亦兼习之。石经三体限三年业成,《说文》二年,《字林》一年。其束修之礼、督课、试举,如三馆博士之法.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92.
    ④ 即是吏部考核六品以下文官采用锉选制度,有四条标准即“四才”:“一曰身(取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言辞辨证):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优长)。”唐.杜佑.通典·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社,1988.
    ⑤ 《唐六典》:凡择流外职有三:一曰书,二曰计,三曰时务。其工书工计者,虽时务非长,亦叙。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92.
    ① 乔志强.近代绘画社团研究[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9.
    ① 孙洵.民国书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四大社团”①: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社。
    ① 巩蒙.郭沫若书法流变论纲[J].郭沫若学刊,2006(3).
    ② 参见丁文.周作人科举经历考述[J].鲁迅研究月刊,2012(1):高浦棠.鲁迅参加科举考试史事考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③ 参见周遐寿.鲁迅小说里的人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207.周作人.知堂回想录[M].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50.
    ④ 同上。
    ⑤ 南社是由陈去病(巢南)、高旭(天梅)、柳人权(亚子)共同发起的中国近现代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在苏州集会成立,初有17名社友,后发展到1180多人。南社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倡民族气节,活动中心在上海。1923年后又有新南社等,前后延续30余年。
    ① 王季欢.弁言[J].鼎脔,1925-12-5.
    ② 王季欢.弁言[J].鼎脔,1925-12-5.
    ①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J].教育通讯周刊,1940,3(13-14).
    ② 至于美育的设备,曾设书法研究会,请沈尹默、马叔平诸君主持。设画法研究会,请贺履之、汤定之诸君教授国画;比国楷次君教授油画。设音乐研究会,请萧友梅君主持。均听学生自由选习。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G]//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06.
    ③ 8位发起者为:杨湜生,罗常培、俞士镇、刘之墉、薛祥绥、马志恒、祁仲鸿、董成等。
    ① 拟设书法研究社简章[J].北京大学日刊,1917(17).周礼教十,首资六书,汉制程材,初试八体,书法之尚古斯然矣。盖篆隶之势,神符焕文,草指之形,丹书.肭体。若乃妍妩穷制,敏婉深功,究昂萃于稠先,考箕张于约始,斯又悬乖之法,必妍短急之章,宜审临池,且.循蹈前规,掇翰必端资往迹,此则敏手之所劳情、巧匠之所苦虑者也。夫按图索骥,无钩玄之要功,摹古遗今,或靳轮之寡绩,切磋之益,口淬砺而始基:铁冶之方,将师资而后定。同人憋国故之沦胥,慨斯道之坠绪,将以昭章往制,丕绍前徽,博访群猷,冀奋鸿举用树兹社籍广推延,凡有雅怀,务俾匡赞,学海无障,共挽于颓澜。研田有秋,请同发乎寸口。
    ② 杨晶华.发起“中国书法研究会”的旨趣[J].北京大学日刊,1926-1-6.我们站在这个红尘莽莽的人海里,要免掉生活的枯燥于烦闷,应该各就各人的兴趣去找安慰。近几年来,我们中国的青年,到艺术之宫去找安慰的,可算不少;然而他们只知道那里有绘画、建筑、雕刻、
    ① 拟设书法研究社简章[J].北京大学日刊,1917-12-5
    ① 北大中国书法研究会开成立会记事[J].北京大学日刊,1926-1-29.
    ① 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8-2-22.报告称:本社自去冬成立后,迭与校长及马叔平先生商议一切力求进行,至今略有头绪。并将具体事务呈社友公览,第一条就是社址问题:(甲)觅定地址本社原定开会时假文科第一教师为会址,平时则无地址,殊觉不便,乃请校长指拨地点,校长尤拨新修大楼房屋并往见图书馆长,请将图书馆内小屋让出为本社暂时藏碑帖处,已尤让出,本社碑帖即存该处。
    ② 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8-3-27.本社成立以来,报名者已达百数十人,今为研究便利起见,自登日刊之日起,报名暂行终止,同学诸君原谅为荷。
    ③ 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8-3-30.本社鉴于每次开会人数甚多,研究困难,现定分组办法,已得各教师同意,共分四组,(一)篆书组(二)隶书组(三)楷书组(四)行草组,社员每人暂定专习一种,四组轮流开会,从事研究,请社员诸君认定愿习何种于一星期内函知本社,以便分组,是为至盼。
    ④ 本会拟于本星期起开始练习,现一切进行事宜甚形复杂,须得公众商议方能解决。兹定于三月十二日(星期二)下年七时假座理科第一教师(北大洋楼楼上)开第三次会,届时伏望同会诸君惠临无任祷切.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8-3-11.
    ① 扬晶华.发起“中国书法研究会”的旨趣[J].北京大学日刊,1926-1-6.
    ② 北大中国书法研究会开成立会记事[J].北京大学日刊,1926-1-29.
    ①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G]//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06.
    ② 北大书法研究会通告第四号[J].北京大学日刊,1926-4-23..
    ③ 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7(74).
    ① 书法研究社第一次讲演会纪事:书法研究社于二十五日(星期一)晚七时开第一次讲演会,到会者约百余人……首由执事杨湜生君宣布开会略谓本社今日开第一次讲演会,按本社于去年十二月间曾开成立大会一次……既已就绪,故由鄙人等商请马先生、沈先生今日讲演。此后即请社员诸君从事练习,以资进行等语,遂请刘季平先生讲篆隶之沿革,继请马叔平先生讲隶书之源流及变迁。书法研究社报告[J].北京大学日刊,1918-3-1.
    ② 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7-3-20.
    ③ 北大书法研究会通告·第四号[J].北京大学日刊,1926-4-23.
    ④ 北大书法研究会通告·第五号[J].北京大学日刊,1926-5-7.
    ⑤ 略谓今日讲演会荣蒙马刘二先生热心演讲,二先生于书法素有研究,自必抒其心得,启导吾辈,请社员自明日起临习书法,由执事送交教员评阅并请社员捐赠或寄存碑帖,以备参考。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8-3-1
    ⑥ “径启者按照本社简章,各社员于每星期内必须任写各体书法数页,呈请教员评改,自今日(二十六日)即希社友照章实习并请于每星期六日将所写书法交存景山东街学校门房以便转交为要。”书法研究社报告·第十号[J].北京大学日刊,1918-2-27.本会拟于本星期起开始练习,现一切进行事宜甚形复杂,须得公众商议方能解决。书法研究社报告·第十号[J].北京大学日千刊,1918-3-11.
    ⑦ 径启者前送呈教师评改之字现已评改交回,今存景山东街学校号房,请社员诸君随时往丰取为盼。再者暑假伊迩各班俱有试验,自今日起,请社员诸君暂为停止交字,暑假后再行收受送。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8-5-29.
    ⑧ 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73-30.
    ① 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8-2-22.
    ② 径启者书法一道必须博览碑帖方有进益,社中虽购置多种究未完备,凡我社友,收藏必富,若蒙慨然捐赠,或寄存社中,以期互相视摩用促进益,此固社友之所共感抑,亦书法前途之大幸也。素稔热心即希成此美举,是为至盼,谨将捐赠寄存碑帖简章列后。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8-2-27.
    ③ 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8-2-27.
    ④ 本社顷承李树华君捐赠请乾隆御笔拓片十二张,达古斋霍君捐赠纪泰山碑一份,杨湜生君捐赠石印灵飞经-本,魏高伏德碑一份,魏残碑二小张,刁惠公墓志拓片一张以上各种除编号保存外,特此志谢。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8-5-7.
    ⑤ 书法研究社报告(续)[J].北京大学日刊,1919-4-20.
    ⑥ 书法研究社启事[J].北京大学日刊,1922-6-6.
    ① “助成体育会、音乐会、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社),以供正当的消遣;助成消费公社、学生银行、校役夜班、平民学校、平民讲演团、与《新潮》等杂志,以发扬学生自动的精神,养成服务社会的能力。”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J].教育通讯周刊,1940,3(13-14).
    ②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G]//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06.
    ③ “我们写字,为应用起见,自然要写行楷,若如江艮庭君的用篆隶写药方,当然不可:若是为人写斗方式屏联,作装饰品,即写篆隶章草,有何不可?”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G]//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02.
    ④ 惟绘画发达以后,图案仍与为平行之发展。故兹校因经费不敷之故,先设二科,所设者为绘画及图案甚合也。惟中国图画与书法为缘,故善画者,常善书,而画家尤注意于笔力风韵之属。西洋图画与雕刻为缘,故善画者,亦或善于刻。而画家尤注意于体积光影之别,甚望兹校于经费扩张时,增设书法专科,以助中国图画之发展,并增设雕刻专科,以助西洋画之发展也。蔡元培.选在中国第一国立美术学校开学式之演说[G]//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77.
    ① 张韬.蔡元培与20世纪高等书法教育[G]//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翰圃积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师生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
    ① 美.詹姆十·汤森.中国的民族主义[G]//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家认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74.
    ② 18—20世纪,德国民族主义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与英法帝国主义的较量:创立不同于英法的现代性。从多元主义的文化民族主义起步,德国倡导文化平等,否认任何文化的优越性,以抵抗英法帝国主义文化:在19世纪初追求统一的过程中,开始强调本族文化的优越性:后来为巩固国家地位,发展成新的帝国,试图将其文 化论证为另一种普世价值。张兴成.文化认同的美学与政治——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
    ① 突尼斯.阿尔伯特·梅米.殖民者与受殖者[G]//许宝强、罗永生.解殖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0.
    ② 陈序经.全盘西化的辩护[M]//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287.
    ③ 黄节.国粹学报叙[J].国粹学报,1905,1(1).
    ④ 一元文化进化论是20世纪初期西方最有影响的文化学说之一,成为近代西方化的理论出发点,主张因为人类生理、生存环境相似,文化一般也以一种齐一的、渐进的方式发展、进化。这种文化观其最早的提倡者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以后斯宾塞、泰勒等作了完善和发展。郑大华.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M].北京:中华书局,1994:505.
    ⑤ 吕澄投书《新青年》杂志,提出“美术革命”的口号,同期《新青年》刊登陈独秀的文章。陈独秀.美术革命——答吕澄[J].新青年,1918,6(1).
    ⑥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G]//郎绍君、水天中.20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21-25.
    ⑦ 作者认为:汉字笔画太茂密,写识都太费事:所以有人想用国音字母替代汉字,这一来,定可以减少普及及教育的障碍。但是用毛笔写,比用钢笔铅笔写,费事得多。郭乃岑.废去毛笔之提议[N].晨报副刊,1924-9-26.
    ⑧ 详细理由如下:“(一)毛笔尖柔软,而且须执正。故练习时,非□□长期——一年或数年,总是战战兢兢,画不成直线,钢笔铅笔尖劲,稍一练习即能画出字形,比毛笔容易成功。(二)毛笔每一润笔,须顺直笔毛,所
    ① 同上
    ② 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G]//中.t国文人画之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2.
    ③ 刘季洪.中国书学教育问题[J].书学,1943(1).
    ④ 用毛笔写字,是东方特有的艺术,从字的挥洒中,可以看出人的个性、遭际、学识以及种种,甚至能推断一个人的未来:在美术史上虽然把中国字分了许多派,什么六朝呀,晋唐呀,苏黄米蔡呀等等,实际上没有一个人写的字会和另外的人相同的,也恰如人的面孔和历史一样,没有同型的复制品。果厂.笔赋[J].文友,1943,1(5).
    ⑤ “彼日本人十,对于中国书学研究,则不遗余力,学校中有“书道”课程,民问有书道研究会之组织,及书道月报之刊行,其盛况远过我国,长此以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所寄托之特有美术,行将沦入异邦,能不太息,此书学教育之亟宜提倡也。”刘季洪.中国书学教育问题[J].书学,1943(1).
    ⑥ “但我相信,凡有毛笔拥护论者大约也不免以我的提议为空谈:因为这事情不容易。这也是事实;所以典 当业只好呈请禁止奇装异服,以免时价早晚不同,笔墨业也只好主张吮墨纸毫,以免国粹渐就沦丧。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然而这办法却是没有好结果的,不是无效,就是使一部分青年又变成旧式的斯文人。黄棘(鲁迅笔名).论毛笔之类[J].太白,1934,2(1-12).
    ① “至于笔记差不多都改用钢笔了。只有我们学界守旧,不可改。但也有人反省这办法:(一)国故派反对,这不必详说了;(二)中国宣纸,不能用钢笔写,这条是真的。但也只好自造洋纸,却不必为了宣纸,阻碍教育上的利器。(三)用钢笔不能写成试帖式的楷字,试帖工楷。本无用处,今用钢笔,只要写清可认就行了,何必费时间摹楷书呢?(四)用钢笔写不好看,这不成问题,因为写的时候久了,自然久好看了。(五)用钢笔不能写大字,这种大字是美术的一种,可以让名士专习,不必人人都学。(六)或有人说:“正式公文用钢笔写,就细小,不堂皇;或者笔画不光滑。似不恭敬。”这也不是充足的理由。大总统命令,国际文书,公署命令……写得很少,差不多是铅印,或者誊写,就是用手写,也只有少数写字手,用不着人人均习。”郭乃岑.废去毛笔之提议[N].晨报副刊,1924-9-26.
    ① 现在社会上各机关团体职员办公,学生抄录笔记绘画书写等,无一不备有铅笔,故铅笔一物,用途最广。人类皆喜其便利,故销路亦甚大也。刘骥才.铅笔制造浅说[J].小工艺,1940,2(2).
    ② 果厂.笔赋[J].文友,1943,1(5).
    ③ “州讯,此间当道现谋抵制外国文具之侵略,盖以中国学生现皆喜用铅笔及自来墨水笔书写,查自来墨水笔每年输入广州者,达六十万元之巨,而中国旧有之毛笔,则几成废物,桂省学生用外造铅笔者占百分之六十,用自来水笔者占百分之二八。(二十二日路透电)转自毛笔重光[J].十月谈,1933(6).
    ④ 铅笔分类:8H、7H、6H、5H、4H、3H、2H、H、F、HB、B、2B、3B、4B、5B、6B。刘骥才.铅笔制造浅说[J].小工艺,1940,2(2).
    ⑤ “近几十年来,钢笔铅笔用者日渐增多,同时,排印、眷写版、打字机、复写纸等代替书写的方法也日渐盛行。”北京的毛笔业[J].三六九画报,1943,20(2):13.
    ⑥ (毛笔业)原料来自湖北山东等省,全行共有二十余家,自外国墨水笔输入后,该业常受侵占利权,各以墨水眷写便利,毛笔笨钝,是以生意比以前冷落。毛笔与墨业[J].香港华商月刊,1936,1(10):75.
    ⑦ 艺术创造离不了工具,中国字需要用毛笔写,需要用墨,需要用手制纸。这些年来,这些用具的制造已告衰退,写字的人也不考究笔墨纸张了。梁实秋.书法的前途[N].中央日报.平明副刊,1945-6-13.
    ⑧ 刘季洪.中国书学教育问题[J].书学,1943(1).
    ① 梁实秋.书法的前途[N].中央日报.平明副刊,1945-6-13.
    ① 黄棘(鲁迅笔名).论毛笔之类[J].太白,1934,2(1-12).
    ② 当我在小学里,学写字时,墨浓了拉干在画,墨淡了润纸,用力压笔,就成了个黑圆球。用力轻了,就太细了。只在这上费了几年功夫,没学好字。到了中学,用钢笔一写,就能成个顺眼的笔画。后来也没大费事,就可以比用毛笔写汉字干净。郭乃岑.废去毛笔之提议[N].晨报副刊,1924-9-26.
    ③ 像知堂老人那么,总是用中国毛边的稿纸写着很雅洁的毛笔字,确也可以羡慕,但你要知道,这必须在纸笔之外,有着苦雨斋那种幽洁与闲逸,而且在写稿之前后,亦绝未计较每千字几块钱。闲暇乃是艺术品产生的最高条件,这是不容忽略的。如是,发明自来水笔的瓦特曼就功德无量了。果厂.笔赋[J].文友,1943,1(5).
    ① 况且毛笔尖触纸的多少,就是字的粗细,是全靠手腕作主的,因此也容易疲劳,越写越慢。闲人不要紧,-忙,就觉得无论如何,总是墨水和钢笔便当了。黄棘(鲁迅笔名).论毛笔之类[J].太白,1934,2(1-12).
    ② 写中国字,须要若干年功夫,方得横平竖直;再加上若干年的临摹体会,方能希望有一点风格:至于写到不俗,那就要看个人的资质如何了。由学校出身的人,哪里有那么多闲工夫去练习写字?社会生活如此忙迫,哪里有兴致欣赏书法?梁实秋.书法的前途[N].中央日报.平明副刊,1945-6-13.
    ③ 鲁迅在1931年3月1日的日记中写到:“午后往内山书店。赠内山夫人油浸曹白一盒,从内山君乞得弘一上人书一纸。”他“乞”去的横幅“戒定慧”,白宣纸本,高26.2厘米,宽68.6厘米。
    ④ 果厂.笔赋[J].文友,1943,1(5).
    ① “余因而进之日:真不知篆,草不知章,隶不知古而妄作妄议,皆盲儿也。”明·赵宦光.寒山帚谈·卷上[G]//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况章草之来,作于科斗籀篆,观其运笔圆转,用意深妙,焉有不通籀篆而能学草者哉。”明·汪珂玉.珊瑚网[G]//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草法,自史游作《急就》、《凡将》等章,犹有浑朴气,备篆隶体。”明·唐文凤.梧冈集(卷七)·跋鲜于伯机草书[G]//文渊阁本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① 沈曾植.海日楼札丛[G]//华人德.历代笔记书论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1996:571.
    ② 沙盂海.近三百年的书学[J].东方杂志,1930,27(2):7-8.
    ③ 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46.
    ④ “人谓余书脱胎寐叟,此或有之,无讳之必要。然说者实不知寐叟之来踪去迹,自更无从知余书有未到寐
    叟,甚或与之截然相反处。”转自云遐.一代硕儒书苑高人——马一浮书法艺术略论.书法之友.2001(4):26.
    ⑤ 王进.研精思锐博取融通——李一谈王莲常的书法艺术[J].美术观察,2008(10):38.
    ⑥ 王进.研精思锐博取融通——李一谈王蘧常的书法艺术[J].美术观察,2008(10):38.
    ① 黄情宁,柳巩阳.王蘧常传略[G]//晋阳学刊编辑部.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9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41.
    ② 同上
    ③ 冯其庸.读王蘧常先生的书法随想[M]//落叶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1.
    ④ 同上
    ⑤ “(沈)于包安吴之‘安吴笔法’颇为推崇,讲求执笔和笔墨相称之法。曾有诗云‘百年欲起安吴老,八法重添历下谈’,又云‘包张传法太平时,晚见吴生最老师’……可见先生心法所在。”王蘧常.忆沈寐叟师[J].书法,1985(4):18.
    ⑥ 参见拙文.包世臣碑派笔法解析[J].理论与创作,2004(11):125-126.
    ⑦ 王蘧常.明两庐题跋劫余录[J].书法研究,1979(2):41.
    ① 参见杜卫东.二十世纪重大文化考古发现对书法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08.张明亮.汉简书法艺术创作百年回顾[J].敦煌研究2010(5).
    ② 周永健.隶书概览[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21.
    ③ 郑孝胥.海藏书法抉微[G]//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1994:943.
    ④ 郑孝胥.海藏书法抉微[G]//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1994:944.
    ⑤ 郑逸梅.郑海藏之唯一知己[G]//梅庵谈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113.
    ⑥ 李瑞清.玉梅花庵临古各跋[G]//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1994:1092.
    ⑦ 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47.此语出自马宗霍《霎岳楼笔谈》
    ① 薛继军.王世镗先生翰墨·序[M]//王世镗先生翰墨,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另:王世镗“近师沈乙庵,远法流沙坠简”之说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陈凌《西域简牍文书的发现》一文中转述薛继军《王世镗先生翰墨序》观点,但薛文并未提到“近师沈乙庵”一说,今人辗转引用,尤为谬误。
    ②于右任.挽积铁子王鲁生先生四首[G]//蔡景仙.近现代诗词鉴赏,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③ 沈定庵.徐生翁年表[J].中国书画,2006(12).
    ④ 沙盂海.近三百年的书学[J].东方杂志,1930,27(2):7-8.
    ⑤ 王蘧常.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七十辑·清末沈寐叟先生曾植年谱[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74.
    ⑥ 王蘧常.王蘧常书法集自序[J].书法之友,2002(12):16.
    ① 王蘧常.明两庐题跋劫余录·书武威汉简后[J].书法研究,1979(2):35-36.
    ② 王蘧常自传(潘泳召记录整理)[G]//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156-157.
    ③ 王进.研精思锐博取融通——李一谈王蘧常的书法艺术[J].美术观察,2008(10):37-38.
    ① 于右任.临标准草书千字文序[J].草书月刊.1941,1(3):1-2.
    ① 于右任.临标准草书千字文序[J].草书月刊.1941,1(3):1.
    ② 章炳麟.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M]//章太炎全集(四)·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344.
    ③ 林志均.《章草考》序.[M]//卓定谋.章草考,北平:京华印书局,1930:3.
    ① 钱玄同.《章草考》序.[G]//钱玄同文集第4卷·文字音韵古史经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9-51.
    ② 钱玄同.《章草考》序.[G]//钱玄同文集(第4卷)·文字音韵古史经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7-51.
    ③ 同上
    ④ 林成滔.新中国前的汉字简化运动[M]//字里乾坤,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254
    ⑤ 林志均.章草考序[M]//阜定谋.章草考,北平:京华印书局,1930:4.
    ① 刘延涛.于先生临标准草书千字文后序[J].草书月刊.1941,1(3):5.
    ② 傅斯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附识[J].新潮.1919,1(5). “整理国故”一词,最早提出的是傅斯年,他于在1919年5月1日以编者身份为《新潮》刊发的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写了《附识》,指出:“研究国故有两种手段,一,整理国故;二,追慕国故。”
    ③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G]//胡适文存一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527.
    ④ 胡适.先秦名学史·导论[G]//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774.
    ⑤ 胡适.先秦名学史·导论[G]//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774.
    ① 顾颉刚.中国近来学术思想界的变迁观[G]//中国哲学·第11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② 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1877—1927)[G].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74.日本学者狩野直喜认为:“王静安先生的伟大,就在于用西洋科学方法整理国故。”
    ③ 美国公理会教士恒慕义撰、王师韫译.中国史学家研究中国古史的成绩[G]//顾颉刚编.古史辨·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444.
    ④ 同上。
    ⑤ 李济.中国古器物学的新基础[M]//考古琐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212.
    ① 《字学杂志》第二期《附录征题》(年),相较于第一期,第二期省略掉了:洪荒时代未有文字以前人群相处之状态;世界文字种类及以何国文字创始为最先;日本文字之来由:文字兴衰关系国体强弱论。
    ① 中国书学研究会研究计划大纲[J].书学·第一期.1943.
    ② 中国书学研究会计划的研究工作包括:(一)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之研究:(二)关于中国文字变迁之研究;(三) 关于个体书法之研究;(四)关于各时代书法之研究:(五)关于各家书法之研究:(六)关于书学及书法理论之研究:(七)关于前贤墨迹碑版拓片之考证与研究:(八)关于书法标准之研究;(九)关于书法应用工具之考证;(十)关于中国前贤墨迹碑版拓片流传外国之考证与研究:(十一)关于中国书学书法与文化关系之研究;(十二)其他之研究。
    ③ “人类文化很长,慢慢地继承,增加下去。小的时候,得了许多知识,有所凭藉,再往前努力活动,又可以添了许多的经验。如此一代一代的继承,一代一代的增加,全部文化的产业,可以发展进步到很大很高。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之一百二·书法指导·在教职员书法研究会讲演,北京:中华书局,1989:6
    ① 梁启超.·书法指导(在教职员书法研究会讲演)[G]//饮冰室合集之一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2-3.
    ② 蔡邕.笔论[G]//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5.
    ③ 粱启超.书法指导(在教职员书法研究会讲演)[G]//饮冰室合集之一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④ 同上
    ⑤ 同上
    ⑥ 同上
    ① 陈公哲.科学书衡[J].书学第一期,1944:133.
    ① 陈振濂.近现代书法史[M].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25.
    ② 张铁华.梁启超《书法指导》中的美学观阐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3):110.
    ③ 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G]//饮冰室文集之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④ 1922年4月10日,梁启超在直隶教育联合研究会讲演。他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抵?’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抵。’”“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因为“趣味”而忙碌,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趣味于竭,活动便跟着停止”;“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梁启超.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G]//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梁启超.学问之趣味[G]//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⑤ 关于新文化创构,梁启超的“结婚论”指出中国文化要“娶”西方优秀文化以育出“宁馨儿”,主张应该无制限地输入:“化(冶)合论”是将不同的文化特质化(冶)合,形成第三种更好的文明。“系统论”,即不仅建设一国文化,还要为世界新文化体系做出贡献。
    ⑥ 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G]//饮冰室文集之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① 1913年,钱智修在《东方杂志》笫10卷第1号发表了《现今两大哲学家学说概略》,柏格森在中国知识界开始产生影响。“由于生命哲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声传入中国的,对生命哲学的理解、接受、融会,不可能不打上历史的烙印,必然与对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省和批判相伴随。”1918年冬,梁启超参加“政府考察团”求学问、拓眼界,拜访了“十年来梦寐愿见之人”——博格森,这次拜访后盛赞其为“新派哲学巨子”
    ②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G]//饮冰室文集之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③ 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G]//饮冰室文集之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① 金雅.“趣昧”与“情趣”:梁启超朱光潜人生美学精神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2013(7).
    ② 梁启超.书法指导(在教职员书法研究会讲演)[G]//饮冰室合集之一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3.
    ③ 梁启超.书法指导(在教职员书法研究会讲演)[G]//饮冰室合集之一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1-3。
    ④ 梁启超.书法指导(在教职员书法研究会讲演)[G]//饮冰室合集之一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3.
    ⑤ 同上。
    ① 同上。
    ② 吕潋投书《新青年》杂志,提出“美术革命”的口号,周期《新青年》刊登陈独秀的文章。陈独秀.美术革命——答吕潋[J].新青年,1918,6(1).
    ③ 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G]//郎绍君、水天中. 20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21-25.
    ④“写字,一笔下去,好就好,糟就糟,不能填,不能改,愈填愈笨,愈改愈丑。顺势而下,一气呵成,最能表现真力。有力量的飞动、遒劲、活跃,没有力量的呆板、委靡、迟钝。我们看一幅画,不易看出作者的笔力;我们看一幅字,有力无力,很容易鉴别。纵然你能模仿,亦只能模仿形式,不能模仿笔力;只能说学得像,不容易说学得一样的有力。”梁启超.书法指导(在教职员书法研究会讲演)[G]//饮冰室合集之一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5.
    ⑤ “不过西洋画所谓有光,或者因为颜色,或者因为浓淡,那是自然的结果。”梁启超.书法指导(在教职员书法研究会讲演)[G]//饮冰室合集之一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5.
    ⑥梁启超.书法指导(在教职员书法研究会讲演)[G]//饮冰室合集之一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① 同上。
    ② “所以说各种美术之中,以写字为最高。旁的所没有的优点,写字有之;旁的所不能表现的,写字能表现出来。”同上。
    ③ 梁启超.稷山论书诗序[G]//饮冰室合集之一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④ 张怀罐.玉堂禁经[G]//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28.
    ⑤ 卫烁.笔阵图[G]//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上出版社,1979:22.
    ⑥ 李世民.笔法诀[G]//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22.
    ⑦ 姜夔.续书谱[G]//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85.
    ⑧ 王羲之.笔书论十二章[G]//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85.
    ⑨ 孙过庭.书谱[G]//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26.
    ① 姜夔.续书谱[G]//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87.
    ② 金学智在《书法美学谈》中说:“中国的草书正是这样一种美的线条,正是贺加斯最为推崇的‘蛇形线’的艺术”。
    ③ 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发表了《屈原研究》(1922)、《陶渊明》(1923)、《情圣杜甫》(1922)三篇作家专论,这是梁启超唯一的三篇作家专论,也是中国现代文论史上较早系统性研究批评古典作家的专论。这三篇作家专论合称“三大作家批评”。
    ④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G]//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⑤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博十学位论文.杭州,2003:100
    ⑥ 梁启超.书法指导(在教职员书法研究会讲演)[G]//饮冰室合集之一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192.
    ① 梁启超.书法指导(在教职员书法研究会讲演)[G]//饮冰室合集之一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192.
    ② 梁启超.陶渊明[G]//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③ 梁启超.稷山论书诗序[G]//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④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杭州,2003:77.
    ① 陈元晖.尹新德,王炳照.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126.
    ② 贾国静.清末民初私塾改良述论[D].成都: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2.
    ③ 彭锦.潮汕私塾见闻[N].特区晚报,潮汕文化专栏,2004-10-30.民国29年(1940年).潮汕地区仍有私塾700左右所.主要分布在一些山区及边远村寨。
    ①速率和品质的关系,必须要理清。1916年贾德根据爱氏量表调查克奈非兰市学校中的10528名儿童的书法结果:速率大则品质不良,品质良则速率甚小。(美)夫利曼(F. N. Freeman)著,陈鹤琴、陈尧昶译.书法:一种“感一动”性的学习,小学各科心理学[M].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
    ② 张鸿来(附中南校国文教员).初级中学书法简本[J].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师大月刊,1934(9).其中谈到:“部定第一次课程标准,有‘先求清楚及正确,次求敏速及美丽’语。
    ③ “习字之目的有二:一实用,二审美……由第一说论之,学校无须设书法一门:由第二说论之,又未免耗费求学时间:必折中于斯二者,方合学校书法之目的。”张鸿来.初级中学书法简本[J].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师大月刊,1934(9).
    ① “据实验的报告,时间的支配影响书法效率颇大……如果作一次长时间的练习,不如分为几次短时间的练习所得的实效宏大。因此,前期小学儿童书法的练习时间,大概每次十分钟为最宜,后期小学儿童最多不得超过半小时。否则书法的效率便会降低。”(美)夫利曼(F. N. Freeman)著.陈鹤琴、陈尧昶译.书法:一种“感一动”性的学习·小学各科心理学[M].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
    ② 部颁小学国语课程标准(1932年颁布)[J].江西教育,1936(21).
    ③ 部颁小学国语课程标准介绍握笔姿势;大指中指做成一个圆形(大指节向外突),各用指尖将笔杆夹住;食指在中指上和中指相并,把第一节里面的中间段倾斜地枕搁在笔杆面;无名指指背的指甲和肉相交处贴住笔杆的里面,小指更贴住无名指。虎口朝天,作圆形;掌心空虚,可以放一个大鸡蛋:手臂搁在桌上,手腕稍稍悬空。写字时,五指一齐用力;大指向外拒,中指向内抵,食指向内钩,无名指向外弹,小指帮助无名指。凡写横直撇捺等,用中指向右或下或左右微微地用力压迫,食指小指便微微地退却;写钩和回笔用无名指斜弹,中指稍放松
    ④ 张耿两.怎样教小学低年级的书法[M]//小学低年级各科教学法之研究,南京:正中书局,1935.
    ① 黄开仁.怎样教学低年级写字[J].江西教育1935(4).
    ② “本校同学对于书法深有兴趣,兹特联合多人组织一书法研究会,聘请训育主任费尧先生为顾问,深望该会努力前进,发展之期,当不远矣?”书法研究会之发起[J].沪潮19314(1).
    ③ 汪正心.书法研究社概况[J].蕙兰1932.
    ④ 部颁小学国语课程标准(1932年颁布)[J].江西教育1936(21).
    ⑤ 黄开仁.怎样教学低年级写字[J].江西教育1935(4).
    ⑥ 见《平山月刊》(1934年第1卷第5期).《琼海(中学)校刊》载《书法比赛揭晓》(1935年第4卷7、8期(合刊),《浙江省立嘉兴初中校刊》记录书法竞赛(1937年19期),记录举行小楷习字比赛(1934年1l期),《江苏省立南京女子中学校刊》载《书法比赛成绩揭晓》(1932年第2期)。
    ① 李瑞清是清代碑派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承乾嘉朴学传统,从治经史进而考订金石文字,临摹金文、汉碑和魏碑等书法作品,在书法取法方面主张“求分于石,求篆于金”。李瑞清.清道人遗集·清道人遗集佚稿·玉梅花盒书断[M]//沈公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第四十二辑).文海出版社.1905年,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为两江师范学堂,李瑞清任监督(即校长),设立“图画手工科”,其中有写字一科。李瑞清亲自开书画课程,引经据典,不仅要讲结字章法、行款,也详述风格特征、地域文化特等。
    ① 孙洵.从李瑞清的书法说起——兼析“愚忠”与“高古”[J].书画艺术,2008(5).
    ② 十四门课程分别是:伦理、经学、教育学、习字、作文、算学、中外史学、中外舆地、博物、物理、化学、外国文、图画、体操.
    ③ 王兰荫.张之洞与师范教育[J].师大月刊,1933(4).初等师范学堂完全科的课程主要包括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理化、习字、图画、体操。
    ④ 安徽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安徽省志·教育志[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安徽的初级师范学堂简易科设修身、教育、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算学、格致、图画、体操等9门课程;完全科改格致为博物、理化,增设读经、习字,共12门课程,另设随意科目外国语、农业、商业、手工,可酌加一至数科。女子师范学堂免开读经、手工,增设家事、裁缝、手艺、音乐,其余课程同上,惟内容程度较浅近。
    ⑤ 师范学校规程[J].教育部编纂处月刊,1913,1(3).
    ⑥ 师范学校规程[J].教育部编纂处月刊,1913,1(3).
    ① 王工.北平艺专历史上的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时期————兼作徐悲鸿与艺术学院关系考[J].美术研究,2003(4).
    ① 同是一画,有题无题,自觉不同,有题之画,易使生色,盖画而有题,则画中趣味,定更明显,题也画也,相得益彰。惟题画一事,须有“二要”:一要“文理通”,二要“书法好”,文理通则题句佳妙:书法好则题字精良;均须于平时用功,断非短时间所可速成。每见已成之画,题句不通,误字迭见:或字体恶劣,行款失当:非但不足增美,反致因而见拙。宁不可惜?以是不敢多题,竟致不题,顾仅记姓名,或加上款,则又恶劣难胜,自属憾事。不得已,倩(请)人代题,今日某甲,明日某乙,画出一手,而题字绝异,殊非所宜,且求人不如求己,代庖捉刀,可暂而不可久也。蒋吟秋.题画刍谈[J].艺浪,1934,2(1).这段话是对民国时期美术系学生书法水平的下降的重要反思,也显示出了美术系教师对与书法的重视。
    ② “艺术与人格,实为不可相离之名词……凡事起手一着,最当注意,魔道之分,相差一点。是人有格,艺术亦有格……余愿读书十年,练笔十年,挫其锐,同其光,尚友古人,高尚其人格,.以高尚其作品。”顾彦平.艺术与人格[J].艺浪,1932,1(8).
    ① 麦华三.计政与书法[J].广大计政,1940,6(3).麦华三非常注重书法学习“.测定性向”。并特别列出了相关题目,主张测定不止一次,针对书法性向不明的学生,将多次测定的结果综合进行最终的判定。
    ② 周莘农.书法之管窥[J].沪大月刊,1934,2(3-4合刊).
    ③ 麦华三.计政与书法[J].广大计政,1940,6(4).
    ① 同上.
    ② 周莘农.书法之管窥[J].沪大月刊,1934,2(3-4).
    ③ 同上.
    ④ 麦华三.计政与书法[J].广大计政,1940,6(3).
    ⑤ 周莘农.书法之管窥[J].沪大月刊,1934,2(3-4).
    ① 私立岭南大学校报周刊,1930-12,2(26).
    ② 福建协和大学协大消息,1933,2(5).
    ① 私立岭南大学校报周刊,1930-12,2(26).
    ② 学习速写打字介绍[J].金声,1931,1(1).
    ③ 王子镛口述[R].刘大龙整理.王子镛(私塾教师)访谈稿,2009.
    ① 邓润棠(1857—1929),桂东流源人,34岁考取举人,曾任过广西左州知州。他兴教育人,1913年创办了桂东县第一所女子学校,开了桂东女子教书、女子上学的先河。参见陈俊文整理.邓氏族谱.
    ② 齐开义.中国书法家全集·林散之[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③ 贾国静.清末民初私塾改良述论[D].成都: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2.
    ① 彭锦.潮汕私塾见闻[N].特区晚报,潮汕文化专栏,2004-10-30.齐白石《题大涤子画像》
    ② 齐白石.题大涤子画像.
    ① 王个蒋.敦品力学,继往开来[G]//海门县文史资料第11辑·王个移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20.
    ② “昌硕先生的敦品力学,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认为,学习昌硕先生,首先要学习他的做人,他的高尚品德。”王个襻.敦品力学,继往开来[G]//海门县文史资料第11辑·王个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20.
    ① 于右任.标准草书范本千字文叙[J].中国书学研究会.书学,文信书局,1943(1).
    ② 于右任.草书标准与建国[G]//刘延涛.于右任书学论文集,草书月刊出版,1947
    ③ 同上.
    ④ 沈尹默.题于右任标准草喜书歌,草书月刊第1期,1941(12).
    ① 除了南京有中国标准草书社外,西安有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协会:台北有中国标准草书学会;日本高崎有标准草书研究会等。
    ② 中国书学会近讯[J].书学,1943(1).列名发起及赞助者还有:吴稚晖、张溥泉、张一尘、陈蔼十、陈布雷、焦易堂、周钟狱、贾景德、许崇灏、王伯群、余井堂、顾毓秀、张道藩、洪陈东、程沧波、洪兰友、梁寒操、方孔西、吴南轩、汪东、刘季洪、彭醇十、朱君毅、萧一山、顾树森、赵遁传、蒋志澄、吴俊升、蒋复聪、章益、王东培、陈伯稼、周邦道、张廷休、彭百川、张秉三、赵熙、林思进、吕威、马客谈、曾克、卢前、潘伯鹰、李清悚、杨仲子、吴景洲、冯飞、靳志、朱溶、沈子善等。
    ① 中国书学会成立记[J].书学,1943(1).
    ② 刘季洪.中国书学教育问题[J].书学,1943(1).
    ③ 编后记[J].书学,1944(2).
    ④ 刘季洪.中国书学教育问题[J].书学,1943(1).十条建议分别是:(一)整理书学研究之资料。(二)阐扬前代学者书学研究之精髓。(三)规定各级学校六书研究及书法练习之内容。(四)编订其具有教育价值之学生写字范本。(五)编订各级学校书法标准量表。(六)规定各级学校书法应用工具之标准。(七)研究具体切实之中小学书法教材教法。(八)制定民间行书标准。(九)矫正民间行书之讹字与别字。(十)训练书学人才。
    ⑤ 中国书学研究会近讯[J].书学,1943(1).
    ① 沈子善编小学写字范本出版[J].书学,1945(4).
    ② 小学写字范本之研究与编辑[J].书学,1945(4).
    ③ 祝嘉.书学之高等教育问题[J].书学,1944(2).
    ④ 同上.
    ⑤ 段平.与沈子善论书[J].书学,1944(2).
    民国史料丛刊[M].郑州;大象出版社
    民国丛书[M].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书画全书[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二辑).文海出版社.
    北京大学日刊,1917—1926.
    王朝宾.民国书法1911—1949[[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89.
    陈振濂.现代中国书法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
    朱仁夫.现代中国书法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于茂阳,郑培亮,刘宗超.20世纪中国书法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
    孙洵.民国书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郭舒权.民国书法史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刘宗超.中国书法现代史:传统的延续与现代的开拓[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校点.历代书法论文选[G].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崔尔平点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G].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刘正成,王睿.现代书家书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G].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
    郑一增编.民国书论精选[G].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
    姜寿田.中国书法理论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
    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现术的代化(1875—1976)[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乔志强.中国近代绘画社团研究[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9.
    吕鹏.湖社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曹建,徐海东,张云霁等.20世纪书法观念与书风嬗变[M].上海三联书店,2012.
    陈彬和.中国文字与书法[M].商务印书馆,1935.
    陈公哲.行草书例[M].商务印书馆1940.
    潘伯鹰.中国书法简论[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
    沈尹默.沈尹默论书丛稿[M].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岭南美术出版社,1981.
    祝嘉.书学论集[G].南京:金陵书画社,1982.
    于右任.标准草书[M].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G].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蒋彝.中国书法(《八法南针》中译本)[M].上海书画出版社,1986.
    沙盂海.沙孟海论书丛稿[M].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
    启功.启功丛稿艺论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4.
    管继平.民国文人书法性情[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6.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G].北京:中华书局,1989.
    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G].北京:中华书局,1993.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黄兴涛.中国文化通史民国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中国语文的新生——拉丁化中国字运动二十年论文集[G].时代画报出版社,1949.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王世刚.中国社团史[M].合肥:安徽人民美术出版,1994.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章开沅.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孙立群.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奏定学堂章程·册1[M].1903:12.
    徐珂.清稗类钞·第三十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48—49.
    卓定谋.章草考[M].北平:京华印书局,1930:3.
    黄炎培.中国教育史要·序言[M].商务印书馆,1939.
    王扆昌.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美术年鉴·史一[M].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1948.
    周遐寿.鲁迅小说里的人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207.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4498.
    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04-105.
    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M].中华书局,1979.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M].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271.
    陈元晖、尹新德、王炳照.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126.
    王蘧常.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七十辑·清末沈寐叟先生曾植年谱[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74.
    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246.
    朵云·第八集[M].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63.
    费正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666.
    朱有漱.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453-454.
    澳.骆惠敏.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厄·莫理循书信集.上卷[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社,1988.
    杨逸等著,陈正青等标点.海上墨林·广方言馆·粉墨丛谈[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之一百二·书法指导·在教职员书法研究会讲演[M].北京:中华书局,1989.
    葛元煦.沪游杂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郑逸梅.郑逸梅文集·第二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63.
    隗瀛涛.近代重庆城市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92.
    周永健.隶书概览[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
    许志浩.中国美术社团漫录[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
    王世刚.中国社团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192.
    郑大华.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M].北京:中华书局,1994:505.
    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安徽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安徽省志·教育志[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孙洵.民国书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社科院出版,1998.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8.
    罗振玉.雪堂自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41.
    章伯锋、庄建平.晚清民初政坛百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279.
    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318.
    胡远杰.福州路文化街[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468.
    钱仲联校.沈曾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552.
    李长莉.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戴小京.画坛圣手:吴湖帆传[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52.
    齐开义.中国书法家全集·林散之[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鸥守机.上海闺秀:一个妇人的人生自传[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28.
    杨学为.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六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0.
    黎先耀.百年人文随笔(中国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580.
    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897.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吴湖帆著、吴元京审订.吴湖帆文稿[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63.
    王中秀、茅子良、陈辉.近代金石书画家润例[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4.
    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6.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六百三[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280.
    毛建波.余绍宋:画学及书画实践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2008:48.
    华人德.华人德书学文集[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8.
    乔志强.近代绘画社团研究[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9.
    陈振濂.近现代书法史[M].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25.
    卞孝萱、唐文权.民国人物碑传集·卷9[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632.
    张兴成.文化认同的美学与政治——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
    (美)夫利曼(F.N. Freeman)著、陈鹤琴、陈尧昶译.书法:一种“感一动”性的学习小学各科心理学[M].长沙:商务印书馆.
    陈鹤琴、庞任公.儿童小字练习帖[M].儿童书局.
    林志均.章草考序[M]//卓定谋.章草考,北平:京华印书局,1930:4.
    张耿西.怎样教小学低年级的书法[M]//小学低年级各科教学法之研究,南京:正中书局,1935.
    郑逸梅.南社的成立及其它支社[M]//南社丛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8-25.
    章炳麟.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M]//章太炎全集(四)·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卷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344.
    薛继军.王世镗先生翰墨·序[M]//王世镗先生翰墨,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陈序经.
    全盘西化的辩护[M]//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287.
    冯其庸.读王蘧常先生的书法随想[M]//落叶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1.中国李济.
    古器物学的新基础[M]//考古琐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212.
    林成滔.新中国前的汉字简化运动[M]//字里乾坤,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254.
    李大钊文集(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01
    清.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卷十六·治体九用人下[G].上海书局,1898
    龚自珍.龚白珍全集[G].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237.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G].北京:中华书局,1989:2-3.
    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G].北京:中华书局,1991:774.
    明清书法论文选[G].上海书店,1994:943.
    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1877—1927)[G].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74.
    郎绍君,水天中.20世纪中国美术文选[G].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21-25.
    单国霖.海派绘画研究文集[G].上海书画出版,2001:569.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翰圃积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师生论文集[G].文物出版社,2006.
    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G]//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22.
    陈一百.中国今日之中国学术界[G]//中国学术讨论社.中国学术讨论集·第一集.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27:166.
    修正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1930年7月公布)[G]//教育部.修正初高级中学课程标准,上海:正中书局,1946.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G]//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225.
    美国公理会教士恒慕义撰、王师韫译.中国史学家研究中国古史的成绩[G]//顾颉刚编.古史辨·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444.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G]//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206.
    清.陈康棋.殿廷考试专尚楷法之由[G]//郎潜纪闻二笔·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4:522.
    顾颉刚.中国近来学术思想界的变迁观[G]//中国哲学·第11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郑逸梅.郑海藏之唯一知己[G]//梅庵谈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113.
    黄清宁,柳巩阳.王蘧常传略[G]//晋阳学刊编辑部.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9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41.
    孙雄.高密郑叔问先生别传[G]//闵尔昌.碑传集补.上海:上海书店,1987:3769.
    王蘧常自传(潘泳召记录整理)[G]//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156-157.
    王个籍.敦品力学,继往开来[G]//海门县文史资料第11辑·王个簃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20.
    李瑞清.玉梅花庵临古各跋[G]//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1994:1092.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G]//胡适文存一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527.
    沈曾植.海日楼札丛[G]//华人德.历代笔记书论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1996:571.
    曼昭.南社诗话.原版自序[G]//曼昭、胡朴安著,杨玉峰、牛仰山校点.南社诗话两种,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一四[G]//续修四库全书·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00.
    美.詹姆士·汤森.中国的民族主义[G]//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家认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74.
    突尼斯.阿尔伯特·梅米.殖民者与受殖者[G]//许宝强、罗永生.解殖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0.
    于右任.挽积铁子王鲁生先生四首[G]//蔡景仙.近现代诗词鉴赏,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彭砺志.“标准草书”创立的时代社会条件与地域文化背景考察[G]//海派书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8.
    华人德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社[G]//华人德书学文集,2008.
    张暮辉.晚清科举中的矛盾现象及分析—谈科举考试的社会功能[G]//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十二卷,2011:334.
    马永卿.嫩真子录·卷三[G]//历代笔记小说·大观东轩笔录·懒真子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杭州,2003:100.
    杜卫东.二十世纪重大文化考古发现对书法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08.
    书法研究,广州大学书法研究会,1940年,(6-11期)
    草书月刊,草书月刊社,1941-1948,共5期
    书学,中国书学研究会,1943-1945,共5期
    鼎脔,又名美术周刊,上海巽社,1925-1927,61期
    湖社月刊,北平湖社,1927-1936,共100期
    艺林月刊,艺林月刊社,1930-1942,共118期
    文社月刊,文社,1933,共4期
    故宫旬刊,北平故宫博物馆1936-1937,32期
    中国美术会季刊,中国美术会编辑委员会,1936-1937,共4期
    国光艺刊,国光艺刊社,1939,上海,共2期
    大众,大众出版社,1942-1945
    黄节.国粹学报叙[J].国粹学报,1905,1(1).
    曾习经.题宝廷的《上元夜饮图》[J].庸言,1912,1(4).
    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J].北京教育部编纂处月刊,1913,1(1).
    师范学校规程[J].教育部编纂处月刊,1913,1(3).
    陈独秀.美术革命—答吕澄[J].新青年,1918,6(1).
    李龙.光大固有之文化[J].民心周报,1919,1(3).
    傅斯年.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识语[J].新潮,1919,1(5).
    王季欢.弁言[J].鼎脔,1925.
    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J].东方杂志,1930,27(2):7-8.
    学习速写打字介绍[J].金声,1931,1(1).
    书法研究会之发起[J].沪潮1931,4(1).
    汪正心.书法研究社概况[J].蕙兰,1932.
    顾彦平.艺术与人格[J].艺浪,1932,1(8).
    祝锡灏.书法教学的商榷[J].杭州:初等教育研究,1933(1).
    王兰荫.张之洞与师范教育[J].师大月刊,1933(4).
    毛笔重光[J].十月谈,1933(6).
    周莘农.书法之管窥[J].沪大月刊,1934,2(3-4合刊).
    黄棘(鲁迅笔名).论毛笔之类[J].太白,1934,2(1-12).
    蒋吟秋.题画刍谈[J].艺浪,1934,2(1).
    张鸿来(附中南校国文教员).初级中学书法简本[J].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师大月刊,1934(9).
    黄开仁.怎样教学低年级写字[J].江西教育,1935(4).
    毛笔与墨业[J].香港华商月刊,1936,1(10):75.
    部颁小学国语课程标准(1932年颁布)[J].江西教育,1936(21).
    奉令嗣后各级学校应注重习字均以毛笔书写为主等因令仰遵照办理[J].江西省政府公报,1938(1047)
    王志成.小学写字教材的编辑问题[J].小学教师月刊,1939,1(2).
    王志成.低年级字帖研究[J].小学教师月刊,1939,1(7).
    麦华三.计政与书法[J].广大计政,1940,6(3).
    刘骥才.铅笔制造浅说[J].小工艺,1940,2(2).
    刘骥才.铅笔制造浅说[J].小工艺,1940,2(2).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J].教育通讯周刊,1940,3(13-14).
    果厂.笔赋[J].文友,1943,1(5).
    于右任.临标准草书千字文序[J].草书月刊.1941,1(3):1-2.
    刘延涛.于先生临标准草书千字文后序[J].草书月刊.1941,1(3):5.
    王蘧常.明两庐题跋劫余录[J].书法研究,1979(2):41.
    王蘧常.忆沈寐叟师[J].书法,1985(4):18.
    丁正、白鸿.书法与科举[J].书法研究,1996(5):75.
    王瑞成.中国近代城市化内容探析[J].云南学术探索,1997(1).
    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1998(4).
    张显清.科举制历史作用当议[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1):15.
    云遐.一代硕儒书苑高人——马一浮书法艺术略论[J].书法之友.2001(4):26.
    王蘧常.王蘧常书法集自序[J].书法之友,2002(12):16.
    杨齐福.科举制度在近代的全面危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
    梁波.市民社会团体在近代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探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3).
    王工.北平艺专历史上的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时期——兼作徐悲鸿与艺术学院关系考[J].美术研究,2003(4).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高浦棠.鲁迅参加科举考试史事考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郝锦华、王先明.论二十世纪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科举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罗志田.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巩蒙.郭沫若书法流变论纲[J].郭沫若学刊,2006(3).
    李海珉.人才济济的南社书坛[J].中国书画,2006(8).
    沈定庵.徐生翁年表[J].中国书画,2006(12).
    卿阳信生.明清绅士制度初探[J].船山学刊,2007(1):98-99.
    陈永怡.近代书画经营机构与经纪人[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7(3).
    王进.研精思锐博取融通——李一谈王蘧常的书法艺术[J].美术观察,2008(10):38.
    李世愉.废科举对乡村教育落后的影响[J].探索与争鸣,2008(3).
    孙洵.从李瑞清的书法说起——兼析“愚忠”与“高古”[J].书画艺术,2008(5).
    李明、汤可可.社会结构变迁视野下的苏州市民公社考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化趋向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2009(4).
    张明亮.汉简书法艺术创作百年回顾[J].敦煌研究,2010(5).
    丁文.周作人科举经历考述[J].鲁迅研究月刊,2012(1).
    祝帅.学术史视野中的“北大书法研究会”——以蔡元培和沈尹默的书法活动为中心[J].美术研究,2012(2):70.
    张铁华.梁启超《书法指导》中的美学观阐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3):110.
    张闻天.对于中华书局“新思潮社”管见[N].时事新报·副刊,1920-1-22.
    郭乃岑.废去毛笔之提议[N].晨报副刊,1924-9-26.
    梁实秋.书法的前途[N].中央日报.平明副刊,1945-6-13.
    彭锦.潮汕私塾见闻[N].特区晚报,潮汕文化专栏,2004—10—30.
    王子镛口述[R].刘大龙整理.王子镛(私塾教师)访谈稿,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