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洛学派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关学与洛学是理学创立时期的两大重要学派,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是理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张载与二程作为关洛学派的创始人,在各自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有过密切地学术交往,而这些交往对两派学说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有必要进行细致梳理。关洛学派关系研究旨在对张载与二程在学派形成中的学术交往与思想影响等做全面系统地论析。过往研究对关洛关系(张、程关系)偏重于对比其异同,而缺乏从时间与空间角度构筑关洛关系的全貌。这其中的缘由,一方面固然是对关洛关系本身的研究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涉及关洛关系的文献比较分散。文献的分散,无疑会影响到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从认真梳理关洛关系的文献入手,以时间为主线,将关洛关系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张载与二程交往与论学的阶段;二是张载去世后,二程批评借鉴张载思想的阶段。将这两阶段涉及的主要问题有机地组合,便构筑起一个全方位的关洛关系。这对于展示理学创立时期学说脉络的内在演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论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共九章内容:
     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该领域在以往研究中的状况予以回顾和总结,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论文选题的意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等作简要介绍。
     第一章到第五章,主要论析张载与二程的生平交往与思想互动。第一章介绍关洛学派创立的文化背景,分别从外因(佛道对儒学的冲击)与内因(儒学自身的觉醒与复兴)两方面展示关洛学派产生的条件及其所面临的理论课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以张、程生平的四次重大学术交往为主线,在介绍他们交往的前提下,重点论述其在每一个阶段所探讨的主要问题,以便呈现他们思想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一阶段主要的论题有:京师论易,定性问题的讨论,“虚无即气”与“勿忘勿助”,“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以及“政术”。这些内容不仅反映出张载、二程在工夫论、本体论以及“政术”方面的观点,而且显示他们在各阶段思想体系所达到的成熟程度。
     第六章到第九章,主要论述的是张载去世后,二程对张载思想的批评与借鉴。第六与第七章分别从宇宙论与心性论两方面阐释二程对张载思想的批评与继承。重点分析了二程批评张载太虚本体思想发展出“天理”本体思想;程颢从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阐发出“天人本一”思想;二程对张载心性关系论的批评以及程颐对张载心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等。第八章单独论述张载《西铭》在关洛关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主要说明二程对《西铭》的表彰与发挥,以揭示关洛学派为理学家构筑起共同的精神家园。第九章简单论述张、程对佛教的批判以及他们的圣贤气象,以展示他们在创立理学过程中的共同目标。
     最后,宏观概括论文的创新之处;重申了张载、程颢、程颐在思想创立过程中的层层递进关系;并简单介绍了朱熹对关洛之学的继承与发展,以对论文选题的拓展性给予提示。
     总之,本文的突出特点在于对关洛关系作了全面系统地梳理与论证。一方面对以往经常涉及的老问题,如张载与二程的学术渊源问题,张载与二程对“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讨论,二程对张载“清虚一大”的批评等,从新的角度给予分析,使研究更为清晰而深透;另一方面对以往没有引起关注的问题,如张载、二程京师论易,张载、程颐对“勿忘勿助”的讨论,二程对张载心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等,给予重视并进行了详细地论证,推进了研究的发展。对关洛学派关系研究而言,本文不但从广度而且从深度拓展了研究的视阈。
Guan School and Luo School are two major Schools in Neo-Confucianism found period.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the weak link in the Neo-Confucianism study. Zhang Zai and Cheng Brothers is the founder of Guan School and Luo School, during founding Neo-Confucianism, the three thinkers had close academic exchanges, which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in the formation of its doctrine system. A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Guan School and Luo School aimed at giv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to relation of Zhang and Cheng in thought. In the past,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ang and Cheng emphasis on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is lack of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rom time and space. The important reason, on the one hand, is the ignoring a great deal to relation of Guan School and Luo School, on the other hand, is falling to pieces in historical data of this field. My study began from compiling the historical data, and according to time I depart relation of Guan School and Luo School into two stages. In the first time I mainly introduce communication in thought of Zhang and Cheng. In the second time I mainly analyze Cheng Brothers comment and succession from Zhang Zai. I make up important question and form the thesis's structure. This is the good way to open out the evolution of Neo-Confucianism in Song Dynasty
     My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nine chapters.
     The prolegomenon reviews and sums up the studying status and briefly point to questions in the field. And I introduce the meaning of the selected topic, the framework and the method of researching,
     From Chapter I to ChapterV,Ⅰmainly introduce Zhang and Cheng's communication in thought. The first chapter I mainly introduce background of Guan School and Luo School's found. This mainly includes two aspects---external factor and inner factor. From chapter II to chapter V, I introduce their four social contact and mainly analyze their discussion question. This mainly includes, such as Discussion Book of Change in the capital,Discussion Ding-Xing, Discussion Relation between Tai-xu and Qi, Discussion Qiongli and Jinxing and Zhiming, and Discussion Politics.These elements reflect not only Zhang Zai and Cheng Brothers in the moral cultivation and ontology and the "political operation" of the view and thinking, but also show their ideology are achieved at all stages of maturity.
     From chapter VI to chapterⅧ, mainly discusses Cheng Brothers criticize and learn from Zhang Zai's thought after the death of Zhang Zai.Sixth and seventh chapter explains Cheng Brothers carry out the criticism and inheritance to Zhang Zai's thought from Ontology and the Mind. This contains their core thoughts.I focus on analysis of Cheng Brothers developed the Li ontology from the critics thought of Zhang Zai's Tai-xu ontology; Cheng Hao elucidated the Tian-Ren-Ben-Yi thinking from Zhang Zai's Tian-Ren-He-Yi thought; Cheng Brothers have criticism of the Mind of Zhang Zai, and Cheng Yi contain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Knowledge.Chapter VIII discusses Western Inscrip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lations between Guan School and Luo School. And mainly analyze Cheng Brothers to Western Inscription the recognition and promotion in order to reveal the Western Inscription is the common spiritual home of Guan School and Luo School. ChapterⅨbriefly present on Zhang and Cheng criticism of Buddhism and their saint idea, to demonstrate their common goal.
     The epilogue sum up my thesis and illustrate the main innovation of paper; reiterate Zhang Zai, Cheng Hao, Cheng Yi have layers of progressive relations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heritage; and introduce briefly Zhu Xi ha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o Guanism and Luoism.It expends the thesis to be prompt.
     In a word, outstanding feature of my thesis is mad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an School and Luo School and demonstr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carding. On the one hand, the old problem of the past often involved, such as Zhang Zai and Cheng Brothers the academic origins, Zhang Zai and Cheng Brothers discussion on the Qiongli and Jinxing and Zhiming, Cheng Brothers criticism on Zhang Zai Tai-xu,,is given a new analysis and argument afforded in terms, and made research a more profound and clear through; on the other hand, no previous cause for concern, such as Discussion Book of Change in The capital, Zhang Zai and Cheng Yi discussion on the Wu-wang and Wu-zhu, Cheng Brothers thinking on Zhang Zai Mind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s given a detailed analysis, advanced research in-depth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study to relationship between Guan School and Luo School, my article will not only exp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the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引文
①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写于1906年),胡适:《中国哲学史》(写于1919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二卷本),(写于1930年),吕思勉的《理学纲要》(写于1927年),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写于1933年),都没有涉及关洛关系。(日)渡边秀方:《中国哲学史概论》(日本大正十三年,公元1924年出版)刘侃元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在横渠一节的结论中涉及张、程关系,认为:张、程“互相推重,互相启发”。第30页。
    ②张载的专著大体有15部。大陆有七部著书:张岱年:《张载——十一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姜国柱:《张载的哲学思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及《张载关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人民出版社,1986年。程宜山:《张载哲学的系统分析》学林出版社,1989年。龚杰:《张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丁为祥:《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人民出版社,2000年。杨立华:《气本与神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三部论文集:陕西省哲学学会主编:《气化之道一张载哲学新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葛荣晋等主编:《关学与南冥学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赵吉惠、刘学智主编:《张载关学与实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两部博士论文:胡元玲:《张载易学及道学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王帆:《张载哲学体系》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台湾:黄秀肌《张载》(台)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朱建明:《张载思想研究》(台)文津出版社,1990年。一部以英文研究张载的专著:卡索夫:《张载的思想(1020-1077)》剑桥大学出版社,1984年。
    ③此书收录在《张岱年全集》第三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本论文的正文及附录中引用同一书,只在第一次引用时列出该书的出版者、出版年,以后该两项省略。)
    ④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三卷,第236页。
    ⑤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三卷,第274-275页。
    ⑥姜国柱:《张载的哲学思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72页。
    ①姜国柱:《张载的哲学思想》,第170—184页。另外,姜在《哲学研究》(1982年第9期)有专文论述“关学与洛学”。
    ②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10页。
    ③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第5页。
    ④丁为祥:《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人民出版社,2000年,245页。
    ⑤丁为祥:《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第203--245页。
    ⑥卡索夫:《张载的思想(1020-1077)》,剑桥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37页。(此书没有中文版)
    ⑦二程专著大体有25部:大陆有十八部:十五部著书:姚名达:《程伊川年谱》商务印书馆,1936年。管道中:《二程研究》中华书局,1937年。刘象彬:《二程理学基本范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徐远和:《洛学源流》齐鲁书社,1987年。卢连章:《二程学谱》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潘富恩、徐余庆:《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庞万里:《二程哲学体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年。程鹰《伊洛学派及其教育思想》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蔡方鹿:《程颢程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潘富恩:《程颢程颐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徐洪兴:《旷世大儒——二程》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卢连章:《程颢程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温伟耀:《成圣之道——北宋二程修养功夫论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黄锦君:《二程语录语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郭晓东:《识仁与定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三部论文集:河南社科院哲学所主编:《二程思想研究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河南哲学学会编:《洛学与传统文化》求实出版社,1989年。赵金昭主编:《二程洛学与实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台湾有四部:邓玉祥:《二程教育思想》台湾广文书局,1973年。李日章:《程颢·程颐》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张德麟:《程明道思想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张永儁:《二程学管见》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外国有一部,已译成中文:葛瑞汉:《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一二程兄弟的新儒学》大象出版社,2000年。
    ①徐远和:《洛学源流》,齐鲁书社,1987年,第20页。
    ②卢连章:《二程学谱》,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71页。
    ③卢连章:《程颢程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5—52页。
    ④潘富恩:《程颢程颐理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84页。
    ⑤庞万里:《二程哲学体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7-43页。
    ⑥程鹰:《伊洛学派及其教育思想》,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6—7页。
    ⑦蔡方鹿:《程颢程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4-256页。
    ⑧徐洪兴:《旷世大儒—二程》,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11页。
    ⑨温伟耀:《成圣之道——北宋二程修养功夫论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51页。
    ①郭晓东:《识仁与定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四章:识仁与定性。
    ②葛瑞汉:《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大象出版社,2000年,第251页。
    ③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562—570页。
    ④侯外庐、张岂之、邱汉生:《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6页。
    ⑤侯外庐、张岂之、邱汉生:《宋明理学史》,第92页。
    ⑥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①向世陵:《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0-64页。
    ②陈来:《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4页。
    ③余敦康:《内圣与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学林出版社,1997年,见第七章与第八章。
    ④崔大华:《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见丙篇:三、性理之学。
    ⑤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78-205页。
    ⑥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783页。
    ⑦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1页。
    ①吕大临写《横渠先生行状》有张载“见二程,尽弃其学而学焉”之语。《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第414页。二程弟子杨时直接说:“横渠之学,其源出于程氏,而关中诸生尊其书,欲自为一家。”朱熹:《伊洛渊源录》,第1002页。游酢也说:“张子厚友而师之”。《二程集》第334页。二程弟子认为张载学于二程,程颐则明确表示反对,他说:“表叔(指张载)平生议论,谓颐兄弟有同处则可,若谓学于颐兄弟则无是事”。《二程集》第414--415页。程颐的观点很明确,张载之学虽与他们兄弟有相同的地方,但张载之学不出于二程。
    ②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黄宗羲全集版·第三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26页。
    ③朱熹:《伊洛渊源录》(《朱子全书》第十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002页。
    ④陈亮:《陈亮集》《伊洛正源》序,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页。
    ⑤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黄宗羲全集版·第三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页(序)。
    ①林乐昌:《20世纪张载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向反思》,《哲学研究》,2004年,第12期
    ②牟宗三认为:吕大临所记语录“既重要而分量又最多”。见《心体与性体》(中),第1页。
    ①黄宗羲认为:“大程德性宽宏,规模阔广,以光风霁月为怀;二程(即小程)气质刚方,文理密察,以峭壁孤峰为体。其道虽同,而造德自各有殊也。”《宋元学案》第590页。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1933年) 一书概括出二程思想的四大不同。见《两宋思想述评》,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29-130页。冯友兰也较早论说到二程之间的差异。见《中国哲学史新编》(五),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4页。彭耀光将二程哲学思想差异的研究分为:“主流观点:二程哲学思想分属两个思想系统;另一个极端:二程哲学思想可以不做区分;中间立场:二程哲学思想倾向不同。”见《近百年来二程哲学思想异同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7年,第6期。
    ①温伟耀认为:在此期间(1072-1085年),明道作为兄长,于讲学授徒中居于领导地位(此期间伊川语录较少);明道去世后的二十年间,伊川确定并开展出其本人的哲学见解。见《成圣之道》第132-133页。
    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32页。
    ①宗密:《华严原人论》,见弘学选编《中国佛教高僧名著精选》,巴蜀书社,2006年,第422页。
    ②契嵩:《镡津文集》卷十四《非韩生》第一,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
    ①崔大华:《儒学引论》,第385页。
    ①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第269页。
    ②李翱:《李文公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别集类),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③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十六),中华书局,1992年,第173页。
    ①钱穆:《朱子新学案》,巴蜀书社,1986年,第7页。
    ②第一次兴学热潮在仁宗明道、景佑(1032-1038)前后兴起,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进一步推动了这次兴学运动,第二次兴学热潮在神宗元丰年间(1068-1085),王安石主持。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开始,掀起第三次兴学热潮。
    ③仁宗时期,前后兴起的州学达67所。见郭宝林《北宋的州县学》《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④北宋六大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潭州岳麓书院,河南应天府淮阳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湖南衡州石鼓书院以及江宁茅山书院。
    ⑤脱脱:《宋史·邢昺传》,中华书局,1997年,第12798页。
    ⑥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黄宗羲全集版·第三册),第316页。
    ①初期宋学气派之开阔,如胡瑗之道德,欧阳修之文章,范仲淹之气节,堪称三足鼎立,给当时人以很大影响。见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①汤用彤:《汤用彤全集》(卷二),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0页。
    ①于浩编:《宋明理学家年谱》(一),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②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381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385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388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381页。
    ①武澄认为此条《行状》记载有误,文彦博治平二年判长安,此时张载已46岁,并不是吕大临说得“未弟时”。见《宋明理学家年谱》(一),第48页。
    ②绿野亭在陕西路武功县。见《宋明理学家年谱》(一),第51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384页。
    ①鄂县属于陕西路京兆府。见《宋明理学家年谱》(一)第108页。关于程颢是哪一年任鄂县主簿,学界存在争议。传统的说法认为,他在中进士第的第二年(1058)到任鄂县主簿。而谢寒枫在《程颢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中认为:《程颢与大程书院》一书据程颢在户县主簿任上为周公姬旦后人所作的《姬宗世谱序》中的‘嘉佑庚子冬,调主户县簿’之语,考定程颢是于嘉佑庚子年始任户县主簿的,庚子年即嘉佑五年,1060年。此说不仅孤证不足以推翻传统说法,而且从《二程文集》的《游鄂县山诗十二首序》中,程颢亲自说:“嘉祐二年,始应举得官,遂请于天官氏,愿主簿书于是邑。”《二程集》第472页。另外,《宋明理学家年谱》(一)第106页,与第344页,两种程颢年谱都认为程颢是在1058年到鄂县任主簿。故今采旧说。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32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33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38页。
    ①二程祖母张氏是张载的姑母,张载是二程之父程珦的表弟,二程称张载为表叔。
    ②北宋一代,在京师开封,相国寺是东京最有名的佛教寺院,号称“皇家寺院”,距离皇宫很近。属于禅宗胜地。
    ③张载:《张载集》,第86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36—437页。
    ⑤此条有溢美之词,带有浓厚的门户之见。见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第365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6页。
    ②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79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6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382页。
    ⑤例如:胡瑗有《周易口义》,欧阳修有《易童子问》,王安石有《易说》,苏轼有《东坡易说》,周敦颐的主要理学著作是《太极图说》、《通书》,程颐的主要著作是《易程氏传》,张载的主要著作是《正蒙》、《易说》。程颢不注重著书,没有《易》学著作,但他和程颐同以善于说《易》在京师闻名。
    ⑥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黄宗羲全集版·第三册),第797页。
    ⑦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华书局,1975年,序论。
    ⑧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752页。
    ①胡元玲:《张载易学及道学研究》(北京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二章第一节:《横渠易说》的文献问题。
    ②王新春认为:程颢的理学,质而言之,其学术根抵在易学。透过对易学的创造性论释与转化,他建构起仁与天理通而为一视域下的崭新易学天人之学,推出了他的理学体系。见《仁与天理通而为一视域的程颢易学》《周易研究》2006年第6期。
    ③“谢师直为长安漕,明道为鄂县薄,论《易》及《春秋》。”见《二程集》第249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60页。
    ⑤金春峰:《宋明理学若干特性的再认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74页。
    ⑦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第373页。
    ⑧《张载集》中记载关于王弼的内容有:王弼谓“命吕者律”,语声之变,非此之谓也。《张载集》第75页。“王弼于此无咎又别立一例,只旧例亦可推行,但能嗟其不节有过之心则亦无咎也。若武帝下罪己之诏而天下悦,大人过既改,则复何咎之有!”《张载集》第170页。“形聚为物,形溃反原,反原者,其游魂为变乎!所谓变者,对聚散存亡为文,非如萤雀之化,指前后身而为说。辅嗣所解,似未失其归也。”《张载集》第184页。
    ⑨郭晓东:《识仁与定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49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181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232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1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49页。
    ⑥转运司,简称“漕司”,宋初只负责转运物资事务,开宝九年,刚即位的宋太宗诏转运使举察本地区知州、通判等官员的政绩。最初转运司长官的名称不一,宋太宗时通称为转运使。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45页。
    ⑧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百源学案》(黄宗羲全集版·第三册),第457页。
    ⑨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页。
    ⑩程颐虽然没有出入佛老,但是对佛老之学的研究也相当深入,仅《遗书》(卷十五)有多处对佛老的评判, 例如:“释氏之学,又不可道他不知,亦尽极乎高深。”《二程集》第152页。“《老子》言甚杂,如《阴符经》却不杂,然皆窥测天道之未尽者也。”《二程集》第152页。“释氏之说,若欲穷其说而去取之,则其说未能穷,固已化而为佛矣。”《二程集》第155页。“佛、庄之说,大抵略见道体。”《二程集》第156页。如果不是对佛老有深入研究,很难做出这样的评判。
    ①在宋代儒士中,恐怕还找不到一位与佛禅绝缘的。例如:周敦颐曾从学于润州(江苏镇江)鹤林寺僧寿涯,又参禅于临济宗禅师黄龙慧南,自称“穷禅客”;欧阳修受教于东林寺祖印禅师,自号“六一居士”;苏东坡主儒释道“三教合一”,自称东坡居士。
    ②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泰山学案》(黄宗羲全集版·第三册),第140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64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3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50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4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32页。
    ①束景南:《朱子大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1-198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53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54页。
    ④以往研究者认为,张、程由佛老返归六经是其人生的转折,这种看法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张,程访诸释老,应该理解为在探究名教之乐的过程中主动寻求一种解读方式,以便在儒学体系重构中有所借鉴。张、程返归六经尤其说是“转变”,不如说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以佛老为依归。而出入佛老的经历不但为他们建立道学体系提供了参考,而且也为他们后来批评佛老提供了依据。
    ①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第4-10页。
    ②郭晓东认为:嘉佑元年张载恰好也经历了一个从释老返归六经的思想历程,而这一转变的契机即在于与二程兄弟“共语道学之要”,从这一则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明道在这个时侯已经先行实现了从释老到六经的思想转变,否则的话,又何以启发横渠“尽去异学”。《识仁与定性》第142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38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67页。
    ⑤《哭张子厚先生》“叹息斯文约共修,如何夫子便长休!东山无复苍生望,西土谁共后学求?千古声名联棣 萼,二年零落去山丘。寝门恸哭知何限,岂独交亲念旧游?”《二程集》第485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193页。
    ②“天理”观的形成应该是二程哲学思想成熟的标志。《定性书》只能反映程颢早期的修养工夫论。而不能作为思想成熟的标志。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7页。
    ②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323页。所谓“向上一路”的任务就是全面建构儒家的工夫论、本体论、心性论。
    ③张载:《张载集》,第382页。
    ④冯从吾:《关学编》,中华书局,1987年,第1-15页。
    ⑤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吕范诸儒学案》(黄宗羲全集版·第四册),第362页。
    ⑥苏晒:字季明,京兆武功人,世称武功先生。《关学编》记载,他与游师雄“师横渠章子最久”苏晒可能是最早从学于张载的弟子之一。《行状》记载,治平三年(1066),京兆王公乐道尝延致郡学讲学,先生多教人以德,从容语学者曰:“孰能少置意科举,相从于尧舜之域否?”学者闻法语,亦多有从之者。从“多有从
    ①于浩编:《宋明理学家年谱》(二),第14页。杨时29岁从明道于颖昌。
    ②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上),第148页。
    ③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序录》(黄宗羲全集版·第三册),第33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60—461页。
    ②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13页。
    ①陈鼓应:《周易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91页。
    ②陈鼓应:《周易今注今译》,第465-469页。
    ③赵岐等:《孟子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1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全书本·第六册),第362页。
    ①胡元玲:《张载易学及道学研究》第二章第一节:《横渠易说》的文献问题。
    ②杨立华:《气本与神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3页。
    ③辛冠洁等主编:《中国古代哲学家评传·张载》(卷三),第74页。
    ④朱伯昆:《易学哲学史》(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66-267页。
    ⑤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第332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75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10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15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125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63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76页。
    ①张载的思想受《孟子》与《乐记》影响很大,但定的问题是否受其影响难下断语。韦政通认为:横渠定性说是否与此(《管子》)有关,不得而知。《中国思想史》第785页。成中英认为:定性实际上是张载提出的问题,即定心(他表述为“定性”),说到底,这是孟子“不动心”。成中英著,杨柱才译:《二程本体哲学的根源与架构》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年1月。郭晓东认为:“在《乐记》看来,“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如此则丧失人之本然而天理灭矣。要解决这一问题,一种最简单且最基本的思路就是,采取与万物相隔绝的手段来恢复此“天之性”之定,这也就是横渠的看法。”《识仁与定性》130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117页。《横渠易说》,125-126页。收在《中国古代易学丛书》(三),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年。
    ③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209页。
    ①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第84页。
    ②成中英著,杨柱才译:《二程本体哲学的根源与架构》,《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年1月。
    ③张载:《张载集》,第117页,《横渠易说》,第125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125页,《横渠易说》,第131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283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126页,《横渠易说》,第132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177页,《横渠易说》,第162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10页,《横渠易说》,第178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210页,《横渠易说》,第178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215-216页,《横渠易说》,第181页。
    ①张载:《张载集》216页,《横渠易说》,第182页。
    ②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第80页。
    ①丁为祥:《虚气相即》,第228页。劳思光认为:“在工夫问题上,明道曾直接张氏之病痛”《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册)第38页。意在说明程颢对张载定性批评是正确的。
    ②张载:《张载集》,第190页,《横渠易说》,第168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218页,《横渠易说》,第182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193页,《横渠易说》,第169页。
    ⑤郭晓东:《识仁与定性》,第130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217页,《横渠易说》第182页。
    ⑦郭晓东:《识仁与定性》,第135页。
    ⑧张载:《张载集》,第157页。
    ⑨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第80页。
    ⑩钱穆:《中国思想史论丛》(五),第99页。
    ①唐君毅也说“张载的合内外,是由次第工夫而至,人先有在内或对外之工夫,然后方有合内外。程颢为学以内外两忘为工夫,不须先分内外,而达到澄然无事之境。”《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第86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130页,《横渠易说》,第134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217页,《横渠易说》,第182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126页,《横渠易说》,第132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193页,《横渠易说》,第169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154页,《横渠易说》,第148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01页。
    ⑤崔大华:《儒学引论》,第443页。
    ①唐君毅认为:程颢的工夫论“此非易事,非天资高者不能。”《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第86页。丁为祥认为:“大程立论高妙圆融,却有不知下手处”。《虚气相即》第229页。
    ①唐君毅认为:《定性书》“尚可有种种补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第86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596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183页,《横渠易说》第173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8—9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8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7页。
    ①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5-97页。
    ②金春峰:《中国哲学之与“两个世界”》,《湖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③林乐昌:《张载两层结构的宇宙论哲学探微》《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4期。
    ④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7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9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325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324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7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10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66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325页。
    ⑧张载:《张载集》,第325页。
    ⑨张载:《张载集》,第325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325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325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326页。
    ④王植:《正蒙初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29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64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16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12页。
    ①牟宗三:《宋明理学的问题与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2页。
    ②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五),第83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596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288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96—197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79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24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27页。
    ⑤《遗书》记载:“邵尧夫临终时,只是谐谑,须臾而去。以圣人观之,此亦未是,盖犹有意也。比之常人,甚悬绝矣。”也是以圣人的境界来评价邵雍。《二程集》第197页。
    ⑥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黄宗羲全集版·第三册),第929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596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596-597页。《程氏粹言》中有关于这一问题的记载,将张载与程颐的观点说得更为详细。据载:子厚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者,其入神之奥乎!学者欲以思虑求之,既以自累其心于不神矣,乌得而求之哉?”子曰:“有所事,乃有思也,无思则无事矣。孟子于是论养气之道,而未遽及夫神也。”子厚曰:“勿忘者,亦不舍其灵明,善应之耳。”子曰:“存不舍之心,安得谓之灵明?”“然则其能善乎?”子曰:“意必固我既亡之后,必有事焉,此学者所宜尽心也。”《二程集》第1259-1260页。这一段讨论的关键其实是借助对《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与《论语》“绝四”的诠释来进一步阐发各自的工夫论。
    ②赵岐等《孟子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75页。
    ①朱熹:《四书集注》(朱子全书版·第六册),第283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86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281页。
    ③何晏等:《论语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3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185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28页。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24页。据《二程哲学体系》,此句为程颐语。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2页。据《二程哲学体系》,此句为程颐语。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89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21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08页。
    ④通过对《论语》“绝四”的诠释对儒家工夫论进行建构在当时是趋势之一,司马光说:“在我为固,在人为必,圣人出处语默,惟义所在,无可无不可,奚其固?成败祸福,系命所遭,谁得而知之,奚其必!…有意,有必,有固,则有我,有我则私,私实生蔽。无意,无必,无固,固无我,无我则公,公则生明,”《绝四》《宋元学案·涑水学案》第348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331页。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58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57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6-17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50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71页。据《二程哲学体系》,此句为程颐语。
    ①张载:《张载集》,第386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6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382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234页。
    ⑤在《二程集》中,关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有多处记载:1077年,苏晒记录二程认为“只穷理便是至于命”;《二程集》115页。1082年,刘绚记录程颢语录“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一物也”;《二程集》121页。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张铎记录程颐语录“穷理则尽性,尽性则知天命矣”;《二程集》274页。“穷理、尽性、至命,一事也。才穷理便尽性,尽性便至命”;《二程集》410页。因此可做这样的推断。另外,《张载集》的编者认为此条释文是张载“驳程颐‘穷理则尽性,尽性则知天命矣…’说而发”,此观点值得商榷。以上四条语录,只能说明张载此条释文是针对二程的。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5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35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5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7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234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74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92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255页。
    ③林乐昌先生认为:张载言“理”的情形比较复杂,除单用“理”字外,多数是“理”与其他词连缀成复合词加以使用。其中,作为名词使用的有“天理”、“义理”、“道理”、“性命之理”、“万物之理”、“天地之理”等,而作为动词使用的则有“穷理”、“顺理”、“循理”等。本文按张载思想的内在理路,将张载理观的复杂内容归纳为三重基本意涵,即:“万物皆有理”,“上达反天理”,“礼者理也”。如果说张载关于“万物皆有理”之“理”,是有一定普遍意义之理,那么,“上达反天理”和“礼者理也”之“理”,则是张载专从道德伦理原则、社会政治秩序及个体行礼实践等侧面加以阐发的,属于人生之理、社会之理。《张载理观探微》载于《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④张载:《张载集》,第321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329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320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312页。
    ⑧张载:《张载集》,第333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325页。
    ②林乐昌先生认为:张载的“理有本体含义”。《张载理观探微》载于《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张载对理下过一个有代表性的定义“义命含一存乎理”,其中之理范畴就含有天之所命的先天性命定内涵,这一理范畴已带有本质实存的特性,绝非现实事物的思维总结,而是比现实事物更根本,更代表事物基本存在性质的实际存在。
    ③张载:《张载集》,第21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273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21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324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21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70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92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04页。
    ⑤程颢说:“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二程集》第460页。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21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74页。
    ⑧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91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93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88页。
    ③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第794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9页。
    ⑤林乐昌:《张载理观探微》,《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⑥张载:《张载集》,第324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22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34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32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96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1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8页。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04页。
    ⑧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92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40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186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06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1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330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20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08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17页。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26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83页。
    ⑧劳思光先生认为:“穷理”一词,在二程学说中,有两种用法;其一是据《说卦》中“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一语,而将“穷理”与“尽性”、“至于命”相连而说;此所谓“理”是共同义之“理”。另一用法是工夫意义之“穷理”,与“致知”与“格物”相连而说。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上)第182页。其实,将“穷理”,与“格物致知”相连而说只是程颐的说法。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1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71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75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64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88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77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8页。
    ⑧张载:《张载集》,第234页。
    ⑨张载:《张载集》,第266页。
    ⑩张载:《张载集》,第31页。
    11张载:《张载集》,第266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5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56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58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0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2页。《程氏粹言》记载,子谓子厚曰:“道者天下之公也,而学者欲立私说,何也?”子厚曰:“心不广也。”子曰:“彼亦是美事,好而为之,不知乃所当为,强私之也。”《程氏粹言》(论道篇)《二程集》第1177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96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349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5—116页。《程氏粹言》载,张子厚再召如京师,过子曰:“往终无补也,不如退而闲居,讲明道义,以资后学,犹之可也。”子曰:“何必然?义当往则往,义当来则来耳。”《程氏粹言》(君臣篇)《二程集》第1244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46页。《程氏粹言》载,子曰:关中学者正礼文,乃一时之事尔。必也修身立教,然后风化及乎后世。《程氏粹言》(论事篇)《二程集》第1221页。
    ⑤《宋史·道学列传》(道学一),第12724页。中华书局,1997年。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98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19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44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0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53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264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249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50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249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251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250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248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251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251页。
    ⑧张载:《张载集》,第297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0—111页。《程氏粹言》记载,谓子厚曰:“议法既备,必有可行之道。”子厚曰:“非敢言也。顾欲载之空言,庶有取之者耳。”子曰:“不行于今,而后世有行之者,亡也。”《程氏粹言》(论政篇)《二程集》第1212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1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249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8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53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54页。
    ③张载不采“太极”之语可能是为了避免周敦颐、邵雍在宇宙论哲学中存在的宇宙生成模式。
    ④朱宝昌语。转引自林乐昌:《张载两层结构的宇宙论哲学探微》,《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4期。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1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7页-118页。《程氏粹言》记载:子日:子厚以清虚一大名天道,是以器言,非形而上者。《二程集》第1174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83页。《程氏粹言》记载:子日:离阴阳则无道。阴阳,气也,形而下也。道,太虚也,形而上也。《二程集》第1180页。《程氏粹言》又载:子曰:以气明道,气亦形而下者耳。《二程集》第1182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21页。《程氏粹言》记载:张子日:“太虚至清,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反清则浊,浊则有碍,碍则形窒矣。”子曰:“神气相极,周而无余。谓气外有神,神外有气,是两之也。清者为神。浊者何独非神乎?”(心性篇)《二程集》第1256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6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6页。《程氏粹言》记载“或谓“惟太虚为虚”。子曰:“无非理也,惟理为实。”或日:“莫大于太虚。”日:“有形则有小大,太虚何小大之可言?”《二程集》第1169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9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10页。
    ⑧张载:《张载集》第63页。
    ⑨张载:《张载集》第325页。
    ⑩张载:《张载集》第322页。
    11张载:《张载集》第25页。
    12《朱子语类》记载,问:“横渠有‘清虚一大’之说,又要兼清浊虚实。”曰:“渠初云‘清虚一大’,为伊川诘难,乃云‘清兼浊,虚兼实,一兼二,大兼小’。渠本要说形而上,反成形而下,最是于此处不分明。”《朱子语类》(卷九十九)唐君毅先生认为:“按正蒙之旨,本是清兼浊、虚兼实。盖非伊川诘难而后有此说。”见著《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第81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4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79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1页。
    ④关于“气外无神,神外无气。或者谓清者神,则浊者非神乎?”程颢的意思是说神字根本上不能从气的清浊上来说,气与神相即不离,神即是天道本体的显现,本体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所以,以清形容神,是有问题的,至少“在形上性内涵上是不周延的。”
    ①张载:《张载集》,第206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206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207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181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221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231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63页。
    ⑧张载:《张载集》,第8页。
    ⑨王葆玹认为“张载所说的气介于形上形下之间。相当于《易》学中的‘几’。”《张载的易学体系及其与礼学的关系》载于《张载关学与实学》:第36页。此说值得商榷。准确地说,气至少有两种形态:一是张载所谓的“象”,相当于“几”,是已经包涵气,但却未未聚而成形的状态,不可以看到;另一种是已成形的状态,可以看得见。
    ①张载:《张载集》,第187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206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324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9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83页。《程氏粹言》记载:子曰:离阴阳则无道。阴阳,气也,形而下也。道,太虚也,形而上也。《二程集》第1180页。《程氏粹言》又载:子曰:以气明道,气亦形而下者耳。《二程集》第1182页。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8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页。
    ①程颢认为,真正的道不能以清虚一大去表示,界分。因为这仍旧是一种分解表示方式,乃是“器言”。此分解的器言当然不可能表达那统摄一切,不受限制的道体。程颢认为若分解地言道是阴阳,已落入一相对的观念,已非道体之本来面貌。原来“道虽不是阴阳,亦不离阴阳”,故“截得分明”而又圆融。道与器可分又不可分。形上形下的分别只是作为这圆融境界的背景,是过度至此境界的必需桥梁而已。真正绝对圆融的道体不只是普遍也必然包括具体,不只是形上必然包括形下,不只是内必然包括外,主客,要描述这种绝对的圆融境界,不能再用一般的分解式说法,而必须做圆顿的(非分解式)的表达。温伟耀《成圣之道》第33页。
    ②陆九渊与朱熹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辩论更能说明当时确实存在着对此一命题的两种不同的诠释:一是认为一阴一阳本身就是道。另一种认为一阴一阳只是形而下,不是道,真正的道,是形而上。陆九渊认为“易之大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况太极乎?《宋元学案·濂溪学案》第611页。朱熹认为“凡有形有象者皆气也,其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道也。”《宋元学案·濂溪学案》第617页。朱熹认为:“四象八卦,皆有形状。至于太极,有何形状。”《朱子语类》第3115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62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57页。
    ⑤崔大华:《儒学引论》,第484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60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6页。
    ③崔大华:《儒学引论》,第484页。
    ④欧阳修提出:“物无不变,变无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天理仅是事物变化的规律,不具有本体的意义。邵雍:“能循天理动者,造化在我也。”“得天理者,不独润身,亦能润心。”这里的天理指的是自然之理。理在邵雍的哲学体系里,从属于道,理虽具有事物规律和儒家伦理的含义,但还没有从中抽象出来作为最高哲学范畴。周敦颐对理的论述较少,他说:“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其理的基本含义是指以礼为代表的伦理道德。新学代表王安石提出“天下之理皆致乎一”的观点,展现出由万物之理向天下一理演变的轨迹。司马光:“是不是,理也;才不才,性也,遇不遇,命也。”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32页。
    ①程颢:“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这上头来,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是它元无少欠,百理具备。得这个天理,是谓大人。以其道变通无穷,故谓之圣。不疾而速,不行而至,须默而识之处,故谓之神。”《二程集》第31页。
    ②天理具有根源性,万物都从天理来。“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人则能推,物则气昏,推不得,不可道他物不与有也。”《二程集》33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8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0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3页。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4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92页。
    ⑧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96页。
    ①蒙培元先生认为:事实上,全部理学范畴都是围绕天人关系问题展开的。《理学范畴系统》第420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177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189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189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226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232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231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127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189页。
    ⑧张载:《张载集》,第189页。
    ⑨张载:《张载集》,第315页。
    ⑩张载:《张载集》,第287页。
    11张载:《张载集》,第266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8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65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3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7页-118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21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33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8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81页。《程氏粹言》记载,子曰:天人无二,不必以合言;性无内外,不可以分语。《程氏粹言》(心性篇)《二程集》第1254页。
    ②明道的“一本”多与“二本”相对而言,而所谓的“二本”在明道的文献中并无一致的意义:可指人性有内外之别;可指诚与心的二分但相包容的关系;可以指有彼此对待的观点去看人天参与的关系;可以指以分别相去看人以外别立一天的天人关系;可以指在道德实践工夫中,致知与格物为两回事。也可以更彻底地泛指一切不能开阔心胸,有分别相的观法。所谓二本在明道的理解中有极不一致的内涵,因而与之相对的一本也并非指向某一特定的本源问题。二本就是落于分别,相对角度去理解世界的道路。那么一本就是无分别相的观法。见《成圣之道》第23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386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9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2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10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64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22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21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235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24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4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0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1页。
    ⑤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第84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178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66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56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49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67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48页。《程氏粹言》,子曰:凡物既散则尽,未有能复归本原之地也。造化不穷,盖生气也。近取诸身,于出入息气见合辟往来之理。呼气既往,往则不返,非吸既往之气而后为呼也。(心性篇)《二程集》第1253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65-166页。《程氏粹言》子曰:真元之气,气所由生,外物之气,不得以杂之:然必资物之气而后可以养元气,本一气也。人居天地一气之中,犹鱼之在水,饮食之真味,寒暑之节宣,皆外气涵养之道也。《程氏粹言》(心性篇)《二程集》第1261页。
    ①侯外庐等著《宋明理学史》认为二程这个说法“不但与道家的说法一致,而且接受了道教胎息说的影响。”第148页。
    ②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35页。
    ③《二程集》中记载以下若干条,正叔言:“蜥蜴含水,随雨雹起。”子厚言:“未必然。雹尽有大者,岂尽蜥蜴所致也?今以蜥蜴求雨,枉求他,他又何道致雨?”正叔言:“伯淳守官南方,长吏使往茅山请龙,辞之,谓祈请鬼神,当使信向者则有应,今先怀不信,便非义理。既到茅山岩,敕使人于水中捕得二龙,持之归,并无他异,复为小儿玩之致死。此只为鱼虾之类,但形状差异,如龙之状尔。此虫,广南亦有之,其形状同,只啮人有害,不如茅山不害人也。”(苏晒《二程集》第112页。苏昞录横渠语云:“和叔言香声。横渠云:‘香与声犹是有形,随风往来,可以断续,犹为粗耳。不如清水。今以清冷水置之银器中,隔外便见水珠,曾何漏隙之可通?此至清之神也。’先生云:‘此亦见不尽,却不说此是水之清,银之清。若云是水,因甚置瓷椀中不如此。”《二程集》第265页。问:“张子曰:‘阴阳之精,互藏其宅’,然乎?”曰:“此言甚有味,由人如何看。水离物不得,故水有离之象。火能入物,故火有坎之象。”《二程集》第394页。张子《正蒙》云:“冰之融释,海不得而与焉。”伊川改“与”为“有”。《二程集》第443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1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7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64页。
    ④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划分,是张载所独创,抑或是张载引自道教张伯端的思想,这是学术史上一个小公案。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三先生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张载关于‘天地之性’与‘气 就是所谓最一般的物性。所谓生理之性,即气的攻取之性,在植物表现为“阴阳升降”,在动物表现为“呼吸”、“聚散”,对于人则表现为“口腹于饮食,鼻舌于臭味”的饮食男女之性,这是人和动物(包括植物等低级生命)所共有的性。至于心理之性,则主要存在于人和高等动物之间,如由气之偏全所决定的性之向好(脾性)、刚柔(质性)、强弱(体性)、智愚(智性)、才不才(才性)等,其虽以人的表现为典型,但仍然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所以,气质之性是一个外延非常广阔的概念,它既可以指一般的物性,又可以涵盖人远离动物的理智之性。见《虚气相即》第123页。其实,气质之性包括攻取之性,饮食男女这些自然本性属于气质之性中合理的一面。
    ①张载:《张载集》,第21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23页。
    ③张载二重结构人性论之贡献:朱熹认为:“气质之说…起于张、程,某以为极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
    读之使人深有感于张、程,前此未曾有人说到此。”高度评价了张载将气质引入心性之学,首创天地之性与气
    质之性的哲理范畴,张载二重人性论确实解决了儒学心性论史上的一个长期以来的难题。劳思光说:张氏对
    于“性”之理论,影响甚大,盖“性”观念之二分,始于张氏。见《新编中国哲学史》《三上》第137页。陈
    植锷认为:张载性二元论差不多囊括了前此一切性学研究的不同观点,在性学史上起到了既总其成又以新面
    目出现的特殊作用。见《北宋文化史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246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63页。
    ⑤林乐昌:《张载佚书孟子说辑考》,《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
    ⑥张载:《张载集》,第25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311页。
    ①林乐昌:《张载佚书孟子说辑考》,《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4期。
    ②张载:《张载集》,第22页。
    ③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470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页。
    ⑤庞万里认为此句为程颢语。见《二程哲学体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47页。
    ⑥张载明确反对告子之说,“以生为性,既不通画夜之道,且人与物等,故告子之妄不可不诋。“《张载集》第22页。张载认为,仅仅把人的生理和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性,既不懂得宇宙生生不息的创生之道,把人与物等量齐观,是不可取的。人要以天地之性作为人的本性,而决不能象告子那样完全把气性或物性作为人的本性。张载与程颢虽然对告子的观点持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但从本质上而言,他们都看重人通过道德 实践去实现天赋予人的本性。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4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78页。
    ③程颢虽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命题,告诉我们心性关系为何,但我们可以从他的思想中合理地推出“本心就是性体,本心生生不已,则此性也是生生不已,心性不二。见郭晓东:《识仁与定性》第108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04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92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13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04页。
    ③劳思光先生认为:伊川此种观点其实是自横渠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而来。见《新编中国哲学史》(三上)第178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04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04页。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09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04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08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5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2页。《程氏粹言》记载,子曰:体会必以心。谓体会非心,于是有心小性大之说。圣人之心,与天为一。或者滞心于智识之间,故自见其小耳。《程氏粹言》(心性篇)《二程集》第1261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9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311页。
    ②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第81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333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63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2页。《程氏粹言》记载,子曰:体会必以心。谓体会非心,于是有心小性大之说。圣人之心,与天为一。或者滞心于智识之间,故自见其小耳。《程氏粹言》(心性篇)《二程集》第1261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23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272页。
    ①王植:《正蒙初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②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第458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256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285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30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4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333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25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313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25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25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333页。
    ⑧张载:《张载集》,第24页。
    ⑨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第122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0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218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216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17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216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17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17页。
    ⑧张载:《张载集》,第17页。
    ⑨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第96页。
    ⑩张载:《张载集》,第23页。
    11张载:《张载集》,第65页。
    12张载:《张载集》,第9页。
    13张载:《张载集》,第76页。
    14张载:《张载集》,第21页。
    ①温伟耀:《成圣之道》,第124页。
    ②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第377页。
    ③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第767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03页。《程氏粹言》记载,张子曰:“性通极于无,气其一物尔。命同禀于性,遇其适然尔。力行不至,难以语性,可以言气;行同报异,难以语命,可以言遇也。”或问:“命与遇异乎?”子曰:“遇不遇即命也。”曰:“长平死者四十万,其命齐乎?”子曰:“遇白起则命也。有如四海九州之人,同日而死也,则亦常事尔。世之人以为是骇然耳,所见少也。”《程氏粹言》(心性篇)//《二程集》第1254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64页。
    ②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35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10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74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98页。
    ②崔大华:《儒学引论》,第615-616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287页。
    ④赵岐等《孟子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352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311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3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280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8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76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2页。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8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94页。
    ⑧张载:《张载集》,第23页。
    ①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08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61页。
    ③徐复观:《有关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基题的考察——释《论语》“五十而知天命”》,《中国学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18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313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9页。
    ④朱熹:《朱子文集·记林黄中辨易西铭》(朱子全书版),第3408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62-63页。
    ②朱熹:《朱子全书》(第十三册),第141-147页。
    ①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12-3313页。
    ②王弼等:《周易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330页。
    ③朱熹:《西铭解》(朱子全书本·第十三册),第141页。
    ④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12页。
    ⑤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04年,第151页。
    ⑥赵岐等:《孟子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75页。朱熹说:“‘塞,只作充塞。横渠不妄下字,各有来处。其曰:‘天地之塞’是用孟子‘塞乎天地’,其曰‘天地之帅’是用‘志,气之帅也’。”《朱子语类》 (卷五十二)1724页。
    ①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16-3317页。
    ②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12页。
    ③郑玄等:《礼记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88页。
    ④赵岐等《孟子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377页。
    ⑤郑玄等:《礼记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658页。
    ⑥赵岐等:《孟子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192页。
    ①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14页。
    ②王弼等:《周易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305页。
    ③郑玄等:《礼记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1438页。
    ④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660-3661页。
    ⑤赵岐等:《孟子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351页。
    ⑥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13页。
    ⑦赵岐等:《孟子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224页。
    ①赵岐等:《孟子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211页。
    ②郑玄等:《礼记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182页。
    ③郑玄等:《礼记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1335页。
    ④颜推之:《颜氏家训》,中华书局,2008年,第12页。
    ⑤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20页。
    ⑥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19页。
    ⑦赵岐等:《孟子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346页。
    ①何晏等:《论语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第159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9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2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7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96页。《程氏粹言》记载,子曰:《订顽》言纯而意备,仁之体也;充而尽之,圣人之事也。子厚之识,孟子之后,一人而已耳。《程氏粹言》(论书篇)《二程集》第1203页。
    ⑤《二程集》第397页。关于这则材料,《外书》另一出记载略有不同:“游酢于《西铭》,读之已能不逆于心,言语之外,别立得这个义理,便道中庸矣。(《程氏外书》(卷十)《二程集》第403页。《程氏粹言》记载,游酢得《西铭》诵之,则涣然于心,日:“此《中庸》之理也。”能求于语言之外也。《程氏粹言》(圣贤篇)《二程集》第1237页。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11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37页。
    ①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229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13页。
    ③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第459页。
    ④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299页。
    ⑤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00页。
    ⑥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00-3301页。
    ⑦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第301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9页。《程氏粹言》记载,子日:仁孝之理,备于《西铭》之言。学者斯须不在,是即与仁孝远矣。《程氏粹言》(论道篇)《二程集》第1179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77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40页。
    ④郭晓东认为:“明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之说显然是受到了横渠的影响。从境界上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与‘民胞物与’可以认为确实是完全一致的。”见《识仁与定性》第112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20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5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74页。
    ③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265-3266页。
    ④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第15页。
    ⑤杨国荣:《善的历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3-255页。 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第360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1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311页。
    ③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第3312-3313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71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64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26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273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7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8页。
    ⑤张载:《张载集》,第8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182页。
    ⑦张载:《张载集》,第182页。
    ⑧张载:《张载集》,第64页。
    ⑨张载对佛教的批判不止于此,他还对佛教的以下方面进行批判:工夫的批评:“学者有息时,一如木偶人, 搐则动,舍之则息,一日而万生万死。学者有息时,亦与死无异,是心死也身虽生,身亦物也。天下之物多矣,学者本以道为生,道息则死也,终是伪物,当以木偶人为譬以自戒。知息为大不善,因设恶譬如此,只欲不息”。《张载集》267-268页。生死成坏的批评:“万物生死成坏,均为有知。”《张载集》320页对佛教致人与小人的批评:“释氏锱铢天地,可谓至大;然不尝为大,则为事不得,若畀之一钱则必乱矣。至如言四句偈等,其先必曰人所恐惧,不可思议,及在后则亦是小人所共知者事。今所谓死,虽奴隶灶间岂不知皆是空!彼实是小人所为,后有文士学之,增饰其间,或引入易中之意,或更引他书文之,故其书亦有文者,实无所依取。”《张载集》248-249页。
    ①张载:《张载集》,第65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94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5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52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38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74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07页。
    ⑥张载:《张载集》,第266-267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4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49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95页。
    ④张载:《张载集》,第278页。
    ①以往对程颢工夫论存在误区,以为“不须致纤毫之力”就可以成为圣贤。对此误读引几例以示说明。《遗书》载:“持国尝论克己复礼,以谓克却不是道。伯淳言:‘克便是克之道。’持国又言:‘道则不须克。’伯淳言:‘道则不消克,却不是持国事。在圣人,则无事可克;今日持国,须克得己便然后复礼。”《二程集》第28页。这里说得很明白,“无事可克”是圣人的事情。刘戢山认为:学者极喜举程子“识仁”,但昔人是全提,后人是半提。“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此全提也;后人只说得“浑然与物同体”,而遗却下句,此半提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此全提也;后人只说得不须两句,而遗却上句,此半提也。《宋元学案》第657页。也就是说学者误读程颢是因为“半提”的缘故。如果进一步以禅宗对照,则可知程颢绝对是重视工夫的。南怀瑾先生对禅宗“顿悟”需要做一番苦工夫有特别地强调。他列举禅宗大师:马祖道一、法融禅师、长庆慧棱禅师在顿悟之前以及在顿悟之后所做的长期的禅定工夫。见《禅宗与道家》,第69-73页。复旦大学出版社。温伟耀也强调:悟可以是“顿悟”,修一定是渐修。《成圣之道》第51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0页。
    ③张载:《张载集》,第77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4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76页。
    ⑥吕思勉说:宋儒好以圣贤气象论人。见《理学纲要》第66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6页。
    ⑧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63页。
    ⑨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86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8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0页。子日:子厚、尧夫之学,善自开大者也。尧夫细行或不谨,而其卷舒运用亦熟矣。《程氏粹言》(圣贤篇)《二程集》第1233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96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1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70页。子曰:世之博闻强识者众矣,其终未有不入于禅学者。特立不惑,子厚、尧夫而已,然其说之流,亦未免于有弊也。《程氏粹言》(圣贤篇)《二程集》第1241页。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43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27页。
    ⑧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24页。
    ⑨张载:《张载集》,第280页。
    ⑩程颢、程颐:《二程集》,第115页。
    11张载:《张载集》,第282页。
    12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76页。
    13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82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61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0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第60页。
    ④吕思勉:《理学纲要》,第65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第335页。
    ⑥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黄宗羲全集本),第699页。
    ⑦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29页。
    ⑧程颢、程颐:《二程集》,第430页。
    ⑨《陈亮集》《伊洛正源》序,中华书局,1987年,第252页。
    ⑩周敦颐已是从工夫体验到本体的人物。虽然受佛道影响,但已有气象。“百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物主,不遂四时凋”《宋元学案·濂溪学案》第638页。邵雍亦曾言“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观物外篇下》。
    ①唐君毅先生说:“程子之学无论其自觉不自觉,吾人皆可说之乃以横渠之学之所终,为其学之所始”。见著《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②张载:《张载集》,第1页。
    [1][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2][宋]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宋]朱熹.伊洛渊源录(朱子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清]黄宗羲著,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黄宗羲全集版)[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5][清]王梓材,冯云濠.宋元学案补遗[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6][魏]王弼等.周易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魏]何晏等.论语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汉]赵岐等.孟子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汉]郑玄等.礼记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南北朝]颜推之.颜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宋]周敦颐.周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2][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朱子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朱子全书本)[M].朱子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朱子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5][宋]陈亮.陈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6][宋]陈淳.北溪字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8][明]冯从吾撰.关学编(附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9][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0][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张岱年.张载——十一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张岱年全集·第三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2]姜国柱.张载的哲学思想[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
    [3]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程宜山.张载哲学的系统分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
    [5]朱建明.张载思想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6]龚杰.张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丁为祥.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杨立华.气本与神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陕西省哲学学会编.气化之道——张载哲学新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0]葛荣晋等.张载关学与实学[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11]赵吉惠、刘学智.张载关学与南冥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2]卡索夫.张载的思想(1020—1077)[M].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4.
    [13]徐远和.洛学源流[M].济南:齐鲁书社,1987.
    [14]潘富恩,徐余庆.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15]卢连章.二程学谱[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16]庞万里.二程哲学体系[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17]程鹰.伊洛学派及其教育思想[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18]蔡方鹿.程颢程颐与中国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19]徐洪兴.旷世大儒——二程[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0]卢连章.程颢程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1]温伟耀.成圣之道——北宋二程修养功夫论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 社,2004.
    [22]郭晓东.识仁与定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3]河南社科院哲学所主编.二程思想研究文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24]河南哲学学会编.洛学与传统文化[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25]赵金昭主编.二程洛学与实学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26](英)葛瑞汉著,程德祥译.中国的两位思想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
    [27]谢无量.中国哲学史[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7.
    [28]胡适.中国哲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
    [29]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二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0]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32]朱伯昆.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34]张岱年.中国古代哲学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5]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6]任继愈.中国哲学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7]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8]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39]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0]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1](日)渡边秀方著,刘侃元译.中国哲学史概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
    [42]吕思勉.理学纲要[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3]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4]钱穆.宋明理学概述[M].台北:台北学生书局,1977
    [45]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6]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7]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8]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49]徐洪兴.思想的转型——理学发生过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0]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51]崔大华.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2]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3]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54]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5]于浩编.宋明理学家年谱[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56]向世陵.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7]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出版社,1986.
    [58]王立文等编.中国古代易学丛书[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
    [59]汤用彤.汤用彤全集(卷二)[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60]陈来.朱子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1]梁绍辉.周敦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2]刘学智.儒道哲学阐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3]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4]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65]陈俊民.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
    [66]束景南.朱子大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7]牟宗三.宋明理学的问题与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8]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69]徐复观.中国学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0]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4.
    [71]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2]陈鼓应.周易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05.
    [73]梁绍辉.濂溪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74]张岂之、刘学智主编.中国学术思想编年(宋元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5]金景芳、吕绍钢.周易全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6]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77]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8]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9]陈荣捷.近思录详注集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0]陈荣捷.朱学论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82]杨国荣.善的历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姜国柱.“关学”与“洛学”[J].哲学研究,1982,(9).
    [2]姜国柱.洛学的产生及其思想渊源[J].中州学刊,1984,(2).
    [3]陈俊民.张载正蒙逻辑范畴结构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3).
    [4]程宜山.关于张载的“德性所知”与“诚明所知”[J].哲学研究,1985,(4).
    [5]李锦全.从洛学与关学的比较看二程思想的地位[J].哲学研究,1988,(2).
    [6]邵显侠.论张载的“知礼成性”说[J].哲学研究,1989,(4).
    [7]李存山.“先识造化”与“先识仁”——从关学与洛学的异同看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及其转型[J].人文杂志,1989(5).
    [8]李景林.二程心性论之异同与儒学精神[J].中州学刊,1991,(3).
    [9]刘学智.关于张载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哲学研究,1991,(12).
    [10]康中乾.论张载“气”范畴的逻辑矛盾——兼论关学衰落的理论根源[J].人文杂志,1992,(2).
    [11]余敦康.张载哲学探索的主题及其出入佛老的原因[J].中国哲学史,1996,(1).
    [12]常裕、孙尧奎.张载心性理论对张伯端内丹学说的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13]屠承先.张载的本体功夫思想及其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1999,(5).
    [14]汤勤福.太虚非气:张载“太虚”与“气”之关系新说[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15]林乐昌.张载对儒家人性论的重构[J].哲学研究,2000(5).
    [16]屠承先.程颢、程颐本体功夫思想之比较[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17]丁为祥.张载虚气观解读[J].中国哲学史,2001,(2).
    [18]林乐昌.张载答范育书三通与关学学风之特质[J].中国哲学史,2002(1).
    [19]丁为祥.张载太虚三解[J].孔子研究,2002,(6).
    [20]成中英、杨柱才.二程本体哲学的根源与架构[J].南昌大学学报2003(1).
    [21]卢连章.论程颐理学思想的传承[J].洛阳大学学报2003(1).
    [22]李承贵.认知与误读——宋代儒士佛教思想论略[J].现代哲学2003(3).
    [23]林乐昌.张载佚书孟子说辑考[J].中国哲学史,2003,(4).
    [24]林乐昌.张载“心统性情”说的基本意涵和历史定位[J].哲学研究2003,(12).
    [25]林乐昌.20世纪张载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向反思[J].哲学研究,2004(12).
    [26]林乐昌.张载成性论及其哲理基础研究[J].中国哲学史,2005(1).
    [27]杨立华.张载哲学中的感与性[J].中国哲学史,2005(2).
    [28]向世陵.张载“合两”成性义释[J].哲学研究,2005(2).
    [29]汤一介.论“天人合一”[J].中国哲学史,2005(2).
    [30]徐洪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略论张载的宇宙本体论及其成因和意义[J].复旦学报,2005(3).
    [31]林乐昌.张载理观探微[J].中国哲学史,2005(8).
    [32]李祥俊.仁学本体论的建构——北宋诸儒仁论特质阐释[J].中国哲学史,2006,(3).
    [33]金春峰.中国哲学之与“两个世界”[J].湖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34]叶文英.张载“性”论四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3).
    [35]徐洪兴.论二程思想之异同[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6]王新春.仁与天理通而为一视域的程颢易学[J].周易研究,2006,(6).
    [37]姜锡东.北宋五子的理学体系问题[J].文史哲,2007(5).
    [38]林乐昌.张载礼学论纲[J].哲学研究,2007,(12).
    [39]林乐昌.张载两层结构的宇宙论哲学探微[J].中国哲学史,2008,(4).
    [40]金春峰.宋明理学若干特性的再认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008,(4).
    [41]李景林.孟子的“辟杨墨”与儒家仁爱观念的理论内涵[J].哲学研究,2009,(2).
    [42]谢寒枫.程颢哲学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43]胡元玲.张载易学与道学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4.
    [44]李任群.两宋理学与道家思想[D].上海:复旦大学,2005.
    [45]陈瑞波.天理与仁的贯通[D].济南:山东大学,2006.
    [46]王帆.张载哲学体系[D].济南:山东大学,2007.
    [47]肖发荣.论朱熹对张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