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白蛇传传说是中华民族著名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为数不多的“古今发展一直健旺的民间故事类型”①。白蛇传因其广大的受众群体,悠久的传承历史,广袤的传播范围被赞誉为民间文学“经典”。“经典”的建构生成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经典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工业社会日趋进发,农耕文明加速现代转型的历史语境下,白蛇传传说依然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和“经典地位”的现象,是个值得追寻的问题。这里,笔者主要从经典的“实在本体”、“关系本体”及其经典的“当代承继”三方面来探讨白蛇传作为“经典”的建构,并结合传说所承载的具体文化意义来对传说的“经典化”作出相应的文化阐释,以期能为当下的民间传说传承提供“借鉴”与“参考信息”。
     文章首先从“文学经典”概念着手,集各家所长,提出自我对“文学经典”概念与经典特征的认识。继而,由“文学经典”具化到“民间文学经典”。对白蛇传的“民间文学”经典定位进行相应分析,从学理角度佐证其“经典”的地位。
     本文根据白蛇传传说演变发展、传播传承过程中所依凭的传播媒介对之进行不同阶段的划分与阐释,指出白蛇传口头叙事主要以民间传说白蛇传和民间歌谣白蛇传的形式活跃在民众生活当中。口头叙事是白蛇传叙事的起点,也是其能提升至经典的“根本”。书面叙事白蛇传在口头叙事的基础上,以民间“本事”为依托的文人叙事。其中通俗文学的介入使得传说的情节日渐曲折动人,人物形象逐渐饱满圆润;精英文学的介入则使传说具备更多的时代特征和思辨色彩。两者的融合使得传说逐步朝着“关风化”和“雅化升格”的方向发展。影视作品白蛇传是以白蛇传为原型,对白蛇传传说进行的“现代化”和“影视化”处理。这一演绎模式适应了当代人的娱乐需求,稳固了白蛇传的“经典”地位。网络叙事白蛇传虽然兴起较晚,但影响巨大。网络平台的开放性、虚拟性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白蛇传“民间性”的回归。网络小说、论坛、续书、漫画、恶搞等较为“现代”的形式被运用到白蛇传的传播传承当中,深化、扩展了传说的代际传承模式。
     传说承载的文化精神,昭示的文化品格是其“经典化”的精髓和动力。白蛇传传说以异类婚恋的故事形态隐喻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理想追求。传说中的“人妖恋”深刻展现了人类对生命、对人性的深度思考,并以具象化的方式展现了人类对自由、对平等、对婚恋、对狂欢等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经典的建构生成必然与其艺术路径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白蛇传晋升“经典”的原因之一:在于对白娘子、许仙、小青、法海等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刻画,透过这些典型人物形象可见其背后所展现的人们的悲喜与爱憎。之二:在于传说的叙事结构,白蛇传传说采用了民间常用的二元对立结构:“设禁”与“违禁”;“善”与“恶”;“强”与“弱”等对立结构。这些对立几乎贯穿了白蛇传发展的各个阶段。之三:在于传说的叙事角度,白蛇传传说充分体现了原型叙事,“小传统”叙事与“大传统”叙事结合的“互动”叙事。三者彼此借鉴,合力推动,最终实现了“三位一体”构造下的“经典”。
     毋容置疑,白蛇传的经典化与其间杰出的创作者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创作主体创作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其中较为优秀的代表作,成为传说演变发展、传播传承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白蛇传流变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冯梦龙在白蛇传的演变发展中起到了串联成篇、“节点”转换和使传说趋向“世俗化”的作用。黄图珌和方成培乃白蛇传戏剧的奠基人。其中黄图珌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白蛇传艺术形式的转化及其“宿缘”和“情太痴”两大主题的引入与挖掘上。与黄图珌相比,方成培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对白娘子这一形象的美化上,方成培通过增设“端阳”、“盗草”、“夜话”、“塔圆”等回目,几乎褪却了白蛇身上所有的妖性。鲁迅和田汉的最大贡献是将白蛇传这一古老传说,拉进了“革命抗争”的话语体系,为白蛇传传说注入了“反抗”主题。《新白》剧组和《青蛇》剧组则是两种当下不同的书写范式,前者是对理想和谐生活的想象性表述,后者是对传统男权话语体系的反击,以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男性,开创了白蛇传现代情欲书写模式。
     伴随接受美学的兴起,文学作品的接受者逐渐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就白蛇传来说,接受者不仅在传说的传播传承中发挥着重大功用,在传说意义的生成与建构上,也具有重要功能。他们甚至可以左右白蛇传的发展方向。更为重要的是,白蛇传中存在“创作接受同体”的现象。即此时此地的接受者,可以成为彼时彼地的讲述者、书写者。更甚者,作为接受者中的少数人可能成为传说的“发现人”,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社会地位、学术威望、个人魅力等促进白蛇传的“经典化”进程。
     在世界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影响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如火如茶地展开。2006年白蛇传传说经江苏镇江、浙江杭州两地联合申报,成功登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此,一来提升了白蛇传的知名度;二来进一步扩大了传说的影响,于潜移默化间促进了传说的传播传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白蛇传的“当下”意义与价值具体体现在“文化精神”、“历史存在”、“物质财富存在”等几个方面。对于白蛇传经典延续,政府、民众和产业等相关层面已做出了具体努力。政府以行政律令、法律法规的形式在“大层面”上引导社会舆论、规范社会行为,并在必要时对需要支持的项目提供相应经济支持;民众以“自发”“行为叙事”和“自觉”组织等形式维系传说的传承;产业则以经济收益为动力,将这一古老传说与现代科技手段紧密结合,使之再度融入民众生活。
     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传播传承过程中,白蛇传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影响。白蛇传的“经典地位”是各种力量相互博弈、角逐的结果。可以说,白蛇传的“经典化”是民间文学、通俗文学、精英文学——“三位一体”合力建构的结果;是民间话语、主流话语、甚至宗教话语等各种社会力量相互渗透的结局;是白蛇传以“海纳百川”、“与时俱进”品格采纳各种演绎方式与包容各种书写范式的成果。
     同时,作为文化原型,白蛇传“还有旺盛的生命力,它还没有被定型,它还等待着有创造力的颠覆者,从颠覆《白蛇传》,解构《白蛇传》为传统原型找到新活力”;作为民众生活实践的组成部分,它还有“与民同在”的亲和力,亦然活跃在民众生活当中,继续演变发展、传播传承;作为文化资源,它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品格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与转化,实现其由资源向资本的转化,于经济效益的生成中实现传说的保护传承。
The Legend of White Snake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ales in China and it's also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legend among Chinese people. It is known as a classic legend because of its numerous audience, long history and wide spreading. Classic is constructed for a long time for it experiences a long and complex process, which results from the joint effort of several factors.
     It is worthy searching for the reason why the legend of White Snake still shows a positive developing trend and a stable position as classic, although we are now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 increase of industry, and the gradual withdraw of farming civilization. Here, the writer discussed it in three parts: the legend itsel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tology and the contemporary inheritance; and gave a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alization of legend, hoping it could be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folkloric legend. This paper firstly put forward its definition of specific "folk literary classic" from general "literary classic"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scholars appropriate opinions and the author's own understanding. Then it offered a concrete analysis and also a theoretical proof to fix the classic position of White Snake.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the author divided and interpret the evolution, development,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legend White Snak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dia it relied 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oral narration form of White Snake actively existed in the public by folk legend White Snake and folk song White Snake. Oral narration w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White Snake, and also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it. Narration in written form which based on oral narration utilized folkloric original story to proceed writers' narration. The intervention of popular literature made the plot of White Snake twist and turn, the characters vivid and lively; the intervention of elite literature then made the legend bea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speculative mean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lead the legend into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elegant upgrading".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of White Snake used the legend White Snake as the prototype, and disposed it in films and televisions by modernization. This pattern adapted to the recreation mode of modern people and stabilize the the classic position of White Snake. Although network narration of White Snake rose lately, but its impact was great. The openness and virtuality c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return of folk for White Snake. The modern forms on the internet such as hypertext fiction, forum, sequel, caricature and spoof, etc were all applied in the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White Snake, which deepened and extended the inter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mode of it.
     In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stated that the cultural characters the legend bore was the essence and motivation of classicalization. The legend of White Snake, in forms of marriage between creatures of different species, was a metaphor of the human beings' living condition and ideal pursuit. Love between people and freaks in the legend profoundly showed out the deep thinking of human beings toward life and human nature, and also concretely revealed the pursuit and yearning of freedom, equality, marriage and carnival of human beings.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d the artistic path of White Snake. The author acknowledged that White Snake was promoted as classic for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 first, the shaping of typical characters such as White Lady, Xuxian, Xiaoqing and Fahai, through which the bittersweet, love and hate could be seen; second, the structure of narration——the Binary structure, such as "setting ban" and "violating ban","goodness" and "evil","strong" and "weak", which ra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White Snake; third, the narrative angle of the legend, which sufficiently embodied the archetypal narration, the "interactive" narration of "small tradition" narration and "great tradition" narration. The classic was constructed by the joint promotion of the three methods.
     Chapter five mainly discussed the representative creators and work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is paper expected that Feng Menglong functioned a lot in the series connection and secularization of White Snake.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Huang Tubi and Fang Chengpei were their transformation of the artistic forms of White Snake and their bringing-in and digging-out of two themes of "predestine relationship" and "unreasoning love". Comparing with Huang Tubi, the contribution of Fang Chengpei highlighted on the beautifying of White Lady, Fang Chengpei almost faded all the evil spirit of White Lady by adding the chapters of "Duan Yang","stealing grass","night talk" and "tower park", etc. The biggest contribution of Lu Xun and Tian Han was that they pulled the old legend into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revolutionary struggle", which implant the theme of "revolt" into White Snake."New White Snake" and "Green Snake" were two different paradigms at present, the former one was an imaginative expression of ideal harmonious life, and the latter one was a counterattack of traditional patriarchal discourse system, which reexamined males in the perspectives of females and initiated the pattern of modern lust writing.
     The sixth chapter deeply investigated the acceptors of the legend White Snake by the theory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It found that it not only functioned in the transmission and inheritance, but also had important func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nnotations. They could even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hite Snake. More important, the acceptors were sometimes composers or narrators at the same time. Moreover, a few among the acceptors might become the finders of the legend, who can promote the classicalization of White Snake relying on their social status, academic prestige and individual charm, etc.
     The seven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d the present meaning of White Snake, which specifically revealed in "cultural spirit","historical existence" and "material wealth". As for the continuation of White Snake, the author stated that it could turn to three levels: government, public and industry. The government could guide the media, standardize social behaviors and give corresponding support to the projects necessarily; the public might keep up the inheritance of legend by spontaneous behavior narration and conscious organization.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author gave 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lassic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he classicalization of White Snake resulted from the joint effort of folk literature, popular literature and elite literature; from the game of folk discourse, mainstream discourse and even religious discourse; from its acceptance of various paradigms for further interpretation of its essence for its characters of "all rivers running into sea" and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As a cultural prototype, White Snake still has exuberant vitality. It has not been finalized yet, and it still waits for some creative disruptors, which aims at finding new vigor of traditional prototype from the subvers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itself "; as part of the public life practice, it still has the affinity of "with the people", which actively exists among the people by continuous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引文
① 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① 蒋勋.舞动白蛇传[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8.
    ① 杨新磊.《白蛇传》的二十三个影视版本及其多维探究[J].文化研究,2012年第1期.
    ② 贺学军.中国四大传说[M].台北:云龙出版社,1989:189-218.
    ③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194.
    ① [英]哈佛尔:论艺术[A].转引自:张夫也,孙健君主编.一本刊物与一个时代<装饰>纪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出版2001:96.
    ① 吕洪年.《白蛇传》的古源与今流[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① 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N].语丝周刊第1期,1924年17日.
    ② 钱静芳.小说丛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97.
    ③ 胡士莹.白蛇故事的发展—从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谈起[N].浙江日报,1956年12月6日.
    ④ 王骧.白蛇传神话的镇江一源[N].人民日报,1962年6月5日.
    ⑤ 王骧.白蛇传故事探源[A].民间文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① 马紫晨.《白蛇传》故事研究及其本源试析[J].中州今古,2002年第2期.
    ② 戈中博.浪漫缘分,爱的桥梁—白蛇传故事起源的河南汝阳说[A].戴不凡等著,陶玮选编.家谈白蛇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③ 佚名.白蛇故事起源在河南济源的西湖[A].戴不凡等著,陶玮选编.名家谈白蛇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④ 秦女、凌云.白蛇传考证[J].中法大学月刊(第二卷).1933:123.
    ⑤ 赵景深.弹词考证[M].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61.
    ⑥ 丁乃通.高僧与蛇女—东西方“白蛇传型”故事比较[A].丁乃通著,陈建宪等译.中西方叙事文学比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⑦ 孙正国.口头媒介视野下《白蛇传》的故事传统[J].长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⑧ 阿英.《断桥》上的三种思想[C].艺术日扎.上海晨光出版公司,1951年,转引自《阿英文集》.
    ① 陈建宪.从淫荡的蛇妖到爱与美的化身[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② 张万丽.《白蛇传》青蛇形象的流变及演绎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7.
    ③ 高艳芳.青蛇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
    ④ 李丽丹.从色诱到殉情—冯梦龙对白蛇传的情节与主题思想发展的贡献[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⑤ 段美华.白娘子擅变的历史价值[J].海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⑥ 范金兰.白蛇传故事型变研究[M].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
    ⑦ 张万丽.白蛇传青蛇形象的流变及演绎初探[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① 霭庭.白蛇故事起源之推测[J].天地人,“中国民间文学专号”第一卷第一期.上海独立出版社,1936年7月16日.
    ② 潘江东.白蛇故事之东西流播[A].戴不凡等著,陶玮选编.名家谈白蛇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③ 张庚.关于《白蛇传》故事的改编[N].文艺报.1952年12月10日.
    ④ 罗永麟.关于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改编和再创作问题[A].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1986:147.
    ① 陈晨.重述神话、故事新编—论《白蛇传》故事对当代文学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1.
    ② 王菲.论白蛇传的神话重述[D].山东大学,2011.
    ③ 李耘.现代影视中的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以白蛇传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08.
    ④ 张旭.从经典到伪经典—论《白蛇传说》的电影改编[J].枣庄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⑤ 闫宁.从电影《白蛇传说》看文化经典的现代传播[J].电影文学,2012年第7期.
    ⑥ 罗永麟.《白蛇传》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A].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132.
    ⑦ 陈勤建.白蛇形象中心结构和民俗渊源及美学意义[A],民间文学辑刊,1984年第6期.
    ⑧ 徐华龙.《白蛇传》与饮食习俗[A].戴不凡等著,陶玮选编.名家谈白蛇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⑨ 董上德.“白蛇传故事”与重释性叙述[J].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⑩ 黄宝富,左继华.白蛇传说的女性主义研究[J].时代文学,2010年第5期.
    ① 刘红.悖离:四大传说悲剧结局的一种阐释[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② 唐真.扬剧白蛇传的艺术特色[J].上海戏剧,1962年第6期.
    ③ 赵锡华.川剧白蛇传的特色[N].文汇报,1959年5月4日.
    ④ 李悔吾.雷峰塔传奇试论[J].湖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⑤ 孙先成.正义与邪恶的颠倒—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观后[J].电影评论,2002年第2期.
    ⑥ 许文蔚.试论黄图珌的《雷峰塔传奇》[J].戏剧艺术,1993年第4期.
    ⑦ 蔡月宇.电影《青蛇》中法海的“成见”及转变[J].新闻世界,2012年第1期.
    ⑧ 朱崇科.混杂雅俗的香港虚构—浅解李碧华《青蛇》[A].戴不凡等著,陶玮选编.名家谈白蛇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⑨ 王静.《白蛇传说》的人性观[J].电影文学,2012年第10期.
    ⑩ 方燕妹.人间:重述白蛇传[J].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
    11 赵景深.弹词考证[M].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
    12 刘笑玲.雷峰塔奇传的情节、叙事视角与主题[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13 陈云发.蛇妖蛇精蛇仙—试论白蛇形象从邪魅到人格魅美的升华[A].戴不凡等著,陶玮选编.名家谈白蛇传,北 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① 林显源.传统戏曲中白蛇形象演变与其内容意义初探人格美的升华[A].戴不凡等著,陶玮选编.名家谈白蛇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② 秦女、凌云.白蛇传考证[J].中法大学月报(第二卷),1993.
    ③ 蔡春华.中日两国的蛇精传说—从《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与《蛇性之淫》谈起[A].戴不凡等著,陶玮选编.名家谈白蛇传.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④ 孔凌霄.中日文学中的蛇女形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
    ⑤ 吴圣杨、赵燕兰.佛教与民间信仰的相遇—泰国《鬼妻》与中国《白蛇传》的比较分析[J].东南亚研究,2012年第1期.
    ① 孙正国.媒介形态与故事建构—以《白蛇传》为主要研究对象[D].上海大学,2008.
    ① 殷学明.大众文化视界下“经典”释义考辩[J].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②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③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④ 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3期.
    ⑤ 南帆.文学理论[J]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⑥ 孙士聪.经典的焦虑与文艺学的边缘[J].天津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
    ⑦ 谢冕.文学经典的魅力不会消失[J].北京日报,2001年1月10日.
    ⑧ 张德明.经典的普世性与文化阐释的多元性—从荷马史诗的三个后继文本谈起[J].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⑨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⑩ [荷兰]佛马克.文化研究与文化参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9.
    ①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② 殷学明.大众文化视界下“经典”释义考辩[J].沈阳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③ 李建军.经典的律则[J].小说评论,2011年第3期.
    ④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3期.
    ⑤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⑥ 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2期.
    ⑦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① 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当下的命运[J].吉首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② 熊辉.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语境中的转变[J].当代文坛,2006年第2期.
    ③ 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3期.
    ④ 张淳.从四大名著“变脸”看文学经典当下的命运[J].中州学刊,2005年第4期.
    ⑤ 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① 余岱宗.文学经典:“筛选”与“危机”[J].东南学术,2007年第1期.
    ② 凌建英、梁晨霞.读图时代文学经典审美教育价值[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③ 吴泽泉.快感的诞生——对“戏说经典”现象的文化学分析[J].中州学刊,2005年第4期.
    ④ [俄]弗·雅·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8.
    ① 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年第1期.
    ① 王中江.经典的条件:以早期儒家经典的形成为例[J].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2期.
    ②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续[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63.
    ②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续[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③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2663.
    ①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著,黄灿然译.为什么读经典[C].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3.
    ② 尹艳涛.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经典接受[D].第S1期.
    ①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② T·S艾略特.批评的功能[A].美国作家论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4:170.
    ③ 伊塞尔.阅读过程:一种现象学方法探讨[A].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85.
    ① 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J].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2期.
    ②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① 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58.
    ② 李泽厚.美学旧作集体[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25-236.
    ③ 施叔青.文坛反思与前瞻:施叔青与大陆作家对话[M].香港:明窗出版社,1989:179.
    ④ 鲁迅.集外集·绛洞公主小引[A].鲁迅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19.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4.
    ② [荷兰]佛马克.文化研究与文化参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9.
    ③ 徐明莺、秦明利.理解文学的难题:经典的开放性和诠释的有限性[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④ 姚小欧.中国古典名著的电视剧改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5.
    ⑤ 李建军.经典的律则[J].小说评论,2005年第5期.
    ⑥ 章安祺编订.谬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1987:85.
    ① 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上)[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3期.
    ②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③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①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G].北京:中华书局,1986:2515.
    ① 李雄飞.中国民间文学经典论[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② 李雄飞.中国民间文学经典论[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① 潘江东.《白蛇传》故事研究[M].台北:台湾书局,1985:89.
    ② 马紫晨.白蛇传故事研究及其本源试析[J].中州今古,2002年第2期.
    ① 埃伦茨韦格.艺术的潜在次序[C].当代美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420.
    ② 李慧芳.中国民间文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04.
    ① [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杜力平译.大众传播绪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9.
    ② [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晔译.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3.
    ③ 王一川.文学理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11.
    ④ 孙正国.论口头媒介视野下《白蛇传》的故事传统[J].长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⑤ 程蔷.民间叙事模式与古代戏剧[Jl.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⑥ 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① 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0.
    ② 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M].北京:中华书局,1979:373-375.
    ① [旧]柳田国男著,连湘译.传说论[M].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1998:26.
    ② 刘勇强.古代小说情节类型的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2010第3期.
    ③ [清]玉山主人.雷峰塔奇传[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1.
    ① 胡适.三侠五义序[Cl.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193.
    ② 鲁迅.鲁迅全集[C]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58.
    ③ 浦泉,群明编.明清民歌选(甲集)[C].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107.
    ① 曹毅.民间歌谣与昭君传说的交融与整合[J].湖北民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② [俄]普列汉诺夫著,曹葆华译.论艺术[明.上海:三联书店1973:36.
    ③ [美]约翰·迈尔斯·弗里著,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6.
    ④ [美]约翰·迈尔斯·弗里著,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3.
    ⑤ [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6.
    ① 顾希佳.从梁祝传说看民间故事与通俗文艺的互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② 苑利.故事传承路径[G].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③ 孙正国.口头媒介视野下《白蛇传》[J].文化遗产,2010年第6期.
    ④ 黄天骥.《牡丹亭》的创作和民俗素材提炼[J].文化遗产,2011年第4期.
    ① 蒋和宝、俞家栋.市井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32.
    ②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27.
    ① 黄永林.论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分野[J].文艺争鸣,1991年第6期.
    ① 三爱.论戏曲[C].新小说(第二卷),1905:2.
    ② 林新荣.基于镇江历史文化的《白蛇传》故事研究[D].山东大学,2008.
    ③ 董上德.小说、讲唱文学与戏剧:从演出角度看叙事方式的转换[J].文化遗产,2013年第2期.
    ① 曹禺.编剧术[Cl.曹禺全集(第5卷),武汉: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141.
    ② 蔡仪.中国戏曲序跋汇编[C].卷十三戊编传奇四,济南:齐鲁书社,1989:1821.
    ③ [英]哈佛尔.论艺术[C].转引自:张夫也,孙健君主编.一本刊物与一个时代<装饰>纪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出版,2001:96.
    ① 贾磊磊.影响的传播[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② [英]奥尔.欧美文学改编的电影[J].世界电影,1999年第3期.
    ③ 李杨.当代民间传说三题[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① 张德祥.名著改编中存在的问题[J].文艺评论,2005年第3期.
    ② 杨新磊.《白蛇传》的二十三个影视版本及其多维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第1期.
    ① 戴维·波德威尔,克里斯·琴汤普森著,陈梅译.电影艺术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48.
    ② 杰·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J].世界电影,1982年第1期.
    ③ 杰·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J].世界电影,1982年第1期.
    ① 杰·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J].世界电影,1982年第1期.
    ①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04.
    ①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周宪、何道宽译.理解论媒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① 李寻欢.我的网络文学观[J].网络报·大众版,2000年第2期.
    ② 李寻欢.我的网络文学观[J].网络报·大众版,2000年第2期.
    ③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4-107.
    ①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8.
    ②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1.
    ③ http://www.bookabc.net/5200/58518/
    ① 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66.
    ①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胡曾译.代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① [美]弗洛姆著,赵正国译.爱的艺术[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12.
    ② 郑思想.中国性文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4:422.
    ① [保]基·瓦西列夫著,赵永穆等译.情爱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42.
    ② 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15.
    ③ 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299.
    ④ [美]A·H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动机与人格[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8-29.
    ⑤ [美]A·H马斯洛著,许金声译.洞察未来[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258.
    ① 冯梦龙.情史类略[M].长沙:岳麓书社,1984:1.
    ② 王蒙.《白蛇传》与《巴黎圣母院》[J].读书,1989年第4期.
    ① 刘艳.美国华文女性写作的历史嬗变—以於梨华和严歌苓为例[J].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② 李碧华.青蛇[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78-380.
    ① 周作人.平民文学fcl.钟叔河主编.周作人散文集(3).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104.
    ② 董上德.“白蛇传故事”与重释性叙述[J].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6.
    ③ 张祖群.基于《白蛇传》文本的人性在诠释[M].美与时代,2012年第12期.
    ①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64.
    ② [苏]巴赫金著,钱中文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50.
    ③ 林新荣.基于镇江历史文化的《白蛇传》故事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29.
    ④ 刘守华.文化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15-216.
    ⑤ Axel Olrik, "Epil Laws of Folk Narrative", International Folkloristics, Edited by Alan Dundes,Roman & Litterfild Publishers,Inc.1999p.95.
    ⑥ Alan Dundes,ed.,Interpreting Folklor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0,Preface Viii.
    ⑦ 程蔷.民间叙事模式和古代戏剧[J].文化遗产,2000年第5期.
    ⑧ 董上德.古代民间叙事策略及其文化内涵[J].学术研究,2006年第6期.
    ⑨ 陈泳超.民间叙事中的“伦理悬置”现象—以陆瑞英演述的故事为例[J].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763.
    ② 王充著,黄晖校.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935.
    ③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300.
    ① 刘城淮,刘春风.简论怪话[C].中国民间文化地方信仰.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俗学会编.1995:128.
    ② 黄景春.人与异类婚恋故事的情节结构分析——兼谈人仙恋与人妖恋情节之异同[J].湖北民族学院学,2006年第4期.
    ③ 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
    ④ 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C].台北:书林出版公司,1992.
    ①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3.
    ② 俞汝捷:幻想和寄托的国度,志怪传奇新论[M].新北市:淑馨出版社,1991:52.
    ① 蔼理士(Havelock Ellis)著,潘光旦译:性心理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64.
    ② 蔼理士(Havelock Ellis)著,潘光旦译:性心理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64.
    ③ 鲁迅.古小说钩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181-185.
    ④ [清]李庆辰著,高洪钧、王淑艳点校.醉茶志怪[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90-92.
    ① 刘仲宇.人妖之间的“恋情”[J].民间文化论坛,1999年第3期.
    ① 刘利鸽等.明清时期男性失婚问题及其治理[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② 王骧主编.镇江谚语[A].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江苏镇江市卷本[C].镇江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印编,1989:112.
    ③ 冯梦龙编撰,关德栋选注.拜月[A].挂枝儿山歌[C].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58.
    ④ [明]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C].警世通言.北京:中华书局,2009.
    ⑤ 良士改编.白蛇传[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38.
    ⑥ 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15.
    ⑦ [德]莫里哀·盖格儿著,艾彦译.艺术的意味[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69.
    ⑧ 赵宝军.文化价值的人本视阈[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① 李防等编著.太平广记[M].(卷四百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3750-3752.
    ② 李防等编著.太平广记[M].(卷四百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3750-3752.
    ③ 洪梗编,王一工校.清平山堂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3-19.
    ④ 刘城淮,刘春风.简论怪话[C].中国民间文化地方信仰.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俗学会编.1995:128.
    ① 鲁迅.鲁迅全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2.
    ② 向培良.白蛇与许仙[J].《北新》半月刊物卷四第七期,1930年4月.
    ③ 高长虹.白蛇[J].《长虹周刊》第十九期,1929年6月8日.
    ④ 顾一樵.白娘娘[Ml.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⑤ 王景中改编.豫剧·白蛇传[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56.
    ⑥ 重庆市戏曲工作委员会编.川剧六十六白蛇传[M].重庆:重庆市人民出版,1957.
    ⑦ 袁多寿改编.白蛇传·秦腔[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
    ① 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审室改编.白蛇传·越剧[M].上海:海文化出版社,1955.
    ② 田汉.怎样写《金钵记》[C].田汉文集(第10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483.
    ③ 戴不凡.评《金钵记》.人民日报,1952年9月12日第3版.
    ④ 王正强选编.白蛇传·秦腔[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9:18.
    ⑤ 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审室改编.白蛇传越剧[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5年:46.
    ⑥ 苗时培.白蛇传评剧[Ml.北京:北京宝文堂书店,1954:18.
    ⑦ 张恨水.白蛇传·序[M].上海:通俗文艺出版社,1955:1.
    ① 周扬.改革和发展民族戏曲艺术——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上的总结报告.
    ② 刘再复.广义情欲[J].求索,1986年第3期.
    ③ 李碧华.青蛇[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④ 严歌苓.白蛇[J].十月,1985年第5期.
    ⑤ 周蜜蜜.蛇缠[J].香港文学,2008年1月号.
    ⑥ 李峰.谈小说《青蛇》与后现代叙事[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第2期.
    ① 李乔.情天无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② 李锐、蒋韵.人间—重述白蛇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③ 蔡仪.中国戏曲序跋汇编[C].卷十三戊编传奇四.济南:齐鲁书社,1989:1821.
    ④ 李碧华.青蛇[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28.
    ⑤ 芭蕉.白蛇·青蛇[Ml.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271-272.
    ⑥ 李乔.情天无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93.
    ⑦ 李乔.情天无恨[Ml.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209.
    ⑧ 李乔.情天无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201.
    ① 李锐、蒋韵.人间—重述白蛇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5.
    ② 恩斯特·卡希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8.
    ① [俄]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普罗普著,贾放译.故事学纲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① [明]洪根编,谭正璧校点.西湖三塔记[C].清平山堂话本(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① 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动机与人格[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8-29.
    ② 赫伯特·马尔库塞著,黄勇,等译.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31.
    ③ 林晓燕.程朱理学禁欲观念对晚明戏曲的影响[J].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④ 王孝焦点校.冯颢著.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6:301.
    ⑤ 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C].警世通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4:443.
    ⑥ 冯梦龙.情史类略[Ml.长沙:岳麓书社,1984:1.
    ⑦ [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56.
    ① 刘敬圻.困惑的明清小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141.
    ② 罗永麟.关于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改编和再创作问题[C].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中国文艺出版社,1986:147.
    ① 梦花馆主.白蛇全传[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9:128.
    ② 叶桂刚,王贵元主编.中国古代十大悲剧赏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344.
    ③ 叶桂刚,王贵元主编.中国古代十大悲剧赏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347.
    ④ 梦花馆主.白蛇全传[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9:228.
    ⑤ 叶桂刚,王贵元主编.中国古代十大悲剧赏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347.
    ① 田汉.白蛇传·序[C].柏彬、徐景东等编选.田汉专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69.
    ② 苗时培.白蛇传·评剧[M].北京:北京宝文堂书店,1954:51.
    ③ 重庆市戏曲工作委员会编.川剧六十六白蛇传[M].重庆:重庆市人民出版社,1957:68.
    ④ 王景中改编.豫剧·白蛇传[M].郑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1956:29.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99.
    ① 井上元了著,蔡元培译.妖怪学[M].(原名为《妖怪学讲义录总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4.
    ② 刘城淮,刘春风.简论怪话[M].中国民间文化地方信仰.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民俗学会编,1995:128.
    ① 刘勇强.中国神话与小说[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130.
    ②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8.
    ③ 葛洪.抱朴子·登涉第十七[C].上海:上海:三秦出版社,1999:448.
    ④ 郭璞.玄中记[C].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391.
    ⑤ 叶舒宪.性别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32.
    ⑥ 肖世才.落魄文人的白日梦-《聊斋志异》女妖故事中的男性心理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①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C].颜渊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121.
    ② 洪楩编,王一工校.清平山堂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3.
    ③ [明]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C].北京:中华书局,2009:279.
    ④ [明]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C].北京:中华书局,2009:279.
    ① 李恕基主编.田汉戏曲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245.
    ② 李恕基主编.田汉戏曲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254.
    ③ 王正强选编.白蛇传秦腔[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9:33.
    ④ 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审室改编.白蛇传[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5:79.
    ① 李乔.情天无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93.
    ② 余秋雨.文化苦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① 王国平.西湖文献集成[C].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36.
    ② [清]方成培著,李玫注释.雷峰塔[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5.
    ③ [清]方成培著,李玫注释.雷峰塔[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32
    ④ 鲁迅.鲁迅全集[C](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58.
    ① 王景中改编:豫剧·白蛇传[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56.
    ② 重庆市戏曲工作委员会编.川剧六十六白蛇传[M].重庆:重庆市人民出版社,1957.
    ③ 袁多寿改编.白蛇传·秦腔[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
    ④ 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审室改编.越剧·白蛇传[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5.
    ⑤ 李恕基主编.田汉戏曲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⑥ 王正强选编.白蛇传·秦腔[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9:18.
    ⑦ 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审室改编.白蛇传·越剧[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5:46.
    ⑧ 何迟、林彦:新白蛇传·京剧M[.]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51:44.
    ⑨ 苗时培.白蛇传评剧[M].北京:北京宝文堂书店,1954:18.
    ① 万建中.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58.
    ②. Propp,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translated by Laurence Scott (Austi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77),p.26-27; 121-127.
    ① [俄]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普罗普著,贾放译.故事学纲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
    ① 王春林.大团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144.
    ② [丹麦]阿克塞尔奥尔里克.民间故事的叙事规律[C].阿兰邓迪斯编,陈建宪等译:世界民俗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193.
    ① [加拿大]若斯洛普·弗莱著,孟详春译.世俗的经典:传奇故事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8.
    ② [美]阿瑟·阿萨·伯杰著,姚媛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81.
    ③ 李慧芳.民间故事的艺术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61-62.
    ④ 万建中.论民间童话的叙事形态[J].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①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18.
    ②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M].(第三章)静庵文集,1905年刊本.
    ③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M].(第三章)静庵文集,1905年刊本.
    ① 浦安迪著,张文定编.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
    ② 黄永林.大众文学的现代特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3期.
    ③ 高艳芳.白蛇传:“三位一体”合力建构的经典[J].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5期.
    ④ 万建中.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
    ⑤ 丁乃通.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0-73.
    ① 陈建宪.女人与蛇——东西方蛇女故事研究[J].民间文化论坛,1983年第3期.
    ② 马紫晨.《白蛇传》故事研究现状及其本源试析[J].中州今古,2002年第2期.
    ③ 转引自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出版社1989:267.
    ④ 郑土有.中国螺女型故事与仙妻情结研究[J].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
    ① [清]方成培著,李玫注释.雷峰塔[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22.
    ② [美]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著,王莹译.农民社会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③ 池莉.我[J].花城,1997年第5期.
    ④ 刘半农.通俗小说之积极教训与消极教训[C].徐瑞岳编.刘半农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74.
    ① 易存国.中国审美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12.
    ②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C].钟敬文主编.孟姜女故事论文集.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92.
    ③ 蔡仪编.中国戏曲序跋汇编[C].卷十三戊编传奇四.济南:齐鲁书社,1989:1821.
    ①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143-145.
    ② 向柏松.关羽崇拜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①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论文集[C].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92.
    ② Turnner Victor: The Forest of Symbols Aspece of Ndembu Ritual 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1987,22.
    ③ 胡万川.冯梦龙生平及对小说之贡献[D].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73:112.
    ④ 戴不凡等著,陶玮选编.名家谈白蛇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设,2006:3.
    ① 刘守华.中国民间文学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① 施爱东.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J].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
    ② 施爱东.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M].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
    ① 胡万川.冯梦龙生平及对小说之贡献[Dl.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73:112.
    ② 董上德.“白蛇传故事”与重释性叙述[J].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③ 程蔷.中国民间传说[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① 颜长珂.古典戏曲纵横谈[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111.
    ② 颜长珂.古典戏曲纵横谈[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111.
    ③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全集[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438.
    ① 张庚、郭汉成.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972.
    ② 蔡仪.中国戏曲序跋汇编[C]卷十三戊编传奇四.济南:齐鲁书社,1989:1821.
    ③ 赵景深.弹词考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① Seldon,Raman.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y Literary Theory.Pearson Education Ltd.2004,P135.
    ② 蔡仪.中国戏曲序跋汇编[C]卷十三戊编传奇四.济南:齐鲁书社,1989:1821.
    ③ [清]方成培著,李玫注释.雷峰塔[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5.
    ① 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15.
    ② 鲁迅.鲁迅全集[C]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58.
    ③ 李恕基主编.田汉戏曲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254.
    ④ 高长虹.白蛇[J].《长虹周刊》第十九期,1929年6月8日.
    ⑤ 向培良.白蛇与许仙[J].《北新》半月刊四卷第七期.1930年4月.
    ⑥ 顾一樵.白娘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① 鲁迅.鲁迅全集[C](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58.
    ① 张恨水.白蛇传[M].上海:通俗文艺出版社,1995:76.
    ① 周扬:《改革和发展民族戏曲艺术——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上的总结报告》
    ②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③ [荷兰]D·佛马克著,范智红译:文化研究与文化参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9.
    ① 胡克.观众启示录—《英雄》现象的一种观察角度[J].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
    ① Seldon,Rama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y Literary Theory.Pearson Education Ltd.2004,P135.
    ① 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动机与人格[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8-29.
    ② 李碧华.青蛇[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28.
    ① 吕薇.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86.
    ① 祝秀丽.民间故事讲述人传承个性的研究——以辽宁故事家李占春为例[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① 江帆.民间口承叙事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37-141.
    ① 蔡仪编.中国戏曲序跋汇编[C]卷十三戊编传奇四.济南:齐鲁书社,1989:1821.
    ② 张紫晨.张紫晨民间文艺民俗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29.
    ③ [美]阿兰·邓迪斯著,陈建宪等译.世界民俗学[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323.
    ①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05.
    ②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45.
    ① 刘锡诚.故事家及其研究的文化史地位[J].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
    ②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64.
    ① [清]方成培著,李玫注释.雷峰塔[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32.
    ① 鲁迅.鲁迅全集[C](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58.
    ② 李乔.情天无恨——白蛇新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③ 刘再复广义情欲[M].求索,1986年第3期.
    ① 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 [美]丁乃通.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8-42.
    ①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②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7.
    ③ 伦洛特著,张华文译.卡勒瓦拉[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8.
    ① 纳川译.一千零一夜[M].北京: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② [日]柳田国男著,连湘译.传说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① 贺学君.中国四大传说[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26-29.
    ② 方梅.“白蛇传”故事流变的文化心理分析[M].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① 张祖群.文化的现实旅游景观虚构—基于白蛇传的个案讨论[J].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
    ② 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3.
    ③ [英]马林若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4.
    ① 章建刚、王亮.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2.
    ① 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① 刘铁梁.民间传说的当代人文意义[J].民俗研究,2009年第3期.
    ① 马狲炜.民族文化资本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3-64.
    ② 黄永林.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探索—黄永林自选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③ 黄永林.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探索—黄永林自选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④ 黄永林.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⑤ 陈建宪等著.民俗文化与创意产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①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37.
    ②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37.
    ③ 陈建宪.民俗文化与创意产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
    ① 陈建宪.民俗文化与创意产业[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9.
    ②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雷锋遗珍[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1.
    ① 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② 蒋勋.舞动白蛇传[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1.
    ① [清]方成培著,李玫注释.雷峰塔[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22.
    ② 向培良.白蛇与许仙[J].《北新》半月刊第四卷第7期,1930年4月.
    ③ 谢颂羔.雷峰塔的传说[M].北京:竞文出版社,1939.
    ④ 秋翁.新白蛇传[J].万象,1942年第12期.
    ⑤ 卫聚贤.雷峰塔[M].重庆:说文社出版部,1944.
    ⑥ 包天笑.新白蛇传[M].连载于《茶花》第26-35期.1948年7月-1949年4月.
    ① 黄永林.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② 白庚胜.民间文化传承论[J].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① 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学术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62-165.
    ② 杨念群.“在地化”研究的得失与中国社会史发展的前景[J].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③ 黄克顺.民间传说:百姓记忆、地方解释和民间教化—以毛坦厂民间传说为例[J].天中学刊,2011年第3期.
    ④ 张祖群.基于《白蛇传》文本的人性在诠释[J].美与时代,2012年第12期.
    ⑤ 朝戈金.关于口头传唱诗歌的研究——口头诗学问题[J].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⑥ [法]罗兰·巴特著,怀宇译.罗兰·巴特随笔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307.
    ⑦ 杨新磊.白蛇传的二十三个影视版本及其多维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第2期.
    ① 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Ml.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441442.
    ② 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③ 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李昉等编著.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
    2、洪楩编,王一工校.清平山堂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田汝成著.西湖游览志.北京:中华书局,1958.
    5、黄图珌.看山阁乐府雷峰塔.傅惜华编.白蛇传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
    6、[清]陈数基.绘画西湖十遗.广州:广文出版社,1969.
    7、墨浪子等编撰、袁世硕等校点.西湖佳话等三种(合刊本).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8、[清]方成培.雷峰塔.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9、[清]玉山主人.雷峰塔奇传.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10、梦花馆主.白蛇全传.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9.
    11、高长虹.白蛇.《长虹周刊》第十九期,1929年6月8日.
    12、向培良.白蛇与许仙.(《传说的独幕剧》),《北新》半月刊四卷第七期,1930年4月.
    13、顾一樵.白娘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
    15、谢颂羔编著.雷峰塔的传说(白娘娘).上海:竞文书局,1939.
    15、秋翁.新白蛇传.万象第12期,1942.
    16、卫聚贤.雷峰塔.重庆:说文社出版部,1944.
    17、包天笑.新白蛇传.连载于《茶话》第26期-第35期,1948年7月-1949年4月.
    18、田汉.金钵记.北京:中华书局,1950.
    19、田汉.白蛇传.田汉文集(第10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20、徐菊华改编.白娘子京剧剧本(草本).沈阳:东北戏曲新报社,1950.
    21、何迟,林彦.新白蛇传京剧.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51.
    22、苗培时.白蛇传评剧.北京:北京宝文堂书店,1954.
    23、张沛,沈毅改编.晋剧白蛇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4.
    24、袁多寿.白蛇传:秦腔剧本.东风文艺出版社,1955.
    25、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审室改编.白蛇传.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5.
    26、张恨水.白蛇传.上海:通俗文艺出版社,1955.
    27、王景中改编.豫剧白蛇传(常香玉演出本).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56.
    28、赵清阁.白蛇传.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
    29、丁西林.雷峰塔.丁西林剧作全集(下).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30、唐山专区皮影社剧目组整理.白蛇传皮影剧本.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58.
    31、丁汉稼改编.白蛇传扬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
    32、马少波.白娘子出塔.剧本1992年第3期.
    33、重庆市戏曲工作委员会编.川剧白蛇传.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57.
    34、杨鹤斋改编.白蛇传秦腔.西安:长安书店,1954.
    35、苏州市戏曲研究室编印.白蛇传苏剧前滩(第六集),1960.
    36、王健民,马仲怡改编.白蛇传淮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
    37、里果整理.白蛇传二人转.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62.
    38、哈尔滨市评剧院改编.白蛇传.中国地方戏曲集成(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
    39、武汉市楚剧团改编.白蛇传.湖北地方戏曲丛刊(第21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60.
    40、刘以鬯.蛇.刘以鬯实验小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1、大荒.雷峰塔.幼狮文艺.1974年第9期.
    42、李乔.情天无恨——白蛇新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43、萧赛编.青蛇传.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
    44、李碧华.青蛇.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5、林怀民编导云门舞剧白蛇传.1975年9月新加坡国家剧场首演.
    46、高舜英.青蛇传(京剧).剧影月报,1994年9月.
    47、爵士舞剧白蛇传.1996年由台湾吴佩倩舞极舞蹈团创作排演。
    48、严歌苓.白蛇.十月,1998年第5期.
    49、孙蓉蓉编著.白蛇传.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50、芭蕉.白蛇·青蛇.水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51、罗怀臻编剧,雷国华导演,宁波艺术剧院小百花越剧团演出.蛇恋.2003年8月.
    52、赵雪君,祭塔(剧本).毕业作品集.台湾大学戏剧研究所,2005.
    53、包作军.白蛇后传.2005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54、李锐.人间:重述白蛇传.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55、周蜜蜜.蛇缠.香港文学,2008年1月号.
    56、杭州市文化局.西湖民间故事.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57、镇江市民间文艺研究会.镇江民间故事.北京:中国民间文化出版社,1993.
    58、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浙江分会《白蛇传》研究小组编.《白蛇传》资料索引,1982.
    59、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京剧丛刊.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4.
    60、江苏省民间文学工作者协会编.白蛇传资料.出版年份不详。
    61、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浙江民研分会编.白蛇传故事数据选.内部资料,1983
    62、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浙江民研分会编.白蛇传歌谣曲艺数据选.内部资料,1983.
    6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雷峰遗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64、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华东地方戏曲丛刊(第23集).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5.
    1、黄永林.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探析——黄永林自选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黄永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陈建宪.民俗文化与创意产业.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贺学君.中国四大传说.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7、赵景深.弹词考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上海:三联书店,2004.
    9、张庚、郭汉成.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10、程蔷.中国民间传说.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11、李慧芳.民间故事的艺术美.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
    12、黄永林.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3、江帆.民间口承叙事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4、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15、叶桂刚,王贵元主编.中国古代十大悲剧赏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7.
    16、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7、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9、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20、王娟编.民俗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1、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西厢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2、任骋.民间禁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3、朱光潜.变态心理学派别.香港:文化数据供应社,1979.
    24、朱眉叔.白蛇系列小说.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25、何满子.中国爱情小说中的两性关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26、吴士余.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叙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7、李扬.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28、周力等编.女性与文学艺术.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
    29、袁珂.中国神话史.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1.
    30、刘勇强.中国神话与小说.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31、万建中.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32、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33、鲁迅.鲁迅全集[C](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4、刘守华主编.中国民间文学比较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5、[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杜力平译.大众传播绪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36、[德]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
    37、[俄]李福清.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8、[法]罗兰·巴特著,怀宇译,罗兰·巴特随笔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9、[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
    40、[英]马林若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1、[日]柳田国男著,连湘译.传说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42、[英]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动机与人格.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3、[荷兰]D·佛马克著,饭智红译:文化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4、[美]阿瑟·阿萨·伯杰著,姚媛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5、[加]若斯洛普·弗莱著,孟详春译.世俗的经典:传奇故事结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6、[俄]弗拉基米尔·雅科夫列维奇·普罗普著,贾放译.故事学纲要.北京:中华书局,2006.
    47、[美]玛格丽特·米德著,胡曾译.代沟.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4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周宪等译.理解论媒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9、[美]约翰·迈尔斯·弗里著,朝戈金译.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0、[美]雷德菲尔德.农民社会和文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6.
    51、[俄]巴赫金著,钱中文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2、[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53、[俄]李福清.古典小说与传说.北京:中华书局,2003.
    54、Bal Mieke, Narratology: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2nd edition, Toronto Buffalo London: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7.
    55、Birrell A., Chinese Myth, London: British Museum Press, 2000.
    56、Brill A. A. translated and edited, The Basic Writings of Sigmund Freud, NewYork: The Modern Library, 1966.
    57、Booth Wayne C., The Rhetoric of Fiction, Chicago and London: 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
    58、Burnett Edward Tylor, Primitive Culture, New York:Harper & BrothersPublishers, 1958.
    59、Cassirer E., An Essay on Man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Cultur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44.
    60、Clayborough Arthur, The Grotesque in English Literature, London: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65.
    61、Cuddon J. A., A Dictionary of Literature Terms, London:Andre Deutsch,1979.
    62、Harpham Geoffrey G., On the Grotesque Strategies of Contradiction in Artand Literatur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2.
    63、Hartland Edwin Sidney, The Science of Fairy Tales:An Inquiry Fairy Mythology, London: Methuen, 1925.
    64、Jan Christoph Meister edited, Narratology Beyond Literary Criticism: Mediality, Disciplinarity, Berlin and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05.
    65、Kayser Wolfgang, The Grotesque i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Kindt Tom and Muller Hans-Harald edited, What is narratology?:Questionsand Answers Regarding the Status of a Theory, Berlin and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2003.
    66、Leibowitz HerschelW., Visual Percep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5.
    67、Thompson Sith, Motif-Index of Folk-Literature, Bloomington and 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5, Vol.1 (A-C) and Vol.2 (D-E)
    68、Thompson Sith, The Types of Folktale:A Classification and Bibliography, 2nd revision, translated and enlarged by Stith Thompson, Helsink: Indiana University, 1973.
    69、Barthes Roland, Mythologies, selected and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Lavers Annette, New York: Hill andWang, 1999.
    1、黄永林.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2、黄天骥.牡丹亭的创作和民俗素材提炼,文化遗产,2011年第4期.
    3、刘守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与中国民间文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4、陈建宪.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
    5、孙正国.媒介视野下《白蛇传》的现代传承.文化遗产,2008年第4期.
    6、刘玉堂.唐人的择偶观念与方式.湖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7、向柏松.关羽崇拜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8、刘铁梁.民间传说的当代人文意义.民俗研究,2009年第3期.
    9、董上德.“白蛇传故事”与重释性叙述.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6.
    10、施爱东.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
    11、万建中.论民间童话的叙事形态.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2、刘再复.广义情欲.求索,1986年第3期.
    13、刘仲宇.人妖之间的“恋情”.民间文化论坛,1999年第3期.
    14、黄景春.人与异类婚恋故事的情节结构分析——兼谈人仙恋与人妖恋情节之异同.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5、程蔷.民间叙事模式和古代戏剧.文化遗产,2000年第5期.
    16、董上德.古代民间叙事策略及其文化内涵.学术研究,2006年第6.
    17、陈泳超.民间叙事中的“伦理悬置”现象—以陆瑞英演述的故事为例.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18、杰·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世界电影,1982年第1期.
    19、黄永林.论通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分野.文艺争鸣,1991年第6期.
    20、顾希佳.从梁祝传说看民间故事与通俗文艺的互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1、李雄飞.中国民间文学经典论.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22、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3、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4、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2期.
    25、武计涛.白蛇传传播形态及特征解释.东南传播,2012年第5期.
    26、杨新磊.《白蛇传》的二十三个影视版本及其多维探究.文化艺术研究,2012第1期.
    27、王澄霞.《白蛇传》的文化内涵和白娘子形象的现代阐释扬州大学学报,2008第1期.
    28、张弘.《白蛇传》的演变与发展.消费导刊,2008年第3期.
    29、陈芳.《白蛇传》故事与杭州城市文化,语文教育,2012年第7期.
    30、姜川子.《白蛇传》人物形象简析,学术探讨,2009年第3期.
    31、薛凌.《白蛇传》视角下的经典叙事学分析.文学语言学研究,2012年第9期.
    32、王蒙《白蛇传》与《巴黎圣母院》.读书,1989年第9期.
    33、田灿.《白蛇传》语言特点说略.戏曲艺术,2001年第3期.
    34、马紫晨.《(白蛇传>故事研究现状及其本源试析》.中州今古,2002年第2期.
    35、王静.《白蛇传》.电影文学,2012第10期.
    36、郭娟娟.“白蛇传文化”的人类学解读.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7、刘婧.“何为人,何为妖”的身份认同困境—从《人间—重述白蛇传》的结构谈起.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38、顾晓辉.《拉米亚》与《白蛇传》之比较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2月第第2期.
    39、罗海鹏.《拉米亚》与《白蛇传》中的蛇女原型比较.飞天,2012年第2期.
    40、刘笑林,李丽丹.《雷峰塔传奇》的情节、叙事视角与主题.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41、钱文霞.《穆斯林的葬礼》之“新月”悲剧的互文性解读.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42、方燕妹.《人间—重述白蛇传》对复调对位理论的运用.名作欣赏,2010年第3期.
    43、李丽丹.三言异类婚故事研究—兼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俗研究,2006第4期.
    44、王春林.“身份认同”与生命悲情—评李锐、蒋韵长篇小说《人间》.南方文坛,2008年第3期.
    45、蒋建强.《白蛇传说》的民间文化渊源与商业影片的时代操作策略.电影文学,2012年第3期.
    46、刘丽丽.李白成传说“神异出世”母题传承动力考论.青海社会科,2011年第1期.
    47、张祖群.文化的现实旅游景观虚构:基于《白蛇传》的个案讨论.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
    48、陈建宪.从淫荡的蛇妖到爱与美的化身—论东西方《白蛇传》中人物形象的演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49、张丽.《白蛇传》故事探微.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0、李夏.论白蛇形象之演变及文化意蕴.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2期.
    51、丁乃通.得道者与美女蛇.民间文学季刊,1989年第3期.
    52、王轶冰.白蛇传故事的文化意蕴.廊坊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53、尹康庄.二十世纪中国平民文学的研究与实践.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4、吕屏,王庆仁.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文化传承研究综述.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55、王璟“戏拟”隐藏在经典背后的另类人生—试论严歌苓历史题材作品的人性.温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56、刘艳.美国华文女性写作的历史嬗变—以於梨华和严歌苓为例.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57、李小娟“重述神话”中自由与秩序的困惑—论《青蛇》与《人间》对“白蛇传”的“神话重述”.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58、谢谦.白蛇传:民间传说的三教演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59、张丹.白蛇传传说的民间美术表达.江苏大学学报,212年第6期.
    60、袁益梅.白蛇传故事的文化渊源.殷都学刊,2003年第1期.
    61、袁益梅.白蛇传故事渊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62、李东军.白蛇传故事在中日两国的嬗变.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63、唐未平.白蛇传女性意识和男权思想的对抗与消长.今日南国,2010年第6期.
    64、侯春慧.白蛇传奇与现代体验-以李碧华小说《青蛇》为中心看一个传说的流变.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65、金璐明.白蛇传在镇江的立体性传承与保护.艺术百家,2011年第8期.
    66、耿庆芝.白蛇故事的文化阐释.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67、卢晶晶.白蛇戏中的白蛇形象形成嬗变及其文化内涵浅探.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68、张静静.白蛇形象的嬗变及其文化内涵.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69、刘红.悖离:四大传说悲剧结局的一种阐释.云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0、李斌.不问鬼神问科学—谢颂羔的小说《雷峰塔的传说》—白蛇传的现实化改写研究之一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
    71、周逢琴.川剧白蛇传中青蛇的审美意义.川剧文化园地,2010年第5期.
    72、韩晋花.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评李锐和蒋韵的长篇小说《人间》.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73、段盼盼.从“白蛇传”系列故事考察人类爱情观的形成.群文天地,2010年第2期.
    74、李丽丹.从“色诱”到“殉情”——冯梦龙对《白蛇传》的情节与主题思想发展的贡献.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75、陈毅勤.《从西湖三塔记》到《白蛇传》.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76、周梦焱、史东辉.从白蛇形象的演变透视男性的女性想象.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77、刘建波.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研究生对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认识的调查报告.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3期.
    78、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79、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80、刘锡诚.故事家及其研究的文化史地位.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
    81、祝秀丽.民间故事讲述人传承个性的研究——以辽宁故事家李占春为例.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82、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