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研究(1978-2012)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对象,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是作为一类独特的文学形象提出来的,原因在于:一艺术家本身的独特性。作为人类的一个特殊族群,艺术家具有人类精神标本的丰富性、复杂性;二作家与笔下艺术家形象间书写关系的独特性。作家身为艺术家又书写艺术家,既能观照艺术家形象的精神图景,也能或隐或显映照出作家自身的精神镜像。
     作家以艺术家这一特殊族群为表现对象,既需驾驭艺术世界的表现力,还要有解剖艺术家及自身的穿透力。由此,对作家笔下艺术家形象的研究,既能发掘一些艺术家精神现象学与艺术发生学的问题,也能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拓展作家主体研究的视界。这是论文的理论意义所在。当代文坛出现了不少以艺术家为书写对象的小说,大体呈现了1978年以来的艺术家如何在社会转型中,如时代感应器般经历着精神的裂变与审美的变迁。由此,将1978年以来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创作现象做类型学的考察,既能观照新时期以来艺术生态与艺术家心态变迁在小说中的影像投射,也能自照当代作家主体意识、审美观念的流变。这是论文的实际意义所在。
     论文立足文本,将文本的个案解读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侧重选取带有时代或个体精神症候、具有丰富个性与审美阐释空间的艺术家形象,作为文本阐析的对象。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探析社会转型期艺术家形象的身份认同问题,由此观照当代文化与艺术生态的症候,以及当代作家主体意识、审美观念的转变;二对艺术双刃剑下艺术家形象的精神悖论,作精神现象学与艺术发生学的考察;三由对艺术家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艺术双刃剑下精神悖论问题的探究,进而思考背后所启示的艺术疗救艺术家的可能性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社会转型期艺术家形象身份认同的焦虑”,侧重从时代气候、社会思潮层面,考察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在社会转型期所表现出来的身份认同的焦虑。主要表现为极左思潮下艺术家身份的遮蔽;市场化时代饥饿与欲望两极经验中的精神起落与身份显隐;全球化语境下处于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场域中的身份定位,以及艺术创作的焦虑问题。小说中艺术家身份焦虑问题的凸显这一现象本身,便折射了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症候,而当代作家对艺术家身份焦虑的书写既释放着作家自身的认同焦虑,也是新时期以来作家主体自觉与身份建构的一种表征。
     第二章“艺术双刃剑下艺术家形象的精神悖论”,侧重从艺术心理、精神分析层面,从艺术家与艺术、与自我的精神关联角度,考察小说中艺术家形象更具普泛性、本体性的精神悖论,具体从艺术患“病”者、艺术着“魔”者、艺术中“毒”者三种类型展开。之所以如此称谓,只是为了强调艺术作为一种精神变量,介入艺术家的生命世界,影响艺术家的心性结构,从而产生精神的悖论。三者间有一种逐层递进的内在关联。
     艺术患“病”强调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心性结构,因艺术的诗性启蒙而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变化,既可能由此走向心性的审美觉悟,也可能因此心性迷失或病态,或由此更了然于现实的残缺等。艺术着“魔”指对艺术的痴爱与“着魔”状态,是一种执着地沉溺于某种东西而不能自拔的强有力的瘾,也可以说是一种天生的艺术情结与“残酷的激情”。在这种近于非理性的激情的驱使下,艺术家身心平衡被打破扰乱,从而呈现出某种精神悖论。这在小说中的艺术家身上,具体表现为:或跳来跳去,在飞扬的艺术与安稳的俗常间钟摆式地左右摇摆;或如停不下来的“红菱艳”,遭遇艺术激情或欲望的悖论,带来精神的自困与自苦;或在追求艺术至境的路上遭遇艺术之真与善的背离,陷入心魔难以自拔。艺术中“毒”指小说中有一群美而“恶”的艺术家,他们在将爱与美推向极致的同时,难免中艺术与爱情乌托邦的“毒”,成为戴着艺术面具的人格分裂者,或走向精神专制的审美洁癖者,或是爱与美的乌托邦幻想者,最终走向美与善的背离,成为美而“恶”的“恶之花”。
     第三章“艺术疗救艺术家的可能”,由对艺术家身份认同的焦虑与精神悖论问题的探究,进而思考背后所启示的艺术疗救艺术家的可能性问题。因为艺术家不管是面对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身份认同的焦虑,还是遭遇艺术双刃剑下的精神悖论,都关涉精神自救与自由,自我实现与超越等问题。而对艺术家来说,解决精神出路问题的根本,还在于艺术本身。那么,艺术疗救艺术家的可能性何在呢?说到底,这个问题,既是存在性的,也是本体性的。若说当代作家笔下作家的搁笔现象,表征了社会转型期作家未能从艺术中获得疗救的一种时代性的价值困境与艺术生态症候;那对艺术双刃剑下的艺术家而言,艺术未能让他们实现精神的超越与自由,而是患“病”、着“魔”、中“毒”,走向精神的自困与自苦,则触及艺术疗救艺术家的可能这一问题的更为本体性的层面。
     对此,可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艺术能疗救他人与社会,有时却不能疗救艺术家自身,艺术疗救艺术家的可能性何在?二、艺术可能是疗救艺术家的药方,有时又可能变成精神的“毒药”,让他们走向精神的自困,艺术艺术疗救艺术家的边界何在?若说艺术能在既定现实之外开启并建构生命的诸多可能,从而疗救艺术家与他人;那艺术家的患“病”、着“魔”、中“毒”是否也是艺术双刃剑下另一种难以避免的可能,或是艺术家的一种悖论情境?对艺术家而言,艺术既可能是疗救艺术家的药方,也可能是双面的风月宝鉴。当然,通往精神自救与自由的路很多,哲学、宗教、艺术都只是提供其中的一种可能。而对艺术家来说,通往自由的路径与方式,或许不是指向外在的终极价值,而应是转向内心的,超越自我亦深入自我。也许,艺术家未必能抵达自由之境,但他能建构抵达的可能。而可能本身便意味着自由。这恰是艺术的可能。或者说,艺术本身便意味着可能。
     论文第四章探析当代作家人物塑形方式上附魅式建构与祛魅式解构的不同。最后,本文认为小说中的这些艺术家形象可谓当代文化、思想、审美变迁的精神标本。对当代作家而言,这些艺术家形象具有替代式治疗与精神内视的叙事功能与美学意义。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thesis,"the artist image" in the novel, is discussed as one kind of unique literary figure. The reasons are that the artist is unique as the human spirit specime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riter and the artist image is unique. The writers create the artist images, which can reflect the spirit of the artist images and the writer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writer creates the artist image, which need the expression power of controlling the art world and the penetration power of anatomizing artists. The research of the artist images in novels can discover some problems about phenomenology of artist's spirit and art genesis, and extend the research of the writer. This i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There are some novels about the artist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which generally presents the change of the artist and writer's aesthetic spirit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since1978, as times sensors. This i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The thesis has combined interpretation of text wi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nalyzed the artist images which have disease of the time or spirit and rich personality. The thesis has discussed mainly three questions which include identity anxiety of artist images in social transition, mental paradox of artist images under art double-edged sword,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rt redemption to artists. The thesis wa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 identity anxiety of artist images in social transition ", will inspect identity of artist images. Identity anxiety includes artists'identity being shielded in ultra-leftist thought, identity changing in the marketing era because of starvation and desire, the Eastern or Western imagination under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creation anxiety. Identity anxiety of artist images released the writer's own crisis of identity, the wish of constructing identity.
     Chapter two "mental paradox of artist images under art double-edged sword " will focus on art disease of artists, including the sick, the demonic and the hophead,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rt and artist. The sick caused by art emphasizes the artist's spirit is changed by artistic enlightenment, so that they lose their orientations. For example, some artist images in novels were lost or conscious of the incompleteness of reality because of artistic enlightenment. The mental disease of the demonic is caused by love and passion about art, the art complex or cruel passion. For example, some artist images in novels swing between the flying and stability like pendulum, meet the paradox of passion about art, or the paradox of the true and the good. The hophead refers to some poets who seek beauty, but turn to vice. There are progressiv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ick, the demonic and the hophead.
     Chapter three " the possibility of art redemption to artists ".Both identity anxiety and mental paradox of artist images are connected with writers'self-identity,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actualization. For the artists, the key to solving the artist's spiritual way out is the art itself. The question, the possibility of art redemption to artists, is contemporary and ontological. The writers' stopping writing in novels and the mental paradox of artist images under art double-edged sword have questioned the possibility of art redemption to artists. Why the art can rescue the other but not the artist? Why art sometime is the artist's medicine, but sometime becomes poison? Maybe the possibilities of art include both positive rol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This is the artist's paradox. To the artist, art is both redemption to artists and a double-edged sword. Of course, the question, the possibility of art redemption to artists, can not only be answered by some artist images under art double-edged sword in novels. To be sure, many roads can get to freedom, philosophy, religion, or art. Art only provides one of possibilities. To the artist, the path and way to freedom should not point to external ultimate value, but should be turned to the inner world, transcend and explore yourself. Perhaps, the artist may not be able to reach the realm of freedom, but he can construct the possibility of arriving. Possibility means freedom. This is precisely the possibility of art or the art means possibility.
     Chapter four will focus on different ways of shaping characters, enchanting and disenchanting, constructing and deconstructing. Finally, the thesis argues that these artist images are the spirit specimens reflecting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ideological, aesthetic changes. To contemporary writers, these artist images have two narrative functions and aesthetic significance which are alternative therapies and spiritual perspective.
引文
1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2 同上,第18页。
    3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3页。
    4 [法]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序》,刘有元,罗选民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页。
    5 [德]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兰金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6--187页。
    1 [俄]列夫·托尔斯泰著:《列夫·托尔斯泰论创作》,戴启篁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2 同上,第11页。
    3 姥海永著:《神话与镜像——关于精神性的艺术与思想》,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4 同上,第24页。
    1 陶东风:《新文学三十年:从精英化到去精英化的历程》,《语文建设》,2009年第1期。
    1 程光炜:《关十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2 孙先科:《“个人无意识”及其“碎片化”的存在方式——论“前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话语“裂缝”》,《中州学刊》,2004年第2期。
    3 孙谦:《知识分子该如何镜像自我——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小说的叙事伦理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11年第4期。
    4 [美]鲁晓鹏,季进:《世纪末<废都>中的文学与知识分子》,《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
    5 王卫平:《从现代小说中的文人形象看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1 杨天舒:《农村舞台上的“丑角艺术家”——李有才形象的意义新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4期。
    2 袁功勇:《迷茫的都市流浪者——邱华栋小说中的艺术家形象》,《写作》,2005年第23期。
    3 李丽:《作家笔下的“作家”——当代文学中“作家”形象的变迁》,《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2期。
    4 高洁:《新时期以来作家笔下的“作家形象”研究》,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1 托尼奥·克罗格语,载布鲁斯特·吉谢林编:《创造过程论文集》,伯克利1952年版,第51页。
    2 [法]维克多·雨果:《莎士比亚论》,摘自《论文学》,柳鸣九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32、第131页。
    1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程代熙、张惠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2 引自塔塔凯维奇:《六个观念的历史》,英文版,华沙:波兰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3--264页。
    3 [瑞士]荣格:《探索心灵奥秘的现代人》,黄奇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61页。
    4 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三卷),缪灵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页。
    1 [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余敏玲译,邓扬舟审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8页。
    2 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
    ①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9页。
    ② [法]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4页。
    ① [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1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6页。
    2 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223页。
    3 同上,223页。
    4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6页。
    5 王蒙:《踌躇的季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6 原载1925年12月出版的《革命》半月刊,后有不同版本的修改。
    1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6页。
    2 沈雁冰:《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代对于文学者身分的误认》,《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1号,第8-9页。
    3 戴厚英:《诗人之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04页。
    2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8页。
    3 李春青:《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页。
    1 戴厚英:《说梦》,选自《风雨情怀》,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00页。
    2 刘洪霞:《戴厚英:文化转折中的角色转变》,《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1页。
    1 苏叔阳:《老舍之死》,济南:花艺出版社,1992年版。
    2 张贤亮:《习惯死亡》,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百花文艺版1989年1月初版。
    3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黄平校,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06页。
    1 参见梁浓刚:《快感与两性差别》,香港:香港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版。
    1 [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2 周政保:《重读张贤亮的<习惯死亡>》,《小说评论》,1998年第3期,第52页。
    3 余海乐:《从赎罪到涅槃——张贤亮大墙文学创作思想的演变》,《广西师院学报》,1999年12月,第52页。
    4 张贤亮:《人是靠头脑,也是靠思想站着的》,《人民文学》,1984年第7期,第23页。
    5 张贤亮:《人是靠头脑,也是靠思想站着的》,《人民文学》,1984年第7期,第54页。
    1 陈思和:《试论中国知识分子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上海文化》,1993年创刊号。
    1 [奥]弗兰兹·卡夫卡:《卡夫卡短篇小说全集》,叶廷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本篇小说见于该书第160-168页。
    1 [美]斯托尔曼:《论卡夫卡》,选自叶廷芳编:《饥饿艺术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4页。
    2 [美]唐纳德·卡斯比特:《重温艺术中的精神》,选自[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序言》,余敏玲译,邓扬舟审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3 黄宾堂主编:《跨度:作家的处女作和代表作》(下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 王安忆:《苦果》,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年版。
    1 [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页。
    2 同上,第99页。
    3 中国作协创研部编:《1999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 [美]唐纳德·卡斯比特:《重温艺术中的精神》,选自[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序言》,余敏玲译,邓扬舟审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25页。
    1 [美]唐纳德·卡斯比特:《重温艺术中的精神》,选自[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序言》,余敏玲译,邓扬舟审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2 同上,第29页。
    3 贾平凹:《废都》,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创作于1992年。
    1 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51页。
    1 殷国明:《话说正统文学的消解》,《上海文学》,1993年11月。
    2 王朔:《我是王朔》,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44、65页。
    3 王朔:《顽主》,《收获》,1987年第6期。
    1 洪治纲主编,方方等著:《最新争议小说》(中篇卷),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版。
    2 张旭东:《本雅明的意义》,见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译本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7页。
    3 韩东:《韩东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第311页。
    4 杨胜刚:《没有旗帜的对抗——朱文的写作姿态》,《小说评论》,2001年第4期,第60页。
    1 张欣:《张辛欣小说集》,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 [奥]赖内·马利亚·里尔克:《杜伊诺哀歌》,附录之四,1939年德、英对照本,第159页。
    2 [奥]赖内·马利亚·里尔克:《杜伊诺哀歌》,附录之四,1939年德、英对照本,第244页。
    3 格非:《春尽江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4 何立伟:《一个诗人的世俗生活》,《小说月报(中篇小说)》,2007年第2期。
    5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244页。
    1 格非:《隐身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1 关于作家创作的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问题,学者陶东风在专著《现代与后现代之间》,以及2013年2月28日新浪博客《文学创作中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的几种关系模式》一文中有详细论述。
    2 陶东风著:《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1 北村:《我基本背对着文坛写作》,《西湖》,2012年第7期,第95页。
    2 刘心武:《话说“严雅纯”》,《光明日报》,1994年3月30日。
    3 陈村:《批评与失重》,《文汇报》,1993年12月11日。
    1 吴俊:《陈村:为谋生而写作,或为理想而写作的挣扎》,《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2期,第57页。
    2 何立伟:《说自己》,《文学自由谈》,1989年4月。
    3 阿城:《棋王·小传》,选自《棋王》,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4 [英]珍妮·沃尔芙:《艺术的社会生产》,董学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1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论文翻译、研究札记(代序)》,选自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2 [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阿·高兰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页。摘自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3 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论文翻译、研究札记(代序)》,选自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4 杨华:《二十世纪美国华人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山东大学,2012年度博士论文。
    5 姜智芹:《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国外文学》,2004年第1期。
    6 周宁、宋炳辉的《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关于形象学学科领域与研究范型的对话》,《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4期。
    7 张志忠:《“忏悔的贵族”与“江南第一燕”——俄苏体验与瞿秋白的文化贡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8 张桃洲:《去国诗人的中国经验与政治书写——以北岛、多多为例》,《江汉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 [美]F·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选自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2 唐颖:《情欲艺术家》,《收获》,2004年第2期,第70页。
    1 [美]F·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选自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5页。
    2 潘婧:《抒情年代》,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1 [爱尔兰]佛兰克·赫里斯:《萧伯纳传》,黄嘉德译,上海:外国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
    1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5页。
    2 王安忆:《我爱比尔》,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版。该小说创作于1995年。
    1 虹影:《K》,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 张英:《虹影访谈录:关于新作及其它》,《作家》,2000年第12期,第65页。
    1 迟子建:《二重唱》,《作家》,2005年第1期。
    2 王瑞芸:《画家与狗》,《收获》,2004年第3期。
    3 [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阿·高兰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页。摘自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1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2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8页。
    3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页。
    1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6页。
    2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页。
    3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黄平校,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57页。
    1 韩清玉,赵凯:《马尔库塞艺术自律思想相关问题研究——以“艺术形式”和“艺术与现实”为中心》,《学术界》,2011年第11期,第161页。
    2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页。
    3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35页。
    1 王鸿生:《灵魂在一种语调里——<抒情年代>的叙事伦理意义》,《上海文学》,2003年第7期,第58页。
    1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页。
    1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
    2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页。
    3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
    4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
    1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人民文学》,1985年第3期。
    2 徐星:《无主题变奏》,《人民文学》,1985年第7期。
    3 程光炜:《“我”与这个世界——徐星<无主题变奏>与当代社会转型的关系问题》,《南方文坛》,2009年第3期,第19页。
    4 叶兆言:《左轮三五七:叶兆言短篇小说编年:1994--199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1 潘军:《潘军第一部短篇小说·风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1 方方:《行为艺术》,《中国作家》,1993年第2期。
    1 须一瓜:《蛇宫》,《人民文学》,2003年第2期。
    2 李锐的《颜色》,《上海文学》,2004年第2期。
    1 毕亮马:《饥饿表演》,《中国作家》,2008年第4期。
    2 徐坤:《先锋》,《人民文学》,1994年第6期。
    1 刁斗:《作家自杀团》,《小说界》,1995年第2期。
    1 相关论述可参见笔者论文:《自成一界,自由无界——论史铁生小说的“务虚”视点》,《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期,第53页,部分内容略有修订。
    2 [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8-39页。
    3 邱华栋:《白昼的躁动》,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1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罗念生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9页。
    2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L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1 [德]维尔默:《论现代与后现代的辩证法》,钦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2页。
    1 [法]查理·科斯特拉尼茨编:《当代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2 周宪:《卸去不能承受之重的新艺术》,载自[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著,莫娅妮译《艺术的去人性化》,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3 [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莫娅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47-48页。
    4 [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艺术的去人性化》,莫娅妮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5 [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余敏玲译,邓扬舟审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6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页。
    1 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8-339页。
    2 [苏]E.e.贝霍夫斯基:《叔本华》,刘金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3 [英]C.E.M.Joad:《物质生命与价值》,施友忠译,上海:商务印书馆旧版,第276页。
    4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1页。
    5 [宋]朱熹:《论语集注》,选自朱喜注:《四书集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6 刘宝楠:《论语正义》卷十六,《诸子集成》(一),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95页。
    1 [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尚新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4页。
    2 曹禺:《日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
    3 [德]维尔默:《论现代与后现代的辩证法》,钦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14页。
    1 [瑞士]S·方迪:《微精神分析学》,尚衡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271页。
    2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程代熙、张惠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
    3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3页。
    1 [美]欧文·斯通:《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常涛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512页。
    1 周宪:《走向创造的境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6页。
    2 北村:《最后的艺术家》,《大家》,1994年第3期。
    1 [美]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马良诚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1 北村:《我与文学的冲突》,《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4期,第67页。
    2 北村:《活着与写作》,《大家》,1995年第1期。
    1 [德]狄尔泰:《哲学的本质》,1961年英文版,第89页。
    2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
    3 同上,第211页。
    4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5 王小波:《歌仙》,《王小波全集·第八卷短篇小说》,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 潘其旭:《歌仙刘三姐是歌唱神圣化的艺术典型》,《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 [德]尼采:《快乐的知识·原序》,黄明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2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05页。
    3 吕俊华著:《艺术与癫狂:艺术变态心理学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4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105页。
    1 萧笛:《老毕的艺术人生》,《文学界》,2009年第3期。
    2 黄宾堂编:《跨度:作家的处女作和代表作》(上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 [德]波兰特:《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几个方面》,摘自叶舒宪编:《文学与治疗》,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62页。
    1 史铁生:《病隙碎笔》,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8年版。
    2 史铁生:《命若琴弦》,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8年版。
    1 石钟山等著:《小说月报原创精品集·2005》,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 第代着冬:《唢呐与银狐》,《小说选刊》,2009年第3期。
    1 李汉荣:《诗人有病》,《延河文学月刊》,2007年第4期。
    2 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 [德]尼采:《疯狂的意义—尼采超人哲学集》,周国平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76页。
    2 Goethe, Johann Wolfgang von:Goethes Werke Bd.10. Munchen:Verlag C. H. Beck,1976, S.175-176.
    2 [德]艾克曼:《歌德谈话录》,杨武能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79页。
    1 [德]歌德:《托尔夸托·塔索》,钱春绮译,载《歌德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514页。
    2 Goethe, Johann Wolfgang von:Goethes Werke Bd.12. Munchen:Verlag C. H. Beck,1973,S.303.
    3 [德]艾克曼:《歌德谈话录》,杨武能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4Goethe, Johann Wolfgang von:Goethes Werke Bd.9. Munchen:Verlag C. H. Beck,1974, S.87.
    5 [美]埃德加·爱伦·坡:《摩格街谋杀案——爱伦·坡小说选》,张冲,张琼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6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7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程代熙、张惠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2页。
    8 [美]C·S霍尔等著:《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8页。
    9 [美]欧文·斯通:《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常涛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页。
    10 [美]欧文·斯通:《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常涛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512页。
    1 [美]欧文·斯通:《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常涛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页。
    2 段宝林编:《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400页。
    3 [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0-142页。
    4 [瑞士]荣格:《荣格文集》(卷八),谢晓健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39页。
    1 周宪:《走向创造的境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5-286页。
    2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选自《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3 石钟山:《角儿》,《长江文艺》,1999年第7期。
    1 嘉男:《谁比谁幸福》,《中国作家》,2011年第10期。
    1 王晓明:《双驾马车的倾覆——论鲁迅小说的创作》,《钟山》,1989年5月。
    2 祁述裕:《无定性的主体——80年代中期的中国作家人生态度和文学态度》,《文艺争鸣》,1995年第5期,第36页。
    3 同上,第37页。
    4 周宪:《走向创造的境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0页。
    5 叶兆言:《玫瑰的岁月》,北京:海豚出版社,2010年版。
    1 人文艺术编委会:《人文艺术》(1),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2 彼·弗雷泽:《歌舞片模式:<红菱艳>分析》,《世界电影》,1990年第4期,第67页。
    1 彼·弗雷泽:《歌舞片模式:<红菱艳>分析》,《世界电影》,1990年第4期,第68页。
    2 彼·弗雷泽:《歌舞片模式:<红菱艳>分析》,《世界电影》,1990年第4期,第69页。
    3 彼·弗雷泽:《歌舞片模式:<红菱艳>分析》,《世界电影》,1990年第4期,第72页。
    4 彼·弗雷泽:《歌舞片模式:<红菱艳>分析》,《世界电影》,1990年第4期,第66页。
    5 吴冠中:《吴冠中画语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6 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4页。
    7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宾斯庇尔》,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页。
    8 张欣:《张欣作品精选》,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1 [美]C·S霍尔等著:《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4页。
    2 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文集》(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65页。
    3 陈毓:《名角》,《意林》,2008年第8期。
    4 聂鑫森:《粉墨春秋》,《芳草》(小说月刊),2012年第6期。
    1 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2010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2 [法]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序》,刘有元,罗选民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8页。
    3 赵本夫:《斩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4 毕飞宇:《青衣》,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1 参看[日]长谷川全:《川端康成之死》,《川端康成论》,孟庆枢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 叶舒宪主编:《文学与治疗·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3 王莹:《黑暗中的舞者》,《人民文学》,2007年第4期。
    1 [美]C·S霍尔等著:《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6页。
    2 David Lodge,ed,20th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im,Longman,1972,p.42.
    3 Lionel Trilling, "Freud and Literature", in The Liberal Imagination,Pengiun,1970,p.57.
    1 赫尔曼·黑塞:《生命之歌:一位音乐家的故事》,宣诚译,台北:台湾志文出版社,1977年版,第7页。
    2 潘军:《九十年代的获奖作品》,《花城》,1998年第6期。
    3 [法]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序》,刘有元,罗选民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9页。
    1 [法]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序》,刘有元,罗选民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8页。
    2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4页。
    1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1页。
    2 [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怀宇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年版,第47-48页。
    3 [德]艾克曼:《歌德谈话录》,杨武能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00页。在此参照了贺骥依据德文版Gesprachemit Goethe in den letzten Jahren seines Lebens对杨译略作的修改。
    4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5 同上,第86页。
    6 叶谓渠等主编:《不灭之美——川端康成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页。
    1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程代熙、张惠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2 [法]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序》,刘有元,罗选民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年版,第46-47页。
    1 崔子恩:《艺术家万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页。
    2 薛家宝:《唯美主义研究》,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3 [日]端康成:《川端康成散文集》,叶谓渠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4 [日]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金溟若译序,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页。
    5 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程代熙、张惠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6 [美]苏珊·诺伦-霍克西玛:《变态心理学与心理治疗》(第3版),刘川、周冠英、王学成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46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6页。
    1 [美]C·S霍尔等著:《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7页。
    2 陈晓明:《理想主义年华的绝唱——评潘婧<抒情年华>》,《南方文坛》,2002年第5期,第41页。
    1 [法]罗兰·巴特著:《罗兰·巴特随笔选》,怀宇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年版,第268页。
    2 张志忠: 《艺术还是人生: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抒情年华>读解与随想》, 《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第77页。
    1 王鸿生:《灵魂在一种语调里——<抒情年代>的叙事伦理意义》,《上海文学》,2003年第7期,第58页。
    1 [美]C·S霍尔等著:《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7页。
    1 [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译者前言》,冯川,苏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3页。
    2 同上,第24页。
    3 [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译者前言》,冯川,苏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4页。
    4 陈染:《一位女作家日记》,《作家》,1994年2月,第60页。
    1 此处关于史铁生的部分论述可参见笔者论文《启蒙、自由、神性——论史铁生的伦理叙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4期,第76页。
    2 张承志:《清洁的精神》,载《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林建法、傅任选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1 北村:《我基本背对着文坛写作》,《西湖》,2012年第7期,第99页。
    2 北村:《我基本背对着文坛写作》,《西湖》,2012年第7期,第100页。
    3 同上,第98页。
    4 同上,第99页。
    5 北村:《我基本背对着文坛写作》,《西湖》,2012年第7期,第99页。
    6 北村:《周渔的火车》,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页。
    1 北村:《我与文学的冲突》,《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4期。
    2 北村:《失了味的盐》,《花城》,1998年第2期。
    3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5页。
    4 [美]保罗·韦斯,冯·O·沃格特:《宗教与艺术》,何其敏,金仲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5 北村:《我基本背对着文坛写作》,《西湖》,2012年第7期,第99页。
    6 北村:《神圣的启示与良知的写作》,《钟山》,1995年第4期。
    1 北村:《我与文学的冲突》,《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4期,第67页。
    2 [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3 北村:《我基本背对着文坛写作》,《西湖》,2012年第7期,第102页。
    4 王蓓:《西方悲剧艺术中的救赎主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149页。
    1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2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
    3 参见诺瓦利斯:《诺瓦利斯文选》,第三卷,1960年德文版,第297页。
    4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5 参见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第三章,1977年英文版。
    6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
    7 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此处关于史铁生的部分论述可参见笔者论文《启蒙、自由、神性——论史铁生的伦理叙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4期,第74页。
    1 陶东风著:《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2 对此问题,笔者在论文《知青一代理想主义的双声:史铁生与梁晓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2期,也有相关论述。
    1 [齐梁]钟嵘:《诗品笺注》,曹旭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1 张忠忠:《艺术还是人生: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抒情年华>读解与随想》,《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第72页。
    1 孟繁华:《21世纪初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第12页。
    1 此处关于梁晓声的相关论述可参见笔者论文《知青一代理想主义的双声:史铁生与梁晓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2 张柠:《写作的诫命与方法》,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版,第75页。
    3 黄礼孩:《诗歌与人:柔刚诗歌奖专号》,《民刊》,2007年12期。
    4 西渡,郭骅:《先锋诗歌档案》,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5 莫言:《诉说就是一切》,《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5期。
    6 史铁生:《写作的事》,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23页。
    7 余华:《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利特>》,《读书》,1996年11期。
    1 阎连科:《我为什么写作》,《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3期。
    2 陆扬:《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文学救赎功能的变迁》,《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第26页。
    3 [美]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58页。
    1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3页。
    2 [瑞士]荣格著:《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1页。
    3 刁克利:《诗性的拯救:作家理论与作家评论》,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4 [德]波兰特《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几个方面》,选自叶舒宪主编:《文学与治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57页。
    5 [日]川端康成:《文学自传》,选自《川端康成小说选》,叶渭渠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1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52页。
    2 周宪:《走向创造的境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3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4 [法]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序》,刘有元,罗选民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6页。
    5 [美]唐纳德·卡斯比特:《重温艺术中的精神》,选自[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序言》,余敏玲译,邓扬舟审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6 同上,第28页。
    7 同上,第27页。
    8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6页。
    9 孙惠芬:《歌者》,《中国作家》,2003年6月。
    10 陈染:《饥饿的口袋》,《大家》,1994年1月。
    1 王蒙:《沪上思絮录》,《上海文学》,1995年第1期。
    2 王爱侠:《右派形象与作家心态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3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选自《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贝。
    1 [美]S·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78页。
    2 [英]罗兰特·潘罗斯:《毕加索生平与创作》,周国珍、林相周、蔡师雄、张广仁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32-233页。
    1 《法国作家论文学》,王忠琪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5页。
    2 [法]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论美术和美术家》,平野译,沈阳:辽宁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87页。
    1 E.Beck:《铁甲中的天堂》,1969年英文版,第134页。
    2 周宪:《走向创造的境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5页。
    1 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2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6页。
    3 北村:《我与文学的冲突》,《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4期,第67页。
    4 陈染:《一位女作家日记》,《作家》,1994年2月,第58-60页。
    5 张洁:《无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6 王蒙:《青狐》,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1 [奥]卡夫卡:《卡夫卡日记书信选译》,《外国文艺》,1986年第1期,第252页。
    1 王蒙:《清新穿透与永恒的单纯》,选自张洁:《来点儿葱、来点儿蒜、来点儿芝麻盐》,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81页。
    2 陈娟:《女性救赎的失落——张洁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8卷,第104页。
    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页。
    2 刘小枫:《诗化哲学》(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3 陆扬:《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文学救赎功能的变迁》,《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第26页。
    1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66页。
    2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6页。
    3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3-34页、79页。
    4 崔道怡、朱伟、王青风、王勇军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459页。
    1 [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序言》,余敏玲译,邓扬舟审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2 [奥]弗兰兹·卡夫卡:《卡夫卡日记书信选译》,见《外国文艺》,1986年第1期,第252页。
    3 [奥]弗兰兹·卡夫卡:《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54页。
    4 [奥]弗兰兹·卡夫卡:《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17页。
    1 吕俊华著:《艺术与癫狂:艺术变态心理学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2 刘恒主编:《北京短篇小说名作60年60篇》(上、下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1 白桦、雷达编选:《净土》,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 狄马:《荒谬的苦难美学》,选自秦颖编选,《2005-2006年<随笔>双年选》,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页。
    3 《1996年全国中篇小说佳作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1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8-69页。
    2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3 冯骥才:《感谢生活》,《中国作家》,1985年第1期。
    4 池莉有篇小说叫《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写的也是文革中知青的青春历史。篇名也颇有意思。
    5 选自张抗抗小说集《红罂粟》,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 《张辛欣小说集》,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2 雅斯培尔斯:《斯特林堡与凡·高——参较斯威登贝克和荷尔德林的病理学分析》(Strindberg und van Gogh),3.Aulf,1949年版,第124页。
    1 陶东风:《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9期,第74页。
    2 陈染:《一位女作家日记》,《作家》,1994年2月,第60页。
    1 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2 同上,第10页。
    3 [美]马歇尔·伯曼著:《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6页。
    4 同上,第206页。
    5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24页。
    2 [美]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50页。
    1 [美]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63页。
    1 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2 马原:《牛鬼蛇神》,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1 顾铮:《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2 顾铮:《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1 顾铮:《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1 叶舒宪主编:《文学与治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2 北村:《我与文学的冲突》,《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4期,第66页。
    3 同上,第67页。
    4 同上,第67页。
    5 同上,第66页。
    6 [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7 李晖,王滢:《西方自画像价值层面探究》,《文教资料》,2010年3月号下旬刊,第72页。
    1 [俄]柯罗连科:《文学回忆录》,丰一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10页。
    2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
    3 李俏梅:《作为文化症候的“自我治疗性”写作》,《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第84页。
    4 顾铮:《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5 顾铮:《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1 [法]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视觉文化的奇观》,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2 陈染:《一位女作家日记》,《作家》,1994年2月,第60页。
    3 崔道恰、朱伟、王青风、王勇军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册),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459页。
    1 [法]萨比娜·梅尔基奥尔-博奈:《镜像的历史》,周行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2 顾铮:《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宗璞:《弦上的梦》,《人民文学》,1978年第12期
    宗璞:《三生石》,《十月》,1980年第3期
    林斤澜:《头像》,《北京文学》,1981年第7期
    戴厚英:《诗人之死》,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邓友梅:《寻访“画儿韩”》,《归来的儿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张辛欣小说集》,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冯骥才:《感谢生活》,《中国作家》,1985年第1期
    徐星:《无主题变奏》,《人民文学》,1985年第7期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人民文学》,1985年第3期
    王安忆:《小城之恋》,《上海文学》,1986年第8期
    苏叔阳:《老舍之死》,百花艺出版社,1992年版
    方方:《行为艺术》,《中国作家》,1993年第2期
    徐坤:《斯人》,《中国作家》,1993年第4期
    徐坤:《先锋》,《人民文学》,1994年第6期
    北村:《最后的艺术家》,《大家》,1994年第3期
    陈染:《饥饿的口袋》,《大家》,1994年第1期
    蒋子丹:《绝响》,《作家》,1994年第8期
    张贤亮:《习惯死亡》,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叶兆言:《作家林美女士》,《山花》,1995年第6期
    刁斗:《作家自杀团》,《小说界》,1995年第2期
    叶蔚林:《女歌手》,《小说家》,1995年第5期
    史铁生:《命若琴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李国文:《涅槃》, 《1996年全国中篇小说佳作选》,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莫言:《民间音乐》,《跨度:作家的处女作和代表作》下卷,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王朔:《顽主》,《跨度:作家的处女作和代表作》下卷,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迟子建:《秧歌》,《跨度:作家的处女作和代表作》上卷,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版
    王安忆:《文工团》,《收获》,1997年第6期
    王小鹰:《丹青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潘军:《九十年代的获奖作品》,《花城》,1998年第6期
    铁凝:《小格拉西莫夫》,《青年文学》,1999年第8期
    石钟山:《角儿》,《长江文艺》,1999年第7期
    王安忆:《我爱比尔》,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版
    石钟山:《文人老满》,《长江文艺》,2001年第3期
    虹影:《K》,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须一瓜:《蛇宫》,《人民文学》,2003年第2期
    邱华栋:《白昼的躁动》,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李修文:《不恰当的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贾平凹:《艺术家韩起祥》,《当代》,2003年第3期
    孙惠芬:《歌者》,《中国作家》,2003年第6期
    史铁生:《务虚笔记》,南海出版社,2004年版
    唐颖:《情欲艺术家》,《收获》,2004年第2期
    韩少功:《山歌天上来》,《人民文学》,2004年10期
    李锐:《颜色》,《上海文学》,2004年第2期
    李冯:《庐隐之死》,《拯救逍遥老太婆》,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版
    王瑞芸:《画家与狗》,《收获》,2004年第3期
    潘婧:《抒情年代》,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严歌苓:《灰舞鞋》,(2004中篇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艾伟:《诗人之死》,《上海文学》,2005年第12期
    迟子建:《二重唱》,《作家》,2005年第1期
    莫言:《与大师约会》,《大家》,2005年第1期
    刘心武:《栖凤楼》,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荆歌:《戏衣》,《花城》,2006年第2期
    王安忆:《叔叔的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小波:《未来世界》、《2015》,《王小波全集·第七卷中篇小说》,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欣:《舞》,《张欣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何立伟:《一个诗人的世俗生活》,小说月报(中篇小说),2007年第2期
    王莹:《黑暗中的舞者》,《人民文学》,2007年第4期
    王安忆:《月色撩人》,《小说选刊》,2008年第11期
    毕飞宇:《青衣》,上海文艺出版总社,上海绵绣文章出版社,2008年版
    刘醒龙:《农民作家》,《刘醒龙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毕亮马:《饥饿表演》,《中国作家》,2008年第4期
    冯骥才:《楼顶上的歌手——一个在极度压抑下浪漫的故事》,收入小说集《神鞭》,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刘震云:《土塬鼓点后:理查德·克莱德曼》,《刘震云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版
    严歌苓:《白蛇》,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方方:《水在时间之下》,《长江文艺》,2009年第1期
    贾平凹:《废都》,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王蒙:《青狐》,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萧笛:《老毕的艺术人生》,《小说选刊》,2009年第4期
    盛可以:《缺乏经验的世界》,曹文轩、邵燕君主编《2008中国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蒙:《恋爱的季节》、《失恋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叶兆言:《玫瑰的岁月》,《中篇小说选刊》,2010年第6期
    张洁:《无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毕飞宇:《青衣》,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格非:《春尽江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格非:《隐身衣》,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王蒙:《悬疑的荒芜》,《中国作家》,2012年第5期
    格非:《隐身衣》,《收获》,2012年第3期
    马原:《牛鬼蛇神》,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德]歌德著:《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程代熙、张惠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瑞士]荣格著:《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美]S·阿瑞提著:《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美]C·S霍尔等著:《荣格心理学入门》,冯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美]韦恩·布斯著:《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李小兵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朱光潜著:《变态心理学派别》,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英]珍妮·沃尔芙著:《艺术的社会生产》,董学文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法]雅克·马利坦著:《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罗选民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瑞士]S·方迪著:《微精神分析学》,尚衡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朱狄著:《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李春青著:《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心理学新论》,郭小平,翟灿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朱光潜著:《变态心理学派别》,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俄]巴赫金著:《巴赫金集》,张杰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章安祺编订:《缪灵珠美学译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守森著:《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洪子诚著:《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张志忠著:《1993:世纪末的喧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祁述裕著:《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宗白华著:《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叶舒宪编:《文学与治疗》,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张志忠著:《九十年代的文学地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杜维明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志忠著:《当代长篇小说论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法]埃尔·布尔迪厄著:《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法]拉康著:《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美]卡伦·荷妮著:《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陈收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钱钟书著:《谈艺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修订本),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张景超著:《文化批判的背反与人格——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英]齐格蒙·鲍曼著:《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德]本雅明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法]萨莫瓦约著:《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陆扬著:《精神分析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德]维尔默著:《论现代与后现代的辩证法》,钦文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陈晓明著:《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顾铮著:《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柯平著:《阴阳脸: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生态考察》,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捷]米兰·昆德拉著:《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朱晓进等著:《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陶东风著:《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迈克·克朗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萧华荣著:《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苏珊·朗格著:《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美]叶维廉著:《中国诗学》(增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徐岱著:《艺术新概念:消费时代的人文关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刁克利著:《诗性的拯救:作家理论与作家评论》,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
    蓝棣之著:《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朱大可著:《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法]丹纳著:《艺术哲学》,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小枫著:《诗化哲学》(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新宇著:《突围与蜕变——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观念形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周宪著:《走向创造的境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吕俊华著:《艺术与癫狂:艺术变态心理学研究》,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李健著:《审美乌托邦的想象——从韦伯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救赎之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张志忠主编:《跨世纪文学:精神向度与心灵困惑》,武汉出版社,2009年版
    周积寅,陈世宁主编:《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卡罗尔著:《今日艺术理论》,殷曼楟,郑从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著:《艺术的去人性化》,莫娅妮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方秀云著:《艺术家的自画像》,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著:《艺术中的精神》,余敏玲译,邓扬舟审校,重庆大学出版
    社2011年版[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黄平校,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程正民著:《艺术家个性心理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德]本雅明著:《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修订译本)(三版),张旭东,魏文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张佩芬:《托马斯·曼和黑塞——略论20世纪艺术家小说的思想先驱问题》,《外国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许子东:《中国当代作家的社会角色危机》,《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4期
    殷国明:《话说正统文学的消解》,《上海文学》,1993年11月
    吴思敬:《<英儿>与顾城之死》,《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祁述裕:《无定性的主体——80年代中期的中国作家人生态度和文学态度》,《文艺争鸣》,1995年第5期
    周政保:《重读张贤亮的<习惯死亡>》,《小说评论》,1998年第3期
    陈娟:《女性救赎的失落——张洁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8卷
    陈晓明:《理想主义年华的绝唱——评潘婧<抒情年华>》,《南方文坛》,2002年第5期
    张志忠:《艺术还是人生: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抒情年华>读解与随想》,《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
    刘登阁:《作家的文化形象和社会角色》,《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刘俐俐:《假设命题式批评与“难以解释的符号”——以卡夫卡<饥饿艺术家>为个案》,《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李丽:《作家笔下的“作家”——当代文学中“作家”形象的变迁》,《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2期
    孟繁华:《21世纪初长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
    曹桂生:《艺术家与非艺术家艺术作品与非艺术作品——兼谈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语境与审美价值取向》,《美术》,2005年第8期
    殷曼楟:《现代性视野中的艺术体制与艺术家》,《求是学刊》,2006年第1期
    孙国亮:《想象与贫乏:当代文学“病相报告”之一》,《名作欣赏》,2006年20期周波:《论狂狷美》,《文学评论》,2007年2期
    陆扬:《文化研究的兴起和文学救赎功能的变迁》,《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
    赵步阳:《朱文小说与本雅明寓言观的契合》,《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王岳川:《妖魔化中国与当代艺术身份危机》,《花城》,2008年第6期
    米学军:《艺术家癫狂心理美学分析》,《中州学刊》,2008年01期
    杨向荣:《审美幻象抑或审美救赎——阿多诺艺术自主性的内在悖论》,《学术月刊》,2008年2月
    王卫平:《从现代小说中的文人形象看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梁振华:《媒介迁徙:通途或迷津——影像时代中国作家的文学立场与身份认同》,《文艺争鸣》,2009年第2期
    朱仁金:《艺术的病理学研究:艺术家与强迫症》,《文艺评论》,2009年第6期
    陶东风:《新时期文学30年“作家”倒下去“写手”站起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王卫平:《从现代小说中的文人形象看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张卫中:《当下中国文学的“病相”与文化渊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尹吉男:《重新确认中国当代艺术家身份》,《大艺术》,2010年01期
    孙谦:《知识分子该如何镜像自我——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小说的叙事伦理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4期
    李俏梅:《作为文化症候的“自我治疗性”写作》,《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9月
    程光炜:《“我”与这个世界——徐星<无主题变奏>与当代社会转型的关系问题》,《南方文坛》,2011年03期
    张桃洲:《去国诗人的中国经验与政治书写——以北岛、多多为例》,《江汉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张丽芬:《文本中的自我镜象——从自我身份认同视角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作家自传》,《江淮论坛》,2011年第2期
    刘复生:《当代文学的“政治性”与“当下性”——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赵勇:《王小波与当代文学的关系——答<人物>杂志社记者问》,《当代文坛》,2012年第4期
    张志忠:《“忏悔的贵族”与“江南第一燕”——俄苏体验与瞿秋白的文化贡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12月
    柯力嘉:《信息时代下的数码文化——对当代数码艺术家所扮演角色的思考》,《艺术教育》,2013年02期
    袁悦:《试析艺术家的自画像》,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度硕士论文
    王海燕:《艺术家的异常心理和艺术创作探析》,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度硕士论文
    胡树毅:《中国现当代小说病态人物叙事研究》,吉林大学,2010年度博士论文
    高洁:《新时期以来作家笔下的“作家形象”研究》,辽宁大学,2011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鲁美妍:《当代知识分子小说60年的发展历程和文学价值综论》,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度博士论文
    王爱侠:《右派形象与作家心态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度博士论文
    Martin, J. The Story of Dance Told in Pictures and Text. New York:Tudor,1946.
    Arnhein, R."The hole of Henry Moore:on the function of space in sculptur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Psychological Review,1947.
    Kandinsky, W. 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 Eng. Trans. New York:George Wittenborn Inc.,1947.
    Ehrenzweig, A.The Psychoanalysis of Artistic Vision and Hearing:An Introduction to a Theory of Unconscious Perception. New York:Julian press,1953.
    Omar Calabrese.Artists'Self-portraits. Citadelles et Mazenod,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