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常用词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是过去多集中在实词的研究,虚词研究也多囿于单音节词。本文将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一些常用却被研究者所忽略的双音虚词的成词及演变规律,并力图对这些词的演变作深层的认知分析,以期对汉语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先对研究对象——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进行了界定;并对以往学界对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指出了其成就和不足;接着阐明了研究课题的意义以及所用的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根据认知的特点,对“打头”、“反正”等二十多个常用双音副词的演变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六个方面:其一、“打头”类“始”义时间副词,主要揭示“泛义动词+头”的演变路径和机制;其二、“看”类时间副词,在探讨它们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揭示“看”类动词向时间副词演变的认知心理动因;其三、“看/想+来”类语气副词,主要解释它们形成的词汇化和主观化过程;其四、“反正”类反义并列语气副词,主要探讨此类词的演变语境以及矛盾对立的认知规律在此类语法化和同类词汇兴替中的作用;其五、解释“好个”、“好一个”和“好你个”的形成、性质以及功能;其六、“分外”类程度副词,揭示含有“超出限额、规定”语义的词的演变规律和认知动因。
     第三章:对“X着”、“X了”等五十多个双音介词进行研究。主要揭示它们是由“动词+体标记”语法化而成,而不是“介词+体标记”演变的结果。“着”和“了”是两个不断虚化的成分,现有的介词中“着”、“了”具有不同的虚化层级。本章还揭示了“经过”、“经”、“通过”三个凭借介词都是由“经由”义的动词遵循同一演变路径虚化而来,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三者共同的意象图式“起点——路径——目的地”不断抽象、跨空间映射的结果。
     第四章:采取功能相似连词对举的方式对“便是/就是”等十几个双音连词的形成与功能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着重揭示造成它们之间差异的认知元素。
     第五章:对“便是”、“来着”等六个双音助词进行了研究。在对它们的语法化过程和路径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分析它们的助词功能。并努力理清这些词汇发展的历史。
     第六章:对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的三个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其一、总结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的四条路径;其二、揭示“隐喻”、“转喻”在近代汉语双音虚词语法化中的运作机制。其三、讨论了语法化研究中材料的拓展问题。强调了方言研究对虚词演变研究的作用,指出语法化的研究不能忽视方言中的语言现象。
In recent 20 years, the research of common words is given more and more consideration. But many researchers focused on notional word, and the researches of functional word were restricted in the monosyllable.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 preliminary study that focus on disyllabic function word in order to discover some ignored processes of the formation and disciplinarian of evolvement of common disyllabic function word, and tries to analyze the deep cognitive reasons of the evolvement, which expecting to giving some beneficial references to the research of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The dissertation has six chapters:
    Chapter I : After fixing the object of study, common disyllabic function word of modern Chinese, the dissertation reviews the achievements and the weakness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And then elaborates the signification, material and method of our research.
    Chapter II: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gnition, we research more than 20 common disyllabic adverbs. There are six kinds research of them: (1) Research on the path and the mechanism of evolvement about one kind of time adverb Datou(打头). (2) Research on discussion of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kind of time adverb Kan(看) and the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of its evolvement from verb to time adverb. (3) The explanation of lexicalization and subjectivisation of one kind of modal adverb Kanlai(看来) and Xianglai(想 来). (4) The discussion on evolutive context of antonymous coordination modal adverb of one kind of Fanzheng(反正)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cognitive law of contradictory on grammaticalization and word replacement. (5) The explanation of formation, character and function of Haoge(好个), Haoyige(好一个) and Haonige(好你个). (6) The discovery of evolutive law and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one kind of adverb of degree that has the meaning of going beyond limitation and regulate.
    ChapterIII: After studying more than 50 disyllabic prepositions of Xzhe(X着) and Xle(X了), we point out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m is not from "preposition + aspect marker", but from "verb + aspect marker". Zhe(着) and Le(了) are two functional element that have different strata of function. We also point out that Jingguo(经过), Jing(经) and Tongguo(通过) follow the same evolutive path. The formation of them is the result of cross-domain mapping of image schema (Source-Path-Goal Schema) when people are recognizing the objective world.
    ChapterIV: We research the difference of disyllabic conjunctions , such as Bianshi(便是) and Jiushi(就 是), etc. by the means of contrastively enumerating them that have similar function,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gnitive elements that cau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Chapter V: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of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and path of six disyllabic auxiliary words such as Bianshi(便是) and Laizhe(来着), etc. We draw the outline of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hese words and illustrate the motiva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evolvement.
    ChapterVI: We discuss three questions of our investigation object. First, summing up four paths of evolvement. Second, pointing out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the course of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disyllabic functional words. Third, discussing the extension of material and emphasizing the function of dialect that some language phenomena should not be ignored.
引文
① 太田辰夫著,蒋绍愚、许昌华译 2003 《中国语历史文法·汉译本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Ⅲ页。
    ① 石毓智、李讷 2001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页。
    ① 详见王力《汉语史稿》(重排本),第622~670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
    ② 除了在《古汉语词汇纲要》、《近代汉语研究概况》两书及《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一文(见《蒋绍愚自选集》第170~212页)中从理论上反复强调“常用词演变的研究”外,他还在不少的文章中从实践上对常用词的演变进行了探讨,如:在《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一文(见《蒋绍愚自选集》第35~50页)对“之/适/往/来/去”(第43页)、“恐/惧”(第44页)两个语义场中的几个词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勾勒;还对《祖堂集》中“木/树”、“道/路”、“视/看”、“言/语/说”(第46页)等几组同义词的组合搭配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分析。在《词义的发展和变化》一文(见《蒋绍愚自选集》第51~90页)中对探讨了词义演变的几种方式。在《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动词》一文(见《蒋绍愚自选集》第134~149页)中分析了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四组动词,并对这些词从六朝到五代的历史演变作了初步的考察。
    ① 刘瑞明,《从泛义动词讨论“见”字本不表示被动——兼及被动句有关问题》,《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第16~23页;又《<汉语大词典>“为”字释义评议》,《固原师专学报》1995第1期,第57~62页;又《不是“混蛋”动词,而是泛义动词——泛义动词论稿之一》,《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8第1期,第71~75页:又《从泛义动词讨论“取”并非动态助词》,《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90~94页:又《疑问句尾“为”字实是泛义动词》,《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第60~64页。
    ① 此节已为《古汉语研究》录用,题为《说“打头”有“刚刚”义》,将定于2006年第4期发表。收录本文时作了一些修改。
    ② 本节例(1)—例(3)、例(18)—例(20)未有单行本页码,原文均核以《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
    ① 雷汉卿、杜晓莉 2003 《<吕氏春秋>中由动词“为”构成的述宾结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77页。
    ① “起头”在永康方言中的用法是笔者经过调查土生土长的永康人而得出的。
    ② “[]”中的内容表示“起头”此种用法的使用年代。
    ③ 动词短语“起头”的“带头”义在《汉语大词典》中已经收录,此义产生较晚,不是副词功能的来源。
    ④ “()”中的内容表示“起头”不同时代的词义。
    ① 此节中“‘看来’的词汇化和主观化”为笔者与方一新教授合写,即将在《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刊出。题为《近代汉语“看来”的词汇化和主观化》,在征得先生同意后收录本文。
    ② 张谊生(2000:21~22)《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第一章“附录一:现代汉语副词分类表”,在“评注性副词”中未见“看来”。杨荣祥(2005)《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因为不是对近代汉语时期的所有副词进行研究,故也未提及此词。
    ① 详见吴福祥 2003 《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当代语言学》,第4期,第307~322页。
    ① 马贝加(2002:92)认为在近代汉语中,它只能表示“经由”义,一般用于“经+N+过/来”格式中。雷文治(2002:316)除了认为“经”作方所介词外,还提到了时间介词。不管怎样,类似现代汉语“此事系经小王手办”的用法,他们没有提到,其它辞书亦不曾注意。其实这种用法至少在元代已见。
    ② 本文主要是以双音虚词为研究对象,但由于“经”的形成模式与“经过”、“通过”相同,为了对此类词有一个较为整体的认识,因此,它虽为单音介词,也纳入研究视野。
    ① 引自《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侯学超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第336页。
    ① Lakoff为我们总结了多种意象图式:容器图式(Container Schema);部分—整体图式(Part-Whole Schema);连接图式(Link Schema);中心—边缘图式(Center-Periphery Schema);起点—路径—目标图式(Source-Path—Goal Schema);上—下图式(UP-Down Schema;前—后图式(Front-Back Schema);线性图式(Linear-Order Schema);力图式(Force Schema)等。
    ① 冯春田 2000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② 俞光中、植田均 1999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③ 太田辰夫著 1958,蒋绍愚、许昌华译 2003《中国语历史文法》第二版,第29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 雷文治 2002 《近代汉语虚词词典》,第348页和470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① 张谊生《“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3期,第80页。
    ① 转引自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51页。
    ① 吴福祥在《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中指出,伴随格介词向并列连词演变是汉语语法化的一种类型。并且在一些非洲语言以及东南亚的状侗语里也可以看到这种与汉语相同的演变模式。《中国语文》2003年第1期,243~254页。
    ② 鲍幼文 1955 《谈“除非”》,《语文学习》第1期,第61~64页。吕叔湘 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02~103页。虽然两者都认为是“只有”义,但是都承认并比较了“除非”和“只有”用法之间的差别。
    ③ 鲍弘道 1991 《读胡适、吴承仕、鲍幼文论“除非”》,《语文建设》第8期,第9~10页;《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7页。
    ①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译本(蒋绍愚、许昌华译)第二版,第311页。
    ①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三版,第五四七页。
    ① 此节和下文“‘便是’的相关结构研究”一节为《语言教学与研究》录用,即将刊出,题目是《语气助词“便是”的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与相关结构研究》。
    ① 《朱德熙文集》第一卷,《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38~139页。
    ① 《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62~163页。
    ① 陈前瑞(2005:309)认为,由于缺乏直接证据,目前从汉语内部很难对“来着”的起源做出有说服力的分析。他在文章最后暗示,“来着”的起源可能与满语有关。
    ① 陈前瑞(2006)在《“来着”补论》(《汉语学习》第1期,第22~27页)一文中,部分地修改了2005年的看法。他通过研究满语材料中的5个例句,认为北京话“来着”的用法可能源于过去时的某些用法,是一个指称事件发生在过去并对现在时语境有影响的标记,即完成体(perfect)标记。“来着”的语气用法是其时体用法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从历时的角度可以更好地解释“来着”与其它体标记配用的事实。(笔者在本论文完稿时见到陈文,他从满语出发,与笔者从汉语材料出发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① 连词“因为”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形成,详见第四章第五节。用《红楼梦》中的例子只是为了分析方便。
    ① 吕叔湘《吕叔湘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86页。
    ② 王浩然《古汉语单音同义词双音化问题初探》,《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5月第3期,第53页。
    ① 王云路《简述汉魏六朝诗歌中的新词及其分类》,《语言研究》,1997年第2期,第152页。
    ② 武振玉《魏晋六朝汉译佛经中的同义连用总括范围副词初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7月第4期,第123页。
    ③ (俄)谢米纳斯著、冯文洁译《汉语同义词的构词法作用及其来源》,《绥化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第111页。
    ① 例如:Bergmann, Merrie(1982), Moran, Richard(1989)和Stern, Joseph(1991)。
    ① 汪维辉 2003 《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中国语文》第4期,329页。
    ① 含有“http://”的例句均来自网络语言,包含例(33)~例(37)。例句括号后面是此例句所在网页的网址。
    ② 转引自《汉语大词典》第九卷1124页。
    ① 此例未标单行本页码,校之以《四部丛刊》本(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
    白维国 1991 《金瓶梅词典》,北京:中华书局。
    曹广顺 1995 《近代汉语助词》,北京:语文出版社。
    陈望道 1978 《文法简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2 《国文法草创》,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秀兰 2002 《敦煌变文词汇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程湘清主编 1992 《宋元明汉语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崔希亮 2001 《语言理解与认知》,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丁喜霞 2004 《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董秀芳 2002a 《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段观宋 1993 《文言小说词语通释》,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方立 1997 《数理语言学》,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冯春田 2000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聊斋俚曲>语法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冯胜利 1997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傅雨贤、周小兵、李炜、范干良、江志如 1997 《现代汉语介词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高文达 1992 《近代汉语词典》,北京:知识出版社。
    龚千炎 1994 《<儿女英雄传>虚词例汇》,北京:语文出版社。
    龚泽军 2002 《元曲选(前二册)副词研究》,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1997 《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1995 《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
    何九盈、蒋绍愚 1980 《古汉语词汇讲话》,北京:北京出版社。
    何自然 1988 《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侯学超 1998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裕树 1995 《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竹安 1989 《水浒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胡竹安等主编 1992 《近代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壮麟 2000 《功能主义纵横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 1994 《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J.D.麦考莱著,王维贤、徐颂列等译 1998 《语言逻辑分析》,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江蓝生 2000 《近代汉语探源》,北京:商务印书馆。
    江蓝生、曹广顺 1997 《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蒋礼鸿 1997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定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蒋绍愚 1989 《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a《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b《蒋绍愚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金昌吉 1996 《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鞠彩萍 2003 《白居易诗副词研究》,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雷冬平 2003 《杨万里诗歌副词研究》,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雷文治 2002 《近代汉语虚词词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黎锦熙 1955 《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崇兴等 1998 《元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李宗江 1999 《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林昭德 1986 《诗词曲语词杂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罗骥 2003 《北宋语气词及其源流》,成都:巴蜀书社。
    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 1992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龙潜庵 1985 《宋元语言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陆澹安 1964 《小说词语汇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戏曲词语汇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吕叔湘 1955 《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江蓝生 1985 《近代汉语指代词》,上海:学林出版社。
    马贝加 2002 《近代汉语介词》,北京:中华书局。
    马建忠 1983 《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
    潘国文 2002 《字本位与汉语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李讷 2001 《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锡信 1992 《汉语历史语法要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近代汉语语气词——汉语语气词的历史考察》,北京:语文出版社。
    太田辰夫著 1958,蒋绍愚、徐昌华译 2003 《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太田辰夫著,江蓝生、白维国译 1991 《汉语史通考》,重庆:重庆出版社。
    唐贤清 2004 《<朱子语类>副词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汪维辉 2000 《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力 1985 《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甦、汪安圣 1996 《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锳 1986 《诗词曲语辞例释(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
    ——1990《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北京:中华书局。
    王云路 1997 《汉魏六朝诗歌语言论稿》,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吴福祥 1996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长沙:岳麓书社。
    吴福祥 2004 《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吴福祥、洪波 2003 《语法化与语法化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邢福义 2001 《汉语复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熊学亮 1999 《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香坂顺一著,江蓝生、白维国译 1997 《白话语汇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徐烈炯、刘丹青 1998 《论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嘉瑞 1956 《金元戏曲方言考》,北京:商务印书馆。
    徐通锵 1991 《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许少峰 1997 《近代汉语词典》,北京:团结出版社。
    杨伯峻、何乐士 1992 《古汉语语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
    杨荣祥 1997 《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树达 1984 《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永龙 2001 《<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俞光中、植田均 1999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袁宾 1990 《禅宗著作词语汇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袁宾等 1997 《宋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袁宾、徐时仪等 2001 《二十世纪的近代汉语研究》,太原:书海出版社。
    曾上炎 1994 《<西游记>词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
    张斌 2001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美兰 2003b 《<祖堂集>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敏 1998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相 1953 《诗词曲语辞汇释》,北京:中华书局。
    张亚军 2002 《副词与限定描状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张谊生 2000a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2 《助词与相关格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现代汉语副词探索》,上海:学林出版社。
    张振羽 2003 《杜诗副词研究》,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赵艳芳 2001 《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赵元任著,吕叔湘译 1979 《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郑剑平 2003 《<金瓶梅>语法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志村良治著,江蓝生、白维国译1995《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05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刚 2002 《连词与相关问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周汝昌 1987 《红楼梦词典》,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朱德熙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居易 1956 《元剧俗语方言例释》,北京:商务印书馆。
    Black, M. 1962. Models and Metaphor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ruttenden, A .1997. Inion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ik, s. c. 1989. The Theory of Function Grammar. Dordrecht: Foris Publishers.
    Fauconnier. G. 1997. 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eurts, B. 1999. Presuppositions and Pronouns. New York, Elsevier.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 Metaphor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 W .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orman, Jerry. 1988. Chine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1986. Mood and Mod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ul J. Hopper & Elizabeth Gloss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ach, P. 2001.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 Practical Cours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Sperber, D. & D. Wilson. 1983. Draft of Relevance. Ms., University of College London.
    Wadsworth B J. 1989. 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and Affextive Development. NY: Longman World Publishing Corp.
    鲍弘道 1991 《读胡适、吴承仕、鲍幼文论“除非”》,《语文建设》第8期,第9~10页。
    鲍幼文 1955 《谈“除非”》,《语文学习》第1期,61~64转25页。
    蔡镜浩 1990 《重谈语助词“看”的起源》,《中国语文》第1期,第75~76页。
    曹广顺 1987 《试说“快”和“就”在宋代的使用及有关的断代问题》,《中国语文》第4期,第288~294页。
    曹澂明 1992 《<肯定式“好不”产生的时代>质疑》,《中国语文》第1期,第75页。
    曹炜 2001 《<金瓶梅词话>中的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79~82页。
    陈宝勤 1999 《系词“是”字判断句的产生与发展》,《沈阳大学学报》第1期,第26~31页。
    ——2004 《<祖堂集>总括副词研究》,《学术研究》第2期,第135~138页。
    陈昌来 2002 《汉语介词的发展历程和虚化机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期,第15~22页。
    陈宏俊 2004 《浅谈隐喻和范畴化》,《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第62~63页。
    陈明娥 2003 《从敦煌变文看中近古汉语词缀的新变化》,《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45~51。
    陈前瑞 2002 《“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第十二次现代汉语学术讨论会,长沙。
    ——2005 《“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中国语文》第4期,第308~319页。
    ——2006 《“来着”补论》,《汉语学习》第1期,第22~27页。
    陈伟琳 1999 《“只有”与“只+有”的用法及分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76~78转81页。
    陈卫兰 1997a 《试论敦煌变文词汇复音化的三个趋势》,《北方论丛》第5期,第98~101页。
    ——1997b 《敦煌变文复音虚词结构类型初探》,《农垦师专学报》第2期,第37~39页。
    ——1998 《<儿女英雄传>复音虚词的特点》,《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第20~21页。
    陈秀兰 1998 《也谈连词“所以”产生的时代》,《古汉语研究》第3期,第96页。
    迟永长 2002 《“只要”表哪种逻辑语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76~78页。
    储泽祥 2004 《“对着”的虚化过程及其语法地位》,《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九辑,商务印书馆,第278~290页。
    董成如 2004 《转喻的认知解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2期,第6~9页。
    董秀芳 2002b 《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语言研究》第3期,第56~64页。
    2003a 《“X说”的词汇化》,《语言科学》第2期,第46~57页。
    2003b 《论“X着”的词汇化》,《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八辑,商务印书馆,第138~151页。
    董为光 2004 《介词“打”来源补说》,《语言研究》第1期,第77~80页。
    方一新 2003 《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古汉语研究》第3期,第77~83页。
    方一新、高列过 2005 《从疑问句看<大方便佛报恩经>的翻译年代》,《语言研究》第3期,第54~57页。
    冯胜利 1996 《论汉语的“韵律词”》,《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第161~176页。
    ——2000a 《汉语双音化的历史来源》,《现代中国语研究》第1期,第83~96页。
    ——2000b 《汉语韵律句法学引论(下)》,《学术界》第2期,第94~117页。
    ——2003 (汪维辉译)《古汉语判断句中的系词》,《古汉语研究》第1期,第30~36页。
    干红梅 2004 《再谈“来着”》,《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61~65页。
    高增霞 2003 《汉语担心—认识情态词“怕”“看”“别”的语法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1期,第97~102页。
    葛润林 2001 《试说“除非”的用法及其逻辑意义》,《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第84~86页。
    龚千炎 1994 《<儿女英雄传>是<红楼梦>通向现代北京话的中途站》,《语文研究》第1期,第27~31页。
    顾海芳 2002 《<镜花缘>中的语气副词“毕竟”、“再”》,《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期,第43~45页。
    郭作飞 2001 《<张协状元>复音副词特殊构成试说》,《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增刊,第22~24页。
    ——2003 《从<张协状元>所用副词看<汉语大词典>的收词立义》,《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66~69页。
    何金松 1990 《肯定式“好不”产生的时代》,《中国语文》第5期,第393~394页。
    贺阳 1997 《“只要”与“只有”》,《语文建设》第4期,第13~15页。
    黑维强 2002 《从陕北方言看近代汉语助词“也似”的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13~116页。
    洪波、董正存 2004 《“非X不可”格式的历史演化和语法化》,《中国语文》第3期,第253~261页。
    胡正微 2005 《语法场与语法意义——兼论“已经”和“曾经”的语法意义》,《语言科学》第3期,第23~30页。
    胡竹安 1958 《宋元白话作品中的语助词》,《中国语文》第6期,第271页。
    黄斌 2001 《元明口语中的“判断句+‘(的)便是’”结构》,《古汉语研究》第1期,第74~76页。
    黄华新、吴恩锋 2005 《论汉语“人生”的隐喻认知机制》,《浙江社会科学》第4期,第106~111页。
    黄丽丽 1983 《略谈<左传>及杜注中的“所以”》,《中国语文通讯》第2期,第16~18页。
    江蓝生 1992 《助词“似的”的语法意义及其来源》,《中国语文》第6期,第445~452页。
    ——1995 《说“麽”与“们”同源》,《中国语文》第3期,第180~190页。
    ——2004 《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中国语文》第5期,第387~400页。
    ——2005 《“VP的好”句式的两个来源——兼谈结构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5期,第387~398页。
    江显芸 1990 《“除非”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第138~142页。
    蔺璜、郭姝慧 2003 《程度副词的特点范围与分类》,《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71~74页。
    劳宁 1962 《语助词“看”的形成时代》,《中国语文》第6期,第278页。
    李崇兴 1990 《选择问记号“还是”的来历》,《中国语文》第2期,第76~80页。
    李晋霞 2005 《“好”的语法化与主观性》,《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第44~49转96页。
    李晋霞、刘云 2004 《“由于”与“既然”的主观性差异》,《中国语文》第2期,第123~128页。
    李明 2003 《试谈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第350~370页
    李广锋、刘淑霞 2004 《论汉语动词重叠的演变轨迹》,《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35~37页。
    李申 1998 《近代汉语词语的羡余现象》,《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第:3期,第47~53页。
    李思明 1998 《晚唐以来的比拟助词体系》,《语言研究》第2期,第131~138页。
    李文明 1989 《多喒》,《中国语文》第4期,第318转284页。
    李勇忠 2005 《论语法转喻对语言结构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276~282页。
    李艳惠、石毓智 2000 《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和复数标记“们”的发展》,《当代语言学》第1期,第27~36页。
    李兆增 2002 《“末尾焦点和末尾加重”原则与右向移动规则》,《山东外语教学》第2期,第18~21页。
    李宗江 1997 《“即、便、就”的历时关系》,《语文研究》第1期,第24~29页。
    李英哲、卢卓群 1997 《汉语连词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特点》,《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49~55页。
    刘丹青 2001 《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语言研究》第2期,第71~81页。
    刘冬冰 1994 《<西厢记>句末语气词的共时描写及其它》,《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98~102转41页。
    刘冠群 1980 《论先秦以“所以”为连词的因果叙述句》,《中国语文》第6期,第444~447页。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 1995 《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第161~169页。
    刘琍 2004 《探究“非常”虚化的轨迹》,《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60~62页。
    刘瑞明 1992 《论“打”、“作”、“为”的泛义动词性质及使用特点》,《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第62~70页。
    刘一之 1999 《北京口语中的“着”》,《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三辑,商务印书馆,第164~175页。
    刘义青、劳丽蕊 2004 《句末助词“来(来着)”研究综述》,《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第1期,第22~24页。
    刘宇红 2005 《隐喻研究的哲学视角》,《外国语》第3期,第29~36页。
    刘月华 1986 《对话中“说”“想”“看”的一种特殊用法》,《中国语文》第3期,第168~172页。
    刘正光 2002 《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现代外语》第1期,第62~71页。
    卢英顺 2003 《说“通过”》,《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第11~16页。
    卢付林 1999 《和“除非”相关的几个句式的研究》,《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4期,第59~61页。
    路广 2003 《<醒世姻缘传>中的介词“从”、“打”、“齐”》,《泰山学院学报》第5期,第51~55页。
    陆俭明 1959 《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中国语文》第10期,第490~492页。
    马贝加 2003 《在汉语历时分析中如何区分动词和介词》,《中国语文》第1期,第59~65页。
    马荣尧 1990 《近代汉语副词“没的”考释》,《中国语文》第5期,第379~385页。
    马真 2003 《“已经”和“曾经”的语法意义》,《语言科学》第1期,第23~28页。
    梅祖麟 1984 《从语言史看几本元杂剧宾白的写作时期》,《语言学论丛》第13辑,第111~153页。
    ——1986 《关于近代汉语指代词:读吕著<近代汉语指代词>》,《中国语文》第6期,第401~412页。
    孟庆章 1996 《“好不”肯定式出现时间新证》,《中国语文》第2期,第160页。
    聂小丽 2001 《试说副词“马上”的由来》,《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60~61页。
    潘荣生 1982 《连词“所以”产生于晋代》,《中国语文》第3期,第173页。
    彭伶楠 2005 《“好了”的词化、分化和虚化》,《语言科学》第3期,第74~80页。
    钱乃荣 1997 《吴语中的“来”和“来”字结构》,《上海大学学报》第3期,第102~108页。
    ——2000 《体助词“着”不表示“进行”意义》,《汉语学习》第4期,第1~6页。
    卿显堂 2003 《副词“尽情”的形式化标志》,《古汉语研究》第3期,第54~56页。
    仇志群 1991 《普通话中副词“在”和“正在”的来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84~89页。
    屈哨兵 2002 《“由于”句的语义偏向》,《中国语文》第1期,第22~24页。
    任鹰 2000 《“吃食堂”与语法转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3期,第59~67页。
    邵敬敏、朱晓亚 2005 《“好”的话语功能及其虚化轨迹》,《中国语文》第5期,第399~407页。
    邵则遂 1989 《“狼狈”有“急速”义》,《中国语文》第2期,第152页。
    沈家煊 1994 《“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17~24页。
    ——1999 《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第1期,第3~15页。
    ——2001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268~275页。
    ——2003 《复句三域“行、知、言”》,《中国语文》第3期,第195~204页。
    ——2004 《说“不过”》,《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30~36转62页。
    ——2005 《能性述补结构的不对称研究》,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10月17日演讲稿。
    石锓 1999 《元代几种白话文献中的祈使语气词》,《兵团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第21~25转86页。
    石毓智 1995 《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中国语文》第1期,第1~10页。
    ——2005 《判断词“是”构成连词的概念基础》,《汉语学习》第5期,第3~10页。
    史有为 1994 《也说“来着”》,《汉语学习》第1期,第15~16页。
    ——2005 《话题、协同化及话题性》,《语言科学》第3期,第3~22页。
    束定芳 2002 《论隐喻的运作机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第98~106页。
    ——2003 《论隐喻与明喻的结构及认知特点》,《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第102~107页。
    宋玉柱 1981 《关于时间助词“的”和“来着”》,《中国语文》第4期,第271~276页。
    孙朝奋 1997 《再论助词“着”的用法及其来源》,《中国语文》第2期,第139~146页。
    孙菊芬 2002 《“毕竟”在近代汉语中的发展演变研究》,《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78~83页。
    孙玉洁 1995 《谈谈“除非……不”与“除非……才”之异同》,《绥化师专学报》第1期,第68~70页。
    覃胜勇 2002 《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2期,第1~3转11页。
    谭耀炬 2002 《“早晚”一词将来义探源》,《语文研究》第2期,第38~41页。
    唐贤清 2002a 《近代汉语副词“忒煞”杂议》,《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30~35页。
    唐贤清 2002b 《<朱子语类>副词“旋旋”杂议》,《零陵学院学报》第1期,第57~60页。
    ——2002c 《<朱子语类>中的副词“大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80~83页。
    ——2003a 《从清代“索性”类副词的使用看汉语副词演变的规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5期,第123~126页。
    ——2003b 《近代汉语副词“太煞”刍议》,《湖南社会科学》第3期,第136~138页。
    ——2003c 《近代汉语副词“可煞”的演变规律》,《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24~127页。
    ——2003d 《近代汉语副词“逐旋”的演变》,《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98~101页。
    ——2003e 《<朱子语类>副词“大故”探析》,《船山学刊》第2期,第131~134页。
    ——2003f 《从“真个十体词”看近代汉语副体结构的类型及存在原因》,《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1~94页。
    ——2003g 《汉语“渐”类副词演变的规律》,《古汉语研究》第1期,第37~42页。
    ——2003h 《<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的语义、语法分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85~88页。
    ——2003i 《<朱子语类>重叠式副词的类型》,《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547~551页。
    ——2004 《从<朱子语类>的“索性”看汉语副词的发展》,《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10~112页。
    唐韵 1992 《近代汉语的程度副词“十分”》,《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31~35页。
    ——2001a 《<元曲选>中动词重叠的格式、语法意义及表达功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32~37页。
    ——2001b 《<元曲选>宾白动词重叠式中宾语的位置及“儿”尾的问题——兼与<老乞大><朴通事><水浒全传>等比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第46~49转56页。
    汪维辉 2002 《“所以”完全变成连词的时代》,《古汉语研究》第2期,第30~33页。
    ——2003 《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中国语文》第4期,第329~342页。
    王芳、万久富 2003 《宋书中的复音虚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1期,第140~147页。
    王洪君 2000 《汉语的韵律词与韵律短语》,《中国语文》第6期,第525~536页。
    王静 2003 《“很”、“非常”和“十分”的不对称及其原因》,《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第4期,第108~112页。
    王佩云 2002 《“只要P,就Q”句式分析》,《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第4期,第51~52页。
    王文斌 2001 《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期,第57~60页。
    王文博 2003 《预设的认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第34~39页。
    王霞 2003 《转折连词“不过”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90~94页。
    王扬 2005 《语用预设及其功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41~144页。
    王寅 2005 《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第37~43页。
    王锳 1996 《唐诗中的动词重叠》,《中国语文》第3期,第233~234转240页。
    文炼 2002 《蕴涵、预设与句子理解》,《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第5~10页。
    魏达纯 1998a 《“所以”在六本古籍中的演变考察》,《古汉语研究》第2期,第30~35页。
    ——1998b 《<颜氏家训>中反义语素并列双音词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75~79页。
    吴恩锋 2004 《论汉语“心”的隐喻认知系统》,《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第49~55页。
    吴福祥 1995 《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语言研究》第2期,第161~166页。
    ——2003a 《关于语法化的单向性问题》,《当代语言学》第4期,第307~322页。
    ——2003b 《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中国语文》第1期,第43~58页。
    ——2005a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当前课题》,《语言科学》第2期,第20~32页。
    ——2005b 《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中国语文》第6期,第483~494页。
    吴兆吉 1981 《所以》,《中国语文》第3期,第215页。
    吴一安 2003 《空间指示语与语言的主观性》,《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第403~409页。
    武振玉 2003 《<儿女英雄传>中的程度副词述评》,《绥化师专学报》第4期,第98~102页。
    ——2004a 《<朱子语类>中的“十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2期,第56~59页。
    ——2004b 《程度副词“非常、异常”的产生与发展》,《古汉语研究》第2期,第67~71页。
    心叔 1962 《关于语助词“看”的形成》,《中国语文》第8期,第392页。
    邢福义 1979 《“只有……才……表示唯一条件,这种提法对吗”》,《语文教学与研究》第2期,第9页。
    ——1996 《“却”字和“既然”句》,《汉语学习》第6期,第3~8页。
    ——2002 《“由于”句的语义偏向辨》,《中国语文》第4期,第337~342页。
    邢志群 2003 《汉语动词语法化的机制》,《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八辑,商务印书馆,第93~113页。
    熊仲儒 2003 《“来着”的词汇特征》,《语言科学》第2期,第58~65页。
    徐丹 1992 《汉语里的“在”与“着(著)”》,《中国语文》第6期,第453~461页。
    徐俊霞 2003 《程度副词“非常”的来源》,《殷都学刊》第1期,第97~99页。
    徐时仪 1993 《也谈“不成”词性的转移》,《中国语文》第5期,第391~392页。
    ——1998 《论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108~112页。
    ——1999 《“不成”的语法化考论》,《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79~82转86页。
    ——2000 《语气词“不成”的虚化机制考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117~122页。
    ——2001 《“打”字的语义分析续补》,《辞书研究》第3期。第66~74页。
    ——2003 《否定词“没”“没有”的来源和语法化过程》,《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第1~6页。
    徐阳春 2003 《“只要p,就q”表示最低条件》,《浙江树人大学学报》第3期,第55~58页。
    徐正考 1996 《清代汉语选择疑问句系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5期,第70~75页。
    许仰民、韩伟 1999 《论<金瓶梅词话>的副词》,《天中学刊》第6期,第46~51页。
    许仰民 2000 论《<金瓶梅词话>中的介词》,《中州大学学报》第3期,第23~26页。
    薛生民 1980 《吴堡话“来”的特殊用法》,《中国语文》第5期,第350~351页。
    杨年保 2005 《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研究》,《云梦学刊》第3期,第119~121页。
    杨荣祥 1999 《近代汉语否定副词及相关语法现象略论》,《语言研究》,第1期,第20~28页。
    杨淑敏 1994 《元明时期新兴副词探析》,《山东社会科学》第4期,第80~82页。
    ——2000 《元明白话某些新兴副词探析》,《东岳论丛》第2期,第138~140页。
    杨树森 1994 《“只要”和“只有”表示什么条件——《现代汉语八百词》两处释义析疑》,《语文建设》第12期,第9~10页。
    杨永龙 2000a 《<朱子语类>中“不成”的句法语义分析》,《中州学刊》第2期,第107~111页。
    ——2000b 《近代汉语反诘副词“不成”的来源及虚化过程》,《语言研究》第1期,第107~119页。
    ——2002 《“已经”的初见年代及成词过程》,《中国语文》第1期,第41~49页。
    叶建军 2002 《<金瓶梅词话>中的反问副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56~58页。
    ——2003 《<醒世姻缘传>中的反问副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53~56页。
    俞光中 1985 《元明白话里的助词“来”》,《中国语文》第4期,第289~291页。
    袁宾 1984 《近代汉语“好不”考》,《中国语文》第3期,第207~215页。
    ——1986 《<五灯会元>词语释义》,《中国语文》第5期,第377~380页。
    ——1987 《“好不”续考》,《中国语文》第2期,第134~137页。
    ——1990 《“自从”和“打从”》,《语文月刊》第9期,第11~12页。
    袁毓林 2000 《论否定句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中国语文》第2期,第99~108页。
    ——2003 《无指代词“他”的句法语义功能》,《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商务印书馆,第44~64页。
    曾立英 2005 《“我看”与“你看”的主观化》,《汉语学习》第2期,第15~22页。
    曾昭聪 2001 《“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87~92页。
    张爱民、王媛媛 2004 《“着”字虚化问题研究》,《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79~83页。
    张成材 1997 《商州市方言几个语气词在句末所表示的时制范畴》,《商洛师专学报》第3期,第77~80页。
    张崇 1982 《也谈吴堡话“来”的特殊用法》,《中国语文》第2期,第36转141页。
    张华文 2000 《试论东汉以降前置宾语“是”字判断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第20~24页。
    张惠英 1995 《复数人称代词词尾“家”“们”“俚”》,《中国语言学报》第5期,第28~34页。
    张佳音 2003 《“除非”及其句式的语义分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140~142页。
    张美兰 2003a 《近代汉语几种句式结构成分的变化及其句法后果》,《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38~45页。
    张学成 1994 《“只要A,就B”的句法、语义、语用的制约关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第89~95页。
    张亚军 2002 《时间副词“正”、“正在”、“在”及其虚化过程考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46~55页。
    张艳 2004 《也谈“已经”的初见年代》,《中国语文》第4期,第351~354页。
    张谊生 2000b 《略论时制助词“来着”——兼论“来着~1”与“的~2”以及“来着~”的区别》,《大理师专学报》第4期,第61~67页。
    ——2002 《“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第80~91页。
    张永言、汪维辉 1995 《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中国语文》第6期,第401~413页。
    张治 2003 《“所以”凝固成词的途径——由介词结构到连词的过程探讨》,《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5期,第90~93页。
    赵新 2000 《“不过”补语句的历史考察》,《语言研究》第2期,第70~76页。
    郑剑平 2001 《<儿女英雄传>的副词“索性”用法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9期,第212~213页。
    钟兆华 1991 《“不成”词性的转移》,《中国语文》第4期,第291~295页。
    2002 《疑问副词“何忽”》,《语文研究》第4期,第4~8转18页。
    周刚 2003 《连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要略》,《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83~ 88页。
    周静 2004 《“甚至”的篇章衔接功能和语法化历程》,《暨南学报》第5期,第84~90页。
    周崇谦 2005 《“N_1+N_2(的)+便是”的句法分析》,《古汉语研究》第2期,第18~22页。
    朱城 2000 《连词“所以”产生的时代》,《辽宁大学学报》第4期,第103~106页。
    朱冠明 2002 《副词“其实”的形成》,《语言研究》第1期,第32~37页。
    ——2005 《情态动词“必须”的形成和发展》,《语言科学》第3期,第57~66页。
    朱景松 1998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中国语文》第5期,第378~386页。
    朱彦 2003 《<从经传释词>的虚词分类看其系统观和语法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第20~26页。
    朱永生 1990 《主位与信息分布》,《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第252~257页。
    朱湘云 2002 《论元代散曲中的虚字“着”》,《福州大学学报》第1期,第54~56页。
    祝建军 2002 《近代汉语动词“打”的语义泛化》,《烟台大学学报》第3期,第354~360页。
    祝敏彻 1995 《汉语选择问、正反问的历史发展》,《语言研究》第2期,第117~122页。
    祖生利 2003 《元代文献中“一般”和“也者”的特殊用法》,《民族语文》第6期,第28~34页。
    Bergmann, Merrie. 1982. Metaphorical Assertions. Philosophical Review 41: 229-245.
    Black, M. 1979. More about metaphor. In A. Ortony(ed.) ,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 & Turner, M. 1989.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ran, Richard. 1989. Seeing and Believing: Metaphor, Image, and Force. Critical Inquiry 16: 87-112.
    Panther, K-U and L. Thornburg. 2004. The Role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n Meaning Construction, De Metaphorik。
    Papafragou, A. 1999. On Metonymy. Lingua 99: 169-195.
    Radden, G. & Kovecses, Z. 1999.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 Panther & Radden.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Shi-xu. 2000. Linguistics as metaphor: analyzing the discursive ontology of the object of linguistic inquiry. Language Sciences 22: 423-446.
    Sperber, D. & D. Wilson. 1986/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 Blackwell.
    —— 2002 Relevance Theory. In: G. Ward and L. Horn(eds) Handbook of Pragmatics. Oxford: Blackwell.
    Sun, Chaofen. 1995. On the orgin of the sentence-final laiz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5: 3, 1-17.
    Stalnaker, R. C. 1974.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n Kasher, A. (ed.), Pragmatics: Concepts, Page16-32. 1998,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Stern, Joseph. 1991. What Metaphors Do not Mean.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 16, eds. P. A. French, T. E. Uehling, and H. K. Wettstein.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3-52.
    Thornburg, L. & K. - U. Panther. 1997. Speech Act Metonymy. In: Liebert, W. - A., Redeker, G. & L. Waugh(eds.). Discourse and Perspectiv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5-219.
    汉·董仲舒著《春秋繁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汉魏丛书》本(1992年)。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
    清·吴昌莹著《经词衍释》,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战国·佚名撰,袁宏点校《逸周书》,济南:齐鲁书社《二十五别史》本(2000年)。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 1983年。
    汉·司马迁撰,刘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晋·陈寿撰,陈乃乾校点《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刘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南朝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魏征、令狐德棻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唐·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
    南唐·静、筠禅僧编,张华点校《祖堂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十通》本(1988年)。
    元·脱脱等撰《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元·佚名撰,路芜、南孚尹、陈珊点校《元朝秘史》,济南:齐鲁书社《二十五别史》本(2000年)。
    明·宋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明·严从简著,余思黎点校《殊域周咨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民国·柯劭忞著《新元史》,中国书店1988年。
    三国魏·曹操等《孙子十家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诸子集成》本(1986年)。
    汉·王充著《论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诸子集成》本(1986年)。
    汉·张仲景著,王叔和编,成无已注《伤寒论》,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无言童子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西晋·竺法护译《渐备一切智德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东晋·张湛《列子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诸子集成》本(1986年)。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南朝齐·求那毗地译《百喻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刘宋·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诸子集成》本(1986年)。
    后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唐·输波加逻译《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唐·惠能著,元·宗宝编《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五代·王定保撰《唐摭言》,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宋·朱熹著,黎靖德编,王星贤校点《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宋·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叶梦得撰,宇文绍奕考异,侯忠义点校《石林燕语》,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籤》,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宋·赜藏主编集,萧萐父、吕有祥点校《古尊宿语录》,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明·笑笑生著,王汝梅、李昭恂、于凤树校点《金瓶梅》,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1987年。
    明·施耐庵、罗贯中著《水浒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明·施耐庵、罗贯中著,李泉、张永鑫校注,王利器审订《水浒全传》,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明·罗贯中著《三遂平妖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明·凌濛初编著,冷时峻校点《拍案惊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明·凌濛初编著,王根林校点《二刻拍案惊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明·冯梦龙编著,傅成校点《喻世明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明·冯梦龙编著,秋谷校点《警世通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明·冯梦龙编著,顾学颉校注《醒世恒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明·冯梦龙撰《情史类略》,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
    明·吴承恩著,萧逸校点《西游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明·许仲琳、李云翔《封神演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明·罗懋登著,陆树崙,竺少华校点《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
    明·陆人龙撰,申孟校点《型世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明·方汝浩撰,高学安、佘德余校点《禅真逸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明·方汝浩著,欧苇点校《禅真后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洪楩编辑,谭正璧校点《清平山堂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佚名著,尚成校点《英烈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明·佚名撰,石梁标点《杨家将传》,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
    明·佚名著《风流和尚》,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传世私家藏书》本(1997年)。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诸子集成》本(1986年)。
    清·焦循《孟子正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诸子集成》本(1986年)。
    清·王先谦《庄子集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诸子集成》本(1986年)。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诸子集成》本(1986年)。
    清·戴望《管子校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诸子集成》本(1986年)。
    清·孙诒让《墨子间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诸子集成》本(1986年)。
    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诸子集成》本(1986年)。
    清·西周生著,黄肃秋校注《醒世姻缘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
    清·文康著,高仁校点《儿女英雄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蒲松龄著,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李汝珍著,张友鹤校注《镜花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清·石玉昆述,俞樾重编《七侠五义》,北京:宝文堂书店1980年。
    清·佚名撰《呼家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
    清·郭小亭著《济公全传》,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清·李绿园著,栾星校注《歧路灯》,郑州:中州书画社1980年。
    清·曾朴著,冷时峻校点《孽海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吴敬梓著《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清·吴趼人著,宋世嘉校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韩邦庆著,觉园、愚谷校点《海上花列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李伯元著,冷时峻校点《官场现形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刘鹗著,钟夫校点《老残游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荻岸山人编次,环生点校《平山冷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清·李雨堂著,秋玲、志生校点《万花楼演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夏敬渠撰,黄克校点《野叟曝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清·陈朗著,孙永都、刘中光校点《雪月梅传》,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清·佚名著《小八义》,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
    清·佚名著,吴琼校点《说唐后传》,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楚国·屈原著,蒋天枢校释《楚辞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南朝梁·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宋·范成大著《石湖诗集》,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
    宋·欧阳修著《欧阳修全集》,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
    金·元好问著,姚奠中主编,李正民增订《元好问全集》(增订本),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
    元·耶律楚材著,谢方点校《湛然居士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元·王实甫《西厢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明·臧晋叔编《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明·王阳明著,张立文整理《王阳明全集》,北京: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年。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清·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75年。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陈述辑校《全辽文》,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黄征、张涌泉校注《敦煌变文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刘坚、蒋绍愚主编《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卷、宋代卷、元明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年。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谭帆、邵明珍注评《元散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全等点校《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曾绍岷等编著《全唐五代词》(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巴金著《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冰心著《冰心文集》(第一、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冰心著《冰心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冰心著《冰心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冰心著《冰心文集》(第五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陈建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1949—1999)·中篇小说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
    陈建功、赵大年著《皇城根》,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年。
    谌容著《梦中的河》,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陈世旭著《将军镇》,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陈宇著《草地龙虎》,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
    陈忠实著《白鹿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池莉著《池莉文集》(第二、三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
    丁玲著《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邓友梅著《烟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杜鹏程著《保卫延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范伟著《我的倒儿爷生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
    冯志著《敌后武工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高玉宝著《高玉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关仁山著《风暴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郭则沄撰,华云点校《红楼真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霍达著《穆斯林的葬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金庸著《连城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老舍著《骆驼祥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李敖著《北京法源寺》,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
    李劼人著《死水微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李晓明、韩安庆著《平原枪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李英儒著《野火春风斗古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梁斌著《红旗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梁晓声著《父亲》(梁晓声亲情小说选),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梁晓声著《狡猾是一种冒险》,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凌力著《少年天子》,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
    刘流著《烈火金钢》,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刘勇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精品大系·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
    刘震云著《刘震云》(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柳建伟著《突出重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一、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路翎著《财主底儿女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路遥著《人生》(路遥获奖小说精选),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路遥著《平凡的世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罗广斌、杨益言著《红岩》,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莫言著《红树林》,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年。
    欧阳山著《三家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8年。
    钱钟书著《围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权延赤著《走下神坛的毛泽东》,北京:中外文化出版社1989年。
    曲波著《林海雪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沙汀著《沙汀代表作》,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沈从文著,范桥、吴子慧、小飞编《沈从文散文》(第一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史铁生著《我与地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史铁生著《务虚笔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舒乙编《老舍作品经典》,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孙惠芬著《歇马山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王海鸰著《牵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王朔著《无知者无畏》,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
    王朔著《王朔文集》(纯情卷、挚情卷、矫情卷、谐谑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年。
    蔚然著《无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魏巍著《火凤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魏巍著《地球的红飘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吴强著《红日》,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伍近先著《山水狂飙》,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
    徐志摩著《徐志摩选集》(上、下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雪克著《战斗的青春》,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
    艳齐著《永世情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
    杨绛著《杨绛作品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杨沫著《青春之歌》,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年。
    俞平伯著,乐齐、范桥选编《俞平伯散文》(上、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张爱玲著,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
    张承志著《北方的河》,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
    张聂尔著《叶氏父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张炜著《古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张贤亮著《张贤亮选集》(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
    张忆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精品大系·人到中年》,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
    赵树理著《赵树理小说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赵树理著,工人出版社、山西大学合编《赵树理文集》(第二卷),北京:工人出版社1980年。
    周而复著《上海的早晨》(第一、二、三、四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周立波著《暴风骤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