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文字异体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戟國時代是中國社会的一個大燮革時期,這一時期经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燮化,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在這一畴代中,由於社舍發展而引起的文字使用鲍圍擴大、使用频率增高,诸侯割據,逐渐導致戟國文字发生了很大的燮化,異體字急據增加。
     戰國文字昊體字繁多的现象,研究者很早就注意到了,但真正系统研究戟國文字異體字卻是比较晚的事情了,而且研究者封戟國文字異體字的研究多是僅就某一部分文字资料而進行的,在範圍上偏於狭隘。本文封戟國文字異體字的研究,不局限於某一部分文字资料,封戟國東方六國文字都有探封。战國文字可以粗略地分為雨大塊,一为西方的秦文字,一为束方六國文字。本文封戰國文字異體字的研究是以東方六國文字為中心的,不涉及秦系文字。
     本文在封以束方六國文字为中心的戟國文字異體字造行比較全面的考察的基楚上,根據其具體特點,封其進行了系统的分類。本文所分戟國文字異體字的颊型有雨大颊,即異構字和異寫字。異構字分為因表音、表意構件不同造成的異構字,因構形方式不同造成的異構字,因累增造成的具構字,因燮形音化造成的、具構字,因糅合造成的吴構字等五颊。異寫字分为構件層面的異寫字和笔畫層面的具寫字雨颊。這些類別只是個大概,其中大多數颊别還分有小類,有的小類還有更细的分類。
     本文還翠例說明了戟國文字異體字形成的原因及其特點。战國文字異體字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五佃:社会因素;封商周異體字的繼承因素;歷畴因素;文字載體及害寫工具因素;害寫風格因素。戟國文字異體字的特點大致有四個:數量眾多;類型複雜;新舊並見;地域性特徵明顯,但同時各系文字之间具有比较明顯的相似性。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a great period of significant changes of Chinese society, in which profound changes in many fields such as economy, society, culture occurred. In this period, range extension and high frequency of using of characters which were caused by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dependent administrative of the seigneurs gradually caused great changes of characters which caused rapidly increasing of variant characters.
     Scholars have given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numerous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But truly systematically study of the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very late, and the study of the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only about a part of the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range of which is narrow.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characters of eastern seigneurs, which includes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re are two parts of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ich are characters of western seigneur Qin and characters of eastern six seigneurs. This thesis focus on the characters of eastern six seigneurs, doesn't relate to the characters of western seigneur Qin.
     This thesis completely observes the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ich focus on characters of eastern six seigneurs, and classify the variant characters systematically by their concrete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two types of the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this thesis, which are heterogeneous words and different writings. There are five types of heterogeneous words, which are heterogeneous words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the forms in the phonetic and semantic component, heterogeneous words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the configuration modes, heterogeneous words which are caused by accumulating characters, heterogeneous words which are caused by bianxingyinhua, heterogeneous words which are caused by rouhe. There are two types of different writings, which are different writings of component, and different writings of strokes. These types are just an outline, there are detailed types of most of these types, and there are more detailed types of some detailed types.
     This thesis illustrates the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re are five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ich are society; characteristics inherited from the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long period; characters carriers and writing tools; writing style. There ar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ant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ich are high numbers; complex types; new and old variant characters used at the same time;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obvious similitude between variant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seigneurs.
引文
1楊寬:《戟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4页。
    2何琳儀:《戟國文字通论(訂補)》,江蘸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1页。
    2周波:《秦、西漢前期出土文字资料中的六國古文遗跻》,《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復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240-292页。
    7為行文筒潔,本文在引用學者的觀點時,人名之後一律不加先生、女士之類的敬稱,請見谅。
    1何琳倦:《戟國文字通输(訂補)》,2页。
    2趟峰:《從漢字发展的屋史看具體字的整理》,《寧德师專學報(哲学社会科學版)》1995年第1期(總第32期),71-72页。
    3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國家組織進行漢字簡化和異體字整理工作,制定了《擬廢除的400個昊體字表草案》,發怖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之後,異體字才成為比较通行的概念。
    1王力主编:《古代漢语》,中華書局,1999年5月,173页。
    2蒋善国:《漢字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81、88、89頁。
    3蘇培成:《现代漢字學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127页。
    4裘锡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205页。
    5蒋绍愚:《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191页。
    6李國英:《異體字的定羲與類型》,《北京師範大学学報》2007年第3期,49页。
    1李運富:《關於“異體字”的幾個問题》,《语言文字應用》2006年第1期,73页。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187-188页。
    1林淫:《古文字研究簡输》,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9月,103頁。
    2陽餘惠:《略输戟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周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华書局,1986年6月,27頁。
    3張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讹燮》,《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華害局,1986年6月,153页。
    4金國泰:《漢字訛燮三题》,《吉林师師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1页。
    5季素彩:《漢字形體讹燮说》,《漢字文化》1994年第2期,37页。
    6林志强:《关於漢字的讹燮现象》,《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82页。
    1林澐:《古文字研究筒論》,87页。
    2裘锡圭:《文字學概要》,223页。
    1林淫:《古文字研究簡論》,87页。
    2裘锡圭:《文字學概要》,223页。
    1黄微:《敦煌俗字典·前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2啟功:《古代字體论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7月,1页。
    3王寧:《漢字字髓研究的新突破——重讀敞功先生的〈古代字體输稿〉》,《三峡大學學報(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25-26页。
    1王寧:《漢字字髓研究的新突破——重讀敞功先生的〈古代字體输稿)》,《三峡大學学報(人文社含科學版)》2001年第3期,28-29页。
    1陽餘惠:《略输戟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问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華書局,1986年6月,9-100页。
    2黄锡全:《先秦货幣文字形體特徵翠例》,《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198-204真。
    1馬國權:《戟國楚竹簡文字略說》,《古文字研究》第三辑,中苹書局,1980年11月,153-159页。
    2黄锡全:《楚系文字略渝》,《華夏考古》1990年第3期,99-108页。
    3李運富:《徙楚文字的構形系统看戰國文字在漢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徐州师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3期,35-39页。
    4摧運瑕:《输楚文字的演燮规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298-303页。
    5董琨:《楚文字若干问题的思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华書局,2006年11月,433439页。
    6李運富:《楚國筒帛文字構形系统研究》,岳麓书社出版社,1997年10月。
    7趟學清:《戟國東方五國文字構形系统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8何琳儀:《戟國文字通论(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9張静:《郭店楚筒文字研究》,安徽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
    10张傅旭:《楚文字形髓演燮的现象與规律》,首都師範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11王颖:《戟國中山國文字研究》,華東師範大学博士输文,2006年。
    12羅小华:《包山楚筒文字研究》,安徽大學硕士论文,2008年。
    13張娜:《戟國中山國文字構形系统研究》,河北師范大學硕士論文,2008年。
    14丁雯颖:《上博楚筒文字字形结構系统研究》,华東師範大學硕士论文,2009年。
    1张道升:《侯馬盟书文字研究》,安徽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2高開贵:《略输戰國峙期文字的筒化與繁化》,《江漢考古》1988年第4期,104-114页。
    3陳雨俊:《戰國古璽文字字形增省例說》,《文物研究》第三期,黄山書社,1988年9月,122-127页。
    4朱疆:《古璽文字中的省筒字初探》,《中國文字研究》第四辑,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165-169页。
    5张振林:《古文字中的羡符——舆字音字羲無關的筆畫》,《中国文字研究》第二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126-138页。
    6孫偉能:《〈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文字羡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输文,2009年。
    7吴振武:《古文字中的借筆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辑,中華書局,2000年3月,308-337页。
    8劉釗:《古文字中的合文、借筆、借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辑,中苹書局,2001年10月,397-410页。
    9陳偉武:《戟國秦漢同形字论綱》,《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228-232页。
    1朱疆:《古璽文字中的同形部件初探》,《中國文字研究》第五辑,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174-175页。
    2陳斯鹏:《楚筒中的一字形表多詞现象》,《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216-221页。
    3蘇建洲:《楚文字讹混现象舉例》,《学燈》2010年第2期,總第14期。
    4田颖:《上博竹書“一形封應多字”现象研究》,復旦大學硕士输文,2010年。
    5张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讹燮》,《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華書局,1986年6月,153-183页。
    6沙宗元:《古文字字形讹燮现象初探》,安徽大学硕士输文,2001年。
    7魏宜辉:《楚系簡帛文字形髓讹燮分析》,南京大學博士输文,2003年。
    8方勇:《戟國楚文字中的偏旁形近混同现象释例》,吉林大學硕士输文,2004年。
    9裘錫圭:《談談上博筒和郭店筒中的错别字》,《新出土文献舆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77-80页。
    10魏宜辉:《楚系簡帛文字形體訛燮分析》,南京大学博士输文,2003年。
    11张静:《郭店楚筒文字研究》,安徽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
    1黄文傑:《戰國文字中的類化现象》,《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中華書局,2006年11月,450-455页。
    2吴振武:《戰國文字中一種值得注意的構形方式》,《漢捂史學報專辑(總第三辑):姜亮夫、蒋禮鸿、郭在貽先生纪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92-93页。
    3张新俊:《上博楚筒文字研究》,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4王國維:《史籀篇疏證序》,《觀堂集林》卷五,中華害局,1959年6月。
    5唐蘭:《古文字学導論(增訂本)》,齊鲁害社,1981年1月,33、315页。
    6李学勤:《戟國時代的秦國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8期。
    7李學勤:《戟國题銘概述》,《文物》1959年第7-9期。後收入氏著《李學勤早期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301-330页。
    8北文(朱德熙、裘锡圭):《秦始皇“害同文字”的歷史作用》,《文物》1973年第11期,2-3页。後收入 朱德熙:《朱德熙古文字输集》,中华書局,1995年2月,74-76页。
    1何琳儀:《戟國文字通论(訂補)》,85-201页。
    2肖曉晖:《戟國秦楚璽印文字比较研究》,北京師範大学硕士论文,2000年。
    3李蕊:《戟國晋系文字资料地域特徵研究》,中山大学碩士输文,2002年。
    4陳光田:《戟國璽印分域研究》,岳麓書社出版社,2009年5月。
    5王真:《戟國金文地域差别研究》,華東师鲍大學碩士论文,2009年。
    6陶霞波:《先秦货幣文國别系统研究》,《中國文字研究》第三辑,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7何琳儀:《戟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中華害局,1998年9月。
    8陽餘惠主编:《戰國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9何家具:《戟國文字分域研究》,安徽大學博士输文,2010年。
    10李運富:《戟國文字“地域特點”質疑》,《中國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170页。
    1蒋詩堂:《戰國文字域别特點考察的原则之探討》,《湖南社舍科学》2002年第2期,96页。
    2鄧小娟:《战國齊、燕、邾、滕四國三地陶文具形调查舆研究》,《中國文字研究》第三辑,魔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97-102页。
    3董琨:《楚系筒帛文字形用问题》,《筒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二辑,巴蜀書社,2006年4月,199-200页。
    4劉志基:《古文字異體字新辑芻議——(中國具體字大系·篆書编〉代前言》,《中國文字研究》第九辑,大象出版社,2007年12月,66-68页。
    5胡志明:《談戟国文字異體關系的認定》,中國文字學会第五届学術年会暨漢字学國隙学術研封会输文,2009年8月。
    1秦晓革:《侯焉盟書文字異形研究》,《韶關学院學報·社會科学版》2010年第4期,68-70页。
    2張锋:《侯馬盟害異寫字及異横字研究》,曲阜師範大學硕士输文,2009年。
    3胡志明:《戟國文字具髓现象研究》,華東師範大学博士输文,2010年。
    4王麗:《(郭店楚墓竹筒)異體字研究》,北京师範大学硕士输文,2006年。
    1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论(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2李運富:《楚國筒帛文字構形系统研究》,岳麓害社出版社,1997年10月。
    3趟学清:《戟國東方五國文字構形系统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4楊嵬茼:《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书(六)昊文的整理研究》,東北师範大学硕士输文,2008年。
    5張娜:《戰國中山國文字構形系统研究》,河北師範大學硕士输文,2008年。
    1王雁君:《戰國齊系铜器文字構形研究》,陕西师範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1隙劍:《說慎》,《甲骨金文考释输集》,線装害局,2007年4月,39-53页。
    1李守奎:《关於古文字字編體例的一些思考》,《革夏文化論壇》2006年第00期,117页。
    2郭若愚:《戰國楚筒文字编》,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年2月。
    3商承祚主編:《戰國楚竹筒匯编·字表》,齊魯書社,2000年1月。
    1滕壬生:《楚系筒帛文字编(增訂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2王雁君:《戰国齊系铜器文字構形研究·戰國齊系铜器文字字形表》,陕西師範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3張颔:《古幣文编》,中华書局,1986年5月。
    4吴良宵:《先秦货幣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5耀福颐主编:《古塑文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10月。
    6高明、葛英會:《古陶文字徵》,中苹害局,1991年2月。
    7徐谷甫、王延林:《古陶字彙》,上海書店,1994年5月。
    8下文涉及到的上海博物館藏战國楚竹害是上海博物館在香港古玩市埸上收集的,具體來歷不是很確,但基本可以断定是從墓葬中盗掘出来的。参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书(一)·前言:戟國楚竹書的發现保護和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
    9曾憲通:《長沙楚帛書文字编》,中苹害局,1993年2月。
    10湖北省荆沙鐵路考古陈:《包山楚筒·字表》,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11张守中:《包山楚筒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
    12張鐵慧:《曾侯乙墓竹筒文字编》,吉林大學硕士论文,1995年。
    13張光裕、滕壬生、黄锡全:《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编》,藝文印書館,1997年1月。
    14張守中等:《郭店楚筒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5月。
    15程燕:《望山楚簡文字编》,中華書局,2007年1月。
    16楊媛媛:《九店楚墓竹筒文字编》,安徽大学碩士論文,2009年。
    17陳瓊:《(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書(一))研究概況及文字编》,吉林大学碩士输文,2005年。
    18牛淑娟:《〈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二)〉研究概沉及字编》,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19曲冰:《〈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三)〉研究概況及文字编》,吉林大學硕士論文,2006年。
    20王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的研究及文字整理》,東北師範大學硕士输文,2006年。
    21徐蕾:《〈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書(四))研究概沉舆文字整理》,東北师範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2于智博:《(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害(四)〉研究概沉及文字编》,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姚琳:《(上博竹书(四))文字研究及文字編》,中国人民大學硕士输文,2007年。
    2锺明:《(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害(五)〉研究概況及文字編》,吉林大學硕士論文,2007年。
    3李守奎、曲冰、孫偉能:《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书(一——五)文字編》,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
    4郭蕾蕾:《(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六))研究概況及文字编》,吉林大學碩士论文,2008年。
    5孫合肥:《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文字编》,安徽大學硕士論文,2008年。
    6雷金方:《上海博物铭藏戰國楚竹书(七)文字编》,安徽大学硕士論文,2010年。
    7張新俊、張腾波:《新蔡葛陵楚墓竹筒文字编》,巴蜀害社,2008年8月。
    8眼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編》,中華書局,1981年5月。
    9李學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戟國竹筒(一——二)》,中西書局,2010年12月-2011年12月。
    10施谢捷:《吴越文字匯編》,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11李守奎:《楚文字編》,華東師鲍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12豫剛:《齊文字编》,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3徐新偉:《楚文字字形系统再韶識——〈楚文字编)補正》,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14張振谦:《齊系文字研究·下编齊系文字編》,安徽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15司曉娜:《越國文字编》,安徽大學硕士論文,2009年。尚未得兑。
    16沈之僳:《戟國三晋文字編》,北京师鲍大学博士論文,2009年。
    17陽志彪:《三晋文字編》,吉林大學博士输文,2009年。
    18王爱民:《燕文字編》,吉林大學硕士論文,2010年。
    19何琳儀:《戟國古文字典——戟國文字聲系》。该書雕然名為字典,但收缘的戟國文字形體颇為全面,就其使用價值來說,完全可以看作一部戟國文字编。
    20陽餘惠主编:《戟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21何家具:《戟國文字分域研究·戟國文字分域初編》,安徽大學博士输文,2010年。
    1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會:《侯馬盟书·侯馬盟书字表》,文物出版社,1976年12月。
    2張道升:《侯馬盟害文字研究》,安徽大学博士論文,2009年。
    3黄德寬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證》,商務印書館,2007年5月。孩害雕然是针封全部古文字旨在描述古文字演燮胍络的大型工具言,但其收錄的戟國文字也不在少數,而且兼颇到很多新出的戰國文字材料,比如說收錄了部分至今還没有全部出版完畢的上海博物館藏戟國竹书上的文字,所以孩害也完全擁有戰國文字編的功效。
    4按理說,傅抄古文也應孩纳入到我们的研究资料中來,但由於傅抄古文的來源十分鹿雅,我们很摊将其戟國文字部分很好地剝離出來,並且傅抄古文的字形層經傅抄,多有讹誤,所以以之作為研究资料難免會有许多失當之處,為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我们将傅抄古文排除在我们的研究资料之外。另外,因为鳥蟲害是經過藝術化的文字,将它们舆普通文字一起研究不太合適,所以,我们的研究资料也不包括鳥蟲書。
    5鐃宗颐、曾憲通:《楚帛书》,中苹書局香港分局,1985年9月。
    6中國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畏沙發掘报告》,科學出版社,1957年8月;商承祚主編:《戟國楚竹簡彙编》,齊鲁書社,2000年1月。
    7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會:《畏沙仰天湖第25號木榔墓》,《考古學报》1957年第2期。
    8商承祚主编:《戟國楚竹筒彙编》。
    9楊兽乾:《常德市德山夕陽坡二號楚墓竹簡初探》,《楚史與楚文化研究》,《求索》雜志社,1987年12月,336-349真;劉彬徽:《常德夕陽坡楚筒考释》,《早期文明與楚文化研究》,岳麓害社出版社,2001年7月,215-218页。
    10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利縣文物保護管理研究所:《湖南慈利石板村36號戟國墓发掘簡報》,《文物》1990年第10期,37-47页。
    1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中华書局,1995年6月。
    12荆州地區博物館:《湖北江陵滕店一號墓发掘簡报》,《文物》1973年第9期,8页。
    13滕壬生:《楚系筒帛文字编(增訂本)》。
    14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
    1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九店楚簡》,中华書局,2000年5月。
    16湖北省荆州地匾博物馆:《江陵馬山一號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2月。
    1黄锡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證》,武漢大学出版社,1992年10月。
    2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编(增訂本)》。
    3湖北省荆沙鐵路考古队:《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4滕壬生、黄錫全:《江陵磚瓦廠M370楚墓竹简》,《簡帛研究二○○一》,廣西師範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318-221页。
    5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訂本)》。
    6黄岡市博物館、黄州区博物館:《湖北黄岡两座中型楚墓》,《考古學报》2000年第2期。
    7荆门市博物館:《郭店楚墓楚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8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书(一——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2011年5月。
    9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
    1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11李學勤主编:《清華大學藏战國竹簡(一——二)》。
    1摧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華害局,1983年12月。
    2中國社會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中华害局,2007年4月。
    3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選》,文物出版社,1986年8月-1990年4月。
    4劉雨、盧岩:《近出殷周金文集绿》,中華書局,2002年9月。
    5锺柏生、陳昭容、黄铭崇、袁國華:《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彙編》,藝文印书館,2006年4月。
    6萧春源:《珍秦齋藏金·吴越三晋篇》,澳门基金会,2008年11月。
    7劉彬徽:《楚系金文彙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
    8汪慶正:《中國历代货幣大系·先秦货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9朱華:《三晋货幣》,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
    10山東省錢幣学会:《齊幣圖释》,齊鲁害社,1996年8月。
    11石永士、石磊:《燕下都東周货幣聚珍》,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
    12上海博物销:《上海博物館藏印遴》,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8月。
    13耀福颐:《古璽璽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
    14吉林大学歷史系文物陳列室:《吉林大學藏古璽印選》,文物出版社,1987年9月。
    15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销藏古璽印集》,上海害店,1991年6月。
    16天津市藝術博物铭:《天津市藝術博物销藏古璽印選》,文物出版社,1997年8月。
    17賴非主编:《山東新出土古璽印》,齊鲁书社,1998年2月。
    18徐惕:《中国歷代印風·先秦印風》,重慶出版社,1999年12月。
    19萧春源:《珍秦齋藏印·戰國篇》,澳門基金会,2001年6月。
    1茌新興:《戰國鉩印分域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10月。
    2伏海翔:《陕西新出土古代璽印》,上海害店出版社,2005年1月。
    3施謝捷:《古璽彙考》,安徽大學博士输文,2006年。
    4周曉陸主編:《二十世纪出土璽印集成》,中華害局,2010年1月。
    5孫慰祖主编:《古封泥集成》,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11月。
    6孫慰祖:《中國古代封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7周晓睦、路束之:《新蔡故城戟國封泥的初步考察》,《文物》2005年第1期,51-61页。
    8高明:《古陶文彙编》,中华害局,1990年3月。
    9周進、周绍良、李零编:《新编全本季木藏陶》,中华書局,1998年10月。
    10王恩田:《陶文圖缘》,齊鲁書社,2006年6月。
    11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具舍:《侯馬盟害》,文物出版社,1976年12月。
    12温縣盟害没有全部公怖,公怖部分参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溫縣東周盟誓遺址一坎發掘簡報》,《文物》1983年3期,78-89页。
    13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省平山縣戰國峙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报》,《文物》1979年第1期,1、3页。
    14耀振玉:《三代吉金文存·第二十卷》,中華書局,1983年12月;張道升:《(行氟玉銘〉輯考》,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5李學勤:《释戟國玉璜箴铭》,《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纪年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159-161页。
    16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353-359頁、83页。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荊門市博物館、襄荆高速公路考古陈:《荆门左冢楚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12月。
    2隙麗苹:《中國古代漆器款識風格的演燮及其封漆器辨伪的重要意羲》,《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6期,73-76页。
    1王力主編:《古代漢语》,173-174页。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206-208页。
    3王寧:《漢字構形學講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80、82、83-84页。
    4趙学清:《戰國東方五國文字構形系统研究》,14-16页。
    1李國英:《昊髓字的定羲與颊型》,《北京師範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49-50页。
    2胡志明:《戟國文字異體现象研究》,46-55页。
    3“構形方式”指造字方法,封於“構形方式”输者甚眾,我们文中基本探用傅统的六書說,只不遇将其中舆字形關系不太密切的的“假借”和“轉注”排除了,探用的是象形、含意、形聲、指事四類。
    1王筠:《說文释例》,武漢市古籍书店影印,1983年4月,327頁。
    2劉剑:《古文字構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109页。
    3葉玉英:《論变形音化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寧夏大學学报(人文社会科學版)》2009年第3期,5-11页。
    4劉釗:《古文字構形学》,109页。
    5張新俊:《上博楚簡文字研究》,18-23頁。
    1王事:《漢字構形学講座》,42页。
    1此構件“殳”也有可能是構件“支”的變體,是将構件“支”上部横筆彎曲之後形成的。
    2同上注。
    1趙平安:《戰國文字的“(?)”與甲骨文“(?)”為一字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華害局,2000年7月,275-277页。
    1曹方向:《讀上博楚筒第八册琐記》,簡帛網,2011年8月22日。
    1古文字詁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詁林》第六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444页。
    1趙平安:《戰國文字的“(?)”與甲骨文“(?)”為一字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书局,2000年7月,275-277页。
    1呂思勉:《中國文字變遷考》,《文字學四种》,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84-85页;陽餘惠:《略论戰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華害局,1986年6月,9-100页;裘錫圭:《文字學概要》,52页;張振林:《戟國期间文字異形面面觀》,《文字學論叢》第二輯,崇文害局,2004年1月,347-352页;張曉明:《春秋戟國金文字體演變研究》,齊魯書社,2006年11月,143-148页;周波:《戟國時代各系文字间的用字差異现象研究》,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论文,2008年。
    1李家浩:《楚簡所韶楚人祖先“(?)(鬻)熊”與“穴熊”為一人說——兼說上古音幽部與微、文二部音轉》,《文史》2010年第3辑,5-44页。
    2前者從羊,君聲,後者從羊,尹聲,雨者表音構件不同,所以我们將這一對異體字歸入该類。不遇,後者亦或可理解為從羊,君聲,只是君所從的口旁借用了君所從尹旁和羊上部表示羊角的部分的筆畫。如果這檬理解的括,這對異體字就不能歸入孩類。
    1李家浩:《楚筒所記楚人祖先“(?)(鬻)熊”與“穴熊”為一人貌——兼說上古音幽部與微、文二部音轉》。
    1趙平安:《關於夃的形羲來源》,《中國文字學報》第二辑,商務印書馆,2008年12月,17-22页。後收入氏著《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務印書館,2009年12月,97-105页;袁瑩:《說“夃”字的雨個來源》,《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五辑)》,巴蜀害社,2010年6月,120-132页。
    1黄德宽:《關於古代漢字字際關系的碓定——以“颇”及相關字为例》,《中国文字研究》第四辑,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275-280页。
    1曹方向:《讀上博楚筒第八册瑣記》,簡帛網,2011年8月22日。
    1李家浩:《盱眙铜壺芻議》,《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中华害局,1985年10月,361页注6。
    1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藏印遴》,上海害畫出版社,1979年8月,1百。
    2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1545页。
    1何琳儀:《古璽雜識續》,《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中華害局,1992年8月,471-474页。2同上注。
    3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会:《(清华大學藏戟國竹簡(壹)·金滕)研讀札記》,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5日。
    4陳劍:《清華簡(金滕〉研讀三题》,《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152页。
    1趙平安:《论燕國文字中的所謂“都”當爲“(?)”(縣)字》,《語言研究》2006年第4期,77-79百。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庫匾、考古發掘隊、浙川縣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257-287页。
    3趙世綱:《淅川下寺春秋楚墓青铜器铭文考索》,《淅川下寺春秋楚墓》,361-367页;裘錫圭先生的意見參
    1黄德寬主编:《古文字譜系疏證》,2456-2457页。
    1何琳儀:《戟國文字通瀚(訂補)》,208-209百。
    2前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筒》,17、129、133页;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戰圃楚竹書(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50、180、181页。
    1傅舉有、陳松畏:《馬王堆漢墓文物》,湖南出版社,1992年1月,115、116百: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组:《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释文》,《文物》1984年第3期,7页。
    1顧颉刚、劉起釪:《尚書校释譯论》,中華書局,2005年4月,482-484百。
    2顧颉刚、劉起釪:《尚害校释譯論》,490頁。
    3顧颉刚、劉起釪:《尚害校释譯瀚》,485-487页。
    4顧颉刚、别起釪:《尚書校释譯論》,487页。
    5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戟国楚竹害(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225百。
    6李銳:《上博館藏楚筒(二)初札》,筒帛研究網,2003年1月6日。
    7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札記》,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0日。
    8何琳儀:《第二批滬筒選释》,《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168页。
    9徐在國:《上博竹害(二)文字雜考》,《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168页。
    1黄錫全:《读上博藏楚竹书(二)札记(贰)》,簡帛研究網,2003年3月6日。
    2“言”旁所從“口”旁的“(?)”形筆畫的两端向中央靠攏并連接到一起。
    3容庚:《金文编》,中華書局,1985年7月,1188頁。
    4周忠兵:《說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關问题》,復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12年1月3日。
    5容庚:《金文編》,358页。
    6周忠兵:《說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關问题》。
    1根據上文的某些分析,如果不從古文字發展的系统性來看的括,E也可以看作为從“兒”,從“哉”之字。“兒”與“哉”古音恰好相近,所以又可以順理成章地将E视為雙聲字。此說有一定的迷惑性。
    2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二)》,225页;周鳳五:《讀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篇)〉札記》。
    3何琳儀:《第二批滬筒選释》,《新出楚筒文字考》,168页。
    1徐寶貴:《石鼓文整理研究》,中华書局,2008年1月,762-763页。
    2張守中:《睡虎地秦筒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2月,69页;陳松畏:《馬王堆筒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192页;駢宇騫:《银雀山漢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2001年7月,166頁。
    3F的佃别字形所從的“戈”旁或寫作“弋”,如《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46號中的F。這種變化或因聲化因素導致,“哉”與“弋”語音阴系密切,我们上文己討論。
    4駢宇騫:《银雀山漢筒文字编》81页“識”字、375页“職”字所從之“哉”旁皆從“戈”,從“言”。
    1睡虎地秦墓竹筒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筒》,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释文注释43、74、158页。
    2國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馬王堆漢墓帛害[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释文35页;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组:《焉王堆漢墓帛書(叁)》,文物出版社,1983年10月,释文注释12、52页;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组:《馬王堆漢墓帛書[肆)》,文物出版社,1985年3月,72、138页。
    3银雀山漢墓竹筒整理小组:《银雀山漢墓竹筒》,文物出版社,1985年9月,释文註释34、35、81、84、118、134、136、142页。
    1银雀山漢墓竹筒整理小组:《银雀山漢墓竹筒》,释文注释96、99页。
    2银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组:《银雀山漢墓竹簡》,释文注释97页。
    2陳劍:《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封甲骨文字考释的重要性》,《甲骨金文考释论集》,416页。
    1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编》,92页。
    2徐寶貴:《石鼓文整理研究》,762-763页。
    1徐寶贵:《石鼓文整理研究》,760页。
    2古文字詁林编纂委具会:《古文字詁林》第八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715页;徐寶贵:《石鼓文整理研究》,763页。
    3董珊:《石鼓文考證》,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4月29日。
    4周法高:《金文詁林補》(“中央研究院”歷史语言研究所專刊之七七)第十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年,總第3139页。
    5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館藏战國楚竹书(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151-152页;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会:《〈上博七·武王践阼〉校讀》,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12月30日。
    6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館藏战国楚竹書(七)》,152页。
    1復旦大學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害含:《(上博七·武王踐阼)校讀》。
    2程燕:《上博七考释五则》,《筒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五輯,2010年6月,73-74页。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198页。
    2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445页。
    1陳劍先生認为上博筒《子道餓》中的“罩”字為“商”字之讹。參氏著《〈上博(八).子道餓)補說》.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7月19日。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圖版八五、八六、九九、一○五、一七五
    3徐在国:《新蔡葛陵楚簡札記(二)》,簡帛研究網,2003年12月17日。
    4何琳儀:《新蔡竹筒選释》,《新出楚筒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236页。
    5董珊:《楚筒簿記與楚國量制研究》,《考古学報》2010年第2期。同名修改稿刊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6月6日。
    1宋華强:《新蔡葛陵楚簡初探》,465頁。
    2宋華强:《新蔡葛陵楚筒初探》,108-109页。
    3楊树達:《(?)微居讀書記》,中華害局,1962年9月,162-163百。
    4王念孫:《讀書雜志》,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477页。
    1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组:《焉王堆漢墓帛書[叁]》,释文注释65页。
    2王念孫:《讀書雜志》,514页。
    3孫詒讓著,王文锦,隙玉霞點校:《周禮正羲》,中华书局,1987年12月,3277页。
    4朱凰瀚:《中國青铜器综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315-317页。
    1国家計量總局、中國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主编:《中國古代度量衡图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12月,八○。
    2董珊:《楚簡簿記與楚國量制研究》。
    3李學勤主编:《清華大学藏战国竹簡(壹)》,中西书局,2010年12月,150页;復旦大學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书会:《清华簡〈耆夜〉研讀札記》,復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5日。
    4李學勤主编:《清華大學藏戰国竹简(壹)》,150页。
    5袁國華:《由曾侯乙墓竹简幾個从水的文字談起——兼论〈詩·周颂·殷武〉‘罙入其阻,句‘罙,字的來历》,《中國文字》新二十三期,藝文印书馆,1997年12月,241-254页;李守奎:《曾侯乙墓竹简“水”部字補释》,《第四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会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2003年10月, 505-516页。
    1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學藏戟國竹簡(壹)》,158页。
    2同上注。
    3蘇建洲:《也說(君人者何必安哉)“先君(?)王乾溪云(?)(从艹)”》,簡帛網,2009年1月10日。
    1陽餘惠主编:《戰國文字编》,54页。
    2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45页。復收入朱德熙:《朱德熙古文字論集》,96页。
    3劉洪濤:《清华簡補释四则》,復旦大學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4月27日。
    1徐在國:《傅抄古文字编》,線装書局,2006年11月,1366页。
    2李學勤主编:《清華大学藏戰國竹简(壹)》,164页;復旦大學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会:《清華簡(皇門>研讀札記》,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5日。
    3李学勤主编:《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164页。
    4滕壬生:《楚系筒帛文字编(增訂本)》,123、633页。
    1趙平安:《释“(?)”及相關諸字》,《新出筒帛舆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務印書館.2009年12月,114-120页。
    2李家浩師在審閱本文初稿時向我指出,C所從的“古”應是“由”的讹變,“由”、“(?)”古音相沂.“由”應是“(?)”赘加的聲符。錄此備考。
    3李學勤主编:《清華大學藏戟國竹筒(壹)》,169页。
    4復旦大學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含:《清華簡〈皇门〉研讀札記》。
    5復旦大學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害会:《清華簡(皇门)研讀札記》文復網友的相關評论。
    1李學勤主编:《清华大學藏戟國竹簡(壹)》,164页。
    2《說文·宀部》有“(?)”字,訓為窮,是“鞫”的分化字,该字文献中罕用。
    3李學勤主编:《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筒(壹)》,192页。
    1李守奎、曲冰、孫偉龍:《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一—五)文字编》,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381页。
    2劉霎:《利用上博簡文字考释甲骨文一例》,《筒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五輯,巴蜀書社.2010年6月.133-153页。
    3黄德宽、徐在國:《〈上海博物馆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释文補正》,《新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99-100页。
    1宋華强:《新蔡筒“延”字及從“延”之字辨析》,筒帛崗,2006年5月3日。修改稿载於氏著《新蔡葛陵楚筒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347-358页。
    2宋华强:《新蔡簡“延”字及從“延”之字辨析》。
    3宋華强:《新蔡簡“延”字及從“延”之字辨析》。他在所著’《新蔡葛陵楚筒初探》中删去了該觀點,恐不妥。
    1裘錫圭:《释“衍”“侃”》,《人文论叢》(2002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335页。
    3参格伯作晉姬簋(《殷周金文集成》3952)、燹公盨(《殷周金文集錄二编》458)铭文中的“永”字。
    2裘錫圭:《释“衍”“侃”》,《人文瀚叢》(2002年卷),328-335页。
    1宋華强:《新蔡筒“延”字及從“延”之字辨析》。
    1宋华强:《新蔡簡“延”字及從“延”之字辨析》。
    北文(朱德熙、裘锡圭):《秦始皇“害同文字”的历史作用》,《文物》1973年第11期。
    隙雨俊:《戟國古璽文字字形增省例說》,《文物研究》第三期,黄山害社,1988年9月。
    隙光田:《戰國璽印分域研究》,岳麓害社出版社,2009年5月。
    陳劍:《甲骨金文考释输集》,線装害局,2007年4月。
    隙劍:《(上博(八)·子道餓)補說》,復旦大學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7月19日。
    陳劍:《清华筒(金滕)研读三题》,《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隙麗华:《中國古代漆器款識風格的演燮及其封漆器辨偽的重要意羲》,《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6期。
    陳瓊:《〈上海博物销藏戟國楚竹書(一))研究概況及文字編》,吉林大學硕士输文,2005年。
    隙斯鹏:《楚筒中的一字形表多詞现象》,《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隙松畏:《馬王堆筒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
    隙雙新:《(?)鐘铭文補議》,《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苹害局,2002年7月。
    隙偉武:《戟國秦漢同形字論網》,《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程燕:《望山楚簡文字編》,中华害局,2007年1月。
    程燕:《上博七考释五则》,《筒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五辑,2010年6月。
    邵小娟:《戰國齊、燕、邾、滕四國三地陶文異形調查與研究》,《中國文字研究》 第三辑,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丁福保:《古錢大辞典》,中华害局,1982年12月。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中苹害局,1988年4月。
    丁雯颖:《上博楚簡文字字形结構系统研究》,华束师範大学硕士输文,2009年。
    董琨:《古文字形體讹燮封(說文解字)的影響》,《中國捂文》1991年第3期。
    董琨:《楚系筒帛文字形用问题》,《筒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二輯,巴蜀害社,2006年4月。
    董琨:《楚文字若干问题的思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中華害局,2006年11月。
    董珊:《石鼓文考證》,復旦大學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4月29日。
    董珊:《楚簡簿記舆楚國量制研究》,《考古学報》2010年第2期;同名修改稿刊於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年6月6日。
    方勇:《戟國楚文字中的偏旁形近混同现象释例》,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馮腾君:《(?)鐘铭文解释》,《吉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伏海翔:《陕西新出土古代璽印》,上海害店出版社,2005年1月。
    復旦大學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害舍:《(上博七·武王践阼〉校讀》,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12月30日。
    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書舍:《(清华大学藏戟國竹筒(壹)·金滕〉研读札記》,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5日。
    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害会:《清华筒(皇門)研讀札記》,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1月5日。
    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害含:《清华筒〈耆夜)研读札記》,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纲,2011年1月5日。
    傅翠有、陳松畏:《馬王堆漢墓文物》,湖南出版社,1992年1月。
    高開贵:《略输戟國時期文字的簡化舆繁化》,《江漢考古》1988年第4期。
    高明:《古陶文彙编》,中华害局,1990年3月。
    高明、葛英舍:《古陶文字徵》,中苹害局,1991年2月。
    古文字詁林编纂委员舍:《古文字詁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成颉刚、劉起釪:《尚害校释譯输》,中华害局,2005年4月。
    國家計量总局、中國屋史博物館、故宫博物院主编:《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12月。
    國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馬王堆漢墓帛害(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
    郭蕾蕾:《(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書(六)〉研究概况及文字编》,吉林大學硕士論文,2008年。
    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中苹害局,1978年10月-1983年6月。
    郭若愚:《戟國楚筒文字编》,上海害畫出版社,1994年2月。
    韓天衡、孫慰祖:《古玉印精萃》,上海害店,1989年9月。
    何家興:《戟國文字分域研究》,安徽大学博士输文,2010年。
    何琳儀:《古彙雜識續》,《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中华害局,1992年8月。
    何琳儀:《戟國古文字典——戟國文字聲系》,中苹害局,1998年9月。
    何琳儀:《滬簡二册選释》,筒帛研究網,2003年1月14日。
    何琳儀:《戟國文字通输(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何琳儀:《第二批滬筒選释》,《新出楚筒文字考》,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何琳儀:《新蔡竹筒選释》,《新出楚筒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省平山縣戟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筒报》,《文物》1979年第1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温縣東周盟誓遗址一坎发掘筒報》,《文物》1983年3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丹江库匾、考古發掘陈、淅川縣博物馆:《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胡志明:《談戟國文字異體關系的韶定》,中國文字學含第五届学衍年会暨漢字學國隙學術研讨舍論文,2009年8月。
    胡志明:《戟國文字異體现象研究》,华束师鲍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
    湖北省莉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湖北省荆州地匾博物館:《江陵馬山一號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2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館、襄荆高速公路考古隊:《荆門左冢楚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12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九店楚筒》,中華害局,2000年5月。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館藏古璽印集》,上海害店,1991年6月。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畏沙市博物館、畏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畏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1月。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具会:《畏沙仰天湖第25號木榔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考古漫步》,湖南美衍出版社,1999年8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望山楚筒》,中苹害局,1995年6月。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利縣文物保護管理研究所:《湖南慈利石板村36號戰國墓发掘筒報》,《文物》1990年第10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利縣文物保護管理研究所:《湖南慈利躲石板村戟國墓》,《考古学报》1995年第2期。
    黄德寬:《關於古代漢字字隙關保的確定——以“麒”及相關字為例》,《中国文字研究》第四辑,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黄德寬主编:《古文字譜系疏證》,商務印書館,2007年5月。
    黄德寬、徐在國:《(上海博物馆藏戟國楚竹害(一)孔子詩输〉释文補正》,《新 出楚簡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黄同市博物館、黄州匾博物館:《湖北黄同雨座中型楚墓》,《考古学报》2000年第2期。
    黄文僳:《戟國文字中的類化现象》,《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中苹害局,2006年11月。
    黄錫全:《楚系文字略输》,《華夏考古》1990年第3期。
    黄錫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證》,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
    黄錫全:《先秦货幣文字形體特徵舉例》,《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黄锡全:《讀上博藏楚竹害(二)札记(贰)》,筒帛研究網,2003年3月6日。
    黄徵:《敦煌俗字典·前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吉林大学历史系文物陳列室:《吉林大学藏古璽印選》,文物出版社,1987年9月。
    季素彩:《漢字形體讹燮說》,《漢字文化》1994年第2期。
    蒋善國:《漢字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
    蒋绍愚:《古漢语詞彙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
    蒋詩堂:《戰國文字域別特點考察的原则之探討》,《湖南社會科学》2002年第2期。
    金國泰:《漢字讹燮三题》,《吉林師範学院学報》1989年第3期。
    荆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筒》,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荆州地匾博物館:《湖北江陵滕店一號墓发掘簡報》,《文物》1973年第9期。
    賴非主编:《山束新出土古重印》,齊鲁害社,1998年2月。
    雷金方:《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害(七)文字编》,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李國英:《異體字的定羲與類型》,《北京師範大学学報》2007年第3期。
    李家浩:《盱眙铜壺芻議》,《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中華害局,1985年10月。
    李家浩:《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 月。
    李家浩:《楚簡所記楚人祖先“(?)(鬻)熊”與“穴熊”为一人說——兼說上古音幽部與微、文二部音转》,《文史》2010年第3辑。
    李蕊:《战國晋系文字资料地域特徵研究》,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李銳:《上博馆藏楚簡(二)初札》,简帛研究網,2003年1月6日。
    李守奎:《曾侯乙墓竹简“水”部字補释》,《第四届國际中國古文字学研讨会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國捂言及文學系,2003年10月。
    李守奎:《楚文字编》,华東师範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李守奎:《關於古文字字编體例的一些思考》,《華夏文化論壇》2006年第00期。
    李守奎、曲冰、孫偉龙:《上海博物館藏战國楚竹书(一——五)文字编》,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
    李学勤:《戰國時代的秦國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8期。
    李学勤:《战國题铭概述》,《文物》1959年第7-9期。后收入氏著《李學勤早期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李学勤:《释战國玉璜箴铭》,《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年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李学勤主編:《清华大学藏战國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12月。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戰國竹简(贰)》,中西书局,2011年12月。
    李運富:《從楚文字的構形系统看战國文字在漢字發展史上的地位》,《徐州师範大学学報》1997年第3期。
    李運富:《战國文字“地域特點”質疑》,《中國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李運富:《楚國简帛文字構形系统研究》,岳麓书社出版社,1997年10月。
    李運富:《關於“異體字”的幾個问题》,《语言文字應用》2006年第1期。
    林澐:《古文字研究简论》,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9月。
    林志强:《關於漢字的讹变现象》,《福建师範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劉彬徽:《常德夕陽坡楚简考释》,《早期文明與楚文化研究》,岳麓書社出版社,2001年7月。
    劉彬徽:《楚系金文彙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
    劉洪涛:《清华简補释四则》,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年4 月27日。
    劉鲲:《東周玉石文字研究》,福建師範大学硕士論文,2006年。
    劉又辛:《漢捂漢字问答》,商為印害館,2003年6月。
    劉雨、盧岩:《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中华書局,2002年9月。
    劉雲:《利用上博筒文字考释甲骨文一例》,《筒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五辑,巴蜀書社,2010年6月。
    劉志基:《古文字異體字新辑努議——〈中國異體字大系·篆書編)代前言》,《中国文字研究》第九辑,大象出版社,2007年12月。
    劉釗:《古文字中的合文、借筆、借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輯,中华害局,2001年10月。
    劉釗:《古文字構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劉剑、洪颺、張新俊:《新甲骨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羅福颐主编:《古璽文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10月。
    羅福颐:《古璽彙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
    羅小华:《包山楚簡文字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論文,2008年。
    羅運環:《论楚文字的演燮规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华書局,2000年7月。
    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华書局,1983年12月。
    呂俐敏:《(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文字研究》,中國人民大学博士論文,2008年。
    呂思勉:《中國文字燮遷考》,《文字学四種》,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
    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選》,文物出版社,1986年8月-1990年4月。
    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一——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2011年5月。
    馬國權:《戟國楚竹筒文字略說》,《古文字研究》第三辑,中华害局,1980年11月。
    馬王堆漢墓帛害整理小组:《馬王堆漢墓帛害[叁)》,文物出版社,1983年10月。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组:《馬王堆漢墓帛書[肆)》,文物出版社,1985年3月。
    牛淑娟:《(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二))研究概況及字編》,吉林大学硕士输文,2005年。
    駢宇騫:《银雀山漢簡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7月。
    啟功:《古代字體論稿》,文物出版社,1964年7月。
    秦曉華:《侯馬盟書文字異形研究》,《韶關学院學報·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裘锡圭:《释“衍”“侃”》,《人文論叢》(2002年卷),武漢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裘錫圭:《談談上博筒和郭店筒中的错别字》,《新出土文献舆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曲冰:《(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三))研究概況及文字編》,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鐃宗颐、曾憲通:《楚帛害》,中华害局香港分局,1985年9月。
    容庚:《金文编》,中华害局,1985年7月。
    司曉娜:《越國文字编》,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宋华强:《新蔡簡“延”字及從“延”之字辨析》,筒帛網,2006年5月3日。
    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筒初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蘇建洲:《也說〈君人者何必安哉)“先君需王乾溪云亩(从艹)”》,筒帛網,2009年1月10日。
    蘇建洲:《楚文字讹混现象翠例》,《学證》2010年第2期,總第14期。
    蘇培成:《现代漢字学綱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孫刚:《齊文字编》,吉林大学硕士論文,2008年。
    孫光英:《齊系文字形體演燮研究》,北京师範大学硕士输文,2006年。
    孫合肥:《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六)文字编》,安徽大学硕士論文,2008年。
    孫偉龍:《(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文字羡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孫慰祖:《中國古代封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孫慰祖主編:《古封泥集成》,上海害店出版社,1994年11月。
    孫詒讓:《周禮正羲》(王文锦,隙玉霞點校),中华書局,1987年12月。
    沙宗元:《古文字字形讹燮现象初探》,安徽大学硕士输文,2001年。
    山東省錢幣学會:《齊幣圖释》,齊鲁書社,1996年8月。
    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具含:《侯馬盟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12月。
    商承祚主编:《戰國楚竹筒彙编》,齊鲁害社,1995年11月。
    上海書畫出版社:《上海博物館藏印選》,上海害畫出版社,1979年8月。
    沈之僳:《戟國三晋文字编》,北京师範大学博士論文,2009年。
    施謝捷:《吴越文字匯編》,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施谢捷:《古璽彙考》,安徽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石永士、石磊:《燕下都束周货幣聚珍》,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
    睡虎地秦墓竹筒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
    陽餘惠:《略論战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问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华書局,1986年6月。
    陽餘惠主編:《戟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陽志彪:《三晋文字編》,吉林大学博士输文,2009年。
    唐蘭:《古文字学尊论(增訂本)》,齊鲁害社,1981年1月。
    陶霞波:《先秦货幣文國别系统研究》,《中國文字研究》第三辑,魔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滕壬生、黄锡全:《江陵磚瓦廠M370楚墓竹筒》,《筒帛研究二○○一》,廣西师 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编(增訂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天津市藝衍博物館:《天津市藝衍博物館藏古璽印選》,文物出版社,1997年8月。
    田颖:《上博竹害“一形封應多字”现象研究》,復旦大學硕士論文,2010年。
    汪慶正:《中國屋代货幣大系·先秦货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王慶民:《燕文字编》,吉林大學硕士論文,2010年。
    王恩田:《陶文圖錄》,齊鲁害社,2006年6月。
    王凰:《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三)的研究及文字整理》,束北師範大学碩士输文,2006年。
    王國維:《史籀篇疏證序》,《觀堂集林》卷五,中苹書局,1959年6月。
    王力主编:《古代漢捂》,中华害局,1999年5月。
    王锦华:《楚筒帛文字内部構形差異研究》,華東师範大学硕士論文,2008年。
    王麗:《〈郭店楚墓竹筒〉具體字研究》,北京师範大学硕士論文,2006年。
    王念孫:《读害雅志》,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
    王寧:《漢字字體研究的新突破——重读啟功先生的〈古代字體論稿)》,《三峡大学學报(人文社舍科学版)》2001年第3期。
    王寧:《漢字構形学講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王雁君:《战国齊系铜器文字構形研究》,陕西师鲍大学硕士論文,2009年。
    王颖:《戟國中山國文字研究》,華東师範大学博士論文,2006年。
    王筠:《說文释例》,武漢市古籍害店影印,1983年4月。
    王子揚:《曾國文字研究》,北京師範大学硕士論文,2008年。
    王真:《戟國金文地域差别研究》,华束师範大学碩士論文,2009年。
    魏宜辉:《楚系筒帛文字形體靓燮分析》,南京大学博士输文,2003年。
    吴建偉:《戟國楚文字構件系统分析和〈上海博物館藏楚竹害(一)〉文字考辨》,华束师範大学博士論文,2004年。
    吴良寶:《先秦货幣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吴振武:《古文字中的借筆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辑,中華害局,2000年3 月。
    吴振武:《戰國文字中一種值得注意的構形方式》,《漢捂史学報尊辑(总第三辑):姜亮夫、蒋禮鸿、郭在胎先生纪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肖曉晖:《戟國秦楚璽印文字比较研究》,北京师範大学硕士输文,2000年。
    徐寶贵:《石鼓文整理研究》,中华害局,2008年1月。
    徐暢:《中國历代印風·先秦印風》,重慶出版社,1999年12月。
    徐谷甫、王延林:《古陶字彙》,上海害店,1994年5月。
    徐蕾:《(上海博物館藏战國楚竹害(四))研究概况與文字整理》,東北师範大学硕士論文,2006年。
    徐新偉:《楚文字字形系统再識識——〈楚文字编〉補正》,华束师範大学博士输文,2008年。
    徐在國:《新蔡葛陵楚筒札记(二)》,筒帛研究網,2003年12月17日。
    徐在國:《傅抄古文字编》,線装書局,2006年11月。
    徐在國:《上博竹害(二)文字杂考》,《新出楚筒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許慎:《說文解字》,中华書局,1963年12月。
    楊寬:《戟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
    楊兽乾:《常德市德山夕陽坡二號楚墓竹筒初探》,《楚史舆楚文化研究》,《求索》雜志社,1987年12月。
    楊嵬茼:《上海博物馆藏戟國楚竹書(六)異文的整理研究》,束北師範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楊树達:《植微居讀害記》,中苹害局,1962年9月。
    楊媛媛:《九店楚墓竹筒文字编》,安徽大学硕士論文,2009年。
    姚琳:《(上博竹書(四)〉文字研究及文字编》,中國人民大学硕士論文,2007年。
    葉玉英:《输燮形音化研究中的若干理输问题》,《寧夏大学学報(人文社舍科学版)》2009年第3期。
    银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银雀山漢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85年9月。
    于智博:《(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四))研究概況及文字编》,吉林大学硕士論文,2007年。
    袁國苹:《由曾侯乙墓竹簡幾個从水的文字谈起——兼输(詩·周颂·殷武〉‘罙入其阻’句‘罙’字的來历》,《中國文字》新二十三期,藝文印害館,1997年12月。
    袁瑩:《說“夃”字的雨佃來源》,《簡帛捂言文字研究(第五辑)》,巴蜀書社,2010年6月。
    曾憲通:《畏沙楚帛害文字编》,中华害局,1993年2月。
    張傅旭:《楚文字形體演燮的现象舆规律》,首都师範大学博士输文,2002年。
    張道升:《(行氣玉銘〉辑考》,安徽大学硕士输文,2006年。
    張道升:《侯馬盟害文字研究》,安徽大学博士输文,2009年。
    張锋:《侯馬盟害異寫字及異構字研究》,曲阜師範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張光裕、滕壬生、黄锡全:《曾侯乙墓竹筒文字编》,藝文印書館,1997年1月。
    張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就燮》,《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苹害局,1986年6月。
    張颔:《古幣文編》,中华書局,1986年5月。
    張静:《郭店楚筒文字研究》,安徽大学博士論文,2002年。
    張娜:《戟國中山國文字構形系统研究》,河北师範大学碩士输文,2008年。
    張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編》,中华害局,1981年5月。
    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2月。
    張守中:《包山楚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
    張守中等:《郭店楚簡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0年5月。
    張鐵慧:《曾侯乙墓竹筒文字编》,吉林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
    張晓明:《春秋戟國金文字體演燮研究》,齊鲁害社,2006年11月。
    張新俊:《上博楚簡文字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输文,2005年。
    張新俊、張腾波:《新蔡葛陵楚墓竹筒文字编》,巴蜀書社,2008年8月。
    張亚初:《金文新释》,《第二届國隙中國古文字學研封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语言及文学系,1993年10月。
    張振林:《戟國期间文字異形面面觀》,《文字學論叢》第二辑,崇文害局,2004年1月。
    張振林:《古文字中的羡符——與字音字羲無關的笔畫》,《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辑,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張振谦:《齊系文字研究》,安徽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趟峰:《徙漢字發展的历史看異體字的整理》,《事德师專学報(哲學社舍科学版)》1995年第1期(总第32期)。
    趟平安:《戟國文字的“(?)”與甲骨文“拳”為一字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苹書局,2000年7月。
    趟平安:《論燕國文字中的所渭“都”富為“(?)”(縣)字》,《语言研究》2006年第4期。
    趟平安:《關於夃的形羲來源》,《中國文字学报》第二辑,商務印書館,2008年12月。
    趟平安:《释“(?)”及相關褚字》,《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務印書館,2009年12月。
    趟学清:《戟國東方五国文字構形系统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中國大百科全害总编辑委具舍:《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害出版社,1988年2月。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畏沙發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8月。
    中國社舍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中华書局,2007年4月。
    鍾柏生、隙昭容、黄铭崇、袁國苹:《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彙編》,藝文印害鲔,2006年4月。
    锺明:《〈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五))研究概況及文字编》,吉林大学硕士論文,2007年。
    周波:《戟國時代各系文字间的用字差具现象研究》,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論文,2008年。
    周波:《秦、西漢前期出土文字资料中的六國古文遗跻》,《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 究》第二辑,復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周法高:《金文詁林補》(“中央研究院”历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七七)第十卷,“中央研究院”历史捂言研究所,1982年。
    周凰五:《读上博楚竹害〈徒政(甲篇)〉札記》,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0日。
    周進、周绍良、李零:《新编全本季木藏陶》,中华害局,1998年10月。
    周晓陸、路束之:《新蔡故城戟國封泥的初步考察》,《文物》2005年第1期。
    周晓陸主编:《二十世纪出土璽印集成》,中华書局,2010年1月。
    周忠兵:《说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關问题》,復旦大学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中心,2012年1月3日。
    朱德熙:《戰國匋文和璽印文字中的“者”字》,《古文字研究》第一辑,中华害局,1979年8月。
    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
    朱凰瀚:《中國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朱华:《三晋货幣》,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
    朱疆:《古璽文字中的省筒字初探》,《中国文字研究》第四辑,庚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朱疆:《古璽文字中的同形部件初探》,《中國文字研究》第五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
    朱疆:《古璽文字量化研究及相關问题》,华東师範大学博士输文,2005年。
    莊新興:《戰國鉩印分域编》,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