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字整理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秦文字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上承商周金文,下啟文獻用字,又被《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小篆所本,成為後世文獻用字的正字,是文字從異形到統一的一個關鍵時期,亦是戰國文字的收截之處,是後來的文獻用字的直接源頭,不僅有著文字學的意義,對於文獻學也具有重大意義。由於秦文字種類龐雜,研究也較為分散,目前對秦文字進行系統的研究整理成果還不多,所以對秦文字進行系統的整理研究是極其必要的。有專家曾多次呼吁,要有一部供文字學、古文獻學、考古學等多個學科使用的秦文字編。
     本論文所指的秦文字不僅包括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文字還包括西周晚期和秦代時的秦人所用文字,種類有金文、玉石文字、簡牘文、璽印、封泥、陶文、貨幣文等。本論文即在全面整理秦文字材料的基礎上,主要目標是对秦文字的整體研究有个清晰的描述、對《說文》小篆與秦文字的關係有個清晰的認識、對部份疑難字進行考釋,最後編成一部資料豐富、反映當今秦文字研究水平的可供學界使用的秦文字编。本著以上目標,本論文主要分為兩個部份:上篇即研究篇:下篇即秦文字編。
     研究篇主要分為四個部份:第一章緒論主要從秦文字的出土情況、秦文字的整理與著錄、秦文字的考釋與研究、秦各種載體文字斷代及辨偽、文字編的編撰等方面對各類載體的秦文字以往研究進行了概括性描述。第二章是秦文字釋文整理,該章節通過對各類秦文字的整理,并對一些疑難字重新進行了考釋,如:(?)(秦公簋,集成4315),此字形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鋇”字,實則此字即“鎮’字。通過此章節的整理,共得出目前秦文字的字頭總數大約有2946個,合文25個,重文305個及未識字103個。第三章主要是通過秦文字與《說文》小篆、籀文及古文的對比分析,得出與《說文》小篆字頭相對應的秦文字字頭大約有2421個,其中有1759個秦文字字頭與《說文》小篆字頭所隸字形相同,占相對應字頭總數的73%左右;約有460個《說文》小篆字頭所隸字形與秦文字字頭所隸字形存在差異,這些差異反映出《說文》小篆在繼承秦文字的基礎上,更多的是對秦文字的一次規範性整理,如對上下結構的秦文字,小篆一般都改成了左右結構,符合了文字發展的趨勢。經統計,共有113個秦文字與《說文》籀文字頭對應。從二者的構形分析來看,秦文字直接繼承《說文》籀文字形并不多,僅有約30個,不到三分之一,且大部份皆出自於少數的西周晚期或春秋時期文字,而占絕大多數的戰國至秦代的文字并未受到籀文的太大影響,籀文對戰國秦文字的影響力較春秋時期,是下降的,減弱的。通過對比發現,共有294個秦文字與《說文》古文字頭對應,其中有約20個秦文字字頭所隸字形與《說文》古文字頭所隸字形相同,約270個與《說文》古文字頭所隸字形存在著差異,分析結果說明《說文》古文有部份是來源於秦文字,或者說有部份秦文字和六國古文是相同的,關於戰國時期文字異形是不完全正確的。第四章著重考察了“桼”與“漆”的關係及“皇”的來源問題。通過調查發現,《說文》“桼”乃是現在用作漆樹的“漆”的本字,《說文》表水名的“漆”乃借“桼”的後起字表示。《說文》從自的“皇”的成因有二,一個原因是由於“(?)”與“自”相訛混,另一更重要的原因當是受漢代“自王會意”的影響,而並非繼承秦文字的寫法而來。
     文字編是本論文的主體部份。本人通過對秦文字的全面整理,吸收學術界已有成果的同時,在字頭的確立、未識字的隸定等方面也有自己的一些體會。本字編盡可能收錄了目前所見到的對古文字學、漢語文字學等可利用的典型形體,还收錄了一些與書法有關的重要字形,爲古文字學家、一般文字學者的相關科學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據。本字编的體例是先按類別,再按時代的先後順序排列,共收字頭3379個,字形16559個,正文部份共收字2946個,其中有《說文》字頭的有2421個,《說文》未收的有525個;合文部份共收合文25個,重文部份共收重文305個,及附錄部份未識字103個。本字編首次收入“鎮”字字頭,這在文字學亦是非常有價值的。
Qin characters are particular important link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for which they not only inherit Shangzhou characters inscribed on the bronze ware but also open the new way to the document characters. The seal characters of Shuo wen which based on the Qin characters have been proved to be a key period of the unified process of characters, and finally become the standard form of Chinese document characters. Besides, they play a prominent part in the philology and paleography, as the end of the ancient characters and the head of the later texts characters. But owing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Qin characters, currently there are few systematic research of them. Relevant work is urgent to be done to make a clear-up whole for the results. Meanwhile, many experts have appealed to build a Character encoding to serve for the philology, archaeology, paleography and other subjects. But, the encoding has doesn't appeared till now.
     The Qin characters in this paper include the characters used by the people in Qin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Qin dynasty, such as bronze inscription, the stone, the bamboo slips, the jade, the pottery script, the currency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we aim at describing the arrangement and research of the Qin characters clearly on the basis of handling of the materials of the Qin characters. Finally to build a Character encoding of Qin characters including several of materials that can reflect the standard of current study in the academic fields. With the above principles, the paper is divided to two parts. Part one:research part; part two:index of Qin characters.
     The research part includes four sections. Introductions, this section mainly includes the summaries of the several of carriers of the Qin characters based on the unearthed materials, descriptions of Qin characters, explanations of Qin characters,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carriers and the complication of the character encoding.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explanatory of the Qin characters. This chapter reinterpret some puzzled characters through arrangeing many sorts of Qin characters. For example,(?),(Qin emperor vesse, Integrations4351). It was distinguished as "(?)" in the very long past period. Actually, it is the character“镇”.In all, we summarize2946Qin characters,25(合文),305(重文)and103characters are not distinguished. The third chapter compares Qin character, the seal character in Shuo wen and“籀文”,thus it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more than70%of the seal character in Shuo wen inherit the Qin characters in the shaped aspect with some differences which reflecting the fact that, the seal character in Shuo wen had standardized the Qin characters much mor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m. Much reconstruction has attached to the tendency of the characters such as changing the upper and lower structure to the left and right structure. While comparing the structure of Qin characters to“籀文" in the work Shuo wen,we find that Qin characters don't inherit directly from the“籀文”.There are about30characters same with the“籀文”among the97ones investigated which account for one third of the whole. And most of these characters comeing from the period of late West Zhou and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re little effected by the“籀文”,whose influence keep going down from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rough the comparisons of294Qin characters and ancient font in Shuo wen we find that there are20characters same with the ancient font while274of them are differ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rt of the ancient font in Shuo wen comes from Qin characters, so the theory of heterotype of characters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is not exactly right. The fourth chapt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桼”and“漆”and the origination of“皇”.The results come to be that "桼" in Shuo wen is the original form of“漆”which now used as漆樹.The character漆is the later form of“桼”usually used to express the name of river. The character皇is known as complying with自which may have two reasons:one is that people has confused“(?)”and“自”and another has been inflected by the“自 王会意”in Han dynasty other than inheriting the Qin characters.
     The Qin characters encoding is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It is ranked in classification and chronicle order on the basis of arrangement of materials of Qin characters. This encoding contained3379characters,16599fonts.2421characters included in Shuo wen and525beyond it among the main body. Besides, there are25合文,305重文,and103ones unrecognized in the appendix. The character encoding first recruits the“镇”which will be of great value in the philology field.
引文
① 本文引用各位專家的文章時,為了行文方便,只稱其名,敬請諒解。
    ② 王國維:《史籀篇疏證序》,《觀堂集林》卷五第254頁,中華書局,1959年版。
    ③ 李學勤:《戰國時代的秦國銅器》,《文物參考资料》1957年8期.《戰國題名概述》,收錄《李學勤早期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④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第33頁,齊魯書社,1981年;又,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⑤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第59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⑥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第85頁,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⑦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第86頁,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① 据黄伯思《东观余论》记载,此鐘宋慶历年间藁清臣守长安时所得,出土地点和时间不祥。
    ② 秦公鐘、秦公鎛、秦公及王姬鎛鐘诸器於1978年出土於陕西宝雞縣太公廟。
    ① 此數量應還在不斷更新中,但相差不會太多。
    ② 關於石鼓文出土的地點,主要有關中、陳倉、岐州雍城南、大興縣南二十里許、岐陽、岐山石鼓村等。
    ③ 徐寶貴:《石鼓文整理研究》第3—8頁,中華書局,2008年1月。
    ① 金其楨:《秦始皇刻石探疑》,《北京大學學報》2001年6期提出新說,認為始皇刻石有9塊。
    ② 以上文字得以王輝先生提供资料,在此表示感謝.
    ③ 王輝、焦南峰、馬振智:《秦秦公大墓石磬殘銘考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2分,1996年。又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编》3392頁,中華書局,2009年4月.
    ④ 李學勤:《秦懷後磬研究》,《文物》,2001年1期。
    ① 程学华:《秦始皇陵园发现的“明夏”》,《文博》,1986年2期。
    ① 2012年新出的《里耶秦簡》一書上統計38万餘枚,與《里耶發掘報告》有出入。
    ② 路東之:《問陶之旅:古陶文明博物館藏品掇英》,紫荊城山版社,2008年。
    ① 莊輝明、章義和:《<顏氏家訓·書證>譯注》288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
    ② 呂大臨:《考古圖·續考古圖·考古圖釋文》,中華書局,1985年。
    ③ 薛尚功编著:(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中華書局,1986年5月。
    ④ 王 輝:<秦銅器銘文编年集釋》,三秦出版社。1990年7月。以下同。
    ⑤ 中國科學研宄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中華書局,1984—1994年。
    ⑥ 劉雨、盧岩编著:<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中華書局,2004年。
    ① 撞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编著:《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编》,台灣藝文印書館,2006年。
    ② 蕭春源:《珍秦齋藏金——秦銅器篇》,澳門基金會,2006年。
    ③ 劉雨、嚴志斌编著: 《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中華書局,2010年。
    ④ 王輝:《秦出土文献编年》,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9月。此後王輝亦在此書的基礎上,續了四篇文章,分別是王輝《<秦出土文獻编年)續補(一)》(2002年)。王輝、王偉《(秦出土文獻编年)績補(二)》(2006)王輝、楊宗兵么<秦出土文獻編年)續補(三)》(2007年),王輝、王偉《<秦出土文獻编年)續補(四)》此四篇文章都出自{秦文化論叢》,西北大學出版社。
    ⑤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詛楚文考釋》,科學出版社,1982年。
    ① 薛尚功編著:《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中華書局,1986年5月。
    ② 李均明、何雙全:《散見簡牘合輯.四川省青川縣郝家坪50號墓木牘》,文物出版社,1990年。
    ③ 文化部文物局、故宮博物院:《全國出土文物珍品选1976-1984》,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①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社,2006年。
    ① 許雄志:《秦代印風》,重慶出版社,1999年。
    ② 馬承源编:《珍秦齋藏印·秦印篇》,澳門市政局,2005年,
    ③ 王輝:《秦文字集證·秦印通論》,《秦文字集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6月。
    ④ 周曉陸、路東之:《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5月。
    ⑤ 傅嘉儀:《新出土秦代封泥印集》,西泠印社,2002年;《秦封泥彙考》,上海書店,2007年。
    ⑥ 王偉:《秦璽印封泥職官地理研究·附錄》,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
    ⑦ 陳直:《秦陶券與秦文物》,《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57年第1期。
    ⑧ 郭子直:《戰國秦封宗邑瓦書銘文新探釋》,《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輯,中華書局,1986年。
    ⑨ 袁仲一:《秦代陶文》,三秦出版社,1987年。
    ⑩ 施謝捷:《陝西出土陶文字叢釋》,《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2期。
    11 王望生:《西安臨潼新豐南杜秦遗址陶文》,《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1期.
    ① 袁仲一、劉釭:《秦陶文新编》,文物出版社,2009年.
    ② 王輝、楊宗兵:《<秦出土文獻编年>續補》(三),《秦文化論叢》,2008年。
    ③ 商承柞、王貴忱、譚棣華合编:《先秦貨幣文编》,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年。
    ④ 張頷:《古幣文編》,中華書局,1986年5月。
    ⑤ 汪慶正主编:《中國歷代貨幣大系·1先秦貨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⑥ 吳良寶编撰:《先秦貨幣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⑦ 孫常敘:《秦公及王姬鐘、縛銘文考釋》,《吉林師範大學學報》,1978年第4期。
    ⑧ 李零:《春秋秦器試探——新出秦公鐘鑄銘與過去著錄秦公鐘簋銘的對讀》,《考古》,1979第6期。
    ⑨ 吳鎮峰:《新出秦公撞銘考釋與有關問题》,{考古與文物》創刊號,1980年。
    ① 陳世輝:《說耑戈——兼說甲骨文不字》,《古文字研宂》第10輯,1983年7月。
    ② 黃盛璋:《新出秦兵器銘刻新探》,《文博》,1988年第6期。
    ③ 王輝:《秦文字集證》,藝文印書館,1999年。
    ④ 王輝:《一粟集》,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⑤ 王輝:《高山鼓乘集》,中華書局,2008年。
    ⑥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詛楚文考釋》,科學出版社,1982年。
    ⑦ 張政烺:《獵碣考釋初稿》,《史學論叢》,1934年第1期。
    ⑧ 強運開:《石鼓釋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影印本。
    ⑨ 羅振玉:《石鼓文考釋》,藝文印書館,1974年。
    ⑩ 徐寶貴:《石鼓文整理與研究》,中華書局,2008年.
    11 董珊:《石鼓文考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三輯,2009年4月。
    ① 李零:《秦骃禱病玉版的研究》,《國學研究》第6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② 李學勤:《秦玉版索引》,《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2期。
    ③ 李家浩:《秦骃玉版文字研究》,《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2輯99-128頁,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
    ④ 曾憲通、楊澤生、肖毅:《秦駟玉版文字初探》,《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1期。
    ⑤ 连劭名:《秦惠文王禱祠華山玉簡文研究補正》,《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0午。
    ⑥ 侯乃峰:《秦骃禱病玉版銘文集釋》,《文博》,2005年第6期。
    ⑦ 王美杰:《秦朋玉版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⑧ 于省吾:《詛楚文考釋并序》,《雙劍詻吉金文選》,人業印刷局,民國刊本。
    ⑨ 楊樹達:《詛楚文跋》,《積微居小學述林》,大通書局影印,1971年。
    ⑩ 陳偉湛:《詛楚文獻疑》,《古文字研究》第14輯,1986年。
    11 姜亮夫:《秦詛楚文考釋》,《蘭州人學學報》,1980年第4期。
    12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詛楚文考釋》,科舉出版社,1982年。
    13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睡虎地秦墓竹簡》8開線裝本,文物出版社,1977年。
    14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睡虎地秦墓竹簡》32開干裝本,文物山版社,1981年。
    15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编著:《睡虎地秦墓竹簡》8開精裝本,文物出版社,1990年。
    16 饒宗頤、曾憲通編著:《雲夢秦简日書研宄》,《楚地出土三種研究》,中華書局,1993午。
    17 劉樂賢编著:《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台灣文津出版社,1994年。
    18 王子今编著:《睡虎地秦简<日書>疏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9 裘錫圭:《<睡虎地秦墓竹簡>注釋商榷》,《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
    ① 劉釗:《談睡虎地秦簡中的“潰”字》,《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3期。
    ② 劉樂賢:《睡虎地秦简日書注釋商榷》,《文物》,1994年第10期.
    ③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④ 于豪亮:《釋青川秦墓木牘》,《文物》,1982年第1期。
    ⑤ 李昭和:《青川出土木牘文字簡考》,《文物》,1982午第7期。
    ⑥ 楊寬:《釋青川木牘的田畝制度》,《文物》,1982年第7期。
    ⑦ 李學勤:《青川郝家坪木牘研究》,《文物》,1982年第10期。
    ⑧ 田宜超、劉釗:《秦田律考釋》,《考古》,1983年第6期。
    ⑨ 徐中舒、伍仕謙《青川木牘簡論》,《古文字研究》第19輯.中華書局,1992年。
    ⑩ 祝中熹:《青川秦牘田制考辯》,《簡帛研究》第2輯,法律出版社,1996年。
    11 李零:《釋“利津阙”和戰國人名中的学与(?)字》,《出土文献研究續集》第120-121頁,文物出版社。1989年。
    12 何琳儀:《古文字詁林》(第十冊)368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 何雙全:《天水放馬灘秦簡<日書>考述》,《秦漢簡牘論文集》,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14 何雙全:《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地圖研究》,《文物》,1989年第2期。
    15 李學勤:(放馬灘簡中的志怪故事》,《文物》,1990年第4期。
    ① 呂亞虎:《<天水放馬灘秦简>校讀剳記》,《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② 湖北省江陵縣文物局、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岳山秦漢墓》,《考古學報》,2000年第4期。
    ③ 劉信芳、樑柱编著:《雲夢龍崗秦簡》,科學出版社,1997年。
    ④ 李學勤:《雲夢龍崗木牘試釋》.《簡牘學研究》第1輯,1997年。
    ⑤ 劉國勝:《雲梦龍崗簡牘考釋補正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江漢考古》,1997年第1期。
    ⑥ 胡平生:《雲夢龍崗秦简釋文注釋校袖》,《江漢考冚》,1999年第3期。
    ⑦ 趙平安:《雲夢龍崗秦簡釋文注釋定補——附論“書同文”的歷史作用》,中古文化大學史學系“第一屆建波學術討論會”論文,1999年12月。
    ⑧ 劉釗:《读<龍崗秦簡>剳記>》,《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一輯,2002年。
    ⑨ 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遗址博物館:《關沮秦墓简牘》,中華书局。2001年8月。
    ⑩ 彭錦華:《周家台30號秦墓竹簡“秦始皇三十四年曆譜”釋文與考釋》,《文物》,1999年第6期。
    ① 王貴元:《周家臺秦墓簡牘釋文補正》,《考古》,2009年第2期。原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網,2007年5月8日。
    ② 陳偉:《讀沙市周家臺秦簡剳記》,武漢大學簡帛網,2005年11月2日。原載(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五集,黄山書社,2003年6月。
    ③ 方勇:《讀關沮秦簡剖記四則》,武漢大學簡帛網,2009年8月25日。
    ④ 李學勤:《初讓里耶秦簡》,《文物》,2003年第1期。
    ⑤ 楊宗兵:《里耶秦簡釋義商榷》,《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2期。
    ⑥ 王煥林:《里耶秦簡校詁》,中國文聯出版社,2007年9月。
    ⑦ 馬芳:《嶽麓書院藏秦簡(壹)研究綜述》,《中國文字研究》第十六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⑧ 于洪濤:《嶽麓書院藏秦簡研究綜述》,《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
    ⑨ 許雄志:《秦代印風》,重慶出版社,1999年。
    ⑩ 王輝:《秦文字集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6月。
    11 陳光田:《戰國璽印分域研究》,嶽麓書社,2009年5月。
    ① 馬承源編:《珍秦齋藏印·秦印篇》,澳門市政局,2000年。
    ② 周曉陸、路东之的:《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
    ③ 傅嘉儀:《秦封泥彙考》,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8月。
    ④ 王輝:《秦文字集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6月。
    ⑤ 周曉陸、路東之、劉瑞、陳曉捷:《秦封泥再讀》,《考古與文物》,2002年第5期。
    ⑥ 劉慶柱、李毓芳:《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考略》,《考古學報》,2001年第4期。
    ⑦ 趙平安:《秦西漢誤釋未釋官印考》,《歷史研究》,1999年第1期。
    ⑧ 劉占成:《秦東陵陶文補釋》,《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5期。
    ⑨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係圖錄考釋》,东京文求堂,1935年。
    ①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中華書局,2004年4月。
    ② 唐蘭:《西周銅器斷代中的“康宮”問題》,《考古學報》,1962年第1期。
    ③ 李學勤:《戰國時代的秦國銅器》,《文物參考资料》,1957年8期。
    ④ 黄盛璋:《秦兵器分國、斷代與有關制度研究》,《古文字研究》第21輯,中華書局,2001年。
    ⑤ 容庚:《秦公鐘簋之時代》,《考古社刊》,1937年6期。
    ⑥ 李學勤:《秦公簋年代的再推定》,《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3-14輯,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⑦ 陳澤:《秦公簋銘文考釋與器主及作器時代的推定》,《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第9期,2001年。
    ⑧ 陳昭容:《秦公簋的時代問題——兼論石鼓文的相對年代》,《史語所集刊》64本4分,1993年。
    ⑨ 陳昭容:《談新出秦公壺的時代》,《考古與文物》,1995年4期。
    ⑩ 陳平:《試論戰國秦兵的年代及有關問題》,《中國考古學研究論文集——紀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三秦出版社》,1987年12月。陳干,《試論春秋型秦兵的年代及有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86年5期。
    11 馬非百:《關於秦國杜虎符之鑄造年代》,《文物》,1979年第11期。
    ① 巫鴻:《秦權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年4期。
    ② 商承祚:《秦權使用及辨偽》,《學術研究》,1965年3期。
    ③ 羅福頤:《商周秦汉銅器銘文辨偽錄》,《古文字研究》第11輯,1985年。
    ④ 陳尊祥:《杜虎符真偽考辨》,《文博》,1985午第6期。
    ⑤ 戴應新:《秦國杜虎符的真偽及其有關問题》,《考古》,1983年第11期。
    ⑥ 主周说又分為文王說、成王說、宣王說,文王說的代表人物有歐陽修、葛立方:成王說的有董迪、程大昌、毛先舒等:宣王說的代表人物有韋應物、韓語、杜甫等。主漢說的有清人武亿。主北魏說的有愈正燮、姚人榮,主北周說的有金人馬定國。主秦说開始于鄭樵,後來學者一般從此說,主秦既成定論。然到底是秦的哪個公所作,還存在巨大分歧。主要又分襄公說(以郭沫若、張光速為代表)、文公說(以震鈞、羅振玉、馬敘倫等為代表、德公說(以王國維、戴君仁等為代表)、秦穆公说(以馬衡為代表)、秦獻公十一年说(以唐蘭為代表)、惠文十之後始皇之前說(以鄭樵、羅君惕為代表)。存秋中晚期說(以李學勤為代表)、春秋中晚期之際說(以王輝、徐寶貴為代表,并認為乃秦景公所作)、春秋晚期說(以易越石為代表)、春秋戰國之間說(以馬几道、陳昭榮、裘錫圭為代表,并沒有對石鼓文的具體年代進行定論。)詳細分析可參看楊宗兵的論文《石鼓文及其時代研究述言评》,考古與文物,2006年第3期。
    ⑦ 可參看裘錫圭的《諭石鼓文的時代》、王輝《諭石鼓文的年代》及楊宗兵的《石鼓文及其時代研究述評》。
    ⑧ 王辉:《論石鼓文的時代》,《秦文字集证》第125-143頁,2000年。
    ① 徐寶貴:《石鼓文整理研究》,中華書局,2008年。
    ② 三家雖然都贊成秦惠文王說但具體的年代卻有分歧。連劭名認為應是公元前337——公元前331年之間,李學勤認為應是公元前325——公元前331年之間,李家浩認為即公元前331年,相關文章可參看李學勤《秦玉版索引》,《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2期。連劭名《秦惠文王禱祠華山玉簡文研究補正》,<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0年02期.周凤五《<秦惠文王祷祠华山玉版>新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1分。李家浩《秦駟玉版文字研究》,《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2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③ 李零認為應是秦昭王減周后到秦始皇即位前,約公元前256——公元前246年之間。王輝認為應在昭襄王五十二年之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55——公元前221年之間。相關文章可參看李零《秦駟禱病玉版的研究》,《國學研究》第6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王輝《秦曾孫駟告華大山明神文考釋》,《考古學報》,2001年第2期。④ 曾憲通認為是莊襄王時,即公元前249——公元前247年之間。可參看曾宪通、杨泽生、肖毅《秦駟玉版文字初探》,《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1期。
    ⑤ 陳昭容:《從秦系文字演變的觀點論“詛楚文”的真偽及其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编》(四)第2955頁,中華書局,2009年1月。
    ⑥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詛楚文考釋》,科學出版社,1982年。
    ⑦ 陳偉:《詛楚文時代新證》,《江漢考古》,1988年第3期。
    ⑧ 同註釋4
    ⑨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詛楚文考禪》,科學出版社,1982年。
    ① 以上二字形皆來自于李守奎的《楚文字编》第705頁“戚”下。
    ② 陳介祺、吳式芬:《封泥考略》,1904年。
    ③ 羅福頤:《古璽印概論》,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④ 曹錦炎:《古璽通論》,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
    ⑤ 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李學勤早期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⑥ 王輝:《秦印探述》,《文博》,1990年第5期。又見《秦文化論叢》第一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
    ⑦ 孫慰祖:《古封泥集成》,上海書店,1994年。《新见秦封泥官印考略》,原载香港1996年7月十二日《大公报》艺林版,后收入《珍秦斋藏印—秦印篇》,澳门市政局,2000年。
    ⑧ 趙超:《試談幾方秦代的田字格印與其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6期。
    ⑨ 王人聰:《古璽印與古文字論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年。
    ⑩ 許雄志:《秦代印風》,重慶出版社,1999年。
    11 張世超、張春玉:《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日本京都出版社,1990年。
    ① 陳振裕、劉興芳编著:《睡虎地秦簡文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② 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
    ③ 方勇:《秦簡牘文字彙編》,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
    ④ 此字編未收錄天水放馬灘秦簡的《日書》乙種和王家臺秦簡。
    ⑤ 許雄志:《秦印文字彙編》,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9月。
    ①袁仲一、劉玨:《秦文字類編》,陝西人民教育山版社,1993年。
    ②杨宗兵:《秦文字字體研究》,北京師範入學博土學位論文,2005年。
    ③陳昭容:《秦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年。
    ① 徐筱婷:《秦系文字构形研究》,台灣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由於條件限制,此論文目前未見到。
    ② 如朱晨《秦封泥研究》(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徐冬梅《秦封泥文字字形研究》(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即是對秦封泥進行了綜合性研究。[12]夏利亞《秦簡文字集釋》(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李豐娟《秦簡牘字詞集釋》(西南大學學位論文,2011年)對部份秦簡牘文的字詞進行了集釋。對秦文字的某一方面進行研究的有常儷馨《秦簡異體字整理研究》(2011年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陳麗《出土秦系文獻形聲字研究》(2011年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等幾十篇學位論文。
    ① 由於秦簡牘文字资料龐大,鑒於論文完成的時間關係,本論文中對嶽麓書院藏秦簡(二)未收,里耶秦簡主要收錄了部份。又由於北京大學藏秦簡還未出版,本論文亦未收。由於貨幣文在秦文字中占的比例很少,本文亦未收。
    ① 此處各家考釋,如無特殊說明,皆出自王輝《秦銅器銘文编年集釋》。
    ② 董蓮池:《新金文编》第522頁,作家出版社。2011年。以下出自此書字形只注明頁碼,不再注明出處。
    ① 孟蓬生:《釋彖》,《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3期。
    ② 陳劍:《金文“彖”字考》243頁,《甲骨金文考釋論集》,2002年。
    ③ 董蓮池:《新金文编》,作家出版社,2011年10月。
    ④ 董蓮池:《新金文编》第1955頁,作家出版社,2011年。
    蕖轉引之董蓮池《新金文编》第1955頁。
    ① 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三秦出版社,1990年。
    ② 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23,三秦出版社,1990年。
    ③ 刘樂賢:《釋<說文>古文慎字》,《考古與文物》第94-95頁,1993年第4期。
    ①王辉:《秦铜器铭文编年集释》,三秦出版社,1999年。
    ① 以下各家观点如无特殊说明,皆转引自徐宝贵《石鼓文整理与研究》一书。
    ① 徐寶貴:《石鼓文整理與研宄》第770頁,中華書局,2008年。以下徐寶貴關於石鼓文的觀點皆來自此書,書名不再另行標注,只標頁碼。
    ② 董珊:《石鼓文考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三輯,2009年。以下董珊關於石鼓文考釋的觀點皆來自此文章。恕不累述。
    ① 四川省博物館、青川縣文化館:《青川縣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牘——四川青川縣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1982年1期。開於青川木牘稱《簡報》的都來自于此。
    ② 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文物》,1982年1期。以下于豪亮闐於青川木牘的文章皆來自于此。
    ③ 李學勤:《青川郝家坪木牘研究》,《文物》,1982年10期;丁光勳:《青川郝家坪秦墓木牘研究之我見》,《歷史教學問題》,1986年2期。
    ④ 李昭和:《青川出土木牘文字簡考》,《文物》,1982年1期。以下李昭和關於青川木牘的文章皆來自于此。
    ① 魏宜輝:《說“(?)”》,《語文研究》.2012年第4期。
    ② 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文物》,1982年第1期。
    ③ 李零:《釋“利津酮”和戰國人名中的響與(?)字》,《出土文獻研究續集》第120-121頁,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① 張顯成:《秦簡逐字索引》第126頁,2011年9月。關於張顯成對秦簡牘的觀点皆來自此書,書名不再另行標注,只標頁碼。
    ① 徐宝贵:《石鼓文整理与研究》第762-763页,中华书局,2008年1月。
    ① 呂亞虎:《<天水放馬灘秦簡>校讀札記》。《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0年第5期。以下無如特殊說明,呂亞虎文章皆来自於此。
    ① 張顯成此字注釋為原釋文釋作“入”,有誤.原釋文此字釋作“入”,今改。
    ① 方勇:《讀《天水放馬灘秦簡》小剳(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09,10,15。以下方勇文章如無特殊注明,皆來自於此。
    ① 方勇:《讀《天水放馬灘秦簡》小剳(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10,17。以下稱引不再注明出處。
    ① 胡平生:《雲夢龍崗秦簡考釋校正》.《簡牘學研究)第一輯,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① 劉釗:《讀<龍崗秦簡>剳記》,《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一輯,2002年。
    ② 同上
    ③ 轉引之中華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編的《籠崗秦簡》,中華书局,2001年8月。
    ① 袁仲一:《秦代陶文》第36頁,三秦出版社,1987年5月。
    ② 高明:《古陶文彙編》第353頁,中華書局,1990年3月。
    ③ 施謝捷:《陝西出土秦陶文字叢釋》,《考古典文物》,1998年2期。
    ④ 王輝:《秦文字集證》第321頁,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
    ⑤ 周曉陸:《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以下簡稱《璽印集成》),中華書局,2011年。
    ⑥ 袁仲一:《秦陶文新编》第41頁,文物出版社,2009年8月。
    ⑦ 同注釋5。
    ⑧ 李家浩:《戰國時代的“冢”字》第1-14頁,《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①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第62頁,商務印書館,1988年。
    ② 由於秦文宁異體或異寫的存在,這1759個宁頭中包括的字形既有與秦文字字形相同,又有不同,只是《說文》小篆選擇厂其中的某一種字形。而《說文》小篆與秦文字不同的這460個字頭中,僅僅包括《说文》字頭與秦文字每種宁形都不相同的字形的字頭,因此会造成兩個字头總數不統
    ① 董莲池:《说文解字考正》第584页,作家出版社,2005年。
    ① 陳劍:《說“安”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第107-123頁,線裝書局,2007年5月。
    ② 毛远明:《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研究》,2012年6月,商務印書館。本文因表達的需要將“改换”改成“替換”。
    ①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39頁,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② 皇字有作“(?)”(秦铜集释127·秦代·始皇十六斤铜权一),此處的皇當爲訛寫,不考慮在内。
    ① 刘剑:《古文字构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 “(?)”字,秦文字作“(?)”(放·日甲34),《說文》小篆作“(?)”,與秦文字同。
    ② 徐寶貴:《石鼓文整理研究》第809頁,中華書局,2008年。
    ① 陈昭容:《秦系文字研究:從漠字史的角度考察》,(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年。
    ② 此籀文年代,陈昭容認為應該是西周文字,見陈昭容《秦系文字研究: 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第19頁。
    ③ 林素清:《<说文>古籀文重探——兼論王國雄<戰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謐>》,《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8本第1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7年.
    ④ 同注釋1。
    ⑤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讀》(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⑥ 張学城:《說文古文研究》,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
    ① 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金陵大学学报》,1934年。
    ① 王國維:《戬壽堂所藏殷墟文字附考釋》,上海倉聖明智大学石印本,1917年。
    ② 商承柞:《說文中之古文攷》,《金陵大學學報》,1934年。
    ① 陈昭容:《秦系文字研究:从汉字史的角度考察》,(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3年。
    ① 趙平安:《<說文>小篆研究》70頁,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② 杜忠誥:《<說文>篆文訛形研究》132-137頁,文史哲出版社,2009年二月初版修訂。
    龍·16有一皇字摹本作“(?)”,不算在内。
    ① 杜忠诰:《说文篆文化形研究》132页,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① 此种字形《新金文编》亦编入桼字头下。
    ② 裘锡圭《战国货币考》(十二篇)429,《古文字论集》,1992年。
    ① 裘锡圭《战国货币考》(十二篇)429,《古文字论集》,1992年。
    ② 同上。
    [1]《金文资料庫》: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開發。
    [2]《古文字字形檢索系統》: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製作。
    [3]《古文字提要》(電子版):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製作。
    [4]《說文解字》(電子版):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製作。
    [1]陳振裕、劉信芳:《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2]董蓮池:《新金文編》,作家出版社,2011年。
    [3]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作家出版社,2005年。
    [4]董蓮池:《說文部首形義新證》,作家出版社,2005年。
    [5]杜忠誥:《說文篆文訛形釋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9年二月初版修订
    [6]傅嘉儀:《秦封泥彙考》,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
    [7]高明:《古陶文彙編》,中華書局,1991年。
    [8]高明、葛英會:《古陶文字征》,中華書局,1992年。
    [9]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詛楚文考釋》,科學出版社,1982年。
    [10]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增訂本),香港影印本,1934年。
    [11]郭瑞:《魏晉南北朝石刻文字》,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
    [12]郝茂:《秦簡文字系統之研究》,新疆大學出版社,2001年。
    [13]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遗址博物館編:《關沮秦漢墓簡牘》,中華書局,2001年。
    [14]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
    [15]劉洪石:《遣冊初探》、《尹灣漢墓簡牘綜論》,1999年。
    [16]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社,1994年。
    [17]劉雨、盧岩:《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中華書局,2002年。
    [18]劉雨、嚴志斌:《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中華書局,2010年。
    [19]劉釗:《古文字構形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20]羅福頤:《古璽印概論》,文物出版社,1981年。
    [21]羅振玉:《秦金石刻辭》,上虞羅氏永慕園叢書,1914年。
    [22]羅振玉:《秦漢瓦當文字》,石印本,1953年。
    [23]羅振玉、程敦:《秦漢瓦當文字》,齊魯書社,1985年。
    [24]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文物出版社,1987年。
    [25]馬承源編:《珍秦齋藏印·秦印篇》,澳門市政廳,1993年。
    [26]馬承源編:《珍秦齋藏印·戰國篇》,澳門市基金會,2001年。
    [27]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2004年。
    [28]饒宗頤、曾憲通:《雲夢秦簡曰書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
    [29]任隆:《秦封泥官印考》,《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7年3期。
    [30]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先生摹補:《金文編》(第四版),中華書局,1985年。
    [31]陝西省博物館:《秦漢瓦當》,文物出版社,1984年。
    [32]商承祚:《石刻篆文編》,(台灣)世界書局,1961年。
    [33]上海書畫出版社:《秦銘刻文字選》,上海書畫社,1976年。
    [34]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90年。
    [35]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文物出版社,1978年。
    [36]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雲夢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
    [37]孫慰祖:《中國古代封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8]孫慰祖:《古封泥集成》,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年。
    [39]孫慰祖、徐穀甫:《秦漢金文彙編》,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40]田靜:《秦史研究論著目錄》,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41]王輝:《秦出土文獻編年》,(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
    [42]王輝:《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三秦出版社,1990年。
    [43]王輝:《秦文字集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
    [44]王平:《<說文解字>重文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45]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書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46]巫鴻《秦權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年4期。
    [47]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嶽麓書社,2000年。
    [48]蕭春源:《珍秦齋藏金——秦銅器篇》,澳門基金會,2006年。
    [49]徐寶貴:《石鼓文整理與研究》,中華書局,2008年。
    [50]徐錫台:《周秦漢瓦當.周秦瓦當概述》,文物出版社,1990年。
    [51]許雄志主编:《秦印文字彙編》,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
    [52]楊樹達:《詛楚文跋》,《積微居小學述林》,大通書局影印,1971年。
    [53]袁仲一:《秦始皇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54]袁仲一:《秦陶文新编》,文物出版社,2007年。
    [55]袁仲一:《秦代陶文》,三秦出版社,1988年。
    [56]袁仲一、劉釭:《秦文字類編》,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57]臧克和、王平:《<說文解字>新訂》,中華書局,2002年。
    [58]張世超、張玉春=《秦簡文字編》,(日本)中文出版社,1990年。
    [59]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1994年。
    [60]張再興:《西周金文文字系統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61]張再興:《Access數據庫在語言文字研究與教學中的應用》,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
    [6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中華書局,1984-1995年。
    [63]中國社科院文物研究所、湖北文物所编,《龍崗秦簡》,中華書局,2001年。
    [64]中華書局編輯部:《雲夢秦簡研究》,中華書局,1981年。
    [65]鐘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編著:《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编》,(台灣)藝文印書館,2006年。
    [66]周曉陸、路東之:《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0年。
    [67]周曉陸:《二十世紀出土璽印集成》,中華書局,2010年。
    [68]莊輝明、章義和:《<顏氏家訓書證>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69]莊新興:《戰國璽印分域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1]白光琦:《秦公壺應為東周初期器》,《考古與文物》,1995年4期。
    [2]陳松長:《岳麓書院秦簡考校》,《文物》,2009年10期。
    [3]陳松長:《岳麓書院所藏秦簡綜述》,《文物》,2009年3期。
    [4]陳偉:《岳麓書院秦簡考校》,《文物》,2009年10期。
    [5]陳偉武:《睡虎地秦簡校詁》,《中國語文》,1998年2期。
    [6]陳平:《試論关中秦墓青銅容器的分期問題》,《考古與文物》1984年3期、4期。
    [7]陳平:《試論春秋型秦兵的年代及有關問題丸《考古與文物》真1986年5期。
    [8]陳平:《秦子戈矛考補議》,《考古與文物》,1990年1期。
    [9]陳平:《遼陽新出四十年上郡守起戈銘補釋》,《考古》,1994年9期。
    [10]陳平:《“寺工”小考補議》,《人文雜誌》,1983年2期。
    [11]陳平:《秦子戈、矛考》,《考古與文物》,1986年2期。
    [12]陳偉:《詛楚文時代新證》,《江漢考古》,1988年3期。
    [13]陳偉:《嶽麓書院秦簡考校》,《考古》,2009年10期。
    [14]陳澤:《秦公簋銘文考釋與器主及作器時代的推定》,《古代文明研究通訊》,2001年9期,
    [15]陳昭容:《談新出秦公壺的時代》,《考古與文物》,1995年4期。
    [16]陳直:《秦漢瓦當概述》,《文物》,1963年11期。
    [17]陳直:《秦兵甲之符考》,《西北大學學報》,1979年1期。
    [18]陳尊祥:《杜虎符真偽考辨》,《文博》,1985年6期。
    [19]戴應新:《秦國杜虎符的真偽及其有關問題》,《考古》,1983年11期.
    [20]董珊:《論陽城之戰與秦上郡戈的斷代》,《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21]董珊:《珍秦齋藏秦伯喪戈、矛考釋》,《故宮博物院院刊》,2006年6期。
    [22]董珊:《石鼓文考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三輯,2009年。
    [23]董珊:《四十八年上郡守瘩戈考》,澳門基金會,2006年。
    [24]董珊:《秦子姬簋蓋初探》,《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6期。
    [25]董珊:《讀珍秦齋藏秦銅器剳記》,(《珍秦齋藏金——秦銅器篇》),澳門基金會,2006年。
    [26]方勇:《秦簡剳記四則》,《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年5期。
    [27]高明:《論石鼓文年代》,《考古學報》,2010年3期。
    [28]關沮秦漢墓清理簡報:《文物》,1999年6期。
    [29]郝茂:《秦簡新構字論析》,《語言研究》,2002年1期。
    [30]郝茂:《秦簡中的傳承字與新出字》,《新疆大學學報》,2000年1期。
    [31]何琳義:《秦文字辨析舉例》,《人文雜誌》,1987年4期。
    [32]何雙全:《天水放馬灘秦簡甲種《曰書考述》,《秦漢簡牘論文集》,甘肅人民社,1989年。
    [33]何雙全:《天水放馬灘秦簡綜述》,《文物》,1989年2期。
    [34]侯乃峰:《秦駟禱病玉版銘文集釋》,《文博》,2005年6期。
    [35]胡平生:《雲夢龍崗秦簡考釋校證》,《簡牘學研究》(1),甘肅人民社,1997年。
    [36]胡順利:《關於秦國杜虎符的鑄造年代》,《文物》,1983年8期。
    [3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龍山裹耶戰國—秦代古城一號井發掘簡報》,《文物》,2003年1期。
    [38]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裹耶秦代簡牘選釋》,《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1期。
    [39]華義武、史潤梅:《介紹一件先秦有銘銅矛》,《文物》,1986年6期。
    [40]黃奇逸:《石鼓文年代及其相關問題》,《古文字研究論文集》(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10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41]黃盛璋:《秦兵器制度及其發展、及其變遷新考》(提要),《秦文化論叢》第三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4年。
    [42]黃盛璋:《秦兵器分國、斷代與有關制度研究》,《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輯,中華書局,2001年。
    [43]黃盛璋:《新出秦兵器銘刻新探》,《文博》,1988年6期。
    [44]黃盛璋:《秦封宗邑瓦書及其相關問題考辨》,《考古與文物》,1991年3期。
    [45]黄文傑:《睡虎地秦簡文字形體的特點》,《中山大學學報》,1994年2期。
    [46]黃文傑:《秦系簡牘文字譯釋商榷(三則)》,《中山大學學報》,1996年3期。
    [47]黄文傑:《睡虎地秦簡疑難字試釋》,《江漢考古》,1993年4期.
    [48]劉德銀:《江陵揚家山135號秦墓發掘簡報》,《文物》,1993年8期。
    [49]姜亮夫:《秦詛楚文考釋》,《蘭州大學學報》,1980年4期。
    [50]焦南峰、王保平、周曉陸、路東之:《秦文字瓦當的確認和研究》,《考古與文物》,2000年3期。
    [51]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王家台15號秦墓》,《文物》,1995年1期。
    [52]李零:《春秋秦器試探——新出秦公鐘縛銘與過去著錄秦公鐘簋銘的對讀,《考古》,1979年6期。
    [53]李朝遠:《新出秦公器銘文與籀文》,《考古與文物》,1997年5期。
    [54]李朝遠:《上海博物館新藏秦器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第9期,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
    [55]李朝遠:《倫敦新見秦公壺》,《中國文物報》,2004年2月27日。
    [56]李朝遠:《上海博物館新獲秦公器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第7期,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
    [57]李朝遠:《新見秦式青銅鍍研究》,《文物》,2004年1期。
    [58]李學勤:《初讀裹耶秦簡》,《文物》,2003年1期。
    [59]李學勤:《放馬灘簡中的志怪故事》,《文物》,1990年4期。
    [60]李學勤:《雲夢龍崗木牘試釋》,《簡牘學研究》(1),甘肅人民社,1997年。
    [61]李學勤:《青川郝家坪木牘研究》,《文物》,1982年10期。
    [62]李學勤:《秦簡的古文字學考察》,《雲夢秦簡研究》,中華書局,1981年。
    [63]李學勤:《秦國文物的新認識》,《文物》,1980年9期。
    [64]李學勤:《秦簡的古文字學考察》,《雲夢秦簡研究》,中華書局,1981年。
    [65]李學勤:《秦子新釋》,《文博》,2003年5期。
    [66]李學勤:《秦玉版索引》,《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2期.
    [67]李學勤:《戰國題銘概述》,《文物》,1959年7—9期。
    [68]李學勤:《戰國時代的秦國銅器》,《文物參考資料》,1957年8期。
    [69]李學勤:《論秦子簋蓋及其意義》,《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6期。
    [70]李學勤:《秦公簋年代的再推定》,《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十三—十四輯,文物出版社,1989年.
    [71]李學勤、艾蘭:《秦公壺應為東周初期器》,《考古與文物》,1995年4期。
    [72]李學勤、艾蘭:《最新出現的秦公壺》,《中國文物報》,1994年10月30日。
    [73]李昭和:《青川出土木牘文字簡考》,《文物》,1982年2期。
    [74]李仲操:《二十六年秦戈考》,《文博》,1989年1期。
    [75]李仲操:《八年呂不韋戈考》,《文物》,1979年11期。
    [76]李仲操:《平陽秦公鐘銘文考釋》,《黃盛璋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
    [77]梁雲:《“秦子”諸器的年代及有關問題》,《古代文明》第5卷,《文物出版社》,2006年。
    [78]梁雲:《秦戈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009年2期。
    [79]林劍嗚:《秦簡<曰書>校補》,《文博》,1992年10期。
    [80]林劍嗚:《秦公鐘、鑄銘文釋讀中的一些問題》,《考古與文物》,1980年2期。
    [81]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注釋商榷》,《文物》,1994年10期。
    [82]劉金華:《論秦駟玉牘研究四種及相關問題》,《漢中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1期,
    [83]劉 亮:《周原發現秦陶印文》,《考古與文物》,1988年2期,
    [84]劉亮、王周應:《秦都雍城新出土的秦汉瓦當》,《文博》,1994年3期。
    [85]劉慶柱、李毓芳:《西安市相家巷遗址秦封泥考略》,《考古學報》,2001年4期。
    [86]劉信芳:《周家台秦簡歷譜校正》,《文物》,2002年10期。
    [87]劉信芳:《雲夢秦簡<日書·馬>篇試釋》,《文博》,1991年4期。
    [88]劉信芳、樑柱:《雲夢龍崗秦簡綜述》,《江漢考古》,1990年10期。
    [89]劉占成:《秦都雍城新出陶文研究》,《文博》,1987年第4期。
    [90]劉占成:《秦東陵陶文補釋》,《考古與文物》,1990年5期。
    [91]劉釗:《談睡虎地秦簡中的“濆”字》,《古漢語研究》,1995年3期。
    [92]劉釗:《讀<龍崗秦簡>剳記>》,《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一輯,2002年。
    [93]劉釗:《讀秦簡字詞剳記》,《簡帛研究》(2),法律出版社,1996年。
    [94]劉釗:《兵器銘文考釋(四則)》,《出土文獻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95]劉釗、江小角:《安徽桐城出土秦十九年上郡守逪戈考》,《考古與文物》,2009年3期。
    [96]劉志基:《戰國出土文獻字頻的初步研究》,《中國文字研究》第十一輯,大象出版社,2008年12月。
    [97]盧連成:《秦國早期文物的新認識》,《中國文字》新21期,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98]盧連成、楊滿倉:《陝西寶雞縣太公廟村發現秦公鐘、秦公鑄》,《文物》,1978年11期。
    [99]羅福頤:《商周秦漢青銅器銘文辨偽錄》,《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輯,中華書局,1985年10月。
    [100]馬非百:《關於秦國杜虎符之鑄造年代》,《文物》,1979年11期。
    [101]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研究》,商務印書館,2012年6月。
    [102]倪晉波:《秦系文字的時間序列與石鼓文的勒制年代》,《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103]倪晉波:《1923年以來的“石鼓文”研究述要》,《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6年4期。
    [104]彭錦華:《周家台30號秦墓竹簡“秦始皇34年曆譜釋文與考釋”》,《文物》,1999年6期。
    [105]秦簡整理小組:《天水放馬灘秦簡甲種《日書》釋文》,《秦漢簡牘論文集》, 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
    [106]裘錫圭:《<睡虎地秦墓竹簡>注釋商榷》,《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
    [107]裘錫圭:《讀簡帛文字资料劄記》,《簡帛研究》(1),法律出版社,1993年。
    [108]裘錫圭:《戰國文字中的“市”》,《考古學報》,1980年3期。
    [109]裘錫圭:《關於石鼓文的時代問題》,《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5年1期。
    [110]裘錫圭:《詛楚文“亞駝”考》,《文物》,1998年4期。
    [111]裘錫圭:《廪人別解》,《人文雜誌》,1988年1期。
    [112]裘錫圭:《戰國璽印文字考釋三篇》,中華書局,1983年。
    [113]容庚:《秦公鐘簋之時代》,《考古社刊》,1937年6期。
    [114]商承祚:《秦權使用及辨偽》,《學術研究》,1965年3期。
    [115]施謝捷:《簡帛文字考釋剳記》,《簡帛研究》(3),法律出版社,1998年。
    [116]施謝捷:《陝西出土秦陶文字叢釋》,《考古與文物》,1998年2期。
    [117]施謝捷:《秦兵器銘刻零釋》,《第五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安徽·合肥),2008年4月。
    [118]石志廉:《春秋秦公簋銘文》,《書法叢刊》第九輯,1985年。
    [119]四川省博物館、青川縣文化館:《青川縣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牘——四川青川縣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1982年1期。
    [120]孫常敘:《孫常敘古文字論集·詛楚文義新說》,東北師大出版社,1998年。
    [121]孫常敘:《秦公及王姬鑄、鐘銘文考釋》,《吉林師範大學學報》,1978年4期。
    [122]孫作雲:《秦<詛楚文>釋要》,《河南大學學報》,1982年1期。
    [123]唐蘭:《石鼓文年代考》,《故宮博物院院刊》,1958年1期。
    [124]王貴元:《周家台秦墓簡牘釋讀補正》,《考古》,2009年2期。
    [125]王貴元:《秦簡字詞考釋四則》,《中國語文》,2001年4期。
    [126]王國維:《秦陽陵虎符跋》(《觀堂集林》卷十八),中華書局,1959年。
    [127]王國維:《秦新郊虎符跋》(《觀堂集林》卷七),中華書局,1959年。
    [128]王國維:《秦公敦跋》(《覲堂集林》卷十八),中華書局,1959年。
    [129]王煥林:《裹耶秦簡釋地》,《社會科學戰線》,2004年3期。
    [130]王輝:《王家台秦簡<歸藏>校釋(28則)》,《江漢考古》,2003年1期。
    [131]王輝:《王家台秦簡《歸藏》索隱——兼論其成書年代》,《古文字研究》 第二十四輯,2002年。
    [132]王輝:《咸陽塔爾坡新出陶文補讀》,《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五),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
    [133]王輝:《秦文字釋讀訂補(八篇)》,《考古與文物》,1997年5期。
    [134]王輝:《<黄龍發現秦陶文>補正》,《秦陵秦俑研究動態》,1992年1期。
    [135]王輝:《秦曾孫駰告華大山明神文考釋》,《考古學報》,2001年2期。
    [136]王輝:《秦印探述》,《文博》,1990年5期。
    [137]王輝:《秦公大墓石磬殘銘考釋》,《秦文字集證》,2000年。
    [138]王輝:《二年寺工壺、雍工敃壺銘文新釋》,《人文雜誌》,1987年3期。
    [139]王輝:《新見秦宜陽鼎跋》,《秦陵秦俑研究動態》,2007年1期。
    [140]王輝:《周秦器銘考釋》(四篇),《考古與文物》,1991年6期。
    [141]王輝:《珍秦齋藏元年相邦疾戈跋》,《湖南博物館館刊》第五輯,嶽麓書社,2008年。
    [142]王輝:《珍秦齋藏秦銅器銘文選釋》,《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2期。
    [143]王輝:《秦子簋蓋銘文補釋》,《華學》第九、十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44]王輝:《秦器銘文叢考(續)》,《考古與文物》,1989年5期。
    [145]王輝:《秦兵三戈考》,《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四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
    [146]王輝:《關於秦子戈矛的幾個問題》,《考古與文物》,1986年6期。
    [147]王輝:《也談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其銅器》,《考古與文物》,1998年
    5期。
    [148]王輝:《秦器銘文叢考》,《文博》,1988年2期。
    [149]王輝、蕭春源:《新見銅器銘文考跋二則》,《考古與文物》,2003年2期。
    [150]王輝、蕭春源:《珍秦齋藏王二十三年秦戈考》,《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4期。
    [151]王輝、蕭春源:《珍秦齋藏王八年内史操戈考》,《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3期。
    [152]王建民、趙立偉:《睡虎地秦墓竹簡對大型語文辭書編纂的價值》,《簡牘學研究》(3),甘肅人民社,2002年。
    [153]王明欽:《王家台秦墓竹簡概述》,《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北京 大學),2000年。
    [154]王偉、王輝:《秦文字的發現和研究簡史(1949年之前)》,《中國文字研究》第十五輯,大象出版社,2011年12月。
    [155]魏德勝:《以秦墓竹簡印證《說文》說解》,《中國語文》,2001年4期。
    [156]翁宇翔:《秦駟玉版(?)、(?)、惑、(?)並釋》,《現代語文》(語文研究),2007年6期。
    [157]吳鎮烽:《秦兵新發現》,《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158]吳鎮烽:《新出秦公鐘銘考釋與有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80年1期。
    [159]吳鎮烽:《王師文(?)考》,《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四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10月。
    [161]吳鎮烽:《高陵君鼎考》,《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1993年.
    [160]吳鎮烽:《近年新出現的銅器銘文》,《文博》,2008年2期。
    [161]吳振武:《古璽和秦簡中的“穆”字》,《文史》第三十八輯,中華書局,1994年。
    [162]無戈:《寺工小考》,《人文雜誌》,1981年3期。
    [163]無戈:《一文資料補正》,《人文雜誌》,1983年1期。
    [164]伍士謙:《秦公鐘考釋》,《四川大學學報》,1980年2期。
    [165]徐中舒、伍仕謙:《青川木牘簡論》,《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中華書局,1992年。
    [166]楊寬:《釋青川秦牘的田畝制度》,《文物》,1982年7期。
    [167]楊寬:《上郡守疾戈考釋》,《中央日報·文物週刊》33期,1947年5月。
    [168]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之《秦公簋再跋》,科學出版社,1959年。
    [169]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之《秦公簋跋》,科學出版社,1959年。
    [170]楊宗兵:《石鼓文及其時代研究述評》,《考古與文物》,2006年3期。
    [171]于豪亮:《釋青川秦墓木牘》,《文物》,1982年2期。
    [172]于豪亮:《四川涪陵的秦始皇二十六年銅戈》,《考古》,1976年1期。
    [173]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秦公鐘銘》,北平石印本,1933年。
    [174]袁仲一:《秦中央督造的兵器刻辭綜述》,《考古與文物》,1984年5期。
    [175]袁仲一:《秦代金文、陶文雜考三則》,《考古與文物》,1982年4期。
    [176]臧克和:《“義”一“义”一“义”使用及年代考》,《中國文字研究》第十六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177]曾憲通、楊澤生、肖毅:《秦駟玉版文字初探》,《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1期。
    [178]張銘新:《關於“秦律”中的“居”——睡虎地秦墓竹簡注釋質疑》,《考古》,1981年1期。
    [179]張頜:《揀選古文物秦漢二器考釋》,《山西大學學報》(哲社版),1979年l期。
    [180]張懋容、肖琦:《秦昭王二十五年高陵君鼎考論》,《考古》,1993年3期。
    [181]張懋榮:《試論西安北郊出土秦封泥的年代與意義》,《西北大學學報》,1997年1期。
    [182]張懋鎔、劉棟:《卜淦口高戈考論》,《考古與文物》,1990年3期。
    [183]張占民:《秦兵器題銘考釋》,《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輯,中華書局,1986年。
    [184]张再兴:《<金文大字典>收字計量研究》,《中國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大象出版社,2010年10月。
    [185]張政娘:《“十又二公”及其相關問題》,《顧頡剛先生九十誕辰紀念論文集》,巴蜀書社,1990年。
    [186]趟平安:《雲夢龍崗秦簡釋文注釋訂補》,《江漢考古》,1999年3期。
    [187]趙平安:《<說文>小篆研究》,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188]周鳳五:《<秦惠文王禱詞華山玉版)新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1分,(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年。
    [189]周曉陸、路東之:《古陶文明博物館藏秦封泥探述》,《西北大學學報》,1997年工期。
    [190]朱德熙:《戰國記容銅器刻辭考釋四篇》,《語言學論叢》,1958年2期.
    [191]朱德熙:《70年代出土的秦漢簡册和帛書》,《朱德熙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5年。
    [192]朱德熙、裘錫圭:《戰國文字研究六種》,《考古學報》,1972年2期。
    [193]祝中熹:《青川秦牘田制考辯》,《簡帛研究》第二輯,法律出版社,1996年。
    [1]陳平:《試論戰國秦兵的年代及有關問題》,《中國考古學研究論文集——紀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三秦出版社》,1987年12月。
    [2]陳世輝:《詛楚文補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中華書局,1985年。
    [3]陳炜湛:《詛楚文獻疑》,《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輯,1978年。
    [4]陳昭容:《秦“書同文字”新探入《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8本第3分,(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
    [5]陳昭容:《秦公簋的時代問題——兼論石鼓文的相對年代》,《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本4分,1993年。
    [6]陳昭容:《從秦系文字演變的觀點論“詛楚文”的真偽及其相關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4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
    [7]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年。
    [8]傅嘉儀:《秦印陶概述》,《西冷印社85周年學術論文》(油印本),1988年。
    [9]郭子直:《戰國秦封宗邑瓦書銘文新釋,《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輯,中華書局,1986年。
    [10]胡平生:《論簡帛辨偽與流失簡牘搶救》,《出土文獻研究》第九輯,中華書局,2009年12月。
    [11]李朝遠:《青銅器學步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8月。
    [12]李家浩:《秦駟玉版文字研究》,《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二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
    [13]李零:《秦駟禱病玉版的研究》,《國學研究》第六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14]李學勤:《戰國秦四年瓦書考釋》,《聯合書院三十周年紀念論文集》,1987年。
    [15]羅振玉:《石鼓文考釋》,《羅振玉全集》,台灣大通書局,1973年。
    [16]馬衡:《石鼓為秦刻石考》,《凡將齋金石從稿》,中華書局,1997年。
    [17]王輝:《高山鼓乘集》,中華書局,2008年11月。
    [18]王輝:《一粟集》,(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
    [19]王人聰:《考古發現所見秦私印述略》,《南方文物》,1994年4期。
    [20]王人聰、葉其峰:《秦官印考述》,《秦漢魏晉南北朝官印研究》,香港中文大 學出版社,1990年.
    [21]于省吾:《詛楚文考釋並序》,《雙劍移吉金文選》,中華書局,2009年4月。
    [22]袁仲一:《讀秦惠文王四年瓦書》,《中國考古學會研究論集——紀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三秦出版社,1987年。
    [23]鄭超:《戰國秦漢陶文研究概述》,《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輯,中華書局,1986年。
    [24]朱德熙:《戰國陶文和璽印中的“者”字》,《古文字研究》第一輯,中華書局,1979年。
    [1]常儷馨:《秦簡異體字整理研究》,2011年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陳麗:《出土秦系文獻形聲字研究》,2011年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ll。
    [3]單曉偉:《秦文字疏證》,2010年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4]董珊:《戰國題銘與工官制度》,2002年北京大學博士論文。
    [5]方勇:《秦簡牘文字彙編》,2010年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6]李豐娟:《秦簡字詞集釋》,2011年西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7]龍仕平:《<睡虎地竹墓秦简>文字研究》,2010年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8]樓蘭:《構件視角的秦簡牘文和楚簡帛文構形差異比較研究》,2009年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9]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論文.
    [10]王美傑:《秦駟玉版研究》,2007年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11]夏利亞:《秦簡文字集釋》,2011年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12]徐冬梅:《秦封泥文字字形研究》,2010年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13]楊宗兵:《秦文字字體研究》,北京師範大學2006年博士論文,2006年。
    [14]周波:《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象研究》,2008年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15]朱晨《秦封泥研究》,2011年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1]陳偉:《<為吏治官及黔首>1531、0072號簡試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0.1.22。
    [2]陳偉:《岳麓書院秦簡行書律令校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09.11.21。
    [3]陳偉:《岳麓書院秦簡1650號的解讀問題》,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10.9.27.
    [4]凡國棟:《岳麓秦簡<占夢書>校讀六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l 1.4。8。
    [5]方勇:《秦簡剳記四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09.3.20.
    [6]高一致:《嶽麓秦簡<占夢書>補釋四则》,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綱,2011.4.2。
    [7]廖繼紅:《<為吏治官及黔首>補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綱,2011.2.26。
    [8]馬芳,張再興:《嶽麓簡<為吏治官及黔首>校讀(一)》,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綱,2011.4.27。
    [9]王偉:《秦銅器、兵器題名論著要目》,復旦大出土文献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9年。
    [10]于洪濤:《近兩年嶽麓書院藏秦簡研宂綜述》,武漢大學簡帛研宂中心簡帛網,2011.4.1。
    [11]張新俊:《讀嶽麓秦簡劄記一則》,厦门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綱,2011.3.16。
    [12]張再興,馬芳:《讀岳麓秦簡<為吏治官及黔首>小識一則》,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綱,2011.5.7。
    [13]趟寵亮:《岳麓書院秦簡行書律令釋讀補正》,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2009.12.7。
    [14]周波:《秦漢簡<日書>校讀剳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0.3.17。
    [15]蔡偉:《讀竹簡剳記四則》,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