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微观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历史的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面临发展的问题,人类不断地力求回答这个问题,但却不曾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当今,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社会的发展问题必然地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理论本身的需要。社会不断地趋向新的发展或在新的发展中遇到自身或外在的困境,出现了一系列发展问题,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社会危机、贫富分化等,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不一致性。
     就我国发展现状而言,现代社会发展的困境在我国也已有明显表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不和谐性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率。由此,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发展,反思我们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待能够解决现在发展的困难。
     “发展的实质是‘做’,不是‘想’。”①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而言,关键是如何做的问题。落实到具体活动生活中,就是如何把社会中不同的个人组织起来,使他们能够产生整体的高效率的问题。历史的发展是人类生活的自组织的过程。企业作为社会自组织的一个环节,承担着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决定着人的活动条件和环境。特别是国有企业,在承担经济发展责任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员工发展的责任,即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要保持企业和员工发展的一致性。国有企业发展是我国发展情势的“缩影”,国有企业发展困境是社会发展困境的微观体现。
     本文以重庆市电力公司为例,立足于国有企业与员工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微观层面上再现社会发展遇到的瓶颈,探讨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之路。
     第一章:理解发展。主要是为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寻求理论上的证明。在马克思那里,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所以发展应该包括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解放两个层面,这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统一。现代的发展理论经历了传统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新发展观几个阶段,这一层层递进的理论关联,反映了人们对发展的认识由表及里,由点到面,越来越深入、越来越丰富的历程。它所反映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人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遇到了与其他国家相似的发展难题。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对这一难题做出了回答。基于以上种种,我们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统一,也受经济发展制约,这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正确理解发展的前提下,将社会发展的探析由一般走向具体。没有对具体矛盾的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在发展中解决”也是一句空话。
     第二章:企业是社会发展的“细胞”。对企业的探析是走向具体的一种形式,本章主要是从微观层面上探讨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关系。首先,企业是生产劳动的组织形式,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创造财富,推动经济的发展;企业提供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企业推动创造发明,引领社会进步;企业影响制度建设,改变社会秩序。其次,企业的主体是员工,企业是员工发展的舞台,为员工的发展提供具体环境和条件。所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发展,员工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具有一致性,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由此,企业肩负着双重使命:对于社会而言,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单位,它承担着经济发展的使命;对于员工而言,企业是社会,它为员工提供舞台,承担着员工发展的使命。企业必须肩负起自己的双重使命,不能选择一方舍弃另一方。舍弃任何一方,都不利于社会发展,不利于员工发展,当然也不利于企业发展。
     第三章:企业与员工的矛盾。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目标是明确的,但是如何达到目标是不明确的。本章选择重庆市电力公司这一特殊的国有企业,分析揭示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中的矛盾,希求收到“解剖麻雀”的效果。目前,在重庆市电力公司所存在的矛盾概括起来为三类八对矛盾:首先,企业和员工在认同方面存在矛盾。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秩序与和谐矛盾、继承与创新矛盾、责任与环境矛盾;其次,在作风及方法层面存在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领导与员工的矛盾、机关与基层的矛盾这两个方面;再次,企业与员工在价值文化方面存在矛盾。这种矛盾突出表现在理想与实干的矛盾、付出与收获的矛盾、原则与感情的矛盾这三个方面。这些矛盾最终可归为利益、发展和思想这三个深层次的问题。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相关性,正是当前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大环境决定了当前国有企业所具有的特有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认识这些矛盾,明确探讨国有企业的矛盾实际上是从微观上积极主动地探寻社会发展的矛盾,找到矛盾的根源,化解矛盾。
     第四章:“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本章主要分析企业与员工矛盾产生的原因。造成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矛盾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利益关系是核心,体制要素是主要制约因素,而文化观念是深层原因并产生重庆特色。国有企业改革中,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问题。在企业内部,制度设计的不完善、企业员工素质不高、供电单位的二元结构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是导致企业与员工存在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企业外部,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重庆特有的地域文化影响,企业的员工思想保守,创新不足;同时国有企业特有的弊端导致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使企业失去了发展的活力和生命力。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企业、制度与操作、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交错并存,制约着共同发展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立足现状,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创造历史,改变现实,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发展难题,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和谐发展之路。
     第五章:探寻通达之径。关于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问题,我们需要从企业内部着手,首先解决企业员工的认同问题;我们可以解决非正式员工“成员资格”;探索一种非正式向正式转化的准入机制;通过多方的努力,使企业和员工成为一个有机体。其次,我们要进行体制创新,通过制度的完善和体制的创新激发企业活力,通过坚持以生产为中心的生产制度,完善创新领导制度,在制度和体制创新中不断激发当代员工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增强人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进行体制建设的同时,加强对人的文化价值和道德素质的提升,通过加强团队文化、正气文化、韧性文化、愿景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提升员工的凝聚力、激励力、抗压力和创新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发其潜在的创造能力和道德能力,最终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协调一致。
Any time in history, the development issues to be faced with the human, who constantly strived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but did not completely solve the problem. Today, peace and development become the theme of the times. Social development issues inevitably become a focus of concern. This is the practi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and also the theory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 their own needs. Social constantly new developments or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experience in their own or external difficulties, there has been a series of development issues, resource constrain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logical destruction, social crisis, rich-poor divide, and a concentrated performance is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inconsistencies.
     For our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the plight of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has also been evident in our performanc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armony of human development has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owth rate and efficiency. As a result, we have to re-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nd reflect on our past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looking forward to solve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The essence of development is'doing' rather than 'w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ociety, the key question is how to do. It is how to organize different individuals together so that they can produce a high overall efficiency in lif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s a self-organizing process. Companies as a part of social self-organization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determines the conditions of human activity and th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state-owned companies, they assume responsibility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ust also tak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most importa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taff development, which target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companies to maintain business and staff development consistency.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company development situation is China's "microcosm", and the p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companies is the micro-expressio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for example, we based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state-owned companies and between staff development, and from micro-level representation to se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bottlenecks,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and the staff.
     ChapterⅠ: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 We mainly seek theoretical proof for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companies and the staff. Marx thinks the history is the sum of human activities, so the development should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people's liberation, which are interdependence, interaction, mutual un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theory experience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a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 stages, which reflects a central problem is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facing similar development problems with opening up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the idea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swer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above, we believe that the essence of development is human development. 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not only unified, but also ar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raints, which is a contradictio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s the process of conflict resolution. The methodology of analyzing specific issues requires us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under the premise of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general to the specific. No specific conflict resolution, "the developing problem solving in the development" is an empty talk.
     ChapterⅡ:The Company is the "cell" of sociality. We analyze the company which is a form of concrete. This chapter is from the micro level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staff development in the relationship. First of all, the company is th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of labor, which is a major player in the market. The company creates wealth and promote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mpany provides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the company promotes the invention and leads the social progress; the company affects the building of institution and change the social order. Secondly, the staff is the owner of the company, and the company is the stage of the staff development, which provides specific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company can not develop without staff development, and staff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The company development and staff development are consistent relationship.As a result, Company shoulder a dual mission:to society, the Company is a uni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bears the miss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staff, a company is a society, which provide a stage for the staff, and it is responsible for staff development Mission. Companies must shoulder the dual mission of their own, and can not choose one giving up the other side. Giving up any party, it is not conducive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staff development, and certainly is not conducive to company development.
     ChapterⅢ: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company and the staff. The goal is clear that the Company and the staff and common development, but how to achieve the goal is not clear. In this chapter, we choose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of these particular state-owned companies, and analyze the conflicts in the common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company and the staff. At present, Chongqing Power Company exists the three types of eight pairs contradictions:First, the contradictions on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These contradictions are mainly for order and harmony conflict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conflicts,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conflicts; secondly,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and system. The contradictions are mainly for leadership and staff conflicts, and the authorities and the grass conflicts; again, the contradictions on the value of corporate culture. The contradictions are mainly for ideals and hard work conflicts、getting and giving conflicts、and principles and feelings conflicts. These contradictions can be classified eventually three deep-rooted problems:interests, development and ideas. The contradictions in state-owned comapanies are keeping with that in society, so the specific contradictions in Chongqing Power Company ar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generation of these contradictions is inevitable, so we need to keep a clear head,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se contradictions, and make it clear that dissolving the problems in Chongqing Power Company is just to dissolve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microcosmicly and actively address the contradiction to resolve conflicts.
     ChapterⅣ:"All reality is rational." In this chapter, we analyze the reasons that cause the conflicts. These reason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as the core, the institution as the main restraining factor and the culture of Chongqing feature as the underlying reason. Dealing with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is the company's main task. In the company, the imperfect design of the institution, quality of the staff is not high, the dual structure and the lack of culture construction led to the main conflicts between the company and the staff. Outside the company, due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unique local culture of Chongqing,, the staff are conservative thinking, and lack of innovation; while state-owned company-specific defects lead to company and the staff are not enthusiastic, making company lose the energy and vitality. History and reality, society and companies, institution and operation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coexist staggered, which restricts the realization of common development. Based on our current situation, this requires us to play subjectivity, to change the reality, to open up a busines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Chapter V:Explore the mastery path. On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and the staff, we need to start from the company itself. First of all, we should solve the employees'recognition problem; we can solve the informal staff "membership"; explore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formal to the formal; through the multi-Efforts to make the company and the staff into an organism. Second, we must carry out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rough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to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the company, and through adhering to the production as the center of the production institutions and improving the leadership institution innovation, and create the staff Spirit and enhance people's self-development. During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eople's cultural values and improve their moral quality, and by strengthening the team culture, righteousness culture, cultural resilience, vision, culture and management culture, it will enhance the cohesion, driving forces, anti-stress and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aff, and stimulate creativity and the potential moral capacities,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company development and the staff development.
引文
①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①威尔伯主编:《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转引自高清海: 《哲学在走向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5页。
    ②德尼·古莱:《残酷的选择:发展理念与伦理价值》,高铦、高戈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前言第3页。
    ①德尼·古莱:《残酷的选择:发展理念与伦理价值》,高铦、高戈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前言第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5页。
    ①何中华:《从哲学层面上确立新发展观》,《哲学动态》,1991年第11期。
    ②参见王伟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建研究》,2004年第3期。
    ③参见杨信礼:《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①参见刘长明:《智识是智识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理论探讨》2000年第4期。
    ②韩庆祥、张曙光、范燕宁:《代价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关于发展与代价问题的哲学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③隋秀英:《2000年以来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12期。
    ④参见许先春:《社会发展代价及其调控》,《人文杂志》,2000年第2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①参见陈志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模式》,《哲学原理》,2002年第9期。
    ②参见丰子义:《发展实践呼唤新的发展理念》,《学术研究》,2003年第11期。
    ③参见隋秀英:《2000年以来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12期。
    ④参见孔祥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4期。
    ⑤参见罗文东:《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4期。
    ⑥丰子义:《发展的呼唤与回应——哲学视野中的社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年,代序第2页。
    ①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页。
    ②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孙建敏、李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12页。
    ③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9版),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7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9页。
    ②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短篇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70页。
    ③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短篇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71页。
    ④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短篇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71页。
    ①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的相关词条。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0-27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5页。
    ③参见鲍宗豪、张华金等著:《科学发展观论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①高清海:《哲学走向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⑥《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注释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7页。
    ④《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
    ③《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2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7-10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49页。
    ①汤姆·肯普:《现代工业化模式——苏日及发展中国家》,许兴邦、王恩光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第13页。
    ②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陈一筠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③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9页。
    ④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38页。
    ①弗·卡普拉、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石音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148页。
    ②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印金强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第50-51页。
    ③阿卜杜勒一马列克等著:《发展的新战略》,杜越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年,第4页。
    ④埃德加·欧文斯:《发展中世界自由的未来:作为政治改革的经济发展》,帕加蒙出版社,1987年,前言第15页。
    ①转引自林珏等主编:《2008世界经济发展报告——全球化、区域经济与世界热点问题》,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15页。
    ②《科学发展观简明读本》,海南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③《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序言),转引自沈根荣编著:《绿色营销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页。
    ②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92页。
    ③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④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65页。
    ⑤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65页。
    ①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②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③D.保罗·谢弗:《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高广卿、陈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22页。
    ④D.保罗·谢弗:《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高广卿、陈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序言第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7页。
    ②John McHale,The Future of the Future, New york:George Braziller,1969, p15.
    ①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②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④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8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0页。
    ②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7-28页。
    ①以上数据主要参考迟福林《我国公共需求变化与政府转型》《人民论坛》,2006年第4期;朱庆芳《数字里的中国社会和谐度》,《时政论坛》,2005年总第207期。
    ②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3页。
    ③赵永植:《重建人类社会》,清玉、姜日天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92页。
    ①Burtt:Th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 of Modern Science,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25,p236.
    ②《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9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
    ③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第26-3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30页。
    ②王怀超主编:《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序言第13页。
    ③辛鸣主编:《十六届六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66页。
    ④辛鸣主编:《十六届六中全会后党政干部关注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6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18-119页。
    ⑥谢舜主编:《和谐社会:理论与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82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6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70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68页。
    ①《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9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43页。
    ④《马克恩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①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7页。
    ②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8页。
    ③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07页。
    ①科斯:《厂商、市场与法律》,陈坤铭、李华夏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第17页。
    ②刘汉民:《企业理论、公司治理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①刘汉民:《企业理论、公司治理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②参见薛福成:《论公司不举之病》,转引自吴雁南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6页。
    ③参见薛福成:《庸斋海外文编》,卷3。
    ④《公司的力量》,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太原出版社,2010年,第19页。
    ①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室:《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显著成就》,《经济日报》,2008年1月10日。
    ②转引自张国庆主编:《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市场经济前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页。
    ①《公司的力量》,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太原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②《公司的力量》,山西出版集团、山西太原出版社,2010年,第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9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9页。
    ②《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2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9页。
    ①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博古译,三联书店,1961年,第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64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53-54页。
    ④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5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9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95页。
    ①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6页。
    ②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920页。
    ③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4-145页。
    ①亚当·斯密:《国富论》,转引自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英文版,第13页。
    ①蔡禾:《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的二重性组织特征及其转变》,《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6年第1期。
    ②《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①王治河主编:《全球化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1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4-55、55页。
    ①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页。
    ①《庄子·逍遥游》。
    ①孙健敏、姜铠丰:《中国背景下组织认同的结构》,《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②卢涛、王三志贵:《基于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认同的影响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③魏钧、陈中原、张勉:《组织认同的基础理论、测量及相关变量》,《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6期。
    ①丁建泽: 《员工关系管理的最佳境界》,来源于《北大纵横》http://www.ceconline.com/hr/ma/8800053763/0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33页。
    ②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2页。
    ①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47页。
    ②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40—41页。
    ③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景跃进、张静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4页。
    ④李俊伟:《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页。
    ⑤培林等著:《社会冲突与社会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2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2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邓小平年谱1975—1997年(下)》,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04年,第1363页。
    ②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把矛盾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其中“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5页。
    ③《科学发展观简明读本》,海南出版社,2006年,第174-175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29-13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②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3页。
    ③《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69页。
    ④《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2212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61页。
    ①D.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4页。
    ②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3页。
    ①韩雪松:《西方组织认同理论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5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7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29-330页。
    ②参见李鹏程:《论市场经济作为文化伦理现象》,《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①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迪尔: 《西方企业文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第14页。
    ②俞可平主编:《全球化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①常璩:《华阳国志校注·巴志》,刘琳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第28、84页。
    ②参见民盟重庆市委员会:《中外大规模移民及重庆历史上重大移民情况的研究》,中共重庆市委调研课题,2006年12月。
    ③袁庭栋:《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巴蜀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25页。
    ②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44页。
    ①王吉鹏:《企业文化的39个细节》,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第170页。
    ②蓝锡麟:《漫谈重庆码头文化》,《重庆文艺》,2008年第4期。
    ①《孟子·尽心下》。
    ②转引自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46页。
    ③哈贝马斯:《新的模糊性》,转引自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①张汝伦:《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
    ②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页。
    ④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张西平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0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页。
    ②赵永植:《重建人类社会》,清玉、姜日天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82页。
    ③赵永植:《重建人类社会》,清玉、姜日天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91-9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①《马克恩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96-97页。
    ②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张西平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00页。
    ③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4页。
    ④参见漆恩:《现代性的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⑤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①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②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49年,第126页。
    ③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王胜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30页。
    ①孙健敏、姜铠丰:《中国背景下组织认同的结构》,《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②王彦斌:《管理中的组织认同——理论建构及对转型期中国国有企业的实证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①转引自朱晓妹、王重鸣:《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①案例来源:从劳资纠纷到员工关系管理,http://finance.sina.com.cn。
    ①《富士康八连跳:企业转型下须增关怀成本》,《中国企业家》,http://www.qyceo.com/2010/0517/article_1634.html,2010-05-17.
    ①王彦斌:《管理中的组织认同——理论建构及对转型期中国国有企业的实证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①任新民、王彦斌:《体制转型对中国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②任新民、王彦斌:《体制转型对中国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③任新民、王彦斌:《体制转型对中国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①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3页。
    ②参见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第3章第4节,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87页。
    ①马克思有一段话颇值得深思:“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我们通常所说的它的历史,不过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入侵者的历史,他们就在这个一无抵抗、二无变化的社会的消极基础上建立了他们的帝国。”在另一个地方马克思进一步解释了他这样说的理由:“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7、763页。)这就是说,没有人的活动的变化,就没有社会结构的变化,没有社会结构的变化,就没有历史、没有发展,有的只是循环。中国社会自隋唐以后也存在这种情形。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
    ①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张志强、王春香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21页。
    ②王德胜:《普通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5页。
    ③袁贵仁:《建设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光明日报》2001年9月25日。
    ①梅雷迪思·贝尔宾:《超越团队》,李丽林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②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谁是全球最优秀的公司》,阿丁、温新年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33页。
    ③泰伦斯·狄尔、爱伦·肯尼迪:《企业文化》,黄宏义译,长河出版社,1983年,第31页。
    ④托马斯·彼得斯、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戴春平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51页。
    ⑤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⑥杰斯帕·昆德:《公司精神》,王珏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⑦彼得·F·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张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2页。
    ①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勒斯:《基业常青》,真如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第263页。
    ②迈克尔·茨威尔:《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王申英、唐伟、何卫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③梅雷迪思·贝尔宾:《超越团队》,李丽林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第93页。
    ④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⑤小约翰·珀西科、帕特里克亚·让娜·莫里丝:《5I商业价值观——21世纪经理人成功的基石》,张听海、刘彦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⑥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勒斯:《基业常青》,真如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第160页。
    ①韩震:《重建理性主义信念》,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②托马斯·彼得斯、罗伯特·沃特曼:《追求卓越——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戴春平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77页。
    ③王德胜:《普通管理学》,北京帅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1页。
    ④里莎·埃迪里奇: 《高盛文化》,王智洁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⑤托马斯·彼得斯、罗伯特·沃特曼: 《追求卓越——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戴春平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8页。
    ⑥吉姆·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俞利军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第225页。
    ①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张志强、王春香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49页。
    ②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③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勒斯:《基业常青》,真如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第71页。
    ④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张志强、王春香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⑤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谁是全球最优秀的公司》,阿丁、温新年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12页。
    ⑥内维尔·贝恩、比尔·梅佩:《人的优势》,徐海鸥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第65页。
    ①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克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李晓涛、曾中译,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9-10页。
    ②吉姆·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俞利军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第223页。
    ③于光远:《为企业家说话对企业家说话》,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0页。
    ①曾仕强:《中国式团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引言第1-2页。
    ②史晓宇、顾琴轩:《团队思维——发挥团队智慧的奥秘》,《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1期。
    ①埃德加·沙因:《企业文化与领导》,朱明伟、罗丽萍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第189页。
    ①曾仕强:《中国式团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8页。
    ①大前研一:《企业家的战略头脑》,杨沐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第246页。
    ①《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53页。
    ②参见《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122-12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1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20.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1.《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22.《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23.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24.列宁:《列宁短篇哲学著作》,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5.《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2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7.《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28.《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29.《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30.[匈]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31.[苏]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博古译,上海:三联书店,1961年。
    32.[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第2版),郭官义、李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35.[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36.[美]德尼·古莱:《残酷的选择:发展理念与伦理价值》,高铦、高戈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37.[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8.[加]D·保罗·谢弗:《经济革命还是文化复兴》,高广卿、陈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9.[美]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印金强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
    40.[美]弗·卡普拉、斯普雷纳克:《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石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
    41.[英]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陈一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42.[法]佩鲁:《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43.[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44.[美]V·奥斯特罗姆等著:《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王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45.[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王胜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46.[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47.[美]宾克利:《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48.[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9.[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50.[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1.[荷]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李小兵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
    52.[美]弗罗姆:《自为的人:伦理学的心理探究》,万俊人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53.[英]斯蒂文森:《人学的世界》,李燕、赵健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54.[英]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汪淳波、张宝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55.[意]奥雷利奥·佩西:《人类的素质》,薛荣久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
    56.[英]莱斯利·史蒂文森:《人性七论》,袁荣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57.[美]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李小兵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年。
    58.[美]基辛:《文化·社会·个人》,甘华鸣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59.[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60.[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61.[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62.[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年。
    63.[韩]赵永植:《重建人类社会》,清玉、姜日天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
    6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65.[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66.[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67.[英]凯蒂·索珀:《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廖申白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68.[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西德尼·G.温特主编:《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姚海鑫,邢源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69.[美]卡罗尔,巴克霍尔茨:《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黄煜平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70.[美]迈克尔·詹森:《企业理论:治理、剩余索取权和组织形式》,童英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71.[美]理查德·M·西尔特、詹姆斯·G·马奇:《企业行为理论》,李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72.[英]马丁·利克特:《企业经济学:企业理论与经济组织导论》,范黎波、宋志红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73.[日]青木昌彦:《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郑江淮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4.[美]罗伯特·F·哈特雷:《企业管理经典案例》,蔡升桂、徐健译,北京:北京邮电出版社,2008年。
    75.[法]菲利普·迪里巴尔纳:《荣誉的逻辑:企业管理与民族传统》,马国华、葛智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76.[澳]詹姆斯·莱伯特:《企业管理》,张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77.[美]詹姆斯·昌佩:《管理的变革:企业管理最先进观念的转变》,李玉霞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78.[美]福斯特·莱因哈特、[美]理查德·维尔特:《企业管理与自然环境》,李丽、赵正斌、仲晓天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79.[英]阿兰·格里菲斯、斯图尔特·沃尔等著:《企业管理经济学》,陈涛、杨晶晶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
    80.[美]科斯:《厂商、市场与法律》,陈坤铭、李华夏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81.[日]大前研一:《企业家的战略头脑》,杨沐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
    82.[美]梅雷迪思·贝尔宾:《超越团队》,李丽林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
    83.[美]阿伦·肯尼迪、特伦斯·迪尔:《西方企业文化》,孙耀君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
    84.[美]托马斯·沙因:《企业文化与领导》,朱明伟、罗丽萍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年。
    85.[丹]杰斯帕.昆德:《公司精神》,王珏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86.[美]吉姆·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俞利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
    87.[美]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科特:《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曾中、李晓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
    88.肖前等主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89.高清海:《哲学走向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90.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著:《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91.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92.张汝伦:《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93.漆思:《现代性的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94.丰子义:《发展的呼唤与回应:哲学视野中的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09年。
    95.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96.王怀超:《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97.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98.《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99.曾狄主编:《和谐社会论纲》,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0.谢舜主编:《和谐社会:理论与经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01.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102.鲍宗豪、张华金等著:《科学发展观论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3.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4.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05.王晓林:《社会发展机制优化论:关于现代社会发展机理的一种建构性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6.盛毅主编:《中国改革30年:企业卷》,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7.陈向义:《物本与人本:发展理论的迷失与重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8.白志刚:《利益公平与社会和谐》,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109.何中华:《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10.李德顺:《价值论》(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1.谭培文、肖祥:《从底线伦理到终极关怀: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2.刘新刚:《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维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年。
    113.韩庆祥、邹诗鹏:《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4.许崇正:《人的发展经济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115.袁贵仁:《对人的哲学思考》,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6.胡海波:《正义的追寻——人类发展的理想境界》,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7.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8.范黎波、李自杰:《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9.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对企业本质和行为的演化经济学解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0.张国庆主编:《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市场经济前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1.李培林、张翼:《国有企业成本分析》(第2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22.刘汉民:《企业理论、公司治理与制度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3.金占明、白涛主编:《企业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124.肖海林:《企业管理范式转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25.康庄:《企业管理规范化:企业的第二次创业法则》,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6.梁镇、赵国杰:《企业管理创新》,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
    127.王彦斌:《管理中的组织认同——理论建构及对转型期中国国有企业的实证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8.曾仕强:《中国式团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9.王吉鹏:《企业文化的39个细节》,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
    130.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
    131.袁庭栋:《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巴蜀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
    132.日山编:《著名学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133.孙立平:《传统与变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34.常璩:《华阳国志校注·巴志》,刘琳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
    135. Brandt, R.B. Facts, Values, and Moral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136.Buchanan,Allen.MarxandJustice:TheRadicalCritiqueofLiberalism.London:Methuen .19982.
    137. Cohen, G. A. History, Labourand Freedom:Themes from Marx.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138.D.PaulSchafer.Culture-Beacon of the Future,Twick-enham:Adamantine Press Limited.1998.
    139. Etzioni, Amitai. Next:The Road to the Good Society.New York:Basic Books.2001.
    140.HenryVyverbery.HumanNature,CulturalDiversity,andtheFrenchEnlightenment.New Tork:Oxford University.1989.
    141. John Plamenatz.Karl Marx's philosophy of man.Oxford:Clarndon press.1975.
    142. Okun,Arther M.Equality and Efficiency,Washington:The Big Tradeoff.1975.
    1.鲁鹏:《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几点认识》,《理论学刊》,2005年第4期。
    2.鲁鹏:《关于传统发展观批评的三个问题》,《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3.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4.鲁鹏、董冰:《和谐社会与制度协调》,《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5.何中华:《发展:一个再思考》,《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6.何中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7.王伟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建研究》,2004年第3期。
    8.隋秀英:《2000年以来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综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第12期。
    9.丰子义:《发展实践呼唤新的发展理念》,《学术研究》,2003年第11期。
    10.杨信礼:《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1.陈志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模式》,《哲学原理》,2002年第9期。
    12.韩庆祥、张曙光、范燕宁:《代价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关于发展与代价问题的哲学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3.鲁鹏:《人文精神:外化与失落及其启示》,《理论学刊》,2002年第9期。
    14.刘福森:《发展伦理学: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哲学动态》,1995年第11期。
    15.俞吾金:《在实践中丰富马克思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学术界》,2001年第5期。
    16.韩庆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1期。
    17.赵甲明:《论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与社会基本矛盾的统一性》,《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8.宋宪伟:《马克思企业理论与交易成本企业理论之间的互补性》,《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9.官永彬:《契约、代理与现代企业理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0.李凯、陈良民:《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范式分析》,《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6期。
    21.蔡禾:《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的二重性组织特征及其转变》,《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6年第1期。
    22.邓顺松:《人性化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现代企业》,2010年第12期。
    23.李振宁:《试论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12期。
    24.邵宁:《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理论前沿》,2007年第20期。
    25.刘钢、葛宝山、何丹薇:《创业企业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基于中 国企业管理经验的实证分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6.孙健敏、姜铠丰:《中国背景下组织认同的结构》,《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27.任新民、王彦斌:《体制转型对中国企业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28.魏钧、陈中原、张勉:《组织认同的基础理论、测量及相关变量》,《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6期。
    29.韩雪松:《西方组织认同理论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5期。
    30.朱晓妹、王重鸣:《中国背景下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结构研究》,《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2期。
    31.史晓宇、顾琴轩:《团队思维——发挥团队智慧的奥秘》,《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第1期。
    32.刘长明:《智识是智识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理论探讨》,2000年第4期。
    33.蓝锡麟:《漫谈重亲码头文化》,《重庆文艺》,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