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场,以汉代漆艺为研究对象,旨在以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发展进化为研究路线,通过历史与逻辑、图像与事理、文献与考古等多维方法,力图勾勒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奠基、建构、折变、重组与转向的进化轨迹及其嬗变规律,以期探明汉代漆工艺美学思想发展风貌,进而为复兴传统工艺文化以及提升中华文化实力提供一种实践典范与理论参照。
     本文研究认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进化轨迹路线是:“西汉初年初步奠基——西汉中期独立发展与建构——西汉后期折变与鼎盛——东汉时期重组与转向”。西汉初年,即从高祖到景帝大约60年时间里,是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奠基与初步发展阶段。此时,漆艺美学思想基本遵循“汉承秦制”的发展规律,以简约实用为要旨,以“守约以治广”为设计原则,以楚风浪漫为风格特色,显示出汉初工艺思想在社会政治与经济之“与民休息”的立场下进化与发展,尤其是汉初的青铜器退位与漆器兴起,充分体现了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进化原则:“用进废退”。至西汉中期,即西汉武、昭、宣三代,是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走向独立发展的繁荣阶段。此时,漆艺在社会各方面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中开始颇有建树,逐步从生活工艺走向实用艺术化之路,漆艺美学思想以“大美”思潮为基调,在“法天象地”的造像原则与“崇文尚实”、“深沉雄厚”的品格建构中走向成熟与繁荣,尤其是官府漆器经营及其工艺的政治权力化,成为这一时期工艺美学思想的典型特征。到西汉后期,即从元帝到王莽新朝前期大约60年的时间里,汉代漆艺在发展中发生进化意义上的突变,并达到鼎盛高峰,其发展特点是从装饰之风中走向贵族化之路,漆艺着力追求繁缛化装饰,就连当时中国西北与西南夷民族漆艺也在民族文化进化中实现了自己的突变,推崇“错彩镂金”、“银口黄耳”之美,演绎汉代漆艺装饰美学思想。在东汉约200年的历史中,漆艺发展逐渐走向衰微与转向,漆艺美学思想遭遇宗教式的归隐,也遭遇“致用为本”的艺术批评,并在夹纻佛像与绿沉漆等玄默之风的追求中“另辟蹊径”,尤其是漆器被青瓷器取而代之,反映出汉代漆艺的又一进化原则:“适者生存”。
     通过对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递进与嬗变的进化论分析,本文认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进化规律与发展历程的基本特色是:第一,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进化的一般规律是遵循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等时代语境,尤其是汉代主流儒教神学美学思想浸透下的物质产物;第二,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基本规定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并渗透口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显示汉代漆艺之艺是手工艺与设计之间的艺,漆艺之道是生活之道,漆艺之美是日常与民用之美;第三,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进化的动力来源包括汉代工艺的身体意识、神话图像叙事、贵族权力以及儒释道思想协进发展等。身体意识是相对于漆器为身体享用的功能而言,神话叙事是针对漆器纹饰审美设计,贵族权力是从漆器的生产与管理体系以及服务对象而展开,儒释道思想发展是根据漆器形式背后的文化意义视点。换言之,汉代漆艺美学思想发展动力是依据漆器之功能、审美、生产与管理、服务对象与形式意义等视角展开,显示漆工艺的实用功能与美学意义的双重规定;第四,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进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保守基因”或汉代漆艺实践的基本美学命题。如汉代漆工艺设计之“守约以治广”、“大美”、“规天矩地”、“自然相生”、“致用为本”等基本实践命题,它们共同反映出汉代漆艺设计思想的最高美学追求。其中“守约以治广”是漆艺设计的根本方针,“大美”是漆艺设计的整体风貌,“规天矩地”是漆艺设计的造像原则,“自然相生”是漆艺设计的主体美学规律,“致用为本”是漆艺设计的功能原则;第五,汉代漆艺的艺术互动、境外流传、惠泽生活、影响后世等内容彰显出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独特的美学思想魅力与历史价值维度。总体言之,汉代漆艺是汉代人寻求固有的“汉风姿态”,是汉代工匠灵巧双手的智慧之物。官府与地方特有的乡土工艺之发展给予了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特色,还保证了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的健康与美,充分显示了古代中国是一个创新的民族。同时,汉代漆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巨大的丰碑,它的美学思想是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更是汉代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的产物。
     在汉代漆艺美学研究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正宗漆艺的工艺特色、产业优势、美学理想、社会担当以及漆艺的当代复兴等重大问题,对于如何继承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相信:传统漆艺的生命与价值不会枯竭。在当代生态立场下,它至少在能源、环境、生活、美学等方面有所担当,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This article will base on the Non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osition, and on Han Dynasty lacqu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by the means of historical and logical, image and significance, literature and archaeology,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trying to outline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foundation base, construction, photorefractive, recombination and steering evolution trace and the law, in order to seek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craft esthetics thought and the handicraft culture, and for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and moder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revitalization development provides a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model.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evolution path that initial foundation of the early year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Middle Western Han Dynasty, photorefractive and peak of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recombines with steering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 that is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esthetics thought foundation and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from Gaozhu emperor to Jingdi emperor for about60years. At this time, lacquer art aesthetic ideology basically follows the Han for the Qin system development rule, with simple and practical aesthetics is the keystone to the compliance to treatment, wide design principles, in order to Chu wind romantic style, show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technological thought in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with civilian rest" position of evolu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bronze abdicated and lacquer rise, fully embodies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of evolutionary principles: use and disuse. To the middle of Han Dynasty, namely on the three generation of the Wu, Zhao, Xuan, is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towards independence development prosperous stage, at this time, lacquer art aesthetic thoughts in the middle Western Han Dynasty began unde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and gradually from life technology to practical art of lacquer art aesthetics, to beauty thought as the keynote, in the Fatian Xiangdi posing principle and Chongwen and Shangshi, Shencheng Xiongda character construction of maturity and prosperity, especially government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of lacquer political power, be this period technology aesthetics characteristic. To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rom the emperor to Wang Mang in the new period of about60years,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 though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olutionary meaning of mutation, and reached the top peak, its develop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decorative wind to aristocratic Road, lacquer to the pursuit of harassment of decoration, even at the time of Northwest China and Southwest National lacquer also in cultural evolution achieved his mutation, in the gorgeously wrought- colourfully and dazzlingly embellished beauty of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interpretation. But the history of about200years, lacquer art aesthetics gradually decline and steering, Han Dynasty lacquer development encounters religious seclusion, also encounter to use this art criticism, and in dry lacquer paint like green heavy paint Xuanmo wind in the pursuit of another, especially in lacquer ware was green porcelain replace sb. In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reflecting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yet other evolutionary principles:survival of the fittest.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of progressive evolution of evolu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law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characteristics. First,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evolution of the common law is followed by the Han Dynasty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imes, especially the aesthetic mainstream ideology. Secondly,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evolution tells us:lacquer art is art between crafts and design; lacquer of Tao is the life; the beauty is daily and civil beauty.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has strong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enetrate into the everyday life in every corner. Thirdly,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evolution of the power source is the process of body consciousness, technology, National Central myth image narrative power as well as the Confucianism thought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Body consciousness is relative to the lacquer for all body functions, the mythical narrative is directed to lacquer ornamentation aesthetic design, the central powers from lacqu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service object and spread out, Confucianism thought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the lacquer ware form behind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point of view. That is to say,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development power is the basis of functional, aesthetic, lacqu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service object and form meaning perspective, display paint process practical functions and aesthetic significance.,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evolution of the conservative gene, such as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of design character is very obvious. Han Dynasty lacquer craft design compliance to treatment is wide, beauty, Guitianjudi, natural health, to use wait for character, and they commonly reflect the creation of design aesthetics of the highest pursuit. The compliance to treatment is wide Han Dynasty lacquer design basic principle, beauty is a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design style, Guitianjudi is a Han Dynasty lacquer design principle of natural health statues, Han Dynasty lacquer design aesthetics of the subject of law, use is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design function principle. Fourthly,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history present dimension, namely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has important position in history and the profound historical influenc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in the Han Dynasty,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in various interactive aesthetics, aesthetics of Han Dynasty lacquer spread outside the benefits of life and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 ideology influence shows its unique aesthetic charm of thought. Fourthly,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play, namely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s in contemporary watch. In a word,The Han Dynasty lacquer craft is the Han people seek the inherent Chinese wind attitude that is the wisdom of craftsman dexterous hands, the authorities and the local special loc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lso gave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 features, but also guarantee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aesthetic ideology of health and beauty, fully shows the ancient Chinese is an innovative nation. Its aesthetic thought is a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of skilled craftsmen of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and sweat, it is the upper society, lifestyle and aesthetic taste of the product.
     In the Han Dynasty lacquer art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lacquer, lacquer industry advantage, lacquer art aesthetic ideal, lacquer and lacquer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ntemporary decline and rejuvenation of major issues such as, how to carry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nnovative culture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We believe that:the traditional lacquer art life and value is not depleted,, lacquer art in the contemporary ecological position of play at least in terms of energy, environment, life, aesthetics and other aspects charge into the enemy rank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make unique contributions.
引文
① (日)柳宗悦.日本手工艺[M].张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7.
    ①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14.
    ① 文日焕,祁庆富.民族遗产(第二辑)[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45.
    ②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65.
    ①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68.
    ②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
    ①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14.
    ②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75.
    ③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79.
    ①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60.
    ②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0.
    ③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03.
    ④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31.
    ⑤ 西方国家也习惯将日本国称为“漆国”(Japan)把中国称为“瓷国”(China)。然众所皆知,中国河姆渡朱漆大碗的出土,至少把中国以漆髹物的历史推至700-9000年前,这要比日本在绳文晚期(距今4000-6000年)最早出土的朱漆梳大约早三、四千年,要比朝鲜大约在中国商代出土(距今3600-3000年)的朱漆木梳与漆匣要早四、五千年。
    ⑥ 参见商承祚.殷契佚存(影印本)[M].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1933.
    ⑦ 墨翟.李小龙译注.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213.
    ⑧ (西周)姬旦.钱玄等注译.周礼[M].长沙:岳麓书社,2001:176.
    ①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282.
    ②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743.
    ①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32.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7.
    ③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
    ④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936.
    ⑤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43.
    ⑥ (清)王念孙.钟宇讯点校.广雅疏证(据刻本影印)[M].北京:中华书局,1983:328.
    ⑦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350.
    ⑧ (清)王先慎.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270.
    ① 乔十光.漆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1.
    ② 乔十光.漆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2-3.
    ③ 乔十光.漆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4.
    ④ 关于漆艺文化,详见胡玉康,潘天波.大漆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① 杭间,张丽娉.清华艺术讲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20.
    ② 关于工艺美学,详见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③ 关于陶瓷美学,详见程金城.中国陶瓷美学[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④ 关于漆艺美学,详见潘天波.现代漆艺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⑤ 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29.
    ⑥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①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4.
    ② 寇焱.中国现代漆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4.
    ③ (德)沃尔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
    ① (德)沃尔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93-94.
    ① 朝鲜总督府.古迹调查特别报告(第一、二、四册)[M].//郑师许.漆器考.北京:中华书局,1936:9.
    ② (日)水野清一.万安县北沙城[M].东亚考古学会,1946.
    ③ (日)小野胜年,同比野丈夫.阳高古城堡——中国山西省阳高县古城堡汉墓[M].东京:六兴出版社,1996.
    ④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⑤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J].考古学报,1993(4):446-480.
    ⑥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⑦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M].文物,1974年第7期.
    ⑧ 山东省淄博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M].考古学报,1985(2):259.
    ① 阜阳博物馆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M].文物,1978年第8期.
    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③ 赵树中,胥泽蓉等.绵阳永兴双包山二号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6年第10期.
    ④ 明文秀.四川漆器的早期发展[J].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参见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文物,1974年第7期.
    ⑤ 王根富,张敏.江苏仪征烟袋山汉墓[J].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
    ⑥ 王勤金,印志华等.扬州邗江县胡场汉墓[J].文物,1980年第3期.
    ① 姚苑真.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② 大堡台汉墓发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堡台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③ 吴九龙等.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J].文物,1974年第2期.
    ④ 徐淑彬等.山东临沂市银雀山的七座西汉墓[J].考古,1999年第5期.
    ⑤ 徐淑彬,邱播.临沂银雀山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0年第11期.
    ⑥ 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J].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⑦ 长沙市文化局.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巽墓[J].文物,1979年3期.
    ⑧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⑨ 杨权喜.光化五座坟西汉墓[J].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
    ⑩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简报[J].考古,1959年第9期.
    ① 南京博物院.盱眙东阳汉墓[J].考古,1979年第5期.
    ② 印志华.扬州邗江县郭庄汉墓[J].文物,1980年第3期.
    ③ 印志华.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7年第1期.
    ④ 王勤金,印志华等.江苏邗江县胡场汉墓[J].文物,1980年第3期.
    ⑤ 印志华.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7年第1期.
    ⑥ 印志华,李则斌.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J].文物,1988年第2期.
    ⑦ 印志华.江苏邗江县姚庄102号汉墓[J].考古,2000年第4期.
    ⑧ 周长源,徐良玉等.扬州西汉“妾莫书”木椁墓[J].文物,1980年第12期.
    ⑨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连云港海州霍贺墓[J].考古,1974年第3期.
    ⑩ 南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西汉侍其繇墓[J].考古,1975年第3期.
    11 印志华.扬州邗江县郭庄汉墓[J].文物,1980年第3期.
    12 扬州市博物馆、邗江县图书馆:江苏邗江县杨寿乡宝女墩新莽墓[J].文物,1991年第10期.
    ① 吴炜.扬州市郊发现两座新莽时期墓[J].考古,1986年第11期.
    ② 印志华.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7年第1期.
    ③ 印志华,徐良玉.扬州东风砖瓦厂八、九号墓清理简报[J].考古,1982年第3期.
    ④ 杨德标,贾庆元等.安徽天长县三角圩战国西汉墓出土文物[J].文物,1993年第9期.
    ⑤ 王明芳.山东莱西县岱野西汉木椁墓[J].文物,1980年第12期.
    ⑥ 马玺伦.山东沂水县龙泉站西汉墓[J].考古,1998年第8期.
    ⑦ 任日新.山东诸城县西汉木椁墓[J].考古,1987年第9期.
    ⑧ 冯沂.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座汉代墓葬[J].文物,1989年第1期.
    ⑨ 单先进.长沙汤家岭西汉墓清理报告[J].考古,1966年第4期.
    ⑩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永州市鹤子岭二号西汉墓[J].考古,(总337)(4):52-55.
    11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90年第1期.
    12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J].考古,1972年第5期.
    ①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2001年第4期.
    ② 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凤凰山西汉木椁墓[J].考古,1959年第8期.
    ③ 李久海.扬州东风砖瓦厂汉代木椁墓群[J].考古,1980年第5期.
    ④ 南波.江苏连云港网疃庄西汉木椁墓[J].考古,1963年第6期.
    ⑤ 尤振尧,黎忠义.江苏盐城三羊墩汉墓清理报告[J].考古,1964年第8期.
    ⑥ 尤振尧,黎忠义.江苏扬州七里甸汉代木椁墓[J].考古,1962第8期.
    ⑦ 纪仲庆.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J].文物,1981年第11期.
    ⑧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天长县汉墓的发掘[J].考古,1979年第4期.
    ①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博物馆.广州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② 安徽省文物局文化工作队等.安徽寿县茶庵马家古堆东汉墓[J].考古,1966年第3期.
    ③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第12期.
    ④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雷台汉墓[J].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⑤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宁夏西吉县汉、金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3年,第5期.
    ⑥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合浦县九只岭东汉墓[J].考古,2003年,第10期.
    ⑦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咸阳杜家堡东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2005年第4期.
    ⑧ 王品中.从一件陶胎漆钵看四川古代漆器[J].四川文物,1988年第4期.
    ⑨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庆云阳马沱墓地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6年第4期.
    ⑩ 参见《考工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① (明)陈沂,(明)孙应岳,(清)余宾硕撰.金陵世纪金陵选胜金陵览古[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② 现存版本有传世孤本蒹葭堂钞本、从蒹葭堂钞本转出的丁卯朱氏刻本。解说本有索予明《髹饰录解说》(据蒹葭堂钞本)、王世襄《髹饰录解说》(据丁卯朱氏刻本)、长北《髹饰录图说》(据蒹葭堂钞本)。
    ③ 参见长北髹饰录图说(据蒹葭堂钞本)[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④ 参见王世襄.谈古论艺[M].北京:三联书店,2010:101.
    ⑤ 该书由日本藤田丰八译,1903年江南制造局刊行。
    ⑥ 该书1936年,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分七个部分,对明以前的漆器以及漆料、色彩和技法等进行论述。
    ① (英)哈灵顿.艺术与社会理论——美学中的社会学论争[M].周计武,周雪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10.
    ①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43.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730.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54.
    ④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56.
    ①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55.
    ② (汉)王符.潜夫论笺.中华书局[M].1979:121.
    ③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55.
    ④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55.
    ⑤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44.
    ①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8.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51.
    ③ 属于越巂郡,郡治在邛都县(今四川西昌市东南),西汉后期隶属于益州刺史部。
    ④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624.
    ⑤ 参见余冠英选注.乐府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33.
    ⑥ (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192.
    ⑦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232.
    ⑧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61.
    ① (清)王先慎.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70.
    ②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09.
    ①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②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J].考古学报,1993(4):446-480.
    ③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④ 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年第7期.
    ⑤ 贾振国.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J].考古学报,1985(2):259.
    ⑥ 阜阳博物馆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年第8期.
    ①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24.
    ① (日)柳宗悦.民艺四十年[M].石建中,张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5.
    ② 日本民艺家柳宗悦先生认为,工艺制作者“自力”是脆弱的,“他力”才是手工艺的理论,如自然、传统、规律等。
    ③ 袁元.漆画绘制技法[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11.
    ④ (美)恩斯特·迈尔.进化是什么[M].田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89.
    ⑤ (美)恩斯特·迈尔.进化是什么[M].田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90.
    ⑥ 考察“秦制”漆艺制度、风格与思想时,通常主要对考察秦代漆制,本文根据进化论思维认为,真正能找到秦代漆制“基因”,必须回到“秦国”漆制上考察。
    ⑦ 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18.
    ① 陈戊国.四书五经校注本(2)[M].长沙:岳麓书社,2006:1361.
    ② 秦地,即今甘肃天水一带。
    ③ 参见秦东陵一号大墓被盗物追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第157期第4版.
    ④ 秦东陵一号大墓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西部,即秦始皇陵西侧。因为位于秦都城咸阳之东,固称之为秦东陵。《史记·秦始皇本纪》日:“四十年,悼太子死魏,归葬芷阳。”“昭襄王享国五十六年,葬茝阳。”“庄襄王享国三年,葬茝阳。”茝阳,即芷阳,秦置,汉改为霸陵,故城在今陕西长安县东。《长安图》:“自骊山以西,皆芷阳县地”,可见秦东陵内有昭襄王、庄襄王、悼太子等人之墓葬。
    ⑤ 秦东陵一号墓出土“八年造”漆木高足豆,图片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第157期第4版.
    ① 汤余惠.战国铭文选[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另见随县擂鼓墩一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9年第7期.
    ② 李学勤.论美澳收藏的几件商周文物[J].文物,1979年,第12期.
    ③ 商承祚.长沙古物闻见记[J].民国刊本,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丛刊甲种.
    ④ 常德市文物处.湖南常德寨子岭一号楚墓[J].湖南考古辑刊,第八辑.
    ⑤ 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另见李光军.秦“工师”考[J].文博,1992年第3期.
    ⑥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506.
    ⑦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485.
    ⑧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是战国时秦国君,又称秦昭王。秦昭王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异母弟,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其时间长达55年之余,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④ 许玉林、王连春.辽宁宽甸县发现秦石邑戈[J].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⑤ 王学理.秦俑兵器刍论[J].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
    ⑥ 李仲操.八年吕不韦戈考[J].文物,1979年第12期.
    ①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485
    ② 罗开玉.秦在巴蜀的经济管理制度试析[J].四川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
    ③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38.
    ④ 黄盛璋.秦俑坑出土兵器铭文与相关制度发复[J].文博,1990年第5期.
    ⑤ (汉)刘向编订.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1.
    ⑥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⑦ 左得田.湖北随州市发现秦国铜器[J].文物,1986(4):21.
    ① (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489.
    ②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③ 左得田.湖北随州市发现秦国铜器[J].文物,1986(4):21.
    ④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出土文物选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145.
    ⑤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61.
    ⑥ 许玉林,王连春.辽宁宽甸县发现秦石邑戈[J].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⑦ 李光军,宋蕊.咸阳博物馆收藏的两件带铭铜壶[J].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6期.
    ⑧ 于省吾.双剑羼吉金图录(第1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9;另见袁仲一.秦中央督造的兵器刻辞综述[M].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
    ⑨ 袁仲一.秦中央督造的兵器刻辞综述[J].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
    ① 李学勤.论美澳收藏的几件商周文物[J].文物,1979年第12期.
    ② 于省吾.商周金文遗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9.
    ③ 常德市文物处.湖南常德寨子岭一号楚墓[J].湖南考古辑刊,第八辑.
    ④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26.
    ⑤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97.
    ⑥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⑦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⑧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260.
    ① 张政娘,日知.云梦竹简Ⅲ秦律杂抄[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4.
    ② 张政娘,日知.云梦竹简Ⅲ效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4.
    ③ 张政娘,日知.云梦竹简Ⅱ秦律十八种[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45.
    ④ 陈振裕.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267.
    ⑤ 张政娘,日知.云梦竹简Ⅲ效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4.
    ⑥ 许玉林,王连春.辽宁宽甸县发现秦石邑戈[J].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⑦ 蔡先启,张泽栋等.湖南云梦睡虎地秦汉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1981年第1期;秦代的市、亭陶文[J].考古与文物,1980年创刊号.
    ① 李芳芝.河南泌阳秦墓[J].文物,1980年第9期.蔡先启,张泽栋等.湖南云梦睡虎地秦汉墓葬发掘简报[J].考古,1981年第1期;秦代的市、亭陶文[J].考古与文物.1980年创刊号.
    ②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61.
    ③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260.
    ④ 袁仲一.秦中央督造的兵器刻辞综述[J].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
    ① 陆德富.战国兵器铭文研究二则[J].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另见黄盛璋.试论三晋兵器的年代和国别及其相关问题[J].历史地理与考古论丛,济南:齐鲁书社,1982:89-147.
    ② 丘光明.先秦时期质量管理思想措施与法规[J].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3期.
    ③ 阜阳博物馆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年第8期.
    ④ 阜阳博物馆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年第8期.
    ⑤ 阜阳博物馆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年第8期.
    ⑥ 阜阳博物馆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年第8期.
    ⑦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91.
    ①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9.
    ② 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128
    ③ (汉)刘向编订.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17.
    ① 刘利,纪凌云 译注.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257.
    ② 陈振裕.楚文化与漆器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44.
    ③ 陈振裕.楚文化与漆器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68.
    ④ 马茂元选注.楚辞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30.
    ①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2.
    ② (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976.
    ③ (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990.
    ①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1
    ②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3.
    ① (春秋)左丘明.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295.
    ② 陈振裕.楚文化与漆器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77-381.
    ③ 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秦汉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4.
    ④ 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秦汉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8.
    ③ (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586.
    ④ (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
    ⑤ (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612.
    ⑥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29.
    ①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32.
    ②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
    ③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④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66.
    ① 陈振裕.楚文化与漆器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55.
    ② 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就认为,手工艺是“雇佣的艺术”,他与游戏性的艺术的界限是“自由”,所以他认为手工艺是不自由的、困苦的、不愉快的。这种贬低手艺的思想一直到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时代才有所改观。
    ③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2.
    ④ (魏)王弼注.老了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31.
    ②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6.
    ③ (美)罗伯特·克雷.设计之美[M].尹弢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184.
    ① 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1卷)[M].济南:齐鲁书社,1987:291.
    ② 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1卷)[M].济南:齐鲁书社,1987:298.
    ③ (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479.
    ④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232.
    ⑤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61.
    ①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61.
    ②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150.
    ③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0.
    ④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232.
    ⑤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260.
    ⑥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61.
    ①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425.
    ②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425.
    ③ (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88.
    ④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28.
    ⑤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525.
    ①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542.
    ②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260.
    ① (汉)陆贾.庄大钧校点.新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
    ② (汉)陆贾.庄大钧校点.新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2.
    ③ (汉)陆贾.庄大钧校点.新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5.
    ④ (汉)贾谊.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163.
    ⑤ (汉)贾谊.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103.
    ① 贾振国.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J].考古学报,1985(2):259
    ② (晋)葛洪.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14.
    ③ (汉)贾谊.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104.
    ④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J].考古学报,1993(4):446-480.
    ⑤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J].考古学报,1993(4):511.
    ⑥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J].考古学报,1993(4):477.
    ⑦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J].考古学报,1993(4):479.
    ⑧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J].考古学报,1993(4):511.
    ①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J].考古学报,1993(4):476.
    ②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J].考古学报,1993(4):480.
    ③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J].考古学报,1993(4):511.
    ④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J].考古学报,1993(4):511.
    ① 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是法国伟大的博物学家。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他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
    ② (英)阿尔弗雷泽·c.哈登.艺术的进化:图案的生命史解析[M].阿嘎佐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02.
    ③ (美)恩斯特·迈尔.进化是什么[M].田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155.
    ④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2.
    ①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154.
    ② 墨翟.李小龙译注.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138.
    ③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0(3):7-10.
    ④ 谭维四.曾侯乙墓的发现、发掘与研究[J].江汉考古,2000(1):89.
    ⑤ 谭维四.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37.
    ⑥ 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木匠坟秦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7(4):38-39.
    ⑦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梦龙岗秦汉墓地第一次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0(3):17-23.
    ⑧ 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J].考古学报,1985(2):232.
    ⑨ “均属实用器,其中容器及生活用具七十五件,乐器二件,车马器四三五二件,兵器一九0四件,仪仗器及其他四一八件。”见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J].考古学报,1985(2):234.
    ⑩ 安徽文物工作队,阜阳地区博物馆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8):7-10.
    11 王根富,张敏.江苏仪征烟袋山汉墓[J].考古学报,1987(4):480-488.
    ① 谭维四.曾侯乙墓的发现、发掘与研究[J].江汉考古,2000(1):89
    ② 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125-126.
    ③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30.
    ④ 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134.
    ①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30.
    ②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766.
    ①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425.
    ②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525.
    ③ 图片采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巢湖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④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83.
    ⑤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806.
    ⑥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374.
    ①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262.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134.
    ③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砂子塘西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63年第2期.
    ④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另见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年第7期.
    ⑤ 湖南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J].//1999中国重要考古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⑥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⑦ 单先进.长沙汤家岭西汉墓清理报告[J].考古,1966年第4期.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624.
    ① 周世荣.长沙出土西汉印章及其有关问题研究[J].考古,1978(4):249.
    ② 马国权.汉印概说[J].印学论丛,1987:50.
    ③ 宋涛.篆刻知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136.
    ④ 马国权.汉印概说[J].印学论丛,1987:21.
    ⑤ 陈松长.湖南古代玺印[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60.
    ⑥ 陈松长.湖南古代玺印[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60.
    ① 吴幼潜.封泥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4:127-131.
    ② 张碧波.中国东北疆域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36.
    ③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2.
    ④ 赵平安.秦西汉官印论要[M].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
    ① 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4.
    ② (汉)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1985:90.
    ③ (秦)吕不韦.张双棣译注.吕氏春秋译注(上)[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61.
    ④ 有关“门浅”为长沙地的推测。《汉书·地理志》曰:“长沙国,秦郡,……县十三:临湘,莽曰抚睦。罗,连道,益阳,湘山在北。下隽,莽曰闰隽。攸,酃,承阳,湘南,……昭陵,荼陵。……容陵,安成。庐水东至庐陵……”,(见(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309)但《后汉书·郡国志》载:“长沙郡秦置。雒阳南二千八百里。十三城”,十三城,即“临湘、攸、荼陵、安城、酃、湘南、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醴陵、容陵。”(见(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08)可见长沙郡在秦汉之际郡县更名和治所迁移的史实,因此“门浅”未见史料记载。但是,与“门浅长”耳杯同时出土的漆器铭文还有“沅陵侯”、“沅陵长”、“零阳丞”、“临沅长”、“酉阳长”、“辰阳长”、“澧阳长”、“沅阳长”、“潕阳长”、“义陵长”等。上述“临沅”、“沅陵”、“零阳”、“酉阳”、“辰阳”等5县名在史籍中为汉武陵郡属县名(其他史料语焉不详),如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七湖广三)载:澧阳废县今州治。汉零阳县地。同书又载:澧州府……春秋时楚地,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乾隆志·镇远府》载:镇远,西汉时属武陵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设沅阳县。与出土漆器铭文“零阳丞”与“沅阳长”及官印等相符合。再如“沅陵”、“临沅”、“西阳”、“辰阳”也多见史籍。《汉书·地理志》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县十三:索,渐水东入沅。孱陵,莽曰孱陆。临沅。莽曰监元。沅陵,莽曰沅陆。镡成,康谷水南入海。……无阳,……迁陵,莽曰迁陆。辰阳,……酉阳,义陵,鄜梁山,……佷山,零阳,充……”。(见(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279)《后汉书·郡国志》也载:“武陵郡秦昭王置。名黔中郡……”,(见(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51)十二城为:临沅、汉寿(故索,阳嘉三年更名,刺史治)、孱陵、零阳、充、沅陵、辰阳、酉阳、迁陵、镡成、沅南、作唐。在十二县中,临沅有出土“临沅长”铭文漆器与“临沅令印”,沅陵有出土“沅陵侯、沅陵长”铭文漆器与“吴阳(沅陵侯)印”,在酉出有出土“酉阳长”铭文漆器与“酉阳长印”,在零阳有出土“零阳丞、澧阳长”铭文漆器。其他索、孱陵、迁陵、充等地未见官印出土,可推测“门浅”属武陵郡,大致在索县、孱陵县、迁陵县、充县等附近。从“七年造”漆器的地理位置上看,其中迁陵(保靖)县位于望城西部,充(今大庸、桑植县等)、孱陵(今南县、华容、岳阳、安乡、澧县等县)位于望城西北部,它们皆有可能是“七年造”漆器的故乡,尤其是离索县(今望城西北汉寿、益阳)、澧县(今石门县附近)区域最近。
    ⑤ (春秋)左丘明.李维琦等注.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1:594.
    ① 黄茅琳.新郑出土战国兵器中的一些问题[J].考古,1973(6):374.
    ② 张政娘,日知.云梦竹简Ⅲ效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5.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591.
    ④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天长县汉墓的发掘[J].考古,1979年,第4期;阜阳博物馆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年第8期.
    ⑤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天长县汉墓的发掘[J].考古》,1979年,第4期;阜阳博物馆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年第8期.
    ⑥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257-1258.
    ⑦ 单先进 冯玉辉.衡阳市发现战国纪年铭文铜戈[J].考古,1977(5):357.
    ⑧ 黄茅琳.新郑出土战国兵器中的一些问题[J].考古,1973(6):374.
    ① 李科友.江西古代文明探索[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8.
    ② 湖北省博物馆.秦汉漆器——长江中下游的髹漆艺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121.
    ①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591.
    ② (日)海原末治.汉代漆器纪年铭文集录[J].刘厚滋译.考古社刊,1937年第六期.
    ①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92.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56.
    ① 施昌东.汉代美学思想述评[M].北京:中华书局,1981:3.
    ② 高丰.中国器物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202.
    ① (清)王先慎.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71.
    ② (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586.
    ③ (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
    ④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28.
    ⑤ 豆笾,古代宴会和祭祀时盛放食物的器皿。木制的叫豆,竹制的叫笾。
    ⑥ 中国历史博物馆.简明中国文物辞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⑦ 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6辑)[G].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109.
    ① (清)孙希口.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斛[M].北京:中华书局,1989:701.
    ② 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6辑)[G].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114.
    ③ (清)孙希旦.沈啸寰,工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630.
    ④ 楚文化研究会.楚文化研究论集(第6辑)[G].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115.
    ①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2.
    ②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0.
    ① 施昌东.汉代美学思想述评[M].北京:中华书局,1981:9.
    ②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56.
    ③ 白尚恕.九章算术注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74.
    ① 参见丁邦友.汉代物价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88.
    ②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936.
    ③ 这种丧葬之葬具、画饰与用漆之“礼制”一直延续到东汉。
    ④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39.
    ⑤ 参见郑文.扬雄文集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0:323.
    ⑥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350.
    ⑦ 孙作云.孙作云文集(第四卷)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295.
    ① 孙作云.孙作云文集(第四卷)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143.
    ②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92.
    ③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44.
    ④(汉)应劭.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⑤ 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9:302.
    ⑥ 陈梦家.汉简所见奉例[M].文物,1963年第5期.
    ① 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9:301-304.
    ② (北魏)贾思勰.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348-349.
    ③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3.
    ④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M].济南:齐鲁书社,2002:201.
    ① (汉)董仲舒.阎丽译.董子春秋繁露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10.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01.
    ③ 赵树中,胥泽蓉等.绵阳永兴双包山二号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6年第10期.
    ④ 王川平,刘豫川.重庆市临江支路西汉墓[J].考古,1986年第3期.
    ⑤ 明文秀.四川漆器的早期发展[J].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参见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J].文物,1974年第7期.
    ① 王根富,张敏.江苏仪征烟袋山汉墓[J].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
    ② 王勤金,印志华.扬州邗江县胡场汉墓[J].文物,1980年第3期.
    ③ 姚苑真.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④ 姚苑真.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⑤ 大堡台汉墓发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堡台汉墓[J].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⑥ 吴九龙等.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和《补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J].文物,1974年第2期.
    ⑦ 吴九龙等.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J].文物,1974年第2期.
    ⑧ 徐淑彬等.山东临沂市银雀山的七座西汉墓[J].考古,1999年第5期.
    ⑨ 徐淑彬,邱播.临沂银雀山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0年第11期.
    ① 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J].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② 长沙市文化局.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巽墓[J].文物,1979年3期.
    ③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④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⑤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⑥ 杨权喜.光化五座坟西汉墓[J].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
    ⑦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25-126.
    ⑧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简报[J].考古,1959年第9期,又参考李家瑞.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漆器复原[J].文物,1964年第12期.
    ① 姚苑真.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② 姚苑真.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③ 大堡台汉墓发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堡台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④ 王根富,张敏.江苏仪征烟袋山汉墓[J].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
    ⑤ 王勤金,印志华等.江苏邗江县胡场汉墓[J].文物,1980年第3期.
    ⑥ 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M].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⑦ (清)严可均.全后汉文(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14.
    ①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1.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730.
    ③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53.
    ①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02.
    ② 施昌东.汉代美学思想述评[M].北京:中华书局,1981:6.
    ① 赵世超.瓦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21.
    ②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古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发掘简报[M].文物,1978年9期.
    ① 罗西章.试论汉代的傩仪驱鬼与羽化登仙思想[M].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5期.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3047.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3047.
    ④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47.
    ① (汉)董仲舒.赖炎元注译.春秋繁露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286.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387.
    ③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941.
    ④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42.
    ⑤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4.
    ⑥ 耿相新,康华.二十五史11、12清史稿(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2063.
    ① 参见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补正[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262.
    ② 郭或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0:301.
    ③ 钱逊.孟子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0:232.
    ④ (宋)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193.
    ⑤ 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化儒学思想十分重视“天象”与“天道”,所以汉代天文学十分发达,出现一代天文之圣张衡;天象学,又直接影响农业生产,从而出现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氾胜之书》;农业的重视,西汉时期牛耕和铁器的使用开始普遍。同时手工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纺织业和瓷器制作发达。
    ① 赵世超.瓦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06.
    ② 赵世超.瓦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26.
    ③ 赵世超.瓦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28.
    ④ 杨权喜.光化五座坟西汉墓[J].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
    ⑤ 参见(清)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上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7:214.
    ① 徐淑彬等.山东临沂市银雀山的七座西汉墓[J],考古,1999年第5期.
    ② 大堡台汉墓发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堡台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③ 长沙市文化局.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巽墓[J],文物,1979年3期.
    ④ 郭或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0:292.
    ①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141.
    ①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83.
    ② 鲁迅.坟·看镜有感[G].//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83.
    ③ 陈炎主编,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35.
    ④ 陈炎主编,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37
    ⑤ 陈炎主编,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38.
    ⑥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0.
    ⑦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38.
    ① 施昌东.汉代美学思想述评[M].北京:中华书局,1981:6.
    ② 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87.
    ①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L)[[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3.
    ②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936.
    ③ 管振邦译注,颜注急就篇译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61.
    ④ 应劭.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⑤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175.
    ① 周祈.名义考·物部(卷十二)[M].民国湖北先正遗书本:106.
    ② 张柏.中国出士瓷器全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0.
    ③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43.
    ④ 萧统.文选(54卷)[M].//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48.
    ⑤ 南阳汉代画像石编辑委员会编.南阳汉代画像石(图479)[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⑥ 李攻.音乐之河:图说中外音乐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9.
    ① (晋)葛洪.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46.
    ②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49.
    ③ (唐)杜佑.王文锦等点校.通典(点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8:3680.
    ④ 冯贺军.故宫博物院.你应该知道的200件古代陶俑[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100.
    ⑤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隋虞弘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⑥ 新疆博物馆考古部.新疆扎滚鲁克二号墓地发掘简报[J].新疆文物,2002(1).
    ⑦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吐鲁番考古新收获——鄯善县洋海墓地发掘简报[J].吐鲁番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⑧ 王博.新疆新发现的箜篌[A].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与文物[C].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⑨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18.
    ⑩ (西周)姬旦,钱玄等注译.周礼[M].长沙:岳麓书社,2001:176.
    ① (唐)杜佑.王文锦等点校.通典(点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8:2325
    ②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276.
    ③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594.
    ①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935.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13-914.
    ③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39.
    ① 参见郑文.扬雄文集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0:323.
    ②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M].济南:齐鲁书社,2002:201.
    ③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34.
    ④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01.
    ⑤ (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236.
    ⑥ (晋)陈寿.(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366-367.
    ⑦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1.
    ①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893.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892.
    ①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225.
    ②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225.
    ③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235.
    ④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0.
    ⑤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了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245.
    ①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157.
    ②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280.
    ③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792.
    ④ 甘景镐.甲壳质与生漆膜改性[J].中国生漆.1992年11月,第11卷,第4期.
    ⑤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402.
    ①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96.
    ②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766.
    ③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964.
    ④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22.
    ⑤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389.
    ① (日)海原末治.汉代漆器纪年铭文集录[J].刘厚滋译.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②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777.
    ③ (清)刘宝楠,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7:89.
    ④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05.
    ①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491.
    ② (西周)姬旦,钱玄等注译.周礼[M].长沙:岳麓书社,2001:247.
    ③ 慕平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86.
    ④ (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173.
    ⑤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43.
    ⑥ (晋)王嘉.孟庆祥,商微妹译注.拾遗记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166.
    ①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496.
    ②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82.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188.
    ④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188.
    ① 耦犁,其操作方法是一人牵牛,一人掌犁辕,以调节耕地的深浅,一人扶犁。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56.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892-2893.
    ④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
    ① 马非百注释.盐铁论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218.
    ② (汉)桑弘羊.工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49.
    ①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1.
    ② (英)阿尔弗雷泽·C.哈登.艺术的进化:图案的生命史解析[M].阿嘎佐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76.
    ③ 熊铁基.秦汉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067.
    ①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730.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74.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75.
    ④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34.
    ⑤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01.
    ① 鞫清远.汉代的官府工业[J].食货(半月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一日出版,第0001页.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616.
    ③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24.
    ④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618.
    ⑤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01.
    ⑥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02.
    ⑦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23.
    ① 甘肃省博物.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12期.
    ② 扬州市博物馆、邗江县图书馆.江苏邗江县杨寿乡宝女墩新莽墓[J].文物,1991年第10期.
    ③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州市芝山区文物管理所.湖南永州鹞子岭二号西汉墓[J].考古,2001年第4期.
    ④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24.
    ① (日)海原末治.汉代漆器纪年铭文集录[J].刘厚滋译.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①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24.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624.
    ③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34.
    ④ 张政娘,日知.云梦竹简Ⅲ秦律杂抄[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4.
    ①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3014.
    ②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927.
    ③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51.
    ① 盖山林.从内蒙古文物探索历史上北方民族与汉族的关系[M].内蒙古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
    ② 傅举有.多姿多彩的汉代髹漆工艺[J].文物天地,2006年第3期.
    ③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天长县汉墓的发掘[J].考古,1979年第4期,另见阜阳博物馆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年第8期.
    ① 李盛东.中国漆器收藏与鉴赏全书·下卷[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340.
    ② 陈慧生.汉代以前新疆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J].西域研究,2001年第3期.
    ③ 王鹏辉.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研究现状[J].华夏考古,2005年第2期.
    ④ 杨东晨.杨建国秦汉时期新疆地区的多民族国家与文化[J].西藏大学学报,2001年6月,第16卷,第二期.
    ①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②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737.
    ③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615.
    ① 肖明华.滇青铜文化与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J].四川文物,2008年第4期.
    ② 邱宣充.“七彩云南”的历史见证——云南文物学术领域60年的主要成果[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月第26卷第5期。
    ③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670.
    ④ 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3年第12期.
    ⑤ 四川西昌县发现汉代椎髻陶俑[J].文物,1979年第9期.
    ⑥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简报[J].考古,1959年第9期,又参考李家瑞.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漆器复原[J].文物,1964年第12期.
    ⑦ 李昆声,胡习珍.云南考古60年[J].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第35卷,又参见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年报[J].2007年(内部报告).
    ①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
    ② (晋)陈寿.(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624.
    ③ 参见余冠英选注.乐府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33.
    ① 江学礼.成都洪家包西汉木椁墓清理简报[J].考古,1957年第3期.
    ② 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凤凰山西汉木椁墓[J].考古.1959年第8期.
    ③ 王品中.从一件陶胎漆钵看四川古代漆器[J].四川文物,1988年第4期.
    ④ 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四川西昌礼州发现的汉墓[J].考古,1980年第5期.
    ⑤ 王川平、刘豫川.重庆市临江支路西汉墓[J].考古,1986年第3期.
    ⑥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绵阳双包山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① 徐鹏章.成都站东乡汉墓清理记[J].考古通讯,1956年第1期.
    ② 胡玉钰.成都羊西汉木椁墓[J].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③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成都市青白江取跃进村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9年第8期.
    ④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庆巫山县巫峡镇秀峰村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2004年第10期.
    ⑤ (晋)常璩.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83.
    ①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322.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924.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834.
    ① 王琥.漆艺概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436.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02.
    ③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1.
    ④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23.
    ⑤ 参见郑文.扬雄文集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0.
    ① 王琥.漆艺概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34-36.
    ①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东北郊西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58年第2期.
    ② 图片见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东北郊西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58年第2期.明文秀.四川漆器的早期发展[J].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考古,1961年第4期.
    ③ 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凤凰山西汉木椁墓[J].考古,1959年第8期.
    ④ 王品中.从一件陶胎漆钵看四川古代漆器[J].四川文物,1988年第4期.
    ⑤ 王川平等.重庆市临江支路西汉墓[J].考古,1986年第3期.
    ⑥ 绵阳博物馆.四川绵阳永兴双包山2号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6年第10期.
    ⑦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渠县城坝遗址2005年发掘简报[J].四川文物,2006年第4期.
    ⑧ 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J].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
    ⑨ 明文秀.四川漆器的早期发展[J].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参见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J].文物,1974年第7期.
    ⑩ 郑元日等.湖南永州鹞子岭2号西汉墓[J].考古,2001年第4期.
    11 明文秀.四川漆器的早期发展[J].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
    12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① 宋治民.略论四川的秦人墓[J].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2期.
    ② 图采于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凤凰山西汉木椁墓[J].考古,1959年第8期.
    ③ 图采于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绵阳双包山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④ 赵树中等.绵阳永兴双包山二号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6年第10期.
    ① 唐光孝.试析绵阳永兴双包山西汉二号墓墓主身份[J].四川文物,1999年第4期.
    ① 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9.
    ② 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汉代史卷[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262.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户县的两座汉墓[J].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期.
    ② 李健夫.文学审美透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25.
    ① 图采于湖北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湖北出土战国秦汉漆器[M],武汉:湖北省博物馆,1994:65.
    ② 参见湖北省博物馆.光化五座坟西汉墓[M].考古学报,1976(2).
    ① 图片采于陈振裕(编),胡志华(绘).中国古代漆器造型纹饰[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9:206-210.
    ② 孙作云.孙作云文集(第四卷)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137.
    ③ 孙作云.孙作云文集(第四卷)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143.
    ④ 姚苑真.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⑤ 大堡台汉墓发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堡台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⑥ 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J].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⑦ 长沙市文化局.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巽墓[J].文物,1979年3期.
    ⑧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① 张秀清.郑州汉画像砖概述[J].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2期.
    ② 吕思勉.秦汉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2):84.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83.
    ④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21.
    ① (美)恩斯特·迈尔.进化是什么[M].田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88.
    ② (美)恩斯特·迈尔.进化是什么[M].田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97.
    ① (汉)董仲舒.阎丽译.董子春秋繁露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35.
    ② 参见(清)严可均.全后汉文(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③ “装饰”一词最早出现于5-6世纪,指修饰、打扮。《后汉书·阴瑜妻传》日:“乃命使建四灯,盛装饰”。见(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23.这个词(decorate)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718世纪,泛指艺术修饰,"decorate"也有“油漆”之意,说明在词源上漆艺具有装饰的天然性。
    ④ 汉代油漆之画也被称为“油画”,如《后汉书·舆服志》有“封君油画軿下”之说,这里的“油画”即装饰性漆画。装饰画是区别于写实绘画的一种绘画,雕塑也有叫做装饰雕塑的,也是区别于写实雕塑的。简而言之,装饰艺术就是不按照正常的比例关系进行表现的绘画和雕塑等艺术。
    ⑤ 傅举有.中国漆器全集3·汉[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8:71-78.
    ① 傅举有.中国漆器全集3·汉[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8(8):79-83.
    ② 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69.
    ③ (汉)王符.龚祖培校点.潜夫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3.
    ④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453.
    ⑤ (元)臧晋叔.元曲选(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1357.
    ① 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74-376.
    ② 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77-380.
    ③ (英)贡布里希.秩序感[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105.
    ④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2.
    ① 印志华.扬州邗江县郭庄汉墓[J].文物,1980年第3期.
    ② 印志华.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7年第1期.
    ③ 王勤金,印志华等.江苏邗江县胡场汉墓[J].文物,1980年第3期.
    ④ 印志华.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7年第1期.
    ⑤ 周长源,徐良玉等.扬州西汉“妾莫书”木椁墓[J].文物,1980年第12期.
    ⑥ 吴炜.扬州市郊发现两座新莽时期墓[J].考古,1986年第11期.
    ⑦ 印志华.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7年第1期.
    ⑧ 印志华,徐良玉.扬州东风砖瓦厂八、九号墓清理简报[J].考古,1982年第3期.
    ⑨ 印志华.扬州邗江县郭庄汉墓[J].文物,1980年第3期.
    ⑩ 扬州市博物馆、邗江县图书馆.江苏邗江县杨寿乡宝女墩新莽墓[J].文物,1991年第10期.
    ① 印志华,李则斌.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J].文物,1988年第2期.
    ② 印志华.江苏邗江县姚庄102号汉墓[J].考古,2000年第4期.
    ③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连云港海州霍贺墓[J].考古,1974年第3期.
    ④ 南京博物院.盱眙东阳汉墓[J].考古,1979年第5期.
    ⑤ 南京博物院.盱眙东阳汉墓[J].考古,1979年第5期.
    ⑥ 南京博物院.盱眙东阳汉墓[J].考古,1979年第5期.
    ⑦ 南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西汉侍其繇墓[J].考古,1975年第3期.
    ⑧ 杨德标,贾庆元等.安徽天长县三角圩战国西汉墓出土文物[J].文物,1993年第9期.
    ⑨ 杨德标,贾庆元等.安徽天长县三角圩战国西汉墓出土文物[J].文物,1993年第9期.
    ⑩ 王明芳.山东莱西县岱野西汉木椁墓[J].文物,1980年第12期.
    ① 马玺伦.山东沂水县龙泉站西汉墓[J].考古,1998年第8期.
    ② 任日新.山东诸城县西汉木椁墓[J].考古,1987年第9期.
    ③ 冯沂.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座汉代墓葬[J].文物,1989年第1期.
    ④ 单先进.长沙汤家岭西汉墓清理报告[J].考古,1966年第4期.
    ⑤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永州市鹤子岭二号西汉墓[J].考古(总337)(4):52—55.
    ⑥ 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凤凰山西汉木椁墓[J].考古,1959年第8期.
    ⑦ 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四川西昌礼州发现的汉墓[J].考古,1980年第5期.
    ⑧ (日)海原末治.汉代漆器纪年铭文集录[J].刘厚滋译.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①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②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③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④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至宋墓发掘简报[J].考古,1961年第4期.
    ⑤ (日)海原末治.汉代漆器纪年铭文集录[J].刘厚滋译.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⑥ (日)海原末治.汉代漆器纪年铭文集录[J].刘厚滋译.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① (日)梅原末治.支那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M].京都:桑名文星堂,1994.
    ② 扬州市博物馆,邗江县图书馆.江苏邗江县杨寿乡宝女墩新莽墓[J].文物,1991年第10期.
    ③ 扬州博物馆.江苏邗州县姚庄M102汉墓[J].考古,2000年,第4期.
    ④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永州鹞子岭二号西汉墓[M].考古,2001年第4期.
    ⑤ (日)梅原末治.支那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M].京都:桑名文星堂,1994.
    ⑥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第12期.
    ⑦ (日)梅原末治.支那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M].京都:桑名文星堂,1994.
    ⑧ (日)梅原末治.支那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M].京都:桑名文星堂,1994.
    ⑨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90年第1期.
    ⑩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J].考古,1972年第5期.
    ①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2001年第4期.
    ②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2.
    ③ 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236.
    ④(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J.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2.
    ⑤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3.
    ⑥ 熊铁基.秦汉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219.
    ①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26.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5.
    ③ 傅举有.中国漆器全集3·汉[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8(8):11-26.
    ④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4.
    ⑤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8.
    ① 沈福文,李大树.漆器工艺技法撷要[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4:6.
    ② 张静河.瑞典汉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192.
    ③ 张静河.瑞典汉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193.
    ④ 邵磊编.我爱收藏·金银器收藏知识三十讲[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8:43.
    ① 傅举有.中国历史暨文物考古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1999:248.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54.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05.
    ④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68.
    ⑤ 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196.
    ⑥ (汉)董仲舒.阎丽译.董子春秋繁露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4.
    ① (汉)董仲舒.阎丽译.董子春秋繁露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99.
    ② (汉)董仲舒.阎丽译.董子春秋繁露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35.
    ③ (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M].王先睿李鹏增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7.
    ④ (晋)葛洪.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214.
    ⑤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74-175.
    ⑥ 图片引自扬州博物馆.汉广陵漆国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① 图片引自扬州博物馆.汉广陵漆国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② 扬州博物馆.汉广陵漆国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20.
    ③ 熊铁基.秦汉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267.
    ④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13.
    ⑤ 吕思勉.秦汉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86.
    ⑥ (晋)葛洪.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45.
    ①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426.
    ② (晋)葛洪.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68.
    ③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101.
    ④ (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6.
    ⑤ 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359.
    ⑥ 张建世.扣器源流[J].四川文物,1998年第2期.
    ⑦ 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359.
    ①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1.
    ② 图片引自扬州博物馆.汉广陵漆国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③ 印志华,李则斌.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J].文物,1988年第2期
    ④ 印志华.江苏邗江县姚庄102号汉墓[J].考古,2000年第4期
    ⑤ 周长源,徐良玉等.扬州西汉“妾莫书”木椁墓[J].文物,1980年第12期.
    ⑥ 南京博物院等.江苏连云港海州霍贺墓[J].考古,1974年第3期.
    ⑦ 杨德标,贾庆元等.安徽天长县三角圩战国西汉墓出土文物[J].文物,1993年第9期.
    ⑧ 任日新.山东诸城县西汉木椁墓[J].考古,1987年第9期,
    ① 单先进.长沙汤家岭西汉墓清理报告[J].考古,1966年第4期.
    ②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J].考古,1972年第5期.
    ③ 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四川西昌礼州发现的汉墓[J].考古,1980年第5期.
    ④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永州鹞子岭二号西汉墓[J].考古,2001年第4期.
    ⑤ (日)梅原末治.支那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M].京都:桑名文星堂,1994.
    ⑥ (日)梅原末治.支那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M].京都:桑名文星堂,1994.
    ⑦ (日)梅原末治.支那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M].京都:桑名文星堂,1994.
    ① (日)梅原末治.支那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M].京都:桑名文星堂,1994.
    ②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永州市鹤子岭二号西汉墓[M].考古,2001(4):52-55.
    ③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①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至宋墓发掘简报[J].考古,1961年,第4期.
    ② (日)海原末治.汉代漆器纪年铭文集录[J].刘厚滋译.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③ (日)海原末治.汉代漆器纪年铭文集录[J].刘厚滋译.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④ 张荣.张荣谈漆器[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2.
    ⑤ 南京博物院.盱眙东阳汉墓[J].考古,1979年第5期.
    ⑥ 印志华,李则斌.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J].文物,1988年第2期.
    ② 图片引自扬州博物馆.汉广陵漆国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图1为扬州邗江杨寿宝女墩墓出土的涂金铜扣漆盘(高6.5厘米、口径27厘米),图2扬州邗江西湖场-15号墓出土的银扣漆卮(通高13厘米、盖径11.8厘米、口径11.4厘米),图3为扬州邗江西湖场20号墓出土的鎏金铜耳杯(高7厘米、口径19.3×16厘米),扬州邗江西湖场14号墓出土的银扣漆盘(高5.2厘米、口径20.6厘米、底径10.5厘米),图5为扬州邗江西湖场14号墓出土的银扣漆耳杯(高3.9厘米、口径13×8厘米、底径8×4厘米)。
    ③ 杨德标,贾庆元等.安徽天长县三角圩战国西汉墓出土文物[J].文物,1993年第9期.
    ④ 单先进.长沙汤家岭西汉墓清理报告[J].考古,1966年第4期.
    ⑤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J].考古,1972年第5期.
    ① (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0:31.
    ② (美)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M].高佳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66.
    ③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6.
    ④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4.
    ⑤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7.
    ① (清)严可均辑.苑育新审订.全宋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35.
    ②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59.
    ③ (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265.
    ④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42.
    ① 郭或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0:324.
    ② (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265.
    ③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54.
    ④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49.
    ⑤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4.
    ⑥ (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264.
    ⑦ (汉)董仲舒.赖炎元注译.春秋繁露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411.
    ⑧ (汉)董仲舒.赖炎元注译.春秋繁露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411.
    ①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444.
    ① 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295.
    ② 边精一先生出版的《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年2月),可谓是填补古建筑漆艺研究的空白,先生详细讨论了古代中国建筑油漆与彩绘等工艺技法与流程,但该著主要以宋以来的建筑漆艺为研究重点。另外马瑞田先生的《中国古建彩画》(文物出版社,1996年01月第1版)专论唐宋以来的建筑彩画与壁画艺术,庄裕光、胡石等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彩画》(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09月第1版)主要讨论清代建筑彩绘艺术;赵立德、赵梦文编著的《清代古建筑油漆作工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重点研究清代建筑漆艺;路化林先生的《中国古建筑油作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4月)也系统研究古代建筑油漆技法。从目前看,研究汉代建筑油漆还无人涉猎,本文也只是从漆艺美学思想的视野讨略论汉代建筑漆艺,汉代建筑漆艺技法还有待后人深究。
    ③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740.
    ④ (晋)葛洪.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88.
    ⑤ (晋)葛洪.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45.
    ① 边精一.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44.
    ② 边精一.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6.
    ③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49.
    ④ (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0:143.
    ⑤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55.
    ① 边精一.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4.
    ② (春秋)左丘明.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295.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59.
    ④ 边精一.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267.
    ⑤ (春秋)左丘明.李维琦等注.左传[M].长沙:岳簏书社,2001:90.
    ⑥ (春秋)左丘明.李维琦等注.左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1:91.
    ⑦ 翟咏,陈国卿.浅谈音乐与建筑声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01期.
    ① 翟咏,陈国卿.浅谈音乐与建筑声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01期.
    ② (日)五十岚太郎,菅野裕子.建筑与音乐[M].马林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5.
    ③ (日)五十岚太郎,菅野裕子.建筑与音乐[M].马林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5:96.
    ④ 景中译注.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160.
    ⑤ (日)五十岚太郎,菅野裕子.建筑与音乐[M].马林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7.
    ⑥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十分重视听觉设计,如苏州园林之“留听阁”、颐和园之“听鹂馆”、西湖之“柳浪闻莺”等“凝问的音乐”已经在造园中得到重视。古代中国建筑在视觉设计之外,非常重视听觉设计,大漆为它们架设了姻缘之桥。中国古代建筑平面材料中大漆是主要的材料,建筑平面与乐器平面之用漆在传声原理上是同构的。
    ① 沈鸿明.中国建筑装饰艺术文化源流[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76.
    ② (清)刘宝楠,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7:308.
    ③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630.
    ④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265.
    ⑤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350.
    ⑥ (清)刘宝楠,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7:308.
    ⑦ 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53.
    ①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81.
    ② (晋)葛洪.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68.
    ③ 参见(晋)葛洪.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本节以下引文凡出该书,均不另注。
    ①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② 院文清.江陵张家山两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J].文物,1992年第9期.
    ③ 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年第6期.
    ④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37.
    ⑤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781.
    ⑥ 刘明科,李新秦.宝鸡市博物馆馆藏汉镜介绍[J].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2期。
    ⑦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考古队.陕西长安县206基建工地汉、晋墓清理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5期.
    ⑧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459.
    ⑨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273.
    ⑩ 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11 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年第7期.
    ① 丁宏武.考古发现对《西京杂记》史料价值的印证[J].文献,2006年第2期.
    ② 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大坟头一号汉墓[J].文物资料丛刊(4).
    ③ 周长源,徐良玉等.扬州西汉“妾莫书”木椁墓[J].文物,1980年第12期.
    ④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⑤ 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年第7期.
    ⑥ 印志华,李则斌.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J].文物,1988年第2期.
    ⑦ 李久海.扬州东风砖瓦厂汉代木椁墓群[J].考古,1980年第5期.
    ⑧ (汉)扬雄.韩敬注.法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311.
    ①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670.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670.
    ① (晋)常璩.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333.
    ②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48.
    ③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48.
    ④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53.
    ⑤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678.
    ⑥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659.
    ⑦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679.
    ⑧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670.
    ① (晋)陈寿.(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534.
    ② (晋)常璩.刘琳校注.华出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83.
    ③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简报[J].考古,1959年第9期.
    ④ 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
    ⑤ 昭通地区文物管理.云南昭通市鸡窝院子汉墓[J].考古,1986年第11期.
    ⑥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第二次发掘报告[J].考古,1996年第7期.
    ⑦ 梅丽琼.昆明羊甫头墓地发掘记实[J].文物天地,2000年第5期,图片来源李靖寰.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概述[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⑧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2001年第4期,漆木祖图片‘来源十杨帆,李小帆.发现滇文化[J].科学世界,2005年第1期.
    ① 李昆声,胡习珍.云南考古60年[J].思想战线,2009年第4期第35卷,又参见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年报,2007年(内部报告).
    ② 图片5、6、7来源于云南信息港http://www.yninfo.com/,图片1-2-3-4来源于杨帆.昆明羊甫头墓地:滇汉文化的融合[J].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第6期.
    ③ 李昆声.考古材料所见生殖器崇拜考——以云南史前及青铜时代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20卷第4期.
    ④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670.
    ① 李昆声.考古材料所见生殖器崇拜考——以云南史前及青铜时代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20卷第4期.
    ② 李昆声.考古材料所见生殖器崇拜考——以云南史前及青铜时代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20卷第4期.
    ③ 李昆声.考古材料所见生殖器崇拜考——以云南史前及青铜时代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20卷第4期.
    ④ 李昆声.考古材料所见生殖器崇拜考——以云南史前及青铜时代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20卷第4期.
    ⑤ 李昆声.考古材料所见生殖器崇拜考——以云南史前及青铜时代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20卷第4期.
    ⑥ 李昆声.考古材料所见生殖器崇拜考——以云南史前及青铜时代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20卷第4期.
    ⑦ 李昆声.考古材料所见生殖器崇拜考——以云南史前及青铜时代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20卷第4期.
    ① 李昆声.考古材料所见生殖器崇拜考——以云南史前及青铜时代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20卷第4期.
    ② 严法娴,宋兆麟.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204.
    ③ 廖明君.性器崇拜与生殖崇拜——壮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1995年第1期.
    ④ 何今.云南少数民族餐具[J].今日民族,2003年第7期.
    ① 陈海.G点与西汉女用性玩具考[J].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3期.
    ① 木丽春.论纳西族生殖崇拜[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①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39.
    ②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33.
    ③ (晋)常璩.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83.
    ④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⑤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至宋墓发掘简报[J].考古,1961年第4期.
    ⑥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赫章县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66年第1期.
    ① 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省赫章县文化馆.赫章可乐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
    ② 宋先世.贵州兴仁汉墓出土“巨王千万”与“巴郡守承”印[J].四川文物,1991年第6期.
    ③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兴仁县交乐十九号汉墓[J].考古,2004年,第3期.
    ④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黔西县文物管理所.贵州黔西县汉墓的发掘[J].考古,2006年第8期.
    ① 梁太鹤.苗族银饰的文化特征及其他[J].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总第69期).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3054.
    ③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78.
    ① 张秀清.郑州汉画像砖概述[J].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2期.
    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③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④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⑤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⑥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⑦ 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至宋墓发掘简报[J].考古,1961,第4期.
    ① (日)海原末治.汉代漆器纪年铭文集录[J].刘厚滋译.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② (日)海原末治.汉代漆器纪年铭文集录[J].刘厚滋译.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①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平安县古城青铜时代和汉代墓葬[J].考古,2002年,第12期.
    ②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平安县古城青铜时代和汉代墓葬[J].考古,2002年,第12期.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靖边县张家坬西汉墓[J].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4期.
    ② 王鹏辉.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研究现状[J].华夏考古,2005年,第2期.
    ① 陈慧生.汉代以前新疆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J].西域研究,2001年,第3期.
    ①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23.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268.
    ①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45.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268.
    ③ 袁元.漆画绘制技法[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15.
    ④ (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M].王先睿李鹏增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9.
    ① (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M].王先睿 李鹏增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6.
    ① 图片来源自许成,董宏征.宁夏历史文物[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278.
    ① 许成,董宏征.宁夏历史文物[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277.
    ② 图片源自韩孔乐,罗丰.固原北魏墓漆棺的发现[J].美术研究,1984年第2期.
    ③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92.
    ④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08.
    ⑤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766.
    ⑥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06.
    ① 王恺.“人面鸟”考[J].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6期.
    ② 王炜林.陕北汉画像石中的树形图小议[J].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5期.
    ③ 米士诫,苏健.洛阳藏镜述论[J].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④ 姚高悟.湖北省仙桃市博物馆收藏一面东汉纪年镜[J].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6期.
    ⑤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51.
    ⑥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5.
    ① (日)海原末治.汉代漆器纪年铭文集录[J].刘厚滋译.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① 李久海.扬州东风砖瓦厂汉代木椁墓群[J].考古,1980年第5期.
    ② 南波.江苏连云港网疃庄西汉木椁墓[J].考古,1963年第6期.
    ③ 尤振尧,黎忠义.江苏盐城三羊墩汉墓清理报告[J].考古,1964年第8期.
    ④ 尤振尧,黎忠义.江苏扬州七里甸汉代木椁墓[J].考古,1962年第8期.
    ⑤ 纪仲庆.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J].文物,1981年第11期.
    ⑥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天长县汉墓的发掘[J].考古,1979年第4期.
    ⑦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博物馆.广州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⑧ 安徽省文物局文化工作队等.安徽寿县茶庵马家古堆东汉墓[J].考古,1966年第3期.
    ⑨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第12期.
    ⑩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雷台汉墓[J].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①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吉县文物管理所.宁夏西吉县汉、金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3年第5期.
    ②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合浦县九只岭东汉墓[J].考古,2003年第10期.
    ③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咸阳杜家堡东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2005年第4期.
    ④ 王品中.从一件陶胎漆钵看四川古代漆器[J].四川文物,1988年第4期.
    ⑤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庆云阳马沱墓地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6年第4期
    ①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第12期.
    ② 图片采于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第12期.
    ①参见王世襄.髹饰录解说(修订版)[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① (西周)姬旦,钱玄等注译.周礼[M].长沙:岳麓书社,2001:435.
    ② 参见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俗语佛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114.
    ③ 王世襄.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116.
    ① 李砚祖.产品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96.
    ② 参见(日)小野玄妙等编校.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M].石家庄:河北佛协出版,2005.
    ① (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M].王先睿李鹏增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6.
    ② (美)恩斯特·迈尔.进化是什么[M].田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76.
    ① (汉)班固.白虎通(卷1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5:18.
    ② (汉)班固.白虎通(卷1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5:45.
    ③ 张少康,卢永磷.先秦两汉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583.
    ① 刘兴珍、李永林主编.中华艺术通史·秦汉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4.
    ② 刘兴珍、李永林主编.中华艺术通史·秦汉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8.
    ③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08.
    ① 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15.
    ②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15.
    ③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4.
    ①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09.
    ②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9.
    ③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292.
    ④ 安徽省文物局文化工作队等.安徽寿县茶庵马家古堆东汉墓[J].考古,1966年第3期.
    ⑤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第12期.
    ⑥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吉县文物管理所.宁夏西吉县汉、金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3年第5期.
    ①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咸阳杜家堡东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2005年第4期.
    ② 王品中.从一件陶胎漆钵看四川古代漆器[J].四川文物,1988年第4期.
    ③ (清)严可均.全后汉文(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59.
    ④ 参见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
    ① 参见(清)严可均.全后汉文(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② 参见(清)严可均.全后汉文(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③ 参见(清)严可均.全后汉文(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① 程小铭译注.颜氏家训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26.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58.
    ①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46.
    ② 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3.
    ③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52.
    ④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8.
    ① (英)达尔文物种起源[M].周建人,叶笃庄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4.
    ② (英)阿尔弗雷泽·C.哈登.艺术的进化:图案的生命史解析[M].阿嘎佐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8.
    ① 陈炎主编.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122.
    ② (英)阿尔弗雷泽·C.哈登.艺术的进化:图案的生命史解析[M].阿嘎佐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9.
    ③ 图片采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瓷美如画:馆藏瓷器精品图集[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1.
    ①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第12期.
    ② 王品中.从一件陶胎漆钵看四川古代漆器[J].四川文物,1988年第4期.
    ③ (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M].王先睿李鹏增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7.
    ④ (晋)陈寿.(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366-367.
    ⑤ (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① 参见(清)桂馥.札朴[M].北京:中华书局,1958:136.
    ① 金沛霖主编.四库全书子部精要(下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493.
    ② 张荣.张荣谈漆器[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4.
    ① 漆案图片采自王俊主编.马鞍山六朝墓葬发掘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复原图”参见李宗山编著.中华文明史话·家具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102.另见,马鞍山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化局.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6年第3期.
    ② 张荣.张荣谈漆器[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5.
    ③ 图片采自王俊.马鞍山六朝墓葬发掘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另见,马鞍山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化局.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6(3),其他拍摄于该出土地省博物馆.
    ① 袁元.漆画绘制技法[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3:15.
    ①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
    ② (英)阿尔弗雷泽·C.哈登.艺术的进化:图案的生命史解析[M].阿嘎佐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71.
    ③ (英)阿尔弗雷泽·C.哈登.艺术的进化:图案的生命史解析[M].阿嘎佐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76.
    ① (英)阿尔弗雷泽·C.哈登.艺术的进化:图案的生命史解析[M].阿嘎佐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002.
    ①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168.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93.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93-1029.
    ④ 杜绣琳.古典艺术史略[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53.
    ⑤ 孙作云.孙作云文集(第四卷)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19.
    ⑥ 孙作云.孙作云文集(第四卷)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248.
    ⑦ 孙作云.孙作云文集(第四卷)美术考古与民俗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295.
    ① 罗西章.试论汉代的傩仪驱鬼与羽化登仙思想[J].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5期.
    ②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古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年9期.
    ③ 图片采于陈振裕(编),胡志华(绘).中国古代漆器造型纹饰[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9:378.
    ④ 江文(编).中国艺术品精华赏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70.
    ⑤ 图片采于陈振裕(编),胡志华(绘).中国古代漆器造型纹饰[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9:345.
    ⑥ 李松.中国美术(先秦至两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76.
    ⑦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2.
    ①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8.
    ②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6.
    ③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286.
    ④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78.
    ⑤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288.
    ⑥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283.
    ⑦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284.
    ⑧ (日)西林昭一,陈松长.新中国出土书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25.
    ① 许成,董宏征.宁夏历史文物[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278.
    ② 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125.
    ③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6.
    ④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132.
    ①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49.
    ②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2.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83.
    ①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1.
    ②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1.
    ③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6.
    ①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24.
    ①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154.
    ②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29.
    ③ 王先谦.诸子集成(第3册)·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54:116.
    ④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963.
    ⑤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367.
    ⑥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830.
    ⑦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486.
    ①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1007.
    ②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68.
    ③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347.
    ④ (宋)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96.
    ⑤ (宋)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55.
    ⑥ (宋)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157.
    ⑦ (宋)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22.
    ⑧ (宋)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22.
    ① (宋)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29.
    ② (宋)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193.
    ① (英)哈灵顿.艺术与社会理论——美学中的社会学论争[M].周计武、周雪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4.
    ①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22.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55.
    ③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389.
    ① (春秋)左丘明.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295.
    ②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350.
    ①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29.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53.
    ③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53.
    ④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33.
    ⑤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282.
    ①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743.
    ②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939.
    ①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4.
    ②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了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1007.
    (汉)班固.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7.
    ①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795.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95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8.
    ④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26.
    ⑤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14
    ①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12-113.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640.
    ③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700.
    ①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63.
    ②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955.
    ①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13.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429.
    ③ (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299.
    ④ 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53.
    ⑤ 参见(清)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上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7:214.
    ⑥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81.
    ⑦ 慕平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166.
    ⑧ (清)刘宝楠,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7:308.
    ①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66.
    ②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89.
    ③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127.
    ④ 钱逊.孟子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0:259.
    ⑤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175.
    ⑥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407.
    ⑦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76.
    ⑧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363.
    ⑨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514.
    ⑩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951.
    ① (汉)班固.白虎通(卷1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5:18.
    ② (唐)杜佑.王文锦等点校.通典(点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8:2710.
    ③ 刘殿爵,陈方正.先秦两汉古籍逐字索引丛刊·子部(二十三)[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96:2.
    ④ 参见(清)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上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7:214.
    ①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265.
    ②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362.
    ③ 参见(清)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上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7:214.
    ④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81.
    ⑤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347.
    ⑥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346.
    ⑦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486.
    ①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960.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165.
    ① (汉)董仲舒.赖炎元注译.春秋繁露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429.
    ② 王先谦.诸子集成(第3册)·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54:49.
    ③ (汉)刘安等.陈广忠译注.淮南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957.
    ① 参见(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3215.
    ① 图6-4-1中图1采于湖北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湖北出土战国秦汉漆器[M],武汉:湖北省博物馆,1994:58.图11采于杨帆,李小帆.发现滇文化[J].科学世界,2005年,第1期.其他图片采于傅举友.中国漆器全集(3汉)[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8:12-176.
    ②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地发掘简报[M].文物.2001年,第4期,漆木祖图片来源于杨帆,李小帆.发现滇文化[J],科学世界,2005年,第1期.
    ③ 参见(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3215.
    ④ (汉)刘安等.淮南子译注[M].陈广忠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830.
    ① (汉)王符,龚祖培校点.潜夫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3.
    ②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453.
    ① 参见(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② (汉)王符,龚祖培校点.潜夫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3.
    ③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50.
    ④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57.
    ⑤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7.
    ① (晋)葛洪.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60.
    ②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2.
    ③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2.
    ①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87.
    ① 图片说明:由上至下分为龙纹“君幸酒”耳杯(西汉文帝时期,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墓出土)与彩绘云气走兽纹漆笥(西汉中期,江苏扬州西湖胡场20号汉墓出土)采十傅举友.中国漆器全集3(汉)[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8.《四神云气图》图(现珍藏于河南博物院,摄影于河南博物院2012.11.18).“应龙”图采于吕品.河南南阳汉画像石中的动物形象[J].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② 孙建君,高丰.古代灯具[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0-52.
    ③ 孙建君,高丰.古代灯具[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0-52
    ④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① 陈增弼.论汉代无桌[M].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5期
    ② (晋)葛洪.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45.
    ③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54.
    ④ 王长启等.介绍西安市藏珍贵文物[J].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5期.
    ⑤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54.
    ① 图片引用说明:(上)漆奁图来源张迎春,刘玉生:《新疆大考古:寻找失落的文明》,《新疆人文地理》,2009年,第5期。(中左)彩绘漆屏风(西汉文帝时期,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墓出土)采于傅举友.中国漆器全集3(汉)[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8.(下)“1984年洛浦县山普拉古墓2号马坑出土鞍毯”图采于周菁葆.丝绸之路与汉代西域的毛纺织技术[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9月第3期.
    ② 图片引用说明:(上)彩绘云气凤鸟纹[渔阳]漆耳杯(西汉早期,长沙望城坡汉墓出土),采于傅举友.中国漆器全集3(汉)[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1998.(中)“山普拉出土的飞鸟纹缀织绦”复原图均采于周菁葆.丝绸之路与汉代西域的毛纺织技术[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9月第3期.(下)“左、右门扇石拓本(局部)”图采于榆林地区文管会、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县四十里铺画像石墓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3期.
    ①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268.
    ② 明文秀.四川漆器的早期发展[M].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
    ③ 朝鲜古物中漆器题铭之发见[J].北京大学研究年国学月刊,1936年第1卷第1-12期.
    ④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1016.
    ⑤ (宋)范哗.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31.
    ① 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89.
    ②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302.
    ③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汉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4.
    ④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汉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4.
    ① 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汉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9:241.
    ②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718.
    ①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11.
    ②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33.
    ③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49.
    ④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2.
    ⑤ (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2:350.
    ① 周燕儿.浙江绍兴县出土西晋青瓷器[J].考古与文物,1995年第4期.
    ②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24.
    ③ 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25.
    ④ 彭善国.宋元瓷器题字及其文化内蕴[J].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3期.
    ①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31卷)·物质文化史[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154.
    ② 朱家溍.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第一辑雍正朝)[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115.
    ③ 米士诫,苏健.洛阳藏镜述论[J].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④ 米士诫,苏健.洛阳藏镜述论[J].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⑤ 陈柏泉.宋代铜镜简论[J].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4期.
    ① 濮安国.明清苏式家具[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140.
    ② 周京南.明清家具识真[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4:012.
    ③ 蔡鸿茹,胡中泰.中国名砚鉴赏[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6.
    ① 岑久发.书画篆刻实用辞典[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8:627.
    ② 王梦赓.中国书法基础教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236.
    ①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2.
    ①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82.
    ② (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82.
    ③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01.
    ①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L
    ② (美)乔治·H·马库斯.今天的设计[M].张长征袁音译.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13.
    ③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6.
    ④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6.
    ⑤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6.
    ⑥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2.
    ⑦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3.
    ① (日)柳宗悦.工艺之道[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8.
    ① 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17.
    ② (宋)沈括.梦溪笔谈[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76.
    ③ (宋)沈括.梦溪笔谈[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81.
    ④ (宋)沈括.梦溪笔谈[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231
    [1](美)安乐哲.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M].施忠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美)阿勃朗.世界漆艺术历史和图鉴[M].纽约:美国比利时兄弟公司,1984.
    [3]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天长县汉墓的发掘[J].考古,1979年第4期.
    [4]安徽省文物局文化工作队等.安徽寿县茶庵马家古堆东汉墓[J].考古,1966年第3期.
    [5]安作璋,熊铁基.秦汉的丞相制度[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5期.
    [6]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0年第3期.
    [7]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天长县汉墓的发掘[J].考古,1979年第4期.
    [8](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加)白光华.淮南子——汉初思想的哲学综合[M].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85.
    [10]白尚恕.九章算术注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1]常乃息.中国思想小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9.
    [12](晋)陈寿.(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陈望衡.中国美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5](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M].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6]陈振裕.战国秦汉漆器群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17]陈振裕.楚文化与漆器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8]陈显丹.广汉三星堆[M].北京:三联书店,2010.
    [19]长沙市文化局.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巽墓[J].文物,1979年3期.
    [20]常德市文物处.湖南常德寨子岭一号楚墓[J].湖南考古辑刊(第八辑),2009.
    [21]陈慧生.汉代以前新疆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J].西域研究,2001年第3期.
    [22]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简报[J]文物,2001年第11期.
    [23]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成都考古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4]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等.成都市青白江取跃进村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9年第8期.
    [25]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湖北江陵风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4年第6期.
    [26]陈振裕.楚国的竹器手工业初探[J].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27](英)达尔文.物种起源[M].周建人,叶笃庄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8](汉)董仲舒.赖炎元注译.春秋繁露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4.
    [29]大堡台汉墓发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堡台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30]丁邦友.汉代物价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1](苏)德·莫·乌格里诺维奇.艺术与宗教[M].王先睿,李鹏增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2]丁宏武.考古发现对《西京杂记》史料价值的印证[J].文献,2006年第2期.
    [33]邓惠群.贵州方漆初探[J].中国生漆,1989年第2期.
    [34]杜葆仁,夏振英,呼林贵.东汉司徒刘崎及其家族墓的清理[J].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5期.
    [35](美)恩斯特·迈尔.进化是什么[M].田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
    [36](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M].黄龙保,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7](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8](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9]阜阳博物馆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M].文物,1978年第8期.
    [40]冯沂.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座汉代墓葬[J].文物,1989年第1期.
    [41]傅举有.多姿多彩的汉代髹漆工艺[J].文物天地,2006年第3期.
    [42]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博物馆.广州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3](晋)葛洪.西京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5]桂俊荣.楚漆器文化艺术特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6]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47]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J].考古,1972年第5期.
    [48]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磨嘴子三座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2年第12期.
    [49]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雷台汉墓[J].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50]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合浦县九只岭东汉墓[J].考古,2003年第10期.
    [51]甘景镐.甲壳质与生漆膜改性[J].中国生漆.1992第11卷第4期.
    [52]盖山林.从内蒙古文物探索历史上北方民族与汉族的关系[M].内蒙古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
    [53]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清镇平坝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54]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平坝子马场东晋南朝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3年第6期.
    [55]贵州省博物馆.贵州赫章县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66年第1期.
    [56]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黔西县文物管理所.贵州黔西县汉墓的发掘[J].考古,2006年第8期.
    [57]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平坝子马场东晋南朝墓发掘简报[J].考古,1973年第6期.
    [58]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59]杭间.设计史研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60]胡玉康,潘天波.设计的立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61]胡玉康.战国秦汉漆器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62]何豪亮.中华髹漆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63]湖南省博物馆.湖南汉代漆器图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5.
    [64]韩非.陈秉才译注.韩非子[M].上海:中华书局,2007.
    [65]杭间,张丽娉.清华艺术讲堂[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66](英)荷加斯.美的分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67]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
    [68]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9]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出土文物选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70]湖北省博物馆.秦汉漆器——长江中下游的髹漆艺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71]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2]黄今言.秦汉商品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3]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J].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
    [74]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M].文物,1974年第7期.
    [75]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州市芝山区文物管理所.湖南永州市鹤子岭二号西汉墓[J].考古,2001(总337)第4期.
    [7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90年第1期.
    [77]黄盛璋.秦俑坑出土兵器铭文与相关制度发复[J].文博,1990年第5期.
    [78]黄盛璋.试论三晋兵器的年代和国别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学报,1990年第5期.
    [79]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梦龙岗秦汉墓地第一次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90年第3期.
    [80]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砂子塘西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1963年第2期.
    [81]黄茅琳.新郑出土战国兵器中的一些问题[J].考古,1973年第6期.
    [82](日)海原末治.汉代漆器纪年铭文集录[J].刘厚滋译.考古社刊,1937年第6期.
    [83]胡玉钰.成都羊西汉木椁墓[J].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84]洪石.战国秦汉时期漆器的生产与管理[J].考古学报,2005年第4期.
    [85]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6](汉)贾谊.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7]景中译注.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88]纪仲庆.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J].文物,1981年第11期.
    [89]贾振国.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J].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
    [90]鞫清远.汉代的官府工业[J].食货(半月刊),中华民国23年12月1日出版.
    [91]江学礼.成都洪家包西汉木椁墓清理简报[J].考古,1957年第3期.
    [92]江章华,刘雨茂.成都龙泉驿区北干道木椁墓群发掘报告[J].文物,2000年第8期.
    [93]蒋英炬,吴文棋.临沂银雀山四座西汉墓葬[J].考古,1975年第6期.
    [94]纪达凯,刘劲松.江苏东海县尹湾汉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96年第8期.
    [95](汉)刘向编订.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6](汉)陆贾.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7](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M].程相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98]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9.
    [99]李砚祖.产品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0]李正光.汉代漆器图案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01]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2]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03]李久芳.故宫博物院藏雕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04]李立新.设计价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05]李松.中国美术(先秦至两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6]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107]罗西章.试论汉代的傩仪驱鬼与羽化登仙思想[M].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5期.
    [108]李青.形而上下:艺术实验与美术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9]南阳汉代画像石编辑委员会编.南阳汉代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10]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11]李砚祖.漆艺即漆工艺[J].美术观察,1996年第11期.
    [112]李久海.扬州东风砖瓦厂汉代木椁墓群[J].考古,1980年第5期.
    [113]李学勤.论美澳收藏的几件商周文物[J].文物,1979年,第12期.
    [114]李光军.秦“工师”考[J].文博,1992年第3期.
    [115]李仲操.八年吕不韦戈考[J].文物,1979年第12期.
    [116]罗开玉.秦在巴蜀的经济管理制度试析[J].四川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
    [117]李光军,宋蕊.咸阳博物馆收藏的两件带铭铜壶[J].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6期.
    [118]李芳芝.河南泌阳秦墓[J].文物,1980年第9期.
    [119]陆德富.战国兵器铭文研究二则[J].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4期.
    [120]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四川西昌礼州发现的汉墓[J].考古,1980年第5期.
    [121]吕思勉.秦汉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22]李昆声.考古材料所见生殖器崇拜考——以云南史前及青铜时代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0卷第4期.
    [123]梁太鹤.苗族银饰的文化特征及其他[J].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124]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四川西昌礼州发现的汉墓[J].考古,1980年第5期.
    [125]李恩雄.成都市出土东汉画像砖[J].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
    [126](战国)墨翟.李小龙译注.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7]慕平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28](日)梅原末治.支那汉代纪年铭漆器图说[M].京都:桑名文星堂,1994.
    [129]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4.
    [130]明文秀.四川漆器的早期发展[J].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
    [131]马玺伦.山东沂水县龙泉站西汉墓[J].考古,1998年第8期.
    [132]马国权.汉印概说[J].印学论丛,1987.
    [134]绵阳地区文化馆等.四川绵阳市发现西汉初期墓[J].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
    [135]明文秀.四川漆器的早期发展[J].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
    [136]梅丽琼.昆明羊甫头墓地发掘记实[J].文物天地,2000年第5期.
    [137]木丽春.论纳西族生殖崇拜[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38]马利清.内蒙古凤凰山汉墓壁画二题[J].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2期.
    [139](日)内藤虎次郎.乐浪遗迹出土之铭文[J].荣庚译.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第一卷第一号1926年10月.
    [140]南京博物院.盱眙东阳汉墓[J].考古,1979年第5期.
    [141]南京博物院等.江苏连云港海州霍贺墓[J].考古,1974年第3期.
    [142]南波.江苏连云港市海州西汉侍其繇墓[J].考古,1975年第3期.
    [143]礼州遗址联合考古发掘队.四川西昌礼州发现的汉墓[J].考古,1980年第5期.
    [144]南波.江苏连云港网疃庄西汉木椁墓[J].考古,1963年第6期.
    [145]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宁夏西吉县汉、金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3年第5期.
    [146]倪腊松.研究清代贵州经济史的宝贵资料——黑漆行规碑[J].贵州文史丛刊,1996年第4期.
    [147]潘天波.现代漆艺美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48]潘天波,胡玉康.汉代陕西漆器文化探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49]皮道坚.楚艺术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150]吕品.河南南阳汉画像石中的动物形象[J].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4期.
    [151]彭善国.宋元瓷器题字及其文化内蕴[J].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3期.
    [152]乔十光.漆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153]丘光明.先秦时期质量管理思想措施与法规[J].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3期.
    [154]任日新.山东诸城县西汉木椁墓[J].考古,1987年第9期.
    [155]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5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157](清)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58](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59](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60]尚学锋,夏德靠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61]施昌东.汉代美学思想述评[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62]沈福文.中国漆艺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163]索予明.中国漆工艺研究论集[M].“台北故宫博物院”,1977.
    [164]山东省淄博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M].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
    [16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66](汉)桑弘羊.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6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隋虞弘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168]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69]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J].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170]单先进.长沙汤家岭西汉墓清理报告[J].考古,1966年第4期.
    [171]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凤凰山西汉木椁墓[J].考古,1959年第8期.
    [172]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羊子山第172号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6年第4期.
    [173]四川省文管会等.四川荥经曾家沟战国墓群第一、二次发掘[J].考古,1984年第12期.
    [174]四川省文管会等.四川宝兴汉塔山战国土坑积石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9年第3期.
    [175]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东北郊西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58年第2期.
    [176]徐鹏章.成都凤凰山西汉木椁墓[J].考古,1991年第5期.
    [177]四川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渠县城坝遗址2005年发掘简报[J].四川文物,2006年第4期.
    [17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什邡市城关战国秦汉墓葬发掘报告[G].文物考古报告集,1998.
    [179]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洪家包西汉木椁墓清理简报[J].考古,1957年第3期.
    [180]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重庆巫山县巫峡镇秀峰村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2004年第10期.
    [181]宋治民、王有鹏.大邑县西汉土坑墓[J].文物,1981年第12期.
    [182]宋治民.略论四川的秦人墓[J].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2期.
    [18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户县的两座汉墓[J].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1期.
    [184](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185]帅希彭.四川彭山出土的汉代画像砖[J].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3期.
    [186]Shuya Wei,Valentina Pintus,and so on.Anlyt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lacquer objects excavated from a Chu tomb in China[J].Journal of Archarological Science38(2011)2667-2674.
    [187]Shuya Wei,Qinlin Ma,Manfred Schreiner.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paint and adhesive materisl used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polychromy terracotta army,Qingzhou,China[J]. Journal of Archarological Science38(2012)1628-1633.
    [188]童书业.童教英校订.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89]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90]谭维四.曾侯乙墓的发现、发掘与研究[J].江汉考古,2000年第1期.
    [191]唐光孝.试析绵阳永兴双包山西汉二号墓墓主身份[J].四川文物,1999年第4期.
    [192](清)王先慎.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93](汉)王充.张宗祥校注.论衡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94](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95](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96]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97]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98](美)巫鸿.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M].施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10.
    [199]王世襄.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200]王世襄.髹饰录解说(修订版)[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201]王川平,刘豫川.重庆市临江支路西汉墓[J].考古,1986年第3期.
    [202]王根富,张敏.江苏仪征烟袋山汉墓[J].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
    [203]王勤金,印志华等.扬州邗江县胡场汉墓[J].文物,1980年第3期.
    [204]吴九龙等.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J].文物,1974年第2期.
    [205]吴炜.扬州市郊发现两座新莽时期墓[J].考古,1986年第11期.
    [206]王明芳.山东莱西县岱野西汉木椁墓[J].文物,1980年第12期.
    [207]王品中.从一件陶胎漆钵看四川古代漆器[J].四川文物,1988年第4期.
    [208]王辉.秦器铭文丛考[J].文博,1988年第2期.
    [209]王学理.秦俑兵器刍论[J].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4期.
    [210]王鹏辉.新疆史前时期考古学研究现状[J].华夏考古,2005年第2期.
    [211]王炜林.陕北汉画像石中的树形图小议[J].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5期.
    [212]王殿英.汉代陶塑艺术中的瑰宝——陶俑[J].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213]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4]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15]徐天麟.西汉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216]徐淑彬等.山东临沂市银雀山的七座西汉墓[J].考古,1999年第5期.
    [217]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咸阳杜家堡东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2005年第4期.
    [218]许玉林,王连春.辽宁宽甸县发现秦石邑戈[J].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219]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木匠坟秦墓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
    [220]徐淑彬,邱播.临沂银雀山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0年第11期.
    [221]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简报[J].考古,1959年第9期.
    [222]新疆博物馆考古部.新疆扎滚鲁克二号墓地发掘简报[J].新疆文物,2002年第1期.
    [22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吐鲁番考古新收获——鄯善县洋海墓地发掘简报[J].吐鲁番学研究,2004年第1期.
    [224]肖明华.滇青铜文化与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播[J].四川文物,2008年第4期.
    [225]徐鹏章.成都风凰山西汉木椁墓[J].考古,1991年第5期.
    [226]徐鹏章.成都站东乡汉墓清理记[J].考古通讯,1956年第1期.
    [227](日)西林昭一,陈松长.新中国出土书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228]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29](清)严可均辑,苑育新审订.全宋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30](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31]姚舜钦.秦汉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32]扬州博物馆.汉广陵漆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233]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34](汉)扬雄.韩敬注.法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35]姚苑真.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236](日)原田淑人,姚薇元译.乐浪出土之画像漆器[J].清华周刊,1930年第33卷第7-8期.
    [237]杨权喜.光化五座坟西汉墓[J].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
    [238]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简报[J].考古,1959年第9期.
    [239]印志华.扬州邗江县郭庄汉墓[J].文物,1980年第3期.
    [240]印志华.扬州平山养殖场汉墓清理简报[J].文物,1987年第1期.
    [241]印志华.江苏邗江县姚庄102号汉墓[J].考古,2000年第4期.
    [242]印志华,李则斌.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J].文物,1988年第2期.
    [243]扬州市博物馆、邗江县图书馆:江苏邗江县杨寿乡宝女墩新莽墓[J].文物,1991年第10期.
    [244]印志华,徐良玉.扬州东风砖瓦厂八、九号墓清理简报[J].考古,1982年第3期.
    [245]杨德标,贾庆元等.安徽天长县三角圩战国西汉墓出土文物[J].文物,1993年第9期.
    [246]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云南昆明羊甫头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2001年第4期.
    [247]尤振尧,黎忠义.江苏盐城三羊墩汉墓清理报告[J].考古,1964年第8期.
    [248]袁仲一.秦中央督造的兵器刻辞综述[J].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
    [249]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3年第12期.
    [250]荥经古墓发掘小组.四川荥经古城坪秦汉墓葬[J].文物资料丛刊,1981年第4辑.
    [251]俞伟超,李家浩.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漆器制地锗问题——从成都市府作坊到蜀郡工官作坊的历史变化[J].考古,1975年第6期.
    [252]于豪亮.四川涪陵的秦始皇廿六年铜戈[J].考古,1976年第1期.
    [252]榆林地区文管会等.陕西绥德县四十里铺画像石墓调查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3期.
    [252]赵世超.瓦缶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53](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G].//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54](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G].//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55](汉)赵岐注,(宋)孙爽疏.孟子注疏[G].//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256](西周)姬旦.钱玄等注译.周礼[M].长沙:岳麓书社,2001.
    [257](春秋)左丘明.刘利,纪凌云译注.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58]诸葛凯.墨朱流韵:中国古代漆器艺术[M].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
    [259]赵建中.浅谈南阳汉画像石中的角抵戏[J].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260]昭通地区文物管理.云南昭通市鸡窝院子汉墓[J].考古,1986年第11期.
    [261]赵树中,胥泽蓉等.绵阳永兴双包山二号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J].文物,1996年第10期.
    [262]周长源,徐良玉等.扬州西汉“妾莫书”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6年第4期.
    [263]枣庄市文物管理站.山东枣庄画像石调查记[J].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
    [264]张秀清.郑州汉画像砖概述[J].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2期.
    [265]张建世.扣器源流[J].四川文物,1998年第2期.
    [26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67]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