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中的安徽东向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科学发展观要求区域之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梯度适宜,统筹发展。但是目前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地区差距较大,发展极不协调。区域间巨大发展差距与区域统筹的理念相距甚远,必须通过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恢复区域间的自然经济梯度,维持地区间的正常经济循环。
     论文论述了中部崛起战略的理论、政策依据和重大意义,对安徽在中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安徽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的作用。论文依据安徽的区位条件,分析了安徽东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讨论了东向发展战略的内涵及与中部崛起战略之间的关系,提出东向发展下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布局,给出安徽东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研究对政府部门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可为东向发展的专题研究奠定坚定的基础。
Science development concept requries regions rational division, superiority supplementary, gradient appropriate, harmony development. But now China's eastern, central, 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four big regions disparity is huge, its development is extremely uncoordinated.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s huge disparity and regions harmony development is far away. So must actualize Central Region Rising Stratagem, resume regions natural economical gradient, maintain regions normal economic cycle.
     The disquisition dissertates the theory、policy basis and great significance of Central Region Rising Stratagem, compares Anhui's status in Central Region economy, analyses the effect of Anhui development in Central Region Rising. According as Anhui position condition, the disquisition analyses the advantage and restriction factor of Anhui East Development, dissertates the relationship of East Development Stratagem connotation and Central Region Rising Stratagem, advances the 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East Development Stratagem, presents the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of East Development Stratagem.
     The disquisition not only has the certain instruction function to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decision-making, but also established the firm foundation of the East Development special study.
引文
[1] 约翰·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翻译,1997年
    [2] 阿尔弗雷德·韦伯.论工业区位.商务印书馆翻译,1997年
    [3]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商务印书馆翻译,1997年
    [4] 沃尔特·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商务印书馆翻译,1998年
    [5] 奥古斯特·勒什.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商务印书馆翻译,1995年
    [6] ·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商务印书馆翻译,1998年
    [7] ·帕兰德.区位论研究.商务印书馆翻译,1998年
    [8] ·诺思.区位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翻译,1998年
    [9] 埃德加·M·胡佛(王翼龙等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10].缪尔达尔.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区域.商务印书馆翻译,1998年
    [11].弗里德曼.区域发展政策.商务印书馆翻译,1998年
    [12].理查森.区域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翻译,1998年
    [13] 魏晓锋.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回顾与评价,《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2卷1期
    [14] 瓦尔特·艾萨尔德.区域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翻译,1991年
    [15] 保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在哪里?,《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年
    [16] 张燕.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当代财经》,2003(12)
    [17]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18]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网站:http://dqs.ndrc.gov.cn/
    [19]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
    [20]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1] 金相郁.区位理论的五个发展阶段及其评述.《经济地理》,2004(3)
    [22]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23] 陈栋生.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生产力研究》,2003年(2)
    [24] 耿庆武.中国不平衡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5] 徐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问题》,2006(5)
    [26] 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经济问题》,2005(3)
    [2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http://www.drcnet.com
    [28] 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29] 中宏数据库:http://gov1.macrochina.com.cn
    [30] 中部崛起论坛:http://www.zbjqlt.com
    [31] 安徽社科院课题组:《安徽区域分类及区域发展研究》,省发改委“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
    [32] 谢培秀.皖东南区域有希望在全省率先崛起.《咨政》,2005(8)
    [33] 马洪、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2007).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