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石刻文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大致在秦汉之际开始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地域一度遭到禁刻,但到隋唐五代时期再度复兴,并达到了发展的顶峰。汉字由篆而隶、由隶而楷的字体演变过程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都可以通过石刻文字而得以保存下来。因此,石刻文字对于汉字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隋唐五代时期是汉字楷化定型的重要时期。当时社会上各种书写材质并用,其中以石刻数量最多、内容涉及最广、存留程度最好,也最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用字的实际情况,清晰地展现出汉字字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但由于这一时期的石刻材料庞杂,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展开调查,真正从楷字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调研的工作显得相对薄弱。
     基于此,开展以石刻为载体的中古楷字发展的定量与定性调查研究,梳理楷字各个阶段的传承变异情况,是弥补楷字发展演变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将隋唐五代石刻楷字作为调研对象,在比照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基础上,全面地探讨隋唐五代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情况。为了克服该时期石刻文字资料繁多的困难,本文在魏晋南北朝石刻语料库的基础上,以构建隋唐五代石刻语料库作为调研平台,首次实现中古石刻文字材料的关联、对照,保证了资料分析的科学准确性。
     调查表明,相对于魏晋南北朝尚处楷书的发展阶段,隋唐五代石刻楷字确然已经达到定型化或基本定型的发展水平。异体字层面上,与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相比,隋唐五代石刻楷字已经基本完成定型过程,字形变化明显变少,异体现象呈下降趋势。整字层面上,隋唐五代石刻楷字是构形理据弱化的表意体系文字;义音组合是其最主要的构形方式;与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相比,隋唐五代时期石刻楷字字形结构的定型程度已经较高;构件和笔画的变异是新增字形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义音组合造字是新造字产生的最主要方式;70%左右的新造字与《宋本玉篇》所存新造字相同,证明现存《宋本玉篇》中的绝大部分新造字来源于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实物用字。构件层面上,与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相比,表义构件的系统性越来越强;构件形体和功能的变异程度有所下降;出现了一批具有断代标志的构件变异形体。笔画层面上,与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相比,楷书的笔画类型已经完全定型,笔画系统也已经基本完善成熟。本论文分为六章及附表。
     第一章概述隋唐五代石刻楷字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介绍石刻材料的整理和字表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第二章着眼于异体字,通过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同质文字材料的对照,分类归纳异体字的主要类型,整理并考察该文字类型中异体字的传承与变异情况,更加直观地反映汉字楷化过程中字形的整体变异规律和发展趋势。
     第三章对整字层面进行共时和历时调查,着重考察整字的概貌、传承与变异情况。主要从整字的构形模式和结构模式、传承字、新增字形和新造字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第四章对构件系统进行共时和历时调查,结合构件形体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划分构件变异类型,总结石刻楷字构件形体和功能的传承与变异特点。同时,对一批具有断代坐标意义的构件变异形体进行总结。
     第五章对笔画系统展开调查,通过七种基本楷字笔画类型的共时和历时比较,总结笔画的传承、变异及发展情况。
     第六章总结隋唐五代石刻楷字的整体特点,从汉字发展史的角度对隋唐五代石刻楷字进行定位描述;分析该文字类型对后世楷书产生的影响;最后探讨其传承与变异的原因。
The stone inscription, which prevails in Qin and Han dynasty, has a long historyin China. Although it has been forbidden in Wei, Jin and Northern & SouthernDynasty, the stone inscription renews and reaches its peak in Sui, Tang and FiveDynasties.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from zhuanshu to lishu and from lishuto kaishu as well a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haracters can be preservedby stone inscription. Therefore, the stone inscription is valuable to the research ofChinese characters' history.
     Sui,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i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kaihua and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re are a lot of writing materials at that times,especially stone inscription, which are of the greatest amount, the widest use, and thebest preserved. The stone inscription can also reflect the situation of social usingwords faithfully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clearly. But the stone inscription materials of this period are multifarious anddisorderly, it is difficult to carry on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se stone inscriptionmaterials only by one person, and it is also weak do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by thedevelopmental viewpoint of kaizi.
     Based on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it is important to do the quantitativeand qualitative study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mediaeval kaizi based on stoneinscription carrier as well as the inheritance and variation of kaizi in various stages tomake u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kaizi. Therefore, based on the stone inscription of Sui,Tang and Five Dynasties as specification, in according to kaizi in the stone inscriptionof Wei, Jin and Northern & Southern Dynasty,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inheritance andvariation of kaizi in Sui,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completely. In order to overcomethe difficulties of various stone inscription data, this paper brings about correlationand contrast of mediaeval stone inscription based on corpora of Wei, Jin and Northern& Southern Dynasty and to construct the corpora of Sui, Tang and Five Dynasties,which ensures the scientific accuracy of data analysis.
     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kaizi in Sui,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has alreadyreached standardization basically, comparing with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of kaishuin Wei, Jin and Northern & Southern Dynasty. In allograph aspects, comparing with stone inscription kaizi in Wei, Jin and Northern & Southern Dynasty, kaizi in Sui,Tang and Five Dynasties has already achieved its standard process, fonts changesreduce greatly, allergenic phenomena shows a declining trend. In zhengzi(整字)aspects, kaizi in Sui,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is ideographical writing system of weakconfigurational motivation and with the most important mode of combination ofmeaning and sound. Compared with stone inscription kaizi in Wei, Jin and Northern &Southern Dynasty, the standardization of kaizis configuration has already improved.The variations of components and strokes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the new increasedwords. The combination of meaning and sou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de of newcreated words and about 70% of new created words are the same as songben yupian(宋本玉篇),which proves that most of the new created words in songbenyupian(宋本玉篇)derive from social using words in Sui,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In componentaspects, compared with stone inscription kaizi in Wei, Jin and Northern & SouthernDynasty, the systematicity of signifying componen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perfect and the variation of component's configuration and function is declining. Thena batch of component variant appears with periodical symbol. In strokes aspects,compared with stone inscription kaizi in Wei, Jin and Northern & Southern Dynasty,the strokes type of kaishu has been completely stereotyped and strokes system hasbeen consummated basically and maturely.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and appendixes: The first chapter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stone inscription, and introduces thepurposes and the methods of the thesis. In addition, it also explains the procedure ofmaking the stone literature table and the characters table. The second chapterinvestigates the situation of allograph, sums up eight kinds, looks up the reasons andanalyses the distributing rules of them. The third chapter forces on investigating thedescent and the variance of the shapes from the mode of structure, the plane layoutand the grades, especially the neo-emerging character. The forth chapter divides thestyles of the variance into four styles. The fifth chapter aims at discovering thedescent and variance of the stroke and studying the instability. The sixth chaptermakes a summa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characteristic and later impact and goes intothe reasons for Chinese characters' descent and variance.
引文
①秦公:《碑别字新编》凡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②秦公、劉大新:《廣碑別字》,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③啓功:《碑别字新编》序,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④陳淑梅:《東漢碑隸構形系統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⑤易敏:《雲居寺明刻石經文字構形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⑥齊元濤:《隋唐五代碑誌楷書構形系統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①吳鋼、吳大敏:《唐碑俗宁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②歐吕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③歐吕俊:《從漢字形旁的變化看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的形成》,《語言文史論集》,重慶:西南帥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④齊元濤:《隋唐五代碑誌楷書書寫、構形狀況論析》,《古漢語研究》,2002年第1期。
    ⑤齊元濤:《隋唐五代碑誌楷書中的形體混同現象》,《古漢語研究》,2004年第1期。
    ⑥易敏:《云居寺明代石刻〈華嚴經〉異形字研究》,《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03年第1期。
    ⑦王平:《魏晉南北朝石刻楷字變異類型研究》,《中國文字研究》,2007年第1期。
    ⑧何九盈等主编:《中国漢字文化大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①胡朴安:《中國文字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77年。
    ②參見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傅承與變異》,華東師範大學2008届博士論文。另,裘鍚圭先生認為“似乎可以把南北朝看作楷書階段的開端,把魏晉時代看作是隸書、楷書兩個階段之間的過渡階段.”(裘鍚圭:《文字學概要》第96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這衷我們採用前者。
    ③臧克和:《书體發展與文體自覺》,《學術月刊》,2007年第3期, “真正將楷書作為從隸書演變而來的獨立嘗體類型、與隸書相並列、作為狭義書體類型進行傳承定形的階段是唐代。”
    ①北京圖書館金石組選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1991年。下同。
    ②國家圖書館善本部金石組編:《歷代石刻史料彙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下同。
    ①每卷由收藏單位專家编:《隋唐五代墓誌匯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1992年。
    ②周紹良主编:《唐代墓誌匯编》(上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下同。
    ③周紹良、趙超:《唐代墓誌匯编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下同。
    ④中國文物研究所等编:《新中國出土墓誌匯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2002。下同。
    ①金其桢:《唐代碑文化研究》,《中国文物》,2004年第3期。
    ①趙超:《中國古代石刻概论》第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①参考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①啓功:《论书绝句》第78页,香港:商务印书館、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
    ②裘錫圭:《文字学概要》第96页,北京:商务印书館,2003年。
    ③齊元濤:《隋唐五代碑誌楷书构形系统研究》第1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①宋·劉敞:《公是集》第36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文(?)閣《四库全书》本。
    ①特引自鄭婕:《魏晋南北朝简牘文字构形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②臧克和:《谈结构》,《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1期。
    ①臧克和:《历史汉字的貯存、传播与变异(一)》,《陸宗逹先生百年誕辰纪念文集》第280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②臧克和:《历史汉字的貯存、传播与变异(二)》,《中国文字研究》,2006年第1期。
    ③臧克和:《历史汉字的貯存、传播与变异(三)》,《中国文字研究》,2006年第2期。
    ④啓功:《古代字体论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⑤裘錫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⑥蔣善國:《汉字形体学》,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年。
    ①臧克和:《谈结构》,《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1期。
    ①臧克和:《原本玉篇文字研究·序》,齐鲁书社,2004年。
    ②参见何瑞:《历史汉字的传承与定形——宋本〈玉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论文。
    ①李國英:《异体字的定义与类型》,《异体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②蔣善國:《汉字学》第83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③呂叔湘:《语文常谈》第26、27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④王力:《古代汉语》第15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⑤裘錫圭:《文字学概要》第20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①臧克和:《楷字的区别性》,《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第2期。
    ①秦公:《碑别字新编》董寿平序,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②任二北:《敦煌曲初探》第119—122页,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
    ③与本文的“异体”所指有所区别,但并不影响对于文字整体的归纳总结,下同。
    ④張湧泉:《汉语俗字研究》第26—28页,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
    ①数据来自陳淑梅:《东汉碑隸构形系统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②“异体率”是指字位总数与异体字样总数的比例。下同。
    ③数据来自鄭婕:《魏晋南北朝简牘文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④数据来自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①顧藹吉:《隸辨》第9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①王鳳陽:《汉字学》第780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①引自《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5095页,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
    ①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①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八卷)第286页,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①鄭婕:《魏晋南北朝简牘文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①潘重規:《敦煌俗字谱》序,台北:石门图书公司,1978年。
    ②参见鄭婕:《魏晋南北朝简牘文字研究》第43页,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①施安昌:《善本碑帖论集·第二编·武则天改字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①王寧:《汉字构形学讲座》第59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①李孝定:《汉字史话》,台北:台湾联经出版社,1987年。
    ②李國英:《小篆形聲字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③陳淑梅:《东汉碑隸构形系统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④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⑤王立軍:《宋代雕版楷书构形系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①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②張靜賢:《现代汉字教程》,北京:现代出版社,1992年。
    ③傅永和:《汉字结构及其构成成分的统计分析》,载于陳原主编《现代汉语定量分析》,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①蘇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第8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王寧:《汉字构形学讲座》第87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①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①朱葆華:《原本玉篇文字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②郝茂:《秦简中的传承字与新出字》,《新疆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③蔣德平:《从楚简新出字看〈说文〉或体》,《辞书研究》,2007年第1期。
    ④何瑞:《历时汉字德传承与定形—宋本〈玉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
    ⑤蔣德平:《楚简新出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
    ⑥徐新偉:《楚文字字形系统再认识——〈楚文字编〉補正》,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
    ①李宇明,《汉字规范百家谈》第13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②臧克和:《历史汉字的貯存、传播与变异(二)》,《中国文字研究》,2006年第1期。
    ③臧克和:《楷字的时代性》,《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第1期。
    ①劉又辛:《大型汉语字典中的异体字、通假字问题》,《中国语文》,1979年第4期。
    ②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年。
    ①王力:《理想的字典》,《蟲並雕齐文集》第一册,第36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②趙振鐸:《字典论稿·字典的举例》,《辞书研究》,1991第3辑。
    ①臧克和:《楷字的时代性》,《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第1期。
    ①鄭婕:《魏晋南北朝简牘文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①陳原:《语言和人》“汉字的社会语言学考察”第8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①臧克和:《谈结构》,《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1期。
    ①臧克和:《楷字的区别性》,《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第2期。
    ①王寧:《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部件拆分》,《语文建设》,1997年第3期。
    ②韓偉:《汉字构件及其功能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8期。
    ①王寧:《汉字构形理据与现代汉字部件拆分》,《语文建设》,1997年第3期。
    ①臧克和:《字符与分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②臧克和:《字符·结构》,《中国文字研究》,2003年第1期。
    ①参构能度是指构件构成汉字字形的能力。下同。
    ②数据来自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①数据来自王立軍:《宋代雕版楷书构形系统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②数据来自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①引自《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911页,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
    ①引自《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361页,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
    ①参见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①王鳳陽:《汉字学》第776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①王寧:《汉字构形学讲座》第34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①王立軍:《宋代雕版楷书构形系统研究》第51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①趙志峰、秦永龍:《由隸到楷的字体演变浅探》,《兰州学刊》,2006年第7期。
    ②秦永龍:《汉字书法漫谈(二)》,《语文建设》,1992年第2期。
    ①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①啓功:《從河南碑刻談古代石刻书法艺术》,《啓功从稿·论文卷》,北京:中华书局,19919年。
    ②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①王立軍:《宋代雕版楷书构形系统研究》第122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①王寧:《汉字的优化与简化》,《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①啓功:《古代字体论稿》第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①颜之推:《颜氏家训集解·卷第七·杂艺第十九》第51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①施安昌:《善本碑帖论集·唐代文字中正体渐增的趋势》第22页,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1、宋·陳彭年:《广韻》,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2、陳淑梅:《东汉碑隸構形系统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3、陳原:《语言和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5、范可育:《楷字规范史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7、清·顧藹吉:《隸辨》,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8、何九盈等主编:《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宋·洪適:《隸释·隸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0、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
    11、黄德寬:《汉字理论从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2、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3、蔣善國:《汉字形体学》,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年。
    14、蔣善國:《汉字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
    15、李國英:《小篆形聲字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6、李樂毅:《简化字源》,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1年。
    17、李宇明:《汉字规范百家谈》,北京:商务务印书馆,2004年。
    18、梁東漢:《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
    19、劉又辛、方有國:《汉字发展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20、劉志基:《汉字体態论》,南寧: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21、劉中富:《〈干禄字书〉字类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22、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23、羅振玉:《增订碑别字》,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
    24、呂浩:《〈篆隸萬象名义〉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5、呂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6、牛致功:《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
    27、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28、啓功:《古代字体论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29、啓功:《论书绝句》,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30、齊元濤:《隋唐五代碑志楷书构形系统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31、秦公:《碑别字新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32、秦公、劉大新:《广碑别字》,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33、裘錫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34、施安昌:《善本碑帖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35、蘇培成:《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6、清·孫星衍:《寰宇访碑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
    37、唐蘭:《中国文字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8、清·王昶:《金石萃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39、王鳳陽:《汉字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40、王立軍:《宋代雕版楷书构形系统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41、王寧:《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42、王平:《〈说文〉重文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3、吳鋼、吳大敏:《唐碑俗字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44、邢紅兵:《现代汉字特徵分析与计算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45、徐自强、吳夢麟:《古代石刻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
    46、颜之推:《颜氏家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47、姚美玲:《唐代墓志辞汇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8、易敏:《云居寺明刻石经文字构形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49、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
    50、曾良:《隋唐出土墓志文字研究及整理》,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51、張鴻修:《隋唐石刻艺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52、張金玉、夏中華:《汉字学概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53、張靜賢:《现代汉字教程》,北京:现代出版社,1992年。
    54、張書岩:《简化字溯源》,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年。
    55、張廷奐:《汉碑古文字通训》,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56、張湧泉:《汉语俗字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
    57、張湧泉:《敦煌俗字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58、張湧泉:《汉语俗字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59、張再興:《Access资料库在语言文字研究与教学中的应用》,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
    60、趙超:《汉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61、趙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62、趙超:《古代墓志通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63、趙平安:《隸燮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64、周紹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65、朱葆華:《原本玉篇文字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1、丁秀菊:《论汉字的構形理据及其演燮》,《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傅永和:《汉字结构及其构成成分的统计分析》,载于陳原主编《现代汉语定量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3、郭瑞:《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4、韓偉:《试论汉字字体演变及其研究》,《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5、韓偉:《汉字构件及其功能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8期。
    6、郝茂:《秦简中的传承字与新出字》,《新疆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7、何瑞:《历史汉字传承与定形—宋本〈玉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论文。
    8、何山:《汉魏六朝碑刻记号字研究》,西南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9、蔣德平:《从楚简新出字看〈说文〉或体》,《辞书研究》,2007年第6期。
    10、金其禎:《芻议碑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教学》,2000年第7期。
    11、金其楨:《唐代碑文化研究》,《中国文物》,2004年第3期。
    12、李國英:《异体字的定羲与类型》,载《异体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3、李海霞、何寧:《唐代的正字运动》,《文史杂志》,2000年第1期。
    14、劉延玲:《试论异体字的鉴别标准与整理方法》,载《异体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5、劉又辛:《大型汉语字典中的异体字、通假字问题》,《中国语文》,1979年第4期。
    16、陸錫興:《唐代的文字规范和楷体正字的形成》,《语文建设》,1992年第6期。
    17、毛遠明:《汉魏六朝碑刻文献语言研究的思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8、歐昌俊:《从汉字形旁的燮化看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的形成》,《语言文史论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9、齊元濤:《历史字形的整理原则》,《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20、齊元濤:《隋唐五代碑志楷书书写、構形状况论析》,《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1期。
    21、齊元濤:《隋唐五代碑志楷书中的形体混同现象》,《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1期。
    22、啓功:《从河南碑刻谈古代石刻书法艺术》,《啓功叢稿·论文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23、秦永龍:《汉字书法漫谈(二)》,《语文建设》,1992年第2期。
    24、秦永龍、李洪智:《隸燮过程中的歧异及优化选择》,《民族典籍文字研究》,2003年第1期。
    25、孫寶成:《正字法和正字的社会参与》,《上海大学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26、孫雍長、李建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汉字规范》,《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
    27、王貴元:《汉字構形系统及其发展階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8、王立軍:《汉字形体燮异与構形理據的相互影响》,《语言研究》,2004年第3期。
    29、王寧:《汉字的优化与简化》,《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30、王寧:《汉字構形理據与现代汉字構件拆分》,《语文建设》,1997年第3期。
    31、王寧:《系统论与汉字構形学的创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32、王寧:《汉字字体研究的新突破——重演啓功先生的〈古代字体论稿〉》,《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33、王平:《〈说文〉重文聲符替换类型及封应规律》,《天津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
    34、王平:《宋本〈玉篇〉楷体籀文構件燮异释例》,《中国文字研究》,2006年第1期。
    35、王平:《魏晋南北朝石刻楷字变异类型研究》,《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第1期。
    36、魏萍:《南北朝墓誌铭简体异体字研究》,西南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
    37、解倫鋒:《东魏碑刻文字構件变异研究》,西南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
    38、楊巨集:《北魏石刻楷书字体风格论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9、易敏:《云居寺明代石刻〈华嚴经〉異形字研究》,《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03年第1期。
    40、永田英正、周長山:《汉代石刻概说上》,《文物春秋》,2002年第5期。
    41、永田英正、周長山:《汉代石刻概说下》,《文物春秋》,2002年第6期。
    42、臧克和:《字元·分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3、臧克和:《字元·结构》,《中国文字研究》,2003年第1期。
    44、臧克和:《〈玉篇〉的層次》,《中国文字研究》,2004年第1期。
    45、臧克和:《历史汉字的貯存、传播与变异(一)》,载《陸宗逹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46、臧克和:《历史汉字的貯存、传播与变异(二)》,《中国文字研究》,2005 年第1期。
    47、臧克和:《历史汉字的貯存、传播与变异(三)》,《中国文字研究》,2006年第1期。
    48、臧克和:《談结构》,《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1期。
    49、臧克和:《书体发展与文体自觉》,《学术月刊》,2007年第3期。
    50、臧克和:《楷字的时代性》,《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第1期。
    51、臧克和:《楷字的区别性》,《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第2期。
    52、章瓊:《汉字異体字论》,载《異体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3、張曉旭:《隋—唐碑刻研究》(上篇),《南方文物》,2002年第2期。
    54、張曉旭:《隋—唐碑刻研究》(中篇),《南方文物》,2003年第3期。
    55、張曉旭:《隋—唐碑刻研究》(下篇),《南方文物》,2004年第2期。
    56、趙志峰、秦永龍:《由隸到楷的字体演燮浅探》,《兰州学刊》,2006年第7期。
    57、鄭婕:《魏晋南北朝简牘文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58、周侃:《唐代书手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1、北京图收馆金石组选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编》(9—36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
    2、(南朝)梁·顧野王:《原本〈玉篇〉残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南朝)梁·顧野王:《宋本玉篇》,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
    4、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
    5、《汉语大字典》字形组:《秦汉魏晋篆隸字形表》,重庆: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
    6、唐·(日)釋·空海:《篆隸萬象名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7、(遼)釋·行均:《龙龕手镜》,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8、东汉·許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9、臧克和、王平:《说文解字新订》,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0、臧克和:《中古汉字流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中国文物研究所等编:《新中国出土墓誌》(河南卷、陕西卷、重庆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2004年。
    1、“傅世字书语料庫”,中国文字研究舆应用中心“汉字发展传播研究室”研製。
    2、“古文字字形检索系统”,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汉字数字化研究室”研制。
    3、“金文资料库”、“甲骨文资料库”,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用中心“汉字数字化研究室”研制。
    4、“隋唐五代石刻文献库”、“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库”、“魏晋南北朝书帖文献库”、“魏晋南北朝简纸文献库”,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汉字发展传播研究室”研制。
    5、臧克和、王平:《说文解字》全文检索,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