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量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漢語中量詞的存在,形成漢語(及漢藏語系其他語言)跟其他語言相比而顯示出的一大特點,同時也是一大優點。先秦時代是漢語量詞的萌芽時代,两漢時代則是漢語量詞從产生到成熟的最重要發展時期,因此系统地研究先秦两漢文献中的量詞,不僅对先秦两漢量詞斷代史的研究具有决定性的重要作用,而且对於探討漢語量詞系统的产生及其語法化的動因具有决定作用。
     先秦两漢時代文献浩繁,流传至今的传世文献語料较爲可靠的近一百種,這是我们研究先秦两漢量詞的重要材料;而20世紀以來大量出土文献的問世爲漢語史研究,尤其是上古漢語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極富真實性的語言材料。本論文綜合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对先秦两漢时代的量詞进行断代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努力發掘先秦兩漢量祠發展的内在规律;借鑒前人及时賢民族語言學的研究成果,探討漢藏語系量詞起源的動因。論文共八章。
     第一章绪論。对百年來古漢語量詞研究的歷史做文献綜述;根據先秦两漢語言的實際使用情况对量詞造行界定;介绍本論文的研究方法。对本論文所用的文献材料按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漢譯佛經文献三大類,簡介其成書時代及所據版本情況。
     第二至五章为先秦两漢量詞研究。对先秦两漢文献中的量詞造行全面整理研究。先秦两漢文献所见量詞總計358個:其中物量詞338個,物量詞中語法化程度最高的自然單位量詞181個,借用單位量詞69個,度量衡單位量詞88個;動量詞系统刚刚確立,也已有20個,其中专用的動量詞15個,借用自動詞或名詞的5個。我们对每一個量詞在先秦两漢文献中的使用情況,逐一整理研究,并贯徹“二重證據法”,儘量对每一個量詞的来源、發展作共時和歷時的综合分析,努力抽绎出先秦两漢量詞發展的特點。从量詞的語法功能看,先秦两漢量詞组合能力较強,在句子中可以充當多种句子成分。從詞法特徵來看,偏正式複合詞“量+名”、并列式複合詞“量+量”構詞方式均已經产生;量詞的詞缀化構詞方式、重叠構詞方式也已萌芽,但用例尚少。從数量結構的語法功能看,組合能力也很强;數詞同物量詞的組合可以充當定語、述語、主語、賓語、同位語、補語、状語等多種句子成分,同動量詞的組合既可以作補語,也可以作状語。量詞分工也逐渐細密,但同後世相比仍未臻完善。從山土簡帛文献看,早期量詞的發展具有明顯地域特徵,這是以前量詞研究所未见的。
     第六章先秦两漢數詞和稱数法研究。对與量詞關係密切的數詞在先秦兩漢文献中的使用情況進行整理研究,并对數詞同量詞、名詞在句子中配合的各种構式進行考察。其一,數詞中整數带零數的情況下,連接成分“又(有)”在楚簡中仍多有保留,戰國中期以後纔逐渐少用,但秦簡則未见,而我们以前從传世文献数詞研究得出的連接成分在春秋戰國之際便少用的观點,当予修正;其二,漢語“數+量+名”結構早在秦以前已經产生,而且其中量詞多爲自然單位量詞,漢代佛經文献中使用频率也較高;其三,兩漢時代量詞的使用频率明顯增高。在出士两漢簡帛文献中量詞的用與不刚平分秋色,而在帐簿、遣策類文献中量詞的使用在稱数法中无疑已經估據绝对優势,但多數传世文献中频率并不很高。此外,早期漢語稱数法的發展也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
     第七章漢語量詞系统的建立的时代及其動因。漢語及漢藏語系量詞起源的问题已有不少學者做过研究,但一直未取得公認的结論,我们通过对先秦两漢量詞的研究,結合其它民族語言的量詞材料,对漢語量詞起源及其動因進行了考察,得出了漢語雙音化的發展是漢語量詞起源的原因這一结論。
     先秦兩漢量詞研究对於漢語詞彙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出土文献的量詞研究爲詞彙史提供了崭新的材料。近百個量詞修正了我們以前量詞研究的結論:27個量詞是以前量詞研究未见的新成員;12個可以订補量詞释義;5個可補缺量詞用例;52個可以提前量詞始见書。這也啟示我們,充分重视先秦兩漢的詞彙研究,方利於漢語史的完善。
The existence of classifiers is a noticeable characteristic in Chinese and it is an advantage as well, compared with other languages, which helps people make the expression of semantic meaning more precise, bright and vivid. These classifiers bud in the Qin Dynasty. And they came into being and matured in the Dong and Xi Dynasty. Studying the classifiers in the Dong and Xi Dynasty systematically has crucial significance to its times' distinguish and its appearance and the dynamic cause of gramaticalization.
     The language materials, came down from the early ancient Chinese, are the essential ones in studying the language of Dong and Xi Dynasty. The discovery of unearthed documents in 20th century (the 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ancient bronzes, bamboo slips or wooden slips or silks and stones) offers newly authentic materials for the period of early ancient Chinese study. Utilizing the extent and unearthed documents, this article represents the developing rules of classifiers in inner on the basis of classifier divisions researching and discusses the dynamic cause of classifiers origin in Chinese and Zang-language system. The articl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ven chapters:
     Prolegomenon is presented in chapter one which includes the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in classifier studying, the definition of classifier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use of language in early ancient tim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studying methods.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utilization of editions and the period of materials formation in three parts of the extent documents, unearthed materials and Buddhist sutras translated by Chinese.
     The study on classifiers in early ancient Chinese is presented in the chapters of 2-5 which includes the across-the-aboard reorganization and the statistic to the 358 classifiers seen in document of early ancient Chinese. There are 338 classifiers for objects and 20 classifiers for actions. The article draws on the dubious evidential method to arrange and research the use of classifiers in documents. And it analyzes the source, development of each classifier from contemporaneous and diachronic views and deduces its characteristics on developing. From the view of its grammar functions, classifiers have mighty arrangement and can be used as different components. From the point of its word formation, the ways of measure word+noun and measure word+measure word have come into being and the ways of suffix and serried word formation have risen with few examples. Its assorted component is good in its structures. The frame of numeral with the classifiers for objects can be used as attribute, predicate,subject, object, peer entity, complement and adverbial, but the frame of numeral with measure word for actions can be used as adverbial as well as complement. Although classifiers gradually devise their functions exactly, it is less perfect than later. And in the unearthed document, the early classifiers'development has its regional character which is not seen in former studies in the field.
     The studies on the numeral and metage method of early ancient Chinese are presented in chapter 6 which includes the study of numeral usages and the observation of styles with classifier or noun. Firstly, In the case of integer with oddment, the connective "(?)" remained in the bamboo of Chu Dynasty, few used in the middl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unseen in Qin Dynasty. Secondly, the structure of numeral+classifier+noun was early seen in Qin Dynasty, in which the classifiers are mainly piece classifier seen in Buddhist sutras. Thirdly, it increased classifier use in early ancient Chinese. Classifier has equal share of using or un-using in unearthed document, but classifier use in metage method undoubtedly plays a dominated role in account books and mortuary-objects records which is few in extent documents. In addition, the early metage method developed its regional traits.
     The studies on the time and dynamic cause of Chinese classifier system are presented in chapter seven. Despite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es on classifier origin in Chinese and Zang-language systems, there's no unanimous recognized conclusion. The article infers that the orientation of disyllable brings about the classifier origin in the base of the study on classifiers in early ancient Chinese.
     With the new materials discovered,the studies on the classifiers in early ancient Chines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vocabulary's history. The new conclusions corrected our prejudices to the study on the classifiers in early ancient Chinese:27 classifieres never been disvered;12 classifieres could expans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classifier;5 classifieres could be new examples.52 classifieres shifted their own first appearance to an earlier date. All these Conclusiones told us a truth:if we want have an entired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we should make more on the study on classifiers in early ancient Chinese.
引文
1. 艾蘭、邢文:《新出簡帛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2. 布龍菲雨德:《語言論》(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
    3. 陳國庆:《漢書藝文志注釋彙编》,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4. 陳夢家:《漢簡缀述》,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
    5. 陳直:《居延漢簡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 程湘清主编:《两漢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 程湘清主编:《隋唐五代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8. 程湘清主编:《先秦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 大庭惰[日]:《漢筒研究》,徐世虹譯,桂林:广西师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0.丁聲樹等:《现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
    11.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2.冯勝利:《漢語的韻律、詞法和句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13.高名凯:《漢語語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馆,1986年版。
    14.管燮初:《西周金文語法研究》,北京:中國科學院,1981年版。
    15.管燮初:《殷虚甲骨刻辭的語法研究》,北京:中國科學院,1953年版。
    16.郭沫若:《管子集校》,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版。
    17.郭锡良:《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18.何傑:《现代漢語量詞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9.洪藝芳:《敦煌吐鲁番文书中之量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版。
    20.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1.黄布凡等:《藏缅語族語言詞彙》,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2年版。
    22.黄懷信:《逸周害校補注(?)》,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23.黄生[清]撰:《字詁義府合按》,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
    24.金兆梓:《國文法之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25.黎锦熙:《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
    26.李锦芳主编:.《漢藏語系量詞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7.李天虹:《居延漢筒簿籍分類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28.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术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9.李宇明:《漢語量範疇研究》,武漢:華中师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0.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
    31.吕叔湘:《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32.吕叔湘:《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33.羅振玉、王國維:《流沙墜簡》,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版,
    34.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35.馬建忠:《焉氏文通》,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36.馬學良:《漢藏語概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37.毛远明:《碑刻文献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版。
    38.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9.駢宇骞、段书安:《二十世纪出土簡帛綜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40.裘锡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
    41.薩丕爾:《語言論》(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
    42.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上博館藏戰國楚竹书研究》,上海:上海書店,2002年版。
    43.沈家煊:《不对稱和標記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4.沈颂金:《二十世紀簡帛學研究》,上海:學苑出版社,2003年版。
    45.孫锡信:《漢語歷史語法要略》,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46.索绪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
    47.太田辰夫[日]:《中國語歷史文法》,蒋绍愚、徐昌華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48.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49.王國維:《簡牘檢署考校注》, 胡平生,馬月華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版。
    50.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华書局,1980年版。
    51.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
    52.王力:《中國现代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
    53.王先謙:《释名疏證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54.王鍈:《詩詞曲語辭例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
    55.向熹:《簡明漢語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6.徐通锵:《徐通锵自選集》,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7.嚴修:《二十世纪的古漢語研究》,太原:書海出版社,2001年版。
    58.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版。
    59.杨树连:《高等國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
    60.杨天宇:《儀禮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61.葉斯柏森:《語法哲學》(中譯本),北京:語文出版社,1988年版。
    62.喻遂生主編:《語言文史論集》,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63.张斌等:《中國古代韶言學资料彙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4.張顯成:《簡帛文献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版。
    65.張顯成:《簡帛藥名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66.張顯成:《先秦两漢醫學用語彙释》,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版。
    67.張顯成主编:《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一辑),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版。
    68.張顯成主编:《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二辑),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版。
    69.張顯成主编:《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三辑),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版。
    70.張相:《詩詞曲語詞匯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
    71.張永言:《語文學論集》,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版。
    72.張湧泉:《敦煌俗字研究》,长沙:嶽麓書社,1995年版,
    73.张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
    74.趙振鐸:《辭书學綱要》,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年版。
    75.趙振鐸:《中國語言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6.朱德熙:《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77.朱德熙:《朱德熙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78. 《簡帛文献語言文献研究》課题組:《簡帛文献語言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79. Hopper &Traugott. Grammaticalization(語法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80. John R. Taylo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語言的範疇化:語言學理論中的類典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 陳紱:《從“枚”與“個”看漢語泛指性量詞的演變》,《語文研究》2002年1期,
    2. 陳玉冬:《隋唐五代量詞的語義特徵》,《古漢語研究》,1998年2期。
    3. 甘露:《甲骨文数量範疇研究》,载《語言文史論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 何樂士:《<左傅>的数量詞》,《古漢語語法研究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5. 洪誠:《略論量詞“個”的語源及其在唐以前的發展情況)),《南京大學學報》1963年2期。
    6. 黄载君:《徙甲文、金文量詞的應用,考察漢語量詞的起源與發展》,《中國語文》1964年6期。
    7. 金福芬、陳國華:《漢語量詞的語法化》,《清華大學學報》2002年增1期。
    8. 李建平、張顯成:《泛指性量詞“枚/個”的興替及其動因》,《古漢語研究》2009年4期。
    9. 李建平、張顯成:《先秦两漢魏晋簡帛量詞析論》,《中華文化論壇》2009年4期。
    10.李建平:《百年來古漢語量詞研究述评》,《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3期。
    11.李建平:《從简帛文献看先秦漢語数量詞發展的地域特徵)),《广西社會科學》2010年2期。
    12.李建平:《漢代“帣”之制度補正》,《農業考古》2010年1期。
    13.李訥、石毓智:《句子中心動詞及其賓語之後謂詞性成分的變遷與量詞語法化的動因》,《語言研究》1998年1期。
    14.李若暉:《殷代量詞初探》,《古漢語研究》2000年2期。
    15.李宇明:《拷貝型量詞及其在漢藏語系量詞發展中的地位》,《中國語文》2000年1期。
    16.劉利:《<國語>稱数法研究》,《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93年4期。
    17.龍仕平、李建平:《秦簡中的量詞及其語法化》,《西華师範大學學報》2009年4期。
    18.吕叔湘:《现代漢語單雙音節問题初探》,《中國語文》1961年1期。
    19.馬慶株:《数詞、量詞的語羲成分和数量結構的語法功能》,《中國語文》1990年3期。
    20.裘锡圭:《漢簡零拾》,《文史》12辑,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
    21.劭敬敏:《量詞的語義分析及其與名詞的雙向選擇》,《中國語文》,1993年3期。
    22.沈家煊:《“有界”和“无界”》, 《中國語文》,1995年5期。
    23.石毓智:《漢語發展史上的雙音化趨势和動補结構的誕生》,《語言研究》2002年1期。
    24.王貴元:《楚簡遣策中的物量稱数法和量詞》,《古漢語研究》,2002年3期。
    25.王貴元:《漢代簡牘遣策的物量表示法和量詞》,载《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一辑),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版。
    26.王绍新:《量詞“個”在唐代前後的發展》,《語言教學與研究》1989年2期。
    27.王鍈:《雲夢秦墓竹簡所见某些語法現象》,《語言研究》1982年2期。
    28.吴非:《一九四九年以前量詞研究綜述》,《新疆師範大學學報》,1995年4期。
    29.吴福祥等:《漢語“數+量+名”格式的來源》,《中国語文》,2006年5期
    30.葉桂郴:《量詞“頭”的歷史考察及其他稱量動物的量詞》,《古漢語研究》2004年3期。
    31.喻遂生:《甲金語法箚記三則》,《古漢語研究》1995年2期。
    32.喻遂生:《甲骨文語序問题劄記二则》,《古漢語研究》2000年3期。
    33.張萬起:《量詞“枚”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中國語文》1998年3期。
    34.張顯成師:《簡帛文献对辭书编纂的價值》,《辭書研究》1998年1期。
    35.張顯成師:《簡帛研究二题》,载《語言文史論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6.張延俊:《也論漢語“數+量+名”形式的產生》,《古漢語研究》,2002年2期。
    1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绪言》,北京:中華书局,1965年版,第3頁。
    2說詳拙文《百年来古漢語量詞研究述評》,《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3期。
    3何傑《现代漢語量詞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9頁。
    1何傑《現代漢語量詞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页。
    2馬建忠《馬氏文通》,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122-123頁。
    3陳承澤《國文法草創》,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7頁。
    4金兆梓.《國文法之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5楊樹達《高等國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38、139页。
    6黎锦熙《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84页。
    7趙振鐸《中國語言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38頁。
    8吕叔湘《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29-151頁。
    9王力《中國现代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第11-12页。
    10高名凯《漢語語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160-185页。
    11吴非《一九四九年以前量詞研究綜述》,载《新疆師範大學學報》, 1995年4期。
    1丁聲树等《现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4-8頁。
    2《“暂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统”簡述》,载张志公主编《語法和語法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第20页。
    3朱德熙《語法講羲》,北京:商務印書馆,1982年版,第48頁。
    4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版。
    5孫锡信《漢語歷史語法要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6向熹《簡明漢語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7沈家煊《“有界”和“无界”》,载《中國語文》,1995年5期。
    8李臨定《以語義爲基礎的分析方法》,载《語法研究和探索》(六),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4-15頁。
    9郭锡良《從單位名詞到量詞》,載《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31-35页。
    1 John R. Taylo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語言的範畴化:語言學理論中的類典型),外語教學与研究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沈家煊《不对稱和標記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0-251頁。
    3量詞次範疇的分類同量祠詞類的划分一样,也是複雜多变而難以定論的。何傑先生封語法學初創以来量詞的再分类及量詞次範畴的分類情況作了詳尽論述,可以参考。(《现代漢語量詞研究》第11-54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各家觀點见仁见智,由於先秦两漢时代是漢語量詞系统從萌芽到逐渐成熟的時代,尤其是萌芽時期的量詞往往滞留有其原詞的很多詞彙或語法特點,并不一定是典型的量詞,但却是我们必须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本文根據先秦兩漢文献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
    1嚴修《二十世纪的古漢語研究》,太原:書海出版社,2001年版,第3頁。
    1何傑《现代漢語量詞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页。
    2孫力平《古漢語語法研究論文索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18-20頁。
    3劉世儒:《漢語動量詞的起源》,载《中國語文》,1959年6期;《論魏晋南北朝的量詞》,载《中國語文》,1959年11期;《魏晋南北朝個體量詞研究》,載《中國語文》,1961年10、11期合刊;《魏晋南北朝稱量詞研究》,载《中國語文》,1962年3期;《魏晋南北朝動量詞研究》,载《中國語文》,1961年8期。
    4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
    5嚴修《二十世纪的古漢語研究》,太原:書海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頁。
    6黄盛璋《两漢時代的量詞》,载《中國語文》,1961年8期。黄先生文作爲迄今爲止唯一的兩漢量詞断代研究的論文,广爲转引,但值得注意的是該文在利用出土文献中错讹较多,說詳拙文《<兩漢時代的量詞>訂误》,载《簡帛量詞研究》第四辑,巴蜀書社,2010年版。
    7黄載君《從甲文、金文量詞的應用考察漢語量詞的起源与發展》,载《中國語文》,1964年6期。
    8李若暉《殷代量詞初探》,载《古漢語研究》,2002年2期。
    1何樂士《專書語法研究的幾點體會》,载《古漢語語法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馆,2000年版,第360-384页。
    2何樂士《<左傅>的数量詞》,载《古漢語語法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馆,2000年版,第318-351页。
    3李佐豐《(左傅)量詞的分類》,载《内蒙古大學學報》,1984年3期。
    4楊曉敏《<左傅>中的量詞》,载《中國語言學報》3期,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5黄高憲《<詩經>数詞量詞的用法及特點》,载《福建論壇》,1982年1期。
    6官长馳《<老乞大谚解>所见元代量詞》》,载《内江師專學報》,1988年1期。
    7刘興均《<周禮>物量詞初探》,載《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三辑,巴蜀書社,2000年版,第429-441頁。
    8馬芳《<淮南子>中的量詞》,载《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2期。
    9李宗澈《(史記)量詞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4年通过。
    1趙中方《唐五代個體量詞的發展》,载《揚州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4期。
    2白冰《宋元時期個體量詞的变化和發展》,載《山西高校社科》,2001年7期。
    3金桂桃《(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個量體詞》,载《嘉應大學學報》,2002年2期。
    4趙中方《唐五代宋元集體量詞的發展》,载《南京大學學報》,1992年4期。
    5张美蘭《論(五燈會元)中的同形動量詞》,载《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1期。6王绍新《從幾個例詞看唐代動量詞的發展》,載《古漢語研究》,1997年2期。
    7李建平《唐五代動量詞初探》,载《泰山學院學報》,2003年4期。
    8葉桂郴、羅智豐《漢語動量詞形成的原因》,《古漢語研究》2007年3期。
    9邵敬敏《動量詞的語義分析及其與動詞的選擇關係》,《中國語文》1996年2期。
    10劉世儒《漢語動量詞的起源》,载《中國語文》,1959年6期。
    11吴伯方《關於漢語動量詞的起源》,载《语文輔导》,1990年1期。
    12张幟《古漢語量詞源流概說》,載《锦州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4期。
    13李先銀《漢語個體量詞的产生及其原因探討》,载《保定師专學报》,2002年1期。
    14李宇明《拷貝型量詞及其在漢藏語系量詞發展中的地位》,載《中國語文》,2000年1期。
    15郭攀《古漢語“數(量)+名”二語序形式二論》,《古漢語研究》,2001年3期。
    16张延俊《也論漢語“數+量+名”形式的产生》,《古漢語研究》,2002年2期。
    17李衲、石毓智《句子中心動詞及其賓語之後謂詞性成分的變遷與量詞語法化的動因》,《語言研究》,1998年1期。
    18吴福祥等《漢語“數+量+名”格式的来源》,载《中國語文》,2006年5期。
    1李若晖《殷代量詞初探》,《古漢語研究》,2000年2期。
    2遊汝傑《漢語量詞“個”語源辨析》,《語文研究》,1985年4期。
    3王绍新《量詞“個”在唐代前後的發展》,《語言教學与研究》,1989年2期。
    4張万起《量詞“枚”的产生及其歷史演變》,《中國語文》,1998年3期。
    5陳紱《從“枚”与“個”看漢語泛指性量詞的演變》,《語文研究》,2002年1期。
    6李建平《漢語泛指量詞“枚/個”的興替及其動因——以出土文献爲新材料》,《古汉语研究》2009年4期。
    7孟繁杰《量詞“條”的产生及其歷史演變》,《寧夏大學學報》2009年1期。
    8魏兆惠、華學誠《量詞“通”的歷史發展》,《漢語學报》2008年1期。
    9葉桂郴《量詞“頭”的歷史考察及其他稱量動物的量詞》,《古漢語研究》2004年3期。
    1曾仲珊《<睡虎地秦墓竹簡>中的數詞和量詞》,《求索》,1981年2期。
    2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簡>量詞考察》,《樂山師範专科學校學報》1996年3期。
    3徐莉莉《馬王堆漢墓帛書(肆)所见稱數法考察》,《古漢語研究》,1997年1期。
    4徐正考《漢代铜器銘文中的數量詞》,《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1期。
    5王贵元《楚簡遣策中的物量稱數法和量詞》,《古漢語研究》,2002年3期。
    6王貴元《漢代筒牘遣策的物量表示法和量词》,载《簡帛語言文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版,第144-161頁。
    7魏德勝《(敦煌漢簡)中的量詞》,《古漢語研究》2000年2期。
    8張俊之、张顯成《帛书(五十二病方)数量詞研究》,载《簡帛語言文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版,第191-224頁。
    9張顯成、武曉丽《漢簡三种量詞研究初探》,载《簡帛研究2006》,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0张顯成、武曉丽《张家山漢簡中的量詞》,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學术論壇:簡帛學論壇,2006年,北京。
    11張顯成《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中的量词》,《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二辑,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版,第128-141頁。
    12张顯成《上博簡(四)中的固定稱数结构》,《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三辑,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版。
    13李建平《從先秦簡牘看<漢語大詞典>量詞釋義的闕失》,《广西社會科學》2005年10期。
    14李建平《從先秦簡牘看<漢語大字典>量詞释義的闕失》,《德州學院學報》2005年3期。
    15李建平《漢代“帣”之制度補正》,《晨業考古》2010年1期。
    16李建平《從筒帛文献看先秦漢語數量詞的地域特微》,《廣西社會科學》2010年2期。
    17李建平《戰國楚簡中的量詞及其語法化》,《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三辑),巴蜀書社,2008年版。
    18李建平、張顯成《先秦兩漢魏晋簡帛量詞析論》,《中華文化論壇》2009年4期。
    19管燮初《西周金文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书館,1981年版,第178-181頁。
    20张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2頁。
    21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上海:華东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2李日輝《<敦煌變文集>量詞重叠的語法分析》,《延邊大學學报》,1982年4期。
    23李思明《<敦煌變文集>中的量詞》,《安慶师範专科學校學報》》,1983年1期。
    1廖名春《吐鲁番出土文书新興量詞考》,《敦煌研究》,1990年2期。
    2周春梅《<敦煌变文集>的稱数法》,《新疆大學學報》,1991年1期。
    3王文藝《關於敦煌变文量詞語法功能的幾個問题》,《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97年。
    4王新華《敦煌变文中量詞使用的幾個特例》,《中國語文》,1994年4期。
    5洪藝芳《敦煌吐鲁番文书中之量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版。
    6楊曉敏《先秦量词及其形成与演变》,中國語言學會第四届年會論文。
    7(法)貝羅貝《上古、中古漢語量詞的歷史發展》,载《語言學論叢》(第二十一辑),北京:商務印书館,1998年版,第99-122頁。
    8郭錫良《從单位名詞到量詞》,載《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书館,1997年版, 第38頁。
    1沈家煊《不对稱與標記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2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书局,1965年版,第3頁。
    3邵敬敏《量詞的語義分析及其與名詞的雙向選擇》,《中國語文》,1993年3期。
    4馬慶株《数詞、量詞的語義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語法功能》,《中國語文》,1990年3期。
    5陳玉冬《隋唐五代量詞的語義特微》,《古漢語研究》,1998年2期。
    6石毓智《表物体形状的量詞的认知基礎》,載《語法的認知語羲基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132页。
    1李衲、石毓智《句子中心動詞及其賓語之後謂詞性成分的變遷與量詞語法化的動因》,《語言研究》,1998年1期。
    2金福芬、陳國華《漢語量詞的語法化》,《清華大學學報》,2002年增1期。
    1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衍源流》第一講《引言:寻找回來的世界》附錄《现存先秦兩漢古書一览表》,北京:三聯书店,2007年版,第17頁。
    2陶文、封泥、瓦常、璽印等一般不涉及量詞,故未纳入本文材料。
    3舊題漢孔安國《孔传古文尚書》,分四十六卷,计五十八篇,学界多以爲僞作。但随着近期筒帛新材料的出土,其真伪問題引發了新的思考。但此問題仍无確切證據,故本文依前賢所订材料。
    4程俊英、蒋见元《詩经》,長沙:嶽麓書社,2000年版,第1頁。
    1楊天宇《儀禮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頁。
    2黄懷信《逸周書校補注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頁。
    1張觉《商君書譯注·前言》,贵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頁。
    2趙璞珊《中國古代醫學》,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48頁。
    1[东漢]袁康、吴平撰,俞紀東譯注:《越绝書全譯·前言》,貴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
    2俞理明《太平經正讀》向熹先生《序》,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版。
    1許理和(荷蘭)《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蒋绍愚譯,载《語言學論叢》第14辑。
    2胡敕瑞《論衡与東漢佛典詞語比较研究》,巴蜀書社,2002年版,附錄4。
    1陳寅恪《敦煌劫餘錄序》,收入《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增订版,第1377页。
    2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2頁。
    1管燮初《殷虚甲骨刻醉的語法研究》,北京:中国科學院,1953年版。
    2甘露《甲骨文數量範畴研究》,载《語言文史論集》,重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张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
    4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1-18册),北京:中華书局,1984-1994年版。
    5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学山版社,2005年版,第282頁。
    6管燮初《西周金文語法研究》,北京:中國科學院,1953年版。
    7趙鹏《西周金文量詞析論》,載《北方論叢》2006年2期。
    8张顯成、李建平《簡帛量詞研究》(未刊稿),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项目成果,2009年结项。
    1可詳:《长沙近郊古墓發掘記略》,载《科學通报》1952年3卷7期,亦可见《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2期。
    2可詳:《长沙仰天湖第25號木槨墓》,载《考古學報》1957年2期。
    3可詳:《长沙楊家灣M006號墓清理簡報》,载《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12期。
    4可詳:《我國考古史上空前的發現——信陽长台刚發掘一座戰國大墓》,載《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9期。
    1可詳:《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载《文物》1965年5期。
    2可詳:《湖北隋縣曾侯乙墓發掘簡報》,載《文物》1979年7期。
    3可詳:中華書局2000年出版的《九店楚簡》一書所附的《五六號、六二一號楚墓發掘報告》。
    1可詳:《湖北江陵秦家咀1、13、99號楚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988年2期。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另按劉信芳考證,“依據該墓所出大量纪年簡,可以推定新蔡葛陵楚墓的絶对年代爲楚肃王四年(前337年),而不是楚悼王末年”,载簡帛研究網,http://www.bamboosilk.org/admin3/html/liuxinfang01.htm。
    1陳松長《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的内容与價值浅說》,載《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館,2001年版,第5页。
    1陳夢家《漢简缀述·漢簡考述》,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9-10頁。
    1該:《簡報》祗有摹本,無圖版,亦無釋文。
    2可詳:何直剛《<儒家者言>略說》,载《文物》1981年8期。
    1可詳:國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出版说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释文,载《文物》1977年8期;谢成侠《关於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的探讨》,載《文物》1977年8期。
    1或說是一枚的正、背兩面。石雪萬《西郭寶墓出土木謁及其釋義再探》,載《簡帛研究》第二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又,劉洪石《謁、刺考述》,载《文物》1996年8期。
    2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高臺18號墓發掘簡報》,载《文物》1993年8期。
    3详参:《文物》2005年5期所載以下三文:《甘肅敦煌(?)泉置遗址發掘簡报》、《敦煌(?)泉漢簡内容概述》、《敦煌(?)泉漢簡释文選》。
    1本文对個體單位量詞内部的分组,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内部分類,僅僅是爲了便于比较分析、行文方便,因此所探用的分類標準其實有時并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以下各類分组同此。
    2无論某一量詞的书寫形式有两種甚至多種,但在当时的口語中讀音是相同的。不過,文字是記錄語言的,要研究量詞,特别是出土文献中的量詞,势必要研究記錄量詞的书寫形式,因此本文在分析量詞的同時,必要時也对其书寫形式進行分析。
    3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7页。
    4張萬起《量詞“枚”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載《中國語文》1998年3期,第210页。
    1孫锡信《漢語歷史語法要略》,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280頁。
    2陳紱《從“枚”与“個”看漢語泛指性量詞的演变》,《語文研究》2002年1期,第34頁。
    3王绍新《量詞“個”在唐代前後的發展》,《語言教學与研究》1989年2期,第99页。
    4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7頁。
    5原簡圖片模糊不清,此處用郭若愚先生《戰國楚簡文字编》,上海:上海书畫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頁。
    6館宗頣《戰國文字箋證》,载《金匮論古综合刊》1期,香港:亚洲石印局,1955年版。
    7何樂士先生擧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一例:“州绰曰:‘束闾之役,臣左(?)迫,還於门中,(?)其枚數。”我们认爲这裏的“枚”仍是名詞。 ·
    8以下文例末在括號内注明出處,均略去書名號。
    9凡語料中引其他捂料的用例者,均不统计。如《史記》中1例引《韓詩外传》此例者,則僅統计爲《韓诗外传》1例,《史記》統计時不计在内。以下同此。
    1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27页。
    2本文所引簡帛材料所用底本爲李均明、何雙全二先生编:《散见簡牘合辑》(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者,簡帛編號均爲《散见簡牘合辑》之编號,以便核檢。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书局,1965年版,第76頁。
    2李宇明《拷貝型量詞及其在漢藏語系量詞發展中的地位》,载《中國語文》2000年1期。
    3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82頁。
    4陳绂《從“枚”与“個”看漢語泛指性量詞的演变》,《語文研究》2002年1期,第35頁。
    5洪誠《略論量詞“個”的語源及其在唐以前的發展情況》,載《洪誠文集·雒诵盧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頁。
    6吕叔湘《個字的應用範圍,附論單位詞前一字的脱落》,载《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145頁。
    1《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箇”下初始例均引《礼记·少仪》:“其礼,大牢则以牛左肩臂臑折九箇,少牢则以羊左肩七箇,犆豕则以豕左肩五箇。”但惠校、阮校宋本及陆德明释文均作“个”。《礼记》凡5例,除此3例外,《檀弓下》2例均作“个”;武威汉简《仪礼》亦均作“个”,故可知今本《礼记》作“箇”者当为后人妄改。
    2洪誠《略論量詞.“個”的語源及其在唐以前的發展情況》,載《洪誠文集·雒忙诵(?)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頁。
    3洪誠《略論量詞“個”的語源及其在唐以前的發展情况》,载《洪誠文集·雒诵(?)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1本文用郭霭春、张海玲《傷寒論校注語譯》(天津科學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底本據成无已《注解傷寒論》元初刻本,趙本指宋趙开美刻本。
    2刘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书局,1965年版,第85頁。
    3洪藝芳《敦煌吐鲁番文書中之量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
    4泛指性量詞的興替及共動因是汉语量詞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課题,詳附錄一。
    1可参:王雲路《王念孫“乘”字說浅論》,載《杭州大學學报》1988年1期,亦收入《詞彙訓詁論稿》,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許伟建《上古漢語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2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
    1王貴元《漢代簡牘遣策的物量表示法和量詞》,载张顯成主编《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一輯,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144頁。
    2關於“兩”作爲量詞的来源,劉世儒先生在《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中分個體量詞、集體量詞、質料量詞分别作了詳细介绍,茲不赘述;以下關于量詞“兩”的分化字“辆”産生時代問題的論述亦参考了劉氏的觀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82-183頁。
    3刘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书局,1965年版,第182頁。
    1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87页。
    1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90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1965年版,第184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书局,1965年版,第156页。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书局,1965年版,第106頁。
    1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1965年版,第170頁。
    1张湧泉《敦煌俗字研究》,長沙:嶽麓書社,1995年版,第328-332頁。
    2《旱灘坡晋牘》公怖於李均明、何雙全二先生编《散见簡牘合辑》(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惜无圖版。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73-174页。
    2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75页。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75頁。
    2何乐士:《左传中的數量詞》,載《古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334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50頁。
    1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40頁。
    1陳夢家《漢簡綴述·漢簡所见奉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35-148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6页。
    1王鍈《雲夢秦墓竹簡所见某些語法现象》载《語言研究》,1982年2期;又收入王鍈《近代漢語詞彙語法散論》,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第124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97页。
    1吉仕梅《<睡虎地秦墓竹簡>量詞考察》,载《樂山師专學報》1996年3期,第55頁。
    2《史記·(?)策列传》:“余至江南,觀其行事 問其长老,云(?)千歲,乃游莲葉之上,蓍百莖共一根。”或曰此“莖”爲量詞,但“莖”和“根”相对而言,我們認为此類均應視爲名詞。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03-204頁。
    1范崇高《名量詞“人”示例》,載《中國語文》2003年3期,第281頁。
    1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65頁。
    2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88頁。
    3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30页。
    4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88-90页。
    1朱謙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59页。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57页。
    2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58页。
    1张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2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頁。
    1汪桂海《漢代官文书制度》,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頁。
    2封匣。此爲正面,存文四行。背面无字,原檢已佚。
    3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62-163页。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63页。
    2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72页。
    1羅振玉、王國維《流沙墜簡》,北京:中華书局,1993年版,第175頁。
    2李天虹《居延漢簡簿籍分類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1李天虹《居延漢簡簿籍分類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頁。
    1何樂士《<左传>的数量詞》,《古漢語語法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书館,2000年版,第333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书局,1965年版,第214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13-115页。
    2張顯成師《簡帛研究二题》,載《語言文史論集》,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62頁。
    2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62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书局,1965年版,第63頁。
    2张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頁。
    3該例《柞伯簋》重復出现一次,故總計爲3例。
    4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上海:華东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52页。
    2管燮初《西周金文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178-179頁。
    1王國維《說玨朋》,载《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版。
    2“履”字釋文據朱德熙、裘锡圭先生《戰國文字研究六种》,載《考古學報》,1972年1期;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匯編·信陽长臺關一號楚墓竹簡第一组文章考釋》則隸定为“(?)”,济南:齊魯書社,1995年版,第21頁。
    1張顯成《簡帛研究二题》,载《語言文史論集》,重庆:西南师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页。
    2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00頁。
    3但“量”這一書寫形式的出现无論從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看,當稍早于南北朝。三国魏曹操《与太尉杨彪书》:“并遺足下貴室錯綵羅(?)裘一领,(?)成鞾一量。”三國吴簡亦可见用例,如《南昌吴簡》第四欄:“故帛布口四两;故帛纑不口一量。”雖然由于簡文残缺,不能確定所稱量之物,但從語法位置上看,者都用作量詞是確定无疑的。但從三國至晋代的簡牘文献看,這时似乎仍處在從“兩”、“量”混用的階段,但“量”似乎更爲常见。例如《旱灘坡晋牘》背三欄:“故碧襦一雨;故黄練(?)二兩。”第二欄:“故練襁一量。”又,第三欄:“故青絲履一量。”直到唐五代时期,两個字形“量”、“两”,仍然并行不悖,如吐鲁番出土文書《阿斯塔那305號墓文書:缺名随葬衣物疏一》:“帛絓袜一量。……黄手絲二两。
    4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98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00頁。
    2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彙编》,济南:斉鲁書社,1995年版,第63頁。
    3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彙編》:濟南:斉鲁書社,1995年版,第131頁。
    1商承祚《戟國楚竹簡彙编》,济南:齐魯書社,1995年版,第130頁。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望山楚簡》,北京:中華书局,1995年版,第125页。
    3此二字原圖版均不甚清晰,为方便排版,此處字形採用的是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彙編》中的摹本。
    1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学》,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頁。
    1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頁。
    2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17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17页。
    2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17頁。
    1何樂士《<左傳>的数量詞》載《古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343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97页。
    2裘锡圭《漢簡零拾》,載《文史》12辑,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亦收入《裘锡圭學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頁。
    3今本《史記·孝景本纪》(中華書局標點本)作“緵”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03页。
    2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18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45頁。
    2馬承源《商周青铜器銘文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1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上海:華东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頁。
    1“(?)字不識,或疑为爵(雀)字。
    2“无,即膴字。《說文·肉部》:“膴,无骨臘也。揚雄說,烏臘也。”
    3應劭曰:“桂樹中蠍蟲也。”蘇林曰:“漢(?)常以献陵廟,载以赤(?)小车。”颜師古曰:’“此蟲食桂,故味辛,而渍之以蜜食之也。蠹,音丁故反。”
    4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36页。
    1常然,有些從“竹”的器物后来并不一定用竹制成,如“籃”、“籠”后世往往可以用柳條等编制,到现代甚至可以是塑料制品,但在古今漢語中作爲量詞则是相同的。以下各组同此。
    2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彙編》,济南:齐魯书社,1995年版,第104页。
    1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頁。
    1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组《定州漢墓竹筒·論語》,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頁。
    1笥牌,属于褐。《說文·衣部·税》:“赠終者衣被曰裞。”
    2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40頁。
    1張顯成《“笥”器所指新解》,载《文史杂誌》,1994年1期。
    2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3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頁。
    1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隊《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2說詳“笥”字條。
    1湖北省荊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頁。
    2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彙编》,济南:齐魯書社,1995年版,第32頁。
    1中國簡牘集成编輯委员會《中國簡牘集成》第7卷,蘭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第133页。
    2黄卷,當指書籍類文献。
    1當然,这裏的“五分匕一”也有其它可能的理解:“五分匕”是一個器量合一的量詞(其中“分”是长度單位),指正方五分(半寸)的匕所取药物的量(所取药量爲方寸匕的八分之一)。但造祗是一种猜测和假设,因爲到目前爲止没有在其他的传世文献或出土文献中见劉類似的例子,更没有见到类似的實物。程磐基先生《中國量藥器探討》認爲“五分匕”爲量具。(《中華醫史杂志》2000年2期,第111页。)
    2冶,意思是把藥物粉碎捣爛。此義爲諸辭書所无,說詳张顯成《先秦兩漢醫學用語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167-168頁。
    1趙有臣《方寸匕考》,《江蘇中醫》1981年7期,第24頁。
    2中醫研究院等《中醫名詞术語选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年版。
    3葉森、柏红陽《“方寸匕”考》,《國醫論壇》1997年2期,第44頁。
    4程磐基《关於“钱匕”的探討》,《上海中醫药雜誌》1998年9期,第40頁。
    1郭秀梅、岡田研吉《“錢匕”當爲“钱上”辨》,《醫古文知识》1996年1期,第42页。
    2程磐基《关於“錢匕”的探討》,《上海中醫藥雜誌》1998年9期,第40页。
    1郭沫若《西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頁。
    2制度單位量詞的研究已有较多成果,本文僅從量詞史的角度進行簡要考察,故例句儘量少擧,一二例即止。
    1《周禮·考工記·车人》:“车人之事:半矩谓之宣,一宣有半謂之(?),一(?)有半谓之柯,一柯有半谓之磬折。”或以爲“矩”、“宣”、“(?)”、“柯”、“磬折”均爲表角度的量詞,按清人程瑶田考證“矩”爲90度,“宣”爲45度,“(?)”爲67又1/2度,“柯”不101又1/4度,“磬折”爲151又5/8度。鄭玄则認爲均为長度單位。故列於此,待考。(劉興均《<周禮>物量詞初探》,载《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三辑,巴蜀書社,2000年版。)
    2陳夢家《漢簡綴述·关于大小石、斛》,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49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9页。
    2王力先生《漢語史稿》:“唐代以後,表示行爲單位的单位詞如‘回’‘次’等,逐渐出现了。”北京:中華书局,1980年版,第243页。但在《漢語語法史》據劉書修正了自己的觀点,认爲:“行爲單位詞大约起源於南北朝时代,盛行在唐宋以後。”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35頁。
    3洪誠《王力(漢語史稿>語法部分商榷》,载《中國語文》1964年3期。
    4楊劍橋《漢語動量詞不產生於先秦說》,载《語言研究》2009年4期。
    5葉桂郴、羅智豐《漢語動量詞形成的原因》,載《古漢語研究》2007年3期。
    6傅銘第《關於動量詞“匝”和“周”》,載《中國語文》,1965年1期。
    7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04-205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8頁。
    2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59頁。
    1陳練軍《居延漢簡量詞研究》重庆:西南大學文献所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通过;陳近朱《(居延新簡)中物量詞和稱數法探析》,上海:華東師範大学硕士學位論文,2004年通過。
    1黄盛璋《兩漢时代的量詞》,載《中國語文》1961年8期。
    2魏兆惠、華學誠《量詞“通”的歷史發展》,载《漢語學报》2008年1期。
    3陳夢家《漢簡缀述·漢代烽燧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60-169页。
    4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1965年版,第255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68页。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65頁。
    1何樂士《<左传>的数量詞》,载《古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343頁。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70-271頁。
    2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429頁。
    3拷貝型量詞,又稱爲“回应(相應)量詞”(echo-classifier)、“反響量詞”、“反身量詞”等,本文以下统一稱之爲“拷頁型量詞”。
    1与传统語法不同,邵敬敏先生《動量詞的語義分析及其与動詞的选择关系》把现代漢語中的動量詞系统切分为四個層面:第一層面是通用量詞,包括計數量詞和计时量詞;第二層面是由同形量詞和短時量詞构成的自主量詞;第三層面指显示跟動作有關的人體器官、工具及结果的借助量詞;個别的专用量詞被划分爲第四層面,也叫情能量詞,其中包括持绩量詞、整體量詞和空間量詞。载《中國語文》1996年2期;又见《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邵敬敏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6頁。由于簡帛文献所见動量詞多还外在萌芽阶段,为便于分析,我们在分類時仍然采用了传统的分類方式。
    2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8页。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0页。
    2《左傅·僖公三十三年》“匹馬隻輸无反者”注:“隻,踦也。”:劉世儒認爲這种“隻”應該是特殊的数詞,猶云“独”或“單”,形容其少的,這是正確的,因爲“隻”作量詞先秦文献也是罕见的。“匹”爲量詞无疑,“匹馬”連用楚簡常见,且多作合文,多爲確指。
    3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3页。
    1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83页。
    2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6页。
    3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31頁。
    4黄盛璋《两漢時代的量詞》,載《中國語文》1961年8期。
    5参照圖版,該文今(?)定爲:“(?)(?)?(?)賈不四百,车辆折軸-
    6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83頁。
    1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31頁。
    1房德里耶斯《語言》,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第393頁。
    2隙萝家《殷墟卜辭综述》,北京:中華书局,1988年版,第94頁。
    3黄载君《從甲文、金文量詞的應用,考察漢語量詞的起源与發展》,载《中國語文》,1964年6期。
    4張玉金《甲骨文语法學》,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2頁。
    1李若晖《殷代量詞初探》,載《古漢語研究》,2000年2期。
    2甘露《甲骨文数量範疇研究》,载《語言文史論集》,重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258页。
    3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辭的語法研究》,北京:中國科學院,1953年,第25頁。
    4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25-26页;周秉钧《古漢語纲要》,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1页。
    1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书局,1980年新1版,第234页。
    2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辭的語法研究》,北京:中國科學院,1953年,第25頁。
    3黄载君《從甲文、金文量詞的應用,考察漢語量詞的起源和發展》,載《中國語文》,1964年6期。
    4但造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十量+名”结构,因爲“畝”是土地單位,并不是稱量糧食单位,“百畝糧”意爲一百畝土地所出产的糧食。
    5黄載君《從甲文、金文量詞的應用,考察漢語量詞的起源和發展》一文较早提出了這一观點,後来李宇明《拷貝型量詞及其在漢藏語系量詞發展中的地位》一文也提出:“名+量”格式很可能是侗台語族、苗瑤語族和漢語南方方言中至今仍较廣泛使用的“量+名”形式的来源。張延俊《也論漢語“數+量+名”形式的产生》一文詳细論證了這一观点,載《古漢語研究》,2002年2期。
    6李宇明《拷貝型量詞及其在漢藏語系量詞發展中的地位》,载《中國語文》,2000年1期。
    7黄載君《從甲文、金文量詞的應用,考察漢語量詞的起源和發展》,載《中國語文》,1964年6期。
    1陳近朱《<居延漢簡>中物量詞和稱数法探析》,華東師範大学硕士學位論文,2004年通过。
    2张顯成《馬王堆三號漢墓遣策中的量詞》,载《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二辑,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版,頁138。
    1邵敬敏《量詞的語義分析及其与名詞的雙向选择》,载《中國語文》1993年3期;又收入《著名中年語法學家自选集·邵敬敏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頁。
    2所考察楚簡爲:五里牌楚簡、仰天湖楚簡、楊家灣楚簡、信陽楚簡、望山1號墓楚簡、望山2號墓楚簡、曾侯乙墓簡、九店56號墓楚簡、九店621號墓楚簡、夕陽坡楚簡、包山楚簡、雨臺山竹律、郭店楚簡、上博簡(一至五函);所考察楚簡秦簡爲:唾虎地秦簡、秦川秦牘、放马灘秦簡、龙崗秦簡、周家臺秦簡、里耶秦簡。下同。
    1王力《中國語法理論》,北京:商務印书館,1947年版,第82页。
    2甘露《甲骨文数量範畴研究》,载《語言文史論集》,重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頁。
    1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书局,1980年新1版,第254页。
    2郭锡良《先秦稱数法的發展》,載《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书館,2005年版,第4頁。
    3劉利《<國語>稱数法研究》,載《徐州師範學院學报》,1993年4期。
    4向熹《簡明漢語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頁。
    1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法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頁。
    1潘允中《漢語語法史概要》,鄭州:中州書画社,1982年版,第110頁。
    1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9頁。
    2向熹《簡明漢語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頁。
    3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载《湖南大学学报》2009年3期。
    4潘允中《汉語語法史概要》,鄭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110頁。
    1張延俊《也論漢語“数+量+名”形式的产生》,载《古漢語研究》,2002年2期。
    1管燮初《殷虚甲骨刻酹的語法研究》,北京:中國科學院出版,1953年版,第25页。
    2廖序东《文言語法分析》,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66頁。
    3蘇寶榮《古漢語特殊語序与原始思維心能》,載《古漢語研究》1990年3期。
    1廖振佑《古代漢語特殊語法》,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3页、第275頁。
    2郭攀《古漢語“数(量)·名”形式二論》,載《古漢語研究》 2001年第3期。
    3管燮初《西周金文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91頁。
    1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书館,1989年版,第32頁。
    2郭锡良《從單位名詞到量詞》,载《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书館,1997年版,第31-35页。
    1汪維輝《論詞的時代性和地域性》,载《語言研究》2006年6期。
    2王國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见之學問》,载《王國維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頁。
    3秦簡和楚簡中多有當時人记當時事的资料,而且作者應常多爲本地之人,因此爲地域性研究提供了一些可行性;但漢簡雖然很多也是當時人记常時事,但往往是屯軍的檔案资料,而軍人祖籍、生活环境不定,這些资料雖然能反映當時的語言,但其地域性卻无法確定。
    4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书局,1980年新1版,第240-241頁。
    1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32頁。
    1黄载君《從甲文、金文量詞的應用,考察漢語量詞的起源与發展》,《中國語文》1964年6期,第439頁。
    2金福芬、陳國華《漢語量詞的語法化》,《清華大學學報》2002年增1期,第8頁。
    3戴浩一《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語法:漢語語法概念系统初探》,《當代語言學》2002年1期,第4頁。
    4李若暉《殷代量詞初探》,《古漢語研究》2000年2期,第83页。
    5李訥、石毓智《句子中心動詞及其賓語之後謂詞性成分的變遷與量詞語法化的动因》,《語言研究》1998年1期,第40頁。
    6戴慶廈《藏缅語個體量詞研究》,载《彝缅語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頁。
    7石毓智赞同其观点:“漢語量詞的产生和發展的背後也有一倜雙音化趋势的动因。漢語的個體量詞,萌芽8於兩漢,产生于魏晋,稳步發展于唐宋,牢固建立于宋元之際。”其實,個體量詞早在先秦已經產生,兩漢獲得了大發展,魏晋南北朝已經趋於成熟。
    1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頁。
    2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2页。
    3石毓智《漢語發展史上的雙音化趋势和動補结构的诞生》,《語言研究》2002年1期,第2頁。
    4冯胜利《漢語的韻律、詞法和句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頁。
    5吕叔湘《现代漢語單雙音節问題初探》,《中國語文》1961年1期,第432页。
    6郭锡良《漢語史論集》,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43页。
    1趙鹏《西周金文量詞析論》,载《北方論叢》2006年2期,第60頁。
    2程湘清《先秦雙音詞研究》,载《先秦漢語研究》,济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頁。
    3张顯成、苟曉燕《银雀山漢簡<孫子兵法><孫臏兵法>词汇研究》,載《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一輯,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65-143頁。
    1何樂士《(左传)的数量詞》,载《古漢語語法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318-351頁;于冬梅《(吕氏春秋)的量詞研究》,辽宁師範大學硕士學位論文,2006年通过;達正嶽《上古漢語量詞研究》,西北師範大學硕士學位論文,2004年通过。
    2于冬梅統计爲4個,但其中“所见八十餘君”(吕氏春秋·孝行覽·遇合)一例,我们認爲“餘”顯然爲助詞,而非量詞。
    3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书局,1980年版,第240頁。
    4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32页。
    5郭鍚良《先秦漢語構詞法的發展》,载《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31頁
    1張顯成師等《秦漢簡帛构詞法分析十二则》,載《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一輯,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版。
    2刘志生《東漢碑刻複音詞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通過。
    3黄盛璋《两漢时代的量詞》,载《中國語文》1961年8期。
    4說詳拙文《先秦两漢魏晉簡帛量詞析論》,《中華文化論壇》2009年4期。
    5 24种漢簡爲:焦山漢簡、萧家草場簡、未央宫漢簡、清水沟漢簡、高臺漢牘、古人堤漢簡、甘谷漢簡、邗江漢簡、平山漢楬、花果山漢簡、海州漢牘、胥浦漢簡、东牌楼漢簡、羅泊湾漢簡、大墳頭漢簡、豫家寨漢簡、孔家坡漢筒、凰凰山8號墓漢簡、凤凰山9號墓漢簡、凰凰山10號墓漢簡、凤凰山168號墓漢簡、凤凰山167號墓漢簡、凤凰山169號墓漢簡、焉王堆3號墓漢簡。
    1 陳近朱《<居延漢簡〉中物量詞和稱數法探析》,華东師範大學硕士二學位論文,2004年通过。
    2 程湘清《<世說新语〉複音詞研究》,載《魏晋南北朝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 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45-47頁。
    4 李詞、石毓智《句子中心動詞及其賓語之後謂詞性成分的變遷与量詞語法化的動因》,載《語言研究》1998年1期,第49页。
    1 马學良《漢藏語概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頁。
    2 对少數民族語言的調查参考了《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书》、《新发现民族語言叢书》。
    3 景颇語支的獨龍語基數詞祗有3個是單音節的,但量詞比较發達,原因可能在於其雙音節基數詞都是带詞頭的,而祠頭有脱落的趨势,如基數詞a s(?)m(三)、abli(四)在怒江方言中詞頭α都已脱落,数詞由雙音筋变爲單音節,這与雙音化趨势背道而驰,從而促進了量詞的發展。阿儂語也是如此。
    4 布興捂的基數詞都是雙音節的,但早已失去了使用功能,僅存在於传说中,實際使用的數词均借自傣語。
    1 何丹《試論漢語的音節結栉构與認知模式》,《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辑),鄭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頁。
    2 王洪君《漢語的特點与語言的普遍性》,《缀玉二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頁。
    3李(?)惠、石毓智《漢語量詞系统的建立与複數標記“们”的發展》,《当代語言學》2000年1期,第27页。
    1.李宇明《拷貝型量祠及其在漢藏語系量詞發展中的地位》,《中國語文》2000年1期,第31页。
    1 木仕華《論纳西語拷貝型量詞的語法化》,载《漢藏語系量詞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2 说詳附錄一。
    1 徐通锵《結构的不平衡性和語言演變的原因》,载《徐通锵自选集》,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41页。
    1 說詳拙文《漢簡“帣”之制度補正》,載《農業考古》2010年1期。
    1 王力《理想的字典》,载《龍蟲并雕齐文集》,北京:中華书局, 1980年版。
    2 趙振鐸《字典論稿·字典的擧例》,载《辭書研究》1991年3期,第61頁;亦见于《辭书學綱要》,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年版。
    1王力《新訓詁學》,載《龍蟲并雕齐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325頁。
    2王力《理想的字典》,載載《龍蟲并雕齐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369页。
    3趟振鐸《辭書学綱要》,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頁。
    4王力《理想的字典》,載《龍蟲并雕章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亦见《王力文集》(第19卷),济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7页。
    1此取唐蘭先生觀點,說詳唐蘭《长沙焉王堆漢軑侯妻辛追墓出土随葬遣策考释》,载《文史》第十辑,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6頁。
    1泛指性量詞是量詞系统中語法化程度最高的一類,其發展興替是量詞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对泛指性量詞興替的研究不限於先秦兩漢,故附於此。本文刊於《古漢語研究》(作者:李建平、张顯成)2009年4期,小有修改。
    2吕叔湘《個字的應用範圍,附論單位詞前一字的脱落》,載《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145-175頁。
    3洪誠《略論量詞“個”的語源及其在唐以前的發展情況》,载《洪誠文集·雒誦盧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149页。
    4王绍新《量詞“個”在唐代前後的發展》,載《語言教學与研究》1989年2期,第P98-119页。
    5張萬起《量詞“枚”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载《中國語文》1998年3期,第208-217页。
    6吕叔湘《個字的應用範圍,附論单位詞前一字的脱落》,载《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147頁。
    7陳紱先生曾对“枚/個”的演變作了初步比较,但对吕叔湘、洪誠、王绍新、張萬起諸先生文均未参考,亦未利用出土文献,訛誤较多,對“枚”产生時代、語源的論断尚可商榷,对二者興替的動因也未能作出解釋。
    1孫锡信《漢語歷史語法要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280頁。
    2陳紱《從“枚”与“個”看漢語泛指性量詞的演變》,载《語文研究》2002年1期,第34頁。
    3王绍新《量詞“個”在唐代前後的發展》,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89年2期,第99页。
    4王力《漢語語法史》,《王力文集》(第11卷),济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5頁。
    5李建平《戰國楚簡中的量詞及其語法化》,載《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三輯),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版,第46頁。
    6饒宗頤《戰國文字笺證》,载《会匮論古综合刊》(第一期),香港:亚洲石印局,1955年版。
    7張萬起《量词“枚”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载《中國語文》1998年3期,第210页。
    1王力《漢語語法史》,《王力文集》(第11卷),济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5页。
    2王力《漢語語法史》,《王力文集》(第11卷),济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5頁。
    3張萬起《量詞“枚”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載《中國語文》1998年3期,第210頁。
    1 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书局,1965年版,第76頁。
    2 23種漢簡为:焦山漢牘、萧家草場漢簡、未央宫漢簡、清水沟漢簡、高臺漢牘、古人堤漢簡、甘谷漢簡、邗江漢簡、平山漢褐、花果山漢簡、海州漢牘、胥浦漢簡、東牌楼漢簡、羅泊灣漢簡、大墳頭漢簡、上孫家寨漢簡、孔家坡漢簡、凤凰山8號墓漢簡、凤凰山9號墓漢簡、凤凰山10號墓漢簡、凤凰山167號墓漢簡、凤凰山168號墓漢簡、凤凰山169號墓漢簡。
    3 李宇明《拷貝型量詞及其在漢藏語系量詞發展中的地位》,載《中國語文》2000年1期,第31页。
    1 其他五種魏晋簡牘中《走馬楼三國吴簡》多爲黄簿民籍、钱糧收支及赋税和田家莂;《甘肃高臺晋牘》僅1枚,文字多磨滅;《鄂城吴墓木刺》内容爲问起居;《南昌火车站晉牘》多为名刺;香港中文大學藏晋牘爲“松人”解除木牘;由於簡文性質的原因,自然單位量詞均罕见。
    2 刘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頁。
    3 洪藝芳《敦煌吐魯番文書中之量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页。
    1張萬起《量詞“枚”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載《中國語文》1998年3期,第213页。
    2张萬起《量詞“枚”的產生及其歷史演變》,载《中國語文》1998年3期,第213頁。
    3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82頁。
    4陳紱《從“枚”;与“個”看漢語泛指性量詞的演變》,载《語文研究》2002年1期,第35頁。
    5洪誠《略論量詞“個”的語源及其在唐以前的發展情況》,载《洪誠文集·雒誦廬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頁。
    6吕叔湘《個字的應用範圍,附論单位詞前一字的脱落》,载《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145页。
    1洪誠《略論量詞“個”的語源及其在唐以前的發展情況》,載《洪誠文集·雒誦廬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頁。
    2洪誠《略論量詞“個”的語源及其在唐以前的發展情况》,載《洪誠文集·雒誦廬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頁。
    3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85頁。
    4洪藝芳《敦煌吐魯番文書中之量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頁。
    5王绍新《量詞“個”在唐代前後的發展》,載《語言教學与研究》1989年2期,第114頁。
    1吕叔湘先生认爲:“就近代的文献來說,唐宋時多作箇,元以後個更普通。”(《個字的應用範围,附論單位詞前一字的脱落》,载《漢語語法論文集》第145頁,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從吐魯番文書来看,中唐到五代的文献中“個”的用例连到115例之多,使用频率速超過了“箇”(65例)和“個”(26例),可见“個”的普遍使用當在中唐到五代以後,而非晚至元代。
    2张萬起《量詞“枚”的產生及其歷史演变》,载《中國語文》1998年3期,第213页。
    1洪誠《略論量詞“個”的語源及其在唐以前的發展情況》,載《洪誠文集·雒誦盧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頁。
    2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413頁。
    3馮志伟《现代語言學流派》,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頁。
    1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页。
    1地域性是量詞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限於材料的地域性、真實性等原因,這一研究还难以深入,先秦簡帛文献爲這一研究提供了一些可能,附列於此。本文刊於《廣西社舍科學》2010年2期,小有修改。
    2汪維輝《論詞的時代性和地域性》,载《語言研究》2006年6期,第85頁。
    3王國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见之學问》,《王國維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頁。
    4王力《中國語法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47年版,第82页。
    5郭鍚良《先秦稱數法的發展》,《漢語史論集》(增補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311頁。
    6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316页。
    1劉利《(國語)稱數法研究》,载《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93年4期,第70页。
    2向熹《簡明漢語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頁。
    1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40页。
    1王力《漢語語法史》,《王力文集》(第11卷),济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2页。
    2吴福祥等《漢語“数+量+名”格式的来源》,载《中國語文》2006年5期,第38頁。
    3貝羅貝《上古、中古漢語量詞的歷史發展》,載《語言學論叢》(第21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第99頁。
    1楊劍橋《漢語動量詞不產生於先秦說》,载《語言研究》2009年4期。
    2劉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7页。
    1陳寅恪《敦煌劫餘錄序》,《陳寅恪先生論文集》(增订版),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版,第1377頁。
    1簡帛文献的出土,爲漢語量詞史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材料,但其成书时代從戰國直至魏晋,故附於此。本文刊於《中華文化論壇》(作者:李建平、张顯成)2009年4期,小有修改。
    2李若暉《殷代量詞初探》,载《古漢語研究》2000年2期,第79頁。
    3黄載君《從甲文、金文量詞的應用,考察漢語量詞的起源與發展》,载《中國语文》1964年6期,第432頁。
    4何樂士《<左传>的數量》,《古漢語語法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书館,2000年版,第343頁。
    1 24种漢簡为:焦山漢簡、萧家草場簡、未央宫漢簡、清水溝漢簡、高臺漢牘、古人堤漢簡、甘穀漢簡、邗江漢簡、平山漢楬、花果山漢簡、海州漢牘、、胥浦漢簡、東牌楼漢簡、羅泊湾漢簡、大填頭漢簡、孫家寨漢筒、孔家坡漢簡、凤凰山8镜墓漢簡、凤凰山9號墓漢簡、凤凰山10號墓漢簡、凤凰山168號墓漢簡、凤凰山167號墓漢簡、凤凰山169镜墓漢簡、馬王堆3號墓漢簡。
    2 陳近朱《(居延漢簡)中物量詞和稱數法探析》,華东師範大學硕士學位論文,2004年通過,第40-55頁。
    3 董玉芝《<抱樸子>複音詞构詞方式初探》,《古漢語研究》1994年4期,第84頁。
    4 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16頁。
    1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书局,1980年版,第240頁。
    2貝羅员《上古、中古漢語量詞的歷史發展》,《語言學論叢》(第21辑),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第108頁。
    1吴福祥等《漢語“數+量+名”格式的来源》,《中國語文》2006年5期,第387页。
    2郭锡良《從單位名詞到量詞》,《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第34頁。
    1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彙編》,济南:斉魯書社,1995年版,第130頁。
    2整理者认为:“(?),當为器名。”误。比取唐蘭先生觀点,說詳唐蘭《长沙马王堆漢軑侯妻辛追墓出土随葬遣策考释》,載《文史》:第十辑,第26页,中華书局1980年版。
    1傅銘第《關於動量詞“匝”和“周”》,《中國語文》1965年1期,第27頁。
    2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04頁。
    1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北京:中華书局,1965年版,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