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汉代碑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代碑刻包含了两汉时代的碣、碑、墓志、画像石题记、摩崖、石人石兽题字、黄肠石题字、居住建筑类石刻题字等所有的石刻文字,是严谨和规范的学术概念,不包含没有文字的汉代艺术石刻。汉代碑刻是研究汉代社会风俗、意识形态、历史史实以及文化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山东为齐、鲁故地,是儒家孝文化的发祥之地,两汉时期这个地区与丧葬密切相关的石刻文字极为兴盛,是全国汉代碑刻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在曲阜及其周边地区,书法界早就有“中国汉碑半济宁”的说法。
     自北宋时代金石学兴起以来,汉代碑刻一直是传统金石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学术传统。前人在汉代碑刻的文字释读、补史正史、书法艺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成为我们研究这一学术领域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前人的研究多不注重实地考察,关于山东汉代碑刻的基本信息有很多舛误。在汉代碑刻的文字释读、断代研究、真伪辨别等方面,还有不少可以商榷的余地。关于碑的起源和象征意义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就山东全省范围内的汉代碑刻进行过综合的考察与研究。
     本文的主体共分七个部分。
     首先是绪论。第一节是有关概念的辨析,第二节是本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选题的意义,第三节是我国碑刻文字的起源,第四节为汉代碑刻研究历程述评。山东汉代碑刻相关概念的界定是本文立论的起点和基础,我们首先辨别了碑和碑刻这样一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明确了汉代碑刻包含碣、碑、墓志、画像石题记、摩崖等所有汉代石刻文字的概念内涵。本文以山东汉代碑刻为研究对象,包括出土于或现存在山东的、两汉时代的所有石刻文字,也包括两汉之间短暂存在的王莽新朝的石刻文字,主要是作为文物的山东汉代碑刻本身以及作为文献和书法的碑刻文字,而没有把相关碑刻的拓本纳入研究范围。接下来介绍一下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以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我们以考古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山东汉代碑刻进行彻底的调查和清点,尽可能地对每件碑刻进行拍照摄影、测量尺寸、核对文字的工作,整理出更加详尽的山东汉代碑刻目录。利用历史文献学的方法,对历代著录的碑刻文献进行对比、校勘,摘录出前人研究中的问题,并进一步加以分析,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利用古文字学的方法对山东汉代碑刻的文字释读和字体演变进行研究,从文学的角度研究汉代碑刻文献的文体演变过程,从史学的角度研究汉代碑刻在汉代职官地理、政治军事、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学术价值。汉代碑刻是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通过对比同时代汉代简牍书法,正确认识碑刻文字在汉代书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在汉代碑刻研究历程一节中,首先总结了民国之前的汉代碑刻研究,列出了民国前研究汉代碑刻的主要金石著作及其研究成果,然后是解放后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主要的相关研究著作,叙述了前人在汉代碑刻的分类、分期、分区以及画像石题记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文期冀在下述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详细地调查和清点山东汉代碑刻的现存状况,甄别和辨正前人在山东汉代碑刻研究中的成果和问题,研究山东汉代碑刻的年代、地域分布并进行合理分类,深层挖掘汉代碑刻所反映的汉代社会背景,探索山东汉代碑刻的特点及其与周边地区汉代碑刻的关系。
     第一章是山东汉代碑刻综述。第一节在详细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从年代分布、地域分布以及形制分类等三个方面对山东汉代碑刻进行了详尽的综合考察。第二节以表格的形式统计出现存原石以及已经佚失的山东汉代碑刻,山东现存汉代碑刻包括出土于山东而现存于山东之外的碑刻,计113种,不存原石的山东佚失汉代碑刻计54种,最后我们又列出了伪刻的山东汉代碑刻9种。
     第二章是前人在汉代碑刻研究中的问题辨正,分为著录的问题、文字辨识的问题、断代的问题、真伪辨别的问题等。第一节指出了历代代表性金石学著作所存在的问题,简略叙述了近年出版著作中有关山东汉代碑刻的收藏地、尺寸形制等基础性著录错误。第二节是文字辨识的问题,举例说明了前人在几件碑刻文字释读中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新观点,考释出了几个碑刻疑难字。第三节是断代问题,指出前人断代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第四节辨别了几件碑刻的真伪,第五节是我们关于《竹邑侯相张寿碑》的新发现。
     第三章是山东汉代碑刻兴起的社会背景。汉代碑刻的产生和兴盛与汉代特定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从孝道与碑刻、墓祭与碑刻、谶纬与碑刻三个方面综合梳理了两汉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汉代碑刻的关系。两汉时期以孝治天下,举孝廉制度促成了注重名节的社会风气,这是汉代碑刻产生的必要条件。西汉中晚期以后,墓祭成了官僚贵族联络宗族、招待宾客的政治活动,东汉明帝时期创建了上陵礼,确立了皇家祭祀祖先寝陵的制度,是汉代碑刻产生的实际需要。谶纬思想最终决定了碑的形制,碑的整体形状象征碑文颂辞自天而降,得天之正统。
     第四章是山东汉代碑刻学术价值。我们从汉代碑刻与汉代史学、汉代文学、汉代文字学以及书法艺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节总结了山东汉代碑刻文献中的经济史料、政治军事史料以及职官地理史料及其价值;第二节就山东汉代碑刻中的民间歌谣、传记散文和押韵颂辞进行了考察;第三节从隶变研究、通假字研究和对《说文》学价值方面论述了碑刻文字的文字学价值;第四节通过对山东汉代碑刻书法与同时代汉代简牍书法的比较研究,正确认识碑刻文字在汉代书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第五章是山东汉代碑刻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总结出山东汉代碑刻的下述特点:种类丰富,在全国范围内存世量最大,画像石题记出现最早,祭祀孔子的汉代碑刻极具地域特色。为了正确认识山东汉代碑刻在全国的位置,讨论了全国汉代碑刻的分布和分区,并进一步探讨了山东汉代碑刻与周边其他分布区的关系。
     最后是结语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或有待提高的地方以及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构想。
     本文的附录分三部分,附录一是现存山东汉代碑刻的详细资料,包括照片、文字的拓本和主要著录目,附录二是原石已经佚失的山东汉代碑刻资料,包括碑刻文字内容和主要著录目,附录三是《汉碑全集》读后记,指出了《汉碑全集》所收录山东汉代碑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are found on stone tablets, monuments, epitaph, portrait stone prefatory remarks, on cliffs, on huangchang stones,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nd so on. However you do not find Han Dynasty art inscriptions without text. That is a rigorous and established academic concept.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are important material data in studying social customs, the ideology, the historical facts as well as cultural art, and have extremely high academic and artistic value. The study of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has been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raditional epigraphy research ever since epigraphy emerged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it already has nearly a thousand years of academic tradition. So far nobody has carried out the synthesis inspection and research on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all over Shandong province.
     The main body of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even sections.
     First i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related concept discrimination of the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of Shandong, object of the study in topic, research methods, selected topic goals, significance, the origin of the Inscriptions in China, the review of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and so on.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of Shandong are taken as the study objects of this article, including all the carved stone text unearthed or extant in Shandong during Han Dynasty. Then introduce the research technique as well as the goals of the selected topic and their significance. We carried out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nd inventory of the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in Shandong by the field archaeology investigation method, and took photos, measured dimensions, matched the text for each stone as far as possible, and reorganized the more exhaustive contents of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in Shandong. Using the method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carried out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inscription literature of all previous Dynasties, extracted out the problems in previous studies, and carried out further analysis, and then put forward our findings.
     This article will achieve innovative progres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Closely investigate the existing situation of inscription in Shandong, discriminate the results and problems, study the age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of Shandong and reasonably classify, and deeply excavate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in Shandong and the relationships with surrounding area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summary on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of Shandong. The first section is exhaustive and comprehensive survey 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data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age distribution,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shape classification. The second section are the statistics lists on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in Shandong. These lists include about existing,lost and false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in Shandong, for example there are 113 kinds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existing,54 are lost and 9 are false.
     The second chapter clarifies several questions right or wrong on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studied by previous reserches. In this part we tried to solve several problems:recording problem, character recognition problem, dating problem, true or false distinguishing problem and so on.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the arising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The generation and rise of the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ha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articular social background and ideology. We synthesi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onsciousness types in Ha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from filial piety and inscriptions, graveside text and inscriptions, divination and three aspects of inscriptions.
     The fourth chapter is academic value of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of Shandong. We carried on the elaboration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and Han Dynasty history, Han Dynasty literature, Han Dynasty philology as well as Han Dynasty calligraphy art and so on.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of Shandong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In order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position that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of Shandong took in the whole country, we discussed the distribution and district, and further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 and other surrounding distribution areas.
     Last part is a summary of the article-conclusion, pointing out the deficiency and improvement as well as the concept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addition, in the appendix of this article we have listed detailed data about existing and lost Han Dynasty Inscriptions.Last is the impression of Corpus on Carved Stone in Han Dynasty.
引文
①[汉]许慎:《说文解字》,《古文字诂林》第八册,331页;《古文字诂林》第三册,459-462页。
    ②裘锡圭:《“畀”字补释》,裘锡圭著:《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版,90-98页。
    ③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第六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2211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2742-2745页。
    ⑤华学诚等汇证:《杨雄方言校释汇证》,中华书局,2006年版,610页。
    ⑥[清]王念孙著:《广雅疏证》,中华书局,2004年版,264页
    ⑦[清]孙诒让:《札迻》卷二,16页,《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光绪乙未(1895)年版。
    ⑧[宋]娄机撰:《汉隶字源》第三册,日本宽政十年(1798)据明汲古阁刻本的再刻本,14页。
    ①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162-163页;郝本性:《从郑韩故城韩国宗庙碑说起》,赵武安编:《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87-91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1594页、1059页、1310页。
    ③马振智:《试谈秦公一号大墓的椁制》,《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5期,56-59页。
    ④[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242-267页;[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3642页、4172页。
    ⑤任继防撰:《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348页。
    ⑥[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822页、1260-1261页。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153-156页。
    ②徐光冀:《汉代碑刻》,《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162-164页。
    ③《管子·轻重》:“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商君书·徕民》:“今利其田宅而复之三世,此必与其所欲而不使行其所恶也,然即山东之民无不西者矣。”参见陈庆照等注释:《管子房注释解》,齐鲁书社,2001年版,478页:石磊等:《商君书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03页。
    ④[汉]刘向辑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⑤参见邢义田:《试论汉代的关东、关西与山东、山西》,《秦汉史论稿》,(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85-120页。
    ①参见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205页。
    ②参见山东省情网首页:http://www.infobase.gov.cn/。
    ③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19-21页、44-46页。
    ①刘文鹏著:《埃及考古学》,三联书店,2008年版,127-129页。
    ②刘文鹏等著:《古代西亚北非文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216-221页、297-302页、329-330页、345-347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131-136页、198-200页。
    ①高去寻:《小臣系石簋的残片与铭文》,《历史语言所集刊》第二十八本下册,1957年,605页;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506-507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369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0-1982年安阳苗圃北地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6年2期,合订本112-124页。
    ④唐兰:《关于江西吴城文化遗址与文字的初步探索》,《文物》1975年7期,72-76页。
    ⑤丁云等:《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与秦史研究的新认识》,《渤海学刊》1988年3期,80-84页。
    ⑥徐宝贵:《石鼓文整理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606-654页。
    ⑦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1期,1-31页;李晓东:《中山国守丘刻石及其价值》,《河北学刊》1986年1期,74-75页;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15-16页。
    ⑧李学勤:《秦玉版索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2期,41-45页;侯乃峰:《秦骃祷病玉版铭文集解》,《文博》2005年6期,69-75页。
    ⑨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针织厂东周墓》,《文物》2001年12期,41-59页、64页。
    ⑩张龙海:《临淄韶院村出土铭文石磬》,《管子学刊》1988年3期,96页;张龙海、张爱云:《齐国故城内发现一件带铭文石磐》,《文物》2008年1期,95页;林梅村:《秦汉大型石雕艺术的起源》,《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版,138-148页。
    ①张道升:《行气玉铭辑考》,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②“鹿石”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亚欧草原的立于墓地的碑状石刻,大多雕刻有鹿纹图案。“鹿石”在亚欧草原存在于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十三世纪期间,在新疆地区存在于公元前十三世纪至公元11世纪。参见李零:《秦汉礼仪中的宗教》,《中国方术续考》,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174-177页;王博等:《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1-3页、327-345页。
    ③[战国]荀况著,蒋南华等注译:《苟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14页。
    ④[战国]墨翟撰、周才珠等译注:《墨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38-156页。
    ①吴福助著:《秦始皇刻石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版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247、267页。
    ③吴富助:《秦始皇刻石考》,(台湾)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1-44页;林梅村:《秦帝国大型石雕艺术的兴起》,《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版,99-111页。
    ④河北省博物馆:《河北藁城台西村的商代遗址》,《考古》1973年5期,合订本266-271页: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平谷县发现商代墓葬》,《文物》1977年11期,1-8页。
    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册,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127页、570页。李书谦:《虢季墓出土的玉柄铁剑和铜内铁援戈》,《中原文物》2006年6期,92-93页。
    ⑥刘得桢等:《甘肃灵台县景家庄春秋墓》,《考古》1981年4期,合订本298-301页。
    ①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9期,11-25页。
    ②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宝鸡市益门村二号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10期,1-14页。
    ③马承源:《晋侯稣编钟》,《上海博物馆集刊》第7期,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1-17页。
    ④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5期,3-16页。
    ⑤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发掘报告》,《考古》1975年4期,合订本228-240页。
    ⑥华觉明:《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特色及其形成》,《中国冶铸史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3-20页。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100-114页。
    ⑧[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58页。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223-294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1251页。
    ③[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41页。
    ①崔文印:《宋代的金石学》,《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2期,62-71页。
    ②[宋]欧阳修、欧阳棐:《集古录目》,《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926-18007页。
    ③[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1022-1023、600页。
    ④[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51-17852页。
    ⑤余敏辉:《欧阳修的金石证史》,《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3期,68-74页。
    ①[宋]欧阳棐:《集古录目》,《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949页。
    ②[宋]吕大临、赵九成撰:《考古图·续考古图·考古图释文》,中华书局,1987年版,17-18页。
    ③[宋]王黼撰:《宣和博古图》,《钦定四库全书·子部·重修宣和博古图》,乾隆四十九年版。
    ④[宋]薛尚功撰:《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宋]王俅撰:《啸堂集古录》,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民国11年版。
    ①[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44页。
    ①[宋]洪适撰:《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 82-83页。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337-338页。
    ①[宋]刘球编:《隶韵》,中华书局,1989年版,11页。
    ②[宋]娄机撰:《汉隶字源》六卷,日本宽政十年(1798)据明汲古阁刻本的再刻本。
    ③[宋]郑樵撰:《通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1843-1904页。
    ④[宋]曾巩撰:《金石录跋》,《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三十八册,147-152页。
    ①朱剑心:《金石学》,文物出版社,1981年新一版,28页。
    ②[元]吾邱衍撰:《周秦刻石释音》,《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三十五册,27-45页。
    ③[元]潘昂宵撰:《金石例》,《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三十九册,507-574页。
    ④李学勤等编:《四库大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733页。
    ⑤[明]盛时泰:《苍润轩碑跋》,《史料》第二辑第二册,1589-1622页。
    ⑥[明]陶宗仪:《古刻丛钞》,《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册,7589-7624页。
    ⑦[明]都穆:《金薤琳琅》,《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册,7625-7773页。
    ⑧[明]杨慎:《金石古文》,《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二册,9369-9436页。
    ⑨[明]赵蛹:《石墨镌华》,《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581-18662页。
    ⑩[明]于栾正:《天下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二册,797-874页。
    ①[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二册,9191-9304页。
    ②[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63-18728页。
    ③[清]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93年版,10495页。
    ①[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29-19080页。
    ②[清]武亿:《授堂金石跋》,《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9081-19302页。
    ③《诗·大雅·文王》中的原句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参见:《十三经注疏》,1815年阮元刻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503页。
    ④[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册,7303-7304页、7322-7323页。
    ⑤[清]钱大昕:《山左金石志序》,《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九册,14327页。
    ①[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九册,14422-14423页、14419页。
    ②[清]王昶:《金石萃编》,《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一册,3页、126-133页。
    ①[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中华书局,1994年版,559-561页。王德毅:《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叙录》,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1-2页。
    ②朱剑心:《金石学》,文物出版社,1981年新一版,35-41页。
    ③黄永年:《碑刻学》,《新美术》1999年第3期,4-16页。
    ④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坿蔡邕考》、《汉碑之研究下碑碣》,日本东京雄山阁,1935年版。
    ①新文丰编辑部:《石刻史料新编》,台湾省新文丰出版公司。第一辑30册,1977年版;第二辑20册,1979年版;第三辑40册,1986年版;第四辑10册,2006年版。
    ②容媛辑录、胡海帆整理:《秦汉石刻题跋辑录》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③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共两卷,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④徐玉立主编:《汉碑全集》共六卷,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⑤高文:《汉碑集释》,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⑥李樯:《秦汉刻石选译》,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⑦山东文物总店编:《山东秦汉碑刻》,齐鲁书社,1984年版。
    ⑧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
    ⑨济宁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孔孟之乡石刻碑文选》,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版。
    ⑩包备五:《齐鲁碑刻》,齐鲁书社,1996年版。
    ①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版。
    ②西林昭一、陈松长:《新中国出土书迹》,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146-196页。
    ③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本文篇》,日本东京同朋社,1994年版。
    ④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本文篇,东京同朋舍出版,1994年版,323-349页。永田英正著、周长山译:《汉代石刻该说(上)》,《文物春秋》2002年5期,66-75页;《汉代石刻该说(下)》,《文物春秋》2002年6期,66-78页。
    ①张晓旭:《秦汉碑刻研究(上篇)》,《南方文物》2000年1期,101-118页:《秦汉碑刻研究(下篇)》,《南方文物》2000年2期,84-94页。
    ②浦野俊则、刘艺译:《汉碑的分类与书风》,《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版,89-97页。
    ③王思礼、赖非:《汉碑源流、分期和碑形释义》,《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版,24-36页。
    ④赖非著:《齐鲁碑刻墓志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12-20页。
    ⑤杨爱国:《汉代画像石榜题略论》,《考古》2005年5期,59-72页。
    ⑥王滢:《山东江苏汉代画像石榜题研究》,《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320-415页。
    ⑦赖非:《山东汉代画像石榜题》,《美术研究》1994年2期,23-28页。
    ⑧邢义田:《格套、榜题、文献与画像解释》,《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美术与考古(上册)》,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5年版,175-215页。
    ①王思礼、赖非:《汉碑源流、分期和碑形释义》,《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版,24-36页。
    ②参见山东省情网行政区划:http://www.infobase.gov.cn/overview/2009overview/201003/article_124.html。
    ①东汉时期的山东历史地图取自《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7年版,35页。
    ②任城国为章帝元和元年(84)分东平国所置,济北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时复分泰山郡所置,其它郡国均自西汉。参见《后汉书·郡国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3429-3459页。
    ①古文字诂林编撰委员会编:《古文字诂林》第八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29页。
    ②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1047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146-153页。
    ④[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251-252页。
    ⑤华玉冰:《试论秦始皇东巡的“碣石”和“碣石宫”》,《考古》1997年10期,81-86页;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姜女石工作站:《辽宁绥中县石碑地秦汉宫城遗址1993-1995年发掘简报》,47-57页;《辽宁绥中“姜女石”秦汉建筑群址石碑地遗址的勘探与试掘》,36-46页。
    ⑥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67-68页。
    ①[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813-817页。
    ②任尚平戎碑:李遇春《新疆巴里坤县新发现东汉任尚碑的初步考察》,《考古与文物》1982年4期;裴岑纪功碑:《汉碑全集》433-442页;沙南侯获碑:《汉碑全集》446-450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3085页、3641-3643页、4172-4273页。
    ④[晋]司马彪撰:《后汉书·祭祀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3165-3170页。
    ①[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862页、1280-1284页、1487页、1301页、1851-1852页、2188页。
    ②黄士斌:《河南偃师县发现汉代买田约束石券》,《文物》1982年12期,17-20页。
    ③[宋]洪适撰:《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64-65页、163-164页。
    ①参见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本文篇》,日本东京同朋社,1994年版,328-336页。
    ②马振智:《试谈秦公一号大墓的椁制》,《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5期,56-59页。
    ③[晋]司马彪撰:《后汉书·祭祀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3164-3166页
    ④参见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现存的汉碑》,《文物》1964年5期,10-21页;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52-55页。袁安碑的碑文如下:司徒公汝南女阳袁安召公,授易孟氏□。永平三年二月庚午,以孝廉除郎中,四□十一月庚午,除给事谒者,五年四月乙□,迁东海阴平长,十年二月辛巳,迁东平□城令,十三年十二月丙辰,拜楚郡□守,十七年八月庚申,征拜河南尹,□初八年六月丙申,拜太仆,元和三年五□丙子,拜司空,四年六月己卯,拜司徒。孝和皇帝加元服,诏公为宾。永元四年□月癸丑薨,闰月庚午葬。
    ⑤谢雁翔:《四川省郫县犀浦出土的东汉残碑》,《文物》1974年4期,67-71页;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70-71页。王孝渊碑的碑文如下:永初二年七月四日丁巳,故县功曹、郡掾□□孝渊卒,呜呼□孝之先,元紬关东,丧秦猲益,功烁纵横,汉徙豪杰,迁□□梁,建宅处业,汶山之阳,崇誉休□,昌与比功,故刊石纪,□德所行,其辞曰:惟王孝渊,严重毅□,□怀慷慨,…清约节俭,进退应名,□□□□,称其…坚孚□发…璧参之□,两伯□□,□□公坟,造墓门□侧…敞恍耀立,□俾□□,□功□□,□□承哀,□□踰□…思相□偏羕,维将荡荡,隆崇□大,协同建石,立碑显功,爰示后世,台台勿忘,子子孙孙,秉承久长。永建三年六月始旬丁未,造此石碑,羊吉万岁,子孙官贵。工人张伯严主。
    ①[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3164-3170页、822页、1261页、1606页、2063页、2067页、2121页、2225-2227页、2471-2472页、2482页、2688-2690页、2794页、2799-2780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3533-3534页。
    ②[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1260页、1730-1731页、1972页、2007页。
    ①蒋英炬等:《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4-5页。
    ②武氏墓群石刻现在的排列位置:最前面为石狮一对,其后为石碑两块,画面近处的为武斑碑,远处的是无字碑,再后面为子母阙一对。石阙的大部原埋于地下,1964年在原位置起升至现在的地面。石狮的记载最早见于清末民初日人关野贞的《中国文化史迹》。参见常盘大定、关野贞:《中国文化史迹·解说下》,祛藏馆出版,1976年版,第八卷108页。
    ③巫鸿著、柳杨等译:《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三联书店,2006年版,42-43页。
    ④天津市文物管理处:《武清县发现东汉鲜于璜墓碑),《文物》1974年8期,68-72页;天津市文物管理处考古队:《武清东汉鲜于璜墓》,《考古学报》1982年3期,合订本351-366页。
    ①[宋]洪适撰:《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81-83页。
    ②参见张鹤泉:《东汉故吏问题试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5期,8-14页。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1947页。
    ②[唐]魏征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940页。
    ①[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40页、118页、149-150页、237-238页、
    ②[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658页。
    ③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72-488页。
    ④[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354页。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1379-1380页、2052页。
    ②[汉]蔡邕撰:《蔡中郎集》卷六,明嘉靖二十七年刻本,18-19页。
    ③赵万里撰:《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三册,42-43页。
    ①赵超著:《古代墓志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102-116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1128-1144页。
    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考古》1960年9期,15-28页;甘肃省博物馆等编:《武威汉简》,中华书局,2005年版,图版32。
    ④南阳地区文物队等:《唐河汉郁平大尹冯君孺人画象石墓》,《考古学报》1980年2期,合订本239-262页。
    ⑤黄展岳:《早期墓志的一些问题》,《文物》1995年12期,51-58页。
    ⑥赵万里撰:《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三册,35-36页。
    ①南京博物馆等:《东汉彭城相缪宇墓》,《文物》1984年8期,22-29页。
    ②李银德等:《东汉永寿元年徐州从事墓志》,《文物》1994年8期,93-95页;周晓陆:《缪纡墓志读考》,《文物》1995年4期,83-87页。
    ③李储森等:《山东发现东汉墓志一方),《文物》1998年第6期,73页、89页。
    ①参见信立祥:《汉画像石的分区与分期研究》,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237-250页。信立祥在后来的《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中,增加河南洛阳地区把全国画像石分为五个区。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13-21页。
    ②[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31页。
    ③欧阳摩一:《论汉画像石文字榜题和题记》,《东南文化》2008年1期,61-65页。
    ④赖非:《山东汉代画像石榜题》,《美术研究》1994年2期,23-28页;杨爱国:《汉代画像石榜题略论》,《考古》2005年5期,59-72页。
    ⑤李格非:《汉语大词典》简缩本,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601页。
    ⑥[战国]韩非子撰、[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332页、343页。
    ⑦[南朝宋]刘义庆著、张口之译注:《世说新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601页。
    ①[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148页。
    ②[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1963页。
    ①[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昭明文选译注》第一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541-545页。
    ②张从军著:《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齐鲁书社,2004年版,77-101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2653页、2948页、3085页、3627页。
    ②[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851-852页、1258页、1528-1534页、1630-1643页、1799-1804页、2846页、2853页。
    ①蒋英炬:《孝堂山石祠管见》,《汉代画像石研究》,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204-218页。
    ②张从军著:《黄河中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齐鲁书社,2004年版,77-186页。
    ③崔忠清等:《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齐鲁书社,2001年版,1-9页。
    ①[南唐]徐锴撰:《说文解字系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234页。
    ②[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741页。
    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2期,3-15页。
    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阳陵考古队:《汉景帝阳陵考古新发现(1996-1998)》,《文博》1999年6期,3-11页。
    ⑤李遇春:《汉长安城建章宫东阙及宫阙研究》,《汉长安城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610-613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482页。
    ②邢义田:《格套、榜题、文献与画像解释》,《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美术与考古(上册)》,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5年版,175-215页。
    ①蒋英炬、吴文祺著:《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52-60页。
    ①郭荣章编著:《石门石刻大全》,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71-74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褒斜道石门附近栈道遗迹及题刻的调查》,《文物》1964年11期,2542页。
    ②王思礼等:《云峰刻石调查与研究》,齐鲁书社,1992年版,50-51页。
    ③顾铁符:《西安附近所见西汉石雕艺术》,《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1期,5页;汤池:《西汉石雕牵牛织女辨》,《文物》1979年2期,87-88页。
    ④王丕忠:《霍去病墓》,《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255页;陈直:《陕西兴平县茂陵镇霍去病墓新出土左司空石刻题字考释》,《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11期,63页。
    ①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版,149-157页;王博等:《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3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4112-4114页。
    ③[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406-407页。
    ④[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433页。
    ⑤黄展岳:《汉代诸侯王墓论述》,《考古学报》1998年1期,11-33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⑦徐州博物馆等:《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⑧狮子山楚王陵发掘考古队:《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8期,4-47页。
    ⑨邱永生等:《徐州再次发现西汉楚王墓》,《中国文物报》1990年12月29日第一版。
    ⑩南京博物院等:《铜山龟山二号西汉崖洞墓》,《考古学报》1985年1期,119-134页。
    (11)徐州博物馆:《徐州石桥汉墓清理报告》,《文物》1984年11期,22-40页。
    (1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河南省商丘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13)山东省博物馆:《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5期,39-44页。
    (14)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83年4期,合订本471-500页。
    ①[战国]吕不韦著、张双棣等译注:《吕氏春秋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260页。
    ②参见黄展岳:《汉代诸侯王墓论述》,《考古学报》1998年1期,11-33页。
    ③参见赵振华:《洛阳东汉黄肠石题铭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2-7页。
    ④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2期,127-194页。
    ⑤济宁市文物管理局:《山东济宁市肖王庄一号汉墓》,《考古学集刊》第十二集,41-112页。
    ⑥南京博物院:《徐州土山东汉墓清理简报》,《文博通讯》15期,1977年9月,18-23页。
    ⑦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涧滨东汉黄肠石墓》,《文物》1993年5期,24-26页:余抚危等:《洛阳东关东汉殉人墓》,《文物》1973年2期,55-62页;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机车工厂东汉壁画墓》,《文物》1992年3期,27-34页。
    ⑧济宁市文物管理局:《山东济宁市肖王庄一号汉墓》,《考古学集刊》第十二集,41-112页。
    ①杨鸿勋著:《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60-62页。
    ②驹井和爱:《曲阜鲁城の遗蹟》,东京大学文学部考古学研究室,1951年版,9-11页。
    ③韩伟东、刘学连:《临淄石刻撷英》,《书法丛刊》2007年6期,23-30页。
    ④杨鸿勋著:《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228-284页。
    ⑤韩伟东、刘学连:《临淄石刻撷英》,《书法丛刊》2007年6期,23-30页。
    ⑥承蒙刻石的发现者汶上县博物馆原馆长董文华先生面告。
    ⑦[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1684页。
    ①《鲁北陛刻石》的铭文内容为“鲁六年九月所造北陛”,现一般认为“鲁六年”为鲁恭王六年即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我们根据“东亚文化协议会’,1942年发掘情况的报
    告,认为“鲁六年”为鲁孝王六年(昭帝始元四年,公元前83)的可能性最大,但亦不排除鲁恭王六年的可能性,具体论述见本文第二章第三节。
    ②《五凤刻石》,根据金明昌二年(1191)刻石发现者高德裔的跋文,刻石出土于“鲁灵光殿西南(?)步太子钓鱼池”,但高氏所谓“太子钓鱼池”到底是现在什么地方无法确认。
    ①《议郎赵相刘君墓门题记》见于郑业教《独笑斋金石文考第二集》(1916)和马子云等《碑帖鉴定》(1993),郑业教云墓门在济南东平陵旁,马子云等记石藏山东省博物馆。我
    们在山东省博物馆调查时没有发现此墓门,存疑待考。
    ①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2154-2155页。
    ②永田英正:《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东京同朋舍出版,1994年版,258-259页。
    ①参见许世瑛编著:《中国目录学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印行,1982年版,222页。
    ①[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49页。
    ②[宋]洪适撰:《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82-83页。
    ③[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72、232页。
    ④[宋]洪适撰:《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301-302页。
    ⑤[清]武亿:《授堂金石文字续跋》,《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9168页。
    ①[清]翁方纲:《隶韵考证》,刘球《隶韵》附录,中华书局,1989年版,237页。
    ①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共2卷,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②徐玉立:《汉碑全集》共六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①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考释在18-19页,拓片在151页。
    ②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五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1520-1521页。
    ③马子云等:《碑帖鉴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62页。
    ④孙永汉:《续修曲阜县志》卷八艺文志·金石·各种金石类,济南同志印刷所,民国二十三年,54页。
    ⑤蒋英炬:《略论曲阜“东安汉里画象”石》,《考古》1985年12期,合订本1130-1135页。
    ⑥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考释在10页,拓片在141页。
    ⑦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齐鲁书社,2001年版,6-7页。
    ⑧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2133-2135页。
    ①马子云等:《碑帖鉴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83页。
    ②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2131-2132页。
    ③夏曾德:《续历城县志金石考》,‘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二十五册,390-391页。
    ①[清]陆耀遹:《金石续编》,《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四册,3007-3010页。
    ②徐森玉:《西汉文字初探》,《文物》1964年5期,1-9页。
    ③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考释在31-33页,拓片在161页。
    ④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62-66页。
    ⑤李玲璞主编:《古文字诂林》第2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95页;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3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89页。
    ⑥骈宇骞编著:《银雀山竹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76页、104页。
    ⑦陈松长编著:《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87页,
    ①《汉语大字典》字形组编:《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141页。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1929页、2537页、2917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1995页。
    ④参见马新:《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宗族》,《文史哲》2000年4期,100-107页。
    ⑤[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497-498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1642页。
    ②韩伟东、刘学连:《临淄石刻撷英》,《书法丛刊》2007年6期,23-30页。
    ③泗水县文管所:《山东泗水南陈东汉画像石墓》,《考古》1995年5期,合订本390-395页。
    ①周建军等:《山东巨野新出土东汉<渡君碑>》,《书法丛刊》2004年4期,3-8页。
    ②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三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906-916页。
    ③济宁地区文物组等:《山东嘉祥宋山1980年出土的汉画像石》,《文物》1982年5期,60-70页。
    ④王恩田:《安国祠堂题记释读补正》,《考古与文物》1989年1期,84-91页。
    ⑤[清]顾蔼吉编撰:《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11页。
    ⑥[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827页。
    ⑦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日本同朋舍出版,1994年版,128-129页。
    ①[汉]许慎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译》,岳麓书社,1997年版,1435页。
    ②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二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338页。
    ③[汉]许慎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译》,岳麓书社,1997年版,1431页。
    ④[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册,7309-7313页。
    ⑤高文著:《汉碑集释》(修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1-76页。
    ⑥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本文篇》,东京同朋舍出版,1994年版,53-58页。
    ⑦[宋]夏竦编:《古文四声韵》,中华书局,1983年版,41页。
    ⑧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望山楚简》,中华书局,1995年版,118页。
    ⑨汤余惠:《包山楚简读后记》,《古文字诂林》第三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409页。
    ⑩[金]韩孝彦撰:《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四库存目丛书》经部第187册影影印明成化七年摹刻本。
    ①谢雁翔:《四川省郫县犀浦出土的东汉残碑》,《文物》1974年4期,67-71页。
    ②徐无闻:《<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前言》,《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二期,81-85页。
    ③[宋]陈彭年等、余迺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398页.
    ④[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1956-1957页.
    ①东亚文化协议会: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占领北平,1938年8月中日联合成立“东亚文化协议会”,由当时成立于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长”汤尔和任会长,1940年汤尔和死后,北京大学文学院长周作人任会长,副会长是著名学者傅增湘和东京大学校长平贺让。“东亚文化协议会”1945年解散。参见周作人:《“东亚文化协会”为何物》,《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35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58-162页。
    ①驹井和爱:《曲阜鲁城の遗蹟》,东京大学文学部考古学研究室,1951年版。
    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版,46-49页、195-198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汉长安城窑址发掘报告》,《汉长安城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57-81页,又载于《考古学报》1994年1期。《汉长安城北宫的勘探及其南面砖瓦窑的发掘》,《汉长安城遗址研究》,106-119页,又载于《考古》1996年10期。《汉长安城长乐宫二号建筑遗址发掘报告》,《汉长安城遗址研究》,181-212页,又载于《考古学报》2004年1期。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380-383页、1842-1843页。
    ②山东省博物馆:《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5期,39-43页、54页。
    ③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28-30页。
    ④[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410-411页、2413-2414页。
    ⑤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考释在3-9页,拓片在138-139页。
    ①顾承银等:《山东金乡鱼山发现两座汉墓》,《考古》,1995年5期,合订本385-389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160页、33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2545页。
    ①[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十九册,14274页。
    ②[清]汪鋆:《十二研斋金石过眼录》,《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册,7809页。
    ③[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六册,5045-5046页。
    ④[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六册,4111页。
    ⑤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考释在35-36页,拓片在166页。
    ⑥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同朋舍出版,1994年版,《图版释文篇》310-311页,《本文篇》311页。
    ⑦骈宇骞编著:《银雀山汉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257页。
    ⑧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六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21-825页。
    ①[清]孙葆田:《山东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381页。
    ②[民国]舒孝先:《临淄金石志》,《史料》第三辑第二十七册,541页。
    ③[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113页。
    ④[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3295页。
    ⑥[汉]应劭撰、孙星衍校集:《汉官仪》,《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版,147页。
    ①[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85年版,158页、168页、189页、263页。
    ②[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112-113页。
    ③蒋英炬等:《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15-16页。对武氏祠石狮子的描述:“东石狮高1.26、身残长1.58米,右前爪下按一卷曲小兽,除尾和右后足残损外,余保存完好。西石狮高1.28、身残长1.48米,石狮残损较甚,尾部、左前足和右后足均残缺,嘴巴也略残。”
    ④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汉碑说略》,9页。
    ①施安昌:《关于五凤二年石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4期,74-81页。
    ②顾鳌:《汉五凤石函记》,《说文月刊》第二卷,民国三十一年版,429-432页。
    ③郑岩:《汉画像石拓片辨伪》,《中国之韵》2008年4期,108-115页。
    ①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2240-2241页。
    ②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243页。
    ③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新版,236页。
    ④张彦生:《善本碑帖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36页。
    ⑤傅惜华:《汉代画像全集》初编,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图谱丛刊,1950年版,图219.
    ⑥李发林:《略谈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及其分期》;《考古》1965年4期,合订本199-204页。
    ①蒋英炬:《关于“鲍宅山凤凰画象”的考察与管见》,《文物》1997年8期,37-42页。
    ②[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二册,9209-9210页。
    ③[清]万经等着、陈洙重校:《汉魏碑考》,《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三十五册,83-84页。
    ④程章灿:《读<张迁碑>志疑》、《<张迁碑>再志疑》,《古刻新诠》,中华书局,2009年版,17-51页。
    ⑤裘锡圭:《甲骨文字特殊书写习惯对甲骨文考释的影响举例》,裘锡圭著:《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版,151-153页。
    ①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第十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3699页:裘锡圭:《释殷墟卜辞中与建筑有关的两个词-“门塾”与“自”》,裘锡圭著:《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版,190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1263、2266页。
    ③[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549页。
    ④[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88-89页。
    ①[明]宋濂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346页、3654页。
    ①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00-306页。
    ②[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1670-1671页、261页、1279-1280页、288页。
    ①[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2722-2723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2525页、3107页。
    ③参见安作璋等主编:《山东通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新版,212-214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156、166页。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2961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2457页、2755页。
    ④[战国]吕不韦撰、张双棣等译注:《吕氏春秋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379-380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1706、1719页。
    ②[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2051、2546、2694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2556-2561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3078页。
    ③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西郊发现汉代石阙清理简报》,《文物》1964年11期,13-22页。
    ④安居香山等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533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250、338页。
    ②安居香山等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059页。
    ③[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134、189、251、261、3051页。
    ①参见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17-120页。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1945页。
    ③[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540-541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2732页。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2034-2048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2791页。
    ④[汉]桓宽著:《盐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65-72页。
    ⑤[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3084-3086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2653页。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西安南郊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申报材料,18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3717、3707、3092页。
    ①[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645、581、659、682、99页。
    ②[清]赵翼撰:《陔余丛考》,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677页。
    ③[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3103页。
    ④参见马怡:《汉代的计时器及相关问题》,《中国史研究》2006年3期,17-36页。
    ①[汉]应劭撰:《汉官仪》,《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版,182页。
    ②[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371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2726页。
    ④[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137页。
    ⑤[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1302-1303、2159-2160页。
    ①戴应新等:《陕西绥德黄家塔东汉画像石墓群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8年5、6期,251-261页。
    ②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54-156页。
    ③顾颉刚:《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72页。
    ①任继昉纂:《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339页。
    ②[南唐]徐锴撰:《说文解字系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44页。
    ③[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90页。
    ④[南朝梁]刘勰撰、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34页。
    ⑤[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1912页。
    ⑥[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252、1950页。
    ⑦[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842、705页。
    ①[战国]墨翟著、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221页。
    ②安居香山等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009、971、1059、859、883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4078-4114页。
    ①中日联合考古队:《汉长安城桂宫四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1期,3-15页。
    ②[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3165页。
    ③安居香山等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76、246、411、578、1001页。
    ①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12-13页。
    ②刘文鹏著:《埃及考古学》,三联书店,2008年版,导论28-29页、191-196页。
    ③刘文鹏等著:《古代西亚北非文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209-308页。
    ④金其桢著:《中国碑文化》,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156-159页。
    ⑤[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349-353页。
    ①[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2215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922、1072、153页
    ③顾颉刚等:《鲧禹的传说》,《古史辨》第七册下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142-195页。
    ④裘锡圭:《燹公盨铭文考释》,《中国出土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6-77页。
    ⑤安居香山等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76页。
    ⑥[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2652-2853页。
    ⑦[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62年版,2077-2081页。
    ⑧陈宏天等主编:《昭明文选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134-136页。
    ⑨[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393页。
    ①[宋]洪适撰:《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424页。
    ②高文著:《汉碑集释》(修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2-36页。
    ③曹植:《与吴季重书一首》,《昭明文选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10-15页。
    ④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日本东京同朋社,1994年版,142-143页。
    ⑤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编:《侯马盟书》(增订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1-21页。
    ⑥[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1709-1717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776、922页。
    ②[宋]李诫撰:《营造法式》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54年重版,71页。
    ③[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922、778页。
    ④[南朝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1479页。
    ⑤[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82页。
    ⑥[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1315-1317、3428-3434页。
    ①[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72页。
    ②安居香山等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81-282页。
    ③[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315-368页。
    ④谢雁翔:《四川郫县犀浦出土的东汉残碑》,《文物》1974年4期,67-71页。
    ⑤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5-19页: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东京同朋社出版,1994年版,266-267页。
    ⑥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15-16页。
    ⑦据明代牛运震的《金石图说》,现存河北元氏县《白石神君碑》的碑座亦为龟跌,与《王舍人碑》一样立于光和六年,但此碑的原碑座已经佚失,本文不做讨论。
    ①安居香山等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971-973、863-864、1259页。
    ②[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1982页。
    ③[汉]蔡邕:《陈仲弓碑文一首》,《昭明文选译注》第六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499-507页。
    ④杜香文著:《元氏封龙山汉碑群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145-175页;[明]牛运震等:《金石图说》,《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二册,963-965页。
    ①杜香文著:《元氏封龙山汉碑群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9-33、58-81页。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159-160、327-328页。
    ③徐玉立:《汉碑全集》共六卷,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①参见王思礼等:《汉碑源流、分期和碑形释义》,《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版,24-36页。
    ②[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中华书局,2005年版,57-58页。
    ③[宋]宋祁撰:《宋景文笔记》,《学海类编》第六十九册,上海涵芬楼影印本,1920年。
    ④马振智:《试谈秦公一号大墓的椁制》,《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5期,56-59页。
    ⑤[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1310、1059页。
    ⑥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文物出版社,162-163页;郝本性:《从郑韩故城韩国宗庙碑说起》,《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87-91页。
    ⑦赖非著:《齐鲁碑刻墓志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10页。
    ①[晋]司马彪撰、刘昭注补:《后汉书·礼仪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3148页。
    ②[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778、922页。
    ③德州行署文化局文物组等:《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早期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9期,18-24页。
    ④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平顶山市北溃村两周墓地一号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88年1期,30-44页。
    ⑤[清]吴大澄撰:《古玉图考》,光绪十五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1-18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133-137页。
    ⑦安居香山等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76、1150-1151页。
    ⑧参见周南泉:《中国古代的圭》,《故宫博物院院刊》1992年3期,11-25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704页。
    ②南京博物院:《江苏仪征石碑村汉代木椁墓》,《考古》1966年1期,14-20页;南京博物院:《东汉铜圭表》,《考古》1977年6期,合订本407408页。
    ③[宋]李诫撰:《营造法式》,商务印书馆,1954年重版,第一册71页、第三册139页。
    ④[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1766页.
    ⑤参见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271-291页。
    ①[汉]刘安等、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570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3675页。
    ③[汉]王充撰、黄晖著:《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中华书局,1990年版,858-859页。
    ①陈直著:《两汉经济史料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179-180页。
    ②马大英著:《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359-361页。
    ③[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115、1459页。
    ①徐州博物馆等:《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35-39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731-732页。
    ③参见安作璋等:《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2007年第2版,224-229页。
    ④[晋]司马彪撰:《后汉书·百官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3581、3144、3610页。
    ⑤[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718、1424-1425、2521页。
    ⑥赵振华著:《洛阳东汉黄肠石题名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3页。
    ⑦济宁市文物管理局:《山东济宁市肖王庄一号汉墓》,《考古学集刊》第十二集,41-112页。
    ①杨爱国著:《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132-135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3641-3643页。
    ③参见刘志远:《汉代市井考-说东汉市井画像砖》,《文物》1973年3期,52-56页;陈乃华:《论汉代的市》,《山东师大学报》2001年2期,92-94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46页。
    ①[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400、148、300-309、2132、288、2300页。
    ②参见蒋英炬等:《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52-105页。
    ①[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42-18743页。
    ②杨爱国:《汉代画像石榜题略论》,《考古》2005年5期,59-72页。
    ③[南朝梁]刘勰撰、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114页。
    ①[战国]屈原等、蒋天枢校释:《楚辞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4-5页。
    ②参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35-236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1708、1048、3305页。
    ①[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327、3281、2244、358、2362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1052页、1069页。
    ②[战国]屈原等、蒋天枢校释:《楚辞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170-171页。
    ③[汉]张衡:《四愁诗》,陈宏天等:《昭明文选译注》第三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399-403页。
    ④[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450-451页。
    ①秦公辑:《碑别字新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②本节的小篆、秦简等字形均取自《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③参见赵平安著:《隶变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10页。
    ①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78页。
    ②刘起釪:《关于隶古定与河图洛书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2期,38-46页。
    ①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3期,1-18页。
    ②[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3951、4172页。
    ①[汉]刘向辑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402-403页。
    ②程士德主编:《素问注释汇粹》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52-53页。
    ③[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3953、257、289页。
    ④[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2279、2388、2143页。
    ⑤[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一,听雨斋刊本,乾隆五十三年(1788),21-22页。
    ⑥[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27、2721、139、569、2215、1092页
    ①[宋]陈彭年等、余廼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137、98、126页。
    ②[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111-112页。
    ③参见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67-96页。
    ④赖非、王思礼:《汉代通俗隶书类型》,,《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版,192-220页。
    ⑤刘涛等:《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的书体、书法与书写者》,《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81-83页。
    ①陈佩芬著:《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东周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471-473页
    ②四川省博物馆等:《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82年1期,1-21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①[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1990页。
    ②[清]武亿:《授堂金石跋》,《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9101-19102页。
    ①[晋]司马彪撰:《后汉书·祭祀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3164-3165页。
    ②赖非:《山东汉代画像石榜题》,《美术研究》1994年2期,23-28页。
    ③[清]康有为撰:《广艺舟双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73、77页。
    ④罗振玉、王国维编著:《流沙坠简》影印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
    ⑤薛英群著:《居延汉简通论》,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26页。
    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⑦甘肃省博物馆等:《武威汉简》,中华书局,2005年版;武威地区博物馆:《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墓》,《文物》1993年10期,28-39页。
    ⑧张学正:《甘谷汉简考释》,《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85-141页。
    ①纪南城凤凰山汉墓发掘整理组:《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9期,1-8页。
    ②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③山东省博物馆等:《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文物》1974年2期,15-26页。
    ④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69-77页
    ⑤参见骈宇骞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17-24页。
    ⑥[清]阮元撰:《揅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591-598页。
    ⑦[清]包世臣撰:《艺舟双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⑧[清]康有为撰:《广艺舟双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①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图版148、146、94、164、153、158。
    ①张学正:《甘谷汉简考释》,《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85-141页。
    ②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69-98页。
    ①参见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书法艺术》,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1-52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3107页。
    ②[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1368页。
    ③吴福助著:《秦始皇刻石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版。
    ①[晋]司马彪撰:《后汉书·祭祀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3164-3170页。
    ②孙机著:《汉代物质文化图说》(增订本),2008年版,480-483页。
    ③[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4078-4079页。
    ④[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34页。
    ①赖非著:《齐鲁碑刻墓志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12页。
    ②胡海帆编:《秦汉刻石文字要目》,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681-647页。
    ①赖非著:《齐鲁碑刻墓志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12-20页。赖非先生所指的汉碑是狭义概念,专指东汉以来形成的、具有形制制度的碑,包括碑首、碑身、碑座。
    ②[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77页。
    ③[北魏]郦道元注、杨守敬等疏:《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778页。
    ④[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432-436页。
    ①[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3627页。
    ①[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2545页。
    ②北京文物工作队:《北京西郊发现汉代石阙清理简报》,《文物》1964年11期,13-22页。
    ③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北庄汉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2期,127-194页。
    ④济宁市文物管理局:《山东济宁市肖王庄一号汉墓》,《考古学集刊》第十二集,41-112页。
    ①驹井和爱:《曲阜鲁城の遗蹟》,11-13页。图版八和图版九。称“鲁六年在铭刻石”。
    ②徐森玉:《西汉文字初探》,《文物》1964年5期,1-9页。称“鲁北陛石题字”。
    ③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3石。称“鲁北陛刻石”。
    ①孔繁银:《曲阜两汉碑刻》,《孔子故里史迹考略》第三辑,46-62页。称“北陛刻石”。
    ②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2页,拓片在136页。称“北陛石”。
    ③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69页,作品考释在566页。称“北陛石题字”。
    ④马子云等:《碑帖鉴定》,20页。称“鲁北陛石题字”。
    ⑤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3页。《本文篇》,3页。称“鲁北陛石题字”。
    ⑥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1页。称“鲁六年北陛石碣”。
    ⑦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6-7页。称“鲁北陛石题字”。
    ⑧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红土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83年4期,合订本471-499页。
    ⑨令盒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红土山西汉墓黄肠石刻”。
    (11)[明]赵崡:《石墨镌华》,《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594页。称“汉五凤二年残字”。
    ⑩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30-32页。称“巨野红土山西汉墓黄肠石”。
    (12)[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81页。称“汉五凤二年砖”。
    (13)[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42页。称“鲁孝王刻石”。
    (14)[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9194-9195页。称“鲁孝王刻石”。
    (15)[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896-897页。称“鲁孝王石刻”。
    (16)[清]王澍:《竹云题跋》,《辑录》,179页。称“西汉五凤题字”。
    (17)[清]全祖望:《鲒埼亭集》,《辑录》,177页。称之为“砖”,全称“汉鲁灵光殿钓鱼池砖”。
    (18)[清]查礼:《铜鼓书堂遗稿》,《辑录》,178页。称“五凤二年残字”。
    (19)[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史料》第二辑第八册,5971-5972页。称“五凤二年砖刻”,但内文称“石”。
    ①[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300-7301页。称“五凤二年刻石”。
    ②[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18页。称“五凤石刻”。
    ③[清]潘相纂:乾隆版《曲阜县志》卷五十一金石,谓“汉五凤石刻篆文十三字”。
    ④[清]孙星衍:《寰宇访碑录》,《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852页。称“鲁孝王刻石”。
    ⑤[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90-91页。称“鲁孝王石刻”。
    ⑥[清]冯云鹏等:《金石索》,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997-998页。称“汉五凤石刻”。
    ⑦[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35-18736页。称“五凤二年刻石”。
    ⑧[清]叶奕苞:《金石录补》,《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8995页。称“汉鲁孝王刻石”。
    ⑨[清]觉罗崇恩:《香南精舍金石契》,《史料》第二辑第六册,4986页。称“汉五凤二年鲁孝王石刻”。
    ⑨[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44页。称“鲁孝王刻石”。
    (11)[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39页。称“鲁孝王刻石”。
    (12)[清]江藩:《半毡斋题跋卷》,《辑录》,178页。称“五凤二年十三字碑”,称为“碑”。
    (13)[清]马邦玉:《汉碑录文》,《史料》第二辑第八册,6115页。称“鲁孝王刻石”。
    (14)[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0页。称“鲁孝王刻石”。
    (15)[清]冯登府:《石经阁金石跋文》,《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181页。称“五凤二年石刻”。(16)[清]李文藻:《南涧文集》,《辑录》,176-177页。称“鲁孝王石刻”。
    (17)[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29页。称“汉鲁孝王刻石”。
    (18)[民国]方若:《校碑随笔》,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37页。称“鲁孝王刻石”。
    (19)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父蔡邕考》,37-39页。称“五凤刻石”。
    (20)徐森玉:《西汉文字初探》,《文物》1964年5期,1-9页。称“五凤刻石”。
    21 张彦生:《善本碑帖录》,6页。称“汉鲁孝王刻石”。谓“拓本传世者以明拓较多,…附高德裔跋者少。”
    22 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4石。称“五凤刻石”。
    23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图拓本汇编》,12页。称“鲁孝王刻石”。
    24 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28-30页,拓片在158页。称“西汉五凤刻石”。
    25 袁维春:《秦汉碑述》,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58页。称“鲁孝王刻石”。
    26 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73页,作品考释在567页。称“鲁孝王刻石”。
    27 马子云等:《碑帖鉴定》,20-21页。称“鲁孝王刻石”。载所见最早拓本为明拓。
    28 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6-7页。《本文篇》,6页。称“鲁孝王刻石”。
    29 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3-4页。称“五凤二年鲁孝王刻石”。
    30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35-36页。称“五凤二年刻石”。
    ①山东省博物馆:《曲阜九龙山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5期,39-43页、54页。
    ②孔繁银:《曲阜两汉碑刻》,《孔子故里史迹考略》第三辑,46-62页.称“王陵墓石”。
    ③令盦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王陵塞石题刻”。
    ④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3页,拓片在137页。称“王陵塞石”。
    ⑤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76页,作品考释在568页。称“王陵塞石刻字”。
    ⑥马子云等:《碑帖鉴定》,22-23页。称“九龙山墓黄肠石”。
    ⑦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8-9页。《本文篇》,7页。称“曲阜九龙山汉墓塞石题字”。
    ⑧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5-6页。称“九龙山王陵塞石碑”。
    ⑨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37-38页。称“王陵塞石”。
    ①[清]杨翰:《息柯杂著》,《辑录》,185页。称“麃孝禹碑”,谓其友李山农亲见出土。
    ②[清]汪鋆:《十二研斋金石过眼录》,《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796页。称“河平石碣”。
    ③[清]李敬:《重修费县志》(光绪),《史料》第三辑第二十六册,173页。称“廉孝禹碑”。
    ④[清]孙葆田:《山东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72页。称“前汉麃孝禹碑”。
    ⑤[清]欧阳辅:《集古求真续编》,《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762页。称“麃孝禹碑”。
    ⑥夏曾德:《续历城县志金石考》,《史料》第三辑第二十五册,388页。称“麃孝禹刻石”。
    ⑦[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祛伪》,《史料》第一辑第八册,6192页。称“麃孝禹阙”:“麃孝禹阙上锐下方,似圭形。分书两行,左右各有直界,中空三寸许,上有画鹤,盖赝鼎也。”
    ⑧[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22-5023页。称“汉麃孝禹石阙”。
    ⑨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附蔡邕考》,日本雄山阁,39-40页。称“麃孝禹碑”。
    ⑩[民国]方若:《校碑随笔》,38页。称“麃孝禹碑”。
    (11)徐森玉:《西汉文字初探》,《文物》1964年5期,1-9页。称“麃孝禹刻石”。
    (12)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39页,图版161。称“平邑县麃孝禹碑首画象”
    (13)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5石。称“麃孝禹碑”。
    (14)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图拓本汇编》,14页。称“麃孝禹刻石”。
    (15)袁维春:《秦汉碑述》,61页。称“廉孝禹碑”。
    (16)王思礼、赖非:《山东两汉碑刻真伪考三例》,《汉碑研究》,332-339页。称“麃孝禹碑”。
    (17)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77页,作品考释在568页。称“麃孝禹刻石”。
    (18)马子云等:《碑帖鉴定》,21页。称“麃孝禹碑”。载“左为‘平邑侯廉孝禹’”,漏一“里”字。
    (19)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8-9页。《本文篇》,6页。称“麃孝禹刻石”。
    (20)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39-40页。称“麃孝禹碑”。
    ①[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32页。称“汉居摄坟坛刻石二”。
    ②[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897-898页。称“祝其卿与上谷府卿石龛”。
    ③[清]潘相纂:乾隆版《曲阜县志》卷五十一金石,谓“汉五凤石刻篆文十三字”。
    ④[清]诸峻:《金石经眼录》,《辑录》,191页。称“祝其卿及上谷府卿石龛”。
    ⑤[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301-7303页。称“居摄坟坛刻字”。
    ⑥[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18页。称“居摄坟坛二刻”。
    ⑦[清]孙星衍:《寰宇访碑录》,《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852页。称“祝其卿坟坛刻石”与“上谷府卿坟坛刻石”。
    ⑧[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94-95页。称“孔林坟坛石刻二种”。
    ⑨[清]朱筠:《笥河文集》,《辑录》,189-191页。称“居摄坛二刻石”。
    ⑩[清]冯云鹏等:《金石索》,1051-1054页。称“居摄坟坛石刻”。
    (11)[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36页。称“居摄坟坛刻字”。
    (12)[清]武亿:《授堂金石文字续跋》,《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9168页。称“王莽居摄坟坛刻字”。
    (13)[清]谢堃:《书画所见录》,《辑录》,192页。称“居摄二年残字”。
    (14)[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45页。称“汉居摄坟坛石刻二种”
    (15)[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39页。称“居摄坟坛刻石二种”。
    (16)[清]马邦玉:《汉碑录文》,《史料》第二辑第八册,6115-6116页。称“祝其卿及上谷府卿石龛”。
    (17)[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0页。称“居摄坟坛刻石”。
    (18)[清]徐树钧:《宝鸭斋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339页。称“上谷府卿坟坛碑”与“祝其卿坟坛碑”。
    (19)[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29页。称“祝其卿及上谷府卿二坟坛刻石”。
    (20)[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22-5024页。称“汉居摄坟坛刻石”。
    21 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附蔡邕考》,日本雄山阁,41-44页。称“坟坛刻石”。
    22 徐森玉:《西汉文字初探》,《文物》1964年5期,1-9页。称“居摄两坟坛”。
    23 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20页。称“祝其卿、上谷府卿:坟坛刻石”。
    24 张彦生:《善本碑帖录》,7页。称“汉祝其卿坟坛刻石”与“汉上谷府卿坟坛刻石”。
    25 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6石。称“居摄坟坛二刻”。
    26 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30-31页,拓片在160页。称“西汉孔林坟坛石刻二种”。
    27 袁维春:《秦汉碑述》,65页。称“祝其卿上谷府卿二坟坛刻石”。
    ①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78-79页,考释在568-569页。称“居摄两坟坛刻石”。
    ②马子云等:《碑帖鉴定》,21页。称“孔林坟坛刻石”。
    ③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0-11页.《汉代石刻集成·本文篇》,7-8页。称“祝其卿坟坛刻石”与“上谷府卿坟坛刻石”。
    ④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7-10页。称“居摄二年祝其卿坟坛刻石、居摄二年上谷府卿坟坛刻石”。
    ⑤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47-49页。称“孔林坟坛刻石”。
    ⑥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36页。称“东平石马居摄三年立柱”。
    ⑦[清]冯云鹏等:《金石索》,1055-1057页。称“汉天凤石刻”。
    ①[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45页。称“新莽天凤三年石刻”。
    ②[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39页。称“莱子侯刻石”。
    ③[清]杨翰:《息柯杂著》,《辑录》,208页。称“始建国刻字”。
    ④[清]汪鋆:《十二研斋金石过眼录》,《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796页。称“莱子侯刻石”。
    ⑤[清]马邦玉:《汉碑录文》,《史料》第二辑第八册,6116页。称“王莽时刻石”。
    ⑥[清]陆耀遹:《金石续编》,《史料》第一辑第四册,3007-3010页。称“莱子侯石刻”。
    ⑦[清]徐树钧:《宝鸭斋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339页。称“莱子侯碑”。
    ⑧[清]孙葆田:《山东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29-9230页。称“新莽莱子侯刻石”。
    ⑨[清]瞿中溶:《古泉山馆金石文编残稿》,《史料》第二辑第三册,1625-1626。称“莱子侯赡族戒石”。
    ⑩[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史料》第一辑第六册,4040-4044页。称“莱子侯赡族戒石”。
    11 [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24页。称“汉莱子侯刻石”。
    12 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附蔡邕考》,日本雄山阁,44页。称“莱子侯刻石”。
    13 下中邦彦:《书道全集第二卷中国·汉》,日本平凡社,拓片在60-61页,考释在178页。称“莱子侯刻石”。
    14 徐森玉:《西汉文字初探》,《文物》1964年5期,1-9页。称“莱子侯刻石”。
    15 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20-21页。称“莱子侯刻石”。
    16 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7石。称“天凤刻石”。
    17 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31-33页,拓片在161页。称“西汉莱州刻石”。
    18 袁维春:《秦汉碑述》,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66-67页。称“莱子侯刻石”。
    19 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81页,考释在569页。称“莱子侯刻石”。
    20 马子云等:《碑帖鉴定》,23页。称“莱子侯刻石”。
    21 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2-13页。《本文篇》,8-9页。称“莱子侯刻石”。
    22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62-66页。称“莱子侯刻石”。
    23 夏曾德:《续历城县志金石考》,《史料》第三辑第二十五册,390页。称“食堂画象残石”。
    24 傅惜华:《汉代画像全集》初编,巴黎大学汉学研究所,1950年版,129图。称“路公食堂画像石”。
    25 马子云等:《碑帖鉴定》,27页。称“路公食堂题字”。
    ①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4-15页。《本文篇》,9页。称“路公食堂画像题记”。
    ②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162-163页。称“路公食堂画像石题记”。
    ③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37页。称“汶上天凤三年路公食堂画像石”。
    ④孔繁银:《曲阜两汉碑刻》,《孔子故里史迹考略》第三辑,46-62页。称“舞雩台刻石”。
    ⑤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1-2页,拓片在135页。称“舞雩台刻石”。
    ⑥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53-54页。称“舞雩台刻石”。
    ⑦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79-80页。称“曲阜舞雩台刻石”。
    ⑧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3-9页,拓片在138-139页。称“禳盗刻石之一”、“禳盗刻石之二”。
    ⑨令(?)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渔山刻石”。
    ⑩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90-91页,作品考释在571页。称“禳盗刻石”。
    11 顾承银等:《山东金乡鱼山发现两座汉墓》,《考古》,1995年5期,合订本385-389页。
    12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67-72页。称“禳盗刻石”。
    ①西林昭一等:《新中国出土书迹》,150-151页。称“金乡县出土残石”。
    ②[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74页。称“汉石墙村石刻”。
    ③[清]汪鋆:《十二研斋金石过眼录》,《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809页。称“石墙村刻石”。
    ④[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史料》第一辑第六册,4111页。称“石墙村残刻”。
    ⑤[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45-5046页。称“汉石墙村残石”。
    ⑥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38石。称“石墙村刻石”。
    ⑦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35-36页,拓片在166页。称“东汉石墙村刻石”。
    ⑧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310-311页。《本文篇》,311页。称“石墙村残刻”。
    ⑨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83-86页。称“石墙村刻石”。
    ⑩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9-10页,拓片在140页。称“毕子紝刻石”。
    (11)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93页,考释在572页。称“毕子紝刻石”。
    (12)中国画像石全集编纂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汉画像石》,考释在6页,拓本在12页。称“老子、孙武画像”。
    (13)孙永汉:《续修曲阜县志》卷八艺文志·金石·各种金石类,54页。称“汉墓石刻”。
    ①傅惜华:《汉代画像全集》初编,巴黎大学汉学研究所,1950年版,图57-80。称“东安汉里画象”。
    ②孔繁银:《曲阜两汉碑刻》,《孔子故里史迹考略》第三辑,46-62页。称“东安汉里刻石”。
    ③蒋英炬:《略论曲阜“东安汉里画象”石》,《考古》1985年12期,合订本1130-1135页。
    ④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10页,拓片在141页。称“东安汉里刻石”。
    ⑤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94页,考释在572页。称“东安汉里刻石”。
    ⑥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6-7页。称“鲁市东安汉里禺石”。
    ⑦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2133-2135页。称“鲁市东安汉里刻石”。
    ⑧[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301-7303页。称“居摄坟坛刻字”。
    ⑨[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55页。称“邹县白杨树村画象”。
    ⑩[清]端方:《陶斋藏石记》卷一,《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003。称“食斋祠园画像”。
    (11)马子云等:《碑帖鉴定》,23页。称“食斋祠园画像”。
    (12)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98-299页。《本文篇》,305页。称“食斋祠园画像石题字”。
    (13)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81-82页。称“食斋祠园画像石题记”。
    (14)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95页,考释在572页。称“新富里刻石”。
    (15)孟继新:《山东曲阜市出土汉代建武石刻》,《考古》1996年10期,94页。称“新富里刻石”。
    (16)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10页。称“建武二十二年新富里渎石”。
    ①程少奎:《山东肥城发现“永平”纪年画像石》,《文物》1990年2期,92-93页。
    ②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38-39页。称“肥城桃源区西里村永平十一年祠堂后壁”。
    ③中共肥城市委、肥城市人民政府编著:《肥城文化揽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12-13页。
    ④韩伟东、刘学连:《临淄石刻撷英》,《书法丛刊》2007年6期,23-30页。
    ⑤王思礼:《山东肥城汉画象石墓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4期,34-36页。
    ⑥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47页,图版199。称“肥城县栾镇画像石”。
    ⑦令盦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张文思为父刻石题记”。
    ⑧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108页,考释在577页。称“栾镇村画像石题记”。
    ⑨马子云等:《碑帖鉴定》,26页。称“张文思为父造石阙题字”。
    ⑩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6-27页。《本文篇》,17页。称“肥城县栾镇画像石题记”。
    11 中国画像石全集编纂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石全集3·山东汉画像石》,考释在73页,拓本在198页。称“战争、楼阁双阙、乐舞百戏画像”。
    12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143-146页。称“张文思为父造石阙题记”。
    13 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41页。称“张文思为父造祠堂后壁”。
    14 西林昭一等:《新中国出土书迹》,155页。称“张文思画像石题记”。
    ①刘心健等:《山东莒南发现汉代石阙》,《文物》1965年5期,16-19页。
    ②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44页,图版189。称“莒南县东兰敦画像石”。
    ③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9石。称“莒南孙氏石阙刻字”。
    ④令盒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孙仲阳石阙题记”。
    ⑤马子云等:《碑帖鉴定》,27页。称“孙仲阳为父建石阙”。
    ⑥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8-29页。《本文篇》,18页。称“莒南孙氏石阙题记”。
    ⑦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147-153页。称“孙仲阳为父建石阙题记”。
    ⑧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41-42页。称“莒南县东兰敦元和二年孙氏阙”。
    ⑨[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33页。附于“南武阳功曹阙铭”条下。
    ⑩[清]许瀚:《攀古小庐杂著》,《辑录》245-246页,称“汉三阙”。
    (11)[清]李敬:《重修费县志》(光绪),《史料》第三辑第二十六册,173-176页。称皇圣卿阙为“元和石阙”,功曹阙为“章和石阙”。
    (12)[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史料》第一辑第六册,4047-4048页。称“南武阳阙画像题字”。
    ①刘敦愿:《山东平邑县汉阙》,《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5期,29-32页。
    ②马子云等:《碑帖鉴定》,27页。称“南武阳石阙”。
    ③高文主编:《中国汉阙》,65-66页。称“山东平邑皇圣卿阙”。
    ④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30-31页。《本文篇》,18-19页。称“皇圣卿阙题铭”与“南武阳功曹阙题铭”。
    ⑤王相臣等:《山东平邑县皇圣卿阙、功曹阙》,《华夏考古》2003年3期,15-19、24页。
    ⑥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157-159页。称“南武阳皇圣卿阙铭记”。
    ⑦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43页。称“平邑八埠顶元和三年皇圣卿阙”。
    ⑧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44-45页。称“济宁永元五年祠堂后壁残石”。
    ①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38-39页,图版158。称“膝县堌城画像石”。
    ②令盒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滕县堌城画像石题记”。
    ③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34-35页。《本文篇》,21页.称“滕县堌城出土画像石题记”。
    ④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217-219页。称“滕州永元十年画像石题记”。
    ⑤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45页。称“滕州堌城永元十年画像石”。
    ⑥济宁市文物管理局:《山东济宁市肖王庄一号汉墓》,《考古学集刊》第十二集,41-112页。
    ⑦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编:《汉任城王墓刻石精选》,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⑧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223-238页。称“济宁任城王墓黄肠石”。
    ⑨赵振华:《洛阳东汉黄肠石题铭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4-5页。
    ⑩田立振等:《济宁东汉任城王墓题记刻石研究》,《云峰刻石研究(二)》,391-408页。
    (11)西林昭一等:‘新中国出土书迹》,161-162页。称“任城王陵黄肠石题记”。
    ①[清]端方:《匋斋藏石记》卷一,《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7994页。称“阳三老石堂画象题字”。
    ②[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30页。称“后汉鲁北乡侯杨三老食堂画像题字”。
    ③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五册,3876页。称“汉阳三老石堂画象题字”。
    ④欧阳辅:‘集古求真续编》,《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763-8764页。称“阳三老石刻”。
    ⑤方若:《校碑随笔》,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41页。称“阳三老石堂画象题字”。
    ⑥宫衍兴:《济宁全汉碑》,99-100页。称“阳三老画像题记”。
    ⑦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132页,作品考释582-83页。称“阳三老石堂画像题字”。
    ⑧马子云等:《碑帖鉴定》,31页。称“阳三老食堂画像题字”。
    ⑨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46-47页。《本文篇》,28页。称“阳三老石堂题记”。
    ⑩史树青主编:《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大观·第五卷碑刻拓本一》,6页。称“阳三老石祠堂石柱题记”。
    (11)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274-276页。称“阳三老石堂画像石题记”。
    (12)[清]编:《陶斋藏石记》卷一,《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7994-7995。称“戴氏画像题字”。
    ①永田英正:《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48-49页。《本文篇》29页。称“戴氏画像题记”。
    ②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45-46页。称“山东永初七年戴氏享堂画像石”。
    ③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28-29页,图版90。称“滕县西户口画像石”。
    ④令盒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滕县西户口画像石题记”。
    ⑤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60-61页。《本文篇》39页。称“滕县西户口画像石题记”。
    ⑥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46-47页。称“滕州西户口延光元年祠堂画像石”。
    ⑦赖非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汉画像石》,考释在50页,图版141。
    ⑧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47页。称’“枣庄市中区齐村镇王山头延光三年朱作纪母画像石”。
    ①[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399-7401页。称“汉郭巨墓石室画象题字”。
    ②[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19-14422页。称“孝堂山画像”。
    ③[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60页。称“孝堂山石室画像”。
    ④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附蔡邕考》,91-93页。称“孝堂山祠堂”。
    ⑤罗哲文:《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文物》1961年4期,44-55页。
    ⑥夏超雄:《孝堂山石祠画像、年代及主人试探》,《文物》1984年4期,34-39页。
    ⑦蒋英炬:《孝堂山石祠管见》,《汉代画像石研究》,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204-218页。
    ⑧马子云等:《碑帖鉴定》,36页。称“孝堂山石室画像题字”。
    ⑨杨建东:《微山出土东汉永和元年画像石》,《中国文物报》1998年5月27日。
    ⑩马汉国:《微山汉画像石选集》,36-37页。称“永和元年题记画像”。
    (11)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二册,430-432页。称“微山永和元年食堂画像石题记”。
    (12)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49-50页。称“微山两城永和元年王成母食堂画像石”。
    (13)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15-16页,图版15。称“微山两城画像石”。
    (14)马子云等:《碑帖鉴定》,37页。称“永和二年画像题字”。
    (15)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80-81页。《本文篇》51页。称“永和二年食堂画像题记”。
    (16)马汉国:《微山汉画像石选集》,38-39页。称“永和二年铭文画像”。
    (17)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二册,443-445页。称“微山永和二年画像石题记”。
    (18)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50页。称“微山两城永和二年祠堂侧壁”。
    ①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14页,图版1。称“微山两城画像石”。
    ②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10-12页,拓片在142-143页。称“桓孨食堂题记”。
    ③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84-85页。《本文篇》52页。称“永和六年食堂画像题记”。
    ④马汉国:《微山汉画像石选集》,30-31页。称“永和四年铭文题记画像”。
    ⑤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二册,451-454页。称“微山桓孨食堂画像石题记”。
    ⑥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51页。称“微山两城永和六年桓孨祠堂后壁”。
    ⑦泗水县文管所:《山东泗水南陈东汉画像石墓》,《考古》1995年5期,合订本390-395页。
    ⑧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51页。称“泗水星村镇南陈村汉安元年画像石墓”。
    ①[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42页。称“后汉北海相景君铭”。
    ②[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38页。称“汉北海相景君碑”。
    ③[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72-73页。称“北海相景君铭”。
    ④[明]都穆:《金薤琳琅》,《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661-7664页。称“汉北海相景君碑”。
    ⑤[明]王世贞:《弇州山人稿》,《辑录》,404页。称“汉景君铭”。
    ⑥[明]盛时泰:《苍润轩元牍记》,《史料》第二辑第二册,1593页。称“汉北海相景府君碑”。
    ⑦[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86-7页。称“汉北海相景君碑”。
    ⑧[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45页。称“北海相景君铭”。
    ⑨[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9197页。称“北海相景君碑”。
    ⑩[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12-914页。称“北海相景君铭”。
    (11)[清]诸峻:《金石经眼录》,《辑录》,407页。称“北海相景君碑”。
    (12)[清]全祖望:《鲒埼亭集》,《辑录》,413页。称“汉北海相任城景君碑”。
    (13)[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史料》第二辑第八册,5973页。称“北海相景君碑”。
    (14)[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309-7313页。称“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
    (15)[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22-14423页。称“北海相景君碑”。
    (16)[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126-133页。称“北海相景君铭”。
    (17)[清]桂馥:《札朴》,《辑录》,410-411页。称“北海相景君碑”。
    (18)[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065-6。称“汉北海相景君碑”。
    (19)[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37页。称“北海相景君碑”。
    (20)[清]徐宗干:《济宁州金石》,《史料》第二辑第十三册,9467-9472。称“汉汉安二年北海相景君碑”。
    21 [清]谢堃:《书画所见录》,《辑录》,419页。称“景君碑”。
    22 [清]陈寿祺:《左海文集》,《辑录》,406-407页。称“汉北海相景君铭”。
    23 [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2页。称“北海相景君碑”。
    24 [清]王念孙:《汉隶拾遗》,《史料》第三辑第二册,598页。称“北海相景君铭”。
    25 [清]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辑录》,420页。称“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史料》第二辑第五册收《宜禄堂收藏金石记》,但缺“第二”卷,只存目录而没有内容。
    26 [清]俞樾:《俞楼杂纂》,《辑录》,422页。称“北海相景君铭”。
    27 [清]郭尚先:《芳坚馆题跋》,《辑录》,409页。称“汉北海相景君碑”。
    28 [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1-2页。称“北海相景君碑”。
    29 [清]丁绍基:《求是斋碑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002-14003。称“北海相景君碑”。
    30 [清]万经等著、陈洙重校:《汉魏碑考》,《史料》第三辑第三十五册,81页。称“汉北海相景君碑”。
    31 欧阳辅:《集古求真》及《补正》,《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3页、8670-1页。称“北海相景君碑”。
    ①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三辑第三十八册,290页。称“景君碑”。
    ②方若:《校碑随笔》,48页。称“北海相景君碑”。
    ③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12-13页。称“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碑”。
    ④下中邦彦:《书道全集第二卷中国·汉》,拓片在78--79页,考释在183-184页。称“北海相景君碑”。
    ⑤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12石。称“北海相景君碑”。
    ⑥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61-76页。称“景君碑”。
    ⑦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36-40页,拓片在167-173页。称“北海相景君铭”。
    ⑧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174-176页,考释在590-591页。称“北海相景君铭”。
    ⑨马子云等:《碑帖鉴定》,38页。称“北海相景君碑”。谓“康乾间八行‘残伪易心’之‘残’字未损”。
    ⑩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88-91页。《本文篇》,53-58页。称“北海相景君碑”。
    (11)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二册,482-530页。称“北海相景君碑”。
    ①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五册,3886页。称“汉平莒男子宋伯望买田记”。
    ②方若:《校碑随笔》,46-48页。称“莒州汉安三年刻石”。
    ③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13石。称“莒州汉安三年刻石”。
    ④马子云等:《碑帖鉴定》,38页。称“莒州宋伯望等买田刻石”。
    ⑤永田英正:《汉代石刻集成·圈版释文篇》,92-93页。《本文篇》59-60页。称“宋伯望刻石”。
    ⑥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二册,531-546页。称“莒州宋伯望买田刻石”。
    ①[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47页。称“后汉武斑碑”。
    ②[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38-242、331页。称“汉武氏石阙铭”、“汉敦煌长史武斑碑”、“汉吴郡丞武开明碑”、“汉武氏石室画像”。
    ③[宋]洪适:《隶释·隶续》,73-75、167-169页。称“敦煌长史武斑碑气“从事武梁碑”、“武梁祠堂画像”。
    ④[明]都穆:《金薤琳琅》,《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664-7666页。称“汉敦煌长史武斑碑”、“汉执金吾丞武荣碑”。
    ①[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406-7432页。称“武氏祠堂画像”、“汉武氏石阙铭”、“敦煌长史武斑碑”。
    ②[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23-14443页。称“武氏东西石阙画像”等。
    ③[清]武亿:《授堂金石跋》,《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9088、19097-8页。称“汉敦煌长史武君碑”、“汉执金吾丞武君碑”、“汉武氏前石室画像”。
    ④[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137-138页、344-383。称“武氏石阙铭”、“武梁祠堂画像题字”。
    ⑤[清]桂馥:《札朴》卷八,《辑录》,447页。称“武氏石阙”。
    ⑥[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辑录》,448页。称“汉武氏石阙铭”。
    ⑦[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37、18747页。称“敦煌长史武斑碑”、“武梁石室画像”、“武氏左右室画像”。
    ⑧[清]谢堃:《书画所见录》,《辑录》,448页。称“建和碑”。
    ⑨[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51-页。称“汉武氏石阙铭”和“汉武氏祠左右前后石室画象题字”。
    ⑩[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2页。称“敦煌太守武斑碑”、“武梁祠画象”。
    (11)[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2页。称“武氏石阙铭”。
    (12)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6页。《集古求真补正》,8673页。称“武氏石阙铭”。
    (13)方若:《校碑随笔》,48、79页。称“武氏石阙铭”和“武梁祠画像”。
    (14)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附蔡邕考》,78-80、95-106页。称“武梁祠石阙”与“武梁祠堂”。
    (15)傅惜华编:《汉代画象全集二编》,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1950年,13页。
    (16)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77-87、105-165页。称“武斑碑”、“武氏石阙铭”、“武梁祠堂画像题字”、“武氏前石室画像题字”、“武氏左右石室画像题字”、“武氏石室祥瑞图题字”。
    (17)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
    (18)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43页,拓片在175页。称“武氏石阙铭”。
    (19)马子云等:《碑帖鉴定》,39、87页。称“武氏石阙铭”与“武梁祠画像题字”。
    (20)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182-196页,考释在592页。称“武氏石阙铭”和“武梁祠画像题记”。
    21 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02-103页。《本文篇》68页。称“武氏祠石阙铭”。
    22 蒋英炬、吴文祺著:《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158-165页。
    23 曹建国:《嘉祥武氏家族发现新成员-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武仲兴道从达”刻石初探》,《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2-4页。
    24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二册,568-569页。称“武梁祠石阙铭”。
    ①张凌波:《牟平发现刻字石人》,《中国文物报》2000年3月19日第一版。
    ②山东省博物馆等:《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象石墓》,《考古》1975年2期,合订本124-134页。
    ③方鹏钧:《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象石的时代和有关问题的讨论》,《考古》1980年3期,合订本271-278页。
    ④李发林:《山东汉画像石研究》,68-77页,95-101页。称“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题记”。
    ⑤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41-42页,图版177。称“苍山县城前村画象石”。
    ⑥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39石。称“元嘉元年画像石题记二石”。
    ⑦李发林:《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象石墓题记试释》,《中原文物》1985年1期,72-75页。
    ⑧王恩田:《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考》,《四川文物》1989年4期,3-10页。
    ⑨令盦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苍山城前村汉画像石墓题记”。
    ⑩刘道广:《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题记注释》,《汉画研究》创刊号,1991年,52-54页。
    (11)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222-223页,考释在594页。称“苍山城前村汉画像石墓题记”。
    (12)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10-111页。《本文篇》77-78页。称“元嘉元年画像石题记”。
    (13)孙机:《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与题记》,《寻常的精致》,辽宁教育出版社,268-275页。
    (14)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235-243页。称“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题刻铭文”
    (15)杨爱国:《山东苍山县城前村画像石墓二题》,《华夏考古》2004年1期,45-49页转59页。
    (16)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二册,663-671页。称“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墓题记”。
    (17)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56页。称“苍山城前村墓元嘉元年画像石”。
    ①西林昭一等:《新中国出土书迹》,172-173页。称“苍山画像石题记”。
    ②赖非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2-山东汉画像石》,考释在58页,图版168。称“阙堂、人物、群兽画像”。
    ③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二册,672-676页。称“滕州元嘉三年画像石题记”。
    ④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57-58页。称“滕州姜屯元嘉三年赵寅祠堂画像石”。
    ①[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48页。称“后汉鲁相置孔子庙卒史碑”。
    ②[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51页。称“汉孔子庙置卒史碑”。
    ③[宋]洪适:《隶释·隶续》,17-19页。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孔龢碑”。
    ④[明]都穆:《金薤琳琅》,《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647-7648页。称“汉鲁相置孔子庙卒史碑”。
    ⑤[明]盛时泰:《苍润轩元牍记》,《史料》第二辑第二册,1593页。称“汉孔庙置卒史碑”。
    ⑥[清]刘青藜:《金石续录》,《辑录》,487-488页。称“汉鲁相置孔子庙卒史碑”。
    ⑦[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82-18683页。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
    ⑧[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47页。称“孔龢碑”。
    ⑨[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9197页。称“鲁相乙瑛置孔子庙百石卒史碑”。
    ⑩[清]刘青藜:《金石续录》,《史料》第一辑第五册,3756页。称“汉鲁相置孔子庙卒史碑”。
    (11)[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15-7页。称“置孔庙百石卒史碑”。
    (12)[清]诸峻:《金石经眼录》,《辑录》,483页。称“孔子百石卒史碑”。
    (13)[清]全祖望:《鲒琦亭集》,《辑录》,497页。称“汉孔庙置百石卒史孔龢碑”。
    (14)[清]武亿:《授堂金石跋》,《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9089页。称“汉鲁相乙瑛置孔子庙百石卒史碑”。
    (15)[清]李文藻:《南润文集》,《辑录》,494页。称“鲁相乙瑛置孔子庙百石卒史碑”。
    (16)[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史料》第二辑第八册,5973页。称“鲁相置孔子庙卒史碑”。
    (17)[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287-7290页。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
    (18)[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4页。称“孔庙置百石卒史碑”。
    (19)[清]冯浩:《孟亭居士文稿》,《辑录》,496页。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孔龢碑”。
    (20)[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142-147页。称“孔庙置百石卒史碑”。
    21 [清]桂馥:《札朴》,《辑录》,507-508页。称“孔龢碑”、“乙瑛碑”。
    22 [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067-8。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子庙卒史碑”。
    23 [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37-8页。称“孔庙置百石卒史碑”。
    24 [清]谢堃:《书画所见录》,《辑录》,490页。称“孔子庙卒史碑”。
    25 [清]张穆:《(?)斋文集》,《辑录》,493-494页。称“百石卒史孔龢碑”。
    26 [清]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辑录》,498页。称“汉鲁相置孔庙卒史碑”。
    27 [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56页。称“汉鲁相请置百石卒史碑”。
    28 [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2-543页。称“孔庙置百石卒史碑”。
    29 [清]俞樾:《读书余录》,《辑录》,498页。称“孔庙置百石卒史碑”。
    ①[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2-19353页。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
    ②[清]王澍:《虚舟题跋》,《辑录》,491-492页。称“汉鲁相为孔庙置百石卒史碑”。
    ③[清]皮锡瑞:《汉碑引经考》,《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七册,20624-20625页。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
    ④[清]李宗颢:《金石镜》,《辑录》,502-503页。称“鲁相乙瑛置孔庙百石卒史碑”。
    ⑤[清]吴士鉴:《九种精舍金石跋尾》,《辑录》,483-484页。称“汉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
    ⑥[清]孔祥霖:《曲阜碑碣考》,《史料》第二辑第十三册,9747页。称“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
    ⑦[清]孙葆田:《山东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31-9232页。称“后汉鲁相置孔庙卒史碑”。
    ⑧[清]万经等著、陈洙重校:《汉魏碑考》,《史料》第三辑第三十五册,81页。称“汉置孔庙卒史孔龢碑”。
    ⑨[清]李葆恂:《三邕翠墨移题跋》,《辑录》,486-487页。称“孔庙置百石卒史碑”、“乙瑛碑”。
    ⑩[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3页。称“乙瑛碑”。
    (11)姚华:《弗堂类稿》,《辑录》,509-510页。称“乙瑛碑”。
    (12)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辑录》,510-5122页。称“孔庙置百石卒史碑”。
    (13)方若:《校碑随笔》,48-49页。称“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碑”。
    (14)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14-16页。称“请百石卒史碑”。
    (15)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15石。称“孔庙置百石卒史碑”。
    (16)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166-174页。称“乙瑛碑”。
    (17)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43-46页,拓片在176-180页。称“乙瑛碑”。
    (18)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224-237页,考释在594-5页。称“乙瑛碑”。
    (19)马子云等:《碑帖鉴定》,40页。称“鲁相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碑”。
    (20)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14-115页。《本文篇》79-82页。称“乙瑛碑”。
    21 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11-15页。称“永兴元年乙瑛置守庙百石卒史碑”。
    22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二册,677-709页。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
    ①[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48页。称“后汉孔德让碑”。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76页、344页。称“孔谦碣”。
    ③[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47页。称“孔谦碑”。
    ④[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17页。称“孔谦碣”。
    ⑤[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299页。称“汉孔德让碑”。
    ⑥[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4页。称“孔谦碣”。
    ⑦[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150页。称“孔谦碣”
    ①[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068。称“汉孔谦碣”。
    ②[清]马邦玉:《汉碑录文》,《史料》第二辑第八册,6145页。称“孔谦碑”。
    ③[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3页。称“孔谦碑”.
    ④[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4页.称“孔谦碑”。
    ⑤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17-19页。称“孔谦碣”。
    ⑥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16石。称“孔谦碣”。
    ⑦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179-180页。称“孔谦碑”。
    ⑧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46-47页,拓片在181页。称“孔谦碑”。
    ⑨马子云等:《碑帖鉴定》,42页。称“孔谦墓碣”。
    ⑩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52-153页。《本文篇》123-124页。称“孔谦碑”。
    (11)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15-17页。称“永兴二年孔谦碣”。
    (12)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三册,729-734页。称“孔谦墓碣”。
    (13)罗福颐:《芗他君石祠堂题字解释》,《故宫博物院刊》总二号,1960年,178-180页。称“芗他君石祠堂题字”。
    (14)陈直:《汉芗他君石祠堂题字通考》,《文史考古论丛》,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411415页。
    (15)马子云等:《碑帖鉴定》,41页。称“芗他君石祠堂石柱”。
    (16)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18-119页。《本文篇》84-86页。称“芗他君石祠堂题记”。
    (17)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三册,736-740页。称“芗他君石祠堂石柱题记”。
    (18)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58页。称“东阿铁头山永兴二年芗他君祠堂石柱”。
    ①[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52页。称“汉孔君碣”。
    ②[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4页。称“孔君碣”。
    ③[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150-151页。称“孔君墓碣”
    ④[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3页。称“孔君墓碑”。
    ⑤[清]马邦玉:《汉碑录文》,《史料》第二辑第八册,6146页。称“孔君墓碑”。
    ⑥[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3页。称“孔君残碑”。
    ⑦[清]俞樾:《读书余录》卷二,《辑录》,528页。称“孔君墓碣”。
    ⑧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19页。称“孔君之墓碑”。
    ⑨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17石。称“孔君碣”。
    ⑩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47-48页,拓片在182页。称“孔君墓碣”.
    (11)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22-123页。《本文篇》,88页。称“孔君墓碣”。
    (12)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17-19页。称“永寿元年孔君墓碑”。
    (13)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三册,756-759页。称“孔少垂墓碣”。
    ①[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48-17849页。称“后汉修孔子庙器碑”。
    ②[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52-253页。称“汉韩明府孔子庙碑”。
    ③[宋]洪适:《隶释·隶续》,19-21页。称“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④[明]都穆:《金薤琳琅》,《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650-7653页。称“汉鲁相造孔庙礼器碑”。
    ⑤[明]盛时泰:《苍润轩元牍记》,《史料》第二辑第二册,1594页。称“汉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⑥[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88页。称“韩勅孔庙前碑”。
    ⑦[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48页。称“韩勅碑”。
    ⑧[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9197页。称“鲁相韩勅造孔子庙礼器碑”。
    ⑨[清]刘青藜:《金石续录》,《史料》第一辑第五册,3756-3757页。称“汉韩勅造孔子庙礼器碑”。
    ⑩[清]牛运震集说:《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18-922页。称“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11 [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史料》第二辑第八册,5973-5974页。称“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12 [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282-7287页。称“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13 [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4页。称“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14 [清]诸峻:《金石经眼录》,《辑录》,584页。称“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15 [清]李文藻:《南润文集》,《辑录》,590页。称“鲁相韩勅造孔子庙礼器碑”。
    16 [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151-169页。称“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17 [清]桂馥:《札朴》,《辑录》,560-562页.称“韩勅碑”。
    ①[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068-14069。称“汉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②[清]张澍:《养素堂文集》,《辑录》,571-572页。称“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③[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38-9页。称“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④[清]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辑录》,576页。称“汉鲁相韩勅孔子庙碑”。
    ⑤[清]谢堃:《书画所见录》,《辑录》,585页。称“礼器碑”。
    ⑥[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57页。称“汉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⑦[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3页。称“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⑧[清]王念孙:《汉隶拾遗》,《史料》第三辑第二册,599页。称“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⑨[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3页。称“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⑩[清]王澍:《虚舟题跋》,《辑录》,562-571页。称“汉鲁相韩勅孔庙碑”。
    (11)[清]梁章钜:《退庵题跋》,《辑录》,577页。称“韩勅碑”。
    (12)[清]皮锡瑞:《汉碑引纬考》,《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七册,20612-20618。称“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13)[清]孙葆田:《山东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32-6页。称“后汉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14)[清]万经等著、陈洙重校:《汉魏碑考》,《史料》第三辑第三十五册,81页。称“汉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15)[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3页。称“韩勅碑”。
    (16)[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30-5031页。称“汉韩勅碑”。
    (17)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19-21页。称“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18)方若:《校碑随笔》,49-50页。称“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19)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18石。称“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20)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181-203页。称“礼器碑”。
    21 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48-54页,拓片在183-189页。称“孔庙礼器碑”。
    22 马子云等:《碑帖鉴定》,42页。称“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23 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24-127页。《本文篇》89-93页。称“韩勅碑”。
    24 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19-26页。称“永寿二年韩勅造礼器碑”。
    25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三册,777-832页。称“鲁相韩勅造孔庙礼器碑”。
    ①济宁地区文物组等:《山东嘉祥宋山1980年出土的汉画像石》,《文物》1982年5期,60-70页。
    ②李发林:《山东汉画像石研究》,齐鲁书社,1982年,68-77页,101-108页。
    ③王恩田:《安国祠堂题记释读补正》,《考古与文物》1989年1期,84-91页。
    ①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12-15页,拓片在144-149页。称“许安国祠堂记”。
    ②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28-129页。《本文篇》94-97页。称“安国祠堂题记”。
    ③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三册,852-857页。称“许安国墓祠题记”。
    ④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59页。称“嘉祥宋山永寿三年安国祠堂画像石”。
    ⑤刘道广:《山东嘉祥宋山汉永寿三年石刻题记注释》,《艺术百家》2009年2期,93-99页。
    ①[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50页。称“后汉郎中郑固碑”。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76-77页。称“郎中郑固碑”。
    ③[明]都穆:《金薤琳琅》,《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684-7685页。称“汉郎中郑固碑”。
    ④[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88-18689页。称“郎中郑固碑”。
    ⑤[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49页。称“郑固碑”。
    ⑥[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9197-9199页。称“郎中郑固碑”。
    ⑦[清]刘青藜:《金石续录》,《史料》第一辑第五册,3757页。称“汉郎中郑固碑”。
    ⑧[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23-924页。称“郎中郑固碑”。
    ⑨[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史料》第二辑第八册,5974页。称“郎中郑君碑”。
    ⑩[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323-7325页。称“汉故郎中郑君之碑”。
    (11)[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4-14445页。称“郎中郑固碑”。
    (12)[清]诸峻:《金石经眼录》,《辑录》,617页。称“郎中郑固碑”。
    (13)[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170-171页。称“郎中郑固碑”
    (14)[清]桂馥:《札朴》,《辑录》,624-625页。称“郑固碑”。
    (15)[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069页。称“汉郎中郑固碑”。
    (16)[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39页。称“郎中郑固碑”。
    (17)[清]郑珍:《巢经巢文集》,《辑录》,621页。称“郑固碑”。
    (18)[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3页。称“郎中郑固碑”。
    (19)[清]王念孙:《汉隶拾遗》,《史料》第三辑第二册,600页。称“郎中郑固碑”。
    (20)[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3页。称“郎中郑固碑”。
    21 [清]徐树钧:《宝鸭斋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337页。称“郑固碑”。
    22 [清]万经等著、陈洙重校:《汉魏碑考》,《史料》第三辑第三十五册,81页。称“汉郎中郑固碑”。
    23 [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5页。称“郑固碑”。
    24 [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卷三,《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45页。称“汉郑固碑残石”。
    25 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21-23页。称“郑固碑”。
    26 方若:《校碑随笔》,51-52页。称“郎中郑固碑”。
    27 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19石。称“郑固碑”。
    28 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218-226页。称“郑固碑”。
    29 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54-58页,拓片在190-194页。称“郎中郑固碑”。
    ①马子云等:《碑帖鉴定》,44页。称“郎中郑固碑”。
    ②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30-131页。《本文篇》98-102页。称“郑固碑”。
    ③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三册,865-885页。称“郎中郑固碑”。
    ④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24页,图版70。称“曲阜县徐家村画象石”。
    ⑤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15-16页,拓片在150页。称“徐村藏堂画像石题记”。
    ⑥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34-135页。《本文篇》103页。称“曲阜徐家村画像石题记”。
    ⑦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26页。称“延熹元年藏堂题记”。
    ⑧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60页。称“曲阜徐家村延熹元年画像石墓”。
    ①周建军等:《山东巨野新出土东汉<渡君碑>》,《书法丛刊》2004年4期,3-8页。
    ②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三册,906-916页。称“行事渡君碑”。
    ③[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30-9231页。称“后汉为父作封刻石”。
    ①罗正钧:《劬盒文稿》,《辑录》,659页。称“后汉人封父墓刻石”。
    ②夏曾德: 《续历城县志金石考》,《史料》第三辑第二十五册,389页。称“杜临为父作封刻石”。
    ③范寿铭:《循园古冢遗文跋尾》,《史料》第三辑第三十八册,7页。称“口临为父作封刻石”。
    ④方若:《校碑随笔》,53页。称“口临为父作封记”。
    ⑤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五册,3878页。称“汉口临为父作封记”。
    ⑥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14-115页。称“口临为父作封记”。
    ⑦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1页。称“口通封记”。
    ⑧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44-145页。《本文篇》,114-116页。称“口临为父作封记”。
    ⑨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三册,941-951页。称“为父通作封记刻石”。
    ⑩[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49页。称“后汉泰山都尉孔君碑”。
    (11)[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59页。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
    (12)[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81-83页。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13)[明]都穆:《金薤琳琅》,《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653-7656页。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
    ①[明]孙桢:《石云先生金石评考》,《辑录》,667页。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②[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87-8页。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
    ③[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252-253页。称“孔宙碑”。
    ④[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9199-9200页。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⑤[清]刘青藜:《金石续录》,《史料》第一辑第五册,3758-3759页。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
    ⑥[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30-934页。称“孔宙碑”。
    ⑦[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史料》第二辑第八册,5974页。称“泰山都尉孔君碑”。
    ⑧[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295-7297页。称“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
    ⑨[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5页。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⑩[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182-189页。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11)[清]桂馥:《札朴》,《辑录》,686-687页。称“孔宙碑”。
    (12)[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070。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
    (13)[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40页。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14)[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4页。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15)[清]王念孙:《汉隶拾遗》,《史料》第三辑第二册,600页。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16)[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4页。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17)[清]孙葆田:《山东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37-92388页。称“后汉泰山都尉孔宙碑”。
    (18)[清]万经等著、陈洙重校:《汉魏碑考》,《史料》第三辑第三十五册,81-82页。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
    (19)[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4页。称“孔宙碑”。
    (20)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日本雄山阁,25-27页。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21 方若:《校碑随笔》,54页。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22 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20石。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23 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249-264页。称“孔宙碑”。
    24 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58-63页,拓片在195-201页。称“孔宙碑”。
    25 马子云等:《碑帖鉴定》,46页。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26 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48-151页。《本文篇》,119-123页。称“孔宙碑”。
    27 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27-33页。称“延熹七年泰山都尉孔宙碑”。
    28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三册,1001-1060页。称“泰山都尉孔宙碑”。
    ①菏泽地区博物馆等:《山东梁山东汉纪年墓》,《考古》1988年11期,合订本975-982页。
    ②永田英正:《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62-163页。《本文篇》,140页。称“梁山出土画像石表题记”。
    ③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60-61页。称“梁山城关镇馍馍台永康元年墓表残石”。
    ①[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53页。称“后汉竹邑侯相张寿碑”。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88-89页。称“竹邑侯相张寿碑”。
    ③[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9201页。称“竹邑侯相张寿碑”。
    ④[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89页。称“竹邑侯相张寿碑”。
    ⑤[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55页。称“张寿碑”。
    ⑥[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37-938页。称“竹邑侯相张寿碑”。
    ⑦[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377-7378页。称“张寿碑”。
    ⑧[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5页。称“竹邑侯相张寿碑”。
    ⑨[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206-207页。称“竹邑侯相张寿碑”
    ⑩[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41页。称“竹邑侯相张寿碑”。
    (11)[清]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辑录》,824页。称“汉竹邑侯相张寿碑”。
    (12)[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62页。称“汉竹邑侯相张寿残碑”。
    (13)[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5页。称“竹邑侯相张寿碑”。
    (14)[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4页。称“竹邑侯相张寿碑”。
    (15)[清]徐树钧:《宝鸭斋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338页。称“张寿碑”。
    (16)[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79-9280页。称“后汉竹邑侯相张寿碑”。
    (17)方若:《校碑随笔》,56页。称“竹邑侯相张寿残碑”。
    (18)[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6页。称“张寿碑”。
    (19)[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卷二,《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33页。称“汉竹邑侯相张寿碑”。
    (20)马子云等:《碑帖鉴定》,52页。称“竹邑侯相张寿残碑”。
    21 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22石。称“竹邑侯相张寿残碑”。
    22 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300-306页。称“张寿碑”。
    23 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66-167页。《本文篇》,141-145页。称“张寿碑”。
    24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四册,1179-1189页。称“竹邑侯相张寿残碑”。
    25 [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43页。称“后汉衡方碑”。
    26 [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72页。称“汉卫尉卿衡方碑”。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90-91页。称“卫尉衡方碑”。
    ②[明]都穆:《金薤琳琅》,《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670-7671页。称“汉卫尉衡方碑”。
    ③[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84页。称“衡方碑”。
    ④[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55-256页。称“衡方碑”。
    ⑤[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9202页。称“卫尉卿衡方碑”。
    ⑥[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39-940页。称“卫尉卿衡方碑”。
    ⑦[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373-7375页。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
    ⑧[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6页。称“卫尉卿衡方碑”。
    ⑨[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207-211页。称“卫尉卿衡方碑”
    ⑩[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071页。称“汉卫尉卿衡方碑”。
    (11)[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41页。称“卫尉卿衡方碑”。
    (12)[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62页。称“汉卫尉卿衡方碑”。
    (13)[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5页。称“卫尉卿衡方碑”。
    (14)[清]王念孙:《汉隶拾遗》,《史料》第三辑第二册,600页。称“卫尉卿衡方碑”。
    (15)[清]俞樾:《读书余录》,《辑录》,833-834页。称“卫尉卿衡方碑”。
    (16)[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4页。称“卫尉卿衡方碑”。
    (17)[清]孙葆田:《山东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38-9页。称“后汉卫尉卿衡方碑”。
    (18)[清]万经等著、陈洙重校:《汉魏碑考》,《史料》第三辑第三十五册,82页。称“汉卫尉卿衡方碑”。
    (19)[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6页。称“衡方碑”。
    (20)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日本雄山阁,32-34页。称“衡方碑”。
    21 方若:《校碑随笔》,56页。称“卫尉卿衡方碑”。
    22 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23石。称“卫尉卿衡方碑”。
    23 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307-323页。称“衡方碑”。
    24 马子云等:《碑帖鉴定》,54页。称“卫尉卿衡方碑”。
    25 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68-169页。《本文篇》,146-152页。称“衡方碑”。
    26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四册,1192-1219页。称“卫尉卿衡方碑”。
    ①[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53-17854页。称“后汉鲁相晨孔子庙碑”。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23-25页。称“鲁相史晨祠孔庙奏铭”。
    ③[明]都穆:《金薤琳琅》,《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648-7650页。称“汉鲁相晨孔子庙碑”。
    ④[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56页。称“史晨奏铭”与“史晨后碑”。
    ⑤[清]刘青藜:《金石续录》,《史料》第一辑第五册,3759页。称“汉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
    ⑥[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35-6页。称“史晨奏祀孔子庙碑”。
    ⑦[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史料》第二辑第八册,5974页。称“鲁相史君祀孔子庙碑”。
    ⑧[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289-7292页。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
    ⑨[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6页。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庙碑”。
    ⑩[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218-227页。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
    (11)[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071-14072页。称“汉鲁相史晨请出王家谷祀孔子奏铭”。
    (12)[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41-18742页。称“史晨奏出王家谷祀孔子碑”。
    (13)[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4-545页。称“史晨奏祀孔子庙碑”。
    (14)[清]王念孙:《汉隶拾遗》,《史料》第三辑第二册,601页。称“鲁相史晨奏出王家谷祀孔子碑”。
    (15)[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39-9240页。称“后汉史晨奏祀孔子庙碑”。
    (16)[清]万经等著、陈洙重校:《汉魏碑考》,《史料》第三辑第三十五册,82页。称“汉史晨飨孔庙前后两碑”。
    (17)[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4页。称“史晨碑”。
    (18)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日本雄山阁,36-40页。称“史晨奏铭又史晨餐孔庙碑又史晨前碑”。
    (19)方若:《校碑随笔》,57-58页。称“鲁相史晨谒孔子庙碑与史晨奏铭”。
    (20)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25石。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庙碑”。
    21 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324-345页。称“史晨碑”与“史晨后碑”。
    22 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71-74页,拓片在209-215页。称“史晨前碑”与“史晨后碑”。
    23 马子云等:《碑帖鉴定》,56页。称“鲁相史晨谒孔子庙与史晨奏铭”。
    24 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78-181页。《本文篇》,165-172页。称“史晨碑”。
    25 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33-38页。称“建宁元年史晨奏祀飨庙碑”与“建宁二年史晨奏祀飨庙碑”。
    26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四册,1228-1272页。称“史晨前碑”与“史晨后碑”。
    ①[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54页。称“后汉孔君碑”。
    ②[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74页。称“汉博陵太守孔彪碑”。
    ③[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96-98页。称“博陵太守孔彪碑”。
    ④[明]都穆:《金薤琳琅》,《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657-7659页。称“汉博陵太守孔彪碑”。
    ⑤[明]盛时泰:《苍润轩元牍记》,《史料》第二辑第二册,1594页。称“汉孔彪碑”。
    ⑥[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84页。称“汉博陵太守孔彪碑”。
    ⑦[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58页。称“孔彪碑”。
    ⑧[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9202页。称“博陵太守孔彪碑”。
    ⑨[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48-950页。称“博陵太守孔彪碑”。
    ⑩[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史料》第二辑第八册,5975页。称“博陵太守孔君碑”。
    (11)[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292-7295页。称“汉故博陵太守孔府君碑”。
    (12)[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7页。称“博陵太守孔彪碑”。
    (13)[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241-245页。称“博陵太守孔彪碑”
    (14)[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072页。称“汉博陵太守孔彪碑”。
    (15)[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42-3页。称“博陵太守孔彪碑”。
    (16)[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6页。称“博陵太守孔彪碑”。
    (17)[清]王念孙:《汉隶拾遗》,《史料》第三辑第二册,601页。称“博陵太守孔彪碑”。
    (18)[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40-9241页。称“后汉博陵太守孔彪碑”。
    (19)[清]万经等著、陈洙重校:《汉魏碑考》,《史料》第三辑第三十五册,82页。称“汉博陵太守孔彪碑”。
    (20)[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4页。称“孔彪碑”。
    21 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日本雄山阁,41-43页。称“孔彪碑”。
    22 方若:《校碑随笔》,61页。称“博陵太守孔彪碑”。
    23 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26石。称“博陵太守孔彪碑”。
    24 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365-377页。称“孔彪碑”。
    25 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74-77页,拓片在216-219页。称“博陵太守孔彪碑”。
    26 拍马子云等:《碑帖鉴定》,59页。称“博陵太守孔彪碑”。
    27 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92-195页。《本文篇》,184-191页。称“孔彪碑”。
    28 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39-42页。称“建宁四年博陵太守孔彪碑”。
    29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四册,1377-1403页。称“博陵太守孔彪碑”。
    ①[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64页。称“汉兖州刺史杨叔恭残碑”。
    ①[清]汪鋆:《十二研斋金石过眼录》,《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803-7804页.称“兖州刺史杨叔恭残碑”。
    ②[清]端方:《陶斋藏石记》卷二,《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7999-8001。称“杨叔恭残碑”。
    ③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卷二,《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34页。称“汉兖州刺史杨叔恭残碑”。
    ④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修订本),66-68页。称“杨叔恭残碑”。
    ⑤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27石。称“杨叔恭残碑”。
    ⑥永田英正:《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190-191页。《本文篇》,182-184页。称“杨叔恭残碑”。
    ⑦[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56页。称“后汉鲁峻碑”。
    ⑧[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77页。称“汉司隶校尉鲁峻碑”。
    ⑨[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100-102页。称“司隶校尉鲁峻碑”。
    ⑩[明]都穆:《金薤琳琅》,《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659-7661页。称“汉司隶校尉鲁峻碑”。
    (11)[明]盛时泰:《苍润轩元牍记》,《史料》第二辑第二册,1594页。称“汉故司隶校尉忠惠父鲁君碑”。
    (12)[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90页。称“汉司隶校尉鲁君碑”。
    (13)[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60-261页。称“鲁峻碑”。
    (14)[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53-955页。称“司隶校尉鲁峻碑”。
    (15)[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史料》第二辑第八册,5975页。称“司隶校尉鲁君碑”。
    (16)[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306-7309页。称“汉故司隶校尉忠惠父鲁君碑”。
    (17)[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7页。称“司隶校尉鲁峻碑”。
    ①[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257-264页。称“司隶校尉鲁竣碑”
    ②[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073页。称“汉司隶校尉鲁峻碑”。
    ③[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7页。称“司隶校尉鲁峻碑”。
    ④[清]王念孙:《汉隶拾遗》,《史料》第三辑第二册,602-603页。称“司隶校尉鲁峻碑”。
    ⑤[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6页。称“司隶校尉鲁峻碑”。
    ⑥[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64-9266页。称“汉故司隶校尉忠惠父鲁君碑”。
    ⑦[清]万经等著、陈洙重校:《汉魏碑考》,《史料》第三辑第三十五册,83页。称“汉司隶校尉鲁峻碑”。
    ⑧[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9-8570页。称“鲁峻碑”。
    ⑨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47-48页。称“鲁峻碑”。
    ⑩方若:《校碑随笔》,64页。称“司隶校尉鲁峻碑”。
    (11)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28石。称“司隶校尉鲁峻碑”。
    (12)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390-401页。称“鲁峻碑”。
    (13)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77-82页,拓片在220-226页。称“司隶校尉鲁峻碑”
    (14)马子云等:《碑帖鉴定》,61页。称“司隶校尉鲁峻碑”。
    (15)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02-205页。《本文篇》,198-202页。称“鲁峻碑”。
    (16)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五册,1493-1519页。称“鲁峻碑”。
    ①[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7-14448页。称“汉熹平残碑”。
    ②[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264页。称“熹平残碑”。
    ③[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3643页。称“熹平残碑”。
    ④[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66页。称“汉熹平残碑”。
    ⑤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48-49页。称“熹平断碑”。
    ⑥方若:《校碑随笔》,65页。称“熹平残碑”。
    ⑦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29石。称“熹平残碑”。
    ⑧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83页,拓片在227-228页。称“熹平残碑”。
    ⑨马子云等:《碑帖鉴定》,62页。称“熹平残碑”。
    ⑩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06-207页。《本文篇》,203页。称“熹平残碑”。
    (11)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43-45页。称“熹平二年残碑”。
    (12)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五册,142-1548页。称“熹平残碑”。
    (13)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18-19页,拓片在151页.称“四神刻石”。
    (14)马子云等:《碑帖鉴定》,62页。称“熹平二年刻石”。
    (15)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五册,,1520-1521页。称“四神刻石”。
    ①枣庄市文物管理站:《枣庄市发现东汉纪年残碑》,《文物》1983年7期,90页。
    ②陆锡兴:《熹平三年残碑补释》,《文物》1985年3期,91-92页。
    ③李哲先等:《新发现的<张山子熹平三年残碑>》,《书法》1988年4期,50-52页。
    ④令盒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伯兴妻残碑”。
    ⑤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12-213页。《本文篇》211页。称“伯兴妻墓碑”。
    ⑥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五册,1549-1555页。称“伯兴妻残碑”。
    ⑦[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75-977页。称“孔褒碑”。
    ⑧[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298-7299页。称“汉故豫州从事孔着之碑”。
    ⑨[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7页。称“豫州从事孔褒碑”。
    ⑩[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245-247页。称“豫州从事孔褒碑”
    ①[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077页。称“汉孔褒碑”。
    ②[清]王念孙:《汉隶拾遗》,《史料》第三辑第二册,604页。称“豫州从事孔褒碑”。
    ③[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8页。称“豫州从事孔褒碑”。
    ④[清]万经等著、陈洙重校:《汉魏碑考》,《史料》第三辑第三十五册,84页。称“汉孔褒碑”。
    ⑤[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4页。称“孔褒碑”。
    ⑥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日本雄山阁,43-45页。称“孔褒碑”。
    ⑦方若:《校碑随笔》,61-62页。称“豫州从事孔褒碑”。
    ⑧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30石。称“豫州从事孔褒碑”。
    ⑨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468-471页。称“孔褒碑”。
    ⑩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84-85页,拓片在229-230页。称“豫州从事孔褒碑”。
    (11)马子云等:《碑帖鉴定》,60页。称“豫州从事孔褒碑”。
    (12)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72-273页。《本文篇》,281-283页。称“孔褒碑”。
    (13)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45-47页。称“汉故豫州从事孔褒碑”。
    (14)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五册,1755-1770页。称“豫州从事孔褒碑”。
    ①令盒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孙仲隐碑”。
    ②于书亭等:《山东高密发现<汉孙仲隐墓志>》,《书法》1991年4期。
    ③李储森等:《山东发现东汉墓志一方》,《文物》1998年6期,73、89页。
    ④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五册,1560-1563页.称“高密孙仲隐墓刻石”。
    ⑤西林昭一等:《新中国出土书迹》,186页。称“孙仲隐墓志”。
    ⑥[清]王懿荣:《汉石存目》,《王懿荣集》,齐鲁书社,1999年版,279页。称“梧台里石社碑额”。
    ⑦[民国]夏曾德:《续历城县志金石考》,《史料》第三辑第二十五册,390页。称“梧台里石社碑额”。
    ⑧[清]罗振玉:《俑卢日札》三十五页,《罗振玉学术文集》,上虞罗氏刻印,1927年版。
    ⑨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22-223页。《本文篇》,221页。称“梧台里石社碑额”。
    ⑩焦德森等:《中国画像石全集3-山东汉画像石》,考释在48页,图版140。
    (11)刘云涛:《山东莒县东莞出土汉画像石》,《文物》2005年3期,81-87页。
    (12)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五册,1640-1642页.称“光和元年画像石墓题记”。
    (13)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64页。称“莒县东莞光和元年孙熹阙”。
    ①令盦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王舍人碑”。
    ②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34-235页。《本文篇》,243-245页。称“王舍人残碑”。
    ③于书亭:《汉“王舍人碑”琐谈》,《科学与文化》1999年11期,63-64页。
    ④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五册,1740-1752页。称“王舍人碑”。
    ⑤西林昭一等:《新中国出土书迹》,189页。称“王舍人碑”。
    ⑥临淄文物志编辑组:《临淄文物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年,98-99页。
    ①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65页。称“临淄光和六年王阿命祠”。
    ②韩伟东、刘学连:《临淄石刻撷英》,《书法丛刊》2007年6期,23-30页。
    ③[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12页。称“后汉石虎铭”。
    ④夏曾德:《续历城县志金石考》,《史料》第三辑第二十五册,390页。称“石虎铭”。
    ⑤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079页。称“张表造虎函刻石”。
    ⑥马子云等:《碑帖鉴定》,68-69页。称“张表作虎函题字”。
    ⑦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36-237页。《本文篇》,245页。称“张表造虎函记”。
    ⑧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五册,1753-1754页。称“张表造虎函题记”。
    ⑨[明]都穆:《金薤琳琅》,《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677-7679页。称“汉荡阴令张君碑”。
    ⑩[明]盛时泰:《苍润轩元牍记》,《史料》第二辑第二册,1594页。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寿颂”。
    (11)[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87页。称“汉荡阴令张迁碑”。
    (12)[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78页。称“张迁碑”。
    ①[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9209-9210页。称“荡阴令张迁碑”。
    ②[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72-974页。称“张迁碑”。
    ③[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史料》第二辑第八册,5976页。称“荡阴令张迁碑”。
    ④[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370-7373页。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
    ⑤[清]武亿:《授堂金石文字续跋》,《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9095页。称“汉荡阴令张迁碑”。
    ⑥[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8页。称“荡阴令张迁碑”。
    ⑦[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324-331页。称“荡阴令张迁表”
    ⑧[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075-14076页。称“汉荡阴令张迁碑”。
    ⑨[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46-7页。称“荡阴令张迁碑”。
    ⑩[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71页。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迁碑”。
    (11)[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9页。称“荡阴令张迁碑”。
    (12)[清]王念孙:《汉隶拾遗》,《史料》第三辑第二册,604页。称“荡阴令张迁颂”。
    (13)[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8页。称“荡阴令张迁碑”。
    (14)[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13-9215页。称“后汉荡阴令张迁碑”。
    (15)[清]万经等著、陈洙重校:《汉魏碑考》,《史料》第三辑第三十五册,83-84页。称“汉荡阴令张迁碑”。
    (16)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70-8571页。称“张迁碑”。
    (17)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72-75页。称“张迁碑”。
    (18)方若:《校碑随笔》,70-71页。称“荡阴令张迁碑”。
    (19)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32石。称“荡阴令张迁碑”。
    (20)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489-501页。称“张迁碑”。
    21 马子云等:《碑帖鉴定》,70页。称“荡阴令张迁碑”。
    22 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52-255页。《本文篇》,260-265页。称“张迁碑”。
    23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五册,1813-1858页。称“荡阴令张迁碑”。
    ①[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309页。称“汉尉氏令郑君碑”。
    ②[宋]洪适:《隶续》卷第十九,《隶释·隶续》439-440页。称“尉氏令郑季宣碑”。
    ③[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78-279页。称“郑季宣残碑”。
    ④[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9209页。称“尉氏令郑君碑”。
    ⑤[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66-968页。称“尉氏令郑季宣碑”。
    ⑥[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313-7321页。称“汉尉氏令郑季宣碑”。
    ⑦[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8页。称“尉氏令郑季宣碑”。
    ①[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312-316页。称“尉氏令郑季宣碑”。
    ②[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第八册,548-549页。称“尉氏令郑季宣碑”。
    ③[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8页。称“尉氏令郑季宣碑”。
    ④[清]欧阳辅:《集古求真》,《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565页。称“郑季宣碑”。
    ⑤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下碑碣》,日本雄山阁,75-76页。称“郑季宣碑”。
    ⑥方若:《校碑随笔》,68-69页。称“尉氏令郑季宣碑”。
    ⑦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31石。称“尉氏令郑季宣碑”。
    ⑧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85-91页,拓片在231-233页。称“尉氏令郑季宣碑”。
    ⑨马子云等:《碑帖鉴定》,71页。称“尉氏令郑季宣碑”。
    ⑩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42-245页。《本文篇》,252页。称“郑季宣残碑”。
    11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1861-1868页。称“尉氏令郑季宣碑”。
    ①令盦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中平三年题刻”。
    ②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等:《云峰刻石调查与研究》,齐鲁书社,1992年,50-51页。
    ③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1869-1870页。称“中平三年摩崖题字”。
    ④郑业敩:《独笑斋金石文考第二集》,《史料》第二辑第十六册,11800页。称“赵相刘君墓门记”。
    ⑤马子云等:《碑帖鉴定》,73页。称“议郎赵姓刘君墓门记”。
    ⑥[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175页。称“鲁相谒孔庙残碑”。
    ⑦[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87页。称“鲁相谒孔庙残碑”。
    ⑧[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78-979页。称“孔宏碑”。
    ⑨[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299-7300页。称“汉孔宏碑”。
    ⑩[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8页。称“鲁相谒孔庙残碑”。
    (11)[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335-337页。称“鲁相谒孔庙残碑”。
    (12)[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8-19359页。称“鲁相谒孔子庙残碑”。
    (13)方若:《校碑随笔》,72页。称“鲁相谒孔子庙残碑”。
    (14)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33石。称“鲁相谒孔子庙残碑”。
    (15)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考释93-94页,图版235。
    (16)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74-275页。《本文篇》,283页。称“鲁相谒孔庙残碑”。
    (17)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48-49页。称“鲁相谒孔庙残碑”。
    ①令盦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南泊残碑”。
    ②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19-25页,图版152-154。称“汉南残碑”。
    ③孔繁银:《曲阜两汉碑刻》,《孔子故里史迹考略》第三辑,46-62页。称“陶洛残汉碑”。
    ④令盦等:《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汉碑研究》,346-366页。称“陶洛东汉残碑”。
    ⑤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25-27页,图版155-157页。称“陶洛残汉碑”。
    ⑥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61-62页。称“陶洛残汉碑”。
    ⑦[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80-981页。称“竹叶碑”。
    ⑧[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304-7305页。称“汉碑阴”。
    ⑨[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9页。称“竹叶碑”。
    ⑩[清]诸峻:《金石经眼录》,《辑录》,1492页。称“汉碑阴”。
    (11)[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337-339页。称“竹叶碑”
    (12)[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49页。称“中部督邮郭尚等题名”。
    (13)[清]武亿:《授堂金石文字续跋》,《辑录》,1491页。称“中部碑”。
    (14)[清]谢堃:《书画所见录》卷一,《辑录》,1493页。称“竹叶石碑”。
    (15)[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73页。称“竹叶碑”。
    (16)[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9页。称“中部督邮残碑”。
    (17)方若:《校碑随笔》,72页。称“残碑阴(俗称竹叶碑)”。
    (18)山东文物总店编:《山东秦汉碑刻》,第34石。称“竹叶碑”。
    ①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92-93页,拓片在234页。称“竹叶碑”。
    ②马子云等:《碑帖鉴定》,76页。称“残碑阴”。
    ③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308-309页。《本文篇》,310页。称“竹叶碑”。
    ④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50-52页。称“汉督邮曹史题名残碑”。
    ⑤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2202-2203页。称“竹叶碑”。
    ⑥[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82-983页。称“鲁王墓石人题刻”。
    ⑦[清]吴玉摺:《湖海文存》卷七十二,《辑录》1270页。称“汉麃君”。
    ⑧[清]诸峻:《金石经眼录》,《秦汉石刻题跋辑录》,1273页。称“鲁王墓石人题刻”。
    ⑨[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303-7304页。称“鲁王墓石人刻字”。
    ⑩[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9页。称“鲁王墓二石人题字”。
    (11)[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332-333页。名称为“鲁王墓石人胸前题字两种”
    (12)[清]陈寿祺:《左海文集》卷三,《辑录》1268-1269页。称“汉麃君墓石人”。
    (13)[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48页。称“石人胸前题字”。
    (14)[清]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五册,3365-3366页。《宜禄堂金石记》也收录此石,
    《史料》第二辑第六册,4214页。均称“汉鲁王墓二石人题字”。
    (15)[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72页。称“汉鲁王墓前石人题字”。
    (16)[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60页。称“鲁王墓石人胸前题字”。
    (17)[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53页。称“汉鲁王墓二石人题字”。
    (18)《河北第一博物院画报》第五十期,《辑录》1273-1274页。称“东汉石人”。
    ①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附蔡邕考》,日本雄山阁,85-88页。称“鲁王墓石人”。
    ②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33-34页,拓片在162-164页。称“汉石人铭”。
    ③马子云等:《碑帖鉴定》,77页。称“鲁共王墓石人胸前题字”。
    ④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310-311页。《本文篇》,311页。称“鲁王墓石人长题字”。
    ⑤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54-55页。称“汉石人铭”。
    ⑥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2129-2130页。称“鲁共王墓石人胸前题字”.
    ⑦朱锡禄:《嘉祥五老洼发现一批汉画像石》,《文物》1982年5期,71-78页。
    ⑧朱锡禄:《嘉祥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128-132页。
    ⑨嘉样县文管所:《山东嘉祥纸坊画像石墓》,《文物》1986年5期,31-41页。
    ⑩朱锡禄:《嘉祥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138-141页。
    (11)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25-26页,图版79。称“嘉祥县齐山画象石”。
    (12)朱锡禄:《嘉祥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127-128页。
    (13)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26页,图版79。称“嘉祥县甸子画象石”。
    (14)朱锡禄:《嘉祥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132-133页。
    (15)刘培桂等:《邹城出土东汉画像石》,《文物》1994年6期,32-37页。
    ①[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49页。称“朱君长题字”。
    ②[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332-333页。称“鲁王墓石人胸前题字两种”。
    ③[清]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五册,3370页。称“汉残碑朱君长”。
    ④[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73页。称“汉朱君长刻石”。
    ⑤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附蔡邕考》,日本雄山阁,45-46页。称“朱君长刻石”。
    ⑥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36石。称“朱君长题字”。
    ⑦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34页,拓片在165页。称“朱君长刻石”。
    ⑨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312-313页。《本文篇》,312页。称“朱君长题字”。
    ⑨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2136-2138页。称“朱君长刻石”。
    ⑩[宋]洪适:《隶续》卷第十三,《隶释隶续》411页。称“孔子见老子画象”。
    11 [清]毕沅等:《山左金石志》,《史料》第一辑第十九册,14431页。称“孔子见老子画象”。
    12 [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384-385页。称“孔子见老子画像题字”。
    13 [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48-9页。称“孔子见老子画象”。
    14 [清]朱士端:《宜禄堂收藏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五册,3378-3379页。称“汉嘉祥武宅山孔子见老子画象”。描摹有画像图。
    15 傅惜华编:《汉代画象全集二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年版,27页。
    16 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37石。称“汝南周府君碑”。
    17 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306-307页。《本文篇》,310页。称“汝南周府君碑额”。
    18 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67-68页。称“周府君碑额残石”。
    ①泰安市文物管理局:《山东泰安县旧县村汉画像石墓》,《考古》1988年4期,307-313页。
    ②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46-47页,图版470、471。称“泰安县大汶口画象石”。
    ③程继林:《泰安大汶口汉画像石墓》,《文物》1989年1期,48-58页。
    ④王恩田:《泰安大汶口汉画像石历史故事考》,《文物》1992年12期,73-78页。
    ⑤蒋英炬:《中国画像石全集1·山东汉画像石》,考释在76页,第2石图版230,第6石图版228。
    ⑥杨浩:《山东东平百墓山汉画象石墓略述》,《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448-451页。
    ⑦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48-49页,图版211。称“东平县后魏雪画象石”。
    ⑧焦德森等:《中国画像石全集3-山东汉画像石》,考释在76页,图版221。
    ⑨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48页,图版205。称“肥城县北大留画象石”。
    ⑩中共肥城市委、肥城市人民政府编著:《肥城文化揽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13-14页。
    (11)焦德森等:《中国画像石全集3·山东汉画像石》,考释在65-69页,图版191-200。
    (12)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等:《山东平阴孟庄东汉画像石墓》,《文物》2002年2期,38-52页。
    (13)华东文物工作队山东组:《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8期,35-68页。
    (14)曾昭燏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物管理局出版,1956年。
    (15)蒋英炬:《中国画像石全集1·山东汉画像石》,考释在59-75页,图版179-227。
    (16)崔忠清等:《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齐鲁书社,2001年。
    ①任日新:《山东诸城汉墓画像石》,《文物》1981年10期,14-21页。
    ②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51页,图版229。称“诸城县前凉台画象石”。
    ③王恩田:《诸城凉台孙琮画像石墓考》,《文物》1985年3期,93-96页。
    ④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312-313页。《本文篇》,312页.称“孙琮墓室题字”。
    ⑤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二册,476-477页。称“孙琮画像石墓题记”。
    ⑥《山东安丘汉墓发现的石刻》,《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3期,底封里。
    ⑦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51页,图版228。称“安丘县王封画象石”。
    ⑧焦德森等:《中国画像石全集3·山东汉画像石》,考释在50页,图版147。
    ⑨孙葆田:《山东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381页。称“后汉石狮子题字”。
    ⑩舒孝先:《临淄金石志》,《史料》第三辑第二十七册,541页。称“西汉石狮”。
    (11)马子云等:《碑帖鉴定》,82页。称“刘汉作狮子题字”。
    (12)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2127-2128页。称“刘汉作石狮子题字”。
    (13)夏曾德:《续历城县志金石考》,《史料》第三辑第二十五册,390-391页。称“琅琊相刘君残墓表”。
    (14)马子云等:《碑帖鉴定》,83页。称“琅讶相刘君残石刻”。
    (15)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2131-2132页。称“琅邪相刘君石柱残石”。
    ①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49页,图版3。称“历城县黄台山画象石”。
    ②党浩等:《山东长清大街村发现汉代画像石墓》,《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18日001版。
    ③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等:《济南市长清区大觉寺村一、二号汉墓清理简报》,《考古》2004年8期,26-41页。
    ④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14页,图版3。称“微山县两城画象石”。
    ⑤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15页,图版13。称“微山县两城画象石”。
    ⑥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30页,图版100。称“滕县西户口画象石”。书中没有提及此画像石有题记,拓本也不清楚。笔者2010年6月赴滕州市汉画像石博物馆调查时,拍摄照片。
    ⑦杨爱国:《汉代画像石榜题略论》,《考古》2005年5期,59-71页。
    ①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43-44页,图版285。称“费县潘家疃画象石气
    ②[清]端方:《陶斋藏石记》卷一,《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002-8003。称“议郎残碑气
    ③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五册,3879-3880页。称“汉议郎残碑”。
    ④马子云等:《碑帖鉴定》,86页。称“议郎残碑”。
    ⑤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96-297页。《本文篇》,304页。称“议郎残碑”。
    ⑥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2154-2155页.称“兰台令史等字残碑”。
    ⑦[清]端方:《陶斋藏石记》卷一,《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8001-8002。称“口郡太守残碑”。
    ⑧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五册,3880-3881页。称“汉口郡太守残碑”。
    ⑨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90页。称“仓龙庚午等字残碑”。
    ⑩马子云等:《碑帖鉴定》,78页。称“封墓记刻石”。
    (11)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58-259页。《本文篇》,267页。称“仓龙庚午残碑”。
    (12)李志贤:《君车画像》,《秦汉碑刻校勘图鉴》,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233-239、343-349页。
    (13)王滢:《山东江苏汉画像石榜题研究》,《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320-415页。
    ①[清]周悦让:《增修登州府志·金石志》,《史料》第三辑第二十七册,45页。称“汉建初石刻”。
    ②[清]陆增样:《八琼室金石补正》,《史料》第一辑第六册,4047页。称“建初残刻”。
    ③[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300页。称“后汉司马长元石门”。
    ④方若:《校碑随笔》,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40页。称“司马长元石门”。
    ⑤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附蔡邕考》,64-66页。称“司马长元石门题字”。
    ⑥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8石。称“司马长元石门刻字”。
    ⑦袁维春:《秦汉碑述》,85页。称“司马长元石门题字”。
    ⑧刘正成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拓片在107页,考释在576-577页。称“司马长元石门题字”。
    ⑨马子云等:《碑帖鉴定》,24-26页。称“司马长元石门”。
    ⑩永田英正:《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6-27页。《本文篇》,17页。称“司马长元石门题字”。
    11 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141-142页。称“司马长元石门题记”。
    12 [清]朱士端:《宜禄堂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六册,4214-4215页。称“汉永元刻石残文”。
    ①[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46-14247页。称“汉永元石刻”
    ②[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27页。称“汉永元残石”。
    ③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27页。称“汉永元断碑”。
    ④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32-33页。《本文篇》,20页。称“永元八年食堂题记”。
    ⑤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25页。称“永元刻石”。
    ⑥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一册,239-240页.称“诸掾造冢刻石”。
    ⑦[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四册,17843页。称“后汉景君石郭铭”.
    ⑧[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34-235页。称“汉郯令景君阙铭”。
    ⑨[宋]洪适:《隶释·隶续》,70页。称“郯令景君阙铭”。
    ⑩[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44页。称“郯令景君阙铭”。
    11 [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63页。称“后汉郯令景君阙铭”。
    12 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11-112页。称“汉郯令景君阙铭”。
    ①[宋]欧阳修:《集古录》,《隶释隶续》卷二十二,235-236页。称“景君碑”。
    ②[宋]欧阳棐:《集古录目》,《隶释隶续》卷二十三,248页。称“景君碑”。
    ③[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34页。称“汉谒者景君表”与“汉谒者景君碑阴”。
    ④[宋]洪适:《隶释·隶续》,68-70页。称“谒者景君墓表”。
    ⑤[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44页。称“谒者景君墓表”。
    ⑥[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62-9263页。称“后汉谒者景君墓表”。
    ⑦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09-111页。称“汉谒者景君墓表”。
    ①[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史料》第二辑第二册,909-910页。称“延光残碑”。
    ②[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402-7403页。称“汉延光残碑”。
    ③[清]王昶:《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一册,117-118页。称“延光残碑”。
    ④[清]朱学海:《诸城金石续考》,《史料》第三辑第二十八册,47页。称“汉延光残碑”。
    ⑤[清]朱士端:《宜禄堂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六册,4207-4208页。称“汉延光残碑”。
    ⑥[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史料》第一辑第二十六册,19351页。称“延光残碑”。
    ⑦[清]徐树钧:《宝鸭斋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336-14337页。称“延光残碑”。
    ⑧[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86-9287页。称“后汉延光残碑”。
    ⑨[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27-5028页。称“汉延光残碑”。
    ⑩方若:《校碑随笔》,43-44页。称“延光残碑”。
    (11)山东省文物总店编:《山东秦汉碑刻》,第10石。称“延光残碑”。
    (12)张彦生:《善本碑帖录》,14页。称“汉延光残碑”。
    (13)启功主编:《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一》,图版在106页,《图版说明》60页。称“延光残碑”
    (14)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68-69页。《本文篇》45页。称“延光残碑”。
    (15)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二册,370-375页。称“都官是吾残碑”。
    (16)[宋]洪适:《隶释·隶续》,169-170页、348-351页。称“山阳麟凤碑”。
    (17)[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45页。称“山阳麟凤碑”。
    (18)[清]徐宗干:《济宁直隶州续志》,《史料》第三辑第二十六册,47页。称“汉山阳麟凤碑”。
    (19)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05页。称“山阳麟凤碑”。
    ①[清]汪鋆:《十二研斋金石过眼录》卷一,《史料》第一辑第十册,7798-7799页。称“永建五年食堂题字”。
    ②[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三,《史料》第一辑第六册,4056页。称“永建食堂画象题字”。
    ③[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卷二,《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28页。称“汉永建食堂画象题字”。
    ④傅惜华编:《汉代画象全集二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年版,3页。
    ⑤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72-73页。《本文篇),48页。称“永建五年食堂画像题记”。
    ⑥[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三,《史料》第一辑第六册,4057页。称“阳嘉残碑”。
    ⑦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32-33页。称“阳嘉残碑”。
    ⑧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100-101页,拓本在237页。称“阳嘉残碑”。
    ⑨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74-75页。《本文篇》,48-49页。称“阳嘉残碑”。
    ①[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史料》第二辑第十九册,14250页。称“汉文叔阳食堂石刻”
    ②[清]端方:《陶斋藏石记》卷一,《史料》第一辑第十一册,7996-7997。称“文叔阳食堂画象题字”。
    ③[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四,《史料》第一辑第六册,4060页。称“文叔阳食堂画象题字”。
    ④[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卷二,《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30页。称“汉建康文淑阳食堂画象题字”。
    ⑤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101-102页。称“文叔阳食堂记”。
    ⑥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94-95页。《本文篇》,61页。称“文叔阳食堂画像题记”。
    ⑦[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40-241页。称“汉吴郡丞武开明碑”。
    ⑧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103页。称“汉吴郡丞武开明碑”。
    ⑨[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42页。称“汉从事武梁碑”。
    ⑩[宋]洪适:《隶释·隶续》卷六,74-75页。称“从事武梁碑”。
    (11)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103-105页。称“汉从事武梁碑”。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295页。称“郎中王政碑”。
    ②[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47页。称“王政碑”。
    ③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108-109页。称“汉郎中王政碑”。
    ④[宋]洪适:《隶释·隶续》,21-23页。称“韩勃修孔庙后碑”。
    ⑤[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48-249页。称“韩勅后碑”。
    ⑥[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36页。称“后汉韩勃修孔庙后碑”。
    ⑦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20-122页。称“汉鲁相韩勅后碑”。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286页。称“汉碑”。
    ②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24页。称“汉婺州从事孔德立‘孔子墓祠坊碑’”。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释文在80页,碑图在336页。称“冀州刺史王纯碑”。
    ②[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81页。称“汉冀州刺史王纯碑”。
    ③[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50-251页。称“王纯碑”。
    ④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36-9237页。称“后汉冀州刺史王纯碑”。
    ⑤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16-117页。称“汉冀州刺史王纯碑”。
    ⑥[宋]洪适:《隶释·隶续》,84-86页。称“荆州刺史度尚碑”。
    ⑦[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53-254页。称“度尚碑”。
    ⑧宫衍兴:《济宁全汉碑》,97-99页。称“汉荆州刺史度尚碑”。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11-13页。称“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
    ②[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78-9279页。称“后汉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392页。称“司空孔扶碑”。
    ②[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55页。称“孔扶碑”。
    ③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17-118页。称“汉司空孔扶碑”。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286页。称“汉尚书郎河东太守孔宏碑”。
    ②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25页。称“汉尚书郎河东太守孔宏碑”。
    ③[宋]洪适:《隶释·隶续》,92-93页。称“金乡长侯成碑”。
    ④[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89页。称“金乡守长侯君碑”。
    ⑤[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56-257页。称“侯成碑”。
    ⑥[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9201-9202页。称“金乡长侯成碑”。
    ⑦[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80页。称“后汉金乡长侯成碑”。
    ⑧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23-124页。称“金乡长侯成碑”。
    ①[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73页。称“汉郎中马君碑”。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95-96页。称“郎中马江碑”。
    ③[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57-258页。称“马江碑”。
    ④[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80页。称“后汉郎中马江碑”。
    ⑤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05-106页。称“汉郎中马江碑”。
    ⑥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19-120页。称“汉青山碑”。
    ⑦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301页。称“后汉更黄肠刻石”。
    ①[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75-276页。称“汉成阳灵台碑”。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14-17页。称“成阳灵台碑”。
    ③[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59-260页。称“灵台碑”。
    ①[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80页。称“汉帝尧碑”。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13-14页。称“帝尧碑”。
    ③[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81-9282页。称“后汉帝尧碑”。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435-436页。称“荆州刺史李刚石室残画象”。
    ②[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92-293页。称“李刚石室画像”。
    ③[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83-9284页。称“后汉荆州刺史李刚残画像”。
    ④[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98-299页。称“汉安平相孙根碑”。
    ⑤[宋]洪适:《隶释·隶续》,115-118页。称“安平相孙根碑”。
    ⑥[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87-9288页。称“后汉安平相孙根碑”。
    ①[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294-295页。称“汉逢童子碑”。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114-115页。称“童子逢盛碑”。
    ③[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71页。称“逢盛碑”。
    ④[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303-9304页。称“后汉童子逢盛碑”。
    ⑤[宋]洪适:《隶释·隶续》,118-120页。称“凉州刺史魏元丕碑”。
    ⑥[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73页。称“魏元丕碑”。
    ①[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304页。称“后汉凉州刺史魏元丕碑”。
    ②[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306页。称“汉成阳令唐君颂”。
    ③[宋]洪适:《隶释·隶续》,60-61页。称“汉成阳令唐扶颂”。
    ④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82-9282页。称“后汉成阳令唐扶碑”。
    ①[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309-310页。称“汉赵相刘衡碑”。
    ②[宋]洪适:《隶释·隶续》,171-172页。称“赵相刘衡碑”。
    ①[清]冯云鹓:《济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三册,9788-9799页。称“汉赵相刘衡碑”。
    ②[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197-9198页。称“后汉赵相刘衡碑”。
    ③[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315-316页。称“汉浚仪令衡立碑”。
    ④[宋]洪适:《隶释·隶续》,140-141页。称“浚仪令衡立碑”。
    ⑤[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13页。称“后汉浚仪令衡立碑”。
    ⑥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18-119页。称“汉浚仪令衡立碑”。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135页。称“光禄勋刘曜碑”。
    ②[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13页。称“后汉光禄勋刘曜碑”。
    ③[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六册,5044页。称“汉光禄勋东平无盐刘曜残碑”。
    ④山东省文物总店:《山东秦汉碑刻》,第35石。称“光禄勋刘曜残碑”。
    ⑤马子云等:《碑帖鉴定》,86页。称“光禄勋刘曜残碑”。
    ⑥永田英正:《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295-295页。《本文篇》,304页。称“刘曜残碑”。
    ⑦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2169-2170页。称“刘曜残碑”。
    ⑧[宋]洪适:《隶释·隶续》,147、365-366页。称“汉故不其令董君阙”。
    ⑨[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267页。称“后汉董恢阙”。
    ⑩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07页。称“汉不其令董恢阙”。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397-398页。称“胶东令王君庙门断碑”。
    ②[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48页。称“胶东令王君庙门碑”。
    ③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13-114页。称“汉胶东令王君庙门断碑。
    ④[宋]洪适:《隶释·隶续》,286页。称“汉少傅何君碑”。
    ⑤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07页。称“汉少傅何休碑”。
    ⑥[宋]郑樵撰:《通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1849页。称“任城府君颂”。
    ⑦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07页。称“汉任城府君颂”。
    ⑧[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288页。称“苏衡等题名”。
    ⑨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19页。称“汉苏衡等题名”。
    ⑩[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324页。称“汉张侯残碑”。
    (11)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19页。称“汉留侯张良残碑”。
    (12)[宋]洪适:《隶释·隶续》,286页。称“汉御史孔翊碑”。
    (13)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25页。称“汉御史孔翊碑”。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286页。称“汉博士孔志碑”。
    ②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25页。称“汉博士孔志碑”。
    ③[宋]洪适:《隶释·隶续》,286页。称“汉尊士倪寿碑”。
    ④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25页。称“汉尊士倪寿碑”。
    ⑤[宋]洪适:《隶释·隶续》,287页。称“汉古司马城铁碑”。
    ⑥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25-126页。称“汉司马城铁碑”。
    ⑦[宋]洪适:《隶释·隶续》,287页。称“汉御史大夫郗虑碑”。
    ⑧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26页。称“汉御史大夫郗虑碑”。
    ⑨[宋]洪适:《隶释·隶续》,286页。称“汉彭府君碑”。
    ⑩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26页。称“汉彭府君碑”。
    (11)[宋]洪适:《隶释·隶续》,287页。称“汉马援庙碑”。
    (12)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26-127页。称“汉马援庙碑”。
    (13)宫衍兴:《济宁全汉碑》,127页。称“汉永元断碑”。
    (14)[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史料》第一辑第十二册,9211-9212。称“秦君碑”
    ①[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90页。称“滕县秦君碑”。
    ②[清]冯云鹓:《济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三册,9799页。称“汉吴子兰碑”。
    ③孙永汉:《续修曲阜县志》卷八艺文金石,第54页。
    ④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94页。称“张角等字残石”。
    ⑤宫衍兴:《济宁全汉碑》,考释在115-116页。称“汉张角等字残石”
    ⑥马子云等:《碑帖鉴定》,79页。称“张角等字残碑”。
    ⑦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304-305页。《本文篇》,309页。称“张角等字残石”。
    ⑧徐玉立:《汉碑全集》第六册,2156-2157页。称“张角等字残碑”。
    ⑨范寿铭:《循园金石文字跋尾》,《史料》第二辑第二十册,14471页。称“汉济乡邑等字残石”。
    ⑩陈直:《摩庐金石记》,《史料》第二辑第六册,4284页。称“汉济乡邑等字残碑”。
    (11)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304-305页。《本文篇》,308页。称“济乡邑等字残碑”。
    ①朱锡禄:《嘉祥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107页。
    ②[清]孙葆田:《山东通志·金石志》,《史料》第二辑第十二册,9301-9302页。称“后汉昌阳刻石”。
    ③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史料》第一辑第五册,3878页。称“汉昌阳刻石”。
    ④马子云等:《碑帖鉴定》,83页。称“昌阳严刻石”。
    ①徐玉立主编:《汉碑全集》共六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②刘灿章:《大汉雄风 千古流芳-<汉碑全集>编后感言》,《中原文物》2006年5期,91-93页。
    ③东亚文化协议会: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占领北平,1938年8月中日联合成立“东亚文化协议会”,由当时成立于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长”汤尔和任会长,1940年汤尔和死后,北京大学文学院长周作人任会长,副会长是著名学者傅增湘和东京大学校长平贺让,1945年解散。参见周作人:《“东亚文化协会”为何物》,《文史资料选辑》总第135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158-162页。
    ④参见驹井和爱:《曲阜鲁城の遗蹟》,东京大学文学部考古学研究室,1951年版,1-13页。
    ①具体理由和考释见前文第二章第二节。
    ②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考释在3-9页,拓片在138-139页。
    ①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41-42页。
    ②济宁市文物管理局:《山东济宁市肖王庄一号汉墓》,《考古学集刊》第十二集,41-112页。
    ③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99-100页。
    ④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日本同朋舍出版,1994年版,46-47页。
    ①任日新:《山东诸城汉墓画像石》,《文物》1981年10期,14-21页。
    ②王恩田:《诸城凉台孙琮画像石墓考》,《文物》1985年3期,93-96页。
    ③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61-76页。
    ④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考释在36-40页,拓片在167-173页。
    ①[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39页。
    ②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86页。
    ③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日本同朋舍出版,1994年版,102-103页。
    ④[清]王昶:《金石萃编》,《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一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137-138页。
    ①山东省博物馆等:《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象石墓》,《考古》1975年2期,合订本124-134页。
    ②李发林:《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象石墓题记试释》,《中原文物》1985年1期,72-75页。
    ③罗福颐:《芗他君石祠堂题字解释》,《故宫博物院刊》总二号,1960年,178-180页。
    ④[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51页。
    ⑤陈直:《汉芗他君石祠堂题字通考),《文史考古论丛),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411-415页。
    ⑥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日本同朋舍出版,1994年版,118-119页。
    ①济宁地区文物组等:《山东嘉祥宋山1980年出土的汉画像石》,《文物》1982年5期,60-70页。
    ②王恩田:《安国祠堂题记释读补正》,《考古与文物》1989年1期,84-91页。
    ③[清]顾蔼吉编撰:《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11页。
    ④[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827页。
    ①李发林:《山东汉画像石研究》,齐鲁书社,1982年,68-77页,101-108页。
    ②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日本同朋舍出版,1994年版,128-129页。
    ③[汉]许慎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译》,岳麓书社,1997年版,1435页。
    ④徐玉立:《汉碑全集》第二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338页。
    ⑤[汉]许慎著、汤可敬撰:《说文解字今译》,岳麓书社,1997年版,1431页。
    ⑧[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40-41页。
    ①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218-221页。
    ②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考释在54-58页,拓片在190-194页。
    ③周建军等:《山东巨野新出土东汉<渡君碑>》,《书法丛刊》2004年4期,3-8页。
    ①[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23-25页。
    ②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338-339页。
    ③陆锡兴:《熹平三年残碑补释》,《文物》1985年3期,91-92页。
    ①刘云涛:《山东莒县东莞出土汉画像石》,《文物》2005年3期,81-87页。
    ②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日本同朋舍出版,1994年版,234-235页。
    ①永田英正编:《汉代石刻集成·图版释文篇》,日本同朋舍出版,1994年版,236-237页。
    ②[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一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7303-7304页。
    ③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考释在33-34页,拓片在162-164页。
    ④马子云等:《碑帖鉴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83页。
    ①夏曾德:《续历城县志金石考》,《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二十五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390-391页。
    ②孙永汉:《续修曲阜县志》卷八艺文志·金石·各种金石类,济南同志印刷所,民国23年版,54页。
    ③蒋英炬:《略论曲阜“东安汉里画象”石》,《考古》1985年12期,合订本1130-1135页。
    ④参见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90年版,考释在10页,拓片在141页。
    ①蒋英炬:《关于“鲍宅山凤凰画象”的考察与管见》,《文物》1997年8期,37-42页。
    ②我们统计的现存山东汉代碑刻详情,见前文第一章第四节和附录一。
    ③徐玉立主编:《汉碑全集》第一册,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凡例29页。
    [1][战国]韩非子撰、[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
    [2][战国]吕不韦著、张双棣等译注:《吕氏春秋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3][战国]墨翟著、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版。
    [4][战国]荀况著,蒋南华等注译:《荀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战国]屈原等、蒋天枢校释:《楚辞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6][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7][汉]刘安等、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8][汉]桓宽著:《盐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9][汉]刘向撰、卢元骏译注:《新序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0][汉]刘向辑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1][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12][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
    [13][汉]王充撰、黄晖著:《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中华书局,1990年版。
    [14][汉]胡广注:《汉官解诂》一卷,《汉官六种》,中华书局,1990年版。
    [15][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16][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17][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
    [18][汉]刘熙著、任继防撰:《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
    [19][汉]蔡邕撰:《蔡中郎集》卷六,明嘉靖二十七年刻本。
    [20][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21][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22][南朝宋]刘义庆著、张口之译注:《世说新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3][南朝梁]萧子显撰:《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24][南朝梁]萧统编、陈宏天等主编:《昭明文选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25][南朝梁]刘勰撰、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
    [26][南朝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27][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等疏:《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8][北齐]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29][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30][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31][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
    [32][南唐]徐锴撰:《说文解字系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
    [33][宋]欧阳修:《集古录跋》,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
    [34][宋]陈彭年等、余廼永校注:《新校互助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35][宋]郭忠恕、夏竦编:《汗简古文四声韵》,中华书局,2010年第二版。
    [36][宋]洪适:《隶释·隶续》,中华书局,1986年版。
    [37][宋]李诫撰:《营造法式》,商务印书馆,1954年重版。
    [38][宋]刘球:《隶韵》,中华书局,1989年版。
    [39][宋]娄机撰:《汉隶字源》六卷,日本宽政十年(1798)据明汲古阁刻本的再刻本。
    [40][宋]吕大临、赵九成撰:《考古图·续考古图·考古图释文》,中华书局,1987年版。
    [41][宋]王黼:《宣和博古图》,《钦定四库全书·重修宣和博古图》,乾隆四十九年版。
    [42][宋]王俅撰:《啸堂集古录》,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民国11年版。
    [43][宋]薛尚功撰:《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华书局,1986年版。
    [44][宋]宋祁撰:《宋景文笔记》,《学海类编》第六十九册,上海涵芬楼影印本,1920年。
    [45][宋]赵明诚撰、金文明校证:《金石录校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宋]曾巩撰:《金石录跋》,《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三十八册,147-152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
    [47][宋]郑樵撰:《通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
    [48][宋]朱熹:《楚辞集注》,听雨斋刊本,乾隆五十三年(1788)版。
    [49][金]韩孝彦撰:《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四库存目丛书》经部第187册影影印明成化七年摹刻本。
    [50][元]吾邱衍撰:《周秦刻石释音》,《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三十五册,27-45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
    [51][元]潘昂宵撰:《金石例》,《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三十九册,507-574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
    [52][明]盛时泰:《苍润轩碑跋》,《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二册,1589-1622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53][明]陶宗仪:《古刻丛钞》,《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册,7589-7624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54][明]都穆:《金薤琳琅》,《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册,7625-7773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55][明]杨慎:《金石古文》,《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二册,9369-9436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56][明]宋濂撰:《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57][明]赵崡:《石墨镌华》,《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581-18662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58][明]于栾正:《天下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二册,797-874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59][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60][清]毕沅、阮元:《山左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十九册,7202-7498 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61][清]丁绍基:《求是斋碑跋》,《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十九册,14001-14060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62][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3][清]端方:《匋斋藏石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一册,79667-8434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64][清]方朔:《枕经堂金石题跋》,《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十九册,14221-14277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65][清]冯云鹏等:《金石索》,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66][清]冯登府:《石经阁金石跋文》,《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十九册,14175-1418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67][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十二册,9191-9304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68][清]顾炎武著、黄汝诚集释:《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版。
    [69][清]顾蔼吉:《隶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
    [70][清]洪颐煊:《平津读碑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二十六册,19345-19500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71][清]觉罗崇恩:《香南精舍金石契》,《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六册,4979-500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72][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
    [73][清]孔祥霖:《曲阜碑碣考》,《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十三册,9743-9770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74][清]李敬:《重修费县志》(光绪),《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二十六册,167-226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
    [75][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八册,5961-605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76][清]刘承干:《希古楼金石萃编》,《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五册,3787-3945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77][清]刘青藜:《金石续录》,《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五册,3749-3786页, 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78][清]陆耀通:《金石续编》,《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四册,2989-3174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79][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文字补正》,《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六·八册,3947-6130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80][清]马邦玉:《汉碑录文》,《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八册,6109-6232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81][清]牛运震集说、刘世珩重编:《金石图说》,《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二册,875-101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82][清]欧阳辅:《集古求真》,《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十一册,8457-8622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83][清]潘相纂:《曲阜县志》乾隆甲午版新修圣化堂藏版,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版。
    [84][清]皮锡瑞:《汉碑引经考》,《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二十七册,20471-20634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85][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729-19080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86][清]阮元撰:《揅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
    [8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88][清]孙葆田:《山东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十二册,9147-9392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89][清]孙星衍:《寰宇访碑录》,《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二十六册,12849-20084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90][清]孙希旦撰:《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91][清]孙诒让:《札迻》,《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光绪乙未(1895)年版。
    [92][清]万经等著、陈洙重校:《汉魏碑考》,《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三十五册,079-086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
    [93][清]王念孙著:《广雅疏证》,中华书局,2004年版。
    [94][清]王念孙:《汉隶拾遗》,《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二册,595-605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
    [95][清]王旭:《金石萃编》,1805年,《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一~四册,1-2989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96][清]王懿荣:《汉石存目》,《王懿荣集》,齐鲁书社,1999年版。
    [97][清]汪鋆:《十二研斋金石过眼录》,《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十册,7781-7966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98][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十册,7203-749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99][清]吴大澄撰:《古玉图考》,光绪十五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
    [100][清]武亿:《授堂金石文字续跋》,《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二十五册,19081-19302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101][清]徐树钧:《宝鸭斋题跋》,《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十九册,14335-14367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102][清]徐中干:《济宁州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十三册,9393-9742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103][清]杨铎:《函青阁金石记》,《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六册,5009-5056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104][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杨守敬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5][清]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中华书局,1994年版。
    [106][清]叶奕苞:《金石录补》,《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十二册,8985-9190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107][清]张廷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8][清]赵绍祖:《古墨斋金石跋》,《石刻史料新编》第二辑第十九册,14063-1415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版。
    [109][清]赵翼撰:《陔余丛考》,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110][清]朱彝尊:《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二十五册,18663-1872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版。
    [111][民国]方若撰:《校碑随笔》,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
    [112][民国]罗振玉:《雪堂金石文字跋尾》,《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三十八册,277-36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
    [113][民国]舒孝先:《临淄金石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二十七册,528-548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
    [114][民国]孙永汉:《续修曲阜县志》,济南同志印刷所印,民国23年(1934)版。
    [115][民国]夏增德:《续历城县志》,《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二十五册,383-440页,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
    [116][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93年版。
    [1]安居香山、中山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安作璋等:《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2007年第2版。
    [3]安作璋等主编:《山东通史·秦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新版。
    [4]包备五:《齐鲁碑刻》,齐鲁书社,1996年版。
    [5]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6]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书法艺术》,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7]陈佩芬著:《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东周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8]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
    [9]陈直著:《居延汉简综论》,中华书局,2009年版。
    [10]陈直著:《两汉经济史料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1]陈松长编著:《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12]程士德主编:《素问注释汇粹》,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
    [13]程章灿:《石刻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14]程章灿著:《古刻新诠》,中华书局,2009年版。
    [15]崔忠清等:《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齐鲁书社,2001年版。
    [16]杜香文著:《元氏封龙山汉碑群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17]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1年版。
    [18]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傅惜华编:《汉代画像全集》初编,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图谱丛刊,1950年版。
    [20]傅惜华编:《汉代画象全集》二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年版。
    [21]甘肃省博物馆等编:《武威汉简》,中华书局,2005年版。
    [2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23]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等:《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4]高文主编:《中国汉阙》,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25]高文:《汉碑集释》(修订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宫衍兴:《济宁全汉碑》,齐鲁书社,1989年版。
    [27]顾颉刚:《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8]顾颉刚编著:《古史辨》共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9]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编:《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0]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31]郭荣章编著:《石门石刻大全》,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32]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7年版。
    [33]《汉语大字典》字形组编:《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34]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5]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3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37]河南省商丘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芒砀山西汉梁王墓地》,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3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永城西汉梁国王陵与寝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9]何宝善:《汉郭有道碑考》,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40]胡立东总纂:《泰山文献集成》,泰山出版社,2005年版。
    [4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望山楚简》,中华书局,1995年版。
    [42]华觉明等:《中国冶铸史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43]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44]华学诚等汇证:《杨雄方言校释汇证》,中华书局,2006年版。
    [45]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版。
    [46]蒋英炬、吴文祺著:《汉代武氏墓群石刻研究》,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47]金其桢:《中国碑文化》,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48]济宁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孔孟之乡石刻碑文选》,山东友谊出版社,1992年版。
    [49]赖非:《齐鲁碑刻墓志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
    [50]李零:《中国方术续考》,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51]李发林:《山东汉画像石研究》,齐鲁书社,1982年版。
    [52]李格非:《汉语大词典》简缩本,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
    [53]李樯:《秦汉刻石选译》,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54]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5]李志贤编著:《秦汉碑刻校勘图鉴》,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56]李学勤等编:《四库大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7]李雪梅主编:《中国古玩辨伪全书》,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版。
    [58]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三联书店,2000年版。
    [59]刘文鹏著:《埃及考古学》,三联书店,2008年版。
    [60]刘文鹏等著:《古代西亚北非文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1]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荣宝斋,1993年版。
    [62]临淄文物志编辑组:《临淄文物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年版。
    [63]骆承烈:《石头上的儒家文献》,齐鲁书社,2001年版。
    [64]骆承烈主编:《孔子故里史迹考略》共三辑,山东省出版总社济宁分社,无出版年。
    [65]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66]马大英著:《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
    [67]马子云:《碑帖鉴定浅说》,紫禁城出版社,1986年版。
    [68]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9]马汉国:《微山汉画像石选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70]南阳汉代画像石学术研讨会办公室编:《汉代画像石研究》,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71]骈宇骞编著:《银雀山汉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72]骈宇骞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73]乔柏梁:《中国历代碑帖赏析手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4]启功主编:《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一》,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75]秦公辑:《碑别字新编》,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76]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77]裘锡圭著:《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版。
    [78]裘锡圭著:《中国出土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9]容媛辑录、胡海帆整理:《秦汉石刻题跋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80]山东省博物馆等编:《山东画像石选集》,齐鲁书社,1982年版。
    [8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版。
    [82]山东文物总店编:《山东秦汉碑刻》,齐鲁书社,1984年版。
    [83]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等:《云峰刻石调查与研究》,齐鲁书社,1992年版。
    [84]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等:《云峰刻石研究(二)》,黄河出版社,2008年版。
    [85]山东省济宁市文物局编:《汉任城王墓刻石精选》,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86]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编:《侯马盟书》(增订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87]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88]施蛰存:《金石丛话》,中华书局,1991年版。
    [89]史树青主编:《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法书大观·第五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0]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92]孙机著:《汉代物质文化图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9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94]王博等:《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5]王思礼等:《云峰刻石调查与研究》,齐鲁书社,1992年版。
    [96]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版。
    [97]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增订本),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98]吴富助:《秦始皇刻石考》,台湾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
    [99]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三联书店,2006年版。
    [100]西林昭一、陈松长:《新中国出土书迹》,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101]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102]新文丰编辑部:《石刻史料新编》,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第一辑30册,1977年版;第二辑20册,1979年版;第三辑40册,1986年版;第四辑10册,2006年版。
    [103]邢义田著:《秦汉史论稿》,(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
    [104]徐自强:《古代石刻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105]徐州博物馆等:《徐州北洞山西汉楚王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106]徐玉立:《汉碑全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07]徐宝贵:《石鼓文整理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
    [108]许世瑛编著:《中国目录学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印行,1982年版。
    [109]薛英群著:《居延汉简通论》,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10]杨爱国:《幽明两界-纪年汉代画像石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11]杨殿珣:《石刻题跋索引》,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112]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13]杨泓、孙机著:《寻常的精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14]杨鸿勋著:《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
    [115]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6]余时英:《东汉生死观》,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
    [117]俞伟超主编:《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118]袁维春:《秦汉碑述》,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119]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0]曾昭炳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文物管理局出版,1956年。
    [121]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22]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123]赵超:《古代墓志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124]赵超:《石刻古文字》,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125]赵平安著:《隶变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6]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辑第三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版。
    [127]赵武安主编:《黄帝故里故都在新郑》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28]赵振华:《洛阳东汉黄肠石题铭研究》,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
    [129]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130]张从军著:《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齐鲁书社,2004年版。
    [131]张彦生:《善本碑帖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132]张永强著:《蓬莱金石录》,黄河出版社,2007年版。
    [133]郑先兴等:《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4]中共肥城市委等编著:《肥城文化览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
    [1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13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13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考古队等:《汉长安城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40]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 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141]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142]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编:《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版。
    [143]中国汉画学会编:《汉画研究》创刊号,1991年版。
    [144]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画像石全集》,山东美术出版社等,2000年版。
    [145]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8,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146]朱剑心:《金石学》,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147]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148]朱锡禄:《嘉祥汉画像石》,山东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149]朱青生主编:《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150]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日]中村不折:《汉碑之研究》,日本雄山阁,1935年版。
    [2][日]驹井和爱《曲阜鲁城の遗蹟》,东京大学文学部考古学研究室,1951年版。
    [3][日]下中邦彦:《书道全集第二卷中国·汉》,日本平凡社,1958年版。
    [4][日]常盘大定、关野贞:《中国文化史迹》,日本法藏馆出版,1976年版。
    [5][日]永田英正编:《汉代刻石集成》,日本同朋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