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的海神信仰与经济社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海神信仰为研究对象切入中国海洋人文社会科学与海洋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视域。文化是自然的“人化”,所谓海洋文化,实际上就是海洋性文化;所谓海神信仰,从根本上说就是海洋性信仰。本文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一个我国的海洋神灵结构体系,它是山海洋水体本位神与水族神,海上航行的保护神与海洋渔业、商业的行业神,镇海神与引航神三个系统的神灵构成的。海神体系的确立成了本文赖以展开的基石。海洋蕴含丰饶的宝藏,但在古人眼中则充满了神怪、传奇与诱惑,诱惑着古代人们走向海洋。赋予海船以“神灵性”,是试图营造一个能够抗衡外部“精怪世界”的“小天地”。庞大的海上航行保护神、镇海神乃至渔业商业神神系的确立,是古代的海客舟子在心中构筑一个生命安全与获取海洋经济利益的保障系统。无论是海洋渔民、海洋商人还是海洋移民,当其出海起航前都要举行祭海,以祈求海上航行的平安与发财。一艘海船上的人群就构成一个“特殊的海上社会”,在海船中设置神龛以供奉神灵偶像,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在海上向神灵祈祷与祭祀,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神灵及时的保佑。在陆域与海岛各类海洋社会(如渔村、商帮、移民群体)中的神灵祭祀活动都极大地增强了海洋社会内部的凝聚力,强化海上活动的群体精神。海洋社会的神灵信仰中和海船神龛供奉的神灵中的诸神合祀现象有着
    
    区域与海洋社会类型的差异,既反映了海神信仰不同区域的特点,也
    反映了各信仰群体的不同祈盼。我囚的海洋神灵体系是伴随古代人们
    走向海洋,追求海洋经济利益而出现并不断充实、壮大的,而它的充
    实、壮大又增强了古代人们去追求海洋经济利益的信心与勇气,间接
    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这种神灵信仰出发点与归缩点在功利方面的
    一致性,从“虚幻世界” 折射出中国海洋传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
    的实用理性之光。
With seagod worship as its object of stud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search into Chines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f the ocean, and the history of the social economics of the ocean. Culture is the humanization of nature. What is called ocean culture is actually the culture of ocean gods and what is called seagod worship is basically the worship of ocean gods. Based on this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he article constructs a system of Chinese ocean gods, which consists of three sub-systems of gods: gods of aquatic creatures, Genii for ocean navigation and trade god of ocean fishery and commerce, and pilotage go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agod system is the foundation of this article. The ocean,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was in the eyes of ancient people full of spirits, mysteries and temptations, which attracted them to the ocean. Endowing seagoing vessel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irits", the ancient people tried to create a "small world" to contend with the external "genie world". Establishing a vast god system of navigation genii, sea guard and commercial gods, the ancient seamen created a security system to protect themselves and to profit economically from the ocean. Everybody, whether he was a fisherman, a merchant or an immigrant, would hold rituals before sailing off to pray for safety and fortune .People on board the ship formed a "special society at sea", who set up a shrine on the ship for spirits and idols,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not only to facilitate worship and sacrifice when they were at sea, but also to get timely bless and protection from seagods. The worship and sacrifice ceremonies within various ocean societies (for example fishing villages, trade units, immigrants, etc.) on land and islands greatly strengthened the solidarity within the society and enhanced team spirits. The simultaneous sacrifice to different seagods in ocean societies and on the shrines of ocean going vessels varied with region and with the type of ocean society, which
    
    
    
    reflected both regional difference in seagod worship and different wishes of various groups of believers. The seagod worship system of China appeared and developed as ancient people turned to the ocean and sought economic benefits from i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agod worship system in turn increased ancient people's confidence and courage in seeking more economic benefit from the ocean, which indirectly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cean economy. The conformity of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result of the seagod worship in the "fantastic world" reflect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ocean culture, even the pragmatism and rationalism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引文
一,史料、典籍
    [汉]司马迁:《史记》点校本,中华书局 1975年。
    [汉]班固:《汉书》点校本,中华书局 1962年。
    [刘宋]范晔:《后汉书》点校本,中华书局 1965年。
    [后晋]刘昫:《旧唐书》点校本,中华书局 1975年。
    [宋]欧阳修:《新唐书》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2年。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点校本,中华书局 1974年。
    [元]脱脱:《宋史》点校本,中华书局 1977年。
    [元]脱脱:《金史》点校本,中华书局 1975年7月版。
    [明]宋濂:《元史》点校本,中华书局 1976年。
    [清]张廷玉:《明史》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4年。
    《尚书》《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9月版。
    《春秋公羊传》《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版。
    袁珂译注:《山海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年12月版。
    [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先谦:《庄子集解》《诸子集成》第3册,团结出版社 1996年12月版。
    [汉]刘安著、高诱注:《淮南鸿烈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汉]刘向:《说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礼记》《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0年9月版。
    《吴越春秋》点校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年4月第2版。
    《越绝书》《野史精品》第1辑,长沙岳麓书社 1996年版。
    [汉]刘向:《说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管子》《诸子集成》第五卷,团结出版社 1996年12月版。
    [晋]张华:《博物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晋]干宝:《搜神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北朝]郦道元:《水经注》,岳麓书社 1995年1月版。
    [梁]萧统:《文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杜佑:《通典》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8年12月版。
    [唐]道世:《法苑珠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1991年。
    [唐]段公路:《北户录》《笔记小说大观》第6编第1册,(台湾) 新兴书局有限公司影印本。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全唐诗》第五册。点校本,中华书局 1960年4月版。
    [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周密:《癸辛杂识》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8年1月版。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点校本,中华书局 1999年9月版。
    [宋]洪迈:《夷坚志》点校本,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年11月版。
    [宋]徐铉:《稽神录》点校本,中华书局 1996年11月版。
    [宋]沈括:《梦溪笔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李昉:《太平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苏轼:《东坡诗集注》,(王十朋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洪兴祖:《楚词补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曾慥:《类说》王汝寿等校注,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6年1月版。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点校本,中华书局 1979年11月版。
    [宋]方勺:《泊宅篇》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3年7月版。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5年5月版。
    [宋]吴自牧:《梦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影印本。
    [元]无名氏:《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华书局 1986年5月版。
    [元]佚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宣统元年郎园校刊本。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点校本,中华书局 2000年4月版。
    [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点校本,中华书局 2000年4月版。
    [明]董应举:《崇相集》,1924年重刻本。
    [明]叶子奇:《草木子》点校本,中华书局 1959年5月版。
    [明]谢肇淛:《五杂俎》,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59年版。
    [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 1962年6月版。
    
    
    [明]吴承恩:《西游记》,岳麓书社 1987年5月版。
    [明]陆容:《菽园杂记》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5年5月版。
    [明]张岱:《夜航船》点校本,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6年4月版。
    [明]王士性:《广志绎》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1年12月版。
    [明]马欢:《瀛涯胜览》冯承钓校注,商务印书馆 1935年版。
    《两种海道针经》向达校注,中华书局 2000年4月版。
    [明]张燮:《东西洋考》点校本,中华书局 2000年4月版。
    [明]巩珍:《西洋番国志》点校本,中华书局 2000年4月版。
    朱国桢:《涌幢小品》,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59年版。
    [明]王临亨:《粤剑编》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7年8月版。
    [明]黄衷:《海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周楫:《西湖二集》,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4年版。
    [明]凌蒙初:《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年11月版。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郎瑛:《七修类稿》,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59年版。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库善本丛书初集本。
    [清]顾炎武:《日知录》清黄汝成集释,点校本,岳麓书社 1994年5月版。
    [清]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年影印本。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2年1月版。
    [清]屈大钧:《广东新语》,中华书局 1985年4月版。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点校本,中华书局 1995年2月版。
    [清]梁章钜:《浪跡丛谈 续谈 三谈》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1年9月版。
    [清]赵翼:《簷曝杂记》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2年5月版。
    [清]赵翼:《陔余丛考》,商务印书馆 <上海>1957年12月版。
    [清]萧奭:《永宪录》点校本,中华书局 1959年8月版。
    [清]钱起:《履园丛话》点校本,中华书局 1979年12月版。
    [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中华书局 1982年5月版。
    [清]龚炜:《巢林笔谈》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1年8月版。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3年10月版。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四笔》点校本,中华书局 1990年3月版。
    
    
    [清]方濬师:《蕉轩随录》点校本,中华书局 1995年2月版。
    [清]方濬师:《蕉轩续录》点校本,中华书局 1995年2月版。
    [清]王士慎:《古夫于亭杂录》点校本,中华书局 1988年10月版。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十八编。(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影印。
    [清]吴震方:《岭南杂记》,《笔记小说大观》第三编。(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影印。
    [清]褚人穫:《坚瓠六集》《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十三编。(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影印。
    [清]褚人获:《坚瓠广集》《笔记小说大观》第二十三编。(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年影印。
    [清]袁枚:《子不语》(含《续子不语》)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11月新1版。
    [清]张心泰:《粤游小志》,小方壶舆地丛钞本。
    [清]李鼎元:《使琉球记》点校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4月版。
    [清]慵讷居士:《咫闻录》,《历代小说笔记选》<清>,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3年版。
    [清]牛应之:《雨窗消意录》,《历代小说笔记选》<清>,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3年版。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历代小说笔记选》<清>,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3年版。
    [清]俞樾:《茶香室四钞》点校本,中华书局 1995年2月版。
    [清]周亮工:《闽小记》点校本,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年8月版。
    [清]施鸿保:《闽杂记》点校本,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年8月版。
    [清]蓝鼎元:《鹿洲全集》点校本,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5年1月版。
    [清]范瑞昂:《粤中见闻》校注本,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年7月版。
    [清]翟灏:《通俗编》,无不宜斋本。
    [清]王韬:《瀛壖杂志》,岳麓书社 1988年5月版。
    《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 1986年版。
    
    
    法云居士、津沽闲人:《天津皇会考》,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望云居士、津沽闲人:《天津皇会考汇》,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戴愚庵:《沽水旧闻》,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6年11月版。
    望云居士、津沽闲人:《天津皇会考纪》,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张焘:《津门杂记》,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
    佚名:《天津事迹纪实闻见录》,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
    [清]陈仕国辑:《丰州集稿》,南安县志编纂委员会 1992年点校排印。
    二,地方志
    [民国]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年2月版。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下》。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5年版。
    [宋]梁克家:《三山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罗浚:《宝庆四明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黄岩孙:《仙溪志》点校本,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宋]胡太初、赵与沐:《临汀志》,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年11月版。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上册,点校本,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年5月版;下册1991年6月版。
    [明]何乔远:《闽书》点校本,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4年6月版。
    [明]朱肜:《崇武所城志》(附于[明]叶春及《惠安政书》后)点校本,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7年9月版。
    [明]王应山:《闽都记》道光十年重刊本。
    [清]乔有豫:《清流县志》,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2年6月版。
    [清]李世熊:《宁化县志》,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9年12月版。
    [民国]丘复:《武平县志》,福建省武平县志编纂委员会 1986年12月铅印本。
    [民国]詹宣猷、刘达潜:《建瓯县志》,民国十八年建瓯芝新印刷所代印。
    
    
    [清]周凯:《厦门志》点校本,鹭江出版社 1996年3月版。
    [清]周学曾等:《晋江县志》点校本,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年7月版。
    [民国]徐友梧:《霞浦县志》点校本,霞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86年铅印本。
    [民国]曹刚、邱景雍:《连江县志》民国16年铅印本,台湾成文出版社 1967年影印。
    [民国]林学曾:《同安县志》民国18年铅印本,台湾成文出版社 1967年影印。
    [清]毕懋第、郭文大:《威海卫志》民国18年铅印本,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
    [清]张嶲、邢定纶、赵以谦《崖州志》郭沫若 点校,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明]元贤:《泉州开元寺志》,民国重刻本。
    林国平 主编:《福建省志·民俗志》,方志出版社 1997年9月版。
    吴同永 主编:《福建省志·华侨志》,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2年12月版。
    《台湾府志》 (三种),中华书局 1985年5月影印本。
    光绪《福安县志》。
    光绪《峰县志》。
    [民国]《儋县志》。
    民国《上海县续志》。
    民国《临海县志》。
    同治《嵊县志》。
    光绪《金华县志》。
    光绪《嘉兴府志》。
    乾隆《温州府志》。
    民国《奉天通志》。
    道光《南海县志》。
    民国《当阳县志》。
    民国《安县志》。
    道光《乐至县志》。
    
    
    三,资料集
    蒋维锬编校:《妈祖文献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年4月版。
    郑振满、丁荷生:《福建宗教碑铭汇编》<兴化府分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5年6月版。
    上海博物馆资料室编:《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年6月版。
    台湾国立大学编:《历代宝案》<1—10册>台北,台湾国立大学 1972年出版。
    李国祥等:《明实录类纂》<福建台湾卷>,武汉出版社 1990年、1991年版。
    [清]陈吉人:《丰利船日记备查》,杜文凯编:《清代西人见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点校本,中华书局 1995年1月版。
    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龚洁、何丙仲编:《厦门碑铭》,厦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厦门博物馆 1991年铅印本。
    《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会馆碑刻选编》,文物出版社 1980年版。
    《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明清佛山碑刻文献经济资料》,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一)台湾文献丛刊第9种,台湾大通书局印行。
    四,调查资料
    陈国强、石奕龙:《崇武小岞调查》,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陈国强、蔡永哲主编:《崇武人类学调查》,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0年12月版。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编:《中国民间文化·稻作文化与民间信仰调查》,学林出版社 1992年3月版。
    邱桓兴:《中国民俗采英录》,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7年8月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7册,中华书局 1989年3月影印版。
    鲁迅:《鲁迅全集》第2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余秋雨:《文化苦旅》,知识出版社 1992年3月版。
    王晋民、邝白曼编:《海葬》,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3年10月版。
    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主编:《秦皇岛的传说》,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3年10月版。
    金涛:《独特的海上渔民生产习俗——舟山渔民风俗调查》《民间文艺季刊》 1987年第4期。
    彭文新:《屺坶岛村民俗文化调查》《民间文学论坛》 1989年第5期。
    王水:《吴越渔民的信仰与习俗调查》 《民间文艺季刊》,1989年第2期。
    潘宏立:《一个闽南渔村的信仰世界——福建惠安港村的信仰民俗的田野调查》 《民俗研究》 1991年第2期。
    刘兆元:《海州湾渔风录·一》《民俗研究》 1991年第1期。
    刘兆元:《海州湾渔风录·二》《民俗研究》 1991年第2期。
    刘兆元:《海州湾渔风录·三》《民俗研究》 1991年第3期。
    郭泮溪:《山东海乡民俗拾零》《民间文学论坛》 1989年第5期。
    马咏梅:《山东沿海的海神崇拜》《民俗研究》 1993年第4期。
    俞伟超等:《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年代考察》《文物》 1981年第7期。
    五,研究论著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9月第2版。
    舟欲行:《海的文明》海洋出版社 1991年12月版。
    宋正海:《东方蓝色文化——中国海洋文化传统》,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5年5月版。
    杨国桢:《闽在海中——追寻福建海洋发展史》,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8年11月版。
    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6年5月版。
    曲金良主编:《海洋文化概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9年12月版。
    张震东、杨金森:《中国海洋渔业简史》,海洋出版社 1983年4月版。
    
    
    欧阳宗书:《海上人家——海洋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8年11月版。
    陈小冲:《台湾民间信仰》,鹭江出版社 1993年12月版。
    林国平、彭文宇:《福建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年12月版。
    徐晓望:《福建民间信仰源流》,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年12版。
    王荣国:《福建佛教史》,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版。
    李乔:《中国行业神崇拜》,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90年6月版。
    胡友鸣、马欣来:《台湾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年5月版。
    [日]漥德忠:《道教诸神》,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年4月版。
    [日]洼德忠:《道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7月版。
    肖一平等:《妈祖研究资料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7年8月版。
    林文豪主编:《湄洲妈祖》,湄洲祠庙董事会 1987年铅印本。
    陈国强主编:《妈祖信仰与祖庙》,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林文豪主编:《海内外学人论妈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7月版。
    徐晓望、陈衍德:《澳门妈祖文化研究》,澳门基金会 1998年6月版。
    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 1992年1月版。
    高有鹏:《中国庙会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6月版。
    姜彬:《吴越民间信仰民俗——吴越地区民间信仰与民间文艺关系的考察和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年版。
    隗芾:《潮汕诸神崇拜》,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日]木宫泰彦:《中日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陈希育:《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陈碧笙:《世界华侨华人简史》,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1年8月版。
    李玉昆:《泉州海外交通史略》,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5年9月版。
    编写组:《泉州港与古代海外交通》,文物出版社 1982年版。
    朱维幹:《福建史稿》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6年3月版。
    章文钦:《澳门历史文化》,中华书局 1999年11月版。
    谢必震:《中国与琉球》,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6年12月版。
    郑绍昌:《宁波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9年版。
    曲金良主编:《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第一卷,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年6月版。
    
    
    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边向21世纪海洋新时代——厦门海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0年2月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编:《东亚文化论谭》,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3月版。
    张海峰主编:《中国海洋经济研究》,海洋出版社 1982年版。
    张海峰主编:《中国海洋经济研究》<2>,海洋出版社 1984年版。
    张海峰主编:《中国海洋经济研究》<3>,海洋出版社 1986年版。
    杨国桢:《关于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思考》《厦门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
    姜永兴:《古越人平安海航祈祷图——宝镜湾摩崖石刻探秘之一》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5年第5期。
    方豪:《宋泉州等地方祈风》《台大文史哲学学报》1951年第3期。
    李玉昆:《试论宋元时期的祈风与祭海》《海交史研究》1983年第5期。
    金涛:《嵊泗列岛古庙宇及岛神信仰》《民间文学季刊》1989年第4期。
    金涛:《嵊泗列岛的天后和关帝信仰》《民间文学论坛》1990年第2期。
    山曼:《山东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之比较》《民间文学论坛》1989年第5期。
    韩槐准:《天后圣母与华侨南进》《南洋学报》第2卷第2辑。
    李天赐:《石狮华侨与新加坡天福宫》《福建宗教》1997年第3期。
    陈衍德:《澳门的渔业经济与妈祖信仰》《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童家洲:《日本华侨的妈祖信仰及其与新、马的比较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李玉昆:《妈祖信仰在北方港的传播》《海交史研究》1994年第2期。
    魏天安:《宋代渔业概观》《中州学刊》1988年第6期。
    韩昇:《清初福建与日本的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钱江:《1570~1760年中国和吕宋贸易的发展及贸易额的估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
    叶显恩:《明清广东蛋民的生活习俗与地缘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谢重光:《闽西客家地区的妈祖信仰》《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3期。
    王荣国:《海洋渔船的神灵性探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王荣国:《明清时期海神信仰与海洋渔业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
    王荣国:《海神妈祖信仰在沿海一带传播中的变异》《福建宗教》2000年第6期。
    王荣国:《清咸丰年间“丰利船”祭神活动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六,理论书籍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三联书店 1956年2月版。
    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 1991年2月第2版。
    戴康生 主编:《宗教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6月版。
    И.Н.亚布洛科夫:《宗教社会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年6月版。
    世瑾:《宗教心理学》,知识出版社 1989年11月版。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年2月版。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7年3月版。
    胡潇:《文化现象学》,湖南出版社 1991年4月版。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陈麟书编著:《宗教学原理》,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6年7月版。
    李亦园:《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9年5月版。
    [美]怀特:《文化科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