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险诈骗罪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保险业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保险的普及,保险诈骗现象也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打击保险诈骗犯罪已成为刑法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写作主旨在于通过对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保险诈骗罪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对某些方面提出个人见解及建议,以期对完善保险诈骗罪的刑法规范有所帮助。
     本文主体内容包括六部分。分述如下:
     第一部分为前言部分,阐述写作意图。
     第二部分为保险诈骗罪概述。阐述了保险诈骗罪的定义、产生原因、特点及其刑法的价值体现等内容,指出保险诈骗犯罪已成为各国重点打击的对象。
     第三部分分析了保险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分析保险诈骗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与金融保险制度,并指出金融保险制度是主要客体;分析了现行刑法规定的保险诈骗罪的客观方面;强调保险诈骗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指出对于单位犯罪的主体应当严格把握;分析了保险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即应为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第四部分阐述保险诈骗罪的认定,该部分内容较为复杂。首先,对于如何认定保险诈骗罪的罪与非罪做出分析,阐述了在认定保险诈骗罪的罪与非罪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并对保险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保险合同纠纷进行了区分;其次阐述如何区分保险诈骗罪的预备与未遂,未遂与既遂,指出“着手”是区分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关键,指出“是否实际控制了较大数额的保险金”是区分未遂与既遂的关键;分析了保险诈骗罪的共犯问题,对于如何认定保险诈骗的共犯性质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了保险诈骗罪的数罪问题,指出我国刑法规定的保险诈骗罪的牵连犯存在着量刑的差异,并阐述了单位通过制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时的处罚方法。
     第五部分阐述保险诈骗罪的量刑问题。通过与其他国家规定的保险诈骗罪的刑罚进行比较,分析了我国在保险诈骗罪量刑方面的优缺点,并对该罪罚金刑适用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第六部分为结语部分。通过以上对保险诈骗罪的分析,论述,笔者结合刑法第198条的规定,以法条的形式将笔者对于保险诈骗罪的认识予以表述。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是有两种:一是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以便清晰、生动地阐述观点;二是比较分析方法,将中外法律加以比较分析,以便借鉴外国法律优点,完善我国立法。
引文
1.朱学勤 《道德理想国的破灭》,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3.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陈兴良《金融诈骗罪主观目的的认定》,《刑事司法指南》2000年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陈兴良《刑法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王世洲《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张明楷《犯罪论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韩中谟《刑法原理》,台湾1981年版。
    11.鲜铁可《金融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
    12.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3.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4.林山田《刑法通论》,三民书局1986年版。
    15.青锋《犯罪本质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陈欣《保险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邱兴隆、许章润《刑罚学》,群众出版社1988年版。
    18.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19.福田平、大塚仁《日本刑法总则要义》,辽宁出版社1986年版。
    20.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1.波斯纳《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杨春洗、苗生明《论刑法法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1.喻晓玲《保险诈骗犯罪探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张明楷《保险诈骗罪的基本问题探究》,《法学》2001年0l期。
    
    
    3.刘士心《保险诈骗罪新探》,《当代法学》2002年03期。
    4.花林广《论保险诈骗罪》,《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02期。
    5.孙文红《保险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国家检察官院学报》2003年03期。
    6.金泽刚《结果犯的概念及其既遂形态研究》,《法律科学》1999年03期。
    7.童德华《现行刑事立法技术“六维”评价》,《法学》2000年11期。
    8.魏地《预备犯的刑事责任之比较》,《武警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齐章安、周少华《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界限分析》,《法律科学》1999年05期。
    10.陈兴良《故意责任论》,《政法论坛》1999年05期。
    11.杨惠《中国近代刑事立法的特色》,《现代法学》1998年01期.
    12.田宏杰《论刑事立法现代化的标志及其特征》,《政法论坛》2001年03期。
    13.林荫茂《保险诈骗犯罪定性问题研究》,《政治与法律》2002年02期。
    14.徐留成《混合主体共同犯罪定罪问题研究》,《学术争鸣》2001年09期。
    15.韩轶《对必并制罚金刑立法的思考》,《法商研究》2000年05期。
    16.中国保监会武汉保监办课题组《对保险功能的再认识》,《保险研究》200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