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陕西书院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古代书院研究是当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个关注热点,也是一个正在拓展、深化和发展的研究领域,在此领域还有许多未发现的命题,也有许多命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有关陕西地方书院史的研究还不系统与完善,有关书院与文学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在国内还很少见。本文借鉴有关学术成果,在研究整理陕西古代书院史料的基础上,对清代陕西书院进行考证和梳理,并从历史流变与地理分布、经费筹措与管理运营、教育理念与教学设计、学术标举与社会影响等方面,论述了清代陕西书院的历史概貌与区域特征,同时通过对于文学传统、文学人物和书院文献的文学遗产等诸方面的分析,专门阐述了书院与文学的特殊关系以及清代陕西书院的文学遗产。
     本文的基本观点和分析结论有:
     1、有清一代,陕西共有书院218所,其中新建192所。与全国的形势一样,书院在清代陕西的普及与发展超过了以往各朝代,但同时,清代陕西书院的发展与江南等发达地区相比仍显落后,这反映了自宋以降中国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日渐落伍的趋势与地位,也与战乱频仍、灾异不断和思想保守、文教不兴的清代陕西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2、从基本制度层面来说,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后起的一种与封建官学和传统私学并立的教育文化组织,书院的组织属性本属于民间办学的私学性质,但由于官学化对于书院的长期影响,对于某一具体的书院来说,其组织属性中的官私成分常常出现复杂混浊的情况。
     3、书院的内部组织机构设置,普遍体现出简捷高效的特点。一般的书院,其内部组织管理体系,都由教学组织系统和总务(后勤)组织系统两大体系组成,而山长领导地位与权力的确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证了书院相对独立自由的发展和学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4、作为民间办学性质的书院,经费筹措是其管理运营的重要课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总的来看,书院尤其是清代陕西书院的经费筹措与运营是相当艰难拮据的,封建朝廷对于书院的“官学化”改造也常常从经费资助入手。
     5、宋代理学的兴起,使书院有了学术精神与灵魂,并使书院制度走向成熟,书院从此成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的重要平台与因素。理学在陕西地域的代表——关学,自宋代张载创立起,历经元明清各朝和萧维斗、吕柟、冯从吾、李顒、刘古愚等大师传承,其发展历史始终与书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6、李顒、刘古愚是清代陕西学术思想史上两位旗帜性的大师,也是引领清代陕西书院发展潮流的大师,他们主持的关中书院、味经书院和崇实书院成为清代陕西书院学术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的代表。
     7、在大师的指引下,清代陕西书院的学术主旨与办学风尚,承续关学传统,以匡时救世为目的,以经世致用为纲领,其学术观点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体适用的为学主张,二是化民造士、政教合一的教育救国论。清代陕西书院的学术标举与传承流布,不仅推动了陕西学术文化的发展,而且为促进陕西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8、将传统儒家教育的基本精神与科举之艺相结合,是有清一代书院人才培养思路的普遍趋向,就传承儒家教育精神而言,清代陕西书院的教育理念与办学思路,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视修身正心的人格培养与品质养成,二是重视经世致用的实学教育。
     9、与今日高等学校教学建设体系中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结构组成相类似,书院的教学基本建设也主要基于分斋(科)制度和课程规定两个层面。刘古愚在崇实书院时实施分斋教学,是清代陕西书院分斋制度的典型代表;李顒在主持关中书院时拟定的《关中书院会约》和《关中书院学程》,是清代陕西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拟定的讲授课程规定和自学(修)课程规定的代表之作。
     10、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学术教育组织,书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传统。书院的诗文传统,既表现在书院的教育方面,也表现在书院人文的其它方面。
     11、相较于封建官学,书院更为自觉、充分地贯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文教化的理念与精神。历代书院不仅普遍开设经史诗文科,而且在教学设计体系的其它方面也设计了大量的文学教育内容。
     12、书院师生是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文人的集合体。自古以来,书院就是文人骚客的荟萃之地,书院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文人骚客和各界名流附庸风雅、题词赋诗,而且云集了一批著名的文化大师和文学家主持任教,培养了一代代文人才俊,这一点在清代书院尤为突出。
     13、书院人物在清代陕西文坛占有相当的比重,尤其是以李顒、李因笃、王心敬、路德、牛兆濂等为代表的书院大师更是在文坛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以自己的学术标举影响文坛,而且以自己的文艺研究与文学创作实践推动了陕西文学的发展。
     14、书院文献包含大量富有价值的文学遗产。在陕西书院文献里,除去上述书院大师个人的道学汇编与文艺专辑之外,大量出自文人学者的各地书院碑记,以精美的散文形式记录了清代陕西的书院风光与人文。
The study on Chinese ancient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is coming into a hot issue in the national academic world,moreover,it is also a research field which is continuously extending,deepening and developing.In this field there are lots of unfound propositions as well as many propositions that remain to be further studyed. For example,the research into the history of Shaanxi local Academy in Classical Learning is not fully systematic and perfect;and the study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cademy and literary development is fairly rare.This dissertation,by consulting som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Chinese ancient Academy,makes a verification and arrangement on Shaanxi Academy based on the study and arrangement of the relevent historical materials,and makes a,discussion on the general historical picture and regional character of Shaanxi Academy in the Qing dynasty from the aspect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history changes,funds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learning standard and social influence,and also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ulture background,education knowledge and humanity inheritance makes a specialized description of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y and literature,as well as the literary inherence of Shaanxi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basic viewpoints and analytic conclusions are shown below:
     1、There are total 218 Academies of Classic Learning in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Qing dynasty,192 of which are newly built.Same as the national situation,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cademies in Shaanxi excceed in the former dynasties.However,compared with Academies in the developed southern region,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es in Shaanxi province seems backward.It reflects the fact tha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Shaanxi gradually fell behind after the Chinese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s began to move southward since the Song dynasty,it also ha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historical backgroud of the frequent wars and contiuous disasters in Shaanxi of Qing dynasty,the conservative thought, and the situation of undeveloped culture and education.
     2、The Academies,with the functions of learning,discoursing on academic subjects,collecting books,publishing books,offering sacrifices and so on,is a burgeoning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which coordinates with the traditional private school and the feudal official school,As far as its basic system is concerned,the Academie's organic properties belong to the non-governmental private school.Under the long-term influence of Chinese official educational system on the Academies,as for some specific Academy,its organizational features reflect a mixture of both those of official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3、From the inside organization of the Academies,the Academies everywhere in each dynasty have some differences.Nevertheless,in all,their inside organizational setups reflect the common qualities of efficiency and simplification.As for the ordinary Academies,their inside administrative systems,are composed of two big systems:the teaching arid organizing system and the general affairs(logistics) organizing system.The establishment of headmaster's leading position and authority guarantee the relatively independence and fre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standard.
     4、As the ancient Academies with the quality of running Academies under the non-government circurmstances,funds collesting is the important topic of their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and the basic guarantee of their development as well. Generally speaking,the Chinese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especially Shaanxi Academies in the Qing dynasty are of great difficulty and shortance of money.The reform of "Officiallized Academy" conducted by the feudal Chinese government was often started from the financial support.
     5、The rise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LiXue School)in Song dynasty(an idealist philosophy in Song dynasy),made the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have the spirit and soul,and the system of Academy into mature. The Academ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and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learning mentality culture from then on.The chief representatives of the ancient learning in Shaanxi(GuanXue Learning -- the school of Thoughts in Guanzhong area in Shaanxi -- from the creating by ZhangZai since Song Dynasty, Went through Yuan,Ming and Qing Dynasty,it carried on and renewed by such a group of masters as XiaoShi,LvRan,CongWu Feng,LiYu,GuYu Liu),its development history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anxi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6、Li Yu and Liu Guyu are the two great masters guiding the learning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haanxi,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haanxi Academies in Qing dynasty.Guanzhong Academy,Weijing Academy and Chongshi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which they hosted become the most advanced representative of Shaanxi's academic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ies in Qing Dynasty.
     7、Guided by the masters as LiYu.Gu Yu Liu,the learning purport and the style for running Academies followed the traditions of the GuanXue School,with the rescuing of the nation as its objects,and pragmat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its guiding principle.To sum up,its major academic thoughts lay i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The first is the proposition that learning and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lassical thoughts;and be pragmatic at the same time by absorbing some western ideas,Second is that education should aim at benefiting the people and rescuing the nation.The creation,renewal and wide spread of the academic thoughts of Shaanxi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helped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Shaanxi;on the other hand,made unforgett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creation of the academic thoughts and the fostering of many talent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8、The combin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spirit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sion School an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s a common tendency of cultivating talents in Qing dynasty.As for spreading and inheriting the spirit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sion School, the educational idea and the idea of running Academies chiefly display in two aspects: one is to attach inportance to cultivating character and quality of rectifying personality; the other is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9、The fundamental teaching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similar to the composition of cause and major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higher regular college course teaching constructive system,also mainly bases on instructional system to separate various disciplines based on different research orientations and course regulation.Guyu Liu's Setting up four studies sections,such as learning ancient,study section,Seeking aspiration study section,promoting skills study section and so on,and allotting study section teaching,is a typically representative of allotted study Section system of Shaanxi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Qing dynasty.The act of "The Constitution of Guanzhong Academy"and "Curriculum for Guanzhong Academy",worked out by LiYu when hosting Shaanxi Guanzhong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are representatives in course construction aspect of the instructive course regulation and self-taught course regulation of Shaanxi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in Qing dynasty
     10、As for the Academic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herited the literature tradi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tradition of the Academy in poems shows in its education aspect as well as in the others of its humanities.
     11、The useful literature notion regarding poetry and prose as a teaching means is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literature is the tool and concept of learning as well as the requirement of being a man and the standard of accomplishment.Compared with the study of feudal official learning,the Academy implements the idea and spiri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ore fully and consciously.The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through Dynasties in the past,not only established subject namely history poetry,but also designed a lot of concept about literature in teaching design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such as course system and concept,learning regulation,examination,collection,caving and so on.
     12、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Academy are the aggregation of the Chinese ancient social traditional literatis,since ancient times,the Academies have been the place the literatis favored or frequently visited.The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converged passel of the famous cultural masters and litterateurs who hosted and teached there.In past dynasties,especially the Academy in Qing dynasty fostered many scholars of generations.
     13、The figures of the Academy occupy the large proportion in Shaanxi literary circles during Qing dynasty,especially the masters Such as Li Yu,Li YinDou,Wang Xinjing,LuDe and Niu ZhaoLian who as their representatives of the Academic School played th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literature society of that time.They not merely had th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iterary circles through their academic leading position,but also promoted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ir studys on the literature and art,and their own lituratural writings' practice.
     14、The documents on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contain a large quanitative of valuable literature heritage.In the documents of Shaanxi Academy except for the above masters' individual collected works related to "Daoism" and monograph,there are still a large number of recordings from the tablets by the men of letters and scholars in defferent regions,which recorded the scenary and humanities of Shaaxi Academy in Qing dynasty with the form of exquisite proses.
引文
[1][清]袁枚:《随园随笔》卷九。
    [2][明]万寿堂刊本《明统一志》卷五六。
    [3]引自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2页。
    [1]《元史》卷四《世祖本纪一》。
    [2]《光绪朝东华录》(四),总第4719页。
    [1]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一版,第30页。
    [1][清]雍正《陕西通志》卷二七。
    [2][元]萧维斗《学古书院记》,载于《陕西教育史志资料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页。
    [3]《元史·选举志》。
    [1][清]朱彝尊:《日下旧闻》卷十一。
    [1]郭琦、史念海、张岂之:《陕西通史·宋元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
    [2]《明史·列传》第一百十九。
    [3]《续文献通考》卷五○。
    [4]《皇明大政纪》。
    [5]《续文献通考》卷五○。
    [6][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甘泉学案》。
    [1]《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十七《学校部》。
    [1]《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四。
    [2]《皇朝政典类纂》卷二二六。
    [3]《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九三《礼部·学校》。
    [1]《清实录·高宗实录》卷二十。
    [1][清]李元春:《潼川书院志》,载于《中国历代书院志》(见后附参考文献)。
    [2]《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一。
    [3][清]刘古愚:《时务斋学规》,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清·思过斋锓版,民国七年苏州刻本(下同)。
    [4]《皇朝经世文新编》卷五上《学校》所载《礼部议复整顿各省书院折》。
    [1]《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2页。
    [2]《清实录·德宗实录》卷四二○。
    [3]《光绪朝东华录》(四),总第4225页。
    [4]《皇朝政典类纂》卷二二七。
    [1]郭琦、史念海、张岂之:《陕西通史·明清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9页。
    [2]《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二○一,第37页。
    [1]郭琦、史念海、张岂之:《陕西通史·明清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4页。
    [2]《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二七《荒政一》,第20页。
    [3][民国]《续修礼泉县志稿》卷十四。
    [1][明]张治道:《太微嘉靖录》卷六《钱议》。
    [2]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48页。
    [1]《陕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第119页。
    [1][清]光绪《富平县志》卷二《学校》。
    [2][清]光绪《富平县志》卷二《学校》。
    [1]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一版,第39页。
    [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一版,第41页。
    [3]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一版,第136页。
    [4]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一版,第158页。
    [1][明]娄性:《白鹿洞学田记》,载[明]李东阳:《白鹿洞书院新志》卷六。
    [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一版,第159页。
    [1]朱汉民:《中国的书院》,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5页。
    [1]《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九五《礼部·学校》。
    [2][清]刘古愚:《味经创设时务斋章程》,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1][清]贾芳林:《嘉陵书院成规五条》,载于清·光绪《略阳县志》卷二。
    [2][清]刘古愚:《味经创设时务斋章程》,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3][民国]《番禺县续志》卷十《学校志一》。
    [1][清]刘古愚:《味经创设时务斋章程》,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2]《经世报》第二册《求是书院章程》。
    [3][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规置第四》,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1]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第360页。
    [2][清]严淳:《朝阳书院碑记》,载于《陕西教育史志资料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3页。
    [3][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经始第一》,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1][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筹养第三》,载于《刘吉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2][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经始第一》,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3][清]刘于义等修:《陕西通志》卷二十七,雍正十三年。
    [1]张世清:《西北书院制度略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1卷,2003年第1期。
    [2]张世清:《西北书院制度略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1卷,2003年第1期。
    [3]张世清:《西北书院制度略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1卷,2003年第1期。
    [1]张世清:《西北书院制度略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1卷,2003年第1期。
    [1]《味经书院刊书处办法章程》,载清宣统《阳县志》卷六。
    [1][清]傅汝梅:《重定嘉陵书院加增膏火章程序》,清光绪《新续略阳县志》卷一。
    [1][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规置第四》,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1][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筹养第三》,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2][宋]朱熹:《建宁府崇安县学田记》,载于《朱文正公集》卷七九,四部丛刊本。
    [1]《古邺书院(经费)支消》,载于清·同治《临漳县志略备考》卷二。
    [2][宋]欧阳守道《撰斋集》卷十四《白鹭洲书院山长厅记》。
    [3][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经始第一》,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1][清]贾芳林《嘉陵书院成规五条》,载于清光绪《略阳县志》卷二。
    [2][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筹养第三》,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1]方光华等:《关学及其著述》中讲“在朝廷的提倡之下,陕西士子多以举业为业”,见该书第127页。
    [2][清]孙酉峰:《明道书院后记》,载于民国《重修户县志》卷四。
    [1][清]贾芬林:《重建嘉陵书院碑记》,载于清光绪《略阳县志》卷四。
    [2]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二版,第185页。
    [3]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第194页。
    [1]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四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第302页。
    [2][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二《匡时要务》,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3][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五《富平答问附授受纪要》,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4][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一《东林书院会语》,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5][清]李颙:《二曲集》卷三十三《四书反省录·论语上·公冶篇》,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6]方光华等:《关学及其著述》,西安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130页。
    [7][清]李颙:《二曲集》卷十四《盩厔答问》,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8][清]李颙:《二曲集》卷十四《盩厔答问》,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9]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四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第310页。
    [10][清]李颙:《二曲集》卷一《悔过自新说》,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1][清]李颐:《二曲集》卷一《悔过自新说》,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2][清]贺瑞麟:《学古书院学要》。
    [3][清]刘古愚:《味经创设时务斋章程》,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4][清]刘古愚:《时务斋学规》,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5]张季鸾:《烟霞草堂从学记》,载于张鹏一编著《刘古愚先生年谱》卷四。
    [1]方光华等:《关学及其著述》,西安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141页。
    [2][清]李颙:《二曲集》卷二十九《四书反身录·大学》,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3][清]李颙:《二曲集》卷二十九《四书反身录·大学》,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4][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五《富平答问附授受纪要》之《嘱别》,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5][清]李颙:《二曲集》卷七《体用全学》,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1]方光华等:《关学及其著述》,西安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5页。
    [2]方光华等:《关学及其著述》,西安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192页。
    [3]张骥:《关学宗传》,陕西教育图书社,民国十年(1921年)版。
    [4][清]刘古愚:《味经创设时务斋章程》,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5]《讲求实学,“崇实书院”的创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大事记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清]刘古愚:《时务斋学规》,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7][清]刘古愚:《时务斋学规》,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8]张季鸾:《烟霞草堂从学记》,载于张鹏一编《刘古愚先生年谱》。
    [1][清]刘古愚:《谕崇实书院诸生》,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2][清]刘古愚:《时务斋学规》,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3][清]刘古愚:《时务斋学规》,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4][清]刘古愚:《时务斋学规》,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5][清]刘古愚:《时务斋学规》,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6][清]刘古愚:《时务斋学规》,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7][清]刘古愚:《谕崇实书院诸生》,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8][清]刘古愚:《谕崇实书院诸生》,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9]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336页。
    [10]张季鸾:《烟霞草堂从学记》,载于张鹏一编《刘古愚先生年谱》。
    [1][清]刘吉愚:《味经创设时务斋章程》,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2][清]刘古愚:《味经创设时务斋章程》,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3][清]刘古愚:《谕味经诸生》,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4]《讲求实学,“崇实书院”的创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西大事记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张季鸾:《烟霞草堂从学记》,载于张鹏一编《刘古愚先生年谱》。
    [1]于右任:《报恩记》,参见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331页。
    [2][清]贺瑞麟:《学古书院学要》。
    [3]《贺复斋先生行状》第14页。
    [4]参见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325页。
    [5]《贺复斋先生行状》第8页。
    [6]刘新科、刘兰香:《西安教育史》,西安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278页。
    [1][清]阮元:《西湖诂经精舍记》,载于《诂经精舍文集》卷三。
    [2]《先正事略》卷二一《阮文达公事略》。
    [3]《先正事略》卷二一《阮文达公事略》。
    [4]参见岳少峰:《关中书院与关中学派》,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137页。
    [5]宋伯鲁:《重开经正书院章程书后》,载于宋伯鲁《已亥谈时》。
    [6]宋伯鲁:《重开经正书院章程书后》,载于宋伯鲁《已亥谈时》。
    [7]参见[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教法》,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1]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第334页。
    [2]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三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第19页。
    [3][清]颜元:《漳南书院学规》,载于《习斋记余》卷二。
    [1][清]张汝梅、赵惟熙《陕西创设格致实学书院折》,参见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三六以及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第2250-2253页。
    [2]参见刘新科、刘兰香:《西安教育史》,西安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247页。
    [1][清]李颐:《二曲集》卷十三《关中书院会约》,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2]《清会典事例》卷三九五。
    [1]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编著:《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一版,第137页。
    [2]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编著:《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一版,第136页。
    [1][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三《关中书院会约》,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1]参见[清]刘古愚:《味经创设时斋章程》,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1][清]刘古愚:《味经创设时斋章程》,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2]《宋史·尹谷传》。
    [1][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教法》,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2][清]贾芳林《嘉陵书院成规五条》,清·光绪《略阳县志》卷二。
    [1][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教法》,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2][清]贾芳林:《嘉陵书院成规五条》,清·光绪《略阳县志》卷二。
    [3][清]贾芳林:《嘉陵书院成规五条》,清·光绪《略阳县志》卷二。
    [1][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教法》,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1]参见方彦寿:《朱熹书院与门人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1-35页。
    [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一版,第143页。
    [3]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一版,第143页。
    [4]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一版,第143页。
    [1]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第430页。
    [2]胡青:《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湖北教育出版社,第102页。
    [1]参见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一版,第300页。
    [2]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一版,第474页。
    [1]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240页。
    [1]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242页。
    [2]参见陕西省教育厅〈陕西教育志〉编纂办公室:《陕西教育史志资料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第141页。
    [3][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七《书二》,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4]郭琦、史念海、张岂之:《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276页。
    [5]《明儒学案》卷四。
    [6]郭畸、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280页。
    [1]《关学续编》卷一。
    [2]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第388页。
    [3][清]李颙:《二曲集》卷四十五《历年纪略》,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1][清]李颙:《二曲集》卷十六《书一》,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2][清]李颙:《二曲集》卷十四《盩厔答问》,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3][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二《匡时要务》,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4]于右任:《报恩记》,引自郭琦、史念海、张岂之:《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331页。
    [1]方光华等:《关学及其著述》,西安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198页。
    [2][清]刘古愚:《改设学堂私议》,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
    [3]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334-335页。
    [1]《近思录拾遗》,载于《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8月第一版,第376页。
    [2]《张子语录》,载于《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8月第一版,第326页
    [3]《泾野子内篇》卷二七。
    [4]《泾野子内篇》卷一七。
    [5]《泾野子内篇》卷十。
    [6]《冯恭定公全书》附《冯少墟续集》卷一。
    [7][清]李颙:《二曲集》卷十四《盩厔答问》,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8][清]李颙:《二曲集》卷十六《书一》,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1]参见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301页。
    [2][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二《匡时要务》,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3][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二《匡时要务》,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4][清]李颙:《二曲集》卷二十《传》,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5][清]李颙:《二曲集》卷十《南行述》,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1][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二《匡时要务》,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2][清]李颙:《二曲集》卷七《体用全学》,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1][清]刘古愚:《〈大学〉古义》,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
    [2]《礼记·学记》。
    [3]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第195页。
    [1][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二《匡时要务》,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2][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二《匡时要务》,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3][清]李颙:《二曲集》附录三《二曲先生年谱》,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4][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二《匡时要务》,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5][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一《东林会语》,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6][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五《富平答问附授受纪要》,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
    [1][清]刘古愚:《与沈淇泉学政书》,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六。
    [2][清]刘古愚:《改设学堂私议》,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
    [1][清]刘古愚:《学记臆解序》,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二。
    [2][清]刘古愚:《改设学堂私议》,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
    [3][清]刘古愚:《改设学堂私议》,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
    [4][清]刘古愚:《改设学堂私议》,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
    [1][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教法(上)》,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2][清]刘古愚:《与康长素书》,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六》。
    [3]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339页。
    [4]以下①至⑥段落所引文出处均为:[清]刘古愚:《改设学堂私议》,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
    [1]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341页。
    [1]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导言”第2页。
    [2]《论语·季氏》。
    [3]《论语·学而》。
    [1][清]颜元:《漳南书院学规》,载于《习斋记余》卷二。
    [2][清]张汝梅、赵惟熙《陕西创设格致实学书院折》,参见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三六以及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第2250-2253页。
    [1]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编著:《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一版,第135页。
    [2][清]刘古愚:《味经创设时斋章程》,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1]参见[清]刘绎:《白鹭洲书院志》卷一、卷二,清·同治十年白鹭书院刊本。
    [2]参见《国朝先正学规汇钞》,清·光绪十九年刊本。
    [3][清]丁善庆:《续修岳麓书院志》卷一、卷二,清·同治六年刊本。
    [1]《国朝先正学规汇钞》,清·光绪十九年刊本。
    [2]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第173页。
    [3]《清史稿·艺文志》著录《毓文书院志》八卷。
    [4]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第294页。
    [5][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刊书第六》,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6][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刊书第六》,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7][清]刘古愚:《陕甘味经书院志·刊书第六》,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遗书续刻》。
    [1]季啸凤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第536页。
    [2]季啸凤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第407页。
    [3]季啸凤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第428页。
    [1]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第495页。
    [2]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第495页。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385页。
    [4]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一版,第480页。
    [5]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458页。季啸凤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第495页。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237页。
    [2]《关学编》卷四“野吕先生”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
    [1][清]刘古愚:《甘肃省大学堂功课提要》,载于《刘古愚先生全书》之《烟霞草堂文集》卷八。
    [2][清]康乃心:《莘野先生遗书·莘野集》卷首。
    [1]马宽厚:《陕西文学史稿》,中国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第139页。
    [2]参见马宽厚《陕西文学史稿》,中国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第149页。
    [1]参见[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天生先生年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版,第374页。
    [2]《与人书》,载于[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第202页。
    [3][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李文孝先生行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版,第422页。
    [4][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赠李处士因笃》,中华书局,1983年第二版,第62页。
    [5][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版,第444页。
    [6]参见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思想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
    [7]方光华等:《关学及其著述》,西安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246页。
    [8]方光华等:《关学及其著述》,西安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252页。
    [1]参见马宽厚:《陕西文学史稿》,中国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第60页。
    [2]参见马宽厚:《陕西文学史稿》,中国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3]参见岳少峰:《关中书院与关中学派》,三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第102页。
    [1]参见刘新科、刘兰香:《西安教育史》,西安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277页。
    [2]参见马宽厚:《陕西文学史稿》,中国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3]马宽厚:《陕西文学史稿》,中国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第149页。
    [4]陈金林等:《清代碑传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806页。
    [1]参见马宽厚:《陕西文学史稿》和岳少峰:《关中书院与关中学派》。
    [2]参见陕西省教育厅(陕西教育志)编纂办公室:《陕西教育史志资料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
    [1]方光华等:《关学及其著述》,西安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第200页。
    [2][清]康乃心:《莘野先生遗书·莘野集》卷首。
    [1][清]李颙:《二曲集》卷四十五《历年纪略》,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3月第一版。
    [2][清]李颙:《二曲集》卷四《靖江语要》,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3月第一版。
    [3][清]李颙:《二曲集》卷四《靖江语要》,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56年3月第一版。
    [4][清]李颙:《二曲集》卷四《靖江语要》,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3月第一版。
    [1][清]康乃心:《莘野先生遗书·莘野集》卷首。
    [2][清]康乃心:《莘野先生遗书·莘野集》卷首。
    [3][清]康乃心:《莘野先生遗书·莘野集》卷首。
    [4][清]李颙:《二曲集》卷十九《三冬纪游弁言》。
    [5][清]李颙:《二曲集》之《四书反身录》。
    [6][清]李颙:《二曲集》之《四书反身录》。
    [1][清]赵尔巽:《清史稿·儒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7年
    [2]参见蒋寅《清初李因笃诗学新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第1期。
    [3]参见[清]刘濬《杜诗集评》卷十一所载朱彝尊评语。
    [4]《与人书》,载于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第202页。
    [1]《亭林文集·答李子德书》
    [2][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李文孝先生行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版。
    [3][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李文孝先生行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版,第422页。
    [4]高春艳:《论李因笃的诗歌创作》,《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5][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李文孝先生行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版。
    [1][清]傅山:《霜红龛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5页。
    [7][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1页。
    [3]参见蒋寅《清初李因笃诗学新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第1期。
    [4][清]李因笃:《续刻受祺堂文集》卷一《许伯子茁斋诗序》,清道光十年刻本。
    [5][清]李因笃:《受祺堂诗集》卷首,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田少华刻本。
    [6][清]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3-659页。
    [7]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8][清]李因笃:《受祺堂诗集》卷一,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田少华刻本。
    [1][清]李因笃:《受祺堂诗集》卷五,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田少华刻本。
    [2][清]李因笃:《受祺堂诗集》卷十三,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田少华刻本。
    [3][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赠李处士因笃》,中华书局,1983年第二版,第62页。
    [4][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版,第444页。
    [5][清]李因笃:《汉诗音注》卷二《苏武诗总评》。
    [1][清]李因笃:《康孟谋手录汉诗评序》,载于《汉诗音注》。
    [2][清]康乃心:《李先生手评汉诗跋》,载于《汉诗音注》。
    [3]参见[清]李因笃:《汉诗音注》卷七。
    [4]参见[清]李因笃:《汉诗音注》卷六。
    [5]蒋寅《清初李因笃诗学新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125页。
    [1]陈时龙:《书院志述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2000年第3期。
    [2]陈时龙:《书院志述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2000年第3期。
    [1]胡迎建:《论白鹿洞书院的古代诗歌》,《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486页。
    [3]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第486页。
    [1][清]邹儒:《新建对峰书院记》,载于民国《重修周至县志》卷二。
    [2][清]何树滋:《燕山学舍序》,载于清·乾隆《洛南县志》第六卷。
    [3][清]李宗信:《新建天池书院碑记》,载于《陕西教育史志资料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第193页。
    [4]《论语·雍也》。
    [1][清]嵩寿:《创修风鸣书院记》,载于《陕西教育史志资料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第182页。
    [2][明]冯从吾:《关中书院记》,载于清·嘉庆《咸宁县志》卷十三。
    [1]朱汉民:《古书院的文化漫步》,载于江堤:《书院中国》,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2][清]邹儒:《新建对峰书院记》,载于民国《重修周至县志》卷二。
    [3][清]额乐春:《创建玉泉书院碑记》,载于清·咸丰《澄城县志》卷二十七。
    [1][清]王云风:《宏道书院记》,载于《陕西教育史志资料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第152页。
    [2]《记少华书院》,载于清·光绪《三续华州志》二卷。
    [3]《记少华书院》,载于清·光绪《三续华州志》二卷。
    [1]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第294页。
    [清]李顒:《二曲集》,陈俊民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3月第一版
    [清]刘古愚:《刘古愚先生全书》(包括《烟霞草堂文集》、《烟霞草堂遗书》、《烟霞草堂遗书续刻》三函),清·思过斋锓版,民国七年苏州刻本
    [清]李因笃:《受祺堂诗集》,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田少华刻本
    [清]李因笃:《受祺堂文集》,清·道光七年(1827)刻本
    [清]李因笃:《续刻受祺堂文集》,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
    [清]李因笃:《古今韵考》,清刊本
    [清]李因笃:《汉诗音注》,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刻本
    [清]吴怀清:《关中三李年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版
    《中国历代书院志》(全16册),赵所生、薛正兴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书院史资料》(全3册),陈谷嘉、邓洪波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书院辞典》,季啸风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
    《中国书院学规》,邓洪波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中国书院章程》,邓洪波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中国书院诗词》,邓洪波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陕西教育史志资料录》,陕西省教育厅(陕西教育志)编篡办公室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一版
    《陕西志辑要》(一),[清]王志沂辑,清·道光七年
    《陕西志辑要》(二),[清]王志沂辑,清·道光七年
    《陕西通志》(卷27),[清]刘于义等修,清·雍正十三年
    《华州乡土志》,未著纂修人姓氏,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重印铅字本
    《续潼关县志》,[清]向淮修,王森文纂,清·嘉庆二十二年刊本
    《蒲城县新志》,[清]张心镜纂修,清·乾隆四十七年重修本
    《岐山县乡土志》,未著纂修姓氏,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宝鸡县志》,强振志等编辑,民国十一年铅印本
    《麟游县新志草》,[清]彭洵等纂修,清·光绪九年刊本
    《眉县志》,[清]沈锡荣纂修,清·宣统元年铅印本
    《扶风县乡土志》,[清]谭绍裘撰,清·光绪三十二年抄本
    《重修凤翔府志》,[清]达灵阿修,周方炯纂,清·乾隆三十一年刊本
    《武功县续志》,[清]张世英等修,巨国柱等纂,清·光绪十四年刊本
    《武功县志》,[清]康海纂修,清·乾隆二十六年重刊本
    《永寿县志》,[清]郑德枢修,赵奇龄等纂,清·光绪十四年刊本
    《乾州志稿》,[清]周铭旂等纂修,清·光绪十年刊本
    《乾州新志》,[清]拜斯呼朗纂修,清·雍正五年刊本
    《横山县志》,刘济南等修,曹子正等纂,民国十八年石印本
    《府谷县志》,[清]郑居中等纂修,清·乾隆四十八年刊本
    《神木乡土志》,未著纂修人姓氏,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神木县志》,未著纂修人姓氏,清代抄本
    《葭州志》,[清]高珣等纂修,清·嘉庆十四年修,民国廿二年重刊石印本
    《韩城县续志》,[清]傅应奎原修,冀兰泰续修,清·乾隆四十九年原刊本,清嘉庆二十三年续修
    《韩城县志》,[清]毕沅、傅应奎纂修,清·乾隆四十九年刊本
    《澄城县附志》,王怀斌修,赵邦楹等纂,民国十五年铅印本
    《郃阳县全志》,[清]席奉乾修,孙景烈纂,清·乾隆三十四年刊本
    《朝邑县后志》,[清]王兆鳌纂修,清·康熙五十一年刻石后刊本
    《朝邑县乡土志》,未著纂修人姓氏,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扶风县志》,[清]宋也犖纂修,清·嘉庆二十三年刊本
    《同州府续志》,[清]饶应祺修,马先登纂,清·光绪七年刊本
    《邠州新志稿》,赵晋源纂修,民国十八年抄本
    《陇州续志》,[清]吴炳纂辑,清·乾隆三十一年刊本
    《陇州志》,[清]罗彰彝等纂修,清·康熙五十二年刊本
    《延安府志》,[清]洪蕙纂修,清·嘉庆七年刊本
    《宜川县志》,[清]吴炳纂修,清·乾隆十八年刊本
    《甘泉县乡土志》,未著纂修姓氏,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安定县志》,[清]姚国龄修,宋楚山纂,清·道光二十六年抄本
    《镇安县乡土志》,[清]李麟图纂修,清·光绪三十四年铅印本
    《镇安县志》,[清]聂焘纂修,清·乾隆十八年抄本
    《洛南县乡土志》,未著纂修人姓氏,清·光绪年间抄本
    《宁羌州志》,[清]马毓华修,郑书香等纂,清·光绪十四年刊本
    《西安府志》,[清]舒其绅等修,严长明等纂,清·乾隆四十四年刊本
    《鄠县志》,[民国]赵保真修,段光世等纂,民国二十二年铅本
    《兴平县乡土志》,[清]张元际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抄本
    《兴平县志》,[民国]王延珪修,张元际等纂,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临潼县志》,[清]史傅远纂修,清·乾隆四十一年刊本
    《高陵县续志》,[清]程维雍修,白遇道纂,清·光绪十年刊本
    《蓝田县志》,[清]吕懋勋等修,袁延俊等纂,清·光绪元年刊本
    《长安县志》,[清]张聪贤修,董曾臣等纂,清·嘉庆十七年修,民国二十五年重印本
    《周至县志》,庞文中修,任肇新纂,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民国]翁檉修,宋聊奎纂,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咸宁县志》,[清]高廷法修,陆耀遹等纂,清·嘉庆二十四年修 民国二十五年重印本
     《新续渭南县志》,[清]严书麟修,焦联甲等纂,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阳县志》,[清]刘懋宦修,周斯亿纂,清·宣统三年铅印本
    《靖边县志稿》,[清]丁锡奎修,白翰章纂,清·光绪二十五年铅印本
    《白沂县志》,[清]严一青纂修,清·嘉庆六年刊本
    《定远厅志》,[清]余修凤等纂修,清·光绪五年刊本
    《同官县志》,[清]袁文观纂修,清·乾隆三十年抄本
     《中部县乡土志》,未著纂修人姓氏,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宜君县志》,[清]查遴等纂修,清·雍正十年抄本
     《续修平利县志》,[清]杨孝宽修,李联芳纂,清·光绪二十二年刊本
    《石泉县志》,[清]舒钧纂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刊本
    《洵阳县志》,[清]刘德全等纂修,清·光绪三十年刊本
    《白沂县志》,[清]顾騄修,王贤辅等纂,清·光绪十九年刊本
    《续兴安府志》,[清]叶世倬纂修,清·嘉庆十七年刊本
    《留坝厅志》,[清]贺仲瑊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二年刊本
    《孝义厅志》,[清]常毓坤修,李开甲等纂,清·光绪九年抄本
     《延绥镇志》,[清]谭吉璁等纂修,清·康熙十二年抄本
    《清涧县志》,[清]锺章元纂修,清·道光八年抄本
    《砖坪县志》,未著纂修人姓氏,民国铅印本
    《凤县志》,[清]朱子春等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刊本
    《佛坪县志》,张机高纂修,民国十八年抄本
    《续修南郑县志》,郭风洲等修,蓝培原等纂,民国十年刊本
    《城固县志》,[清]王穆纂修,清·康熙五十六年修,光绪四年重刊本
    《褒城县志》,[清]光朝魁纂修,清·道光十一年抄本
    《沔县志》,[清]孙铭钟等修,彭龄等,清·光绪九年刊本
    李国钧等著《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
    朱汉民著《中国的书院》,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编著《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一版
    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第一版
    丁刚、刘琪主编《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一版
    章柳泉著《中国书院史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3月第一版。
    胡青著《书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特色》,湖北教育出版社
    李才栋著《中国书院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李兵著《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 005年8月第一版
    季羡林总主编,朱汉民、邓珙波、高峰煜著《长江流域的书院》,湖北教育 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江堤著《书院中国》,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
    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版
    张岂之著《中华人文精神》(增订本),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吴小如主编,刘玉才、刘宁、顾永新编著《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葛承雍《秦陇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傅璇琮、蒋寅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林庚著《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
    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2版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3版
    蒋凡、郁源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中华书局,2005年7月第一版
    李壮鹰、李春青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2版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第2版
    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
    李浩著《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任大援、武占江著《刘古愚评传》,陕西人民出版社
    方光华等著《关学及其著述》,西安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刘新科、刘兰香著《西安教育史》,西安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马宽厚著《陕西文学史稿》,中国文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李钟善、陈敏钰主编《陕西历代教育家评传》,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西安市志》,西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出版社,2002年版
    《西安市教育志》,西安市教委教育志编纂办公室,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碑林区志》,西安市碑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临潼县志》,陕西省临潼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高陵县志》,高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出版社,2000年版
    《阎良区志》,阎良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莲湖区志》,西安市莲湖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长安县志》,长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蓝田县志》,蓝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户县志》,户县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
    《周至县志》,周至县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
    《凤翔县教育志》,凤翔县教育局,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宝鸡市志》(下),宝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宝鸡市金台区志》,宝鸡市金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麟游县志》,麟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岐山县志》,岐山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千阳县志》,千阳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陇县志》,陇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宝鸡县志》,《宝鸡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凤县志》,凤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眉县志》,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太白县志》,太白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
    《扶风县教育志》,扶风教育志编纂办公室,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淳化县志》,淳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旬邑县志》,旬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咸阳市秦都区志》,成阳市秦都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咸阳市渭城区志》,咸阳市渭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礼泉县志》,礼泉县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9年版
    《兴平县志》,兴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武功县志》,武功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三原县志》,三原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阳县志》,阳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乾县志》,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彬县教育志》(内部交流),彬县文教局教志办,1989年版
    《长武县志》,长武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咸阳市志》(第三册),咸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永寿县志》,永寿县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渭南地区志》,渭南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
    《潼关县志》,潼关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白水县志》,白水县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地图出版社,1980年版
    《华县志》,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澄城县志》,澄城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华阴市教育志》(内部交流),华阴市教育局,1996年版
    《韩城市志》,韩城市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大荔县志》,大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富平县志》,富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
    《蒲城县志》,蒲城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国人文出版社,1993年版
    《合阳县教育志》,合阳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合阳县志》,合阳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勉县志》,《勉县志》编纂委员会,地震出版社,1989年版
    《留坝县志》,陕西省留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镇巴县志》,镇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佛坪县志》,佛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
    《西乡县志》,西乡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汉中市志》,汉中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城固县志》,城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略阳县志》,略阳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宁强县志》,宁强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洋县志》,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南郑县志》,南郑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安康县志》,安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白河县志》,白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旬阳县志》,旬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
    《镇坪县志》,镇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平利县志》,平利县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
    《岚皋县志》,岚皋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紫阳县志》,紫阳县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
    《宁陕县志》,宁陕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石泉县志》,石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汉阳县志》,汉阳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洛南县志》,洛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作家出版社,1989年版
    《商州市志》,商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华书局,1998年版
    《丹凤县志》,丹凤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丹凤县教育志》,《丹凤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商南县志》,商南县志编纂委员会,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
    《镇安县志》,镇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山阳县志》,山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柞水县志》,柞水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铜川市志》,铜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宜君县志》,宜君县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
    《耀县志》,《耀县志》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版
    《榆林市志》,榆林市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定边县志》,定边县志编纂委员会,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
    《子洲县志》,子洲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神木县志》,神木县志编纂委员会,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清涧县志》,清涧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绥德县志》,中共绥德县委史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米脂县志》,米脂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吴堡县志》,吴堡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府谷县志》,府谷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横山县志》,横山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安塞县志》,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洛川县志》,洛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甘泉县志》,甘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吴旗县志》,吴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志丹县志》,志丹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延川县志》,延川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黄龙县志》,黄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子长县志》,子长县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延长县志》,延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富县志》,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宜川县志》,宜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出版社,2000年版
    《黄陵县志》,黄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版
    《延安市志》,延安市志编纂委员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李兵、张伶伟《清初文教政策与书院科举话关系论略》,《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4期
    张书丰《关于中国历史上三次教育创新的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7期
    陈时龙《书院志述略》,《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第3期,2000年9月
    肖永明、唐亚阳《书院祭祀的教育及社会教化功能》,《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3期,2005年5月
    林乐昌《李二曲的经世观念与讲学实践》,《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期
    赵馥洁《论关学的基本精神》,《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35卷第6期
    陈学凯、王宏波《清初名儒李顒的治学之道》,《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21卷第3期
    蒋寅《清初关中理学家诗学略论》,《求索》,2003年第2期
    赵吉惠《关中三李与关学精神》,《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21卷第3期
    孙萌《从悔过自新到明体适用--李二曲思想脉络的逻辑梳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第33卷第4期
    赵吉惠、吴兴洲《论明清实学是儒学发展的特殊理论形态》,《齐鲁学刊》, 2004年第2期,总第179期
    张世清《西北书院制度略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1期,2003年1月
    王洪瑞《清代河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史学月刊》2004年第10期
    陈谷嘉、黄沅玲《论中国古代书院的教育理论及人文精神》,《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3期,2003年5月
    田正平、朱宗顺《传统教育资源的现代转化--晚清书院嬗变的历史考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总第153期)
    李兵、唐亚阳《民间捐输对清代书院发展的影响及其现代意义》,《交通高教研究》,2002年第4期
    肖永明、龚抗云《湖南书院与湖湘文化的发展》,《湖湘论坛》,2003年第5期
    胡昭曦《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朱汉民《湖南的书院学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3期,1999年9月
    卢山《书院建筑的文化意向浅论》,《建筑论坛》,2002年第1期
    朱汉民、唐亚阳《书院改制百年,传统启迪未来--“传统中国教育在21世纪的价值与挑战》,《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4期
    徐明德、江梓荣、江裕英《论江万里在南宋书院发展史上的贡献》,《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3期,2004年5月
    季羡林《论书院》,《中国书院》第一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美)李弘祺《中国书院的历史与精神》,《中国书院》第一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王炳照《书院研究的回顾与瞻望》,《中国书院》第一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高明士《书院祭祀空间的教育作用》,《中国书院》第一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邓洪波《清代书院的藏书事业》,《中国书院》第一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年11月第一版
    高烽煜《历代书院若干经济问题述评》,《中国书院》第一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杨慎初《岳麓书院建筑文化特点--建筑文化的传承性与兼容性》,《中国书院》第一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胡迎建《论白鹿洞书院的古代诗歌》,《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朱荣贵《学规与书院教育--以宋代书院为例》,《中国书院》第一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黄书光《中国早期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中国书院》第一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韩明《儒家教育理念及书院教育实践的深入探索--儒家教育理念与人类文明国际研讨会综述》,《中国书院》第一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杨慎初《论书院建筑的文化内涵》,《中国书院》第二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肖永明《论清初关中书院与漳南书院教学方法的差异》,《中国书院》第二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刘少雪《清末书院内部改革状况分析》,《中国书院》第二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舒原《试论书院经费的管理》,《中国书院》第二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丁文平《简论书院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国书院》第二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韩明《张载及其关学论》,《中国书院》第二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武占江、赵建强《味经书院与陕西的近代化》,《中国书院》第三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李才栋《关于古代书院中实施大学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国书院》第三 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刘惠琴《冯从吾与关学的初步总结》,《中国书院》第三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宋玉波《李柏学术思想述评》,《中国书院》第三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蒋寅《清初李因笃诗学新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詹杭伦《杜甫诗与清代书院诗赋试题》,《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一期
    高春艳《论李因笃的诗歌创作》,《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潘泽泉《论书院的文化功能》,《中国书院》第三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唐亚阳《书院德育内容试探》,《中国书院》第四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高烽煜《论书院的区别性特征》,《中国书院》第四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王兴国《左宗棠与西北书院》,《中国书院》第四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朱汉民、曾佳晖《“士绅-书院-儒学”之考察--以长江流域为例》,《中国书院》第四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杨慎初《重视书院文化教育研究,保护展现地方文化历史特色》,《中国书院》第四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美)秦博理著,潘建译《以中国书院教学方式振兴美国文科教育》,《中国书院》第四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罗立《书院的改革与近代化》,《中国书院》第四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刘平《书院学统与地域文化》,《中国书院》第四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黄俊杰《儒家传统中“教育”的涵义及其现代启示》,《中国书院》第五辑,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古伟瀛《明清变局下的书院》,《中国书院》第五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黄新宪《清代福建书院的若干特色及当代价值》,《中国书院》第五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拓夫、林尔吉《八十年中国书院研究综述》,《中国书院》第六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幕景强《我国古代书院的教学法特色及现代启示》,《中国书院》第六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