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为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哲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阿格尼丝·赫勒是布达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她的研究领域颇为广泛,包括人的本能、需要、日常生活和历史等诸多方面。在她学术生涯的后期,她把目光转向了历史哲学领域,她的历史哲学继承了黑格尔、马克思和柯林伍德等人的思想,进而提出了一种带有后现代特征的历史哲学。她的历史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历史理论》、《碎片化的历史哲学》、《现代性理论》这三本著作之中。
     她对历史哲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她的历史哲学的萌芽期,此时的赫勒一方面像柯林伍德一样,把哲学的思考方式引入到历史学的研究之中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又对历史学与历史哲学的一些概念进行了区分;第二个阶段赫勒把她对历史哲学的理解与她对现代性的反思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一种碎片化的历史哲学,并且在这一阶段发展的后期,赫勒又对现代性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批判,通过这种批判来反思现代社会中人类面临的困境。
     赫勒在写作《历史理论》时期就已经对宏大叙事的历史哲学产生了不满,希望能够对其进行完善,使之能够避免受到错误意识的影响,更好地完成反思过去,思考未来的任务。但是那时的赫勒还没有把微观视域引入历史研究领域,所以她也就无法提出一种新的历史哲学以取代宏大叙事的历史哲学。在《碎片化的历史哲学》一书中,赫勒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并且开始引入微观视域来研究历史。在《现代性理论》一书中,赫勒继续使用微观视域来审视现代性,对现代性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细致地批判。她的历史哲学既不同于思辨的历史哲学,也不同于分析的历史哲学,而是一种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哲学。
     本文试图通过对赫勒历史哲学思想的梳理,来挖掘其历史哲学思想的学术价值及其理论意义。
Agnes Heller is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of the school in Budapest,Her researchfield is quite extensive,including the instinct of people,needs,daily life and history. Inthe latter part of her academic career, she turned to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of history.Herphilosophy of history inherited the thinking of Hegel,Marx and Collingwood.She raisedone kind with the modern features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Her history ofphilosophy is reflected in the ,,.
     Her philosophy of history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wo phases.Thefirst stage is the infancy of her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one hand Heller inheritedCollingwood, combined philosophical thinking with historic study,in the otherhand,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concepts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thesecond stage,Heller combin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with herreflection of modernity,supposed 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and in the latterof the second stage,Heller starting to analysis and criticism modernity, and according tothe criticism reflect on humanity difficulties.
     In the period of writing
, Heller has not contented with thephilosophy of history on the grand narrative,she hope to perfect it, in order to avoidthe impact of false consciousness, to better finished the task of reflect on the past and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But Heller had been not utilized microscopic vision into thefield of historical research, so she can not be able to propose a new philosophy ofhistory to replace the grand narrative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In the book of ,Heller has been influented by postmodernism,and she has utilized microscopic vision to study history. In the, Heller continue to use microscopic vision to examine the modernity,tomake a detailed criticism for many problems in modernity. Her philosophy of history is different from the 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history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analysis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But a philosophy of history of modernity critique.
     This paper attempts the comb o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of Heller, to exploit itsacademic value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it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引文
①参见衣俊卿、丁立群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②衣俊卿、丁立群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①衣俊卿、丁立群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38页。
    ①衣俊卿、丁立群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2页。
    ①(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中译者序言第2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序言第5页。
    ③(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序言第5页。
    ①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p.vi—vii.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页。
    ①《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衣俊卿、丁立群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6页
    ①(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6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7页。
    ②(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6页。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2页。
    ②(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35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59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96页。
    ②(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11页。
    ③(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34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84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306-307页。
    ①衣俊卿、丁立群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7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5页。
    ②参见(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4页。
    ③(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0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①(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②(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8页。
    ①(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②(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9-90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7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页。
    ①(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4页。
    ①(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16页。
    ②(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17页。
    ③(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02页。
    ④(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90页。
    ①(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95页。
    ②(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02-303页。
    ①(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17页。
    ②(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17页。
    ①(英)布莱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张丽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①(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28页。
    ②(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58页。
    ③(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68页。
    ①(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5页。
    ①(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03页。
    ②(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03页。
    ③(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97页。
    ④(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95页。
    ①(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89页。
    ①(英)雷克斯·马丁;《历史解释:重演和实践推断》,王晓红译,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41-42页。
    ②(英)雷克斯·马丁:《历史解释:重演和实践推断》,王晓红译,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③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viii
    ①(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303页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3.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p.4-5.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3.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 p.7.
    ③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5.
    ④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5.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p.6-7.
    ②(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0.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0.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3.
    ①(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李秋零、田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6.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7.
    ③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8.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p.20-21.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2.
    ③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3.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8.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9.
    ③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30.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33.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81.
    ③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81.
    ④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82.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84.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86.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46.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48.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51.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55.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57.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58.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60.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78.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79.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 p.182.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 p.129.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31.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132.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 p.267.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68.
    ③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69.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78.
    ①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vi.
    ①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viii.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p.213-214.
    ②参见: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p.214-216.
    ①参见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p.216-217.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18.
    ③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19.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22.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24.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22.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28.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32.
    ②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32.
    ①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Routledge﹠Kegan Pau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1982,p.243.
    ①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3.
    ②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7.
    ①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5.
    ②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8.
    ①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12.
    ②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18.
    ③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18.
    ①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94.
    ②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94.
    ③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95.
    ①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95.
    ②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98.
    ①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98.
    ①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216.
    ②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217.
    ①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3,p.220.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序言第5页
    ①(英)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6页。
    ②(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12页。
    ③(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06页。
    ④(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43页。
    ①(加)菲利普·汉森:《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刘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页。
    ①(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6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4页。
    ③(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1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9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0页。
    ③(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20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7页。
    ②(匈)赫勒:《大共和》,187-200页。转引自菲利普·汉森:《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刘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页。
    ③(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0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9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1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2-54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9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2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7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0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2页。
    ③(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4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4页。
    ②(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1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4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7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8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0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1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4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9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1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2-143页。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6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5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6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7页。
    ③(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8-159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61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8页。
    ③(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64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3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73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2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2页。
    ③(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6页。
    ④(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8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2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6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8页。
    ①(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1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1页。
    ③(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2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5页。
    ②(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43页。
    ③(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37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59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61页。
    ③(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64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5-106页。
    ①(美)凯特琳·勒德雷尔:《人的需要》,邵晓光、孙文喜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4页。
    ②(美)凯特琳·勒德雷尔:《人的需要》,邵晓光、孙文喜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6页。
    ③(美)凯特琳·勒德雷尔:《人的需要》,邵晓光、孙文喜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2页。
    ①(美)凯特琳·勒德雷尔:《人的需要》,邵晓光、孙文喜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3页。
    ①衣俊卿、丁立群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71页。
    ②衣俊卿、丁立群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71页。
    ①(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②参见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③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④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①(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
    ②(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0页。
    ③(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4页。
    ①(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4页。
    ②(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页。
    ①(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页。
    ①(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2页。
    ②(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6页。
    ①(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9页。
    ①(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5页。
    ②(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8页。
    ①(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1页。
    ②(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20页。
    ①(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页。
    ②(匈)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页。
    ①(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69页。
    ②(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71页。
    ③(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英文版序言第2页。
    ①丰子义:《走向现实的社会历史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页。
    ①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总序第11页。
    ①(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②(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57页。
    ①衣俊卿:《现代性焦虑与文化批判》,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294页。
    ②(英)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①衣俊卿:《现代性焦虑与文化批判》,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5页。
    [1] Agnes Heller.A Theory of History [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2
    [2] 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Fragments [M].Oxford andCambridge,MA: Blackwell,1993
    [3] Agnes Heller.Can Modernity Survive [M].Cambridge,Berkeley,LocAngeles,1990
    [4] Agnes Heller.A Philosophy of Morals [M].Oxford,Boston:BasilBlackwell,1990
    [5] Agnes Heller.The Postmodern Political Condition [M].Cambridge,NewYork,1989
    [6] Agnes Heller.Beyond Justice [M].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8
    [7] Agnes Heller. Radical Philosophy [M].Trans,James Wickham,England:Basil Blackwell,1984
    [8] Agnes Heller.Lukacs Revalued [M].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3
    [9] Agnes Heller. Dectatorship Over Needs [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3
    [10] Agnes Heller. A Theory of Modernity [M].London:BlackwellPublishers,1999
    [11] Agnes Heller. The Theory of Need in Marx [M].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1976
    [12] Agnes Heller. and Ferenc Feher.Hungary1956Revisited[M].London:George Allen Unwin,1983
    [13] Agnes Heller and Ferenc Feher.Eastern Left-Western Left [M].CambridgeNew York:Polity Press1987
    [14] Agnes Heller and Ferenc Feher. From Yalta to Glasnast[M].Oxford:BasilBlackwell1990
    [15] Agnes Heller and Ferenc Feher. The Grandeur and Twilight of RadicalUniversalism[M].New Brunswick,1990
    [16] Agnes Heller,Andras Hegedus,Maria Markus andMihaly Vajda. TheHumanisation of Socialism [M].Allison Busby,London,1976
    [17] John Burnheim.The social philosophy of AgnesHeller[M].Atlanta,GA,1994
    [18] Simon Tormer. Agnes Heller,socialism,autonomy and the postmodern
    [M].New York,2001
    [19] John Grumley. Agnes Heller,A moralist in the Vortex of History
    [M].London,2005二、外文论文:
    [1] Anthony Kammas,《Introducing Agnes Heller:The Radical Imagination ofan Unhappy Consciousness》East European Politics andSocieties,Vol.17,No.4,pages712-718,
    [2] Angel Rivero,《Agnes Heller:Politics and Philosophy》 ThesisEleven,Number1999:17-28
    [3] John Grumley 《Agnes Heller and the Qestion of Humanism》Contactaddress:Camperdown2006,P.125-139
    [4] Peter Murphy 《Agnes Heller’s Great Society》ThesisEleven,Number75,November2003:96-107
    [5] Richard Wolin《Agnes Heller on everyday life》Theory and Society16:295-304(1987)
    [6] Peter Beilharz《Budapest Central: Agnes Heller’s Theory of Modernity》Thesis Eleven, Number75,November2003:108-113
    [1]阿格尼丝·赫勒:《日常生活》[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2]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阿多尔诺:《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4]阿尔布莱希特:《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5]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
    [6]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7]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
    [8]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9]埃德蒙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10]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11]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12]阿特兹、本尼顿、杨:《历史哲学:后结构主义路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布莱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5]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6]伯恩斯,皮卡德:《历史哲学:从启蒙到后现代性》[M],2008年。
    [17]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8]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0]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22]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23]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24]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25]福柯:《规训与惩罚》[M],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26]福柯:《疯癫于文明》[M],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27]福柯:《知识考古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28]菲利普·汉森:《历史、政治与公民权:阿伦特传》,刘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29]格鲁内尔:《历史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0]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5]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
    [36]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3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
    [38]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9]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40]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
    [41]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
    [42]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3]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44]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45]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46]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47]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李秋零,田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8]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49]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50]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51]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
    [52]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53]雷克斯·马丁:《历史解释:重演和实践推断》[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54]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55]莱蒙:《历史哲学:思辨、分析及其当代走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6]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57]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58]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59]马尔科维奇、彼德罗维奇编:《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和理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
    [6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6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6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6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6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65]南希·弗雷泽《正义的尺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66]南希·弗雷泽《伤害+侮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67]帕斯卡尔:《思想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68]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阿伦特》[M],北京:王永生译,中华书局,2006年。
    [69]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70]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71]齐格蒙特·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72]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
    [73]舍勒:《价值的颠覆》[M],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74]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M],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75]施密特:《历史和结构——论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历史学说》[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
    [76]施特劳斯:《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C],刘小枫编,彭磊丁耘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77]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78]萨特:《存在与虚无》[M],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
    [79]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80]斯威特:《历史哲学:一种再审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81]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82]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3]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84]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85]韦尔斯:《世界史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86]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87]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一卷:《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88]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四卷:《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丁立群:《哲学·实践与终极关怀》[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2]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4]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5]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6]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形式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7]刘署光:《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丛书第2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8]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9]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0]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衣俊卿、陈树林编:《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哈尔滨;中央编译出版社,北京:2011年。
    [16]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17]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赵家祥:《历史过程论和历史动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丛书第2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衣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衣俊卿:《论微观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衣俊卿:《论20世纪-文化焦虑的时代》[J],求是学刊2003年5月。
    [4]衣俊卿:《关于人学研究内在局限性反思》[J],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
    [5]衣俊卿:《论20世纪的文化状况》[J],求是学刊2007年第6期。
    [6]李伟:《体系,碎片,诠释:赫勒历史哲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7]李伟:《赫勒历史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8]李伟:《阿格尼斯·赫勒的理论追求》[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8期。
    [9]傅其林:《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0]杜红艳;《走向日常生活的人道化——论卢卡奇与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1]颜岩:《走出历史哲学的幻象——赫勒后马克思主义思想评价》[J]“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12]颜岩:《激进需要与激进乌托邦——赫勒人类需要理论评析》[J]哲学动态2009年第9期。
    [13]颜岩:《探寻日常生活人道化的路径——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述评》[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9年02期。
    [14]孟海泉:《历史哲学与科学哲学》[J],学术搜索2007年第6期。
    [15]杨耕、张立波:《历史哲学:从缘起到后现代》[J],学术月刊2008年第4期。
    [16]王越旺:《浅议“批判的历史哲学”流派的史学思想》[J],廊坊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17]陈宇光:《柯林伍德历史哲学研究透视》[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8]张文杰:《20世纪西方分析或批判的历史哲学》[J],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19]张云飞:《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向》[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20]赵家祥:《历史过程的时空结构和时间向度》[J],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1]陆晓禾:《维柯历史哲学中的“神意”概念探讨》[J],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22]潘娜娜:《历史解释的性质》[J],晋阳学刊2005年第2期。
    [23]张作成:《近20年来国内柯林伍德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综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4]李蜀人:《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世界历史理论》[J],复旦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5]李建森:《从“历史神话”到历史梦呓》[J],西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6]王民康:《日常生活和个人——赫勒“日常生活”哲学评述》[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年增刊。
    [27]庄国雄:《历史哲学和马克思的历史理论》[J],复旦学报1992年第2期。
    [28]庞卓恒、吴英:《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历史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10月。
    [29]张文杰:《略论科林伍德的历史重演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0期。
    [30]万斌:《论西方历史哲学的逻辑演变》[J],浙江学刊1992年第5期。
    [31]李秋零:《历史是由恶道善的进步——康德历史哲学述评》
    [32]何建南:《论黑格尔的“历史理性”和历史哲学》[J],南昌大学学报1994年12月。
    [33]杨春时:《越过现代性的陷阱》[J],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7月。
    [34]毕天云:《论韦伯的现代性思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35]郭馨天:《自由的降低——吉登斯和鲍曼对现代性的微观分析》[J],社会2004年4月。
    [36]张彭松:《超越现代性:乌托邦观念的批判性重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7]夏光:《现代性与文化:韦伯的理论遗产之重估》[J],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38]陈英涛:《后现代哲学之源——尼采的现代性批判理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