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结合部多元宗教共存与对话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宗教对话肇始于基督教为谋求教内各派和解而进行的探索,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宗教理论之一,为世界各大宗教所接受。我国学术界对宗教对话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引介西方理论,进行消化吸收的阶段,正在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对话理论体系。本文运用宗教对话理论对藏汉结合部的宗教对话模式进行研究。
     文章根据笔者对陇西走廊中的藏汉结合部舟曲地方的田野调查,探讨藏汉两族作为苯教、藏传佛教、民间信仰和基督教等宗教的信众所进行的冲突和对话,勾勒出当地多种宗教并存的宗教格局,展现藏汉信众如何成为复合型宗教信徒,实现民族融合的过程,总结出藏汉结合部的地方性宗教知识和宗教对话模式。
     苯教、藏传佛教和民间信仰是舟曲地方的传统宗教,由藏、汉两族信仰。历史上,民间信仰是与苯教和藏传佛教对立的宗教,发挥了团结汉族移民,与藏族争夺自然资源,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这在明朝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直至清朝初期,随着舟曲地方二次移民的完成和生番土司的归附,形成了藏汉杂居的分布格局,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这一时期舟曲地方的苯教逐步佛教化,依附藏传佛教而存在,藏传佛教与民间信仰构筑了山水相依的平衡格局,藏汉两族也成为复合型宗教信徒。由于藏汉通婚的普及,藏汉两族也在较大范围内实现了融合。而基督教从20世纪20年代传入后打破了这种平衡格局,引发了宗教冲突。“文化大革命”后,很多藏传佛教寺院没有及时恢复,重建的民间信仰寺院则成为新的宗教文化中心,是藏汉信众实现宗教诉求的重要场所。舟曲地方的苯教、藏传佛教和民间信仰共同构筑起倒三角的宗教平衡图景,将基督教排除在外,发挥着维护地方稳定与和平的作用。近年来,这种宗教结构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并不影响各宗教的关系和当地的民族关系。
     文章用宗教现象学理论对舟曲地方各族信众举行的宗教仪式进行分析,进而区分了神圣时空与世俗时空,认为献祭仪式维系着神圣与世俗的秩序,成为信众对话、交往和展示地方文化的舞台。通过对神界的分层与诸神格的分析,认为诸神的关系是各族民众关系在宗教中的反映。
     藏汉两族在明清两朝的冲突是不同宗教知识差异性的体现,尤其反映在宗教生态观和生存文化上,这属于生态神学的研究范畴,藏族创造了以苯教为核心的生存文化对以森林为核心的生态系统的循环补充机制,而汉族则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的生存文化,经过不断的磨合,汉族最终接受了藏族的宗教生态观和生存文化。
     最后,本文在人类学视野和宗教对话理论支撑下,对舟曲地方的宗教对话模式进行了总结,历史上的事实证明,在已有宗教对话理论中的宗教置换模式并不适用于舟曲地方,宗教互益模式才是舟曲地方宗教对话的主要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并不是一直在和平环境中发挥作用的,而是伴随着宗教冲突,通过民间的力量来实施,冲突是实现互益模式的必然途径之一。
Religious dialogue theory which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religious theories and accepted by all the main religions in the world originated from the exploration of compromise among Christian sects. On the research of religious dialogue theory, Chinese academia is on the stage of importation and assimilation, and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construct religious dialogue theory system with Chinese features. Applying the theory, the thesis studies the mode of religious dialogue on Tibetan and Han people Adjoining Region.
     Based upon the field work on Zhouqu of Western Gansu Corridor, the thesis probes the conflicts and dialogues between Tibetan and Han people who are as worshippers of Bon-pa, Tibetan Buddhism, folk beliefs and Christianity. It presents the process of Tibetan and Han people transformation to hybrid worshippers, and the course of multiethnic fusion. It also summarizes the local religious knowledge and the mode of religious dialogue on Tibetan and Han people Adjoining Region.
     Bon-pa, Tibetan Buddhism and folk beliefs are the conventional religions of the Tibetan and Han people on Zhouqu Area. In the past, folk beliefs that played the role of uniting Han people immigrate and fighting against Tibetan to get resources was opposed to Bon-pa and Tibetan Buddhism. The phenomenon is most conspicuous in Ming Dynasty. Till the early days of the Qing Dynasty, along with the second Han people immigration and Sang-fan headmen’s submission, Tibetan and Han people lived together, therefore the two sides reached an accommodation finally. During the period, Bon-pa became dependent on Tibetan Buddhism; Tibetan Buddhism and folk beliefs brought into equilibrium; Tibetan and Han people gradually became hybrid worshippers, and in virtue of intermarriage, to a great extent the two ethnics have blended together. Christianity‘s spread to Zhouqu since the 1920s has broken the balance and conflicts have increased. After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many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ies didn’t recover in time, thus folk beliefs locations became religious centre. Bon-pa, Tibetan Buddhism and folk beliefs commonly constructed an equilibrium mode in the shape of inverted triangle, which excludes Christianity and plays the role of maintaining local social stability. In recent years, even if the religious structure has changed a bit, the local religious and ethnics relationships remain stable.
     Using phenomenology of religion,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religious rituals in Zhouqu Area and discriminates the holy and secular space-time. The thesis believes that the consecration connects the holy and secular order, which is the stage of dialogue, communication and representing local cul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tratification of divine divinity, the thesis sugges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eities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thnic groups.
     The conflicts between Tibetan and Han people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 represent the religious knowledge differences, especially mirror on the ecological view and existing culture, which belongs to the realm of ecological theology. Tibetan created the existing culture putting Bon-pa at the center that focuses on the forest’s circulating and supplementing institution. Meanwhile, Han people existing culture focuses on human being itself. Through a long mutual accommodation period, Han people finally accept the former’s existing culture and ecological view.
     In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 and religious dialogue theory, the thesis summarizes the mode of religious dialogue on Zhouqu Area. The historical facts have proven that the mode of religious metathesis does not adapt to the Zhouqu’s concrete situation, instead the mode of religious benefit suits. However, the mode does not always take effect in the peaceful circumstances but accompanying with religious conflicts. And enforcing it through folk powers, conflicts become one of the necessary patterns to fulfill the mode of mutual benefit.
引文
①对藏文的拉丁文转写,后文如无特殊说明均与此同。
    ②闵文义.东迁蕃民与舟曲藏族[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4(2)
    
    ①何光沪.关于宗教对话的理论思考[J].浙江学刊,2006(4)第47页
    ②卓新平.对话以求理解[A].卓新平.宗教比较与对话(第二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5页
    
    ①王志成.解释、理解与宗教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第37页
    ②〔美〕保罗·尼特著,王志成译.宗教对话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29—30页
    
    ①王志成.解释、理解与宗教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第42—44页
    ②John Hick.God and the Universe of Faiths, oxford:One World Publications Ltd,1993.p9
    ③王志成.解释、理解与宗教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第47页
    ①王志成.解释、理解与宗教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第15页
    ②尼特.在诸宗教中寻求共同的底线[A].卓新平.宗教比较与对话[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第140—157页
    ③〔美〕保罗·尼特著,王志成译.宗教对话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228—241页
    
    ①王志成.和平的渴望——当代宗教对话理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第201页
    ②王志成.解释、理解与宗教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第26页
    ③王志成.解释、理解与宗教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第32—33页
    ④叶小文.世界和谐需要宗教对话[J].人权,2007(2)第4—6页
    ①〔意〕马利亚苏塞·达瓦马尼著,高秉江译.宗教现象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7页
    ②George Alfred James.Interpreting Religion—The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es of Pierre Daniel Chantepie de la Saussaye, W.Brede Kristensen,and Gerardus van der Leeuw,Washington,D.C.:The Cat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1995.p42
    ③〔英〕埃里克·J·夏普著,吕大吉、何光沪、徐大建译.比较宗教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290—297页
    
    ①〔英〕埃里克·J·夏普著,吕大吉、何光沪、徐大建译.比较宗教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291页
    ②Cf.Manfred S. Frings,The Mind of Max Sceler,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1997.p184
    ③韦海波.意向性与自行传达——舍勒“宗教的本质现象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7—18页
    ①〔德〕鲁道夫·奥托著,成穷、周邦宪译,王作虹校.论神圣[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第3页
    ②吴福友.伊利亚德的宗教现象学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2页
    ③G. van der Leeuw. Religion in Essence and Manifestation.Princeton, New Jer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p674
    ④G. van der Leeuw. Religion in Essence and Manifestation.Princeton, New Jer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p87
    ⑤Mircea Eliade.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Linccoln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58.xviii
    
    ①吴福友.伊利亚德的宗教现象学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62页
    ②〔意〕马利亚苏塞·达瓦马尼著,高秉江译.宗教现象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8页
    ③卓新平.神圣与世俗之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第5页
    ①何学谦.生态神学:自然与自我[J].中国神学研究院期刊,1999(26)第46页
    ②赖品超.宗教与生态关怀[J].江海学刊,2002(3)第39页
    ③Lynn White.Jr.,The Historical Root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Science,vol.155(Summer 1967).p1205
    ④Stephen Bede Scharper Redeeming the Time, New York: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mopany,1997.P194
    ①CP.Francis A. Schaeffer edited,Pollution and the Death of Man:The Christian View of Ecology(Wheaton:Tyndale House,1970)
    ②段琦.西方基督教会关于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争论[J].世界宗教文化,1997(2)第16页
    ③郭鸿标、赖品超.新世纪的神学议程(下)[M].香港:基督徒学会出版社,2003.第423页
    ④〔德〕莫尔特曼著,隗仁莲、苏贤贵、宋炳延译.创造中的上帝——生态的创造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第31页
    ⑤〔德〕莫尔特曼著,曾念粤译.俗世中的上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107页
    ①〔德〕莫尔特曼著,隗仁莲、苏贤贵、宋炳延译.创造中的上帝——生态的创造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第145—210页
    ②〔德〕莫尔特曼著,曾念粤译.俗世中的上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250页
    ③乐爱国.道教生态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①李绍明.藏彝走廊研究与民族走廊学说[A].石硕.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第10页
    ②李绍明.藏彝走廊研究与民族走廊学说[A].石硕.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第11页
    
    ①费孝通.费孝通文集(卷10)[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第176页
    ②费孝通.费孝通文集(卷11)[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第113页
    ③费孝通.费孝通文集(卷11)[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第117页
    ④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第25页
    ①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重庆:新华出版社,1980.第24页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甘青闻见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第83页
    ②《后汉书》,第87卷《西羌传》,第2876页
    ③马长寿.氐与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第103—104页
    ④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第88页
    ⑤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第92—94页
    ①冉关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第207页
    ②冉关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第211—212页
    ③马宁.羌族社会的人生礼仪研究——以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为个案[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第43—44页
    ④白寿彝.中国通史[M].第4卷(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152页
    ⑤马长寿.氐与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第33—36页
    
    ①马长寿.氐与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第121页
    ②裴卷举、王俊英.沓中考[J].西北史地,1997(2)第45页
    ①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第79页
    ②崔永红.青海通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197页
    ③《新唐书》,第216卷《吐蕃传下》,第6108页
    ④刘建丽.唐代吐蕃的民族统治与民族融合[A].王希隆.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第300页
    ①《元史》,第4卷《世祖本纪》,第59页
    ②《明史》,第126卷《邓愈传》,第3750页
    ③《明史》,第129卷《傅友德传》,第3801页
    ④《明史》,第126卷《李文忠传》,第3745页
    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甘青闻见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第60页
    ①柯杨.苏皖古俗在甘肃洮河流域的遗存[J].江苏社会科学,2000(3)第54页
    ②(清)田而穟等纂.岷州志[M].清康熙四十一年,第19卷,艺文下.第355页
    ③(清)叶恩沛、吕震南.階州直隶州续志(点校版)[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第146页
    ④《明史》,第272卷《曹变蛟传》,第6976页
    ⑤《明史》,第309卷《流贼》,第7955页
    ⑥《明史》,第272卷《曹变蛟传》,第6977页
    ⑦《明史》,第330卷《西域二西番诸卫》,第8549页
    ⑧(清)叶恩沛、吕震南.階州直隶州续志(点校版)[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第146页
    ⑨杨士宏.卓尼杨土司传略[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第103页
    
    ①(清)田而穟等纂.岷州志[M].清康熙四十一年,第2卷,舆地上.第59页
    ②《史记》,第5卷《秦本纪第五》,第194—195页
    
    ①顾祖成等.明实录藏族史料[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第51页
    ②顾祖成等.明实录藏族史料[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第623页
    ①(清)田而穟等纂.岷州志[M].清康熙四十一年,第18卷,艺文中.第300页
    ①(清)陈如平纂.岷州续志采访录[M].清光绪三十三年,户口.第440页
    ②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第60—62页
    ③马自祥.东乡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第8页
    ④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1986.第73页
    ⑤马少青.保安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第7页
    ①王建新.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J].民族研究,2009(3)第26页
    ①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45页
    ②张云.民族历史学研究的一股清风——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读后[J].西北民族论丛(第六辑)第348页
    ③金强一.边缘文化:一种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资源[J].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1)第120页
    ①李绍明.藏彝走廊研究与民族走廊学说[A].石硕.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第11页
    ②〔西〕雷蒙·潘尼卡著,王志成、思竹译.宗教内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第10页
    ①舟曲县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63—64页
    ①(清)田而穟等纂.岷州志[M].清康熙四十一年,第3卷,舆地下.第99页
    
    ①舟曲县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23页
    ②舟曲县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730页
    
    ①舟曲县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735—736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第377—378页
    ①顾祖成等.明实录藏族史料[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第621页
    ②顾祖成等.明实录藏族史料[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第681页
    ③顾祖成等.明实录藏族史料[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第839页
    ②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南州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第38页
    ①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南州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第1336页
    ①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第193页
    ②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11页
    ③此材料由同乡阿旺加措博士提供。
    ④闵文义.东迁蕃民与舟曲藏族[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4(2)第88页
    
    ①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毛继祖、马世林译.安多政教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第703页
    ②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毛继祖、马世林译.安多政教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第704页
    
    ①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15页
    ②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第199页
    ③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著,吴均、毛继祖、马世林译.安多政教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第698—705页
    ①舟曲县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629页
    ①郭永恒.白格寺[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舟曲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舟曲文史资料第七辑[C]. 1995.第1—5页
    ②希绕娘吾.黑峪寺[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舟曲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舟曲文史资料第七辑[C]. 1995.第10—15页
    ①许守禄.八楞寺[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舟曲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舟曲文史资料第七辑[C]. 1995.第23—28页
    ②李嘉羊索闹.占单寺[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舟曲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舟曲文史资料第七辑[C]. 1995.第8—9页
    ②舟曲县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634页
    ①资料来自2009年2月2日刘华育牧师之子刘绍华先生提供的刘华育1978年所著遗稿。
    ②《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岷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第721页
    
    ①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3页
    ②曾传辉.中国民间信仰的属性[A].金泽,陈进国.宗教人类学(第一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第364页
    ①〔美〕保罗·尼特著,王志成译.宗教对话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29—30页
    
    ①(清)田而穟等纂.岷州志[M].清康熙四十一年,第3卷,舆地下.第100页
    ②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重庆:新华出版社,1980.第38页
    ①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第400页
    ①陈麟书、陈霞.宗教学原理(新版)[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第101—102页
    ①〔美〕南光山著,辛岩、李然译,张西平校.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177页
    ②黄平、罗红光、许宝强.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第190页
    ③〔意〕马利亚苏塞·达瓦马尼著,高秉江译.宗教现象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172页
    ④〔英〕王斯福著,赵旭东译.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18页
    ①〔英〕王斯福著,赵旭东译.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125页
    ①〔德〕鲁道夫·奥托著,成穷、周邦宪译,王作虹校.论神圣[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第6—7页
    ②〔法〕E·杜尔干著,林宗锦、彭守义译,林耀华校.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第36页
    ③Mircea Eliade,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The Narure of Religion.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Inc.1959.p4
    ④〔法〕吕克·费里、马塞尔·戈谢著,周迈译.宗教后的教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41页
    ⑤Mircea Eliade,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The Narure of Religion.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Inc.1959.p20
    ①〔德〕鲁道夫·奥托著,成穷、周邦宪译,王作虹校.论神圣[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第64页
    ①〔法〕葛兰言著,赵丙祥、张宏明译,赵丙祥校.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66页
    ①Mircea Eliade,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The Narure of Religion.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Inc.1959.p26
    
    ①〔英〕王斯福著,赵旭东译.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19页
    ①〔美〕包尔丹著,陶飞亚等译.宗教的七种理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第129页
    ②〔美〕包尔丹著,陶飞亚等译.宗教的七种理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第129页
    ③〔德〕鲁道夫·奥托著,成穷、周邦宪译,王作虹校.论神圣[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第15页
    ④〔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著,胡亚豳译.神话简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第1—5页
    ⑤黄泽.西南民族节日文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第177页
    ⑥〔德〕鲁道夫·奥托著,成穷、周邦宪译,王作虹校.论神圣[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第3页
    ①〔意〕马利亚苏塞·达瓦马尼著,高秉江译.宗教现象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213页
    ②〔德〕莫尔特曼著,隗仁莲、苏贤贵、宋炳延译.创造中的上帝——生态的创造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第100页
    ③〔德〕莫尔特曼著,隗仁莲、苏贤贵、宋炳延译.创造中的上帝——生态的创造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第101页
    ④当地人口述史中流传最多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的洪武朝,“朱洪”是简称,后文与此相同。
    
    ①〔德〕卢克曼著,覃方明译.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59页
    ②〔法〕莫里斯·古德利尔著,王毅译.礼物之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26页
    ③〔意〕马利亚苏塞·达瓦马尼著,高秉江译.宗教现象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225页
    ①〔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204页
    ②〔法〕葛兰言著,赵丙祥、张宏明译,赵丙祥校.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57页
    ③〔法〕马塞尔·莫斯、昂利·于贝尔著,杨渝东、梁永佳、赵丙祥译.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72页
    ④〔德〕卢克曼著,覃方明译.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51页
    ⑤乔根锁.西藏的文化与宗教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48页
    ①〔美〕米尔恰·伊利亚德著,晏可佳、姚蓓译.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315页
    ②〔美〕米尔恰·伊利亚德著,晏可佳、姚蓓译.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335页
    ③〔英〕王斯福著,赵旭东译.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19页
    
    ①〔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74页
    ②〔法〕葛兰言著,赵丙祥、张宏明译,赵丙祥校.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84页
    ①〔法〕葛兰言著,赵丙祥、张宏明译,赵丙祥校.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70—171页
    ②〔法〕葛兰言著,赵丙祥、张宏明译,赵丙祥校.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71页
    ③〔意〕马利亚苏塞·达瓦马尼著,高秉江译.宗教现象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211页
    ①〔法〕葛兰言著,赵丙祥、张宏明译,赵丙祥校.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72页
    ②〔意〕马利亚苏塞·达瓦马尼著,高秉江译.宗教现象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211页
    ③〔德〕鲁道夫·奥托著,成穷、周邦宪译,王作虹校.论神圣[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第39页
    ④〔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周秋良等译.迪尔凯姆论宗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71页
    ①〔美〕米尔恰·伊利亚德著,晏可佳、姚蓓译.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335页
    ②〔英〕王斯福著,赵旭东译.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第18页
    ③〔法〕马塞尔·莫斯、昂利·于贝尔著,杨渝东、梁永佳、赵丙祥译.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79页
    ①〔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209页
    ②〔英〕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机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171页
    ①〔法〕葛兰言著,赵丙祥、张宏明译,赵丙祥校.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56页
    ①林玮嫔.台湾汉人的神像——谈神如何具象[A].黄应贵.物与物质文化[C].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中华民国九十三年.第361页
    ①〔美〕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91页
    ①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71页
    ②〔法〕葛兰言著,赵丙祥、张宏明译,赵丙祥校.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95页
    ①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第18页
    ②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J].社会科学战线,1980(1)第121—122页
    ①舟曲县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123页
    ①〔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周秋良等译.迪尔凯姆论宗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79页
    ②Mircea Eliade,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The Narure of Religion.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Inc.1959.p116
    ③〔美〕米尔恰·伊利亚德著,晏可佳、姚蓓译.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36—37页
    ①〔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著,谢继胜译.西藏的神灵和鬼怪[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第3页
    ①〔德〕鲁道夫·奥托著,成穷、周邦宪译,王作虹校.论神圣[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第21页
    ②刘昭瑞.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第176页
    ③刘昭瑞.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第177页
    ①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第18页
    ②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第101页
    ③荣宁.试析西王母神话与羌族社会[J].青海民族研究,1995(1)第72—73页
    ④萧兵.西王母传说的人类学重构[J].民族艺术,2001(2)第68页
    ⑤崔永红.西王母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4)第67页
    ⑥赵宗福.西王母的神格功能[J].寻根,1999(5)第32—34页
    ①James L. Watson.Rites or Beliefs?The Construction of a Unified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in Lowell Dittmer and Samuel S.Kim, eds. China'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p87
    ②杨成志.文化播迁的差别方式[A].刘昭瑞.杨成志文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第152页
    ①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96页
    ①材料来自笔者2009年1月27日在隆兴寺中的调查,这两个匾额现藏于舟曲县隆兴寺中,保存完好。
    ②详见碑文类附录
    ③〔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周秋良等译.迪尔凯姆论宗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72页
    
    ①材料来自笔者2009年2月在龙泉寺中对郭俭、谈卯安等人的访谈。
    ②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2页
    ③舟曲县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23页
    ②舟曲县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28页
    ①舟曲县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27页
    ①赵兴、包克刚.八楞、三角坪、武坪地区改土归流始末[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舟曲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舟曲文史资料第二辑[C]. 1988.第72—76页
    ②房才才之父访谈.房父,男,83岁,汉族,哈河坝村村民;时间:2009年5月7日;地点:舟曲县武坪乡哈河坝村。
    ③韩律祖.舟曲县大事记[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舟曲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舟曲文史资料第二辑[C]. 1988.第63页
    
    ⑤杨张英访谈.杨张英,男,72岁,藏族,斜坡村村民;时间:2009年2月5日;地点:宕昌县沙湾镇。
    ①(清)叶恩沛、吕震南.階州直隶州续志(点校版)[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第121页
    ①察仓·尕藏才旦.中国藏传佛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第5页
    ①杨国成访谈.杨国成,男,67岁,坝里村村民;时间:2008年8月15日;地点:舟曲县城关镇坝里村。
    ①韩官带访谈.韩官带,男,63岁,汉族,果者村村民,本村婆婆寺庙官;时间:2009年5月2日;地点:舟曲县憨班乡果者村。
    ②曾汉臣访谈.曾汉臣,男,74岁,汉族,退休干部;时间:2009年2月18日;地点:舟曲县巴藏乡下巴藏村。
    ③李永华访谈.李永华,男,72岁,汉族,退休工人;时间:2009年2月18日;地点:舟曲县巴藏乡下巴藏村。
    
    ①舟曲县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123页
    ②材料来自笔者2008年8月12日在真牙头村对老庙官蒋常玉、许成海等老人的访谈。
    ③李振翼.甘南藏区考古集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第133页
    ④杨永次访谈.杨永次,男,59岁,汉族,城外村村民,庙官;时间:2009年2月13日;地点:舟曲县峰迭乡城外村。
    ③〔美〕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著,杨凤岗译.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43页
    ④〔西〕雷蒙·潘尼卡著,王志成、思竹译.宗教内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第16页
    ①肖六全访谈.肖六全,男,52岁,汉族,立节村村民,岐峰寺庙官;时间:2009年2月17日;地点:舟曲县立节镇岐峰寺。
    ②若尔盖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若尔盖县藏传佛教寺院简史[M].马尔康:阿临98字第038号,1998年.第60页
    ③材料来自笔者2009年8月18日——25日在迭部县旺藏乡和尼傲乡的调查。
    ④L.S.Vygotsky,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p45
    ⑤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32页
    ①何学谦.生态神学:自然与自我[J].中国神学研究院期刊,1999(26)第46页
    ①加央如班访谈.加央如班,男,36岁,藏族,武坪寺喇嘛;时间:2009年5月9日;地点:武坪寺。
    ①〔英〕约翰·德雷恩著,许一新译.旧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288—290页
    ②赖品超.宗教与生态关怀[J].江海学刊,2002(3)第39页
    ①孙雄.生态神学——当代基督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J].现代哲学,2001(3)第81—82页
    ②段琦.西方基督教会关于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争论[J].世界宗教文化,1997(2)第16页
    ③〔德〕莫尔特曼著,隗仁莲、苏贤贵、宋炳延译.创造中的上帝——生态的创造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第20页
    ②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第98页
    ①毛文凤.人类中心主义的本体论背景及其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8(7)第24页
    ①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第31页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8辑·甘青闻见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第183页
    ②李边玛访谈.李边玛,男,70岁,藏族,原县人大主任;时间:2006年1月;地点:舟曲县城关镇。
    ③冯步云访谈.冯步云,男,87岁,汉族,三眼村村民;时间:2009年7月20日;地点:舟曲县城关镇三眼村。
    ②〔美〕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28页
    ①张马安访谈.张马安,45岁,男,城关镇北关村村民,阴阳先生;时间:2009年8月16日;地点:舟曲县城关镇北关村。
    ①黄淑娉.文化变迁与文化接触——以黔东南苗族与西北岸玛卡印第安人为例[J].民族研究,1993(6)第34页
    ①〔德〕莫尔特曼著,隗仁莲、苏贤贵、宋炳延译.创造中的上帝——生态的创造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第74页
    ①〔德〕莫尔特曼著,隗仁莲、苏贤贵、宋炳延译.创造中的上帝——生态的创造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第375—379页
    ①林继富.灵性高原——西藏民间信仰源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78页
    ①陈麟书、陈霞.宗教学原理(新版)[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第90页
    ①陈麟书、陈霞.宗教学原理(新版)[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第94页
    ②陈麟书、陈霞.宗教学原理(新版)[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第95页
    ③该神图是笔者2009年1月25日在洪福寺中调查时发现的,现藏于洪福寺大殿中,保存完好,右下角有些许污迹,但不影响观赏。
    ①甘肃省舟曲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705页
    ②(清)田而穟等纂.岷州志[M].清康熙四十一年,第3卷,舆地下.第87页
    ①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140页
    ①马宁、马小燕.舟曲藏族的婚俗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3)第37—39页
    ①〔西〕雷蒙·潘尼卡著,王志成、思竹译.宗教内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第52页
    ①〔美〕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10页
    ①〔德〕西美尔著,曹卫东译.现代人与宗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47页
    ①〔美〕米尔恰·伊利亚德著,晏可佳、姚蓓译.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40页
    ①仁青吉、马宁.论藏族的“起誓”习俗[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3)第31—33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0页
    ②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重庆:新华出版社,1980.第38页
    ①陈麟书、陈霞.宗教学原理(新版)[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第102页
    ①泽仁顿珠.武坪寺[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舟曲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舟曲文史资料第七辑[C]. 1995.第33—37页
    ①叶小文.世界和谐需要宗教对话[J].人权,2007(2)第4—6页
    
    ①〔美〕保罗·尼特著,王志成译.宗教对话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232—234页
    ②圆慈.中国佛教对于不同宗教信仰对话的努力与实践[J].中国宗教,2007(7)第43页
    ③余葶.陈广元大阿訇:宗教对话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宗教,2008(Z1)第40页
    ①张继禹.赴马德里参加“世界宗教对话会议”有感[J].中国宗教,2008(Z1)第104—106页
    ①尼特.在诸宗教中寻求共同的底线[A].卓新平.宗教比较与对话[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第140—157页
    ①〔西〕雷蒙·潘尼卡著,王志成、思竹译.宗教内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第61页
    ①〔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54页
    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周秋良等译.迪尔凯姆论宗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英〕埃文斯-普理查德著,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英〕埃里克·J·夏普著,吕大吉、何光沪、徐大建译.比较宗教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德〕鲁道夫·奥托著,成穷、周邦宪译,王作虹校.论神圣[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5、白寿彝.中国通史[M].第4卷(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美〕包尔丹著,陶飞亚等译.宗教的七种理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美〕保罗·尼特著,王志成译.宗教对话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美〕保罗·尼特著,王志成译.一个地球多种宗教——多信仰对话与全球责任[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9、察仓·尕藏才旦.中国藏传佛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0、曹静.一种生态时代的世界观:莫尔特曼与科布生态神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1、崔永红.青海通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12、陈麟书、陈霞.宗教学原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13、陈庆英.藏族部落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14、丹曲.甘肃藏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5、丁汉儒、温华.藏传佛教源流及社会影响[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16、〔法〕杜尔干著,林宗锦、彭守义译,林耀华校.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17、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重庆:新华出版社,1980.
    18、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19、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上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0、费孝通.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21、费孝通.费孝通文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22、〔英〕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3、高致华.探寻民间诸神与信仰文化[M].合肥:黄山书社,2006.
    24、葛兰言著,赵丙祥、张宏明译,赵丙祥校.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5、根敦群培.白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6、顾祖成等.明实录藏族史料[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27、郭鸿标、赖品超.新世纪的神学议程(下)[M].香港:基督徒学会出版社,2003.
    28、何光沪.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9、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0、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1、黄应贵.物与物质文化[C].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中华民国九十三年.
    32、黄应贵、叶春荣.从周边看汉人的社会与文化[C].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中华民国八十六年.
    33、黄泽.西南民族节日文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
    34、黄平、罗红光、许宝强.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5、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36、〔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著,胡亚豳译.神话简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37、〔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纳日碧力格、郭于华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8、〔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9、〔奥地利〕勒内·德·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著,谢继胜译.西藏的神灵和鬼怪[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
    40、乐爱国.道教生态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1、〔西〕雷蒙·潘尼卡著,王志成、思竹译.宗教内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42、李亦园.宗教与神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3、李振翼.甘南藏区考古集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95
    44、李祖桓.仇池国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45、梁家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M].香港:建道神学院,1999.
    46、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47、林继富.灵性高原——西藏民间信仰源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8、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
    49、刘昭瑞.中国古代饮茶艺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50、刘昭瑞.杨成志文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51、刘昭瑞.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52、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53、刘俊哲.藏族道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54、〔美〕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著.杨凤岗译.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5、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6、〔意〕马利亚苏塞·达瓦马尼著,高秉江译.宗教现象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7、〔法〕马塞尔·莫斯、昂利·于贝尔著.杨渝东、梁永佳、赵丙祥译.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8、马长寿.氐与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59、马自祥.东乡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60、马少青.保安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61、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2、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63、〔美〕米尔恰·伊利亚德著,晏可佳、姚蓓译.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4、〔法〕莫里斯·古德利尔著.王毅译.礼物之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5、〔德〕莫尔特曼著,隗仁莲、苏贤贵、宋炳延译.创造中的上帝——生态的创造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6、〔德〕莫尔特曼著,曾念粤译.俗世中的上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7、〔美〕南光山著,辛岩、李然译,张西平校.在上帝面具的背后——儒道与基督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68、乔根锁.西藏的文化与宗教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9、冉关荣、李绍明、周锡银著.羌族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70、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
    71、索南坚赞著,刘立千译.西藏王统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72、石硕.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73、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74、〔美〕唐纳德·里奇著,王芝芝、姚力译.大家来做口述历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75、土观·罗桑却吉尼玛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76、〔英〕维克多·特纳著,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7、〔英〕王斯福著,赵旭东译.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78、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9、王尧、陈践译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80、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
    81、王志成.和平的渴望——当代宗教对话理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82、王志成.解释、理解与宗教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83、王希隆.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84、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5、〔英〕王斯福著,赵旭东译.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86、《西藏研究》编辑部编.清实录藏族史料(1—8集)[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
    87、〔美〕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8、杨士宏.卓尼杨土司传略[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
    89、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90、余敦康、吕大吉、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1、〔英〕约翰·德雷恩著,许一新译.旧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2、张克复.甘肃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93、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4、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95、卓新平.宗教比较与对话(第二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
    28辑·甘青闻见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97、周大鸣.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1、才让.藏传佛教慈悲伦理与生态保护[J].西北民族研究,2007(4)
    2、崔永红.西王母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4)
    3、陈晓毅.“主”、“祖”之间——青岩基督教与汉族民俗宗教的互动[A].金泽、陈进国.宗教人类学(第一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陈小平.“唐蕃古道”的走向和路线[J].青海社会科学,1987(3)
    5、董文义.宕昌国辨[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6(3)
    6、〔美〕E·杜莉.东方宗教与基督教之通理:对话的可能性[J].复旦学报,1997(3)
    7、段琦.西方基督教会关于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争论[J].世界宗教文化,1997(2)
    8、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J].社会科学战线,1980(1)
    9、韩律祖.舟曲县大事记[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舟曲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舟曲文史资料第二辑[C]. 1988.
    10、何光沪.宗教对话问题及其解决设想[J].国外社会科学,2002(6)
    11、何光沪.关于宗教对话的理论思考[J].浙江学刊,2006(4)
    12、何学谦.生态神学:自然与自我[J].中国神学研究院期刊,1999(26)
    13、黄淑娉.文化变迁与文化接触——以黔东南苗族与西北岸玛卡印第安人为例[J].民族研究,1993(6)
    14、黄宣卫.历史建构与异族意像——以三个村落领袖为例初探阿美族的文化认同[A].黄应贵、叶春荣.从周边看汉人的社会与文化[C].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中华民国八十六年.
    15、黄超.探求宗教对话的东方模式[J].武汉大学学报,2006(4)
    16、看召本.甘南舟曲苯教文献解读[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5)
    17、康豹.汉人社会的神判仪式初探——从斩鸡头说起[A].高致华.探寻民间诸神与信仰文化[C].合肥:黄山书社,2006.
    18、柯杨.苏皖古俗在甘肃洮河流域的遗存[J].江苏社会科学,2000(3)
    19、赖品超.宗教与生态关怀[J].江海学刊,2002(3)
    20、李绍明.藏彝走廊研究与民族走廊学说[A].石硕.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21、李振翼.甘南藏区故道探源[J].甘肃民族研究,1992(4)
    22、李宜静.阿部正雄的宗教对话理论初探[J].现代哲学,2007(3)
    23、李顺华.浅论生态神学及其给当代中国天主教徒带来的神学思考[J].中国天主教, 2006(1)
    24、林玮嫔.台湾汉人的神像——谈神如何具象[A].黄应贵.物与物质文化[C].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中华民国九十三年
    25、刘昭瑞.“上帝的山葡萄园”——关于揭西县一个天主教教徒村的调查与思考[A].黄淑娉.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调查报告集[C].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6、刘建丽.唐代吐蕃的民族统治与民族融合[A].王希隆.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7、毛文凤.人类中心主义的本体论背景及其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8(7)
    28、闵文义.东迁蕃民与舟曲藏族[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4(2)
    29、闫丽娟.略论甘肃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与作用[J].兰州学刊,1996(5)
    30、牟世雄.甘肃陇西发现的波斯银币[J].中国钱币,2002(1)
    31、麻国庆.社会结合和文化传统——费孝通社会人类学思想述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3)
    32、麻国庆.费孝通先生的第三篇文章:全球化与地方社会[J].开放时代,2005(4)
    33、〔美〕尼特.在诸宗教中寻求共同的底线[A].卓新平.宗教比较与对话[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34、裴卷举、王俊英.沓中考[J].西北史地,1997(2)
    35、裴卷举、王俊英.宕昌国王城地望辨析[J].西北史地,1992(4)
    36、裴卷举.浅述白龙江流域中史前文化发展的内涵[J].西北史地,1996(3)
    37、荣宁.试析西王母神话与羌族社会[J].青海民族研究,1995(1)
    38、史丁.唐蕃古道[J].青海民族研究,1992(2)
    39、石坚军.忽必烈征大理路线新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1)
    40、孙雄.生态神学——当代基督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J].现代哲学,2001(3)
    41、王建新.宗教民族志的视角、理论范式和方法——现代人类学研究诠释[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2)
    42、王建新.宗教文化类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理论新探[J].青海民族研究,2007(4)
    43、王建新.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J].民族研究,2009(3)
    44、王炳庆.邓艾灭蜀评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3)
    45、王志成.宗教对话与宗教他者[J].浙江社会科学,2007(5)
    46、吴云贵.评范·德·列欧的宗教现象学体系[J].宁夏社会科学,1989(6)
    47、谢玉杰.明王朝与西北诸蕃地区的茶马贸易[J].西北民族研究,1986.
    48、萧兵.中亚羌种女王西王母—兼论华夏、羌戎与西域一中亚的血肉之情[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1)
    49、萧兵.西王母传说的人类学重构[J].民族艺术,2001(2)
    50、薛连喜.从生态神学的视野浅论人与自然的关系[J].金陵神学志,2006(2)
    51、叶小文.世界和谐需要宗教对话[J].人权,2007(2)
    52、圆慈.中国佛教对于不同宗教信仰对话的努力与实践[J].中国宗教,2007(7)
    53、余葶.陈广元大阿訇:宗教对话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宗教,2008(Z1)
    54、曾传辉.中国民间信仰的属性[A].金泽、陈进国.宗教人类学(第一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55、赵宗福.西王母的神格功能[J].寻根,1999(5)
    56、赵宗福.地方文化系统中的王母娘娘信仰——甘肃省泾川王母宫庙会及王母娘娘信仰调查研究[J].民间文化论坛, 2005(6)
    57、张霞.党中央长征途中在甘肃召开的三次重要会议[J].党的建设,2000(9)
    58、张云.民族历史学研究的一股清风——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读后[J].西北民族论丛(第六辑)
    59、张继禹.赴马德里参加“世界宗教对话会议”有感[J].中国宗教,2008(Z1)
    60、郑子祥.陇西出土一批窖藏北宋铁钱[J].中国钱币,1989(2)
    61、赵兴、包克刚.八楞、三角坪、武坪地区改土归流始末[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舟曲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舟曲文史资料第二辑[C]. 1988.
    62、卓新平.世界宗教百年回眸:宗教对话的时代[J].中国宗教,2000(4)
    63、卓新平.现代社会中宗教对话的困境与希望[J].中国宗教,2005(1)
    64、卓新平.对话以求理解[A].卓新平.宗教比较与对话(第二辑)[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5、周松.宕昌羌源流管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66、朱东华.“领悟”与“理想型”——论列欧的宗教现象学的方法论基础[J].清华大学学报,2007(4)
    1、韦海波.意向性与自行传达——舍勒“宗教的本质现象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2、吴福友.伊利亚德的宗教现象学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3、马宁.羌族社会的人生礼仪研究——以四川省理县桃坪羌寨为个案[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Cf.Manfred S. Frings,The Mind of Max Sceler,Marquette University Press,1997.
    2、CP.Francis A. Schaeffer edited,Pollution and the Death of Man:The Christian View of Ecology,Wheaton:Tyndale House,1970
    3、George E. Marcus,Ethnography through Thick and Thi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
    4、George Alfred James.Interpreting Religion—The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es of Pierre Daniel Chantepie de la Saussaye, W.Brede Kristensen,and Gerardus van der Leeuw,Washington,D.C.:The Cat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1995.
    5、G. van der Leeuw. Religion in Essence and Manifestation.Princeton, New Jer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6、James L. Watson.Rites or Beliefs?The Construction of a Unified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in Lowell Dittmer and Samuel S.Kim, eds. China'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
    7、John Hick.God and the Universe of Faiths, oxford:One World Publications Ltd,1993.
    8、Lynn White.Jr.,The Historical Root of Our Ecological Crisis.Science,vol.155(Summer 1967).
    9、L.S.Vygotsky,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0、Mircea Eliade.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Linccoln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58.
    11、Mircea Eliade,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The Narure of Religion.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Inc.195 9.
    12、Stephen Bede Scharper Redeeming the Time, New York: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mopany,1997.
    13、Yang, C. K.,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1.
    1、(东汉)应劭撰,关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2、(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后晋)刘煦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宋)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7、(明)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8、(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清)叶恩沛,吕震南.階州直隶州续志(点校版)[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
    10、(清)陈如平纂.岷州续志采访录[M].清光绪三十三年.
    11、(清)田而穟等纂.岷州志[M].清康熙四十一年.
    12、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南州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13、《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岷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
    14、甘肃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甘肃省志·军事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
    15、甘肃省舟曲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三联书社,1996.
    16、舟曲县刘华育牧师1978年所著遗稿。
    17、清雍正十年著《杨门家谱》
    18、清乾隆二十年著《隆兴寺九天圣母娘娘三月十九会会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