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与国内改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理论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入世这样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为案例,考察中国入世过程中,国际力量对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本文首先界定了中国入世是一个外因(国际力量主导的全球化)和内因(国内力量主导的政策变革)互动的过程。外因的推动,使得国内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而这些进展本身,又为外因的进一步推动国内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使得改革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正是这种内外因的互动才使得中国通过入世加速融入了国际体系,使中国成为既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又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本文在理论上梳理了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治的相关论述,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发生了从政治学视角向经济学视角的转变。本文认为,国际力量对国内政治的影响,通过理念传播、利益分化和政治联盟等中介环节实现。国内行为体对国际力量进行回应的同时,使得国际力量产生适合一国具体情况的变形。在中国入世的过程中,国际力量对国内利益群体、决策精英群体和理念推广群体产生影响,这三大群体的交互作用影响了国内经济、政治、社会变革。
     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线”和“点”两方面,探讨国际力量在入世过程中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影响。首先,本文从时间的线性角度,分析入世历程与国内政治经济结构变革的关系;其次,本文通过对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和透明度原则的分析,探讨国际力量对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在分析中,本文得出结论:入世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存在着三方面影响:首先,入世为中国政治经济变革提供了制度创新的动力,使得国内制度各个层面与国际规范发生互动。其次,入世要求加快了政治经济变革的速度。为了承担入世的义务,中国在经济政策、行政机构改革和法制体系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清理了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所不相适应的地方规章和制度。第三,入世通过外部承诺为政治经济变革的成果提供了保障,使国内政策实现更加符合市场体制的经济政治体制变革。
     本文还通过对中国入世过程中国内政策变革的分析,对国际力量与国内政策变革之间的规律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第一,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策变革的前提:国内政治经济制度存在国际化的要求。国内政治经济制度的国际化要求,降低了国内与国际的制度壁垒,使得国际力量的影响力成为可能。第二,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策变革的渠道:国内中介环节的互动作用。第三,国际力量影响国内政策变革的方式:自我循环和逐步放大。以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国际力量对国内政策的影响,并不只限于一个领域——在国际经济力量的影响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资源配置的方式和经济运行的方式受到重大挑战;随着经济政策的变革,经济管理方式——政府经济权力的来源和大小也受到了挑战;而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政府对相关社会信息领域的管理同样需要变革,这就使得基于经济领域的变革最终扩大到社会领域。
     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面对国际力量,一国国内不是毫无作为的。国家需要确立应对健康国际压力的信心,健康的国际压力是促使一国发展的动力。中国入世的历史经验既是“以开放促改革”的具体实践,又是中国主动承接国际压力,推动国家发展的历程。
This is a study of the evolv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and the world economic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ow domestic actors response to the international forces.
     China's entry to WTO is a process under the interactive forces of external factors and internal causes. The external forces exerted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domestic reform, and each progress of reform became new driving power on further reform in China, which in turn speed up China's embracing of international forces. Because of the interactive forces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actors, China becomes a biggest beneficiary of globalization and a positive pusher of globalization as well.
     This study has combed theory of how domestic actors response to the international forces, especially "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 Theory" aroused by an American scholar Peter Gourevitch. The study provides a chance to examine carefully the IPE theory development from political angle to economic angle in 1990s, which enticed more and more scholar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n domestic politics. The study argues that in the case of China's entry to WTO, interest groups, political-decision makers and theory promoters are the main intermediate channels. This article believed that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forces on domestic politics is undergoing, through the idea dissemination, the benefi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olitical union. The intermediate channels are so built up.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is composed by two aspects. First, in the stream line of histo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of China' s entry to WTO and the meanwhile domestic open and reform policy choices. Second, this article analysis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forces on domestic policy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as well, under the guide of national treatment principle, market access principle and the transparency principle.
     This article draws the conclusion of that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forces on domestic policy in the case of China's entry to WTO lies on three aspects. First, China's entry to WTO provided innovation power of institutions which causes interactions between each layer of domestic politics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econd, China's entry to WTO accelerates the speed of domestic reforms. In order to undertake WTO duties, China undertook a large scale policy adjustment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and legal system, and cleaned up the loc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which do not adapted with GATT and WTO rules. Third, China's entry to WTO provides safeguard to domestic reform achievements through exterior pledges.
     The study makes a premier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 principals of international forces and domestic policy changes. The study argues that, firstly the premise of international forces impact on domestic policies is the domestic nee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Secondly, the channels of international forces impact on domestic policies a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omestic actors. Thirdly, the means of international forces impact on domestic policies are self-circulation. In the case of China's entry to WTO, the impact lies not merely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China's economic reform challenged the way government manage economic affairs, which in turn arouse the request of political reform.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facing the international pressure, a country needs to establish the confidence. And healthy international pressure is somehow good push power of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China's entry to WTO, is both the historic experience of "By opens presses the reform", and a national development course of initiatively contract with international pressure.
引文
1 在媒体和官方文件中统称“入世15年历程”,事实上包含了从1986年至1995年间的复关谈判。本文统称为“入世”,不再把“复关”单列出来。
    2 国际力量影响国内变革理论,最早见美国学者古勒维奇所提出的“颠倒的第二种假设”,之后被多名学者补充,成为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流,详见第一章。
    3[美]玛莎·芬尼莫尔、凯瑟琳·斯金克:《国际规范的动力与政治变革》,彼得·卡赞斯坦等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翻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295-332页。
    4 Harold Jacobson & Michel Oksenberg: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IMF,the World Bank,and GA TT:Toward a Global Economic Orde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0.
    5 Nicholas R.Lardy: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1978-199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6 Nicholas R.Lardy: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Institute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7 Nicholas R.Lardy:China's Unfinished Economic Revolution,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8.
    8 Margaret Pearson:Joint Ventur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Control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Under Sociali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9 Susan L.Shirk:How China Opened Its Door:The Political Success of the PRC'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Reforms,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1994.
    10 China:Socialist Economic Development,Washington D.C.IBRD,1983;China:Long-Term Development Issues and Options,Washington D.C.IBRD,1985;《世界发展报告》系列,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自1982年起连续出版。
    11 薛荣久、王晓红:《中国面临冲击:加入世贸组织的喜与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12 刘光溪:《中国与“经济联合国”:从复关到“入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8年。
    13 王梦奎主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改革》,外文出版社,2002年。
    14 文贯中、郑志海、王新奎、左学金主编:《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走经济全球化发展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 《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6 程国强:《世界贸易组织 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17 Harold Jacobson & Michel Oksenberg: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IMF,the World Bank,and GAT:Toward a Global Economic Order,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0,P.18.
    18 Margaret Pearson:Joint Ventur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Control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Under Sociali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19 Susan L.Shirk:How China Opened Its Door:The Political Success of the PRC'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Reforms,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1994.
    27[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隆国强等译者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28 Peter Gourevitch,"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2,No.4,Autumn 1978,P.881-912;Peter Gourevitch,Politics in Hard Times:Comparative Responses to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rise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6.
    29 在古勒维奇的《颠倒的第二种假设:国内政治的国际来源》中,并没有提出“中介环节”的表述,而仅笼统冠以“国家中心论”(state-entered argument),在对这一理论进行详细解读的著作《艰难岁月中的政治:国际经济危机中的比较表现》(Politics in Hard Times:comparative responses to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risis),才加入了国内行为体变量和联系机制等概念,为方便表述,本文将古勒维奇理论的联系机制(intermediate associations),翻译成“中介环节”。
    30[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国际化和国内政治》,姜鹏、董素华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31[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4 Peter Gourevitch,"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2,No.4,Autumn 1978,P.881-912.
    35 Helen Milner,"Reflection o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in Michael Brecher and Frank P.Harvey,eds.,Millennial Refelctions on International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2,P623-636.
    36 在这方面,基欧汉和奈的研究成果最有代表性。区别于传统政治学所主张的、权力政治的核心是军事的观点,相互依赖理论认为,在相互依存的国际环境下,军事力量并不总是被当作一个国家反对另一个国家的手段。见[美]罗伯特·基欧汉:《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7 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认为,70年代世界经济的萧条与美国霸权的衰退有关,这一分析为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的转化搭建了渠道,见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而苏珊·斯特兰奇的联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则建立了权力结构模型,进一步探讨经济要素与权力要素之间的联系。见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第二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而依附理论所提出的“中心”与“边缘”的概念,试图分析资本主义体系“不等价交换”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见Andre Gunder Frank:Capit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Historical Studies of Chile and Brazil,Rev,ed.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69,转引自罗伯特·吉尔平(1989),第85页;一些学者从国际机制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与区域制度如何对民族国家施加重要影响,如经济学家维农在则《主权困境》中提到了民族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日益受到制度的影响。见R.Vernon:Sovereignty at bay:The multinational spread of US enterprises,New York Basic Books,1971。
    38 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国际化和国内政治》,姜鹏、董素华翻译,第255页。
    39 Peter Gourevitch,"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2,No.4,Autumn 1978,P.881-912.
    40[美]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倪世雄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41 Peter Gourevitch:Politics in Hard Times:Comparative Responses to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rise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6.
    42 Peter Gourevitch,"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2,No.4,Autumn 1978,P.891.
    43 Jeffrey Friden,"Sectoral Conflict and U.S.Foreign Economic Policy,1914-1940",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2,No.1,1988,P60-90.
    44 Andrew P.Cortell,James W.Davis Jr.,"How D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Matter? The Domestic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Norm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0,No.4.(Dec.,1996),P451-478.
    45 John G.Ruggie,"International Regimes,Tranactions,and Change:Embedded Liberalism in the Postwar Economic Order",in Stephen D.Krasner,ed.,International Regimes,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p195-231.
    46 Ronald Rogowski:Commerce and Coalitions:How Trade Effects Domestic Political Alignment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47[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国际化和国内政治:结论》,姜鹏等译,第27-52页。
    48 见Thomas Risse-Kappen,"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Introduction",in Thomas Risse-Kappen,ed.,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Non-State Actors,Domestic Structure,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49 Krasner:International Regimes,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P2.
    50 Robert D.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No.3,Summer 1988,P427-460.
    51 Robert D.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No.3,Summer 1988,P427-460.
    52 Thomas Risse-Kappen,"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Introduction",in Thomas Risse-Kappen,ed.,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Non-State Actors,Domestic Structure,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5-7.
    53 这些学者把总统制、议会制等比较政治学的概念和思考方法引入对外经济政策研究中。伯恩哈德(Bernhared)和莱博朗(Leblang)对汇率制度安排的研究就是这种思路的典型。
    54 杰弗里·弗里登、罗纳德·罗戈斯基:《国际经济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分析性综述》载海伦·米尔纳、罗伯特·基欧汉:《国际化和国内政治》,姜鹏、董素华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55 Peter Katzenstein,"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Structures: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0,1976,P 1-45.
    56[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 等译,第394页。
    57[荚]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 等译,第395页。
    58[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国际化和国内政治》,姜鹏、董素华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59[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国际组织杂志与世界政治研究》,见彼得·卡 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苏长和、门洪华、魏铃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年,第15页.
    60 Lisa Martin,"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From Paradigmatic Debates to Producitve Disagreement",Michael Brecher and Frank P.Harvey,eds.,Millennial Reflections on International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2,P.653-660.事实上,丽萨·马丁的分类,借鉴了杰弗里·弗里登和大卫·里克一个相似的模型,Jeffry A.Frieden & David A.Lake,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Perspectives on Global Power and Wealeth,4th ed.Boston:Bedford/St.Martin's,2000.
    61 Helen Milner,"Reflections o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in Machael Brecher and Frank P.Harvey,eds.,Millennial Reflections on International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2,P.623-636.
    62 相关观点参见[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3[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P.102。
    64[美]玛莎·芬尼莫尔、凯瑟琳·斯金克:《国际规范的动力与政治变革》,彼得·卡赞斯坦等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295-332页。
    65 James Townsend,"Reflections on the Opening of China",in Perspectives on Modern China,ed.Kenneth Lieberthal et al.(Armonk:M.E.Sharpe,1991),P.406.
    66[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世界经济》,隆国强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页。
    67 Joseph Fewsmith,"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The China Quarterly,Vol 167,September 2001,P.574.
    68 其中的代表作包括Kerry Schott:Policy,Power and Order:The Persistence of Economic Problems in Capitalist State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Peter J.Katzentsein:Small States in World Markets: Industrial Policy in Europe,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Ronald P.Dore:Flexible Rigidities:Industrial Policy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the Japanese Economy,1970-1980,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Geoffrey Garrett and Peter Lange,"Performance in a Hostile World:Economic Growth in Capitalist Democracies,1974-1980",World Politic,38(July 1986),P.517-545;Richard Rosecrance:The Rise of the Trading State: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New York:Basic Books,1986.
    69 James Townsend,"Reflections on the Opening of China",in Perspectives on Modern China,ed.Kenneth Licherthal et al.(Armonk:M.E.Sharpe,1991),P.406.
    70 David Zweig:Internationalizing China:Domestic Interest and Global Linkage,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2,P.14.
    71 Nicholas Lardy: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Reform in 1978-199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72 Tom Moore:China in the World Market:Chinese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Reform in the Post Mao Era,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73 Margaret M.Pearson: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refor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74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Paul Evans,"China's Engagement With Multilateral Security Institutions",in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Ross ed.,Engaging China: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London:Routledge,1999,[美]江忆恩、罗斯编《与中国接触——应对一个崛起的大国》,黎晓蕾,袁征翻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
    75 Susan Shirk,"The Domestic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in China and Word,4th ed.,ed.Samuel S.Kim(Boulder:Westview Press),P.57-81.
    76 Jude Howell:China Opens Its Door: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Transition,Boulder:Lynne Rienner,1993.
    80[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81 相关观点参见Susan L.Shirk,How China Opened Its Door.The Political Success of the PRC's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Reforms,Washington,D.C.:The Brooking Institution,1994;Tom Moore:China in the World Market:Chinese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Reform in the Post Mao Era,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Margaret M.Pearson: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Refo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等。
    82 入世阶段划分依据,参见本文导论注31。
    88 即1982年机构改革、1988年机构改革、1993年机构改革和1998年机构改革和2003年机构改革。
    89 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90 在《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雅格布森和奥克森伯格也发现了这一现象。他们提到,“文革”之后,前几批出国考察的中国学者和官员,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所取得的成果的羡慕,推动了中国官方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决心。Harold Jacobson & Michel Oksenberg:China Participation in the IMF,the World Bank,and GATT:Toward a Global Economic Order,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0。
    91 孙治方:《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孙治方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版。
    92 王一夫:《经济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十二个表现》,《理论信息报》1989年8月7日。
    93 王忍之:《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989年12月15日在党建理论研究班的讲话》,《求是》1990年第4期。
    94 王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理论探讨》1990年6月。
    96 50年代中国和前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建立了经济联系;60年代早期中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以及日本建立经贸往来。但是这两个对外交往的例子,并不是为了促进国内生产,而只是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平衡项目而存在。
    97[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隆国强等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页;2008年十一届人人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宣读的《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98 龙永图:《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国际社会主流》,《新华文摘》,1999年第12期。
    99 1978年中国开始的经济改革之后,对外贸易量急速增加,而且吸引了巨大的外国直接投资。但是,以外贸方式,而不是通过制度上的一体化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被一些人评价为“肤浅地融入世界经济”。
    100[加]杰里米·帕蒂尔:《开放国门的铰链和门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准参数》,郭干译,陈志敏、[加]崔大伟主编,《国际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全球化》,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240页。
    101 龙永图:《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国际社会主流》,《新华文摘》,1999年第12期,第59页。
    102[加]杰里米·T·帕蒂尔:《开放国门的铰链和门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准参数》,郭干译,引自陈志敏、[加]崔大伟主编《国际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全球化》,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239页。
    103 Harold Jacobson & Michel Oksenberg: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IMF,the World Bank,and GATT:Toward a Global Economic Orde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0.
    104 本节中的历史事实参见刘光溪:《入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见《碰撞、融合、发展——亲历13年复关入世谈判的思考》,刘光溪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56页至372页,并参考龚雯:《让历史铭记这十五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备忘录》,《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1日,以及相关媒体报道。
    105 Nicholas Lardy: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Institute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P.2.
    106 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行政分权是一个延续的过程。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1、1979-1984,利润留成和计划指标下放;2、1984-1987,企业下放和财政分灶;3、1987-1993,企业承包和财政包干,见丁宁宁:《体制转轨时期的中国政府行为变化与机构改革问题研究》,选自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7年,第124页。
    107[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隆国强等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第51页。
    108 Nicholas Lardy: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Reform in 1978-199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2.
    109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281页。
    110[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世界经济》,隆国强等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第42页。
    111[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世界经济》,隆国强等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第65页。
    112[波]雅罗斯劳·皮特拉斯:《世界贸易组织对经济转型国家的作用》,安妮·克鲁格编,《作为国际组织的世界贸易组织》,黄理平等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9页。
    113 刘光溪:《关于中国入世的基本战略思考与认识》,见《碰撞、融合、发展——亲历13年复关入世谈判的思考》,刘光溪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53页。
    114 本节中涉及历史部分的叙述,参考龙永图:《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国际社会主流》,《新华文摘》,1999年第12期:龚雯:《让历史铭记这十五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备忘录》,《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1日;刘光溪:《碰撞、融合、发展——亲历13年复关入世谈判的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及各媒体历年来报道综合而成。
    115[美]玛格丽特·皮尔森:《中国与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见伊克诺米和奥克森伯格《中国参与世界》,华宏勋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66页。
    116[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隆国强等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第44页。
    117[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隆国强等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第49页。
    118[美]美国贸易代表处:《1989年外国贸易壁垒国家贸易评估报告》,华盛顿,1989年,第44页,转引自[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隆国强等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53页。
    119 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编委会:《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3/1994》;《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9/2000》;见http://www.worldeconomy.org.cn。
    120 如薛暮桥在《关于城镇劳动就业问题的几点意见》中表示的,应该孤立城镇待业青年自找就业门路,发展一批个体经济和允许长途贩运。见《薛暮桥经济论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P216-235。
    121 吴敬链:《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122 吴敬链:《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63页。
    125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139页。
    126 国家经贸委企业司编:《全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会议文件汇编》,改革出版社,1995年。
    127[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隆国强等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128 龙永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与市场化改革进程》,王梦奎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改革》,外文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131 经济学家预测,中国入世后,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因此增加1.5%。见Joseph Fewsmith: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Seattle:National Bureau of Research Publication,November 1999。
    132[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世界经济》,隆国强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137[美]安妮·克鲁格:《作为国际组织的世界贸易组织:序》,安妮·克鲁格编《作为国际组织的世界贸易组织》,黄理平等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页。
    138 张玉卿编:《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大辞典》,《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92页。
    139 杨荣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精解》,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140 1688年7月丹麦和荷兰签订初步协议(Preliminary treaty,参见费泽尔《以历史的观点看国际法》,1972年英文版,第428页。
    141 姜茹娇《我国国民待遇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探析》2002年8月《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142 蒋新苗:《国民待遇原则在国际版权保护中的适用与例外》,1999年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年会论文。
    143 杨荣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精解》,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143 杨荣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精解》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145 杨荣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精解》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147 为此,我国《外资企业法》第15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9条第2款进行了相应修改,从而,《TRIMs》中规定应予禁止的投资措施相吻合。
    148 见修订后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第56条。
    149 见2001午10月21日修正的《商标法》第17、24、25、13条。这不仅是现行国际义务的需要,更是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150 见修订后的《著作权法》第2条。
    151 如删除了原法第52条。
    152 余劲松:《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1771年版,第25页。
    153 外资企业所得税、流转税及其他税种方面的优惠,直到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所得税法》,才基本消除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税收上的不平等待遇。
    154 《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三十条规定,外国投资者缴付出资的期限应当在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和外资企业章程中载明。外国投资者可以分期缴付出资,但最后一期出资应当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年内缴清。其中第一期出资不得少于外国投资者认缴出资额的15%,并应当在外资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90天内缴清。
    155 王存:《略论外资国民待遇实践中的几个问题》,《财贸经济》2004年第5期,第33-37页。
    156 例如,《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规定,外商兴办一般生产性企业的,在合同期50%的期限内,可免收土地使用费;新疆2004年颁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吸引鼓励外商投资办法》规定,从事农林牧业生产的外商投资企业,免缴五年土地使用费。
    157 朱未易:《入世对我国外资国民待遇的影响》,《江海学刊》,2004年第一期,第136页。
    158 龚晓菊:《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3页。
    159 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课题组:《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引进民间投资的研究》,2003年《经济研究参考》。
    160 陈敏、王晓洁、饶爱民:《民营企业发展的国民待遇问题探析》,《税务研究》,2005年第8页。
    161 近年一些城市开始出现农村信用合作社转型的商业银行,部分缓解了这一现象。在笔者对台州泰隆商业银行进行的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这些商业银行规模小,地域性强,事实上无法解决民营企业整体融资难的困境。
    162 龚晓菊:《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8页。
    163 截至本文截稿,于民营中小企业密切相关的创业板尚未推出。这一板块的推出或可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局面。
    164 《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2页。
    165 孙治方:《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孙治方选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166 顾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7 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68 张厚义、明立志:《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9页。
    169 肖灼基:《中国经济概论》,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第82-83页。
    170 如薛暮桥在《关于城镇劳动就业问题的几点意见》中表示的,应该孤立城镇待业青年自找就业门路,发展一批个体经济和允许长途贩运。见《薛暮桥经济论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16-235页。
    171 1981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规定指出,必要时个体经营户可请1-2个帮手,最多不能超过5个学徒。这一规定后来成为区别个体和私营经济的标准——雇工在8人(含8人)以下的,是个体企业,而8人以上则成为私营企业。
    172 1984年3月,国务院4号文件将过去社队企业的名称确定为乡镇企业。
    173 吴敬链:《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174 以上数据来自《利用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版。
    175 见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176 1987年,中国政府在《中国外贸制度备忘录》的英文本中介绍中国的经济体制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描述一度引起了其他国家的误会。在英文中,“商品”指的是农产品、矿产品等大宗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术语中,“商品”指的是与制成品相对应的初级贸易品。关贸总协定官员看到中国经济体制的概念,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当时中国官员向国内请示,是否可以简化成“市场经济”,得到国内的反对,因为当时国内经济体制依然是计划经济。见龚雯:《十五年中国推开世界贸易组织之门》,《人民日报》,2001年11月11日。
    177 龚晓菊:《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8 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到了中国最早的私营企业之一的“傻子瓜子”。邓小平说:“安徽出来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元,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像这一类的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见《非公经济发展:“三个春天”里的人和事》,《中国经济导报》,htto://zt.cin.cn/zt2008/reform30vears/cfzg/200802/t564728_1.htm.
    179 阳小华、曾健民:《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0页。
    180 资料来源,张厚义、明立志:《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62页。
    18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4/2145119.html.
    182 《“十五”期间 中国民营经济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3月4日。
    188 Judith Goldstein,"Ideas,Institutions,and American Trade Polic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42,1(Winter,1988),P.181.
    189 Anne Krueger,"Trade Poli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How We Lear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7,87:1-22.
    190 陈费炎、乔刚:《产品市场的形成与价格改革》,见樊刚等主编《走向市场:1978—199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91 1979年邓小平回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人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192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并且第一次在党中央的决议上写上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3 1987年,中国共产党的文件首次出现了关于私营企业的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个体经济和少量私营企业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1988年,修订了1982年宪法,首次为私营企业提供了法律基础,其地位被定义为是对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民经济的补充。
    194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相关文件。
    195 1997年,十五大,非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3月进一步修订宪法,并把类似的语言纳入宪法。
    196 199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相关文件。
    197 张问敏等编,《中国经济大论战》,第二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第83页,第126页。
    198 康绍邦主编,《金融危机后的中国政策选择》,现代出版社,1999年,第224-225页。
    199 丁任重主编:《转型与发展: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1页。
    200 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1-134页。盛斌把这两种假说的内容分别归纳如下:“实验主义”说认为,中国的改革具有“进化、试验和渐进性”的独特模式,它虽然缺乏明确的改革步骤、时序和内容,但体现出改革的“时候一致性”。“趋同主义说”则认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并不是主观选择的结果,而是历史上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和多种社会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客观体现。
    201[美]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陈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02 Nicholas Lardy: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Reform in 1978-199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p.9.
    203[美]玛格丽特·皮尔森:《主要多边经济组织与中国接触》,见江忆恩、罗斯编《与中国接触——应对一个崛起的大国》,黎晓蕾,袁征翻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274页。
    205 张玉卿编:《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大辞典》,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612页。
    206 张玉卿编:《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大辞典》,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612页。
    207 最早出现在正式法律文件中是1992年的《中美市场准入谅解备忘录》。
    208 非关税措施包括最低关税配额准入量限制、进口数量限制、进口许可、自动出口限制及通过国营贸易维持的非关税措施等。
    209 美国副财长萨默斯表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须基于有意义的市场开放的承诺,对制造品、农业、服务业,特别是对一金融服务业产品和服务的开放。见Summers,"Treasury Deputy Summers on China",USIS Bulletin,April 30,1998,p.24。
    210 张向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半的回顾与思考》,《战略与管理》2004年03期第11-23页。
    211 张向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半的回顾与思考》,《战略与管理》2004年03期第11-23页。
    212[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世界经济》,隆国强等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页;2008年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宣读的《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13 叶国标、孙丽萍:《薄熙来:服务业将成为中国下一轮对外开放重点》, 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zgkx/200506090593.htm.
    214 叶国标、孙丽萍:《薄熙来:服务业将成为中国下一轮对外开放重点》.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zgkx/200506090593.htm.
    215 张向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半的回顾与思考》,《战略与管理》2004年03期第11-23页。
    216 Steven K.Vogel,Freer Markets,More Rules:Regulatory Reform in Advanced Industrial Countrie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6.
    217 分散型权威主义(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理论认为,政策的制定主要是官僚机构间讨价还价和形成共识的结果。
    218[美]玛格丽特·M·皮尔森《以比较的眼光看中国对入世协议的实施——贸易政策和调控文献给我们的借鉴》,引自陈志敏、崔大伟主编《国际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全球化》,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219 即国家实行统一对外贸易制度的原则、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原则、货物贸易与技术贸易的自由进出口原则、逐步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原则和平等互利互惠对等的多边贸易关系原则。
    220 陈愉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经济贸易管理体制改革》,《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2年第3期。
    221 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世界经济》,隆国强等翻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页。
    222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5-146页。
    223 王士俊,《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与政治转型趋向》,《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4月。
    224 罗豪才、湛中乐主编:《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张正钊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225 这一数据来源于周汉华等:《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审批制》,《经济日报》2001年5月20日。在文中,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公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汉华指出:“行政审批项目具体数字很难说得准确,因为统计是非常困难的。”而以上数据是该文中公布的2001年5月各有关部门清理的结果。由于各审批部门自身利益的考虑,可以断言实际数量肯定大于这一数字。如肖金明“行政许可制度的反思和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6期的这篇文章中指出:“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中,国务院各部委颁布的各种审批规定就有2500余项。”
    226 如北京市行政审批项目分布在计委、经委、商业、教育、科委、公安、民政、财政、城建、交通、劳保、司法、民族事务、宗教等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
    227 湛中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外法学》,2003年2月。
    231 玛格丽特·M·皮尔森:《中国与国际贸易和投资体制》,见伊克诺米(Elizabeth Economy)和奥克森伯格编,《中国参与世界》,华宏勋翻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232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88页。
    233 傅大友、袁勇志、芮国强著:《行政改革与制度创新——地方政府改革的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57页。
    234 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235 吴敬琏:《政府在转轨中的作用:中国经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7年,第75页。
    236 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第142页。
    237 宋世明:《试论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型》,《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38 李景鹏:《试论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见王浦劬、徐湘林主编《经济体转型中的政府作用》,新华出版 社,2000年,第11页。
    239 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240 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年》,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第487-488页。
    242 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9页。
    243 李强:《经济转型与机构改革》,见王浦劬、徐湘林主编《经济体转型中的政府作用》,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199页。
    244 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樊纲:《市场中的政府》,《中国改革》,2000年8期。
    245 李强:《经济转型与机构改革》,见王浦劬、徐湘林主编《经济体转型中的政府作用》,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200页。
    246 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247 迟福林:《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政府改革》,见《中国改革研究文稿(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248 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13页。
    249 在本文作者通过当地政府了解到,这条铁路是作为民营企业在当地投资而附赠的优惠条件。
    250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4日09:11新华社消息
    251 于安:《发展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范的我国行政法》,《新华文摘》,2000年第2期,第5页。
    25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中国统计出版社,第126页。
    253 张玉卿编:《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大辞典》,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655页。
    255 如总协定第6条(反倾销与反补贴税)第6款,第13条(数量限制的不歧现管理)第3款,第16条(补贴)第1款,第17条(国家专控产品的贸易单位)第4款(对经济发展的政府援助)第7、14、17、21款,第19条(对某些产品的紧急行动)第2款;第24条(区域贸易集团)第7款,第27条(减让的拒绝与撤回),第28条(减让表的修改)第3、4、5款,第37条(承诺)第2款都有通知义务的规定。东京回合各守则中也有大量关于通知义务的条款。
    256 赵维川:《世贸组织的法律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36页。
    257 东京回合的《政府采购协议》第5条第3款。
    258 1979年东京回合《关于通知、协商、争端解决和监督的谅解》第3段。
    259 如GATs第3条,《贸易的技术壁垒协议》第10条。
    260 奥利佛·隆(Olivier Long):《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多边贸易体系中的法律及其局限》,刘星红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年出版,第102-103页。
    261 汪兆田、周汉民主编:《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总论》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2年,第35页;曾建明、贺小勇:《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95页;王福明主编:《世界贸易组织运行机制与规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9页;伯纳德·霍克曼、考克尔·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262 伯纳德·霍克曼、考克尔·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刘平翻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263 王一江等:《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经济体制的现代化》,文贯中、郑志海、王新奎、左学金主编《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走经济全球化发展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83-84页。
    264 王一江等人认为,这一时期出现了“匿名金融体制”的特征。在这一体制下商业活动的特点是:1、财会信息混乱及伪造;2、隐蔽银行帐户和持有现金:3、严重依赖关系和关系网做生意。腐败是非法的,建立施贿者和受贿者之间的信任关系。;4、忽视法律制度。重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施保持商业机器运转的主要润滑剂:5、不信任。
    265 南京市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尤传礼在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建议,长三角各城市应该出版相应的信息白皮书,沟通本地区的经济信息,以减少重复投资和投资不够的现象。
    266 王丛虎:《“入世”后中国构建透明政府的战略选择》,《北京行政学院院报》2002年第5期,第25-29页。
    267 张向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半的回顾与思考》,《战略与管理》2004年03期,第11-23页。
    268 曹沛霖:《制度纵横谈》,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269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4页。
    270 斯蒂格利兹:《自由、知情权和公共话语——透明化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号。
    271[美]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马清槐翻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
    27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273 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275 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信强、何曜翻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
    276 江忆恩:《简论国际机制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12月。
    277 I.H.Courage-van Lier:"Supervision within 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in P.van Dijk (General Editor),Supervisory Mechanism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1984,p.68.
    278 谢淑丽:《国际化与中国经济改革》,见罗伯特·基欧汉和海伦·米尔纳主编《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姜鹏、董素华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279 Ronald Rogowski:Commerce and Coalitions:How Trade Effects Domestic Political Alignment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280 Thomas Risse-Kappen,"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Introduction",in Thomas Risse-Kappen,ed.,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Non-State Actors,Domestic Structure,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p.25-27;Andrew P.Cortell,James W.Davis Jr.,"How D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Matter? The Domestic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Norm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0,No.4,Dec.,1996,P451-478;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跨政府关系和国际组织》杨豫等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281 苏长和:《中国与国际制度——一项研究议程》,《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
    282 叶俊东:《中国现代化年度报告:强化国际竞争力任务紧迫》,瞭望周刊,2005年3月。
    1.Alastair lain Johnston and Paul Evans,"China's Engagement With Multilateral Security Institutions",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Ross ed.,Engaging China: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M].London:Routledge,1999
    2.Andre Gunder Frank:Capitalism and Under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Historical Studies of Chile and Brazil,[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69
    3.Andrew P.Cortell,James W.Davis Jr.,"How D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Matter?he Domestic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Norms",[J].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0,No.4.(Dec.,1996),P451-478
    4.China:Socialist Economic Development,[D].Washington D.C.IBRD,1983
    5.China:Long-Term Development Issues and Options,[D].Washington D.C.IBRD,1985
    6.Dali Yang:Beyond Beijing:Liberalization and the Regions in China,[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7
    7.Daniel H.Rosen:Behind the Open Door,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M].Washington D.C,1999
    8.David M.Lampton(ed),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9.David Zweig:Internationalizing China:Domestic Interests and Global Linkages,[M].Ithaca,NY:Cornel University Press,2002
    10.David Zweig,"Controlling the Opening:Enmeshment,Organizational Capacity,and the Limits of Overseas Development Assistance in China",paper prepar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Association,[C].Washington,D.C.,1993
    11.Elizabeth Economy,"China Confronts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Implication for Domestic Cohesion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Project on World Security Rockefelier Brothers Fund,[R].1998,www.rbf.org
    12.Geoffrey Garrett and Peter Lange,"Performance in a Hostile World:Economic Growth in Capitalist Democracies,1974-1980",World Politics,[J].38(July 1986),P.517-545
    13.Harold Jacobson& Michel Oksenberg: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IMF,the World Bank,and GATT:Toward a Global Economic Order,[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0
    14.Helen Milner,"Reflections o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in Machael Brecher and Frank P.Harvey,eds.,Millennial Reflections on International Studies,[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2,P.623-636
    15.Helen Milner:Interests,Institutions,and Information: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3-128.
    16.James Townsend "Reflections on the Opening of China",in Perspectives on Modern China,[M].ed.Kenneth Lieberthal et al.Armonk:M.E.Sharpe,1991
    17.Janos Kornai:The Socialist System: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
    18.Jeffrey Friden,"Sectoral Conflict and U.S.Foreign Economic Policy,1914-1940",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J].Vol.42,No.1,1988,P60-90
    19.Jeffry A.Frieden & David A.Lake: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Perspectives on Global Power and Wealeth,[M].4th ed.Boston:Bedford/St.Martin's,2000
    20.John G.Ruggie,"International Regimes,Tranactions,and Change:Embedded Liberalism in the Postwar Economic Order",in Stephen D.Krasner,ed.,International Regimes,[M].Ithaca,NY: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21.Joseph Fewsmith,"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The China Quarterly,Vol 167,September 2001,P.574
    22.Jude Howell:China Opens Its Door: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Transition,[M].Boulder:Lynne Rienner,1993
    23.Kenneth Lieberthal & Michel Oksenberg:Policy Making in China:Leaders,Structures,and Processe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24.Kerry Sehott:Policy,Power and Order:The Persistence of Economic Problems in Capitalist State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4
    25.Lisa Martin,"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From Paradigmatic Debates to Productive Disagreement",Michael Brecher and Frank P.Harvey,eds.,Millennial Reflections on International Studies,[M].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2
    26.Margaret M.Pearson:China's New Business Elite,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conomic Reform,[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27.Margaret Pearson:Joint Ventur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Control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Under Socialism,[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28.Michael Moser:Foreign Trade,Investment and Law in the PRC,[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29.Milner Helen:Resisting Protectionism:Global Industries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30.Nicholas Lardy: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Institute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31.Nicholas Lardy: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Reform in in China,1978-1990,[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32.Nicholas R.Lardy:China's Unfinished Economic Revolution,[M].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98
    33.Peter Katzenstein,"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omestic Structures: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J].Vol 30,1976,
    34.Peter B.Evans,Harold K.Jacobson and Robert D.Putnam,eds.,Double Edged Diplomacy: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ic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35.Peter Gourevitch,"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J].Vol.32,No.4,Autumn,1978
    36.Peter Gourevitch,Politics in Hard Times:Comparative Responses to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rises,[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6
    37.Peter J.Katzentsein:Small States in World Markets:Industrial Policy in Europe,[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
    38.R.Vernon:Sovereignty at bay:The multinational spread of US enterprises,[M].New York Basic Books,1971
    39.Richard Heeks:Reinventing Government in the Information Age,[M].Routedge,1999,
    40.Richard Rosecrance:The Rise of the Trading State: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rn World,[M].New York:Basic Books,1986
    41.Robert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J].Vol.42,No.3,Summer,1988
    42.Ronald Rogowski:Commerce and Coalitions:How Trade Effects Domestic Political Alignment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43.Simmons,Beth.Who Adjusts? Domestic Sources of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During the Interwar Years,[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
    44.Susan L.Shirk:How China Opened Its Door:The Political Success of the PRC'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Reforms,[M].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1994:
    45.Susan Shirk,"The Domestic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China's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in China and World,[J].4th ed.,ed.Samuel S.Kim (Boulder:Westview Press),P.57-81
    46.Thomas Risse-Kappen,"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Introduction",in Thomas Risse-Kappen,ed.,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Non-State Actors,Domestic Structure,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47.Tom Moore:China in the World Market:Chinese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Reform in the Post Mao Era,[M].Cambridge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8.Vreeland,James:The IMF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49.Wang Yong,"China's Stakes in WTO Accession-The Intern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n "China's WTO Accession: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Fourth ECAN Annual Conference[C].(Berlin,1-2 February,2001)
    1.《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R].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
    2.《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美]《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中国经济形势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2001年3月,转引自张向晨、孙亮:《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美关系——与美国学者对话》[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G].人民出版社,1984年
    5.《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G].人民出版社,2003年
    6.《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3/1994》[G];《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9/2000)[G];见http://www.worldeconomy.org.cn
    7.[美]安妮·克鲁格:《作为国际组织的WTO》,黄理平、彭利平、刘军等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8.[美]伯纳德·霍克曼、考克尔·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M].刘平翻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
    9.[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国际组织杂志与世界政治研究》,见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苏长和、门洪华、魏铃等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10.曹沛霖:《政府和市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谢旭译[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
    12.陈泰锋:《世界贸易组织与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M].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陈志敏、崔大伟主编:《国际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全球化》[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4.程国强:《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15.[美]大卫·沃尔:《中国的开放经济》,姜建强等译[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陈郁,罗华平译[M].三联书店、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17.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C].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7年
    18.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折》[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9.樊纲等主编《走向市场:1978—1993》[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0.樊勇明、贺平:《中国是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建设者》,[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25-35页
    21.傅大友、袁勇志、芮国强著:《行政改革与制度创新——地方政府改革的制度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22.贺平:《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从适应到建设》,[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12期,第10-15页
    23.胡鞍钢:《中国战略构想》[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胡伟:《政府过程》,[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25.[美]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倪世雄等译,[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26.[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
    27.[美]江忆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罗斯(Robert Ross):《与中国接触——应对一个崛起的大国》,黎晓蕾、袁征译,[M].新华出版社2001年
    28.[美]江忆恩:“美国学者关于中国与国际组织研究概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8期,第48-53页;
    29.[加]杰里米·帕蒂尔:《开放国门的铰链和门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准参数》,郭干译,陈志敏、崔大伟主编,《国际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全球化》[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240页
    30.[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P.102
    31.李景鹏:《权力政治学》[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32.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33.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34.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5.刘光溪:《碰撞、融合、发展——亲历13年复关入世谈判的思考》[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6.刘光溪:《中国与“经济联合国”:从复关到“入世”》[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8年
    37.刘光溪著《入世博弈共赢——互补性竞争与规则性合作》[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38.龙永图:《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国际社会主流》[J].《新华文摘》,1999年第12期
    39.[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姜鹏、董素华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40.[美]罗伯特·基欧汉:《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1.[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
    42.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C].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
    43.[美]玛莎·芬尼莫尔、凯瑟琳·斯金克:《国际规范的动力与政治变革》,彼得·卡赞斯坦等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44.[美]迈耶,L.C.(Mayer,Lawrence C.)等:《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罗飞、张丽梅、胡泳浩、冯涛译[M].华夏出版社,2001年
    45.毛寿龙等:《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46.茅于轼:《公正透明: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之路》[M].法律出版社,2004年
    47.[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融入世界经济》,隆国强译[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48.戚聿东:《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垄断与竞争》[M].人民出版社,2004年
    49.[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M].三联书店,1989年
    50.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51.[美]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经济体制转型的理论与证据》,周立群译[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52.宋泓:《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12期
    53.宋世明:《试论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4.[英]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杨宇光等翻译[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55.苏长和:《中国与国际制度——一项研究议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
    56.孙治方:《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孙治方选集》[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版
    57.陶学荣、陶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年
    58.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20年》[M].中洲古籍出版社,1998年
    59.王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J].《理论探讨》1990年6月
    60.王梦奎:《经济全球化与政府的作用》[M].人民出版社,2001年
    61.王梦奎主编:《中国:加入WTO与经济改革》[M].外文出版社,2002年
    62.王浦劬、徐湘林主编:《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政府作用》[M].新华出版社,2000年
    63.王忍之:《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989年12月15日在党建理论研究班的讲话》[J].《求是》1990年第4期
    64.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
    65.王一夫:《经济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十二个表现》[N].《理论信息报》1989年8月7日
    66.文贯中、郑志海、王新奎、左学金主编:《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走经济全球化发展之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67.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远东出版社,2003年
    68.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远东出版社,2006年
    69.吴敬链:《何处寻求大智慧》[M].三联书店,1997年
    70.夏海:《政府的自我革命——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71.肖鹏军编著:《世界贸易组织与政府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72.信春鹰等:《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行政法制改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3.薛刚凌主编:《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4.薛暮桥:《薛暮桥晚年文稿》[M].三联书店,1999年
    75.薛荣久、王晓红:《中国面临冲击:加入世贸组织的喜与忧》[M].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76.[波]雅罗斯劳·皮特拉斯:《世界贸易组织对经济转型国家的作用》,安妮·克鲁格编,《作为国际组织的世界贸易组织》,黄理平等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9页
    77.[美]亚当·普沃斯基:《民主与市场》,包雅钧等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8.[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9.颜廷悦等编著:《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C].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第254页
    80.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
    81.[美]伊克诺米(Elizabeth Economy)、奥克森伯格(Michel Oksenberg):《中国参与世界》,华宏勋译[M].新华出版社,2001年
    82.于安:《发展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范的我国行政法》,[J].《新华文摘》2000年第2期
    83.[美]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吴良健、桑伍、曾获译[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
    84.张德信,薄贵利,李军鹏:《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M].人民出版社,2003年
    85.张玉卿编:《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大辞典》,[M].法律出版社,2006年
    86.张卓元、黄范章、利广安:(20年经济改革:回顾与展望》[M].计划出版社,1998年
    87.赵维川:《世贸组织的法律制度》,[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88.中国体制改革基金会:《制度的障碍与供给: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问题研究》[C].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89.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C].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7年
    90.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样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