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师素质与教育一样,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古老而又常唤起人们重新思考的话题。只要时代处在深刻变化的转折关头,人们在重新审视现有教育,找出它的问题,希望改变它的现状并赋予它新的使命的同时,总会提出教师的素质问题,为教师的素质重新定位。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那就是高等教育的日益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给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带来极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带来更多的是挑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断调整,是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是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宽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面对挑战,我国高校教师应具备什么素质,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本文从国际化趋势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切入,通过对发达国家高校教师素质状况与我国高校教师素质现状的比照分析,提出了我国高校教师在道德、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具备的新的、更具深刻内涵的素质要求,即在思想观念上,要有国际的视野和本土的情怀;在职业道德上要真正尊重学生,要求真务实,讲求学术道德。在知识素质方面,更加强调专业知识的宽厚和精深,强调教育学科知识的系统和扎实。在能力素质方面,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开展双语教学等方面能力的强化成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中心;更强的开拓创新和实践能力,更强的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能力及更强的学习能力等成为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主流。而较强的信息素养和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同样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高校教师必备的能力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很多,本文主要从高校教师培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先进的教师培养方法,以实现我国师资
    
    培训的两个转变(即从基础性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逐步向着眼于更新
    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终身教育转变和从主要依靠政府行为逐步
    向政府行为、学校行为和个人行为相结合转变)为目标,采取职前培
    养与在职进修两位一体的高校教师培养办法,达到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的目的。在教师职前培养上,通过严格聘任标准,开展以专业知识学
    习为中心的大学教育和以职业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提高新聘
    教师的基本素质;在教师在职进修上,通过强化教师评估,开展以全
    面提高高校教师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在职进修,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
Teacher's quality, just like education itself, is still an old and new topic that arouses people's reconsideration. At the turning of a new century when everything is changing rapidly, people usually give a re-examination to the existing education and try to find out as many faults as possible with the hope of bettering its statement and therefore endow it with new destiny ending in pointing out the problem of teachers' qualities and resetting their social places.
    In current China, higher education is standing before the greatest turning point of a new stag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t provides us a good chance to develop our higher education and brings us a heavy challenge as well. Therefore, we should adjust constantly our training polices, develop our scientific research, widen our social functions, strengthen ou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what qualities should higher schoolteachers have and how to improve them becomes an urgent task before us.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some argument on this topic.
    Beginning from pointing out the challenges brought out to our higher education by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eachers' qualities between some advanced foreign countries and current China together with their different quality demands, analyzes the statement of Chinese higher schoolteachers' qualities, points out that Chinese higher schoolteachers should have some corresponding levels in morality,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that needs the newest and further quality contents. They should have international sighting and native sense in moral. As a teacher, one should love and respect his post firstly, and then it is emphasized that one should have profou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chieving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a subject and developing it,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One should be competent in renewing teaching materials, creating new teaching methods, mastering skillfully multi-medial technology in teaching and using smoothly bilingual languag
    e tools in classrooms. To be better in inventing and creating, to be more competent in deal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o be more
    
    
    excellent in knowledge obtaining, higher schoolteachers should always struggle to be relatively qualified. Meanwhile, higher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stronge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re particularly mentioned for higher schoolteachers.
    There are many ways to improve teacher's qualities. Using advanced countries' experiences for referenc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our higher schoolteachers' training should develop from elementary training and degree recovery into life-time quality education which aims at renewing and fully improving their competences in every respects, instead of depending only on governmental efforts, the union of governments, schools and individuals have their own duties each in the process. Pre-job training and on-the-job training are actually two practical ways to improve teachers' qualities. How to take pre-job training? Take a teacher-appointing reform through stressing high schoolteacher's qualification and popularizing appointing system, give a continuous chance of study to those who need to raise their degree for higher diplomas or for some professional skill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we may, through stressing on evaluation, take a whole synthesized quality training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our
    higher schoolteacher's qualities steadily when they are on job.
引文
1、张楚廷著,《学校管理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方亮主编,《21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实践全书》,长城出版社,2000
    3、杨东平主编,《教育:我们有话要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杨东平编,《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
    5、母国光,翁史烈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6、杜作润,高烽煜著,《大学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7、许云昭,石鸥著,《差距与超越——中美教育管理比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刘献君等著,《大学之治与大学之思》,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9、薛天祥编,《高等教育管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
    10、张楚廷著,《校长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4
    11、汪永铨编,《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高等教育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12、杨德广著,《高等教育专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3、谢泳著,《大学旧踪》,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4、乔玉全编著,《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5、潘懋元著,《潘懋元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6、王楚松著,《中学校长治校方略》,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7、潘懋元著,《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8、韩延明,《管理学新伦》,新华出版社,1996
    19、[加拿大]许美德著,《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0、王建元主编,《同济模式——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21、[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2、朱永新著,《我的教育思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3、屈林岩,郑著良著,《领导科学导论》,湖南师范大出版社,1999
    24、胡建华,周川等著,《高等教育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5、张德祥著,《面向21世纪的大学自我重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6、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7、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
    28、哇依凡著,《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9、周光迅著,《大学教育综合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0、欧阳玉,谢炳炎著,《大学教育思想论要》,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31、杨春茂著,《世纪之未的思考——教育队伍建设热点透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2、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科学教育改革的蓝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33、美国科学促进协会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译,《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34、张承芬,程学超著,《教师心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35、臧乐源主编,《教师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36、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7、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8、于漪主编,《现代教师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9、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0、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1998年10月5日至9日,
    4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1987年
    4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44、Daniel P. Liston & Kennth M. Zeichner,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Schooling, Routledge, Chap man and Hall Inc. New York & London, 1991,p.27、29
    45、Knowles, Asa S.(1978): (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Vol.5,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第2293页.
    46、Jane Knight.A shared vision? Stakeholders' Perspectives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anada [J].J.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997, Spring Ben-David, Joseph, Centers of Learning: Britain, France, Germany, United States, McGraw-Hill,1977,P115
    47、Richard I. Miller,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ssu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1990s,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 1990
    48、Barbara B.Bum, Exp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Jossey-Bass Publishers, 1980
    
    
    1、刘少林,加拿大高校教师队伍管理气度管窥,《外国教育研究》,1998.3
    2、薛浣白、汤以文,2010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探讨,《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3
    3、教育部人事司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中国高等教育》,1999.11
    4、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摘自中国教育信息网
    5、闫月勤,从中美加三国比较看我国新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3
    6、苏君阳、陈映清,冲击与挑战:综合性大学与非师范类高校培养师资力量的现实基础,《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5
    7、张贵新,欧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教育研究》,2001.1
    8、王建磐,建立高水平有活力的教师教育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01.3.4
    9、时伟,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新体系的探讨,《淮北煤炭学报(哲社版)》,2001.5
    10、丁笑炯,对英国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反思,《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2
    11、邓晓春,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十大趋势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5
    12、曾绍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认识,中国高教研究,1998.3
    13、林日团等,转变观念建立机制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3
    14、王长楷等,改革高师教学模式 培养专家型教师,中国高等教育,2001.9
    15、陈国良,发展为主题改革与开放为动力——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2001.2
    16、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百年回眸,高等教育研究,2000.1
    17、袁自煌,“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下的日本一流大学建设,教育研究,2000.5
    18、丁伯华,高师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认识与实践,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1.2
    19、清华大学,21世纪初的大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
    20、翁伟斌,国外高校管理改革的若干趋势,江苏高教,1999.3
    21、赵丹龄,从宾夕法尼亚大学看美国私立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国高教研究,1999.2
    22、范兆雄,欧洲师范教育的新趋势,比较教育研究,1999.3
    23、管培俊,全面加强新时期高校教师培训工作,
    24、管培俊,面向21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展望,教育研究,1998.9
    25、胡艳,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深化改革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6
    26、朱旭东,试论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国际趋势,比较教育研究,2000.4
    27、潘懋元,走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高等教育研究,1999.1
    28、袁锐锷等,试评美国师范教育改革的一项实验,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3
    
    
    29、师范教育一体化课题组,上海市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战略思考,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5
    30、檀传宝、朱旭东、辛涛,关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教改通讯,网上下载
    31、范瀛,国内外高校师资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师资培训研究,1999.1
    32、林成格、刘东明,教师作用制度的重大改革,搜狐网下载
    33、秦河,聘任制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探析,山东教育科研,1998.5
    34、王维荣[美]、约瑟夫·布朗,美加等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搜狐网下载
    35、陈至立,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2001年在全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6、吴志功等,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教师资格证书方案设计,比较教育研究,2001.11
    37、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上海高教研究,1997.11
    38、欧阳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历史与发展趋势,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1
    39、辛镜敏,对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煤炭高等教育,2001.1
    40、陈昌贵,国际合作: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高等教育研究,1998.3
    41、许智宏,21世纪大学的使命和作用,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2001.11
    42、杨德广、王勤,从经济全球化到教育国际化的思考,网上下载
    43、陈玉琨,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01.1
    44、许云昭,开放教育市场: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的必由之路,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45、王一兵,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与战略选择,教育发展研究,1999.2
    46、陈笃彬,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几点思考,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2001.5
    47、吴言荪,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思考,重庆大学学报(社科),2000.1
    48、吴结等,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探析,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9
    49、陈学飞,谈谈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要素,网上下载
    50、赵蒙成、周川,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1
    51、张务一、蒋宁,美国留学生教育现状及其比较研究,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7.1
    52、翁庆余,略议新世纪高等教育职能,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53、欧阳玉,谢再根,当前大学教育思想讨论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论点综述,中国高等教育 1999.2
    54、杨德广,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
    55、袁西事、刘义超,面对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等教育,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56、阎亚林,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理论思考,江苏高教,1996.4
    57、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国高等教育,2001.2
    58、王德广,高校教师工作评估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航海教育研究,1996.3
    
    
    59、吴绍莉等,清华大学教学质量评估研究调查报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
    60、张彦通,英国高校教师评估理论,比较教育研究,1996.5
    61、任志波,美国高等教育探略,煤炭高等教育,1998.1
    62、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63、呼中陶,刘捷,建国50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回顾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1999.6
    64、闵铁军,高校师资队伍综合发展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社),1999.4
    65、管培俊等,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趋势——新时期中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之一,中国高等教育,2001.2
    66、刘剑虹、吕杰,美国高校如何开展师资培训与管理,中国高等教育,2001.12
    67、李长青、张键,首都师大师资培训工作的回顾与思考,师资培训研究,1998.3
    68、何建坤,既要热情扶植更要严格要求——当前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2000.18
    69、赵中建,从一所学校看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以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为例,全球教育展望,2001.1
    70、刘振天,提高质量: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99中国南京“大学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综述,高等教育研究,2001.1
    71、北京《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组,面向21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6
    72、人事司,世纪之交教师队伍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网上下载
    73、姚成建,试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培养与流动的关系,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增刊
    74、张婕,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条件分析,教育研究,2001.6
    75、王旭东,关于“双语教学”的再思考,搜狐网下载
    76、丁肇文,大举挺进中国高校 洋教材能否“包医百病”?搜狐网下载
    77、陈焱,双语教学能否叫好又叫座 洋教材考问高校“教”与“学”,北京青年报,2001.9.30
    78、张谦,关于双语教学型大学的论证与思考,教育科学,2001.4
    79、刘萍,谈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01.1
    80、别敦荣、徐景武,论大学科学教育改革,科技导报,1999.12.21-24
    81、邓晓春,顺应经济全球经进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82、王安白,教师应当具备批判精神,中国教育报,2001.2.25
    83、刘捷,日本教师的职业形象与启示,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
    84、史美君,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师素质,长春大学学报,1999.5
    85、钟学忠、翟德明,关于高等学校教师素质的思考——面对21世纪教育对高校教师的要求,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3
    86、许智宏,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要有新思路新对策,中国高等教育,2001.2
    
    
    87、魏春燕,李林,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现状与展望,外国教育研究,2000.3
    88、朱光磊,英国约克大学考察报告,南开教育论从,1999.4
    89、周远清,为21世纪准备: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大学教学,1999.6
    90、覃川,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应对策略,光明日报
    91、周礼杲,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展望,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92、夏学理,迈向全球化学习的新世纪:全球大学面面观,开放教育研究,1998.4
    93、洪流,更新教学内容注重能力培养,煤炭高等教育,1994.3
    94、孙红,试论高校教师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1.12
    95、未来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摘自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
    96、未来教师素质要求,扬子晚报,2000.6.14
    97、“全能型”教师素质的理想模式,中国教育报,2000.9.29
    98、刘华,二十一世纪的高师素质探析,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7.26
    99、美国教育部长谈教师培养,北京青年报,2000.4.1
    100、李丽萍、李纬:研究生导师: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中国教育报》2001.8.23
    101、唐琼,国外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与借鉴,网上下载
    102、许霆,从国外教师素质研究得到的启示,网上下载
    103、姜澎,高校教师挂牌上课,难!,网上下载
    104、吴晓川,论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网上下载
    105、周家明,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网上下载
    106、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光明日报,2000.10.19
    107、创新,21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中国教育报,网上下载
    108、焦名海、陈润梅,文化判断力:未来教师的重要素质,中国教育报,网上下载
    109、周新桥,21世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网上下载
    110、宗秋荣,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研究,2001.5
    111、王靖、朱小蔓,网络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教育科学,2000.1
    112、桑新民,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阶段性总结报告,中国远程教育,2000.11
    113、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下载
    114、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教育研究,1997.5
    115、桑新民,技术—教育—人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初探,电化教育研究,1999.2—3
    116、李盛兵、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地方化与国际化”,《高教探索》1992年第3期
    117、从统计数字看世界高等教育[J].教育参考资料,2000,(1,2)
    118、王冀生: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服务社会、改革创新——试论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发展研究》1999.11
    119、王豪: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200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会议论文集
    120、端正学术风气 警惕学术失范,中国高等教育,2001.12
    
    
    121、潘显一,防治学术腐败促进社科创新,中国高等教育,2001.12
    122、国内高校教育难讨大学生欢心,搜狐网下载
    123、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分册,2001.4
    124、朱敏,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趋势性特征,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第23-26页
    125、姜波: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教育研究》,2000(5)
    126、谢焕忠: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与延伸,《中国高教研究》2001(2)
    127、刘冬梅,国外高校教师任用制度改革及对我们的启示,吉林教育科研·高教研究,2000年第5期
    128、周作宇,美国终身教授制的变迁与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1.5
    129、高淑贤,加强高校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