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发展预测理论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的中心思想是对中国社会发展预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社会预测作为社会认识的一种高级形式,指的是主体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而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社会现象、事件和过程的预见。社会发展预测目的在于帮助人们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目标,选择达到未来理想社会的途径和手段,提供改进措施,控制社会的发展趋势,预防社会发展的不良后果,为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决策,为制定社会未来的远景规划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论文对西方社会发展预测理论做了系统的分析,并着重讨论了马克思对社会历史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预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看做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预测。他所设定的社会历史发展目标就是“人类解放”。论文总结分析了当代中国学术界对社会发展预测的研究,对社会发展预测理论探索的诸种层面进行梳理和考察,并对社会发展预测的预测标准和预测方法做了探索。论文着重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预测的特殊性与规律性问题,探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性质、中国社会发展的观念、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式,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论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社会发展预测的性质、意义与研究方法,这章主要从总体上考察并分析了社会发展预测的性质、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西方社会发展预测的理论研究与评析,这章对西方社会发展预测的经典理论进行了研究与评析。西方从20世纪中期起,欧美兴起一股预测热潮。维柯、斯宾格勒、汤因比、保罗·肯尼迪,追寻他们以历史哲学的独特视野对待社会发展的预测,使我们全面地看待社会发展问题。
     第三章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预测的研究,这章讨论了马克思对社会历史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分析。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看做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预测。他所设定的社会历史发展目标就是“人类解放”。马克思所揭示出来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社会发展预测理论的历史科学的基石。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形态更替划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后来,又提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三形态说”:“人对人的依附关系”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独立性”;“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预测表现在:其一,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其二,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其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性。其四,公有制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第四章当代中国学术界对社会发展预测的研究,这章介绍了当代中国学术界对社会发展预测的研究。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众多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未来学领域的学者致力于社会发展预测的研究和探讨。主要表现在:对发展市场经济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预见;对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探索与建构;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转变与社会发展哲学的兴起。
     第五章社会发展预测的理论探索,这章对社会发展预测理论探索的诸种层面进行梳理和考察。首先,是关于社会发展预测与社会规律的辩证关系。社会规律的主观性是说社会规律总是由人的目的和意识参与其中的。历史的客观性是说,社会历史的组织形式是不能因为个体而改变的。其次,关于社会发展与社会预测的矛盾关系研究。主要表现有:社会发展的主体与客体的矛盾。社会发展的目的与手段的矛盾。社会发展的必然与偶然的矛盾。社会发展的统一与多样的矛盾。其三,关于社会发展的宏观预测与微观预测关系研究。主要有:哲学预测与理论社会学的关系。理论社会学与测量方法的关系。社会预测与指标系统的关系。
     第六章社会发展预测的标准与方法,这章探讨了社会发展预测的预测标准和预测方法。根据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面,可以将社会发展预测的标准划分为经济标准、政治标准、文化标准和生活的标准。社会发展预测的主要方法有规律性认识、趋势预测、理论模型建构和指标体系预测法。对社会发展规律所形成的一般性理论知识使对社会发展进行理论预测成为可能。除此之外,社会发展预测还依赖对已知事实和情报信息的综合分析。理论模型是一种分析和描述现实世界的方法,通过建立某些假设,以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基础,建立起分析社会发展的模型,可以通过模型对特定条件下的社会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
     第七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预测的探索,这章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预测的特殊性与规律性问题。首先,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预测的特殊性。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国情和历史相结合,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的预测,其中涉及的问题有:中国社会发展的性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实现了从阶级斗争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向,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性质发生了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观念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邓小平理论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另一个是科学发展观当中提出的“科学发展”。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出发,中国社会发展的当代目标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式。社会发展的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突变的方式,另一个是渐进的方式。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不可能通过突变的方式完成。
     论文的主要特点和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较全面的系统分析总结了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各派观点。第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探讨了社会发展预测的性质、内容、标准、方法诸问题。第三,结合实践,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预测做了初步探讨。
The first chapter, in general, mainly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and the significance of predicting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levant researchmethod. As one advanced form of social recognition, social prediction refers to suchone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of certain theory, the subject has the forecasting to thepossible social phenomena, events and processes in future based on laws of socialdevelopment, which has roughly undergone the four stages in the human history:divine prediction, experimental prediction, philosophical prediction and empiricalprediction. Predi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has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purpose of predicting social development is to help people select the goal of socialimprovement and the approach or means of realizing the ideal society, and provide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for controlling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preventing its negative effects. Furthermore, predi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hasalso provided the credible basis to make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cision anddraw up the long-rang planning on future society.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method ofpredicting social development comprises literature, comparison and case study.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and the analysis on the westernclassical theories of predicting soci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middle of20th century,the upsurge of prediction has sprung up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Thefamous philosophers, like Vico, Spengler, Toynbee, Paul Kennedy, has carried outthe predi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which makes us comprehensively treat the problem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addition, a more important thing is the contribution of “future sociology”, which hasbrought about the significant revolution of conception of human social history, andhas innovated the social theory, and has had the guiding influence on thedevelopment plan in human society. Economic projection is such predicted activitythat predicts the tendency and the condition of uncertainty events in future ofeconomic field and serves for economic decision. Economic projection hasaccounted for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in the activities of social prediction. And theories of economic prediction have greatly developed and have become anindependent new branch in social prediction----science of economic projection.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Marx’s prediction to social historical laws andscientific socialism. Marxia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some sense, can be regardedas the prediction abou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goal ofsocia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at Marx sets is “human liberation”. Marx proclaimsthat the productivity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have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andsuch basic principle is the scientific footstone of theory of Marxian socialdevelopment prediction. According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that productivitydetermines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Marx has divided human social formation intofive stages. They are primitive society, slave society, feudal society, capitalist societyand communist society. Later Marx has also proposed “Tri-formation Theory”:person-to-person relations of dependence, independence based on objects’dependence and unity of free men. Marxian prediction to scientific socialismdisplay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certainty of class struggle, certainty of economiccrisis, certainty of proletarian dictatorship, and certainty of the system ofpublic-owned economy.
     The forth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cademiccircles on predicting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opening of Chinese society, more and more scholars in the fields of philosophy,sociology, culturology, politics, and futurology,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studyand research on predicting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shows in the followingrespects: foresee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orientedeconomy and the “country-society”; exploring and constructing theory of China’ssocial development; change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utlook of Marxism and therise of philosophy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of Chinese sociology, the maindiscussion is about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logy and social prediction.The relevant scholars have reached an agreement that,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hasrapidly changed while the social prediction has been comparatively delayed. Suchcontrast requires studying the basic theory and the approach of social prediction. Thecontemporary Chinese area of social prediction has also carried out the in-depth research not only on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the methods or means and themechanism of social prediction, but also on social stability and risk warning.
     The fifth chapter undertakes the investigation to a variety of levels about theoryof social development prediction. First of all, we will study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between social development prediction and social laws. The subjectivity of sociallaws implies that social laws have always been affected by people’s intention andawareness, while the historical subjectivity stresses that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ofsocial history cannot change only because of the individual. Besides, the research onthe contradictory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ediction has beenfocused and mainly been performed as follows.1.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object of social development;2. Contradiction between purpose and approaches ofsocial development;3. Contradiction between necessity and occasionality of socialdevelopment;4. Contradiction between unitarity and divers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Thirdly, we will consider the relation between macro-prediction andmicro-predi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1. Relationbetween philosophical prediction and theoretical sociology;2. Relation betweentheoretical sociology and measuring methods;3.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predictionand index system.
     The sixth chapter points out the standards and approaches of socialdevelopment prediction. According to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socialdevelopment, we can divide the standards into four types: economic standard,political standard, cultural standard and life standard. The important approaches ofpredicting social development comprise disciplinary cognition, trend projection,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model and prediction of index system. The generaltheoretical knowledge based on laws of social development has made the theoreticalpredi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possible. In addition, prediction of socialdevelopment relies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known facts and intelligenceinformation as well. As an approach of analyzing and describing the realistic world,the theoretical model is such model that analyzes social development by buildingsome hypotheses on the basis of the primary influencing factors, by which we could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on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specificcircumstances.
     The seventh chapter lays more emphasis on particularit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universal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prediction incontemporary China. First of all, it is particularity of predicting social developmentin contemporary China. Deng Xiaoping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combine Marxism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hinese society and walk out the socialist road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prediction to regulari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contemporary China involves a series of questions.(1) Nature of Chinese socialdevelopmen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although we have shifted from classstruggle to centre 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realized market-oriented economicsystem, it doesn’t mean that nature of the nation has changed.(2) There are twostages with respect to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One is “Development is theabsolute principle.” proposed by Deng Xiaoping; the other one is “scientificdevelopment” from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3) Goal of Chinese socialdevelopment. Starting from theory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we needachieve the “people-oriented” goal.(4) Pattern of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Itconsists of sudden pattern and gradual pattern. And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development may not be completed in a sudden way.
引文
①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91页.
    ②陆学艺.《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503页.
    ①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6-17页.
    ①阎耀军.《从古代龟蓍占卜到现代科学预测》.《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01页.
    ①张军.《超前认识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汉江论坛》,1999年第12期.第31页.
    ①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92页.
    ①高清海,孟宪忠,邴正等.《社会发展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页.
    ①刘岩.《风险社会理论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67页.
    ①李培林等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329页.
    ①邴正.《全球化与文化发展》.《哲学研究》,1998年第12期.第13页.
    ②漆思.《现代性的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51页.
    ③邴正,孟春.《全球化与文化冲突》.《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第59页.
    ①池田大作,奥雷利奥·佩奇.《21世纪的警钟》.卞利强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10页.
    ②邴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问题及理论对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4期.第11页.
    ①邴正.《发展与文化》.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9页.
    ①李培林等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9页.
    ①张军.《超前认识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汉江论坛》,1999年第12期.第31页.
    ①高清海.《高清海文存——哲学的奥秘》.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9页.
    ①李习彬.《生产力概念的科学化与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学术研究》,2007年第7期.第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34页.
    ①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9页.
    ①刘洁.《从〈社会契约论〉解读卢梭的政治思想》.《科技信息》,2008年第21期.第81页.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9页.
    ②杨俊华.《试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第311页.
    ①洪振华.《卢梭〈社会契约论〉评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46页.
    ①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第62页.
    ②刘勇.《论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思想价值》.《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54页.
    ③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08页.
    ①《马布利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7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81页.
    ①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526页.
    ①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188页.
    ②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525页.
    ③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143页.
    ①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8页.
    ①姜建强.《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研究方法》.《学术研究》,1992年第2期.第123页.
    ①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成北,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②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成北,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3页.
    ③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成北,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3页.
    ①季羡林主编.《东西文化议论集》.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279页.
    ①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第431页.
    ①陆学艺主编.《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名著20种》.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5页.
    ①秦麟征.《后工业社会理论和信息社会》.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3-34页.
    ①周恭伟.《依附理论述评》.《求索》,2003年第3期.第115页.
    ①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页.
    ①参见恩格斯《在马克思目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0页.
    ①王培智主编.《软科学知识辞典》.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8年版.
    ②陆学艺.《社会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503页.
    ①秦麟征.《预测科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5页.
    ③高清海,张海东.《社会国家化与国家社会化—从人的本性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
    ①高清海.《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人民论坛》,1998年第2期.
    ②高清海.《从人的生成发展方式看市场经济》.《江海学刊》,1995年第1期.
    ①高清海.《市场经济与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哲学动态》,1995年第2期.
    ②高清海,孟宪忠.《中国需要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对十年改革的消化与思考》.《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①高清海.《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①高清海,刘少杰.《社会发展理论的演化趋向及其面临的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②高清海,刘少杰.《社会发展理论的演化趋向及其面临的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③高清海,孟宪忠.《中国需要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对十年改革的消化与思考》.《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④高清海,孟宪忠.《中国需要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对十年改革的消化与思考》.《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①高清海,邴正.《别了,传统理性主义时代—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观变革》.《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②高清海,邴正.《别了,传统理性主义时代—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观变革》.《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①陈晏清,阎孟伟.《社会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南开学报》,1996年第6期.
    ②陈晏清,王南湜.《社会哲学的视野与意义》.《南开学报》,1999年第5期.
    ③陈晏清.《社会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第1期.
    ④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①社会发展和社会指标课题组.《建国四十年社会发展指标的评价》.《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6期.
    ②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③陆学艺.《社会学的春天和社会学家的任务》.《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④阎耀军.《社会预测学:社会学中势在必建的分支学科》.《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第2期.
    ①陆学艺.《21世纪的亚洲社会与社会学》.《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1期.
    ②陆学艺,王小强.《包产到户的发展趋势》.《农业经济丛刊》,1981年第2期.陆学艺,《包产到户的动向和应明确的一个问题》.《中国农村观察》,1981年第5期.陆学艺,王小强.《包产到户的由来和今后的发展——关于甘肃省包产到户问题的考察报告》.《农村·经济·社会》.第1卷.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54—68页.
    ①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②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③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④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社会发展报告》.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③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社会发展报告》.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④陆学艺.《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2期.
    ①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2页.
    ②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③李培林.《再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1期.
    ④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①李培林.《中国社会学会会长李培林教授在2008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上的开幕词》.《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李培林.《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经验”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③李培林.《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经验”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①陆学艺.《我国社会建设比经济建设差了15年》.《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2009年10月上半月刊.
    ②李培林.《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求是杂志》,2007年第17期.
    ③李培林,朱庆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和发展目标》.《北京统计》,2003年第10期.
    ④李培林.《从传统安全到现代风险》.《经济导刊》,2006年第1-2期.
    ①陆学艺.《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学有个大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②陆学艺.《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学有个大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③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172页.
    ④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总序第5页.
    ⑤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⑥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⑦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①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②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3-85页.
    ③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④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⑤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⑥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①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②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③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④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页.
    ⑤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页.
    ⑥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⑦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25-334页.
    ⑧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总序第5页.
    ①鲍宗豪,李振.《社会预警与社会稳定关系的深化——对国内外社会预警理论的讨论》.《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②鲍宗豪,李振.《社会预警与社会稳定关系的深化——对国内外社会预警理论的讨论》.《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①王地宁,唐钧.《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应用》.《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②王地宁,唐钧.《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应用》.《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③宋林飞.《少数人闹事与早期警报系统》.《青年学者》,1989年第1期.
    ④宋林飞.《社会风险指标体系与社会波动机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
    ①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②阎耀军.《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探索》.《社会》,2005年第4期.
    ③朱庆芳.《社会指标的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第166页.
    ④宋林飞.《社会风险指标体系与社会波动机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
    ①张春曙.《大城市社会发展预警研究及应用初探》.《预测》,1995年第1期.
    ②李冬民.《社会指标与社会发展规划》.《未来与发展》,1985年第5期.
    ③朱庆芳.《我国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4期.
    ④吴忠民.《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研究》.《东岳论丛》,1996年第4期.
    ⑤洪大用.《我国城乡二元控制体系与环境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⑥王宏波.《社会工程的概念和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⑦赵彦云,李静萍.《中国生活质量评价、分析和预测》.《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
    ⑧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课题组.《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纲要》.《社会》,2002年第12期.
    ⑨林义.《强化我国社会风险管理的政策思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6期.
    ⑩阎耀军,雷鸣.《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时序分析及模拟预警》.《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1阎耀军.《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探索》.《社会》,2005年第4期.
    12阎耀军.《社会稳定的测量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控系统》.
    ①阎耀军,雷鸣.《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时序分析及模拟预警》.《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②宋林飞.《社会风险指标体系与社会波动机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
    ①宋林飞.《社会风险指标体系与社会波动机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
    ②阎耀军.《社会稳定的计量及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的构建》.《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①阎耀军.《社会稳定的计量及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的构建》.《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①参见康德.《逻辑学讲义》.许景行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0-51页.
    ①商逾.《历史规律的作用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
    ①参见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序言.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①商逾.《历史规律的作用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3页.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7页.
    ①王晶雄,王善平著.《社会发展:反思与超越》.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序言第14页.
    ①[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M].竺乾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2.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5.
    ③[英]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M].陈一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89.
    ④[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旦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552-553.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5.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4.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35.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9-10.
    ②[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M].竺乾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5.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41.
    ①[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②[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8:61.
    ③[日]福泽谕吉.文明概略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0,11,12.
    ①[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第三世界还存在吗?[M].刘青,牛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6.
    ②[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王晓疑,陈育国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23.
    ③[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王晓疑,陈育国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65.
    ①[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366.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8-119.
    ②[古希腊]荷马.奥德赛[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2.
    ③[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08.
    ①贺永方,石治安.主体生活的引渡:方法的应用操作与技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206.
    ②[英]卡尔·波珀著,杜汝楫,邱仁宗译.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91.
    ③[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大新方向[M].2000:25.
    ①[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4:60.
    ②[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4:63.
    ①陈立新.社会指标与社会协调发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155.
    ②陈立新.社会指标与社会协调发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155-156.
    ①张向东.社会发展战略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74.
    ②[美]亚历克斯·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M].陈观胜,李培茱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43.
    ①[美]沃尔特·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①秦麟征.预测科学:未来研究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225.
    ②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
    ①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579.
    ①郑杭生,李强,李路路.社会指标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6-7.
    ②郑杭生,李强,李路路.社会指标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0.
    ①朱庆芳.小康及现代化社会指标体系评价方法.[C].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编.现代化研究第3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2-183.
    ②朱庆芳,吴寒光.社会指标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
    ①奈斯比特.《世界大趋势》.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17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5页.
    ②何中华.《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页.
    ①迟福林,傅治平.《转型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②史蒂芬·罗奇.《未来的亚洲》.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③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吉林出版集团.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①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吉林出版集团.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②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37页.
    ①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页.
    ①胡鞍钢,鄢一龙.《中国:走向2015》.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147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①孟宪东.《晚年马克思“跨越”思想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②漆思.《中国共识:中华复兴的和谐发展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9页.
    ①迟福林.《第二次转型:走向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59-60页.
    [1][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2][美]阿尔温·托夫勒.《大未来》[M].黄继民,罗静,张原生,陈曙光译.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刘成北,郭小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英]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M].陈一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6][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7][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陈景彪.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版.
    [8][日]池田大作,[意]奥雷利奥·佩奇.《21世纪的警钟》[M].卞利强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
    [9][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10][美]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李宝恒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1][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12][日]福泽谕吉.《文明概略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3][美]霍华德·威亚尔达.《新兴国家的政治发展:第三世界还存在吗?》[M].刘青,牛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5][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6][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7][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美]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年版.
    [19][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0][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1][美]史蒂芬·罗奇.《未来的亚洲》[M].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22][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3][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M].王晓疑,陈育国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4][意]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美]沃尔特·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美]亚历克斯·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M].陈观胜,李培茱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7][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8][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M].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邴正.《当代人与文化》[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邴正.《发展与文化》[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陈立新.《社会指标与社会协调发展》[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迟福林.《第二次转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5]迟福林.《转型中国》[M].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高清海.《高清海文存——哲学的奥秘》[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7]郭庆光.《传媒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季羡林主编.《东西文化议论集》[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9]李培林等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0]刘岩.《风险社会理论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新时期社会发展报告》[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陆学艺.《社会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13]陆学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名著20种》[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6]孟宪东.《晚年马克思“跨越”思想研究》[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版.
    [17]庞元正.《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漆思.《现代性的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漆思.《中国共识中华复兴的和谐发展道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秦麟征.《后工业社会理论和信息社会》[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1]秦麟征.《预测科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2]商逾.《历史规律的作用机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3]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4]王培智主编.《软科学知识辞典》[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版.
    [25]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6]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张传有.《西方社会思想的历史进程》[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张向东.《社会发展战略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朱庆芳.《社会指标的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
    [1]邴正,孟春.《全球化与文化冲突》[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4).
    [2]邴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问题及理论对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4).
    [3]邴正.《论人与文化的二重性矛盾》[J].《社会科学战线》,2003(2).
    [4]邴正.《全球化与文化发展》[J].《哲学研究》,1998(12).
    [5]宝音初古拉.《汤因比历史哲学思想评述》[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3).
    [6]鲍宗豪,李振.《社会预警与社会稳定关系的深化——对国内外社会预警理论的讨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1(4).
    [7]蔡翥.《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解析》[J].《学术论坛》,2001(5).
    [8]柴晨清.《国际关系视野下的世界体系》[J].《前沿》,2007(11).
    [9]陈军伟.《斯宾格勒的西方文明观》[J].《哲学研究》,2009(16).
    [10]陈锐.《论维柯的历史循环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4).
    [11]陈晏清,王南湜.《社会哲学的视野与意义》[J].《南开学报》,1999(5).
    [12]陈晏清,阎孟伟.《社会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J].《南开学报》,1996(6).
    [13]陈晏清.《社会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理论与现代化》,2000(1).
    [14]高飞.《社会学要研究社会预测》[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0(4).
    [15]高清海,刘少杰.《社会发展理论的演化趋向及其面临的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1994(2).
    [16]高清海,孟宪忠.《中国需要自己的社会发展理论—对十年改革的消化与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1989(1).
    [17]高清海,张海东.《社会国家化与国家社会化—从人的本性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03(1).
    [18]高清海.《从人的生成发展方式看市场经济》[J].《江海学刊》,1995(1).
    [19]高清海.《市场经济与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J].《哲学动态》,1995(2).
    [20]高清海.《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J].《人民论坛》,1998(2).
    [21]高清海.《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
    [22]郭尚鑫.《简评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观》[J].《江西社会科学》,2000(12).
    [23]韩安贵.《试论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J].《现代哲学》,2001(1).
    [24]洪大用.《我国城乡二元控制体系与环境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1).
    [25]洪振华.《卢梭〈社会契约论〉评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3).
    [26]胡瑞华.《超越乌托邦——论邓小平关于破除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年第哲学社会科学版期》,2000(1).
    [27]姜建强.《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研究方法》[J].《学术研究》,1992(2).
    [28]靳芳.《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及其意义》[J].《学术探讨》,2009(1).
    [29]旷三平.《洁问与反驳—马克思社会预见理论的现代“碰撞”》[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1).
    [30]李存.《从增长到发展》[J].《热带地理》,1999(1).
    [31]李爱琴.《文明演进的挑战与应战模式及其启示》[J].《学术交流》,2009(8).
    [32]李冬民.《社会指标与社会发展规划》[J].《未来与发展》,1985(5).
    [33]李国武.《后工业社会思潮的神话和预测》[J].《探索与争鸣》,2003(1).
    [34]李明华.《论社会认识的特殊性及社会预测的复杂性》[J].《哲学研究》,1994(3).
    [35]李培林,朱庆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和发展目标》[J].《北京统计》,2003(10).
    [36]李培林.《从传统安全到现代风险》[J].《经济导刊》,2006(1-2).
    [37]李培林.《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经验”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38]李培林.《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J].《求是杂志》,2007(7).
    [39]李培林.《再论“另一只看不见的手”》[J].《社会学研究》,1994(1).
    [40]李习彬.《生产力概念的科学化与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可预测性》[J].《学术研究》,2007(7).
    [41]李义平.《凯恩斯能给我们什么启示》[N].《人民日报》,2009-2-2.
    [42]林义.《强化我国社会风险管理的政策思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6).
    [43]刘洁.《从〈社会契约论〉解读卢梭的政治思想》[J].《科技信息》,2008(21).
    [44]刘平.《社会预测与社会学研究的中国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7(1).
    [45]刘勇.《论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及其思想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04(1).
    [46]刘苇中.《试论中国预测学》[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1(1):49-53.
    [47]陆学艺.《21世纪的亚洲社会与社会学》[J].《社会学研究》,1996(1).
    [48]陆学艺.《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J].《社会学研究》,1995(2).
    [49]陆学艺.《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学有个大发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年第社会科学版期》,2007(2).
    [50]陆学艺.《社会学的春天和社会学家的任务》[J].《北京社会科学》,2009(5).
    [51]陆学艺.《我国社会建设比经济建设差了15年》[J].《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2009(10)
    [52]马思明.《评沃勒斯坦“核心—半边缘—边缘”的理论》[J].《理论探讨》,2006(2).
    [53]马万利.《试评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1).
    [54]彭祥睿.《当代中国发展理论对世界发展理论的贡献》[J].《宁夏党校学报》,2003(6).
    [55]邱恩鸿.《凯恩斯经济学的历史作用及现实意义[N]》[J].《大众科技报》,2009-1-6.
    [56]任文启.《不确定性社会与社会预测》[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4).
    [57]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课题组.《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纲要》[J].《社会》,2002(2).
    [58]邵鹏.《汤因比历史哲学综论》[J].《天中学刊》,2005(4).
    [59]社会发展和社会指标课题组.《建国四十年社会发展指标的评价》[J].《社会学研究》,1989(6).
    [60]宋林飞.《少数人闹事与早期警报系统》[J],《青年学者》,1989年第1期
    [61]宋林飞.《社会风险指标体系与社会波动机制》[J].《社会学研究》,1995(6).
    [62]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J].《东南大学学报》,1999(1).
    [63]孙婷.《浅析依附理论》[J].《管理世界》,2009(5).
    [64]王瑞.《哈耶克新经济自由主义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4).
    [65]王地宁,唐钧.《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应用》[J].《中国社会科学》,1991(1).
    [66]王宏波.《社会工程的概念和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年第社会科学版期》,2000(1).
    [67]王培暄.《贫富差距社会风险的承受力、预警及对策》[J].《南京大学学报》,1999(4).
    [68]文晓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对未社会发展阶段思想的探索》[J].《南京社会科学》,1991(2).
    [69]吴忠民.《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研究》[J].《东岳论丛》,1996(4).
    [70]夏祖恩.《“历史哲学”对历史研究的宏观指导》[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8(1).
    [71]谢俊贵.《当代西方未来主义社会思潮的特点与贡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6).
    [72]谢识予.《大国兴衰现象背后的经济增长内在规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3).
    [73]徐大叶.《汤因比历史哲学思想评价》[J].《沧桑》,2007(6).
    [74]阎孟伟.《哈耶克社会自发进化论述评》[J].《社会科学辑刊》,2008(1).
    [75]阎耀军,雷鸣.《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时序分析及模拟预警》[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2).
    [76]阎耀军,薛岩松.《风险社会中的管理时滞与前馈控制——试论基于前馈控制的公共危机管理创新》[J].《天津大学学报年第社会科学版期》,2009(4).
    [77]阎耀军.《从古代龟蓍占卜到现代科学预测》[J].《湖北社会科学》,2006(3).
    [78]阎耀军.《建立社会管理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机制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年第社会科学版期》,2007(3).
    [79]阎耀军.《社会稳定的计量及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的构建》[J].《社会学研究》,2004(3).
    [80]阎耀军.《为社会预测辩护三——论规律作为社会预测的基础和前提》[J].《江苏社会科学》,2006(3).
    [81]阎耀军.《现代实证性社会预警的探索》[J].《社会》,2005(4).
    [82]杨俊华.《试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J].《法制与社会》,2009(1).
    [83]杨思辉.《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及其现代启示[J].《黔西南日报》,2009-3-11.
    [84]袁经文.《社会发展预测对象的定位和预测理论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0(6).
    [85]袁兴昌.《对依附理论的再认识》[J].《拉丁美洲研究》,1990(5).
    [86]臧宏玲.《全球化与文化冲突》[J].《长白学刊》,2008(2).
    [87]詹真荣.《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构想》[J].《社会主义研究》,2006(1).
    [88]张军.《超前认识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形式》[J].《汉江论坛》,1999(12):31.
    [89]张春曙.《大城市社会发展预警研究及应用初探》[J].《预测》,1995(1).
    [90]张德春.《社会预测的理论前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91]张居永.《“人类困境”问题的关注与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6(6).
    [92]张梅花.《论社会预测的价值及挑战》[J].《未来与发展》,2006(10).
    [93]赵彦云,李静萍.《中国生活质量评价、分析和预测》[J].《管理世界》,2000(3).
    [94]周恭伟.《依附理论述评》[J].《求索》,2003(3).
    [95]朱丽丽.《哈耶克思想的独创之处》[J].《邯郸师专学报》,2004(1).
    [96]朱庆芳.《我国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综合评价》[J].《社会学研究》,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