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头村的文化转型研究(20世纪30年代至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台头村是坐落于胶州湾西部的一个有着浓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北方村庄。改革开放以来,台头村的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传统文化在新的社会形势和环境下的生存、继承和发展,使得台头村具有进行文化转型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了20世纪30年代至今这一时间段,通过运用观察、访谈、文献调查、摄影、问卷调查等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调查方法,以个案研究的历史学和微观社会学研究视角,对这一时期台头村文化的近现代转型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以重续台头村的学术生命和文化变迁历程。
     全文共分为九部分:分别对近代以来山东台头村的基本概况、日常风俗习惯、经贸活动、教育文化、娱乐文化、家族文化、文化仪式、政治文化、村民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性的广泛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最后对台头村文化变迁的原因以及文化变迁的结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收束全文。
     本文通过对台头村社会文化的演化表征和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从中探寻华北乡村社会的传统文化沿袭和发展情况、村民的传统文化观念及其演化、影响乡村传统文化变迁的因素,并对处于转型期的华北乡村传统文化转型的轨迹及其演化模式,以及传统文化与乡村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自20世纪30年代至今,台头村的文化经历了重大的变迁,其中村庄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是促使村庄文化变迁和村民思想文化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根本原因,而村庄外来环境和力量的变化是导致村民思想观念变化的又一个重要的因素;现代化进程对村庄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一过程中,村民的传统价值观念正在发生转变,乡土社会也开始向法理社会转变,但是传统文化并未消逝,它还具有较大的韧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并获得某种层面上复兴,所谓的“单线型”的现代化理论在这里不能成立,村庄文化在很多情况下呈现出一种传统和现代复合或互动的形态。
Tai'tou village is situated in the west Jiaozhou Bay which is a village of strong northern traditional culture.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the culture of Tai'tou has been influenced seriously.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survived,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in a new social situation and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choose a period of time from the 1930s till now to investigate,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e culture change by the anthropological, historical and Sociological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literature consulting, photography and questionnaire from the angels of case-analysis history and micro-Sociology which is to continues the academic life and culture change courses of Tai'tou village.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nine parts which investigate and analysis into the basic survey, daily customs, trades, education, family, ceremony, politic, belief and point of view in the Tai'tou village, analysis and summarizing the change reasons and conclusions at the end.
     This article combs and analysis the culture evolutional attributes and courses to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following and developing, the culture view and its change of the villagers and the reasons influence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hanging.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hanging path,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village society. The attitude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since the 1930s, the culture of the Tai'tou village has been changing seriously. The economy developing and the income increasing are the reasons made the culture and the idea of the villagers change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coming to the village is another important reason. Modernization process made a huge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village. By this impact,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villagers changed, the rural community is also changing to legal system society.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doesn't vanish. It shows the tenacious and vigorous vitality even getting revival in a sense. The "single track" modernization theory couldn't stand here The culture of the village presents a type of compounding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
引文
[1][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张士闪著:《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乔治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郑起东著:《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1]陆学艺主编:《内发的村庄》,北京:社会学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胡雁鸣主编:《平峰村的文化转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王沪宁著:《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兰林友:《华北宗族的表达性和文化性》,《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王跃升著:《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6]徐永志、吕炳丽:《近代华北民间婚姻述论》,(《河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1]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龚关:《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
    [3]王先明:《近代士绅阶层的分化与基层政权的蜕化》,《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4]王建国:《近代华北农村基层政权的变迁》,(《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5]叶涛:《山东民俗论纲》,《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6]杨剑利:《近代华北地区的溺女习俗》,(《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8期。
    [1]傅建成:《民国时期华北农村农家庭的宗教信仰》,《历史教学》1995年第2期。
    [2]江沛:《近代华北城乡民间信仰述评——以冀东诸县为例》,(《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李伟:《近代山东农商观、义利观的因循与变化》,《管子学刊》2005年第1期。
    [4]李军、王守恩:《浅析近代华北农村的崇利重商之风》,《晋阳学刊》2004年第3期。
    [5]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潘守永:《重访抬头: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变迁的田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1]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赵继海:《辛安镇忐》,青岛:内部刊行,1994年版,第79页
    [2]赵继海:前引书,第96页
    [3]赵继海:前引书,第74页。
    [4]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台头村在70年代改为抬头村,我们现在仍可以在居民门牌上看到,所以“抬头小学”寓意深远。
    [1]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8年2月16日第6次回访记录,第33页。
    [2]李伟主编:《黄岛区志》,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109页。
    [3]李伟主编:前引书,第76-79页。
    [4]1985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
    [5]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潘姓最早移住此地,此后,其他姓氏陆续迁入,故称潘姓为“门头户”。
    [1]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2]赵继海:《辛安镇志》,青岛:内部刊行,1994年版,第104页。
    [3]赵继海,前引书,第100页。
    [4]赵继海,前引书,第107页。
    [5]台头村委会:《台头村1992年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统计表》。
    [6]台头村委会:《台头村2001年农村基本情况及农业生产条件统计表》。
    [7]高思峰:《台头访淡录,2008年2月16日第6次回访记录》,第33页。
    [1]潘守永:《重访抬头: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变迁的田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1]邹农俭:《迈向现代化的苏南农村》,邹农俭主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2]赵继海:《辛安镇志》,青岛:内部刊行,1994年版,第74-75页。
    [3]据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市1959年农业丰产报奖表》,报奖单位为胶南县辛安公社台头生产队。
    [4]潘守永:《重访抬头: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变迁的田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5]此处指的是老亩,一直沿用至80年代才废止,1老亩相当于现在的1.2—1.3亩。
    [6]1955年冬,合作化运动开始,村民俗称“入了社”。
    [7]即根据村庄和土地的地理位置重新划分土地。
    [1]下文有关于“牛王庙”的传说。
    [2]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方言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21页。
    [1]赵继海:《辛安镇志》,青岛:内部刊行,1994年版,第442页。
    [2]文革时候,村里生产队养猪,需要泥土做混合肥料,于是土台子便被铲平了。
    [3]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4]台头河在20世纪70年代经过治理后,被向南移了近二百米,现今村庄大街即处于旧河道的位置。
    [5]黄岛区政协办公室编:《台头村》,内部资料,2007年打印本,第7-8页。
    [1]潘进和著:《古老的台头村》,2002年打印本,第5-6页。
    [2]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7年6月30日第2次回访记录,2007年8月16日、8月25日第3次回访记录,第51页,第14页,第19页。
    [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69页。
    [1]据统计,到1959年底,全国农村共有食堂390万个,在食堂吃饭的人数有4亿人,占农村人民公社总人数的73%,从此,家家停伙,餐餐进食堂,在历史上第一次触动了传统家庭生活方式及其内外关系。参见庄孔韶著:《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21页。
    [2]高思峰:前引书,2007年8月22日第3次回访记录,第19页。
    [3]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7年8月18日第3次回访记录,第33页。
    [4]鞋底用旧布糊在一起后再用亚麻线纳好,后慢慢改用猪皮或废旧车胎做鞋底。
    [5]赵继海:《辛安镇志》,青岛:内部刊行,1994年版,第428-429页。
    [1]潘守永:《重访抬头: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变迁的田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2]赵继海:《辛安镇志》,青岛:内部刊行,1994年版,第208页。
    [1]参考高思峰:《山东大学乡村文化调查问卷》之信息统计,2007年8月。
    [1]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7年8月20日第3次回访记录,第17页。
    [1]赵继海:《辛安镇志》,青岛:内部刊行,1994年版,第74-75页。
    [1]赵继海:《辛安镇志》,青岛:内部刊行,1994年版,第75页。
    [2]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出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1][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2][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虞和平校:《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1]龚关:《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
    [2]指农历日期的尾数。
    [3]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7年12月6日第5次回访记录,第27页。
    [4]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5]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7年12月6日第5次回访记录,第27页。
    [6]龚关:《明清至民国时期华北集市的数量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属于私塾学校,开始在自家临街前屋上课,民国年间,潘道家业发达了,在前街南建起铸造厂,建有十间正房,其中五间作为学校教室。
    [2]杨懋春(1904~1988),字勉斋,中国社会学家,山东胶县台头村人,其著作主要有:《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勉斋文集》、《中国的社会结构》、《乡村社会学》等中英文书籍。
    [3]潘进和:《古老的台头村》,2002年打印本,第8页。
    [1]这里有部分村民认为现在大学生水平也不比以前了,因为在很多学校只要多交钱也照样上大学。
    [2]村中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给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尽管这需要交数万元的择校赞。
    [3]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138页。
    [4]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7年8月10日第3次回访记录,第11页。
    [5]《台头村志》和《辛安镇志》的编写一直是在青岛市黄岛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的,不是群众的自发活动,村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设立专门的机构,组织村中的文化人和专门的编辑人员进行编纂,所用纸张由区统一印制,并给执笔人一定的稿费。参见潘守永潘守永:《重访抬头: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变迁的田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1]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第233-234页。
    [2]潘进和:《古老的台头村》,2002年打印本,第17-18页。
    [3]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6年12月20日第1次回访记录,第1页。
    [4]高思峰,前引书,2007年8月2日第3次回访记录,第8页。
    [5]青岛市档案馆:《关于批准黄岛区辛安公社、薛家岛公社成立集镇影剧院的通知》,青岛市文化局文件,青文发(82)23号。
    [1]辛安文化中心始建于2006年,隶属于辛安街道办事处,由辛安街道和区文化局共管。文化中心分室内场所(棋牌室、图书室等)和室外场所(羽毛球场、篮球场、健身器械等),是村民健身娱乐的好去处,一般以清晨和傍晚时段来健身的村民居多,村民一边健身一边聊天,好不热闹。
    [2]高思峰:《台头访淡录》,2006年12月20日第1次回访记录,第2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2]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3]参考杨(?)、左停:《中国乡村治理中宗族功能的变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参考庄孔韶著:《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7页。
    [3]源于北宋时期潘仁美与杨家将两家积怨的历史典故。
    [1]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出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1]潘守永:《“一个中国的村庄”的跨时空对话——“台头”重访》,《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
    [2]潘守永:《重访抬头: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变迁的田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3]潘守永:前引书。
    [4]关于家族在公共领域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下文有专门论述。
    [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7-79页。
    [2]温锐、蒋国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研究管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4]指兄弟婚后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家庭模式。
    [5]指两代核心家庭一起生活的家庭模式。
    [6]指由一对夫妻和末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模式。
    [1]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8年2月15日第6次回访记录,第2页。
    [2]庄孔韶认为,族谱内容实际上是儒家理念和礼法的基本出发点,融合了数千年形成的宗姓意识与深层的无意识文化特征,是中国人文化承负的独特之处。参见庄孔韶著:《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北京:天联书店2000年版,第252页。
    [3]高丙中:《从人生意义的设计看家族文化的复兴》。马戎、周星:《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0页。
    [1]新婚后第2天,邻居将新媳妇叫自己家去住宿曰“叫三日”。
    [2]参考赵继海:《辛安镇志》,青岛:内部刊行,1994年版,第425-426页。
    [1]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2]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7-58页。
    [3]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7年8月16日第3次回访记录,第14页。
    [4]至今,不少村民还认为“大多数潘杨结合的家庭生活并不太好。潘杨不合就是不合,老社会不合,现在社会也不合,他们要么过日子不幸福,要么一方早早去世,有的甚至很年轻就丧偶了,原因可能比较唯心,很难解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户结合的人家能白头偕老”。
    [5]高思峰:前引书,2008年2月15日第6次回访记录,第30页。
    [1]潘守永:《重访抬头: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变迁的田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2]参考高思峰:《山东大学乡村文化调查问卷》之信息统计,2007年8月。
    [3]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4]林耀华:《金翼 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16页。
    [5]庙指土地庙,位于村庄西部,占地三分,土地庙由整块石头凿成,庙前有一香炉,庙里有石刻的土地爷爷 和土地奶奶,按旧制,人死后,家人要去土地庙送纸烧钱利香火,给死人“报到”,1964年土地庙被拆除。现在的土地庙是村民在90年代自发修建的,位置仍在村西,混泥土结构,长1米,宽0.8米,高1米,前方有一石制小香炉。现在村中有人故去,村民仍去土地庙“圆庙”,焚纸烧香,还要扎个纸马拿去发(烧掉)了,让人骑着马上天,鬼魂则留在庙里,并按习俗在庙顶压一叠纸钱。此外,村民在年初一和二月二也去庙前送香。参见本人《台头访谈录》第29页,2008年2月15日第6次回访记录
    [1]李伟:《黄岛区志》,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526页。
    [2]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1]参考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89页。
    [2][俄]巴赫金著,佟景韩译:《巴赫金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页。
    [3]庄孔韶著:《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53页。
    [4]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1]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8年2月15日第6次回访记录,第31页。
    [2]钟巧玲:《浅谈传统节日中的禁忌民俗》,《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3]钟巧玲:前引书。
    [4]赵继海:《辛安镇志》,青岛:内部刊行,1994年版,第430-431页。
    [5]赵继海:前引书,第430-431页。
    [6]赵继海:前引书,第430-431页。
    [1]赵继海:《辛安镇志》,青岛:内部刊行,1994年版,第430-431页。
    [1]1945年8月22日,八路军滨海军区部队驱走伪胶州自卫第9团,解放了台头村所在的辛安地区,9月上旬中共辛安分区委员会和区公所移到台头村,参见赵继海主编:《辛安镇志》,青岛:内部刊行,1994年版,第7页。
    [2]参考潘守永:《重访抬头: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变迁的田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3]村中唯一一户被处决的地主潘贤的家境早已败落,土地大量流失,算不上真正的地主,属于可杀可不杀的情况。
    [1]参见潘守永:《重访抬头: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变迁的田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2]吴业苗:《转型期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分化与互动》,邹农俭主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0页。
    [3]村民理丧委员会在改单开放(大包干)后成立,专门负责村中逝者的丧葬仪式的安排、操作以及人员的协调、沟通,有利于减轻当事村民的负担,也保证了丧葬仪式的有序进行。
    [1]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2]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7年6月30日第2次回访记录,2007年8月18日第3次回访记录,第5页,第16页。
    [3]杨懋春著:前引书,第180页。
    [1]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8年2月16日第6次回访记录,第32页。
    [2]杨懋春著:前引书,第52-54页。
    [3]杜赞奇教授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把乡村精英从事村民借贷、协调争端、救济灾民等活动,视为其自身“保护体系”的构建。在保护体系中,保护人为被保护人提供各种需要的服务,被保护人则以政治上的忠诚和拥护作为回报,但双方结成的不是一种完全平等的“互惠”关系,乡村精英可以通过“保护体系”的运行,使个人的财富和影响力转化为政治资本,从而强化了自己的社会领导地位。
    [4]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1]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7年8月18日第3次回访记录,第15页。
    [1]潘守永:《重访抬头: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变迁的田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2]王铭铭:《山街的记忆:一个台湾社区的信仰与人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3]参考李亦园著:《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74页。
    [4]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6年12月20日第1次回访记录,第3页。
    [1]李伟:《黄岛区志》,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529-530页。
    [2][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3]参考费孝通著:《美国与美国人》,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10页。
    [4]一张过年时候供奉在正堂的上面画有祖宗图像,并记载着各代先辈名字的画卷。
    [5]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7年12月6日第5次回访记录,第28页。
    [6]传统观念虽受重大冲击但却末完全消失,仍有部分村民把窗户上挂上毯子和麻袋等来遮掩,在家中的盆里烧香、烧纸,一听到有动静便立刻把物品藏起来。
    [1]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7年8月15日第3次回访记录,第12页。
    [2]高思峰:前引书,2007年8月25第3次回访记录,第20页。
    [3]王铭铭:《山街的记忆:一个台湾社区的信仰与人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第61页。
    [1]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2]潘守永:《重访抬头: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变迁的田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3]教民过年不贴对子,不拜祖宗,供奉耶稣,教民墓地上插着十字架,祭祖方式主要是祈祷。
    [4][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5][英]马利诺夫斯基:前引书,第78页。
    [6]祭拜祖先的争执:基督教认为,禁祭祖而祈祷上帝,是表现以个人和上帝直接沟通的宗教实践。传统(儒教)观念则认为这是对祖先和宗族的大不敬和背叛,是在切割中国传统的家族和谐与血缘纽带延续的夷化行为。参考庄孔韶著:《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7页。
    [7]分担祭神演出的争执:每年一次的龙王演戏是村中重要的娱乐活动,所有的家庭都按收入捐款,但是基督教徒拒绝交款,他们认为演戏是对龙王的感恩,不符合基督教教义,因此不能出钱。但又不阻止家庭成员观看演出,这一行为大大激怒了其他村民,他们甚至不再把基督教徒完全看作本村人。参考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71页。
    [2]过去一般是整个家族都信教,现在全村二十几个信教家庭中,一般只有母亲信教,父亲及子女均不信教。
    [3]中国人对宗教信仰具有较强的功利性色彩,笔者揣测村中中老年妇女在这方面的诉求和他们作为村中的“弱势群体”有一定联系,而非农化的生活方式则为传道提供了充裕的时间。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8年2月15日第6次回访记录,第29页。
    [1]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14卷3期。
    [2]辛一山:《观念与认同》(二)2007-12-11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2/11/content_708785_2.htm
    [1]王沛、刘峰:《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5月15卷5期。
    [2]指青岛市黄岛著名旅游度假区——唐岛湾一带。
    [3]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7年8月9日第3次回访记录,第10页。
    [4]开发区的地理位置在村庄以南,辛安镇的地理位置在村庄以北。
    [1]高思峰:前引书,2007年8月2日第3次回访记录,第9页。
    [2]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指该户只出现在户籍档案中,实际人口并未迁入,据潘守永调查,有些人甚至拥有双重户籍。
    [4]潘守永:《重访抬头: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变迁的田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1]参考高思峰:《山东大学乡村文化调查问卷》之信息统计,2007年8月。
    [2]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7年8月25日第3次回访记录,第20页。
    [3]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一个温州农村社区的考察》。马戎、周星:《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4]李伟:《近代山东农商观、义利观的因循与变化》,《管子学刊》2005年第1期。
    [1]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196页。
    [2]乔志强、邓德艾:《在“义”与“利”之间——近代华北农民传统价值观的转向及其困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3]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8年2月15日第6次回访记录,第29页。
    [1]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6年12月20日第1次回访记录,第2页。
    [1]陈锡法、潘进光:《台头村志》,2003年打印本,第16页。
    [1]养老保险金根据参保人年龄和投保金额发放,每人每月发放450—650元不等。
    [2]高思峰:《台头访谈录》,2008年2月16日第6次回访记录,第32页。
    [3]潘守永:《山东台头:重回历史?》。庄孔韶等著:《时空穿行 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1]潘守永:《山东台头:重回历史?》。庄孔韶等著:《时空穿行 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147页。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17页。
    [3]乡土社会和法理社会的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55—1936)于1887年提出,但是转换不是一步到位的,村庄在城市化过程中发展成“村落单位”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过渡形态,包括在村落中的人口、土地、自然资源、建筑、非物质文化构成、社会和市场等,参考毛丹著:《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0页。
    1、[俄]巴赫金著,佟景韩译:《巴赫金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加]朱爱岚著,胡玉坤译:《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虞和平校:《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7、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费孝通著:《美国与美国人》,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
    9、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lO、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1、胡雁鸣主编:《平峰村的文化转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李亦园著:《人类的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13、林耀华著:《金翼 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4、林耀华著:《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15、陆学艺主编:《内发的村庄》,北京:社会学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6、毛丹著:《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7、乔治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版。
    19、唐忠新著:《农村社会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0、王沪宁著:《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1、王铭铭著:《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王铭铭著:《山街的记忆:一个台湾社区的信仰与人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3、汪宁生著:《文化人类学调查 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24、王跃升著:《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25、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于建嵘著:《岳村政治 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7、张士闪著:《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8、郑起东著:《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29、庄孔韶等著:《时空穿行 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庄孔韶著:《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31、王先明著:《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邹农俭主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陈玉平:《乡村社会转型与民俗文化变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2、董良保:《略论近代青岛城市发展对内地的影响》,《东方论坛》2004年第6期。
    3、龚关:《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
    4、龚关:《明清至民国时期华北集市的数量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 年第1期。
    5、龚志伟:《博弈与整合:乡村民主化进程中的宗族性政治参与分析——以村民自治为视阈》,《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
    6、高丙中:《从人生意义的设计看家族文化的复兴》。马戎、周星主编:《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高梓梅:《生育禁忌文化心理阐释》,《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8、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4期。
    9、贺雪峰:《论村级权力的利益网络》,《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
    10、李惊雷:《变迁中的乡土社会的文化与权力》,《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4期。
    11、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12、李善峰:《20世纪的中国村落研究——一个以著作为线索的讨论》,《民俗研究》2004年第3期。
    13、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4、罗蓉:《中国传统文化与农村人口控制问题》,《西北人口》1998年第3期。
    15、毛丹,何兆永:《丧葬与转型农村的乡土价值资源》,《浙江大学学报》1995年第12期。
    16、潘守永:《重访抬头:中国基层社会文化变迁的田野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
    17、潘守永:《“一个中国的村庄”的跨时空对话——“台头”重访》,《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8、乔志强、邓德艾:《在“义”与“利”之间——近代华北农民传统价值观的转向及其困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19、瞿华:《近代以来家族在农村基层政权中作用的沿革》,《社会》2003年第4期。
    20、童庐,吴从环:《组织重构:乡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1、王国胜:《现代化过程中的乡村文化变迁探微》,《理论探索》2006年第5期。
    22、王建国:《近代华北农村基层政权的变迁》,《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
    23、王先明:《近代士绅阶层的分化与基层政权的蜕化》,《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4、王晓毅:《关注农村中的外来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7期。
    25、王祯:《转型时期农村政治参与形态分析》,《中州学刊》2003年第7期。
    26、温锐、蒋国河:《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研究管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7、肖唐镖:《农村宗族势力与国家权力的互动关系分析》,《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7期。
    28、肖唐镖:《当前中国农村宗族及其与乡村治理的关系——对新近研究的评论和分析》,《文史哲》2006年第4期
    29、肖唐镖:《宗族与村治、村选举关系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30、辛一山:《观念与认同》(二),2007-12-11,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2/11/content_708785_2.htm。
    31、谢维扬:《从农村宗族问题看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学术月刊》1995年第6期
    32、杨嬽、左停:《中国乡村治理中宗族功能的变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33、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14卷3期。
    34、钟巧玲:《浅谈传统节日中的禁忌民俗》,《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35、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一个温州农村社区的考察》。马戎、周星主编:《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陈锡法、潘进光:《台头村志》,1984年手写本。
    2、陈锡发、潘进光:《台头村志》,2003年打印本。
    3、高思峰:《台头访谈录》,据笔者2006年至2008年间的6次回访调研笔记整 理。
    4、黄岛区政协办公室编:《台头村》,内部资料,2007年打印本。
    5、李伟主编:《黄岛区志》,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版。
    6、潘进和著:《古老的台头村》,2002年打印本。
    7、青岛市档案馆资料:《关于批准黄岛区辛安公社、薛家岛公社成立集镇影剧院的通知》,青岛市文化局文件,青文发(82)23号。
    8、青岛市档案馆资料:《青岛市1959年农业丰产报奖表》。
    9、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0、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新编青岛地方志简本 黄岛简志》,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年版。
    11、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方言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赵继海主编:《辛安镇志》,青岛:内部刊行,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