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与死亡——论悲剧的美感及死亡意象的审美特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20世纪的远去,消费享乐时代的到来,趋乐避苦日渐成为时尚,
    大众审美文化日益泛滥,人们拒绝崇高、消解诗意、告别悲剧,而追求休闲放松、迎
    合平庸普通、拥抱喜剧逗乐,从而使得让人饱受悲苦、备受折磨的悲剧愈来愈处于
    一种尴尬的地位。然而,现实的悲剧性仍然时时存在并且困扰着大众。在大众审
    美文化的潮起潮落中,仍有悲剧的回声。加之悲与喜乃是相对而言。鉴于此,本
    文从悲剧中屡屡涉及到的死亡切入,对悲剧主人公的死亡与悲剧审美效应的关系
    作一番探讨论述,以阐明死亡意象在悲剧中的审美作用。笔者以为,悲剧主人公
    的死亡是促使悲剧之悲情向美感转化的“催化剂”,并且,主人公之死将悲剧的美
    感升华到一个更高层次。通过欣赏悲剧,可以使审美主体的生命拉紧,且日益丰
    盈,使沉闷单调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生命的否定。人的存在是“向死而生”。死亡作为人的存在的最大可能
    性,总在前方悬欠着、威逼着。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悲剧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主
    人公的死亡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死亡现象,而是对现实中死亡现象的消解与美
    化,是一个艺术化的死亡意象。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性,因而需要借助
    于情感和想象等意识活动来反抗和超越死亡。其主要的反抗方式有宗教和艺术
    两种。宗教靠信仰克服死亡、超越死亡;而艺术则靠想象力虚设一个生命永恒的
    艺术空间和境域来满足人不朽的欲望。艺术家从艺术创造过程中感悟生命的不
    朽,以艺术的物化形态作为生命不朽的象征。作为艺术的悲剧以诗化的诗言来描
    摹主人公的死亡,就是为了消解现实死亡带给人的紧张、忧虑和不安,是为了有效
    地超越死亡。
     二、悲情与美感。悲剧性是悲剧的核心内容,悲剧意识是对悲剧性的文化把
    握,其载体是悲剧性艺术。悲剧的内容总是令人悲伤痛苦之事,而欣赏悲剧却能
     一1 一
    给人以快感。人类的情感认识活动都涉及主体、客体和活动三个要素c从客体方
    面说,悲剧快感产生于其形式对内容的压倒,以艺术手段对悲伤的内容进行处理,
    从而造成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主体能以审美态度去对待。从主体方面说,人的
    情绪反应既是大脑的机能,又是心理的作用。从生理角度看,人的大脑中枢神经
    活动具有扩散性,易侵入邻近区域,使痛苦与快乐相伴发生。从心理上说,人的兴
    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会互相促进、互相转化,使痛感与快感相夹杂。从悲剧欣赏活
    动来说,悲剧的内容总与主人公的受挫、遭难和死亡有关。死亡是对生命的否定,
    也就是对美的否定。根据“心理堵塞”法则,死亡对生命的否定恰恰是加强了生命
    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也就是使死亡带上了一道眩目的美的光环。
     三、死亡意象的审美价值。死亡是促成悲情向美感转化的“催化剂”,并且提
    高、升华了这种夹杂着痛感的美感。死亡的悲剧主人公的性别不同,其死亡的审
    美价值和意义也不同。男性主人公之死多体现伦理道德意义的崇高;女性主人公
    之死多体现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弱美。此外,具有个性化色彩的不同的死亡方
    式也具有不同的美感。因此说,悲剧艺术文本中的死亡意象是审美领域的黑色花
    蕾,它会蜕掉恐怖的外衣而显出诗意的美。死亡之美属于美的最高的虚无状态和
    悬浮状态,也是精神的极大审美自由,只有在死亡的体验中才能真正体悟到美的
    快适和愉悦。死亡意象之美感是一种否定的喜悦,痛感中的快感。因此,悲剧审
    美会使审美主体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看到人性的可贵,会激发其生命力,且使之
    日益丰盈,充满激情地去感受,去生存。
     总之,无论现世主义如何泛滥,消费时尚如何汹涌,死亡的阴影总是笼罩着每
    一颗现世的灵魂。现实悲剧性依然存在,悲剧性艺术仍未退场。靠否定增加喜悦
    的悲剧仍在引导人们反抗死亡、超越死亡。欣赏悲剧是一种纯精神性的审美活
    动,悲剧快感的发生是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活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悲
    剧快感的强度与主人公所遭受的灾难、挫折及死亡等否定因素的惨烈程度有关。
    死亡是最惨重的否定,故而是促使悲情向美感转化的契机,而且使悲剧的美感得
    以提升和跃迁。
Abstract With the 20th century passing by, the tragedy is in a di1emma more
    and more. In order to expound the aesthetic va1ue of the death imagery of the
    protagonist, this thesis, from the death imagery that appears in tragedy often,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death and aesthetic effect of tragedy.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Firstly, human being’s existence faces the death, which is the negation of life.
    1n the art text, death dispels the fears of the death in reality. Ail of which shows
    human being’s surpassing death. In the creative course, the artists feel the
    immortality of life by imaginative faculty.
    Secondly, the content of tragedy relates to protagonist’s suffering disaster. With
    the surmount of forms, the subject feels aesthetic perception. Furthermore, human
    being’s sentiment reaction is not only cerebrum function but also psych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action of appreciating tragedy, psycho1ogical blockage law acts. So,
    death is the catalyst of changing feelings of grief into aesthetic perception. Moreover,
    death heightens the aesthetic perception.
    Lastly, we discuss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death imagery.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of the sex of protagonists,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ir death is different.
    The death of the male protagonist ref1ects sub1ime in ethic sense; but that of the
    fema1e protagonist reflects week beauty in aesthetic sense. Besides, the different ways
    of death reflect different aesthetic perception.
    In a word, the happening of aesthetic perception and pleasant sensation of
    tragedy re1ates the subject, the object and the aesthetic action. Through appreciating
    tragedy, we can make our life ─ force plentiful. And we can be fu1l of intense emotion
    to llve.
引文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2]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5]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6]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7]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8]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列著作编译局),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0]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1]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2]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3]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14]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15]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李健鸣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6]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7]艾玛纽埃尔·勒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余中先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8]埃斯库罗斯等,《古希腊悲剧作品选》(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9]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悲剧集》(朱生豪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
    [20]巴甫洛夫,《巴甫洛夫选集》,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21]刘小枫,《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
    [22]刘小枫,《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23]蒋孔阳等,《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4]杨恒达,《尼采美学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5]胡家祥,《审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7]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9]郑元者,《美学观礼》,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
    [30]郑元者,《美学心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1]杨鸿台,《死亡社会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32]郑晓江,《善死与善终》,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3]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4]李向平,《死亡与超越》,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35]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6]颜翔林,《死亡美学》,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37]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痕》,三联书店,1986年版
    [38]陈洪文、水建馥,《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9]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0]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41]《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
    [42]《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