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在中国(1905-1937)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是一位对中国新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偶像性”人物,然而学术界对于他在中国的影响研究还很不足。本论文通过深入并细致梳理1905—1937年间中国文学界对雪莱的译介活动,力图确切地发掘出他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状况,进而探讨这位浪漫的偶像对于中国新文学,尤其是新诗人的多样启发和多重影响——从为诗到为人。
     论文绪论部分对雪莱以及他的作品进行了介绍,并对他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过程以及在中国的译介做了梳理。论文第一章讨论了清末民初中国文坛对雪莱的译介与理解。这以鲁迅和苏曼殊为代表,他们分别看重的是雪莱其人其诗的“摩罗”的反抗性或“爱的哲学家”的美感。同时,南社诗人也开始了对雪莱诗歌的翻译,其翻译虽然以文言的旧体诗为之,仍然为后来雪莱诗歌翻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本。第二章详细梳理并深入讨论了1922-1924年雪莱逝世百年纪念活动,以周作人和创造社为代表。他们分别着重于介绍和阐发雪莱的“无抵抗的反抗主义”主张以及“人生艺术化,艺术人生化”的观念。同时,梳理并分析了当时对雪莱诗歌的翻译活动。
     第三章侧重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至30年代中国新文学界对雪莱的译介。20年代中后期雪莱的爱情诗和哀歌等抒情诗成为译介的重点,此时新格律派诗人主导了对雪莱的译介,他们更看重雪莱精湛的诗艺而非其先进的思想,旨在通过雪莱诗的翻译探索白话的诗性潜能。陈铨的译文《诗人雪莱的心理》用当时西方最新的佛洛依德学说分析了雪莱“两性”的心理诉求;孙席珍编辑的《雪莱生活》一书强化了雪莱“美丽的天使,奇异的天才”的形象。30年代雪莱译介渐趋冷寂,重点讨论了当时中国文人对他与拜伦二人的比较以及他的反抗精神。
     论文第四章首先梳理了1905-1937年间在中国出版的五部英国文学史以及两部欧洲文学史和一部世界文学史中对雪莱的论述,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讨论,分析雪莱如何以文学史叙述的方式进入了当时的文学想象。这样的叙述和报刊杂志中对雪莱的论述是一种同构,共同完成雪莱在中国这一论题。其次,由于雪莱契合了当时中国新文人及新青年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潮流,因而在被叙述与解读中他也成为了浪漫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代表,为不少中国新诗人和更多的新青年追求浪漫理想的爱情和婚姻提供了仿效的典范。因此论文第四章第二部分从雪莱浪漫行为是否道德的讨论入手,进而以郭沫若、徐志摩、吴宓、于赓虞四诗人接受雪莱的影响为典型个案,具体考察了中国新诗人在为诗与为人的各个方面对雪莱的学习与模仿。结语指出,与其他西方诗人相比,雪莱之于20、30年代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浪漫诗人,也是一个文化和生活意义上的浪漫偶像。
Percy Bysshe Shelley, the early19th century Romantic poet,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na's New Literature as an iconic figure-a fact that has received insufficient attention from academics. This essay studies translations and introductions of Shelley's poetic oeuvre into Chinese between the years1905and1937and aims to determine with accuracy the poet'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during this time. It is also our aim to explore the protean ways in which this 'Romantic icon' influenced and inspired the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writers, from their poems to their personalities.
     In our Introduction we introduce Shelley and his works, providing background on his poetic canonization in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and making clear the process of his introduction to China. In Chapter One we examine translations and introductions to Shelley's work produced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and attempt to gauge th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towards the poet's oeuvre and life. Here we take Lu Xun and Su Manshu as our guides-the former regarded Shelley's 'satanic'as of importance, whereas the latter exerted energy studying the aesthetics behind Shelley's'philosophy of love'. At the same time, poets from the'Southern Society'began translating Shelley's work, which despite employing literary Chinese has remained a standard reference tool for future translators. In Chapter Two we look at detail at a ceremony in1922-1924marking the hundredth anniversary of Shelley's death, again employing two guides as representative figures of analysis-Zhou Zuoren, who put efforts into explaining Shelley' s 'resistance by non-resistance', and the Creation Society, which advocated 'putting art into life, and life into art' as a key idea in their own interpretations. We will also avail ourselves of the opportunity to discuss certain new translations of Shelley's poems and songs made at this time.
     In Chapter Three, we look at translations and introductions of Shelley made between the mid-1920's and mid-1930's. By the mid-1920's, Shelley's love poems and dirges wer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ranslation work, and the Crescent Moon society took a leading role in this regard-we examine how this society emphasized Shelley's purity of art in poetry, rather than any superior ways of thinking therein, the intention being to at the same time emphasize the poetic potential of vernacular Chinese through their translations. Chen Quan's work, The Psychology of The Poet Shelley made use of newly imported Freudian notions to explore Shelley's bipolar mental strivings, whilst Sun Xizhen edited The Life of Shelley, which stressed throughout the phenomenon of the poet as'a talent beyond the normal bounds of people, a beautiful angel'. In the1930's, all interpretative and translation work on Shelley slowly calls off, and we make a detour into discussing the position of another British poet-Lord Byron-in comparison to the position of Shelley during the period in question.
     In Chapter Four we begin with an analysis of descriptions of Shelley in made in five histories of English literature, two histories of European literature and on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respectively between1905and1937. The five histories of English literature we discuss in their capacity as a springboard for bringing Shelley into the Chinese poetic imagination. These works operate in tandem with descriptions of Shelley in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to complete the question of the poet's establishment in China. Following from this, we examine how Shelley's perceived values coincided with the desires for freedom and love of the great number of Chinese youths-as Shelley was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to the Chinese speaking world, so did he become an effective model for a style of romantic living, a philosophy of life and a value system. Our final chapter starts with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r not Shelley's Romanticism counts as a moral question, and follows with a study of four Chinese poets-Guo Moruo, Xu Zhimo, Wu Bi, Yu Gengyu, as individual cases for an investigation for the poet's study and imitation Shelley across a variety of aspects of life and poetic craft.
     In our Conclusion we point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helley and other Western poets in their transmission to China-not only was Shelley a pure Romantic in the Chinese imagination during the1920's and1930's, but also he can be called a romantic idol in life and literature during the period in question.
引文
1参见[美]特里萨·凯利撰:《生平和自传》(Theresa Kelley, "Life and Biographies", in Timothy Morton, 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elle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2006. p17.)关于主体性的讨论参见[法]米歇尔·福柯撰:《作者是什么?》(Michael Foucault, "What is an Author?", in Donald F. Bouchard, ed.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ve, Trans. Donald F. Bouchard and Sherry Simon,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7, pp124-7.)。
    2雪莱生前的好友麦德文(Thomas Medwin,1788-1869)的《雪莱回忆录》(Memoir of Percy Bysshe Shelley,1833)、霍格(Thomas Jefferson Hogg,1792-1862)未完成的《雪莱传》(TheLife of Percy Bysshe Shlley,1858),特洛尼(Edward John Trelawny,1792-1881)的《回忆雪莱和拜伦的最后时光》(Recollections of the Last Days of Shelley and Byron,1859)以及皮科克(Thomas Love Peacock,1785-1886)的纪念文章等都帮助世人更加了解雪莱。
    3爱尔兰学者道顿(Edward Dowden,1843-1913)的《雪莱生平》(The Life of Percy Bysshe Shelley,1886)法国传记作家莫洛亚(Andres Maurois,1885-1967)的《雪莱传》(Ariel:A Shelley Romance,1924)、英国传记作家霍姆斯(Richard Holmes,1946-2011)的《雪莱:追求》(Shelley:The Pursuit,1974)以及美国传记作家拜尔瑞(James Bieri,1927)的《雪莱传记》(Percy Bysshe Shelley:A Biography,2004&2005)
    4参见[美]詹姆斯·巴克斯编:《雪莱:批评的遗产》(James E.Barcus, ed. Percy Bysshe Shelley: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pp1-2.)。
    5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罗伯特·布朗宁(Robert Browning),叶芝(W.B.Yeats),艾略特(T.S.Eliot)等20世纪初重要的诗人、评论家等都对雪莱做出过批评。
    6[美]阿瑟·昂·洛夫乔伊撰:《论浪漫主义的偏见》(Arthur O. Lovejoy, "On the Discrimination of Romanticism", in M.H. Abrams, ed. English Romantic Poets:Modern essays in Criticis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1970. p22.)。译文参考[英]玛里琳·巴特勒著,《浪漫派、叛逆者、反动派:1760年—1830年英国文学及其背景》,黄梅、陆建德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7 Andre Maurois, Ariel:A Shelley Romance, trs. Ella D'Arcy, London:John Lane The Bodley Head Limited,1924, p21。译文参考[法]安·莫洛亚:《雪莱传》,谭立德、郑其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8[英]马修·阿诺德著:《雪莱》(Matthew Arnold, "Shelley",in Essay in Criticism,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1921, p252.)。译文参考王佐良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4页。
    9[英]斯温朋著:《论文和研究》(A.C. Swinburne, Essays and Studies, London:Chatto and Windus,1875,pp214-6.)。译文参考王科:《译者序言》,见于雪莱著:《伊斯兰的起义》,王科一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第PIV贝。
    10雪莱于1821年创作了诗剧《希腊》(Hellas),在序言中,他写道:“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我们的艺术,全部植根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则没有罗马,我们祖先的宗师、征服者和大都会,就不能以她的无力传播启蒙的明光,我们很可能至今仍是野蛮人和偶像崇拜者,或者更糟,也许会处在中国和日本如今所处的那样一种社会制度停滞的悲惨境地。”引自《希腊·序言》,见于《雪莱全集·第4卷》,江枫主编,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11转引自[英]骚特著:《雪莱:诗人和先驱》(H.S.Salt, Percy Bysshe Shelley:Poet and Pioneer,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13. p115)。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561-562页
    13根据霍格的《雪莱的生平》以及理查德·霍姆斯的雪莱传记《雪莱:追求》的记载和考证,雪莱在创作《札斯特洛齐》(1810年6月)时,差2个月年满18岁;创作《圣欧文》(1810年12月)时,已经18岁零4个月。他在致葛德文的信中称是17岁之前的作品,也许是为了表明自己当时的年幼无知。
    14《雪莱全集·第六卷》,江枫主编,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236页。
    15[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第一卷》,何慕李译,关在汉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41页。
    16[英]雪莱:《雪莱政治论文选》,杨熙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6页。
    17[英]雪莱:《雪莱政治论文选》,杨熙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40页。
    18[英]雪莱撰:《麦布女王——一首哲理诗,并附注释》,邵洵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24-125页.
    198年之后的1821年,在英国出现了该书的盗版。身在意大利的雪莱对此非常反对,他认为这是‘个不成熟的作品。也许是因为当时有关他私生活的丑闻已经家喻户晓了,所以这个后来的版本引起了批评界的关注。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围绕雪莱的是纷繁的流言蜚语,但是这次批评家们却儿乎异口同声地称赞了雪莱的才华。评论家们指出了雪莱诗歌的一个特点:即他诗歌中的力量和美大部分都源自他对自己信念的炙热和执着。参见[美]詹姆斯·巴克斯编:《雪莱:批评的遗产》(James E.Barcus, ed. Percy Bysshe Shelley: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p10.)。
    20参见[英]休斯撰:《序言》(A. M. D. Hughes, "Introduction". In A. M. D. Hughes, ed. Shelley Poetry & Prose. With Essays By Browning, Bagehot, Swinburne and Reminiscences By Others. Oxford:Clarendon Press,1931 ppvii-viii.)。
    21参见[美]詹姆斯·巴克斯编:《雪莱:批评的遗产》(James E.Barcus, ed. Percy Bysshe Shelley: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p16.)
    22勃兰兑斯对雪莱持的就是这种观点。他认为雪莱只读哲学但不读历史,是他的作品缺少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参见[丹麦]勃兰兑斯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徐式谷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00页。
    23该诗句出自雪莱的诗剧《朱利安与马达罗》,引文转引自[丹麦]勃兰兑斯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徐式谷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贝。
    24参见[英]玛里琳·巴特勒著:《浪漫派、叛逆者、反动派:1760年—1830年英国文学及其背景》,黄梅、陆建德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页。
    25《雪莱全集·第六卷》,江枫主编,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2-64页。
    26巴特勒和艾丹·戴(Aidan Day)都持这种观点。巴特勒认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浸淫于内 心的宗教感情,难以接受“年轻的浪漫主义者”对孤寂中的理想主义概念的故意。他们是误读《阿拉斯特》的始作俑者,时至今日,那误读依然常见。参见[英]玛里琳·巴特勒著,《浪漫派、叛逆者、反动派:1760年—1830年英国文学及其背景》,黄梅、陆建德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221页。艾丹·戴认为《阿拉斯特》应该被解读为对由后期的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所建构起来的,以自我指涉(self-referential)、自我神秘的(self-mystifying)和自我超验化(self-transcendentalizing)为特征的浪漫主义意识形态的否定和批判。《阿拉斯特》的主人公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他过分沉醉于其内心世界之中,从而忽略了人类大众。参见艾丹·戴著:《浪漫主义》(Aidan Day, Romanticism, London:Routledge, 1996, p161.)。
    27[英]雪莱:《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9页。
    28《雪莱全集·第二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58-459页。
    29《雪莱全集·第三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4页。
    30理查德·霍姆斯著:《雪莱:追求》(Richard Holmes, Shelley:The Pursuit, London:Harper Collins,2005, p532.)。
    31[英]雪莱:《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9贝。
    32《雪莱全集·第四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页。
    33[美]哈罗德·布罗姆著:《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吴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21-222页
    34[英]雪莱著:《朱利安与马达罗》,王佐良译,见于《雪莱全集·第四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67页35雪莱的这部诗剧的中译名并不统一,为便于讨论,本文选用的是1986年12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邵洵美的译名。引文内容则选用江枫在《雪莱全集》中的翻译。特此说明。
    36江枫译:《普罗米修斯的解放》,见于《雪莱全集·第四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2负。
    37参见麦克廿著:《浪漫主义的意识形态》(Jerome J. McGann, The Romantic Ideology)。转引自艾丹·戴著:《浪漫主义》(Aidan Day, Romanticism, London:Routledge,1996, p161.)。
    38吴琼撰:《译者序》,见于[美]哈罗德·布罗姆著:《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吴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39参见[英]保罗·约翰逊著:《知识分子》,杨正润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贝。
    40勃兰兑斯指出,在1867年的“改革法案”获得通过的半个世纪之前,雪莱便在一本政治宣传小册子里发表了一个内容与之很相似的草案,而且,当希腊人的革命事业似乎已经绝望的时候,他在《希腊》一剧中仍然预言希腊人的反抗会获得成功。[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徐式谷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3页
    41雪莱深刻的受到了柏拉图的影响。他早年读过柏拉图的《飨宴篇》(Symposium)和《伊安篇》(Ion),还曾将其译为英文,还接受了《费多篇》(Phaedo)中死亡的观念。
    42[英]雪莱著:《为诗辩护》,缪灵珠译,见于《雪莱全集·第5卷》,汀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90页。
    43[英]雪莱著:《为诗辩护》,缪灵珠译,见于《雪莱全集·第五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54页。艾布拉姆斯认为,雪莱在这个问题上还“超越了柏拉图并接近普罗提诺;就后者而言,一切讨论都曾被卷入太一这个漩涡”。参见[美]M·H·艾布拉姆斯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6-7页。
    44[英]雪莱著:《为诗辩护》,缪灵珠译,见于《雪莱全集·第五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60-461页。
    45参见[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13-114页。卡林内斯库认为,浪漫派诗歌具有的这个特质,也是一种先锋性的体现。
    46转引自[美]哈罗德·布岁姆著:《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吴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47[英]雪莱著:《为诗辩护》,缪灵珠译,见于《雪莱全集·第五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59页。
    48艾布拉姆斯在1963年发表的论文《英国浪漫主义:时代的精神》("English Romanticism:The spirit of the Age")中指出:“浪漫主义最优秀的作品不是写于革命激情的亢奋期,而是写于对革命的幻灭或绝望的时期。”见于[加拿大]弗莱编:《浪漫主义再思考》(Northrop Frye, ed. Romanticism Reconsidered,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p53.)。玛里琳·巴特勒在《知识分子之战:从华兹华斯到济慈》一章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她认为“1817年至1822年的诗风既偏重形式义来自经验,既忠于传统义服膺进步之说,它在短短的儿年里使许多伟大诗作问世,那是我们的文学史上任何其他长度相当的时期无法比拟的”。参见[英]玛里琳·巴特勒著:《浪漫派、叛逆者、反动派:1760年—1830年英国文学及其背景》,黄梅、陆建德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贝。
    49[英]叶芝著:《雪莱诗歌的哲学》(W.B. Yeats:"The Philosophy of Shelley's Poetry", in Essays and Introduction, London:Macmillan,1960, pp65-6.)。
    50[英]雪莱夫人撰:《<普罗米修斯的解放>说明》,见于《雪莱全集·第四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贝。
    51章燕撰:《在诗意与哲思中展现人性之爱》,见于[英]雪莱:《雪莱散文》,徐文惠、杨熙龄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52[英]雪莱撰:《论素食》,柯彦玢译,见于《雪莱全集·第五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01页
    53参见[美]拉昂内尔·特里林著:《文学体验导引》,余婉卉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43-244页
    54参见[美]詹姆斯·巴克斯撰:《序言》,见于[美]詹姆斯·巴克斯编:《雪莱:批评的遗产》(James E.Barcus, ed. Percy Bysshe Shelley: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pp2-3.)。
    55[丹麦]勃兰兑斯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徐式谷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4页。
    56[英]雪莱撰:《<阿多尼>·前言》,江枫译,见于《雪莱全集·第3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贞。
    57[英]约翰·泰勒·柯勒律治撰:《书评》,载于1819年4月《评论季刊》,见于[美]詹姆斯·巴克斯编:《雪莱:批评的遗产》(James E.Barcus, ed. Percy Bysshe Shelley: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pp134-135.)。
    58参见[美]詹姆斯·巴克斯编:《雪莱:批评的遗产》(James E.Barcus, ed. Percy Bysshe Shelley: 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p124.)。
    59参见[英]特洛尼著:《回忆雪莱和拜伦的最后时光》(Edward. John Trelawny, Recollections of the Last Days of Shelley and Byron, Boston:Ticknor & Fields,1859, pp 13-4.)。
    60参见[美]詹姆斯·巴克斯撰:《序言》,见于[美]詹姆斯·巴克斯编:《雪莱:批评的遗产》(James E.Barcus, ed. Percy Bysshe Shelley: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p2.)。
    61参见[美]詹姆斯·巴克斯撰:《序言》,见于[美]詹姆斯·巴克斯编:《雪莱:批评的遗产》(James E.Barcus, ed. Percy Bysshe Shelley: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p12.)。
    62李亨特和他哥哥约翰共同创办了当时最著名的报纸《观察家》(The Examiner),阐发政治上自山观。1813年,两兄弟因“诽谤摄政王”(libel of Prince Regent)被判处两年监禁。他极力向世人推荐济慈和雪莱,然而由于他的政治名声,他给这两位诗人带来的很可能并非帮助而是毁害。当时的《布莱克伍德杂志》(Blackwood's Magazine)轻蔑的将他们称为“伦敦佬诗派”(the Cockney School)。参见[美]詹姆斯·巴克斯编:《雪莱:批评的遗产》(James E.Barcus, ed. Percy Bysshe Shelley: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5, pp99.)。
    63参见[英]李·亨特撰:《论雪莱》,载于1816年12月和1817年1月《检查者》,见于[美]詹姆斯·巴克斯编:《雪莱:批评的遗产》(James E.Barcus, ed. Percy Bysshe Shelley: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pp99-100.)。64参见[美]克莱蒙特·丹巴撰:《序言》(Clement Dunbar:"Introduction",in A Bibliography of Shelley Studies:1823-1950, Folkestone:Dawson Publishing,,1976, p ⅷ.) 。65转引自[美]克莱蒙特·丹巴撰:《序言》(Clement Dunbar:"Introduction", in A Bibliography of Shelley Studies:1823-1950, Folkestone:Dawson Publishing,1976, p ⅹⅹⅵ.)66[英]罗伯特·查博斯著:《英语语言和文学史》(Robert Chambers,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artford:Published by Edward Hopkins,1837, p220.)。67[英]乔治·吉尔菲兰著:《文学肖像画廊》(George Gilfillan, A Gallery of Literary Portraits, Edinburgh:WilliamTait,1845, pp89.)。
    68参见[美]克莱蒙特·丹巴撰:《序言》(Clement Dunbar:"Introduction", in A Bibliography of Shelley Studies:1823-1950, Folkestone:Dawson Publishing,1976, pⅹⅹⅹ.)。
    69参见[英]罗伯特·布朗宁撰:《论雪莱》,见于[英]休斯编:《雪莱的散文和诗,以及布朗宁、白吉特、斯文朋的论文和其他人的回忆》(A. M. D. Hughes, ed. Shelley Poetry & Prose. With Essays By Browning, Bagehot, Swinburne and Reminiscences By Others.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31,pp1-12.)。
    70参见[英]沃特·白吉特撰:《论雪莱》,见于[英]休斯编:《雪莱的散文和诗,以及布朗宁、白吉特、斯文朋的论文和其他人的回忆》(A. M. D. Hughes, ed. Shelley Poetry & Prose. With Essays By Browning, Bagehot, Swinburne and Reminiscences By Others.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31,ppl3-20.)。
    71转引自[美]克莱蒙特·丹巴撰:《序言》(Clement Dunbar:"Introduction", in A Bibliography of Shelley Studies:1823-1950, Folkestone:Dawson Publishing,1976, pⅹⅹⅹⅶ.)。
    72[英]马修·阿诺德著:《雪莱》(Matthew Arnold, "Shelley",in Essay in Criticism,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1921, p190.)
    73[美]克莱蒙特·丹巴撰:《序言》(Clement Dunbar, "Introduction", in A Bibliography of Shelley Studies:1823-1950, Folkestone:Dawson Publishing,1976, pⅹl.)
    74[美]艾略特撰:《雪莱与济慈》(T. S. Eliot, "Shelley and Keats", in The Use of Poetry and the Use of Criticism, London:Faber and Faber,1964, p89.)。
    75参见[英]路易斯撰:《雪莱、德莱顿与艾略特先生》(C. W. Lewis, "Shelley, Dryden, and Mr. Eliot". in M.H. Abrams, ed. English Romantic Poets:Modern Essays in Critici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1970, pp.247-268.)。
    76参见[美]卡梅隆撰:《雪莱研究:1940-1953))(Kenneth Neill Cameron, "Shelley Scholarship: 1940-1953. A Critical Survey" in Keats-Shelley Journal, Ⅱ,1954, pp89-109.)。
    77《新小说》是梁启超精心准备的刊物。1902年的《新民丛报》第17号上的《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第一号要目豫告》曾表明,他原计划在清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十五日(1902.10.16)出版创刊号,但因“所收相片图画未能齐集”,所以往后推迟了一个月,改期在十月十五日(1902.11.14)发行第一号。在该文章中也写到,“本报所登载各篇、著、译各半”。在《新小说》所刊登的55副人物风景画中,外国的占了绝大部分,取材于中国的风景照仅“北京故宫北海全景”一张(第9号),人物照片仅“清太后那拉氏”一张(第13号),仅占全部图画总数的不足4%。参见郭浩帆著:《中国近代四大小说杂志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第48-80贝。
    78雪莱的这幅画像现收藏在位于伦敦的英国国家肖像馆(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中。该画注明是从艾米莉雅.珂岚的作品修改而成,但并未确定作者是大威廉姆.豪尔还是小威廉姆豪尔。
    79这幅画最早出现在赛勒斯·雷丁(Cyrus Redding,1785-1870)为格利纳尼的雪莱文集所写的文章之后(Galignani editing of Shelley)。玛丽认为这幅肖像画效果不佳,且还未完成,不过有些细节惊人地传神。她答应为格利纳尼的雪莱文集监管肖像雕版,后来事实证明,它取得了巨大成功。柯岚小姐也友善地提出了一些意见。参见[英]L.M.罗赛蒂著:《雪莱夫人》,陈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209页。
    80此幅雪莱画像同样收藏在位于伦敦的英国国家肖像馆(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中。
    81[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徐式谷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4年,第260页。
    82 Andre Maurois, Ariel:A Shelley Romance, Trans. Ella D'Arcy, London:John Lane The Bodley Head Limited,1924, p21译文参考[法]安·莫洛亚:《雪莱传》,谭立德、郑其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6页。
    83[美]佩宁顿撰:《绘制拜伦勋爵》(Estill Curtis Pennington:"Painting Lord Byron:An Account by William Edward West", American Art Journal,1984,24(2), p17.)。
    84这幅画像,在1920年代的英国也被认为是雪莱。1924年出版的骚特所著的《雪莱:诗人与先驱》一书中以及1927年出版的培克(Walter Edwin Peck)所著的《雪莱:他的作品和生活》(Shelley:His Life and Work)都在书中用了这幅画像,并都注明该画的作者为美国人韦斯特(William E. West)。这幅画现收藏在John Dunn夫妇手中。几十年后,在中国,这幅画仍然被认为是雪莱本人。杨熙龄在他翻译的《雪莱政治论文选》中选用了这幅雪莱画像,并且在补记中写到:“本书卷首雪莱像,是美国画家威廉艾德华韦斯特(west)于1822年在意大利莱亨附近拜伦寓所会见雪莱时所作写生画,看来像一幅水彩。据日本土居光知说,这幅像流传不广,但‘最近真,画得最好’。‘最近真’,不知何所据而云然;也可能雪莱亲友或同时代人曾有评语。此像在我国书刊上似还未介绍过。特印出献给我国的雪莱爱好者”。(参见杨熙龄编:《雪莱政治论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1月)。该书于1981年4月出版,2011年1月第5次印刷,这段话一直未作过修改事实上。事实上,这幅画像并非第一次出现在我国书刊上,而这幅画像中的人,也并非雪莱本人。
    85雪莱纪念碑目前位于英国西南部的多赛特郡的克赖斯特彻奇的修道院内(Christchurch Priory, Dorset.),由雕刻家亨利·维克斯(Henry Weekes)于1853年制作而成。
    86据记载,雪莱尸体火化时,身体已经全部烧熔,但是心脏却未化尽。主持葬礼的雪莱好友特烈劳尼将它从烈火中取出。后来交给了雪莱的另外一位好友李·亨特,又辗转交到了雪莱的夫人玛丽手中。心脏遗骸最终埋到了位于英国博内茅斯的圣彼得教堂内(Saint Peter's churchyard in Bournemouth)。关于雪莱心脏的归属问题曾经引起过英国雪莱研究者的争论。参见马斯汉姆撰《雪莱的心脏》(H.J.Massingham:"Shelley's Heart", in The Friend of Shelley:A Memorial of Edward John Trelawny, London:Cobden-Sanderson,1930, pp323-4), 以及2010年由勃德里恩图书馆(?)(The Bodleian Library)出版的《雪莱的幽灵》一书(Stephen Hebron and Elizabeth C. Denlinger, ed. Shelley's Ghost, Oxford:Bodleian Library,2010.)。
    87该画目前收藏在英国利物浦美术馆(Liverpool Museum)中。
    88[英]特洛尼著:《回忆雪莱和拜伦的最后时光》(Edward John Trelawny, Recollections of the Last Days of Shelley and Byron, Boston:Ticknor and Fields,1858, p130.)。
    89[英]雪莱著,《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邵洵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页。
    90[英]雪莱著,《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邵洵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页。
    91[英]雪莱著,《钦契》,汤永宽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第168页。
    92[英]雪莱著,《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页。
    93王佐良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144页。
    94张旭春著:《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中英浪漫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1本文是鲁迅1907年所作,1908年2月和3月,以令飞的笔名,发表于《河南》杂志第二期和第三期上,后由作者收入1926年编成的杂文集《坟》中。
    2所谓“摩罗诗派”,即“恶魔派”(The Satanical School)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1774-1843)攻击拜伦和雪莱等诗人作家的用语。骚塞在1821年春发表了一首长诗,叫做《审判的幻景》(A Vision of Judgement),在序言里辱骂拜伦是“诗歌中的恶魔派”(The Satanical School of Poetry),攻击拜伦破坏国家的政治与道德两方面的基础,等等。拜伦立即起而应战,于同年十月,有意采用相同的篇名,写出来他自己的《审判的幻景》(The Vision of Judgement),一首辛辣讽刺的长诗,回答骚赛,进行了有力反击。这些就是“摩罗诗派”,或称“恶魔诗派”这名目的来由。参见赵瑞蕻著,《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第16-17页。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将“摩罗诗人”解释为“无不函刚健抗拒破坏挑战之声。平和之人”
    3《鲁迅全集·第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4《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8贞。
    5滨田佳澄的《雪莱》于1900年由日本民友社出版,依据获田庄五郎的《雪莱研究》的考证,这本《雪莱》是明治时期唯一的一本雪莱评传。[日]北冈正子著:《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3页
    6[日]北冈正子著:《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5-46页。
    7《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5负。
    8《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9《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10[日]北冈正子著:《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4贞。
    11北冈认为在内容上,两者未有大的出入,但是传记部分即使全部依据西蒙兹的著作,其中所叙述的事实作为滨田佳澄笔下的雪莱来说,也是有血有肉的。下面举出两三个要点:第一,关于与葛德汶(据说葛德汶的著作《政治的正义》给予雪莱的急进思想以决定性影响)的相遇以及葛德汶的思想和雪莱的诗的关系,在第三章有颇为详细的论述。第二,有对雪莱代表作品《麦布女王》、《阿拉斯特多》、《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钦契》等的评论,这在当时的口本是极为罕见的。第三三,还可以指出的有:对于伊顿和牛津大学存在的强制服从教帅和上级生野蛮风习的彻底反抗由于发表《无神论的必要性》而被牛津大学开除,并被准男爵家庭赶出,从此开始受到社会排挤;关于与最初的妻子赫丽爱特破裂和葛德汶的女儿玛丽结婚所表现的将思想结合置于首位的恋爱观、女性观;关于超越常规的生活方式,关于爱自然界,特别是尽管不会游泳可是热爱大海,想在海底追求真理,等等。[日]北冈正子著:《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5-46页。12雪莱作为浪漫主义诗人,除了优秀的诗歌作品之外,他的婚姻生活一直也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1811年19岁的雪莱认识了Harriet Westbrock并结婚。由于经济原因以及向往革命的生活,婚后夫妇赴爱尔兰参与政治活动,其间Harriet产下一女。当年雪莱在Eton的时候,对于William Godwin的政治正义(" Political Justice")一书非常倾倒,1812年便开始与之通信,雪莱终于有机会认识了Godwin和英国女权运动代表人物Mary Wollenscraft的女儿——Mary,两人相爱并于1814年私奔至欧洲大陆。1816年11月Harrite自杀,12月雪莱与Mary结婚。第二年雪莱被剥夺对前妻所生两个子女的抚养权。1818年夫妻二人永远俩开了英国。雪莱的婚恋生活也成为了对于雪莱接受的一个很重要的面向,如前注所示,北冈的《雪莱》涉及到了这部分内容,但是在鲁迅这里,被省略掉了。
    13这是雪莱第一篇重要的政治论文,出版于1811年,除了少数几册之外,大部分都被焚毁了,当时读过的人很少。雪莱在文中以冷静的推理方法,提出了任何人都无法证明上帝存在的论据,公开向所有教授和宗教界名流挑战,否认上帝的存在。雪莱这篇文章是在十八世纪法国和英国启蒙思想家们(尤其是卢梭)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产生出来的反 宗教、反封建专制主义最早的檄文。(参见赵瑞蕻著:《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6页。)。
    14《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15《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16威廉.葛德文是英国政治哲学家和著名作家。早年受过严格的宗教教育,后来由于受到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英、法两国一些启蒙思想家的影响而转变为无神论者。在哲学上信封法国唯理主义,政权问题上是无政府主义者,代表作为《政治正义论》,对当时的英国激进思想产生过巨大影响。参考《政治正义论》中文版出版说明中对于葛德文的介绍([英]威廉·葛德文著,《政治正义论》,何慕李译,关在汉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17这是雪莱的第二部重要的作品,全名为《阿拉斯特,或,孤独的精灵以及其他的诗》(Alastor, or, The Spirit of Solitude, and Other Poems),创作于1815年,第二年Baldwin, Cradock & Joy和Carpernter & Son出版社将这卷诗集出版。这是一部长篇寓言抒情诗,富于象征意义。长诗的主人公是一个善良的孤寂的青年诗人,他沉醉于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美的梦幻之中,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理想主义者。他企图在现实中寻求他所梦寐以求的东西,但他找不到“他所热爱的生命本体”,只遇到挫折和痛苦;他看见了一个“成群的虫豸和野兽跟人们住着的世界”,最后绝望地死去。长诗对脱离现实斗争的个人主义作了判断,正如雪莱在这首长诗的序言中所指出的:“这幅画景对于实际的人来说并不是没有教育意义的。……凡是不爱自已同胞的人们必会度过贫瘠的一生,而且只有悲惨的坟墓等待着他们的暮年。”(参见赵瑞蕻著:《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8-109页)。虽然这首诗中包括了《无常》(Mutability)等至今仍然被传颂的作品,但是这本诗集除了李亨特于1816年的12月和1817年的1月在《检查者》(The Examiner)杂志上发表了两篇简短的文章,并将雪莱称为“惹人注目的原创的思考者”之外,这部作品在出版时并末引起太多的注意。
    18《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19该诗作于1817年,第1次出版时名为《拉昂与西丝娜》(Laon and Cythna),副标题是“黄金城的革命:十九世纪的梦幻”(The Revolution of the Golden City:A Vision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印行了750册,虽然一部分已经分发出去,但是出版商科利尔公司(Collier)要求雪莱进行修改,否则停止发行。后来诗集终于改为《伊斯兰的起义》,并在删掉26页之后才正式出版。这部作品是采用斯宾赛的诗体(Spenserian Stanza)写成的长篇叙事诗。是以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失败后欧洲封建复辟黑暗时期作为历史背景,开篇以蛇与鹰的激烈搏斗作为引子。诗中的主人公是一对怀抱着自由平等思想的男女青年——拉昂与西丝娜,他们鼓动伊斯兰黄金城的人民起来革命,反对专制压迫,推翻了暴君,取得胜利。人民要求立即处决暴君,但拉昂从“仁爱”出发,认为暴君已经被打败,孤立无助,不忍杀死而放他走了不久暴君卷土重来,复辟王朝,屠杀人民,也把拉昂和西斯娜绑在火刑柱上活活地烧死了。最后,拉昂和西斯娜复活,踏进了自由与美的精灵所住的庙宇。这部作品充满了雪莱对于英国现状的不满。他指出了改革的必要性,认为应该出现一场革命。而在他看来,这场革命,不应该是自私的,不应该是流血的,这也旗帜鲜明地表现出他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形式的反感。王科一在该作品中文版序言中指出,男主角的名字叫作拉昂(Laon),这个名字在希腊文的意义是“人民”,拉昂管他的爱人叫拉昂妮,意谓“女人民”。因此所谓“伊斯兰的起义”,即男女老百姓起而反抗暴君之谓也。雪莱“未使不想直接把矛头针对着他的倒行逆施的祖国的暴政和宗教迷信,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迫害,只得兜一个圈子兜到东方,抨击的还是暴君”。(参见王科一著:《序言》,见于[英]雪莱著:《伊斯兰的起义》,王科一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第PⅩⅧ-PⅩⅨ页。)
    20《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21《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22雪莱也指出:“我感到,这首诗再许多方面都是我自己的心灵的真实写照”(参见雪莱1817年12月11日至葛德文信,参见《雪莱全集·第7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
    社,2000年版,第96页。
    23《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四幕诗剧,出版于1820年。雪莱在1820年信给出版商查尔斯和詹姆斯·奥利耶的信中说,“我必须告诉你,《普罗米修斯的解放》是 我的得意之作,因此我请两位特加宠爱并用好墨好纸印刷。”参见《雪莱全集·第七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页。
    24《钦契》(The Cenci)是五幕悲剧,1819年在意大利的港口莱航(Leghorn)印了250册,第2年由科利尔出版社出版。《钦契》取得了成功,1821年时印行了第2版,这也是雪莱生前唯一的一部正式再版的作品。(参见[美]詹姆斯·巴克斯编:《雪莱:批评的遗产》(James E.Barcus, ed. Percy Bysshe Shelley: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第3页)。雪莱在本剧开头《致李·亨特先生的献辞》(Dedication, to Leigh Hunt, Esq.)中说:“我迄今发表过的那些作品,只不过是一些幻象图景,体现着我自己对于美和正义的理解……我现在题献的这部剧作,却是一种悲惨的现实。我撇开了我自以为是的说教态度,而满足于以我心灵提供的色彩描绘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参见《雪莱全集·第4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贝)从这里,可知雪莱这个重要的剧本不是想象充沛、浪漫主义气氛浓烈的抒情之作,而是根据历史事实编写的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的创作,是一出富于现实感的惊心动魄的戏。雪莱写这个剧本正当意大利民族解放和烧炭党革命运动高涨的时期,剧中对封建专制、贵族阶级的残暴和教会的黑暗腐败现象等,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同时塑造了贝亚特丽采这样一个敢于同暴政作斗争,坚持不屈的复仇者的动人形象,提出一个“以暴抗暴”的主题,正如雪莱自己所说的:“这个故事……则可以成为一束照彻人心最阴暗隐秘洞穴的明光。”(参见[英]雪莱著,《<钦契>作者序言》,见于《雪莱全集·第4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第246页)。《文学报》写道:“《倩契》是当代最恶劣的作品,似乎出于恶魔的手笔。”该评论表示,希望再也不会看到“这种以猥亵、邪恶、无耻为其特征的”作品。
    25《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26古代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为世人所熟知。远在公元前六世纪初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纪元前525-456)就写过一个《被缚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Bound)剧本。雪莱在他的诗剧中,把普岁米修斯塑造成了一个不怕长期折磨的痛苦,始终坚毅不屈,坚持反抗,敢于向暴君宙斯(Zeus)挑战,拒绝投降,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一反埃斯库罗斯原作《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被释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已失传)的妥协结局的命意。
    27《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28《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29《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30《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31[日]北冈正子著:《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4页。32[日]北冈正子著:《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4页。
    33[日]滨田佳澄著:《雪莱》,第127-128贝。转引自[日]北冈正子著:《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4-65页。
    34《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35《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36《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37《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38《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39《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40雪莱夫人有关《阿特拉斯的女巫》的题注。本段转引自[丹麦]勃兰兑斯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徐式谷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8。
    41《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42《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43《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44《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8页。
    45[古希腊]柏拉图著,《斐多:柏拉图对话录》,杨绛译,北京:中国国家广播出版社,2006 年版,第35页。
    46[古希腊]柏拉图著,《斐多:柏拉图对话录》,杨绛译,北京:中国国家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47[古希腊]柏拉图著,《斐多:柏拉图对话录》,杨绛译,北京:中国国家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48徐学庸在《灵魂的奥德赛:柏拉图的<费多篇>》一书中指出,他[柏拉图]所认知的死亡指的是灵魂与身体分离(tes psuches apo tou somatos apallagen) (64b4-5),这样的理解也并非柏拉图所独创,应是根植于希腊的传统文化之中。尽管在荷马的思想中已将死亡认定为灵魂与身体的分离,但他并未对灵魂与身体的价值优劣上提出意见,相反地,在柏拉图对死亡的定义中,我们却可或多或少地嗅出他对身体有某种程度的鄙视,从柏拉图所用的apallagen这个字便可窥知一二。这个希腊字除了有移开,分离、移除的意思之外,还尚有解脱、释放、舍弃的意思。从后三个意思中可见,当柏拉图将死亡定义为灵魂与身休分离时,他心中所想的不仅是荷马对死亡的看法,更重要的部分在于,死亡是一种解脱与释放,可免于身体的栓梏。苏格拉底在62b2-6所说的话,en tini phoura semen hoi anthropoid,其翻译为“人们是在某种监狱之中”。这hoi anthropoid“人们”的使用,正清楚地表达出此“人们”或“我们”是什么——即灵魂。因此,对苏格拉底来说,死亡是我们(灵魂)从监狱(身体)之中被解放出来。苏格拉底在其辩护中强调,哲学家的工作是准备死亡的到来,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而是灵魂脱离身体的桎梏,获得重生。其次,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才是真正自我的代表,身体不仅不能代表真正的自我,且会干扰我的理性活动。为免除此一干扰必须净化灵魂,而德性生命的追寻与实践成为净化灵魂的不二法门。(参见徐学庸著:《灵魂的奥德赛:柏拉图的<费多篇>》,台北:长松文化兴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32-43页。
    49《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负。
    50[日]北冈正子著:《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1-82贝。
    51苏曼殊的著作颇丰,但是散佚的极多。柳无忌于1927年搜集整理了苏曼殊遗失的作品,编辑了《苏曼殊全集》。文中采用版本为1985年中国书店影印本。朱少璋2009年编辑出版了《曼殊外集——苏曼殊编译集四种》,将苏曼殊的翻译作品整理结集出版。本文引用的苏曼殊作品,除特别说明外,均出自该两种书目。苏曼殊将雪莱译作师梨。
    52雪莱意外溺水而亡后,他生前许多未曾发表过的作品一直不能问世。主要原因是他的父亲不希望世人记住自己的儿子,一直拒绝出版雪莱的任何著作。雪莱夫人在1824年整理出版了《雪莱遗诗集》(Posthumous Poems),在1839年终于出版了四卷本的《雪莱全集》(Poetical Works),涵盖了雪莱生前未能出版的大部分作品。1862年加奈特(Richard Garnett)出版了《雪莱遗作》(Relics of Shelley),增添了25首雪莱作品,这是他在雪莱夫人死后,从雪莱的儿子收藏在Boscombe Manor的手稿中整理出来的。后来岁赛蒂(William Michael Rossetti)也从中整理出了一部分雪莱作品,并且又额外从雪莱和前妻所生的女儿保存的《艾斯代尔笔记本》(Esdaile Note)中整理出了雪莱著作,于1870年出版了两卷本的《雪莱诗集》,这部诗集最大的贡献,就是增加并且改善了诗剧《查理一世》(a greatly enlarged and improved text of Charles the First)。以上资料参考Geoffrey Matthews和Kelvin Everest于1989年编辑的《雪莱诗集》(The Poems ofShlley)第一卷的Introduction部分。
    53《苏曼殊全集·第二卷》:柳亚子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33页
    54佛莱蔗的英文原名为W.J.B.Fletcher,根据柳无忌的考证,时在福州任英国领事,中文名为苻佑之,曼殊简称他为佛子。在苏曼殊的《潮音》上,有署名W.J.B.Fletcher所作的英文《潮咅序》一文,《题曼殊画册》一诗。他在蔡哲夫处看见苏曼殊的画,有蔡哲夫介绍相识并开始来往。参见柳无忌著:《苏曼殊及其友人》,见于《苏曼殊全集·第五卷》,柳亚子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29页
    55在现有资料中,笔者并未找到苏曼殊看到的《雪莱诗集》到底为儿卷本。但是苏曼殊翻译出版的唯一一首雪莱译诗为《冬日》,该诗选译自雪莱未完成的诗剧《查理一世》,结合注18,因此判断苏曼殊看到的《雪莱诗集》有可能是注2中所提罗赛蒂编辑的版本。
    56《苏曼殊全集·第四卷》:柳亚子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126页。
    57柳亚子撰:《曼殊诗年月考》,见于《苏曼殊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 第48页。
    58柳亚子撰:《曼殊诗年月考》,见于《苏曼殊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27页。
    59苏曼殊著,刘斯奋笺注:《苏曼殊诗笺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60《含羞草》(The Sensitive-Plant)第一次发表在1821年出版的《普罗米修斯的解放》诗集中,是其中“另外的诗"(Other Poems)中的第一首,该诗写于1820年的春天,也被认为是诗剧《普罗米修斯的解放》的神话寓言(mythopoeic fable)。含羞草产自巴西,与一般植物不同,它在受到外界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片合闭,此动作被人们理解为“害羞”,故称为含羞草。
    61苏曼殊著:《燕子龛随笔》,见于《苏曼殊全集·第二卷》:柳亚子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33贝。
    62[英]雪莱著:《含羞草》,江枫译,见于《雪莱全集·第一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236页。
    63参见[美]唐纳德·瑞曼等主编:《雪莱的诗与散文》(Dolald H. Reiman and Sharon B. Powers. eds. Shelley'Poetry and Prose, A Norton Critical Edition,2nd 2002, p286.)。
    64苏曼殊著:《题拜伦集》,见于《苏曼殊全集·第一卷》,柳亚子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53页。
    65苏曼殊著:《断鸿零雁记》,见于《苏曼殊全集·第三卷》:柳亚子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36页。
    66《查理一世》是雪莱未完成的作品,是从雪莱死后遗留的手稿中整理而成,因此对于他的创作时间并不确切。查理一世(1600-1649)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国王,在位期间曾解散议会,挑起过两次英国内战,后来被送上了断头台,也是英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处死的国王。雪莱在《查理一世》中,探讨了王权、宗教和法律等问题,遗憾的是雪莱留给后人的只有5场戏,他设置的克伦威尔等角色均未来得及出场。苏曼殊翻译的这段唱词基本可以看作是独立的,和《查理一世》整部剧作并未有太多联系。
    67[英]罗格·英格朋主编:《雪莱全集》(Roger Ingpen and Walter E. Peck, eds The Complete Work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Volume. IV, New York:Gordian Press,1965, p55.)。
    68这段唱词,被收录进帕尔格需夫(Francis T.Palgrave,1824-1897)于1875年编辑的《英诗金库》(The Golden Treasury Of the Best Songs and Lyrical Poem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中,编者加上了Song作为标题。
    69苏曼殊著:《译师梨冬日》,见于《苏曼殊全集·第一卷》,柳亚子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89页。
    70朱少璋据《潮音》1911年由日本淀江莲华寺重刊本点校,《潮音》卷首收录的三篇文章,其一是佛莱蔗的一篇英文文章,其余是苏曼殊自撰的中、英文文章各一篇。这三篇文章一向被研究者认定是《潮音》的序文,但是他认为,这“三篇泛论有关翻译及评论外国诗人的文章”,属于《潮音》内容的一部分,而非序言。参见朱少璋编,《曼殊外集——苏曼殊编译集四种》,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58页。
    71该文后由柳无忌译为中文,见于《苏曼殊全集·第三卷》:柳亚子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35-7页。此文在李欧梵在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3)中也曾引用过,在该书翻译时被译成了中文,总体来看与柳无忌的译文十相比并无太大区别。参见[美]李欧梵著:《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十宏志等译,上海: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71-72页。
    72该诗发表由李·亨特于1819年12月发表在《检查者》(The Indicator)杂志上,后来雪莱夫人在1824年出版《雪莱遗诗集》时将其收录其中。
    73[英]汤姆司·哈钦森编:《雪莱全集》(Thomas Hutchinson,ed. The Complete Poetical Works of Percey Bysshe Shelle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7, p578.) 为便于讨论,引用查良铮的译文如下:泉水总是向河水汇流,/河水又汇入海中,/天宇的轻风永远融有/一种甜蜜的感情;/世上哪有什么孤零零?/万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汇于一体。/何以你我却独异?你看高山亲吻着碧空,/波浪拥抱着波浪;/谁曾见花儿彼此不容:/姊妹把弟兄轻蔑?/阳光紧紧地拥抱大地,/月光温柔地亲吻海洋:/但这些接吻又有何益,/若是你不肯吻我?(《雪莱抒 情诗选》,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74查良铮著:《雪莱抒情诗选·序》,见于《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1页。
    75拜伦和雪莱不仅同为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并且两人在生前是生活中的朋友,互相影响彼此的创作。1816年,玛丽、雪莱和克莱尔再一次旅行,先到法国,然后到了瑞士。在瑞士逗留期间,他们第一次遇到了拜伦。拜伦租了一套房子,他们一起住了下来,讲故事,阅读,交谈。克莱尔作了拜伦的情人。雪莱创作了“赞智性美”(Hymn to Intellectual Beauty)和Mont Blanc。他们还组织讲鬼故事竞赛,这后来成了拜伦的《曼菲尔德》(Manfred)和玛丽的《弗兰肯斯坦》的创作起源。拜伦和雪莱相识6年,这其中呆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了250天,他们相互阅读对方的作品,彼此评价,他们之间的通信超过50封。1816年他们在热那亚相识的那个夏天,是二人友谊的开始。。1821年11月至1822年4月,在意大利共处的这6个月,也是两人关系的重要时期。1821年的8月二人右Ravenna朝夕相处共同生活了2周,而在1822年7月8日雪莱溺水身亡之前的几天,两人还刚刚见过面。雪莱逝世乘坐的那条小船,最开始的名字叫做唐璜(Don Juan),后来因为对于拜伦的不满,他最后将其改成了爱弥尔(Ariel)。参见[美]岁宾逊著:《盘绕在战斗中的蛇与鹰》(Charles E. Robinson, Shelley and Byron:The Snake and Eagle Wreathed in Fight 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6, p3.)。
    76雪莱在以他和拜伦为原型的长诗《朱利安和马达罗》中称马达罗的精神为为“雄鹰的精神”(《雪莱全集第2卷》,P462),拜伦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歌德的摩菲斯特把引诱夏娃的毒蛇称为‘我那大名鼎鼎的蛇姑’,而我总是说雪莱不过就是她那些用尾尖走路的子侄中的一贝”。(雪莱全集第7卷,p448)。后来Charles E. Robinson出版的雪莱与拜伦研究专著的题目也为《盘绕在战斗中的蛇与鹰》(Shelley and Byron:The Snake and Eagle Wreathed in Fight)
    77该诗作于1819年,雪莱在世时并未出版,首次发表在雪莱夫人1824年编的《雪莱遗诗集》中,根据是他和拜伦1818年8月在威尼斯的对话写作而成。除此之外,诗中还讲述了一位住在城中的疯人的爱情故事。参见[美]唐纳德·瑞曼等主编:《雪莱的诗与散文》(Dolald H. Reiman and Sharon B. Powers, eds. Shelley'Poetry and Prose, A Norton Critical Edition,2nd 2002, p 119.)。
    78[英]雪莱著:《朱利安与马达罗·序言》,王佐良译,见于《雪莱全集·第二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58-459页。
    79[英]雪莱著:《朱利安与马达罗·序言》,王佐良译,见十《雪莱全集·第二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59页。
    80梁启超在1902年《新小说》杂志上发表了《新中国未来记》,在该小说中,他翻译了拜伦的《希腊群岛》的第一章和第三章,并借主人公之口论到“拜伦最爱自由主义,兼以文学的精神,和希腊好像有夙愿一般。后来因为帮助希腊独立,竟自从军而死,真可称文界里头一位大豪杰。他这诗歌,正是用来激励希腊人而作,但我们今日听来,倒像有几分是为中国说法哩!”。“用来激励希腊人而作”的观点,和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侣导的小说实用性的观点是一脉相承。马君武发表在1903年3月《新民丛报》上的论述拜伦和雨果的《十九世纪二大文豪》一文,则极力推崇拜伦支持并参加希腊独立战争而死的义侠行为。藤井醒三在《鲁迅比较研究》一书中,专门设专章《鲁迅与拜伦——拜伦在中国的影响》讨论拜伦在中国的译介。他认为梁启超和马君武二人的拜伦观是刘拜伦的政治行动的过分关注,“不论是自由论也好,义侠心也好,都不过是谈了拜伦的皮相而已”(第3页),而真正对于拜伦前往希腊进行革命运动的深层次内涵,章炳麟的认识则更加深入。章氏发表在1907年《民报》5月号上的《记印度西婆者王纪念会事》一文中曾论到:“支那、日本皆奉印度印度佛教以增进其道德,此犹近世欧洲诸国之于希腊也。希腊既亡,而英伦诗人摆伦助之独立”。由此可见,章氏看到了希腊文化之于欧洲文化以及拜伦的意义,也因此,拜伦的赴希腊进行革命运动的行为,已不仅仅是“义侠”行为,还是为拯救自身精神源泉的努力姿态。藤井将章氏发表在《民报》第6期上的《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中的“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固民的道德”和“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概括为“以国粹为手段、为杠杆的民族革命主体性论”。章氏的拜伦观也正是与此紧密相连,从拜伦身上攫取的是他拯救自身精神源泉的力量,因为他看重“国粹对于个人情感所具有的魔力中寻求个的主体性的原动力”。 参见[日]藤井省三著:《鲁迅比较研究》,陈福康编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81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上海: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71-72页。
    82藤井醒三在《鲁迅与拜伦——拜伦在中国的影响》一章中,比较了苏曼殊与鲁迅对于拜伦和雪莱二人的不同观点。
    83[日]藤井省三著:《鲁迅比较研究》,陈福康编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84[日]藤井省三著:《鲁迅比较研究》,陈福康编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85《苏曼殊全集·第一卷》,柳亚子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第225页
    86苏曼殊著:《燕子龛随笔》,见于《苏曼殊全集·第二卷》,柳亚子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33贝。
    87苏曼殊著:《断鸿零雁记》,见于《苏曼殊全集·第三卷》,柳亚子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著,第36-7页。
    88章太炎撰:《为曼殊题师梨集》,见于《苏曼殊全集·第四卷》:柳亚子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126页。
    89[日]伊藤虎丸著,《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李冬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7页。
    90[日]伊藤虎丸著,《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李冬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5页
    91[俄]尤瑞·罗特曼著:《心的宇宙:文化的符弓化理论》(Yuri M. Lotman, Universe of The Mind: A Semiotic Theory of Culture, New York:I.B.Tauris&Co Ltd,2001, p147.)。
    92《华侨杂志》(The Chinese Overseas Magazine),1913年11月创刊。在上海出版。月刊。由华侨联合会编辑发行。1913年12月第2期发表叶中泠的译诗《云之自质》("The Cloud"),《战死者之孀与孤》("The Widow and Child"),《箭与歌》("The Arrow and the Song")。1914年1月第3期又发表了他的《颂云雀》("To a Skylark"),《秋悲》("Autumn's Sighing")。参见《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五卷》,上海图书馆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12页。
    93叶中泠:名玉森,号中泠,江苏镇江人。郑逸梅(1895-1992)在其编著的《南社丛谈》中这样评价:“前清己酉优贡。历宰皖之滁县、颍上、当涂诸邑,有循史之称。且作吏不废吟咏……他的诗诡丽雄奇,不可方物,曾作《温则宫词》、《印度古宫词》,载《南社丛刻》中。但也有轻清小诗……一度旅游日本……擅书法,尤工甲骨文”。(郑逸梅编著:《南社丛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6页)。叶中泠1909年底至1911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学习法律,对当时的世界新思潮和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成为了中西兼通的作家。裴伟在《叶玉森小传》中指出,叶的翻译“风骚、乐府各体兼备,如英国解莱(雪莱)《云之自质》(即《云》),六节79行,用骚体翻译;滕鼐孙(邓尼生)《战死者之蠕与孤》,用乐府诗翻译,有“三吏三别”之遗风。还有龙斐罗(朗费罗)的《矢与歌》,用汉魏乐府体译”。叶正渤著:《叶玉森甲骨学论著整理与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版,第259-70页。
    94该诗作于1819年秋至1820年6月间,和《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一起出版。参见[美]唐纳德端曼等主编:《雪莱的诗与散文》(Dolald H. Reiman and Sharon B. Powers, eds. Shelley' Poetry and Prose, A Norton Critical Edition,2nd 2002, p301.)。
    95[美]唐纳德·瑞曼等主编:《雪莱的诗与散文》(Dolald H. Reiman and Sharon B. Powers, eds. Shelley'Poetry and Prose, A Norton Critical Edition,2nd 2002, pp301-2.)。
    96孙歌撰:《前言》,见于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97孙歌撰:《前言》,见于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98[丹麦]勃兰兑斯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徐式谷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第273页。
    99[美]唐纳德·瑞曼著:《雪莱》(Dolald H. Reiman, Percy Bysshe Shelley, 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89, pp96-97.)。
    100布罗姆在《饥饿的海——雪莱导论》一章中指出,“唐纳德·达维实际上是列维斯博士学派的反雪莱的批评家,他本人是一个与雪莱的模式相反的诗人,但他对雪莱作为优雅风格的大师的成就却表示了给人印象深刻的赞美。在这种大师风格中,我发现了最为卓著的方面,即……以一种高级文体并在一种不确定的崇高层面上创作的,在那里,传统的优雅是没有地位的”。参见[美]哈罗德·布罗姆著:《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吴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
    101[英]唐纳德·达维:《雪莱的都市风格》(Donald Davie, "Shelley's Urbanity", in Purity of Diction in English Verse, London:Chatto and Windus Ltd.,1953, pp133-59. Reprinted in M.H.Abrams, ed. English Romantic Poet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 p307.)
    102[英]唐纳德·达维:《雪莱的都市风格》(Donald Davie, "Shelley's Urbanity", in Purity of Diction in English Verse, London:Chatto and Windus Ltd.,1953, pp133-59. Reprinted in M.H.Abrams, ed. English Romantic Poet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 pp307-8.)。
    103[美]唐纳德·瑞曼等主编:《雪莱的诗与散文》(Dolald H. Reiman and Sharon B. Powers, eds. Shelley'Poetry and Prose, A Norton Critical Edition,2nd 2002, pp302.)
    104[英]唐纳德·达维:《雪莱的都市风格》(Donald Davie, "Shelley's Urbanity", in Purity of Diction in English Verse, London:Chatto and Windus Ltd.,1953, pp133-59. Reprinted in M.H.Abrams, ed. English Romantic Poet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 p310.)
    105[美]唐纳德·瑞曼等主编:《雪莱的诗与散文》(Dolald H. Reiman and Sharon B. Powers, eds. Shelley'Poetry and Prose, A Norton Critical Edition,2nd 2002, pp304.)
    106[英]雪莱:《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69贝。
    107叶玉森著:《云》,见于《南社小说集》,上海:文明害局,1917年版。
    108杨铨(1893-1933),字杏佛,一字死灰,江西玉山人。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1912年赴美,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主编我国最早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月刊,1915年1月在国内正式印行出版。。1924年岁孙中山北上,任秘书;后任东南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32年协同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1933年被蒋介石政府暗杀。鲁迅曾写下《悼杨铨》一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时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表达哀悼之情。参见柳无忌、殷安如编:《南社人物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168页。《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7页。
    109施蛰存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三》,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142-143页。该译诗于1934年再次发表在《人间世》第11期上。
    1宗白华、田汉、郭沫若著:《三叶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4贝。
    2郑振铎曾在1921年6月10日《小说月报》(第12卷第6号)的《审定文学上名辞的提议》一文中,将Shelley的中文译名统一为雪莱,他说“雪莱之译为薛雷或薛利等,或者尚不至于大分费人思忖,寻求。然而不懂外国文的人看了,已觉得有些迷糊隔膜的样子。”在后来的17卷第5号发表的《文学大纲》一文中,论及19世纪的英国诗歌时,便已经采用了雪莱这一翻译。后来的作家和译者多以此译名为准。
    3这是继1914年杨铨的《情诗四解》之后,雪莱的"Love's Philosophy"的第3个译文。在这之前,1920年第6期的《妇女杂志》上,发表了何德明的译诗,最后一段为:“请观高山与青大相吻,/柔波和温浪互相紧握;/没有连枝花会得原宥,/若使它把姐妹花轻蔑;/阳光光拥抱着大地;/月色紧吻了深泽——/这许多接吻有何价值,/若使你不愿与我轻吻?”。陈南士该段译为:“看那山峰高高的吻着天空,/那波浪各自相搂抱;/那姊妹花朵不能被赦宥/倘若伊将伊的兄弟轻蔑;/那太阳紧搂着地球/那月光尽亲着海面——/那些的接吻有什么价值,/倘若你不和我接吻?”何与陈的译文都采用了白话文进行翻译,对现代读者来说,更加明白晓畅,贴近原诗歌。
    4《雪莱全集·第·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页。
    5见爱琳诺·马克思·艾维林及爱德华·艾维林合作的《雪莱——社会主义者》一文。转引自查良铮:《序》,见于《雪莱抒情诗选》,介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页。
    6[美]雅克·巴尊著:《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侯蓓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7《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8周作人撰:《诗人席烈的百年忌》,载于1922年7月18日《晨报副刊》。
    9周作人撰:《诗人席烈的百年忌》,载于1922年7月18日《晨报副刊》。
    10该诗作于1817年,第1次出版时名为《拉昂与西丝娜》(Laon and Cythna),副标题是“黄金城的革命:十九世纪的梦幻”(The Revolution of the Golden City:A Vision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后因出版商要求改为《伊斯兰的起义》,并在做了删减之后才正式出版。这部作品是以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失败后欧洲封建复辟黑暗时期作为历史背景,诗中的主人公是一对怀抱着自由平等思想的男女青年——拉昂与西丝娜,他们鼓动伊斯兰黄金城的人民起来革命,反对专制压迫,推翻了暴君,取得胜利。人民要求立即处决暴君,但拉昂从“仁爱”出发,认为暴君已经被打败,孤立无助,不忍杀死而放他走了。不久暴君卷土重来,复辟王朝,屠杀人民,也把拉昂和西斯娜绑在火刑柱上活活地烧死了。最后,拉昂和西斯娜复活,踏进了自由与美的精灵所住的庙宇。
    11周作人撰:《诗人席烈的百年忌》,载于1922年7月18日《晨报副刊》。
    12《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13周作人撰:《诗人席烈的百年忌》,载于1922年7月18日《晨报副刊》。
    14周作人撰:《诗人席烈的百年忌》,载于1922年7月18日《晨报副刊》。
    15周作人撰:《诗人席烈的百年忌》,载于1922年7月18日《晨报副刊》。
    16《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17该诗作于1819年,副标题为Written on the Occasion of the Massacre at Manchester,即为曼彻斯特大屠杀而作。曼彻斯特大屠杀发生在1819年8月,当地的工人为争取生活权利而示威游行,英国政府派骑兵镇压,工人死伤多人,是英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血腥事件。该事件发生时,雪莱身处意大利,可以躲过英国政府的监查,于是用直白的语言号召人民联合起来,消极反抗。汉语译者通常将此题中的Anarchy译为暴政或虐政,而鲜有人译为无政府主义(如《雪莱全集》中为《暴政的假面游行》,查良铮译为《“虐政的”假面游行》。
    18[英]理查德·霍姆斯著:《雪莱:追求》(Richard Holmes,:Shelley:The Pursuit, London:Harper Perennial,2005, p532.)。
    19周作人撰:《诗人席烈的百年忌》,载于1922年7月18日《晨报副刊》。
    201921年,《民国日报·觉悟》上刊登了张闻天等人的讨论文章《无抵抗主义底我见》、《无抵抗主义与“爱”》、《谈无抵抗主义的两封信》。
    21刘晧明在《从“小野蛮”到“神人合一”:1920年前后周作人的浪漫主义冲动》一文指出,新村运动,对周作人来说,就像是雪莱眼中的戈德文那种正义社会。它是受基地设在日本的新村运动激发的空想社会主义运动。当武者小路实笃(Mushanokoji Saneatsu,1888-1948)在日向建立起第一个新村的时候,周作人深为它的理想所吸引,以至两次到日本考察了新村原址。参加刘皓明撰:《从“小野蛮”到“神人合一”:1920年前后周作人的浪漫主义运动》,见于《新诗评论》,2008年第1期,第67-118页。22[英]雪莱:《雪莱散文》,徐文惠、杨熙龄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23周作人撰:《诗人席烈的百年忌》,载于1922年7月18日《晨报副刊》。
    24周作人撰:《诗人席烈的百年忌》,载于1922年7月18日《晨报副刊》。
    25转引自钱理群著:《周作人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26页。钱理群认为,这表现了周作人对武者小路实笃的“只要人人都是人类的相待,不是国家的相待,便可得永久的和平;但这事,非得民众觉醒不可”的“无政府主义”理想有着强烈的共鸣自然。“播种”的理念,这自然表现了他对武者小路实笃这样的人道主义思想家相当深刻的理解,也包含了周作人自身的体验在内。
    26周作人撰:《诗人席烈的百年忌》,载于1922年7月18日《晨报副刊》。
    27[英]雪莱著:《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39页
    28[英]玛里琳·巴特勒著:《浪漫派、叛逆者、反动派:1760年—1830年英国文学及其背景》,黄梅、陆建德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页。
    29[英]玛里琳·巴特勒著:《浪漫派、叛逆者、反动派:1760年—1830年英国文学及其背景》,黄梅、陆建德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页。
    30[丹麦]勃兰兑斯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徐式谷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3-264页。
    31 该诗作于1821年,发表在1824年出版的雪莱夫人编辑整理的《雪莱遗诗集》(Posthumous Poems)中。全诗分为5节,韵脚为ababcca,音律严格。
    32 李任华撰:《雪莱诗中的雪莱(续)》,载于《学灯》1924年第6卷第4册第12号。
    33 “刈丁”,顾名思义,即割草的人,看得出,作者是为了写这篇文章特意起的笔名。笔者曾查阅资料,1925年“星星文学社”的张友鸾等人,曾借与焦菊隐、于赓虞等合编《京报附刊·文学周刊》之机,发起过一场扫荡诗坛恶草的运动,但因为横扫一切,引起众怒,很快就被叫停了。但此处托名刈丁的作者究竟是谁,笔者无法确定。
    34 刈丁撰:《又是一颗小小的臭草》,载于《京报副刊》1925年第141号。
    35 刈丁撰:《又是一颗小小的臭草》,载于《京报副刊》1925年第141号。
    36 刈丁撰:《洒后》,载于《京报副刊》1925年第158号。
    37 周作人撰:《关于夜神》,见于《谈龙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页。
    38 周作人撰:《关于夜神》,见于《谈龙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页。
    39 周作人撰:《关于夜神》,见于《谈龙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页。
    40 周作人撰:《关于夜神》,见于《谈龙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43页。
    41 周作人撰:《希腊神话引言》,见于《谈龙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63页。
    42 周作人撰:《关于夜神》,见于《谈龙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43-144页。
    43 查良铮将此句译为“请披上一件灰黑的斗篷,/星辰镶在里面!”,参见[英]雪莱:《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9页。在《雪莱全集》中,此句被译为“在身上披一条灰色的锦帔,/嵌上些晶亮的星辉!”参见《雪莱全集·第一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6页。
    44 周作人撰:《希腊神话引言》,见于《谈龙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63页。
    45 张定璜(1895—1996),作家、翻译家。字风举,江西南昌人。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中法大学教授等职。创造社重要成员。作品有《答问》、《Shelley》、《鲁迅先生》,《檄告国民军》,翻译作品:《Baudelare散文诗钞》(波德莱尔),《死及其前后》(有岛武郎)、《殉情诗抄:海边的恋爱,断章》(佐滕春夫)等。作品主要发表在《创造》、《语丝》、《现代评论》等刊物上。
    46 事实上,张定璜的这句“苏曼殊不知道Shelley"的判断是不准确的。木论文第一章第二节详细分析了苏曼殊对于雪莱的译介。关于张氏的这个错误,柳亚子在《苏和尚杂谈》一文中也进行了批驳:“有张定璜的Shelley(雪莱,苏曼殊译作师梨)一文,他说曼殊只介绍Byron(拜伦)而没有介绍Shelley,因为曼殊没有知道Shelley的伟大。这句话是错的,大概张君只看见《文学因缘》,而没有看见《潮音》和其他曼殊的作品吧。曼殊的介绍师梨,虽然比不上他介绍拜伦的有力,因为他只有《拜伦诗选》,而没有《师梨诗选》,但说他没有知道师梨是冤枉的。曼殊对于欧洲诗人,除拜伦以外,第二个推崇的,就是师梨。”引自柳亚子著:《苏和尚杂谈》,见于《苏曼殊全集·第五卷》,柳亚子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214页。
    47 张定璜撰:《Shelley》,载于1923年9月10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48 张定璜撰:《Shelley》,载于1923年9月10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49 [英]马修·阿诺德著:《雪莱》(Matthew Arnold, "Shelley",in Essay in Criticism, London: Macmillan and Co., Limited,1921, p211.)。阿诺德的这篇文首次发表于1888年1月的杂志《十九世纪》(The Nineteenth Century)上,他认为道顿的雪莱传记充满了过多的对于雪莱行为的辩解和臆测,对传记主人来说并无任何益处。因此,他在文章末总结说,雪莱本人,并不是一个精神完全正常的人(not entirely sane)……现实生活中的雪莱只是一个美丽光辉的幻象(vision of beauty and radiance),没有任何效果,也没有任何的影响。
    50[美]纽曼·怀特著:《雪莱》(Newman Ivey White, Shelley, New York:A.A. Knopf,1940, p417.)。
    51为便于讨论,湖畔诗人的中文译名,采用当代通行的中文译名。
    52徐祖正撰:《英国浪漫派三诗人》,载于1923年9月10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53徐祖正撰:《英国浪漫派三诗人》,载于1923年9月10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54[德]F.施莱格尔著:《雅典娜神殿断片集》,李伯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2页。
    55[英]以赛亚·柏林著:《浪漫主义的根源》,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4页。
    56徐祖正撰:《英国浪漫派三诗人》,载于1923年9月10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57汤姆逊在文中举例说,雪莱经常被看到做一些徒劳无功的小游戏,比如他喜欢玩纸船。这是一种像孩子一样的行为,而不是通常被称作幼稚的活动。也就是说,这是没有目的的琐事,但却是天才儿童独具的充满想象力的探索活动。所以雪莱在生活中,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孩子。参见[英]弗朗西斯·汤姆逊著:《雪莱》(Francis Thompson:Shelley. London:Burns and Oates,1914)。
    58郭沫若撰:《<雪莱的诗>小序》,载于1923年9月10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59郭沫若撰:《<雪莱的诗>小序》,载于1923年9月10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60[美]M·H·艾布拉姆斯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61约翰·斯图尔特·米尔持这种观点。他认为生就的诗人(即天才诗人)与一般人的不同之处,尤其在于他具有与生俱来的强烈情感,极易动情。他详尽描绘了“天才诗人”的画像:他天生有着“细腻的感觉”和“容易激动的机体……这个机体在受到物质或道德的影响时,比一般机体更容易进入愉快或痛苦等各种激动状态……”参见[美]M·H·艾布拉姆斯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0页。
    62罗钢在《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指出,“雪莱的《为诗辩护》是郭沫若美学思想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其中许多观点都被郭沫若所接受。”(罗钢著:《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关于雪莱对郭沫若早期文艺观的形成的影响,已有很多学者专门论及,1991年的《郭沫若学刊》中刊载的顾国柱的《郭沫若与雪莱》以及罗钢在《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一书的《郭沫若前期文艺观与西方浪漫主义》一章中都有深入详细的论述。
    63《雪莱全集·第五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53页。
    64宗白华、田汉、郭沫若著:《三叶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爽。
    65宗白华、田汉、郭沫若著:《三叶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66郭沫若撰:《雪莱年谱·附白》,载于1923年9月10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67郭沫若撰:《雪莱年谱》,载于1923年9月10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68张旭春著:《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中英浪漫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69张旭春著:《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中英浪漫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240页。
    70张旭春著:《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中英浪漫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71张旭春著:《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中英浪漫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72张旭春著:《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中英浪漫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73张旭春著:《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中英浪漫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74张旭春著:《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中英浪漫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245页。
    75张旭春著:《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中英浪漫主义思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76明治天皇(1868—1912年在位)于1912年驾崩,儿子嘉仁继位,改元为大正,是为大正时代。
    77黄醇浩著:《别求新声于异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页。
    78[日]伊藤虎丸著:《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孙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页。
    79[日]伊藤虎丸著:《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孙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4页。
    80[日]伊藤虎丸著:《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孙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6页
    81徐祖正撰:《英国浪漫派三诗人》,载于1923年9月]0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82[美]弗雷德里·波特尔撰:《雪莱的案例》(Frederick A. Pottle:"The Case of Shelley", in M.H. Abrams, ed. English Romantic Poets:Modern essays in Criticis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1970. p293.)。
    83[加]凯伦·韦斯曼撰:《抒情诗人》(Karen Weisman:"The Lyricist", in Timothy Morto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elle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p46.)
    84李任华撰:《雪莱诗中的雪莱》,载于1924年4月《学灯》第6卷第4册第10号。
    85郭沫若撰:《<雪莱的诗>小序》,载1923年9月10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86宗白华、田汉、郭沫若著:《三叶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4-95页。
    87[美]唐纳德·瑞曼等主编:《雪莱的诗与散文》(Dolald H. Reiman and Sharon B. Powers, eds. Shelley'Poetry and Prose, A Norton Critical Edition,2nd 2002, pp304.)
    88李任华撰:《雪莱诗中的雪莱》,载于1924年4月《学灯》第6卷第4册第10号。
    89这首"To a Skylark",李惟建译为《云雀曲》,发表于1928年5月10日《新月》上,该译诗以白话文翻译,讲求韵律,比郭译更加优美流畅,贴近原诗。如其中一句Like a cloud offire;/The blue deep thou wingest,/And singing still dost soar, and soaring ever singest他译为:“飞高些,还要再高起,/像一朵火云的高扬,/你自尘寰踊跃腾起;/在深碧的空中翱翔,一面高飞又歌唱,歌唱又飞扬。显然比郭译更加传神,具表现力。”
    90[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徐式谷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6-7页。
    91[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徐式谷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7页。
    92郭沫若译:《西风颂》,载于1923年9月10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93除了将该诗解读为政治预言诗之外,M.H.艾布拉姆斯在写于1950年代的《相似的微风:一个浪漫主义的隐喻》一文中提出了“风”这一意象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大部分的浪漫主义诗歌中,风不是作为景物或者自然现象的一个特征出现,而是诗人头脑中出现的根本变化的一个媒介(a vehicle for radical changes)。吹起的风(经常是与由冬天到春天的外部变化相关)与以下复杂的主体变化(a complex subjective process)相关:由孤独至集体感的回归:新生;在经历冷漠与死亡般的冬眠之后情绪的复苏;或者在历经想象力枯竭之后的创造力的爆发。因此,在这首诗中,风对于雪莱来说,是灵感的象征和刺激物(stimulus)。雪莱将竖琴比作诗人的心灵,诗歌结尾处风吹竖琴的意象,则正是处于感知状态中的心灵和诗人创作时的心境。[美]艾布拉姆斯撰:《谐和的微风:一个浪漫主义的隐喻》(M.H. Abrams: "The Correspondent Breeze:A Romantic Metaphor", in M.H. Abrams, ed. English Romantic Poets:Modern essays in Criticis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1970.pp37-8.)。
    94[美]拉昂内尔·特里林著:《文学体验导引》,余婉卉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43-244页.特里林在《一首奇特的原始诗——雪莱的《西风颂》中对于该诗有精彩的论述。他认为从思维方式而言,这是一首原始诗。经历着一场精神危机,正处十绝望的边缘的诗人,在穷境下他求助于西风,乞求它给他以狂暴的力量——“豪迈的精灵,化成我吧!”他指出,精灵"spirit"一词源于拉丁文"spiritus",意指呼吸,这个词又源于"spirare",意 指“吹拂”。雪莱是完全按照字面意义把二者联系起来。精神沮丧之时,他祈求重新得到刺激,希望生命的气息吹入他的心田。他运用原始的方法去寻求所向往的东西。原始时代的人们相信语言具有支配事物和宇宙中看不见的力量的能力;诗歌和魔法曾是紧密相连的。《西风颂》就是运用了这种古老的联系。
    95王佐良著:《英国诗史》,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293负。
    96田世昌译:《西风辞》,载于1924年第1期《国学丛刊》。
    97[英]雪莱:《西风颂》,卞之琳(译)编:《英国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0页。
    98田世昌译:《西风辞》,载于1924年第1期《国学丛刊》。
    99田世昌译:《西风辞》,载于1924年第l期《国学丛刊》。
    100田世昌译:《西风辞》,载于1924年第1期《国学从刊》。
    101田世昌译:《西风辞》,载于1924年第1期《国学从刊》。
    102李任华撰:《雪莱诗中的雪莱》,载于第6卷第4册第12号《学灯》。
    103田世昌译:《西风辞》,载于1924年第1期《国学丛刊》。
    194李任华撰:《雪莱诗中的雪莱》,载于《学灯》第6卷第4册第12号。
    105该专号中还有首雪莱的《哀歌》(Lament),译者是成仿吾。该诗在1920年代中后期曾出现过多个译本,将一并归到第三章进行讨论。
    106[英]雪莱夫人撰:《有关1818年诗歌的题记》,见于《雪莱全集·第一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155页。
    107奥尼尔认为,这首诗虽然表现了诗人在面对美景之时所感受到的忧郁,但是诗歌却是以甜蜜的日子收尾,而非诗人的沮丧之情。正是诗歌中所蕴含的在深刻的忧伤背后,还能体现出“回忆中的欣喜”将永远不灭,使这首诗成为了抒情诗的代表作。They might lament-for I am one/Whom men love not,& yet regret/Unlike this day which the Sun/Shall on its cloudless glory set/Will linger, though enjoyed, like joy in memory yet(等我死了,也许会有人哀悼,/正像我,这美丽的一天才消隐,/我欢快的心情立刻就变得/苍老了,发出这违时的呻吟;/尽管他们也哀悼——因为我这人/本为人所不喜——他们绝不致/象对着灿烂的日子那样情深:/因为这一天呵,虽然日已归西,/还会久久留贮的,象回忆中的欣喜。查良铮译,第53页)参见[英]迈克尔·奥尼尔撰:《雪莱的抒情艺术》(Michael O'Neill, "Shelley's Lyric Art", Donald H. Reiman, ed. Shelley's Poetry and Prose, Norton Critical Edition,2002, p620-1)。
    108这两首诗的译名都取自王佐良在《英国诗史》的翻译。他指出,《不朽的兆象》的中心问题是“童年的纯真去了何处?”诗歌写出了天堂景象是无法保持的,但是也不无绝望,因为“最初的感情和最早的回忆”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摧毁的。虽然沉思会对失去免不了会有沧桑之感,也会有更多的成熟和信心。诗歌透露出的是伤感中带有一丝的喜悦。(第248-9)。柯勒律治的《沮丧之歌》中,沮丧是由于失去了想象力。“如今苦难把我压倒在地上,/我不计较欢乐的失丧,/可是呵,每一次苦难来袭/都割断了我天生的专长/——那塑造一切的想象力。”参见王佐良著:《英国诗史》,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268页。
    109原诗出自[英]汤姆司·哈钦森编:《雪莱全集》(Thomas Hutchinson, ed. The Complete Work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7, p557.)。附上查良铮的译诗《在那不勒斯附近沮丧而作》,以供参考:但我没有希望,没有健康,/既没有内在和外在的安谧,/也不似哲人,能够从暝想/获得远贵于财富的“满意”,/自己活在心灵底荣光里;/我没有声誉、爱情、悠闲、煊赫,却见别人为这些所围起——/他们微笑,管生活叫快乐,然而对于我,,呵,这一杯却够苦涩。[英]雪莱:《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0页。
    110[丹麦]勃兰兑斯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徐式谷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页。
    111郭沫若译:《招“不幸”辞》,载于1924年《创造季刊》。
    112原诗出自[英]汤姆司·哈钦森编:《雪莱全集》(Thomas Hutchinson, ed.The Complete Work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7, p557)。附上查良铮的译诗《招苦难》,以供参考:“这一切身外的世相。/象无数傀儡在舞台上/匆匆走过;在你我来看,/这一切都有什么意义?/岂不全是逢场作戏?”[英]雪莱:《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译,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0页
    113郭沫若在该译诗的题注中注明,第一首诗为1816年所作,此处是错误,应为1814年作,随《阿拉斯特》诗集出版于1816年。参见[英]汤姆司·哈钦森编:《雪莱全集》(Thomas Hutchinson, ed. The Complete Work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7,p519.)
    114查良铮在《雪莱抒情诗选》以及江枫在《雪莱全集·第一卷》中,都采用了该题名。
    115[晋]郭象撰、[唐]陆德明音译:《庄子·大宗师》,见于《二十二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缩印浙江书局汇刻本。
    116郭沫若译:《转徒》,载十《创造季刊》1924年。英文原诗出自[英]汤姆司·哈钦森编:《雪莱全集》(Thomas Hutchinson, ed.The Complete Work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7, p633.)。
    117蒋鹤寿撰:《奥英诗人Shelley》,载于1924年5月《小说世界》。
    118郭沫若译:《死》,载于《创造季刊》1924年。英文原诗出自[英]汤姆司·哈钦森编:《雪莱全集》(Thomas Hutchinson, ed.The Complete Work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7, p520.)。
    119介良铮关于该诗的注解。参见[英]雪莱:《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6页。120[英]雪莱:《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6页。
    121译诗引自顾彭年作:《世界的漂泊者》,载于1924年10月的《小说月报》。英文原诗出自[英]汤姆司·哈钦森编:《雪莱全集》(Thomas Hutchinson, ed.The Complete Work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7, p618.)
    1陈铨(1903-1969),又名陈大铨、陈正心,字涛西,主要笔名有涛每、T、唐密。四川富顺人,作家,学者。曾就读于清华大学,1928年出国,先后留学美国和德国,在德国克尔大学哲学院德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归国后,1934年2月起先后在武汉大学、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英文、德文及比较文学。后又于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授,教授德文。
    2徐志摩曾将爱德华·卡朋特的诗歌译作中文:1923年11月21日的《晨报副刊·文学旬刊》上发表的《海咏》译自"By the Shore";1924年12月27日的《晨报副镌》发表的《性的海》译自"The Ocean of Sex"(出自氏著《论民主》Towards Democracy一书)。爱德华·卡朋特(1844-1929):英国社会主义诗人,社会主义哲学家,早期的同性恋活动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重要的社会活动者,参加于1884年由英国具有社会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包括韦伯夫妇、萧伯纳在内成立的社会主义团体费边利(Fabian Society),后来加入英国工党(Labor Party)。与惠特曼、泰戈尔过从甚密。代表作《文明:原因和治疗》(Civilisation:Its Cause and Cure,1889)、《“中间”性》(The Intermediate Sex,1912)等。
    3[英]爱德华·卡朋特、乔治·巴勒费尔德著:《诗人雪莱的心理》(Edward Carpenter & George Barnefield:The Psychology of The Poet Shelley,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 pp7-8.)。
    4陈铨(署名涛每)撰:《诗人雪莱的心理》,载十《清华文艺》1925年10月第1卷第3号。陈铨在文章中指出,弗洛伊德理论研究,在欧美已经很新,在中国更不必说了。对于该理论的应用,他看到的只有潘光旦在《妇女杂志》上作有一篇《冯小青》:“他用心理学研究这位女诗人一生遭际感发,都由性的方面未得自然发展。她嫁与一位惧内的士人,受大妇的虐待,男女正当的恋爱不能发展,于是趋而入歧途。起初与杨夫人很好,颇带同性恋爱的色彩,后来仍不满意,遂再变而为‘影恋’——就是恋爱自己。读完他那篇文章之后,我们对于冯小青的作品,容易了解,对十她的遭际,也表无限同情。”
    5陈铨(署名涛每)撰:《诗人雪莱的心理》,载于《清华文艺》1925年10月第1卷第3号。
    6陈铨(署名涛每)撰:《诗人雪莱的心理》,载于《清华文艺》1925年10月第1卷第3号。
    7陈铨(署名涛每)撰:《诗人雪莱的心理》,载十《清华文艺》1925年10月第1卷第3号。
    8按:雪莱在《麦布女王》中关于婚姻的态度,是受到葛德文无政府主义的影响,因此反对一切的制度束缚。雪莱从女性角度出发,所呼吁“为何男自由,女子为奴隶?”,表明他接受了英国当时女权主义的观点,主张男女平等。将爱情看作“同情”是雪莱关于爱的理解,他在《论爱》一文中主张,“爱”表达的是一种人间相互的理解与融合,是精神的共振、情感的共鸣,是人间的共同感受和共同体验。《诗人雪莱的心理》一文的作者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只是对雪莱解读的一种。
    9陈铨(署名涛每)撰:《诗人雪莱的心理》,载于《清华文艺》1925年10月第1卷第3号。
    10陈铨(署名涛每)撰:《诗人雪莱的心理》,载于《清华文艺》1925年10月第1卷第3号。
    11孙席珍(1906—-1984):作家,教授,浙江绍兴人。6岁时因家遭火灾焚毁,全家迁往上海,在上海小学毕业后随姐入芜湖萃文中学。1922年,进北京大学并任《晨报副刊》校对,
    与赵景深、焦菊隐、于毅夫、蹇先艾等组织绿波社,编辑《京报文学周刊》。后曾在郭沫若领导下负责主编南昌版《革命军日报》,曾参加南昌起义,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后历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师范学院等学校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
    12孙席珍撰:《雪莱生活·序》,见于孙席珍编,《雪莱生活》,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1页。
    13孙席珍编著:《雪莱生活》,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2页。
    14孙席珍编著:《雪莱生活》,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3页。
    15孙席珍编著:《雪莱生活》,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3页。
    16按:此处可能是的误印,应为Aestheticism,意为唯美主义,耽美主义。
    17孙席珍编著:《雪莱生活》,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68-69页。
    18孙席珍编著:《雪莱生活》,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70-71页。
    19《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20周作人撰,《诗人席烈的百年忌》,载于1922年7月18日《晨报副刊》。
    21参见[英]爱德华·卡朋特、乔治·巴勒费尔德著:《诗人雪莱的心理》(Edward Carpenter & George Barnefield:The Psychology of The Poet Shelley,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 pp91.).
    22参见[英]爱德华·卡朋特、乔治·巴勒费尔德著:《诗人雪莱的心理》(Edward Carpenter & George Barnefield:The Psychology of The Poet Shelley,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 pp92.).
    23孙席珍编著:《雪莱生活》,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35页。
    24孙席珍编著:《雪莱生活》,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37-39页。
    25孙席珍编著:《雪莱生活》,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53-54页。
    26徐祖正将Shelley译为许丽,在文中称,文中对雪莱生平的介绍,主要依据的是道顿教授作的《雪莱传记》(Percy Bysshe Shelley by Edward Dowden)。这本传记是他在邮局花了“重重的进口税,定价只有十二先令,而我一共计算化了差不多墨银九元才能领到一本。”
    27徐祖正撰:《致玛丽》,见于《语丝》1926年3月第70期。
    28赵景深(1902-1985):祖籍四川宜宾,生于浙江丽水。作家,翻译家,出版家。1930年至1951年担任北新书局总编辑。曾翻译安徒生、契诃夫、屠格涅夫的作品。1949年始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著有《中国小说论集》等著作。
    29赵景深撰:《雪莱不是美丽的天使》,见于《小说月报》1928年1月第19卷第1期。
    30[美]克莱蒙特·丹巴撰:《序言》(Clement Dunbar:"Introduction",in A Bibliography of Shelley Studies:1823-1950,Dawson,1976,p xlv.).
    31[美]马克·吐温撰:《为哈丽雅特·雪莱声辩》,孙郦译,见于《马克·吐温·十九卷集》,第17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页
    32[美]马克·吐温撰:《为哈丽雅特·雪莱声辩》,孙郦译,见于《马克·吐温·十九卷集》,第17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3页。
    33[美]马克·吐温撰:《为哈丽雅特·雪莱声辩》,孙郦译,见于《马克·吐温·十九卷集》,第17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3页。
    34[美]马克·吐温撰:《为哈丽雅特·雪莱声辩》,孙郦译,见于《马克·吐温·十九卷集》,第17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9页。
    35梁遇春译:《论雪莱》,见于《北新》1929年第3卷第11号。
    36梁遇春译:《论雪莱》,见于《北新》1929年第3卷第14号。
    37参见[英]莱斯利·豪森编:《雪莱至哈丽特的遗信》(Leslie Hotson:Shelley's Lost Letters to Harriet,London:Faber & Faber Limited.1930)
    38饶余威撰:《雪莱至其妻哈丽特的信》,载于《清华周刊》1930年第1期.
    39饶余威撰:《雪莱至其妻哈丽特的信》,载于《清华周刊》1930年第1期。
    40饶余威译:《雪莱至其妻哈丽特的信》,载于《清华周刊》1930年第2期。
    41卞之琳撰:《开讲英国诗想到的一些体验》,见于《卞之琳文集·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18页。
    42梁实秋著:《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
    43载于《朝华》1930年第3期。
    44载于《大夏期刊》1931年第2期。戈宝全,即戈宝权(1913-2000):江苏东台人。翻译家。曾就学于上海大夏大学,进《时事新报》任编辑。1935年赴苏联,曾担任《大公报》驻莫斯科记者。解放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贝,从事中外文学关系和文学翻译史方面的研究,曾翻译普希金、高尔基等人的作品。
    45载于《现代学生》1932年第7期。
    46载于《光华大学半月刊》1933年第2期。刑光祖:1917年出生于江苏江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后至台湾,任教于台湾大学,著有《光祖的诗》、《中国的神话》、《中国的戏剧》、《中国艺术导言》等著作。
    47载于《新时代月刊》1933年10月1日诗的专号。
    48载于《黄钟》1933年第34期。译者附记中·认为,雪莱是“以大胆无畏的,非正教的意见著名”的诗人,这首诗“颇有宣传之嫌,近乎口号”。
    49梁宗岱的译诗载于《人间世》1934年第15期。周而复译为《对月》,载十《白地》1935年12月第3期。
    50雪莱也认为这是自己最好的诗作,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曾说,“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我最好的诗”。参见邵洵美撰:《译者序》:见于[英]雪莱:《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邵洵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页。
    51[英]雪莱撰:《原序》,见于[英]雪莱:《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邵洵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2页。
    52《雪莱全集·第七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28页。
    53关于冥王究竟是什么人,究竟是不是朱比特的儿子,批评家们有许多讨论。邵洵美在序言中认为,冥王就是朱比特生下来的一个神奇的怪物,那一位来去无形的可怕的精灵,因为他本身是朱比特的反应,所以不具有身形。参见《译者序》:见于[英]雪莱:《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邵洵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0-11贝。
    54[英]雪莱夫人撰:《雪莱夫人<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说明》,见于[英]雪莱:《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邵洵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31页。
    55冯恩荣,现存的介绍文献并不多,他在30年代曾经是广州岭南大学(现中山大学)的学生,后留美,归国后在岭南大学教授西方哲学,曾于1935年出版《全盘西化的意义》、《关于全盘西化论的比较方法》等书。
    56冯恩荣撰:《雪莱的恋爱故事》,载于1931年《南风》第5卷第1期。
    57冯恩荣撰:《雪莱的恋爱故事》,载于1931年《南风》第5卷第1期。
    58冯恩荣撰:《雪莱的恋爱故事》,载十1931年《南风》第5卷第1期。
    59冯恩荣撰:《雪莱的恋爱故事》,载于1931年《南风》第5卷第1期。
    60冯恩荣撰:《雪莱的人生哲学》,载于1932年《南风》第6卷第1期。
    61冯恩荣撰:《雪莱的人生哲学》,载于1932年《南风》第6卷第1期。
    62冯恩荣撰:《雪莱的人生哲学》,载于1932年《南风》第6卷第1期。
    63冯恩荣撰:《雪莱的人生哲学》,载于1932年《南风》第6卷第l期。
    64冯恩荣撰:《雪莱的人生哲学》,载于1932年《南风》第6卷第1期。
    65冯恩荣撰:《雪莱的人生哲学》,载于1932年《南风》第6卷第1期。
    66冯恩荣撰:《雪莱的人生哲学》,载于1932年《南风》第6卷第l期。
    67《雪莱的反抗精神》,载于1937年《文学》第8卷1期新诗专号。
    68参见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上海: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页。
    69参见张定璜:《Shelley》,载于1923年9月10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
    70鹤见佑辅是当时日本知名的作家和评论家,散文集《思想·山水·人物》中的章节曾被鲁迅译为中文。他的《明日中天:拜伦传》一书参考了法国传记作家莫洛亚写的《拜伦传》(1930),同时也参考了托马斯·穆尔等人写的拜伦传记。
    71该文载于1935年的《黄钟》第7卷第5期上,译者署名开元。开元是沈启无(1902-1969) 的笔名,江苏淮阴人,诗人,学者,与俞平伯、废名、江绍原并称“周作人四大弟子”。著有《闲步庵随笔》、《筹夜笔记》、《风俗琐记》等作品。《纯情诗人雪莱》一文大略的介绍了雪莱的一生。其中有一些细节的错误。如将雪莱和拜伦的年纪弄错了,在两人见面的1816年,雪莱应该是24岁(出生于1792年),拜伦应该是28岁(出生于1788年)。并且拜伦和克莱尔一夜情生下的是女儿而不是儿子。
    72[日]鹤见佑辅撰:《纯情诗人雪莱》,开元译,载于1935年《黄钟》第7卷第5期。
    73陈希孟撰:《拜伦与雪莱》,载于1933年10月《新时代月刊·诗的专号》。
    74陈希孟撰:《拜伦与雪莱》,载于1933年10月《新时代月刊·诗的专号》。
    75陈希孟撰:《拜伦与雪莱》,载于1933年10月《新时代月刊·诗的专号》。
    76该信写于1812年6月。这本小册子的大部分在审查是都被销毁了,其中雪莱送给友人的75册,其中有一本被保存下来,现在收藏在位于英国牛津的勃德里恩图书馆(The Bodleian Library)内。参考Richard Holmes:Shelley:The Pursuit, London:Harper Perennial,1994, pp154-6.
    77梁实秋译(署名灵雨)撰:《雪莱拥护人权与自由的一封公开信》,载于1936年的《自由评论》的第14期。
    78梁实秋译(署名灵雨)撰:《雪莱拥护人权与自由的一封公开信》,载于1936年的《自由评论》的第14期。
    79梁实秋译(署名灵雨)撰:《雪莱拥护人权与自由的一封公开信》,载于1936年的《自由评论》的第14期。
    80梁实秋译(署名灵雨)撰:《雪莱拥护人权与自由的一封公开信》,载于1936年的《自由评论》的第14期。
    1因未能找到1920年版,文中引用为1927年版。文中引用到的王靖《自序》,张静庐《序一》,王无为《序二》三篇文章,都出自该《英国文学史》书中。三篇序言均为单贝,未加页码,特此说明。
    2除此之外,另有两卷附录,分别为美国文学家小史和丹麦文学小史。
    3王靖著:《英国文学史》,上海:泰东书局,1927年版,第74页。
    4王靖著:《英国文学史》,上海:泰东书局,1927年版,第75贝。
    5王靖著:《英国文学史》,上海:泰东书局,1927年版,第75页。雪莱的代表作Ode to the Skylark,早在1913年就由叶中冷翻译为中文《致云雀》,发表在《华侨杂志》第3期上,属于最早被译为中文的雪莱短诗中的一首。郭沫若后来将其译为《云鸟曲》,发表在1923年9月《创造》季刊第一卷第四期雪莱纪年号上。李惟建又将其译为《云雀曲》,发表于1928年5月10日《新月》。此处王靖引用也许为未公开发表的译本。
    6据笔者考证,Howes的"English literature"全名应为A primer of English literature,1924年再版时名为A Brief English Literature (Boston:New York:D.C. Heath & co)。另外儿本文学史分别为:F. V. N. Painter的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 (Chicago,I11.:Benj. H. Sanborn,1906), William J. Long所作的英国文学的教科书English Literature (Boston, IL:Ginn and Co.,1919)以及 Stopford Brooke的 English literature (London:Macmillan and Co.,1880)。
    7欧阳兰编:《英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27年年版,第1-2页。
    8欧阳兰编:《英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27年年版,第142-143页。
    9虽然并无资料直接证明王氏和欧阳氏都曾经受到过泰纳的影响。但是,泰纳文艺理论是19世纪-20世纪最主流的理论,也于1920年代被译介到中国。据《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中的记载,周全平的《滕(丹纳)底科学的批评》(选自《文艺批评浅说》,周全平著,商务印书馆,1927年8月出版)、布轮退耳著,和原载于《小说月报》(第19卷第4号,1928年4月10日出版)的陈泓译的《批评家泰纳》和陈鸿的《泰纳重要著作梗概》等文章,都是对泰纳以及其文艺理论的介绍。值得指出的是,1930年2月创刊于上海,由文艺研究社 编辑,鲁迅担任主编的第一期也是唯一一期的《文艺研究》中,傅东华译泰纳的《英国文学史绪论》是第一篇。并且还将泰纳(taine)的铜版画载于插图的首页。这期刊物涵盖了包括鲁迅翻译的俄国普利汉诺夫的《车勒芮绥夫斯基的文学观》、陈望道翻译的日本平林初之辅的《自然主义底理论的体系》、冯雪峰翻译的匈牙利玛察的《现代欧洲无产阶级文学底路》及以“洛扬”为笔名翻译的日本岗泽秀虎的《关于在文学史上的社会学的方法》、韩侍桁翻译日本唐木顺三的《芥川龙之介在思想史上的位置》在内的多篇重要文艺理论文章。
    10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第236-237页。
    11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第236-237页。
    12曾虚白(1895-1994),江苏常熟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28年与其父曾朴创办真美善书店,主编《真美善》杂志。除了这本英国文学史之外,曾虚白还曾编纂了《汉译东西洋文学作品编目》第一回,由蒲梢修订,于1929由上海真美善书店发行。书中收入的作品至民国18年3月31日止,以国别顺序排列,收录书籍。在第1页的编历中,编者指出,“译本取舍之标准,以原作之价值为准”。在英国作品一览中,收入了包括《雪莱诗选》,郭沫若,泰东;《雪莱的情诗》,刘大杰,光华:《雪莱选集》,郭沫若,创造等条目。
    13徐蔚南撰:《ABC丛书发刊旨趣》,见于曾虚白《英国文学ABC》的书内扉页。
    14曾虚白著:《英国文学ABC》,上海:真善美书社,1928年版,第67页。
    15曾虚白著:《英国文学ABC》,上海:真善美书社,1928年版,第67页。
    16曾虚白著:《英国文学ABC》,上海:真善美书社,1928年版,第73页。
    17曾虚白著:《英国文学ABC》,上海:真善美书社,1928年版,第74页
    18曾虚白著:《英国文学ABC》,上海:真善美书社,1928年版,第75页
    19 Frederic Sefton Delmer为德国柏林大学英国文学教授,所著文学史为English Literature from Beowulf to Bernard Shaw,1913年由Adamant Media Corporation传播。
    20[德]Frederic Sefton Delmer:《英国文学史》,林惠元译,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317页。
    21[德]Frederic Sefton Delmer:《英国文学史》,林惠元译,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317页。
    22[德]Frederic Sefton Delmer:《英国文学史》,林惠元译,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317页。
    23[德]Frederic Sefton Delmer:《英国文学史》,林惠元译,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315页。
    24[德]Frederic Sefton Delmer:《英国文学史》,林惠元译,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第320页。
    25韦丛芜(1905-1978):安徽霍邱人,作家韦素园的胞弟,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曾在鲁迅的倡导下,与并与曹靖华、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等人在鲁迅的倡导下,创办了“未名社”,同时主编《燕大月刊》,创办《莽原》半月刊。1929年大学毕业后,去上海从事翻译工作。先后出版了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罪与罚》,蒲宁的《新的梦》,《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品。
    26[英]埃德蒙·格斯(Edmund Gosse)等:《.插图英国文学史》,韦丛芜译,北京:北平未名出版部,1930年版,第36页。
    27[英]埃德蒙·格斯(Edmund Gosse)等:《.插图英国文学史》,韦丛芜译,北京:北平未名出版部,1930年版,第36页。
    28[英]埃德蒙·格斯(Edmund Gosse)等:《.插图英国文学史》,韦丛芜译,北京:北平未名出版部,1930年版,第38页。
    29徐名骥除撰写《英吉利文学》外,还曾翻译过安徒生童话以及王尔德的作品。
    30徐名骥著:《英吉利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28页。
    31徐名骥著:《英吉利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29页。
    32本书在2010年由长春吉林出版集团冉版,在题为《一室乾坤大,千秋月旦尊》的序中陆建德先生对这一部分进行了讨论。他认为金东雷在这部文学史中,时时流露出进步的倾向,但是对法国大革命如此的评价,不大会出现在英国人写的本国文学史中。
    33金东雷著:《英国文学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73页。
    34金东需著:《英国文学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73页。
    35作者在268-275页的注解中表明,本章参考了H.B.Forman编的Complete Works of Shelley、 Forman编的Poetical Works以及Dowden的Life of Shelley
    36金东雷著:《英国文学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74页。
    37金东雷著:《英国文学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73页。
    38事实上,当时许多的学者都曾将雪莱与唐代的诗人相比。苏曼殊在《与高天梅书》、《断鸿零雁记》和《燕子龛随笔》中,曾经将雪莱比作唐朝的李贺和李商隐。刘大杰在《雪莱小传》(选自其编的《雪莱的情诗》,上海;光华书局,1926年7月出版)一文中,也认为雪莱的诗,和李煜的小令,王维、李白等人的诗一样“含有神妙的情绪”。
    39金东需著:《英国文学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75页。
    40[英]埃德蒙·格斯(Edmund Gosse)等:《插图英国文学史》,韦丛芜译,北京:北平未名出版部,1930年,第38页。
    41金石声编:《欧洲文学史纲》,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年版,第312-313。
    42张资平著:《文艺史概要》,武汉:时中书社,1925年,第37贝。
    43本书于1929年2月改名为《欧洲文艺思潮概论》再次书版,至1947年,共印行6版。
    44除了沈端先的这本《欧洲近代文艺思潮论》以外,还曾经出现了很多本名称类似的关于欧洲近代文艺的书籍。茅盾署名忆秋生,于1924年12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忆秋生的《欧洲最近文艺思潮》,1931年11月再版。本书出版之前,曾于1924年2月开始在《小说世界》上连载。这本关于欧洲文学史的书,译自日本学者宫岛新三郎。宫岛的这本关于欧洲现代文学的著作,在中国可谓引起了众多译者的兴趣。除了忆秋生的译本之外,还有瞿然与张伯符的两个译本。而张伯符的翻译名为《欧洲近代文艺思潮》,归作王云五作总编纂的万有书库,同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于1924年12月出版。在本书中,作者并末指明此书为译本,然而从与忆秋生的译本的目录与内容的比对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瞿然的译本由宫岛新三郎本人作序,于1930年由上海现代书局出版。45侍桁(1908—1987):原名韩云浦,天津人。1930年参加左联,1931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后曾担任编译、中央通讯社特约战地记者、重庆文风书局总编等职。30年代曾写作大量的文艺批评文章,有《文学评论集》、《参差集》、《浅见集》等出版,曾参加过“大众文艺”、“第三种人”等问题的论争。曾翻译过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之主潮》,1935-1937年由商务出版社出版。1949年后历任齐鲁大学教授、上海编译所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译,专门从事文学翻译。
    46刘岸伟在所著的《小泉八云与近代中国》一书中,对于小泉八云与30年代中国文坛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47孙氏在跋中提到,他将《文学的解释》中的华资华斯、率勒律己、拜伦、雪莱、济慈五篇,集合起来题为《英国浪漫诗人》,预告将由亚细亚书局出版。但是笔者并末找到此书,疑为最终并未出版。
    48孙席珍著:《近代文艺思潮》,北平:北平文艺出版社,1932年,第49页。
    49茅盾著:《西洋文学通论》,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第49-50。
    50沈起予(1903-1970),重庆巴县人,左翼作家,翻译家。1932年参加“左联”,是发起人之一。曾出版小说集《火线内》、《残碑》等,翻译过法国作家左拉的《酒场》。历任《光明》半月刊主编,《新蜀报》、《新民晚报》副刊编辑,上海群益出版社主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理事。
    51在《原著者序》中,作者指出本书成书于1908年,而于1923年进行修订。写作此书的目的“不特是党的高等学校文学部的听讲者”所需要,“亦是努力自修的人们”所需要。沈起予译:《原著者序》,见于[匈牙利]弗里契著:《欧洲文学发达史》,沈起予译,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版,第Ⅲ页。
    52沈起予译:《原著者序》,见于[匈牙利]弗里契著:《欧洲文学发达史》,沈起予译,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版,第Ⅲ页。
    53[匈牙利]弗里契著:《欧洲文学发达史》,沈起予译,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版,第168页。
    54[匈牙利]弗里契著:《欧洲文学发达史》,沈起予译,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版,第185页。
    55[匈牙利]弗里契著:《欧洲文学发达史》,沈起予译,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版,第189页。
    56[匈牙利]弗里契著:《欧洲文学发达史》,沈起予译,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版,第190页。
    57朱应会:最早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译者,与朱应淇一起,曾翻译了《马克斯的工资价格及利润》、《马克斯的伦理概念》等著作,1927年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后翻译了德国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家柯诺的《马克思的民族社会及国家概念》和《马克思的家族发展过程》两书,由上海泰东书局分别于1928年和1935年出版。
    58胡仲持(1900-1968):浙江上虞人。字学志,笔名仲持、宜闲等。编辑、翻译家。胡愈之之弟。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后担任《申报》国际版主笔。解放后任职《人民日报》。译有《世界文学史话》、《愤怒的葡萄》、《森林里的悲喜剧》、《月亮下去了》、《白痴》、《俄岁斯母亲》(合译)等。
    59稚吾:云南姚安人,翻译家。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曾翻译过赛珍珠的《大地》,1936年由上海启明书局出版。
    60[美]约翰·玛西著:《世界文学史》,由稚吾译,上海:上海书局,1935年版,第338贝。
    61[美]约翰·玛西著:《世界文学史》,由稚吾译,上海:上海书局,1935年版,第337页。
    62[美]约翰·玛西著:《世界文学史》,由稚吾译,上海:上海书局,1935年版,第337页。
    63李菊休、赵景深编:《世界文学史纲》,上海:亚西亚书局,1933年版,第359页。
    64梁实秋著:《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65梁实秋著:《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66胡梦华撰:《英国诗人雪莱之道德观》,载于《学灯》1924年3月24日。
    67这篇文章由梁遇春翻译,连载发表于1926年第3卷第11、14号的《北新》上
    68胡梦华撰:《英国诗人雪莱之道德观》,载于《学灯》1924年3月24日。
    69[英]雪莱:《麦布女王》,江枫译,见于《雪莱全集·第三卷》,江枫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89页。
    70胡梦华撰:《英国诗人雪莱之道德观》,载于《学灯》1924年3月24日。
    71徐祖正撰:《致玛丽》,载于《语丝》1926年3月第70期。
    72徐祖正撰:《致玛丽》,载于《语丝》1926年3月第70期。
    73“莫小姐”是“莫拉尔小姐”(moral)的简称,意为道德。除了“莫小姐”,也有穆姑娘的说法。参考罗厚立撰:《历史记忆中抹去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见于《读书》,1999年第5期。
    74宗白华、田汉、郭沫若著:《三叶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75[英]以赛亚.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139页。
    76[英]以赛亚.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77赵景深撰:《雪莱不是美丽的天使》,载于1928年《小说月报》第19卷第1期。
    78于赓虞撰:《<雪莱的婚姻>小引》载1932年3月《青年界》第2卷第1期。
    791911-1930年的现代杂志上,在《新青年》、《晨报副刊》、《妇女杂志》等儿个刊物上出现了几场关于爱情的引人注目的讨论。参加讨论的包括胡适、鲁迅、周作人等名人。
    80[美]李欧梵著:《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上海: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81沈从文著:《记丁玲》,长沙:岳麓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页。
    82梁实秋著:《谈徐志摩》,远东图书公司,台北:1976年版,第35页。
    83梁实秋著:《谈徐志摩》,远东图书公司,台北:1976年版,第36页。
    84胡适撰:《追悼志摩》,载于1931年《新月》志摩纪念特刊。
    85赵遐秋编:《新月诗魂》,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317-318页。
    86赵遐秋编:《新月诗魂》,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317-318页。
    87[美]白璧德著:《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35页。
    88[美]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35页。
    89温源宁(1899-1984):广东陆丰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法学硕士。1925年开始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担任教授。1935年起,与林语堂、姚克等人合编英文月刊《天下》。是最早.在国内介绍艾略特和劳伦斯的学者。后定居台湾。
    90温源宁著:《不够知己》,江枫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303页。
    91查良铮(译)编:《雪莱抒情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48页。
    92温源宁著:《不够知己》,江枫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303页。
    93卞之琳著:《卞之琳文集·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页。
    94吴宓撰:《徐志摩与雪莱》,载于《宇宙风》1936年3月1日第12期。
    95吴宓著:《欧都杂诗》,见于《吴宓诗集》,吴学昭整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31-232页。
    96吴宓撰:《徐志摩与雪莱》,载于《宇宙风》1936年3月1日第12期。
    97毛彦文即为吴宓所谓的“我所追求眷恋的Mary"最终嫁给了比自.己大20多岁的前国务总理熊希龄。这对吴必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在《空轩诗话》后自题诗两首,以寄托悲痛心情——“渐能至理窥人天,离合悲欢各有缘。侍女吹笙引凤去,花开花落自年年。”“殉道殉情对帝天,深心微笑了尘缘。闭门我自编诗话,梅蕊空轩似去年”。参见吴宓:吴宓:《吴宓诗话》,吴学昭整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89页。并且,他坚持自己的观点:“道德乃真切之情志,恋爱亦人格之表现”。参见吴宓著:《吴宓诗话》,吴学昭整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6页。
    98于赓虞撰:《风雨之夜》,见于《于赓虞诗文辑存》,解志熙、王金枝编校,洛阳: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99夏爵蓉撰:《论“恶魔派”诗人于庚虞》,载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2期。
    100参考解志熙撰:《孤独的行吟与独特的思考——“恶魔诗人”于庚虞的诗与诗论》,见于《于庚虞诗文辑存》,解志熙、王金枝编校,洛阳: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1于赓虞撰:《<雪莱的婚姻>小引》,载于《青年界》1932年3月第2卷第1期。
    102于赓虞撰:《<雪莱的婚姻>小引》,载于《青年界》1932年3月第2卷第1期。
    103解志熙撰:《孤独的行吟与独特的思考——“恶魔诗人”于庚虞的诗与诗论》,见于《于庚虞诗文辑存》,解志熙、王金枝编校,洛阳: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贞。
    104于赓虞撰:《<雪莱的婚姻>小引》,载于《青年界》1932年3月第2卷第1期。
    [1][德]Frederic Sefton Delmer著.林惠元译.英国文学史[M].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
    [2][德]F.施莱格尔著.李伯杰译.雅典娜神殿断片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3][德]亨利希·海涅著.薛华译.浪漫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法]安·莫洛业著.魏华灼译.雪莱传[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5][法]安·莫洛亚著.谭立德、郑其行译.雪莱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6][丹麦]勃兰兑斯著.徐式谷等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四分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7][古希腊]柏拉图著.杨绛译.斐多:柏拉图对话录[M].北京:中国国家广播出版社,2006年.
    [8][美]艾略特著.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G].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9][美]白璧德著.孙宜学译.卢梭与浪漫主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美]博尔顿著.林楚平、陈树培译.雪莱情史[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11][美]哈罗德·布鲁姆著.吴琼译.批评、正典结构与预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2][美]哈罗德·布鲁姆著.徐文博译.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3][美]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14][美]雷纳·韦勒克著.杨岂深、杨自伍译.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二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5][美]莱昂内尔·特里林著.余婉卉等译.文学体验导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
    [16][美]李欧梵著.王宏志等译.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M].上海:新星出 版社,2005年.
    [17][美]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8][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9][美]雅克·巴尊著.侯蓓译.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0][美]约翰·玛西著.由稚吾译.世界文学史[M].上海:上海书局,1935年.
    [21][日]北冈正子著.何乃英译.摩罗诗力说材源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22][日]藤井省三著.陈福康编译.鲁迅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23][日]竹内好著.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近代的超克[M].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24][日]伊藤虎丸著.孙猛、徐江、李冬木译.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日]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M].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26][匈牙利]弗里契著.沈起予译.欧洲文学发达史[M].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
    [27][英]埃德蒙·格斯.韦丛芜译..插图英国文学史[M].北京:北平未名出版部,1930年.
    [28][英]保罗·约翰逊著.杨正润等译.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9][英]L.M.罗赛蒂著.陈琳译.雪莱夫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30][英]利里安·弗斯特著.李今译.浪漫主义[M].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年.
    [31][英]玛里琳·巴特勒著.黄梅、陆建德译.浪漫派、叛逆者、反动派:1760年—1830年英国文学及其背景[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32][英]威廉·葛德文著.何慕李译,关在汉校.政治正义论·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33][英]雪莱著.郭沫若译.雪莱诗选[G].上海:泰东图书局,1932年.
    [34][英]雪莱著.伍蠡甫译.诗辩[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35][英]雪莱著.徐迟译.明天[M].桂林:雅典书屋,1943年
    [36][英]雪莱著.方然译.沈茜[M].重庆:新地出版社,1944年.
    [37][英]雪莱著.邵洵美译.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38][英]雪莱著.汤永宽译.钦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9][英]雪莱著.杨熙龄译.希腊[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
    [40][英]雪莱著.查良铮编译.雪莱抒情诗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41][英]雪莱著.杨熙龄译.雪莱抒情诗选[G].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42][英]雪莱著.徐文惠、杨熙龄译.雪莱散文[M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43][英]雪莱著.邵洵美译.麦布女王——一首哲理诗,并附注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44][英]雪莱著.杨熙龄译.雪莱政治论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45][英]雪莱著.王科一译.伊斯兰的起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
    [46][英]以赛业·伯林.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浪漫主义的起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47]陈国恩著.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48]陈绍伟编.中国新诗集序跋选[G].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
    [49]陈思和编.陈思和自选集[G].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50]陈思和著.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51]陈思和著.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52]高伟光著.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53]葛桂录编.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54]郭浩帆著.中国近代四大小说杂志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
    [55]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一)[M].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
    [56]黄醇浩著.别求新声于异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57]贾植芳,陈思和编.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8—1937)[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8]姜涛著.“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9]江弱水著.中西同步与位移——现代诗人丛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60]金东雷著.英国文学史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61]金石声编.欧洲文学史纲[M].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年.
    [62]茅盾著.西洋文学通论[M].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
    [63]解志熙,王文金编.于庚虞诗文辑存[G].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64]蓝棣之编.新月派诗选[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65]陆建德著.麻雀啁啾[M].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66]李菊休、赵景深编.世界文学史纲[G].上海:业西亚书局,1933年.
    [67]梁实秋著.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68]梁实秋著.谈徐志摩[M].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76年.
    [69]刘大杰编.雪莱的情诗[M].上海:光华书局发行,1926年.
    [70]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71]刘介民著.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72]柳亚子编.苏曼殊全集[G].上海:北新书局,1928年.
    [73]龙泉明著.中国新诗的现代性[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年.
    [74]罗钢著.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75]罗钢著.历史汇流中的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3年.
    [76]欧阳兰编.英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部,1927年.
    [77]钱钟书著.七缀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78]钱理群著.周作人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
    [79]商金林编.朱光潜批评文集[G].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80]申丹编.欧美文学论丛(第一辑)[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81]沈从文著.记丁玲[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2年.
    [82]苏曼殊著,刘斯奋笺注.苏曼殊诗笺注[G].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83]孙席珍编著.雪莱生活[M].上海: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
    [84]孙席珍著.近代文艺思潮[M].北平:北平文艺出版社,1932年.
    [85]田汉著.三叶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86]王建开著.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03年
    [87]王靖著.英国文学史[M].上海:泰东书局,1927年.
    [88]王中忱著.越界与想象:20世纪中国、日本文学比较研究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89]王佐良著.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90]王佐良编.英国诗选[G].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91]王佐良著.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年.
    [92]温源宁著.江枫译.不够知己[M].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
    [93]伍蠡甫等编.西方文论选[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
    [94]徐名骥著.英吉利文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95]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G].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96]徐学庸著.灵魂的奥德赛:柏拉图的<费多篇>[M].台北:长松文化兴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97]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G].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98]赵瑞蕻著.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99]叶正渤著.叶玉森甲骨学论著整理与研究[M].北京:线装书局,2008年.
    [100]曾虚白著.英国文学ABC[M].上海:真善美书社,1928年.
    [101]张旭春著.政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政治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102]张耀之著.雪莱[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3]张资平著.文艺史概要[M].武汉:时中书社,1925年.
    [104]朱自清著.新诗杂话[M].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105]宗白华、田汉、郭沫若著.三叶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6][德]马克思、恩格斯著.[苏]里夫希茨·米编.曹葆华译.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二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
    [107][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108]卞之琳文集[G].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109]卞之琳译文集[G].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0]创造季刊合订影印本[G].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
    [111]郭沫若全集·第十五卷[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112]江枫主编.雪莱全集[G].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3]鲁迅全集·第一卷[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14]柳亚子编.苏曼殊全集[G].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115]茅盾文集[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16]南社小说集[G].上海:文明害局,1917年
    [117]王佐良文集[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118]徐志摩文集[G].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119]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三[G].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120]施蛰存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作品集[G].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121][晋]郭象撰、[唐]陆德明音译.庄子·大宗师》[M].见于《二十二子》[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缩印浙江书局汇刻本
    [122][美]马克·吐温撰.孙郦译.为哈丽雅特·雪莱声辩[G].《马克·吐温·十九卷集,第17卷[G].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3]雪莱、威志威士及其他[J].新月,1929年第2卷第6号
    [124]雪莱的反抗精神[J].文学.1937年8卷1期新诗专号
    [125]陈希孟.拜伦与雪莱[J].新时代月刊.1933年10月1日诗的专号第5卷第4期
    [126]丁宏为.华兹华斯与葛德文:“一场大病”[J].欧美文学论丛(第一辑)》
    [127]冯恩荣.雪莱的人生哲学[J].《南风》.1932年第6卷第1期
    [128]高旭东.鲁迅与雪莱[J].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
    [129]戈保全译.音乐,当柔和的声音消逝了[J].大夏期刊.1931年第2期
    [130]郭沫若.<雪莱的诗>小序[J].创造季刊1923年2月第1卷第4期
    [131]郭沫若.雪莱年谱[J].创造季刊1923年2月第1卷第4期
    [132]宏徒.诗人雪莱[N].小说月报.1927年3月第18卷第3号
    [133]郝淑菊译.无常[J].朝华.1930年第3期
    [134]郝淑菊译.招不幸[J].朝华.1930年第3期
    [135]胡梦华.英国诗人雪莱之道德观[N].学灯.1924年3月12、13日(连载)
    [136]梁实秋译(署名灵雨).雪莱拥护人权与自由的一封公开信[N].自由评论.1936年第14期
    [137]李任华.雪莱诗中的雪莱[N].学灯.]924年4月10、11、12日(连载)
    [138]罗厚立,历史记忆中抹去的五四新文化运动[J].读书.1999年第5期
    [139]曼声译.新年:译雪莱的诗[N].京报副刊.1926年1月5日第375期
    [140]梁遇春译.论雪莱[N].北新.1929年第三卷11号和14号(连载)
    [141]姜书阁(署名长天枢).译者小言[J].清华周刊.1929年第31卷第1期
    [142]蒋畏林.爱的哲学.[J].现代学生.1932年第7期
    [143]陈铨(署名涛每).诗人雪莱的心理[J].清华文艺.1925年10月第1卷第3号
    [144]饶余威译.雪莱至其妻哈丽特的信[.J].清华周刊.1930年第2期
    [145]孙用译.英格兰的人民[J].黄钟.1933年34期
    [146]田楚侨.雪莱译诗之商榷[N].创造周报.1924年4月第47号
    [147]王富仁,罗钢.前期创造社与西方浪漫主义美学[J].文学评论.1984年第2期
    [148]王守仁.论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的“必然性”思想[J].欧美文学论丛(第一辑)
    [149]吴宓.徐志摩与雪莱[J].宇宙风.1936年3月1日第12期
    [150]夏爵蓉.论“恶魔派”诗人于赓虞[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2期
    [151]邢光祖译.西风歌[J].光华大学半月刊.1933年第2期
    [152]徐蔚南.ABC丛书发刊旨趣[A].见曾虚白.英国文学ABC[M]上海:真善美书社,1928年
    [153]徐志摩(署名S).读雪莱诗后[J].文学.1923年11月5日
    [154]徐祖正.英国浪漫派三诗人[J].创造季刊,1923年9月10日(雪莱纪念专号)
    [155]徐祖正.译诗一首[J].语丝.1924年3月第70期
    [156]刈丁.又是一颗小小的臭草[N].京报副刊.1925年第141号
    [157]刈丁.酒后[N].京报副刊.1925年第158号
    [158]于庚虞.“雪莱的婚姻”小引[J].青年界.1932年3月第2卷第1期
    [159]于庚虞.雪莱与萨西[J].华严月刊.1929年第1卷第3期
    [160]张定璜.Shelley[J].创造季刊.1923年2月
    [161]张家耀译.哀歌[J].新时代周刊.1932年1月
    [162]赵景深.雪莱不是美丽的天使[N].小说月报.1928年1月第19卷第1期
    [163]周扬.郭沫若和他的<女神>[N].解放日报.1941年11月6日
    [164]周一夔.雪莱略传[N].学灯.1924年3月5日
    [165]周作人.诗人席烈的百年忌[N].晨报副镌.1922年7月18日
    [166]周作人.关于夜神[A].见于周作人.谈龙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167]周作人.希腊神话引言[A].见于周作人.谈龙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
    [168]邹寒译.雪莱诗[J].红攻瑰.1927年9月第34期
    [169]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外国文学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170]陈玉堂编:《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171]李盛平主编:《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
    [172]徐翔,钦鸿编:《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
    [17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著,《五四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174]中国现代文学书刊资料丛书编委会编:《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175]《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第五卷》,上海图书馆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176]Abrams, M.H. ed. English Romantic Poets:Modern Essays in Critici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177]Andrew, Franta, Romanticism and the Rise of the Mass Publi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78]Barcus, James E., ed. Percy Bysshe Shelley: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179]Barrell, Joseph, Shelley and the Thought of His Time: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47
    [180]Bland, G. Kim, ed. The New Shelley:Later Twentieth-Century Views, Hong Kong:Macmillan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Ltd,1991
    [181]Bloom, Harold, Shelley's Mythmaking,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9
    [182]Butter, Peter, Shelley's Idols Of The Cave,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54
    [183]Carpenter, Edward & Barnefield, George, The Psychology of The Poet Shelley,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25
    [184]Chambers, Robert,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artford: Published by Edward Hopkins,1837
    [185]Chen, Jia,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1996
    [186]Curran, Stuart,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ritish Romantic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187]Day, Aidan, Romanticism, London:Routledge,1996
    [188]Dunbar, Clement, A Bibliography of Shelley Studies:1823-1950, Dawson, 1976
    [189]Hebron, Stephen and Denlinger, Elizabeth C. ed. Shelley's Ghost, Oxford: Bodleian Library,2010
    [190]Holmes, Richard, Shelley:The Pursiut, London:Harper Collins,2005
    [191]Hotson, Leslie, Shelley's Lost Letters to Harriet, London:Faber & Faber Limited.1930
    [192]Hughes, A. M. D., ed. Shelley Poetry & Prose. With Essays By Browning, Bagehot, Swinburne and Reminiscences By Others.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31
    [193]Leask, Nigel, British Romantic Writers and the East:Anxieties of Empir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194]Lee Leo Ou-fan,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3
    [195]Liu, H.Lydia, ranslingual Practice: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1900-1937,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96]Lotman, M.Yuri., Universe of The Mind:A Semiotic Theory of Culture, New York:I.B.Tauris&Co Ltd,2001
    [197]Maurois, Andre, Ariel:A Shelley Romance, trs. Ella D'Arcy, London:John Lane The Bodley Head Limited,1924
    [198]Morton, Timothy,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elle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199]O'Neil, Michael, Percy Bysshe Shelley:a literary life,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9
    [200]—ed, Shelley, New York:Longman Publishing,1993
    [201]Power, Julia, Shelley in America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His Relation to American Critical Thought and His Influence, New York:Gordian Press,1969
    [202]Quennell, Peter,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London:Ferndale Edition, 1981
    [203]Reiman, H. Donald, Percy Bysshe Shelley, 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89
    [204]Reiman, H. Donald and Fraistat, Neil, The Complete Poetry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Volume one, 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and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0
    [205]Reiman, H. Donald and Powers, Sharon B., eds. Shelley'Poetry and Prose, A Norton Critical Edition,2nd 2002
    [206]Ridenour, George M., Shelley: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nglan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1965
    [207]Robinson, Charles E. Shelley and Byron:The Snake and Eagle Wreathed in Fight, 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6
    [208]Saintsbury, George, A History of Nineteenth Century Literature (1780-1895),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23
    [209]Salt, H.S., Percy Bysshe Shelley:Poet and Pioneer,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13
    [210]Schmidt, Siegfried J, Foundation for the Empirical Study of Literature:The Components of a Basic Theory. Trans. Robert de Beaugande. Hamburg:Buske. 1982
    [211]Schulze, J. Earl, Shelley's Theory of Poetry:A Reappraisal, The Hague-Paris: Mouton & Co.1966
    [212]Shelley, Percy Bysshe, A Defense of Poetry,, Boston:Ginn & Company,1890
    [213]——The Complete Poetical Work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1901
    [214]——Selected Poems, 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93
    [215]——Thomas Hutchinson, ed. The Complete Poetical Work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7
    [216]——Roger Ingpen and Walter E.Peck, eds The Complete Work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Volume. Ⅳ, New York:Gordian Press,1965
    [217]Stovall, Floyd, Desire and Restraint in Shelley, Durm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31
    [218]Swinburne, A.C., Essays and Studies, London:Chatto and Windus,1875
    [219]Thompson, Francis, Shelley. London:Burns and Oates,1914.
    [220]Trelawney, Edward John, Recollections of the Last Days of Shelley and Byron, Boston:Ticknor & Fields,1859
    [221]Wheatley, Kim, Shelley and His Reader:Beyond paranoid poli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99
    [222]White, Newman Ivey, Shelley, New York:A.A. Knopf,1940
    [223]Abrams, M. H., "English Romanticism:The spirit of the Age"in Northrop Frye, ed. Romanticism Reconsidered,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3.
    [224]"The Correspondent Breeze:A Romantic Metaphor", in M.H. Abrams, ed. English Romantic Poets:Modern essays in Criticis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1970
    [225]Arnold, Matthew, "Shelley", in Essay in Criticism, London:Macmillan and Co., Limited,1921
    [226]Cameron, Kenneth Neill, "Shelley Scholarship:1940-1953. A Critical Survey" in Keats-Shelley Journal, Ⅲ,1954
    [227]Price, Charlotte A., "Famous Poets.Ⅶ.-Percy Bysshe Shelley", Belgravia:a London magazine,1895, Dec.
    [228]Davie, Donald, "Shelley's Urbanity", in M.H.Abrams, ed. English Romantic Poet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
    [229]Eliot, T. S., "Shelley and Keats", in The Use of Poetry and the Use of Criticism, London:Faber and Faber,1964.
    [230]Kelley, Theresa, "Life and Biographies", in Timothy Morton, 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elle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2006.
    [231]Lewis, C. W., "Shelley, Dryden, and Mr. Eliot", in M.H. Abrams, ed. English Romantic Poets:Modern Essays in Criticis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1970
    [232]Lovejoy, Arthur O., "On the Discrimination of Romanticism", in M.H. Abrams, ed. English Romantic Poets:Modern essays in Criticis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1970.
    [233]Massingham, H.J., "Shelley's Heart", in The Friend of Shelley:A Memorial of Edward John Trelawny, London:Cobden-Sanderson,1930
    [234]Foucault, Michael, "What is an Author?", in Donald F. Bouchard, ed.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ve, Trans. Donald F. Bouchard and Sherry Simon,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7
    [235]O'Neill, Michael, "Shelley's Lyric Art", in Donald H. Reiman, ed. Shelley's Poetry and Prose, Norton Critical Edition,2002
    [236]Man, Paul de. "Shelley Disfigured", in De-Construction & Criticism, New York:The Saebury Press, Inc.1979
    [237]Pennington, Estill Curtis, "Painting Lord Byron:An Account by William Edward West", American Art Journal,1984,24(2)
    [238]Pottle, Frederick A., "The Case of Shelley", in M.H. Abrams, ed. English Romantic Poets:Modern essays in Criticis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1970.
    [239]Peacock, T.L. "Memoir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 Fraser's Magazine for Town and Country,1858,57:342
    [240]Weisman, Karen, "The Lyricist", in Timothy Morto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helle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241]Yeats, W.B., "The Philosophy of Shelley's Poetry", in Essays and Introduction, London: Macmillan,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