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经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话语,《春秋》学乃是经学里淑世功能最强的显学,而宋代《春秋》学又是《春秋》学史上大放异彩的华章。因此,要探讨中国经学对传统社会的浸润渗透,以宋代《春秋》学为切入点无疑可以执一驭万。另一方面,由李唐到赵宋,政治上由贵族制转为威权制,经济上由领主制、部曲制转为地主制、佃户制,国是国策上由地方放权、尚武重兵转为中央集权、崇文优士,国势国运上由强大昌盛转为萎弱低迷,这种巨变虽然还够不上社会形态的转变,但却足以导致文化范型的转换。实际上,李唐王朝孕育的驳杂纳异的唐型文化,经过中唐以来的量变,到了赵宋之世,已经质变为一种精纯的民族本位文化——宋型文化。宋型文化是华夏文明史上完全成熟的文化范型,以此作为文化语境来探讨《春秋》学与其它文化层面(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等)的关系,无疑将会使这种分析更有典型性。简言之,以宋代《春秋》学来管窥中国经学,以宋型文化来锥指华夏文化,以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的关系来蠡测中国经学与华夏文化的联结。
     宏观的思考需要微观实证的支撑。本文探讨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的关系,拟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来展开分析。论文首先疏理宋型文化背景下宋代《春秋》学的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创发新义期(北宋前期、中期)、借经淑世期(北宋后期、南宋初年)、经史交融期(南宋前期、中期)、归结守成期(南宋后期、晚期)四个阶段。北宋前期、中期,随着儒学复兴运动和经学革新浪潮的滚滚而至,宋儒逐渐跳出汉唐训诂之学的窠臼,开创出一种新的学术范型——义理之学。本期的《春秋》学者或会通三传以出新,或舍弃传注以立异,目的均在于呼应时代以创发新义。两宋之际,靖康之耻创巨痛深,民族危机于斯为最,儒生们牵合时政诠释《春秋》,阐扬尊王攘夷的微言大义,发出抗金复国的时代强音,谱写出中古士人借经淑世的壮美篇章。南宋前期到中期,理学逐渐成型,史学非常兴盛,受到这种时代风习的裹挟,本期《春秋》学研究注重经史交融、事(史学)义(理学)汇通。南宋后期、晚期,国势衰微,圣学(理学)作为匡世之学被抬进庙堂受人顶礼膜拜。本期的《春秋》学如同尊居庙堂而渐趋僵化的圣学一样,逐渐丧失了理宗朝以前那种不断出新、屡有创获的青壮年代的发展势头,走向了以归结守成为主要特征的老年时代。
     本文在对宋代《春秋》学进行历时性考察之后,将焦点集中到共时性层面,着力探讨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背景下的政治、理学、文学、史学的相互关系。
     宋代《春秋》学与政治,乃是一种相互吸纳的互动关系。它首先表现为政治影响《春秋》学从而导致《春秋》经传的政治解读。两宋《春秋》学者,非常注重通经致用,他们解经大多立足于社会诉求,着眼于政治需要,孙复和胡安国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孙复呼应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新声,发现《春秋》字字涵蕴尊王大义,撰成《春秋尊王发微》力挺王权,宣扬君位至尊、君权至专、君命必遵、君威必扬,将《春秋》经学的旧瓶装上尊王的时代新酒。胡安国立足于南宋抗金复国的时代诉求,察觉《春秋》处处饱含攘夷微旨、复仇深意,撰成《胡氏春秋传》倡言勤政自强、攘夷复仇,将《春秋》阐释成了一部南宋君臣的政治教科书。宋代《春秋》学既受到政治的深刻影响,又反过来浸润渗透宋代的政治生活。宋人以《春秋》议礼、断事、决狱,用《春秋》尊王黜奸、倡言复仇、说解灾异,甚至藉《春秋》进行政争,将《春秋》的政治社会功能演绎得精彩纷呈。尤可注意的是,赵宋之时,经师们极力阐扬的《春秋》攘夷大义,与现实政治的御侮需求桴鼓相应,共同激发起了宋人强烈的民族本位意识。宋人带着这种民族本位意识,既攘斥地域意义上的夷狄(周边异族政权),又攘斥文化意义上的夷狄(佛老思想),最终建构起一种有别于驳杂纳异之唐型文化的民族本位文化——宋型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宋型文化的民族意识正是在宋代《春秋》学与政治的相互吸纳中被激扬起来的。
     宋代《春秋》学与理学,也是一种彼此融汇的双向会通。它首先表现为理学影响《春秋》学从而导致《春秋》经传的理学阐发。二程的《春秋》学,不管是以理学视角观《春秋》、以伦理维度解《春秋》,还是以天人应合论《春秋》,都是着眼于天理人欲之辨,具有鲜明的理学色彩。胡安国《春秋传》既以天理人欲之辨统摄《春秋》大义,复以伦理纲常之谨解析《春秋》微言,流露出其渊深的理学涵蕴。张洽《春秋集注》一方面注意阐发“生人之大伦”,另一方面揭橥“天理虽灭而不亡”,也彰显出其醇厚的理学质素。罗从彦的《春秋指归》、蔡沆的《春秋五论》等《春秋》学著述,或反求诸心体悟《春秋》,或发明天命人心之懿,都洋溢着浓厚的理学气息。总之,《春秋》学受到理学的深刻影响当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受到理学浸染的《春秋》学又反过来推动了理学的深入发展,这种推动主要体现在《春秋》的伦理纲常被宋儒用理学武装后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共识。事实上,此时的《春秋》已经被阐释成了整个社会的伦理教科书,士子以《春秋》大法砥砺士节,世人用《春秋》宏义涵育世风。宋代《春秋》学对士节世风的砥砺涵育,从伦理纲常维度落实了理学的道德践履诉求,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促进了理学的深入人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宋代理学既沾溉着《春秋》学,又反过来得益于《春秋》学。宋代《春秋》学与理学的彼此融汇,强化了整个社会尊尚伦理的风习,涵育出宋型文化的道德精神。我们可以说,宋代《春秋》学与理学的彼此融汇,构成了一种合力,共同催生着宋型文化“重伦理,尚德行”的道德精神。
     宋代《春秋》学与文学,也有一种交互渗透的征迹。它首先表现在宋代的文学观念、宋人的文学意识对《春秋》学研究的渗透。欧阳修诠释《春秋》,摈弃三传迂说,注重以人情事理解经,虽然结论未必都可靠,但欧公断以人情事理的解经路数,无疑给沉寂的《春秋》学研究吹来了一股清馨的文学新风。吕祖谦、苏东坡等解读《左传》,眼光独到,他们发现《左传》不仅是经学名著,更是文学力作,该书在写人纪事、行文用语以及酿造意蕴上都有过人之处。他们的解读使上千年的《左传》学研究,第一次焕发出迷人的文学异彩。宋代文学对《春秋》学的影响不仅体现为《春秋》经传意蕴的文学解读,也体现为《春秋》经传素材的文学著述。吕祖谦的《左氏博议》乃是以《春秋》经传为素材的史论散文集,该书将经学体制、理学底蕴和文学异彩汇为一炉,熔铸成《左传》学史上的旷世杰作。如果说宋代文学对《春秋》学的影响还隐微不彰,那么宋代《春秋》学对文学的影响却是有目共睹。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春秋》义法对宋代诗学批评的渗透。杨万里、张戒等宋代诗家会通诗学与《春秋》,发现二者不但社会功用相通,而且纪事之妙相类,于是吸纳《春秋》义法以论诗。他们既融汇《春秋》的“义”以凸显诗的社会功用,又借《春秋》的“法”以强调诗的艺术特质,从而在江西诗派风靡一时、理学家诗论影响日增的时代,起到了一定的补偏救弊的作用。宋代《春秋》学对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春秋》义法对宋代散文创作的浸润上。尹洙、欧阳修崇尚《春秋》“简而有法”的审美意蕴,涵化《春秋》义法进行古文写作,尹文以古峭劲洁之风一扫西昆浮靡,欧文以深婉谨约之蕴获誉“六一风神”。总之,《春秋》义法对宋代文学的浸润渗透历历在目,斑斑可见。文学作为宋代文化(艺术)中最为繁荣的一门,《春秋》学作为宋代学术(经学)中最为显达的一脉,二者交互渗透,《春秋》学借镜文学的视角(人情物理),文学涵化《春秋》学的结晶(《春秋》义法)。《春秋》学与文学交互渗透,互利互惠,《春秋》学具有了文学的慧眼,而文学灌注了《春秋》学的精神,于是《春秋》学著述焕发出文学异彩,而诗学批评、散文创作又流淌着《春秋》经学的血液。实际上,宋代《春秋》学与文学的这种交互渗透,正是宋人创造精神的体现。宋人为了超越唐人,非常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通,爱作“出位之思”,也非常注重整合各种学术资源,断以“自得”、“独见”。宋人的这种风习其实就是一种融会贯通、自出机杼的创造精神。宋学能自成体系、取代汉学,宋诗能新交唐诗、代雄唐诗,宋文能扬弃唐文、超越唐文,靠的就是这种创造精神。其实,大而言之,宋人也就是靠着这种创造精神,托起了一个与唐型文化大异其趣的崭新文化范型——宋型文化。我们可以说,宋代《春秋》学与文学的交互渗透既是宋型文化创造精神的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砺了这种创造精神。
     宋代《春秋》学与史学,更有一种双向会通的大势。这种大势首先表现为宋代《春秋》学研究的史学化取向。这种史学化取向一方面表现为史学视角下的《春秋》经传改编,其实,不管是将原来的编年体转换为纪传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类书体,还是将经传的各种内容改编为图、谱、表,都已经是一种颇具史学意义的工作。《春秋》经学的史学化不仅表现为《春秋》经传体例的史学改编,而且表现为《春秋》经传意蕴的史学解读。吕祖谦研究《左传》,提倡“阅读史籍用史眼”,擅长“品人评事发史论”,亦好“考索典制据史实”,冀图“借古今寓史识”,完整地彰显了其观史、论史、考史、史的史学研究维度,同时,《左传》的史学意蕴也在其抉隐发微之下一览无余。宋代《春秋》学与史学的双向会通既表现为以史治经,即《春秋》经学的史学化,又凸显为融经于史,即史学的《春秋》经学化。甚至就连宋代的国史、实录,也有《春秋》义法的深深烙印。纵观涵化《春秋》义法的宋代史籍,尹洙《五代春秋》简而有法,颇得《春秋》神韵,可以说是宋人以《春秋》义法修史的先河之浪。欧阳修《新唐书》尤其是《新五代史》在撰修义例上借镜《春秋》书法,在撰修旨趣上涵化《春秋》大义,二书特别是后者可以说是义法史学之杰作,经史会通之范例。孙甫《唐史记》、《唐史论断》,既师《春秋》之意谨戒劝之道,又学《春秋》之法正统而黜僭;范祖禹《唐》先取《春秋》之义黜篡国窃位,复承《春秋》之绪严夷夏之辨;司马光《资治通》编撰上承继《春秋》经世之旨,旨趣上师法《春秋》谨戒名分,笔法上颇得《春秋》直书之法;胡寅《读史管见》既用《春秋》经旨惩恶劝善振纲常,复明《春秋》大义攘斥夷狄保中国;这些史籍都受到《春秋》义法的浸染,显示出宋人融经于史的前赴后继,代代相承。朱熹的《资治通纲目》论辨正统则承继《春秋》微旨,褒善贬恶则取法《春秋》义例,可以说是宋人融经于史的巅峰之作。概言之,宋人以《春秋》义法著史,使得宋代史学在形式(撰修义例)和内容(史笔主旨)上都流淌着《春秋》经学的血液。宋代史学对《春秋》经学的浸润导致了《春秋》经学的史学化,这是融史于经,而《春秋》义法对宋代史学的渗透又导致了史学的《春秋》经学化,这是融经于史。宋人既融史于经,又融经于史,史学与《春秋》经学的这种交互渗透,成就了宋代经史会通的盛事。其实,宋代的这种经史交融,正是宋型文化会通精神之绝佳体现。宋人治学,不似前之汉人、后之清人那样讲究门户、注重专深,而是崇尚和合、务求广博,司马光提出兼容,秦少游强调集成,郑樵力倡会通古今之学,朱熹发明理一分殊之旨,皆是宋型文化会通精神之闪光。经学和史学,在中国传统学术分类中,位居甲乙,皆为显学。宋人发扬会通精神,将这两种显学兼容和合,让史学吸取经学中的义理,使经学采撷史学中的事为,于是经史相互依存,共同担负起宗法传统社会体用之学的重任。
     宋代《春秋》学和政治的相互吸纳激扬起宋型文化的民族意识,而《春秋》学和理学的彼此融汇又涵育出宋型文化的道德精神。同时,宋代《春秋》学与文学的交互渗透、与史学的双向会通又是宋型文化创造精神、会通精神的绝佳体现。无可否认,民族意识、道德精神乃是宋型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显著特征,会通精神、创造精神乃是宋型文化的整体倾向和内在动力,宋代《春秋》学与它们都关系密切,或者说宋代《春秋》学作为一种理论资源参与了这些意识、精神的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讲,宋代《春秋》学为宋型文化的衍生起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宋代《春秋》学既影响着宋型文化,又反过来受到宋型文化的深刻影响。宋代《春秋》学作为宋型文化语境下的一个学术门类,学术路径上的舍专门务会通与宋型文化的会通精神,学术取向上的不泥古常疑经与宋型文化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学术重心上的略名物重治道与宋型文化的忧患意识、宋儒的政治主体意识,学术范式上的弃训诂精义理与宋型文化的议论精神、求理精神,学术视野上的破经学藩篱尚文化融汇与宋型文化的开拓精神渊源有自。我们可以说,正是宋型文化的这些精神意识和整体语境,决定了宋代《春秋》学的基本路向。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s principal academic kind in Chinesetraditional society. Among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 systematic learning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s the significant one, especially in Song dynasty.So, we can start with the study of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autumn annals in Song dynasty if we want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the study ofConfucian classics upon Chinese tradition society. Actually, from Tang to Songdynasty, the political system had changed from nobleman's to authority's; theeconomic system had changed from monarch's to landlord's; the state policy haschanged from local autonomy and giving preferential treatment to military, to centralgovern and giving preferential treatment to literators, the national situation also hadchanged from prosperous to decadent. Although these great changes didn't bring thereform of the social principal character, they were sufficient to convert the culturetype. In fact, the culture type in Tang dynasty which has been adopted other nation'sadvantages had passed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change which occurred at the periodof mid-Tang dynasty, yet in the Zhao dynasty, this culture type has been turn into akind of nation-oriented culture—the culture type in Song dynasty. The culture type inSong dynasty is completely mature one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then based on thisculture type,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 Song dynasty and the other cultural form (such as:politics, philosophy, literature, the science of history etc.), will be more convincingthan before. Briefly, we can have a view of Chines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through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 Song dynasty,we can also see something about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culture type in Songdynasty, then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 culture type in Song dynasty, we can find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culture.
     In this dissertation, not only the macroscopic research will be appeared, but alsothe microcosmic demonstration will be used. In order to deeply research on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culture type in Song dynasty, this dissertation will take analyze by vertical andhorizontal way. At the first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writer aimed to analyze the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lture type in Song dynasty, and divided it into fourstages: the earlier and medium term of Northern Song, the later term of NorthernSong and the beginning of Southern Song, the earlier and medium term of SouthernSong, the later and terminal term of Southern Song. At the earlier and medium termof Northern Song, with the motion of Confucianism renaissance and the reformation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 research on Confucianism had been graduallyseparated from the exegesis of Han-Tang dynasty and started out a kind of newacademic form-the learning of argumentation. The scholar in this term either digestedthe previous three commentaries or abandoned them for the purpose of putting upnew exegesis or explanation. At the later term of Northern Song and the beginning ofSouthern Song, Scholars were inclined to expla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according to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At the earlier and medium period of SouthernSong, it gradually became to its shape for the works of Neo-Confucianism, and thescience of history was very prosperous.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theresearchers attached much importance to the interactive penetration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t the later of southern Song, thenational situation declined, the works of Neo-Confucianism was strongly worshipedby the nation. Same as the ossification of the works of Neo-Confucianism, the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gradually lost its bloom andbegan to decline.
     After the research of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in Song dynasty through a vertical way, this dissertation was concentrated on theresearch through a horizontal way and discussed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 Song dynasty and thepolitics, the works of Neo-Confucianism, literature, the science of history which wer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lture type in Song dynasty.
     Firstly,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 Songdynasty wa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politics. At first, the systematic learning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politics, therebythe result was that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wasexplained in a political way. It's worthy of noticed that the consciousness of resistingforeign aggression which was advocated by the scholar was corresponded with therealistic political need in Zhao-song dynasty, thus this correspondence inspired thenation-oriented consciousness. With the nation-oriented consciousness, the people inSong dynasty repulsed the foreign aggression as well as its culture and ideology, atlast the people in Song dynasty created their nation-oriented culture—the culturetype in Song dynasty. In some degree,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ulture typein Song dynasty was inspired by mutual absorption between the systematic learning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 the politics.
     Secondly, as for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the works of Neo-Confucianism, they digested each other actively. At first, the worksof Neo-Confucianism affected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annals. In reverse,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ks of Neo-Confucianism. The mergence of the systematic leam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 the works ofNeo-Confucianism strengthened the social custom of esteeming ethics, created thespirit of esteeming ethics with the character of the culture type in Song dynasty.
     Thirdly, as for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literature, it also presented a sign of mutual penetration between them. Firstly, theliterature concept, consciousness in Song dynasty penetrated into the systematic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f the literature's impact upon the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was not evident, then theimpact upon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annals was very obvious. Above all, this impact presented that the poetics criticismused for reference of the style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Secondly, this impactalso presented that the essay creation used for reference of the style of the spring andautumn annals. The literature was the most flourishing artistic form under the culturetype in Song dynasty,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was the most influential academic subject, they digested each other actively. The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used for reference of visualangle from literature, on the other hand, literature absorbed the style of the spring andautumn annals. In fact, the interactive penetration between the systematic learning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 literature was an embodiment of the creativespirit of human beings in Song dynasty. Generally speaking, with this creative spirit,the human beings in Song dynasty created a new cultural pattern---the culture type inSong dynasty which was much different from the one in Tang dynasty. We could saythat the interactive penetration between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autumn annals and literature not only was an embodiment of the creative spirit ofhuman beings in Song dynasty, but also educated the creative spirit.
     Fourthly, the relation of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annals and the science of history presented the trend of mutual digestion. At first, thescience of history influenced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annals, the influence embodied not only the adaptation of historical works from the Confucian classics, but also the historical explan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Secondly,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had evidentimpact on the science of history, the impact presented that scholars adopted the style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o write historical works.Actually, the mutual digestion of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annals and the science of history was an embodiment of mergence spirit from theculture type in Song dynasty. In fact, among Chinese traditional systematic learning,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were the most important,the interactive penetration of them was very helpful fo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society.
     Shortly, the interactive absorption between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 the politics aroused the nation consciousness, whilethe mutual digestion between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annals and the works of Neo-Confucianism created the spirit of esteeming ethics. Atthe same time, the interactive absorption between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nd the literatur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was superexcellentembodiment of creative spirit and mergence spirit from the culture type in Songdynasty. It was no doubt,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spirit of esteeming ethicswere the key ideas of the culture type in Song dynasty, while the creative spirit andmergence spirit were notabl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inherent driving force. All of thesewe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annals, so we could say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was very helpful for the naissance of the culture type in Song dynasty.
     Of course, we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another trend that the systematiclearning ab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culturetype in Song dynasty. We could say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lture type in Songdynasty in some degree lead to holis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about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引文
① 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85-486页。
    ② 此处的“诗”,指当时各诸侯国之“诗”,还不是后来意义上的《诗经》。
    ③ 徐元诰《国语集解》引吴曾祺《国语韦解补正》语,第485页。
    ④ 此为《墨子》佚文,见孙诒让《墨子间诂》附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06页。
    ⑤ 至于为何要以“春秋”命名此种国史,还是杜预之说较为圆通。他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春秋左传正义》,李学勤主编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意思是“错举”春秋二季可以概括年之四时,故以“春秋”命名编年国史。
    ⑥ 《孟子·离娄下》云:“晋之《乘》,楚之《祷杌》,鲁之《春秋》,一也。”《孟子注疏》,李学勤主编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⑦ 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 《春秋公羊传注疏》,李学勤主编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② 浦伟忠:“君子修《春秋》,因旧史之文而有变更。《公羊传》所说‘不修《春秋》’与‘君子修之’,将君子所修《春秋》与旧史之间的因革揭示得十分清楚。《左传》也用‘书’、‘不书’来表示《春秋》与旧史的区别。《谷梁传》说:‘梁亡,郑弃其师,我无加损焉,正名而已矣……’又说:‘其曰北燕,从史文也。’显然也是指沿袭旧史文而已。而《谷梁》的‘进之’、‘君子不夺人名’等语,更明确地指出了君子之修《春秋》,也有修改与更夺。君子修《春秋》的原则,也就是《谷梁》所说的‘《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即文字以修改,史实不可更改。”《孔子、<春秋>及<春秋>三传》,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1期,第47—48页。
    ③ 《春秋·桓公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谷梁传》释曰:“孔,氏;父,字谥也。或曰,其不称名,盖为祖讳也。孔子故宋也。”(《春秋谷梁传注疏》,李学勤主编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所谓孔子“故宋”、“为祖讳”,也就是说孔子在修《春秋》时为自己的宋国先祖讳名。《谷梁传》此处解释实际上表明了孔子是修《春秋》之人。《春秋·昭公十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公羊传》释曰:“伯于阳者何?公子阳生也。子曰:‘我乃知之矣。’在侧者曰:‘子苟知之,何以不革?’子曰:‘如尔所不知何?《春秋》之信史也,其序,则齐桓、晋文,其会,则主会者为之也,其词,则丘有罪焉耳。’”(《春秋公羊传注疏》,第493-494页。)《公羊传》曰“其词,则丘有罪焉耳”,也表明了孔子与《春秋》的密切关系。《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子、秦人于温。天王狩于河阳”,《左传》释曰:“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地也,且明德也。”(《春秋左传正义》,第457页。)《左传》此处文字可以理解为是孔子解释“鲁之《春秋》”何以要记作“天王狩于河阳”,也可以理解为是孔子说明自己所修《春秋》书法的一个原则。后一种理解可以表明《春秋》确是孔子所修。
    ④ 《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注疏》,第178页。)《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孟子注疏》,第226页。)
    ⑤ 《史记·孔子世家》:“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43页。)又《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 “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史记》,第509页。)
    ① 唐代刘知几作《史通·惑经》,开始置疑“孔子修《春秋》说”。宋代王安石讥《春秋》为“断烂朝报”,实际上也是否认了孔子曾经修过《春秋》。明朝徐学谟在《春秋亿》中认为,《春秋》乃据旧史而成,其中本来就有缺文,并非孔子所笔削。到了二十世纪,在疑古思潮推动下,许多著名学者如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钱玄同(《春秋左氏考证书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等,都认为《春秋》既非孔子所作,也非孔子所修。直到近些年,仍有不少学者如浦伟忠(《<春秋>三传之比较研究>)、姚曼波(《<春秋>考论》)、赵伯雄(《春秋学史》)等对“孔子修《春秋》说”持怀疑态度。综观他们的怀疑意见,虽言之成理,但终究缺乏坚实证据,都还难以推翻成说。
    ② 旧说认为:孔子删《诗》、《书》,正《礼》、《乐》,赞《周易》,修《春秋》。此说虽不可全信,但如果说孔子曾经整理过这些文献作为其讲授的教科书,那是没有问题的。
    ③ 洪湛侯:“《礼记·经解》是出于荀子门人或秦初博士,目前尚无明文可考。要之,出于荀子之后、秦代之初这一段时间,大致是不会有问题的。”《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6页。
    ④ 《礼记正义》,李学勤主编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8页。
    ⑤ 《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熟)知其故矣。”(郭庆藩《庄子集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31页。)此处记载的“六经”之说虽然明确,然而《天运》本身却有问题。篇中屡言三皇五帝,其中“三皇”一词,于古无征,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由此可知《庄子·天运》成书时代是很晚的,本身真伪也成问题,那么它的记载又怎能成为经学史征信的依据呢?
    ①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15页。
    ② 浦卫忠:“《谷梁传》中引‘传曰’者九,引‘其一传曰’者一,其所引文与《公羊传》相近者四,《公羊传》无传者二,与《公羊传》不同者四。……《谷梁》所引九条‘传曰’,其所谓‘传’,显然是指的同一《春秋》传,这从《谷梁》别出‘其一传曰’于‘传曰’之外可以认定。如果‘传曰’之‘传’是指的《公羊传》,那么,《谷梁》所引‘传曰’与《公羊传》不同之处就难以得到说明。”(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浦卫忠所撰第十七章“《春秋》与三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3年版,第513页。)浦先生所言甚是。《谷梁传》引“传曰”、“其一传曰”,而这些又与《公羊传》、《左传》不尽相同,正说明了当时为《春秋》作传者不止今传的三家,可能也不止《汉志》所言的五家。
    ③ 《公羊传》、《谷梁传》“著于竹帛”虽在汉代,但其成型却在战国,《左氏传》也是战国时解释《春秋》经之作,因此我们可以说,《公羊》、《谷梁》、《左氏》皆是先秦时代的《春秋>传。
    ④ 《春秋公羊传解诂序》徐彦疏引戴宏序:“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其(疑“其”当为“共”之误,引者注)弟子齐人胡毋子都著于竹帛。”(《春秋公羊传注疏》,第4页。)
    ⑤ 《春秋谷梁传序》杨士勋疏:“谷梁子,名傲,字元始,鲁人,一名赤,受经于子夏,为经作传,故曰《谷梁传》。”(《春秋谷梁传注疏》,第3页。)
    ⑥ 刘敞:“(《谷梁》)似晚见《公羊》之说,而附益之者矣。”(《春秋权衡》卷十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47册,第328页。)
    ⑦ 关于《左传》是否传《春秋》,两千年来,虽有一些学者提出怀疑,但主流看法还是肯定《左传》传《春秋》。对此,沈玉成先生有很好的概括:“《左传》是否为《春秋》这部‘经’的‘传’,本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西汉末的今文经博士出于学术上的成见和利禄上的现实考虑,否认《左传》为《春秋》之传,似乎《公》、《谷》的问答体和牵强附会微言大义就是唯一的解经标准,如同长袍马褂穿得久了,别人改穿短装就不能算穿衣服。后世的今文学家就在这个问题上生出多少是非,直到近、现代学者还在随声附和。其实只要不存偏见,读一读《左传》全文,其中绝大部分的内容与经文完全对应,或解释经义,或补充史实,不过这种解释方式不同于《公》、《谷》,这恰好是《左传》的幸运,就因为这样,它才能成为不朽的
    ① 据刘琳、沈治宏《现存宋人著述总录》(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版)统计,现存宋人《春秋》类著述为六十种。但该书将叶梦得《春秋谳》分为《春秋左传谳》、《春秋公羊传谳》、《春秋谷梁传谳》三种,并且没有著录欧阳修的《春秋五论》、《春秋或问》,程颐的《春秋传》,王当的《春秋列国诸臣传》,吕祖谦的《春秋讲义》、《左传手记》,故实际上现存宋人《春秋》学著作应为六十四种。
    ② 《四库全书总目·日讲春秋解义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68页。
    ③ 《经义考》卷一九九引《春秋胡传附录纂疏》虞集的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019页。
    ④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类序》,《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28页。
    ① 汪惠敏《宋代经学之研究》第七章《宋代之春秋学》,台北:台湾国立编译馆,1989年版,第265—312页。
    ② 汪惠敏《<四库全书提要>对宋儒<春秋>学评骘之态度》,《中国书目季刊》第22卷第3期,1988年12月。
    ③ 蔡鸿江《宋代<春秋>学初探》,《高苑学报》第6卷第1期,1997年2月。
    ④ 汪中文《宋代<春秋>学对现代教育的价值》,《国语文教育通讯》第3、4期合刊,1993年5月。
    ⑤ 宋鼎宗《春秋宋学发微》,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
    ⑥ 牟润孙《两宋<春秋>学之主流》,载《注史斋丛稿》,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41页。
    ① 杨新勋《北宋<春秋>学的主要特点》,《中州学刊》2003年第2期。
    ② 俞樟华、林怡的《宋代<左传>学概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1期。
    ③ 印宁波《宋代<左传>学三论》,四川大学文新学院2004年硕士论文。
    ④ 章权才《宋明经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⑤ 吴雁南《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⑥ 韩钟文《中国儒学史》(宋元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⑦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⑧ 张立文、祁润兴《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⑨ 杨世文《宋代疑古思潮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年博士论文。
    ⑩ 葛焕礼《八世纪中叶至十二世纪初的“新<春秋>学”》,山东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11)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2) 戴维《春秋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① 王东《宋代史学与<春秋>经学——兼论宋代史学的理学化趋势》,《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
    ② 贾责荣《<春秋>经与北宋史学》,《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
    ③ 王天顺《欧阳修的<五代史记>和他的<春秋>学》,《南开史学》1984年第1期,南开大学出版社。
    ④ 韩杰《欧阳修的<春秋>学),《孔学研究》第2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⑤ 宋馥香、王海燕的《<新五代史>对“不没其实”原则的具体运用》,见《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论欧阳修<新五代史>的编纂特点》,见《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期。
    ⑥ 曹家齐《欧阳修私纂<新五代史>新论》,《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⑦ 杨昶、姚伟钧《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关问题探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
    ⑧ 曾海龙《<新五代史>问世的启迪》,《唐都学刊》1996年第3期。
    ⑨ 周建新《试从<新五代史>史论看欧阳修的资治观》,《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2期。
    ⑩ 何宛英《“两五代史”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5年第3期。
    (11) 见贾贵荣《<春秋>经与北宋史学》,《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
    (12) 叶建华《论朱熹主编<纲目>》,《文史》第39辑,中华书局,1994年3月。
    (13) 郭齐《关于朱熹编修<资治通纲目>的若干问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1年第6期。
    (14) 汤勤福《朱熹与<通纲目>》,《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① 杨向奎《宋代理学家的<春秋>学》,《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1期。
    ② 李晓东《经学与宋明理学》,《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
    ③ 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宋代诗学——以诗话笔记为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④ 龚鹏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⑤ 高日晖、洪雁《汉、宋<春秋>学与政治的关系》,《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⑥ 郭文佳《宋代的疑经思潮与<春秋>学的地位》,《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
    ⑦ 徐洪兴《孙复论》,《孔子研究》1990年第3期。
    ⑧ 吴德义《论孙复思想的贡献及其时代意义》,《晋阳学刊》1990年第4期。
    ⑨ 浦卫忠《孙复与宋代<春秋>学研究》,见《经学今诠初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⑩ 曹在松《孙复<春秋尊王发微>与北宋经史二学思想之演变》,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1983年硕士论文。
    (11) 倪天惠《宋儒<春秋>尊王思想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室1982年硕士论文。
    ① 宋鼎宗《<春秋>胡氏学》,台南友宁出版公司,1979年版。
    ② 简福兴《胡氏<春秋>学研究》,台南欣禾图书公司,1982年版。
    ③ 罗清能《胡氏<春秋传>研究》,台湾花莲真义出版社,1989年版。
    ④ 卢钟锋《论胡安国及其<春秋传>》,《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3期。
    ⑤ 章权才《胡安国<春秋传>研究》,《学术研究》1995年第2期。
    ⑥ 刘玲娣《胡安国学术述略》,见《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胡安国政治思想及其实践略论》,见《史学月刊》2002年第6期;《试论胡安国两宋之际的政治学术活动》,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3期。
    ⑦ 赵伯雄《“夏时冠周月”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4期。
    ⑧ 郑婕《苏辙经学成就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⑨ 舒大刚、李冬梅《苏辙佚文二篇:<诗说>、<春秋说>辑考》,《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⑩ 葛焕礼《孙觉<春秋经解>四库本致误考析》,《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
    (11) 张尚英《刘敞<春秋>学述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2年硕士论文。
    (12) 李胜《崔子方及其<春秋>研究考述》,《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① 潘殊闲《叶梦得<春秋>类著述考论》,《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② 林建勋《吕东莱的<春秋>学》,台湾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1年硕士论文。
    ③ 张卫中《吕祖谦的<左传>研究论析》,《绍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1、2期。
    ④ 林永锐《吕祖谦的<东莱博议>评说》,《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3期。
    ⑤ 吴万居《吕祖谦<东莱博议>锥指》,台湾《光武学报》第13期,1988年5月。
    ⑥ 萧之华《秉<春秋>快笔诛奸雄之心——谈吕祖谦及其<东莱博议>》,台湾《文艺月刊》第243期,1989年9月。
    ⑦ 吕祖谦撰、郝政民注《东莱博议》,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⑧ 李振兴、简宗梧《新译东莱左氏博议》,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版。
    ⑨ 王进祥《东莱博议粹解》,台北:顶渊文化公司,1985年版。
    ① 邓广铭:“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邓先生所论,诚非言。只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封建社会”的提法似可斟酌。已经有不少学者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文化研究中,由于简单套用社会发展五阶段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结果造成了“封建”时期不称为封建社会,而非“封建”时期却被错称为封建社会的概念误植。对此,华裔学者黄仁宇、许倬云、张光直等,国内学者李慎之、何怀宏、冯天瑜等,都有很精到的论述。尤其是冯天瑜的《封建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阐发最为周详。冯先生认为,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削足适履去硬套“五阶段论”,实际上,中国只是商周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封国建候),而从战国秦汉到明清并无“封建”,把战国秦汉到明清这一阶段称之为“封建社会”,实在是概念的误植。冯先生还重新为这两大阶段拟定了名称,前一阶段(商周)称为“宗法封建社会”,后一阶段(战国秦汉到明清)称为“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冯先生所言,颇有道理,本文采信之。
    ② 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载《王国维遗书》第五册《静安文集续编》,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70页。
    ③ 陈寅恪《<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45页。
    ④ 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原载《国立编译馆馆刊》第1卷第4期,1972年12月。后收入其《汉唐史论集》,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
    ① 冯琦原编、陈邦瞻增辑《宋史纪事本末》前所附陈邦瞻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53册,第2-3页。
    ② 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4月17日—23日),人民出版社影印本,1982年版。
    ③ 钱穆《唐宋时代文化》,原载《大陆杂志》第4卷第8期(1966年),后收入《宋史研究集》第3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84年版。
    ① 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日本《历史与地理》第9卷第5号(1910年),中文译文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② 日本教育时报社,1950年出版,后收入《亚洲史论考》上,以及《宫崎市定全集》第2卷,1992年岩波书店出版。中文译文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③ This Cuhure of Ours:Ineffectual Transition in Tang and Sung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中文本由刘宁译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 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国学术》2000年,第3期。
    ② 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赵冬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 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原载《国立编译馆馆刊》第1卷第4期,1972年12月。后收入其《汉唐史论集》,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第380页。
    ② 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中的绪论“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杜,1997年版,第2页。
    ③ 如西南民族大学田耕宇的《宋代右文抑武政策对宋型文化形成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期。又如宁波大学许伯卿的《论宋代思想文化转型下的“雅”、“俗”矛盾及其变奏》,《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6期。另外,周裕锴老师在《宋代诗学通论》的引言中指出:“事实上文化既是一种空间的存在,也是一种时间的存在。就中国古代而言,两个相邻的朝代唐和宋之间实际上表现出相当大的文化差异,以至于有学者提出‘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概念。诗歌理论既与文化相关,那么在‘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学,其理论趣尚必然不同。换言之,当我们从事比较诗学研究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空间轴上东西文化的异质,而且应注意到时间轴上唐宋文化的异型。”(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版,第1页。)周老师所言,实际上也包含着对“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这一对概念的认可。
    ④ 郭英德《光风霁月:宋型文学的审美风貌》,《求索》2003年第3期。
    ⑤ 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
    ⑥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79年版。
    ① 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第130-131页。
    ② 罗祎楠《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载《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夏之卷,第31页。
    ③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18页。
    ④ 葛先生在该文的一处注释中写到:“关于内藤的分期方法,现在有一些批评意见指出,他是按照西方近代的模式来观看中国历史的,所以也属于后设的理论假说,这种意见有一定道理,但问题是,至今也还还没有新的、有历史资料作为依据的假说提出来取代它。”‘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21页。
    ① 王永平《唐宋时期文化面貌的局部更新》,《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第11页。
    ① 陈寅恪《论韩愈》,载《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85页。
    ② 王水照:“从文化上看,唐朝代表了中国封建文化的上升期,宋朝则是由中唐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化的定型期、成熟期。”(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中的绪论“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王先生认为“宋朝则是由中唐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化的定型期、成熟期”,实际上也是指出了定型、成熟于宋朝的新型文化乃是发端于中唐。
    ③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20页。
    ④ 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21页。
    ① 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原载《国立编译馆馆刊》第1卷第4期,1972年12月。后收入其《汉唐史论集》,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第357-358页。
    ② 《资治通》卷一九四,唐纪一○,太宗贞观七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104页。
    ③ 《资治通》卷一九八,唐纪一四,太宗贞观二十一年,第6247页。
    ④ 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第367-371页。
    ① 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第371页。
    ② 《宋元学案》卷四十八‘晦翁学案》全祖望序录之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95页。
    ①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26页。
    ② 只是在影响的过程中,宋代那种“理想的、高调的、苛刻的”“创造性思想”会变得“实际”一些,最终蜕化为元明的“妥协性思想”。详见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18-32页。
    ③ 葛先生还有一处论述,更能说明他对宋元明思想文化连续性的洞见。他说:“这种新的中国思想与文化传统(指宋代新儒学,引者注),是在北宋开始发轫,经由南宋士绅和官员的努力,在元代异族统治期间并没有中止,反而仍然作为‘古层’和‘低音’延续,到明代汉族人政权重新建立起来以后,又在朝廷和士绅的重新强化下,通过教育、考试、宣传等等途径大体上完成的。”《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22-23页。
    ④ 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原载《国立编译馆馆刊》第1卷第4期,1972年12月。后收入其《汉唐史论集》,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第380-382页。
    ① 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30-32页。
    ① 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38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长编》卷二“建隆二年七月戊辰”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9页。
    ① 其实,关于这一点,朱熹看得很清楚,他说:“本朝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70页。)“州郡遂日就困弱”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后果。
    ② 欧阳修《新五代史·杂传第四十二》序论:“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11页。
    ③ 司马光《资治通》卷二九一,后周纪二,太祖显德元年,第9511页。
    ④ 《左传·定公十年》孔子语,《春秋左传正义》,第1587页。
    ① 《宋史》卷一○五《礼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547页。
    ② 《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第8940页。
    ③ 《宋史》卷七《真宗二》,第144页。
    ④ 《宋史》卷二○二《艺文一》,第5031页。
    ⑤ 赵伯雄《春秋学史》,第422页。
    ⑥ 《宋史·邢爵传》,第12800页。
    ① 孙复《孙明复小集·寄范天章书(二)》,‘四库全书》第1090册,第171-172页。
    ② 皮锡瑞《经学历史》:“郑君出而遍注诸经,立言百万,集汉学之大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7页。
    ③ 石介《忧勤非损寿论》:“《文王世子》郑康成注曰:‘文王以勤忧损寿,武王以安乐延年。’余谓忧勤所以延年,非损寿也;安乐所以损寿,非延年也。……且文王享年九十有七,所不至禹、汤者三岁,岂为损寿乎?又谓武王以安乐延年,且武王继父之事,受天之命,顺人之心,与八百诸侯同伐纣,以生万民,以启天下,天下有一夫横行,武王则羞,为安乐乎?康成之妄也如此。”《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一,陈植锷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0—121页。
    ④ 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三《上范思远书》论士建中语,第151页。
    ⑤ 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十四《与张洞进士书》:“明远(张洞字明远)始受业于子望,又传道于泰山孙先生,得《春秋》最精。近见所为论十数篇,甚善,出三家之异同而独会于经。”第164页。
    ⑥ 《宋史·周尧卿传》,第12847页。
    ① 赵匡:“(《春秋》)在尊王室,正陵僭,举三纲,提五常,彰普瘅恶,不失纤芥,如斯而已。”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卷一,《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3636册,第6页。
    ② 宋鼎宗《春秋宋学发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③ 皮锡瑞《经学历史》目宋代为“经学变古”的时代。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页。
    ④ 欧阳修《孙明复先生墓志铭》,《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58页。
    ⑤ 后面有专文分析孙复的《春秋尊王发微》,此处从略。
    ⑨ 《经义考》卷一七九引王应麟《玉海》:“至和中,太常博士王皙撰《春秋通义》十二卷,据三传注疏及啖、赵之学,其说通者附经文之下,阙者用己意释之。又《异义》十二卷,《皇纲论》五卷,二十三篇。”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28页。
    ⑦ 《春秋皇纲论》今有《通志堂经解》本、《四库全书》本。
    ⑧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皇纲论提要》,《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本《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36页。
    ⑨ 如《春秋皇纲论·尊王下》论齐桓、晋文曰:“谨案惠王以惠后故,宠其子带,欲废太子。于是齐桓帅诸侯会王世子于首止,以定其位。厥后,太子践阼,是为襄王。此仲尼所谓一正天下也。桓公既殁,叔带卒乱周室,天王出居于郑,几不能复。于是,晋文公帅师迎王以归于王城,遂诛叔带。故传曰出定襄王,以示之义。由是观之,则二君之大节可见矣,此圣人所以褒其功称其仁也。又齐桓之会,葵丘为盛,以其一明天子之禁也。晋文之盟,践土称信,以其胥奖王室之忠也。”然又曰:“夫以东周之微,不绝如线,桓文之势,震于天下,卒能尊周室,安中国,厥功茂哉!然不能推至公血诚,力遵王道之正,征伐自出,赋贡自专,则其罪尔。”“夫周室虽衰,天命未改,桓文袭侯爵,臣子也,而执中国之权,制天下之命,则是 强僭之臣也,奚足议邪?”又王晳在《春秋皇纲论·尊王上》中认为圣人之作《春秋》,要在“笃于三纲五常,明于义理之尽而已尔”。分别见于《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35页、第134页。
    ① 赵伯雄《春秋学史》,第425页。
    ② 赵伯雄《春秋学史》,第426—427页。
    ③ 《宋元学案·泰山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5页。
    ④ 《宋元学案·泰山学案》,第105页。
    ①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徐小蛮、顾美华点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9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传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37页。
    ③ 此处所谓“七经”者,指《尚书》、《毛诗》、《仪礼》、《周礼》、《礼记》、《春秋》、《论语》。
    ④ 详见刘敞《刘氏春秋传》卷八,《四库全书》第147册,第428页。
    ⑤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四部丛刊三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上海书店1985年重印,第21-22页。
    ⑥ 《四库全书总目·七经小传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425页。
    ① 关于欧阳修的《春秋》学,后面有专文分析,此处从略。
    ② 赵伯雄《春秋学史》,第481—483页。
    ③ 关于程颐的《春秋传》,后面有专文分析,此处从略。
    ④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经解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38—339页。
    ⑤ 孙觉《春秋经解》所附其自序,《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56页。
    ⑥ 孙觉《春秋经解》所附其自序,《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55页。
    ① 如隐公二年“郑人伐卫”,《经解》云:“春秋之时,可谓大乱矣。外裔强而中国弱,诸侯恣纵,而天子衰微,小白、晋文,乘是之时,以尊王为名,假天子之义,以制服诸侯,攘外裔、尊中国,数十年之间,海内几于平定,可谓有功于天下矣。孔子亦尝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然而《春秋》之间,记小白、文公侵伐之事,则未尝有一辞褒之者。以为非义,则《论语》不当称之为仁,以为有功,则《春秋》称之无美辞。盖孔子之意,虽通之以一时之权,而不以为万世法。《论语》美其功,圣人之权也;《春秋》无褒,圣人之道也。故权有时而可假,以就一时之功;而道不可以少欺,以乱万世之法。”《丛书集成初编》第3641册,第15页。又如隐公三年“武氏子来求赙”,《经解》云:“君犹父也,臣犹子也。《春秋》之法,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丛书集成初编》,第3641册,第21页。再如隐公四年“卫州吁弑其君完”,《经解》云:“人伦之道,大者君臣,其次父子,故天尊而地卑,乾健而坤顺。尊而且健,则君道也,父道也。卑而且顺,则臣道也,子道也。天地之道,阴阳之分,而人伦之本也。圣人因天地自然之势,人情之所愿欲,则制为君臣父子之礼。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立,以明尊者不可僭,卑者不可踰也。”《丛书集成初编》,第3641册,第25-26页。
    ② 苏辙《春秋集解·自序》,《丛书集成初编》第3639册,第1页。
    ③ 苏辙《春秋集解·自序》,《丛书集成初编》第3639册,第1页。
    ①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三:“《春秋集传》十五卷,皇朝王沿撰。集三传解经之文。沿,字圣源,大名人。好《春秋》,所至以《春秋》断事。”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页。
    ② 《经义考》卷一七九引王应麟《玉海》:“庆历中,大理丞李尧俞辨三传诸家得失及采陈岳《折衷》,总其类例五百余目而成一百九十五论,表进称《春秋集议略论》三十卷,今分上下二卷。”第926页。
    ③ 《经义考》卷一七九引张方平荐状曰:“伏见太常寺奉礼郎范隐之所著《春秋五传会义》,经术深明,旨趣醇正。今去圣逾远,异端多门,常人好奇,鲜根于道,隐之论述,独探精粹。且其履行高介不群,志甚自强,进未云止。傥蒙乐育,必成良材。伏乞圣慈,特命取所著书登之衡石之末,特与召试,各馆阁之缺。”第928页。
    ④ 《经义考》卷一八○引王应麟曰:“《统微》据三传、啖、赵,意所不及者,断以己见,并采陆淳可取之义。”第930页。
    ⑤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三:“皇佑间进士杜谔集《释例》、《繁露》、《规过》、《膏肓》、《先儒同异篇》、《指掌碎玉》、《折衷》、《指掌议》、《纂例》、《辨疑》、《微旨》、《摘微》、《通例》、《胡氏论》、《笺义》、《总论》、《尊王发微》、《本旨》、《辨要》、《旨要》、《集议》、《索隐》、《新义》、《经社》三十余家成一书,其后仍断以己意。虽其说不皆得圣人之旨,然使后人博观古今异同之说,则于圣人旨,或有得焉。”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本,第124页。
    ⑥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第62页。
    ⑦ 《经义考》卷一八一引王应麟语,第935页。
    ⑧ 《经义考》卷一八三引李焘语,第944页。
    ⑨ 《经义考》卷一七九引《中兴书目》语,第925页。
    ⑩ 《经义考》卷一七九引《玉海》:“皇祜五年,宋敏修上所著《列国类纂》,四月召试学士院。”第927页。
    (11)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四,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本,第672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引徐晋卿《春秋经传类对赋·自序》,第930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引王应麟语,第930页。
    ① 《宋史·胡宁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926页。
    ②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第64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五引吴莱后序,第954页。
    ④ 《春秋通旨》,朱彝尊撰《经义考》时,已注曰“未见”:《春秋通例》,《经义考》虽注曰“存”,但今未见传本。
    ⑤ 后面有专文分析胡安国的《春秋传》,此处从略。
    ⑥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辨疑提要》语,《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0页。
    ① 萧楚《春秋辨疑》卷二,《四库全书》第148册,第127页。
    ② 萧楚《春秋辨疑》卷三,《四库全书》第148册,第151页。
    ③ 萧楚《春秋辨疑》卷二,《四库全书》第148册,第134页。
    ④ 萧楚《春秋辨疑》前所附胡铨序,《四库全书》第148册,第109页。
    ⑤ 崔子方《春秋经解》前所附自序,《四库全书》第148册,第175页。
    ① 崔子方《春秋经解》前所附自序,《四库全书》第148册,第175-176页。
    ② 崔子方《春秋经解》卷五,《四库全书》第148册,第234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通训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3页。
    ④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五礼例宗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2页。
    ① 张大亨《春秋通训》所附其后叙,《四库全书》第148册,第633页。
    ② 张大亨《春秋通训》卷一,《四库全书》第148册,第536-537页。
    ③ 张大亨《春秋通训》卷四,《四库全书》第148册,第584页。
    ④ 《宋史·高闶传》,第12858页。
    ⑤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第64页。
    ⑥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集注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6页。
    ⑦ 高闶《春秋集注》前所附楼钥序,《丛书集成初编》第3648册,第1页。
    ① 高闶《春秋集注》,《丛书集成初编》第3649册,第153页。
    ② 高闶《春秋集注》,《丛书集成初编》第3648册,第18页。
    ③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一“《春秋比事》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7-59页。
    ④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比事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8页。
    ⑤ 刘朔《春秋比事)卷一,《四库全书》第153册,第13页。
    ⑥ 刘朔《春秋比事》卷二十,《四库全书》第153册,第252页。
    ①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引叶梦得《春秋考》序文,第63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谳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4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考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3页。
    ④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传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3页。
    ⑤ 《经义考》卷一八三引叶梦得《春秋传·自序》第946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三引刘弇《春秋讲义·自序》,第943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三引刘弇《春秋讲义·自序》,第944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三引黄泽语,黄泽所述林之奇《时月日篇》,第945页。
    ②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第63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三引崔子方《春秋本例》自序,第943页。
    ④ “支离”和“穿凿”乃《四库全书总目·春秋本例提要》语,《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1页。
    ① 详见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赵冬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② 详见何俊《南宋儒学建构》第一章第一节“王学与洛学的升沉消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③ 《宋元学案》卷四十八《晦翁学案》,全祖望序录之语,第1495页。
    ① 庆元三年(1197年),朝廷定赵汝愚、朱熹等为“伪学逆党”,“庆元党禁”开始,到嘉泰二年(1202年)党禁废驰,前后不过五年。
    ② 对历史进程的理学诠释是指理学家和受理学影响的史家用天理和人欲的矛盾运动来解读历史进程。
    ③ 王东《宋代史学与<春秋>经学——兼论宋代史学的理学化趋势》,《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
    ④ 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00页。
    ① 详见李解民《<春秋集解>为吕祖谦撰考——<四库全书总目>辨正札记》,《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8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② 后面有专文分析吕祖谦的《春秋》学,此处从略。
    ① 《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第2174页。
    ② 《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第2175-2176页。
    ③ 《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第2173页。
    ④ 《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第2173页。
    ⑤ 《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第2175页。
    ⑥ 《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第2144页。
    ① 《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第2148页。
    ② 《宋史·陈傅良传》,第12888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后传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6页。
    ④ 《经义考》卷一八八引徐得之《春秋左氏国纪》之陈傅良序,第967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七引陈傅良《春秋后传》之楼钥序,第961页。
    ② 后面有专文分析章冲的《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此处从略。
    ③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第68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分纪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9页。
    ② 程公说《春秋分纪》卷八十,《四库全书》第154册,第1000页。
    ③ 程公说《春秋分纪》卷八十,《四库全书》第154册,第1004页。
    ④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讲义提要》:“今外间绝无传本,惟《永乐大典》所采,尚散见经文各条之下,今谨为裒辑校正。自僖公十四年秋至三十三年,襄公十六年三月至三十一年,《永乐大典》所阙,则取黄震《日钞》所引补之。仍从《宋史》,厘为四卷,而每卷又各分上下。”《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9页。
    ⑤ 《春秋讲义》沈光序云:“故端明戴公,身端行治,雅邃麟经,横帙资善堂,重席专讲,明白正大,义精语平,天叙人彝,春生秋杀,粲然于口授指画间,有以发先儒所未言。”《四库全书》第155册,第2页。《春秋讲义》牛大年序云:“岷隐先生以儒宗,为一世所尊,专席谈经,发明大旨,凡经之所不书,说之所未及者,莫不昭然而义见。虽然,是书盖期于启沃君听,天下学士不可得而闻也。”《四库全书》第155册,第3页。沈光谓“横帙资普堂,重席专讲”,牛大年谓“盖期于启沃君听”,均指宁宗开禧中,戴溪为资普堂说书,累转太子詹事,为景献太子进讲事。
    ① 戴溪《春秋讲义》卷一上,《四库全书》第155册,第6页。
    ② 戴溪《春秋讲义》卷一卞,《四库全书》第155册,第40-41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讲义提要》语,《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9页。
    ④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51页。
    ⑤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51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集义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50页。
    ② 李明复《春秋集义》前所附其《进<春秋集义>表》,《四库全书》第155册,第179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六引《玉海》:“邓名世上《春秋四谱》六卷,以《经》、《传》、《国语》参合援据,为国谱、年谱、地谱、人谱。”第958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六引刘光祖序曰:传字明甫,精于《春秋》三传,博习详考,又分国而纪之。自东周而下,大国次国特书,小国灭国附见,不独纪其事与其文,而兼著其义。凡采其说者数十家,盖嗜古尊经之士,确乎其能自信者也。”第957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八引《绍兴府志》:“唐阅字进道,山阴人,举进士,历都官员外郎,乾道间为浙东检察,尝以《左氏春秋》仿迁、固史例,以周为纪,列国为传,又为表、志、赞,合五十一卷,号《左史传》行于世。”第966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八引陈傅良序:“徐子殆有功于《左氏》者也,余苦不多见书,然尝见唐阅《左氏史》与《国纪》略同而无所论断,今《国纪》有所论断矣,余故不复赞而道其有功于《左氏》者。”第968页。
    ④ 《经义考》卷一八六引朱子语,第957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八引叶适序,第968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七,第961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八,第967页。
    ① 这两句乃是《经义考》卷一八八引徐定《潮州春秋解》叶适的序文中的话,第968页。
    ② 《宋史》卷四三七《魏了翁传》,第12968页。
    ③ 《宋史》卷四一《理宗纪一》,第789页。
    ① 《宋史》卷四六《度宗纪》,第905页。
    ② 详见何俊《南宋儒学建构》第五章“思想向文化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385页。
    ③ “创造性思想”与“妥协性思想”这两个概念来自葛兆光的《“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④ 详见何俊《南宋儒学建构》第五章“思想向文化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385页。
    ① 《宋史·张洽传》,第12788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九引张洽《进书状》,第971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九引《春秋集注》纳兰成德的序,第972页。
    ④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类存目”后的案语:“明科举之例,诸经传注皆因元制,用宋儒。然程子作《春秋传》未成,朱子又未注《春秋》,以胡安国学出程子,张洽学出朱子,《春秋》遂定用二家。盖重其所出之渊源,非真有见于二人之书果胜诸家也。”《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412页。
    ⑤ 后面有专文分析张洽的《春秋》学,此处从略。
    ⑥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说提要》:“朱彝尊《经义考》引吴任臣之言云‘止三卷’,而《永乐大典》载吴潜所作咨夔行状则谓《春秋说》实三十卷。今考是书篇帙繁重,断非三卷所能尽。潜与咨夔同官相契,当亲见其手定之本。任臣所言,盖后来传闻之误耳。”《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52页。
    ⑦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说提要》:“此书亦无传本,惟《永乐大典》尚多载其文。谨裒辑编次,厘正讹舛,仍分为三十卷,以还旧观。……又自僖公十四年秋至三十三年,襄公十六年夏至三十一年,《永乐大典》原本已佚,而他家经解又绝无征引,无从辑补,今亦姑阙之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52页。
    ① 洪咨夔《春秋说》前所附其自序,《四库全书》第156册,第459—460页。
    ② 咨咨夔《春秋说》卷一,《四库全书》第156册,第464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左传要义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8页。
    ④ 魏了翁《春秋左传要义》卷一,《四库全书》第153册,第268页。
    ⑤ 魏了翁《春秋左传要义》卷二,《四库全书》第153册,第277页。
    ① 黄仲炎《春秋通说》前所附其自序,《四库全书》第156册,第291-292页。
    ②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第2146、2147页。
    ③ 黄仲炎《春秋通说》卷一,《四库全书》第156册,第301页。
    ① 《经义考》卷一九○引李鸣复《奏举状》语,第979页。
    ② 《四库全书》所收《春秋通说》之书前提要曰:“《春秋》因史以成经,故凡言史者,必以《春秋》为权度。仲炎引史以证《春秋》,而即执《春秋》以断史,其理亦本相通。”《四库全书》第156册,第290页。
    ③ 赵鹏飞《春秋经筌》前所附其自序,《四库全书》第157册,第4页。
    ① 赵鹏飞《春秋经筌》前所附其自序,《四库全书》第157册,第4-5页。
    ② 赵鹏飞《春秋经筌》卷七,《四库全书》第157册,第193页。
    ③ 赵鹏飞《春秋经筌》卷八,《四库全书》第157册,第229页。
    ④ 《经义考》卷一九一引吕大圭《春秋或问》何梦申的跋,第984页。
    ① 吕大圭《春秋五论》论二,《四库全书》第157册,第669页。
    ② 吕大圭《春秋五论》论三,《四库全书》第157册,第671页。
    ③ 吕大圭《春秋五论》论三,《四库全书》第157册,第671页。
    ④ 吕大圭《春秋五论》论三,《四库全书》第157册,第671-672页。
    ⑤ 吕大圭《春秋五论》论四,《四库全书》第157册,第672-674页。
    ① 《经义考》卷一九一引吕大圭《春秋或问》何梦申的跋,第984页。
    ② 《经义考》卷一九一引黄震《读春秋日抄·自序》,第983-984页。
    ③ 黄震《黄氏日抄·读春秋日抄》卷七,《四库全书》第707册,第110页。
    ④ 黄震《黄氏日抄·读春秋日抄》,《四库全书》第707册,第111页。
    ① 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前所附其自序,《四库全书》第158册,第4-5页。
    ② 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卷十二,《四库全书》第158册,第219-220页。
    ① 王应瞵《困学纪闻》卷六,《四部丛刊三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上海书店1985年重印,第11-12页。
    ②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四部丛刊三编》本,第11页。
    ③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四部丛刊三编》本,第9页。
    ④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四部丛刊三编》本,第7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读春秋编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53-354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九引蔡沆《春秋五论》自序,第972-973页。
    ①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九○,第977页。
    ① 如西汉末年的王莽,北宋中叶的李觏。王安石实行变法,对《周礼》也颇多吸取。
    ② 历来的《春秋》学者,绝大多数认为《春秋》包蕴着微言大义。
    ③ 比如众多的《春秋》学者,深入“挖掘”《春秋》之中的为君为臣之道、尊王攘夷之义,为现实政治提供镜
    ④ 《韩非子·内储说上》,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卷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0页。
    ①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注疏》第178页。
    ②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注疏》第178页。
    ③ 《孟子·离娄下》,《孟子注疏》第226页。
    ④ 《左传》成书于战国中期,《公羊传》、《谷梁传》虽然写定于西汉,但其成型却是在战国中后期。
    ① 赵伯雄《春秋学史》,第60页。
    ② 关于这个问题,赵伯雄先生在《春秋学史》的第二章第二节有详尽的阐述,本文此处所论,对赵先生之说,颇有吸纳,特此说明。
    ③ 如西汉时的杜钦,惩于汉成帝荒淫好色、后宫失驭,于是借发生日蚀、地震之机进谏:“臣闻日蚀地震,阳微阴盛也。臣者,君之阴也;子者,父之阴也;妻者,夫之阴也;夷狄者,中国之阴也。《春秋》日蚀三十六,地震五,或夷狄侵中国,或政权在臣下,或妇乘夫,或臣子背君父,事虽不同,其类一也。臣窃观人事以考变异……殆为后宫。何以言之?日以戊申蚀,时加未。戊未,土也。土者,中宫之部也。其夜地震将有未央宫殿中,此必道妾将有争宠相害而为患者,唯陛下深戒之。”(《汉书·杜周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71页)杜钦的进谏,结合当下发生的日蚀、地震之灾异,证以《春秋》,颇有说服力。
    ④ 如西汉昭帝时的隽不疑,依据《春秋》所记卫君辄拒纳其父蒯聩之例,临机决断,果断地处理了一起突发的政治事件。《汉书·隽不疑传》记载:“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旒,衣黄襜榆,著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长安中吏民聚观者数万人。右将军勒兵阙下,以备非常。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至者并莫敢发言。京兆尹不疑后到,叱从吏收缚。或曰:‘是非未可知,且安之。’不疑曰:‘诸君何患于卫太子!昔蒯聩违命出奔,辄距而不纳,《春秋》是之。卫太子得罪先帝,亡不即死,今来自诣,此罪人也。’遂送诏狱。天子与大将军霍光闻而嘉之,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大谊。’繇是名声重于朝廷,在位者皆自以不及也。”(《汉书》,第3037-3038页)
    ⑤ 如东汉卢植在桓帝崩后,外戚窦武拥立灵帝之际,声言拥立灵帝乃是“立所当立”,而他的经典依据就 在于《春秋》。他说:“寻《春秋》之义,王后无嗣,择立亲长,年均以德,德均则决之卜筮。”关于这则事例,详见《后汉书·卢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14页。
    ① 《后汉书·应劭传》,第1612页。
    ② 关于董氏以《春秋》决狱的案例,虽然《公羊董仲舒决狱》、《春秋决狱》俱已亡佚,无法窥其全豹,但我们通过唐宋类书、政书的零星记载,尚可观其吉光片羽。如《通典》卷六十九载:东晋成帝咸和五年,散骑侍郎贺峤妻于氏上表云:“董仲舒一代纯儒,汉朝每有疑议,未尝不遣使者访问,以片言而折中焉。时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赢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诏不当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82页。)
    ③ 如晋惠帝惩罚司马蕤的诏书有云:“《春秋》之典,大义灭亲。”(《晋书·齐献王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36页。)又如江统著《徙戎论》,严华夷之辨,倡徙戎之论,也是以《春秋》为依据,打出的也是“《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旗号。(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六,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68-2070页。)
    ④ 如开元年间太常博士孙琬议裴光庭之諡,引证“《春秋》之义,诸侯死王事者,葬之加一等”。(《旧唐书·裴行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08页。)又如唐中宗时宋璟上书议高宗太子李弘的庙制,引证“《春秋》之义,国君即位未踰年者,不合列昭穆”。(《旧唐书·礼仪志五》,第949-950页。)
    ⑤ 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卷一,《丛书集成初编》第3636册,第1页。
    ⑥ 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卷一,《丛书集成初编》第3636册,第6页。
    ① 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卷一,《丛书集成初编》第3636册,第6页。
    ①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八○引邹浩序语,第931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一引朱长文《春秋通志·自序》,第933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一引韩琦赠诗,第934页。
    ④ 关于萧楚的《春秋经辨》,第一章第二节有较详的论述,此处从略。
    ⑤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辨疑提要》语,《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0页。
    ⑥ 萧楚《春秋辨疑》前所附胡铨序,《四库全书》第148册,第109页。
    ⑦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第67页。
    ⑧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辨疑提要》语,《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0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六,第955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六,第959页。
    ③ 关于程公说的《春秋分纪》,第一章第二节有较详的论述,此处从略。
    ④ 关于戴溪的《春秋讲义》,第一章第二节有较详的论述,此处从略。
    ⑤ 关于李琪的《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第一章第二节有较详的论述,此处从略。
    ⑥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51页。
    ⑦ 关于黄仲炎的《春秋通说》,第一章第二节有较详的论述,此处从略。
    ⑧ 《四库全书》所收《春秋通说》之书前提要语,第156册,第290页。
    ⑨ 《经义考》卷一九○引李鸣复《奏举状》语,第979页。
    ⑩ 《经义考》卷一九○引李鸣复《奏举状》语,第978页。
    (11) 《经义考》卷一九一,第983页。
    ① 《宋史·王安石传》,第10550页。
    ② 最近的学术研究趋向于为王安石洗冤辩诬,如赵伯雄认为:“王安石对《春秋》很可能并非如世人所传说的那样,极尽非毁之能事,所谓‘断烂朝报’之说,很可能是一桩冤案。”(《春秋学史》,第465-466页)又如杨新勋认为:“王安石确有《春秋》‘断烂朝报’的说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贬经,恰恰反映的是他的尊经思想。”(《王安石<春秋>“断烂朝报”说辨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2期,第62页。)再如王书华认为:“王安石是轻视《春秋》的,且也说过《春秋》为“断烂朝报”之类的话,但是,王安石所言《春秋》为“断烂朝报”是特指其弟子陆佃、龚原对《春秋》的注释,而非孔子删削之《春秋》:对于孔子删削之《春秋》,王安石虽不甚尊崇,但作为封建士大夫,王安石不能也不敢公开诋诬之。”(《王安石诋<春秋>为“断烂朝报”之考辨》,《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10期,第151页。)
    ③ 前三点看法来自于周淑萍《王安石“不列<春秋>于学官”释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85-90页。)第四点来自于赵伯雄《春秋学史》,第五点来自于王书华《王安石诋<春秋>为“断烂朝报”之考辨》。
    ④ 王安石《答韩求仁书》,秦克、巩军标点本《王安石全集》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⑤ 陆佃《陶山集》卷十二《答崔子方秀才书》,《四库全书》第1117册,第154页。
    ① 周淑萍《王安石“不列<春秋>于学官”释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88页。
    ② 周淑萍《王安石“不列<春秋>于学官”释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89页。
    ③ 赵伯雄《春秋学史》,第466页。
    ④ 王书华《王安石诋<春秋>为“断烂朝报”之考辨》,《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10期,第154页。
    ① 其中《睢阳子集》有辑佚本,另名为《孙明复小集》,收录在《四库全书》。
    ② 欧阳修《孙明复先生墓志铭》:“方其病时,枢密使韩琦言之天子,选书吏,给纸笔,命其门人祖无择就其家得其书十有五篇,录之藏于秘阁。”《欧阳修全集》第458页。
    ③ 《程氏文集》卷七《回礼部取问状》,《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68页。
    ④ 石介《泰山书院记》,见《宋元学案·泰山学案》的附录部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2页。
    ①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3页。
    ②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8页。
    ①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八,《四库全书》第147册第79页。
    ②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4页。
    ③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6页。
    ①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三,《四库全书》第147册第35页。
    ②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七,《四库全书》第147册第75页。
    ③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十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14页。
    ④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三,《四库全书》第147册第35页。
    ①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7页。
    ②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4-5页。
    ③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3页。
    ④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4页。
    ⑤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4页。
    ①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6页。
    ②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6—57页。
    ③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47页。
    ④ 按,此句中的“威”字应为“桓”,指齐桓公,《四库》本因避讳改.
    ⑤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48页。
    ⑥ 按,此句中的“成”字应为“桓”,指齐桓公,《四库》本因避讳改。
    ①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46页。
    ②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四库全书》第147册第94页。
    ③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六,《四库全书》第147册第67页。
    ④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七,《四库全书》第147册第72页。
    ⑤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七,《四库全书》第147册第76页。
    ①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三,《四库全书》第147册第34页。
    ②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二,《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9页。
    ①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十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18页。
    ②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四库全书》第147册第88页。
    ③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四库全书》第147册第93页。
    ④ 按,此“威”字当为“桓”,指鲁桓公,《四库全书》因避讳改。
    ⑤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四库全书》第147册第97页。
    ①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四库全书》第147册第98页。
    ②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七,《四库全书》第147册第70页。
    ③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十,《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12页。
    ①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十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14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四库全书》第147册第97页。
    ③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十,《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02—103页。
    ④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六,《四库全书》第147册第67页。
    ①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8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六,《四库全书》第147册第69页。
    ③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六,《四库全书》第147册第61页。
    ④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四库全书》第147册第99页。
    ①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三,《四库全书》第147册第32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四,《四库全书》第147册第42页。
    ③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四库全书》第147册第95页。
    ④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十,《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09页。
    ①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9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二,《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8页。
    ③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8页。
    ①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4—5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页。
    ③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4页。
    ④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4—55页。
    ①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5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七,《四库全书》第147册第76页。
    ③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十二,《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24页。
    ①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三,《四库全书》第147册第31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2页。
    ③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四库全书》第147册第87页。
    ④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十,《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07页。
    ① 《公羊传》:“州不若国,国不若氏,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春秋公羊传注疏》,第145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三,《四库全书》第147册第36页。
    ③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六,《四库全书》第147册第65页。
    ①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四库全书》第147册第99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四库全书》第147册第89页。
    ③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四库全书》第147册第90-91页。
    ④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十一,《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15-116页。
    ①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六,《四库全书》第147册第65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八,《四库全书》第147册第80页。
    ③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十二,《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21页。
    ①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八,《四库全书》第147册第85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七,《四库全书》第147册第74页。
    ③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十,《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02页。
    ④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5页。
    ①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七,《四库全书》第147册第70-71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九,《四库全书》第147册第91页。
    ③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十二,《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23页。
    ④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43页。
    ①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5--56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3页。
    ③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七,《四库全书》第147册第75页。
    ④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十,《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08页。
    ①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十二,《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24-125页。
    ① 欧阳修 《孙明复先生墓志铭》,《欧阳修全集》第458页。
    ② 《经义考》卷一七九,第926页。
    ③ 《经义考》卷一七九,第926页。
    ④ 马端临 《文献通考》卷一八三《经籍考十》“《春秋尊王发微》”条引“晁氏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71页。
    ⑤ 《经义考》卷一七九引李滢称述家铉翁语,第926页。
    ① 《经义考》卷一七九,第926页。
    ② 徐洪兴 《孙复论》,《孔子研究》,1993年第3期。
    ③ 全祖望:“私淑洛学而大成者,胡文定公其人也。文定从谢、杨、游三先生以求学统,而其言曰:‘三先生义兼师友,然吾之自得于《遗书》者为多。’”《宋元学案》卷三十四《武夷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0页。
    ④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4页。
    ①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5页。
    ② 《宋元学案》卷二十五《龟山学案》附录胡安国语,“吾于谢、游、杨三公,义兼师友,实尊信之”。第956页。
    ③ 《宋元学案》卷二十五《龟山学案》附录胡安国语,第956页。
    ④ 胡安国 《春秋胡氏传》,《四部丛刊续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4页。
    ⑤ 《经义考》卷一八五,第951页。
    ⑥ 《宋元学案·武夷学案》,第1173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首所附其自序,第2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首所附其自序,第1-2页。
    ③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3页。
    ④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5页。
    ①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2—12913页。
    ① 王夫之 《宋论》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84-185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六,第4—5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四,第5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三,第4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一,第7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四,第7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九,第11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七,第2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四,第9页。
    ② 王夫之 《宋论》卷十,第184-185页。
    ① 王夫之 《宋论》卷十,第185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二,第2-3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四,第3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五,第4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五,第7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五,第6—7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六,第4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二,第7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三十,第1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六,第9—10页。
    ②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3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一,第4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六,第6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五,第6页。
    ③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1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九,第5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七,第8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第1--2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四,第7页。
    ④ 《孟子·尽心下》,《孟子注疏》 第387页。
    ⑤ 《春秋谷梁传注疏》第146页。
    ⑥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八,第2—3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二,第7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第7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九,第8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九,第9页。
    ② 胡安田 《春秋传》卷九,第8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九,第8—9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九,第1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四,第7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五,第3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八,第2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第3-4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第4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三,第3页。
    ④ 胡安图 《春秋传》卷七,第7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九,第10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九,第6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二,第3页。
    ① 《宋元学案·武夷学案》,第1175页。
    ② 《宋元学案·武夷学案》,第1175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第5-6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四,第6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一,第7-8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七,第3页。
    ② 胡安田 《春秋传》卷二,第3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六,第5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第4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八,第7-8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九,第4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三,第8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七,第3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六,第5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一,第10页。
    ③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1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二,第4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五,第1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六,第2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五,第1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第8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三,第1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七,第6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七,第5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二,第8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一,第8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三十,第1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三,第2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四,第6-7页。
    ② 孙复 《春秋尊王发微》卷三,第147册第28页。
    ③ 牟润孙 《两宋春秋学之主流》,《注史斋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6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七,第5页。
    ② 牟润孙 《两宋春秋学之主流》,《注史斋丛稿》,第156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一,第1-2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八,第8页。
    ① 《宋元学案·武夷学案》,第1174-1175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八,第3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七,第2-3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二,第1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八,第3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八,第6页。
    ① 《春秋公羊传注琉》,第122-123页。
    ② 是之者很少,如郑樵云:“盖公羊之学,取重于世,亦有由也。公羊谓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武帝取以报平城之耻。”(《六经奥论》,《四库全书》第184册,第91页)非之者颇多,即如公羊学大师董伸舒亦不采公羊此说。北宋孙觉更是痛诋公羊此义,其《春秋经解》卷三:“公羊之说,最为诞妄,齐襄复九世之雠,而纪侯当绝灭,是《春秋》灭人之国,犹为贤也。此不近人情矣。”(《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92页)
    ③ 如戴溪的《春秋讲义》,赵鹏飞的《春秋经筌》,家铉翁的《春秋详说》,张洽的 《春秋集注》等。此期的《春秋》学者高闶是一个例外,其《春秋集注》卷八云:“先儒以齐襄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此尤害教之甚矣。复雠乃乱世之事,况以九世乎?汉武帝因此而雪平城之耻,兴大兵伐匈奴,连岁不已,天下雕弊,户口减半,呜呼!不达《春秋》之旨,而贻万世之祸者,其此言也夫。”(《丛书集成初编》本,第?册,第83页)那么,高闶为何要弃公羊复仇义呢?《宋史》本传记载:“新学成,闶奏补试者六千人,且乞临雍,继率诸生上表以请。于是帝幸太学,秦嬉执经,闶讲《易·泰卦》,赐三品服。胡寅闻之,以书责闶曰:‘阁下为师儒之首,不能建大论,明天人之理,乃阿谀柄臣,希合风旨,求举太平之典,欺天罔人孰甚焉!平生志行扫地矣.’”(《宋史·高闶传》,第12858页)由这段记载来看,高闶似乎未能明达时势,正视时艰。
    ④ 《经义考》卷一八五,第953页。
    ①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3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七,第1-2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七,第2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第3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四,第10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七,第8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九,第2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八,第1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七,第4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七,第5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七,第1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八,第5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九,第1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八,第1-2页。
    ① 章权才 《宋明经学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178页。
    ② 《论语注疏》卷十二,第160页。
    ③ 关于“去兵”,刑昺疏云:“以兵者凶器,民之残也,财用之蠢也,故先去之。”《论语注疏》卷十二,第160页。
    ④ 《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赭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注疏》卷十四,第191页。
    ⑤ 《论语注疏》卷十五,第206页。
    ⑥ 《论语注疏》卷十五,第206页。
    ⑦ 赵歧注曰:“不以封疆之界禁之,使民怀德也。不依险阻之固,恃仁惠也。不为兵革之威,仗道德也。”《孟子注疏》卷四上,第101—102页。
    ⑧ 《孟子注疏》卷七下,202页。
    ① 《宋史·胡安国传》:“故渡江以来,儒者进退合义,以安国、尹焞为称首。”第12915页。
    ② 《宋史·赵普传》,第8935-8936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九,第9-10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八,第2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三,第4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九,第3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九,第9-10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五,第7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八,第3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一,第2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四,第3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六,第3页。
    ③ 胡《传》此条原文见“(3)不以战对战:敌加兵于己,勿以桀攻桀”的第一条引文。
    ① 王介之 《春秋四传质》卷上,《四库全书》第171册,第257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五,第953页。
    ③ 关于胡安国与秦桧的关系,章权才在《宋明经学史》第五章论之颇详,可以参看。又刘玲娣《胡安国政治思想及其实践略论》(《史学月刊》2002年第6期)也涉及到这个问题,也有较详的论述。
    ① 《宋元学案·武夷学案》,第1179页。
    ② 《宋元学案·武夷学案》,第1179页。
    ③ 章权才 《宋明经学史》,第179-180页。
    ④ 《宋元学案·武夷学案》,第1179页。
    ⑤ 王夫之《宋论》卷十语,第184页。
    ⑥ 胡安国 《时政论·尚志论》语,见《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3页。
    ①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3—12914页。
    ② 《宋史·李植传》,第11703页。
    ③ 如王介之、何其伟等。又如宋鼎宗《春秋宋学发微》第七章第五节,实际上也是把胡安国有关“慎战”的条文归入“和议说”的,这样处理不无商榷之处。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一,第4页。
    ⑤ 牟润孙 《两宋春秋学之主流》,《注史斋丛稿》,第158页。
    ① 《宋史·地理志》,第2093-2096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一,第4页。
    ② 《周易·泰卦·彖辞》:“‘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周易·否卦·彖辞》:“‘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分别见于《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第70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二,第9-10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一,第4-5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三,第9-10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四,第10—11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四,第8—9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五,第7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六,第6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一,第5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八,第9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第7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二,第12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三,第1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七,第2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五,第3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一,第1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九,第8页。
    ⑤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第3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九,第3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二,第10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九,第4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五,第2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四,第6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三,第6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一,第3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六,第3页。
    ④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九,第9-10页。
    ①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八,第5页。
    ② 胡安国 《春秋传》卷二十四,第2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十八,第6-7页。
    ④ 如萧楚,其《春秋辨疑》卷四“书灭辨上”云:“《雅》之《六月》、《采芑》、《江汉》、《常武》皆美周宣中兴之诗,于(?)狁则曰伐,于蛮夷则曰征而止,未闻以灭之为是也。高宗之于鬼方,虞舜之于有苗,亦曰征、曰伐而止,未闻以灭为是也。”(《四库全书》第148册,第169页)又如赵鹏飞,其《春秋经筌》 卷九“宣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条有云:“《书》曰,殱厥渠魁,胁从(?)治,旧染污俗,咸与维新。既灭潞氏,虏婴儿,则宜施礼教以革其余风,明王制以除其旧习,属之象胥训其顽民。此柔远能迩之道也。岂可聚族而殱旃,俾无噍类而后快其雄心哉!”(《四库全书》第157册,第288页)再如高闶《春秋集注》,张洽《春秋集注》,黄仲炎《春秋通说》等,兹不赘举。
    ① 宋鼎宗 《春秋宋学发微》,第251页。
    ② 宋鼎宗 《春秋宋学发微》,第249页。
    ③ 胡安国 《春秋传》卷一,隐公二年“春,公会戎于潜”条,第4页。
    ④ 萧楚 《春秋辨疑》,《四库全书》第148册,第169页。
    ①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4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类存目”按语,《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412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五,第953页。
    ④ 《经义考》卷一八五,第953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五,第951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五,第952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五,第952页。
    ④ 《经义考》卷一八五,第953页。
    ⑤ 《经义考》卷一八五,第953页。
    ⑥ 朱彝尊 《曝书亭集》卷三十四《春秋权衡序》,《四库全书》第1318册,第37页。
    ① 王夫之 《宋论·高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84页。
    ② 卢钟锋 《胡安国〈春秋传〉的理学特色》,见侯外庐等主编之《宋明理学史》(上)第六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③ 浦卫忠 《论胡安国〈春秋传〉的思想》,《经学今诠续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13页。
    ④ 浦卫忠 《论胡安国〈春秋传〉的思想》,第550页。
    ① 《宋史》,第2566-2568页。
    ② 《宋史》,第2582页。
    ① 《宋史》,第2601页。
    ② 《宋史》,第2889页。
    ③ 《宋史》,第8630—8631页。
    ① 《宋史》,第9933页。
    ② 《宋史》,第11201--11202页。
    ③ 《宋史·王沿传》,第9959、9960页。
    ④ 《宋史》,第10609页。
    ① 《宋史》,第11544页。
    ② 《宋史》,第12290-12291页。
    ③ 《宋史》,第12949-12950页。
    ① 《宋史》,第12950页。
    ② 《宋史》,第9820页。
    ③ 《宋史》,第12363页。
    ① 《宋史》,第12684-12686页。
    ② 《宋史》,第12000页。
    ① 《宋史》,第9596页。
    ② 《宋史》,第12857页。
    ③ 《宋史》,第11912页。
    ① 《宋史》,第13379页。
    ② 《宋史》,第12631-12632页。
    ① 《宋史》,第12633-12634页。
    ① 《宋史》,第2857-2858页。
    ② 《宋史》,第3038页.
    ③ 《宋史·陈亮传》,第12930-12931页。
    ① 《宋史·陈亮传》,第12940页。
    ② 《宋史》,第11959页。
    ③ 《宋史》,第11337页。
    ④ 《宋史》,第11584页。
    ① 《宋史》,第11631页。
    ② 《宋史》,第11814页。
    ③ 《宋史》,第11884页。
    ① 《宋史》,第9531--9532页。
    ② 《宋史》,第11711页。
    ③ 《宋史》,第13756页。
    ① 李晓东 《经学与宋明理学》,《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85—86页。
    ①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7页。
    ②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7-3298页。
    ③ 《程氏遗书》卷一五,《二程集》,第164页。
    ① 胡安国 《胡氏春秋传·自序》,第2页。
    ② 本文所用“理学”概念,取其广义,既包括程朱理学,也包括陆九渊的心学。
    ① 《经义考》卷一八五,第951页。
    ② 详见本节“二 宋代《春秋》经传研究的理学取向——以二程《春秋》学为例”。
    ③ 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孙猛 《郡斋读书志校证》本,第118-119页。
    ④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第64页。
    ⑤ 胡安国 《春秋胡氏传》卷首《春秋传序》,第1-2页。
    ① 《胡氏春秋传》卷二,第1-2页。
    ② 《胡氏春秋传》卷四,第2页
    ③ 《胡氏春秋传》卷四,第3-4页。
    ① 《胡氏春秋传》卷六,第1页。
    ② 《胡氏春秋传》卷八,第1页。
    ③ 《胡氏春秋传》卷十一,第6页。
    ① 《胡氏春秋传》卷二,第3页。
    ② 胡安国 《胡氏春秋传》卷十一,第10页。
    ① 胡安国 《春秋胡氏传》卷首《春秋传序》,第2页。
    ② 《胡氏春秋传》卷一,第6页。
    ③ 《易传·序卦》已经有这样的观点:“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周易正义》,第336-337页。
    ④ 《胡氏春秋传》卷一,第3页。
    ① 《胡氏春秋传》卷一,第1—2页。
    ② 《胡氏春秋传》卷二九,第4—5页。
    ③ 《胡氏春秋传》卷五,第3-4页。
    ① 《宋史·罗从彦传》,第12743页。
    ② 《宋元学案》卷三九《豫章学案》全祖望案语,第1269页。
    ③ 《宋元学案》卷三九《豫章学案》黄宗羲案语,第1271页。
    ④ 《宋元学案》卷三九《豫章学案》全祖望案语,第1269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四引罗从彦《春秋指归·自序》,第948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四引罗从彦《春秋指归·自序》,第948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四引罗从彦《春秋指归·自序》,第948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九引蔡沆《春秋五论》自序,第972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九引熊禾《春秋五论》序,第973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九引余用宾《春秋五论》跋,第973页。
    ① 张洽《春秋集注》卷首《纲领》的注,《四库全书》第156册,第7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九引张洽《进书状》,第971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九引张洽《进书状》,第971页。
    ② 张洽《春秋集注》卷一,《四库全书》第156册。第9-10页。
    ③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88页。
    ④ 《胡氏春秋传》卷一,第3页。
    ① 《春秋集注》卷三,《四库全书》第156册,第30页。
    ② 《春秋集注》卷三,《四库全书》第156册,第35页。
    ③ 《春秋集注》卷二,《四库全书》第156册,第19页。
    ①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412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九引纳兰成德序,第972页。
    ③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50页。
    ① 《宋史·道学传序》,第12710页。
    ②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5页。
    ③ 程颐有《伊川易传》,另《程氏遗书》和《程氏外书》中有二程大量关于《周易》的论说。
    ④ 程颢有《明道先生改正大学》,程颐有《伊川先生改正大学》、《论语解》,另《程氏遗书》和《程氏外书》中有二程大量关于《四书》的说解。
    ⑤ 程颢《南庙试九叙惟歌论》:“窃原《春秋》之文,求圣人之志,火之书者十一,大水之书者七,不雨之书者九,大旱之书者二,无麦苗、大无麦禾之书者各一。盖言五行失其序,则六府失其宜。物失其宜,则尚何次叙之有乎?民失其所,则尚何歌咏之有乎?可以见圣人之心,重时政而谨民事,勤勤乎如是也。”(《程氏文集》卷二,《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64页)又程颢《南庙试策五道》之第二道:“《春秋》何为而作哉?其王道之不行乎!……然圣人之法,得者至寡,至于弃经任传,杂以符纬,胶固不通,使圣人之心郁而不显。吁!可痛也。独唐陆淳得啖先生、赵夫子而师之,讲求其学,积三十年,始大光莹,绝出于诸家外;虽未能尽圣作之蕴,然其攘异端,开正途,功亦大矣。……其间书侵者三十七,伐者二百四十三,书围者四十四,入者二十七。圣人之意,其详其各也如是。岂苟然哉?盖诛其祸乱之道耳。”(《程氏文集》卷二,《二程集》,第466-467页。)
    ① 《程氏外书》卷一二,《二程集》,第432-433页。
    ② 《程氏外书》卷一二,《二程集》,第436页。
    ③ 程颐“自涪陵归”,大约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此时距程颐之卒(1107),也就只有六七年。
    ④ 《经义考》卷一八二,第941页。
    ⑤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07页。
    ⑥ 《经义考》卷一八二,第941页。
    ①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25页。
    ② 《程氏遗书》卷一五,《二程集》,第157页.
    ③ 《程氏遗书》卷一五,《二程集》,第164页。
    ①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25页。
    ② 程氏此意,在《程氏遗书》中也有多处提及。卷三有云:“三王不足四,无四三王之理.如忠质文之所尚,子丑寅之所建,岁三月为一时之理。秦强以亥为正,毕竟不能行。孔子知是理,故其志不欲为一王之法,欲为百王之通法,如语颜渊为邦是也,其法度又一寓之《春秋》。”(《二程集》,第62页)又卷一八有云:“上古之时,自伏羲、尧、舜,历夏、商以至于周,或文或质,因袭损益,其变既极,其法既详,于是孔子参酌其宜,以为百王法度之中制,此其所以《春秋》作也。” (《二程集》,第245页)又卷二二上有云:“《春秋》之书,百王不易之法。三王以后,相因既备,周道衰,而圣人虑后世圣人不作,大道遂坠,故作此一书。”(《二程集》,第283页。)
    ③ 《程氏遗书》卷二三,《二程集》,第305页。
    ④ 《程氏外书》卷九,《二程集》,第401页。
    ① 《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19页。
    ②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86页。
    ① 《宋史·程颐传》,第12719页。
    ② 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册,第966页。
    ③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条,《二程集》,第1087页。
    ①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04页。
    ②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09页。
    ③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15页。
    ④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07页。
    ①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13页。
    ②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86页。
    ③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93页。
    ④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91页。
    ① 《程氏遗书》卷二二,《二程集》,第284—285页。
    ② 《程氏外书》卷六,《二程集》,第387—388页。
    ③ 《程氏外书》卷七,《二程集》,第394页。
    ④ 《程氏遗书》卷一八,《二程集》,第230页。
    ①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92页。
    ②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92-1093页。
    ③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00页。
    ④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01页。
    ⑤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01页。
    ①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03-1104页。
    ②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06页。
    ③ 《程氏外书》卷一一,《二程集》,第411页。
    ④ 《程氏外书》卷九,《二程集》,第402页。
    ① 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78页。
    ②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90页。
    ③ 《程氏遗书》卷二二,《二程集》,第300页。
    ① 《程氏遗书》卷二二,《二程集》,第301页。
    ②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87—1088页。
    ③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14页。
    ④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12页。
    ① 《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19页。
    ②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96页。
    ③ 《程氏外书》卷九,《二程集》,第402页。
    ④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87页。
    ⑤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91页。
    ⑥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95页。
    ①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隐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条,《二程集》,第1097页。
    ②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02页。
    ③ 《程氏遗书》卷二二下,《二程集》,第303—304页。
    ④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89页。
    ⑤ 《程氏外书》卷九,《二程集》,第401页。
    ①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21页。
    ②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18页。
    ③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19页。
    ①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14页。
    ② 《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43页。
    ③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15页。
    ④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22页。
    ⑤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89-1090页。
    ⑥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17页。
    ①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89页。
    ② 《程氏遗书》卷一五,《二程集》,第159页。
    ③ 《程氏遗书》卷二三,《二程集》,第309页。
    ① 《程氏遗书》卷二二下,《二程集》,第304页。
    ② 《程氏遗书》卷一五,《二程集》,第159页。
    ③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098页。
    ④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01页。
    ⑤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03页。
    ①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03—1104页。
    ② 《程氏遗书》卷二二下,《二程集》,第299页。
    ③ 《程氏外书》卷五,《二程集》,第374页。
    ① 张洽《春秋集注·纲领》引周敦颐语,《四库全书》第156册,第4页。
    ② 《程氏遗书》卷一五,《二程集》,第164页。
    ③ 《近思录》卷三,《朱子全书》第13册,第206页。
    ④ 邵雍《皇极经世书》卷一三,《四库全书》第803册,第1070页。
    ① 胡安国《春秋传》卷二五,僖公二十五年“卫侯毁灭邢”条,第10页。
    ② 《朱子语类》卷八三,第2173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九引张洽《进书状》,第971页。
    ④ 吕大圭《春秋五论》之一,《四库全书》第157册,第664页。
    ⑤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5页。
    ①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5页。
    ②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2页。
    ③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5页.
    ④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0页。
    ①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3-12914页。
    ②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5页。
    ③ 《宋史·胡安国传》,第12915页。
    ④ 《经义考》卷一九一引吕大圭《春秋或问》何梦申的跋,第984页。
    ①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九一引纳兰成德《春秋五论》序,第984页。
    ②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53页。
    ① 家铉翁《春秋集传详说》自序语,《四库全书》第158册,第5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详说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53页。
    ③ 《宋史·家铉翁传》,第12598-12599页。
    ① 《宋史·陈公辅传》,第11694页。
    ① 《宋史·胡宏传》,第12925页。
    ② 《宋史·楼钥、李大性等列传论》,第12063页。
    ③ 《宋史·范质、王溥、魏仁浦列传赞》,第8808页。
    ① 《宋史·李纲传上》,第11252-11253页。
    ① 《孟子·离娄下》,《孟子注疏》第226页。
    ② 一般认为,《春秋》义法的核心内涵就是《春秋》五例,即“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汗,惩恶而劝善”。此处是前四例。
    ③ 详见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宋代诗学——以宋代诗话笔记为例》,载于其论文集《〈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127页。
    ④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四部丛刊三编》本,第1页。
    ⑤ 详见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宋代诗学——以宋代诗话笔记为例》,第126-127页。
    ⑥ 转引自敏泽《论钱学的基本精神和历史贡献》,《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① 李洲良《文章“义法”与“春秋笔法”关系考》,《国学研究》第十七卷,第154页。
    ② 《春秋》义法的外延包括经法、史法、文法三种样态。详见李洲良《春秋笔法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第91-98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六九,第875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六九,第875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六九,第875页。
    ④ 《经义考》卷一六九,第875页。
    ⑤ 范宁《春秋谷粱传序》,《春秋谷梁传注疏》第11页。
    ⑥ 刘知几《史通·烦省》引干宝《史议》语,浦起龙《史通通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63页。
    ① 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春秋左传正义》第13-14页.
    ② 刘知几《史通·六家》,浦起龙《史通通释》本,第11页。
    ③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浦起龙《史通通释》本,第451页。
    ④ 《经义考》卷一百六十九引啖助语,第876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六九,第876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六九,第876页。
    ② 吕大圭《春秋五论》之五,《四库全书》第157册,第674页。
    ③ 吕祖谦《左氏传续说》,《四库全书》第152册,第145页。
    ① 吕祖谦《左氏传说·看左氏规模》,《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册,第2-3页。
    ② 《左氏传续说》卷一,《四库全书》第152册,第150-151页。
    ① 《左氏传续说·纲领》,《四库全书》第152册,第148页。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1655-1656页.
    ③ 《左氏传续说》卷十二,《四库全书》第152册,第288页。
    ① 《左氏传说》卷八,《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81页。
    ② 《左氏传续说》卷六,《四库全书》第152册,第210页。
    ③ 王正德《余师录》卷三,《四库全书》第1480册,第784页。
    ① 张大亨《春秋通训·后叙》,《四库全书》第148册,第632-633页。
    ②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2—343页。
    ①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84页。
    ②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84页。
    ③ 明清论析、总结《左传》文学质素、写作技巧的著述很多,如明代汪伯昆《左传节文》、凌稚隆《春秋左传注评测义》、穆文熙《左传钞评》,清代冯李骅、陆浩《左绣》、王源《左传评》、方苞《左传义法举要》、李文渊《左传评》、林纾《左传撷华》、吴闿生《左传微》等。
    ①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四,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本,第672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第930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第930页.
    ④ 徐晋卿的《春秋经传类对赋》,今有《通志堂经解》本。
    ① 《苏轼文集》卷九九《宋襄公论》,《三苏全书》第14册,第157-158页。
    ② 《公羊传》语,见《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46页。
    ③ 《谷梁传》语,《春秋谷梁传注疏》,第142页。
    ④ 陆淳《春秋集传辨疑》卷六引啖助语,《四库全书》第146册,第644页。
    ⑤ 《春秋左传正义》,第404页。
    ⑥ 《左氏博议》只有少数几篇是以《公羊传》、《谷梁传》、《国语》(有学者称其为《春秋》外传)为素材的,其余的都是以《左传)为素材,故而该书命名为《左氏博议》。
    ⑦ 吕祖谦《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前面所附胡凤丹《重刊〈东莱博议〉序》语,《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714册,第1页。
    ①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1页。
    ② 《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皆作二十卷。
    ③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吕祖谦自序之语,第1页。
    ④ 《四库全书总目·详注东莱左氏博议提要》:“《通考》载作二十卷,与此本不同,盖此本每题之下附载《左氏》传文,中间征引典故,亦略为注释,故析为二十五卷。其注不知何人作,观其标题板式,盖麻沙所刊。考《宋史·艺文志》有祖谦门人张成招标注《左氏博议纲目》一卷,疑当时书肆以成招标注散入各篇也。”《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7页。
    ⑤ 冯春生《吕祖谦经学著述目录版本考述》:“《铁琴铜剑楼书目》载元刊《精选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句解》十六卷,明弘治甲寅新城蔡氏复雕,计文八十六篇,仅原刻之半,盖是书之删节,自元代已始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88-89页。
    ⑥ 冯春生《吕祖谦经学著述目录版本考述》:“《新刻翰林批选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句解》十二卷,有明万历九年书林源泰堂刻本。《吕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十二卷,有明刻本,有清刻本,有日本元禄十三年(1700)京都书林吉村吉左卫门、永原屋孙兵卫刻本。《精选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八卷,有明刻本。《吕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六卷,明陶埏辑,有明崇祯刻本,有日本明治十二年(1879)刊本。《东莱博议》四卷,清张文炳等评,有清雍正刻本,清乾隆三十年(1765)石城吕氏家庙刊本,有日本宽政十一年(1799)刻本,有清光绪28年(1902)新化三味书室刻本。”《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88-89页。
    ① 刘锺英《增批辑注〈东莱博议〉》前面所附张文柄《重刻〈东莱博议〉序》,大美书局,1937年版,第8—9页。
    ② 见《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前面所附胡风丹《重刊〈东莱博议〉序》,《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1页。
    ③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2页。
    ①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22页。
    ②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42—43页。
    ③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3页。
    ①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5册,第115页。
    ②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5册,第101页。
    ③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47页。
    ①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73—75页。
    ②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5册,第124页。
    ③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22页。
    ①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5册,第116页
    ②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前面所附王树之跋胡风丹重刻《东莱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1页。
    ① 刘锺英《增批辑注〈东莱博议〉》,第10页。
    ② 陈守富《〈东莱博议〉及其评点本》:“《博议》是我国封建社会名副其实的写作教材。而且,《博议》作为写作教材,开了写作教材的先河。《博议》之前,虽有名目繁多的专著、选集通行世上,着家评者也都有着启示后学的目的,但它们不是传道,便是传文,都不以传写为专。《左传》、《文选》及其评点本便是如此。《左传》在于传道,《文选》在于传文。就是吕祖谦自己的《古文关键》,虽对文章的命意、结构、句法等等,作了详细评注,但也算不得写作教材.因为它所禀承的是宋道学家的“文道合一”观,对象是社会文人,不以传写为单一的目的。内容较杂,层次较高,不便于童生揣摩。纵使勉强为之,也收效甚微。……据此可定,《博议》及其评点本,不仅是写作教材,且是中国第一本假文以喻法的写作教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第54页)
    ③ 《宋元学案·东莱学案》引朱熹语,《宋元学案》第1675页。
    ④ 刘锺英《增批辑注〈东莱博议〉》前面所附朱晓曙的序,第3页。
    ① 吕祖谦《古文关键》,《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351册,第719页。
    ② 魏天应《论学绳尺》,《四库全书》,第1358册,第73页。
    ③ 刘锺英《增批辑注〈东莱博议〉》前面所附朱字绿的序,第2页。
    ①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9-10页
    ①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26—27页。
    ②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5页。
    ③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5册,第84页。
    ①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5册,第85页。
    ② 王水照《宋代散文技巧和样式的发展》,载1963年3月31日的《光明日报》。
    ③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1页。
    ④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1页。
    ①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2页。
    ②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2页。
    ③ 喻岳衡点校本《东莱博议》,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20页。
    ④ 魏天应《论学绳尺》,《四库全书》,第1358册,第73页。
    ① 喻岳衡点校本《东莱博议》,第20页。
    ②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5—6页。
    ③ 喻岳衡点校本《东莱博议》,第8页。
    ①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8页。
    ② 喻岳衡点校本《东莱博议》,第10页。
    ③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25-26页。
    ①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26页。
    ② 喻岳衡点校本《东莱博议》,第25页。
    ③ 陈守富《〈东莱博议〉及其评点本》,《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第56页。
    ④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11—12页。
    ⑤ 喻岳衡点校本《东莱博议》,第14页。
    ①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68—69页。
    ② 喻岳衡点校本《东莱博议》,第69页。
    ③ 详见朱迎平《宋文论稿》之《宋代科举试论考述》,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74页。
    ④ 《苏轼文集》卷四四《谢梅龙图书》,《三苏全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2册,第363页。
    ⑤ 《文心雕龙·议对》语,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40页。
    ⑥ 《文心雕龙·论说》语,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第327页。
    ①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前面所附胡凤丹的序,《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1页。
    ②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640—642页。
    ③ 林纾《春觉斋论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17页。
    ④ 周作人《秉烛后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东莱集提要》语(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2128页),窃以为这个评价移作《东莱博议》是最合适的。
    ②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对《东莱博议》的评语。
    ③ 清代胡凤丹《重刊〈东莱博议〉序》语。
    ④ 陈耆卿《篔窗集》前所附吴子良《<篔窗集续集>序》,《四库全书》,第1178册,第4页。
    ⑤ 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68页。
    ⑥ 吕祖谦着,郝政民注《东莱博议》,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① 《宋史·吕祖谦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872页。
    ② 这种家学之风,从吕祖谦的五世祖吕希哲就开始了,《宋元学案·荥阳学案》引朱熹曰:“吕公(指吕希哲,引者注)家传,深有警悟人处,前辈涵养深厚乃如此。但其论学殊有病,如云‘不主一门,不私一说’,则博而杂矣。”(《宋元学案》第908页)吕祖谦的伯祖父吕本中也是深有此种家学之风,全祖望在《宋元学案·紫微学案》中说:“大东莱先生(指吕本中,引者注)为荥阳冢嫡,其不名一师,亦家风也。”(《宋元学案》,第1233页)
    ③ 《朱子语类》卷一二二,第2949页。
    ④ 《宋元学案·东莱学案》引朱熹语,《宋元学案》,第1675页。
    ⑤ 关于吕祖谦兼取朱学、陆学,《宋元学案》卷五十一《东莱学案》引谢山《同谷三先生书院记》曰:“宋干、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宋元学案》,第1653页)关于吕祖谦兼取事功之学,全祖望《宋元学案·说斋学案》云:“干淳之际,婺学最盛。东莱兄弟以性命之学起,同甫(指陈亮,引者注)以事功之学起,而说斋(指唐仲友,引者注)则为经制之学。考当时之为经制者,无若永嘉诸子,其于东莱、同甫,皆互相讨论,臭味契合。东莱尤能并包一切。”(《宋元学案》,第1954页)
    ⑥ 潘富恩、徐余庆《吕祖谦评传》前面的内容简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① 《宋史·吕祖谦传》,第12873页。
    ② 这话不是朱子所云,但朱子表示赞同。《朱子语类》卷一三九,第3321页。
    ③ 《朱子语类》卷一二二,第2953页。
    ④ 对此问题的论述,笔者吸纳了王琦珍先生《南宋散文评论中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1988年第4期,第77页到83页)的观点,特此指出。
    ⑤ 王琦珍《南宋散文评论中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1988年第4期,第80页。
    ① 王琦珍《南宋散文评论中的几个问题》,第81页。
    ② 王琦珍《南宋散文评论中的几个问题》,第78页。
    ③ 《苏洵集》卷四《上韩枢密书》,《三苏全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6册,第59页。
    ① 欧阳修《荐布衣苏洵状》,《三苏全书》第6册《苏洵集》附录一,第280页。
    ②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三苏全书》第18册《苏辙集》(三),第223页。
    ③ 《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前面所附胡风丹《重刊〈东莱博议〉序》语,《丛书集成初编》第3714册,第1页。
    ④ 喻岳衡点校本《东莱博议》,第14页。
    ⑤ 喻岳衡点校本《东莱博议》,第12页。
    ⑥ 喻岳衡点校本《东莱博议》,第88-89页。
    ① 刘锺英《增批辑注〈东莱博议〉》前面所附自序,第10页。
    ② 喻岳衡点校本《东莱博议》,第3—4页。
    ① 《礼记正义》,第1368页。
    ②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09页。
    ③ 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语,《春秋公羊传注疏》第26页。案:何休此语虽然是概括“所传闻之世”(何休步武董仲舒将《春秋》十二公分为“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所见之世”共三世)的《春秋》书写原则,但实际上也正是整部《春秋》的材料取舍原则。
    ① 《春秋公羊传注疏》,第79-80页。
    ② 《春秋公羊传注疏》,第90-91页。
    ③ 《春秋公羊传注疏》,第103-104页。
    ④ 《春秋谷梁传注疏》,第337页。
    ① 司马迁《史记·三代世表序》,第487-488页。
    ②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语,第509页。
    ③ 杜预《春秋左氏传后序》,《春秋左传正义》第1720页。
    ④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所附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69页。
    ① 《春秋左传正义》,第354-362页.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359页。
    ③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9页。
    ④ 杨伯竣《春秋左传注》:“在传世彝器中,似乎还不曾发现过四时的记载。”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6页。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洛诰解》,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9-40页。
    ② 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春秋左传正义》第3页。
    ③ 刘知几《史通·二体》,浦起龙《史通通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7页。
    ④ 《春秋左传正义》第765页。
    ⑤ 《春秋左传正义》第1521-1522页。
    ① 如《左传》概括的“五十凡”,《公羊传》总结的“外逆女不书”、“外大夫不卒”等书例,《谷梁传》揭示的“日月时例”等。
    ② 杜预注语,《春秋左传正义》第765页。
    ③ 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语,《春秋左传正义》,第19页。
    ① 《春秋左传正义》,第19-20页。
    ② 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语,《春秋左传正义》,第18页。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19页。
    ④ 杜预注语,《春秋左传正义》第765页。
    ① 《春秋左传正义》,第19页.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19页.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457页。
    ① 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语,《春秋左传正义》,第18页。
    ② 杜预注语,《春秋左传正义》,第765页。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18页。
    ④ 《春秋左传正义》,第395页。
    ① 《春秋左传正义》,第594-598页。
    ② 《春秋公羊传注疏》,第509-510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引服虔《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02页。
    ① 杜预《春秋左氏传序》语,《春秋左传正义》,第20页。
    ② 杜预注语,《春秋左传正义》,第765页。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20页。
    ① 参见周裕锴老师《宋代诗学通论》的“引言”和“结语”部分,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版,第1—6页,第559—563页.
    ② 参见张高评先生《〈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中《〈春秋〉书法与宋代诗学——以诗话笔记为例》的“结论”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③ 《〈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第163页.
    ④ 笔者所见,目前此类论文仅有张高评先生《〈春秋〉书法与宋代诗学——以诗话笔记为例》。
    ⑤ 为何要以这两人为考察中心呢?原因有二:一是两人乃宋代会通《春秋》义法论诗的代表,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明确引用《左传》所揭示的《春秋》例法以论诗,张戒的《岁寒堂诗话》的诗论主张亦与 《春秋》义法息息相通。二是两人的诗论主张有相似之处,他们都非常强调诗的社会功用,也都非常注重诗的艺术特质。
    ① 杨万里《诚斋集》,《四部丛刊初编》第255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版,第705页。
    ① 杨万里《诚斋集》,《四部丛刊初编》第255册,第704页。
    ②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四部丛刊三编》本,第1页。
    ① 杨万里《诚斋诗话》,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9页。
    ② 杨万里《诚斋集》,《四部丛刊初编》第255册,第690页。
    ③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1页。
    ① 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李学勤主编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② 李洲良《春秋笔法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第93页。
    ③ 杜预注、孔颖达琉《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李学勤主编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65页.
    ④ 《春秋左传正义》,第18页。
    ⑤ 关于《春秋》五例,钱钟书先生认为:“‘五例’之一、二、三、四示载笔之体,而其五示载笔之用。”(《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2页)钱先生所言,淘为的论。又,关于《春秋》义法,可以参看李洲良先生的《春秋笔法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第91-98页。
    ① 黄彻《(?)溪诗话》,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6—347页。
    ② 周煇《清波杂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9册,第76页。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18页。
    ④ 许彦周《彦周诗话》,见何文焕《历代诗话》(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81页。
    ① 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26—27页。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18页。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765页。
    ④ 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第61页.
    ⑤ 《春秋左传正义》,第19页。
    ⑥ 《春秋左传正义》,第765页。
    ① 费衮《梁溪漫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4册,第741页。
    ② 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第45—46页。
    ③ 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第49—50页。
    ① 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第81页。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19页。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765页。
    ④ 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第155页。
    ⑤ 《春秋左传正义》,第765页。
    ①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见何文焕《历代诗话》(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3页。
    ② 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第74页。
    ③ 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第134—135页。
    ① 钱泽红《张戒〈岁寒堂诗话〉中的“意”与“味”》,《文史哲》,2000年第5期,第35页。
    ② “言志”参见《岁寒堂诗话》卷上第1条、第3条,“思无邪”参见卷上第36条。《诗话》卷下专论杜诗,可见张戒对杜诗的推崇。
    ③ 详见张高评先生《〈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中《〈春秋〉书法与宋代诗学——以诗话笔记为例》的第一、二部分和结论部分,第120-127页,第163-165页。
    ④ 《〈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第139页。
    ①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页。
    ② 周裕锴老师:“重道轻文、崇道抑诗的观念成为濂洛学派的传统,就连理学家中最富有艺术情趣的朱熹,也一再强调这样的观点。……朱熹等人似乎也意识到艺术取消论的荒谬性,便提出两种新观点对程颐之说进行补充和改造,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作诗与学道之间的矛盾。……但从根本上仍轻视甚至排斥诗的艺术性和形式美。”(《宋代诗学通论》,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版,第23-26页)
    ③ 周裕锴老师《宋代诗学通论》,第42页。
    ④ 关于张戒的“意味说”,详见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附录的论文《试论张戒的“意味”说》,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251—277页。
    ①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45页。
    ② 广义的宋代散文,既包括散体的古文,也包括骈体的四六文,以及文赋等;狭义的宋代散文,主要指散体的古文。本节所论述的宋代散文,取狭义。
    ③ 参见曾枣庄先生《北宋古文运动的曲折过程》,《文学评论》1982年第5期。
    ④ 《宋史·欧阳修传》:“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攉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第10375页。
    ① 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卷十四《故三班奉职尹府君墓志铭并序》尹洙称述自己之语,《四部丛刊初编》第178册,第67页。
    ② 范仲淹《祭尹师鲁舍人文》语,《范文正公文集》卷十一,李勇先、王蓉贵校点本《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页。
    ③ 《宋史·尹洙传》,第9831页。
    ① 韩琦《安阳集》卷四十七《故崇信军节度副使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尹公墓表》,《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85册,第479-480页。
    ② 《宋史·欧阳修传》,第10380页。
    ③ 《宋史·欧阳修传》,第10375-10376页。
    ④ 《宋史·欧阳修传》,第10379-10380页。
    ⑤ 《宋史·欧阳修传》,第10380页。
    ① 此处关于《春秋》义法的叙述,本于李洲良先生的《春秋笔法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第91-98页)和《文章“义法”与“春秋笔法”关系考》(《国学研究》第17卷,第133-166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五代春秋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666页。
    ③ 《宋史·欧阳修传》,第10381页。
    ④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一“欧史书法谨严”,《续修四库全书》第453册,第430页。
    ①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32页。
    ② 欧阳修《论尹师鲁墓志》,《欧阳修全集》,第1045页。
    ③ 明代崔铣称赞尹洙的文章是“词简而切旨,不袭故言”,见崔铣《洹词》卷十《校正尹师鲁文集序》,《四库全书》第1267册,第585页。
    ① 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卷四《志古堂记》,《四部丛刊初编》第178册,第18-19页。
    ② 金之俊《金文通公集》卷一《读尹河南文集序》,《四库存目丛书补编》第56册,第47页。
    ① 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卷四《巩县孔子庙记》,《四部丛刊初编》第178册,第17-18页。
    ① 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卷四《张氏会隐园记》,《四部丛刊初编》第178册,第19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河南集提要》语,《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2041页。
    ③ 实际上,尹洙运用《春秋》义法修撰的《五代春秋》,也存在很大的缺憾,详见清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九十八对《五代春秋》的批评。
    ④ 洪本健《论尹洙》,《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16页。
    ⑤ 洪本健《论尹洙》,《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18页。
    ① 《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二《神宗旧史·欧阳修传》,第2676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河南集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2041-2042页。
    ③ 洪本健《论尹洙》,《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16页。
    ④ 马茂军《西京幕府中的尹洙与欧阳修》,《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28页。
    ① 欧阳修《与尹师鲁第二书》,《欧阳修全集》第1000页。
    ② 陈光崇《尹洙与〈新五代史〉小议》,《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第89-93页。
    ③ 清·潘永因编《宋稗类钞》卷十八“文苑第三十一”,《四库全书》第1034册,第474-475页。
    ① 《春秋左传正义》,第18页。
    ② 《曾巩集》卷三十八《祭欧阳少师文》,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26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588-589页。
    ② 姚范《援鹑堂笔记》卷四十四《文史》,《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9册,第113页。
    ③ 魏禧《魏叔子日录》卷二《杂说》,《续修四库丛书》第1409册,第306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631—632页。
    ② 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三。
    ③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论文上”,第3310页。
    ④ 《左传正义》,第18页。
    ⑤ 《左传正义》,第765页。
    ⑥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五十一,《四库全书》第1383册,第573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432—433页。
    ② 《论尹师鲁墓志》,《欧阳修全集》,第1046页。
    ③ 《论尹师鲁墓志》,《欧阳修全集》,第1046页。
    ④ 《论尹师鲁墓志》,《欧阳修全集》,第1045—1046页。
    ① 《祭资政范公文》,《欧阳修全集》,第697页。
    ② 《祭资政范公文》,《欧阳修全集》,第697页。
    ③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论文上”,第3308页。
    ④ 《左传正义》,第765页。
    ⑤ 《苏洵集》卷六《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三苏全书》第6册,第77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575—576页。
    ② 陈衍《石遗室论文》卷五。
    ③ 林纾《古文辞类纂选本》卷八。
    ① 林纾《古文辞类纂选本》卷八。
    ② 《欧阳修全集》,第611页。
    ① 刘壎《隐居通议》卷十三,《四库全书》第866册,第124页。
    ② 《左传正义》,第19页。
    ③ 《左传正义》,第765页。
    ④ 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欧阳修全集》第984页。
    ⑤ 《再与杜訢论祁公墓志书》,《欧阳修全集》第1021页。
    ⑥ 《论尹师鲁墓志》,《欧阳修全集》第1046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333—335页。
    ②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四库全书》第864册,第79页。
    ③ 详见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四库全书》第864册,第79页。
    ④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八,《四库全书》第1036册,第388页。
    ①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三苏全书》第5册,第27页。
    ②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八云:“公(欧阳修)亦叹曰:‘我亦得罪于吕丞相者,惟其言公,所以信于后世也。’”《四库全书》第864册,第79页。
    ③ 当然,由于碑志的文体特点,一般不载墓主的缺陷,两相对照中,我们也会发现有史传记载了某人的弊端而欧阳修的碑志为墓主讳而不言者。如关于许元,《续资治通长编》卷一七七“至和元年十一月丙寅”条载:“(许)元在淮南十三年,急于进取,多聚珍奇以赂遗京师权贵,尤为王尧臣所知。治所在真州,衣冠之求官舟者,日数十辈。元视势家要族,立推巨舰与之,即小官?独,伺候岁月,有不能得。人以是愤怨,而元自谓当然,无所愧惮。”又《长编》卷二一二载冯京谓“(许)元赂遗权要,倾巧百端”。诸如此类,欧阳修《尚书工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许公墓志铭》皆不载,盖为墓主讳也。又如关于梅询,《宋史》本传称询“卞急好进,而侈于奉养,至老不衰”。而欧阳修所作《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梅公墓志铭》对于梅询的“卞急好进”只字不提,只说其“为人严毅修洁”,也是为墓主讳也。
    ④ 《与杜訢论祁公墓志书》,《欧阳修全集》第1020页。
    ⑤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欧阳修全集》第984-985页。
    ① 《左传正义》,第765页。
    ② 详见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册,第162页。
    ③ 欧阳修《荐布衣苏洵状》,《欧阳修全集》第1698页。
    ① 《进新修唐书表》,《欧阳修全集》,第1341页。
    ②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97页。
    ① 《新五代史·明宗纪论》,第66—67页。
    ② 《新五代史·一行传序》,第369—370页。
    ③ 《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五所附苏轼《居士集序》,第2756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297—298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河南集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2041页。
    ① 范仲淹《尹师鲁〈河南集〉序》,《范文正公文集》卷八,李勇先、王蓉贵校点本《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② 《宋史·尹洙传》,第9838页。
    ③ 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语,《欧阳修全集》第432页。
    ④ 《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四十九《济南文粹》,李廌赞欧阳修《新五代史》“最得《春秋》之法,盖文忠公学《春秋》于胡瑷、孙复,故褒贬谨严,虽司马子长无以复加”。《四库全书》第1361册,第317页。
    ① 《苏轼文集》卷四四《谢欧阳内翰书》,《三苏全书》第12册,第362页。
    ② 《宋史·欧阳修传》,第10378页。
    ① 《世说新语·赏誉》:“天锡见其(王弥)风神清令,言话如流。”又《世说新语·德行》注引《文字志》:“此儿(谢安)风神秀彻,当继从王东海。”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94页、第34页。
    ② 唐·李延寿所作《南史·褚彦回传》:“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49页。
    ③ 韩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驿途中见寄》称赞裴度“遗我行旅诗,轩轩有风神”。《韩愈全集》之《诗集》卷六,钱仲联、马茂元校点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④ 姜菱《续书谱·风神》:“风神者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三须纸笔佳,四须险劲,五须高明,六须润泽,七须向背得宜,八须时出新意。”《四库全书》第813册,第561页。
    ⑤ 宋濂《文宪集》卷七《曾学士文集序》:“盖先生之文刻意以文定公为师,故其骏发渊奥,黼藻休烈,起伏敛纵,风神自远。”《四库全书》第1223册,第417页。
    ⑥ 详见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庐陵文钞引》,《四库全书》第1383册,第324-325页。
    ⑦ 明·艾南英《再与周介生论文书》语,明·贺复征编《文章辨体汇选》卷二百四十八,《四库全书》第1405册,第172页。
    ⑧ 此段探究风神的源流,参考了周明《论“六一风神”——欧阳修散文的审美特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54—55页),马茂军《庐陵学与六一风神》(《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84页)。
    ⑨ 洪本健《略论“六一风神”》,《文学遗产》,1996年第1期,第61—68页。
    ① 周明《论“六一风神”——欧阳修散文的审美特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54—60页。
    ② 洪本健《略论“六一风神”》,《文学遗产》,1996年第1期,第61—62页。
    ③ 马茂军《庐陵学与六一风神》,《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84页。
    ④ 《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五所附苏轼《居士集序》,第2578页。
    ① 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② 《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五所附苏轼《居士集序》,第2578页。
    ③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庐陵文钞引》,《四库全书》第1383册,第324页。
    ④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五十一,《四库全书》第1383册,第573页。
    ⑤ 关于史迁笔法与《春秋》义法的关系,详见张高评《〈史记〉笔法与〈春秋〉书法》,载《〈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1—118页。
    ⑥ 《宋史·欧阳修传》,第10381页。
    ⑦ 《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五所附苏轼《居士集序》,第2756页。
    ① 《孟子·离娄下》,《孟子注疏》第226页。
    ② 贾贵荣《〈春秋〉经与北宋史学》,《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17页。另外,张高评先生有专文探讨此问题,见《〈史记〉笔法与〈春秋〉书法》,后来此文收入其论文集《〈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1-118页。
    ③ 李洲良《文章“义法”与“春秋笔法”关系考》,《国学研究》第十七卷,第148页。
    ④ 李洲良《文章“义法”与“春秋笔法”关系考》,《国学研究》第十七卷,第152页。
    ① 《晋书·司马彪传》:“谯周以司马迁《史记》书周秦以上,或采俗语百家之言,不专据正经,周于是作《古史考》二十五篇,皆凭旧典,以纠迁之谬误。”《晋书》,第2142页。
    ② 刘知几《史通·模拟》云:“盖模拟之体,厥途有二:一曰貌同而心异,二曰貌异而心同。何以言之?盖古者列田命官,卿与大夫为别。必于国史所记,则卿亦呼为大夫,此《春秋》之例也。当秦有天下,地广殷、周,变诸侯为帝王,目宰辅为丞相,而谯周撰《古史考》,思欲摈抑马《记》,师仿孔《经》。其书李斯之弃市也。乃云‘秦杀其大夫李斯’。夫以诸侯之大夫名天子之丞相,以此而拟《春秋》,所谓貌同而心异也。当春秋之世,列国甚多,每书他邦,皆显其号,至于鲁国,直云我而已.如金行握纪,海内大同,君靡客主之殊,臣无彼此之异,而干宝撰《晋纪》,至天子之葬,必云‘葬我某皇帝’。且无二君,何我之有?以此而拟《春秋》,又所谓貌同而心异也。……春秋诸国,皆用夏正,鲁以行天子礼乐,故独用周家正朔。至如书‘元年春王正月’者,年则鲁君之年,月则周王之月,如曹、马受命,躬为帝王,非是以诸侯守藩,行天子班历。而孙盛魏、晋二《阳秋》(指孙盛《魏氏春秋》、《晋阳秋》),每书年首,必云‘某年春帝正月’。夫年既编帝纪,而月又列帝名。以此而拟《春秋》,又所谓貌同而心异也。”浦起龙《史通通释》本,第219-220页。
    ③ 详参拙文《王通〈春秋〉学考述》,《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31-34页。
    ④ 王通《中说》语,《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23页。
    ⑤ 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08页。
    ⑥ 详见邓志峰《义法史学与中唐新史学运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29-39页。
    ⑦ 萧颖士《萧茂挺文集·赠韦司业书》,《四库全书》第1072册,第342—343页。
    ⑧ 《韩愈全集》之《文外集》卷上《答刘秀才论史书》语,钱仲联、马茂元校点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56页。
    ① 《韩愈全集》之《文集》卷三《答崔立之书》,第176页。
    ② 《旧唐书·沈传师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34页。
    ③ 《旧唐书·沈传师传》,第4035-4036页。
    ① 详见《宋史·王当传》,第12848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列国诸臣传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803-804页。
    ③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第62页。
    ④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三语,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本,第122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一引王应麟语,第935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三引李焘语,第944页。
    ③ 《经义考》卷一九○,第977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分纪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9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四,第947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八引《江西通志》,第968页。
    ④ 《经义考》卷一八八引陈傅良序.第968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51页。
    ② 《经义考》卷一九一引李琪自序,第981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通纪事本末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675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八引章冲《春秋左传类事始末》自序,第966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八引谢谔序,第966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675页。
    ③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八三《经籍考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76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引王应麟,第932页。
    ②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八,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本,第345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三引王应麟,第944页。
    ④ 《经义考》卷一八四,第948-949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六,第956页。
    ② 《经义考》卷一八六引王应麟《玉海》,第956页。
    ③ 《经义考》卷一八六引《姓谱》,第956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九引张洽《进书状》,第971页。
    ② 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8页。
    ③ 《太平御览》卷六○一引《三国典略》,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06页。
    ④ 《经义考》卷一七九,第925页。
    ① 《经义考》卷一八七,第962页。
    ② 李解民《〈春秋集解〉为吕祖谦撰考——〈四库全书总目〉辨正札记》,《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8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③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第65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左氏传说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6—347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左氏传续说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7页。
    ① 《东莱别集》卷十三《春秋讲义序》,《四库全书》第1150册,第322页。
    ② 《东莱别集》卷十三《春秋讲义》,《四库全书》第1150册,第323-324页。
    ① 《东莱别集》卷十三《春秋讲义》,《四库全书》第1150册,第324页。
    ② 《东莱别集》卷十三《春秋讲义》,《四库全书》第1150册,第323页。
    ① 《东莱别集》卷十三《春秋讲义》,《四库全书》第1150册,第327页。
    ① 《东莱别集》卷十三《春秋讲义》,《四库全书》第1150册,第328页。
    ② 《东莱别集》卷十三《春秋讲义》,《四库全书》第1150册,第325页。
    ① 《东莱别集》卷十三《春秋讲义》,《四库全书》第1150册,第325-326页。
    ② 《东莱别集》卷十三《春秋讲义》,《四库全书》第1150册,第327页。
    ① 《左氏传续说·纲领》,《四库全书》第152册,第148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左氏传续说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7页。
    ③ 《左氏传续说·纲领》,《四库全书》第152册,第144页。
    ④ 《东莱别集》卷十三《甲午左传手记》,《四库全书》第1150册,第331页。
    ① 吕祖谦撰、吕乔年编《丽泽论说集录》卷八,《四库全书》第703册,第421-422页。
    ② 《左氏传续说·纲领》,《四库全书》第152册,第145页。
    ③ 《左氏传说》卷首“看左氏规模”,《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1页。
    ① 《左氏传续说·纲领》,《四库全书》第152册,第145页。
    ② 《左氏传说》卷一,《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7页。
    ③ 《左氏传说》卷一,《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4页。
    ① 《左氏传说》卷十三昭公十八年“周原伯鲁不说学”条,《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114页。
    ② 《左氏传说》卷三,《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27-28页。
    ① 《左氏传说》卷十二,《丛书集成初编》第3666册,第109—110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左氏传说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6—347页。
    ① 《左氏传说》卷三,《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21页。
    ① 《左氏传说》卷八,《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73-74页。
    ② 《左氏传续说》卷六,《四库全书》第152册,第210页。
    ① 《左氏传说》卷十三,《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112页。
    ② 《左氏传说》卷四“晋蒐于夷易中军”(文公六年)条,《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38页。
    ③ 《左氏传说》卷四,《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38-39页。
    ①《左氏传说》卷一,《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9-10页。
    ②《左氏传说》卷一,《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2-3页。
    ③ 《左氏传说》卷一,《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3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左氏传续说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347页。
    ① 《左氏传说》卷四,《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38页。
    ② 《左氏传说》卷十九“晋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贡五百家于晋阳,午不从,赵孟怒杀午”(定公十三年)、“秋,范氏、中行氏伐赵氏之宫,赵鞅奔晋阳”(定公十三年)、“十二月,赵鞅入于绛”(定公十三年)条,《丛书集成初编》第3666册,第157页。
    ③ 《左氏传说》卷十八“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败诸雍;筮,五战及郢”(定公四年)条,《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147页。
    ① 《左氏传说》卷十六,《丛书集成初编》第3666册,第134-135页。
    ② 《左氏传说》卷七“秦景公使士雃乞师于楚,将以伐晋,楚子许之,子囊曰不可”(成公九年)条,《丛书集成初编》第3665册,第66-67页。
    ① 吕祖谦撰、吕乔年编《丽泽论说集录》卷一,《四库全书》第703册,第300页。
    ② 《四库全书·大事记书前提要》,第324册,第1页。
    ③ 《四库全书·大事记书前提要》,第324册,第2页。
    ④ 《大事记解题》卷一,《四库全书》第324册,第124页。
    ⑤ 《四库全书总目·历代制度详说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1780页。
    ⑥ 《历代制度详说》书前所附元代彭飞序语,《四库全书》第923册,第895页。
    ① 如贺循曰;“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经义考》卷一六九引,第875页。
    ② 朱熹:“以三传言之,《左氏》是史学,《公》、《谷》是经学。”《朱子语类》卷八三,第2152页。
    ③ 张卫中《吕祖谦〈左传〉研究论析》,《绍兴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第60页。
    ④ 张卫中《吕祖谦〈左传〉研究论析》,《绍兴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第60页。
    ① 王东《宋代史学与〈春秋〉经学——兼论宋代史学的理学化趋势》,《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第47页。
    ② 贾贵荣《〈春秋〉经与北宋史学》,《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16页。
    ①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九十八,《续修四库全书》第453册,第171页。
    ② 尹洙《五代春秋》,《丛书集成初编》第3842册,第1页。
    ① 尹洙《五代春秋》,《丛书集成初编》第3842册,第1—2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五代春秋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666页。
    ③ 《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三,第2713页。
    ④ 欧阳修为曾公亮所作《进新修唐书表》,《欧阳修全集》,第1340-1341页。
    ⑤ 《旧唐书》的“志”有《礼仪志》、《音乐志》、《历志》、《天文志》、《五行志》、《地理志》、《职官志》、《舆服志》、《经籍志》、《食货志》、《刑法志》,共十一类;《新唐书》将《旧唐书》中的《礼仪志》、《音乐志》合并成《礼乐志》,又把《旧唐书》中的《舆服志》改为《车服志》,《职官志》改为《百官志》,《经籍志》改为《艺文志》,新增加《仪卫志》、《选举志》、《兵志》,共十三类。
    ① 欧阳修为曾公亮所作《进新修唐书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欧阳修全集》,第1341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新唐书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633页。
    ③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六“《新唐书》本纪书法”,《续修四库全书》第453册,第375-376页。
    ①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七十,《续修四库全书》第452册,第613页。
    ② 《欧阳修全集》,第1341页。
    ③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六“新书本纪安史之乱”,《续修四库全书》第453册,第376页。
    ④ 《旧唐书·玄宗本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1页。
    ⑤ 《新唐书·玄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2页。
    ⑥ 《新唐书·玄宗本纪》,第153页。
    ①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四十六“宰相表中”,《续修四库全书》第454册,第448页。
    ②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一“欧史书法谨严”,《续修四库全书》第453册,第430页。
    ③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九十三“欧法《春秋》”,《续修四库全书》第453册,第128页。
    ④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四,第116页。
    ⑤ 《四库全书总目·唐史论断提要》语,《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1164页。
    ① 《苏轼文集》卷四五《答李方叔书》,《三苏全书》第12册,第370页。
    ② 《曾巩集》卷四十七《故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兼侍读上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孙公行状》,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48页。
    ③ 《宋史·孙甫传》,第9841-9842页。
    ④ 孙甫《唐史论断·序》,《丛书集成初编》第3842册,第1页。
    ⑤ 孙甫《唐史论断·序》语,《丛书集成初编》第3842册,第1页。
    ① 孙甫《唐史论断·序》认为纪传体“不若编年体正而文简”。《丛书集成初编》第3842册,第2页。
    ② 《唐史记》专纪人事,疏略典制,其《唐史论断·序》解释说:“郊庙而下,固国之巨典急务,但记其大要,以明法度政教之体,其备仪细文,则有司之事,各有书存,为史者难乎具载也。”《丛书集成初编》第3842册,第3页。
    ③ 孙甫《唐史论断·序》,《丛书集成初编》第3842册,第3页。
    ④ 孙甫《唐史论断》卷上,《丛书集成初编》第3842册,第2页。
    ⑤ 孙甫《唐史论断》卷上,《丛书集成初编》第3842册,第2页。
    ① 孙甫《唐史论断》卷上,《丛书集成初编》第3842册,第3页。
    ② 《四库全书·唐史论断书前提要》,《四库全书》第685册,第642-643页。
    ③ 《史记》列《吕太后本纪》,《汉书》列《高后纪》。
    ④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85页。
    ① 孙甫《唐史论断》卷上,《丛书集成初编>第3842册,第21页。
    ② 《宋史·欧阳修传》语,第10381页。
    ③ 《四库全书总目·新五代史提要》语,《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635页。
    ④ 孙甫《唐史论断·序》语,《丛书集成初编》第3842册,第1页。
    ⑤ 《苏轼文集》卷四五《答李方叔书》语,《三苏全书》第12册,第370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唐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1164页。
    ② 晨舟《范祖禹与〈唐〉》,《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2期,第33页。
    ③ 这条考证为《唐》卷十八先记“右宪宗在位十六年,为陈弘志所弑,年四十三”之事,然后范祖禹考证到:“陈弘志弑宪宗,而穆宗不讨贼,故旧史于宪宗之崩,疑以传疑。其后文宗谋诛宦者,本讨元和之乱。宣宗追怨穆宗以为预谋,穷治逆党,诛之殆尽。其子孙皆以为弑无疑矣。臣故正其事曰:‘为陈弘志所弑。’”《丛书集成初编》第3831册,第171-172页。
    ④ 范祖禹《唐》前所附《上太皇太后表》,《丛书集成初编》第3828册,第2页。
    ① 范祖禹《唐》卷七,《丛书集成初编》第3829册,第64-65页。
    ① 范祖禹《唐》卷二,《丛书集成初编》第3829册,第11-12页。
    ② 范祖禹《唐》卷三,《丛书集成初编》第3829册,第20-21页。
    ③ 范祖禹《唐》卷三,《丛书集成初编》第3829册,第21页。
    ① 《宋史·范祖禹传》:“《唐》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公’。”第10800页。
    ② 《资治通》虽书成众手(刘攽分任两汉部分的编修,刘恕分任三国至隋的编修,范祖禹分任唐五代的编修,司马光自己负责先秦部分的编修),但最后都经过司马光统一的修改润饰,司马光是该书的灵魂人物。
    ③《四库全书总目·资治通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649页。
    ④ 张煦侯《通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5页。
    ⑤ 刘恕《资治通外纪·自序》,《四部丛刊初编》第48册,第4页。
    ⑥ 《资治通》前面所附胡三省《新注资治通序》,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页。
    ① 王夫之《读通论》卷末《叙论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51-2552页。
    ② 《资治通》所附司马光《进〈资治通〉表》,第9607-9608页。
    ③ 《资治通》卷一,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第2页。
    ① 《资治通》卷一,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第2-6页。
    ① 《资治通》卷六九,魏纪一,文帝黄初二年,第2187-2188页。
    ① 胡寅《斐然集》前所附章颖序,《四库全书》第1137册,第260页。
    ② 胡寅《读史管见》前所附胡大壮《读史管见序》:“司马文正所述《资治通》,事虽备而立义少。伯父用《春秋》经旨尚论详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79册,第757页。
    ③ 胡寅《读史管见》前所附胡大壮《读史管见序》:“后圣明理以为经,纪事以为史,史为案,经为断。史论者,用经义以断往事者也。”《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79册,第757页。
    ④ 胡寅《读史管见》卷十六“隋纪·炀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0册,第180页。
    ⑤ 胡寅《读史管见》前所附胡大壮《读史管见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79册,第757—758页。
    ① 《读史管见》卷二十四“唐纪·顺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0册,第317页。
    ② 《读史管见》卷十二“梁纪·武帝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0册,第119页。
    ③ 《读史管见》卷二十“唐纪·玄宗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0册,第251页。
    ④ 《读史管见》卷二十九“后汉纪·高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0册,第414页。
    ⑤ 《读史管见》卷二十九“后晋纪·高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0册,第401页。
    ⑥ 《四库全书总目·读史管见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1173页。
    ① 《读史管见》卷七“晋纪·元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0册,第29页。
    ② 《读史管见》卷十六“唐纪·高祖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0册,第191页。
    ③ 《读史管见》卷十“宋纪·文帝”,《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0册,第87页。
    ④ 《读史管见》卷十七“唐纪·太宗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0册,第211页。
    ⑤ 《读史管见》卷十八“唐纪·高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0册,第226页。
    ⑥ 《读史管见》卷十六“唐纪·高祖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0册,第195页。
    ① 《读史管见》卷十九“唐纪·则天皇后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80册,第236页。
    ② 《朱子语类》卷十四,第263页。
    ③ 贾贵荣《〈春秋〉经与北宋史学》,《中国史研究》1990年版第1期,第20页。
    ④ 《四库全书·御批资治通纲目书前提要》:“大书为纲,分注为目。其义例详于自序,又有凡例一卷以阐明褒贬进退之旨。然分注之目,实属天台赵师渊成之。其间商榷论定,见于手书,不一而足。”第689册,第2页。
    ⑤ 汤勤福《朱熹与〈通纲目〉》,《史学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45页。
    ⑥ 郭齐《关于朱熹编修〈资治通纲目〉的若干问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84页。
    ① 朱熹《资治通纲目·序例》,《四库全书》第689册,第3页。
    ②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二二《贴黄》,《朱子全书》,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册,第1002页。
    ③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三五《答刘子澄》,《朱子全书》第21册,第1538页。
    ④ 《资治通纲目》所附李方子《资治通纲目后序》,《四库全书》第689册,第28页。
    ⑤ 《资治通纲目》所附李方子《资治通纲目后序》语,《四库全书》第689册,第28页。
    ① “君子大居正”语出《公羊传·隐公三年》“癸未,葬宋穆公”条,“王者大一统”语出《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条。这两条最先乃是公羊氏阐发的《春秋》大义,后来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同。
    ② 欧阳修《原正统论》,《欧阳修全集》,第276页。
    ③ 欧阳修《正统论上》,《欧阳修全集》第267页。
    ④ 欧阳修《正统论·序》,《欧阳修全集》第266页。
    ① 欧阳修《正统论下》,《欧阳修全集》第269-270页。
    ② 《苏轼文集》卷一○二《正统论三首·总论一》,《三苏全书》第14册,第214页。
    ③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六一《答郭纯长官书》,《四部丛刊初编》第182册,第459页。
    ④ 《朱子语类》卷一○五论《通纲目》,第2637页。
    ① 《朱子语类》卷一○五论《通纲目》,第2636页。
    ② 这段材料,没有提及蜀汉、东晋,但从《凡例·统系·正统》可以看出,朱子是将蜀汉、东晋目为“正统之余”而归入正统的。
    ① 《朱子语类》卷八三《春秋·纲领》,第2147页。
    ② 《朱子语类》卷八三《春秋·纲领》,第2146页。
    ③ 《朱子语类》卷八三《春秋·纲领》,第2148页。
    ④ 《朱子语类》卷八三《春秋·纲领》,第2147页。
    ⑤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二五《答张敬夫》,《朱子全书》第21册,第1107-1108页。
    ⑥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二二《贴黄》,《朱子全书》第21册,第1003页。
    ①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三七《答尤延之》,《朱子全书》第21册,第1631页。
    ②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三七《答尤延之》,《朱子全书》第21册,第1632页。
    ③ 朱熹《文集》卷三五《答刘子澄》,《朱子全书》第21册,第1538页。
    ①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四十六“《新唐书·宰相表中》”,《续修四库全书》第454册,第448页。
    ② 《资治通纲目》前所附徐昭文《考证序》:“初,朱子之修是书也,凡例既定,晚年付门人讷斋赵氏接续成之。今所存语录多面命之辞,手书告戒,至甚谆切。其曰:‘纲欲谨严而无脱落,目欲详备而不烦冗。’岂讷斋属笔之际,尚欠详谨,故有脱误,失朱子之本意。”《四库全书》第689册,第45页。
    ③ 《资治通纲目》前所附倪士毅《凡例序》语,《四库全书》第689册,第10页。
    ④ 《资治通纲目》前所附李方子《资治通纲目后序》语,《四库全书》第689册,第29页。
    ⑤ 贾贵荣《〈春秋〉经与北宋史学》语,《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20页。
    ⑥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五:“《五代史记》七十五卷,皇朝欧阳修永叔以薛居正史繁猥失实,重加修定。”孙猛《郡斋读书志校证》本,第194页。
    ⑦ 欧阳修景祐三年所作《与尹师鲁第二书》提及与尹师鲁合撰《五代史记》一事时,说到:“今欲将《粱纪》并汉、周,修且试撰次,唐、晋师鲁为之,如前岁之议。”(《欧阳修全集》,第1000页)从这处记载来看,景祜三年前,欧阳修已开始着手修撰《五代史记》。
    ⑧ 欧阳修皇祐五年所作《与梅圣俞》曰:“闲中不曾作文字,只整顿了《五代史》,成七十四卷。”(《欧阳修全集》,第2455页)从这处记载来看,皇祐五年《五代史记》已基本完稿。
    ① 陈尚君先生《欧阳修著述考》考证《五代史记》最后属稿,当在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第159页)从景祐初年(景祐元年为公元1034年)到治平四年(1067),历时三十多年。
    ② 欧阳修景祐三年所作《与尹师鲁第二书》:“如修者幸与师鲁相依,若成此书,亦是荣事。”《欧阳修全集》,第1000页。
    ③ 景祜二年(1035),欧公在馆阁校理崇文图书,利用校书之暇,与尹洙合撰《十国志》。后来欧公作《五代史记·十国世家》,即删削《十国志》史文而成。又朱彝尊《曝书亭记》卷三五《五代史记注序》认为欧作《五代史记》诸帝纪实取材于尹洙《五代春秋》,似属可能。
    ④ 元·吴师道辑《敬乡录》卷二,《四库全书》第451册,第264页。(今本吴缜《五代史纂误》乃四库馆臣辑自《永乐大典》,无此语。)
    ⑤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八《书〈五代史纂误〉后》,《续修四库全书》第1160册,第61页。
    ⑥ 陈尚君先生《欧阳修著述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第160页。
    ① 《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四十九,李廌撰《济南文粹》语,《四库全书》第1361册,第317页。
    ① 欧阳修《孙明复先生墓志铭》,《欧阳修全集》,第458页。
    ② 关于信经,《春秋论上》曰:“经之所书,予所信也;经所不言,予不知也。”(《欧阳修全集》,第306页)关于衡传,《春秋或问》曰:夫传之于经勤矣,其述经之事,时有赖其详焉,至其失传,则不胜其戾也。其述经之意,亦时有得焉,及其失也,欲大圣人而反小之,欲尊经而反卑之。取其详而得者,废其失者,可也;嘉其尊大之心,可也;信其卑小之说,不可也。(《欧阳修全集》,第311页)
    ③ 《春秋论中》:“孔子何为而修《春秋》?正名以定分,求情而责实,别是非,明善恶,此《春秋》之所以作也。”(《欧阳修全集》,第307页)
    ① 《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二,第2628页。
    ② 《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三,第2713页。
    ③ 《欧阳修全集》,第1004页。
    ④ 《四库全书总目·新五代史记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634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307页。
    ②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一“欧史书法谨严”,《续修四库全书》第453册,第430页。
    ③ 欧阳修撰、徐无党注《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页。
    ④ 《新五代史》,第18页。
    ① 《四库全书总目·旧五代史提要》,《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633—634页。
    ② 《新五代史》,第1页.
    ③ 欧阳发《先公事迹》,《欧阳修全集》附录卷二,第2628页。
    ④ 《欧阳修全集》,第1000页。
    ① 《新五代史》,第97-98页。
    ② 《新五代史》,第13页。
    ③ 《新五代史》,第118页。
    ④ 《新五代史》,第13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307页。
    ② 《欧阳修全集》,第308—309页。
    ③ 《欧阳修全集》,第311页。
    ④ 《新五代史》,目录第20页。
    ⑤ 《新五代史》,第3页。
    ⑥ 《新五代史》,第173页。
    ① 《新五代史》,第14、15、16、16、17、17、21页。
    ②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一“欧史不专据薛史旧本”,《续修四库全书》第453册,第429-430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307页。
    ① 《新五代史》,第21-22页。
    ② 当然,《新五代史》也有违戾“不没其实”原则的时候,如梁友琏弑其父梁太祖而立,踰年改元,虽然最后被梁末帝讨伐而兵败离位,但终究梁友琏曾做过梁朝君王,按“不没其实”的原则,应将其写入《梁本纪》,但欧史并未这样做。对此,欧公有另外_番解释,其《梁家人传论》曰:“呜呼,《春秋》之法,是非与夺之际,难矣哉!或问:‘梁太祖以臣弑君,友硅以子弑父,一也。与弑即位,踰年改元,《春秋》之法,皆以君书,而友珪不得列于本纪,何也?且父子之恶均,而夺其子,是与其父也,岂《春秋》之旨哉?’予应之曰:‘梁事著矣!其父之恶,不待与夺其子而后彰,然末帝之志,不可以不伸也。《春秋》之法,君弑而贼不讨者,国之臣子任其责。予于友琏之事,所以伸讨贼者之志也。’”(《新五代史》,第138—139页)
    ③ 《欧阳修全集》,第309页。
    ① 《新五代史》,第533—534页。
    ② 《新五代史·唐废帝家人传论》语,第173页。
    ③ 《新五代史·死事传序》,第355页。
    ④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注疏》第178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570页。
    ②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第634—635页。
    ③ 欧阳修《本论上》语,《欧阳修全集》第862页。
    ④ 《新五代史·吴世家论》语,第762页。
    ⑤ 《新五代史·晋家人传论》语,第188页。
    ⑥ 《新五代史·杂传第四十二·序》,第611页。
    ⑦ 《新五代史·杂传第三十四·王建立传论》,第514页。
    ⑧ 《新五代史·职方考·序》,第713页。
    ① 《新五代史》,第611—612页。
    ② 《新五代史·唐六臣传序》,第375—376页。
    ③ 《新五代史·义儿传序》,第385页。
    ① 《新五代史·死节传论》语,第352页。
    ② 《新五代史·死事传序》语,第355页。
    ③ 《新五代史·一行传序》语,第369—370页。
    ④ 《新五代史·唐臣传·乌震传》,第279页。
    ⑤ 《新五代史·唐臣传·乌震传论》,第279-280页。
    ⑥ 《新五代史》,第162页。
    ① 《新五代史》,第705-706页。
    ①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新五代史》,第397页)欧公撰《新唐书》也有这样的思想,《新唐书·高祖本纪》赞语云:“有德则兴,无德则绝,岂非所谓天命者常不显其符,而俾有国者兢兢以自勉耶?”(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页)
    ② 《新五代史》,第794-796页。
    ③ 《新五代史》,第844页。
    ④ 《欧阳修全集》,第1707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267页。
    ② 《春秋公羊传注疏》,第41页。
    ③ 《春秋公羊传注疏》,第8-10页。
    ④ 《欧阳修全集》,第269-270页。
    ① 《欧阳修全集》,第266页。
    ② 《新五代史》,第779-780页。
    ③ 《欧阳修全集》,第292页。
    ① 《新五代史》,第125页。
    ② 《新五代史·唐废帝本纪》,第75页。
    ③ 详见《新五代史·晋家人传·高祖皇后李氏》,第176-177页。
    ④ 《新五代史》,第123页。
    ⑤ 《新五代史》,第904—905页。
    ① 《新五代史》,第885页。
    ② 《晋书·司马彪传》:“谯周以司马迁《史记》书周、秦以上,或采俗语百家之言,不专据正经,周于是作《古史考》二十五篇,皆凭旧典,以纠迁之谬误。”《晋书》,第2142页。
    ③ 刘知几《史通·模拟》云:“盖模拟之体,厥途有二:一曰貌同而心异,二曰貌异而心同。何以言之?盖古者列国命官,卿与大夫为别。必于国史所记,则卿亦呼为大夫,此《春秋》之例也。当秦有天下,地广殷、周,变诸侯为帝王,目宰辅为丞相,而谯周撰《古史考》,思欲摈抑马《记》。师仿孔《经》。其书李斯之弃市也,乃云‘秦杀其大夫李斯’。夫以诸侯之大夫名天子之丞相,以此而拟《春秋》,所谓貌同而心异也。当春秋之世,列国甚多,每书他邦,皆显其号,至于鲁国,直云我而已。如金行握纪,海内大同,君靡客主之殊,臣无彼此之异,而干宝撰《晋纪》,至天子之葬,必云‘葬我某皇帝’。且无二君,何我之有?以此而拟《春秋》,又所谓貌同而心异也。……春秋诸国,皆用夏正,鲁以行天子礼乐,故独用周家正朔。至如书‘元年春王正月’者,年则鲁君之年,月则周王之月,如曹、马受命,躬为帝王,非是以诸侯守藩,行天子班历。而孙盛魏、晋二《阳秋》(指孙盛《魏氏春秋》、《晋阳秋》),每书年首,必云‘某年春帝正月’。夫年既编帝纪,而月又列帝名。以此而拟《春秋》,又所谓貌同而心异也。”浦起龙《史通通释》本,第219-220页。
    ④ 详参拙文《王通<春秋>学考述》,《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31-34页。
    ⑤ 王通《中说》语,《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23页。
    ⑥ 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08页。
    ① 详见邓志峰《义法史学与中唐新史学运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② 萧颖士《萧茂挺文集》,《四库全书》第1072册,第342—343页。
    ③ 《韩愈全集》之《文集》卷三《答崔立之书》,钱仲联、马茂元校点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
    ①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九二《经籍考十九》“《新五代史记》”条引李方叔《师友谈记》“:欧阳公《五代史》最得《春秋》之法,盖文忠公学‘春秋》于胡瑗、孙复,故褒贬谨严,虽司马子长无以复加。”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28页。
    ② 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七,外篇一《史学例议上》,《续修四库全书》第448册(影印民国十一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刻《章氏遗书》本),第278页。
    ③ 钱大昕《十驾斋养心录》卷六“五代史”,《续修四库全书》第1151册,第178页。
    ① 《晋书·刘兆传》:“(刘兆)以《春秋》一经而三家殊途,诸儒是非之议纷然,互为雠敌,乃思三家之异,合而通之。《周礼》有调人之官,作《春秋调人》七万余言,皆论其首尾,使大义无乖,时有不合者,举其长短以通之。又为《春秋左氏解》,名曰《全综》,《公羊》、《榖梁》解诂皆纳经传中,朱书以别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50页。
    ② 《晋书·氾毓传》,第2351页。
    ③ 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卷一引啖助语,《丛书集成初编》第3636册,第5页。
    ④ 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卷一引赵匡语,《丛书集成初编》第3636册,第5—6页。
    ① 《程氏遗书》卷二十,《二程集》第266页。
    ② 欧阳修《孙明复先生墓志铭》语,《欧阳修全集》第458页。
    ③ 见欧阳修《春秋论上》、《春秋或问》,《欧阳修全集》第305—306页,第311页。
    ④ 《经义考》卷一八○引叶梦得语,第929页。
    ⑤ 孙觉《春秋经解》自序语,《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55—556页。
    ⑥ 苏辙《春秋集解》自序语,《丛书集成初编》第3639册,第1页。
    ⑦ 《经义考》卷一八三引叶梦得《春秋传·自序》语,第946页。
    ① 《论语·述而》,《论语注疏》第84、92页。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69—72页。
    ① 陆淳《春秋集传辨疑》卷四,《四库全书》第146册,第630—631页。
    ②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引陆游语,《四部丛刊三编》本,第22页。
    ③ 刘敞《春秋意林》卷上,《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01页。
    ④ 关于高闶的疑经,如《春秋经》襄公十五年“春,宋公使向戌来聘,二月己亥,及戌盟于刘”条,高闶《春秋集注》卷三十云:“刘盖王畿采地,岂有来聘鲁,而远盟于刘者乎?盖下文有‘刘夏’,传者以为春夏之夏,与文四年‘夏,逆妇姜于齐’同文,故误增‘于刘’二字尔。”关于黄仲炎的疑经,如其《春秋通说》认为桓公六年“子同生”条非经所有,乃后人误以传文加之;又认为桓公十七年“葬蔡桓侯”条当为“葬蔡桓公”,“侯”字误也;又认为襄公十八年“冬十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围齐”条,盖“同围”者,经文“围”字略如“同”字,重写之误尔。
    ⑤ 僖公二十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燬灭邢”条,朱子云:“诸侯灭国,未尝书名,‘卫侯燬灭邢’,说者以为灭同姓之故。今经文只隔‘夏四月癸酉’一句,便书‘卫侯燬卒’,恐是因而传写之误。”见《朱子语类》卷八三,第2166页。
    ⑥ 《苏轼文集》卷八三《凫绎先生诗集叙》,《三苏全书》第13册,第462页。
    ① 《苏轼文集》卷一九《上神宗皇帝书》,《三苏全书》第11册,第454页。
    ② 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六引王安石语,《四库全书》第863册,第261页。
    ③ 刘师培《汉宋学术异同论》,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18页。
    ④ 《春秋谷梁传》成公八年疏引贾逵语,《春秋谷梁传注疏》第224页。
    ⑤ 何休《公羊解诂》成公八年注,《春秋公羊传注疏》第386页。
    ① 《程氏经说》卷四《春秋传》,《二程集》第1114页。
    ② 《胡氏春秋传》卷十四,第6页。
    ③ 《二程集》第283页。
    ④ 胡安国《春秋传》自序,第2页。
    ⑤ 《经义考》卷一七九引朱熹评价孙复《春秋尊王发微》语,第926页。
    ⑥ 本处关于宋儒政治主体意识的论述,源于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册第三章“同治天下”——政治主体意识的显现,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10—230页。
    ① 这种意识在宋以前虽存在而不够明确。先秦的士主要是“仁以为己任”(‘论语·泰伯》),易言之,他们是价值世界的承担者,而天下则不在他们的肩上。汉代的士“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世说新语》卷一《德行》篇),这是“仁以为己任”在实践中的具体化,但依然限于精神领域之内。宋代士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二九云:“且如一个范文正公,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无一事不理会过。”)涵蕴着士对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处理有直接参预的资格,因此它相当于一种公民意识。这一意识在宋以前虽存在而不够明确,直到“以天下为己任”一语出现才完全明朗化了。详见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册,第211页。
    ②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四部丛刊三编》本,第21-22页。
    ③ 司马光熙宁二年上《论风俗札子》云:“循守注疏者,谓之腐儒;穿凿臆说者,谓之精义。”正道出了庆历以来的时代风习。“穿凿臆说者,谓之精义”,乃是司马光对当时义理之学的负面评价,不足为训。
    ④ 石介《代郓州通判李屯田荐士建中表》,《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二十,陈植锷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1页。
    ① 余萧客《古经解钩沉》卷十六引服虔语,《四库全书》第194册,第598页。
    ② 《胡氏春秋传》卷五,第6页。
    ③ 欧阳修《春秋或问》,《欧阳修全集》第311页。
    ④ 欧阳修《春秋论中》,《欧阳修全集》第307页。
    ⑤ 赵鹏飞《春秋经筌》自序,《四库全书》第157册,第4—5页。
    ① 《程氏遗书》卷一五,《二程集》第164页。
    ② 胡安国《春秋传》自序语,第1页。
    ③ 详参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第一章第二节“北宋台谏制度和宋学的自由议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5—59页。
    ④ 朱熹《伊川先生年谱》语,《程氏遗书》附录,《二程集》第343页。
    ①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十,《四库全书》第147册第107页。
    ②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卷五,《四库全书》第147册第52页。
    ③ 《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第43页。
    ① 《宋史·陈亮传》,第12940页。
    ② 宫崎市定《宋元的文化世界第一》。原载于大阪市立美术馆编《宋元的美术》(1980年7月),后收入《宫崎市定全集》第十二卷。
    ③ 《资治通》卷一九八,唐纪一四,太宗贞观二十一年,第6247页。
    ④ 《程氏遗书》卷一八,《二程集》第236页。
    ①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① 王东《宋代史学与<春秋>经学——兼论宋代史学的理学化趋势》,《河北学刊》,1988年第6期,第47页。
    ②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四库全书》第1037册,第589页。
    ③ 《资治通纲目》所附李方子《资治通纲目后序》语,《四库全书》第689册,第28页。
    晋·杜预.春秋释例[M].丛书集成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唐·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M].丛书集成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王哲.春秋皇纲论[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刘敞.春秋权衡[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刘敞.春秋意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刘敞.春秋传[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刘敞.春秋说例[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欧阳修.春秋论[A].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宋·欧阳修.春秋或问[A].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宋·徐晋卿.春秋经传类对赋[M].通志堂经解[Z].
    宋·杜谔.春秋会义[M].碧琳琅馆丛书[Z].
    宋·王当.春秋列国诸臣传[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孙觉.春秋经解[M].丛书集成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宋·程颐.春秋传[A].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宋·苏辙.春秋集解[M].丛书集成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宋·崔子方.春秋经解[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崔子方.春秋本例[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崔子方.春秋例要[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张大亨.春秋通训[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张大亨.五礼例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叶梦得.春秋传[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叶梦得.春秋考[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叶梦得.春秋谳[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萧楚.春秋经辨[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吕本中.春秋集解[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胡安国.春秋传[M].四部丛刊续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宋·胡安国.春秋纲领[M].五经补纲[Z].
    宋·胡铨.春秋解[M].胡忠简公经解[Z].
    宋·高闶.息斋春秋集注[M].丛书集成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宋·陈傅良.春秋后传[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吕祖谦.左传类编[M].四部丛刊续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宋·吕祖谦.左氏博议[M].丛书集成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宋·吕祖谦.左氏传说[M].丛书集成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宋·吕祖谦.春秋左氏传续说[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杨简.慈湖春秋传[M].续修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章冲.春秋左传类事始末[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沈柴.春秋比事[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张洽.春秋集传[M].宛委别藏[Z].
    宋·张洽.春秋集注[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魏了翁.春秋要义[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程公说.春秋分记[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戴溪.春秋讲义[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李明复.春秋集义[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黄仲炎.春秋通说[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洪咨夔.春秋说[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李琪.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赵鹏飞.春秋经筌[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林尧叟.音注全文春秋括例始末左传句读直解[M].续修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林尧叟.音注胡安国春秋传[M].五经四子书[Z].
    宋·朱申.春秋左传节解[M].四库存目丛书[Z].济南:齐鲁书社,1997.
    宋·吕大圭.春秋或问[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吕大圭.春秋五论[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家铉翁.春秋详说[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陈深.清全斋读春秋编[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胡元质.左氏摘奇[M].续修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元·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明·王介之.春秋四传质[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Z](李学勤主编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皇清经解续编[Z].上海:上海书店,1988.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清·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注.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后晋·刘昀.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宋·尹洙.五代春秋[M].丛书集成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宋·孙甫.唐史论断[M].丛书集成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宋·司马光.资治通[M].北京:中华书局,1956.
    宋·范祖禹.唐[M].丛书集成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宋·李焘.续资治通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徐小蛮、顾美华点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晁公武著、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宋·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
    宋·胡寅.读史管见[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Z].济南:齐鲁书社,1997.
    宋·朱熹.资治通纲目[M].朱子全书[Z].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宋·朱熹.伊洛渊源录[M].朱子全书[Z].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清·朱彝尊.经义考[M].北京:中华书局,1998.
    清·黄宗羲原著、清·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M](陈金生、梁运华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王夫之.宋论[M].北京:中华书局,1964.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M].续修四库全书[Z](影印吴兴刘氏嘉业堂刻《章氏遗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宋·邵雍.皇极经世书[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周焊.清波杂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费衮.梁溪漫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朱熹、吕祖谦.近思录[M].朱子全书[Z].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 版社,2002.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M].四部丛刊三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M](陈植锷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
    宋·孙复.孙明复小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尹洙.河南先生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M](李勇先、王蓉贵校点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宋·韩琦.安阳集[M].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M](秦克、巩军标点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宋·陆佃.陶山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苏洵.苏洵集[M].三苏全书[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宋·苏轼.苏轼文集[M].三苏全书[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宋·苏辙.苏辙集[M].三苏全书[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宋·张戒著、陈应鸾校笺.岁寒堂诗话校笺[M].成都:巴蜀书社,2000.
    宋·杨万里.诚斋集[M].四部丛刊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M].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3.
    宋·吕祖谦.古文关键[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王正德.余师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魏天应.论学绳尺[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宋·黄彻.(巩石)溪诗话[M].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Z].北京:中华书局,1983.
    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M].何文焕.历代诗话[Z].北京:中华书局,1981.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张立文、祁润兴.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3。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吴雁南.中国经学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韩钟文.中国儒学史(宋元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张岂之.中国儒学思想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章权才.宋明经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金毓黼.中国史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吴怀琪.中国史学思想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A].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C](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
    日·宫崎市定.东洋的近世[A].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C](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
    美·包弼德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美·刘子健著、赵冬梅译.中国转向内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A].汉唐史论集[C].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
    钱穆.唐宋时代文化[A].宋史研究集[C](第3辑).台北:国立编译馆,1984.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何俊.南宋儒学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陈振.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M].成都:巴蜀书社,2004.
    朱迎平.宋代科举试论考述[A].宋文论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潘富恩、徐余庆.吕祖谦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刘德清.欧阳修论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7.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4.
    宋鼎宗.春秋宋学发微[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宋鼎宗.春秋胡氏学[M].台南:友宁出版公司,1979.
    简福兴.胡氏春秋学研究[M].台南:欣禾图书公司,1982.
    罗清能.胡氏春秋传研究[M].花莲:真义出版社,1989.
    汪惠敏.宋代之《春秋》学[A].宋代经学之研究[M].台北:国立编译馆,1989.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赵生群.春秋经传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姚曼波.春秋考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赵伯雄.春秋学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戴维.春秋学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牟润孙.两宋春秋学之主流[A].注史斋丛稿[C].北京:中华书局,1987.
    张高评.春秋书法与左传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刘琳、沈治宏.现存宋人著述总录[M].成都:巴蜀书社,1995.
    陈寅恪.论韩愈[A].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
    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倪天惠.宋儒《春秋》尊王思想研究[D].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室 1982年硕士论文.
    曹在松.孙复《春秋尊王发微》与北宋经史二学思想之演变[D].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 1983年硕士论文。
    林建勋.吕东莱的《春秋》学[D].台湾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1991年硕士论文.
    张尚英.刘敞《春秋》学述论[D].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02年硕士论文.
    葛焕礼.八世纪中叶至十二世纪初的“新《春秋》学”[D].山东大学 2003年博士论文.
    印宁波.宋代《左传》学三论[D].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2004年硕士论文.
    杨世文.宋代疑古思潮研究[D].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06年博士论文.
    美·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J](刘宁译).中国学术,2000,(3).
    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J].文史哲,1995,(1).
    郭英德.光风霁月:宋型文学的审美风貌[J].求索,2003,(3).
    张其凡.关于“唐宋变革期”学说的介绍与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1).
    罗祎楠.模式及其变迁——史学史视野中的唐宋变革问题[J].中国文化研究,2003,(2).
    葛兆光.“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视域变化的意义[J].历史研究,2004,(1).
    王永平.唐宋时期文化面貌的局部更新[J].史学月刊,2005,(5).
    田耕宇.宋代右文抑武政策对宋型文化形成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
    许伯卿.论宋代思想文化转型下的“雅”、“俗”矛盾及其变奏[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6).
    王琦珍.南宋散文评论中的几个问题[J].文学遗产,1988,(4).
    曾枣庄.北宋古文运动的曲折过程[J].文学评论,1982,(5).
    宋馥香、王海燕.论欧阳修《新五代史》的编纂特点[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
    何宛英.“两五代史”比较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5,(3).
    叶建华.论朱熹主编《纲目》[J].文史,1994,(总第39辑)。
    郭齐.关于朱熹编修《资治通纲目》的若干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1,(6).
    汤勤福.朱熹与《通纲目》[J].史学史研究,1998,(2).
    李晓东.经学与宋明理学[J].中国史研究,1987,(2).
    徐洪兴.孙复论[J].孔子研究,1990,(3).
    吴德义.论孙复思想的贡献及其时代意义[J].晋阳学刊,1990,(4).
    邓志峰.义法史学与中唐新史学运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高日晖、洪雁.汉、宋《春秋》学与政治的关系[J].大连大学学报,2006,(1).
    王天顺.欧阳修的五代史记和他的“春秋学”[J].南开史学,1984,(1).
    郭文佳.宋代的疑经思潮与《春秋》学的地位[J].中州学刊,2004,(1).
    王书华.王安石诋《春秋》为“断烂朝报”之考辨[J].社会科学论坛,2005,(10).
    周淑萍.王安石“不列《春秋》于学官”释疑[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浦卫忠.论胡安国《春秋传》的思想[A].经学今诠续编[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浦卫忠.孙复与宋代《春秋》学研究[A].经学今诠初编[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陈守富.《东莱博议》及其评点本[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汪惠敏.《四库全书提要》对宋儒《春秋》学评骘之态度[J].中国书目季刊(台湾期刊),1988,22(3).
    蔡鸿江.宋代《春秋》学初探[J].高苑学报(台湾期刊),1997,6(1).
    汪中文.宋代《春秋》学对现代教育的价值[J].国语文教育通讯(台湾期刊),1993,(3/4).
    杨新勋.北宋《春秋》学的主要特点[J].中州学刊,2003,(2).
    俞樟华、林怡.宋代《左传》学概述[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1).
    王东.宋代史学与《春秋》经学——兼论宋代史学的理学化趋势[J].河北学刊,1988,(6).
    贾贵荣.《春秋》经与北宋史学[J].中国史研究,1990,(1).
    韩杰.欧阳修的《春秋》学[A].孔学研究[C](第2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杨向奎.宋代理学家的《春秋》学[J].史学史研究,1989,(1).
    卢钟锋.论胡安国及其《春秋传》[J].中国史研究,1982,(3).
    章权才.胡安国《春秋传》研究[J].学术研究,1995,(2).
    刘玲娣.胡安国政治思想及其实践略论[J].史学月刊,2002,(6).
    刘玲娣.试论胡安国两宋之际的政治学术活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
    赵伯雄.“夏时冠周月”解[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4).
    葛焕札.孙觉《春秋经解》四库本致误考析[J].史学月刊,2005,(7).
    张卫中.吕祖谦的《左传》研究论析[J].绍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哲社版),1992,(1/2).
    林永锐.吕祖谦的《东莱博议》评说[J].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3).
    张尚英.近百年来大陆地区宋代《春秋》学研究述评[A].宋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成都:2006年8月.
    浦伟忠.孔子、《春秋》及《春秋》三传[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1).
    过常宝.“春秋笔法”与古代史官的话语权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王春淑.论孔子《春秋》笔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敏泽.试论“春秋笔法”对于后世文学理论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1985,(3).
    敏泽.论钱学的基本精神和历史贡献[J].文学评论,1999,(3).
    李洲良.文章“义法”与“春秋笔法”关系考[J].国学研究,2006,(总第17卷)。
    李洲良.春秋笔法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J].文学评论,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