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对于永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光辉,对于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增进政治认同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坚定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跟定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分析和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能够性”、“怎样才能够”这样一个总体研究思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阐释。
     第一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前提性问题思考。本章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的背景、依据和目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性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什么”的问题做了全面的阐述,重点阐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就是使这个理论体系由抽象理性转变为生动具体,理论表达方式和内容通俗易懂,由被少数人所理解和掌握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使它转化为人民大众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第二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本章从五个角度论述了“为什么”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首先论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特性要求,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本性要求其要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的开放发展特性要求其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要求其大众化。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的需要入手阐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需要;是应对和反对各种错误思潮挑战的需要。这里,尤以关于“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三股思潮的影响,和“消解论”、“文化欠缺论”的分析批判为本章的关键点,进而使得本章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为什么”问题的研究和论述更为深入和深刻。
     第三章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可能性和第四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讨,旨在研究解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能够性”问题。第三章主要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现实的根本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大众化组织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大众化的制度保证;人民民主专政是大众化的政治保证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现实的,也是可能的。
     第四章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研究,使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具有现实可能性,更具针对性。在“二十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战的经验与教训”中,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及思想,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正反两方面进行的分析和总结,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研究和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一章里,尤以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上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所做的深入分析研究为本部分的关键点,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性”的深层次探讨,也是本文研究的亮点和创新之处。文中指出:党和政府各级干部中存在思想和行为错位现象;我国现阶段民主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人民大众对当家做主认同感不足的现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途径单一化和形式化;社会现实中存在的思想和利益相脱节的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以及西方文化的传播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等,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上存在的障碍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章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四个层面着重分析探讨了形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和实践更具了针对性。
     第五章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实现机制和途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章主要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实现机制、实现途径三个方面研究探讨,旨在解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怎样才能够”的问题。文中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五个必须坚持的原则,即: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相结合的原则;主导与受导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切合大众生活实际的原则和言行一致的原则。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机制问题上,文中指出:要正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很好把握和利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规律,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运行效率和效力;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增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说服人、征服人、改造人的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增强实践中的主动性。关于实现途径,文中指出了理论文本途径、组织途径、传播途径、满足群众利益和需要的现实途径、人才建设途径、文化建设途径等六大途径。
     结语部分,主要是强调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导地位,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途径,也将始终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下去。指出要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深刻认识现阶段的时代特征,结合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做出适合当代大众的选择和创新。进一步强调指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把具体的、切合不同实践领域、行业、集体、个人的实际需要的马克思主义,融入到人民大众的思想中,转化到行动中,体现到结果中,才能够真正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In the Report on the17th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proposed as the great historical task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pholding and developing Marxism,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in the world. Vigorous research and intensive study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of great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keeping the eternal glory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for unifying people's thought of all nationalities, for enhancing political identity, for establishing common socialist ideals, for consolidat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ruling party's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and for making firm confidence with all people to the socialist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this paper, many research methods are mainly used, such as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literature and document,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unity of history and logic,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issu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on Marxism populariz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a general study series of ideas as "what","why,""could", and "how can", the issues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rather thoroughly studied and interpreted.
     Chapter Ⅰ--Thinking on the premise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Around the presentation background, basis and purpose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is chapter it states ra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within three aspects as "sinicization, updating with the era, and popularit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t exposes comprehensively "what is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focusing on the meaning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ontemporary China. It points out that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 conversion from rational and abstract to concrete and vivid, from esoteric and speculative to straightaway, from being understood and controlled by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to that by the masses. As a result it is transformed into plebeian thought and the public values with conscious behavior in daily life."
     Chapter Ⅱ--the necessity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is chapter five points are discussed about "why" to promote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First of all, it is the requirement by its own characteristics—practice, open development, the core contents of people-oriented system. Based on that, it elaborates in detail from three areas, the necessity of the ideological field-building; the necessity of great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necessity of dealing with and against all kinds of other challenges on thinking, especially on the interference from "new liberalism","democratic socialism ideas,""historical nihilism", stressing critical analysis on the "deconstruction theory","the lack of cultural theory" in this chapter, and thus making it more deeply and profoundly on "why" to promote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is jointly stated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Chapter Ⅲ&Ⅳ. In Chapter Ⅲ it is stated mainly in four parts, that Marxism being popular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basic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reality with its valu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leadership is the popular organizational assurance; the established socialist system is the systematic popular assurance; 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is the political popular assurance, describing the reality and possibility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Chapter Ⅳ i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bout realistic issues to study and solve the problems about capability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apter Ⅳ--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realistic issues about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Chapter Ⅳ it describes that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not only of real possibility, but also pertinence.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n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and after Twentieth Century, the entitled part in this chapter, stresses on the strong guidance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by researching 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rough practices and ideas from books of classical Marxist writers, and through the CPC's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China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and summary. It is the highlights and innovations of the essay, also the key point in this chapter, with deeply analysis on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ir root cause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with the deeply discussion on the capability of that. These issues are:there is dislocation among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s at all levels with their thinking and behavior; there is shortage from the people's identity of being in power in present political and democratic system; the transmission route is single and formal for contemporary Marxism in China; it is disjointed in social realities between ideas and interests; negative facto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influence from Western culture obstruct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etc. It proves the pertinence 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about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by checking out the formation of these problems from economical, political,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fields.
     Chapter Ⅴ--principles, systems and means to achieve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 is the research centre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 this chapter, interpretation on "How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based on three aspects of principles, systems and means. It points out that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must adhere to five principles, i.e.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popularity with sinicization and updating with era;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domination with obedience;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he principle of (?)ecting with mass life; and the principle of matching words to deed. As to the issue of implementation system, it points out: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o make use of practical rules, to increase operat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continuously to promote Marxism sinicizat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Marxism;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convincing, conquer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human, to improve the people on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understanding and grasping of the initiative rule for active practice. As to the realization route, it points out six different ways including theory text, organizational means, media means, the actual way by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people's interests, personnel development approach,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conclusion section, it mainly emphasizes on that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most important route for consolidating leadership in ideology, as well as enriching and developing Marxism in China and carrying on the socialist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points out that innovation is good for public choice through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lessons from historical practice of Marxism and combining with our ongoing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es of profound recognition about modern features. Furthermore, it points out that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should rely on the reality of China, and provide people Marxism with all kinds of specific necessities over different fields, industries, organizations, and persons, blending in their thought, transforming into their action, reflecting with the results. Then it could really promote Marxism sinicization, updating with the era, and popularity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引文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②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③《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④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19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现状和前景分析》,宣传家(www.xj71.com)>>文献资料>>学术探讨,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主办,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1日12:46。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现状和前景分析》,宣传家(www.xj71.com)>>文献资料>>学术探讨,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主办,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1日12:46。
    ①朱荣英:《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与途径选择》[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第1期,2010年2月。
    ②平章起、宁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和基本经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26卷第1期,2010年2月。
    ①《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②张博颖:《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④《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页。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⑥朱宗友、韩泽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第22卷第3期,2009年5月。
    ⑦陈俊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总第113期,2009年第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页。
    ②陈俊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总第113期,2009年第1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9页。
    ④《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5页。
    ⑤黄秋生、张多来:《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6期,2007年12月。
    ⑥黄秋生、张多来:《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6期,2007年12月。
    ①黄长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场域与途径选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3期,2008年5月。
    ②陈方刘、田辉:《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③姜洁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个层面的思考》[J],《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第9期。
    ④张博颖:《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⑤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9期。
    ⑥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⑦李延芳:《提高理论宣传普及效果,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大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⑧郭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必要性解读》[J],《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①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和过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5期。
    ②刘昀献:《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求是》2010年第5期。
    ③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7期。
    ④徐国民《主义与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探析》[J],《兰州学刊》总第179期,2008年第8期。
    ⑤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⑤《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②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9期。
    ③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④李延芳:《提高理论宣传普及效果,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大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⑤郭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必要性解读》[J],《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①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7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③注: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最初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放后在《毛泽东选集》里变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当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刺激苏联人。在当时,有两个概念苏联人可能感到不快,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这两个概念具有强烈的中国性和民族性。为了减少苏联人的担心,处于两党和两国之间关系的政治考虑,就只好一般地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了。
    ①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第9卷第3期,2007年8月。
    ②《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4—370页。
    ①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2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2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现代汉语辞海》第1卷,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206页。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640页。
    ①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词典》,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第132页。
    ②《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现代汉语辞海》第1卷,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969页。
    ③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词典》,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1年8月第2版,第132页。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795页。
    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4版,第130页。
    ③《说文解字》,新疆: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736页。
    ④(清)郝懿行:《尔雅义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第470页。
    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版,第23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①王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8年第4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6—1938)》,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0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9页
    ①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②贺先平:《开放性: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青海:《攀登》2010年第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②双传学、徐腾:《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南京:《唯实》2010年第4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⑤《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2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②《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76-77页。
    ①赵曜:《利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社会思潮》,北京:《人民日报》2010年8月19日。
    ①谷方:《评“消解正统意识形态”论》,《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第l期。
    ①[注]:这里采用5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观点。另有观点认为委内瑞拉也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目前尚存在争议。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3页。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4页。
    ①《贯彻全会精神 把握发展主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中国共产党新闻>>评论观点,2010年10月19日11:16。
    ②《贯彻全会精神把握发展主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中国共产党新闻>>评论观点,2010年10月19日11:16。
    ③李培林、陈光金:《2008—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中国网(china.com.cn)>>认识中国>>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9年1月12日。
    ④王赐江:《群体事件的类型及发展趋向》,《长江论坛》2010年第4期。
    ①李少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破解》,《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
    ①孙亮:《破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五个伪命题”》,《延边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②《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贞。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①[注]:1902年,湖南人赵必振翻译了日本幸德秋水1901年撰写的《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并由上海广智书局出版。该书介绍了马克思的观点。赵必振还于1903年1、2月翻译日本福井准造著、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发行的《近世社会主义》一书,第一次向中国读者比较系统详细介绍了卡尔·马克思的生平及其学说。1902年12月《译书汇编》第十一期发表马君武写的《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原理。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9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28页。
    ①《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2011年9月17日发布。
    ②《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教育部 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2011年9月17日发布。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7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①周新城:《苏东剧变与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危害》fJl,《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②胡连生.:《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西方社会的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①胡连生.:《论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刘西方社会的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版,第3页。
    ①《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④《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页。
    ⑤《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9页。
    ⑥《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246页。
    ①《列宁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96页。
    ②《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6页。
    ③《李大钊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50,376。
    ①李汉俊:《最近上海的罢工风潮》[J],《星期评论》第21号。
    ②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疑难问题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163页。
    ①潘公展:《近代社会主义及其批评》,《东方杂志》1921年18(4):4。
    ②《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85--8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708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85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页。
    ①艾思奇:《大众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页。
    ②艾思奇:《大众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5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⑤[注]:经院主义指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基督教神融合起来并指出了这种融合对于人生的意义,这种融合后来被称为经院主义。后来,经院主义泛化为在历史上任何哲学沦为死气沉沉的学术探讨,或和真实世界分家。最好的经院主义例子是中期到晚期的中世纪(约公元1000-1500年),当时哲学家专注鸡毛蒜皮的逻辑争执,而几乎完全忽略伦理和政治哲学。中世纪经院主义的特色,部分是由于亚里士多德流传下来的原稿,只有逻辑的部分。因此,经院主义一般常和亚里士多德思想关连。20世纪的分析哲学,以逻辑实证和一般逻辑论者为主,有时被称为“新经院主义”虽然一些欧陆哲学的潮流,例如解构主义也同前者(分析哲学)一样脱离真实人类关怀。这里所说的经院主义主要是侧重于就理论谈理论、就逻辑谈逻辑的研究方法。
    ①赵毅纯:《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认识的误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①《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①王国炎:《中国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②安启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5—24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
    ①程宜山,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①王瑞荪主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3页。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4页。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4页。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88页。
    ①[注]:此数据是对河南、安徽的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构成情况为例证,分析并参考其它数省、市代表构成的基础上形成。
    ②[注]:文化人格是指由特定群体的文化所给定的,内化为群体成员的价值取向、思维习惯、行为预期与个性心理,并代代相传的文化特性。此处用文化人格这个概念主要是为了说明外在文化的冲击与影响,首先作用的亦是作为每个具体的人及其思想灵魂。进而,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人格互相作用的结果会对社会未来走向起重要作用。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①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06年8月15日,14:49:48。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0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①高放:《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周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
    ①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3日。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美]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5页。
    ②杨雪立:《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诺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②李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探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7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杨树弘:《新媒体及其发展战略途径》,《新闻导刊》2008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201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7、22、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列宁全集》第4、6、39、40、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版。
    11.《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2.《邓小平文选》(全三卷)线装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4.《李大钊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5.《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8.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版。
    19.人民日报理论部:《“六个为什么”——对若干重大问题的解答》,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
    20.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6—1938)》,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2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2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4.艾思奇:《大众哲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吕世荣、周宏著:《唯物史观的返本开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26.吕世荣、周宏、朱荣英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27.郭德宏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6月第2版。
    28.邓剑秋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29.史守中、孙钦军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30.文晓明、杨建新:《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概述》,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31.俞吾金著:《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
    32.李曙新著:《中国共产党哲学思想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33.张一兵主编:《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34.王浩斌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35.陈征、李建平、李建建、郭铁民:《(资本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0版。
    36.谭英著:《中国乡村传播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9月版。
    37.梁柱、龚书铎主编:《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8.王瑞荪主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9.王国炎:《中国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版。
    40.《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
    41.吕贵、田丰、陈章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42.郭建宁著:《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
    43.安启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4.程宜山、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5.万斌、潘于旭:《经典的魅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当代意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46.赵继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7.李北东著:《中国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哲学探索》,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8月第1版。
    48.陈越:《哲学与政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49.杨河、胡海涛、张炳奎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入与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50.[俄]谢·卡拉—穆尔扎著,徐昌翰、宋嗣喜、王晶等译:《论意识操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51.[法]路易·阿尔都塞著,顾良译:《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52.[美]罗斯·特里尔著,胡为雄、郑玉臣译:《毛泽东传》(最新版全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53.[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刘训练、佟德志译:《大众的反叛》,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54.[美]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5.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多尔诺等著,方杰译:《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版。
    2.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词典》,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1年版。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版。
    4.(清)郝懿行:《尔雅义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
    5.《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现代汉语辞海》第1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6.《说文解字》,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1.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3日。
    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3.赵曜:《利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社会思潮》,北京:《人民日报》2010年8月19日。
    4.韩庆祥杨振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北京:《光明日报》2009年8月4日。
    5.王联斌:《如何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上海:《文汇报》2007年11月12日,第10版。
    6.秋石:《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求是》2009年第23期。
    7.刘昀献:《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求是》2010年第5期。
    8.高放:《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
    9.谭培文:《世界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可能性》,《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9期。
    10.王国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途径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11.冯莉、程伟礼:《从全球视野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12.房广顺:《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途径的若干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9年第3期。
    13.罗会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30年的回顾与总结》,《社会主义研究》(双月刊)2008年第6期。
    14.郭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及必要性解读》,《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15.李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探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7期。
    16.肖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17.左伟清、刘尚明:《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18.杨树弘:《新媒体及其发展战略途径》,《新闻导刊》2008年第3期。
    19.何克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6卷第5期,2008年10月。
    20.王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8年第4期。
    21.田福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导刊》2009年第5期。
    22.王联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
    23.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和过程》,《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5期。
    24.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7期。
    25.平章起、宁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和基本经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26卷第1期,2010年2月。
    26.纪亚光、吴荣生:《论大学生“红色社团”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
    27.范津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理论视野》2007年第1期。
    28.范津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蕴》,《理论视野》2007年第11期。
    29.樊瑞科:《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条件的辩证认识》,《南方论刊》2010年第1期。
    30.梁涌:《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大问题》,《探索》2009年第1期。
    31.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与途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9期。
    32.张体:《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科教文汇》2008.11(上旬刊)。
    33.郝文彦、赵见伟、代璐:《略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8期(中)。
    34.陈连根:《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理论品质优势》,《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7期。
    35.陈建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2期。
    36.冯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第2期。
    37.唐莉:《大众文化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理论视野》2009年第2期。
    自谷方:《评“消解正统意识形态”论》,北京:《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第1期。
    38.邓国峰:《网络传媒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学术论坛》2009年第6期。
    39.杨鲜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40.张正光:《论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41.丁俊萍、徐信华:《湖北党史人物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42.陈方刘、田辉:《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43.徐国民:《主义与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探析》,《兰州学刊》总第179期,2008年第8期。
    44.刘爱莲、彭恩胜:《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维度》,《江海学刊》2008年第6期。
    45.宁阳:《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第4期。
    46.石有武:《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涵义辨析》,《高校讲坛》2009年第13期。
    47.何绍斌:《从(百家讲坛>的成功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武汉学刊》2008年第6期。
    48.孟英、王舵:《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第Z1期
    49.杨雪立:《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50.张博颖:《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1.唐志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重维度》,《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52.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53.陈艳玲:《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2卷第3期,2009年5月。
    54.戴玉琴、周建超:《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选择》,《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第12卷第6期,2008年12月。
    55.黄长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场域与途径选择》,《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3期,2008年5月。
    56.王国敏、薛一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基本特征到理论途径的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1期。
    57.刘倩倩、叶方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探讨》,《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期,2008年2月。
    58.李延芳:《提高理论宣传普及效果,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59.薛忠义、倪承世、刘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与对策》,《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3期,2009年6月。
    60.黄秋生、张多来:《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6期,2007年12月。
    61.曹根记、钟义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
    62.朱荣英:《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与途径选择》[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第1期,2010年2月。
    63.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运行的基本规律》,《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1卷第1期,2010年2月。
    64.高九江、韩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文化条件》,《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1期,2010年2月。
    65.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安徽理工大学学》(社会科学版),第11卷第2期,2009年6月。
    66.王小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1期,2008年3月。
    67.曾令辉、丁莉、吕丹:《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2期,2008年4月。
    68.孙亮:《破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五个伪命题”》,《延边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69.乔丽军:《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及其时代内蕴的思考》,《黑河学刊》2008年第4期。
    70.姜洁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个层面的思考》,《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第9期。
    71.双传学、徐腾:《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南京:《唯实》2010年第4期。
    72.周淑芳:《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把握的两个基本原则》,《企业家天地》2009年6月中旬刊。
    73.陈俊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总第113期,2009年第1期。
    74.朱宗友、韩泽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胜利油田党校学报》第22卷第3期,2009年5月。
    75.梁英:《在青年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选择》,《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总第143期)。
    76.王公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77.孟宪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念定位和途径选择》,《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78.李少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破解》,《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79.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现状和前景分析》,《宣传家(www.xj71.com)》(文献资料>>学术探讨),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主办,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1日12:46。
    80.张富文:《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三个重要维度》,《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第21卷第1期,2010年2月。
    81.赵毅纯:《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认识的误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82.施秀莉、张士海:《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史论——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视角》,《天府 新论》2010年第1期。
    83.徐希: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与展望,《延边党校学报》第24卷第3期,2009年6月。
    84.谢春红、曾令辉:《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85.甄军军、张可然、任艳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动力》,《世纪桥》2010年第01期。
    86.贺先平:《开放性: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青海:《攀登》2010年第1期。
    1. Shawn Tower, Living With An Internal Other-An Extended Review Of P sychoanalysis, Identity And Ideology.Psychotherapy and Politics International,3(1) 35-46,2005.
    2. George A. Huaco, On Ideology.Acta Sociologica, Vol.14, No.4(1971), pp.245-255.
    3. Kenneth Burke, Rhetoric and Ide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4. Robert G. Wesson, Soviet Ideology:The Necessity of Marxism, Soviet Studies, Vol.21, No.1, (Jul., 1969), pp.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