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经济行动规律的诚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渐进发展呼唤诚信。恩格斯曾论述——诚信的本质首先是经济规律,其次才表现为伦理性质①。本文试图将其置于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视域下,从经济哲学角度深入解读其经济属性及其与效益的关系,揭示出诚信不仅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行动规律。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超越简单的伦理道德范畴,进而站在经济哲学的层面深入看待诚信问题十分必要。汲取中西方诚信观的各自优长,将诚信定位为具有经济之本质属性且兼具经济与伦理双重属性,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功能相统一的经济行动规律乃本文之核心观点。次之,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诚信体系,并且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才是扭转中国市场化进程中诚信危机严重局面的关键,也是建立一个成熟市场经济,推动“以人为本”之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客观要求。最后,当前推进我国诚信制度建设的前提性任务,就是要对市场企业主体进行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国情的界定。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企业主体,应该成为一种笃诚守信的“经济人”,他本质上是在市场经济博弈中实现的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相统一的“理性人”,最终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乎经济行动规律地良性运转。由此可见,诚信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可以大幅减少交易成本,作为变量因素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带来经济效益,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从而有利于转型期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With the rapid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alls for integrity. Engels has discussed that the essence of integrity is economic law firstly and then it is performed as ethical natur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onsider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itional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reality, and reveal that integrity is not only a basic moral standard, but also an important action law of economy by deeply explaining its economic attribut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nefit and integrity. Based on this viewpoint, the article discusse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of all, it'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issue of integrity deep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philosophy beyond the simple ethics category. Absorbing the respective advantages of integrity view from the west and china, it's the core viewpoint in this atrticle that integrity is the action law of economy that can achieve functional unific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by dissertating integrity has economic attribute as its essential attribute and it also has dual attribute:economic attribute and ethical attribute. Secondly, it's the key to turn around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integrity crisis in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and the historical objective requirement to establish a mature market economy, push forward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People-oriented',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build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around way that we should build the integrity system which is adapt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pe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relevant systems. Finally, it's the premised task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ity system in China that we should define the market enterprise accord with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 market enterprise in modern market economy should become a honest'economic man', and it is'rational man'in essence which can achieve unification of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moral rationality in the market economy game. Finally, it can achieve Win-Win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promote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ork accord with the action law of economy. Thus,as the lubricant of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and economic, integrit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ransaction costs; as a variable factor, integrity can bring economic benefit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tegrity has an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n achieve Win-Win of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so as to benefits the sound and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itional national economy.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人民出版社,1965年:367-368
    ①2008年9月8日,甘肃《兰州晨报》等媒体首先以“某奶粉品牌”为名,爆料毒奶粉事件。9月11日,中国卫生部发布消息:经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国家质检总局16日发布消息: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家奶粉中检出三聚氰胺。
    ②在中国娱乐圈,名人正面临诚信危机,众多明星被伪劣虚假广告弄得焦头烂额。虽然社会各界对明星为伪劣产品代言的指责不断,但明星们似乎依然一意孤行,造假事件屡见不鲜。
    ③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①西美尔.货币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41
    ②刘斌.“信任问题”研究述评[J].《天津日报》专副刊-理论创新-第13版-2004年3月1日
    ③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④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⑤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①吴申元.诚信: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J].复旦学报,2001年第5期:1-6
    ②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3-13;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59-70;张维迎.企业家’j职业经理人:如何建立信任[J].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29-39
    ③陈丽君,王重鸣.中西方关于诚信的诠释及应用的异同与启示[J].哲学研究,2002年第8期:35-40
    ④杨瑞龙.关于诚信的制度经济学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8-14
    ⑤肖建.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16-19
    ⑥夏伟东.论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8-14
    ⑦涂永珍.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及其现代整合[J].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3期:80-84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人民出版社,1965年:367-368
    ②见附录
    ③杜木恒.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财经,2008年第2期:7-12
    ①王晓林.略论复杂的市场经济与“简单的”新古典范式[J].现代财经,2007年第1期:3-10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82
    ①王晓林.论市场经济的复杂性[J].经济学家,2007年第3期:50-59
    ②卫兴华,焦斌龙.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其治理[J].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15-2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人民出版社,1965年:367-368
    ①出自《管子·枢言》
    ②出自《论语·为政》
    ③吴申元.诚信: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J].复旦学报,2001年第5期:1-6
    ④唐贤秋.诚信道德探源[J].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6期:22-25
    ①夏伟东.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的诚信道德素质[J].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5-7
    ②陈劲,张大均.中国传统诚信观的演变及其特征[J].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3期:28-30
    ③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④陈延斌,王体.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J].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6期:33-37
    ①陈丽君,王重鸣.中西方关于诚信的诠释及应用的异同与启示[J].哲学研究,2002年第8期:35-40
    ②形成于约公元前13世纪
    ③王彦东,黄恒学,贾丽红.诚信的经济价值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554-557
    ①董昭江.论企业诚信的经济价值及其构建[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52-54
    ②董昭江.论企业诚信的经济价值及其构建[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52-54
    ①郑少智.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诚信机制的构建问题[J].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46-49
    ②于春梅.试论传统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明:47-49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202
    ④王晓林.论作为行动规律的目的[J].求是学刊,1998年第3期:16-20
    ①王晓林.论作为行动规律的目的[J].求是学刊,1998年第3期:16-20
    ②王晓林.论作为行动规律的目的[J].求是学刊,1998年第3期:16-20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人民出版社,1965年:367-368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5年:3
    ③王晓林.论经济行动规律[J].现代财经,1995年第2期:25-29
    ④王晓林.论经济行动规律[J].现代财经,1995年第2期:25-29
    ①王晓林.论经济行动规律[J].现代财经,1995年第2期:25-2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82
    ③这是马克思引述1847年的《经济学家》中的一段话
    ①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②杨瑞龙.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的制度基础[J].求是,2002年第18期:25-26
    ③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233-241
    ④王晓林.“信誉楼现象”的人本经济学分析[J].经济与管理论丛,2008年第4期
    ①光明日报(2002年6月28日)
    ②这是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信用经济论坛”上提出的观点。
    ③卫兴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J].税务,2003年第2期:10-13
    ①肖建.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16-19
    ②卫兴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J].税务,2003年第2期:10-13
    ①卫兴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J].税务,2003年第2期:10-13
    ②卫兴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J].税务,2003年第2期:10-13
    ③范省伟.企业诚信危机及其治理[J].经济学家,2004年第3期:119-121
    ④杜木恒.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财经,2008年第2期:7-12
    ①夏伟东.论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8-14
    ②叶圣利.中国诚信经济思想研究[D].上海: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
    ③叶圣利.中国诚信经济思想研究[D].上海: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
    ④杜木恒.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财经,2008年第2期:7-12
    ③杜木恒.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财经,2008年第2期:7-12
    ①叶圣利.中国诚信经济思想研究[D].上海: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
    ②吴申元.诚信: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J].复旦学报,2001年第5期:1-6
    ③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①杜木恒.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财经,2008年第2期:7-12
    ②杜木恒.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财经,2008年第2期:7-12
    ③杜木恒.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财经,2008年第2期:7-12
    ④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3-13
    ①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59-70
    ②叶圣利.中国诚信经济思想研究[D].上海: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
    ③叶圣利.中国诚信经济思想研究[D].上海: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
    ④卫兴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J].税务,2003年第2期:10-13
    ⑤卫兴华,焦斌龙.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其治理[J].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15-20
    ①杨瑞龙.关于诚信的制度经济学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8-14
    ①杜木恒.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财经,2008年第2期:7-12
    ②杜木恒.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财经,2008年第2期:7-12
    ③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59-70
    ④杜木恒.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财经,2008年第2期:7-12
    ⑤科斯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的。
    ①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
    ②文建东.诚信、信任与经济学:国内外研究评述[J].福建论坛,2007年第10期:20-24
    ③蒋锦洪.论市场诚信的道德价值及其实现机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54-59
    ④欧人.明清山西商人经营风格论析[J].商业研究,2000年第1期:148-150
    ①黟县三志,卷15,舒君遵刚传
    ②张维迎.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如何建立信任[J].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29-39
    ③王彦东,黄恒学,贾丽红.诚信的经济价值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554-557
    ①王彦东,黄恒学,贾丽红.诚信的经济价值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554-557
    ②蒋锦洪.论市场诚信的道德价值及其实现机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54-59
    ③陈延斌,王体.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J].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6期:33-37
    ①2010年春节前,来自湖北在北京承建工程的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钱发到已回湖北的老家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遭遇车祸,一家五口全部遇难。在天津的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来不及处理后事,赶在腊月二十九返乡,给60余位农民工一分不少地发放了33.6万元工钱。哥哥遭遇车祸,弟弟接力送薪,兄弟俩用生命和信义谱写了一曲感人的颂歌。孙氏兄弟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孙东林坦言“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这句话在网上广为传播。这兄弟俩,被人们称为“信义兄弟”。 中华全国总工会追授孙水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授予孙东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人民政府追授孙水林为全省劳动模范,授予孙东林全省劳动模范;湖北省总工会追授孙水林“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授予孙东林“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市黄陂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将“诚信兄弟的称号”授予了两兄弟。
    ②张怀承.论中国传统道德的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15-18
    ③张怀承.论中国传统道德的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15-18
    ①任映红.诚信问题与中国股份制经济的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9期:75-77
    ②任映红.诚信问题与中国股份制经济的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9期:75-77
    ③陈延斌,王体.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J].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6期:33-37
    ①王晓林.论经济行动规律[J].现代财经,1995年第2期:25-29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年:333
    ③蒋锦洪.论市场诚信的道德价值及其实现机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54-59
    ④唐贤秋.关于诚信的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5期:75-80
    ①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3-13
    ②王新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建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第6期:41-43
    ③王新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建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第6期:41-43
    ④夏伟东.论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8-14
    ①陈延斌,王体.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J].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6期:33-37
    ②卫兴华,焦斌龙.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其治理[J].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15-20
    ③董昭江.论企业诚信的经济价值及其构建[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52-54
    ④王新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建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第6期:41-43
    ⑤范省伟.企业诚信危机及其治理[J].经济学家,2004年第3期:119-121
    ①杨文兵.论企业诚信的现实维度[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62-65
    ②杨文兵.论企业诚信的现实维度[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62-65
    ③蒋锦洪.论市场诚信的道德价值及其实现机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54-59
    ①王新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建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第6期:41-43
    ②范省伟.企业诚信危机及其治理[J].经济学家,2004年第3期:119-121
    ③王新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建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第6期:41-43
    ①蒋锦洪.论市场诚信的道德价值及其实现机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54-59
    ①王晓林.论经济行动规律[J].现代财经,1995年第2期:25-29
    ②王晓林.论经济行动规律[J].现代财经,1995年第2期:2529
    ③涂争鸣.市场博弈与“诚信经济人”的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9期:208-210
    ①调研时间为2009年6月20日至6月26 日。本文主要内容曾发表于《信誉楼人》2009年第8期。
    ②有关信誉楼企业发展历史资料均来自其内部系列从书,准确性得到企业证实。
    ③2000年8月第1版,2008年8月第9版第2次印刷。
    ①杨文兵.论企业诚信的现实维度[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62-65
    ②杨文兵.论企业诚信的现实维度[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62-65
    ③资料来自信誉楼企业内部系列从书。
    ④信誉楼创始人张洪瑞
    ①王晓林.“信誉楼现象”的人本经济学分析[J].经济与管理论丛,2008年第4期
    ②信誉楼创始人是张洪瑞,现任董事长为穆建霞。
    ③夏伟东.论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8-14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67-36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2
    [6]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9]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第1版
    [10]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233-241
    [1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年
    [12]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13]西美尔.货币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41
    [14]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5]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1998年
    [16]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17]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
    [18米歇尔·鲍曼.道德的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9]罗伯特·C·所罗门.伦理与卓越——商业中的合作与诚信[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20]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21]王晓林.“争第一”抑或“求统一”——实践论思维方式及其对经济学研究的启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22]王晓林,丛屹,沈建明.关注科学发展观的中国演化人本经济学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
    [23]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24]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M].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25]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26]陈宝庭,刘金华.经济伦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27]王小锡,华桂宏,郭建新.道德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8]唐代兴.利益伦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9]胡振平.市场经济与价值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30]胡海鸥.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31]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32]韦森.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和道德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3]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34]王晓林.论经济行动规律[J].现代财经,1995年第2期:25-29
    [35]王晓林.论作为行动规律的目的[J].求是学刊,1998年第3期:16-20
    [36]王晓林.略论复杂的市场经济与“简单的”新古典范式[J].现代财经,2007年第1期:3-10
    [37]王晓林.论市场经济的复杂性[J].经济学家,2007年第3期:50-59
    [38]王晓林.“信誉楼现象”的人本经济学分析[J].经济与管理论丛,2008年第4期
    [39]王晓林.科学发展经济学“理论硬核”探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10期
    [40]卫兴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J].税务,2003年第2期:10-13
    [41]卫兴华,焦斌龙.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其治理[J].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15-20
    [42]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J].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3-13
    [43]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59-70
    [44]张维迎.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如何建立信任[J].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29-39
    [45]陆晓禾.传统诚信的现代性转型和后现代趋向[J].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6期
    [46]陆晓禾.和谐社会、市场经济与伦理规范[J].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8年第4期
    [47]夏伟东.重新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的诚信道德素质[J].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5-7
    [48]夏伟东.论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8-14
    [49]唐贤秋.诚信道德探源[J].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6期:22-25
    [50]唐贤秋.关于诚信的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5期:75-80
    [51]杨瑞龙.关于诚信的制度经济学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8-14
    [52]杨瑞龙.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的制度基础[J].求是,2002年第18期:25-26
    [53]刘斌.“信任问题”研究述评[J].《天津日报》专副刊-理论创新-第13版-2004年3月1日
    [54]吴申元.诚信: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J].复旦学报,2001年第5期:1-6
    [55]陈丽君,王重鸣.中西方关于诚信的诠释及应用的异同与启示[J].哲学研究,2002年第8期:35-40
    [56]肖建.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4期:16-19
    [57]涂永珍.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及其现代整合[J].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3期:80-84
    [58]杜木恒.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财经,2008年第2期:7-12
    [59]陈劲,张大均.中国传统诚信观的演变及其特征[J].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3期:28-30
    [60]陈延斌,王体.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J].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6期:33-37
    [61]王彦东,黄恒学,贾丽红.诚信的经济价值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554-557
    [62]董昭江.论企业诚信的经济价值及其构建[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52-54
    [63]郑少智.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诚信机制的构建问题[J].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46-49
    [64]于春梅.试论传统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47-49
    [65]范省伟.企业诚信危机及其治理[J].经济学家,2004年第3期:119-121
    [66]文建东.诚信、信任与经济学:国内外研究评述[J].福建论坛,2007年第10期:20-24
    [67]蒋锦洪.论市场诚信的道德价值及其实现机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54-59
    [68]欧人.明清山西商人经营风格论析[J].商业研究,2000年第1期:148-150
    [69]张怀承.论中国传统道德的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J].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15-18
    [70]任映红.诚信问题与中国股份制经济的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9期:75-77
    [71]王新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建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第6期:41-43
    [72]杨文兵.论企业诚信的现实维度[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62-65
    [73]涂争鸣.市场博弈与“诚信经济人”的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9期:208-210
    [74]杨方.诚信内涵解析[J].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3期
    [75]焦国成.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76]徐国栋.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法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77]沈海军.论邓小平的诚信观[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第1期
    [78]房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济功能探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11期
    [79]万俊人.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80]王玉英.论诚信的经济属性与诚信体系的构建[J].现代财经,2004年第4期
    [81]宫敬才.诚信的经济规律性质[J].求是,2002年第15期
    [82]袁贵仁,吴向东.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和超越[J].哲学研究,1997年第6期
    [83]叶圣利.中国诚信经济思想研究[D].上海: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