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工具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有企业为什么而存在?它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被忽视的理论问题。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许多问题皆源于此。《国有企业工具论——中国国有企业性质与改革研究》(以下简称《工具论》)旨在揭示国企的本质是政府调控经济、社会的工具。从理论上论证与澄清国企的功能、性质与地位,并以此视角分析过往的国企改革,提出新一轮改革的建议。
     《工具论》由四章组成。第一章国企与社会主义研究。在传统的理论体系中,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紧密相连,研究国企工具论,必须澄清与突破传统理论体系。该章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与公有制的论述,总结了我党改革开放以来在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方面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新的思考。本章认为,一、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共产主义公有制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列宁将公有制提前到社会主义阶段,并把国有制作为公有制的主要内容,虽然,列宁很快认识到,国有化的步伐太快,提出了退却战略,但是,国有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内容的观点并没有变。斯大林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将它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国有制为主的斯大林式社会主义。这种模式成为世界各国社会主义的样本。我国过去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参照苏联的结果。因此,斯大林以后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二、马克思构想的公有制不包括国有制。过去,我们把公有制理解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但是马克思界定的公有制是联合的个体所有制,是民有的范畴,而国有制是国家的范畴,官的范畴,官与民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三、既然公有制不包括国有制,国企与社会主义就没有必然联系,国企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是社会主义的基础。
     第二章国企性质研究。在理论上解决了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问题后,本章对国企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首先对国企本源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国企给出了新的定义:“国企是由政府出资或参股,并受政府直接或间接支配性影响,用市场方式向社会提供产品与服务的经济组织。”分析了国企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不同职能,研究了国企作为特殊企业法人的特点。其次,对国企工具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国企作为工具在我国至少有三大功能,即政治服务功能,经济服务功能,公共服务功能。本章运用戈森关于效用的三大定理对国企作为工具的效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具功能的演化、异化和矫正的观点。最后,用国企工具论分析国企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得出结论:“无视国企本质的改革只能称为失去灵魂的改革”。
     第三章国企进退的历史研究。该章是以实证的方式论证国企是政府调控经济与社会的工具。该章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大萧条与二战后的国有化浪潮,撒切尔革命以来的世界性私有化浪潮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国有化新浪潮。对国有化与私有化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一、国有化浪潮的兴起基于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应对战争的需要,调控社会经济的需要和政治理想与意识形态的需要。国企形式在经济稳定的和平时期,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引导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上升,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杠杆,尤其在市场经济失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私有化浪潮的兴起通常有以下原因:一是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有关,二是国有化后有些效益的不理想,三是科技的发展带动的经济结构调整。在通常状况下,私有化有利于自由竞争,有利于提高效率,也有利于遏制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但是,私有化有其较大的局限性。(1)如果缺乏投资治理法规,私有化可能使国家垄断变成私人垄断。(2)私有化可能削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3)不尊重已有的制度遗产,大规模的私有化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本章的结论(一)国有化与私有化谁优谁劣,难分高下。有一种观点,认为私有化比国有化效率高,其实它们常常不可比。国有化注重经济与社会的两种效益,经济效益的低下很多情况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另外,在许多时期,国有化的效益远远超过同期的私有化。(二)国有化与私有化都是政府调控经济的工具。西方国家的国有化与私有化都是政府发动的,都是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每一次浪潮都是一次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国有化与私有化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三)国有化与私有化本身没有政治含义,它们的反复轮回反映了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二者关系的动态演化,但是,如果把它们贴上政治标签,它们就会变异,成为一种不可控的力量,把消灭对方作为自己的神圣目标。当年的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都是如此。历史证明,无论是全盘国有化还是全盘私有化都是违反经济规律的,都是不会长久的。
     第四章新一轮国企改革研究。论证国企是政府工具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我国的国企改革。本章首先总结了我国的国企改革,分析了国企改革的几种类型,对国企改革的阶段划分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迄今为止的国企改革主要经历了两轮,第一轮从1978-1989年,其特点是以效益为导向的改革;第二轮从1992-2007年,其特点是以产权为导向的改革。文章批评了社会上流行的关于国企改革目的和标准的观点,并按照国企工具论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章深入探讨了2006年以后不断升级的“再国有化”现象,认为西方国家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国有化与我国的“再国有化”有着本质区别。一是西方国家的国有化范围很小,行业针对性很强,主要拯救金融业内行将破产的企业。我国的“再国有化”遍及各行各业。二是西方国家的国有化都是权宜之计,是暂时措施,形势一旦稳定,立即退出。我国“再国有化”则没有想过退出的问题。三是西方国家国有化和振兴措施主要目标是扶助民企和民众,我国却趁机发展国企,看不到对低收入人群的救济计划。因此,用西方的国有化论证我国的“再国有化”的正确性是缺乏逻辑力量的。关于国企的进退本应是国企工具的一种常态,关键是该不该进退,怎样进退,在哪些行业进退,只有用工具论的标准去检验,才能明辨是非。最后,本章根据工具论的理论,提出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思路。作者认为,中国30余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这种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为代价的高速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改革处在新的十字路口。转变发展模式,首先要从国企改革做起。
     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特点是以国企功能为导向的改革。主要内容是国企的四大战略转移。(一)推进国有资本从生产领域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的转移,让国企回归到本质;(二)推进国有股权的多元化,并促进股权从控股向参股转移,从大股向中小股转移,使国有资产在搭便车中增值;(三)推进国企发展战略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领域转移,使国企发挥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先锋作用和引领作用;(四)推进国企从一般领域向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及关键领域转移,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核心竞争力。
     这是一场完全不同路径的改革,是从功能着眼,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但是这项改革单靠国企是完不成的,最终取决于政府的自身改革。因此,本章最后提出了政府改革的任务,认为不改革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的体制,不促进政府工作重心从经济工作向社会公共事业的转移,不改革政府从微观调控向宏观调控的转移,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便会落空。
Why is a state-owned enterprise being? What is the nature of it? These, the rooted origins of many problems related to a state-owned enterprise, are often ignored by theorists. The State Enterprise as a Tool——A study on the Nature and Reform of State Enterprises is to reveal its nature-a tool used by the government to regulate the economy and the society. The book is to prove and elucidate theoretically the functions, natures and status of tate enterprises,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ast reforms in this perspective, to put forward a new round of reform plans.
     The book comes in4chapters. Chapter One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enterprises and socialism, In conventional theories, public ownership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ocialism. To study the state enterprise as a tool, we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heory.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Vladimir Lenin, Joseph Stalin and Mao Zedong on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ism and public ownership, the author summerizes our party's efforts in this field since the reform, and proposes new ideas in this chapter. The following points are addressed:
     1. Marx and Engels regard the communist public ownership as a collective entity of free individuals while Lenin draws the period of public ownership to the stage of socialism and considers state ownership to be the mainstay of public ownership. Even when Lenin soon realizes the fact that the nationalization effort is in too much a haste and advocates policy of retreat, state ownership has still been regarded as having the same status. Stalin continues and perfectes the idea to the extent of forming the Stalin-styled socialism in which state ownership plays a dominant role. This has been the model followed by other socialist countries. So did our country in the past. For this reason, the Post-Stalin socialist idea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Marx's communist ideas in nature.
     2. The public ownership conceived by Karl Marx does not include state ownership. In the past we held that public ownership comes in two forms:ownership by the entire people and collective ownership. However, Marx defines it as the union of individual ownership, which stays at the civil level; while state ownership is at the bureaucratic level. The civil and bureaucratic are essentially two contradictory levels.
     3. Since public ownership does not necessarily include state ownership, there should be no positive connection between state enterprises and socialism. Therefore, state enterprises do not necessarily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ocialism either in theory or practice.
     Chapter Two addresses the nature of state enterprises. When we are clear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ownership and socialism,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various problems concerning state enterprises. First, the origin of state enterprises is discussed. A new definition is produced as "a state-owned enterprise is an economic entity in which the government provides funds or is a share-holder and exerts direct or indirect control, and an entity that provides goods and services to the society by means of the market."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state enterprise in various periods and environments as well as its character as a special corporate legal person are all dealt with. Second, the functions as a tool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are analyzed. It is held there are three functions—serving the politics, serving the economy and serving the public. Gossen's three laws on utility are employed for discussing the tool func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evolution, alienation and rectification of the tool functions are identified. Finally, the problematic issues in the reform of state enterprises are discussed with the tool theory and the conclusion is reached as such "any reform ignoring the nature of the state enterprise can only be labeled as an empty effort."
     In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reviews on the past struggles of state enterprises in the operation of state economy. Demonstrations are shown to reveal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is a tool for the government to regulate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author retrospects on the effort of nationalization after the Great Depress and WWII, the global privatization wave in the wake of Thatcher's revolution and the nationalization wave that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has brought about. The author holds:1. the wave of nationalization conforms to the needs of coping with economic crisis and war, the needs of regulating social economy and political ideals and ideology; the state enterprise,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public goods and services for the government, serves as a lever that helps perfect the social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imes of stable social economy, with a vital role to play especially when the market economy fails;2. the wave of privatization is usually brought about by the rise of new liberalism, unsatisfactory aspects in profits after nationalization and the reshuffling of economy caused by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ually privatization is conducive to free competition, the increase of productivity and helps check the government's intervention on corporations. However, privatization has its limitations. In lack of relevant investing laws, privatization is likely to turn state monopoly into private monopoly. It may dilute on the public goods and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Regardless of the present institutional legacy, large-scale privatization may wreak havoc on social economy.
     This chapter reach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For nationalization and privatization, there is no saying which is better. Some think privatization brings higher efficiency, but it is not true because of there being no grounds for comparison. In a naturalized condi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re balanced, in which the lower economy is meant to achieve some social benefits. In addition, the benefits brought by nationalization is, in many periods, far beyond those in privatized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2. Nationalization and privatization are both tools for government to regulate the economy. The nationalization or privatization efforts in the western world are all launched by the government, aiming for serving the social economy, and they are in each time a large-scale rectification in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stead of fighting off each other.
     3. Nationalization or privatization has no political connotations per se. Their rotations reflect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governmental functions and market mechanisms. If labeled with political tags, they are bound to turn into uncontrollable forces, highly motivated to annihilate the other.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now Russia is a case in point. History has taught us that neither is it right to adopt total nationalization nor is it right to adopt total privatization, both of which go against the economic laws and will never last.
     Chapter Four addresses the new round of reforms of state enterprises in China, which is the purpose of proving the state enterprise as a government tool. In this chapter, following a summary of reform history, several types of reform undertakings have been assessed and new ways of partitioning the phases are posited. The First Phase, from1978to1989, is characterized by benefit-oriented reforms. The Second Phase, from1992to2007, is featured by reforms orientated towards property rights. The opinions about the standard and purpose of state enterprises, now gaining currency, have become the author's targets of condemna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tool theory. The author closely examines the escalating "Re-nationalization" efforts since2006, claiming that they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nationalization programs in the western world in the wak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one hand, the nationalization in the western world is not large in scale and purposefully directed, mainly towards the salvage of financial enterprises facing bankruptcy while in China it permeates all secto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nationalization efforts in the west are expedient policies and ready to be withdrawn when conditions are alleviated while in China no withdrawal is planned. Moreover, western reforms of nationalization are intended to aid privately-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while our government seeks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state enterprises without any trace of trying to relieving low-income citizens. Therefore, it is logically wrong to analyze the "Re-nationalization" effort in China with western examples. The strategies that state enterprises should adopt-forward or backwards-are both normal policies. The point is they should be measured with the tool theory as to whether or how or in what sector they should behave. Based on the tool theory, the author finally proposes the new ideas of the new round of state enterprise reform. Thirty years of high-speed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us great achievement. However, this speedy growth characterized by high input, high consumption and high pollution is now like an spent bullet. The turning-point is near at hand-the mode of development awaits changes and the change should begin with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new round of state enterprise reforms in China is function-oriented. They are mainly featured by four strategic transferences:the transference of state-owned assets from productive fields to the field of public goods and service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state-owned stock holdings and transference from stock proprietary to stock taking and from holding large stocks to medium or small stocks, helping its profit growth in the free ride; the transference from conventional industries to high-tech fields, highlighting the leading and guiding role of state enterprises; and the transference from common industries to crucial sectors connected with state security and vital economic industries to strengthen national defense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This is a new reform following a totally different path, which, focusing on the functions of state enterprises, intend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However, the state enterprise alone cannot fulfill it, as it is at last pivoted on the reforms of the government governance. For this reason, the author proposes in this chapter the idea of reforming the governance. If no reforms take place in the government as the subject of profits, if no effort is made to transfer the focus of government work from economic matters to social and public matters, and if no transference is made for the government from micro-regulation to macro-regulation, the new round of the state enterprise reforms will become a futile attempt.
引文
①王红一.我国国有企业的政策定位与若干立法问题探析[J].河北法学,2002年第2期。
    ②张同华.当前国企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则性探讨[J].时代经贸,2007年9月。
    ①董辅扔称要把握国有企业的六大功能[OL].信息时报,http://www.gdyjzx.gov.cn/xxhw/99.files/1t-gq03/09.htm,1999年6月30日。
    ②刘中桥.中西方国有企业发展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①黄速建,余菁.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②汉森.经济政策和充分就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22页。
    ①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l电出版社,2008年1月1日。
    ②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149页。
    ③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38贝。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2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2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2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28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23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98-9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31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305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30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239-24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238页。
    ①列宁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三版,196页。
    ②列宁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三版,233页。
    ③列宁全集(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75页。
    ①列宁选集(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三版,726-729页。
    ②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302页。
    ③列宁选集(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三版,450页。
    ④列宁选集(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三版,575页。
    ⑤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7月,302页。
    ①列宁选集(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三版,574-575页。
    ②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460页。
    ③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460页。
    ④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463页。
    ⑤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464页。
    ⑥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465页。
    ①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82页。
    ②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238-265页。
    ③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393页。
    ④苏共决议汇编(第5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29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1470-147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133-13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130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893-89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895页。
    ②刘少奇选集(上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435页。
    ③倪大奇.毛洋东经济思想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37页。
    ④党的文献[J].1989年第六期,79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167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版,705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119页。
    ④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1版,1549-1592页。
    ①倪大奇.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M].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版,79-81页。
    ①苏绍智,冯兰瑞.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J].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
    ②于光远.从“阶段风波”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炎黄春秋,2008年第8期。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12页。
    ④于光远.从“阶段风波”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炎黄春秋,2008年第8期。
    ①于光远.从“阶段风波”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炎黄春秋,2008年第8期。
    ②于光远.从“阶段风波”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炎黄春秋,2008年第8期。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52页。
    ①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896页。
    ①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01月,188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15页。
    ①迟福林.中国改革评估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5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67页。
    ②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213页。
    ③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483页。
    ①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1253页。
    ②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134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3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65-16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1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8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63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11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72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95页。
    ⑧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16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54-255页。
    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64-26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2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7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61页。
    ④刘守熙,刘志明.“公有制”一词的翻译问题之我见[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dc9f750100cud3.html, 2009-04-29。
    ①刘守熙,刘志明“公有制”一词的翻译问题之我见[OL].http://blog.sina.com.cn/s/blog 5fdc9f750100cud3.html, 2009-04-29。
    ②斯大林文选(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08月,第7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1433页。
    ①王珏.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与实现形式[J].宏观经济,1999年6(总第7期)。
    ①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213页。
    ②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270页。
    ③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661页。
    ④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735页。
    ①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825-826页。
    ②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1036页。
    ③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478-1479页。
    ④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472页。
    ①王郦久.俄罗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11月,12页。
    ②林双林,李建民.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改革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12页。
    ③蔡金魁.东欧:转轨中的市场经济[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11月,7页。
    ④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上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301页。
    ⑤竹内宏著,吴京英译.日本现代经济发展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3年5月版,59页
    ①王珏.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与实现形式[J].宏观经济,1999年6(总第7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卷第77页,第23卷第649页,第4卷第491页,第20卷第30页,第46卷上第104页。
    ③杜光.关于公有制的认识误区[J].观察与思考,2004年10月。
    ①(英)亨利·帕里斯等.西欧国有企业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2月。
    ①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h-xinwen/content/news51.htm,2001年1月9日。
    ①李芃.公民三途径分享央企红利[J].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10月26。
    ①康怡.李荣融:“国企教父”的隐形影响力[J].中国企业家,2009年第23期。
    ②保育钧.全国人民为国企高利润付出太多代价[J].财经杂志,2010年3月22。
    ①虚增利润遭处罚 ST银广夏29日起将暂停上市[OL].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2002-05-16/26/185908.html,2002年05月16日。
    ①叶祥松.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J].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03。
    ①何忠洲.十年央企大变身:从哪里来,向何处去?[OL].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33202,2009年08月20日。
    ②沈亮,王小乔.央企的无边界扩张时代[OL].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33194,2009年08月19日。
    ③何忠洲.十年央企大变身:从哪里来,向何处去?[OL].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33202,2009年08月20日。
    ①苗夏丽.央企史上最大规模扩张[OL].中财网,http://www.cfi.net.cn/p20090225001241.html,2009年02月25日。
    ①重磅炸弹:天则报告颠覆国企奇迹[J].中关村,2011年第4期。
    ②邱林.以牺牲环境发展经济史一条不归路[J].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7月31日。
    ③邱林.以牺牲环境发展经济史一条不归路[J].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7月31日。
    ①谢明干.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兼谈中国改革经验教训[A].“2005中越经济改革比较论坛”论文集[C],2005。
    ①谢明干.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兼谈中国改革经验教训[A].“2005中越经济改革比较论坛”论文集[C],2005。
    ①常云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华盛顿共识的终结[J].人文杂志,2004年第05期。
    ①白景明.美国: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70页。
    ①夏清成,菅明军.美国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J].财税与会计,1998年第11期。
    ①位顿·W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1月,118页。
    ②威廉·曼彻斯特著.光荣与梦想之一: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102
    ①王晓华.从罗斯福新政看美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危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月第26卷第1期。
    ②A·林克著,刘绪贻译.1900年以来美国史(中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58页。
    ③王晓华.从罗斯福新政看美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危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月第26卷第1期。
    ①邱询曼.政府应该创造主流化经济——由罗斯福新政中建立麻梭浅滩水电工程的效果推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4期2002年7月。
    ②赵涛.罗斯福新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82页。
    ③邱询曼.政府应该创造主流化经济——由罗斯福新政中建立麻梭浅滩水电工程的效果推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4期2002年7月。
    ④王晓华.从罗斯福新政看美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危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O1月第26卷第1期。
    ①A. Gamble and C.Wells(eds.),Thatcher's Law, Cardiff: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1989, p.136。
    ②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53页。
    ③Dannis Kavanagh and Peter Morris, Consensus from Attlee to Major, Oxford,1994, p.23。
    ①[苏]德伏尔金.英国右翼工党分子的思想和政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
    ②刘晓平.战后英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战略评析[J].学海,2010年第3期。
    ①尤舒.意大利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有化”经济[J].国际贸易问题,1975年03期。
    ①弗朗索瓦·卡龙.现代法国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263页。
    ②牛慕鸿.法国国企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企业改革与管理,1998年07期。
    ①彼得·詹金斯.撒切尔夫人的革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
    ②Margaret Thatcher,The Downing street years,London: Harper Collins,1993,p15。
    ①宋廷明.法国的国有化与英国的私有化[J].宏观经济研究,1985年24期。
    ②杜厚文.对西方国家私有化浪潮的理论思考[J].教学与研究,1990年02期。
    ①孙兵.二战后英国私有化政策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②宋智一.公有化抑或私有化并非市场经济的单项选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③毛锐.从货币主义到私有化——论撒切尔政府私有化政策的提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①朱秋霞.德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原则、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开放导报,2005年02期。
    ②朱秋霞.德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原则、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开放导报,2005年02期。
    ①朱秋霞.德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原则、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开放导报,2005年02期。
    ②汤应武.两德统一以来东部经济的转轨与发展[J].理论前沿,1998年16期。
    ①周晓燕,陆运辉.法国与德国国有企业改革比较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①刘文华.美国公立大学私有化的发生及其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19期。
    ②王延惠.美国监狱私有化的实践分析[J].美国研究,2007年03期。
    ①刘迪瑞.日本民营化改革探析[J].价格月刊,2007年04期。
    ①王郦久.俄罗斯私有化要逆转?[J].世界知识,2003年23期。
    ②李建民.俄罗斯私有化的进展与现状[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01期。
    ③陆南泉.俄罗斯东欧国家产权私有化问题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5期。
    ④李建民.俄罗斯私有化的进展与现状[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01期。
    ①徐海燕.俄罗斯私有化十五周年回顾[J].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10期。
    ①徐海燕.俄罗斯私有化十五周年回顾[J].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10期。
    ①卡齐米耶日·Z.波兹南斯基著,佟宪国译.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东欧国家的民族资本被剥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5月。
    ①彭兴韵,吴洁.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与扩散[J].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①叶辅靖.金触危机:美国应对措施、动议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O1期。
    ①宋娜娜.中外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措施比较研究——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例[J].河北大学,2010年。
    ②[德]赖讷·克伦普拉尔斯·欧·皮尔茨著,王程乐译郑春荣校.德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措施[J].德国研究,2009年02期。
    ①[德]赖讷·克伦普拉尔斯·欧·皮尔茨著,王程乐译郑春荣校.德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措施[J].德国研究,2009年02期。
    ②丁纯,瞿黔超.金融危机对德国经济与社会的影响以及德国的对策[J].德国研究,2009年02期。
    ①郭振玺.危机后的新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17页
    ①赵雪梅.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探析[J].经济评论,1999年第4期。
    ①赵雪梅.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探析iJ].经济评论,1999年第4期。
    ①黄春蕾.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国有化到私有化的再认识[J].当代财经,2001年04期。
    ①首都钢铁公司.承包五年上缴国家三个首钢[J].经济管理,1987年第7期。
    ①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编年史(19782005)[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①张文魁,袁东明.中国经济改革30年——国有企业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9页。
    ②谢鲁江等.国企改革30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185页。
    ①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1036页。
    ①李荣融.宏大的工程 宝贵的经验——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年[J].求是,2008年第16期。
    ①周叔莲.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9年02期。
    ①宋养琰.国企改革30年历程的回顾[J].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第19期。
    ①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901页。
    ①任芳,刘兵.国资委:国有经济应保持对七个行业的绝对控制力[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tzl/2006-12/18/content_472256.htm2006年12月18日。
    ①邓伟.国进民退的学术论争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0年第4期。
    ①王涛.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中国经济不存在国进民退[0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11/24/content_12527933.htm,2009年11月24日。
    ②王涛.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中国经济不存在国进民退[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11/24/content_12527933.htm,2009年11月24日。
    ③韦森.什么是真正的国进民退?[OL].财经网,http://www.caijing.com.cn/2010-02-09/110375152.html,2010年2月9日。
    ④陈志武.陈志武说中国经济[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①陈志武.陈志武说中国经济[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②国进民退之争 才是伪问题[N].投资者报,2010年3月29日。
    ①李政.“国进民退”之争的回顾与澄清——国有经济功能决定国有企业必须有“进”有“退”[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5期。
    ②周新成.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兼评“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争论[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③项启源.对“国进民退”争论的深入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①张曙光.国进民退是一场危险的游戏[OL].网易财经,http://money.163.com/09/1027/11/5MKLOJAD00252G50.html,2009年10月27日。
    ②卫兴华,张福军.当前“国进民退”之说不能成立——兼评“国进民退”之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
    ①胡鞍钢.中国如何追赶超越美国[J].农场经济管理,2011年06期。
    ②张维为.一个奇迹的剖析:中国模式及期意义[J].红旗文稿,2011年第6期。
    ①李华芳.改革是怎样失去共识的[J].财经杂志,2011.3.23。
    ②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149页。
    ①陈一林.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J].公共管理评论,2006年02期。
    ②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50页。
    ①徐以升,陈晓晨.崔之元:“国有”新辩论[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4月27日。
    ②张文魁.国务院专家建议重启有时间表的国企民营化改革[J].中国改革,2010.10.11。
    ①王辉.数量缩减至100家以下 军工有望成央企整合突破口[OL].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cj/txt/2010-02/10/content_263991.htm,2010年2月10日。
    ①陈志武.增加财产性收入是相当好的政策走向[J].国际融资,2008年08期。
    ①徐昌生.穷人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0L].徐昌生的博客,http://byxucs668.blog.163.com/blog/static/111026337201085529112/,2010.9.5,17:29:01。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
    [4]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斯大林选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毛泽东文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6、1999年版.
    [8]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邓小平文选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93年版.
    [1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2]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
    [17]布哈林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18]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9]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第16版,中译本,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93年版.
    [21]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新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84年.
    [22]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23]布鲁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4]伯恩斯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M].上海:三联书店,1958年.
    [25]商德文.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6]倪大奇.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
    [27]斯蒂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出版社,1997年.
    [28]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9]阿尔文·汉森.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M].
    [30]加尔布雷斯.1929年的大崩溃[M].
    [31]加尔布雷斯.丰裕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2]加尔布雷斯.经济学和公共目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33]斯蒂芬,贝利.公共部门经济学:理论、政策和实践[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年.
    [34]休·史卓顿,莱昂内尔·奥查德.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35]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6]费尔南多·维加-雷东多.经济学与博弈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7]傅殷才,颜鹏飞.自由经营还是国家干预——西方两大经济思潮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年.
    [38]刘中桥.中西方国有企业发展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39]赵艳.萨缪尔森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
    [40]范恒山.所有制改革:理论与方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
    [41]陈国恒.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2]杨瑞龙.改革开放的实践与经济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3]钱伟荣.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
    [44]钱津.特殊法人——公营企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45]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46]丹尼尔·耶金、约瑟夫·斯坦尼斯罗.制高点——重建现代世界的政府与市场之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年.
    [47]蔡玉峰.政府和企业的博弈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48]魏伯乐、奥兰·扬、马塞厄斯·芬格.私有化的局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9]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现代化之路——中国、俄罗斯、东欧国家改革比较[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50]陈清泰、吴敬琏、蒋黔贵.重塑企业制度——30年企业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
    [51]李开发.较量——国企改革激情大辩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52]罗放良.跨越:长沙国企改革“两个置换”纪实[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53]杨卫东、汀海栗.地方国有企业改制研究——关于武汉模式的理论思考与案例分析[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54]莫少昆、余继业.解读淡马锡[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8年.
    [55]刘涤源主编.凯恩斯主义研究丛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56]杨卫东主编.国企新策丛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5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58]张文魁、袁东明.中国经济改革30年——国有企业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59]林双林、李建民.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改革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60]彭森、陈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事件(上、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61]杨启先、石小敏等.是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62]彭森、张小冲、金春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63]邹东涛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经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64]魏礼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65]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66]新华月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67]马立诚.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M].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68]张宇.当代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9]谷克鉴.中国的经济转型与贸易流动——基于制度和技术因素的理论考察和计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0]谷克鉴.制度变迁和市场国际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
    [71]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修订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72]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3]刘中桥.中西方国有企业发展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74]汉森.经济政策和充分就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75]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76]倪大奇.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第一版.
    [77]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下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1版.
    [78]迟福林.中国改革评估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79]王郦久.俄罗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11月.
    [80]林双林,李建民.中国与俄罗斯经济改革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81]蔡金魁.东欧:转轨中的市场经济[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11月.
    [82]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上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
    [83]竹内宏著,吴京英译.日本现代经济发展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3年5月版.
    [84](英)亨利·帕里斯等.西欧国有企业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年2月.
    [85]白景明.美国: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86]伯顿·W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1月.
    [87]威廉·曼彻斯特著.光荣与梦想之一: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88]A·林克著,刘绪贻译.1900年以来美国史(中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83年.
    [89]赵涛.罗斯福新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90][苏]德伏尔金.英国右翼工党分子的思想和政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91]弗朗索瓦·卡龙.现代法国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92]彼得·詹金斯.撒切尔夫人的革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
    [93]卡齐米耶日·Z.波兹南斯基著,佟宪国译.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东欧国家的民族资本被剥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5月.
    [94][美]道格拉斯·诺思.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5]郭振玺.危机后的新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96]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编年史(1978-2005)[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年版.
    [97]张文魁,袁东明.中国经济改革30年---国有企业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8]谢鲁江等.国企改革30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9]陈志武.陈志武说中国经济[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100]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1]臧跃茹.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体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和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工业经济,2000(6).
    [2]朱恒鹏.分权化改革,财政激励和公有制企业改制[J].世界经济,2004(12)
    [3]杨瑞龙.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1995(2)
    [4]张维迎.国有企业改革出路何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1)
    [5]王红一.我国国有企业的政策定位与若干立法问题探析[J].河北法学,2002年第2期.
    [6]张同华.当前国企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则性探讨[J].时代经贸,2007年9月.
    [7]黄速建,余菁.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8]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J].经济研究,1979年第5期.
    [9]于光远.从“阶段风波”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炎黄春秋,2008年第8期.
    [10]夏明香,张思军.论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2期.
    [11]王珏.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与实现形式[J].宏观经济,1999年6(总第7期)
    [12]杜光.关于公有制的认识误区[J].观察与思考,2004年10月.
    [13]李铁.国外为什么没有央企地王[J].时代周报,2010年3月25日第17期.
    [14]李芃.公民三途径分享央企红利[J].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10月26.
    [15]康怡.李荣融:“国企教父”的隐形影响力[J].中国企业家,2009年第23期.
    [16]保育钧.全国人民为国企高利润付出太多代价[J].财经杂志,2010年3月22.
    [17]武孝武.主业为王[J].上海国资,2007年12期.
    [18]重磅炸弹:天则报告颠覆国企奇迹[J].中关村,2011年第4期.
    [19]邱林.以牺牲环境发展经济史一条不归路[J].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7月31日.
    [20]常云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华盛顿共识的终结[J].人文杂志,2004年第05期.
    [21]王晓华.从罗斯福新政看美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危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月第26卷第1期.
    [22]夏清成,菅明军.美国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J].财税与会计,1998年第11期.
    [23]邱询曼.政府应该创造主流化经济——由罗斯福新政中建立麻梭浅滩水电工程的效果推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4期2002年7月.
    [24]梁中芳.英国国有化经济的历史回顾[J].商场现代化,2005年12期.
    [25]毛锐.二战后英国国有化运动述评[J].探索与争鸣,2007年03期.
    [26]刘晓平.战后英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战略评析[J].学海,2010年第3期.
    [27]尤舒.意大利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有化”经济[J].国际贸易问题,1975年03期.
    [28]牛慕鸿.法国国企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企业改革与管理,1998年07期.
    [29]俄A·拉狄金.过渡经济中的私有化理论[J].经济问题,1995年第12期.
    [30]宋廷明.法国的国有化与英国的私有化[J].宏观经济研究,1985年24期.
    [31]杜厚文.对西方国家私有化浪潮的理论思考[J].教学与研究,1990年02期.
    [32]孙兵.二战后英国私有化政策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3]宋智一.公有化抑或私有化并非市场经济的单项选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4]毛锐.从货币主义到私有化——论撒切尔政府私有化政策的提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5]朱秋霞.德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原则、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开放导报,2005年02期.
    [36]叶祥松.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J]_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03.
    [37]汤应武.两德统一以来东部经济的转轨与发展[J].理论前沿,1998年16期.
    [38]周晓燕,陆运辉.法国与德国国有企业改革比较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9]刘文华.美国公立大学私有化的发生及其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19期.
    [40]王廷惠.美国监狱私有化的实践分析[J].美国研究,2007年03期.
    [41]李俊江,史本叶.美国国有企业发展及其近期私有化改革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42]刘迪瑞.日本民营化改革探析[J].价格月刊,2007年04期.
    [43]王郦久.俄罗斯私有化要逆转?[J].世界知识,2003年23期.
    [44]陆南泉.俄罗斯东欧国家产权私有化问题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5期.
    [45]李建民.俄罗斯私有化的进展与现状[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01期.
    [46]徐海燕.俄罗斯私有化十五周年回顾[J].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10期.
    [47]彭兴韵,吴洁.从次贷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演变与扩散[J].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2期.
    [48]叶辅靖.金融危机:美国应对措施、动议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01期.
    [49]宋娜娜.中外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措施比较研究——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例[J].河北大学,2010年.
    [50][德]赖讷·克伦普拉尔斯·欧·皮尔茨著,王程乐译郑春荣校.德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措施[J].德国研究,2009年02期.
    [51]丁纯,瞿黔超.金融危机对德国经济与社会的影响以及德国的对策[J].德国研究,2009年02期.
    [52]郭振玺.危机后的新世界[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17页.
    [53]汗异明.世界国有企业存在原因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05期.
    [54]赵雪梅.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探析[J].经济评论,1999年第4期.
    [55]黄春蕾.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国有化到私有化的再认识[J].当代财经,2001年04期.
    [56]首都钢铁公司.承包五年上缴国家三个首钢[J].经济管理,1987年第7期.
    [57]李荣融.宏大的工程 宝贵的经验——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年[J].求是,2008年第16期.
    [58]周叔莲.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思考[J].中外企业家,2009年02期.
    [59]宋养琰.国企改革30年历程的回顾[J].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第19期.
    [60]邓伟.国进民退的学术论争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0年第4期.
    [61]李政.“国进民退”之争的回顾与澄清——国有经济功能决定国有企业必须有“进”有“退”[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5期.
    [62]周新成.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兼评“国进民退”、“国退民进”的争论[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63]项启源.对“国进民退”争论的深入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
    [64]卫兴华,张福军.当前“国进民退”之说不能成立——兼评“国进民退”之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3期.
    [65]胡鞍钢.中国如何追赶超越美国[J].农场经济管理,2011年06期.
    [66]张维为.一个奇迹的剖析:中国模式及其意义[J].红旗文稿,2011年第6期.
    [67]李华芳.改革是怎样失去共识的[J].财经杂志,2011.3.23.
    [68]陈一林.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J].公共管理评论,2006年02期.
    [69]张文魁.国务院专家建议重启有时间表的国企民营化改革[J].中国改革,2010.10.11.
    [70]陈志武.增加财产性收入是相当好的政策走向[J].国际融资,2008年08期.
    [1]董辅扔称要把握国有企业的六大功能[OL].信息时报,http://www.gdyjzx.gov.cn/xxhw/99.files/lt-gq03/09.htm,1999年6月30日.
    [2]刘守熙,刘志明.“公有制”一词的翻译问题之我见[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dc9f750100cud3.html,2009-04-29.
    [3]虚增利润遭处罚 ST银广夏29日起将暂停上市[OL].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2002-05-16/26/185908.html,2002年05月16日.
    [4]何忠洲.十年央企大变身:从哪里来,向何处去?[OL].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33202,2009年08月20日.
    [5]沈亮,王小乔.央企的无边界扩张时代[OL].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33194,2009年08月19日.
    [6]苗夏丽.央企史上最大规模扩张[0L].中财网http://www.cfi.net.cn/p20090225001241.html,2009年02月25日.
    [7]任芳,刘兵.国资委:国有经济应保持对七个行业的绝对控制力[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tzl/2006-12/18/content_472256.htmm 2006年12月18日.
    [8]王涛.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中国经济不存在国进民退[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11/24/conten_12527933.htm,2009年11月24日.
    [9]韦森.什么是真正的国进民退?[OL].财经网,http://www.caijing.com.cn/2010-02-09/110375152.htm1,2010年2月9日.
    [10]张曙光.国进民退是一场危险的游戏[OL].网易财经,http://money.163.com/09/1027/11/5MKLOJAD00252G50.html,2009年10月27日.
    [11]王辉.数量缩减至100家以下军工有望成央企整合突破口[OL].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cj/txt/2010-02/10/content_263991.htm,2010年2月10日.
    [12]徐昌生.穷人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OL].徐昌生的博客,http://byxucs668.blog.163.com/blog/static/111026337201085529112/,2010.9.5,17:29:01.
    [1]Ahrens,J.(2002)Gover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pproach. Cheltenham and Northampton:Edward Elgar
    [2]Boehm,F.and Polanco,J.(2003) Corruption and Privation of Infrastructu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Integrity Pacts and Public Contracting Programme, Working Paper No.l
    [3]Corral,B.and Hall,D.(2001)FDI Linkages and Infrastructure:Some Problem Cases in Water and Energy. London:Public Service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Unit
    [4]Dyck,A.(2001)'Privatiz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principle, evidence, and future challenges',The Wor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Vol.16,No.1
    [5]Hall,D. and Lobina,E.(2001)'Private to Public:international lessons of water remunicipalization in Grenoble, France'.Paper presented at the AWRA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Dundee
    [6]Johnston,S, and Cordes,J.(2003)'Public good or commercial opportunity? Case studies in remote sensing commercialization',Space Policy, Vol.19, Issuel
    [7]Link,H.(2003)'Rail restructuring in Germany: eight years later',Japan Railway Transport Review, No.34
    [8]Ostrom,E.(1990)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World bank(2004)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4 on CD-Rom.Washington,DC:World Bank
    [10]Zimmer,A.and Eckhard,p.(ed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Freisa,M.(2004)Future of Civil Society:Making Central Europea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ork. Wiesbaden: Verlag fur Sozialwissenschaften
    [11]Hongbin Cai,Hanming Fang and Lixin Colin Xu,Eat,Drink,Firms and Government: An Investigation of Corruption from Entertainment and Travl Costs of Chinese Firms. NBER Working Paperl 1592,2005
    [12]Hongyi Li and Hengfu Zou, Income Inequality Is not Harmful for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8(2)
    [13]Blanchard Olivier and Andrei Shleifer. 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China versus Russia. NBER Working paper,2000,no.7616
    [14]Hehui Jin,Yingyi Qian and Barry R Weingast.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89(9-10):1719-1742
    [15]Justin Yifu Lin and Zhiqiang Liu.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0,49,1-22
    [16]Hongbin Li,Li-An Zhou.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89)
    [17]Gongmeng Chen, Michael Firth, Ning Gao, and Oliver Rui. Do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Mechanisms have an Effect on Corporate Fraud in
    [18]China's listed Firms. January 2005
    [19]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6.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and Geneva,2006
    [20]T.Benn, The Future of Socialism, London:Fount Press,1990, pp.21-22.
    [21]A. Gamble and C. Wells (eds.), Thatcher's Law, Cardiff: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1989, p.136.
    [22]Dannis Kavanagh and Peter Morris, Consensus from Attlee to Major, Oxford,1994, p.23.
    [23]Robert Fraser Privatization:The Uk experience and international trends, Londorr,1988,P.4.
    [24]Margaret Thatcher,The Downing street years,London:Harper Collins,1993,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