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完整的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学活动是最复杂的、充满人性的人类实践活动。符合人类本性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完整的人。于是,教学活动为什么要符合人类本性、什么是符合人类本性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需要符合什么样的人类本性、现实的教学活动怎样才能符合人类本性等就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哲学人类学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元研究、比较研究和田野研究等方法,对符合人类本性的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在我国,教学活动受到理性和功利性的过度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降格为一种物化的活动,侵蚀和遮蔽师生的人类本性,肢解和扭曲原本愉快的教学生活。人类学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关注教学活动,其中哲学人类学更是以追寻“完整的人”为宗旨。这与教学活动一直致力于培养“完人”、“全面发展的人”有最为深刻的契合。因此,借鉴人类学、尤其是哲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审视教学活动,促进人的完整性生成,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第二部分相关概念剖析。本部分剖析了教学、教学活动、人类本性和完整的人等相关概念。教学活动是教学主体在自我构建的教学时空中,采取特定的教学活动方式,以文化的传承和创生为中介,通过精神性交往促进人完整性生成的人化活动。人类本性是处于由动物性和文化性两个点所构成的连线之间某一点上的特性——以社会存在为取向的“天人合一”的本性,其发展趋势是从人类起源之处的动物性开始,逐渐迈向纯粹的文化性。完整的人是以自由性存在为条件、以创造性存在为途径、以意义性存在为动力,是自然性存在、社会性存在和文化性存在的统一体。
     第三部分教学活动的历史特性及其检视。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人类学思想关于人的形象的历史进化观,教学活动的历史特性主要表现为:自然性、神性、理性、感性和功利性。在人的“神圣形象”时代,自然性使教学活动倾向于遵从人的自然性及模仿效法自然,虽然顺应和尊重人的自然本性,但是没有把人类从自然界真正提升出来。神性使教学活动以人格化的神为标准塑造人,将人类教学的逻辑起点由自然界转向人类自身,不过导致教学活动为了靠近完美无瑕的神而不堪重负。在人的“非神圣形象”时代,理性使教学活动摆脱了神性对人性的压抑,按照某种逻辑展开而变得非常规范、有章可循和可操作性强。但是,教学过程可能成为一种类似机器程序的科学过程,把人作为理性的、工具性的物进行操作。感性使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获得鲜活的经验,将经验知识与学生的生命相联结,不过可能使学生难于建立自己的完整的知识系统,并因此可能陷入纯粹的兴趣主义。功利性使教学活动日益关注学生的生存,但当被功利主义深度捆绑之后,教学活动被扭曲为一种为私利服务的工具。不可否认,教学活动的历史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的异化。因此,在即将来临的人的“类形象”时代,教育必须扬弃以往教学活动对人的发展的异化,深刻地审视当前充满理性和功利性的教学活动,使未来的教学活动真正地基于人类本性,实现人的完整性生成,向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渐次迈进。
     第四部分教学活动发生的哲学人类学考察。第一,教学活动的起点是人类的生存。人类求得生存的需要为教学活动的发生创造基本条件:一是形成了以想象能力和抽象能力为核心的基本思维能力,并创造了反映基本思维能力的语言;二是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成为人类存在的必要前提,也成为教学活动的特殊使命。第二,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人的生成。人类的“肉体-工具”物质结构使任何具体的个人都是动物性和文化性相互统一的存在。因此,人在动物性上的未完善性规定着教学活动的可能性目的,而人的文化性规定着教学活动的必要性目的,这实现人的生成在可能性和必要性上的有机结合。第三,教学活动的首要规律是遵循人类本性。教学活动可以祛除人类的动物性,赋予人类以文化性。但是,教学活动存在一个不可调和的人性悖论。教学活动以人类的文化性为取向,致力于规范和改造人类的动物性,培养文明程度更高的人。不过,为了保证人类的文化性的发展动力,教学活动在功能上主要是反过来满足人类的动物性。这使教学活动在目的和功能上发生分离和错位,不能完全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
     第五部分教学活动的人化表征。在即将到来的类本位时代,教学活动逐渐完整而深刻地呈现人类本性。教学目的是培养符合人类本性的完整的人。教学主体是具有内在本性同一的总体类主体,也是自我建构和自我设计的个体类主体。教学内容是人类文化和人自身的内在主体自然之间的中介,辩证地将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连接起来。教学时空是在特定的自然时空中,师生以信息和情感为介质共同构建的社会时空。教学方式反映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生命存在方式,是师生基于对教学存在的观念性反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性交往生活方式。
     第六部分教学活动人化回归的理论逻辑。教学活动的人性悖论使教学活动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难题:人类完善的可能性与人类变化的困难性之间的矛盾,这直接表现为培育“完整的人”的教学理想与低效地改变人类本性的教学实践之间的矛盾。在现实中,教学活动通常以文化活动的名义直接服务于人的动物性,使自身蜕化为类似于动物的生存活动,按照物性的标准片面地生成人。于是,人化回归就成为教学活动的必然选择。对待教学活动的人性悖论的正确思路是:承认它的存在合理性,合理地运用它,将教学活动生成人的方式由物化回归人化,使现实的教学活动远离理性和功利性的过度影响,让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类本性,更为有效地实现人的完整性生成。教学活动人化回归的前提条件是:回到教学活动自身的目的使得师生有意义参与教学活动,给以自由使得师生有条件参与教学活动,高定位的自我定义使得师生有能力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人化回归的基本原则是:教学观念从仿生到靠生再到改生,教学目的从任务到育人,教学内容从知识点到知识结构,教的方式从技术到艺术,学的方式从模仿到创造。
     第七部分教学活动人化回归的现实路向。教学活动人化回归需要“以学立教”,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发展。教学活动人化回归的现实路向是:教学价值的本体性取向、教学目标的主体性生成、教学内容的完整性选择和结构化组织、教学方法的综合选用、教学手段的人性化选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后个别化构建、教学管理的自组织化以及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本研究的创新表现在:一、研究视角新。首次利用哲学人类学的理论及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将对教学活动的研究提升到类存在的高度。二、研究内容新。从类存在的高度,系统地梳理教学活动的历史特性并作出合理检视,构建符合人类本性的教学理论体系,提出教学活动人化回归的理论逻辑和现实路向。三、主要观点新。教学活动是一种人化活动;教学活动可以祛除人类的动物性,赋予人类以文化性;符合人类本性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合理运用教学活动的人性悖论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活动的人化回归。
Teaching activity is the most complicated human practical activity with being full of humanity. The teaching activity according with the humanity could train the whole person. Therefore, it is worthy of studying these issues such as the reasons about teaching activity according with the humanity, the essence of teaching activity according with the humanity, what kind of humanity accorded by teaching activity, in reality the way of teaching activity according with the humanity. This research which is directed by the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and use synthetically data studies, meta-studies, comparative studies and investing studies has studied the teaching activity according with the humanity systematically and deeply.
     The whole research is divided seven parts.
     The fi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In China, the teaching activity controlled excessively by human rationality and utility is degraded down to one kind of substantial activity, which corroded and covered teachers and students'humanity, divided and twisted the joyful teaching life originally. Anthropology has been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activity form the birth of it, especially the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set the goal as searching for the whole person. It tallied deeply with the perfect person and all-round person who is the goal of teaching activity. So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about anthropology, especially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it is possible that we could think over teaching activity to train the whole person.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definiting some basic conception, such as teaching, teaching activity, humanity, whole person. Teaching activity in accord with humanity is that in the teaching space-time of constructing themselves by themselves, teaching subjects take special teaching approach on the medium of passing down and creating culture, to promote for human whole development by a kind of spiritual communication. Humanity is a characteristic of one point at the line formed by the animalized property and the cultural property, which developing trend is the start of the human animalized property at the original of human and is going to the human cultural property slowly. The whole person is a integration of natural existence, social existence and cultural existence with the condition of free existence, the way of cultural existence and the force of significant existence.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activity and the deliberation about them. On the basis of the thoughts about historical evolution what is from Marxism and its thoughts on anthropology,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activity are nature, divinity, rationality, perception and utility. In the era of human holy image, nature makes teaching activity incline to imitate the nature of human and nature, which only complies with and respects the human nature, but could not promote human out form the nature genuinely. At the same era, divinity makes teaching activity train person at the standard of personal God, and transform the logic point of teaching activity from nature to human themselves, also lead teaching activity to overburden chasing for the perfect God. In the era of human unholy image, rationality makes teaching activity break away from the situation of divinity depressing humanity, and makes teaching activity spread out on the some logic and becomes ordering and operating. But probably teaching process becomes a natural scientific process as a mechanical process, operates human as a substance with rationality and implement property. Perception makes teaching activity promote students to get living experience, and connects experiencing knowledge with students'life, but probably which makes students not form their system of knowledge and sinks in the pure interest. Utility makes teaching activity pay close attention to students'existence, but bonded deeply by utility, teaching activity is distorted a tool for benefit. Surely at a sense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activity lead to human's alienation inevitably. Therefore, in the coming era of human classified image, education must develop the useful and discard the useless of the alienation of human development by teaching activity, deliberate deeply the present teaching activity with being full of rationality and utility, which leads the future teaching activity on the humanity genuinely sank by human to accomplish human whol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go to all-round and free development expected by Karl Marx.
     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the inspection of teaching activity on on the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Firstly, the start of teaching activity is the human existence. There are two basic conditions created by human existence for the emergence of teaching activity. One is that human brains could attain the intellectual level of taking part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form the basic thinking ability of the core of imaging ability and abstract ability, and create the language reflecting the basic thinking ability. The other is that the change from natural person to social person is a necessary presupposition of human existence and a special obligation of teaching activity. Secondly, the goal of teaching activity is human development. The new substanti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body and tool makes humanity has double characteristics. Anyone is a kind of existence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animalized property and human cultural property. So the human immaturity provides the possible goal of teaching activity, and the human cultural property provides the necessary goal of teaching activity, which leads to the integration of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n human development. Thirdly, the fisrt of teaching laws is following humanity. Teaching activity could get rid of the human animalized property, and give human the cultural property. But, teaching activity has one implacable antinomy. Teaching activity makes the human cultural property as its orientation, also orders, reforms and dispels the human animalized property to cultivate more civilized pers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developing force of the human cultural property, at the function teaching activity meets mainly the human animalized property. It makes teaching activity take place the separation and transposition between the goal and the function of it, which leads teaching activity not to bring its training full play.
     The fifth part is about the human traits of teaching activity. In the coming era of human classified existence, teaching activity is showing humanity wholly and deeply. Teaching goal is an ideal of cultivating the whole person according with humanity. Teaching subject is a general classified subject with the same of internal na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a individual classified subject who can construct and design himself by himself. Teaching content is a medium between culture and human inherent nature, and dialectically connect teacher and student. In the special natural space-time, teaching space-time is that teacher and student together construct social space-time on the medium formed by message and emotion. Teaching approach reflects the wa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life existence, is a kind of ideal reflection of teaching being, and is a active model of teaching life after long teaching practice, also is a kind of spiritual communicating living approach.
     The sixth part is about the thoeritcal logic of the human regression of teaching activity. The antinomy of teaching activity makes teaching activity face up one difficulty in fact, which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ossible of making human perfect and the difficult of human change, and shows it a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eaching ideal of cultivating the whole person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hanging humanity very slowly. In reality, usually teaching activity is in the service of the human animalized property on the name of cultural activity, which makes teaching activity as not a kind of human special living activity but a kind of animal's existing activity, to develop person on the standard of substance unilaterally. So the human regression has become a necessity choice of teaching activity in reality. The correct way of dealing with the antinomy of teaching activity is that we think it as grant, and use it reasonably, and transform from the substantial to the human on the way of teaching activity developing person, which makes teaching activity is far from the excessive impact of rationality and utility, in order that teaching activity accord with humanity slowly and more effectively develop the whole person. There are three conditions of teaching activity realizing human regression. The first is that regressing the inherent teaching goal le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feel more significance in participating in teaching activity. The second is that giving free le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feel more possible in participating in teaching activity. The third is that defining themselves at the high level lets teacher and student have the abilities in participating in teaching activity. The ways of teaching activity realizing human regression are that teaching idea is from imitating life to respecting lift to changing life, teaching goal is from finishing tasks to cultivating person, teaching content is from knowledge points to knowledge structure, teaching approach is from on technology to in art and learning approach is from imitation to creation.
     The seventh part is about the way of the human regression of teaching activity in reality. The way of leading teaching activity to regress humanity nee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tting learning decide teaching, which makes students develop themselves by themselves. In details, the ways of making teaching activity be full of humanity are the subjective orientation about teaching value, the subjective generation about teaching goal, the whole selection and composting generation about teaching content, the comprehensive using about teaching method, the human selection and using abou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post individual construction about teaching organization, making the self-organization about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tudents developing themselves in harmony by using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innovation of this study is as follow. Firstly, the scope is new.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philosophical anthrolopolgy, it is a study sysmetically, wholly and deep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research to the standard of classified existence. Secondly, the content is new. At the standard of classified existence, it puts forward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stics of techeaing activity and thinks them over reasonably, constructs the teaching theoritcal system according with humanity, advances the theoritcal logic and real ori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human regression. Thirdly, the main points are new. Teaching activity is a kind of human cativity. Teaching activity could get rid of the animalized property and give human the cultural property. Teaching activity in accord with humanity could develop the whole person. Using the antinomy of teaching activity reasonably could promote the teaching human regression effectively.
引文
①刘小枫著:《沉重的肉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引子”,第8-9页。
    ①陈梦稀著:《教学论问题研究:困惑与反思》,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②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③王啸著:《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7页。
    ①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8-89页。
    ②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2页。
    ③李森:《教学交往观的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9期。
    ④陈佑清:《教学活动的条件—目的性活动结构》,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期。
    ⑤陈梦稀著:《教学论问题研究:困惑与反思》,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⑥徐继存、赵昌木:《教学本质追问的困惑与质疑——兼论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1期。
    ①李定仁主编:《教学思想发展史略》,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①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73页。
    ①金生鈜:《教育学的合法性与价值关涉》,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6年第4期。
    ②王啸著:《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③夏正江:《重考教学活动的本质》,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①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0页。
    ②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①陈桂生著:《“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②施良方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6页。
    ①李政涛著:《教育人类学引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① Hewett, E.L., (1994,1995)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②冯增俊主编:《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①李政涛著:《教育人类学引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17-224页。
    ①周德祯著:《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观点》,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自序第1页。
    ②李政涛著:《教育人类学引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③李复新、瞿葆奎:《教育人类学:理论与问题》,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滕星:《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苏日娜:《论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祁进玉:《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于丽影:《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中的若干问题》,载《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石翠红:《民族教育学与教育人类学:取代还是并存》,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等等。
    ④樊秀丽:《教育人类学性格的探讨》,载《教育学报》2008年第6期。
    ⑤冯增俊:《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主题》,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卢宁:《教育与人类——教育人类学的思考》,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邵燕楠:《教育的人学视角》,载《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等等。
    ①袁同凯:《学校、社会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情境观》,载《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②巴占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中国西北一个乡村社区的现代性百年历程(1907-2007)》,中央民族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③袁同凯:《传统文化习俗与学校教育——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载《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④涂元玲:《试析美国课堂教学领域中的人类学研究》,载《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① S. Florio Ruane, (1994) Classroom Cultur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Anthropological Study, in Torsten Husen, T. Neville Postlethwaite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Kidlington:Elsevier Science Ltd, pp.87.
    ② Philips, S., (1983) The Invisible Culture:Communication in Class-room and Community on the Warm Springs Reservation, New York:Longman, pp.58.
    ③ Heath, S.B.,(1983) Ways with Words:Language, Life and Work in Communities and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76.; Bishop, A. J.,(1988) Mathematical Enculturation: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Kluwer Academic, London, pp.20-27.
    ④ McDermott, R. P., (1974) Achieving School Failure: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Illiteracy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Spindler, G.D.(ed.) 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es:Toward An 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 pp.97.
    ⑤ Schwartz, F.,(1981) Supporting and Subverting Learning:Peer Group Patterns in Four Tracked School,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①[德]F.W.克罗恩著,李其龙等译:《教学论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281页。
    ②徐继存著:《教学论导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0-104页。
    ③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2-361页;冯增俊主编:《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30-412页。
    ④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复旦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⑤姜勇:《教育人类学的“成长”隐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载《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2期。
    ①杨宏丽:《人类学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以黑龙江省x鄂伦春民族学校为个案》,东北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②苏德、冯跃:《文化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海路、滕星:《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③田汉族、高玉英:《课堂教学生活:一种教育人类学的阐释》,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④参见李政涛著:《教育人类学引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21页。
    ⑤滕星著:《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①童恩正著:《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②冯增俊主编:《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7页。
    ③钱爱民:《当代欧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与趋势》,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④李复新、瞿葆奎:《教育人类学:理论与问题》,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①王铭铭著:《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②李政涛著:《教育人类学引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①李政涛著:《教育人类学引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②冯增俊主编:《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7页。
    ①詹栋梁著:《教育人类学理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46页。
    ②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③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①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18-133页。
    ②魏贻通:《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载《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
    ③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③郝森林:《教学过程本质的再认识》,载《教育研究》1988年第9期;李秉德著:《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⑤刘克兰著:《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113页。
    ⑥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页。
    ⑦李森:《教学交往观的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9期。
    ①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②刘良海:《论人的活动方式及其文化意义》,载《东岳论丛》2006年第5期。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09页。
    ①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572-573页。
    ②姚新中著:《道德活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页。
    ③[苏]列昂捷夫著,李沂、冀刚、徐世京、杨德庄译:《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51页。
    ④钟启泉:《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载《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①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②王啸著:《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④和学新著:《主体性教学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2-83页。
    ①[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 Heidegger, M.,(1962) 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a, trans. James S. Churchill, Bloomington:Indians University Press, pp.216.
    ③王啸著:《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④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⑤胡海波:《追求人类本性的“类哲学”》,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⑥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①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③俞吾金:《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④孙正聿著:《哲学修养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⑤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①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0页。
    ②[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代中译者序第3-4页。
    ③李复新、瞿葆奎:《教育人类学:理论与问题》,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①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鲁越、孙麾、江丹林著:《马克思晚年的创造性探索——“人类学笔记”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页。
    ④[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代中译者序第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②孙正聿著:《哲学修养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页。
    ①徐继存著:《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①田本娜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②孙以楷等著:《道家与先秦哲学》(先秦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③张传燧著:《中国教学论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
    ④陈德安、米靖:《老子教育思想新识》,载《教育史研究》2000年第3期。
    ①王炳照、阎国华著:《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
    ②候会明:《如何全面评价老子的教育思想》,载《教育史研究》2003年第9期。
    ③《柳宗元集·种树郭橐驼传》。
    ④《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①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②[捷克]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页。
    ③田本娜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①[法]卢梭著、李沤平译:《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6页。
    ②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①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②[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①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4页。
    ①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0页。
    ③ Mauss, M. (1972) A General Theory of Magic, Trans. by Robert Brain. London:Routledge and K. Paul,pp.87.
    ①Mauss, M. (1972) A General Theory of Magic, Trans. by Robert Brain. London:Routledge and K. Paul, pp.22.
    ②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①田本娜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②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③张传燧著:《中国教学论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①董远骞著:《中国教学论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②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①刘真编:《宗教与教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
    ②[清]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二)。
    ①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823页。
    ②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2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③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7页。
    ④田本娜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⑤博依德、金合著:《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①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教育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960页。
    ②[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00页。
    ③田本娜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①[美]罗伯特·梅逊著、陆有淦译:《西方当代教育理论》,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53页。
    ②华东师大教育系、杭大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411页。
    ③田本娜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85页。
    ①凯洛夫主编:《教育学》(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133页。
    ②凯洛夫主编:《教育学》(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48年版,第57页。
    ③田本娜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86页。
    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8页。
    ⑤《列宁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5页。
    ⑥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366页。
    ①[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①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①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8页。
    ①[英]斯宾塞著、胡毅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第15页。
    ①田本娜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②高伟著:《生存论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德]古茨塔夫·勒内·豪克著、李永平译:《绝望与信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②[英]德里克·帕菲特著,黄颂杰译:《理与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中译本前言第3页。
    ③文雪、扈中平:《人性假设与教育意谓》,载《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④廖其发著:《先秦两汉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①高伟著:《生存论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②杨适著:《中西人论的冲突——文化比较的一种新探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9-170页。
    ③[英]摩尔根著:《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969页。
    ④高伟著:《生存论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①张广君著:《教学本体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②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③ Wilson, A.C. and Sarich, V.M., (1963)A Molecular Time Scale for Human Evolution, 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①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②史宁中:《关于教育的哲学》,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10期。
    ③恩格斯著:《自然辨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页。
    ①Gallup C. G., (1970) Chimpanzees:Self-Recognition, Science.
    ②[肯尼亚]理查德·利基著、吴汝康等译,《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13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2页。
    ②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③理查德·利基著、吴汝康等译,《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1页。
    ①[肯尼亚]理查德·利基著、吴汝康等译,《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②史宁中:《试论教育的本原》,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
    ①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页。
    ④[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7页。
    ①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①http://www.zxxk.com/huodong/2009jsj/info.aspx?infoid=10841.
    ②Aristotle. (1982) Poeties, trans. by Hutton, J., London, New York:Norton, pp.112.
    ③[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著、张志坤译:《教育人类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40页。
    ①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78-80页。
    ①[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②肖川:《论教育的人类学基础》,载《清华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①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119页。
    ②[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③[肯尼亚]理查德·利基著、吴汝康等译,《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5页。
    ④刘晓东:《论教育发生的生物学依据》,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3期。
    ①詹栋梁著:《教育人类学》,台湾五南图书公司1986年版,第411页。
    ②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③[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④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61-66页。
    ⑤[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代中译者序),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⑥[德]马克思·舍勒著、陈泽环译:《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⑦[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中译本序第6页。
    ①鲁洁著:《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3页。
    ②[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③[美]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86页。
    ④[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①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6页。
    ①张志伟著:《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39页。
    ①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107页。
    ②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6页。
    ①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②参见朱希祥著:《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③郭思乐:《从仿生到靠生: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突破》,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
    ④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①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②李定仁主编:《教学思想发展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4-115页。
    ①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118页。
    ①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③[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20页。
    ④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现代外国哲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0页。
    ⑤孙正聿著:《哲学修养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①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②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③孙正聿著:《哲学修养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①黄崴:《完整地理解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载《教育研究》1995年第10期。
    ②陈梦稀著:《教学论问题研究:困惑与反思》,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③高清海:《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载《学术月刊》1996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②胡海波:《追求人类本性的“类哲学”》,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③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④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⑤靳玉乐、李森等著:《中国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⑥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25页。
    ②高清海:《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载《学术月刊》1996年第2期。
    ③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①庞朴著:《中国文化十一讲》,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37-157页。
    ①[德]黑格尔著,杨一之译:《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5页。
    ③《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40页。
    ④聂暾著:《两极论与中介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①庞朴著:《中国文化十一讲》,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7页。
    ②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31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页。
    ④[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①任恢忠著:《物质·意识·场——非生命世界、生命世界、人类世界存在的哲学沉思》,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①程金生著:《“空间”与永恒——实践哲学视野中的价值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任恢忠著:《物质·意识·场——非生命世界、生命世界、人类世界存在的哲学沉思》,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3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5页。 ①《马克思成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82页。
    ②孙孔懿著:《教育时间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1-51页。
    ③任恢忠著:《物质·意识·场——非生命世界、生命世界、人类世界存在的哲学沉思》,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页。
    ④任恢忠著:《物质·意识·场——非生命世界、生命世界、人类世界存在的哲学沉思》,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①孙孔懿著:《教育时间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0页。
    ②吴国盛著:《时间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③[德]博尔诺夫著,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93页。
    ①[美]莫里斯·L·比格著,张敷荣等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48页。
    ②王亚鹏、董奇:《基于脑的教育:神经学研究对教育的启示》,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
    ①[日]佐藤方彦编著,高崇明、张爱琴译:《人为何是人——基于生理人类学的构想》,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21页。
    ②王鹏令著:《时-空论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
    ③孙孔懿著:《教育时间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243页。
    ①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页。
    ②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47页。
    ③温恒福:《论教学方式的改变》,载《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6期。
    ④[苏]斯卡特金主编,赵维贤、丁酉成等译:《中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5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页。
    ⑥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
    ①孙正聿著:《哲学修养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63页。
    ②刘守华主编:《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29页。
    ③孙正聿著:《哲学修养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①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342页。
    ①[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著、张志坤译:《教育人类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插页第1页。
    ③[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著、张志坤译:《教育人类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④ Foucault, M., (1970) The Order of Things: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London:Tavistock, pp.122.
    ⑤ Baudrillard, J., (1993)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trans. Iain Hamilton Grant, London:Sage, pp.204.
    ①[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插页第2页。
    ②[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著、张志坤译:《教育人类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③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④张庭焕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174页。
    ⑤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159页。
    ①张庭焕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300页。
    ②[德]赫尔巴特著,尚仲衣译:《普通教育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序第47页。
    ③张庭焕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272页。
    ④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⑤张庭焕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267页。
    ⑥[德]赫尔巴特著,尚仲衣译:《普通教育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序第28-29页。
    ①吴汝康、吴新智、邱中郎、林圣龙著:《人类发展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13页。
    ①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88页。
    ①邹进:《斯普朗格文化教育学思想概览》,载《外国教育》1988年第3期。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②和学新著:《主体性教学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①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4页。
    ②滕大春主编:《外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19页。
    ③钱民辉:《当代欧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和趋势》,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冯增俊:《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主题》,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①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144页。
    ②[法]萨特著、陈宣良译:《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③张志伟著:《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④[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李树琴、段素革译:《哲学人类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①张志伟著:《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②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③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①郭思乐:《从仿生到靠生: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突破》,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
    ①曲红梅、刘福森:《“人工设计生命”所引发的哲学和伦理问题》,载《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
    ②郭思乐:《从仿生到靠生: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突破》,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
    ①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页。
    ②陈桂生著:《“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①廖哲勋:《我的教学本质观》,载《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7期。
    ①陈桂生著:《“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998年版,第34页。
    ②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①华东师大教育系、杭大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②[美]罗伯特·梅逊著、陆有铨译:《西方当代教育理论》,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53页。
    ③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①施建生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八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第134-135页。
    ②赵伶俐著:《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①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85-388页。
    ②边霞文:《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下)》,载《教育文摘周报》1999-2-24-6。
    ③[苏]捷普洛夫著、赵璧如译:《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第114页。
    ④梁晓声:《教育是诗性的事业》,载《中国教育报》2004-8-10。
    ⑤王升、赵双玉:《论教学艺术形成》,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
    ①Aristotle,(1982) Poeties, trans. J. Hutton, London, New York:Norton, pp.150.
    ②[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著、张志坤译:《教育人类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①王策三主编:《教学认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①李长吉著:《教学价值观念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①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载《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期。
    ①熊川武:《理解教育论》,载《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①张立昌:《教学方法的选择:从主体需要维度的“另类”思考与实践启示》,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期。
    ①高炳学:《面向思维方法的教学方法框架研究》,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①曲红梅、刘福森:《“人工设计生命”所引发的哲学和伦理问题》,载《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
    ② Leidlmair, k. (1999) From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to a Theory of Media.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①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76页。
    ②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③史耀芳:《从个别化教学到后个别化教学》,载《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年第5期。
    ④[美]L.A.巴洛赫著,曾守锤、吴华清译:《合作课堂——让学生充满活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①熊川武、江玲:《论义务教育内涵性发展的三大战略》,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8期。
    ②[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8页。
    ③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页。
    ①李聪明著:《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学生书局1989年版,第7页。
    ①[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4页。
    ②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64页。
    ①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载《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①鲁洁著:《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4页。
    ①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0页。
    ①徐继存著:《教学论导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②Fodor J. A.,(1983) The modularity of mind. Cambridge, MA:MIT Press, pp.143.
    ①叶澜、吴亚萍:《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①徐继存著:《教学论导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1][德]赫尔巴特著,尚仲衣译:《普通教育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2]凯洛夫主编:《教育学》(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48年版。
    [3][苏]捷普洛夫著、赵璧如译:《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
    [4]凯洛夫主编:《教育学》(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
    [5][英]斯宾塞著、胡毅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6]张庭焕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
    [7]华东师大教育系、杭大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8]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9][美]罗伯特·梅逊著、陆有诠译:《西方当代教育理论》,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0]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1][苏]斯卡特金主编,赵维贤、丁酉成等译:《中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2]博依德、金合著:《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3][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4]詹栋梁著:《教育人类学理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
    [15][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6]李聪明著:《教育生态学导论——教育问题的生态学思考》,学生书局1989年版。
    [17]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教育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8]姚新中著:《道德活动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9][美]莫里斯·L·比格著,张敷荣等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0]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1][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22][美]伊里奇著、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23]李定仁主编:《教学思想发展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4]孙孔懿著:《教育时间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5]赵伶俐著:《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6]王炳照、阎国华著:《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7]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8]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9]陈桂生著:《“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陈桂生著:《“教育学”辨——“元教育学”的探索》,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1]董远骞著:《中国教学论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2][捷克]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3][德]博尔诺夫著,李其龙译:《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4]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5]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张传燧著:《中国教学论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7]滕大春主编:《外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8]廖其发著:《先秦两汉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39][德]博尔诺夫著,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徐继存著:《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1][法]卢梭著、李沤平译:《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2]鲁洁著:《超越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3]徐继存著:《教学论导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4]靳玉乐、李森等著:《中国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45]和学新著:《主体性教学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6]田本娜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7]施良方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8]周德祯著:《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观点》,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
    [49]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0]王策三主编:《教学认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张广君著:《教学本体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2]王啸著:《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3]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4]李定仁主编:《教学思想发展史略》,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5]李长吉著:《教学价值观念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6]陈梦稀著:《教学论问题研究:困惑与反思》,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7]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8]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2、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9]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0]冯增俊主编:《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1]熊川武、江玲著:《理解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3][英]德里克·帕菲特著,黄颂杰译:《理与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64][德]F.W.克罗恩著,李其龙等译:《教学论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5][美]L.A.巴洛赫著,曾守锤、吴华清译:《合作课堂——让学生充满活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高伟著:《生存论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李政涛著:《教育人类学引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8]滕星著:《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9][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著、张志坤译:《教育人类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3、42、46、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2]恩格斯著:《自然辨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73]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4]《列宁全集》,(第18、38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5]施建生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八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
    [76][英]摩尔根著:《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7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78]吴汝康、吴新智、邱中郎、林圣龙著:《人类发展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
    [79][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80][苏]列昂捷夫著,李沂、冀刚、徐世京、杨德庄译:《活动·意识·个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8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82]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现代外国哲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3]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84]王鹏令著:《时-空论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85]刘真编:《宗教与教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86][法]萨特著、陈宣良译:《存在与虚无》,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
    [87][美]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88][德]马克思·舍勒著、陈泽环译:《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
    [89]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90][日]佐藤方彦编著,高崇明、张爱琴译:《人为何是人——基于生理人类学的构想》,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91]杨适著:《中西人论的冲突——文化比较的一种新探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2]鲁越、孙麾、江丹林著:《马克思晚年的创造性探索——“人类学笔记”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3][德]古茨塔夫·勒内·豪克著、李永平译:《绝望与信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94]刘守华主编:《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5]刘克兰著:《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96][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97]童恩正著:《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98]刘小枫著:《沉重的肉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9]任恢忠著:《物质·意识·场——非生命世界、生命世界、人类世界存在的哲学沉思》,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00][法]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1]韩民青著:《哲学人类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
    [102]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103]聂暾著:《两极论与中介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4]王铭铭著:《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5][德]黑格尔著,杨一之译:《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6]孙正幸著:《哲学修养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7]孙以楷等著:《道家与先秦哲学》(先秦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8][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09]程金生著:《“空间”与永恒——实践哲学视野中的价值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0][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李树琴、段素革译:《哲学人类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1]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第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2][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3]朱希祥著:《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4]吴国盛著:《时间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5]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6][肯尼亚]理查德·利基著、吴汝康等译,《人类的起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117]庞朴著:《中国文化十一讲》,中华书局2008年版。
    [1]邹进:《斯普朗格文化教育学思想概览》,载《外国教育》1988年第3期。
    [2]郝森林:《教学过程本质的再认识》,载《教育研究》1988年第9期。
    [3]史耀芳:《从个别化教学到后个别化教学》,载《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年第5期。
    [4]黄崴:《完整地理解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载《教育研究》1995年第10期。
    [5]高清海:《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载《学术月刊》1996年第2期。
    [6]魏贻通:《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载《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
    [7]金生鈜:《教育学的合法性与价值关涉》,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6年第4期。
    [8]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
    [9]胡海波:《追求人类本性的“类哲学”》,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0]刘晓东:《论教育发生的生物学依据》,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3期。
    [11]肖川:《论教育的人类学基础》,载《清华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12]史宁中:《关于教育的哲学》,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10期。
    [13]陈德安、米靖:《老子教育思想新识》,载《教育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4]夏正江:《重考教学活动的本质》,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15]俞吾金:《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16]陈佑清:《教学活动的条件—目的性活动结构》,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期。
    [17]邵燕楠:《教育的人学视角》,载《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
    [18]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19]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20]温恒福:《论教学方式的改变》,载《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6期。
    [21]李森:《教学交往观的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9期。
    [22]徐继存、赵昌木:《教学本质追问的困惑与质疑——兼论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1期。
    [23]叶澜、吴亚萍:《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24]候会明:《如何全面评价老子的教育思想》,载《教育史研究》2003年第9期。
    [25]李复新、瞿葆奎:《教育人类学:理论与问题》,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26]滕星、杨红:《西方低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山区拉祜族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7]田汉族、高玉英:《课堂教学生活:一种教育人类学的阐释》,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8]苏德、冯跃:《文化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9]文雪、扈中平:《人性假设与教育意谓》,载《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30]苏日娜:《论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1]钟启泉:《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载《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32]钱民辉:《当代欧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与趋势》,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期。
    [33]冯跃:《一个“好孩子”的成长史——教育人类学的口述史研究》,载《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7期。
    [34]钱民辉:《当代欧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和趋势》,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5]廖哲勋:《我的教学本质观》,载《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7期。
    [36]熊川武:《理解教育论》,载《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37]钱爱民:《当代欧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与趋势》,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9期。
    [38]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载《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
    [39]张立昌:《教学方法的选择:从主体需要维度的“另类”思考与实践启示》,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期。
    [40]高炳学:《面向思维方法的教学方法框架研究》,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41]滕星:《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2]刘良海:《论人的活动方式及其文化意义》,载《东岳论丛》2006年第5期。
    [43]王升、赵双玉:《论教学艺术形成》,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
    [44]冯增俊:《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主题》,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45]赵翔宇、黎军:《试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以教育人类学为视角》,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46]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47]石翠红:《民族教育学与教育人类学:取代还是并存》,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48]陈云恺:《人性培育与教育人类学的本土理念》,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第3期。
    [49]袁同凯:《学校、社会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情境观》,载《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50]冯跃:《教育人类学研究取向之多元转换》,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5期。
    [51]樊秀丽:《教育人类学性格的探讨》,载《教育学报》2008年第6期。
    [52]袁同凯:《传统文化习俗与学校教育——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载《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53]海路、滕星:《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54]涂元玲:《试析美国课堂教学领域中的人类学研究》,载《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55]涂元玲:《一个西北村庄传统儿童玩耍和游戏活动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载《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
    [56]姜勇:《教育人类学的“成长”隐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载《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2期。
    [57]范履冰:《教育学科范式探析——以教育人类学为视角》,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5期。
    [58]郭思乐:《从仿生到靠生: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突破》,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
    [59]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60]熊川武、江玲:《论义务教育内涵性发展的三大战略》,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8期。
    [61]王亚鹏、董奇:《基于脑的教育:神经学研究对教育的启示》,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
    [62]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载《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期。
    [63]曲红梅、刘福森:《“人工设计生命”所引发的哲学和伦理问题》,载《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
    [64]张涛:《消解的边缘——一项关于路由的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65]张新立:《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西南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66]刘正发:《凉山葬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宁菠彝族白治县金古忍石家支为个案》,中央民族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67]钟志勇:《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68]崔英锦:《朝鲜族传统游戏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69]白洁:《鄂伦春族传统游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70]岳永杰:《海南琴族打柴舞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71]巴占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中国西北一个乡村社区的现代性百年历程(1907-2007)》,中央民族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72]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复旦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73]任胜洪:《现代性与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与分析》,西南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74]杨宏丽:《人类学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以黑龙江省X鄂伦春民族学校为个案》,东北师范大学2008届博十学位论文。
    [75]边霞文:《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下)》,载《教育文摘周报》1999-2-24。
    [76]梁晓声:《教育是诗性的事业》,载《中国教育报》2004-8-10。
    [77]http://www.zxxk.com/huodong/2009jsj/info.aspx?infoid=10841.
    [1]Aristotle, (1982) Poeties, trans. J. Hutton, London, New York:Norton.
    [2]Baudrillard, J., (1993)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trans. Iain Hamilton Grant, London: Sage.
    [3]Bishop,A.J., (1988) Mathematical Enculturation: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Kluwer Academic, London.
    [4]Florio, S. R., (1994) Classroom Cultur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in Torsten Husen, T. Neville Postlethwaite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Kidlington:Elsevier Science Ltd.
    [5]Fodor, J.A., (1983) The modularity of mind. Cambridge, MA:MIT Press.
    [6]Foucault, M.,(1970) The Order of Things: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London: Tavistock.
    [7]Heath, S.B.(1983) Ways with Words:Language, Life and Work in Communities and Classroo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Heidegger, M.,(1962) 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a, trans. James S. Churchill, Bloomington:Indians University Press.
    [9]Mauss M.,(1972) A General Theory of Magic, Trans. by Robert Brain. London:Routledge and K. Paul.
    [10]McDermott, R.P.,(1974) Achieving School Failure: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Illiteracy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Spindler, G. D.(ed.) 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es:Toward An 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
    [11]Philips, S.,(1983) The Invisible Culture:Communication in Class-room and Community on the Warm Springs Reservation. New York:Longman.
    [12]Wilson, A.C. and Sarich, V.M.,(1963) A Molecular Time Scale for Human Evolution, 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13]Gallup, C.G.,(1970) Chimpanzees:Self-Recognition, Scienc.
    [14]Schwartz, F.,(1981) Supporting and Subverting Learning:Peer Group Patterns in Four Tracked School,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15]Hewwtt, E.L.,(1904,1905)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6]Leidlmair, K.,(1999) From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to a Theory of Media. 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