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体系与中国对外关系:历史演进与当代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体系内行为体地位和性质的变化作为判断国际体系变迁的标准,考察了国际体系与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演进和当代建构。研究重点着眼于两个层面:体系层面,考察不同时期中国所处的国际体系的结构、进程及其历史演进;国家层面,探讨不同国际体系下中国对外关系的定位、内容、方针及其特点。
     本文认为国际体系与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东亚封贡体系时期。封贡体系萌发于先秦时期,形成于西汉,在唐朝中期达到鼎盛,而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则标志着封贡体系的瓦解。作为相对封闭的区域体系,在其存在的同时,世界的其他区域也分别存在着希腊城邦体系、阿拉伯帝国体系、欧洲中世纪体系等不同的区域体系。封贡体系在体系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天下一统和内外差序的格局,在体系进程上则主要表现为有序性以及和平性。在封贡体系下,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定位突出地表现为天下主义;和为贵、天子守在四夷、以人文化成天下则是中国主要的对外关系方针;而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之间的南北对抗以及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的册封与朝贡则构成了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二,不平等条约体系时期。不平等条约体系发端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形成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滥觞于《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不平等条约体系形成的进程中,同时交错着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近代主权国家体系与传统东亚封贡体系之间的斗争,交织着侵略与反抗、先进与落后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在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定位经历了从“天下”到“国家”的转型;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则构成了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伴随着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逐步兴起以及中西关系的演变,中国对于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方针则经历了从守定和约到修约和废约的转变。
     三、冷战主权国家国际体系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彻底砸碎了套在巨人脖子上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枷锁,作为主权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与此同时,国际体系分裂成分别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东西两大阵营,竞争与制衡成为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在冷战国际格局中,中国对于近代以来形成的以西方为主导的主权国家国际体系中经历了从对抗到游离再到融入的角色定位,中国对外关系的方针经历了由革命到务实的转变,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一条线、独立自主、不当头、不称霸则构成了不同阶段中国对外关系的不同内容。
     四、后冷战主权国家国际体系时期。1991年苏东剧变后,国际社会开始走出冷战阴影并逐步迈入全球化时代。非国家行为体的兴起、全球公民社会的出现、全球治理的发端以及国际法权威的加强等,既对主权国家国际体系构成了越来越明显的挑战,也使中国外交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与机遇。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很难继续保持在发展中国家这一定位上,崛起的大国成了中国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对中国认同的基础。中国早已不是国际体系的对抗者;也不再只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中国更应该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成为国际体系的建设者。在“韬光养晦”的同时“有所作为”。积极开展大国责任外交,发挥在国际体系中的大国作用;大力推进多边外交,提高参与和创设国际议题的能力;深入开展多层外交,把公民社会纳入外交的视野与平台,正在并势将越来越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目标。
This dissertation research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regarding the changes of characteristic and position of system’s actor as a standard which judges the changes of the system. The major research has two levels: international level, it researches the structure, process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system; national level, it researches the position, policy, guidelines and characteristic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There are four periods i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Firstly, the period of Tributary System. Tributary System started from Early Qing, formed from West Han, culminated with Tang and decayed with Maguan treaty. As a relatively closed regional system, there are other different regional systems existed, such as Ancient Greek City-state system, Arab Empire System and the Dark Ages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racters of Tributary System are the unification of Tian-xia and in and out orders in structures and degree of order and pacificatory in process. In Tributary System, Tian-xia doctrine was the position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peacefulness is prized,”tianzi shou zai siyi”, and“with the use of culture to form Tian-xia”were the guidelines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North-south confrontation between northern nomad and southern Farming peoples and canonized and tributes between ancient China and tributary states wer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Secondly, the period of Unequal Treaty System. Unequal Treaty System started from Opium War, formed from Tianjin Treaty and Beijing Treaty, and decayed with Maguan treaty.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Unequal Treaty System, there were long struggle between Tributary System and national system and two kinds of contradictions resulted from invasion and resist, advanced and backward. In Unequal Treaty System, from Tian-xia doctrine to state was the position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West force invaded the East”and”Western Learning“wer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From complying with treaty to amending, even abolishing it were the guidelines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Thirdly, the period of National System in Cold War.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entered upon a new historical stage. At the same time, international system was split into two different political camps, in which East-West competition and balances had becom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ystem. During the Cold War, from withstanding to entering was the position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From leaning to one side to fighting with two fists and later being one's own master were policies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From revolution to pragmatic diplomacy were the guidelines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Fourthly, the period of national System in Post cold War. After the radical changes happened in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East Europe, international system entered upon globalization age. At the same time, the following items not only challenge national system, but also make China confront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rising of Non-state actors, the emerging of global civil society, the sprouting of global governance and the reinforcing of international law. After thirty years’Reform and Opening Up,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China to maintain its status of a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is not just a discommender or participator, but a constructer in international system. China should actively shoulder responsibilities of great power diplomacy and play a great role in international system, vigorously promote multilateral diplomacy and improve capacity of participa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international agenda .Meanwhile, China should launch multi-depth foreign affairs and put civil society into vision in foreign policy and platform.
引文
①王正毅:《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第250页。
    ②梁启超:“中国史叙论”,载《清议报》(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5685-5686页。
    ③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6页。
    ④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①刘鸣:“国际体系与世界社会、国际秩序及世界秩序诸概念的比较”,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②倪世雄、蔡翠红:“西方国际体系轮探索——从科学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4期。
    ③高尚涛:“主流国际体系理论研究述评”,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2期。
    ④李少军:“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2期;“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
    ⑤刘丰:“在延续中把握变迁”,载《国际论坛》,2005年第5期。
    ⑥黄仁伟:“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
    ⑦张乃和:“英国学派与中世纪欧洲模式研究”,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⑧时殷弘:“现代国际体系史的一大理解范式和根本主题”,载《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
    ⑨夏立平:“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比较研究”,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3期。
    ⑩刘鸣、顾永兴:“对欧洲国际体系演进到全球性国际体系的特点和时间分段思考”,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1期。11夏立平:《当代国际体系与大国战略关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第11页。12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著,刘德斌等译:《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尤来寅等译:《现代世界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③[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523页。
    ④John K. Fairbank,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Tributary Trade and China’s Relation with the West”, in Far Eastern Quarterly, Vol. 1 , 1942; 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 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 1842-1854,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3.“Patterns Behind the Tientsin Massacre”, 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No. 3/4 ,1957, pp. 480-511.
    ⑤John K. Fairbank and SY Teng,“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 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No. 6, 1941.
    ⑥[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⑦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东亚的礼义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⑧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⑨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①郝祥满:《朝贡体系的建构与解构——另眼相看中日关系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札奇斯欽:《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台北:政治大学出版委员会出版,1973年。
    ③石源华、胡礼忠编:《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④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载《学人》第10辑,1996年9月。
    ⑤李扬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天下观念考”,载《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1期。
    ⑥权赫秀:“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研究评述”,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9月。
    ⑦陆友白:《不平等条约全集》,卿云图书公司:文明书局,民国十六年八月(1927年8月)印行。
    ⑧张廷颢、高尔松等:《不平等条约的研究》,光华书局,民国十六年六月(1927年6月)出版发行。
    ⑨周鲠生:《不平等条约十讲》,太平洋书店,1929年9月出版。
    ⑩王纪元:《不平等条约史》,亚细亚书局,民国二十四年三月二十日(1935年3月20日)出版发行。11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12何瑜:《国耻备忘录: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13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4李育民:《中国废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①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钱泰:《中国不平等条约之缘起及其废除之经过》,台北:国防研究院,1961年,2002年重印。
    ③熊月之主编:《西制东渐——近代制度的嬗变》,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年。
    ④张斌:“战后美国的儒学与民主比较研究”,载《美国研究》,2007年第1期,第77页。
    ⑤生活在天朝中的中国官员及民众,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从而杂外交上举措大谬。详细参见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482-545页。
    ①杨洁勉主编:《国际体系转型和多边组织的发展:中国的应对和抉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年。
    ②楚树龙、金威主编:《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
    ③俞新天等著:《国际体系中的中国角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
    ④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⑤王逸舟:《中国外交新高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⑥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⑦王正毅教授的这三部著作分别为:《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⑧庞中英:“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
    
    ①沈本秋:“中美传统文化差异与中国参与国际体系”,载《天中学刊》,2007年第1期。
    ②宋伟:“从国际体系看中国外交”,载《国际观察》,2000年第3期。
    ①Hedley Bull,“International Theory: The Case for a Classical Approach”, in Klaus Knorr and James N.Rosenau, eds,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 20-22.
    ②关于这次论战,请参见Richard B. Finnegan,“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Disputed Search for Method”, in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 34, No. 1, 1972.
    ③J. McDonald, the Historical Turn in the Human Scienc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6, pp. 1-2.
    ④Hobden Stephe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Historical Sociology: Breaking down Bounda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pp.2-3.
    ⑤参见美国著名冷战史专家John L. Gaddis,“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n Sean M. Lynn-Jones, eds, The Cold War and After Prospect fot Peac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4.
    ⑥预测到冷战可能以和平方式结束的学者是约翰加迪斯。参见:John L. Gaddis,“How the Cold War Might End”, in Atlantic, May 1990.
    ⑦[美]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著,彭刚等译:《德国的历史观》,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⑧[英]汉迪布尔:《1919——1969年的国际政治理论》,载[美]詹姆斯德代元主编,秦治来译:《国际关系理论批判》,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8页。
    ①[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65页。
    ①[美]玛莎费丽莫著,袁正清译:《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②高尚涛:“主流国际体系理论研究述评”,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2期,第50页。
    ③“输入”包括政治社会化、利益界定、利益集中、政治沟通;“输出”包括规则制定、规则应用、规则裁定。盖布里尔阿尔蒙德(Gabriel Almond)的理论可参加:Robert J.Lieber, Theory and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Winthrop Publishers, 1972, p. 125.
    ①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第4-19页。
     ①胡礼忠、陈潮主编:《玉帛干戈——世界十大外交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前言,第2页。
    
    ①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4页。
    ②高尚涛:“主流国际体系理论研究述评”,第44页。
    ①倪世雄、蔡翠红:“西方国际体系论探索——从科学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4期,第17页。
    ②Robert J.Lieber, Theory and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Winthrop Publishers, 1972, p. 121.
    ③Charles McClelland,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 1996, p. 20.
    ①[美]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6-107页。
    ②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第4页。
    ③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④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第4页。
    ⑤Martin Wight, Power Politics, Harmonsworth England: Penguin, 1979, p. 105.
    ⑥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7, pp. 10-13.
    ①[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第53-54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前言,第23-25页。
    ③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第2页。
    ④[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第118-132页。
    ⑤[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第118-132页。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3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23-324页。
    ③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第18页。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5-36页。
    ⑤[美]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①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第17页。
    ②[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5页。
    ③Alexander W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1992, pp. 391-452.
    ④[美]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第57页。
    ⑤[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著:《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第61页。
    ⑥[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著:《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第90页。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33页。
    ②[美]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第6页。
    ③[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44-45页。
    ①徐雅丽:“打开英国学派大门的钥匙——《阐发“国际社会”:英国学派的历史》评价”,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1期,第144页。
    ②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第8页。
    ③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p. 9.
    ④Hedley Bull and Adam Watson,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
    ⑤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第16-25页。
    ⑥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pp. 40-49.
    ①Barry Buzan,“From International System to Internationa Society: Structural Realism and Regime Theory Meet the English School”,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7, No.3, 1993, p. 331.
    ②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第12页。
    ③Barry Buzan, from International to World Society: English School Theory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Glob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62-63.
    ④Barry Buzan, from International to World Society: English School Theory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Globalization, p.125.
    ⑤Barry Buzan, from International to World Society: English School Theory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Globalization, pp. 202-203.
    ①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p. 81.
    ②Hedley 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p. 269
    ③[英]文森特著,凌迪等译:《人权与国际关系》,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144页。
    ④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第22-24页。
    ⑤Martin Wight,“Western Valu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Herbert Butterfield and Martin Wight, eds., Diplomatic Investigations,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66, pp. 95-97.
    ⑥夏立平:“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比较研究”,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3期,第17页。
    ①Martha Finnemore, 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p. 18.
    ②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第30页。
    ③[日]山本吉宣主编,王志安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第219页。
    ④T. V. Paul and John A. Hall, Introduction in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Future of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2.
    ⑤黄仁伟:“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第6页。
    
    ①目前国内学者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把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混同。
    ②金应忠、倪世雄:《国家关系理论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31-232页。
    ③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4页。
    ④黄仁伟:“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第6页。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45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214页。
    ③Joseph M. Grieco,“Realist International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 in Michanel W. Doyle and G. John Ikenberry, eds., New Think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oulder, Colo.: Westview, 1997, p. 180.
    ④[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第53页。
    ①罗伯特吉尔平在其著作《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就表达这种观点。
    ②[美]罗伯特基欧汉编,郭树勇译:《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00页。
    ③[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45-112页。
    ④Kenneth N. Waltz,“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1, 2000, p.39.
    ①刘丰:“在延续中把握变迁”,第60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209页。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译者前言,第5-13页。
    ④基欧汉在回应批评的意见时,多次表达了他对,是继承,还是部分扬弃或明确区分与现实主义的差异,他本人也显得犹豫和不确定。参见[美]罗伯特基欧汉的《跋——关于理论语政策的进一步反思》,载[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22-325页。
    ⑤[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39页。
    ⑥[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第17、20-21页。
    ⑦[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186-187页。
    ①Joseph Nye,“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in World Politics, No. 1, 1988.
    ②[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30页。
    ③David Lake,“realism”, in Joel Krieger, eds.,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olitics of the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772.
    ④[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15页。
    ⑤Oran Young,“International Regimes: Problems of Concept Formation”, in World Politics, Vol. 32, No. 3, 1980, p. 337.
    ⑥[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第307页。
    ⑦[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6页。
    ①[美]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240-241页。
    ②基欧汉将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差异归结为三点:一是行为体的差异;二是军事力量作用的差异;三是对累积性的进步的差异。详见:Charles W. Kegley, eds., Controvers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 and the New liberal Challenge,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③秦亚青:“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载《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第41页。
    ④[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第27-33页。
    ⑤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第30页。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22页。
    ②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第158页。
    ③Abdul Said, Charles Lerche, Jr, Concepts o 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Global Perspective,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Engleward Cliffs, 1995, pp. 58-65.
    ④[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第3页。
    ①Alexander W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 2, 1992, p. 391.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51页。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39页。
    ④[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72页。
    ⑤[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18页。
    ⑥Steve Smith,“Wendt’s World”, i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6, No.1 ,January 2000,p.162.
    ⑦艾伦卡尔森:“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结构理论”,载《欧洲》,2001年第3期,第22页。
    ⑧[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178-179页。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304-305页。
    ②Alexander Wendt,“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8, No.2, 1994.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182页。
    ④[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第187-190页。
    ⑤张建新:“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理论及其社会结构观”,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第13页。
    ⑥[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⑦杨广:“建构主义的国际体系未来观评析”,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13页。
    ⑧[美]亚历山大温特:“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目的论与无政府逻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第57-62页。
    ①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Modern World SystemⅠ: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4, p. 15.
    ②Peter J. Taylor, Political Geography: World Economy, National-State and Locality, London: Longman, 1993, p. 10.
    ③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Politics of the World-Economy: The States, the Movements, and the Civiliz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p. 14.
    ①Immanuel Wallerstein, Geopolitics and Geoculture-Essays on the Changing World-Syst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38-48.
    ②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Modern World SystemⅠ: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p. 3.
    ③Andre Gunder Frank and Barry K. Gill,“World System Cycles, Crisis and Hegemonial Shifts, 1700BC to 1700AD”, in Andre Gunder Frank and Barry K. Gill, ed. The World System: Five Hundred Years or Five Thousand?,Londres: Routledge, 1993, pp.143-199.
    ④Terence K. Hopkins and Immanuel Wallerstein, eds.,World-System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ology, Sage Publications, 1982, p. 12.
    ⑤Terence K. Hopkins and Immanuel Wallerstein, eds.,World-System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ology, p. 104-106; 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Modern World SystemⅢ: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88.另参见特伦斯霍普金斯、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等著,吴英译:《转型时代:世界体系的发展轨迹(1945-2025)》,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①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第331页。
    ②参见[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著:《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导论、中文版序。
    ①[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著:《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导论,第6 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第47-48页。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
    ②傅斯年:《夷夏东西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4-39页。
    ③陈桥驿:“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另见陈桥驿:“《秦早期发展史》对我的启发”,载《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④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32页。
    ⑤田昌五:“破除长期封建社会说建立中华帝国史发展体系”,《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第41页。
    ①陶文钊编选,林海、符致兴等译:《费正清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5页。
    ②John K.Fairbank,“Tributary Trade and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in Far Eastern Quarterly, Vol. 1, No. 2, 1942, p.137.
    ③[德]乌尔里希贝克、埃德加格兰德:“世界主义的帝国:欧洲化进程中的国家和统治”,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5期,第12页。
    ④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载《学人》第十辑,第395页。
    ⑤《清朝通典》卷九十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典二七二九。
    ①Joseph Schumpeter, Imperialism and Social Classes, New York: World Publishers, 1955.
    ②冯天瑜等编著:《中华文化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89-296页。
    ③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82页。
    ①[美]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页。
    ②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第325-326页。
    ③关于与中国有不平等条约的国家的数量,国内一直存在着争议。此处40这一数字主要参考胡礼忠教授的统计,详参见石源华、胡礼忠等主编:《中外关系三百题》,第251-256页。
    ④吴清友:《世界殖民地问题》,上海:中华书局,1950年,第2页。
    ⑤[日]中山耕太郎、武藤丸南著,陈明译:《殖民地民族问题的基础知识》,上海:一般书店,1937年,第39页。
    ①[日]中山耕太郎、武藤丸南著:《殖民地民族问题的基础知识》,第39页。
    ②陈洪進:《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上海:黑白丛书社,1937年出,第48页。
    ③石源华、胡礼忠等主编:《中外关系三百题》,第246页。
    ④陈洪進:《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第57页。
    ⑤王亚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5页。
    ⑥史革新编著:《中国是怎么沦为半殖民地的》,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21页。
    ①[日]中山耕太郎、武藤丸南著:《殖民地民族问题的基础知识》,第41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同志论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6页。
    ③梁为楫、郑则民:《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第9页。
    ④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第337-339页。
    ①参见《2009年4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举行例行记者会》,2009年4月14日。www.fmprc.gov.cn/chn/gxh/wzb/fyrbt/jzhsl/t557311.htm
    ①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载《饮冰室文集》(第二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87-802页。
    ②杨春时:“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在中国的断裂和复合”,《学术月刊》,2001年第1期,第9页。
    ③楚树龙、金威主编:《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第54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5页。
    ⑤郭树勇:《从国际主义到新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发展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第260页。
    ①洪远朋、卢志强、陈波等著:《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美]费正清,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②杨军:《区域中国:中国区域发展历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年,第130页。
    ③[日]尾形勇,张鹤泉译:《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138页。
    ④张乃和:“英国学派与中世纪欧洲模式研究”,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49页。
    ①杨军、王秋彬:《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82-183页。
    ②[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董书慧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七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0页。
    
    ①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第44-52页。
    ②[德]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69页。
    ③[德]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第306页。
    ①Adam Smith, the Wealth of N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37, p. 20, p. 169.
    ②石源华、胡礼忠等主编:《中外关系三百题》,第186页。
    ③石源华、胡礼忠等主编:《中外关系三百题》,第235-236页。
    ④[美]何伟亚著,邓常春译:《怀柔远人:马噶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⑤郝祥满:《封贡体系的建构与解构——另眼相看中日关系史》,周积明序,第3页。页。
    ①[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38、233-291页。
    ②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关与中法战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页。
    ③郭廷以、王聿均主编:《中法越南交涉档》(第二册),第1212页。
    ④黄枝连:《亚洲的华夷秩序——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92页。
    ⑤石源华、胡礼忠等主编:《中外关系三百题》,第10页。
    ①苏兴撰:《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6页。
    ②班固:《汉书匈奴传第六十四上》(第三册),卷九十四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771页。
    ③范晔:《后汉书鲁恭传》(第一册),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86页。
    ④班固:《汉书序传第七十下》(第三册),卷一百下,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131页。
    ⑤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第一册),卷一下,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8页。
    ⑥范晔:《后汉书东夷列传第七十五》(第三册),卷八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907页。
    ⑦陈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24页。
    ⑧陈寿:《三国志吴书吕岱传》,第1022-1023页。
    ①姚思廉:《梁书诸夷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43页。
    ②姚思廉:《梁书诸夷传》,第566页。
    ③[韩]全海宗,全善姬译:《中韩关系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页。
    ④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七册),卷一百九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247页。
    ⑤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陈植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16页。
    ⑥陈亮:《陈亮集问答下》(赠订本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9页。
    ⑦《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二外国五》,卷三百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628页。
    ⑧《明史志第三十九乐三》,卷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047页。
    ①[葡]巴洛斯:《第三个十年》,第7章,载《葡萄牙人在华见闻录》,第134页。转引自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0页。
    ②John K.Farbank and S.Y.Teng,“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 p. 41.
    ③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亚洲的华夏秩序——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形态论》,第164页。
    ④《筹办夷务始末》(第一册),卷七,第123页。
    ①[英]马士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第301页
    ②[英]马士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二卷),第395页
    ③[美]布兰德利沃麦克,宋鸥译:“可持续的国际领导权:来自968——1885年中越关系的经验教训”,载《史学集刊》,2004年第1期,第12页。
    ④范晔:《后汉书东夷列传第七十五》(第三册),卷八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907页。
    ⑤《宋书本纪第六孝武帝》(第一册),卷六,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86页。
    ①王正毅:《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第136-137页。
    ②王逸舟:《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396页。
    ③韩东育:“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47页。
    ①[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第27-28页。
    ②陈尚胜:“明与清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③黄启臣、张德信:“一部揭示贸易全球化的新著——读松浦章《清代海外贸易史的研究》”,载《史学集刊》,2003年第4期。
    ①班固:《汉书匈奴传第六十四上》(第三册),卷九十四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830页。
    ①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4页。
    ②何芳川:“华夷秩序论”,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37页。
    ③Hedley Bull,“the Emergence of a Universal International Society”, in Hedley Bull and Adam Watson, eds.,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4, p. 11.
    ④[日]信夫清三郎,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3页。
    ①有关天下一统格局及其意义,请参见徐昕:“晚清中国外交:历史冲突中的失落与更新”,载《国际政治研究》,1992年7月,第57-67页。
    ①《大义觉迷录》,张万钧、薛予生编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②《李朝實录》(第二十七册),东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61年,第522页。
    ③克莱德:《远东》,第240-241页。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译:《外国资产阶级学者是怎样认识中国历史的》(第一卷),三联书店,1958年,第229页。
    ④《筹办夷务始末》(第七册),卷四十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75页。
    ⑤胡特生:《世界政治中的远东》,第80-86页。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译:《外国资产阶级学者是怎样认识中国历史的》(第二卷),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第673页。
    ①[韩]郑容和:“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72-87页。
    ②孟子:《孟子》(上),赵歧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3页。
    ③夏立平教授曾详细论述了古代东亚“封贡”国际体系的特点,参见:夏立平:“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比较研究”,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3期,第19-21页。另见夏立平:《当代国际体系与大国战略关系》,第46-47页。
    ④[日]滨下武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第49-50页。
    ①许倬云:“运用儒家理论考察国际关系”,载张曙光、胡礼忠主编:《伦理与国际事务新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②详细可参见[韩]朴趾源著,朱瑞平校点:《热河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页。
    ③《明史列传第二百十外国三》,卷三百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588页。
    ①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181页。
    ②John K. Fairbank, 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 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 1842-1854,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③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④[美]列文森,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①[法]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三联书店,1993年,第637页
    ②《清朝文献通考》(第二册),卷二百九十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考七四一三。
    ①庄国土:“略论朝贡制度的虚幻:以古代中国与东南亚的朝贡关系为例”,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第2页。
    ②John K. Fairbank, Tributary trade and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p. 130.
    ③葛兆光:“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载(香港):《二十一世纪》(网络版),二OO五年十月号,总第43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index_g.htm.
    ④[美]本杰明史华兹著,程钢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①札奇斯欽:《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台北:政治大学出版委员会出版,1973年,第2-3页。
    ②札奇斯欽:《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台北:政治大学出版委员会出版,1973年,第3页。
    ③《史记匈奴列传》(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206页。
    
    ①《汉书爰盎晁错传第十九》(第二册),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748页。
    ②《隋书北狄传》(第二册),卷八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253页。
    ③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338页。
    
    ①札奇斯欽:《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第9页、第15页。
    ②《汉书匈奴传第六十四上》(第三册),卷九十四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830页。
    ①《汉书西域传》(第三册),卷九十六上,第2865页。
    ②《明史职官志一》(第二册),卷七十二,第1168页。
    ③《旧唐书褚遂良传》(第三册),卷八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849页。
    ④《史记匈奴列传》(第三册),第2216页。
    
    ①何新华:“试析古代中国的天下观”,载《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1期。
    ②刘泽华:《中华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38页。
    ①《旧唐书吐谷浑传》(第四册),卷一百九十八,第3605页。
    
    ①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89、560、578页。
    ②[美]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第4-5页。
    
    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七版),第346页。
    ②参见[德]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第371-397页。
    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七版),第476页。
    ②[德]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第397页。
    ③P.J. Marshall,“Private British Trade in the Indian Ocean before 1800”,in Ashin Das Gupta and M.N.Pearson, eds., India and the Indian Ocean 1500-1800, Calcutt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 292-293.
    ④[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七版),第361页。
    
    ①[德]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第368页。
    ②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扩张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第290页。
    ③石源华等著:《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第540页。
    ①石源华、胡礼忠等主编:《中外关系三百题》,第245页。
    ①张振鹍:“论不平等条约——兼析《中外旧约章汇编》”,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第6页。
    ②尚明轩:“孙中山与废除不平等条约”,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115页。
    ③梁为楫、郑则民:《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第9页。
    ④阿礼国曾说,对于英国来说,保全中华帝国,使其不致瓦解,才是最合乎自己利益的。详见:伯尔考维茨著,江载华、陈衍译:《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57页。
    ⑤李育民:《中外不平等条约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91页。
    ①[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206页。
    ②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09页。
    ③[美]史景迁著,黄纯艳译:《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第218页。
    ①[英]马士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第696页。
    ②笔者的导师胡礼忠教授曾在在2007年12月3日召开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之“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专场”的研讨会上提出此论点,他认为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曾有三次。
    ③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第710页
    ④[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316页。
    ⑤冯玮:《日本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448页。
    ①郝祥满:《封贡体系的建构与解构——另眼相看中日关系史》,第302页。
    ②王栋:“20世纪20年代‘不平等条约’口号之检讨”,载《史学月刊》,2002年第5期,第60页。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1331页。
    ④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482页。
    ①罗志田:“‘天朝’怎样开始‘崩溃’——鸦片战争的现代诠释”,载《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17页。
    ②Shao Yen-p’ing and Wang Er-min,“Changing Chinese Views of westernRelations, 1840-1895”, in John K. Fairbank,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Vol. 1, Part2, pp. 142-201.
    ③《筹办夷务始末》(第八册),卷八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08页。
    ④马建忠:《复李伯相札议中外官交涉仪式洋货入内地免厘禀》,载《适可斋纪言》,张岂之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2页。
    ⑤《筹办夷务始末》(第六册),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42页。
    ⑥Hsu, Immanuel C.Y.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 the Diplomatic Phase, 1858-1880,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p. 138.
    ①参见石源华、胡礼忠等主编:《中外关系三百题》,第692-695页。
    ②曾纪泽:《曾纪泽遗集》,喻岳衡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第375页。
    ③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29页。
    ④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30页。
    ⑤曾纪泽:《曾纪泽遗集》,喻岳衡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第387-388页。
    ⑥张建华:“孙中山与不平等条约概念”,第118页。
    ⑦李育民、李斌:“戊戌时期维新派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2期,第76-81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②王栋:“20世纪20年代‘不平等条约’口号之检讨”,载《史学月刊》,2002年第5期,第62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7页。
    ④Murray Eldeman, the Symbolic Uses of Politic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5, pp. 121-124.
    ⑤蒋中正:《中国之命运》,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第126页。
    
    ①王铁崖:《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30页。
    ②“发刊词”,载《每周评论》,第1号1版,1918年12月22日。
    ③“欧战后东洋民族之觉悟及要求”,载《每周评论》,第2号1版,1918年12月29日。
    ①王绳祖等编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第490页。
    ②“对俄罗斯劳农政府通告的舆论”,载《新青年》,1920年7月6日,第1-29。
    ③罗志田:“帝国主义在中国:文化视野下条约体系的演进”,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198页。
    ④参见N. Gordon Levin, Woodrow Wilson and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①[英]莱特著,姚曾庆译:《中国关税沿革史》,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第144页。
    ②马士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第425页
    ③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1006、1013页。
    ④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二册),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107页。
    ⑤[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第432页。
    ⑥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研究室编译:《辛丑和约订立以后的商约谈判》,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45页。
    ①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1006页。
    ②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981页。
    ③李育民:“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6期,第106页。
    ①陈红民:“晚清外交的另一种困境:以1887年朝鲜遣使事件为中心的研究”,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119页。
    ②[韩]睦银均:“清末中韩宗藩关系之考验”,载《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夏之卷,总第4期,第132页。
    ③[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124页。
    ④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291-5292页。
    
    ①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404-407页。
    ②郭廷以编著:《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817页。
    ①石源华等著:《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第207-208页。
    ②[日]佐滕慎一著,刘岳兵译:《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第45-46页。
    ③[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224页。
    ④罗志田:“‘天朝’怎样开始‘崩溃’——鸦片战争的现代诠释”,第17页。
    ⑤罗志田:“帝国主义在中国:文化视野下条约体系的演讲”,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195页。
    ⑥参见道光帝有关中英南京条约谈判所做的要求,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第483-498页。
    ⑦John K. Fairbank,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pp. 257-275.
    ①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第三所:《民报》第16号,第7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版,第三册。
    ②A. E. Campbell,“The Paradox of Imperialism: The American Case”, in Mommsen and Osterhammel, eds., Imperialism and After, pp. 33-40.
    ③Philip D. Curtin,“Introduction: Imperialism as Intellectual History”, in idem, eds., Imperialis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1, p. Xⅲ.
    ④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第四册),卷一百七十一,中国书店,1990年影印本,第12页。
    ⑤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陈正青点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4页。
    ⑥Stuart C. Miller,“Ends and Means: Missionary Justification of Force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in John K. Fairbank, eds., 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249-282.
    ①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05-412页。
    ②Akira Iriye, After Imperialism: The Search for a New Order in the Far East, 1921-1931,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p. 88.
    ③牛军:《从延安走向世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2-3页。
    ①胡绳:“祝词”,载《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第1页。
    ②江泽民:《香港回归讲话》,人民日报,1997年。
    ③江泽民:《在北京庆祝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7年。
    ④关于签约国的数量,目前尚存争议,主要集中在挪威和瑞典算不算一个国家及刚果算不算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本文则采用1905年,挪威脱离瑞典后,两国分别作为在华缔约国,而刚果则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参见: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第722-723页。
    ①参见: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第722-723页。
    ②石源华、胡礼忠等主编:《中外关系三百题》,第243页。
    ③[美]列文森著:《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第87页。
    ①皱鲁:《中国国民党史稿》,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332页。
    
    ①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页。
    ②参见张鸣:《历史的底稿》,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瞄准射击”一节。
    
    ①《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02页。
    ②胡礼忠、戴鞍钢撰:《晚清史》,第387页。
    ③胡礼忠、戴鞍钢撰:《晚清史》,第388页。
    
    ①《光绪朝东华录》(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601页。
    ②《清季外交史料》(第六册),卷一百四十七,第2479页。
    ③熊月之主编:《西制东渐——近代制度的嬗变》,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年,第41-43页。
    
    ①石源华著:《中华民国外交史》,第29-34页。
    ②岳谦厚:《民国外交官人事机制研究》,第21页。
    ③熊月之主编:《西制东渐——近代制度的嬗变》,第40页。
    ④田涛:“清末翻译外国法学书籍评述”,载《中外法学》,2000年第3期。
    ①《郭嵩焘日记》(第三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8页。
    ②王士皓:“晚清外交近代化的天然试验场:对拉丁美洲国家的外交实践”,载《拉丁美洲研究》,2008年第5期,第56-60页。
    ③胡礼忠、戴鞍钢撰:《晚清史》,第184页。
    ④参见张卫明:“晚清公法外交论述”,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第51-64页。
    ①《筹办夷务始末》(第六册)卷二十七,第450-451页。
    ②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辛丑和约订立后的商约谈判》,第31页。
    ③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第447页。
    ④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第578页。
    ⑤参见:[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253页。
    ①胡礼忠、戴鞍钢撰:《晚清史》,第27页。
    ②参见:[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210-211页。
    ③参见:[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第219页。
    ④《筹办夷务始末》(第三册),卷七,第414页。
    ⑤Immanuel C. Y. Hsu,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p. 258.
    ⑥张效民:“晚清政府的条约外交”,载《历史档案》,2006年第1期,第82页
    ⑦Immanuel C. Y. Hsu,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 p. 258.
    ⑧Immanuel C. Y. Hsu,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 p. 261.
    ①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第八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0-23页。
    ②程道德等主编:《中华民国外交史资料选编1919——193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30-231页。
    ①胡礼忠等著:《从望厦条约到克林顿访华》,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2页。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26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页。
    ④程道德等主编:《中华民国外交史资料选编1919——1931》,第321-322页。
    
    ①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1925——193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第6页。
    ②陶文钊、杨奎松、王建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第2页。
    ③吴东之编:《中华民国外交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7页。
    ①有关义和团与清政府的互动请参见,[美]柯文著,杜继东译:《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4-44页。
    ②詹森:“国际环境”,载[美]罗兹曼主编,陶骅等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97页。
    ①有关意识形态与冷战关系的论述请参见霜木:“冷战起源刍议”,载《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冷战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8-52页。
    ②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2-223页。
    ③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第223页。
    ①Melvyn P. Leffler, a Preponderance of Power: National Security, the Truma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old Wa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 17.
    ②Henry A. Kissinger, Diplomac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4, p. 567.
    ③[德]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第424-425页。
    ④有关中国和平崛起与东亚秩序转型的论述,可参见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第557页。
    ①Fareed Zakaria,“Does the Future Belong to China”, in The Newsweelk, May 9, 2005.
    ②[美]詹姆斯罗西瑙,张胜军等译《没有政府的治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4页。
    ③Evans Graham and Jeffrey Newham, The Dictionary of World Politics: A Reference Guide to Concepts, Ideas and Institutions, 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0, p. 420.
    ①William Neste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lark Baxter: Political Sciences Publisher, 2001, p. 68.
    ②[日]星野昭吉著,刘小林、梁云祥译:《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与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③Charles W. Kegley and Gregory A. Raymond, From War to Peace: Fateful Decis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影印版),第74页。
    ④[英]贾斯廷罗森伯格著,洪霞等译:《质疑全球化理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⑤张建新:“后现代视野中的国际体系——全球化和新中世纪主义体系观之比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6期,第27页。
    ①[英]贾斯廷罗森伯格著,洪霞等译:《质疑全球化理论》,第24页。
    
    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第358页。
    ②丁志刚:“全球化与国家角色”,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第9页。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等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6页。
    ①[美]海伦米尔纳:“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无政府假设”,载大卫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第144-153页。
    ②[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120页。
    ③[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第3-4页。
    
    ①[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第1页。
    ②顾关福编著:《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①John Plamenatz, Man and Society: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me Important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from Machiavelli to Marx, London: Longman, 1963, pp. 101-103.
    ②[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7页。
    ③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05页。
    
    ①[苏]费尔德曼等著,黄道秀等译:《国际法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第95页。
    ②William Beveridge, Full Employment in a Free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5, p. 25.
    ③王铁崖、田如萱编:《国际法资料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年,第8页。
    
    ①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②曹泳鑫:“从现代化的全球推动刊民族国家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国际观察》,1999年第3期。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第4页。
    ①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70-281页。
    ②[埃及]萨米尔阿明著,任友谅等译:《世界一体化的挑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①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第278页。
    ②本文采用把联合国会员国作为界定主权国家的标准,目前全球共有192个主权国家。而罗马教廷、巴勒斯坦及马耳他主权军事教团还未正式成为联合国会员国,因此,并不能当作主权国家。详见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chinese/membersates.htm.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67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公报》,1973年8月29日。参见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2/65450/4429433.html
    ①《十一大上的争执报告》,1977年8月12日。参见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3/65449/4526439.html
    ②《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82年9月8日。参见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5/65448/4526430.html
    ①郭树勇:《从国际主义到新国际主义》,第267页。
    ②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第11页。
    ③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第4-10页。
    ④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第11页。
    ⑤《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参见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8/65445/4526285.html
    ①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7页。
    ②有关“一边倒”的争论请参见胡礼忠:“中国学术界关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研究述评”,载《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6期,第77-85页。
    ①金春明:《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②孙其明:“试论建国前后‘一边倒’政策形成的主要原因”,载《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年第2期。
    ③王志民:“再谈‘一边倒’对外政策”,载《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年第6期。
    ④杨公素:“‘一边倒’——毛泽东为新中国制定的一项外交战略决策”,载《外交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①胡礼忠等著:《从望厦条约到克林顿访华》,第305-306页。
    ②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95页。
    ③“60’s Administrations Considered Bombing Nuclear Sites in China”, in New York Times, Jan. 13, 2001.
    ④Gordon H. Chang著:《敌乎?友乎?》,梅寅生译,台北金禾出版公司,1992年,第155页。
    ⑤刘晓:《出使苏联八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6年,第11页。
    ⑥胡礼忠:“蒋介石反攻大陆的‘GT-5’号计划破灭记”,载《世纪》,2001年第5期,第46-48页。
    ⑦关于此计划可参见胡礼忠:“一份图谋使台湾和大陆永久分离的美国档案”,载《世纪》,2002年第2期,第28-31页。
    ①王奇编著:《二战后中苏(中俄)关系的演变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15页。
    ②刘晓:《出使苏联八年》,第9-13页。
    ③刘建平:“‘一边倒’冷战体制下和平共处的限度:朝鲜战争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载《国际论坛》,2000年第2期。
    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苏联问题专家唐纳德扎戈利亚,在1965年3月众院召开的听证会上,首先使用了后来社会科学家们经常利用的几何图形,把“中美苏关系”比喻为一个“三角”。他告诫说:“这种关系中的任何两强之间的关系变化,都无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第三者。”参见张少书:《敌乎?友乎?》,第255页。
    ①1971-1978年接受中国援助的国家有66个。1971-1975年对外援助占同期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5.88%,其中1973年高达6.92%。参见石林:《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68页。
    ②石源华:“论新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5期,第101页。
    ③杨公素:“对新中国革命外交的几点回顾”,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第45-50页。
    ④刘建平:《新中国的原点》,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年,第160页。
    ⑤王逸舟著:《中国外交新高地》,第28页。
    ⑥张清敏:“中国的国家特性、国家角色和外交政策思考”,载《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2期,第5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30页。
    ③陈向阳:《中国睦邻外交》,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122页。
    ④[瑞士]哈里什卡普尔著,彭致斌译:《觉醒中的巨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序言,第1页。
    ①[英]戴维古德曼等编著,俞晓秋、尹铁钢译:《中国的挑战——调整与改革》,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第94页。
    ②参见胡礼忠:“中国学术界关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研究述评”,第77-8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77页。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11页。
    ⑤《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82年9月8日。参见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5/65448/4526430.html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3页。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③《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①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56-68页。
    ①[法]诺埃尔布尔吉、菲利普戈吕布:“全球化夺走国家权力了吗?”,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4期。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第17页。
    ①[德]乌贝克哈贝马斯著,王学东等译:《全球化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25页。
    ①Richard J. Stoll,“State Power, World Views and the Major Power”, in Richard J. Stoll and Michael D. Ward, eds. Power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cations, 1989, pp. 138-139.
    ②Oran Young,“the Actors in World Politics”, in James N. Rosenau at al,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Free Press, 1972, p. 128.
    ③[美]莱斯利里普森著,刘晓等译:《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十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89-306页。
    ①参见[英]巴里布赞著,刘永涛译:《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第25页。
    ②朱立群:《国际体系与中欧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62页。
    ①[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郇建立译:《被围困的社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引言,第15页。
    ②[英]安东尼史密斯著,龚维斌等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3-4页。
    ①[美]约瑟夫奈著,郑志国等译:《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第80页。
    ②[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反体系运动在今天意味着什么”,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③[美]保罗肯尼迪编,时殷弘、李庆四译:《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第182页。
    ④丁志刚:“全球化与国家角色”,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第14页。
    ⑤朱立群、赵广成:“中国国际观念的变化与巩固:动力与趋势”,载《外交评论》,2008年2月,第21页。
    ①《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参见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106155/106156/6430009.html
    ②庞中英:“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第17页。
    ③例如,沈本秋:“中美传统文化差异与中国参与国际体系”,载《天中学刊》2007年2月,第107页。
    ①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火炬伦敦传递后的思考》,2008年4月13日。www.sina.com.cn/o/2008-04-13/223313729890s.shtml
    ②Robert B. Zoellick,“Whether China 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Remarks to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Sep.21, 2005. http//www.ncuscr.org/articlesandspeeches/zoellick.htm.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①李慧明:“国际社会的负责任大国”,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28页。
    ②《温家宝答中外记者问》,载《人民日报》,2006年3月15日。
    ③《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82页。
    ①《和谐世界不是乌托邦中国如何扮演角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30/content_5156668_1.htm.
    ②王逸舟:《中国外交新高地》,第6页。
    ③http://www.nytimes.com/2007/11/06/world/asia/06china.html?ref=asia
    
    ①“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06年8月24日,第1版。
    ②朱锋:“在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之间求平衡”,载《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9期,第28页。
    ③韩方明:“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载《同舟共进》,2008年第8期,第18页。
    
    ①“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06年8月24日,第1版。
    ②朱锋:“在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之间求平衡”,载《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9期,第28页。
    ③韩方明:“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载《同舟共进》,2008年第8期,第18页。
    ①庞中英:“全球化、社会变化与中国外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第9页。
    ②[美]吉姆赫尔姆斯、詹姆斯普里斯特主编,张林宏等译:《外交与威慑:美国对华战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序,第1页。
     ①[加]保罗埃文斯著:《费正清看中国》,第59页。
    Abdul Said and Charles Lerche,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Global Perspective,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Engle ward Cliffs, 1995.
    Andre Gunder Frank and Barry K. Gill, eds. The World System: Five Hundred Years or Five Thousand, London: Routledge, 1993.
    Adam Smith, the Wealth of Natio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37.
    Akira Iriye, After Imperialism: The Search for a New Order in the Far Eas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Ashin Das Gupta and M.N.Pearson, eds., India and the Indian Ocean 1500-1800, Calcutt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Charles McClelland,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 1996.
    Charles Lipson and Benjamin J. Cohen, eds., Theory and Stuctur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the MIT Press, 1999,
    Clifford 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3
    Dickinson and Edwin Dewitt, The Equality of States in International Law,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20.
    Evans Graham and Jeffrey Newham, The Dictionary of World Politics: A Reference Guide to Concepts, Ideas and Institutions, 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0.
    Herbert Butterfield and Martin Wight, eds., Diplomatic Investigations,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66.
    Hobden Stephe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Historical Sociology: Breaking down Bounda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Hedley Bull and Adam Watson,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Modern World SystemⅠ: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4.
    Immanuel C. Y. Hsu, China’s Entrance into the Family of Nati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Joel Krieger, eds.,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olitics of the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John K. Fairbank,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John K. Fairbank, 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 the Opening of the Treaty Ports, 1842-1854,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3..
    J. McDonald, the Historical Turn in the Human Scienc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6.
    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Politics of the World-Economy: The States, the Movements, and the Civiliz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Immanuel Wallerstein, Geopolitics and Geoculture-Essays on the Changing World-Syst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Immanuel Wallerstein, The Modern World SystemⅢ: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88.
    Joseph Schumpeter, Imperialism and Social Classes, New York: World Publishers, 1955.
    John Plamenatz, Man and Society: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me Important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from Machiavelli to Marx, London: Longman, 1963.
    James N. Rosenau,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Free Press, 1972.
    Joseph R. Strayer, on the Medieval Origins of the Modern Stat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0.
    Klaus Knorr and James N.Rosenau, eds,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Michanel W. Doyle and G. John Ikenberry, eds., New Thinking in InternationalRelations Theory, Booulder, Colo.: Westview, 1997。
    Murray Eldeman, the Symbolic Uses of Politic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5.
    Melvyn P. Leffler, a Preponderance of Power: National Security, the Truma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old Wa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N. Gordon Levin, Woodrow Wilson and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Peter J. Taylor, Political Geography: World Economy, National-State and Locality, London: Longman, 1993.
    Robert J.Lieber, Theory and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Winthrop Publishers, 1972.
    Robert J.Lieber, Theory and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Winthrop Publishers, 1972.
    Rhoades Murphey, the Outsiders: Western Experience in India and China,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7.
    R. Owen and B. Sutcliffe, eds.,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mperialism, London: Longman, 1972.
    Richard J. Stoll and Michael D. Ward, eds., Power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cations, 1989.
    Sean M. Lynn-Jones, eds., the Cold War and After Prospect fot Peace,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4.
    T. V. Paul and John A. Hall, Introduction in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Future of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William Beveridge, Full Employment in a Free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5.
    Alexander W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1992.
    Alexander Wendt,“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8, No.2, 1994.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 Foxit Software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Barry Buzan,“From International System to Internationa Society: Structural Realism and Regime Theory Meet the English Schoo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7, No.3, 1993.
    Evens S. Medeiros and M. Taylor Fravel,“China’s New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Vol. 82, 2003.
    Richard B. Finnegan,“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Disputed Search for Method”,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 34, No. 1, 1972.
    John K. Fairbank,“Tributary Trade and China’s Relation with the West”, Far Eastern Quarterly, Vol. 1 , 1942;
    John K. Fairbank,“Patterns Behind the Tientsin Massacr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No. 3/4 ,1957.
    John K. Fairbank and SY Teng,“on the Ch’ing Tributary System”,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No. 6, 1941.
    John L. Gaddis,“How the Cold War Might End”, Atlantic, May 1990.
    Kenneth N. Waltz,“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1, 2000.
    Lester Salamon,“The Rise of Non-Profit Sector”,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est, 1994.
    Michael Vatikiotis and Murray Hiebert,“How China is Building an Empir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November20, 2003.
    Oran Young,“International Regimes: Problems of Concept Formation”, World Politics, Vol. 32, No. 3, 1980.
    Richard B. Finnegan,“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Disputed Search for Method”, the Review of Politics, Vol. 34, No. 1, 1972.
    Steve Smith,“Wendt’s World”,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6,No. 1, January 2000.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等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龚维斌等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著,刘德斌等译:《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建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英]巴里布赞著,刘永涛译:《美国和诸大国:21世纪的世界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美]保罗肯尼迪编,时殷弘、李庆四译:《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程钢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美]伯尔考维茨著,江载华、陈衍译:《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英]戴维古德曼等编著,俞晓秋、尹铁钢译:《中国的挑战——调整与改革》,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
    [美]费正清,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苏]费尔德曼等著,黄道秀等译:《国际法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
    [德]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Gordon H. Chang著:《敌乎?友乎?》,梅寅生译,台北金禾出版公司,1992年。
    [美]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著,彭刚等译:《德国的历史观》,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
    [美]何伟亚著,邓常春译:《怀柔远人:马噶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瑞士]哈里什卡普尔著,彭致斌译:《觉醒中的巨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7年。
    [英]贾斯廷罗森伯格著,洪霞等译:《质疑全球化理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吉姆赫尔姆斯、詹姆斯普里斯特主编,张林宏等译:《外交与威慑:美国对华战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美]柯文著,杜继东译:《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罗伯特基欧汉编,郭树勇译:《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罗兹曼主编,陶骅等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97页。
    [美]列文森,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英]莱特著,姚曾庆译:《中国关税沿革史》,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美]莱斯利里普森著,刘晓等译:《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十版),华夏出版
    [美]何伟亚著,邓常春译:《怀柔远人:马噶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瑞士]哈里什卡普尔著,彭致斌译:《觉醒中的巨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7年。
    [英]贾斯廷罗森伯格著,洪霞等译:《质疑全球化理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吉姆赫尔姆斯、詹姆斯普里斯特主编,张林宏等译:《外交与威慑:美国对华战略》,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美]柯文著,杜继东译:《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肯尼思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杜建平译:《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罗伯特基欧汉编,郭树勇译:《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罗兹曼主编,陶骅等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97页。
    [美]列文森,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英]莱特著,姚曾庆译:《中国关税沿革史》,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美]莱斯利里普森著,刘晓等译:《政治学的重大问题》(第十版),华夏出版
    [日]信夫清三郎,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上),北
    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日]星野昭吉著,刘小林、梁云祥译:《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
    行为主体与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德]乌贝克哈贝马斯著,王学东等译:《全球化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
    版社,2000年。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2000年。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尤来寅等译:《现代世界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美]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詹姆斯德代元主编,秦治来译:《国际关系理论批判》,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日]中山耕太郎、武藤丸南著,陈明译:《殖民地民族问题的基础知识》,上海:一般书店,1937年。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楚树龙、金威主编:《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
    陈洪進:《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上海:黑白丛书社,1937年。
    楚树龙、金威主编:《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
    陈亮:《陈亮集问答下》(赠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扩张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程道德等主编:《中华民国外交史资料选编1919——193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冯天瑜等编著:《中华文化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冯玮:《日本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郭树勇:《从国际主义到新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发展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
    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郭廷以编著:《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人权状况(1991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
    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东亚的礼义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黄枝连:《亚洲的华夷秩序——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郝祥满:《朝贡体系的建构与解构——另眼相看中日关系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何瑜:《国耻备忘录: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5年。
    胡礼忠、陈潮主编:《玉帛干戈——世界十大外交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胡礼忠等著:《从望厦条约到克林顿访华》,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胡礼忠等著:《晚晴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82页。
    洪远朋、卢志强、陈波等著:《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贺照田主编:《后发展国家的现代性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
    金应忠、倪世雄:《国家关系理论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蒋中正:《中国之命运》,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
    金春明:《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陆友白:《不平等条约全集》,卿云图书公司:文明书局,民国十六年八月(1927年8月)印行。
    李育民:《中国废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李育民:《中外不平等条约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梁为楫、郑则民:《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选编与介绍》,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李恩涵:《北伐前后的革命外交(1925——193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
    《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冷战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刘晓:《出使苏联八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6年。
    刘泽华:《中华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
    版社,2000年。
    李扬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毛泽东:《毛泽东同志论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牛军:《从延安走向世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
    宁骚:《民族与国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钱泰:《中国不平等条约之缘起及其废除之经过》,台北:国防研究院,1961年,2002年重印。
    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石源华、胡礼忠编:《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石源华、胡礼忠等主编:《中外关系三百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石源华等著:《近代中国周边外交史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史革新编著:《中国是怎么沦为半殖民地的》,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石林:《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陶文钊编选,林海、符致兴等译:《费正清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陶文钊、杨奎松、王建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
    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正毅:《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正毅:《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王纪元:《不平等条约史》,亚细亚书局,民国二十四年三月二十日(1935年3月20日)出版发行。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二册),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
    王铁崖:《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逸舟:《中国外交新高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王逸舟著:《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探寻新的视角与解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吴清友:《世界殖民地问题》,上海:中华书局,1950年。
    王亚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王绳祖等编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年。
    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吴东之编:《中华民国外交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缉思等主编:《美国在东亚的作用——观点政策及影响》,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
    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夏立平:《当代国际体系与大国战略关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熊月之主编:《西制东渐——近代制度的嬗变》,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年。
    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肖佳灵、唐贤兴主编:《大国外交——理论决策挑战》,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
    杨洁勉主编:《国际体系转型和多边组织的发展:中国的应对和抉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年。
    俞新天等著:《国际体系中的中国角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
    俞正梁:《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杨军:《区域中国:中国区域发展历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年。
    杨军、王秋彬:《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张廷颢、高尔松等:《不平等条约的研究》,光华书局,民国十六年六月(1927年6月)出版发行。
    周鲠生:《不平等条约十讲》,太平洋书店,1929年9月出版。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
    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9年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张曙光、胡礼忠主编:《伦理与国际事务新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译:《外国资产阶级学者是怎样认识中国历史的》,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
    札奇斯欽:《北亚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间的和平战争与贸易之关系》,台北:政治大学出版委员会出版,1973年。
    皱鲁:《中国国民党史稿》,商务印书馆,1938年。
    朱立群:《国际体系与中欧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艾伦卡尔森:“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结构理论”,载《欧洲》,2001年第3期。
    [美]布兰德利沃麦克,宋鸥译:“可持续的国际领导权:来自968——1885年中
    越关系的经验教训”,《史学集刊》,2004年第1期。
    陈桥驿:“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陈桥驿:“《秦早期发展史》对我的启发”,载《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陈尚胜:“明与清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陈红民:“晚清外交的另一种困境:以1887年朝鲜遣使事件为中心的研究”,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
    丁志刚:“全球化与国家角色”,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
    [法]诺埃尔布尔吉、菲利普戈吕布:“全球化夺走国家权力了吗?”,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4期。
    高尚涛:“主流国际体系理论研究述评”,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2期。
    葛兆光:“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载(香港):《二十一世纪》(网络版),二OO五年十月号,总第43期。
    郭卫东:“《江南善后章程》及相关问题”,载《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高放:“近现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来龙去脉”,载《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黄仁伟:“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
    韩东育:“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黄启臣、张德信:“一部揭示贸易全球化的新著——读松浦章《清代海外贸易史的研究》”,载《史学集刊》,2003年第4期。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何新华:“试析古代中国的天下观”,载《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1期。
    厚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载《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
    胡礼忠:“中国学术界关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研究述评”,载《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6期。
    胡礼忠:“蒋介石反攻大陆的‘GT-5’号计划破灭记”,载《世纪》,2001年第5期。
    胡礼忠:“一份图谋使台湾和大陆永久分离的美国档案”,载《世纪》,2002年第2期。
    韩方明:“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载《同舟共进》,2008年第8期。
    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
    刘鸣:“国际体系与世界社会、国际秩序及世界秩序诸概念的比较”,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刘鸣、顾永兴:“对欧洲国际体系演进到全球性国际体系的特点和时间分段思考”,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1期。
    李少军:“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2期。
    李少军:“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
    刘丰:“在延续中把握变迁”,载《国际论坛》,2005年第5期。
    黄仁伟:“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
    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载《学人》第10辑,1996年9月。
    罗志田:“帝国主义在中国:文化视野下条约体系的演进”,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罗志田:“‘天朝’怎样开始‘崩溃’——鸦片战争的现代诠释”,载《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
    李扬帆:“天下观念考”,载《国际政治研究》,2002年第1期。
    李育民、李斌:“戊戌时期维新派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李育民:“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6期。
    刘建平:“‘一边倒’冷战体制下和平共处的限度:朝鲜战争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载《国际论坛》,2000年第2期。
    [韩]睦银均:“清末中韩宗藩关系之考验”,载《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夏之卷,总第4期
    倪世雄、蔡翠红:“西方国际体系轮探索——从科学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4期。
    庞中英:“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
    庞中英:“全球化、社会变化与中国外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
    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秦亚青:“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义”,载《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秦亚青、朱立群:“新国际主义与中国外交”,《外交评论》2005年10月。
    权赫秀:“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研究评述”,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9月。
    时殷弘:“现代国际体系史的一大理解范式和根本主题”,载《史学月刊》,2006年第3期。
    沈本秋:“中美传统文化差异与中国参与国际体系”,载《天中学刊》,2007年第1期。
    宋伟:“从国际体系看中国外交”,载《国际观察》,2000年第3期。
    沈志华:“中苏同盟破裂的直接表现与内在逻辑”,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5期。
    石源华:“论新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5期,
    尚明轩:“孙中山与废除不平等条约”,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谭再文:“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理论思考”,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1期
    田昌五:“破除长期封建社会说建立中华帝国史发展体系”,《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
    田涛:“清末翻译外国法学书籍评述”,载《中外法学》,2000年第3期。
    [德]乌尔里希贝克、埃德加格兰德:“世界主义的帝国:欧洲化进程中的国家和统治”,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5期。
    王栋:“20世纪20年代‘不平等条约’口号之检讨”,载《史学月刊》,2002年第5期。
    王士皓:“晚晴外交近代化的天然试验场:对拉丁美洲国家的外交实践”,载《拉丁美洲研究》,2008年第5期。
    王志民:“再谈‘一边倒’对外政策”,载《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年第6期。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载《天涯》,1997年第5期。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载《天涯》,1997年第5期。
    [英/美]威廉A卡拉汉:“中国民族主义的界限——‘中国威胁论’:建构认同的一种手段”,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11期
    夏立平:“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比较研究”,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3期。
    徐雅丽:“打开英国学派大门的钥匙——《阐发“国际社会”:英国学派的历史》评价”,载《欧洲研究》2003年第1期。
    [美]亚历山大温特:“世界国家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目的论与无政府逻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1期。
    杨广:“建构主义的国际体系未来观评析”,载《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杨春时:“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在中国的断裂和复合”,《学术月刊》,2001年第1期。
    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资中筠:“为了民族的最高利益,为了人民的长远福祉”,载《太平洋学报》,1999年第4期。
    张乃和:“英国学派与中世纪欧洲模式研究”,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张斌:“战后美国的儒学与民主比较研究”,载《美国研究》,2007年第1期。
    张建新:“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理论及其社会结构观”,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2期。
    [韩]郑容和:“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庄国土:“略论朝贡制度的虚幻:以古代中国与东南亚的朝贡关系为例”,载《南洋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
    张振鹍:“论不平等条约——兼析《中外旧约章汇编》”,载《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
    张振鹍:“再说‘二十一条’不是条约”,载《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张建华:“孙中山与不平等条约概念”,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张卫明:“晚清公法外交论述”,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
    张效民:“晚清政府的条约外交”,载《历史档案》,2006年第1期,
    张峰:“浅析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公共领域”,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火炬伦敦传递后的思考》,2008年4月13日。
    
    
    
    《春秋繁露义证》,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大义觉迷录》,张万钧、薛予生编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郭嵩焘日记》(第三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郭廷以、王聿均主编:《中法越南交涉档》,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研究所,1983
    年。
    《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李朝實录》,东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61年。
    《梁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明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每周评论》
    《孟子》,赵歧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韩]朴趾源著,朱瑞平校点:《热河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清朝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朝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议报》,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适可斋纪言》,张岂之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三国志》,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陈植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王彦威、王亮:《清季外交史料》,文海出版社,1985年。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曾纪泽:《曾纪泽遗集》,喻岳衡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影印本。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陈正青点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关与缅藏问题》,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关与中法战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研究室编译:《辛丑和约订立以后的商约谈判》,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http://www.zaobao.com
    http://www.nytimes.com/2007/11/06/world/asia/06china.html?ref=asia
    http://www.rand.org/pubs/testimonies/CT244/index.html
    http://cpc.people.com.cn(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