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视野下明清闽台区域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海洋史的视角研究明清闽台区域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选择教育这一领域来看闽台区域社会的变迁,探讨闽台区域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本文拟在教育史和社会史的结合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力图把从社会的角度看教育和从教育的角度反映社会两种视角和思路结合起来,并对“教育社会史”这一概念或研究领域的提出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于推动明清教育史研究和闽台区域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当有一定的帮助。
     第一章为跨越文化的鸿沟:历史视野中的闽台教育关系,具体而言包括:边疆区域研究与闽台关系史的新思考,清代以前闽台的文教传统,族谱资料所反映的清代闽台教育关系。
     第二章考察了作为王政之本的清代闽台儒学机构的建设,首先系统地梳理了清代闽台儒学机构的兴修过程,其次考察了闽台教育经费的来源,最后对闽台儒学机构兴建中的官、绅、民的角色加以探讨。
     第三章考察了清代闽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有:教育与行政的相互促进;化民成俗:作为社会教化途径的教育;因地制宜:作为社会治理途径的教育。
This thesis aim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Fujian and Taiwan regions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maritime history. The author tries to examine social change in Fujian and Taiwan regions as see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combine educational history with social history, and combine the train of two thoughts, that is explore education from the angle of society and study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The author ha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notion of "educational-social history" in mind and hope it will help promote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histor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regional history study of Fujian and Taiwan.
     ChapterⅠexplores educational relations of Fujian and Taiwa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frontier regional studies and new thinkings on relations of Fujian and Taiwa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traditions of Fujian and Taiwan before Qing Dynasty; educational relations of Fujian and Taiwan in Qing Dynasty as reflected in genealogies.
     ChapterⅡexam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Fujian and Taiwan during Qing Dynasty. It consists of three sections: build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Fujian and Taiwan during Qing Dynasty; sources of educational funds in Fujian and Taiwan; roles of officials, elites and public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Fujian and Taiwan.
     ChapterⅢ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of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Fujian and Taiwan.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mutual promotion of edu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cultivating people into customs: education as way of social edification;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education as channel of social governance.
引文
[1]傅衣凌、杨国桢主编:《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1]陈支平:《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2]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3]郑振满:《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厦大史学》第一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4]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5]载《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
    [6]载《文史哲》2006年第4期。
    [7]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
    [8]汪毅夫:《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7年);《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闽台区域社会研究》(厦门:鹭江出版社,2004年)。
    [9]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0。
    [1]详见杜成宪等:《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刘海峰:《大陆的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述评》,《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20期(1996);吕妙芬:《对明清教育史研究的几点观察》,《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5期。
    [2]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
    [3]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吴宣德著:《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4]李国钓、王炳照总主编,马镛著:《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五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5]林丽月:《明代的国子监生》(台北市:私立东吴大学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78年)。
    [1]载《史学:传承与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市:台湾大学历史系,1998年),第263-290页。
    [2]吴智和:《明代的儒学教官》(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
    [3]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蔡嘉麟:《明代的卫学教育》(明史研究丛刊之三)(宜兰县:明史研究小组,2002年)。
    [5]载《师大月刊》第21期(1935)第42-102页、第25期(1936)第63-129页。
    [6]载《师大月刊》第21期(1935)第103-122页。
    [7]载《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8]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载《台湾研究》1999年第4期。
    [2]载《史学月刊》1993年第3期。
    [3]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4]陈剩勇:《清代社学与中国古代官办初等教育体制》,《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
    [5]盛朗西:《中国书院制度》(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
    [6]陈元晖编著:《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7]李国钧主编:《中国书院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8]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9](日)大久保英子:《明清时代书院の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1976年)。
    [10]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 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12 如赵所生、薛正兴主编:《中国历代书院志》(全十六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全三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 载林庆彰主编:《中国文化新论》(学术篇)(台北:联经,1991年)。
    [1]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2]张艺曦:《社群、家族与王学的乡里实践——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例》(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6年)。
    [3]高明士著:《唐代东亚教育圈的形成》(台北市:国立编译馆,1984年);《中国教育制度史论》(台北市:联经,1999年);《中国传统政治与教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03年);《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中国教育史》(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中国中古教育与学礼》(东亚文明研究丛书)(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高明士编:《东亚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东亚传统教育与法制研究(一):教育与政治社会》(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东亚传统教育与法制研究(二):唐律诸问题》(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东亚传统教育与学礼学规》(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一):家族家礼与教育》(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东亚传统家礼、教育与国法(二):家内秩序与国法》(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
    [1]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台北市:联经,1994年)。
    [2]Thomas H.C.Lee,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A History.Leiden:Brill,2000.
    [3]李弘祺主编:《中国教育史英文著作评介》(东亚文明研究丛书)(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
    [4]Evelyn S.Rawski,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9.
    [5]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6]参见酒井忠夫:《中国善书の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2000年);游子安:《劝化金箴——清代善书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7]吴宣德:《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曹运耕:《维新运动与两湖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李琳琦:《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马镛:《外力冲击与上海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张良才、修建军:《原始儒学与齐鲁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顾宏义:《教育政策与宋代两浙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8]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9]多洛肯:《明代福建进士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10]陈笃彬、苏黎明:《泉州古代教育》(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泉州古代书院》(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11 王日根、李弘祺主编:《闽南书院与教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12 连横撰:《台湾通史》(《台湾文献丛刊》第128种),卷11,《教育志》。
    13 王启宗:《台湾的书院》(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87年)。
    [1]载《台湾史研究》(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第104-141页。
    [2]载《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34期(2005年)。
    [3]载《台湾研究》2000年第2期。
    [4]载《福建学刊》1992年第4期。
    [5]载《教育科学》2007年第3期。
    [6]载《教育评论》2006年第6期。
    [7]黄新宪:《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8]载《教育评论》2000年第4期。
    [9]载《教育评论》1999年第2期。
    [1]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载尹章义:《台湾开发史研究》(台北市:联经,1989年),第527-583页。
    [3]参见邓和平:《教育社会学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Benjamin A.Elman and Alexander Woodside eds.,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1600-1900.Berkele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
    [5]Hsiang-kwang Liu,Education and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in Hui-chou,960-1800,Columbia University,Ph.D.dissertation,1996.
    [1]《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12辑《边臣与疆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John E.Herman,Amid the Clouds and Mist:China's Colonization of Guizhou,1200-1700.Published by th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and London,2007.
    [1]温春来著:《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313页。
    [2]丘良任、潘超、孙忠铨、丘进编:《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第七册,第469页。
    [3]丘良任、潘超、孙忠铨、丘进编:《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第七册,第464页。
    [1](明)黄仲韶纂:《八闽通志》,卷44,《学校》。
    [2]《清经世文编》,卷23,《吏政九》。
    [3](宋)曾丰:《缘督集》,卷17,《送缪帐干解任诣改秩序》。
    [4](宋)方大琮:《铁庵方公文集》,卷33,《永福辛卯劝农》。
    [1]参见陈明光:《试论两宋八闽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五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2]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市: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第202-204页。
    [3](元)吴澄:《吴文正集》,卷28,《送姜曼乡赴泉州路录事序》。
    [4]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市: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第230页。
    [1]参见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1页。
    [2]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
    [3](明)黄仲韶纂:《八闽通志》,卷45,《学校》。
    [1](宋)朱熹:《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7,《南剑州尤溪县学记》。
    [2]乾隆《武夷山志·序》。
    [3]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石井书院》。
    [4]《安海志》,卷6,《学校》。
    [1]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石井书院》。
    [2]淳熙《三山志》,卷40,《土俗类二》。
    [3]关于明代福建进士的人数,学术界有分歧。何炳棣根据李周望的《国朝历科进士题名碑初录》统计结果是2116名;刘海峰等据同治重刊的《福建通志》卷152《选举·明进士》统计,明代福建进士共2395名;多洛肯根据李周望的《国朝历科进士题名碑初录》和俞宪的《皇明进士登科考》以及各省的通志统计的结果是福建共取进士2417人。
    [1]参见林国平:《福建科举会馆的兴衰嬗变及其原因》,《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1992年第1期。
    [2]《明史》,卷69,《选举一》。
    [3](明)何乔远:《闽书》,卷33,《建置》。
    [4](明)黄仲韶纂:《八闽通志》,卷45,《学校》。
    [1]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府学》。
    [2](明)陆容:《菽园杂记》,卷6。
    [3](明)黄仲韶纂:《八闽通志》,卷45,《学校》。
    [1](清)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22,《明初学校贡举事宜记》。
    [2](明)叶春及:《石洞集》,卷7,《惠安政书九·社学篇》。
    [3]同治《福建通志》,卷64,《学校》。
    [4]乾隆《龙岩州志》,卷2,《规建志》。
    [5](明)黄仲韶纂:《八闽通志》,卷44,《学校》。
    [1](清)江日昇:《台湾外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卷6。
    [1]黄新宪:《明郑时期台湾的教育与科举》,《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1期;《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2]连横撰:《台湾通史》(《台湾文献丛刊》第128种),卷11,《教育志》。
    [3](清)江日昇:《台湾外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卷6。
    [1]参见连横撰:《台湾通史》(《台湾文献丛刊》第128种),卷3,《经营纪》。
    [2]参见赵建群:《试述清代闽台教育的一体化》,《台湾研究》2000年第2期;庄明水:《闽台教育的历史渊源》,《福建学刊》1992年第4期。
    [3]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117。
    [4]民国《新竹县志》,卷7,《教育志》。
    [5]吴增撰:《清福清县学教育省斋吴先生墓志铭》,载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6页。
    [1]参见刘殊芳:《从谱牒看清代闽南士子对台湾教育的影响》,《教育评论》2006年第6期。
    [2]《重修台湾省通志》卷6。
    [3]参见赵建群:《试述清代闽台教育的一体化》,《台湾研究》2000年第2期;庄明水:《闽台教育的历史渊源》,《福建学刊》1992年第4期。
    [4]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1页。
    [5]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4页。
    [6]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31页。
    [1]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34-135页。
    [2]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2、163页。
    [3]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8页。
    [4]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5页。
    [1]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0页。
    [2]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42页。
    [3]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51页。
    [4](清)熊学鹏:《重修府学崇圣祠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清)谢金銮:《台湾县学夫子庙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2]参见尹章义:《台湾←→福建←→京师——“科举社群”对于台湾开发以及台湾与大陆关系之影响》,《台湾开发史研究》(台北市:联经,1989年),第527-583页;王日根、李弘祺:《闽南书院与教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8页。
    [1]民国《重修台湾府志》,卷10,《艺文志·诸罗学文庙记》。
    [2]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20页。
    [1](清)怀荫布修,黄任、郭赓武纂:乾隆《泉州府志》,卷首,《重刻泉州府志序》,《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第22册,第1页。
    [2](清)怀荫布修,黄任、郭赓武纂:乾隆《泉州府志》,卷13,《学校一》,《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第22册,第267页。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12页。
    [2]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16页。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20-221页。
    [2]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23页。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34-235页。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42页。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50页。
    [2]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55页。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89页。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302页。
    [2]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316页。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342-343页。
    [2]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348-349页。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17页。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36页。
    [1]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县学》。
    [2]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60-261页。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311页。
    [1]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县学》。
    [2](清)熊学鹏:《重修府学崇圣祠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3](清)刘良璧撰:《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74种),卷11,《学校(书院、社学附)·引言》。
    [4](清)周元文纂辑:《重修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66种),卷2,《规制志·学校》。
    [1](清)王之麟:《重修台湾府学文庙新建明伦堂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2](清)陈瑸:《重修台湾府学文庙碑记》,庄金德编著:《清代台湾教育史料汇编》(台中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3年),第42-44页。
    [1](清)陈瑸:《新建朱文公祠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清)陈瑸:《新建文昌阁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李日煜:《重建府学大成殿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清)熊学鹏:《重修府学崇圣祠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2](清)褚禄:《重修府学文庙碑记》,庄金德编著:《清代台湾教育史料汇编》(台中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3),第50-51页。
    [1](清)杨开鼎:《重修府学文庙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觉罗四明:《新建朝天台暨文昌阁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蒋元枢:《重修台湾府孔子庙学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清)廖玉麟、张锦:《重修台湾府学明伦堂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2](清)杨廷理《重新文庙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清)遇昌、庆保:《重修府学文庙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2](清)温溶:《重修文庙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清)刘鸿翱:《台湾府学重修夫子庙并祭器乐器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26-227页。
    [1]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小山丛竹书院》。
    [2]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小山丛竹书院》。
    [3]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小山丛竹书院》。
    [4]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20页;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温陵书院》。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52-253页。
    [1](清)冯国柄:《重修清源书院经费碑记》,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清源书院》。
    [2]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64-265页。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66-267页。
    [2]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梅石书院》。
    [3]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315-316页。
    [1]道光《晋江县志》,卷14,《学校志·石井书院》。
    [2](清)杨二酉:《海东书院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觉罗四明:《改建海东书院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2](清)蒋允焄:《改建海东书院碑记》,谢金銮撰:《续修台湾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0种),卷7。
    [1](清)孔昭虔:《重修海东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清)觉罗四明:《新建崇文书院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2](清)李倓:《改建玉峰书院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杨廷璋:《明志书院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邓传安:《修建北斗螺青书院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2](清)曾作霖:《新建南投蓝田书院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曾作霖:《重修蓝田书院碑记》,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document ink detail.hpg&subject_name=%e8%87%ba%e7%81%a3%e7%a2%91%e7%a2%a3%e6%8b%93%e7%89%87&subject_url=document_ink_category.hpg&p roject_id=twrb&dtd_id=12&xml_id=0000157466。
    [1](清)陈瑸:《台湾府学鰎港学田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53-254页。
    [1](清)丁日健辑:《治台必告录》(《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卷5。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91页。
    [2]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48-249页。
    [1]《重修府县两学捐资监督姓氏碑》,庄金德编著:《清代台湾教育史料汇编》(台中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3年),第55-56页。
    [1](清)觉罗四明:《新建崇文书院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2](清)廖玉麟、张锦:《重修台湾府学明伦堂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清)杨廷理《重新文庙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重修府学文庙闽籍题捐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重修府学文庙粤籍题捐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清会典台湾事例》(《台湾文献丛刊》第226种),《礼部上·学校·各省书院》。
    [2]《鳌江范氏家谱·族规·设义学》,陈支平主编:《台湾文献汇刊》(北京:九州出版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第三辑第一册,第30-31页。
    [1](清)洪承畴:《重修泉郡学宫记略》,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12页。
    [2](清)蒋毓英:《重修泉郡学宫记》,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20-221页。
    [1](清)李光地:《重修泉郡学宫记》,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34-235页。
    [2](清)蔡大受:《重修泉州府学大成殿记》,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42页。
    [3](清)彭峨:《重修泉州府学记》,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50页。
    [4](清)王杰:《重修泉郡文庙碑记》,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89页。
    [5](清)黄岳牧:《修造泉郡文庙礼器碑记》,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55页。
    [6](清)王之麟:《重修台湾府学文庙新建明伦堂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7](清)熊学鹏:《重修府学崇圣祠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清)褚禄:《重修府学文庙碑记》,庄金德编著:《清代台湾教育史料汇编》(台中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3),第50-51页。
    [2](清)杨开鼎:《重修府学文庙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3](清)蒋元枢:《重修台湾府孔子庙学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4](清)廖玉麟、张锦:《重修台湾府学明伦堂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5](清)杨廷理《重新文庙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6](清)温溶:《重修文庙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清)杨二酉:《海东书院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2](清)觉罗四明:《改建海东书院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3](清)孔昭虔:《重修海东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4](清)黄昌遇:《重修晋江县—峰书院碑记》,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64-265页。
    [5](清)周学曾:《梅石书院碑记》,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315-316页。
    [1]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12页。
    [2]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16页。
    [3]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61-262页。
    [1](清)王之麟:《重修台湾府学文庙新建明伦堂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2](清)王梦说:《重修晋江县学宫记略》,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第236页。
    [1]《重修彰化县学题捐碑》,《台湾中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151种)。
    [2](清)廖玉麟、张锦:《重修台湾府学明伦堂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清会典台湾事例》(《台湾文献丛刊》第226种),《户部·疆理·福建台湾》。
    [2](清)王之麟:《重修台湾府学文庙新建明伦堂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3](清)觉罗四明:《新建朝天台暨文昌阁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4](清)觉罗四明:《新建崇文书院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陈瑸:《台邑明伦堂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陈瑸:《重修台湾县学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2](清)黄叔璥:《重修台湾县学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施士岳:《重建凤山县庙学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富鹏业:《重修凤山县文庙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范咸:《新建凤山县学明伦堂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重修凤山县学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蔡世远:《重修诸罗县学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张世珍:《重修彰化县学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杨桂森:《彰化县圣庙礼乐器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杨桂森:《建彰化县学明伦堂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2](清)吴春兰:《重修彰化县学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黄开基:《重修彰化县学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清)傅端铨:《重修彰化县学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2](清)吴性诚:《捐建淡水学文庙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1]《纂图互注礼记》(四部丛刊初编,经部),卷11,《学记》。
    [2](明)王守仁撰:《王文成公全书》(四部丛刊初编,集部),卷18,别录十,《批立社学师耆老名呈》(嘉靖七年正月)。
    [3](清)熊学鹏撰:《重修府学崇圣祠记》,庄金德编著:《清代台湾教育史料汇编》,第49页。
    [4]庄金德编著:《清代台湾教育史料汇编》(台中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3)。
    [5]《御制训饬士子文》,(清)刘良璧撰:《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74种),卷首,《圣谟》。
    [1]《谕正士习》,(清)刘良璧撰:《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74种),卷首,《圣谟》。
    [1]《钦颁太学训饬士子文》,(清)余文仪撰:《续修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21种),卷7,《典礼·乡约》。
    [1](清)刘良璧撰:《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台湾文献丛刊》第74种),卷15,《名宦(宦迹附)·陈瑸》。
    [2](清)蔡世远:《重修诸罗县学碑记》,《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3]庄金德编著:《清代台湾教育史料汇编》(台中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3),第844-846页。
    [1](清)丁曰健辑:《治台必告录》(《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卷2。
    [2](清)丁曰健辑:《治台必告录》(《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卷1。
    [1]洪安全主编:《清宫宫中档奏折台湾史料》(国立故宫博物院院藏清代台湾文献丛编)(台北市:故宫博物院,2001),第1册,第407-421页。
    [1]《严禁冒籍应考条例碑记》,《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第218种)。
    [1]连横撰:《台湾通史》(《台湾文献丛刊》第128种),卷11,《教育志》。
    [2]国学文献馆主编:《台湾研究资料汇编·第一辑》(台北市:联经,1993年),第21册,第8759-8760页。
    [3](清)丁曰健辑:《治台必告录》(《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卷5。
    [1]丘良任、潘超、孙忠铨、丘进编:《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第七册,第477页。
    [1][明]何乔远编撰:《闽书》(八闽文献丛刊)(全五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1995年。
    [2][明]黄仲昭纂修:《[弘治]八闽通志》(上、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地理类)33、34,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
    [3][明]黄仲昭纂修:《[弘治]八闽通志》(福建地方志丛刊)(上、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1991年。
    [4][清]金鋐、郑开极纂修:《[康熙]福建通志》(上、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地理类)34、35,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
    [5][清]陈寿祺等撰:《[同治]福建通志》(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市: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
    [6][清]怀荫布修,黄任、郭赓武纂:《[乾隆]泉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第22、23、24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7][清]胡之鋘修,周学曾等纂:《[道光]晋江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第25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8][清]周学曾纂修,晋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道光]晋江县志》(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9][明]叶春及撰:《惠安政书》(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清]陈瑸撰:《陈清端文集》,清同治六年粤东省城富文斋刻本。
    [11]《泉州名宦乡贤汇姓录》,清刻本。
    [12]《台湾赐进士林朝英行状》,清刻本。
    [13]《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福建省乡试录》,清刻本。
    [14]北京图书馆编,张志清、徐蜀主编:《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闽粤侨乡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
    [15]陈支平主编:《台湾文献汇刊》,北京:九州出版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国学文献馆主编:《台湾研究资料汇编·第—辑》,台北市:联经,1993年。
    [17]黄哲永、吴福助主编:《全台文》,台中:文听阁图书有限公司,2007年。
    [18]王春瑜编:《中国稀见史料·第一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王戎笙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六卷(清),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0]王天有主编:《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五卷(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1]庄金德编著:《清代台湾教育史料汇编》(全三册),台中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3年。
    [22]《明代登科录汇编》第12册(明代史籍汇刊10),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1969年。
    [23]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全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4]魏秀梅编:《清季职官表(附人物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5),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2002年再版]。
    [25]何丙仲编著:《厦门碑志汇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26]林衡道监修,黄耀东编:《明清台湾碑碣选集》,南投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80年[1994年再版]。
    [27]郑振满、丁荷生编纂:《福建宗教碑铭汇编·泉州府分册》(全三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28]洪安全主编:《清宫宫中档奏折台湾史料》(国立故宫博物院院藏清代台湾文献丛编),台北市:国立故宫博物院,2001年。
    [29]庄为玑、王连茂编:《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30]丘良任、潘超、孙忠铨、丘进编:《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
    [31]陈宝良著:《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社科学术文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2]陈昭瑛著:《台湾儒学:起源、发展与转化》(台湾研究系列),台北市:正中书局,2000年。
    [33]陈雯怡著:《由官学到书院——从制度与理念的互动看宋代教育的演变》(联经学术丛书),台北市:联经,2004年。
    [34]陈其南:《台湾的传统中国社会》,台北: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87年。
    [35]戴炎辉著:《清代台湾之乡治》(台湾研究丛刊),台北市:联经,1979年。
    [36]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教育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
    [37]高明士著:《中国教育制度史论》,台北市:联经,1999年。
    [38]高明士编:《东亚传统教育与学礼学规》(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9]顾宏义:《教育政策与宋代两浙教育》(区域教育的历史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40]胡务著:《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41]黄富三著:《台湾水田化运动先驱——施世榜家族史》,南投市:国史馆台湾文献馆,2006年。
    [42]黄书光主编:《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43]黄新宪著:《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44]李弘祺编:《中国教育史英文著作评介》(东亚文明研究丛书44),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
    [45]李琳琦:《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区域教育的历史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46]林国平主编:《文化台湾》,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
    [47]林拓著:《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48]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建思想文化史丛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49]吕妙芬著:《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87),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50]潘朝阳著:《明清台湾儒学论》(台湾研究丛书),台北市: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
    [51]申万里著:《元代教育研究》(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52]汪毅夫著:《闽台区域社会研究》,厦门:鹭江出版社,2004年。
    [53]王德昭著:《清代科举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54]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区域教育的历史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55]王凤喈著:《中国教育史大纲》(北京师范大学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
    [56]王日根著:《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南强史学丛书),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57]王日根、李弘祺主编:《闽南书院与教育》(闽南文化丛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58]王世庆著:《台湾史料论文集》下册(台湾文化系列29),台北县板桥市:稻乡,2004.年。
    [59]王豫生主编:《福建教育史》(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
    [60]温春来著:《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历史·田野丛书),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61]吴丽珠著:《〈四库全书〉收录台湾文史资料之研究》,台北市:秀威资讯科技,2004年[2006年再刷]。
    [62]吴宣德:《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论》(区域教育的历史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63]萧启庆著:《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4]萧启庆著:《元代的族群文化与科举》(联经学术丛书),台北市:联经,2008年。
    [65]许雪姬著:《北京的辫子:清代台湾的官僚体系》,台北市:自立晚报社,1993年。
    [66]严耕望著:《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台北市:联经,1991年。
    [67]杨国桢著:《闽在海中——追寻福建海洋发展史》(“海洋与中国”丛书),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
    [68]杨熙:《清代台湾:政策与社会变迁》,台北市:天工书局,1985年。
    [69]尹章义著:《台湾开发史研究》(台湾研究丛刊),台北市:联经,1989年。
    [70]尹章义著:《张士箱家族移民发展史——清初闽南士族移民台湾之一个案研究(1702—1983)》,南投市:台湾省文献委员会,2001年。
    [71]张艺曦:《社群、家族与王学的乡里实践——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两县为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29),台北市: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6年。
    [72]郑贞文撰:《闽贤事略初稿》,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73]周愚文著:《宋代的州县学》(人文社会科学丛书),台北市:国立编译馆,1996年。
    [74]周愚文著:《中国教育史纲》(教育学丛书02),台北县新店市:正中书局,2001年。
    [75]朱鸿林著:《中国近世儒学实质的思辨与习学》(思想史丛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6]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77]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译:《清代地方政府》(法学研究生精读书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78][日]井上徹著,钱杭译:《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从宗法主义角度所作的分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6月。
    [79]刘翠溶、石守谦主编:《经济史、都市文化与物质文化》(中央研究院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组),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2年。
    [80]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品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近世家族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会议论文集之五),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年。
    [81]黄丽生:《清代边区儒学的发展与特质:台湾书院与内蒙古书院的比较》,《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34期[2005年12月],页97-136。
    [82]刘祥光:《中国近世地方教育的发展——徽州文人、塾师与初级教育(1100-180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8期[1997年12月],页1-45。
    [83]邱仲麟:《敬老适所以贱老——明代乡饮酒礼的变迁及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1分[2005年3月],页1-79。
    [84]孙国栋:《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唐宋之际社会转变研究之一》,《新亚学报》第4卷第1期[1959年8月],页211-304。
    [85]严耕望:《战国学术地理与人才分布》,《新亚书院学术年刊》第18期[1976年9月],页1-27。
    [86][日]大久保英子著:《明清时代书院の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1976年。
    [87][日]多贺秋五郎著:《宗谱の研究(资料篇)》,东京:东洋文库,1960年。
    [88][日]多贺秋五郎著:《中国宗谱の研究》(上、下),东京:日本学术振兴会,1981、1982年。
    [89][日]和田正广著:《明清官僚制の研究》(汲古丛书38),东京:汲古书院,2002年。
    [90][日]酒井忠夫著:《中国善书の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1960年(1977年第二刷)。
    [91][日]酒井忠夫著:《[增补]中国善书の研究》(下)(酒井忠夫著作集2),东京:国书刊行会,2000年。
    [92][日]林友春编:《近世中国教育史研究:その文教政策と庶民教育》,东京:国土社,1958年。
    [93][日]森田宪司著:《元代知识人と地域社会》(汲古丛书53),东京:汲古书院,2004年。
    [94]Benjamin A.Elman(艾尔曼)and Alexander Woodside(伍思德)eds.,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1600-1900.Berkele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
    [95]Benjamin A.Elman(艾尔曼),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96]Denis Twitchett(杜希德)and Frederick W.Mote(牟复礼)eds.,The Cambirdge History of China,Vol.8:The Ming Dynasty,1368-1644,Part 2.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97]Iona D.Man-Cheong(文朵莲),The Class of 1761:Examinations,State,and Elite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98]Ping-ti Ho(何炳棣),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1368-1911.(《明清社会史论》)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Second printing,1967].
    [99]Robert M.Marsh,The Mandarins:The Circulation of Elites in China,1600-1900.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1.
    [100]Robert P.Hymes(韩明士),Statesmen and Gentlemen:The Elite of Fu-chou,Chiang-hsi,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101]Thomas H.C.Lee(李弘祺),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a:A History.Leiden:Brill,2000.
    [102]Wm.Theodore de Bary(狄百瑞)and John W.Chaffee(贾志扬)eds.,Neo-Confucian Education:The Formative Stage.Berkeley,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103]WillardJ.Peterson(裴德生)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ol.9,Part One:The Ch' ing Empire to 180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04]William T.Rowe(罗威廉),Saving the World:Chen Hongmou and Elite Consciousness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05]Alexander Woodside(伍思德),Some Mid-Qing Theorists of Popular Schools:Their Innovations,Inhibitions,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Poor.Modern China,Vol.9,No.1(Jan.,1983),3-35.
    [106]蔡渊洯:《清代台湾的社会领导阶层(1684—1895)》,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80年。
    [107]简蕙莹:《明代的儒学制度——浙闽粤地方教育体制的发展》,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
    [108]王一樵:《从“吾闽有学”到“吾学在闽”:十五至十八世纪福建朱子学思想系谱的形成及实践》,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09]Hsiang-kwang Liu(刘祥光),Education and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in Hui-chou,960-1800.Columbia University,Ph.D.dissertation,1996.
    [110]Linda Ann Walton(万安玲),Education,Social Change,and Neo-Confucianism in Sung-Yuan China:Academies and the Local Elite in Ming Prefecture(Ningpo).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Ph.D.dissertation,1978.
    [111]Wenyi Chen(陈雯怡),Networks,Communities,and Identities:On the Discursive Practices of Yuan Literati.Harvard University,Ph.D.dissertation,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