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图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西游记》小说以宗教为背景,叙述三位徒弟保护唐僧不畏艰难西天取经的故事。小说问世之前,有玄奘、辩机著《大唐西域记》,记录法师西行求法,又有玄奘弟子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更加生动地记述了了法师西行的种种经历,南宋刊刻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将神魔成分大量加入故事内容,此后又有《唐三藏西天取经》、《西游记平话》、《西游记杂剧》等作品陆续问世。与此同时,唐僧取经图像也出现在寺观壁画、彩塑、石窟艺术中,从现存最早的“唐僧取经图”到清代寺院中的绘有《西游记》故事情节的唐僧取经壁画,图像与故事内容演变相呼应。本文拟从现存图像出发,从西夏“唐僧取经图”入手,逐一分析、考证已发现的唐僧取经图像,试图勾勒出一条唐僧取经图像自身的演变轨迹,并通过对取经图像的对比分析,探讨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传播路线。
     第一章研究对象为西夏敦煌石窟内的“唐僧取经图”,分析图像本身的特征,并作横向比较,讨论“唐僧取经图”出现在西夏《水月观音》壁画中的原因。
     第二章重点分析元代至元末明初这一时期的唐僧取经图像,包括杭州飞来峰高僧取经组雕,山西稷山青龙寺大雄宝殿唐僧取经拱眼壁画及甘谷华盖寺三眼窟释迦洞唐僧取经图及唐僧取经归来图等作品。对飞来峰的第47龛人物身份进行推证,推测其雕凿时间,分析青龙寺、华盖寺唐僧取经壁画人物特征,求证其绘制时间,结合前辈学者对《唐僧取经图册》内容的研究,从整体上对元代至元末明初时期唐僧取经图像内容的演变进行分析,并将之与西夏“唐僧取经图”相比较,分析其变化与发展,力图揭示取经图像从西北到中原、江南地区的传播及相互联系。
     第三章分析讨论河西地区三座寺窟中的唐僧取经壁画,笔者发现其内容与明末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板刻插图极为相似。在具体分析三座寺窟唐僧取经壁画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推测其绘制时间,其中民乐童子寺与天祝东大寺的唐僧取经壁画尚无人研究,论文将这三座寺窟视为江南地区唐僧取经图像传入西北的证据,推测其存在自东南向西北逆向传播的路线。
     第四章讨论清代晚期的唐僧取经图像,包括甘肃庄浪红崖寺、红城感恩寺、敦煌市西云观和敦煌莫高窟上寺内的唐僧取经壁画、彩塑。这四处寺窟的唐僧取经图像尚无前人分析考证,笔者对其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从其绘制的《西游记》情节认为清代晚期唐僧取经图像注重对情节内容的表现,继续受到小说影响,同时佛教目的与意义逐渐被世俗化和大众化了。
     笔者在分析、论述现存于寺窟中的唐僧取经图像内容的基础上,从总体上观察其图像演变规律。综合比较各个时期不同唐僧取经图像,笔者认为西夏至元代时期存在西北至中原、江南的唐僧取经图像传播路线,并在经历了明朝中期及晚期小说《西游记》的酝酿与成书后,于明清时期呈现出由江南向西北反向传播的路线。
Journey to the West tells the story of Tangseng's adventurous pilgrimage to India for Buddhist scriptures with the protection of his three disciples. Before the novel came into being, Record of Travels to Western Lands(《大唐西域记》)by Xuanzang(玄奘)and Bianji(辩机)recorded Xuanzang's pilgrimage westward, and Biography of Tripitaka Master(《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by Xuanzang's disciple described vividly his adventure; later, Poetry of Tripitaka Master's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s(《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printed during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volved magic elements, and works such as Tripitaka Master's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s(《唐三藏西天取经》),Pinghua of 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平话》),Drama of Journey to the West(《西游记杂剧》)followed. At the same time, the images of Tangseng's pilgrimage appeared in murals, sculptures of temples and grottoes, evolved from the extant earliest Image of Tangseng's Pilgrimage to the mural of Tangseng's Pilgrimage indicating the plot of Journey to the West in Qing Dynasty's temple, which responded to the evolvement of the story. Based on the extant images,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from the Image of Tangseng's Pilgrimage made during Western Xia, analyzes images of this topic one by one, tries to figure out the evolvement of Image of Tangseng's Pilgrimage, and study the various communicating routes over time by comparing these images.
     The first chapter studies the Image of Tangseng's Pilgrimage of Western Xia found in Dunhuang(敦煌)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 of the image and comparing with those of the same time, the reason why the image appeared in the mural of Water-moon Guanyin is discussed.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images of this topic made during Yuan Dynasty and the Early Ming Dynasty, which include the group sculptures at Feilai Mount, Hangzhou(杭州飞来峰),the mural at Qinglong Temple, Jishan, Shanxi(山西稷山青龙寺),and the images in Huagai Temple, Gangu((甘谷华盖寺),etc.. In this chapter, the identities of statues and creation time of Niche No.47, Feilai Mount are researched; the figures'characters and creation time of murals of Qinglong Temple and Huagai Temple are analyzed; with the preceding researches on《唐僧取经图册》for reference, the evolvement of contents of the images during this period is studied on the whole; furthermor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image of Western Xia, this chapter tries to discover the images'transmission from Northwest China to Central Plains and South of the River.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images from two temples and a grotto in Hexi Area. Their contents are very similar to the illustration in Li Zhuowu's Review on Journey to the West(《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printed during the Late Ming Dynasty. Time of these murals is speculated, either. Among the murals, those in Tongzi Temple, Minle(民乐童子寺)and Dongda Temple, Tianzhu(天祝东大寺)have never been studied. This research regards the murals in the three spots as the evidence of the image of Tangseng's pilgrimage communicating from South of the River to Northwest China, speculates a reversed transmission route.
     The fourth chapter studies the images of Late Qing Dynasty, which include murals and sculptures in Hongya Temple, Zhuanglang(庄浪红崖寺), Ganeng Temple, Hongcheng(红城感恩寺),Xiyun Taoist Temple, Dunhuang(敦煌市西云观)and Upper Temple of Mogao Grotto, Dunhuang(敦煌莫高窟上寺)No researches on the images of Tangseng's pilgrimage on these spots have ever been done. And this chapter briefly analyzes their contents, and based on the plots from Journey to the West presented in the murals, infers that the images of Late Qing Dynasty emphasize the story, they are influenced by the novel, and the Buddhist meaning is replaced by secular meaning.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extant images of Tangseng's pilgrim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emples and grottoes, explores how the images evolved. By comparing images over time, the conclusion is reached that the image transmitted from Northwest China toward Central Plains and Side of the River during the period from Western Xia to Yuan Dynasty, while transmitted backwards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fter Journey to the West came into being in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引文
1 张柏主编,曹凯本册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1 郑怡楠撰,《瓜州石窟群唐玄奘取经图研究》,载《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4期,第96页。
    1 李安纲撰,《从唐僧取经壁画看<西游记>故事的演变》,载《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
    2 杨国学撰,《河西走廊三处取经图画与<西游记>故事演变的关系》,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 杨国学撰,《安西东千佛洞取经壁画新探》,载《南亚研究》,2002年第2期。
    1 谢生保,《敦煌壁画与<西游记>创作》,载《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1期。
    2 王泽庆、王茵撰,《青龙寺壁画中的唐僧取经图》,载《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3 冯振国撰,《张掖大佛寺西游记故事壁画艺术手法浅析》,载《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4 其理由有:其一,“据苏兴先生编撰的《吴承恩年谱》及《吴承恩小传》记述,吴承恩一生未去过张掖,不可能见到大佛寺壁画,无可能将壁画所表现的细节写进他的小说。其二,西游记人物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西游记》成书,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故事内容广泛流传,同时借助戏曲形式的演绎而家喻户晓,故有了张掖大佛寺西游记故事壁画中的形象及故事情节与《西游记》小说如一辙的状貌。
    5 蔡铁鹰撰,《张掖大佛寺取经壁画应是<西游记>的衍生物》,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6 王锐撰,《张掖大佛寺取经壁画的创作时间推证》,载《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 曹炳建、黄霖撰,《<唐僧取经图册>探考》,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2 郑怡楠撰,《瓜州石窟群唐玄奘取经图研究》,载《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4期。
    3 赖天兵撰,《关于飞来峰高僧取经浮雕几个问题的思考》,载《杭州文博》,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八辑。
    4 论文此处论述与劳伯敏先生观点有异,参见《飞来峰造像若士问题的探讨》,载《文物》,1986年第1期。
    5 苏兴撰,《谈<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的板刻》,载《文献》,1986年第1期。
    1 苏兴、苏铁戈、苏壮歌撰,《记味潜斋石印本<新说西游记图像>——附记<古本小说集成>本<新说西游记>》,载《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
    2 Meir Shahar Source, "The Lingyin Si Monkey Disciples and The Origins of Sun Wukong",(灵隐寺猴子弟子与孙悟空原型),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52,No.1(Jun.,1992),pp.193-224.
    3 Rob Campany, " Demons, Gods, and Pilgrims:The Demonology of the Hsi-yu Chi "(神明、妖魔和求法僧:小说<西游记>中的神鬼信仰),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7, No.1/2 (Jul., 1985), pp.95-115.
    4 Wu Hung, "The Earliest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s of Ape Tales: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Early Chinese Narrative Art and Literature",(白猿传说早期形象化表现:对中国早期叙事艺术与文学的跨学科的研究)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73, Livr.1/3 (1987), pp.86-112.
    1 概括性内容参考[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一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其著作具体价值见该书《玄奘与<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前言》一文中第120-138页《关于<大唐西域记>》一段。
    2 [唐]慧立、彦惊著,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正文前《说明》,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页。
    1 [唐]慧立、彦惊著,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4-15页。
    2 同上,第17页。
    3 李时人、蔡镜浩校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附录一《王国维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5页。
    4 李时人、蔡镜浩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辨》,原刊《徐州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见梅新林、崔小敬主编,《20世纪<西游记>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231页。张锦池著,《西游记考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5 蔡铁鹰先生认为由于《西游记》研究的进展,尤其是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视为唐代作品的研究成果及敦煌榆林窟取经壁画的发现,使得研究者相信取经故事并不是突然或偶然出现的,而应该有一条始自唐代初年甚至是玄奘取经归程时,由西域延绵而来的贯穿线索,《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只是取经故事的一次结集。见蔡铁鹰编,《西游记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73页。
    1 李时人、蔡镜浩校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页。
    2 蔡铁鹰编,《西游记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0页。刘荫柏先生引明天顺六年程宗刻本《欧阳文忠公全集》与此段略有异:“甲申,与君玉饮寿宁寺……尽朽墁之……”,见刘荫柏编,《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页。
    3 见曹炳建撰,《新发现的<西游记>资料及其解读》,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32页。另见樊锦诗撰,《玄奘译经和敦煌壁画》,载《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第11页。原文为:“据载,宋董逌就曾撰《书玄奘取经图》的文字,虽然图本身今已不存,但却告诉我们当时描绘玄奘之类的取经僧的图画作品已经流传于世了。”
    4 见曹炳建撰,《新发现的<西游记>资料及其解读》,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32页。
    1 樊锦诗女士在文章《玄奘译经和敦煌壁画》结尾处有言,在敦煌莫高窟发现有6幅“画面为身背经箧,手拄胡杖,作正在行走状的胡僧形象”及藏经洞内12幅,这些作品的榜题和一些画面特征,特别是僧人右侧的虎的形象与相关的文字材料不符,故关于其定名存在着不同的说法。秋山光和先生在其《敦煌画中的“伴虎行脚僧”的考察——以伯希和收集品中的二例为中心》一文中,提到了散见于法国、英国、韩国和日本的共计7件同一题材的绘画作品,他把它们与几乎同时代的日本镰仓时代的《玄奘三藏像》相对比后认为,其中大部分描绘的当是玄奘三藏。见樊锦诗撰,《玄奘译经和敦煌壁画》,载《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第11-12页。有关伏虎罗汉、行脚僧、宝胜如来与达摩多罗形象研究还可参见谢继胜撰,《伏虎罗汉、行脚僧、宝胜如来与达摩多罗-11至13世纪中国多民族美术关系史个案分析》,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1期,和李翎撰,《玄奘大师像与相关行脚僧图像解析》,载《法音》,2011年第1期。
    2 李时人先生对“行者”的说明为:“行者,《释氏要览》卷上:‘经中多呼修行人为行者。’而一般俗称在佛教寺院服杂役而没有剃发出家者为行者,也有称行脚参禅或乞食之僧为行者者。此处因猴王自动皈依,未经剃度即参与西行求法,故称之为‘行者’。”见李时人、蔡镜浩校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中《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校注一,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4页。
    3 张宝玺撰,《莫高窟周围中小石窟调查与研究》,载段文杰等编,《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考古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1 王惠民整理,《安西东千佛洞内容总录》,载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页。
    2 参见张先堂撰,《瓜州东千佛洞第2窟供养人身份新探》,载《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4期。
    1 也可能是“高鼻履”,“……还出现高鼻履,因前头隆起而得名。是一种僧人穿的鞋,也可僧俗通用……”,晚唐时期莫高窟第17窟床座下绘有一双,见谭蝉雪主编,《敦煌石窟全集24·服饰画卷》,图版156及解释,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69页。段文杰先生认为是“方头履”,见段文杰撰,《玄奘取经图研究》,载段文杰等编,《1990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艺术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2 与榆林窟第二十九窟南壁西侧下方西夏女供养人衣着略有相似,其为“……右衽、窄袖、左右开禊的衣锦袍……”,见黄能馥、陈娟娟编著,《中国服装史》,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亦与敦煌莫高窟二二○窟甬道北壁,翟奉达等供养像中人物开禊长袍相似。见段文杰、樊锦诗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9·敦煌五代宋》,图版二八,第30页,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段文杰先生形容为“武士衩衣”,见段文杰撰,《玄奘取经图研究》,载段文杰等编,《1990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艺术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3 “它也是裳的一种,又称蔽膝,商周时期的芾一般用熟皮制作,制成条状,上窄而下宽,底部呈弧线形,外表涂漆,并绘有图纹,使用时系佩在革带之上,遮挡于腹,下垂至膝。芾的颜色和花纹根据身份不同而有差异……秦汉以后的蔽膝,除了用皮革制作外,还有用布帛制成的,为帝王公卿祭祀朝会例用。公元1110年宋徽宗时,朝廷改革蔽膝制度,去掉了蔽膝上的山、龙、火纹。但在元明时期又恢复使用了。蔽膝虽用于贵族礼服,但士庶之家的妇女日常劳作也可着之,尤其在汉魏时期的妇女中更是流行。但这种蔽膝和贵族祭祀朝会所用的蔽膝并不是同一种东西。实际上士庶妇女所用的蔽膝只是一种大幅方巾,其形制和围裳相似,但只有前片,没有后片,下长大多至膝。当时士庶妇女佩系蔽膝,并非为了保留古制,也不是以此为饰,而是从便于劳动,避免弄脏衣服等实用角度作出的考虑。见高春明著,《中国历代服饰艺术》,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123页。
    4 “……右手似乎在额前搭个凉棚,作一旁遥观圣容之状……”见段文杰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10·敦煌西夏元》,《图版目录》,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
    1 亦称为行滕,见谭蝉雪主编,《敦煌石窟全集24·服饰画卷》,图版215及解释,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224页。图版215为榆林窟第二十九窟南壁东侧上方西夏小童。
    2 段文杰先生认为是“手持金环锡杖”。见段文杰撰,《玄奘取经图研究》,载段文杰等编,《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艺术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3 原认为有四处,后经考证认为榆林窟第29窟壁画《水月观音图》中并没有唐僧取经图,见刘玉权撰,《榆林窟第29窟水月观音图部分内容新析》,载《敦煌研究》,2009年第2期。
    4 霍熙亮整理,《安西榆林窟内容总录》,载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204页。
    5 段文杰先生认为玄奘内着大袖襦裙。见段文杰撰,《玄奘取经图研究》,载段文杰等编,《1990年敦煌学国 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艺术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1 与榆林窟第二窟男供养人中西夏武官绅带相似,“……腰有腰袱(捍腰)、绅带两端前垂……”黄能馥、陈娟娟编著,《中国服装史》,第242页。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年版。榆林窟第二十九窟主室南壁东侧上方男供养人像亦有画腰束长带,下垂及地。图片参见段文杰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10·敦煌西夏元》,图版八三、八六,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66、68页。
    2 此处与榆林窟第二十九窟北壁西侧水月观音图下方背负细口大腹式物具的朝圣者衣袍下摆略有相似。“在两位主人之间的一侧,一形体稍小的侍从,头也作英雄结,身着窄袖衫,前后襟横缠于腰间,下着小口裤,足登麻鞋,背负细口大腹式物具,应是水罐或水囊之类,路旁放有一只大旅行袋,紧束袋口。”见刘玉权撰,《榆林窟第29窟水月观音图部分内容新析》,载《敦煌研究》,2009年第2期,第2页。
    3 霍熙亮整理,《安西榆林窟内容总录》,载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204页。
    1 段文杰撰,《榆林窟的壁画艺术》,载《安西榆林窟》,图版11,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页。
    2 段文杰先生认为是着襦袴披裂裟。见段文杰撰,《玄奘取经图研究》,载段文杰等编,《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艺术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 由于袖口边颜色与衣领翻开颜色相同,故推测也可能是将袖子挽起而露小臂于外。另短袖服古代称“半臂”,主要为妇女所穿,唐代后男子也喜穿,宋代赵估作《文会图》中即有穿交领半臂的士人。见高春明著,《中国历代服饰艺术》,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107页。
    2 从人物背后青色衣襟长度看,此长袍长度可能仅及人物膝部。腰部或佩有蔽膝。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裤子的盛行时期。这个使其的士庶百姓受北方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影响,颇喜穿着长裤。裤的款式相当宽松,尤其是两只裤管大多做得十分肥大,因形得名,俗称大口裤……这种裤子因裤管松散,不便活动,人们特以布带缠缚膝下,这样在趋走跨骑时比较便捷。”因此行者膝上的绳带很可能是为避免裤子松垮而系。河南偃师首阳山出土的北魏时期彩绘陶俑膝部也见有此布带。见高春明著,《中国历代服饰艺术》,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129页。
    4 也可能是“线鞋”,“以极细的麻线编织而成……辽金元时期的男子也常穿线鞋,尤以奴仆侍卫为多用。见高春明著,《中国历代服饰艺术》,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页。
    1 张宝玺先生认为他们身前升起的这道虚光“正是北宋业已流行的文学作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所描写的情景:猴行者伴护玄奘在虚白光中礼敬菩萨影相。”见张宝玺撰,《东千佛洞西夏石窟艺术》,载《文物》,1992年第2期,第88页。
    1 参见段文杰撰《玄奘取经图研究》,载段文杰等编,《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艺术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2 此先笔者曾认为东千佛洞第二窟南壁行者着右衽交领长衫,但仔细观之认为可见石绿色墨迹,在领口处画两道半圆,应为圆领,且从领口看,或着有衬领或衬衣。
    1 可参见段文杰先生《玄奘取经图研究》一文中绘安西榆林窟第三窟东壁北侧十一面千手观音变中玄奘取经图的猴行者线图。见段文杰等编,《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艺术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2 笔者所见前辈学者关于水月观音论述主要为王惠民撰《敦煌水月观音像》,《敦煌写本<水月观音经>研究》,刘玉权撰《本所藏图解本西夏文_观音经_版画初探》,孙修身、孙晓岗撰《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等篇,均载于《敦煌研究》,另有中央美术学院李开福硕士论文《水月观音造像研究》。
    1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8,见《大正藏》,卷10,第366页。
    2 见王惠民撰,《敦煌水月观音像》,载《敦煌研究》,1987年第1期,第35页。但周昉水月观音作品未流传于世,故暂不能知其所绘形象何如。
    3 王惠民撰,《敦煌写本<水月观音经>研究》附录,载《敦煌研究》,1992年第3期,第98页。
    1 王惠民撰,《敦煌写本<水月观音经>研究》,载《敦煌研究》,1992年第3期,第93-94页。
    2 同上,第94-97页。
    3 [唐]张彦远著,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页。原文:“周昉,字景玄,官至宣州长史。初效张萱画,后则小异,颇极风姿。全法衣冠,不近闾里,衣裳劲简,彩色柔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俞剑华先生对“水月”作的注释为:“水月——水月观音为三十三观音像之一,坐水边观水中月。”
    4 见[唐]张彦远著,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80、87页。俞剑华先生在注释中说“水月观自在菩萨——即水月观音,为周昉所创,作观水中月的形象,为三十三观音像之一。掩障——屏风之类。”
    1 黄休复纂,《益州名画录》,见于安澜编,《画史丛书(第四册)》,第2-3页,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2 黄休复纂,《益州名画录》,见于安澜编,《画史从书(第四册)》,第8页,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3 《宣和画谱》,卷第十七,见于安澜编,《画史从书(第二册)》,第195、201页,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4 徐邦达编,《中国绘画史图录》图版一五四,第294页,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5 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第8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6 张宝玺撰,《莫高窟周围中小石窟调查与研究》,载段文杰等编,《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考古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1 郑怡楠撰,《瓜州石窟群唐玄奘取经图研究》,载《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4期,第97-103页。
    2 见段文杰撰,《新发现玄奘取经图探讨》,载《中国文物报》,1990年12月13日。
    3 杨国学,朱瑜章撰,《玄奘取经与<西游记>“遗迹”现象透视》,载《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59页。
    4 [唐]慧立、彦惊撰,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12-14页。页。原文为“时李大亮为凉州都督。既奉严敕防禁特切。有人报亮云。有僧从长安来欲向西国。不知何意。亮惧追法师问来由。法师报云。欲西求法。亮闻之逼还京。彼有惠威法师。河西之领袖神悟聪哲。既重法师辞理。复闻求法之志深生随喜。密遣二弟子。一曰惠琳。二曰道整。窃送向西。自是不敢公出。乃昼伏夜行遂至瓜州。时刺史独孤达闻法师至甚欢。供事殷厚。法师因访西路。或有报云。从此北行五十余里。有瓠芦河下广上狭。洞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关外西北又有五烽候望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无水草。五烽之外即莫贺延碛伊吾国境。闻之愁愦。所乘之马又死不知计出。沈默经月余。未发之间凉州访牒又至云。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州吏李昌崇信之士。心疑法师。遂密将牒呈云。师不是此耶。法师迟疑未报。昌曰。师须实语必是弟子为图之。法师乃具实而答。昌闻深赞希有。曰师实能尔者为师毁却文书。即于前裂坏之。仍云。师须早去。自是益增忧惘所从二小僧。道整先向炖煌。唯惠琳在。知其不堪远涉亦放还。遂贸易得马一匹。但苦无人相引。即于所停寺弥勒像前启请。愿得一人相引渡关。其夜寺有胡僧达摩梦法师坐一莲华向西而去。达摩私怪旦而来自。法师心喜为得行之征。然语达摩云。梦为虚妄何足涉言。更入道场礼请。俄有一胡人来入礼佛。逐法师行二三匝。问其姓名。云姓石字槃陀。此胡即请受戒。乃为授五戒。胡甚喜辞还。少时赍饼果更来。法师见其明健貌又恭肃。遂告行意。胡人许诺言。送师过五烽。法师大喜。乃更贸衣资为买马而期焉。明日日欲下遂入草间。 须臾彼胡更与一胡老翁。乘一瘦老赤马相逐而至。法师心不怿。少胡曰。此翁极谙西路。来去伊吾三十余反。故共俱来。望有平章耳。胡公因说西路险恶沙河阻远。鬼魅热风过无达者。徒侣众多犹数迷失。况师单独如何可行。愿自斟量勿轻身命。法师报曰。贫道为求大法发趣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胡翁曰。师必去可乘我此马。此马往反伊吾已十五度。健而知道。师马少不堪远涉。法师乃窃念。在长安将发志西方日。有术人何弘达者。诵咒占观多有所中。法师令占行事。达日。师得去。去状似乘一老赤瘦马漆鞍桥前有铁。既睹胡人所乘马瘦赤鞍漆有铁。与何言合。心以为当。遂换马。胡翁欢喜礼敬而别。于是装束。与少胡夜发。三更许到河遥见玉关。去关上流十里许。两岸可阔丈余。傍有胡椒树丛。胡乃斩木为桥。布草填沙。驱马而过。法师既渡而喜。因解驾停憩。与胡人相去可五十余步。各下褥而眠。少时胡人乃拔刀而起徐向法师。未到十步许又回。不知何意。疑有异心。即起诵经念观音菩萨。胡人见已还卧遂眠。天欲明法师唤令起。取水盥漱解斋讫欲发。胡人曰。弟了将前途险远又无水草。唯五烽下有水。必须夜到偷水而过。但一处被觉即是死人。不如归还用为安隐。法师确然不回。乃倪仰而进。露刃张弓命法师前行。法师不肯居前。胡人自行数里而住曰。弟子不能去。家累既大。而王法不可干也。法师知其意遂任还。胡人曰。师必不达。如被擒捉相引奈何。法师报曰。纵使切割此身如微尘者终不相引。为陈重誓。其意乃上。与马一匹劳谢而别。自是孑然孤游沙漠矣。”
    1 “甘肃瓜州县地处丝绸之路咽喉之地,西出敦煌寿昌阳关经鄯善、且末、于阗到西域的南道和西出敦煌玉门关经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到西域的中道,都要经过瓜州,特别是作为中西交通的主要干线伊吾道,就从瓜州常乐县西北行经乌山驿、广显驿、新井驿、冷泉驿、第五驿、梧桐驿、赤岸驿等到达伊州,或经高昌与中道合,或经天山北路到达西域地区,因此唐代瓜州地区是中西交通中的枢纽。”见郑怡楠撰,《瓜州石窟群唐玄奘取经图研究》,载《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4期,第93页。
    2 [唐]慧立、彦惊撰,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4页。
    3 同上,第16页。
    1 [唐]慧立、彦惊撰,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页。
    2 同上,第41页。
    3 同上,第65页。
    4 同上,第67页。
    5 同上,第74页。
    6 同上,第77页。
    7 同上,第81-82页。
    1 文中所引《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内容皆出自李时人、蔡镜浩校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1 刘玉权撰,《本所藏图解本西夏文<观音经>版画初探》,载《敦煌研究》,1985年第3期,第42、45页。
    2 Maria L. Rudova撰,《来自黑水城的中国风格绘画》,载Mikhail Piotrovsky编著,许洋主译,《丝绸之路上消失的王国——西夏黑水城的佛教艺术》,第93页,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年版。
    1 “龙泓洞,一名通天洞,又因为洞口上立有一尊观音像,所以亦称观音洞。”王士伦、赵振汉著,《西湖石窟探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2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西湖石窟艺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页。榜题如今已难辨别全部,尚可读“三藏玄”几字。
    3 从武器弯柄及大小比例看似短刀、匕首一类,也有形容为“腰佩利剑”,见《飞来峰造像》,第10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1 劳伯敏撰,《关于飞来峰造像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文物》,1986年第1期,第65页;高念华主编,《飞来峰造像》,第102-103页。
    2 赖天兵撰,《关于飞来峰高僧取经浮雕几个问题的思考》,载《杭州文博》,2009年第八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第43-46页。
    3 参见《西湖飞来峰的石窟艺术》、《西湖石窟艺术》、《杭州元代石窟艺术》等著作。
    4 王士伦先生1979年提出“‘朱八戒’,可能就是三国时往西域求法的第一僧人朱士行。”王士伦、赵振汉编写,《杭州史话》,第67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劳伯敏先生在文章《关于飞来峰造像若干问题的探讨》中详议此观点。
    5 此榜题“天竺”二字较容易辨别,赖天兵先生认为是“天竺来口口”,劳伯敏先生认为是“天竺口口口”
    6 榜题今尚可见“法兰三(藏?)”几字,但多数前辈著述中均将此榜题写作“竺法兰”而非“竺法兰三藏”。
    1 笔者前去时见摄摩腾浮雕左侧已被草树覆盖,且前有围栏,不能见题记。赖天兵先生认为该榜题今已不能辨认。最早记录该榜题为“摄摩腾”的是王士伦、赵振汉编写的《杭州史话》,后劳伯敏先生文章《关于飞来峰造像若干问题的探讨》中记述相同。
    2 图版《飞来峰第一八号龛 白马驮经浮雕》,见黄湧泉编,《杭州元代石窟艺术》,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第14页。
    3 《西湖石窟艺术》、《杭州元代石窟艺术》和《西湖石窟探胜》中均对残损的马匹有描述,但未记录牵马者。劳伯敏先生在《探讨》中说:“他们左侧有一位从者,牵一匹马,整装待发,上端亦有题记‘葱岭(?)’惜剥蚀严重。”《西湖石窟》中说:“……右上角分别刻‘摄摩腾’、‘竺法兰’字样,其后一人牵马,上刻‘从人’两字。”马世长、丁明夷著《中国佛教石窟考古概要》中提到:“第一组,主要是浮雕两印度高僧形象,题铭‘摄摩腾’、‘竺法兰’和‘葱岭’,还有侍从牵着白马。”赖天兵先生总结认为“立于白马旁的一像已毁,右腿足尚存,像左上方的B题记现已不辨……”,对于这两处题记,一处被普遍认为是“葱岭(?)”,另一处被认为可能是“从人”。
    4 阎文儒先生认为整个高僧取经组雕刻画的是一个内容,即白马驮经故事。见阎文儒著,《中国石窟艺术总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8-350页。
    1 阎文儒著,《中国石窟艺术总论》,第348-350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西湖石窟艺术》,第14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黄湧泉编,《杭州元代石窟艺术》,第7页,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
    3 劳伯敏撰,《关于飞来峰造像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文物》,1986年第1期,62-67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西湖石窟》,《序言》,第3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朱耀廷、郭引强、刘曙光主编:辰闻著,《宗教与艺术的殿堂——古代佛教石窟寺》,第216-217页,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石窟雕塑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石窟雕塑全集》,第十卷《南方八省》,第14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高念华主编,《飞来峰造像》,第10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劳伯敏、高念华主编,《西湖造像》,第104页,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年版。马世长、丁明夷著,《中国佛教石窟考古概要》,第298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最早提出“朱八戒”可能是“朱士行”误刻观点的著作为王士伦、赵振汉编写,《杭州史话》,第67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 赖天兵撰,《关于飞来峰高僧取经浮雕几个问题的思考》,载《杭州文博》,2009年第八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第43-46页。常青撰,《杭州飞来峰“西游记图”与“白马驮经图”浮雕再探讨》,载《艺术史研究》,第十一辑,2009年,329-343页。
    5 郑振铎撰,《<西游记>的演化》,见梅新林、崔小敬主编,《20世纪<西游记>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9-41页。
    1 也有学者认为《永乐大典》中所记“西游记”同《西游记平话》并不是一本书。见熊笃撰,《论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兼说<朴通事谚解》中所引<西游记平话>非元代产物》,第66页。
    2 太田辰夫撰《<朴通事谚解>所引<西游记>考》一文中列出《朴通事谚解》里有关唐僧取经内容正文七处,注文八处,共十五处,并逐一进行了分析。见梅新林、崔小敬主编,《20世纪<西游记>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66-283页。也有学者认为《朴通事谚解》介绍《西游记平话》的注释只有七条,且其中两条较详,见李正民、宋俊玲撰,《关于<西游记平话>的几点考辨》,载《晋阳学刊》,1997年第3期,第76页。
    3 《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版,第292-294页。
    4 赵景深撰,《谈<西游记平话>残文》,载《文汇报》,1961年7月8日,第3版。
    5 李正民、宋俊玲撰,《关于<西游记平话>的几点考辨》,载《晋阳学刊》,1997年第3期,第74页。
    6 熊笃撰,《论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兼说<朴通事谚解》中所引<西游记平话>非元代产物》,载《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第67页。
    7 丁邦新撰,《序》,刊《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第2页。
    8 石昌渝撰,《<朴通事谚解>与<西游记>形成史问题》,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54-55页。
    9 参见《论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兼说<朴通事谚解》中所引<西游记平话>非元代产物》一文。
    10 此段说“打春”一事,后有小字解释:“二郎爷爷,二郎神名爷爷尊敬之称,今辽东城内有二郎神庙,按西游记西域花果山洞有老猴精号齐天大圣,神变无测,闹乱天宫,玉帝命李天王领神兵往捕,相战失利,灌州灌江口立庙有神曰:小圣二郎,又号二郎贤圣,天王请二郎捕获大圣,即此庙额曰:昭惠灵显真君之庙。然未知何神打春之日取此塑像,盖亦未详,又见孙行者注下宣和遗事云宣和七年十二月有神降坤宁殿,修神保观,神保观者乃二郎神也,都人素畏之。”见《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第352-353页。
    1 丁邦新撰,《序》,刊《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第2页。
    2 同上,第3页。
    3 参考庆谷寿信、陶山信男、讚井唯允、日下恒夫、佐藤进编,《朴通事谚解索引》,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69、111-112页。另见太田辰夫撰《<朴通事谚解>所引<西游记>考》,梅新林、崔小敬主编,《20世纪<西游记>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66-283页。
    4 《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第294页。
    5 《李朝实录》成宗十四年(1483)九月庚戌条记,中国使臣中名叫葛贵的人也参与了二书的修改。石昌渝撰,《<朴通事谚解>与<西游记>形成史问题》,第54页。
    6 这点可解释为何《朴通事谚解》中的故事、名称更多是接近于百回本小说《西游记》而非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但熊笃先生由此推断《西游记平话》出现时间可能在《西游记杂剧》之后则忽视了《朴通事谚解》中正文与注释文撰写年代的不同。
    7 常青撰,《杭州飞来峰“西游记图”与“白马驮经图”浮雕再探讨》,载《艺术史研究》,第十一辑,2009年,第329-343页。
    8 [元]钟嗣成等著,《录鬼簿(外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2-23页。
    9 《太和正音谱》,见[元]钟嗣成等著,《录鬼簿(外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8页。
    1 原文见赵景深辑, 《元人杂剧钩沉》,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63-172页。
    2 《唐三藏西天取经》,载赵景深辑,《元人杂剧钧沉》,第170页。
    3 “现存《西游记杂剧》是明万历甲寅(1614)刊刻的本子,六本二十四出,一九二八年发现于日本内阁文库秘藏的《传奇四十种》中,经东京斯文会排印,才流传入中土。”见熊发恕撰,《<西游记杂剧>作者及时代考辨》,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2期,第46页。
    4 参见田同旭撰,《<西游记>杂剧作者应归吴昌龄》,载《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2期,2008年6月,第30-33页,以及边国强撰,《试论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的形成》、熊发恕撰,《<西游记杂剧>作者及时代考辨》
    5 无名氏著,《录鬼簿续编》,载[元]钟嗣成等著,《录鬼簿(外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4-105页。记录杨景贤剧作18种,其中5种未写正题名,《西游记》是其中之一。
    6 严敦易撰,《<西游记>和古典戏曲的关系》,载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西游记研究论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145-152页。原载《文学书刊介绍》,第八期,1954年8月。
    7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西游记杂剧》,索取号:XD6187,同见于殷梦霞选编,《郑振铎藏古吴莲勺庐抄本戏曲百种》第九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4页。
    1 刘荫柏撰,《<西游记>与元明清宝卷》,载《文献》,1987年第4期,第49页。
    2 喻松青撰,《<销释真空宝卷>考辨》,载《中国文化》,1995年第1期,第116页。
    3 原文即“皇王护法重恩,久后脱化净土西天,……先有证见。圣者朱八界、沙和尚、白马做护法,度托众生,护法都成佛去了。”刘荫柏撰,《<西游记>与元明清宝卷》,第50页。
    4 见刘荫柏撰《<西游记>。与元明清宝卷》中51-50页叙述。
    5 曹炳建撰,《<礼节传簿>所载“西游”戏曲考——兼与蔡铁鹰等先生商榷》,载《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2期,第65页。
    6 同上,第66、73页。
    7 同上,第65-75页。
    8 根据明周憲王《烟花梦引》及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记载,见孙楷第著,《元曲家考略》,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57页。《录鬼簿续编》中记述杨景贤为:杨景贤名暹,后改名讷,号汝斋。故元蒙古氏。因从姐夫杨镇抚,人以杨姓称之。善琵琶,好戏谑。乐府出人头地。锦阵花营,悠悠乐志。与余交五十年。永乐初,与舜民一般遇宠。后卒于金陵。
    9 《太和正音谱》,[元]钟嗣成等著,《录鬼簿(外四种)》,第133页。杨景言即杨景贤,也就是杨讷。
    1 从《西游记》杂剧中的收徒顺序与特有提法如“通天大圣”、“紫云罗洞”等可见其修改程度应不大。
    2 王彦坤编著,《历代避讳字汇典》,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20-421页。第1010条,朱,明王朝国姓朱。讳“朱”:[改称](姓氏)《经史避名汇考》卷四六引《杂史》云:“凡内臣姓朱者,皆改姓诸,《礼》‘公族无刑人’之义也。”[代字]《韩门缀学》卷二云:“元之朱卷,明改殊卷,或因避国姓改耳。”又讳同音“猪”:《经史避名汇考》卷二三引《青巖纪略》云:“(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十月,上在南京,禁民间养猪及货售、宰杀,犯者发极边卫充军,以国姓与猪同音也。刻日,小民杀猪殆尽。
    3 田汝成著,《西湖游览志余》载:“……永乐初,钱唐杨景言以善迷名。成祖时重语禁,召景言入直,以备顾问。”见孙楷第著,《元曲家考略》,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57-58页。
    4 张锦池撰,《论猪八戒的血统问题》,载《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2期。
    5 见广东省博物馆介绍网页,网址:http://www.gdmuseum.com/Content/cangpin/C_1/2006/3-25/0632515424611736.html,黄静撰文。
    1 曹凯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河北》,冀艳坤撰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2 参见王兴、王时磊撰,《磁州窑的漳滨逸人制枕》一文,载《收藏家》,2009年第8期。
    3 有学者认为其产生年代比《西游记》杂剧晚,见杨光熙撰,《论<西游记杂剧>和“唐僧取经瓷枕”创作时代先后》,载《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3期。
    4 见笔者拙文《山西青龙寺取经壁画与榆林窟取经图像关系的初步分析》,载《艺术设计研究》(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2010年第3期。
    1 据曹炳建先生统计1992年,东京大学名教授田仲一成、户田祯佑首先撰文介绍了《唐僧取经图册》。2001年,日本二玄社予以影印。影印本附有《唐僧取经图册“解题”》一套,其中有《西游记》研究名家矶部彰先生所撰的《元代<唐僧取经图册>研究要旨》与中国美术史研究专家板仓圣哲先生所撰的《传王振鹏<唐僧取经图册>在元代画史中的位置》等论文,对《图册》进行了更为系统的研究。除此之外,日本的中野美代子、大冢秀高等中国小说研究专家和一些美术史家都论述过这本图册。见曹炳建、黄霖撰,《<唐僧取经图册>探考》,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72-82页。
    2 曹炳建、黄霖撰,《<唐僧取经图册>探考》,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74页,
    3 [日]矶部彰撰,《元代<唐僧取经图>研究要旨》,《唐僧取经图册》卷首,日本株式会社二玄社影印,平成十三年(2001)。曹炳建、黄霖撰,《<唐僧取经图册>探考》,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78页。
    4 曹炳建、黄霖撰,《<唐僧取经图册>探考》,第80页。
    1 《中华戏曲》第3辑刊载的1985年秋发现于山西省的《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中的明初取经故事,便作“朱悟能”。要之,朱厚照诏谕天下严禁宰猪是在正德十四年己卯,此前十年即刊于正德四年己已的罗祖《巍巍不动太山探根结果经》(一说名为《巍巍不动太山深根结果宝卷》,见《<西游记>与元明清宝卷》)犹作“朱八界”,此后四十三年即刊于嘉靖四十一年千戌的无名氏《清源妙道显圣真君一了真人护国佑民忠孝二郎宝卷》已作“猪八戒”。张锦池撰,《论猪八戒的血统问题》。
    2 见李时人、蔡镜浩校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2-24页。
    3 2009年夏笔者前往甘谷华盖寺考察,在三眼窟释迦洞中见到东南、西北两壁唐僧取经壁画,绘众人西行取经与得经东还场面,猪八戒均在队伍最尾,沙僧位十悟空身后,排在第二位。
    4 参考东千佛洞、榆林窟等敦煌石窟中取经图像以及山西稷山青龙寺大雄宝殿拱眼壁取经壁画。
    5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大梵天赐唐僧隐形帽一事,金环锡杖一条,钵盂一只,并日“有难之处,遥指天宫大叫‘天王’一声,当有救用。”此后几次遇险难皆用此招。另《取经诗话》中写途遇大蛇、狮子等皆不伤人,唐僧遇曾两度吃他的深沙神时,也仅凭几句话便令其弃恶归正了。文中描写猴行者战斗的妖怪有白虎精、九条馗头鼍龙等。
    6 32幅图中第下10幅,“原题签为‘悬空寺遇阿罗律师’……龙马现原形空中大战火妖狐,火妖狐口吐火焰喷向神龙。”见曹炳建、黄霖撰,《<唐僧取经图册>探考》,第76页。
    1 洪惠镇撰,《杭州飞来峰杨琏真伽及其他》,载《文物》,1989年第3期,第90-93页。
    2 见黄勇全编,《杭州元代石窟艺术》,图版《飞来峰第一九号龛 玄奘取经浮雕》,北京:北京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第15页。
    3 韦恭隆编,《杭州山水的由来》,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0页。文中分析了“为什么在四周砂岩组成的山峰中会出现石灰岩的飞来峰。
    4 黄湧泉编,《杭州元代石窟艺术》,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第4-5页。此处所言第46号龛与今日所用编号系统不同。
    1 刘荫柏编,《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58页。
    2 如敦煌壁画中的唐僧取经图像。
    3 见赖天兵撰,《关于飞来峰高僧取经浮雕几个问题的思考》,载《杭州文博》,2009年第八辑。
    4 “第46龛前凿小石级通往听水泉,泉上方刻‘民國二十/年(1931年)七月/龍溪/林爾嘉題’朱书‘聽水’二字隶书。”见廖旸撰,《飞来峰元代造像内容叙录》(待刊)。
    5 王士伦、赵振汉著,《西湖石窟探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1 黃湧泉编,《杭州元代石窟艺术》,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版,第5页。
    2 周春燕撰,《杭州飞来峰要动“大手术”》,载《中国矿业报》,2004年4月13日。
    1 蔡铁鹰先生认为,该浮雕并非西天取经的猴行者,而应是猴形神将,见蔡铁鹰著,《<西游记>的诞生》,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5-86页。笔者认为,此猴应是猴行者,在浮雕右上角有一带有头光的僧人礼拜,似西塔中的唐僧像,另外,猴行者有头箍,似青龙寺取经猴行者的头箍。
    1 劳伯敏撰,《关于飞来峰造像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文物》,1986年第1期,第64页。
    2 阎文儒著,《中国石窟艺术总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9页。
    3 参见赖天兵撰,《关于飞来峰高僧取经浮雕几个问题的思考》,载《杭州文博》,2009年第八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与常青撰,《杭州飞来峰“西游记图”与“白马驮经图”浮雕再探讨》,载《艺术史研究》,第十一辑,2009年。
    4 劳伯敏撰,《关于飞来峰造像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文物》,1986年第1期,第63-64页。
    5 赖天兵先生认为:“第48龛的僧像则与飞来峰第89、41龛元代坐佛像裂裟的质感及衣褶自然流动的节奏,意韵十分接近,尤其是肩胸处裂裟一角上呈连续‘S’形轻薄似流动着的褶纹。杭州地区其他时期的窟龛,以及从宋代佛塔所出佛像在内的圆雕作品,其佛像的裂裟均不见此特征。因此,取经僧像的裂裟衣纹特征,可以作为作品断代的一个参考依据。”见《关于飞来峰高僧取经浮雕几个问题的思考》,载《杭州文博》,2009年第八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第4346页。
    1 高念华主编,《飞来峰造像》,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2 同上,第121页。
    1 [清]韦之瑗、郭佩编纂,《稷山县志》卷之七寺观,清乾隆三十年(1765)。
    2 柴泽俊编著,《山西寺观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3 稷山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稷山县志》,河南: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第510-511页。
    4 柴泽俊编著,《山西寺观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
    1 “更为珍贵的是,青龙寺壁画《唐僧取经图》中增加了玄类弟子,为研究《西游记》提供了新的证据。”王泽庆撰,《青龙寺壁画中的唐僧取经图》,载《美术》,2004年第9期,第112页。
    2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卷上《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见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河南: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第39页。
    1 此题记识读笔者曾先后承蒙冯旭先生、谢继胜教授、廖旸女士耐心指教,并对照柴泽俊先生识读结果而出,但与之略有出入,柴先生对大殿南壁东侧窗槛题记识读为:“绘画殿堂一所。恭维舍金钱葺梵刹,广种良田;施珠玉口精舍,彩绘佛像……兹者有本院比丘僧智黠磬舍目前有限之资财,愿种身后无穷之福报,特捐净贿,谨命良工彩画正殿东壁,前后俱全。该功(工)价,花红(颜料),独立皆办。鸠兹上善先酧佛祖洪恩,次贺天龙厚德,伏愿今生释迦教内广种善缘,当(将)来弥陀佛前亲蒙受礼者。河津县待诏刘鼎新施白米一石。大明洪武岁在乙丑(公元1385年)仲口月中旬九日工毕。”柴泽俊编著,《山西寺观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2 同上,第61页。
    3 同上,第62页。
    1 柴泽俊编著,《山西寺观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
    2 同上,第61页。
    3 同上,第64页。
    1 笔者就这一问题多次请教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廖旸女士,在此致谢。
    2 “(榆林窟)壁画产生的时间在1036年西夏占领河西走廊以后,它比东千佛洞取经壁画可能要晚10—90年。”杨国学撰,《安西东千佛洞取经壁画新探》,载《南亚研究》,2002年第2期,第58页。
    3 后经学者研究,第二十九窟没有取经壁画,所绘内容曾被误读成取经图像。见刘玉权撰,《榆林窟第29窟水月观音图部分内容新析》,载《敦煌研究》,2009年第2期,第1-3页。
    1 丝制《水月观音》卷轴,十二世纪作品,101.5×59.5厘米,藏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X-2439,棉制《水月观音》卷轴,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作品,68×48.8厘米,藏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X-2438。见Mikhail Piotrovsky编著,许洋主译,《丝绸之路上消失的王国——西夏黑水城的佛教艺术》,第198、202页,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年版。
    1 段文杰撰,《玄奘取经图研究》,载段文杰著,《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7页。
    2 可参考元代磁州窑唐僧取经瓷枕,及甘谷县华盖寺三眼窟释迦洞洞内两壁唐僧取经壁画。
    1 [日]中野美代子撰,岷雪译,《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浮雕考——十八罗汉、梁武帝、目连戏和初期<西游记>》,第279页。
    1 一幅绘有头箍的线描图出自段文杰撰,《玄奘取经图研究》,载段文杰著,《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9页。另一幅未绘有头箍的线描图出自蔡铁鹰著,《<西游记>的诞生》,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1页。
    2 见线图《玄奘取经图中的行者悟空,榆林窟第3窟》,段文杰撰,《玄奘取经图研究》。
    1 甘肃省甘谷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甘谷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第490页。
    1 雪犁主编,《中国丝绸之路辞典》,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王尚寿、季成家主编,《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北京:红旗出版社,1995年版;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甘肃古迹名胜辞典》,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甘肃古迹名胜辞典》,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页。
    3 李焰平,赵颂尧,关连吉主编,《甘肃窟塔寺庙》,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1 李焰平,赵颂尧,关连吉主编,《甘肃窟塔寺庙》,第46页,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见照片《壁画取经图》,王椒、牟天生拍摄。
    1 见李焰平,赵颂尧,关连吉主编,《甘肃窟塔寺庙》,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王来全撰,《甘谷华盖寺石窟》,载《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1期,第155页。
    1 王来全撰,《甘谷华盖寺石窟》,载《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1期,第156页。
    2 周汛,高春明著,《中国古代服饰风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8页。其原文记述为:“六合一统帽即俗称的瓜皮帽,也称‘小帽’、‘圆帽’,或称‘瓜拉冠’。其制以罗缎、马尾或人发为之,裁为六瓣,缝合一体,下缀一道帽沿。故以‘六合一统’为名,寓意为天下归一。通常用于市民百姓,官吏家居时也可戴之。相传也出现在明太祖时。明陆深《豫章漫钞》记曰:‘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簷如筩,阎宪副闳谓,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曰六合一统云尔。’《枣林杂俎》也称:‘清时小帽,俗称‘瓜皮帽’,不知其由来以久矣。瓜皮帽或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之前。
    3 [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4 [唐]慧立、彦惊笺,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5 李时人,蔡镜浩校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6 《唐三藏西天取经》见朱一玄、刘毓忱编,《<两游记>资料汇编》,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第68-76页。同见刘荫柏编,《<西游记>研究资料》,第194-201页,赵景深辑《元人杂剧钩沉》之《唐三藏西天取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7 《西游记平话》,见《朴通事谚解(节录)》和《西游记魏征梦斩泾河龙》,收录于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第110-115页和第116-118页。以及赵景深撰,《谈<西游记平话>残文》,载《文汇报》,1961年7月8日。
    8 《<西游记>杂剧(节录)》,见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第87-109页。
    9 杂剧中有言:“……给孤引见大权,将经文法宝,交付与玄奘。孙、猪、沙弟子三个,乃非人类,不可再回东土,先着三个正果。……”[明]杨景贤著,《西游记杂剧》第二十二出《参佛取经》,见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第108页。
    10 据熊笃先生认为《朴通事谚解》中所引《西游记平话》非元代产物,见熊笃撰,《论杨景贤<西游记>杂剧——兼说<朴通事谚解>中所引<西游记平话>非元代产物》,第65-76页。
    11 刘荫柏著,《刘荫柏说西游》,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99页。
    1 蔡铁鹰著,《<西游记>的诞生》,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33页。
    2 王来全撰,《甘谷华盖寺石窟》,载《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1期,第154-156页。
    3 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无量洞内原本有明朝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在墙壁上的题诗,兵变百姓避难于无量洞,生活在洞内而使壁画、题诗被破坏,后人对壁画重修时特意在乾隆三十七年和嘉庆十二年重仿杨继盛墨迹题于壁上,以表示对他的敬重。
    4 其南北壁12块壁画上内容为:“归山拜师”、“托胎预产”、“深山问道”、“西门出游”、“访归引路”、“北门出游”、“祖师习武”、“天宫洗圣”、“铁柞磨针”、“南门出游”、“归山送行”和“东门出游”图。见王来全撰,《甘谷华盖寺石窟》,载《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1期,第154页。
    5 杨光熙撰,《论<西游记杂剧>和“唐僧取经瓷枕”创作时代先后》,载《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3 期,第85页。
    1 见榆林窟第二窟水月观音图、第三窟普贤变中唐僧与猴行者形象,和敦煌东千佛洞第二窟壁画中唐僧与行者形象。
    2 杨光熙撰,《论<西游记杂剧>和“唐僧取经瓷枕”创作时代先后》,载《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3期,第85、86页。
    3 “……他指出玄奘现有马匹不识沙漠路径,并提出愿意将自己的识途老马换给玄奘,那匹老马是一匹红色的马。这一特点,与东千佛洞二窟取经图上所绘马的颜色基本相符。”见杨国学撰,《安西东千佛洞取经壁画新探》,载《南亚研究》,2002年第2期,第58页。
    1 欧阳修与友人同游扬州寿宁寺手记中说:“寺甚宏壮,画壁尤妙,问老僧云:‘周世宗入扬州时以为行宫,尽圬漫之。’唯经藏院画玄奘取经图一壁独在,尤为绝笔,叹息久之。”[宋]欧阳修,《于役志》,《欧阳忠公文集》,卷一百二十五。见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第38页。
    2 段文杰撰,《玄奘取经图研究》,见段文杰著,《敦煌石窟艺术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7页。
    3 同上,400页。
    1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行程遇猴行者处第二》:“行经一国已来,偶于一日午时,见一白衣秀才从正东而来,便揖和尚:‘万福,万福!和尚今住何处?莫不是再往西天取经否?’法师合掌曰:‘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沸教,是取经也。’秀才曰:‘和尚生前两回去取经,中路遭难,此回若去,千死万死。’法师云:‘你如何得知?’秀才曰:‘我不是别人,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瑟猴王。我今来助和尚取经。此去百万程途,经过三十六国,多有祸难之处。’法师应曰:‘果得如此,三世有缘。东土众生,获大利益。’当便改呼为猴行者。”见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第39页。
    2 李时人、蔡镜浩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成书时代考辨》,原刊《徐州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见梅新林、崔小敬主编,《20世纪<西游记>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231页。
    3 张锦池著,《西游记考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4 胡胜著,《正说西游记》,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第99页。
    5 见吴承恩著,《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
    6 胡胜著,《正说西游记》,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第90页。
    7 有学者认为猪八戒的形象起源于“猪头菩萨”摩利支天。见朱英荣撰,《谈猪八戒形象的起源》,载《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3期,第243页。
    8 [明]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十三出《妖猪幻惑》,见朱一玄,刘毓忱编,《<西游记>资料汇编》,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第101页。
    9 见吴承恩著,《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5页。
    1 见张锦池著,《西游记考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2 就取经瓷枕为创作年代问题,郁博文先生在《瓷枕与<西游记>》一文中说:“广东省博物馆陈列的唐僧取经瓷枕,制作年代至迟不会晚于元代,应为宋元时磁州窑的代表作品。”但理由不明。蔡铁鹰在《<西游记>的诞生》中写道:“断定这个瓷枕为元代物品不知何据,但已是成说。”见蔡铁鹰著,《<西游记>的诞生》,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7页。最近又有学者对于取经瓷枕的创作年代进行分析,杨光熙先生通过孙悟空、猪八戒手中兵器和师徒四人的排位顺序入手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西游记杂剧》的创作时代要早于‘唐僧取经瓷枕’”。见杨光熙撰,《论<西游记杂剧>和“唐僧取经瓷枕”创作时代先后》,载《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3期,第81-87页。
    3 就瓷枕的尺寸说法不一,另一种说法为“枕长40公分,宽16.7公分,前壁高10公分,后壁高13公分。见王兴、王时磊编著,《磁州窑画枕上的故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4 一说“两侧壁绘芙蓉花”。见王兴、王时磊编著,《磁州窑画枕上的故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5 见郁博文,《瓷枕与<西游记>》,载《光明日报》,1973年10月8日,第三版。
    6 蔡铁鹰先生在谈及沙僧为师父打伞时加注说:“这个伞是仪仗中的华盖而非雨伞。”见蔡铁鹰著,《<西游 记>的诞生》,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7页。
    1 见周芜、周路、周亮编著,《日本藏中国古版画精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493页。
    2 参考《新刻出相官板大字西游记》、《新刻增补批评全像西游记》、《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新说西游记图像》等明清刊本《西游记》小说插图。和《新刻出相官板大字西游记》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插图《尉迟敬德访相老儿还债》中绘有华盖,但不是为唐僧而举。
    3 王兴、王时磊编著,《磁州窑画枕上的故事》,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1 见李焰平,赵颂尧,关连吉主编,《甘肃窟塔寺庙》,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原文记“4号洞内遗留约16平方米的壁画,上绘《西游记》故事。在洞口有一嘉庆年间立的记事碑。可证明清初曾整修过该窟。”遗憾的是,当笔者2009年8月考察庄浪县红崖寺石窟时,见第4窟两壁约16平方米的《西游记》故事连环画式壁画已残破不堪,难以辨认。
    2 曹炳建、黄霖撰,《<唐僧取经图册>探考》,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72页。
    1 文中所述皆据曹炳建、黄霖撰,《<唐僧取经图册>探考》一文,故不再分别作注。
    1 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第四版)》,第43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 程国斌著,《明代书坊与小说研究》,第15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3 一说嘉靖三十二年(1553),见宋莉华撰,《插图与明清小说的阅读及传播》,载《文学遗产》,2000年第
    4期,第117页。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学界对于序言中“癸卯”这一干支纪年的理解不同。
    4 见程国斌著,《明代书坊与小说研究》,第155-15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1 笔者所见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所藏(明)杨致和编,《绣像西游记》,清刻本,线装四卷,绣谷锦盛堂梓行。对于杨本现存情况,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苏爱琴硕士论文《建阳刻本——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与杨致和<西游记传>的研究》中认为主要有两个版本,均为清刊本,分别是嘉庆十六年(1811)本和道光十年(1830)本,但均为《四游记》本。但笔者所列《绣像西游记》是独立的四卷本西游记。
    2 朱鼎臣编辑,《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另,关于《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的介绍,福建师范大学苏爱琴的硕士论文《建阳刻本——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与杨致和<西游记传>的研究》第6页中有较为详细的介绍,称“朱鼎臣编本之版本现存二本。一本原藏高崎大河内家、北京图书馆,现为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本,缺内封。另一本为日光轮王寺慈眼堂“天海藏”本。”,“台湾本、日光本分别由天一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有用台湾本补配)出版了影印本。另外,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其作为“中国小说史料从书”中的一种,还出版了排印本。”则笔者所见中华书局版《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系诸多印本之一。
    1 孙楷第编,《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日》,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105-106页。
    3 吴圣燮撰,《论闽斋堂本<西游记>的底本》,载《<西游记>研究论坛(第1辑)》,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 今人黄永年推测或为嘉靖十一年(1532),比孙楷第定万历二十年(1592),提前了一个甲子。见竺洪波著,《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5 竺洪波著,《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6 方维宝,汪应泽著,《徽州古刻书》,第39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 郑振铎著,《西谛书话》之《明清二代的平话集》,第页,三联书店,1998年版。
    2 王莉撰,《明代中后期南京坊刻插图本通俗小说考述》,载《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1期,第65页。
    3 周亮撰,《苏州古版画概要》,见周亮、高福明著,《苏州古版画》,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版。
    4 首都图书馆编辑,《古本小说四大名著版画全编——西游记卷》,北京:线装书局,1996年版,第77页。
    5 李时人,《西游记考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6 孙楷第编,《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105-106页。
    1 文章写道:“河南省图书馆在整理馆藏中国古籍中,发现一部明刻大字李卓吾评本《西游记》。……据有关书目记载,这种刻本除日本内阁文库及广岛浅野图书馆各收藏一部外,国内还是罕见。”见河南省图书馆通讯组撰,《省图书馆发现一部明刻李卓吾评本西游记》,《河南日报》第二版,1964年12月8日。
    2 蓼南撰,《国内发现明刊李卓吾评西游记》,载《文学遗产》,1980年2月,第34页。
    3 古丁撰,《明刻李卓吾评本西游记简介》,载《今昔谈》,1981年2月,第53页。
    4 蓼南撰,《谈谈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载《今昔谈》,1982年2月,第50-51页。
    5 邓平、式宁撰,《失而复得倍觉亲——李卓吾评本西游记简介》,载《江海学刊》,1983年1月,第67-68页。
    6 首都图书馆编辑,《古本小说四大名著版画全编<西游记卷>》,北京:线装书局,1996年版,第77页。
    7 周心慧著,《中国古代版刻版画史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56页。
    8 “《五行山下定心猿》一图中,岩石上有细字四,曰‘刘君裕刻’,则昌启时刻书也。”孙楷第编,《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105页。
    1 竺洪波著,《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2 画史中对版画刻工重视不够,即使像刘氏、黄氏这样有名刻工的资料也很少,对于刘启先与刘君裕是否就是同一人还尚待研究,郑振铎先生在《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中说:“这个时期所刻的小说,于上述的以外,还有很多。一百回本的《忠义水浒传》(约1635年刻)刻工至精,其插图为刘启先、黄诚之等所刻,尤见神采飞动、已见上文。稍后,则有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全传》的印行,这就是所谓杨定见本。其插图,前一百回几全抄袭刘启先等的所刻,后二十回乃自创为之。刻者署名刘君裕,他和刘启先年代相同,可能是同一个人,故不避袭用之嫌。”见郑振铎编著,《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3 “崇祯本”指《李卓吾先生评忠义水浒传》,见首都图书馆编辑,《古本小说四大名著版画全编(水浒传卷)》,北京:线装书局,1996年版,第381页。
    4 蔡铁鹰编,《西游记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60页。
    1 刘怀玉著,《西游记人物画传》,《前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1 民乐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民乐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70页。
    2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甘肃名胜古迹辞典》,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00页。
    3 王尚寿、季成家主编:《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北京:红旗出版社,1995年版。
    1 见东壁中间第一、二两幅孙悟空裤子皆用墨色涂染。
    2 童子寺方丈释觉尘法师提供电子文档《民乐县童子寺历史与简介》中所见。
    1 中州书画社辑,《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插图》卷首《影印说明》,河南: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
    2 首都图书馆编辑,《古本小说四大名著版画全编(西游记卷)》,第265页,北京:线装书局,1996年版。
    1 郑振铎撰,《西游记的演化》,载梅新林、崔小敬主编,《20世纪<西游记>研究》,第56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1 如大佛寺唐僧取经壁画中师徒饮子母河水一幅,即是刻本插图的镜像表现。参见拙文《大佛寺西游记壁画内容与绘制时间推证》,载《敦煌研究》,2011年第1期。
    1 张鹏撰,《“粉本”、“样”与中国古代壁画创作——兼谈古代的艺术教育》,载《美苑》,2005年第1期,第55页。
    2 这些错误的墨稿线条多在人物衣纹之处,有的没有被壁画颜色完全覆盖,隐约可见,如东壁第十四幅壁画中僧侣的衣纹处等。
    3 杨泓,《意匠惨淡经营中——介绍敦煌卷子中的白描画稿》,载《美术》,1981年年第10期。
    4 竺洪波先生在《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中说:“不过,据笔者目验所知,李评本中的批语台北天一出版社影印本作眉批,而中州书画社影印本则为夹批,其文字内容大致相同,唯总数(条数和字数)略有差异。又,中州书画社影印本其实并无五条《凡例》,与李时人及《孙目》所记殊异。究其缘故,两者所据底本实非同一次刻版。这里透露出一个信息:其实李评本在坊间颇为流行,曾经不断翻刻;而眉批与夹批的差异也体现出小说评点形式要素上的日益丰富。”见竺洪波著,《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对于版本不同的问题,苏兴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曾心存疑虑,认为可能不止刻过一次,见苏兴撰,《谈<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的板刻》,载《文献》,1986年第1期,第36页。从版本差异上可以看出《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在当时的流行程度,对于这样一部“有名”并反复修改加印的刻本,在距离苏州遥远的河西地区见到应也不怪。
    1 吴正科著:《大佛寺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 李安纲:《从唐僧取经壁画看<西游记>故事的演变》,《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7卷,第5期,第6、7页。原文为:“这次‘第二届《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组织代表们考察了当年唐僧所走的西游取经之路,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张掖的大佛寺发现了一幅元代的《西游记》壁画。其画法与山西丙城道教祖庭永乐宫的元代壁画相似,都采用了连环画的方式。壁画由于年代久远,有所残损,就其保留下来的部分来说,还是非常完整的。”
    3 杨国学:《河西走廊三处取经图画与西游记故事演变的关系》,《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7卷,第4期,第40-43页。
    4 冯振国:《张掖大佛寺西游记故事壁画艺术手法浅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1卷,第4期,第62-66页。
    1 蔡铁鹰:《张掖大佛寺取经壁画应是西游记的衍生物》,《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3卷,第2期,第41-43页。蔡铁鹰先生对其观点陈述的理由概括有:其一,“恨逐美猴王”这一情节在西游记成书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未曾见到,只有《西游记》小说中才可见到“恨逐美猴王”或“道昧放心猿”的内容情节。其二,与东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的西夏西游记壁画相比较,“两者的细腻、丰富程度差别太大”。其三,大佛寺如此精细的壁画故事的出现应有文字的故事为依据,但而从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情况看,元代并未有精细程度与《西游记》小说相近的作品。
    2 王锐:《张掖大佛寺取经壁画的创作时间推证》,《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23卷,第1期,第66-68页。
    1 本文引用的《西游记》原文出自[明]吴承恩著,《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西游记》第615页发现第五十二回插图中同样绘孙悟空乘火龙打杀妖怪的场景,但构图安排与人物刻画略有不同。遗憾的是未能找到其套图绘制年代与出处,据该书书籍内封中所述“本系列均由名家校勘和注释,并配有明清时期的精美插图”,故也应为古人所做。
    2 原文为“菩萨唤入,行者遵法而行,至宝莲台下拜了。菩萨问曰:‘你来何干?’”见[明]吴承恩著:《西 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1 原文为“这行者就端肃尊诚,与大神到了紫竹林里,参拜菩萨。”同上,第309页。
    2 原文为“行者叩头道:‘菩萨,我师父有难,特来拜问通天河妖怪根源。’菩萨道:‘你且出去,待我出来。’”同上,第584页。但此回中菩萨救难未坐莲台,未梳妆。
    1 见[明]吴承恩著:《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0页。
    1 冯振国:《张掖大佛寺西游记故事壁画艺术手法浅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1卷,第4期,第62-63页。
    1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文中所写孙行者虽跪在地上拜求,但是“四面围住师父下拜”,这与壁画不符。第 五十六回中虽然写“行者忍疼磕头道:‘师父,怎的就赶我去耶?’”,但并未交待此时唐僧骑在马上,且头不回地摆手。因此,同样是放逐心猿,章回内容却难以成为判断壁画内容的最终依据。以上所引内容见[明]吴承恩著:《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3、324页和第668页。
    1 《重刊甘镇志》载:“宝觉寺城西南隅。旧名卧佛寺,夏永安元年(1099)建。”见[清]杨春茂著,张志纯等校点:《重刊甘镇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第193页。
    2 《重刊甘镇志》载:“明洪武五年兵燹,永乐九年重建,十七年敕赐今额。”同上。
    3 《甘州府志·敕赐宝觉寺碑记》载:“乃一新其殿宇,而特赐名曰‘宝觉’。”见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十九册,第329页。
    4 《甘州府志·敕赐宝觉寺碑记》载:“开眷皇明,隆兴宝运,朕承祖宗之鸿业,克勤治理,以靖万邦。今海宇宁谧,民物康阜,四夷万国,咸共归心,此天与祖宗之垂佑,实亦佛之慈荫所被及也。”出处同上。
    5 成化十三年维修卧佛塑像,原因是成化十三年四月初一申时,甘州、肃州发生地震,致使卧佛塑像头顶螺髻倾颓;万历十九年维修卧佛塑像原因为其年四月初一午时卧佛首部螺髻再次脱落。详见吴正科著:《大佛寺史探》,《成化十三年重建卧佛铜牌铭记》和《万历十九年重建卧佛铁牌铭记》所载,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7页。
    6 《甘州府志·重修宏仁寺碑记》载:“浮图廊庑、千佛阁、大乘殿及轮藏、金刚、天王诸殿,皆聿新焉。”见张羽新主编:《中国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方志汇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十九册,第356页。
    7 吴正科著:《大佛寺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102页。
    8 同上,第102-105页。
    9 同上,第112-113页。
    1 吴正科著:《大佛寺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2 同上,第118-119页。
    3 《历世班禅堪布史略》,东大寺内部资料,藏文,马忠泽译,2002年,第12-14页。
    1 根据[明]吴承恩著 李卓吾批评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1页。
    1 根据[明]吴承恩著 李卓吾批评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34页。
    2 同上,第71页。
    1 根据[明]吴承恩著 李卓吾批评 《李卓吾批评本西游记》,岳麓书社,2006年,第127页。
    1 程晓钟、杨富学著,《庄浪石窟》,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2页。
    1 见罗文华、文明撰,《甘肃永登连城鲁土司属寺考察报告》,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第1期,第71页。张宝玺先生文中认为是寺院竣工时间为弘治七年(1494),次年(1495)“奏闻圣天子,请颁寺额”。见张宝玺撰,《永登海德寺和红城感恩寺调查研究》,载《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1期,第36页。
    2 参见苏裕民撰,《红城感恩寺碑记撰写立碑时间考》,载《丝绸之路》,2001年S1期。
    1 参见罗文华、文明撰,《甘肃永登连城鲁土司属寺考察报告》,第78-79页。
    2 见罗文华、文明撰,《甘肃永登连城鲁土司属寺考察报告》,第79页。魏文撰,《甘肃红城感恩寺及其壁画研究》,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4页。
    1 [明]吴承恩著,《西游记》,第148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 《西游记》小说第二十八回中写“碗子山波月洞”,见[明]吴承恩著,《西游记》,第333页。
    2 第六组右侧有旗帜,上写“牛王”,塑站立牛魔王,头张两犄角,手拿一柄大刀,此处出现牛魔王与小说情节顺序不能对应,或许塑像原来并不在这个位置,也可能因牛魔王是红孩儿的父亲而塑于此。此人物的身份也可能是北侧第十二组中的青牛精。
    1 小说《西游记》中“金兜洞”的“兜”字带有“山”字旁,见[明]吴承恩著,《西游记》,第599页。
    2 此处笔者并不能确定青牛精的形象,从妖怪身形大小、着装看,应是写有“青牛精”旗帜前面的那位,不过此人服饰看,也可能是车迟国鹿力大仙或羊力大仙,而这两个人物都没有出现在车迟国一组悬塑中。且第六组旁边亦有一“牛王”,不知是否原本属于此处(参见注11)。
    3 “积云山”应为“翠云山”或者“积雷山”,见[明]吴承恩著,《西游记》第五十九、六十回。
    1 “刮石山碧波潭”应为“乱石山碧波潭”,见[明]吴承恩著,《西游记》,第730页。
    2 金毛犼本是观音坐骑,此组塑金毛犼的造型非赛太岁妖王之身,而是一头狮子,即显化原型的模样。
    1 《西游记》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中悟空在红孩儿面前提及牛魔王:“你令尊叫做牛魔王,称为平天大圣,与我老孙结为七弟兄,让他做了大哥……”见[明]吴承恩著,《西游记》,第481页。
    2 《红城感恩寺“塑”说西游记——该寺塑像要比吴承恩写<西游记>早80余年》,载《兰州晚报》,2007
    1 [清]苏履吉等修,曾诚纂,《敦煌县志》抄本,卷三《建置与·庙宇》,第八页。
    2 西北师范在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甘肃古迹名胜辞典》,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40页。
    1 段应君撰,《敦煌西云观》,载《中国道教》,1994年第3期,第49页。
    2 李焰平、赵颂尧、关连吉主编,《甘肃窟塔寺庙》,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63页。
    1 [明]吴承恩著,《西游记》,第550-551页。 2009年第4期。
    1 郭健撰,《胡适<西游记考证>的失误及其影响》,载《求索》,2008年第9期,第162页。
    2 “小说中的紧箍咒,表面上是用来约束孙悟空,但认真分析则别有用意。咒又称陀罗尼,即秘密语,不翻译。佛教经典中有很多咒语,著名的如楞严咒、大悲咒,有大作用,持咒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小说实际上是把严肃的经咒歪曲了,变成了讽刺佛教的东西。”见陆凌霄撰,《论<西游记>为元代全真教道士所作》,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140页。
    3 陆凌霄撰,《论<西游记>为元代全真教道士所作》,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140-141页。陆先生的文章中还提到孙悟空在五行山上的猴尿与阿傩而非阿难的称法,都是对佛教的一种亵渎与毁谤。见该文第141页。
    4 文中第2、4、5条见吴承学撰,《<西游记>的三教合一和佛道轩轾》,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9年第二期,第71页。
    5 吴承学撰,《<西游记>的三教合一和佛道轩轾》,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9年第二期,第71页。
    1 兰拉成撰,《<西游记>“三教合一”思想分析》,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28-29页。
    2 吴承学撰,《<西游记>的三教合一和佛道轩轾》,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9年第二期,第70页。
    3 徐朔方撰,《评<全真教和小说西游记>》,载《文学遗产》,1993年。作者此说是为了说明“佛为主的《西游记》才会引用全真教尊师的诗文,而这些诗文本来就采用佛家的一些词汇和表达方式。”
    4 陈翠芳撰,《道教的发展与“三教合一”》,载《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第84页。另见类似观点为如元代内丹家李道纯:“金者坚也,丹者圆也,释氏喻之为圆觉;儒家喻之为太极,初非别物,只是本来一灵而已,本来真性,永劫不坏,如金之坚,如丹之圆,愈炼愈明。释氏曰,此者真如也;儒曰, 子,他也皈依于王常月为弟子。从此玄风复振。”李养正编著,《新编北京白云观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1 据蔡伟堂、郭俊叶、张小刚撰,《敦煌莫高窟上寺中寺发掘简报》,载《敦煌研究》,2002年第1期,第18页。
    1 刘玉权撰,《榆林窟第29窟水月观音图部分内容新析》,载《敦煌研究》,2009年第2期。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慧立、彦惊著,孙毓棠、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李时人、蔡镜浩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大唐西域记》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录鬼簿(外四种)》,[元]钟嗣成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著,俞剑华注释,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988年。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金维诺《中国古代寺观壁画》,台北,“中国美术史论集”南天书局,1995年
    马世长、丁明夷《中国佛教石窟考古概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英)奥雷尔斯坦因著;姜波 秦立彦译,《发现藏经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
    刘荫柏编《西游记研究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李时人《西游记考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蔡铁鹰《西游记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竺洪波《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梅新林、崔小敬主编《20世纪<西游记>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贺世哲《敦煌石窟论稿》,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
    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河西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于安澜《画史丛书》,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1988年。
    程国斌《明代书坊与小说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周芜、周路、周亮:《日本藏中国古版画精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
    柴泽俊《山西寺观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高念华主编,《飞来峰造像》,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Mikhail Piotrovsky编,许洋主译:《丝绸之路上消失的王国——西夏黑水城的佛教艺术》,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96年版。
    蔡铁鹰《<西游记>的诞生》,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李焰平,赵颂尧,关连吉主编《甘肃窟塔寺庙》,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
    柳存仁《和风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周心慧《中国古代版刻版画史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艺术》,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
    潘洁兹《敦煌壁画服饰资料》,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9年。
    秦岭云《民间画工史料》,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王先需、周伟民《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年。
    黄霖等《中国小说研究史》,杭州:浙江占籍出版社,2002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日)中野美代子著,王秀文等译《<西游记>的秘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清]钟赓起编纂,《甘州府志》,清干隆四十四年(1779)。
    [清]苏履吉、曾诚编纂,《敦煌县志》。
    [清]韦之瑗、郭珮《稷山县志》
    [清]杨春茂:张志纯等校点:《重刊甘镇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
    [清]黄璟 谢述孔编纂《山丹县续志》,道光十五年(1835)。
    [清]周树清纂修:《永登縣志》,台北:学生书局,1967年。
    刘玉权《本所藏图解本西夏文<观音经>版画初探》,《敦煌研究》,1985年第3期
    劳伯敏《关于飞来峰造像若干问题的探讨》,《文物》,1986年第一期。
    苏兴《谈<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的板刻》,《文献》,1986年第1期。
    王惠民《敦煌水月观音像》,《敦煌研究》,1987年第1期。
    张宝玺《东千佛洞西夏石窟艺术》,《文物》,1992年第2期。
    王惠民《敦煌写本<水月观音经>研究》,《敦煌研究》,1992年第3期。
    谢生保《敦煌壁画与<西游记>创作》,《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1期。
    段文杰《玄奘取经图研究》,段文杰等编,《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艺术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
    张乘健《<西游记>与道教》,《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版),1997年第6期。
    李安纲《从唐僧取经壁画看<西游记>故事的演变》,《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
    杨国学《河西走廊三处取经图画与<西游记>故事演变的关系》,《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胡素馨《模式的形成—粉本在寺观壁画构图中的应用》,《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
    杨国学《安西东千佛洞取经壁画新探》,《南亚研究》,2002年第2期。
    蔡伟堂、郭俊叶、张小刚《敦煌莫高窟上寺中寺发掘简报》,《敦煌研究》,2002年第1期。
    李清泉《粉本—从宣化辽墓壁画看古代画工的工作模式》,《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第1期。
    樊锦诗《玄奘译经和敦煌壁画》,《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
    王泽庆《青龙寺壁画中的唐僧取经图》,《美术》,2004年第9期。
    王来全《甘谷华盖寺石窟》,《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1期。
    常青《从飞来峰看10世纪以后中国佛教信仰与艺术的转型》,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学报》,新二十一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张鹏《“粉本”、“样”与中国古代壁画创作——兼谈古代的艺术教育》,《美苑》,2005年第1期。
    蔡铁鹰《张掖大佛寺取经壁画应是<西游记>的衍生物》,《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曹炳建、黄霖《<唐僧取经图册>探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胡淳艳《神性、物性与人性的结合——<西游记>小说版画的发展》,《艺苑》,2008年第3期。
    杨峰《20世纪80年代以来“佛教与<西游记>的关系”研究综述》,《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第1期。
    曹炳建《新发现的<西游记>资料及其解读》,《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孙修身、孙晓岗《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刘玉权《榆林窟第29窟水月观音图部分内容新析》,《敦煌研究》,2009年第2期。
    杨光熙《论<西游记杂剧>和“唐僧取经瓷枕”创作时代先后》,《明清小说研究》,2009年第3期。
    陆凌霄《论<西游记>为元代全真教道士所作》,《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郑怡楠《瓜州石窟群唐玄奘取经图研究》,《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4期。
    常青《杭州飞来峰“西游记图”与“白马驮经图”浮雕再探讨》,《艺术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徐邦达编《中国绘画史图录》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3 寺观壁画》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段文杰主编《中国敦煌壁画全集10·敦煌西夏元》,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金维诺主编《山西稷山青龙寺壁画》,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
    谭蝉雪主编《敦煌石窟全集24·服饰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
    元鹏飞《明清小说戏曲版画演剧图像研究》,博士论文,中山大学,2005年。
    李开福《水月观音造像研究》,硕士论文,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苏爱琴《建阳刻本——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传>与杨致和<西游记传>的研究》,硕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日]磯部彰:《閩(?)堂刊<新刻增補批評全像西遊記>の版本》,[日]磯部彰編,《閩(?)
    Meir Shahar Source, "The Lingyin Si Monkey Disciples and The Origins of Sun Wuko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52, No.1 (Jun.,1992), pp.193-224.
    Rob Campany,Demons, Gods, and Pilgrims:The Demonology of the Hsi-yu Chi,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7, No.1/2 (Jul.,1985), pp.95-115.
    Liu Ts'un-yan,(柳存仁),"The Prototypes of "Monkey (Hsi Yu Chi)",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51, Livr.1 (1964), pp.55-71。
    Wu Hung, The Earliest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s of Ape Tales: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EarlyChinese Narrative Art and Literature,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73, Livr.1/3 (1987), pp.86-112.
    Anthony C. Yu Source, "Hsi-yu Chi and the Tradition", History of Religions, Vol.12, No. 1 (Aug.,1972), pp.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