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1976-1989)的《人民文学》与“人民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新时期中国最重要的文学杂志《人民文学》及其与“人民文学”的关系,进而揭发新时期文学发展变化的一般轨迹与内在脉络,阐述新时期文学与国家文艺政策、与文学传媒的内在关联。
     研究新时期的《人民文学》必须追溯“人民文学”的形成发展历史与范型特征,从而分析《人民文学》创刊的背景与角色定位。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现代性追求、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探索和苏俄经验,是“人民文学”的观念来源。毛泽东的文艺思想规范性地建构了“人民文学”的理论体系,并通过革命根据地及后来的解放区大众文学实践,形成了“人民文学”的基本范型。十七年期间《人民文学》与“人民文学”的互动历程,促进了国家对文学的全面掌握与改造,也留下经验教训。透视“文革”后期《人民文学》的复刊,以观察当时的权力摩擦和文学、期刊的境遇,进而比较六七十年代两次文艺政策调整之不同,认为1975年文艺政策调整只是最高领袖对文艺界状况的直接干预,并不是理论、观念、制度层面的全面调整,没有涉及较大的范围,也没有产生任何新的有价值的文学成果。复刊第一年的《人民文学》亦未复现文学的生机。“文革”结束,张光年接管《人民文学》之后,《人民文学》获得新生,并以卓越的努力实现了当代文学传统的恢复与发展,为新时期中国社会改革与进步提供了积极的思想资源和巨大的舆论支持。
     本文主要通过对新时期《人民文学》发表的作品和这些作品如何发表、发表之后对文学产生何种作用、对社会产生何种影响等层面来分析新时期《人民文学》对文学,特别是作为新时期文学主潮的“人民文学”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伤痕-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在《人民文学》上的发端和推进,分析乡土市井文学、探索文学在《人民文学》上的发展,总结了新时期《人民文学》在发起和推动“人民文学”主潮方面的创造性建树,并深入文学潮流内部衡估这些建树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纵深发展拓展与丰富的重要意义。
     本文认为在文学主体性勃兴的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发展的阶段。《人民文学》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文学新潮,特别是在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兴起之初,积极推动,蔚成潮流,继续保持了引领时潮的位置。本文以《人民文学》发表的同类作品考察了寻根文学与先锋文学的视角与艺术倾向的转变,从而形成文学的新元。“人民文学”在新潮的冲击下从主流变为多元中的一元。这之间的转换得失对于《人民文学》来说如同双刃剑。《人民文学》推动新潮之际,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社会意识也产生了转折性的嬗变,这些因素连同文学内部的裂变形成合力,导致了“人民文学”的淡化。在此期间意识形态不断强化,期刊出版业管理加强,文艺工作市场化转型,国民文化消费出现新的变化,文学期刊竞争局面全面形成。这一切使得《人民文学》失去了主导地位。
     本文最后一章对新时期《人民文学》的文学组织活动、文学批评活动展开了分析,这也是新时期《人民文学》在推动文学和文艺思潮发展方面富有成效的两个方面,它们确立了新时期文学的自主性格局,对于中国文学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人民文学》开创的文学评奖制度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建立了良好的评奖范式和传统。本文同时对新时期《人民文学》乃至整个新时期文学的核心人物张光年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对其思想的发展、对当代文学的建树和文学期刊管理思想进行了观察分析,认为张光年这样目光坚定、胸怀开阔且有惜春情怀的文艺元老是新时期文学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
The thesis intend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s Literature,the mostimportant literature magazine in China,and“people's literature”(as a literary term) soas to make an intensive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ew Era literature,and also to reveal its inner relationship with the national literature and art policy aswell as the literary media in the same period.
     The thesis argues that the research of People's Literature in the New Era must betraced all the way back to the history,the characteristic patterns of the“people'sliterature”so as to check it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putting out the first issue andits role positioning.The modem efforts made by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ary explorations b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longwith the Russian experience form the ideology sources of“people's literature.”Itscharacteristic patterns were made through the literary practice done in therevolutionary base and liberated areas.The 17 years of interactivities betweenPeople's Literature and“people's literature”not only promoted the governmentcontrol over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literature,but also left some experience andlessons.Only by looking closely into the publication-resuming of People's Literatureat the end of the“Cultural Revolution”,the power struggle and the situation ofliterature and periodicals at the time can it be possible to tell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adjustments of literature and art policy made respectively in the 60s and 70s.Ipersonally assume the policy adjustment made in 1975 was nothing but the directinterference from the top leader in the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rather than a completere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ideology and system.Hence it neither involved everydomain nor brought about any valuable and important works.Thepublication-resuming of People's Literature was just a minor part in the big picture ofthe changes made in the national policies.The first year after its publication wasbeing restarted,it did not bring Chinese literature back to revival as was expected.Itwas only when the“Cultural Revolution”came to an end and Zhang Guangnian wasmade the editor-in-chief that the magazine got the second chance and was like to bereborn.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was resumed and further developed.Besides,it also demonstrated great influence over and offered a lot ofprogressive ideas and public support for the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theNew Era.
     The thesis intends to make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significance of People'sLiteratu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especially the“people'sliterature”,the mainstream of the New Era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the workspublished by the New Era People's Literature,namely how they were published,whatimpact they may have on and in what way did they influence the society.The thesistraces the 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ar literature,introspection literature and reform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 growth of native literature,townspeople literature andexploration literature in the magazine.The thesis also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the magazine has made in launching and fostering“people's literature”and whatimportant impact it may have had o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thesis holds the view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entered multi-development stagein the middle of 80s of the last century when the idea of subject-orientation in literaryworks was prevailing.People's Literature responded actively and embraced the newliterary trend wholeheartedly.It made great efforts,especial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development of the roots literature and avant-garde literature,to launch and then leadthe new trend.Based on the works of these two genres published by the magazine,thethesis carries out a research of the changes that took place in their perspective andliterary tendency,and how these two new genres thus came into being and becamestronger.“People's literature,”under the impact of this new trend,gradually changedinto a single element rather than the main stream it used to be.This transformationwas like a double-edge sword for the magazine.
     While People's Literature was launching a new literary trend,Chinese socialstructure at the time was undergoing great changes and people's ideology was alsoexperiencing a subversive transformation.These elements,along with the divisionthat took place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form a resultant force,which led to“people's literature”being less influential and condescending.Besides,not only astronger control over literature and art,especially the management over periodicalswas beefed up at the time,but literature and art towards a market-oriented transitionwas promoted,which resulted in the new changes that took place in people'sexpenditure on cultural products and the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a variety ofliterature periodicals.All these combined made the already traumatized magazine no longer being in a leading position.
     The last chapter of the thesis deals with the literature-related activities organizedby the magazine in the New Era,which proved to be very effective in advancing the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nd art trend at the time.It's justifiable to say that,by helpingestablish the self-directed framework for the New Era literature,they hold significantimporta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future Chinese literature.The award-givingsystem,created by People's Literature,greatly promoted the growth of contemporaryChinese literature,and set up long-lasting models and outstanding tradition for theup-coming contest of literary works.The thesis also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f ZhangGuangnian,a key figure to the magazine as well as the literature in the New Era.It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his thoughts,the contributions he made to Chineseliterature and his ideas over the management of literature periodicals.It eventually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such determined and broad-minded senior writers asZhang Guangnian prov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uarantees for the sound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literature.
引文
[1]新时期文学,一般指“文革”结束到1989年这段时间的中国大陆文学。对“新时期”这个概念的起源很多当代文学研究著作解释不确。这个概念首先来自中共十一大上华国锋作的政治报告(1977年8月12日作,同年8月23日全文刊登在《人民日报》1-6版),这个报告在“形势和任务”部分开头就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进入这个新时期的关键时刻,党中央作出了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邓小平的闭幕词也使用了“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概念。随着政治宣传,特别是后来“新时期总任务”的颁布,“新时期”成为中国大陆最流行的词汇之一,成为各行各业表述时最常用的前缀。把“新时期”与“文学”直接结合在一起并有影响的文献是周扬1978年12月在广东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讲话后以《关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艺术问题》为题在《人民日报》1979年2月23-24日全文刊出。新时期文学的结束,一般以1989年为界限,尽管学界、文艺界颇有人提出不同的理由来解释这个结束,但有一条是相同的,就是1990年代的文学已经不再具有1980年代那样的使命、社会作用、精神风貌和社会地位。按照陈思和先生的共名与无名理论,新时期是共名状态,九十年代又进入无名状态。(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78-79.)以此断开两个时期更是顺理成章。
    [2]马良春,张大明.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179.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A].见: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7-879.
    [4]郭沫若做的是大会总报告,题目是《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努力奋斗》;周扬代表解放区所做报告的题目是《新的人民的文艺》。这种用语的高度一致性正是洪子诚先生所说的“当代文学一体化”特征之表现,见:洪子诚.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
    [5]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A].见列宁.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4-29.
    [6]克·蔡特金.列宁印象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1.
    [7]“重写文学史”提出者认为应有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以切实的材料补充或者纠正前人的疏漏和错误,二是从新的理论视角提出对新文学历史的个人创见。”(陈思和,王晓明.主持人的话[J].上海文论,1988,4:4-5.)这无疑显示了一代学人重新建立“法度”的要求,是一个极具思想史与学术史价值的倡导,影响极为深远。如今重写文学史,乃至重写各种专门史,已从理论主张变成学术实践延伸在学术圈内,成为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学术研究与写作的主潮之一。
    [8]中国现代文学出版与期刊研究首先是由一批资深学者在九十年代开拓出来,此后一大批青年学人,不断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开垦这块新领地,如孙晶对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研究,刘淑玲对《大公报》的研究,李怡对《甲寅》月刊的研究,孟金蓉对《申报》的研究,柳珊、谢菊、董立敏对《小说月报》的研究,张涛甫对《晨报副刊》的研究,姜涛对早期新诗出版的研究,张生对《现代》杂志的研究,等等,形成了现代文学传媒研究的热潮。
    [9]如杨琥对《新青年》的研究(《〈新青年〉“通讯栏”与五四时期社会、文化的互动》),潘光哲对《努力周报》的研究(《胡适与〈努力周报〉的创办》),章清、张太原、陈谦平对《独立评论》的研究(章清《独立评论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命名”》、张太原《“强有力的中心舆论”——〈独立评论〉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命名”》、陈谦平《抗战前知识分子在自由理念上的分歧——以〈独立评论〉主要撰稿人为中心的分析》),郑大华、禹江对《益世报》的研究(《〈益世报〉与“九一八”后的宪政运动》),高瑞泉对《观察》的研究(《〈观察〉:自由主义视域中的平等观念》),黄旦对延安《解放日报》的研究(《从“不完全党报”到“完全党报”》),林淇瀁对《自由中国》的研究(《由“侍从”在侧到“异议”于外——试论〈自由中国〉与国民党党国机器的合与分》),等等。上述论文收入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此外,傅国涌的专著《笔底波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谢泳的专著《储安平与〈观察〉》(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也是值得注意的研究现代知识分子与传媒的专著。
    [10]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05-209.
    [11]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2]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13]黄发有.媒体制造[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14]孙晓忠.建国初期文学报刊体制的建立与文学生产的关系——以《文艺报》为中心[D].北京:北京大学,2003.
    [15]蔡兴水.1957至2001年《收获》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1.
    [16]燕华.洪波与潜流——1981至1989年《小说选刊》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4:80-86;燕华.嬗变与重构——《小说选刊》研究兼论新时期小说现实主义流变[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4:73-76.
    [17]程光炜.《文艺报》“编者按”简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4,5:19-26.
    [18]陈伟军:被放逐的边缘话语——解读建国初期文坛有关同人刊物的言说[J].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44期),2005年11月30日。
    [19]吴俊.《人民文学》的创刊和复刊[J].南方文坛,2004,6:34-40.该文后来收入吴俊与郭战涛合著的《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这部著作研究的下限截至《人民文学》复刊为止。
    [20]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19-136.
    [21]关于现当代知识分子中的士人传统,余英时先生有其特别的看法,他认为经过20世纪上半叶,中国知识分子迅速边缘化,到四十年代士大夫的观念已彻底死亡。(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A].见:余英时.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M].台北:三民书局,1992:33-38.)士大夫的观念是消失了,但士大夫的精神并没有随之死亡,相反整个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虽九死一生,犹未丧失民本关怀与用世的热情,特别是新时期高考制度的恢复,严格的国家考选实际上大大强化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
    [22]欧阳友权.人民文学重新出发[N].文艺报,2004,1(31):3.
    [23]冯宪光.毛泽东与人民文学[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6:4-13;冯宪光.人民文学论[J].当代文坛,2005,6:3-8;冯宪光.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6:10-12;方维保.人民·人民性与文学良知——对王晓华先生批评的回复[J].文艺争鸣,2005,6:79-82;李国春.“人民文学”发展的自觉[N].文艺报,2004,2(7):2;张丽军.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溯源与重申——兼与王晓华先生商榷[J].文艺争鸣,2005,5:55-59.
    [24]周明.周明:新时期前后的《人民文学》[N].新京报,2006,6(29):C13.
    [25]崔道怡.合订本作证[J].人民文学,1989,10:6-20.该文回顾《人民文学》40年历程,历数作品最多的还是新时期。
    [1]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2.
    [2]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5.美国当代著名中国现代史专家本杰明·I·史华慈教授指出:“从后来事件看,毛泽东可能是这些早期党员中少数几个凭借经验意识到列宁主义是一种组织方法而不单纯是另一种学说的人中的一个。虽然他与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接触使他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但是他在湖南组织活动的经验使他认识到‘只有在群众行动中产生的群众的政治力量才能实现革命性变革’。”(本杰明·I·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9~30.)毛泽东的这一经验和认识,对他以后从动员社会力量来完成政治改造的角度出发 处理文艺问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明确地界定了“我们”以及我们的“敌人”,区分这两者间的差别乃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的结论是:“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而“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干扰了我们的阵线。”(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9.)毛的这个划分虽然暴露了他认识上的缺陷,但这个对立性思维一直影响着他对中国社会的整体判断及对政策、策略的制定。
    [4]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J].红旗,1982,22:2-4;同期文章《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的中译文为什么需要修改》介绍了这个文献在中国翻译与传播过程中的一些译文变化。
    [5]王观泉.天火在中国燃烧(增补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7.
    [6]中央总学委规定毛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全文可见: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7-879.)为全党必读文件,并发出通知《中央总学委关于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要求“尽量印成小册子发送到广大的学生群众和文化界知识界的党外人士中去”。此通知并于1943年10月22日发布于《解放日报》。
    [7]郑纳新.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人民文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17-21.关于延安文艺大众化运动,可参考潘磊.“鲁迅”在延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陈思和先生在1980年代以来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发展的观察中,不仅揭示了40年代文学的发展及其与当代文学的内在关联,同时分析了战争以及战争影响形成的战争文化心理在这个文学变迁及文学联系中的制约性影响。详见: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90-111.
    [9]董大中.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序[A].见: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
    [10]阿多诺在谈及他所信仰的真理和主张时说:“不要把要求绝对看成是可靠的,也不要因强调真理的概念而削弱任何东西。”洪子诚先生在讨论 中国“革命文学”在四五十年代以后的走向时,引阿多诺这一告诫,甚为精确地把握了中国“革命文学”的症结所在。见: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86。
    [11]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A].见: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9-536.
    [12]苏春生在其论著《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中,讨论了赵树理早期的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学追求,赵认为毛的《讲话》“肯定”了他的方向,“批准”了他关于文艺必须走通俗化、大众化道路的主张。见:苏春生.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5.
    [13]冯雪峰对毛在《讲话》中的一些观点持不同看法,他不赞成文艺从属于政治,他认为作品的政治性和艺术性不能分离,“更不能从艺术的体现之外去求社会的政治的价值”,见《题外的话》,收入《冯雪峰论文集》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胡风对毛的民族形式说也不赞同,他认为形式不能离开内容,民族形式只能从民族的生活里面来,见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收入《胡风评论集》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对于毛在讲话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胡风也有很大的分歧,他在1948年发表了他的《论现实主义的路》来回应来自中共体系内文艺理论界对他的批判,借此全面陈述了自己的文艺思想。胡风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反对概念化、客观主义,他提出处处有生活,不应限制作家的创作自由,他反对民粹主义倾向,提出重视民众身上精神奴役的创伤。这显然与毛的主张不很一致。
    [14]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A].见: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521-555.
    [15]吴俊.《人民文学》的创刊和复刊[J].南方文坛,2004,6:34-40.
    [16]邵荃麟.论文艺创作与政策和任务相结合[A].见:邵荃麟.邵荃麟评论选集(上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5-292.
    [17]《编后》[J].人民文学,1950,3:85.
    [18]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10—211.
    [19]李云雷.秦兆阳:现实主义的“边界”[J].文学评论,2009,1:104-109.
    [20]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增订新版)[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2005:198.
    [2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81.
    [22]周明.人有尽时曲未终[A].转引自:吴俊.《人民文学》的创刊和复刊[J].南方文坛,2004,6:34-40.
    [23]此系邓小平1975年9月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插话,见: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
    [2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43.
    [2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50.
    [2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46.
    [2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41.
    [2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50.
    [29]吴俊.《人民文学》的创刊和复刊[J].南方文坛,2004,6:34-40.
    [30]吴俊.《人民文学》的创刊和复刊[J].南方文坛,2004,6:34-40.
    [31]程中原.在历史的漩涡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381-430.
    [32]吴俊.《人民文学》的创刊和复刊[J].南方文坛,2004,6:34-40.
    [33]周扬在关于电影《鲁迅传》的谈话中说:“将来要规定一些制度,保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没有制度保证,我们讲的都会变成空话。”见:周扬.周扬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286.
    [3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1.
    [35]洪毅达.把文艺刊物办成对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祝五种全国性文艺刊物创刊[J].人民文学,1976,3:100-101.
    [36]洪子诚先生总结“文革”文学的这个特点说:“在‘“文革”’中,政治观念、意图更直接转化为艺术作品,即“政治”的直接“美学化”,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美学化”其实不具备多少审美的特质,很难谈得上是真正的“美学化”。
    [37]关于华国锋的这个题词,本系应《人民文学》编辑部的请求而题的,张光年日记记述此事:“(12月)10日——今天得两大喜讯:华主席批准《诗刊》发表毛主席1956年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信;华主席也同意为《人民文学》题词。张平化同志要我和贺敬之提供题词大意供参考。——晚上试拟题词三稿备用。——”见: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上)[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47.
    [38]本刊编辑部.进军的号角,催春的战鼓——热烈欢呼华主席的光辉题词[J].人民文学,1978,1:6-8.
    [39]编者的话[J].人民文学,1976,4:95-96.
    [40]蒋子龙.努力反映无产阶级同走资派的斗争[J].人民文学,1976,4:92-94.
    [41]王愿坚.小说两篇[J].人民文学,1977,7:28-52,转27.
    [42]参见谢冕.从诗的繁荣谈文艺的百花齐放[J].人民文学,1977,2:85-87;唐弢.“齐放”与“争鸣”[J].人民文学,1977,5:6-7;王子野.促进文艺发展的正确方针[J].人民文学,1977,5:4-5;杜埃.调整和贯彻好党的文艺政策[J].人民文学,1977,11:91-96.
    [43]思忖.塑造典型必须从实际生活出发[J].人民文学,1977,3:89-91.
    [44]外国文学研究所批判组.批判“四人帮”对待外国文艺的修正主义谬论[J].人民文学,1977,2:89-93.
    [45]解胜文.“三突出”是修正主义文艺的创作原则[J].人民文学,1977,3:82-85;朱穗.扼杀革命文艺的绞索[J].人民文学,1977,3:86-88;杨志杰.扫除帮派体系,壮大文艺队伍[J].人民文学,1977,5:11-12;王春元.评“阴谋文艺”[J].人民文学,1977,10:81-85。
    [46]秋耘.关于文学特点的通信[J].人民文学,1977,7:94-96.
    [47]孙犁.关于短篇小说[J].人民文学,1977,8:94-96;孙犁.关于中篇小说[J].人民文学,1977,12:90-92;孙犁.关于长篇小说[J].人民文学,1978,4:97-101.
    [1]通行的说法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取消“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提法。
    [2]为四个现代化唱出时代的最强音[N].人民日报,1979,1(3):1.
    [3]李业.总结经验,把文艺理论批评工作搞上去——记文艺理论批评座谈会[J].文艺报,1979,4:2-4.
    [4]本刊评论员.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J].上海文学,1979,4:4-9.
    [5]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A].见: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7-21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5.
    [7]周扬.周扬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217.
    [8]胡启立.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1984,12(30):1.
    [9]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N].人民日报,1984,1(27):1-5.
    [10]张光年.从诗歌问题说开去——在《诗刊》诗歌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A].见张光年.张光年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23-332.关于期刊企业化问题,见: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上册)[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176.
    [11]在初期这个选稿工作,除了选择新作品之外,还包括选发表在文革期间遭受批判的作家的作品,如赵树理遗作《十里店(上党棒子)》(刊于1978 年第5期)、李建彤的《刘志丹》(刊于1979年第1期)、老舍遗稿《正红旗下》(刊于1979年第3、4、5期)。
    [12]何西来.历史行程的回顾与反思——论反思文学[J].当代文艺思潮,1982,2:31-46.
    [13]洪子诚先生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就意识到“两者的界限并非十分清晰,有的作品,也很难明确它们的归属。即使那些具有鲜明的类属特征的作品,也并不一律按时间的先后呈现。这些复杂的情况表明,它们只是对这一时期创作的一种大致的描述。”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58.对一般认为是伤痕文学代表作之一的《班主任》,就很难划定它的归属,陈思和先生认为一般文学史把伤痕文学思潮发端于《班主任》与《伤痕》有点奇怪。“《班主任》的作者当时已经是中年人,《班主任》的思路和表达形式与王蒙的小说《最宝贵的》非常相似,是从青年人的错误引申出教训,让成年人去思考,正面来解答历史教训与理想重建。所以《班主任》更接近后来的反思文学思潮的特点。”见:陈思和.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R].香港:香港岭南大学,2009:
    [14]王一川在分析伤痕文学的审美体验类型时,援例作品有在《班主任》前面发表的萧育轩的《心声》。见:王一川.“伤痕文学”的三种体验类型[J].文艺研究,2005,1:12-17.
    [15]关于《班主任》的发表,刘心武说:“《班主任》发表在1977年第11期《人民文学》上,因为《人民文学》是每月20日出版,再加上脱期,《班主任》同广大读者见面,已是1978年年初了。”见:刘心武.我是刘心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44.
    [16]刘心武.我是刘心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58.
    [17]孟悦.历史与叙事[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3-44.
    [18]欢迎〈班主任〉这样的好作品(读者来稿、来信选登)[J].人民文学,1978,2:101-107.
    [19]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45.
    [20]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卷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13.
    [21]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43.
    [22]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44.
    [23]崔道怡.早春的记忆——复刊时期的《人民文学》[A].见:靳大成.生机——新时期著名人文期刊素描[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3-18.
    [24]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48-251.
    [25]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69-271.
    [26]“关于片段性的现代性”的思路系受陈晓明先生观点启发。陈晓明先生在《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中指出:“二十世纪文学的那种强劲发展的历史,那些截然的裂变,都在现代性的框架之内表现出他们的分离、冲突、关联和互动。当然,我们并不想给人这样的印象:现代性具有一种坚硬的总体性,它具有历史的一致性,它是永久性的和不可超越的。与这样一种观点相反,我们所理解的现代性是在不断分裂和断裂的历史片段中重新组装的一种状态(精神、气质、态度、风格等等)。”见: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1-26.
    [27]这个作品最初是在复旦的年级壁报上登出,后来洪泽同志顶住各种反对意见,最后拍板批准《文汇报》刊登这个作品。见:李子云.我经历的那些人与事[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250.
    [28]周扬在广东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伤痕文学明确表示支持,他说:“话剧《丹心谱》,短篇小说《班主任》等作品,也都是写反对‘四人帮’的斗争的、也都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对这类作品,即使其中不免还有某些缺点和不足,轻率地称他们是‘伤痕文学’,‘感伤主义的文学’或‘暴露文学’,而对之采取贬低或否定的态度是不恰当的。我们正需要有更多更好的揭露林彪、‘四人帮’的作品,否则我们怎么能表现我们这个时代的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并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呢?”见:周扬.关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艺术问题——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在广东省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79,2(23):2;(24):3-4.
    [29]陈荒煤在其《解放思想相信群众》一文中,对《班主任》和《伤痕》等作品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见:陈荒煤.解放思想相信群众[J].人民文学,1978,11:7-9。在很多场合,陈荒煤都为伤痕-反思文学辩护。
    [30]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78.
    [31]冯牧.四化需要闯将,文学也需要闯将[N],工人日报,1979,10(15):4.
    [32]张锲.做激流勇进的战士[N].工人日报,1979,10(15):4
    [33]陈荒煤.不能放下这支笔[N].工人日报,1979,10(15):4
    [34]茅盾.解放思想,发扬文艺民主[J].人民文学,1979,11:3-8。
    [35]对毛时代的经济评价,本文采用中国各界在“文革”结束以来的这一共识。198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有些学者对毛时代中国经济的状况及其成败做了新的研究和评价,一类很强劲的观点,如卡尔·李斯金、布拉莫尔等的观点,都认为毛时代缩小了阶级差别,在农村基本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直接奠定了1980年代改革的成功,中央计划经济能够高速增长和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等,毛时代的问题在于没有找到一条既不同于苏联式中央经济计划,又不同于市场资本主义的道路,最大的失败在于忽视了扩大了城乡差别;彼得·诺兰认为晚期毛泽东主义的失败主要在于经济计划中的结构性弊病;马克·塞尔登进而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动员式集体主义”,压抑了市场,使强制手段得以盛行。见:布拉莫尔.毛时代经济再评价[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1995:1-19;359-364.
    [3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1-152.
    [37]蒋子龙.回顾[J].人民文学,1981,6:110-112.
    [38](美)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政治科学新手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248.
    [39]对毛时代中国经济政策的失误以及这种失误造成的后果,西方学者也有深入的探讨。见:布拉莫尔.毛时代经济再评价[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1995:1-19;359-364.
    [40]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修订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17.
    [41]高晓声.谈谈文学创作[J].长江文艺,1980,10:69-76.
    [42]缪俊杰.着力刻画农村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J].人民文学,1981,5:105-109.
    [43]王润滋.愿生活更加美好[J].人民文学,1981,4:66-67.
    [44]此语取自汪曾祺小说《八月骄阳》,作品借人物之口说老舍的文学取向,实则也是夫子自道。见:汪曾祺.八月骄阳[J].人民文学,1986,8:17-21.
    [45]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44.
    [46]汪曾祺.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J].新疆文学,1983,2:71-74.
    [47]汪曾祺.《市井小说选》序[A].见:杨德华.市井小说选[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1-3.
    [48]《论语·先进》。
    [49]编者的话[J].人民文学,1985,4:扉页。
    [50]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176-194.
    [51]张旭东.批评的轨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49.
    [52]陈思和先生在1990年代就提出了当代文学史上的潜在写作问题,后来其门生刘志荣博士对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出版专著《潜在写作1949-197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杨健著《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朝华出版社,1993)较早整理“文革”中的地下文学。此后的当代文学史写作基本都涉及了这些内容。
    [53]有关《今天》群体的活动,参见:刘禾.持灯的使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4]张旭东.批评的轨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46.
    [55]新时期梁小斌后来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作品很多,有发在1981年第4期上的《神秘的笑容》等。
    [56]新时期王小妮后来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很多作品,如1981年第2期上的《插队,在一个小屯(二首)》,1982年第5期上的《雨中的北京》,1985年第5期的《满月》,1988年第7期的《诗四首》等。
    [57]此后新时期徐敬亚发表在这里的作品有:1982年第3期的《长江,在我们手臂上流过》,1983年第6期的《一盒橡皮泥》等。
    [58]此后新时期北岛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作品:1985年第5期的《自昨天起》《语言》《呼救信号》,1986年第8期的《白日梦》等。
    [59]袁可嘉.中国与现代主义:十年的新经验[J].文艺研究,1988,4:60-68.
    [60]《今天》编辑部(北岛执笔).致读者[J].今天,1978,1.
    [61]舒婷所在的福建省办刊物《福建文艺》1980年第6期发表郭启宗的文章《抒情诗要抒人民之情》,批评舒婷的诗歌创作,“作为一代人精神面貌以及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走上新的道路的歌者,舒婷是不足为训的落伍者。”该刊同年第9期发表傅子玖、黄后楼的文章《中国新诗自我形象 的演进及其流派初探》认为从舒婷诗中“看到一位远离群众的个人主义的‘小我’,面向流光溢彩的生活海洋在悲吟和哭诉”,对舒婷的诗作“不该一味地捧场喝彩,以致那种不健康的自我形象恶性地膨胀起来。”章明在《诗刊》1980年第8期上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对新诗潮的隐晦倾向予以批评。老诗人臧克家则连续发表文章对朦胧诗进行讨伐,以为这是沉渣泛起,是社会主义文学发展中的逆流,是借鉴外国诗歌艺术消化不良的结果,是“信仰危机”下的产物。参见:臧克家.诗要三顺[J].诗刊,1981,2:51-52;关于朦胧诗[J].河北师院学报,1981,1:65-66.
    [62]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N].光明日报,1980,5(7):4;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J].诗刊,1981,3:55-58;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J].当代文艺思潮,1983,1:14-27.
    [63]吕进.开创一代诗风——重庆诗歌讨论会纪要[J].文艺报,1983,12:18-20.
    [64]后面“三颗”是刊于《北京文艺》1980年第5期的短篇《风筝飘带》,刊于《上海文学》1980年第6期的短篇《海的梦》,刊于《十月》1980年第4期的中篇《蝴蝶》;这个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发表的六个中短篇——被称为“集束手榴弹”在当时文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80年8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北京师院学报联合召开了“王蒙作品讨论会”,对这些小说进行了讨论。会议情况及阎纲、陆贵山、刘淮、朱容等人的评论,王蒙自己的发言《在探索的道路上》,均刊于《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15-44页。
    [65]王蒙是新时期较早使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作家,对于使用这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方法,他在1980年2月发表于《鸭绿江》杂志(70-72页)的《关于“意识流”的通讯》一文中做了说明。宗璞也是新时期最早写作意识流小说的作家,其短篇《我是谁》发表于1979年,该作明显带有卡夫卡的《变形记》的特点,此后她的《蜗居》和《泥沼中的头颅》《鲁鲁》《核桃树的悲剧》都大量使用现代主义小说技巧。
    [66]王安忆,张新颖.谈话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6—207.
    [1]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71-89.
    [2]编者的话[J].人民文学,1985,3:扉页。
    [3]编者的话[J].人民文学,1985,6:扉页。
    [4]《中流》杂志1990年第4期署名“草木”的文章《扇动的什么翅膀——重读〈人民文学〉1987年1-2期合刊》,就指责《人民文学》刊发的这些作品“思想内容不太健康,格调低下”。
    [5]一般都把1984年底的杭州会议作为寻根文学正式出现的标志,这大体上没有问题。但汉语文学界谈到文学的“根”,较早的是齐戈的《文学的根伸向哪里?》(刊于《人民文学》1983年第12期);“寻根”一词出现在作家笔下,较早的是李陀致乌热尔图的信,谈到回到老家看看,去“寻根”。李陀,乌热尔图.创作通信[J].人民文学,1984,3:121-127.
    [6]李书磊把寻根文学处理为两类,一类是写化外之民,一类是化内之民。见:李书磊.从寻梦到寻根——关于近年文学变动的札记之一[J].当代文艺思潮,1986,3:42-49.别吉应属于“化外之民”;树桩应属于化内之民,但又有化外之民的自然。这正属于阿城所觉识的中国文化含有自然的本质,参见:阿城.文化制约人类[A].见:孔范今,施战军: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资料(上)[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214-217.
    [7]在这一点上,我赞成李洁非对《棋王》的阅读感受:“社会图景的写实形象”,参见李洁非.寻根文学:更新的开始(1984—1985)[J].当代作家评论,1995,4:101-113.
    [8]蔡翔.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53-62.
    [9]邵振国.麦客[J].当代,1984,3:205-216.
    [10]李洁非.寻根文学:更新的开始(1984—1985)[J].当代作家评论,1995,4:101-113.
    [11]韩少功.夜行者梦语[J].读书,1993,5:62-70.
    [12]在这一点上我与李洁非的看法并不一致,李洁非根据韩少功发表在《作家》1985年第6期上的《文学的“根”》来断定韩少功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参见前引文。
    [13]参见李陀在“海外中国作家讨论会”上的发言,见:今天,1990,2:97.
    [1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91.
    [1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35—341.
    [16]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修订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55.
    [17]王蒙在80年代初曾经说过自己的写作更现实了,他“看到了生活的艰 难,看到了一切美好的东西还需要成熟,需要成长,需要锻炼和完善自身”。王蒙.我在寻找什么?[A].见:王蒙.《夜的眼》及其他[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212.
    [18]陈晋.平民的生活与贵族的艺术一—部分青年文艺创新的内在矛盾[N].文艺报,1987,2(14):3
    [19]季红真.精神被放逐者的内心独白——刘索拉小说的语义分析[J].上海文学,1988,3:70-74.
    [20]李劼.是临摹,也是开拓[J].当代作家评论,1986,1:19-24,转8.
    [21]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73.
    [22]马·肖勒.技巧的探索[J].世界文学,1982,1:269-290.
    [23]李兆忠.旋转的文坛——“现实主义与先锋派文学”研讨会纪要[J].文学评论,1989,1:23-30.
    [24]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5.
    [25]陆忆敏.上弦的树[J].人民文学,1989,11:45-46.
    [26]李陀甚至认为,新时期的文学至此才真正摆脱工农兵文学的局面,出现真正的变化。见:李陀、李静.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J].上海文学,2001,3:4-15.
    [27]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46.
    [28]马国川.风雨兼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9—30.
    [29]前者以陈骏涛为代表,后者以丁帆为代表。见:李兆忠.旋转的文坛——“现实主义与先锋派文学”研讨会纪要[J].文学评论,1989,1:23-30.
    [30]方厚枢.中国当代出版史料文丛[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311.
    [31]宋木文.亲历出版三十年——新时期出版纪事与思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88—193.
    [32]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08.
    [33]杨匡汉.20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下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592.
    [1]陈思和.想起了《外国文艺》创刊号[A].见: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上海市编辑学会.我与上海出版[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498.
    [2]关于政治利益与政治义务的阐述,见:克里斯托弗·希勒·威尔曼.走向一种自由主义政治义务理论[A].见:毛兴贵.政治义务:证成与反驳[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73-197.
    [3]促进短篇小说的百花齐放[J].人民文学,1977,11:4-15.
    [4]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24.
    [5]茅盾.老兵的希望[J].人民文学,1977,11:4-6.
    [6]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26-34.
    [7]茅盾.老兵的希望[J].人民文学,1977,11:4-6.
    [8]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26-28.
    [9]最近出版的郝怀明的《如烟如火话周扬》较为详细地记述这个《纪要》的炮制过程:“说是座谈会,其实不过是部队的几位领导听江青一个人说。”会后,他们整理了一个“纪要”,“江青很不满意,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要陈伯达、张春桥、姚文元来参加修改”,“经陈伯达、张春桥这几个‘大秀才’从‘理论’上拔高,先后改了8稿,毛泽东作了3次审阅修改,加写和删改的段落话语计有15处,于4月10日以中央文件发出。这个文件题目很长:《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林彪同志委托’这几个字是毛泽东在修改时加上去的。”见:郝怀明.如烟如火话周扬[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298-299.
    [10]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3.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6—67.
    [12]顾骧.晚年周扬[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5。但顾骧著作中说是 1977年“10月5日,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在关于教育工作的谈话中,基本上推翻了‘四人帮’关于教育方面的‘两个估计’〈即‘文革’前十七年教育路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知识分子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顾骧的说法或有其来处,但时间显然晚了些,我以为应以邓与当时的教育部主要负责人的谈话为主。
    [13]张光年的发言修改稿后在《人民日报》全文刊出。见:张光年.《驳“文艺黑线专政”论——从所谓“文艺黑线”的“黑八论”说起》[N].人民日报,1977,12(7):2.
    [14]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上)[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48.
    [15]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39.
    [16]刘锡诚.文坛旧事[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53.
    [17]本文关于这次会议时间按照张光年日记,刘锡诚的《在文坛边缘上》记为10月20-25日,疑有误。刘锡诚书中记张光年的身份还有“中国作协党组书记”,这是不对的,按照张光年日记,由于有人“捣乱”,文化部党组对文联全委会提出的各协党组名单有不同意见,故暂搁不议,仍以筹备组代行党组职权,张光年的作协党组书记是到1979年11月四次文代会结束后才定下来的。本次会议的发言,均据: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127-150.
    [18]张光年.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人民文学,1985,1:4-25转38.
    [19]据袁鹰说,建国以后只有1954年由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举行过全国儿童文艺创作评奖,其他的文学评奖似乎没有了。见袁鹰。第一簇报春花[J].人民文学,1979,4:11-12.
    [20]一九七九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启事[J].人民文学,1979,10:附页.
    [21]崔道怡.早春的记忆[A].见:靳大成.生机——新时期著名文学期刊素描[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3-18.关于这次评奖活动的发起,涂光群也说是李季提议,见: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696.刘锡诚先生《文坛旧事》71页中说的“张光年、李季和《人民文学》编辑部首倡短篇小说评奖”显然不够确切。
    [22]本刊记者.报春花开时节——记一九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活动[J].人民文学,1979,4:20-22.
    [23]崔道怡.早春的记忆[A].见:靳大成.生机——新时期著名文学期刊素 描[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3-18.
    [24]上述评委意见来自当时列席会议的刘锡诚的记录。见: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214—217.
    [25]茅盾.在一九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发奖大会上的讲话[J].人民文学,1979,4:3-5.
    [26]本刊记者.报春花开时节——记一九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活动[J].人民文学,1979,4:20-22.
    [27]一九八三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启事[J].人民文学,1983,11:112.
    [28]菲舍尔·科勒克.文学社会学[A].见:张英进,于沛.现当代西方文艺社会学探索[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38.
    [29]何言宏.新时期文学与政治文化之关系[A].见: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9.
    [30]洪治纲的批评分别见其论文《权威的倾斜:对新时期以来全国历次短篇小说奖的巡回和思考》(原载《小说家》1999年第1期)、《回眸:灿烂与忧伤:对新时期以来历史中篇小说奖的回顾与思考》(原载《小说家》1999年第2期)、《无边的质疑——关于历届“茅盾文学奖”的二十二个设问和一个设想》(原载《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5期),见:洪治纲.无边的迁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209-309.
    [31]周扬.按照人民的意志和艺术科学的标准来评奖作品——在全国优秀中篇小说、报告文学、新诗评选发奖大会上的讲话[J].文艺报,1981,12:5-10.
    [32]张光年.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人民文学,1985,1:4-25转38.
    [33]编者的话[J].人民文学,1984,6:4.
    [3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1932年开始成为苏联文艺界的创作原则,毛的“讲话”与建国后周扬的一些文章都提到了这个名词,但真正成为中国文艺界的最高纲领则是1953年二次文代会周恩来的报告提出的。
    [35]刘宾雁,宗璞等.重放的鲜花[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36]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687.
    [37]张光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存在着、发展着[J].文艺报,1956,24:5-8.
    [38]周勃.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J].长江文艺,1956, 12:37-46.
    [39]陈涌.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J].文艺报,1957,2:11-13;蔡田.现实主义,还是公式主义[J].文艺报,1957,8:1,5-9;9:7-11.
    [40]言直(张光年).应当老实些[J].文艺报,1958,3:26-29.这篇文章在《张光年文集·第五卷·光未然著作系年》中没有收录。
    [41]李希凡的《所谓“干预生活”、“写真实”的实质是很什么?》和姚文元的《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和创作倾向》这两篇文章都是政治性的批判文章,和《人民文学》1958年第9期刘白羽的文章《秦兆阳的破产》一样,都是那个政治气候下的产物,不是学理性的辨析。
    [42]张光年的《题材问题》原刊于《文艺报》1961年第3期。见:张光年.张光年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73-282.
    [43]张光年.向阳日记[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61.
    [44]张光年.张光年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40-346.
    [45]张光年.惜春文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1.
    [46]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上)[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44.
    [47]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50.
    [48]张光年.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人民文学,1985,1:4-25转38.
    [49]张光年.张光年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475.
    [50]张光年.张光年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52.
    [51]傅活.《小说选刊》创刊始末[J].传媒,2001,4:32-35.
    [52]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上册)[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177.
    [53]傅活:《小说选刊》创刊始末[J]传媒,2001,4:32-35.
    [54]张光年.张光年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40-346.
    [55]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上册)[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225.
    [56]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上册)[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229.
    [57]张光年.张光年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40.
    [58]张光年.张光年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55.
    [59]张光年.张光年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37.
    [60]张光年.张光年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49.
    [61]刘锡诚.文坛旧事[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58-59.
    [62]刘锡诚.文坛旧事[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47.
    [63]本刊编辑部.不仅仅是为了文学——告读者[J].人民文学,1983,8:4.王蒙在其回忆录中说:“我为我就任以来的杂志一九八三年第八期起草了告读者的《不仅仅是为了文学》,宣示了对于世道人心,对于社会进步的关注。”见:王蒙.王蒙自传(第二部,大块文章)[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170.
    [64]本刊编辑部.更自由地扇动文学的翅膀[J].人民文学,1987,1-2:4-5.
    [65]王蒙.王蒙:不成样子的怀念[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46.
    [1]理查德·艾文斯.捍卫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2.
    [2]史华慈在《德性统治:“文化大革命”中领袖与党的宏观透视》(采林同奇译名)一文中,对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着重提出了追索毛泽东理想远景——“德性统治”,来理解毛泽东的政治行为。这种思想谱系式的追寻,建立了“文革”发生学的深远的思想背景。见:The Reign of Virtue:Some Broad Perspectives on Leader and Party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收入 B.Schwartz,China and Other Matter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isty Press,1996.)
    [3]关于“文革”结束前后的民间思想者,钱理群先生予以较多的关注,详见: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6-55.亦可参见:钱理群.我的回顾与反思[M].台北:行人出版社,2008:75-87.
    [4]洪子诚先生在《问题与方法》一书中对当代文学中的一体化问题,包括这一概念的发生,进行了全面的说明。参见: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87-190.
    [5]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增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08:25-45,49-178.
    1.1949~1966,1976~1989全部《人民文学》杂志。
    2.张光年.张光年文集(1~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周扬.周扬文集(1~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94.
    4.胡乔木.胡乔木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上、下册)[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8.张光年.向阳日记[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9.郝怀明.如烟如火话周扬[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10.顾骧.晚年周扬[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11.王蒙.王蒙自传·大块文章[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12.涂光群.五十年文坛亲历记(上、下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13.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14.刘锡诚.文坛旧事[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
    15.靳大成.生机——新时期著名人文期刊素描[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16.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7.曹玉如.王蒙年谱[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18.陈为人.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M].(美)溪流出版社,2005.
    19.王蒙.不成样子的怀念[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0.刘心武.我是刘心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修订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王铁仙.新时期文学二十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顾彬.20世纪中国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7.洪子诚.问题与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8.钱理群.与鲁迅相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9.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王晓明.思想与文学之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1.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创[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12.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13.黄子平.“灰阑”中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14.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5.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M].济南:山东教育社,2003.
    16.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7.吴俊.文学的变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8.杨扬.文学的年轮[M].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
    19.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媚与当代文学变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0.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2.王光东.朴素之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
    23.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
    24.蔡翔.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25.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26.李劼.个性·自我·创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27.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8.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9.刘禾.跨语际实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0.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31.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2.陈平原、山口守.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33.陈平原.文学的周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34.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5.吴俊、郭战涛.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6.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37.黄发有.媒体制造[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38.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9.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媒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40.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1.李泽厚.杂著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42.刘禾.持灯的使者[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3.甘阳.八十年代文化意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4.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5.胡河清.灵地的缅想[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46.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7.李金铨.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8.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9.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0.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增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1.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2.孟悦.历史与叙事[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3.马国川.风雨兼程——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访谈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特里·伊格尔顿著,王杰译.美学意识形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葛兰西著,田时纲译.狱中书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布尔迪厄等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写作的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去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8.卡尔·雅斯贝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9.乔治·卢卡契著,王伟光译.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0.帕尔塔·查特吉著,范慕尤、杨曦译.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11.本雅明著,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12.詹姆逊著,明亚敏译.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萨义德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4.罗伯特·古丁,汉斯-迪特尔·克林格曼主编,钟开斌等译.政治科学新手册(上、下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5.雷蒙德·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3.
    16.汉娜·阿伦特著,林骧华译.极权主义的起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7.保罗·博维著,萧莎译.权力中的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18.竹内好著,孙歌编,李冬木、赵京华、孙歌等译,.近代的超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9.本杰明.I.史华慈著,陈玮译.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0.布拉莫尔著,李小川等译.毛时代经济再评价[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21.罗钢、王忠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