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的理念与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7年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上演了上海昆剧团的全本《长生殿》,这是昆剧经典《长生殿》300年来首次以“全本演出”的方式重现舞台。上海昆剧团和制作人唐斯复将原著整理为四本《钗盒情定》、《霓裳羽衣》、《马嵬惊变》、《月宫重圆》,分四个晚上演出。这出戏在音乐实践上一反上海昆剧团之前“创新型”剧目常用的对于唱腔和音乐的改革手法,而以“重现唱腔原貌”为原则,以大齐奏为主的方式伴奏。
     笔者以四本《长生殿》中音乐实践上“回归传统”的现象入手,根据笔者的田野考察与对于四本《长生殿》的文本分析,发现四本《长生殿》中“回归传统”现象具有复杂性,这表现在:其一,“传统”名义下的“非传统”因素的存在。其二,“传统”含义多元化的呈现。其三,在宣传营销中,对于“全本”演出历史意义的突出。因此笔者认为四本《长生殿》的“回归传统”实际上是以回归的名义塑造了一个新的“传统昆剧”。从结果来看,这个“传统昆剧”不仅被认可,而且还获得了剧团一直渴望的振兴。四本《长生殿》首演即收获5轮20场的好成绩,从2006年1月试演一、二本开始,到2010年11月上演精华版,四年间前后共演出了78场,票房收入共270万之多。同时在演出这部戏之后剧团的生存状况也发生了改变,从之前的困境:政府有限的支持和萧条的市场,步入了振兴:政府大力支持和市场的好转。
     笔者针对四本《长生殿》“回归传统”获得成功的现象,借用洛秦的“音乐人事与文化研究模式”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促成四本《长生殿》产生和成功的原因在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上海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化都市,在此历史场域下政府到社会滋生了一种对于“传统”的需求。同时在上海特殊的城市环境之下,一个希望获得振兴的剧团,一个希望重塑城市\文化形象的政府\国家,一批希望重塑文化身份、回归传统生活的新兴受众群体构成了支撑四本《长生殿》产生的音乐社会。在此需求前提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办成功为昆剧带来的机遇,“不新不旧”的创作观念,多元混杂的艺术实践和关键人物唐斯复是四本《长生殿》获得成功的特定机制。
     “不新不旧”的创作观念,多元混杂的艺术实践所塑造的“传统昆剧”形象是如何确立《长生殿》对于受众与国家的意义的,笔者通过田野考察,受到赖斯“挪用传统”和霍布斯鲍姆“发明的传统”的启发,得出结论:四本《长生殿》的成功实际上是全球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现代人对于昆剧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原真性”想象与需要。
The full version of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produced by the Shanghai Kunqu Opera Troup was staged at the Shanghai Lyceum Theater in 2007.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Kunqu opera classic was performed in "full version" over 300 years. The Shanghai Kunqu Opera Troup and producer TangSiFU classified the original work into four books including "The Pledg", "The Dance of The Rianbow and Feathery Garments", "The Mutiny at Mawei "and "The Lovers' Reunion", and the four-book version were played on four nights. The opera followed the principle of "focus on the original singing" and was accompanied and adopted the way of the big unison accompaniment. Instead of "innovative style" of singing commonly used by the troupe in musical practice before.
     Starting with the musical practice of "returning to the tradition "used by the performance, through fieldwork and version analysis of the four-book version of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phenomenon of "returning to the tradition" phenomenon is comprehensive. Firstly, the "non-traditional "factor in name of "tradition"; Secondly,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radition"; Thirdly, the highlight of the historical meaning of "full version" performance during marketing. Therefore,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returning to the tradition" is actually building a new style of "Traditional Kunqu Opera" in name of returning. As it turned out, the new style of "traditional Kunqu opera" was accepted, and The Shanghai KunQu Opera Troup got its eagerly-wanted recovery. The premier performance got am achievement of 5 rounds with 20 scenes. From the trial performanc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book in Jan,2006, to the essence version showed on Nov,2010, the opera has been performed by 78 scenes in recent four yeas and box office earnings reached RMB2,700,000. The troupe's condition has changed a lot, from the former downturn, limited support by government and recession of market to the current recovery, strongly support by government and market turning better.
     Citing "the Research Mode of Music、People and Culture" of professor LuoQin,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success of the four-book version of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by "returning to the tradition "and concludes the reasons as follows:with the economy develops, Shanghai gradually grows into an international city, which triggers a demand of "tradition" by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in such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under the particular city environment of Shanghai, a troupe which is eager to get recovery, a government/country which want to reconstruct cultural image, and new audiences who pursue cultural identity and traditional life prop up the musical society introduce by The four-book version of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at the same time,the successful bid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rings a good opportunity:the creation idea of "Not Peculiarly New,Not Conservatively Old", diversified forms of art practice and the key person- Tang Sifu make up the particular mechanism of the success of the four-book version of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How did the creative concept of "Not Peculiarly New,Not Conservatively Old", and the image of "Traditional Kunqu Opera "which were modeled by the pluralistically artistic practice, identif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to the audiences and the nation, through fieldwork, the author was enlightened by "The Appropriation of Tradition" of Rice and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of Eric Hobsbawm, and drew a conclusion:Actually, success of the four-book version of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was attributable to,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modern humans's imagination and demand to Kunqu opera which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uthenticity"
引文
①洛地《词乐曲唱》,人民音乐出版社,第89页,1995年。
    ②沈宠绥《度曲须知》中介绍魏良辅及其唱法的内容。
    ③洛地《昆—剧·曲·唱—班》,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418639/
    ①吴新雷:《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从“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到“上昆”全景式<长生殿>》,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2期。
    ②《白先勇对昆曲的传播是有功的》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903151/
    ③《观青春版<牡丹亭>后有感》http://wangzhengguqin.blog.163.com/blog/static/4742251820087383153679/
    ①汤亚汀《城市音乐研究》,第6页,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②黄宗仪《面对巨变中的东亚景观——大都会的自我身份书写》,第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③汤亚汀《城市音乐研究》,第99页,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③同上,第66页。
    ①汤亚汀:《城市音乐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① Timothy Rice,May It Fill Your Soul:Experiencing Bulgarian Music,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uly,1994)
    ②同上。
    ③在笔者对于昆剧的受众调查与分析中,发现当代昆剧的受众主体是一个对于昆剧并不太了解的群体。笔者认为这个群体对于昆剧的认知与体验正反映了昆剧在当代的存在的本质。
    ④[英国]E.霍布斯鲍姆著,顾杭译《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2004.
    ①笔者认为对于昆剧来说,“原真的传统”或“本真的传统”(作为文人阶层的话语表述,受到文人审美制约,为文人所赞助的生存方式)在今天早已不存在。
    ②[英国]E.霍布斯鲍姆著,顾杭译《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第2页,2004。
    ③同上,第5页。
    ④同上,第9页。
    ⑤张慧喻《被发明的传统——读霍布斯鲍姆主编的<传统的发明>》http://www.chinareform.net/2010/0110/4738.html
    ①洛秦《论音乐文化诗学:一种音乐人事与文化的研究模式及其分析》,载《书写民族音乐文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2010。
    ②笔者认为《长生殿》之前的剧团对于国家来说是作为“负担”,昆剧对于受众来说认知度很低。而《长生殿》之后昆剧确立了对于国家与受众的价值。
    ①洛秦《论音乐文化诗学:一种音乐人事与文化的研究模式及其分析》,载《书写民族音乐文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2010。
    ②王正来《关于昆曲音乐的曲腔关系问题》,载《艺术百家》,2004年第2期。
    ①洛地《词乐曲唱》,人民音乐出版社,第89页,1995年。
    ②顾兆琳《昆曲曲调的展开手法》,载《戏曲艺术》1990年第4期,1991年第1、2期。
    ③褚历《昆曲音乐的曲牌联套结构特点》,载《戏曲艺术》,1997年第4期。
    ④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载《艺术百家》,2009年第1期。
    ⑤刘祯《近年昆曲文化现象之研究》,载《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2期。
    ⑥周立《意义生产与社会行动》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10年。
    ⑦ Qin Luo, Kunjun Chinese Classical Theater and its Revival in Social,Political,Economic,and Cultural Context, Kent State University,1998.
    ①赵玥译,[英]施祥生著《沪剧:现代上海的传统戏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
    ②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③王咏《国家、民间、文化遗产——社会学视野中的吴地古琴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④ Amanda J. Weidman, "Singing the Classical, Voicing the Modern:The Postcolonial Politics of Music in South India," Duke University Press (July 30,2006)
    ⑤ Tong Soon Lee, Chinese Street Opera in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December 12,2008)
    ⑥ Scruggs, T M,"Let's Enjoy As Nicaraguans":The Use of Music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icaraguan National Consciousness Ethnomusicology (Spring-Summer 1999)
    ①王静怡《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变迁》博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②传统的人类学研究对象多为“不发达社会”,音乐社会分工并不明确,商品经济不发展,受众与职业音乐家没有出现。
    ③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第207页,2004年。
    ④同上,第208页。
    ⑤杨洗译,[前苏联]索哈尔《音乐社会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⑥周耀群译,[美]伊沃.苏皮契奇著《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①Embodiment(缘身性)是当代认知科学和哲学研究心灵问题的一个理论框架和纲领,也被译作“化身”、“体现”、“具体落实”或者“以身体实现”。
    ②“穿上戏装获得了一种穿越感”这是大多数Follow me学员都具有的一种体验。
    ③洛秦《学无界,知无涯——试论音乐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表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第253页,2007.
    ④笔者在田野中经常有人对于笔者的问题感到奇怪,但笔者的问题有时候也促使访谈对象获得对于自身的一种理性思考。
    ①《“1993年昆剧座谈会”纪要》,载《中国戏剧》1993年第08期。
    ①在笔者对上昆的演员进行采访的时候,他们经常会用到“那不是传统昆剧的”、“那是后来的做法”或“这是新编戏里用的”等等之类的说法。
    ② Timothy Rice,May It Fill Your Soul:Experiencing Bulgarian Music,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uly,1994)
    ③同上。
    ①王守泰主编《昆剧曲牌及套数范例南北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①王安祈《古老昆剧在台湾的现代意义》,载《台大中文学报》14期。
    ②昆剧的表演程式(例如表演动作与装扮)相对来说更适合表现历史题材。因此“新编历史剧”成为了昆剧在现代的创作主流。
    ①沈斌《中国的、昆曲的、莎士比亚的——昆剧<血手记>编演经过》,载《戏剧报》,1988年第1期
    ①方家骥,朱建明《上海昆剧志》,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
    ①戴平《昆剧遗产的守望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论昆剧<班昭>成功的价值》,载《中国戏剧》,2005年第1期。
    ②蒋宇利《我看<班昭>》,参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311036/
    ① 方家骥,朱建明《上海昆剧志》,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
    ① 王安祈《古老昆剧在台湾的现代意义》,载《台大中文学报》14期。
    ②上昆排过的《牡丹亭》有一本的、两本的、三本的、六本的。《长生殿》有一本的、两本的、交响版的以及四本的。
    ①洛地《词乐曲唱》,人民音乐出版社,第89页,1995年。
    ②滕永然《昆剧<琼花>唱腔音乐的革新》,载《戏剧报》,1965年第1期。
    ③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第55页,2008年。
    ①谢黎萍等著《上海文化建设三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1993年3月1日《上灵山》剧组会议上某剧团领导的讲话。
    ②同上。
    ③笔者在对一位老戏迷采访时问到是否看过《上灵山》,他的反应为“那是小孩子看的”。
    ①王季烈《螾庐曲谈》,商务印书馆,1928年。
    ②吴梅《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7页,2000年。
    ③俞为民《论明代戏曲的文人化特征》,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①朱锦华《<长生殿>演出史研究》,博士论文,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①章培恒《<长生殿>的艺术之美》,载《中国古代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①唐斯复《全本<长生殿>整理演出剧本初探》,载《<长生殿>演出与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①昆剧南曲中一个曲牌被反复多次运用, 一般从第二曲起称为前腔, 即与前面一曲的腔调相同之意。
    ②王守泰主编《昆剧曲牌及套数范例南北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
    ①苏丽萍《昆剧:寻找生路》,载《光明日报》,2000年04月13日。
    ②笔者对上海昆剧团的作曲李樑采访时,李樑向笔者口述了当时的情况。
    ①李玲《三百年天上人间重相见: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学术研讨会纪要》,载《戏曲研究》,2008年第3期。
    ②同上。
    ③戏曲研究者洛地给上昆的来信。
    ④李玲《三百年天上人间重相见: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学术研讨会纪要》,载《戏曲研究》,2008年第3期。
    ①洛秦《论音乐文化诗学:一种音乐人事与文化的研究模式及其分析》,载《书写民族音乐文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2010。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
    ②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1979年10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7-204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③谢黎萍等著,《上海文化建设三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3页,2008年。
    ①周立《意义生产与社会行动》,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10年。
    ②详见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官网http://shcdf.eastday.com/#
    ③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实施方案详见http://www.gov.cn/
    ①岳美缇《我与司马相如》,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363641/
    ②借用自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中的一个概念,第21页。
    ③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三联书店,第21页,2009年。
    ④1993年3月4日《上灵山》剧组成立大会上剧团某领导的讲话。
    ⑤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三联书店,第21页,2009年。
    ①冯禹《中国传统文化大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①详见http://cyg456.blog.163.com/blog/static/1297278120070332350145/
    ②详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13/content_5086965.htm
    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详见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609/13/t20060913_8548614.shtml
    ③同上。
    ①黄宗仪《面对巨变中的东亚景观——大都会的自我身份书写》,第7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②详见http://www.gov.cn/jrzg/2006-12/11/content 465759.htm
    ③《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载《上海文化建设三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谢黎萍等著《上海文化建设三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3页,2008年。
    ①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以上海古琴文化变迁为个案的音乐人类学研究》,博士论文,第81页,上海音乐学院,2009.
    ①同上,第136页。
    ②洛秦《论音乐文化诗学:一种音乐人事与文化的研究模式及其分析》,载《书写民族音乐文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2010。
    ③谢黎萍等著《上海文化建设三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周春雨《当代戏曲演出营销研究》,博士论文,上海戏剧学院,2009.
    ①洛秦《论音乐文化诗学:一种音乐人事与文化的研究模式及其分析》,载《音乐研究》,2009年第4期。
    ①详见http://www.ihchina.cn/main.jsp
    ②张炼红《生息与坎陷:关于昆曲的生存命运和时代境遇的调研报告》,详见http://www.cul-studies.com/community/zhanglianhong/200601/3231.html
    ③同上。
    ①《文化部召开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载《中国戏剧》,2001年第3期
    ②详见http://www.china.com.en/chinese/zhuanti/2004lh/512801.htm
    ③详见http://www.ccnt.gov.cn/
    ④《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http://www.ccnt.gov.cn/sjzz/yss/wjj/200907/t20090727_72201.html
    ①《古老昆剧如何面对新世纪观众》,载《文汇报》,2000年4月9日。
    ②苏丽萍《昆剧:寻找生路》,载《光明日报》,2000年4月13日。
    ③朱栋霖、倪颖《世界遗产如何传承发展第二届中国昆剧节展演剧目研讨会综述),载《艺术百家》,2004年第2期。
    ①吴新雷《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从“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到“上昆”全景式<长生殿>》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2期。
    ①这笔专项资金《长生殿》剧组并未获得,详情见后文。
    ①最初文化部口头允诺120万,但最终没有拨给《长生殿》剧组。
    ①曹其敬《<长生殿>导演阐述》,载《<长生殿>演出与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②同上。
    ①洛地《昆—剧·曲·唱一班》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418639/
    ①转引自江巨荣《<牡丹亭>演出小史》,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126036
    ②(清)洪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例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
    ③同上。
    ①例如87版的《长生殿》就新写了《托情》和《起兵》两者。
    ①顾兆琳《昆曲唱腔的音乐特征——谈全本<长生殿>的曲》,载《<长生殿>演出与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
    ①洛地《词乐曲唱》,人民音乐出版社,第2页,1995年。
    ②这实际上也是“三体三式”所谈的“词式”和“乐式”。词与乐在传统昆剧中本不可分,对于文人来说,曲唱中音乐的存在不过是音韵的延伸,这也是所谓曲唱“依字声行腔”的根本。由此也可见,“三体三式”中将词式与乐式的分开,实际是为缺少古文背景的现代人改革与创新昆剧而提出的一种总结。
    ③洛地《词乐曲唱》,人民音乐出版社,第58页,1995年。
    ④路应昆《昆剧之“雅”与“花雅之争”另议》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①洛地《词乐曲唱》,人民音乐出版社,第23页,1995年。
    ②旷新年《“五四”白话文运动:一种话语的考察》,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3期
    ③《面对高雅的昆曲:皮黄何必气馁》,详见http://bbs.openow.net/showthread.php?t=50914
    ④洛地《昆—剧·曲·唱—班》,详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418639/
    ①付谨《十五贯新论》,载《戏剧》,2006年第2期。
    ①详见http://yiweijj.aa.topzj.com/thread-405732-1-1.html
    ①黄宗仪《全球化空间的生产:全球化的上海》,载《台湾社会研究》,第53期。
    ②详见http://gb.cri.cn/4221/2004/08/19/1083@272734.htm
    ①详见http://kbs.cnki.net/forums/73454/showThread.aspx
    ②赵卫华《地位与消费——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消费状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8页,2007年。
    ①汤亚汀《城市音乐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②张炼红《生息与坎陷:关于昆曲的生存命运和时代境遇的调研报告》,详见http://www.cul-studies.com/community/zhanglianhong/200601/3231.html
    ① 《新民晚报》,2010年04月05日。
    ①傅谨《全本<长生殿>与上昆的意义》,载《艺术评论》,2008年第2期。
    1. 洛秦《论音乐文化诗学:一种音乐人事与文化的研究模式及其分析》,载《书写民族音乐文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2010。
    2. 王正来:《关于昆曲音乐的曲腔关系问题》,载《艺术百家》,2004年第2期。
    3. 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
    4. 洛地:《词乐曲唱》,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
    5. 滕永然:《昆剧<琼花>唱腔音乐的革新》,载《戏剧报》,1965年第1期。
    6. 褚历:《昆曲音乐的曲牌联套结构特点》,载《戏曲艺术》,1997年第4期。
    7. 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载《艺术百家》,2009年第1期。
    8. 刘祯:《近年昆曲文化现象之研究》,载《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2期。
    9. 王咏:《国家、民间、文化遗产——社会学视野中的吴地古琴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沈斌:《中国的、昆曲的、莎士比亚的——昆剧<血手记>编演经过》,载《戏剧报》,1988年第1期。
    11.路应昆:《昆剧之“雅”与“花雅之争”另议》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2.黄宗仪:《面对巨变中的东亚景观——大都会的自我身份书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谢黎萍等著:《上海文化建设三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4.王安祈:《古老昆剧在台湾的现代意义》,载《台大中文学报》14期
    15.方家骥,朱建明:《上海昆剧志》,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
    16.戴平:《昆剧遗产的守望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论昆剧<班昭>成功的价值》,载《中国戏剧》,2005年第1期。
    17.王季烈:《螾庐曲谈》,商务印书馆,1928年。
    18.吴梅:《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87页,2000年
    19.俞为民: 《论明代戏曲的文人化特征》,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20.朱锦华:《<长生殿>演出史研究》,博士论文,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21.章培恒:《<长生殿>的艺术之美》,载《中国古代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22.叶长海编:《<长生殿>演出与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23.李玲:《三百年天上人间重相见: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学术研讨会纪要》,载《戏曲研究》,2008年第3期。
    24.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三联书店,第21页,2009年。
    25.冯禹:《中国传统文化大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6.佚名:《文化部召开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载《中国戏剧》,2001年第3期
    27.朱栋霖、倪颖:《世界遗产如何传承发展第二届中国昆剧节展演剧目研讨会综述),载《艺术百家》,2004年第2期。
    28.吴新雷:《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从“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到“上昆”全景式<长生殿>》,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2期。
    29. (清)洪异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例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
    30.旷新年:《“五四”白话文运动:一种话语的考察》,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3期
    31.付谨:《十五贯新论》,载《戏剧》,2006年第2期。
    32.赵卫华:《地位与消费——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消费状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33.吴新雷:《二十世纪前期昆曲研究》,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
    34.陆萼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35.刘建军、姜浩峰:《中国昆曲地图》,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36.苏毅谨、胡晓军:《戏出海上——海派戏剧的前世今生》,文汇出版社2007年。
    37.俞为民:《昆曲格律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8.刘祯、谢雍君:《昆曲与文人文化》,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
    39.顾聆森:《昆曲与人文苏州》,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
    40.朱琳:《昆曲与江南社会生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1.宋波:《昆曲的传播流布》,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
    42.王廷信:《昆曲与民俗文化》,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
    43.汤亚汀:《城市音乐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44.[英国]E.霍布斯鲍姆著,顾杭译:《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2004.
    45.[清]洪异,唐斯复整理:《<长生殿>中英文演出剧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
    46.霍韬晦:《从反传统到回归传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7.苏丽萍:《昆剧:寻找生路》,载《光明日报》,2000年04月13日。
    48.佚名:《古老昆剧如何面对新世纪观众》,载《文汇报》,2000年4月9日。
    49.吴新雷:《关于昆剧研究的世纪回顾》,载《东南大学学报》,1999第1期。
    50.顾兆琳:《昆曲曲调的展开手法》(上、中、下).载《戏曲艺术》,1990-1991。
    51.陆放:《新昆剧(曲)作曲九题》,载《中国音乐》,1991年第1期。
    52.刘明澜: 《试论昆曲曲牌音乐》,载《音乐艺术》,1979年第1期。
    53.顾聆森: 《昆曲腔格汇释》,载《戏曲艺术》,1991第1期。
    54.傅雪漪: 《昆曲音乐浅谈》,载《人民音乐》,1982第3期。
    55.刘祯: 《21世纪昆曲研究概论》,载《艺术百家》,2010第1期。
    56.姚旭峰: 《二十世纪昆剧研究综述》,载《戏剧艺术》,2005年第1期。
    57.刘祯: 《近年昆曲文化现象之研究》,载《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1期。
    58.吴新雷: 《近三十年来昆曲研究之概略回顾》,载《中华戏曲》,第39期。
    59.张静: 《昆剧的<市场化生存>》,载《社会观察》,2005年第1期。
    60.俞为民: 《昆曲曲调的组合形式考述》,载《东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61.白先勇:《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载《艺术评论》,2010年第1期。
    62.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63.齐琨:《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4.吴凡:《阴阳鼓匠——在秩序的空间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
    65.杨云玉:《台湾青年族群对传统戏曲京剧演出观赏行为研究》,秀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66.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67.傅谨: 《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68.陈燕婷: 《南音北祭:泉州弦管郎君祭的调查与研究》,文化艺术出版,2008年。
    69.洛秦: 《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
    70.汤亚汀: 《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71.施祥生: 《沪剧:现代上海的传统戏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
    72.王守泰编:《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73.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74.[美]伊沃.苏皮契奇著,周耀群译:《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75.傅谨《全本<长生殿>与上昆的意义》,载《艺术评论》,2008年第2期。
    1. Timothy Rice, May It Fill Your Soul:Experiencing Bulgarian Music,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uly,1994)
    2. Merriam p. Alan, 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Chicago, Northwestn University Press.1964
    3. Tan, Sooi Beng, The "Huayue Tuan" (Chinese Orchestra) in Malaysia:Adapting to Survive Asian Music,31:2 (Spring-Summer 2000)
    4. Harnish, David, "Digging" and "Upgrading":Government Efforts to "Develop" Music and Dance in Lombok, Indonesia, Asian hitMusic 38:1 (Winter-Spring 2007)
    5. Guy, Nancy, Governing the Arts, Governing the State:Peking Opera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in Taiwan, Ethnomusicology,43:3 (Fall 1999)
    6. Van Buren, Kathleen Noss, Partnering for Social Change: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usicians and Organizations in Nairobi, Kenya, Ethnomusicology Forum,16:2 (November 2007)
    7. Tuohy, Sue, The Sonic Dimensions of Nationalism in Modern China:Musical Represen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Ethnomusicology 45:1 (Winter 2001)
    8. Behague, Gerard Globalization/Modernization, Rap, Reggae, Rock, or Samba: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in Brazilian Popular Music (1985-95), Latin American hitMusic Review/Revista de Musica Latinoamericana,27:1 (Spring-Summer 2006)
    9. Keegan-Phipps, Simon Deja Vu Folk hitMusic, Educ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England, 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39(2007)
    10. Barg, LisaPaul, Robeson's "Ballad for Americans":Race a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People's Music,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American Music 2:1
    11. Dunlap, James, Through the Eyes of "Tom Joad":Patterns of American Idealism, Bob Dylan, and the Folk Protest Movement,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 29:5 (December 2006)
    12. Schultz, Anna, The Collision of Genres and Collusion of Participants:Marathi Rastriya Kirta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Hindu Nationalism, Ethnomusicology,52:1
    13. Podstavsky, Sviatoslav Hausa Entertainers and their Social Status:A Reconsideration of Sociohistorical Evidence, Ethnomusicology,48:3 (Fall 2004)
    14. Scruggs, T M, "Let's Enjoy As Nicaraguans":The Use of Music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icaraguan National Consciousness, Ethnomusicology,43:2 (Spring-Summer 1999)
    15. Lee, Tong Soon, Professional Chinese Opera Troupes and Street Opera Performance in Singapore, Asian Music,31:2 (Spring-Summer 2000) p.35-70
    16. Robin D. Moore, Music and Revolution:Cultural Change in Socialist Cub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 edition (April 28,2006)
    17. Sujatha Fernandes, Cuba Represent! Cuban Arts, State Power, and the Making of the New Revolutionary Cultures,", Duke University Press (November 30,2006)
    18. Donna A. Buchanan, Performing Democracy:Bulgarian Music and Musicians in Transition (Chicago Studies in Ethnomusicolog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anuary 16,2006)
    19. Andrew N. Weintraub Ohio, Power Plays:Wayang Golek Puppet Theater of West Java (Ohio RIS Southeast Asia Series), University Press; 1 edition (November 22,2004)
    20. Nancy Guy, Peking Opera and Politics in Taiwan, (Hardcover)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June 27,2005)
    21. Amanda J. Weidman, "Singing the Classical, Voicing the Modern:The Postcolonial Politics of Music in South India,", Duke University Press (July 30,2006)
    22. Tong Soon Lee, Chinese Street Opera in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December 12,2008)
    1. Qin Luo, Kunjun Chinese Classical Theater and its Revival in Social,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text, Kent State University,1998。
    2. Liu, Marjory Bong-Ray, Tradition and Change in Kunqu Oper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6。
    3. 胡斌《现代认同与文化表征中的古琴——以上海古琴文化变迁为个案的音乐人类学研究》博士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黄婉《凝聚族群的“飞地”音乐生活——以上海的韩国离散族群为个案》博士论文,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周春雨《当代戏曲演出营销研究》博士论文,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6. 周立《意义生产与社会行动》博十论文,复旦大学,20010年。
    1. 蒋宇利《我看<班昭>》,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311036/
    2. 佚名《从陈士争的牡丹亭说起》,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ea31ec0100j31o.html。
    3. 张炼红《生息与坎陷:关于昆曲的生存命运和时代境遇的调研报告》,http://www.cul-studies.com/community/zhanglianhong/200601/3231.html
    4. 佚名《如此<长生殿>果真是“原汁原味”吗?》http://bbs.dlut.edu.cn/bbsanc.php?path=%2Fgroups%2FGROUP_4%2FXiquQuyi%2Fdigest %2Fd2004%2FM.1102680521.W0
    5. 洛地《昆—剧·曲·唱—班》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418639/
    6. 转引自江巨荣《<牡丹亭>演出小史》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126036
    7. 佚名《面对高雅的昆曲:皮黄何必气馁》http://bbs.openow.net/showthread.php?t=509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