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早期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儒学的近代转型,简言之:在立足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条件下,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联系、融通起来,从而建构一种中西结合形态的近代儒学的文化转型过程,其实现形态之一,即是现代新儒学。所谓现代新儒学,是指五四以来,在强烈的民族的文化危机意识的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文化之慧命自任的知识分子,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重建宋明理学的“伦理精神象征”,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学,建构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实出路。它主要是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同时也包含着社会政治的内容。
     就其承当主体而言,把儒学近代转型的实现形态即现代新儒家,与推动儒学早期近代转型的思想家们联系起来看,可以说是:“两代人做着同一件事”。因此,两者之间的思想联系与差异等比较,就值得深入考察了。
     从孟子思想在传统儒学、早期近代儒学和现代新儒学中都处于基石性的核心地位考虑,本文以从戊戌到五四的孟子观这一侧面切入,来考察儒学早期近代转型的情形,或许对现代新儒学研究深入开展不无些许裨益。
     为此,本文选择了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和胡适的孟子观作为个案性的考察对象。
     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维新诸人,在变法维新时期,围绕着发明孔子维新之道的主题,都借助于孟子思想的阐释,对儒学进行了新的认识和改造,标志着儒学近代化的第一步。五四之后时期的梁启超,主要是围绕着格义、评价中西学术之得失的主题,从儒家哲学、政治哲学和教育主义视域,对孟子思想进行了近代意义的阐扬,为现代新儒家进行新儒学体系建构作了一定的先行准备。主要基于宏扬“国粹”立场的章太炎,从孔、孟、荀与儒家源流之关系比较的角度,对孟子思想进行了颇有特异色彩的评价,透过其评价,亦可看到儒学近代转型的轨迹。基于自由主义、科学主义立场的胡适,在批孔与“整理国故”的文化思潮中,主要从“明变”、“求因”、“评判”的角度,对孟子思想进行了阐释;虽然其阐释蕴涵着三重矛盾性,但是,由之亦可见出他对儒学近代转型的贡献。
     把以上诸人的孟子观综合起来,放到儒学整个近代转型的历程中来看,其结论就是:早期近代儒学是现代新儒学之胚芽,现代新儒学是早期近代儒学之花果。这一结论的意义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早期近代儒学,既有助于现代新儒学研究范围的拓宽,又对儒学在当下如何走出自近代以来出现的“儒门淡泊”尴尬窘境、“花果飘零”的凄凉局面这一现实问题的求解,不无裨益。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brief refers to a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which, based on the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oughts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are correlated to construct modern Confucianism with a Sino-western formation. The modern neo-Confucianism, one of realistic form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means that, since May 4th Movement, consciously stimulated by keen nationality's cultural crisis, some intellectuals who regarded inheriting the Chinese culture as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 try hard to restore the tradition and dominance of Confucianism, reconstruct the ethics spirit symbol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and on basis of which, attract, merge and have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Western learning to construct the new ideology which can not only inherit the past and usher in the future, but also take Chinese learning as fundamentals and Western learning as application, so as to seek the realistic way out for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is mainly an ideological trend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al, simultaneously including that of society and politics.
     As for the backbone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the modern Confucians and their forerunners are the two generations who have been doing the same career, as people say. Therefore, it is worthy to compare the rela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ideologies.
     As far as Mencius’ideology as the core idea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Confucianism is concerned, the author begins with Mencius’ideology from the Reform Movement in 1898 to May 4th Movement, to research into the early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which may help to further explore modern neo-Confucianism.
     Accordingly, this thesis chooses Mencius doctrines of Kang Youwei, Liang Qichao, Zhang taiyan and Hu Shi as individual research targets.
     During the Reform Movement in 1898, Kang Youwei, Liang Qichao and Tan Sitong, and the like, the representatives who supported the Reform Movement, saw Confucianism in a new light and reformed it through carrying forward Confucian’s reform thought and interpreting Mencius’s thought, which marked the first step of Confucian modernization. In May 4th Movement, Liang Qichao, centering on格义and commenting on gain and los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cademies, and from Confucian philosophy,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theory, elaborated Mencius’ideology modernly, as was firstly ready for constructing the neo-Confucianism system. Zhang Taiyan, standing for carrying forward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compa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deologies of Confucian, Mencius, and Xun Zi and Confucianism source, and specially commented Mencius’ideology, which reveals the track of Confucianism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times. Hu Shi, arguing for liberalism and scientism, expounded Mencius’s thoughts from the respects of‘discerning’,‘investigation’and‘comment’. Although there are three contradictions in his explanation, it also implies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From the Mencius’ideologies of the people above mentioned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early modern Confucianism from the Reform Movement in 1898 to May 4th Movement, is‘pre-modern neo-Confucianism’, and the early modern Confucianism is to the modern neo-Confucianism what an embryo is to its fruit. The practical meaning of that conclusion is that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early modern Confucianism is helpful to extend the research field of the modern neo-Confucianism, and seek the practical way out of Confucianist plight that Confucianism has been treated coldly since the modern times.
引文
1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页。
    1参见马洪林:《康有为大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2页。
    2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2页。
    3何启、胡礼垣:《〈劝学篇〉书后》,《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8—349页。
    4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00页。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页。
    2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4页。
    3同上,第88—89页。
    1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31页。转引自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6—37页。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108页。
    3梁启超:《新民说》,载《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上),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8页。
    
    1刘鄂培:《孟子大传》,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1页。
    2苏舆编:《翼教丛编·序》,《翼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3卢云昆编选:《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37页。
     1凡人:《无圣篇》,《河南》第3期,1908年3月。
    
    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9—72页。
    2赵清、郑城编:《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9页。
    3同上,第196—197页。
    1胡汉民:《孟子与社会主义》,载《建设》第一卷,第1号,1919年。转引自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2高平叔主编:《蔡元培文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1页。
    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1页。
    4同上,第37页。
    1同上,第102—103页。
    2康有为:《桂学答问》,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1页。
    3如果再进一步地看,早期近代儒学和现代儒学其任务都是内圣开出新外王,但都没有成功,因而又有了今天余英时、李泽厚等人批评之论的出现,并由此而导致当下所谓的“下行路线”论的提出。
    4参见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51—52页。
    1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0页。
    2钱穆1923年在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教授国文时,编有《论语》、《孟子》讲义,1978年重版为《四书讲义》,其中《孟子要略》就讲到:孟子性善论为人类最高之平等义,亦人类最高之自由义。人人同有此向善之性,此为平等义。人人能到达此善之标的,此为自由义。
    3钱穆:《孟子研究》,民国丛书,第四编,开明书店1948年版,上海书店1990年据此影印。
    1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3页。
    2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31页。
    1陈旭麓:《思辨留踪》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1列宁:《论民族自决权》,《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2页。
    1陈卫平:《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109页。
    2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4页。
    3关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章太炎的学术思想及其特点,请参见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第一章:“中国哲学的调整与发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翟廷晋:《孟子思想探源与评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5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89—290页。
    2徐洪兴:《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3参见姜广辉主编:《经学今诠三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59—604页。
    4杨泽波:《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董淑萍:《两宋孟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刘瑾辉:《清代〈孟子〉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房德邻:《儒学的危机与嬗变——康有为与近代儒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2张昭军:《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晚清民初的理学与经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3张卫波:《民国初期尊孔思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刘仲华:《清代诸子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江心力:《20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梁启超:《儒家哲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179页。
    2参见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1《孟子·滕文公上》。
    2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载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2页。
    3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隐公元年)。
    4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8—46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5页。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梁启超的《政学通议》即《教学通议》。
    3关于《孟子为公羊学考》一书,黄俊杰说:“光绪十九年(1893),康有为著《孟子为公羊学考》(见杨克己编《民国康长素先生有为梁启任公先生启超师范生合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初版,第78页),惟此书并未传世。1983年夏间康氏后人康保延先生告诉我,此书原稿已佚失,所以我们仅能以《孟子微》一书作为探讨之基础。”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330页,脚注②。
    4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96页。
    1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1页。
    2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129页。
    3参见董士伟:《康有为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74—76页。康有为这种从文化高低论转向文化类型论的文化观,同梁漱溟的文化“路向”说自有其近似之义。
    1转引自陈卫平:《世纪末的新世界观——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潮》,载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4页。
    2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
    3康有为:《论语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
    4康有为:《孟子微》卷三,中华书局1987年版。
    5同上。
    1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7页。
    2同上,第103页。
    3同上,第112页。
    4同上,第67页。
    5同上,第96页。
    6同上,第118页。
    7同上,第139页。
    8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参见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361页。
    1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0页。
    2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序》,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6年版,第341页。
    3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8页。
    1同上,第163—164页。
    2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第108页。
    3同上,第528—529页
    4同上,第622—623页。
    5同上,第633页。
    6康有为:《康子内外篇》,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41页。
    1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21页。
    2同上,第528—529页。
    3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9页。
    4这同章太炎十分推崇颜渊适成对照。章太炎说:“绝四之说,人我、法我俱尽。‘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己’者,亦除法我执矣。此等自得之语,孔颜之后,无第三人能道(佛、庄不论)。”参见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4页。
    5康有为:《中庸注·序》,中华书局1987年版。
    6康有为:《孟子微·序》,中华书局1987年版。
    7参见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118页。
    1康有为:《康子内外篇》,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81—182页。
    2同上,第23—24页。
    1刘宗周:《证学杂解·二十五》,《刘宗周全集》第二册,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6年版,第325页。
    2丘为君:《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1参见杨泽波:《牟宗三三系论论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2同上,第13—14页。
    3同上,276页。
    1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7—168页。
    1康有为:《论语注·序》,中华书局1984年版。
    2参见康有为:《大学注》序。
    3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02页。
    4同上,第131页。
    5同上,第101页。
    6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37页。
    1同上,第144页。
    2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7页。
    3同上,第216页。
    4同上,第83页。
    5同上,第111页。
    6同上,第132页。
    7同上,第165页。
    8同上,第170页。
    9同上,第179页。
    10同上,第254页。
    1据朱维铮先生考证:“在一八九八年初,康有为还认为董仲舒主要传的是荀学,并认为荀学高于孟学。直至一九O一年十二月撰《孟子微序》,他才改变意见,说荀况‘传小康、据乱之道,盖得孔子之粗末也’,因而以为荀学不及孟学。‘欲得孔子性道之原,平世大同之义,舍孟子乎莫之求也’。”参见朱维诤:《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55页。
    2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2页。
    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0—151页。
    4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41—142页。
    5同上,第142—143页。
    6同上,第154页。
    7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62页。
    8康有为:《长兴学记》,中华书局1988年版。
    1康有为:《礼运注·序》,中华书局1987年版。
    2同上。
    3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3页。
    4同上,第71页。
    5同上,第73页。
    6同上,第76页。
    7同上,第78—79页。
    1康有为:《桂学答问》,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3页。
    2同上,第57页。
    3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0页。
    4同上,第201页。
    5同上,第210页。
    6同上,第201页。
    7同上,第198页。
    8同上,第163页。
    9同上,第200页。
    10同上,第204页。
    1康有为:《春秋董氏学·自序》。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页。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3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3页。
    4同上,第73页。
    1康有为:《桂学答问》,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1页。
    2同上。
    3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转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0页。
    4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0页。
    
    
    1同上,第74页。
    2同上,第78页。
    3同上,第80页。
    4同上,第81页。
    5同上,第82页。
    6同上,第153页。
    7同上,第161页。
    8同上,第167页。
    9同上,第205页。
    10同上,第260页。
    11同上,第261页。
    12同上,第273页。
    1同上,第274页。
    2同上,第275页。
    3同上,第290页。
    4陆九渊:《语录下》,《陆九渊集》卷三五,中华书局1980年版。
    5陆九渊:《与路彦彬》,《陆九渊集》卷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
    6汤一介主编:《当代新儒家》,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页。
    7同上,第10—11页。
    8同上,第11页。
    9同上,第12页。
    10同上,第21页。
    11同上,第20—21页。
     1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页。
    2同上,第4页。
    1康有为:《南海康先生口说》,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2同上,第8页。
    3同上,第65页。
    4康有为:《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5同上,第110页。
    1康有为:《南海康先生口说》,中山大学1985年版,第20页。
    2陆九渊:《与李宰书之二》,《陆九渊集》卷一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
    3陆九渊:《杂说》,《陆九渊集》卷二二中华书局1980年版。
    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5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载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7康有为:《南海康先生口说》,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8同上,第84页。
    9同上,第77—78页。
    10同上,第42页。
    11康有为:《与沈刑部子培书》,载《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6页。
    1康有为:《南海康先生口说》,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79页。
    2同上,第4页。
    3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81页。
    4康有为:《南海康先生口说》,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8页。
    5同上,第51页。
    6同上,第34页。
    1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7页。
    
    1同上,第90—91页。
    2同上,第92页。
    3同上,第93页。
    4同上,第94页。
    5同上,第96页。
    1同上,第159页。
    2同上,第7页。
    3任剑涛:《经典解中的原创思想负载——从〈孟子字义疏证〉与〈孟子微〉看》,载《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1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页。
    2同上,第7页。
    3同上,第175页。
    4同上,第177页。
    1同上,第185—186页。
    2梁启超:《读〈孟子〉界说》,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0页。
    3梁启超:《梁启超论孟子遗稿》。《学术研究》,1983年,第5期。
    4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页。
    5同上,第60—61页。
    
    1谢遐龄编选:《变法以致升平——康有为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
    2康有为:《康子内外篇》,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3页。
    3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8页。
    
    1同上,第59页。
    2同上,第159页。
    3同上,第185—186页。
    4同上,第59页。
    
    
    1同上,第52页。
    2同上,第9页。
    3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306页。
    4同上,第294页。
    1同上,第291页。
    2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1页。
    3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页。
    1谢遐龄编选:《变法以致升平——康有为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
    2同上,第122页。
    3康有为:《康子内外篇》,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80页。
    4参见康有为:《长兴学记》,中华书局1988年版。
    
    1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页。
    2康有为:《康子内外篇》,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81页。
    
    1同上,第181—183页。
    2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0页。
    
    1同上,第36页。
    2同上,第38页。
    3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4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页。
    5同上,第49页。
    
    
    1同上,第30—31页。
    2同上,第43—44页。
    1同上,第32页。
    2同上,第31页。
    3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7页。
    4同上,第242页。
    5同上,第245页。
    6同上,第247页。
    7康有为:《长兴学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2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8页。
    2任剑涛:《经典解读中的原创思想负载——从〈孟子字义疏证〉与〈孟子微〉看》,载《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第46页。
    3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41页。
    
    1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页。
    2苏舆编:《翼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8—50页。
    3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21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1页。
    2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0页。
    3同上,第121页。
    4同上,第122页。
    1同上,第20页。
    1同上,第20—21页。
    2同上,第106页。
    3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82页。
    4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页。
    5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217页。
    1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页。
    2同上,第3页。
    3同上,第21—22页。
    4同上,第13页。
    5 1913年康有为回国后,为提倡“不忍”之心,办《不忍杂志》,反对民主共和,鼓吹虚君共和,宣传孔教为国教,并在1917年参加了宣统复辟,成为历史上的一个笑柄。
    
    1康有为:《诸天讲》,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页。
    2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55页。
    3参见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1—52页。
    4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页。
    1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0—101页。
    
    
    1同上,第97—101页。
    2同上,第103页。
    3同上,第104页。
    4同上,第105页。
    5同上,第106页。
    
    1同上,第19页。
    2《孟子·梁惠王上》。
    3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1—82页。
    
    1同上,第93页。
    2同上,第73页。
    3同上,第19页。
    4同上,第120页。
    1同上,第78—79页。
    1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73页。
    2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8页。
    3梁启超:《儒家哲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4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43页
    5同上,第290页。
    1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6—417页
    2谭嗣同:《致唐佛尘》,转引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页。
    3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3页。
    4转引自张灏:《烈士精神与批判意识——谭嗣同思想的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1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见《时务报》第49册,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初一日出版。
    2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129页。
    1梁启超:《南海先生七十寿言》,见《饮冰室合集·文集》44上,第28页。
    2梁启超:《〈春秋〉界说》九,《湖南时务学堂遗稿》九,《湖南时务学堂遗稿》第1册,第9叶,癸亥排印本。
    3梁启超:《读〈春秋〉界说》一,《湖南时务学堂遗稿》第1册第4叶。
    4梁启超:《蔡艮寅札记批》,《湖南时务学堂遗稿》第2册第8叶。
    5梁启超:《读〈春秋〉界说》九,《湖南时务学堂遗稿》第1册第9叶。
    1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67页。
    2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原载1896年8月9日《时务报》第二册,选自《饮冰室合集·文集》,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3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1梁启超:《英雄与时势》,原载1898年9月15日《清议报》第二十七册,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第33页。
    2梁启超:《古议院考》,《饮冰室合集》第1册,文集之1,第94—95页。
    3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同上,第4页。
    1梁启超在该书中指出:“《孟子》为修养最适当之书,于中国青年尤为相宜”。参见:《饮冰室合集·专集》73,第6—10页。
    2梁启超:《民国十大元气论》叙论,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8页。
    3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1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二大家之学说》,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0页。
    2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66页。
    3梁启超:《烟士披里纯(inspiration)》,原载1901年12月1日《清议报》第九十九册。选自《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
    4梁启超:《东南大学课毕告别辞》,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5页。
    1梁启超:《史学之界说》,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5页。
    2梁启超:《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41—442页。
    3梁启超:《论私德》,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90页。
    4梁启超:《复古思潮平议》,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9—250页。
    1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60—361页。
    2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86—387页。
    3这一问题将在后面的《梁启超论孟子遗稿》中给予具体论述。
    4梁启超:《非“唯”》,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61页。
    5梁启超:《教育应用的道德公准》,转引自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17页。
    1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转引自王德峰编选:《国性与民德——梁启超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226页。
    2康有为:《孟子微》,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21页。
    1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第6册,专集之4,第5页。
    2同上,第3页。
    3梁启超:《儒家哲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4同上,第108页。
    
    1同上,第174—175页。
    2同上,第184页。
    3同上,第184—185页。
    4同上,第186页。
    5同上,第187页。
    1同上,第186—187页。
    2同上,第187页。
    3同上,第187—188页。
    4同上,第188—189页。
    5同上,第189—190页。
    1同上,第190页。
    2同上,第190页。
    3性有善有恶论或性有善有不善论与有性善有性不善论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同在一人身中,部分的差异”;后者是指“人的差异”,即一人与另一人之间的人性差异。参见梁启超:《儒家哲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186页。
    4同上,第191页。
    5同上,第191页。
    6同上,第192页。
    7同上,第192页。
    1同上,第192—193页。
    2同上,第193—194页。
    3同上,第194页。
    4同上,第196页。
    5同上,第194页。
    6同上,第195页。
    1程颢:《二程全书》卷十九,中华书局1928—1931年版。
    2梁启超:《儒家哲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页。
    3同上,第196页。
    4同上,第196页。
    5同上,第196页。
    6同上,第197页。
    7同上,第197页。
    
    
    1同上,第197页。
    2同上,第197页。
    3同上,第198页。
    4同上,第198页。
    5同上,第198—199页。
    6同上,第199页。
    7同上,第199页。
    8同上,第199页。
    
    1同上,第201—202页。
    2同上,第202—204页。
    3同上,第205页。
    4同上,第205页。
    
    
    1同上,第205页。
    2同上,第206页。
    3同上,第207—208页。
    4同上,第206页。
    5同上,第208页。
    1同上,第208—209页。
    2同上,第209页。
    3《孟子·告子上》。
    4梁启超:《儒家哲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5同上,第209—210页。
    6同上,第212页。
    7同上,第210页。
    
    1同上,第211页。
    2同上,第211页。
    3同上,第211—213页。
    4同上,第213页。
    5同上,第213页。
    1同上,第1—5页。
    2同上,第64—65页。
    3王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序,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3页。
    2王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3同上,第87页。
    4同上,第88页。
    5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序,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5—96页。
    6王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8页。
    1《孟子·告子上》。
    2王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8页。
    3同上,第88页。
    4同上,第89页。
    5同上,第89页。
    6同上,第89—90页。
    7同上,第90页。
    1杨泽波:《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页。
    2王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0页。
    
    
    1同上,第90—91页。
    2同上,第92页。
    1《孟子·滕文公上》。
    2《孟子·梁惠王上》。
    3参见《孟子·离娄上》。
    4参见《孟子·梁惠王下》。
    5参见《孟子·梁惠王上》。
    6王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2—95页。
    7同上,第99页。
    8同上,第95页。
    
    
    1同上,第95页。
    2同上,第111—112页。
    3同上,第113页。
    4同上,第121页。
    5同上,第122—123页。
    
    1同上,第158页。
    2同上,第163页。
    3同上,第163页。
    4同上,第163—164页。
    5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篇》。
    1王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6—167页。
    2同上,第173—174页。
    3同上,第175—176页。
    4同上,第183页。
    5《孟子·梁惠王上》。
    6王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4页。
    1同上,第185页。
    2同上,第185页。
    3同上,第187页。
    4同上,第188页。
    5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版,第281页。
    6王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189页。
    
    1同上,第189页。
    2同上,第191—192页。
    3同上,第192页。
    
    1同上,第193—195页。
    2同上,第198—203页。
    3同上,第209页。
    1同上,第209—210页。
    2同上,第219—220页。
    3该文由李建整理,载《学术研究》(双月刊),1983年第5期,第77—98页。为使行文便利,以下凡引本文,仅随文注出其在该杂志的页码。
    1《孟子·告子上》。
    
    1《孟子·离娄下》。
    2《孟子·离娄下》。
    3《孟子·尽心下》。
    1《孟子·公孙丑上》。
    1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页。
    2梁启超:《新民说·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参见李华兴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7页。
    3同上,第218页。
    1章太炎:《诸子学略说》。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59页。
    2章太炎:《代议然否论》,同上,第317页。
    3朱维铮认为“排荀”不能称为“运动”,只是一种“思潮”。参见朱维铮:《晚清汉学:“排荀”与“尊荀”》,载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33—350页。
    4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26页。
    5康有为:《礼运注·叙》,载康有为:《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35页。
    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131页。
    2转引自张昭军:《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170页。
    3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5—337页。
    
    1同上,第528—529页。
    2同上,第529页。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1侯外庐:《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生活书店(北京)1947年版,第854页。
    2另一位“国粹”派人物刘师培,除了延续乾嘉学人的治学方法,他用书证式考据方法整理《荀子》之外,也借用西学论著的解析方法来论说荀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周末学术史序》一书中,在该书中,他结合心理学探讨荀子的性恶论,结合逻辑学肯定荀子在名学上的贡献。
    3章太炎:《排满平议》。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91页。
    1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43页。
    2姜义华说:“《訄书》修订本删去了曾保留明显尊孔印迹的《尊荀》、《独圣》,而以《订孔》为中国学术史论的第一篇。”参见见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169页。
    3但植之:《菿汉微言札记》,载《制言》第25期。转引自张昭军:《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4章太炎:《演说录》,《民报》第六号。
    1俞樾:《诂经精舍课艺第八》,转引自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页。
    2章太炎:《兴浙会章程》,《经世报》第二、三册。转引自自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3同上。
    4章太炎:《订孔》。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页。
    5孙万国:《也谈章太炎与王阳明——兼论太炎思想的两个世界》,载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3页。
    6章太炎:《订孔》。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116页。
    1朱熹:《战国汉唐诸子》,《朱子语类》卷一三七。
    2郝懿行:《与王引之伯申侍论孙卿书》,《荀子补注》卷末。
    3章太炎:《正学报·例言》,姜义华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2页。
    1章太炎:《后圣》,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7—39页。
    1章太炎:《菌说》,同上,第137页。
    2参见唐文权、罗福惠:《章太炎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13页。
    3章太炎:《自定年谱·光绪二十三年》。
    4章太炎:《菌说》。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5章太炎:《兴浙会章程》,载朱维铮、姜义华编注:《章太炎选集》(注释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1章太炎:《驳神我宪政说》,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02页。
    2参见姜义华:《〈检论〉的文化史意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编:《思想与文化》第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3朱维铮编校:《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5—426页。
    1章太炎:《菌说》。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2章太炎:《检论·礼隆杀论》。同上,第504页。
    3章太炎:《訄书·原变》。同上,第70—71页。
    4章太炎:《訄书·尊史》。
    1章太炎:《儒术真论》。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2章太炎:《儒术真论》。同上,第54页。
    3章太炎:《儒术真论》。同上,第54页。
    4章太炎:《俱分进化论》。同上,第150—151页。
    1章太炎:《俱分进化论》。同上,第150—151页。
    2转引自朱维铮编校:《章太炎全集》(三),《訄书重订本·王学》“编校附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同上。
    4章太炎:《訄书·公言》,《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3页。
    5荀子:《荀子·正名》。
    6章太炎:《诸子学略说》。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页。
    1章太炎:《訄书·公言》。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2章太炎:《四惑论》。同上,第300页。
    3章太炎:《国故论衡·辨性上》。同上,第385页
    4章太炎:《答铁铮》。
    5章太炎:《国故论衡·辨性上》。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387—388页。
    1章太炎:《国故论衡·辨性上》。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384页。
    2章太炎:《五无论》。同上,第262页。
    3章太炎:《国故论衡·辨性上》。同上,第391页。
    4章太炎:《国学概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0—41页。
    5同上,第41页。
    6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8、55页。
    1章太炎:《国学概论》,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55—56页。
    2参见唐文权、罗福惠:《章太炎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49页。
    3章太炎:《春秋左传读叙录》,《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54页。
    1章太炎:《论诸子学》,朱维铮、姜义华编注:《章太炎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62页。
    2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6页。
    3章太炎:《后圣》,载《实学报》第二册,1897年9月出版。
    4章太炎:《春秋左传读·隐公篇·摄也(补)》,《章太炎全集》(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0页。
    5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页。
    6章太炎:《国学概论》,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56页。
    7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页。
    
    1章太炎:《国学概论》,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56页。
    2同上,第38页。
    3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179页。
    4同上,第178页。
    1章太炎:《国学概论》,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3页。
    2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页。
    3同上,第179页。
    4章太炎:《论读经有利而无弊》,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559页。
    5《荀子·非十二子》。
    1杨倞注:《荀子·非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
    2章太炎:《太炎文录初编·子思孟轲五行说》,朱维铮编校:《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
    3章太炎:《訄书·争教》,朱维铮编校:《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90页。
    4侯外庐:《章太炎的科学成就及其对于公羊学派的批判》,《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生活书店1947年版。转引自《章太炎生平与学术》,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5页。
    5同上,第146页。
    1梁启超:《阴阳五行说的来历》,《东方杂志》第20卷,第10期,载《古史辨》第5册,1923年,第350页。
    2同上,第351页。
    3章太炎:《国学概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6—37页。
    4参见干春松:《近代学术视野中的子思研究》(上、下),载《哲学动态》,2007年第8、9期。
    1梁启超:《儒家哲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2章太炎:《国学概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5页。
    3章太炎:《王文成公全书题辞》,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544页。
    4同上。
     1章太炎:《国学概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8—50页。
    1孙万国:《也谈章太炎与王阳明——兼论太炎思想的两个世界》,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3—324页。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
    3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页。
    4刘师培:《陆子》,《中国民约精义》卷二。
    5刘师培:《王守仁》,同上。
    6刘师培:《王学释疑》,《左龛外集》卷九。
    
    1参见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2同上,第29—31页。
    3同上,第24页。
    
    
    
    1同上,第33页。
    2同上,第258页。
    3同上,第244页。
    2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载1919年12月《新青年》第7卷,第1号。
    
    1转引自耿云志主编:《胡适研究文丛》,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2《藏晖室札记卷三》,《胡适作品集》第34册,台北,远流出版公司,第147页。
    3同上,第177页。
    1该书没有把孟子学说列为专章加以讨论,仅仅在荀子哲学一章中的一个脚注里说:“孟子生活在荀子之前不久。关于他的哲学,本文未作论述。”(胡适:《先秦名学史》,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82页。)原因是胡适一直认为,孟子思想中逻辑方法论是很弱的,因此从恢复孟子之“本来面目”的历史态度出发,没有把孟子列为专章。其实,他早年在上海读书期间,曾做过题为“论性”的演讲,就开始反对孟子的性善说,并指出:“孟子不懂得科学,——我们在那时还叫做‘格致’,不知道水有保持水平的道理,又不知道地心吸力的道理。”(胡适:《四十自述·在上海》,载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4页。)宽泛地说,胡适之所以没有把孟子列为专章,乃至他对孟子的整个看法和评价,都是受他的科学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所影响和制约的。
    2胡适:《先秦名学史》,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3页。
    3同上,第13页。
    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14、217页。
    2同上,第217页。
    3同上,第216页。
    4同上,第23页。
    5同上,第203页。
    6同上,第211页。
    7同上。
    8耿云志:《胡适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7页。
    1同上,第416页。
    2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收入《人权论集》,(上海)新月书店1930年版。
    3胡适:《胡适致梅贻琦》(1960年1月29日),载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
    9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第3167页。
    4例如,胡适站在现代人的立场,就认为孟子对许行的批评是“全无精彩”,因为“这是互助的社会,故商业的目的不在赚利益,乃在供社会的需要。”(参见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55—256页。)
    1参见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10、207页。
    3胡适:《民权的保障》,载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1卷《胡适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2页。
    4胡适:《自由主义》,同上书,第432页。
    1胡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个新看法》,同上书,第519页。
    2胡适:《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个新看法》,同上书,第527页。
    3同上,第434页。
    4胡适:《新文学运动之意义》,载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第1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页。
    1唐德刚:《胡适与“中国文艺复兴运动”》,载耿云志主编:《胡适研究丛刊》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4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的日记》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40页。
    3《胡适的日记》手稿本,第八册,“1929年4月27日”条。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0年版,此书无页数。
    1胡适:《南游杂记·二·广州》,载《独立评论》第142号,1935年3月17日。
    2何健:《佳电》,原刊香港《循环日报》1935年2月24日。
    3此系胡适1958年12月8日在台湾中农学院的演讲词,刊次日《台湾新生报》。
    4《胡适思想批判》第一辑,第9页。
    1胡适:《胡适杂忆》,唐德刚译,华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53页。
    2胡适:《胡适博士个人的回忆录》,第263页。转引自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160页。
     1胡适:《胡适杂忆》,唐德刚译,华文出版社1990年版,第88页。
    1.论语[M].孟子[M].荀子[M].大学[M].中庸[M].
    2. [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3.姜义华、吴根粱编校.康有为全集[M].第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M].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
    5.康有为.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康有为.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康有为.康子内外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8.
    8.康有为.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康有为.诸天讲[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0.康有为.大同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1.康有为.南海康先生口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
    1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4.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5.梁启超.儒家哲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16.王焰编.梁启超学术论著——先秦政治思想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7.李华兴编.梁启超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8.王德峰编选.国性与民德——梁启超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19.葛懋春、蒋俊编选.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20.章太炎.国学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1.章太炎.国学概论[M].成都:巴蜀书社,1987.
    22.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
    23.朱维铮、姜义华编注.章太炎选集[M].(注释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4.朱维铮编校.章太炎全集[M].(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5.朱维铮编校.章太炎全集[M].(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6.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7.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M].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
    28.胡适.先秦名学史[M].中国逻辑史研究会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29.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0.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M].第1、11、1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1.胡适.胡适杂忆[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0.
    32.耿云志主编.胡适研究文丛[C].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3.耿云志.胡适年谱[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34.耿云志编.胡适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5.卢云昆编选.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6.赵清、郑城编.吴虞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37.洪治纲主编.王国维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38.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9.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M].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
    40.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M].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
    41.高平叔编.蔡元培哲学论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42.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43.钱钟书主编.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4.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45.苏舆编.翼教丛编[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46.夏东元编.郑观应集[M].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7.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唐才常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9.熊十力.熊十力别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0.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1.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第1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53.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第一册,台北:台湾正中书局,1968.
    54.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5.翟廷晋.孟子思想探源与评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56.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7.杨泽波.孟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8.董淑萍.两宋孟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9.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0.刘瑾辉.清代《孟子》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1.刘鄂培.孟子大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62.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学的历史省察与现代诠释[M].台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
    63.周山.子学思潮[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64.马积高.荀学源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67.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M].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8.陈卫平.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69.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0.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M].(上),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1.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2.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3.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4.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M].长春:长春人民出版社,2008.
    75.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C].(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76.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C].(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77.余英时.现代儒学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8.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79.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80.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1.陈来.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2.干春松.制度儒学[M].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3.李华兴.民主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84.张勇、蔡乐苏主编.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M].晚清至民国卷(上、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5.郑大华.晚清思想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6.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7.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88.董士伟.康有为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89.马洪林.康有为大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90.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91.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92.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93.汪荣祖.康章合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94.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95.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96.唐文权、罗福惠.章太炎思想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97. [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之曲折与展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8. [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99.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0.房德邻.儒学的危机与嬗变——康有为与近代儒学[M].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101.张昭军.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2.张昭军.晚清民初的理学与经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03.张卫波.民国初期尊孔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4.刘仲华.清代诸子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5.江心力.20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06.丘为君.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07.汤一介主编.当代新儒家[C].北京:三联书店,1989.
    108.陈旭麓.思辨留踪[M].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9.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10.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11.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12.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113.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114.清议报[J].第二十七册,1898,9,15.
    115.时务报[J].第49册,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初一日.
    116.河南[J].第3期,1908,3.
    117.建设[J].第一卷,第1号,1919.
    118.新青年[J].第7卷,第1号,1919,12.
    119.徐洪兴.唐宋间的孟子升格运动[J].中国社会科学,1993,5.
    120.夏长朴.尊孟与非孟——试论宋代孟子学之发展及其意义[C].姜广辉主编.经学今诠三编[C].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121.李建整理.梁启超论孟子遗稿[J].学术研究,1983,5.
    122.龚书铎.清代理学的特点[J].史学集刊,2005,3.
    123.陈卫平.中国近代进化论思潮形成的内在逻辑[J].文史哲,1996,3.
    124.陈卫平.八十年的“五四”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3.
    125.陈卫平.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6.
    126.张锡勤.对近代“心力”说的再评析[J].哲学研究,2000,3.
    127.张锡勤.论陆王心学中可能诱发“异端”思想的因素[J].哲学研究,2001,5.
    128.张锡勤.论康有为对儒学的改造[J].哲学研究,2004,5.
    129.陈来.张岱年先生的儒学观[J].中国哲学史,2004,3.
    130.任剑涛.经典解读中的原创思想负载——从《孟子字义疏证》与《孟子微》看[J].中国哲学史,2002,1.
    131.李畅然.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平等倾向在晚清的凸显与局限[J].北京大学学报,2006,6.
    132.干春松.近代学术视野中的子思研究[J].(上、下),哲学动态,2007,8、9.
    133.汤志钧.梁启超论《孟子》[J].史林,2007,3.
    134.郑师渠.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J].近代史研究,2005,2.
    135.陈其泰.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新范式[J].史学集刊,2005,3.
    136.罗志田.整体改造和点滴改革:“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二[J].历史研究,2005,2.
    137.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和数据库方法[J].史学月刊,200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