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往的政治社会化研究主要关注阶级、阶层、社会经济地位、种族等客观因素对于儿童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而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对他们的政治态度与行为模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首先,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的?不同的政治社会化媒介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其次,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政治态度与行为模式的?最后,如果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会对他们政治观念与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围绕身份差异而形成的政治态度与行为模式的分化究竟有多大?农民工子女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者,抑或形成了一套相对自主的底层文化?如此一来,看似后现代的“认同政治”就与政治学的传统议题——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阶级再生产——紧密地勾连在一起。
     研究表明:第一、家庭、学校、国家(包括基层政府和意识形态的国家)、社会干预(NGO、志愿者)是农民工子女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农民工子女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包含建制化的政治学习与事件化的政治学习两种机制,前者主要型塑他们的价值观,后者则更多地影响他们的知识库存。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事件在他们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了更加突出的作用。
     第二、农民工子女与政治社会化媒介的互动过程,往往是围绕着身份的确认与否认、斗争与妥协而展开的,也就是说,政治社会化是以身份生产为中心的。由此形成的身份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社会结构与具体情境共同作用下的权宜性结果,一旦失去外力的推动,一种特定身份就可能停止运作了。身份认同从来不是自由意志的表达,而是始终存在于特定的权力结构之中。当农民工子女试图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群体和国家治理行为的制约,防御性认同和进取性认同便应运而生。本文用“运作性认同”来表述农民工子女身份生产的这一特性。
     第三、通过对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虽然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学习积极性高于前者,但却更为强烈地感受到城市主流社会的歧视,对个人的前景也更加悲观,其成长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天花板效应”,也就是说,由于对社会流动的预期很低而主动放弃学业上的努力。农民工子弟学校则盛行“反学校文化”,如果说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是因为低预期而选择“自我放弃”,那么,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反学校文化”并不是因为自暴自弃,恰恰相反,他们常常为自己离经叛道的行为感到自豪。通过否定学校的价值系统、蔑视校方和教师的权威,他们一方面获得了独立与自尊,另一方面则心甘情愿地提前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加速了阶级再生产的进程。
     但是,反学校文化并不是一套独立的底层文化,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显示:农民工子女对基本社会规范的接受程度与城市儿童相差甚微,价值倾向基本一致,只不过城市儿童的态度更趋近于政治正确性,也就是说,对于主流价值观认可的观点,城市儿童表示更强烈的支持;对于主流价值观否定的观点,城市儿童表示更坚决的反对。简言之,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民工子女与主流价值观表现出轻微的疏离,但他们并没有站在主流价值观的对立面。他们与城市孩子的不同更多地表现在知识库存:在遭遇群际冲突事件之后,农民工子女会对这些事件进行加工,将其整理为相应的“故事”,当日后再出现类似的事件时,这些生活记忆所构成的知识库存将成为他们判断和行动的依据。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还讨论了相关命题与概念的适用范围,在超越个案的同时避免过度夸大结论的解释力,一方面揭示了农民工子女政治社会化的深层机制,另一方面也补充和修正了政治社会化的一般理论。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eories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class, stratum, socio-economic status, race, and other objective factors; however, this paper based on an empirical study finds that the identity of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has a crucial impact on their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pattern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First, How did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form their identities? What roles did different agent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lay in the processes? Second, How the identity of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influence their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patterns? Third, if the identity of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does influence their political opinions and behavior, then how much is the differentiaton formed based on identity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patterns? Did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created their own subaltern culture which was independent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s a result, the identity politics a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interweaved the traditional topics of political science, including political cultur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class reproduction.
     1.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families, schools, governments (the local state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social intervention (NGO and Volunteers) are the main agents of migrant children'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Migrant children conduct their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with two mechanisms of institutionized political learning and event-driven political learning respectively, to recognize political life. The former shapes their values, and the latter has a vital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ir stocks of knowledge. For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the event-driven political learning played a more prominent role in their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rocesses.
     2. In these forms of so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migrant children and agent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e struggle and compromise for identit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s's to say, identity production is the centre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t is not a life-long identity, but a contingent equilibrium under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specific context. If it loses the external forces, a specific identity would cease to function. Identity is never the expression of free will, but exists in the particular power structure all the time. When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attempt to express their own identities, they will encounter restriction from the outside group and government unavoidably, Then Defensive identity and aggressive identity thus arised. The author invents "working identity" to describe this peculiarity of migrant children's identity producing.
     3. Compare the private schools for migrant children with public schools, though migrant kids at public schools have greater enthusiasm on learning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at private schools, they more strongly felt the discrimination from urban mainstream society, as a result, they have a more pessimistic attitude or a lower expectation on their future.The author call this phenomenon "the ceiling effect", That is to say, giving up the efforts on study voluntarily because of their low expectation on society flow. There is a counter-school culture at the private schools for migrant children. If migrant children at public schools choose to "give up oneself "because of their low expectation, then, the counter-school culture at private schools is not because of their attitude of "giving oneself up as hopeless ", on the contrary, the students are rather proud of their disobedient actions and misbehavior than self-disqualified. By denial of shool's value and authority, they won independence and self-esteem; however, these preadults access willingly to secondary labor market and lose the opportunities for social mobility.
     However counter-school culture isn't an independent subaltern culture, our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s shows that migrant kids and urban children have the almost same basic values, but the latter's political attitude is closer to political correctness. That is to say, as to the view supported by the mainstream values, urban children express stronger support; as to the view denied by the mainstream values, urban children express firmer opposition. Compared with urban children, migrant kids alienate but not to oppose the mainstream values,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n stocks of knowledge between migrant kids and urban children. After encountering inter-group conflict incidents, migrant kids will process these incidents and adjust them as corresponding "stories", when similar incidents take place in the future, the knowledge stock formed by the memory of life will become the basis that they judge and take action.
     The la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our conclusion and concepts, the author attempts to generalize that transcending the case study, on the same time avoid to exaggerate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conclusions. On the one hand, this paper wants to reveal the special mechanisms of migrant kid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o amend and supplement the general theory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引文
1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0页。
    2 吴霓、丁杰、邓友超、张晓红、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专题研究组:《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研报告》,http://219.234.174.136/snxx/juece/snxx_20040905153019_40.html。
    3 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4 在王春光那里,“半城市化”指的是一种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状态,它表现为各系统之间的不衔接、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的不融合,以及在社会认同上的“内卷化”(参见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本文所说的“半城市化”有所不同,主要着眼于政治、政策层面,即城市把乡城迁移者作为劳动主体、消费主体而不是政治主体、权利主体,用“流动人口”而不是“城市新移民”来指代这一群体,这种对乡城迁移者经济上吸纳、政治上排斥的城市化道路,笔者称之为“半城市化”。
    5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度热点系列立项课题《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总报告》(项目编号:2004-R-10)。
    6 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7 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8 赵树凯:《边缘化的基础教育:北京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的初步调查》,《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Huntington,Samuel P.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New York:Simon & Schuster,2004.
    9 Geoffrey Roberts,A New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Analysis,A Hodder Arnold Publication,1991.
    10 Tajfel,H.,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11 Leonie Huddy,From Social to Political Identity: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Political Psychology,Vol.22,No.1.(Mar.,2001),pp.127-156.
    12 Hyman,Herbert H.1980,Political Socialization: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Free Press.
    13 Prewitt,Kenneth,Some Doubts about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Research,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Vol.19,No.1,(Feb.,1975),pp.105-114.
    14 Lipset,Seymour Martin(ed.),The Encyclopedia of Democracy,Congressional Quarterly Books,1995(4 vols).
    15 Kavanagh,D.1983,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al Behavior.London,Allen & Unwin.
    16 米勒、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16-617页。
    17 迈克尔·布若威:《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Willis,Paul E.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18 David Easton,Jack Dennis,1980[1969],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66.
    19 R.Hess and J.Tomey,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 Children,Chicago,Aldine Publisher Co.1967.
    20 Greenstein,Fred Ⅰ.,The Benevolent Leader:Children's Images of Political Authority,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54,No.4(Dec.,1960),pp.934-943.
    21 艾伦·沃尔夫:《合法性的限度》,沈汉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23-424页。
    22 Leung,Sai-Wing.The making of an alienated generation: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transitional Hong Kong,Aldershot,Essex;Brookfield:Ashgate,1997.
    23 Leung,Sai-Wing.The making of an alienated generation: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transitional Hong Kong,Aldershot,Essex;Brookfield:Ashgate,1997.
    24 Fred Ⅰ.Greenstein,A Note on the Ambiguity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Definitions,Criticisms,and Strategies of Inquiry,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32,No.4(Nov.,1970),pp.969-978.
    25 Edward S.Greenberg,Black Children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34,No.3,(Autumn,1970),pp.333-345;Dean Jaros,Herbert Hirsch,Frederic J.Fleron,Jr.The Malevolent Leader: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An American Sub-Cultur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2,No.2(Jun.,1968),pp.564-575.
    26 艾伦·沃尔夫:《合法性的限度》,沈汉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28-429页。
    27 Timothy E.Cook,The Bear Market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the Costs of Misunderstood Psychological Theories,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9,No.4.(Dec.,1985),pp.1079-1093.
    28 米勒、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16-617页。
    29 Fred Ⅰ.Greenstein,The Benevolent Leader:Children's Images of Political Authority,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54,No.4(Dec.,1960),pp.934-943.
    30 Jennings,M.Kent.2007."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Russell J.Dalton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 eds.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Behavior.pp.29-44.
    31 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郑永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3-256页。
    32 对“习性研究途径”与“意向研究途径”的区分,参见吴文程:《政治发展与民主转型:比较政治理论的检视与批判》,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第58-59页。
    33 Sapiro,V.2004.Not Your Parent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Introduction for a New Generation.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7:1-23.
    34 Charles P Ridley,Paul H.B.Godwin,Dennis J.Doolin,The Malting of A Model Citizen in Communist China,Hoover Institution Press,Stanford University,1971.
    35 Roberta Martin,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in China and on Taiwan:An Analysi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xtbooks,The China Quarterly,No.62(Jun.,1975),pp.242-262.
    36 Julia Kwong,Changing Political Culture and Changing Curriculum:An Analysis of Language Textbook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omparative Education,Vol.21,No.2(1985),pp.197-208.
    37 Anita Chan,Children of Mao: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the Red Guard Generation,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5.
    38 在陈佩华之前,理查德·威尔逊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台湾地区的儿童政治社会化,其中也对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政治社会化有所比较。参见Wilson,Richard W.,Learning to be Chinese: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in Taiwan,Cambridge:M.I.T.Press,1970.
    39 刘胜骥:《大陆学校教科书中政治思想教育内容之分析》,《中国大陆研究》第43卷,2000年第9期。
    40 参见袁颂西:《政治社会化:政治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思与言》第7卷,1969年第4期;《儿童与政治》,《政治学报》1971年第1期:《家庭权威模式、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政治功效意识:景美研究》,《思与言》第10卷,1972年第4期。吕亚力:《政治社会化研究之重心》,《宪政思潮》,1973年第24期。易君博:《政治理论与研究方法》,台北三民1975年版。理查德·威尔逊(Richard W.Wilson)对台湾儿童政治社会化的经典研(Learning to be Chinese: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in Taiwan,Cambridge:M.I.T.Press,1970)也被台湾学者译为中文。中文版参见朱云汉、丁庭宇等译:《中国儿童眼中的政治--台湾地区儿童政治社会化的探讨》,台北桂冠图书1989年版。
    41 陈义彦:《台湾地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之研究》,德成书店1979年。
    陈义彦、陈陆辉:《台湾大学生政治定向的持续与变迁》,《东吴政治学报》,2004年第18期;
    郭贞:《社会学习、家庭沟通和政治认同达成对台湾地区大专学生的政治态度形成之影响:一个整合的结构模式》,《政治学报》,1996年第27期;
    陈文俊:《政治的孟德尔定律--家庭与国小学童的政治学习》,《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第4期;
    陈陆辉、黄信豪:《社会化媒介、在学经验与台湾大学生的政治功效意识和政治参与》,《东亚研究》第38卷,2007年第1期。
    42 刘嘉薇:《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政治支持的影响:一项定群追踪的研究》,台湾政治大学政治学系博士论文2008年;
    傅晓芬:《台湾地区国小学童政治社会化之研究:家庭与学童的政治学习》,台湾中山大学政治学硕士论文2002年。
    43 台湾政治大学耿曙教授在2008年政治学研究与方法讲习班(杜克-复旦大学主办)上的发言认为,文章与论文的区别在于,前者只要有“主题”,而后者必须提出“研究问题”。在笔者看来,有“主题”而无“研究问题”正是大陆学界的一项通病。
    44 检索日期为2008年7月24日。
    45 袁振国、朱永新:《试谈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意义及过程》,《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1期。
    李元书、杨海龙:《论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2期;
    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娄淑华、杨勇:《中西政治社会化方法论之比较分析》,《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金太军:《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机制》,《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46 Slomczynksi,K,and Shabad,G.1998.Can Support for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 be Learned in School?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Post-Communist Poland.Political Psychology,19:749-79.
    47 Jennings,M.Kent,1987."Residuals of A Movement:The Analysis of the American Protest Generatio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1(2):367-82.Jennings,M.Kent,and Gregory B.Markus,1984."Partisan Orientations over the Long Haul:Results from the Three Wav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anel Stud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4):1000-1018.Jennings,M.Kent,and Jennings,M.Kent,and Richard G.Niemi,1981.Generations and Politics:A Panel Study of Youth Adults and Their Parents.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对上述研究的中文评述参见陈陆辉:《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载冷则刚等著:《政治学(下)》,台北五南图书2006年,第3-33页。
    48 Alwin,Duane F.,and Jon A.Krosnick(1991).Aging,cohorts,and the stability of sociopolitical orientations over the life spa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169-195;Green,Donald P.,and Brad Palmquist(1994).How stable is party identification? Political Behacior 16:437-465.
    49 Glaser,James M.,and Martin Gilens.1997.Interregional Migration and Political Resocialization.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61(1):72-86.
    50 Starr,Paul,Social Categories and Claims in the Liberal State.,Social Research,59:2(1992:Summer) p.263-295.
    51 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52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人口群体与查特杰的原意有所不同,其主要特征在于:共同体是同质的,而人口群体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只不过政府为了便于治理而将他们人为地定义为一个整体,而人口群体的成员对这个虚构的共同体并不认同,虽然有时候也会出于功利的需要而共同行动。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田立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53 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
    李强:《中国的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
    54 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55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56 Sapiro,V.2004.Not Your Parent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Introduction for a New Generation.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7:1-23.
    57 Huddy,Leonie.From Social to Political Identity: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Political Psychology,Vol.22,No.1.(Mar.,2001),pp.127-156.
    58 转引自何成洲:《身份认同背后的利益》2006年4月12日在南京大学的讲座提纲),http://ias.niu.edu.cn/iascoursehechengzhou.htm,
    59 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60 Peter L.Berger and Thomas Luckmann,1966,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Garden City,New York:Anchor Books.
    61 刘欣:《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62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63 乔纳森·布朗:《自我》,陈浩莺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64 Thomas Hylland Eriksen,We and Us:Two Modes of Group Identification,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Vol.32, No.4,427-436(1995).
    65 Sherif M,OJ Harvey,BJ White,WR Hood.Intergroup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the Robbers Cave experiment.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Book Exchange,1961;Sherif,M.In common predicament: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Boston:Houghton-Mifflin,1966.
    66 Hogg,M.A.,Fielding,K.S.,Johnson,D.,Masser,B.,Russell,E.,& Svensson,A.Demographic category membership and leadership in small groups:A social identity analysis.The Leadership Quarterly,2006,No.17,pp335-350.
    67 转引自布朗(Rupert Brown):《群体过程》,胡鑫、庆小飞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02页。
    68 参见亨利·泰菲尔、约翰·特纳:《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收入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27-455页;
    方文:《学科制度与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Tajfel,H.,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69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70 方文:《学科制度与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9-80页。
    71 Higgins,E.T.Knowledge activation:Accessibility,applicability,and salience.In E.T.Higgins & A.W.Kruglanski(Eds.)Social psychology: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6:133-168;E.Tory Higgins,Expanding the Law of Cognitive Structure Activation:The Role of Knowledge Applicability,Psychological Inquiry,Vol.2,No.2(1991),pp.192-193.
    72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73 Abbott,Andrew.Things of Boundaries,Social Research,1995,Vol.62:857-882.
    74 Lamont M,Foumier M(eds.) 1992.Cultivating Differences:Symbolic Boundaries and the Making of Inequal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75 Bail,Christopher A."The Configuration of Symbolic Boundaries against Immigrants in Europ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8,Vol.73:37-59.
    76 Wimmer,Andreas."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ethnic boundaries.A multilevel process theo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8,Vol.113(4):970-1022.
    77 查尔斯·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3页。
    78 周雪光:《制度是如何思维的?》,《读书》2001年第4期,第10-18页;Douglas,M.1986.How Institutions Think.NY: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86.
    79 黄平、罗红光、许宝强编:《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80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14页。
    81 Bourdieu,P."What Makes a Social Clas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istence of Groups",Berkley Journal of Sociology,1987,Vol.32.转引自刘欣:《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82 Bourdieu,P.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466-470.
    83 菲利普·柯尔库夫:《新社会学》,钱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10-117页。
    84 Starr,Paul,Social Categories and Claims in the Liberal State,Social Research,59:2(1992:Summer) p.263-295.
    85 郑宏泰、黄绍伦:《身份认同:台、港、澳的比较》,《当代中国研究》2008年第2期。
    86 梁治平:《被收容者之死--当代中国身份的困境与出路》,《乡村中国评论》,吴毅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87 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97页。
    88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89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潘泽泉:《社会分类与群体符号边界:以农民工社会分类问题为例》,《社会》2007年第4期。
    90 高雯蕾:《转型期北京中下阶层市民的社会认同问题》,《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第2期。
    91 李春玲:《社会阶层的社会认同》,《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王毅杰、高燕:《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与流动农民身份意识》,《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2期。
    92 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3 王建民:《社会转型中的象征二元结构--农民工群体为中心的微观权力分析》,《社会》2008年第2期。
    94 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任焰译,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第18页。
    95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第60页。
    96 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97 Easton,David and Jack Dennis,1980[1969],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8-9.
    98 Gutmann,Amy.The Primacy of Political Education.In Bernard Marchland(ed.),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Democratic Politics:A Political Education Reader.Dayton,OH:Kettering Foundation 1991.
    99 转引自菲利普·柯尔库夫:《新社会学》,钱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23页。
    100 祈冬涛:《社会结构与身份认同:政治社会学一个传统问题的理论回顾》,载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35页。
    101 安德鲁·甘布尔:《政治与命运》,胡晓进、罗珊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8页。
    102 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3 译自杰华(Tamara Jacka)教授与本人的私人通信,2007年12月9日。
    104 石岩:《春晚“心里话”--“集体”是谁?》,《南方周末》2007年3月15日。
    105 于建嵘:《法国骚乱提示中国未雨绸缪》,《南方周末》2007年4月24日。
    106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107 有关久牵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放牛班的孩子”合唱队的详细情况,参见沈亮:《“放牛班”回乡》,《南方周末》,2007年8月30日;
    周楠、林环:《“放牛班”的音乐回乡之旅》,《解放日报》,2007年9月3日;《民工子弟“放牛班的春天”无处“放牛”》,《南都周刊》,2006年7月11日:《张轶超:一个志愿者的坚持》,《人民日报》华东版,2006年9月19日。
    108 2007年10月12日张轶超访谈记录。
    109 张轶超:《新公民计划牵手音乐回乡之旅活动总结》,2007年10月25日。
    110 沈亮:《“放牛班”回乡》,《南方周末》,2007年8月30日。
    111 《放飞希望的歌声》,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2007年9月27日。
    112 Brown,Rupert:《群体过程》,胡鑫、庆小飞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113 当然,这并不排除日常生活当中存在城市人歧视农村人的现象。
    114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115 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88-210页。
    116 王星:《城市农民工形象建构与歧视集中效应》,《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58页。
    117[美]埃尔德(G.H.Elder):《大萧条的孩子们》,田禾、马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167页。
    118 2007年6月12日对六年级部分学生的访谈记录。
    119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20 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页。
    121 沈亮:《“放牛班”回乡》,《南方周末》,2007年8年30日。
    122 《放飞希望的歌声》,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2007年9月27日。
    123 沈亮:《“放牛班”回乡》,《南方周末》,2007年8年30日。
    124 周楠、林环:《“放牛班”的音乐回乡之旅》,《解放日报》2007年9月3日。
    125 2007年11月10日对申海松的访谈记录。
    126 2007年10月3日对张轶超的访谈记录。
    127 2007年10月9日对韩莉莉的访谈记录。
    129 2007年6月17日对魏文的访谈记录。
    131 任远、姚慧:《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基于对上海的研究》,《人口研究》2007年第3期。
    132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质,于是形成了一个具有讽刺性的现象:父母已经在城市定居了,而孩子却不得不流动。
    133[美]米德(G H.Mead):《心灵、自我与社会》,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年,第152-156页。
    134这一现象与埃尔德、戴维·伊斯顿对早期社会化的强调是一致的,但正如米德所言,自我是一个过程,在充满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尤其如此,本文抓住的仅仅只是其中的某些片断,要确定乡村和城市所构成的社会化力量与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更深入、细致的考察。参见Easton,David and Jack Dennis,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969].
    135李强也是从status的意义来使用身份这个概念,而将农民工界定为一个身份群体(status group),认为户籍制度的本质是一种身份制度。参见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当前学术界在使用身份这一概念的时候,往往不注意区分status和identity,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韦伯所说的身份群体指的是拥有相似声望(prestige)或生活风格(1ife style)的一群人,可见status主要跟外部评价(声望)联系在一起,而identity主要是指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参见Schaefer,R.T and Lamn,R.P.,Sociology(Sth ed.),New York:McCn'aw-Hill,1993.
    136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37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人口群体与查特杰(ParthaChatterjee)的原意有所不同,其主要特征在于:共同体是同质的,而人口群体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只不过政府为了便于治理而将他们人为地定义为一个整体,而人口群体的成员对这个虚构的共同体并不认同,虽然有时候也会出于功利的需要而共同行动。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138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第52页。
    139卡斯特(Manuel Castelis):《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40特纳(JonathanH.Turner)、斯戴兹(Jan E.Stet):《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6页。
    141同前引书,第99页。
    142同前引书,第97页。
    143周楠、林环:《“放牛班”的音乐回乡之旅》,《解放日报》2007年9月3日。
    144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145参见亨利·泰菲尔、约翰·特纳:《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收入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27-455页。
    146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第59-60页。
    147对“主我”与“宾我”的详细论述参见米德前引书:沃特斯(Malcolm Waters):《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8-29页。
    148陈陆辉:《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载冷则刚等著:《政治学(下)》,台北五南图书2006年,第3-33页。
    149Greenstein,F.I.1967,Children and Politic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Easton,David and Jack Dennis,1980[1969],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36.
    150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宫婷、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02页。
    151Jennings,M.Kent,and Richard G Niemi,1974.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Adolescence:The Influence of Families and School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Jennings,M.Kent,and Richard G.Niemi,1981.Generations and Politics:A Panel Study of Youth Adults and Their Parents.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Beck,Paul Allen,and M.Kent Jennings.1991."Family Traditions,Political Periods,and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san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Politics 53(3):742-63.
    152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与民主》第11章,马殿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年。
    1532007年10月3日对张轶超的访谈。
    154陈苗苗:《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宋秀玉:《一个特殊的星期六》,复旦大学TECC社团提供。
    155陈文俊:《政治的孟德尔定律--家庭与国小学童的政治学习》,《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第4期。
    156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赵霞、王磊:《北京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调查报告》,《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6期。
    157更详尽的抽样调查显示,上海农民工当中有47.3%的人月工资在1000元以下,1001-1500元的27.3%,1501-2000元的14.8%,高于2000元的仅占10.6%,而同期(2007年)上海市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4707元,月平均工资为2892元,这意味着7成以上的农民工工资仅达到上海平均水平的一半。参见钱文荣、黄祖辉:《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2007年上海市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4707元》,《新民晚报》2008年3月25日。
    158徐浙宁:《“90一代”城市新移民与当地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状况比较--以上海市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159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青年研究》2001年第9期。
    160张轶超:《无望的家庭教育》(未刊稿)。
    161林颖:《“留守孩子”:进城后继续守“空巢”》,《解放日报》2008年3月28日。
    162上海有句俗语叫“富养女儿,穷养儿子”,意思是通过“富养”女儿培养其高贵的品位和气质,通过“穷养”儿子培养其坚强自立的性格。
    163 2007年11月6日邓小英家长访谈记录。
    164 2007年11月6日邓小英家长访谈记录。
    165 2007年11月10日邓小丽访谈记录。
    166 2008年4月11日李建林访谈记录。
    167 2007年10月9日韩莉莉访谈记录。
    168 2007年11月6日邓小英家长访谈记录。
    169 钱文荣、黄祖辉:《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70 2008年4月29日沪城中学访谈记录。
    171 万蓓蕾:《关于叶氏路的调查报告》(未刊稿),2007年。
    172 周沐君对秦爱国的访谈记录,2007年5月28日。
    173 2007年11月6日邓小英家长访谈记录。
    174 2007年11月15日蒋健家长访谈记录。
    175 2008年4月11日李建林访谈记录。
    176 万蓓蕾:《关于叶氏路的调查报告》(未刊稿),2007年。
    177张轶超:《我辈的骄傲,我辈的责任--张轶超在复旦的演讲》(未刊稿)。
    178周沐君:《另一群复旦人--一个卖肉夹馍的小贩和他的家人在学校社区》(未刊稿)。
    179万蓓蕾:《建立社会网,融入上海城--从一个个案研究看外地人的融入上海过程》(未刊稿)。
    180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81由于这些小吃摊子往往要到晚上才会营业,所以被顾客戏称为“黑暗料理”。
    182张轶超:《城市边缘生活速记》(未刊稿)。
    1832008年7月9日田野调查日志《上海电视台来“久牵”拍摄纪录片》。
    1832008年4月29日沪城中学访谈记录。
    185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
    186谭深:《农民工流动研究综述》,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编:《中国社会学年鉴(1999-200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87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61-69页。
    188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89查尔斯·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1-179页。
    190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96-115页。
    191刘玉照:《“移民化”及其反动--在上海的农民工与台商“反移民化”倾向的比较分析》,《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7期。
    192 Kohn,M.L.Class and conformity:d study in values.Homewood,IL:Dorsey.1969.
    193 Bernstein,B.,Class,Codes and Control(Volume 1).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1.转引自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1页。
    194 Chaffee,S.H.,Mcleod,J.M.and Wackman,D.B.1973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Adolescen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J.Dennis's Socialization to Politics:A Reader.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Inc.:349-364.
    195徐浙宁:《“90一代”城市新移民与当地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状况比较--以上海市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1962007年10月9日李榴一家访谈记录。
    197以上3篇均出自作文华东师范大学乡土建设学社编:《漫步苹果园--“同在蓝天下”: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作文竞赛纪念册》(内部资料)。
    1982008年4月29日沪城中学访谈记录。
    199热爱家园是志愿者自发组织的民间社会团体,全称是上海市闸北区热爱家园青年社区志愿者协会,在上海市闸北区社会团体管理局登记注册。该组织倡导对生活和家园的热爱态度,宗旨是“针对平民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组织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推动社区参与、增进社区交流,建设弱势者的希望家园,丰富志愿者的精神家园,培育公共精神的绿色家园,最终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可持续发展。”2003年夏,热爱家园开始启动“太阳花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助学项目”(Sun Flower),项目的宗旨是“帮助进城务工子弟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
    200 2008年4月6日万蓓蕾访谈记录。
    201 华东师范大学乡土建设学社编:《漫步苹果园--“同在蓝天下”: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作文竞赛纪念册》(内部资料)。
    202 Paul Allen Beck and M.Kent Jennings,Parents as "Middlepersons"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37,No.1(Feb.,1975),pp.83-107.
    203 Jennings,M.Kent,and Richard G.Niemi,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Adolescence:The Influence of Families and School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4.
    204 Nicholas A.Valentino and David O.Sears,Event-Drive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Preadul!Socialization of Partisanship,Political Behavior,Vol.20,No.2.(Jun.,1998),pp.127-154.
    205 熊光清:《中国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06 徐增阳、黄辉祥:《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2072007年11月6日邓小英家长访谈记录。
    2062006年6月26日周沐君对“胡子炒饭''的访谈记录。
    209Shi,Tianjian,"Cultural Values and Political Trust:A Comparis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33,2001(4):401-19.Li Lianjiang,Political Trust in Rural China,Modern China,Vol.30 No.2,April 2004,228-258.
    210 Chiu,Catherine C.H.,2005,"Cynicism about Community Engagement in Hong Kong",Sociological Spectrum,25:447-467.
    2112008年4月11日田野调查日志。
    212笔者曾经对上海市2006年度的社区选举进行过参与式观察,在不少社区,我们都发现儿童代家长将选票投入票箱的情景,虽然我们暂时还无法评定,这究竟是意味着“选举如同儿戏”,抑或“民主要从娃娃抓起”。但至少,这些城市儿童经历了政治仪式的熏陶。
    213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214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43页。
    215 Solinger,Dorothy J.,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Peasant Migrants,theState,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p.1.
    216 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35页。
    217 2006年6月26日周沐君对“胡子炒饭”的访谈记录。
    2182006年6月26日周沐君对秦爱国的访谈记录。
    2192008年5月11日李榴访谈记录。
    2202007年10月18日高军访谈记录。
    221李涛、李真;《农民工:流动在边缘》,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222夏燕:<农民工第二代问题透视:底层化意识加剧》,news.sina.com.cn/c/2008-01-04/105814667190.shtml.
    223 David Easton,Jack Dennis,1980[1969],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221.
    224 Harrell R.Rodgers,Jr.and George Taylor,The Policeman as an Agent of Regime Legitimation,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15,No.1(Feb.,1971),pp.72-86.
    2262008年5月11日方泽旺访谈记录。
    227方文:《学科制度与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7页。
    228李猛:《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
    229流心:《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常姝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页。
    230赖蒂沙·布卡耶:《重塑冲突后社会的身份认同》,《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7年第3期。
    231Higgins,E.T.Knowledge activation:Accessibility,applicability,and salience.In E.T.Higgins & A.W.Kruglanski(Eds.)Socialpsychology: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6:133-168.
    232Jennings,M.Kent,and Richard G Niemi,1974.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Adolescence:The Influence of Families and School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153-175.
    233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0年,第129-130页。
    234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08.109页。
    235陈陆辉:《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载冷则刚等著:《政治学(下)》,台北五南图书2006年,第3-33页。
    236《沪加大投入引导农民工子女学校向民办学校发展》,东方网2008年4月7日。
    237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陈水生:《责任政府的两难--以民工子弟学校取缔政策为例》(未刊稿)。
    238弱流出地出具的资质证明也不正规,有的是“社会力量管理办”同意的,有的是乡镇义务教育办批准的,有的则盖了外地政府驻沪办的大印。缪毅容、董宁:《上海规范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解放日报》,2001年9月10日。
    239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梳理,参见易承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政府治理--以上海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40《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七部门关于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04]12号。
    241从“久牵”志愿者帮助部分农民工子女申请就读公立学校的经验来看,这些就学条件大致包括:1、上海市临时居住证;2、在上海就业证明;3、子女学籍证明(即学籍卡);4、综合保险办理证明:5、独生子女证明(或准生证);6、子女参加免疫证明(即防疫卡);7、子女户口证明(即户口簿)。参见‘新公民计划牵手音乐回乡之旅》(宣传手册),2007年。
    2422007年6月25日周沐君对刘伟伟的访谈记录。
    243易承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政府治理--以上海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陈水生:《责任政府的两难--以民工子弟学校取缔政策为例》(未刊稿)。
    244华平生:《再城市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对上海市闵行区的案例调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2005年博士论文。
    245据Y区教育局负责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鲁老师介绍,政府原则上会妥善安排这些被取缔的学校的所有学生,但是,这些学生的家长还是需要出具一定的证件,最低限度是孩子必须有户籍,否则公办学校不会接收。而农民工子女当中有一部分是没有登记户口的“黑人”(通常是因为超生),这部分学生可能面临失学或者回老家就读。
    246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79页。
    
    247《新公民计划牵手音乐回乡之旅》(宣传手册),2007年。
    2482008年4月29日沪城中学访谈记录。
    2492008年3月30日久牵青少年活动中心访谈记录。
    2502008年7月16日杨洋访谈记录。
    2512008年7月16日杨洋访谈记录。
    252曹林:《独立编班:“隔离且平等”的公平幻觉》,《南方周末》2006年6月8日。
    253周沐君对秦爱国的访谈记录,2007年5月28日。
    2542008年4月29日沪城中学访谈记录。
    2552007年12月19日Y区教育局访谈记录。
    256乔思·谢泼德、哈文·沃斯:《美国社会问题》,乔寿宁、刘云霞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9页。
    2572007年6月12日周沐君、万蓓蕾对秦爱国一家的访谈记录。
    2582008年5月9日下午沪城中学武校长访谈记录。
    259杰西·洛佩兹、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允春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年,第66页。
    260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3页。
    2612008年4月29日沪城中学访谈记录。
    262布尔迪厄,同前引书,第69页。
    2632008年4月29日沪城中学访谈记录。
    264张轶超:《我辈的骄傲,我辈的责任》,2007年11月25日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265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0页。
    266 Bemstein,B.,Class,Codes andControl(Volume 1).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1.转引自朱伟珏:《一种揭示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框架--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68荆磊:《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之我见》(未刊稿)。
    269李蓓蓓:《上海外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调研》,《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6期。
    270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青年研究》2001年第9期。
    271刘伟伟:《中国社会工作之本土化探索--以农民工子弟的社会工作为例》,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系2007年本科学位论文。
    2722007年12月19日对Y区教育局鲁老师的访谈记录。
    273Y区民工子弟学校校长例会记录,2007年8月28日。
    2742008年7月31日魏文访谈记录。
    275刘伟伟:《中国社会工作之本土化探索--以农民工子弟的社会工作为例》,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系2007年本科学位论文。
    2752006年6月26日周沐君对秦爱国的访谈记录。
    277《留守孩子上海度夏》,http://news.sohu.com/20060714/n244251985.shtml。
    278荆磊:《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之我见》(未刊稿)。
    2792007年6月10日江南访谈记录。
    280龙一芝、杨彦平:《上海市闵行区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3期。
    281原春琳:《谁在当老师--打工子弟学校生存纪实》,‘中国青年报》2004年2月18日。
    2822007年6月17日魏文访谈记录。
    2832007年6月17日魏文访谈记录。
    284刘伟伟:《中国社会工作之本土化探索--以农民工子弟的社会工作为例》,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系2007年本科学位论文。
    2852008年3月19日久牵青少年活动中心调查日志。
    2862008年7月23日久牵青少年活动中心调查日志。
    2872007年12月19日对Y区教育局鲁老师的访谈记录。
    2882007年8月28日Y区教育局鲁老师访谈记录。
    2892007年12月19日鲁老师访谈记录。
    290《上海P区叫停民工子弟学校,数百人强行封校》,《新安晚报》2007年1月8日,http://news.sina.com.cn/c2007-01-08/005010943337s.shtml。
    291《原民工子弟学校建英学校关闭,同时新学校曹杨小学分部顺利开学》,东方网,http://www.ptq.sh.gov.cn/gb/shpt/ptxw/node49/userobjectlai21330.html。
    292亭亭玉立(网名):《建英学校街头上演抢生大战的内幕》,http://bbs2.iyaya.com/talk/t-1-705660-0.html.
    293刘伟伟:《别了,初三的同学们--周记之四》,2006年5月(未刊稿)。
    2942007年6月17日刘伟伟访谈记录。
    295 Willis,Paul E.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296 2007年6月25日周沐君对魏文的访谈记录。
    297 2008年7月16日杨洋访谈记录。
    2982007年6月17日魏文访谈记录。
    299肖春飞、苑坚:《农民工子女犯罪率上升,难以融入城市致心理偏差》,http://nc.people.com.cn/GB/61937/4929006.html.
    300肖春飞、王蔚、刘丹:《城市高中因户籍难向农民工子女开放》,http://news.sina.com.on/c/2008-02-18/102914960897.shtml,
    301周沐君对魏文的访谈记录,2007年6月25日。
    302 Willis,Paul E.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303刘伟伟:《要快乐,还是要未来?--周记之一》(未刊稿)。
    304舛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19页。
    305陈永弟主编:《借鉴与参考--部分国家和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掠影》,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306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与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307Niemi,Richard G.,and Jane Junn,1996.Civic Educat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转引自陈陆辉:《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载冷则刚等著:《政治学(下)》,台北五南图书2006年,第3-33页。
    308《关于人教版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材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修订的说明》,http://www.pep.com.cn/sxpd/_iszx/kc_ic/ieis/200804/t20080411 458736.htm.
    309Orit Ichilov(ed.),Citizenship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Portland,OR:Wobum Press,1998,p80.
    310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09页。
    3112007年lO月3日张轶超访谈记录。
    312周沐君的博客:《今天闯祸了》,http://ourchildren.ycool.com.
    3132008年4月29日沪城中学牛老师访谈记录。
    314《华东师范大学首届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作文竞赛活动计划书》(内部文稿)。
    315华东师范大学乡土建设学社编:《漫步苹果园--“同在蓝天下”: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作文竞赛纪念册》(内部资料)。
    3162007年6月17日魏文访谈记录。
    317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318据张才考证,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文章里是这样说的:“在政权转归无产阶级掌握以后,在剥夺了剥夺者以后,情形就根本改变了,榜样的力量--如最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多次指出过的那样--第一次有可能表现自己的广大影响。”(《列宁选集》1960年版第3卷第513页)可以看出,列宁说的是“第一次有可能表现自己的广大影响”,并没有说“是无穷的”。参见‘文汇读书周报》2008年1月25日。
    319古代中国将道德教化--倡导正统的观念和行为--作为统治的基本方法之一,王国斌称之为意识形态控制手段。(参见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4-95页。)这种意识形态控制在“大传统”中主要表现为儒家的君子理想,在“小传统”中则表现为民间信仰和戏剧。在儒家经典和民俗文化中,都不乏“榜样”的身影。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三字经》几乎就是一份榜样花名册,孟母是父母的榜样,黄香是孝子的典型,尧舜是君王的典范,周公是人臣的楷模。以忠义著称的关羽,正是因为符合历代王朝政治教化的需要,才不断被追封,以至超凡入圣,被尊为“关帝”和“武圣”。
    320参见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学海》,2003年第3期。该文指出,最早将“树典型”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来阐述的,是毛泽东于1943年发表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毛泽东在文中提出“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所谓“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就是领导人员“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入手,“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所谓“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就是培养、团结和利用群众中的“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批骨干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参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991年.第897-898丽。
    321Heilmann,Sebastian,From Local Experiments to National Policy:The Origins of China's Distinctive Policy Process,The China Journal January,2008(59):1-30.
    322Shirk,Susan L.Competitive comrades:career incentives and student strategies in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323魏沂:《中国新德治论析--改革前中国道德化政治的历史反思》,《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
    324《论少先队员榜样教育关于学赖宁的理性思考--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少工委第八次全委扩大会上的讲话》,1990年9月15日,http://www.61.gov.cn/gzzi/lisdh/sdhl/200707/t20070711 559890.htm。
    325譬如,在人大代表的选举和官员的提拔任用方面,中共的组织部门都会考虑界别的因素;而在人民政协会议和统一战线工作中,界别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了。
    32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04页。
    327蒯乐昊:《26年后寻找英雄张华》,《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4月23日。
    323江林、王宗仁:《当代大学生的榜样--记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人民日报》1982年11月2日第3版。
    329《论少先队员榜样教育关于学赖宁的理性思考--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少工委第八次全委扩大会上的讲话》,1990年9月15日,http://www.61.gov.cn/gzzl/lisdh/sdhl/200707/t20070711 559890.htm。
    330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第107-122页。
    331易承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政府治理--以上海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332肖春飞、苑坚:《农民工子女犯罪率上升,难以融入城市致心理偏差》,《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10月19日。
    333郑德刚:《舒航涯:我愿做一座桥》,《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8日;宋永坤、杨炯:《成都试验区·关键词解读》,《成都晚报)2007年7月30日:
    周俏春、李栏:《成都一农民工孩子当选“全国十佳少先队员”》,新华网2005年10月14日;《城里的阳光把梦照亮--记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专小学少先队员舒航涯》,http://www.61.gov.cn/gzzl/sxdfc/sxdy/200S/200707/t20070716 561514.htm;《第十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舒航涯事迹材料》,http://www.cycnet.com/cms/2004/kids/10jie10.grb/shijia/20051010 35391.htm.
    334严海蓉:《“素质”,“自我发展”和阶级的幽灵》,《读书》2001年3期,第18-26页。
    335 亨利·泰菲尔、约翰·特纳:《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27-455页。
    336 争议的焦点在于:“感恩”是不是受助者的一项道德义务?“感恩”的形式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公开表达或展示?如何在帮助穷人的同时不损害其尊严?捐助者与受助者反目,是因为前者虚伪功利,还是因为后者冷漠无情?不感恩是否就应该取消资助?参见潘晓凌:《“感恩的心”是什么样子?》,《南方周末》2007年8月30日。
    337 “Y区民工子弟学校校长例会记录”,2007年8月28日。
    338 《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新闻晚报》2008年6月18日。
    339 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3页。
    340 杰华,同前引书,第132页。
    341 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4页。
    342 《中青联发(2005)63号关于表彰第十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决定》,http://www.61.gov.cn/gzzl/wik/2005/zqf/200707/t20070723_ 565552.htm.
    343 《学习舒航涯,争做阳光少年》,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发布时间2006年4月7日,http://www.cdsdgsyxx.com/News.aspx?id=17433.
    344 薛锋:《也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http://www.pep.com.cn/sxpd/jszx/ixyj/jxlw/200710/t20071008_413917.htm.
    345 基本资料来自刘胜骥的《大陆学校教科书中政治思想教育内容之分析》(《中国大陆研究》第43卷,2000年第9期),引用时剔除了虚构的、不具有榜样意义的人物,以及反面人物和中性人物;本文对人物重新进行了分类。
    346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青少年心中榜样是谁》,《桂林日报》,http://news.sohu.com/20060508/n243131812.shtml.
    347 《刘翔比雷锋更贴近孩子心灵,力求成经典榜样》,新华网2005年3月9日。
    348 《中青联发(2005)10号关于评选第十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通知》,http://www.61.gov.cn,2005年5月27日。
    349 王俊秀:《关注青少年社会教育: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28日。
    350 如岳晓东:《论偶像-榜样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9期,第261-264页。
    351 David Easton,Jack Dennis,1980[1969],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p.111-313.
    352 《论少先队员榜样教育关于学赖宁的理性思考--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少工委第八次全委扩大会上的讲话》,1990年9月15日,http://www.61.gov.cn/gzzl/lisdh/sdhl/200707/t20070711_559890.htm.
    353 Dawson R.and Prewitt K.1969.Political Socialization:An analytic Study,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
    354 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郑永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3-256页。
    355 《新公民计划资助手册》(内部资料),关于该机构的详情可登陆其网站http://www.nandufoundation.org/.
    356 2007年6月26日梅舒访谈记录。
    357 《太阳花志愿者手册》(内部资料)。
    358 2008年4月6日热爱家园雷婷、万蓓蕾访谈记录。
    359 2008年4月2日万蓓蕾访谈记录。
    360 志愿者博客:《久牵,久久牵着你的手不放开》,http://gracehu.ycool.com/post.1103807.html.
    361 张轶超:《我辈的骄傲,我辈的责任》,2007年11月25日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362 冯艾,1977年生,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与经济学院,曾两度赴西部地区支教,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
    363 2008年4月2日万蓓蕾访谈记录。
    364 志愿者博客:《久牵,久久牵着你的手不放开》,http://gracehu.ycool.com/post.1103807.html.
    365 2008年3月27日周沐君访谈记录。
    366 2008年4月2日万蓓蕾访谈记录。
    367 黄晨岚:《明天该往哪里去?》,《复旦青年》,www.zhuaxia.com/item/567667378.
    368 http://cherylzhang.spaces.live.com/blog/cns141d724004915ba3811824.entry.
    369 转引自志愿者博客:《最近忙的事--久牵的选题》,http://gracehu.ycool.com/post.1102808.html.
    370 张轶超:《我辈的骄傲,我辈的责任》,2007年11月25日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371 2008年3月27日周沐君访谈记录。
    372 周沐君:《另一群复旦人--一个卖肉夹馍的小贩和他的家人在学校社区》(未刊稿)。
    373 2008年4月22日锦绣学校调查日志。
    374 郑环明的博客:《锦绣民工子弟学校支教》,2008年5月30日,http://hi.baidu.com/mmilu/biog/item/f77e10b3ea4dc6a2d9335afa.html.
    375 周沐君的博客:《这个星期我们没有见面》,http://ourchildren.ycool.com。
    376 2008年3月27日周沐君访谈记录。
    377 2008年4月6日雷婷、万蓓蕾访谈记录。
    378 2007年6月25日周沐君对刘伟伟的访谈。
    379 转引自《久牵,久久牵着你的手不放开》,http://gracehu.ycool.com/post.1103807.html.
    380 2007年6月25日周沐君对刘伟伟的访谈记录。
    381 万蓓蕾:《党员志愿服务--叶氏路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孩子功课补习》(未刊稿),2007年。
    382 2008年4月2日万蓓蕾访谈记录。
    383 沈亮:《“放牛班”回乡》,《南方周末》,2007年8年30日。
    384 2008年4月6日雷婷、万蓓蕾访谈记录。
    385 张轶超:《我辈的骄傲,我辈的责任》,2007年11月25日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386 《久牵合作伙伴计划》,http://www.jiuqian.org./html/juanzengyucanyu/20080504/3.html.
    387 参见《新公民计划牵手音乐回乡之旅宣传手册》、《久牵志愿者服务社宣传手册》。
    388 2008年3月5日张轶超访谈记录。
    389 2008年10月28日久牵学生会会议记录。
    390 如2008年6月27日张轶超访谈记录。
    391 2008年4月18日申海松电话访谈记录。
    392 张轶超:《新公民计划牵手音乐回乡之旅活动总结》(内部文稿),2007年。
    393 2008年3月5日张轶超访谈记录。
    394 杨洋:《我与敬老院》(学生作文)。
    395 2008年4月20日张轶超访谈记录。
    396 2008年10月28日久牵学生会会议记录。
    397 2008年4月20日久牵班会调查日志。
    398 2008年3月30日对久牵学员的访谈记录。
    399 张轶超:《城市边缘生活速记》(未刊稿)。
    400 陈涛:《北京外来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经验--一个注重在“声音”的研究》,载古学斌、阮曾媛琪主编:《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09-410页。
    401 Raviv,Amiram,Avi Sadeh,Alona Raviv,Ora Silberstein,and Orna Diver.2000."Young Israelis' Reactions to National Trauma:The Rabin Assassination and Terror Attacks." Political Psychology 21(2):299-322.Slone,Michelle,Debra Kaminer,and Kevin Durrheim,2000."The Contribution of Political Life Events to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South African Adolescents." Political Psychology 21(3):465-88.Chanley,Virginia A.2002."Trust in Government in the Aftermath of 9/11: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Political Psychology 23(3):469-83.
    402 2008年4月25日锦绣学校访谈记录。
    403 转引自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14页。
    404 David C.Earnest,Neither Citizen Nor Stranger:.Why States Enfranchise Resident,World Politics,Vol.58.No.2.January 2006.pp.243-75.
    405 学术界大多将social category译为社会范畴,相应地,social categorization则译为社会范畴化。笔者认为这一译法有失精当,因范畴是相对抽象的哲学概念,当category用于指涉特定社会群体时译为“类属”,social categorization译为“社会归类”,似更合理。
    406 Richard Jenkins,Social Identity,Routledge,1996.
    407 方文:《学科制度与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8页。
    408 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09 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10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411 韩亦:《分类体系和世界体系》,《博览群书》2007年第8期。
    412 Starr,Paul,Social Categories and Claims in the Liberal State,Social Research,59:2(1992:Summer)p.263-295.
    413 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卢明华译,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第3页。
    414 朱健刚:《为农民工正名》,《南方都市报》,2007年3月10日,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7-03/10/content_5826630.htm.
    415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416 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麦克·布洛维论文精选》,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79-80页。
    417 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参考了一些测量身份认同的心理学量表,但发现这些量表很难用来解决本文所关心的理论问题。参见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418 安德鲁·甘布尔:《政治与命运》,胡晓进、罗珊贞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8页。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郑世平,宫婷,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与民主[M].马殿君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4]埃尔德.大萧条的孩子们[M].田禾,马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5]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M].郑永年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7]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布尔迪约,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布卡耶.重塑冲突后社会的身份认同[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7(3).
    [11]布朗(Jonathon D.Brown).自我[M].陈浩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12]布朗(Rupert Brown).群体过程[M].胡鑫,庆小飞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2]布洛维.公共社会学:麦克·布洛维论文精选[M].沈原等译,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3]布若威.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M].李荣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4]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M].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陈陆辉,黄信豪.社会化媒介:在学经验与台湾大学生的政治功效意识和政治参与[J].东亚研究,2007,38(1).
    [16]陈水生.责任政府的两难--以民工子弟学校取缔政策为例[R].
    [17]陈涛.北京外来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经验--一个注重在“声音”的研究[G].载古学斌,阮曾媛琪主编.本土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实践与反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8]陈文俊.政治的孟德尔定律--家庭与国小学童的政治学习[J].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季刊,2000(4).
    [19]陈义彦,陈陆辉.台湾大学生政治定向的持续与变迁[J].东吴政治学报,2004,18.
    [20]陈义彦.台湾地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之研究[M].台北:德成书店,1979.
    [21]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
    [22]陈永弟主编.借鉴与参考--部分国家和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掠影[G].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3]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M].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4]董雅华.知识·信仰·现代化:中国政治社会化中的高等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5]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5(1).
    [26]方文.学科制度与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7]冯仕政.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J].学海,2003(3).
    [28]傅晓芬.台湾地区国小学童政治社会化之研究:家庭与学童的政治学习[D].台湾中山大学政治学硕士论文,2002.
    [29]甘布尔.政治与命运[M].胡晓进,罗珊贞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30]高雯蕾.转型期北京中下阶层市民的社会认同问题[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2).
    [31]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J].江海学刊,2004(3).
    [32]郭贞.社会学习,家庭沟通和政治认同达成对台湾地区大专学生的政治态度形成之影响:一个整合的结构模式[J].政治学报,1996,27.
    [33]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8).
    [34]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J].青年研究,2001(9).
    [35]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M].卢明华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36]韩亦.分类体系和世界体系[J].博览群书,2007(8).
    [37]何成洲.身份认同背后的利益(2006年4月12日在南京大学的讲座提纲)[EB],http://ias.nju.edu.cn/iascoursehechengzhou.htm.
    [38]华平生.再城市化: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对上海市闵行区的案例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博士论文,2005.
    [39]黄平,罗红光,许宝强编.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G].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0]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41]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M].吴小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2]金太军.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社会化机制[J].政治学研究,1999(2).
    [43]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黄丽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4]柯尔库夫.新社会学[M].钱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5]李蓓蓓.上海外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调研[J].历史教学问题,2004(6).
    [46]李春玲.社会阶层的社会认同[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6).
    [47]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C].载李培林主 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6-115.
    [48]李猛.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G].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4.
    [49]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J].社会学研究,2007(3).
    [50]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4).
    [51]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2]李强.中国城市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底层精英问题[J].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辑,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53]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J].社会学研究,1999(3).
    [54]李强.中国的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
    [55]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6]李涛,李真.农民工:流动在边缘[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57]李元书,杨海龙.论政治社会化的一般过程[J].政治学研究,1997(2).
    [58]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功能[J].政治学研究,1998(2).
    [59]梁治平.被收容者之死--当代中国身份的困境与出路[G].乡村中国评论.吴毅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14.
    [60]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61]刘嘉薇.大众传播媒介对大学生政治支持的影响:一项定群追踪的研究[D].台湾政治大学政治学系博士论文,2008.
    [62]流心.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M].常姝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3]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J].中国社会科学,2001(5).
    [64]刘胜骥.大陆学校教科书中政治思想教育内容之分析[J].中国大陆研究,2000,43(9).
    [65]刘伟伟.中国社会工作之本土化探索--以农民工子弟的社会工作为例[D].复旦大学社会工作系本科学位论文,2007.
    [66]刘欣.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3(6).
    [67]刘玉照.“移民化”及其反动--在上海的农民工与台商“反移民化”倾向的比较分析[J].探索与争鸣,2005(7).
    [68]龙一芝,杨彦平.上海市闵行区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8(3).
    [69]娄淑华,杨勇.中西政治社会化方法论之比较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8(2).
    [70]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7(1).
    [71]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2]吕亚力.政治社会化研究之重心[J].宪政思潮,1973(24).
    [73]洛佩兹,斯科特.社会结构[M].允春喜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74]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75]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76]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霍桂桓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77]米勒,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G].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78]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阶级的呼唤[M].任焰译,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
    [79]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0]潘泽泉.社会分类与群体符号边界:以农民工社会分类问题为例[J].社会,2007(4).
    [81]钱文荣,黄祖辉.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2]任远,姚慧.流动人口居留模式的变化和城市管理--基于对上海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7(3).
    [83]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本年度热点系列立项课题.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总报告(项目编号2004-R-10)[R].
    [84]施米特.政治的概念[M].刘宗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5]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6]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M].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7]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88]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9]泰菲尔,特纳.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G].收入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27-455.
    [90]谭深.农民工流动研究综述[G].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编.中国社会学年鉴(1999-200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1]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M].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92]特纳,斯戴兹.情感社会学[M].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3]涂尔干,莫斯.原始分类[M].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4]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5]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5).
    [96]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97]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98]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M].李伯重,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99]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 特方式[J].社会学研究,1997年(1).
    [100]王建民.社会转型中的象征二元结构--农民工群体为中心的微观权力分析[J].社会,2008(2).
    [101]王星.城市农民工形象建构与歧视集中效应[M].学习与实践,2006(11).
    [102]王毅杰,高燕.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与流动农民身份意识[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2).
    [103]魏沂.中国新德治论析--改革前中国道德化政治的历史反思[J].战略与管理,2001(2).
    [104]沃尔夫.合法性的限度[M].沈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5]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06]吴霓,丁杰,邓友超,张晓红,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专题研究组.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调研报告[EB].http://219.234.174.136/snxx/iuece/snxx_20040905153019_40.html.
    [107]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2(3).
    [108]吴文程.政治发展与民主转型:比较政治理论的检视与批判[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109]希特.何谓公民身份[M].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110]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0.
    [111]熊光清.中国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8(2).
    [112]徐增阳,黄辉祥.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J].战略与管理,2002(6).
    [113]徐浙宁.“90一代”城市新移民与当地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状况比较--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8(1).
    [114]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15]严海蓉.“素质”、“自我发展”和阶级的幽灵[J].读书,2001(3):18-26.
    [116]易承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政府治理--以上海为个案[J].华 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117]易君博.政治理论与研究方法[M].台北:三民,1975.
    [118]袁颂西.儿童与政治[J].政治学报,1971(1).
    [119]袁颂西.家庭权威模式,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政治功效意识:景美研究[J].思与言,1972,10(4).
    [120]袁颂西.政治社会化:政治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思与言,1969,7(4).
    [121]袁振国,朱永新.试谈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意义及过程[J].社会学研究,1988(1).
    [122]岳晓东.论偶像-榜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4(9):261-264.
    [123]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4]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25]赵树凯.边缘化的基础教育:北京外来人口子弟学校的初步调查[J].管理世界,2000(5).
    [126]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27]赵渭荣.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28]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
    [129]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赵霞,王磊.北京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7(6).
    [13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31]周雪光.制度是如何思维的?[J].读书,2001(4).
    [132]朱伟珏.一种揭示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框架--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J].社会科学,2006(5).
    [133]2007年上海市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4707元[N].新民晚报,2008,3(25).
    [134]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青少年心中榜样是谁[EB].桂林日报,http://news.sohu.com/20060508/n243131812.shtml.
    [135]城里的阳光把梦照亮--记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专小学少先队员舒航涯[M].
    [136]第十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舒航涯事迹材料[EB].http://www.cycnet.com/cms/2004/kids/10jie10jia/grb/shiiia/t20051010_35391.htm.
    [137]放飞希望的歌声.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2007-9-27.
    [138]刘翔比雷锋更贴近孩子心灵,力求成经典榜样[EB].新华网,2005-3-9.
    [139]留守孩子上海度夏[EB].http://news.sohu.com/20060714/n244251985.shtml.
    [140]论少先队员榜样教育关于学赖宁的理性思考--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少工委(八次全委扩大会上的讲话[EB].1990年9月15日,http://www.61.gov.cn/gzzl/lisdh/sdh1/200707/t20070711_559890.htm.
    [141]民工子弟“放牛班的春天”无处“放牛”[N].南都周刊,2006,7(11).
    [142]上海P区叫停民工子弟学校,数百人强行封校[EB].新安晚报,2007,1(8),http://news.sina.com.cn/c/2007-01-08/005010943337s.shtml.
    [143]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N].新闻晚报,2008,6(18).
    [144]学习舒航涯,争做阳光少年[EB].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发布时间2006年4月7日,http://www.cdsdgsyxx.com/News.aspx?id=17433.
    [145]原民工子弟学校建英学校关闭,同时新学校曹杨小学分部顺利开学[EB].http://www.ptq.sh.gov.cn/gb/shpt/ptxw/node49/userobjeetlai21330.html.
    [146]张轶超:一个志愿者的坚持[N].人民日报(华东版),2006,9(19).
    [147]中青联发(2005)10号关于评选(十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通知[EB].http://www.61.gov.cn,2005-5-27.
    [148]中青联发(2005)63号关于表彰(十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决定[EB].http://www.61.gov.cn/gzzl/wik/2005/zqf/200707/t20070723_565552.htm.
    [149]曹林.独立编班:“隔离且平等”的公平幻觉[N].南方周末,2006,6(8).
    [150]黄晨岚.明天该往哪里去?[EB].复旦青年, www.zhuaxia.com/item/567667378.
    [151]江林,王宗仁.当代大学生的榜样--记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N].人民日报,1982,11(2):3.
    [152]蒯乐昊.26年后寻找英雄张华[J].南方人物周刊,2008,4(23).
    [153]林颖.“留守孩子”:进城后继续守“空巢”[N].解放日报,2008,3(28).
    [154]缪毅容,董宁.上海规范民工子弟学校办学[N].解放日报,2001,9(10).
    [155]潘晓凌.“感恩的心”是什么样子?[N].南方周末,2007,8(30).
    [156]沈亮.“放牛班”回乡[M].南方周末[N].2007,8(30).
    [157]石岩.春晚“心里话”--“集体”是谁?[N].南方周末,2007,3(15).
    [158]宋永坤,杨炯.成都试验区·关键词解读[N].成都晚报,2007,7(30).
    [159]王俊秀.关注青少年社会教育:社会是一本无字的书[N].中国青年报,2007,11(28).
    [160]夏燕.农民工第二代问题透视:底层化意识加剧[EB].http://news.sina.com.cn/c/2008-01-04/105814667190.shtml.
    [161]肖春飞,王蔚,刘丹.城市高中因户籍难向农民工子女开放[M].http://news.sina.com.cn/c/2008-02-18/102914960897.shtml.
    [162]肖春飞,苑坚.农民工子女犯罪率上升,难以融入城市致心理偏差[J].瞭 望新闻周刊,2006,10(19).
    [163]薛锋.也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EB].http://www.pep.com.cn/sxpd/jszx/jxyj/jxlw/200710/t20071008_413917.htm.
    [164]于建嵘.法国骚乱提示中国未雨绸缪[N].南方周末,2007,4(24):15.
    [165]原春琳.谁在当老师--打工子弟学校生存纪实[N].中国青年报,2004,2(18).
    [166]郑德刚.舒航涯:我愿做一座桥[N].人民日报,2005,11(18).
    [167]周楠,林环.“放牛班”的音乐回乡之旅[N].解放日报,2007,9(3).
    [168]周俏春,李栏.成都一农民工孩子当选“全国十佳少先队员”[EB].新华网,2005-10-14.
    [169]朱健刚.为农民工正名[N].南方都市报,2007,3(10).
    [170]华东师范大学首届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作文竞赛活动计划书(内部文稿).
    [171]久牵合作伙伴计划.http://www.jiuqian.org/html/iuanzengyucanyu/20080504/3.html.
    [172]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七部门关于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04]12号.
    [173]太阳花志愿者手册(内部资料).
    [174]新公民计划牵手音乐回乡之旅(宣传手册),2007年.
    [175]新公民计划资助手册(内部资料).
    [176]2006年6月26日周沐君对“胡子炒饭”的访谈记录.
    [177]2006年6月26日周沐君对秦爱国的访谈记录.
    [178]2007年5月28日周沐君对秦爱国的访谈记录.
    [179]2007年6月10日江南访谈记录.
    [180]2007年6月25日周沐君对刘伟伟的访谈记录.
    [181]2007年8月28日Y区民工子弟学校校长例会记录.
    [182]2007年10月3日张轶超访谈记录.
    [183]2007年10月9日韩莉莉访谈记录.
    [184]2007年10月9日李榴一家访谈记录.
    [185]2007年10月12日张轶超访谈记录.
    [186]2007年10月18日高军访谈记录.
    [187]2008年10月28日久牵学生会会议记录.
    [188]2007年11月10日邓小丽访谈记录.
    [189]2007年11月10日申海松访谈记录.
    [190]2007年11月15日蒋健家长访谈记录.
    [191]2007年11月6日邓小英家长访谈记录.
    [192]2007年12月19日Y区教育局访谈记录.
    [193]2007年6月12日对六年级部分学生的访谈记录.
    [194]2007年6月12日周沐君,万蓓蕾对秦爱国一家的访谈记录.
    [195]2007年6月17日刘伟伟访谈记录.
    [196]2007年6月17日魏文访谈记录.
    [197]2007年6月26日梅舒访谈记录.
    [198]2007年8月28日Y区教育局鲁老师访谈记录.
    [199]2008年3月19日久牵青少年活动中心调查日志.
    [200]2008年3月27日周沐君访谈记录.
    [201]2008年3月30日久牵青少年活动中心访谈记录.
    [202]2008年3月5日张轶超访谈记录.
    [203]2008年4月11日李建林访谈记录.
    [204]2008年4月11日李莎访谈记录.
    [205]2008年4月11日田野调查日志.
    [206]2008年4月18日申海松电话访谈记录.
    [207]2008年4月20日久牵班会调查日志.
    [208]2008年4月20日张轶超访谈记录.
    [209]2008年4月22日锦绣学校调查日志.
    [210]2008年4月25日锦绣学校访谈记录.
    [211]2008年4月29日沪城中学访谈记录.
    [212]2008年4月2日万蓓蕾访谈记录.
    [213]2008年4月6日热爱家园雷婷,万蓓蕾访谈记录.
    [214]2008年5月11日方泽旺访谈记录.
    [215]2008年5月11日李榴访谈记录.
    [216]2008年5月9日下午沪城中学武校长访谈记录.
    [217]2008年6月27日张轶超访谈记录.
    [218]2008年7月9日田野调查日志上海电视台来“久牵”拍摄纪录片,.
    [219]2008年7月16日杨洋访谈记录.
    [220]2008年7月23日久牵青少年活动中心调查日志.
    [221]2008年7月31日魏文访谈记录.
    [222]陈苗苗.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宋秀玉.一个特殊的星期六.复旦大学TECC 社团提供.
    [223]华东师范大学乡土建设学社编.漫步苹果园--“同在蓝天下”: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作文竞赛纪念册(内部资料).
    [224]荆磊.阳光照射不到的角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之我见(未刊稿).
    [225]刘伟伟.别了,初三的同学们--周记之四(未刊稿).2006-5.
    [226]刘伟伟.要快乐,还是要未来?--周记之一(未刊稿).
    [227]亭亭玉立(网名).建英学校街头上演抢生大战的内幕[EB].http://bbs2.iyaya.com/talk/t-1-705660-0.html.
    [228]万蓓蕾.党员志愿服务--叶氏路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孩子功课补习,(未刊稿),2007年.
    [229]万蓓蕾.关于叶氏路的调查报告(未刊稿),2007.
    [230]万蓓蕾.建立社会网,融入上海城--从一个个案研究看外地人的融入上海过程(未刊稿).
    [231]杨洋.我与敬老院(学生作文).
    [232]张轶超.城市边缘生活速记(未刊稿).
    [233]张轶超.我辈的骄傲,我辈的责任.2007年11月25日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234]张轶超.无望的家庭教育(未刊稿).
    [235]张轶超.新公民计划牵手音乐回乡之旅活动总结(内部文稿),2007.
    [236]郑环明的博客.锦绣民工子弟学校支教[EB].2008-5-30,http:/hi.baidu.com/mmilu/blog/item/f77e10b3ea4dc6a2d9335afa.html.
    [237]志愿者博客.久牵,久久牵着你的手不放开[EB].http://graeehu.ycool.com/post.1103807.html.
    [238]志愿者博客.最近忙的事--久牵的选题[EB].http://gracehu.yeool.com/post.1102808.html.
    [239]周沐君.另一群复旦人--一个卖肉夹馍的小贩和他的家人在学校社区(未刊稿).
    [240]周沐君的博客.今天闯祸了[EB].http://ourchildren.ycool.com.
    [241]周沐君的博客.这个星期我们没有见面[EB].http://ourchildren.ycool.com.
    [1] Abbott, Andrew. Things of Boundaries, Social Research, 1995, Vol. 62:857-882.
    [2] Alwin, Duane F., and Jon A. Krosnick, Aging, cohorts, and the stability of sociopolitical orientations over the life sp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1, Vol. 97: 169-195.
    
    [3] Bail, Christopher A. "The Configuration of Symbolic Boundaries against Immigrants in Europ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08, Vol.73: 37-59.
    
    [4] Beck, Paul Allen, and M. Kent Jennings. 1991. "Family Traditions, Political Perio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san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Politics 53(3): 742-63.
    
    [5] Bernstein, B.,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Volume 1).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1.
    
    [6] Bourdieu , P. "What Makes a Social Clas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istence of Groups " , Berkley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7, Vol.32.
    
    [7] Bourdieu , P.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467-470.
    
    [8] Chaffee, S. H., Mcleod, J. M. and Wackman,D.B.1973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Adolescen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J. Dennis's Socialization to Politics: A Reader.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Inc.:349-364.
    
    [9] Chan, Anita. Children of Ma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the Red Guard Generat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5.
    
    [10] Chiu, Catherine C.H., 2005, "Cynicism about Community Engagement in Hong Kong", Sociological Spectrum, 25:447-467.
    
    [11] Cook, Timothy E. The Bear Market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the Costs of Misunderstood Psychological Theorie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9, No. 4. (Dec, 1985), pp. 1079-1093.
    
    [12] Dawson R. and Prewitt K.196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 analytic Study,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3] Dean Jaros, Herbert Hirsch, Frederic J. Fleron, Jr. The Malevolent Leader: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An American Sub-Cultur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2, No. 2 (Jun., 1968), pp. 564-575.
    
    [14] Douglas, M. 1986. How Institutions Think. N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86. Earnest, David C. Neither Citizen Nor Stranger: Why States Enfranchise Resident, World Politics, Vol.58. No.2. January 2006. pp.243-75.
    
    [15] Easton, David and Jack Dennis, 1980[1969],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6] Edward S. Greenberg, Black Children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34, No. 3, (Autumn, 1970), pp. 333-345.
    
    [17] Eriksen, Thomas Hylland. We and Us: Two Modes of Group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32, No. 4,427-436 (1995).
    
    [18] Geoffrey Roberts, A New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Analysis, A Hodder Arnold Publication, 1991.
    
    [19] Glaser, James M., and Martin Gilens. 1997.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and Political Resocializa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61(1): 72-86.
    
    [20] Green, Donald P., and Brad Palmquist (1994). How stable is party identification? Political Behacior 16: 437-465.
    
    [21] Greenstein, F. I. 1967, Children and Politic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2] Greenstein, Fred I. A Note on the Ambiguity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Definitions, Criticisms, and Strategies of Inquir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 32, No. 4 (Nov., 1970), pp. 969-978.
    
    [23] Greenstein, Fred I. The Benevolent Leader: Children's Images of Political Authorit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54, No. 4 (Dec., 1960), pp. 934-943.
    
    [24] Gutmann, Amy. The Primacy of Political Education. In Bernard Marchland(ed.),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 Political EducationReader. Dayton, OH: Kettering Foundation 1991.
    
    [25] Harrell R. Rodgers, Jr. and George Taylor, The Policeman as an Agent of Regime Legitimation,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15, No. 1 (Feb., 1971), pp. 72-86.
    
    [26] Heilmann, Sebastian, From Local Experiments to National Policy: The Origins of China's Distinctive Policy Process, The China Journal, January, 2008(59): 1-30.
    
    [27] Hess, R.and J. Tomey,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 Children, Chicago, Aldine Publisher Co. 1967.
    
    [28] Higgins, E. T. Knowledge activation: Accessibility, applicability, and salience. In E. T. Higgins & A. W. Kruglanski (Eds.) Social psychology: Handbook of basic principle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1996:133-168.
    
    [29] Higgins, E. Tory. Expanding the Law of Cognitive Structure Activation: The Role of Knowledge Applicability,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 2, No. 2 (1991), pp. 192-193.
    
    [30] Hogg, M. A., Fielding, K. S., Johnson, D., Masser, B., Russell, E., & Svensson, A. Demographic category membership and leadership in small groups: A social identity analysis.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6,No.17, pp335-350.
    
    [31] Huddy, Leonie. From Social to Political Identity: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 22, No. 1. (Mar., 2001), pp. 127-156.
    
    [32] Huntington, Samuel P. Who are we?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4.
    
    [33] Hyman, Herbert H. 1980,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 Free Press.
    
    [34] Jenkins, Richard, Social Identity, Routledge, 1996.
    
    [35] Jennings, M. Kent, 1987."Residuals of A Move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American Protest Gener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1(2):367-82.
    
    [36] Jennings, M. Kent, and Gregory B. Markus, 1984. "Partisan Orientations over the Long Haul: Results from the Three Wav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anel Stud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4): 1000-1018.
    
    [37] Jennings, M. Kent, and Jennings, M. Kent, and Richard G. Niemi, Generations and Politics: A Panel Study of Youth Adults and Their Parent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38]Jennings,M.Kent,and Richard G Niemi,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Adolescence:The Influence of Families and School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4.
    [39]Jennings,M.Kent."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Russell J.Dalton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 eds.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Behavior.pp.29-44.2007.
    [40]Julia Kwong,Changing Political Culture and Changing Curriculum:An Analysis of Language Textbook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omparative Education,Vol.21,No.2(1985),pp.197-208.
    [41]Kavanagh,D.1983,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al Behavior.London,Allen &Unwin.
    [42]Kohn,M.L.Class and conformity:A study in values.Homewood,IL:Dorsey.1969.
    [43]Lamont M,Foumier M(eds.) 1992.Cultivating Differences:Symbolic Boundaries and the Making of Inequali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4]Leonie Huddy,From Social to Political Identity: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Political Psychology,Vol.22,No.1.(Mar.,2001),pp.127-156.
    [45]Leung,Sai-Wing.The making of an alienated generation: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transitional Hong Kong,Aldershot,Essex;Brookfield:Ashgate,1997.
    [46]Li Lianjiang,Political Trust in Rural China,Modern China,Vol.30 No.2,April 2004,228-258.
    [47]Lipset,Seymour Martin(ed.),The Encyclopedia of Democracy,Congressional Quarterly Books,1995(4 vols).
    [48]Martin,Roberta.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in China and on Taiwan:An Analysi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xtbooks,The China Quarterly,No.62(Jun.,1975),pp.242-262.
    [49]Niemi,Richard G..,and Jane Junn,1996.Civic Educat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50]Orit Ichilov(ed.),Citizenship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 Portland, OR: Woburn Press, 1998, p80.
    
    [51] Paul Allen Beck and M. Kent Jennings, Parents as "Middlepersons"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 37, No. 1 (Feb., 1975), pp. 83-107.
    
    [52] Peter L.Berger Thomas Luckmann,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Garden City,New York: Anchor Books.
    
    [53] Prewitt, Kenneth, Some Doubts about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Research,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Vol. 19, No. 1, (Feb., 1975), pp. 105-114.
    
    [54] Ridley, Charles P., Paul H. B. Godwin, Dennis J. Doolin, The Making of A Model Citizen in Communist China,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 1971.
    
    [55] Sapiro, V. 2004. Not Your Parent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troduction for a New Generation.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7: 1-23.
    
    [56] Schaefer, R. T. and Lamn, R. P., Sociology(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1993.
    
    [57] Sherif M, OJ Harvey, BJ White, WR Hood. Intergroup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the Robbers Cave experiment.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Book Exchange, 1961.
    
    [58] Sherif, M. In common predicament: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Boston: Houghton-Mifflin,1966.
    
    [59] Shi, Tianjian, "Cultural Values and Political Trust: A Comparis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aiwan."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33,2001 (4): 401-19.
    
    [60] Slomczynksi, K, and Shabad, G. 1998. Can Support for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 be Learned in School?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Post-Communist Poland. Political Psychology, 19:749-79.
    
    [61] Solinger, Dorothy J.,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Peasant Migrants, the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62] Starr, Paul, Social Categories and Claims in the Liberal State, Social Research, 59:2 (1992:Summer) p.263-295.
    
    [63] Tajfel, H.,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64] Valentino, Nicholas A. and David O. Sears, Event-Drive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Preadult Socialization of Partisanship,Political Behavior,Vol.20,No.2.(Jun.,1998),pp.127-154.
    [65]Willis,Paul E.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66]Wilson,Richard W.,Learning to be Chinese: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in Taiwan,Cambridge:M.I.T.Press,1970.
    [67]Wimmer,Andreas."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ethnic boundaries:A multilevel process theor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8,Vol.113(4):970-102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