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消费文化的审美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长期为物质匮乏所折腾的人们,当今却被自己的生产物包裹的严严实实,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日常生活这张文化地图上,不但是公开的“领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像身体这样曾经的“禁地”也被开发出来,统统成为商品经济的俘虏。
     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后人将何求?如何“开发”更大购买力和“生产”更多的消费欲望,便成了一个时代性的重大课题。对此传统的经济方式固有的能量已消耗殆尽,甚至有点束手无策,资本必须在人的身上开始新的“圈地运动”才能维持它不断增长的神话。取悦消费者,成为经济活动的不二法门。在解答和求证这一命题过程中消费文化便应运而生。这种取悦消费者的经济模式,依靠的不是商品使用功能的完备和价格的低廉,而是意义、文化一尽最大可能地美化商品,利用媒体建立一个符号帝国,并使社会大众接受符号的意义。这种过程,我们把它命名为“审美化”。消费文化的审美化,本质上就是一种重新赋予意义的过程。
     那么,这种消费文化的审美化真的兑现它所许下的“美言”吗?在一番价值的追问和考量后,一个个似是而非的悖论清晰呈现,我们发现一切依旧,因为人类的审美快感被替代了,掏空了。
This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people lacking materials for long time has been surrounded themselves closely by the production of their own material today. On this cultural map of their daily lives , not only open the "territories" earth-shaking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but also the body such as the once "forbidden" has also been developed—all become prisoners of the commodity economy.
     After meeting basic needs for survival, what the mass will want in future?Tt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how to "develop" greater purchasing power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consumer desire for more.Energy of Traditional economic approachest has depleted, and even a little bit at a loss, so the capital must start at the new "enclosure movement"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myth of growing. More appealing to consumers, becomes the only way to an economic activity. In answer to this issue and to verify the process , consumer culture appears. This economic model is not to rely on the function and low prices of merchandise, but significance、culture - - to landscape merchandise as possible, to set up a symbol of empire by using of the media , to make the mass accept the significance of symbols. This process, we call it "aesthetics." Aesthetic of consumer culture, in essence, is a meaningful process of re-empowerment.
     Then,do the promise of this aesthetic of consumer culture come true? After a series of consideration of value, paradoxes present clearly. We found that all remains the same, because the aesthetic pleasure of humanity has been replaced ,hollowed out.
引文
1[法]让·波德里亚 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70-71。(说明:本文注释中未表明月份的著作均为第一版,文末参考文献中标明其具体出版年月。)
    2[法]让·波德里亚 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70-71。
    3[法]让·波德里亚 消费利社会[M]刘成富 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70-71。
    4[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P107。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P97。
    6[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刚译 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70-71。
    7[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序 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P5。
    8[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序 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P41-43。
    9 李泽厚 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P477。
    10 李洋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P536。
    11 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会,1999年1月第二版,P34。
    12 参见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M]绪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托风趣地说:“艺术对美学就是禽鸟对鸟类学”。参见美国学者阿瑟·C·丹托《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导言。
    15 参见周小仪 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16 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二版P35。
    17 陈学明等选编:列斐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C],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P73。
    18[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序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P1。
    19 蒋孔阳,美学新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P195-196。
    20 蒋孔阳,美学新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P186。
    21 余虹主编,审美文化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P173。
    22 余虹主编,审美文化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P184。
    23 余虹 主编,审美文化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P186。
    24[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黄晓京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P26。
    25[英]Bryan Turner,body and society[M]preface(secord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 1996.
    26[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胡不适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P86-87。
    27[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胡不适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P95。
    28[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P34。
    2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1972年,P256。
    30[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王东亮等详,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P31-32。
    31[法]波德里亚,在使用价值之外[M],参见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36。
    32[法]罗兰·巴尔特,神话——大众文化的诠释[M]许蔷蔷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P173。
    33[法]罗兰·巴尔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M]许蔷蔷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P16。
    34 贺拉斯:诗艺[M],参见《两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P108。
    35[德]卡西尔 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P42。
    36[德]卡两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P41。
    37[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P42。。
    38[法]波德里亚,在使用价值之外[M],参见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C],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67-P69。
    39[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131。
    40[法]波德里亚,在使用价值之外[M],参见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C],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1。
    41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P133。
    42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P132-144。
    43 席勒《美育书简》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P133-134。
    44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P53。
    45 蒋孔阳,美学新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P277。
    46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人民出版社,1984年,P129-137。
    47[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IM]滕守尧等译,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43。
    48 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会,1999年1月第二版,P263。
    49 参见上海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魅力之城:上海万科城市花园10年》,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04年7月。
    50[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P95-99。
    51 波德里亚,在使用价值之外[M],参见罗钢,王中忱编消费文化读本,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130
    52[法]让·波德里亚 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130
    53[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P28。
    54[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132。
    55[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134。
    56 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P537。
    57[法]罗兰·巴尔特 神话——大众文化诠释[M]许蔷蔷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P7-8。
    58[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133。
    59 余虹主编,审美文化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P259。
    60 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P25-32。
    61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媒体[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P113。
    62[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fM],胡不适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P160。
    63 李泽厚,美学三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P536-546。
    64[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第六封,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65[英]Terry Eagleton,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Oxford:Basil Blackwell,1990,P60.
    66[法]皮埃尔·布迪厄,区分:鉴赏判断的社会批判[M]导言,参见消费文化读本[C]罗钢、王中忱主编P48。
    67[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69-70。
    68[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134-135。
    69[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P125-127。
    70[法]布迪厄,区分[M]导言,参见消费文化读本[C],罗钢等编,P44。
    71[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P3-11。
    72[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荚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P136-137。
    73 王一川,美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P199。
    74[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99-113。
    75[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134-139。
    76[法]波德里亚,生产之镜[M],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P186。
    77[德]马丁·摩根史特恩等著,哲学史思路[M]唐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礼,2006年,P279-282。
    78 胡大平,崇高的暖味[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P283。
    79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 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P418。
    80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 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P418-419。
    81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 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P434-450。
    82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编 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P471-492。
    83周小仪,消费文化与生存美学[J],外国义学,2006年第2期,P10。
    84宋生贵:人生艺术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境界[J]文艺研究,2001年1期,P78。
    1.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
    2.让·波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3.雷蒙·威廉斯,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年3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
    5.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6.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会,1999年1月第二版
    7.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8.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
    9.陈学明等选编,列斐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10.沃尔夫冈·韦尔施,陆扬,张岩冰译重构美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
    11.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12.余虹主编,审美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13.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胡不适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
    14.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倪伟译,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二版
    15.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北京联书店,1999年3月
    16.罗兰·巴尔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17.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11月
    18.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
    19.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
    20.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
    21.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6月
    22.让·波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23.约翰·费斯克,王晓珏等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
    24.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媒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0月
    25.特里·伊格尔斯,审美意识形态,Terry Eagleton,The Idelology of the Aesthetic,Oxford:Basil Blackwell,1990年
    26.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
    2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1月
    28.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6年1月
    29.王一川,主编,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30.波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1月
    31.马丁·摩根史特恩等著,哲学史思路唐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32.胡大平,崇高的暖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33.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12月
    34.叶朗,中国关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
    35.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2月
    36.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37.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5月
    38.福柯等激进的美学锋芒周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39.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07年9月
    40.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
    41.罗兰·巴特,S\z敖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屠友祥译2000年7月
    42.詹姆逊,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王逢振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4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44.让纳内,西方媒介史段慧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45.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46.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47.杰克逊·李尔斯,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史任海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48.李泽厚哲学文存,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49.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3月
    50.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
    51.Michael R.Solomon,Consumer Behavior,sixth Edition,卢泰宏改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52.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毛怡红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2月
    53.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6月
    54.戴维·哈维,后现代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
    55.本·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56.萨伊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译,三联书店2004年3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