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的幻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开篇明旨:产生自当代中国本土语境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情下的“原生态”概念,不适宜在西方术语"Authenticity"的理论框架下思考。“原生态”的概念及其核心理念,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更多地、“特别地”与西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当代发展联系起来的社会事实,值得学术理论话语体系的重新观照与建构。本文就是在完全符合“本土歌手在自己家乡日常的生活中传唱的民歌”的“原生态预设”下,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2010、2011两届石宝山歌会进行的田野调查及白曲现场收录,扩展延及歌会所处的剑川民俗文化系统、日常生活中的白曲歌唱等大的“原生态”场域中,试图以一个个案田野的调查研究形式,参与此理论话语的本土化过程。
     在对“原·生态”进行词源追溯和组词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原·生态”有相对意义上的时间维度和生态场域维度,其指向就是当下生活本身,唯其主体才能评判其生活本身的价值。本文“原生态”的学术话语构拟,更多是一种“朝向当下的田野”的“原生态”的立场,是对民俗生活“生活场”、“生活相”和“生活流”的学理观察和学术判断。这与现代民俗学重新树立的当下生活整体论存在高度契合。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反思了民族志的写作方式本身和知识生产结果,如何才能贯通学术理论话语建构的“原生态”概念与民间生活“原生态”的内在关联,也即:学术理论话语以何立场观察生活、以何方式描写生活和如何发现生活本身的价值等等具体问题,如此才可真正称得上是整体式生活论立场的现代民俗学学科根基。
     石宝山歌会原是完全民间自发形成的一个节日,有其自然生成传承的生态脉络,1999年后成为剑川县的民族节日,2008年登录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歌会是剑川白曲得以集中演唱的重要场域之一,白曲对唱也是歌会的正面主打活动,“会”与“曲”相互依存,不容偏废。本文在原生态田野的时间维度上,梳理了历史文献、民间记忆和官方立场主办歌会的十一年历程,明示了即使同为歌会习俗的主体,其价值诉求也有不同,也为本文朝下当下田野的,两年歌会现场的生态场域调查铺垫历史维度的参照系。调查笔记的写作形式和现场白曲的收录解读,也是在反思作为研究者的民族志知识生产,或许以观察、描写、记录,来代替通常意义上的对被研究者的建构、批判和想象才更为客观有效;“天真的”研究者或许才更接近原生态的田野。随后,将对歌会、白曲的考察放入剑川民俗生活的(大)生态场域,充分倾听本土叙述者的“倾诉”、解读当下田野所收集到的剑川白曲,在其日常生活的意义、生命意识的感悟和认知上发掘其价值维度,并以此贯穿全文对原生态民俗文艺“生活相”的价值立意。而此原生态民间生活、民俗文艺的“生活相”,才是作为国家级非遗的石宝山歌会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此意义上,本文也不回避“原生态的幻象”之由产生,至少在学术领域,与(部分)学术话语的高屋建瓴建构、学术行业生态不平衡甚至民俗事相研究的碎片化有关。
     其次,本文溶入式的田野生活经历还观察到,在更为现实的全球化、消费商品化社会发展进程中,以及国家相关时政推行的背景下,歌会、白曲、歌手原有的生成生态,正在面临着诸如中小学“撤点并校”、白语(母语)自然习得过程的“优先后置”等等传承生态场、传承语言载体的“生态危机”;以及普遍意义上,当前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正在面对着的“文化变迁的逻辑”。由此,“原生态的幻象”还有其隐喻意义和警喻价值。
     总之,“原生态”的视角及理论构拟,是本文正视学术自身发展,力图保持现实人生关注和不回避时代要求的学术立场,以及为之的一个努力。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宝山歌会,要想在生活场和生活流中“活态传承”,对“原生态”的认识及价值维度的发掘就需要更为本土的、客观务实的学术态度,需要充分尊重文化主体的文化意愿。由是,作为知识生产者,才有参与社会文化发展进程的力量。
It is pointed out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paper that the Original Ecology,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contemporary native context in China and the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needs no consider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western term "Authenticity" but needs theoretical refocus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more and special social facts in the associ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the folk arts of the Western Minority in China.Thu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umption of the Original Ecology of the folk songs by the native singers in their daily life in their hometown, this essay, in the form of the fieldwork, tr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localization of this theoretical discourse, from the field research on the Shibaoshan Folk Songs in Jianchuan County of the Dali Bai Minority in Yunnan Province in the years of2010and2011to the whole folk cultural system of Jianchuan.
     With the review of the word origins and analysis of the wording forms of the Original Ecology,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Original Ecology has the relatively temporal and ecological spatial dimensions with its orientation at the current life itself and its body as the criterion for the value of the life.
     The framing of the academic discourses about the Original Ecology is orientated more at the field at pres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observation and academic judgment on the life field, life style and life stream of the folk life, which highly agrees with the current life holism reestablish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modern folklore studies.
     Accordingly, this paper reflects on the writing style and the knowledge product of the Ethnography, the reconciliation of the inner link between the notion of the Original Ecology about the framing of the academic discourses and the Original Ecology of the folk life, namely, the concrete problems like the life observation perspectives, the life descriptive manners and the life value discovery, which lays the real foundations for the modern folklore discipline of the holistic life theory.
     A nongovernmental festival, Shibaoshan Folk Songs, in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with its natural origin, has become the ethnic holiday in Jianchuan County in1999and has been listed as the National Folk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in2008. Shibaoshan Folk Song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ields for the concentrated singing performance of the folk songs of the Bai nationality in Jianchuan, with the antiphonal performance as its main activity in which the concentration and the songs are highly interdependent.
     On the dimension of the Original Ecology field, this essay reviews the corresponding literature, folk memory and the ten-year experience of the governmental sponsorship, shows the different value pursuits of the customary bodies of the Songs, and sets the historic reference system for the biological on-the-spot field research of biyearly Songs with the orientation at the present fields.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survey and the on-the-spot abstraction of the Bai songs are the reflection on the knowledge product of the Ethnography.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criticism and imagination about the being studied with the observation, description and record seems more objective and effective. The naive researcher can find himself or herself closer to the Original Ecology field.
     Subsequently, this study, with its focus on the Songs and Bai songs in the greater eco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Jianchuan folk life, listens attentively to the native narrators, interprets the Bai songs gathered in the present field and digs out the value dimen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meanings of the daily life,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life meaning and the cognition, as a clue throughout the paper to the valuation of the life styles of the Original Ecology arts.
     And these life styles are the real core values as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is sense, this paper does not deny that the origin of the illusion of the Original Ecology is connected, at least in academic field, with the high construction of some academic discourses and the ecological imbalance of the academic lines and even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folklores.
     Next, the field experience of this study has got that in the more realistic glob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me national policies, the original forms of the Songs, Bai songs and singers are confronted with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amalgamation of som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the inherited ecologic fields of the priorities of the natural acquisition of the Bai language(mother tongue), the ecologic crisis of the linguistic carrier and in the broader sense, the cultural transfer logic for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minorities at present. Therefore, the illusion of the Original Ecology has its metaphorical meaning and alarming values.
     Above all, the perspective and the theoretical framing of the Original Ecology is an effort this paper makes to envisage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and try to keep the academic standpoint for the focus on the present and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ges.
     Shibaoshan Folk Songs as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eed more native and realistic academic attitudes and cultural wills for the respects of the cultural bodies i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Original Ecology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value dimensions in order to get the live transmission of the life field and life stream. Therefore, only the knowledge producer is ab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cultures.
引文
1陈勤建:《现实性:中国民俗学的世纪抉择》,《民俗研究》,1998年第4期。
    2乌丙安:《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乌丙安:《21世纪的民俗学开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4高丙中:《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
    5参考乌丙安《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刘铁梁:《内价值是民俗文化之本》,《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69期16版“人类学”文章之一。
    2因不是本文的立论取向,不做专门论证,只会在与本文相关的部分顺带提及。
    3陈勤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若干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参看徐杰舜,郑杭生,梁枢等:《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中徐新建的发言,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后文会有更详细的梳理。
    2参考(美)那培思(Beth Notar):《对云南大理白族的表述与自我表述的再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第8期。
    3高丙中,王建民等:《关于<写文化>》,《读书》2007年第4期。
    4陈勤建:《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解放日报》,2005年10月30日。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在“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3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3“1985年7月12日,剑川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常委会做出决定,将‘火把节’定为剑川县民族节”,见《剑川县志》,第443页。
    1陈勤建:《生活相生活场生活流——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整体性原则》,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美)奈吉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何颖怡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作者诚实又不失风趣地记录了作为一名人类学家,如何克服“文化震撼”、语言障碍、生活习惯等等困难,在充满乏味、灾难和敌意的田野中进行民族志调查的真实的生活经历,是一部“颠覆”关于人类学家“美丽”田野工作经历想象的调查笔记,目前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关注,可与当年马林诺夫斯基的日记、列维斯特劳斯的《忧郁的热带》相互参阅,进一步反思人类学知识生产过程、人类学家知识生产者的角色定位等等问题——笔者注。
    1表演理论之“跨文化的民族志应用的障碍”,见王杰文《“表演理论”之后的民俗学——“文化研究”或“后民俗学”》,《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2参见塞西尔·杜维勒女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发表于2011年5月29日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开幕式”的致辞。
    3刘锡诚同样注意到,作为民间实际蕴含量最为巨大,也最被学者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认为最能代表社会意义与文化史意义的民间文学(口头叙事),与其得到的国家层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认及重视“极不相称”,见《非遗保护的一个认识误区》,《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本文会再有论述。
    1参见塞西尔·杜维勒女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发表于2011年5月29日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开幕式”的致辞。
    2本文以传统社会历史学、传统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模式为其先例,故此处称“再次”
    3常用于伴称石宝山歌会及白曲的相关文献的一个固定词汇,不一一列举。
    4剑川县人民政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2007年2月8日,第3、7页。
    5见闻于一部分地方文化、旅游宣传资料以及歌会开幕式县政府领导人欢迎词、主持人开幕词、串场词。
    1乔建中:《“原生态”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1本文是在相比较的意义上使用“民歌”概念,即以群体/个体形式口头演唱/讲述的有韵及有格律的(不限篇幅及体裁),来自民间的,长期流传的传统文艺类型,不升格到更大意义上的“民间文学”或“民间文艺学”概念层面上,也不讨论在“民间文学”或“民间文艺学”概念下对民歌的研究纳入。
    2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口头程式理论”与史诗“创编”问题》,《中国民俗学年刊》,1999年卷。
    3郑土有:《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4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范志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范志娟:《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
    3梁昭:《民歌传唱与文化书写——跨族群表述中的“刘三姐”事像》,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陆晓芹:《“歌圩”是什么?——文人学者视野中的“歌圩”概念与民间表述》,《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1宋伯胤:《剑川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年。
    2欧阳春,陈朴:《剑川石窟》,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
    3剑川县文化体育局:《南天瑰宝——剑川石钟山石窟》,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
    4张文勋主编:《白族文学史》,初版于1959年,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修订再版,删改了部分历史时代局限的内容。
    5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6段伶:《白族曲词格律通论》,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7罗越先:《石宝山与西域》,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
    8张文主编:《剑川文化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
    9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
    10大理白族自治州辖剑川县,但『f1于地理地域及历史发展的差异,大理白曲与剑川白曲及其 他县域的白曲都有着艺术上的显著差别,下文会做详细介绍。
    1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译:《白族本子曲》,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
    2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3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歌会传统白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
    4羊雪芳:《剑川石宝山歌会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社会意义》,《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3期。
    5董秀团:《剑川石宝山歌会的历史变迁及文化内涵》,《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6董秀团:《《剑川石宝山歌会的历史变迁及文化内涵》,《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7张文、羊雪芳编著:《白乡奇葩——剑川民间传统文化探索》,’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
    8参见中日白族歌谣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唱响白族歌谣,我们踏歌而来》,2006年8月,笔者目前未见汉译本。
    9张曦帆:《石龙村的音乐文化生活——白族民间音乐调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0张翠霞:《多维视野中的“歌”与“歌会”及其文化阐释——剑川石龙白族调与石宝山歌会的调查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11期。
    1董秀团主编:《石龙新语——剑川县沙溪石龙村白族村民日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2董秀团:《歌唱与生活:大理剑川白族调的社会功能及其变迁》,《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3董秀团:《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云南大理白族调为例》,《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4史称“白文”、俗称“老白文”或“汉字型白文”,以区别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创立的“新白文”或“拼音型白文”,后文会再有介绍。
    1参见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其论述要点之一:“中心向边缘的学术版图周圈”,实际上阻碍了边
    1参见吕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的学科问题与现代性意识形态》,《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
    1 Steward Julian H.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TheMethodology ofMultilinear Evolution[M]l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5, p5.
    2当时评出了3项“文化空间”——亚洲乌兹别克斯坦的“博恩逊区的文化空间”、非洲摩洛哥的Djamaa el-Fna广场文化空间和几内亚的“尼亚加索‘苏苏-巴拉’的文化空间”。
    2孙兆刚:《论文化生态系统》,《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王鹤云:《保护文化生态激活文化遗产立体生存》,《中国文化报》,2003年7月29日。
    1冯光钰:《“原生态唱法”三议——从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谈起》,《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冯光钰:《“原生态唱法”三议——从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谈起》,《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人民音乐》,2006年第9期。
    4金燕,王珍:《保护还是污损?——原生态进青歌赛引起中国文化界大辩论》,《艺术评论》,2006年第8期。
    5乔建中:《专家谈原生态民歌》,刘晓真采访整理,《艺术评论》,2004年第10期。
    6冯光钰:《“原生态唱法”三议——从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谈起》,《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
    2金燕,王珍:《保护还是污损?——原生态进青歌赛引起中国文化界大辩论》,《艺术评论》,2006年第8期。
    3就当前中国学科划分来说,人类学与民俗学是不同学科,兹按其主要学术倾向分而论之。
    4参看彭兆荣:《“原生态”的原始形貌》,《原生态:现代与未来》,《读书》,2010年第2期。
    5彭兆荣:《“原生态”的原始形貌》,《原生态:现在与未来》,《读书》,2010年第2期。
    6朱大可:《“杨丽萍悖论”的文化困局》,《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9月。
    7朱大可:《“杨丽萍悖论”的文化困局》,《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9月。
    1朱大可:《“杨丽萍悖论”的文化困局》,《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9月。
    2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3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4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5岳永逸:《两个世纪初的想象——原生态与民间艺术的吊诡》,《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
    1金兆钧:《关于“原生态”与“学院派”之争的观察与思考》,《大众音乐生活》,2005年第4期。
    2金兆钧:《关于“原生态”与“学院派”之争的观察与思考》,《大众音乐生活》,2005年第4期。
    3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
    4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5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的舞台化实践与“非遗”保护——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人民音乐》,2011年第8期。
    6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的舞台化实践与“非遗”保护——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人民音乐》,2011年第8期。
    1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
    2彭兆荣:《论“原生态”的原生形貌》,《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3彭兆荣:《论“原生态”的原生形貌》,《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张成渝:《“真实性”和“原真性”辨析》,《建筑学报》,2010年2月。
    2金星:《遗产保护与“原真性”——寻求遗产保护的新思路》,《建筑与文化》,2009年第6期。
    1瑞吉娜·本迪克斯:《本真性Authenticity》,李扬译,《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2瑞吉娜·本迪克斯:《本真性Authenticity》,李扬译,《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3瑞吉娜·本迪克斯:《本真性Authenticity》,李扬译,《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4《汉语大字典》九卷本(第二版),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85页。
    1施爱东:《学术与生活:分道扬镳的合作者——以各类“公祭大典“”文化旅游节”为中心的讨论》,也持同样观点,见《文化研究》,2008年第1期。
    2如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成果。
    1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9页。
    2陈勤建:《原始初生态民俗内在的文艺机制》,《民间文艺季刊》,1986年第2期。
    3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1《原生态:现代与未来》“编者按”,《读书》,2010年第2期。
    22010年6月23至24日,由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和贵州凯里学院主办,《光明日报》2010-08-09第12版“国学论坛”刊发了论争全文。
    3徐杰舜,梁枢,郑杭生等:《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中徐新建的发言,《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其他与会者还有:叶舒宪、徐新建、彭兆荣、陆益龙——笔者注。
    4徐杰舜,梁枢,郑杭生等:《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中郑杭生的发言,《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与本文无关的其他论点不再陈述。
    1分别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读书》,2010年第2期;《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2徐杰舜,梁枢,郑杭生等:《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中彭兆荣的发言,《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
    3徐杰舜,梁枢,郑杭生等:《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
    1(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高丙中,吴晓黎,李霞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是一本关于民族志写作主体及其写作方式反思的论文集,目前在国内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笔者注。
    2(美)詹姆斯·克利福德:《论民族志寓言》,《写文化》,李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59页。
    3高丙中:《<写文化>与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代译序)》,《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1页。
    1(美)詹姆斯·克利福德:《论民族志寓言》,《写文化》,李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50-152页。
    2(美)詹姆斯·克利福德:《论民族志寓言》,《写文化》,李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55页。单引号内为作者引述乔治·艾略特小说《中镇》中的话——笔者注。
    3(美)詹姆斯·克利福德:《论民族志寓言》,李霞译,《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55页。
    4未来无法预测,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终被放弃、被淘汰也是不可避免的常态史。
    5本文从广义概念上使用“展演”一词。
    1(美)詹姆斯·克利福德:《论民族志寓言》,李霞译,《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61页。
    1高丙中:《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总序)》,《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4贝。
    2陈勤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若干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2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
    3剑川白族传统服装完全不同于新金花服,下文图片即可见到。另可参见汪宁生:《西南民族老照片-汪宁生藏》,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1月。
    4《剑川县志》,第498页。《白族文字方案》1993年6月18日获得国务院批准推行。
    1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先生语。摘引自李昆声,闵锐:《云南早期青铜时代研究》,《思想战线》,2011年第4期。
    2李昆声,闵锐:《云南早期青铜时代研究》,《思想战线》,2011年第4期。
    3李昆声,闵锐:《云南早期青铜时代研究》,《思想战线》,2011年第4期。
    4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剑川鳌凤山古墓发掘报告》,1990年第2期。按:当地实际地名应为“鳌峰”。
    5李凯:《先秦时代的海贝之路》,《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杨延福为剑川沙溪乡白族,终其一生生活于此,对本民族的民间文化、掌故旧物极其热爱和熟知(甚至偏执),收集保留有大量汉文史籍,也有一些学术论文见诸各级各类刊物,至今在沙溪乡仍有盛誉。其著《剑川石宝山考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3月)在笔者阅读看来,虽部分论点有待商榷,但颇有清人考据之风,且据民间“传说”,笔者遵从其对-些资料性材料的记录和判断。
    2杨延福也随后发表《读(记剑川石窟)后》,载《文物》,1958年第4期,补充和更正了一些调查中的事项。
    3相关论文恕不一一例举,另请参看2001年“剑川石钟山石窟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结集。
    4杨延福在多年后才得以出版的《剑川石宝山考释》中,只是客观描述其形象:“台上半浮雕一圆锥物体,高62厘米,正中凿一槽。”没有用白语命名之,第82—83页。
    5李东红:《剑川石窟与白族的信仰民俗》,《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1李东红:《剑川石窟与白族的信仰民俗》,《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2陆家瑞:《“阿殃白”——白族“母性文化”符码》,《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1期。(按:作者为剑川文化馆副研究员)
    3李东红:《剑川石窟与白族的信仰民俗》,《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4宋伯胤:《记剑川石窟》,转引自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57页。
    5董增旭:《南方敦煌——剑川石宝山石窟》,“云南国学讲坛”,见《云南信息报》“特稿”B4,2009年3月20日,讲座于3月21日在云南省社科界联合会举行;另见《云南信息报》副刊·文化专题B05,2009年3月20日;《都市时报》“专题”A06,2009年3月20日。(按:董增旭曾长期担任石钟寺石窟文保所所长)
    6陆家瑞:《“阿殃白”——白族“母性文化”符码》,《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1期。
    7丁丙:《剑川石钟山石窟造像缘起蠢测》,《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第6期。
    8王世丽,杨晓坚:《试论南诏大理国的佛教源流与“阿殃白”的文化内涵》,《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9田青:《“阿姎白”与佛教密宗的女性观》,《中国文化》,1993年第8期。
    1田青:《“阿殃白”与佛教密宗的女性观》,《中国文化》,1993年第8期。
    2南诏国第六代国王。
    3南诏国第五代国王。
    4目前宗教学界认为属印度密宗与西藏密宗在云南交汇融合当地土著民间信仰而形成的滇密之一种,曾广泛被南诏大理国“政教合一”时期所信仰。阿吒力教派信仰,目前公认为只在剑川还有其残存形式。
    5王海涛:《云南佛教史》,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6王瑞章:《剑川石窟“阿姎白”迷雾辨析》,《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
    7陆家瑞:《“阿姎白”——白族“母性文化”符码》,《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1期。
    1李东红:《剑川石窟与白族的信仰民俗》,《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2冯骥才:《我眼中的大理甲马与“阿姎白”》,《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第1期。
    3冯骥才:《我眼中的大理甲马与“阿姎白”》,《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第1期。
    4冯骥才:《我眼中的大理甲马与“阿殃白”》,《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第1期。
    5剑川县文化体育局:《南天瑰宝——剑川石钟山石窟》,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
    6剑川县人民政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2007年,第3、7页。
    7张文:《白族传统习俗“石宝山歌会”》,张文主编:《白乡奇葩——剑川民间传统文化探索》,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8张文:《白族传统习俗“石宝山歌会”》,张文主编:《白乡奇葩——剑川民间传统文化探索》,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1羊雪芳:《剑川石宝山歌会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社会意义》,《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3期。
    2羊雪芳:《剑川石宝山歌会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社会意义》,《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3期。
    3丁丙:《剑川石钟山石窟造像缘起蠢测》,《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第6期。
    4王瑞章:《剑川石窟“阿殃白”迷雾辨析》,《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
    2(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3-194页。
    3稍年长一些的被调查者多次向笔者强调“歌会”是现在的叫法,其实是会期于农历二十七——八月初一的“朝山会”、“八月初一会”、“观寺(会)”,歌会源始的宗教诉求后文会详解。本文采纳目前习用的“歌会”一词来表述此节俗,在有具体分析时再特称。
    4汪宁生:《古代婚丧习俗丛考·奔者不禁》,见《古俗新研》,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05页。
    1赵世瑜:《明清以来妇女的宗教活动、闲暇生活与女性亚文化》,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生活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8-182页。
    2赵世瑜:《明清以来妇女的宗教活动、闲暇生活与女性亚文化》,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生活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8-182页。
    1石钟健:《大理喜洲访碑记》,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86页。
    2关于杨黼及其《山花碑》,可参看: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第386—-400页,或其附录三“白语调查组译注山花碑”(实为白族学者徐琳译注),第429—-435页;张文勋主编:《白族文学史》,第356—366页: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白文(山花碑)译释》(实为白族学者赵橹译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等等不赘述。原碑文无年号无款识,据碑正面的《圣元西山记》,学界基本认同于立碑于明景泰元年,即公元1450年。
    3徐琳译:《山花碑》,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附录三,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434页。
    4详见张文勋主编:《白族文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57-259页。后文会再做实例说明。
    5段伶:《白族曲词格律通论》,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29页。
    6南诏清平官郑买嗣篡位后国号。
    7郑买嗣之子。
    8郑仁旻曾求婚于后唐庄宗,故称其舅,时年公元925年。
    9原文不存,转引自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88页。
    1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88页。
    2赵橹:《“山花体”源于“转韵诗一章”辨》,《华夏地理》,1987年第2期。
    3赵橹:《白族“山花体”的渊源及其发展》,《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
    4赵橹:《白族“山花体”的渊源及其发展》,《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
    5段思平公元937年建大理国,历十四世至1098年,通称大理国;1096年段正淳立,历八世至元世祖(1251年)灭,通称后理国。
    6元灭后理国后,赦段兴智,藉段氏家族代元守土,立为段氏总管,自宋宝祜五年(1257年)始,终元一代,至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史称段氏总管时期。(史学界有争议,兹按徐嘉瑞考证,见其书第324-329页)
    7转引自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86页。
    1施珍华,白族,1938年生,剑川金华人,收集、编译和创作了大量精品白族民歌,演唱、编创、弹奏俱佳,1997年2月,因其艺术成就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已逝。
    2参见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译:《白族本子曲》,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
    3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译:《白族本子曲》,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第2页。
    4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2页。
    1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译:《白族本子曲》,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第9页。
    2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277-278页。施珍华标注为“剑川白族古歌”下也有此首《义督古词》,其下有简单的收集记录:“1953年8月剑川东乡新仁里盲艺人段汝兴(俗名:阿楞哥)唱。”据其说“原词很长,讲南诏、大理国时候的历史,但失传了。他的老师也只记得曲子和这几句词。”见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译:《白族本子曲》,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第42页。另外,《剑川县志》第14页也有记载,因为汉字型白文,记录文字有不同。
    3大理国(王)史诸家杂说,笔者择更大受众面的《云南日报》文章为据:《段思平身世》,作者赵椿,2006年5月12日,云南日报网http://www.yndaily.com。
    4当然,另一音似“院榜”的大理喜洲镇阁洞旁村临214线公路旁也有一块大碑,题“段思平故里”,个中原因无需详解。
    5《剑川县志》,第14页。
    6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历史分期、文学作品的时代考证是个巨大的学术甚至政治难题,不细究。
    7参考张文勋主编的《白族文学史》分期法。
    1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译:《白族本子曲》,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第83页。
    2参看段伶:《白族曲词格律通论》,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80-81页;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20页。
    3《泥鳅调》是广泛流传在剑川、大理的传统白曲,被誉为“曲母”,意即“白曲一切调之母”,但由于语言的历史流变及曲调的非完全收集,笔者目前未见白族学者对此有更具说服力的详尽论证。目前所流传《泥鳅调》文本,笔者认为皆为听记译张明德建国后的弹奏演唱,“口头表演”性质决定各版本略有差异。
    1参看段伶:《白族曲词格律通论》,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44-47页。另见《白文拼音方案》。
    2徐嘉瑞:《白族文学在跃进中》,《边疆文艺》,1958年6月号,转引自张文勋主编:《白族文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40-241页。
    3陈勤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防止文化碎片式的保护性撕裂》,《文艺报》,2006年3月7日,第004版。
    4参看陈勤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防止文化碎片式的保护性撕裂》,《文艺报》,2006 年3月7日,第004版。
    1另可见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本文视民间传说为地方学者根据民间口传所收集,非地方学者所力持观点。
    2杨梅:《剑川白族的石宝山歌会》,《支部生活》,2000年第1期。
    3张文:《白族传统习俗“石宝山歌会”》,张文、羊雪芳编著:《白乡奇葩——剑川民间传统 文化探索》,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41-51页。
    1张文记录整理:《石钟山》,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102-103页。
    1李元阳:《云南通志》,转引自游国恩:《火把节考》,见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附录一,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401—416页。
    1以下参考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20-28页。
    2(明)李元阳:《石宝山记·碑》,转载自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1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2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2(清)赵怀礼《朝山曲》四首,转引自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479页。
    1参看不同作家们的《歌会散记》,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228—242页。
    2张文、羊雪芳编著:《白乡天簌——剑川民间传统文化探索》,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3(清)赵怀礼《朝山曲》四首,转引自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479页。
    1剑川是云南“历史文献名邦”之一,儒家文化的浸润比较深厚,后文即会谈到以魁阁、街道铺设、白曲说教等等为其代表的实例。
    2四位歌手简历参见《剑川知名民间艺人小传》、《白族著名本子曲艺人张明德》、载张文、羊雪芳编著:《白乡天簌——剑川民间传统文化探索》,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15-218页、第209-211页。张明德1960年受毛泽东接见后创作的“歌咏毛主席”调,笔者认为完全可以纳入同此类型中的艺术精品,见《张明德的白曲人生》,《大理文化》,2011年第1期。张明德艺术人生另可见张文勋主编:《白族文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57-559页。
    3张文主编:《剑川文化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16页。
    4羊雪芳:《剑川石宝山歌会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社会意义》,’《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3期。
    1笔者根据张文主编《剑川文化志》“大事记”记载,——对明确涉及歌会/对歌活动的文字作了梳理,时间起止是唐朝至公元1994年,见其书第10—47页。年份间的疏漏是原记录缺失。(下同,以下仅标注页码。)
    2《剑川县志》,第38页。公路的畅通对歌会的改变和影响是巨大的,基本上每位受访者都会提及这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此插述。
    3剑川县人民政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2007年2月8口,第38页。其他有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会插述。
    4按其“照例”当是有对歌活动或其他,但笔者未见记载,不予考证,仅据实有记录。下同。
    1以下参考《剑川县志》“大事记”,年份间的疏漏是原记录缺失。(下同,以下仅标注页码。)
    2剑川县人民政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报书》,2007年2月8日,第38页。固定的、正式的和永久的对歌台,改变了原有对歌是漫山遍野、寺庙堂前佛下对唱的生态,也是当下歌会原生态一个重要的场域。
    3剑川县人民政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报书》,2007年2月8日,第38页。打歌场即是观众/听众席,也是群众自发文艺演出的重要场域。从此大部分的对歌与听歌被固定在此,相关的文艺演出也从寺庙大殿转移至此。
    4剑川县人民政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2007年2月8日,第38页。
    4海云居宗教属性参见剑川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编:《剑川县民族宗教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225页。
    1详见附录二。2009年官方文件错将歌会开幕式活动安排到了七月二十八,由此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2歌会参与民众都对笔者表达过对此的不满。不过,通常民众们总是很善良宽容,况也没有什么责任追究制,此事很快不了了之。
    3秦蒙琳:“剑川石宝山歌会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吸引数千人”,《春城晚报》,2010年9月14日星期二,A223版。
    1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高丙中,王建民等《关于<写文化>》,《读书》,2007年第4期,高丙中发言。
    2高丙中,王建民等《关于<写文化>》,《读书》 2007年第4期,汪晖发言。
    3(美)奈吉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何颖怡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以下内容参考张笑:《剑阳湖畔话神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
    1参看张文转录“日本教授收集实例及说明”,见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歌会传统白曲》,第8-17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
    2民间通常又称情歌小调为花柳曲(无贬义)。
    1董增旭《南方敦煌——剑川石宝山石窟》,“云南国学讲坛”,见《云南信息报》“特稿”B4,2009年3月20日,讲座于3月21日在云南省社科界联合会举行;另见《云南信息报》副刊·文化专题B05,2009年3月20日;《都市时报》“专题”A06,2009年3月20日。
    2按:杨延福记打歌场山谷为“宝相寺大谷(俗称大佛底谷)”,见其《剑川石宝山考释》,第22-23页。
    3杨艳玲:《万人狂欢石宝山歌会——2010年剑川石宝山歌会侧记》,《大理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文娱体育”第B4版,2010年9月8日星期二。
    1(美)奈吉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何颖怡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21页。
    1参见塞西尔·杜维勒女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发表于2011年5月29日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开幕式”的致辞。
    1譬如原怒江州兰坪县的部分乡1956年时就曾归属剑川县;而现洱源县的牛街、三营、邓川在1958年时属剑川县:清朝时剑川还曾归属过鹤庆府、丽江府等等。参看《剑川县志》第98-101页。
    1笔者公公多次反映,来他小诊所就诊的超出沙溪乡范围的病人们口中就会时不时冒出这样的句式。另外也可见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138页。
    1云南汉族大多都会自称是明朝时来自南京应天府,甚至还有家谱证据。有学者专门做此研究,如陆韧《: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等等。
    2石龙村委会提供:《沙溪镇石龙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初步规划》。
    3沙溪乡文化站提供:《剑川县沙溪镇石龙村民俗文化简介》。
    1董秀团主编:《石龙新语——剑川县沙溪石龙村白族村民日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2李绚金日记中调查为12%的比例。《石龙新语》,第151页。
    3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403页。
    4董秀团主编:《石龙新语》,第10页。
    2参看《剑川县志》,第442—443页。
    1剑川政协编:《剑川文史资料选编》,第228页,大理州文化局内部资料准印证(2006)23号。
    1冯骥才也提到他在大理地区看到的甲马种类非常繁多,收获丰厚,见冯骥才:《我眼中的大理甲马与“阿殃白”》,《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第1期。
    1何明:《“他者的倾诉”:还话语权予文化持有者——“新民族志实验丛书”总序》,石龙新语》,第1页。
    2何明:《“他者的倾诉”:还话语权予文化持有者——“新民族志实验丛书”总序》,《石龙新语》,第2页。
    3何明:《“他者的倾诉”:还话语权予文化持有者——“新民族志实验丛书”总序》,《石龙新语》,第2-3页。
    4关于李绚金作为村民日志记录员的“挑选”见《石龙新语》,第106页。以下所指该书“李绚金日记”部分,仅只标明页码。
    1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183页。
    2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14—221页,由村长姜伍发(阿鹏姜续昌的父亲)和张万和诵唱;第291—296页,由李根繁和姜伍发诵唱。其他村民的丧仪就未有详细记载,不过根据日记表述“今天下午李庆生丧事举行悬白法典,内容和前所记相同。”(P316)等等,至少在石龙村每位亡者丧仪都会有相应的白曲祭文。
    1部分词句由笔者根据汉字型白文山花格律自译更改。
    2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6-207页。
    3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6页。日记中没有将白文对比写出,直接根据其翻译习惯转写成汉语,故有部分不应合三七一五山花体句式要求,笔者在民间所收集的相关汉字型白文吉利词,绝大部分都是山花体格律,现场听其念诵时也以白语、白族腔调念汉文(即看着汉字念相应的白语或用白族腔调念汉字),格律上基本满足山花格律,这里遵照原引文。
    4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6页。
    5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6页。
    6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6页。
    7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6页。
    1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6页。
    2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7页
    3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7页
    4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7页
    5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7页
    6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7页。
    7另有村民张文坤为父母立玉柱(P179—180)、张海宝为父张锡全(P183)、李四宝为亡父李六斤(P234-235)、张瑞鹏为其母修生基,也有立墓竖碑上券(P259),据李绚金描述判断,都应是履行了如上的唱诵吉利词礼仪。
    1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9页。
    2陆家瑞收集:《“木雕之乡”的由来》,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说与剑川木匠故事》,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33页。
    3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39-240页。
    4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9页。
    5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09页。
    1段炳昌:《民间生活与习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6页。(注:段炳昌为剑川籍,白族,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
    1另见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歌会传统白曲》,第3-63页;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第3-55页;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译:《白族本子曲》,第383-571页: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第306-349页。等等。
    2另见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歌会传统白曲》,第50-59页;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第56-60页;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第349-352页。等等。
    1李绚金日记,《石龙新语》,第264页。
    2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第87页。
    3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第94页。
    1乐夫,陈瑞鸿记译,见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详:《白族本子曲》,第578-580页。另见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第139-141页。
    2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译《白族本子曲》,第573-577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另见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第135-138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1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译《白族本子曲》,第577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
    2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译《白族本子曲》,第581-584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另见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歌会传统白曲》,第187-190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
    3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译《白族本子曲》,第589-593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另见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歌会传统白曲》,第142-146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
    4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歌会传统白曲》,第60-63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
    5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第69-72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1张笑:《剑阳湖畔话神灵》,第16-17页。
    2张笑:《剑阳湖畔话神灵》,第17-21页。另据李绚金日记,2005年石宝山歌会开幕式演出新增了沙溪联合村耍牛舞,其如是评价:“此舞在本主节时表演,属祭祀兼娱乐的性质,可以这样说:‘土得不能再土了。’但恰是这‘土’体现了白族民间歌舞的特性,是舞蹈来源于生活的有力证据。”“今年石宝山歌会新增的‘耍牛舞’别开生而,很受观众欢迎,也给歌会舞台增添了新的血液。”见《石龙新语》,第365-368页。
    1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歌会传统白曲》,第67-173页;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第151-260页;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译:《白族本子曲》,第84-227页: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第393-436页。等等。
    1可参看《剑川县志》“血吸虫病防治”专节,第834—836页。
    1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63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4页。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25页。或该书“信任”专题:第26-32页。
    1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第163页。
    2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第165页。
    3“凝视”,关于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人们如何“看”的一个哲学、文化、社会概念。“凝视”本身就意味着“看他人”,“被他人看”的双重视角;居何种位置“凝视”,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位置、话语权力的讨论问题。此不再赘述。
    4董晓萍:《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2009年第1期。
    1高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3月。
    2笔者同意乌丙安观点:民俗学是本体的本格的人文基础学科,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文化类遗产保护的工程学,此问题甚巨不在此处和本文中展开。见其《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2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第164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2陈勤建:《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解放日报》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30日。
    1段炳昌:《民间生活与习俗》,第20页。
    2备注:二学者兼为剑川籍,白族。
    3《剑川县志》,第498页。
    1董秀团主编:《石龙新语》,第71-74页。
    1董秀团主编:《石龙新语》,第71-74页。
    2另可参见祁文秀:《剑川县石龙小学白汉双语教学项目考察报告》,《今日民族》,2011年第7期。
    2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评定寺登四方街入选名录的缘由。参见云南剑川政协:《剑川文史资料选编》第八辑,第44页。
    1云南剑川政协:《剑川文史资料选编》第八辑,第94-96页。
    3黄印武:《不得不设计:云南剑川县沙溪复兴工程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几个例子》,注释1,《时代建筑》,2011年第2期。
    1黄印武:《不得不设计:云南剑川县沙溪复兴工程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几个例子》,《时代建筑》,2011年第2期。
    2陈勤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若干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3小孩子游戏嬉闹、互相攀比、骂架的口头语中都会以“我是街上的”,来表示自己的“区位优越感”,目前在四方街上小孩子口中经常可听闻到,这个现象也被黄印武感觉到并记录在其《在沙溪阅读时间》一书中,见第37页。
    1(意)马里奥·佩尔尼奥拉:《仪式思维——性、死亡和世界》,吕捷译,周宪,高建平主编:《新世界美学译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05页。
    1.陈勤建:《现实性:中国民俗学的世纪抉择》,《民俗研究》,1998年第4期。
    2.乌丙安:《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乌丙安:《21世纪的民俗学开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4. 高丙中:《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
    5. 陈勤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若干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6.徐杰舜,郑杭生,梁枢等:《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7. (美)那培思(Beth Notar):《对云南大理白族的表述与自我表述的再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第8期。
    8. 高丙中,王建民等:《关于<写文化>》,《读书》2007年第4期。
    9.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10.费孝通:《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在“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11.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12.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
    13.王杰文《“表演理论”之后的民俗学——“文化研究”或“后民俗学”》,《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14.刘锡诚:《非遗保护的一个认识误区》,《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15.范志娟:《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
    16.陆晓芹:《“歌圩”是什么?——文人学者视野中的“歌圩”概念与民间表述》,《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17.羊雪芳:《剑川石宝山歌会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社会意义》,《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3期。
    18.董秀团:《剑川石宝山歌会的历史变迁及文化内涵》,《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9.张曦帆:《石龙村的音乐文化生活——白族民间音乐调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0.张翠霞:《多维视野中的“歌”与“歌会”及其文化阐释——剑川石龙白族调与石宝山歌会的调查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11期。
    21.董秀团:《歌唱与生活:大理剑川白族调的社会功能及其变迁》,《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22.董秀团:《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民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云南大理白族调为例》,《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7期。
    23.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4.吕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的学科问题与现代性意识形态》,《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
    25.孙兆刚:《论文化生态系统》,《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6.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7.冯光钰:《“原生态唱法”三议——从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谈起》,《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8.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人民音乐》,2006年第9期。
    29.金燕,王珍:《保护还是污损?——原生态进青歌赛引起中国文化界大辩论》,《艺术评论》,2006年第8期。
    30.乔建中:《专家谈原生态民歌》,刘晓真采访整理,《艺术评论》,2004年第10期。
    31.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音乐研究》,2006年第1期。
    32.彭兆荣:《“原生态”的原始形貌》,《原生态:现代与未来》,《读书》,2010年第2期。
    33.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34.岳永逸:《两个世纪初的想象——原生态与民间艺术的吊诡》,《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
    35.金兆钧:《关于“原生态”与“学院派”之争的观察与思考》,《大众音乐生活》,2005年第4期。
    36.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的舞台化实践与“非遗”保护——在“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人民音乐》,2011年第8期。
    37.彭兆荣:《论“原生态”的原生形貌》,《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38.张成渝:《“真实性”和“原真性”辨析》,《建筑学报》,2010年2月。
    39.金星:《遗产保护与“原真性”——寻求遗产保护的新思路》,2009年第6期。
    40.瑞吉娜·本迪克斯:《本真性Authenticity》,李扬译,《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4期。
    41.施爱东:《学术与生活:分道扬镳的合作者——以各类“公祭大典“”文化旅游节”为中心的讨论》,《文化研究》,2008年第1期。
    42.陈勤建:《原始初生态民俗内在的文艺机制》,《民间文艺季刊》,1986年第2期。
    43.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44.彭兆荣:《民族志视野中“真实性”的多种样态》,《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45.“编者按”《原生态:现代与未来》,《读书》,2010年第2期。
    46.李昆声,闵锐:《云南早期青铜时代研究》,《思想战线》,2011年第4期。
    47.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剑川鳌凤山古墓发掘报告》,1990年第2期。
    48.李凯:《先秦时代的海贝之路》,《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49.杨延福:《读〈记剑川石窟〉后》,《文物》,1958年第4期。
    50.丁丙:《剑川石钟山石窟造像缘起蠢测》,《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第6期。
    51.王世丽,杨晓坚:《试论南诏大理国的佛教源流与“阿殃白”的文化内涵》,《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52.田青:《“阿姎白”与佛教密宗的女性观》,《中国文化》,1993年第8期。
    53.王瑞章:《剑川石窟“阿姎白”迷雾辨析》,《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
    54.冯骥才:《我眼中的大理甲马与“阿殃白”》,《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第1期。
    55.羊雪芳:《剑川石宝山歌会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社会意义》,《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3期)
    56.白志红:《实践与阐释:大理白族“绕三灵”》,《民族研究》,2010年第5期
    57.赵玉中:《地方风俗的诠释和建构——以大理白族“绕三灵”仪式中的“架尼”为例》,《思想战线》,2008年第1期
    58.赵橹:《“山花体”源于“转韵诗一章”辨》,《华夏地理》,1987年第2期。
    59.赵橹:《白族“山花体”的渊源及其发展》,《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
    60.杨梅:《剑川白族的石宝山歌会》,《支部生活》,2000年第1期。
    61.杨学文:《张明德的白曲人生》,《大理文化》,2011年第1期。
    62.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63.张曦帆:《石龙村的音乐文化生活——白族民间音乐调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64.董晓萍:《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2009年第1期。
    65.高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3月。
    66.祁文秀:《剑川县石龙小学白汉双语教学项目考察报告》,《今日民族》,2011年第7期。
    67.黄印武:《不得不设计:云南剑川县沙溪复兴工程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几个例子》,《时代建筑》,2011年第2期。
    68.黄印武、雅克:《复兴茶马古道:沙溪坝和寺登村的光彩未来》,《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第2期。
    1.陈勤建:《文艺民俗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2. (美)奈吉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何颖怡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3. (美)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高丙中,吴晓黎,李霞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4.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5. (英)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7.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8. (意)马里奥·佩尔尼奥拉:《仪式思维——性、死亡和世界》,吕捷译,周宪,高建平主编:《新世界美学译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9.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桂林:广西人 民出版社,2000年。
    10.宋伯胤:《剑川石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年。
    11.欧阳春,陈朴:《剑川石窟》,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
    12.剑川县文化体育局:《南天瑰宝——剑川石钟山石窟》,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
    13.张文勋主编:《白族文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14.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15.段伶:《白族曲词格律通论》,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16.罗越先:《石宝山与西域》,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
    17.张文主编:《剑川文化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
    18.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
    19.施珍华、陈瑞鸿、李文波编译:《白族本子曲》,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
    20.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
    21.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歌会传统白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
    22.张文、羊雪芳编著:《白乡奇葩——剑川民间传统文化探索》,’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
    23.董秀团主编:《石龙新语——剑川县沙溪石龙村白族村民日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24.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5.汪宁生:《西南民族老照片一汪宁生藏》,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26.王海涛:《云南佛教史》,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27.(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汪宁生:《古俗新研》,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
    29.赵橹译注:《白文〈山花碑〉》,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
    30.张文勋主编:《白族文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31.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32.张笑:《剑阳湖畔话神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
    33.陆韧:《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34.段炳昌:《民间生活与习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
    35.侯冲:《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
    36.何明主编:《石龙白族乡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37.黄印武:《在沙溪阅读时间》,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
    38.《汉语大字典》九卷本(第二版),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
    39.剑川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编:《剑川县民族宗教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
    40.剑川县人民政府:《剑川县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1.陈勤建:《生活相生活场生活流——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整体性原则》,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朝戈金:《“口头程式理论”与史诗“创编”问题》,《中国民俗学年刊》,1999年卷。
    3. (美)詹姆斯·克利福德:《论民族志寓言》,《写文化》,李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36-142页。
    4.高丙中:《<写文化>与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代译序)》,《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6-15页。
    5.高丙中:《汉译人类学名著丛书·总序)》,《写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年,第1-5页。
    6.宋伯胤:《记剑川石窟》,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56-158页。
    7.张文:《白族传统习俗“石宝山歌会”》,张文主编:《白乡奇葩——剑川民间传统文化探索》,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41-51页。
    8.赵世瑜:《明清以来妇女的宗教活动、闲暇生活与女性亚文化》,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生活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8-182页。
    9.石钟健:《大理喜洲访碑记》,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86-387页。
    10.杨黼:《山花碑》,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附录三,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86—400页,
    11.徐琳译注:“白语调查组译注山花碑”,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北京:中华书局第429—435页;
    12.徐嘉瑞:《白族文学在跃进中》,《边疆文艺》,1958年6月号,转引自张文勋主编:《白族文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40-241页。
    13.张文记录整理:《石钟山》,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102-103页。
    14.李元阳:《云南通志》,转引自游国恩:《火把节考》,见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稿》附录一,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401—416页。
    15.(明)李元阳:《石宝山记·碑》,转引自杨延福《剑川石宝山考释》,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16.(清)赵怀礼《朝山曲》四首,转引自张笑主编:《剑川县艺文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479页。
    17.《剑川知名民间艺人小传》、《白族著名本子曲艺人张明德》、张文、羊雪芳编著:《白乡天簌——剑川民间传统文化探索》,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215-218页、第209-211页。
    18.(日)板垣俊一收集:“石宝山现场情歌对唱实例”,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歌会传统白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第8-17页。
    19.何明:《“他者的倾诉”:还话语权予文化持有者——“新民族志实验丛书”总序》,董秀团主编:《石龙新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第1-14页。
    20.《李绚金日记》,董秀团主编:《石龙新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第106-413页。
    21.陆家瑞收集:《“木雕之乡”的由来》,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说与剑川木匠故事》,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31-135页。
    22.(清)张蕻:《滇西纪行记》,转引自剑川政协:《剑川文史资料选编》第八辑,大理州文化局内部资料准印证(2006)23号,第146-148页。
    23.王亚军:《云南沙溪古镇与万里长城并行——剑川沙溪寺登街入选世界建筑遗产名录纪实》,转引自剑川政协:《剑川文史资料选编》第八辑,大理州文化局内部资料准印证(2006)23号,第36-43页。
    24.迭戈·萨梅隆、威利·施密特The Spirit of Shaxi__The Shaxi Rehabilitation Project-A pilot initiative for sustainability oriente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沙溪精神:沙溪复兴工程——基于可持续概念的中国农村发展示范项目》,黄印武译,《在沙溪阅读时间》,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69-180页。
    1.郑土有:《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2.范志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梁昭:《民歌传唱与文化书写——跨族群表述中的“刘三姐”事像》,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刘铁梁:《内价值是民俗文化之本》,《中国社会科学报》,第169期16版“人类学”文章之一。
    2.陈勤建:《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解放日报》,2005年10月30日。
    3.王鹤云:《保护文化生态激活文化遗产立体生存》,《中国文化报》,2003年7月29日。
    4.朱大可:《“杨丽萍悖论”的文化困局》,《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9月。
    5.李松:《增添原生态唱法,青歌赛的伟大创举》,《光明日报》,2006年07月18日,http://www.cctv.com/qgds/20060718/101538.shtml
    6.彭世团:《对文化原生态的期待》,《光明日报》,2011年04月20日,14版,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4/20/nw.D110000gmrb_20110420_2-14.h tm
    7.刘青友:《原生态文化亟待保护》,《光明日报》,2012年02月18日,09版,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2-02/18/nw.D 110000gmrb_20120218_1-09.h tm
    8.董增旭:《南方敦煌——剑川石宝山石窟》,《云南信息报》B4,2009年3月20日;
    9.董增旭:《都市时报》“专题”A06,2009年3月20日。
    10.赵椿:《段思平身世》,《云南日报》,2006年5月12日,云南日报网http://www.yndaily.com。
    11.陈勤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防止文化碎片式的保护性撕裂》,《文艺报》,2006年3月7日,第004版。
    12.秦蒙琳:《剑川石宝山歌会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吸引数千人》,《春城晚报》,2010年9月14日星期二,A223版。
    13.杨艳玲:《万人狂欢石宝山歌会——2010年剑川石宝山歌会侧记》,《大理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文娱体育”第B4版,2010年9月8日星期二。
    14.秦蒙琳,熊艺:《剑川石宝山歌会还能唱多久》,中国新闻网,2011年08月 29日,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1/08-29/3291310.shtml
    15.“百度百科·石宝山歌会”http://baike.baidu.com/view/193291.htm
    16.王才达:《2005石宝山歌会节开幕”》,云南日报网2005年09月01日,http://www.yndaily.com。
    17.《怒江兰坪罗古箐 端午与普米“情人节”双相会》,《云南经济日报》,2011年6月8日星期三,第05版。http://jjrbpaper.yunnan.cn/html/2011-06/08/content_366752.htm
    18.张晓晶:《怒江兰坪普米族“情人节”》,中新云南新闻网,2007-12-23,http://www.yn.chinanews.com/html/junketing/20071223/31293.html
    19.国发(2009)29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文化部官网http://www.ccnt.gov.cn,2010-03-05。
    20.中国政府官网:《温家宝、李长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2007年6月9日,ittp://www.gov.cn/jrzg/2007-06/09/content_642958.htm。
    1.1 Steward Julian H.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M]l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5.
    2. Clifford,James,and George E-Marcus,eds. Writing culture:The poetics of ethnography.[M]Berker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1.剑川县人民政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2007年2月8日。
    2.剑川县人民政府文件:1999年-2009年剑川石宝山歌会节活动方案(剑政发[1999]39号;剑政发[2000]30号;剑政发[2001]42号;剑政发[2002]29号;剑政发[2003]39号;剑政发[2004]22号剑政 发[2005]16号;剑政发[2006]22号;剑政发[2007]16号;剑政发[2008]50号;剑政发[2009]27号。)
    3.石龙村委会提供:《沙溪镇石龙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初步规划》。
    4.沙溪乡文化站提供:《剑川县沙溪镇石龙村民俗文化简介》。
    5.剑川政协编:《剑川文史资料选编》,大理州文化局内部资料准印证(2006)23号。
    6. 中日白族歌谣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唱响白族歌谣,我们踏歌而来》,2006年8月。
    7.2001年“剑川石钟山石窟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结集。
    8.塞西尔·杜维勒女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发表于2011年5月29日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开幕式”的致辞。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