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报刊中的“歌谣运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18年2月,北京大学开展了民间歌谣的征集活动,“歌谣运动”自此开始并持续了20余年。本文以“歌谣运动”的主要传播媒介——现代报刊为切入点和线索展开。
     首先,本文梳理了《北京大学日刊》、《晨报》副刊、《歌谣》周刊、《民俗》、《中央日报》增刊《民风》等报刊在“歌谣运动”过程中的主要传播活动,按照时间顺序和参与相关传播活动的媒介的变迁,将“歌谣运动”的20余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步与发展阶段(19181925)、第二阶段:低谷与转折阶段(19281930)和第三阶段:复苏与衰落阶段(19361937.7)。“歌谣运动”在与报刊的离合中起起伏伏。报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其最主要的传播媒介。
     第二,本文分析了“歌谣运动”中报刊刊登的相关内容,进行传播内容的考察。当时的报刊主要刊登了传统的民间歌谣、知识分子仿拟创作的歌谣,以及大量与民间歌谣相关的学术研究文章。报刊展示出的民间歌谣内容和类型相当丰富,地域覆盖广泛,也反映出知识分子的选择标准不避粗俗。同时,在关于民间歌谣的研究成果中,还反映出来自中外的不同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第三,本文对“歌谣运动”传播活动中的三种角色:普通民众、知识分子和政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普通民众是传统歌谣的传播主体,在“歌谣运动”中则从传播主体的地位上隐退。知识分子成为“歌谣运动”的传播主体,发起并参与了“歌谣运动”,有意识地选择了报刊作为“歌谣运动”的主要传播媒介。报刊则记录了知识分子对于民间歌谣、“歌谣运动”不同观点的碰撞。政府权力在“歌谣运动”的传播过程中显示了强大的影响力。国民政府在不同阶段的支持与阻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歌谣运动”的传播效果。
     最后,本文对报刊支持下的这场文化运动进行了反思。通过对“歌谣运动”的研究可以发现倡导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反封破旧之外关注传统的一面,从而使其形象更加立体多面,更符合历史真实。从“歌谣运动”中的音乐缺失出发,本文思考文化传承中的遗憾,以及弥补这种遗憾的方法和途径。特别地,本文关注政府权力在文化传播方面的正负能量,并思考如何科学运用政府权力传递正能量的问题,期望对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帮助。
In February1918, a campaign to collect folksongs started in Peking University, which represents the beginning of the Folksong Movement which lasted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 This dissertation analyses the role of modern press as the major medium in the movement.
     Firstly, this dissertation reviews the major activities of such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s Beijing University Daily, Morning Supplement, Folksong Weekly, Folklore Weekly and Folk Customs (supplement to Central Daily News) in the Folksong M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and the changes in the media participating in the activities, the present research divides the twenty years of the movement into three stages, namely, the First Stage—the Starting and Developing Stage (1918-1925), the Second Stage—the Nadir and Turning-point Stage (1928-1930) and the Third Stage—the Resuscitating and Declining Stage (1936-1937.7). During the twenty years, the Folksong Movement underwent ups and downs, and the press alway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s the major medium.
     Secondly, the present research analyses the relevant publications in th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during the Folksong Movement and investigates into what were spread. A large number of traditional folksongs, songs written after folksongs by intellectuals and many academic studies on folksongs were published in th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en. The folksongs published in the press were diverse in both content and variety, from various places. This also reflects the intellectuals' open attitude towards the "vulgar". Meanwhile, these research findings also represent the flexibl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ologies from home and abroad
     Thirdly,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and analyses the roles of the common people, the intellectual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e Folksong Movement. As the communication subject in traditional folksong spreading, the common people were replaced by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Folksong Movement. The intellectuals initiated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movement, choosing the press as the major medium consciousl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ss kept a record of the different opinions on folksongs and the movement. The government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ovement. The support or opposition from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had great impact on the effect of the Folksong Movement.
     Finally, this dissertation rethinks the Folksong Movement.Through studies upon the Folksong Movement, we found that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lso valued tradition while advocating against feudalism, which enrich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llectuals, making their image more multi-dimensional and real. Through analyses the neglecting to protect musical scores, this dissertation thinks about the regret on cultural heritance and how to remedy it. Espescially this dissertation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government's authority and thinks deeply about how to scientifically use it in culture transmission. The writer hopes that the thesis will shed light on the present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引文
① “歌谣运动”也有“歌谣学运动”的提法。钟敬文先生和王文宝先生在纪念“五四”运动60周年的活动中先后提出。详见钟敬文《“五四”前后的歌谣学运动》(《民间文学》1979年第4期,或《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389-405)。两位学者都参加了当时的征集、研究活动。后者更将“歌谣学运动”与同时期的“民俗学运动”、“俗文学运动”并提。起初研究者把“北大歌谣学运动”和“中国歌谣学运动”混提,今天一般将这个运动统一称为“歌谣运动”。
    ②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两个彼此关联的概念。洪峻峰在《思想的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的引论中分析周策纵、罗家伦、胡适等人的观点,总结了两者的关系:“从历史看,1919年‘五四’学生爱国正运动是前几年思想启蒙的结果,而学生运动又推动思想文化运动的发展,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只有把二者包容于一体,才能真正揭示那一时期的历史巨变。”本文从研究内容考虑,将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并提,不加严格区分。
    ①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上)》.北京:三联书店.1978.100
    ② 方汉奇、陈业劭、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98
    ① 陈永香:《对北大歌谣运动的再认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8,84-89
    ② 王光东:《新文学的民间传统——“五四”至抗战前的文学与“民间”关系的一种思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2-8
    ① (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5
    ②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管,2000.27
    ③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管,2000.96
    ① (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7-43
    ② 该刊第一卷1至48号竖排版,报头名称《歌谣》,49至97号横排版,报头名称《歌谣周刊》,第二卷竖排版,报头名称为《歌谣》。本文统一称之为《歌谣》周刊。
    ① 蒋梦麟:《新旧与调和》.《过度时代之思想与教育》.台北:台北世界书局.1962.17
    ② 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前言1
    ③ 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前言1④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192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274-275
    ① 陈天华:《猛回头》.转引自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2000.148—149
    ②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17
    ③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17
    ④ 常惠:《对投稿诸君进一解》,《歌谣》1922年12月17日,第1号:2版
    ⑤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17
    ① 《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2月1日
    ① 陈思和:《序》,张涛甫:《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现代转型》.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序1
    ② 郭绍虞:《歌谣(按语)》,《晨报》1920年10月6日:7版
    ③ 顾颉刚:《序》,《晨报》1920年11月3日:7版
    ①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85
    ① 《本会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歌谣》1922年12月17日,1号:1版
    ②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75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68-87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81
    ② 详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18-319
    ① 容肇祖;《百期卷首》,《民俗》1933年6月16日,第100期:1-2
    ② 容肇祖:《北大歌谣研究会及风俗调查会的经过》,《民俗》,1928年7月,15、16期合刊:1-10;17、18期合刊:14-31
    ③ 《风俗调查计划书》,《民俗》,1928年5月2日,第7期:8-12
    ① 容肇祖:《北大歌谣研究会及风俗调查会的经过》,《民俗》1928年7月,15、16期合刊:1-10;17、18期合刊:14-31
    ①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186-187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444
    ① 胡适:《复刊词》,《歌谣》1936年4月4日,二卷第1期:1-3
    ② 胡适:《复刊词》,《歌谣》,1936年4月4日,二卷第1期:1-3
    ③ 《本刊“歌谣选录”所载各省歌谣数目统计表》,《歌谣》1937年3月27日,二卷,第40期:8
    ① 《风谣学会第一届年会纪事》,《中央日报·民风》1937年6月10日:第三张第三版
    ① 《本刊启事》,《中央日报·民风》1936年10月8日:第三张第三版
    ② 《本刊启事》,《中央日报·民风》1936年12月17日:第三张第三版
    ③ 汪受宽:《以救国自任的顾颉刚甘肃之行》,《西北史地》1994,2:71-76
    ①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170-174
    ② 晓春,黄树志:《“满洲时期”日本学者对中国东北民谣的搜集与整理》,《满语研究》2010,2:94-100
    ① (日)奥村义信:《满洲农村民谣集》.沈阳:满洲事情案内所,1942.序
    ①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34
    ①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1095
    ①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206
    ① 杨扬:《商务印书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8-39
    ②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8
    ③ 《无线电传达歌谣》,《歌谣》1925年3月8日,第81号:8版
    ① 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23
    ① 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四(1919年)》,《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44
    ① 容肇祖:《北大歌谣研究会及风谣调查会的经过》,《民俗》1928年7月,15、16期合刊、17、18期合刊
    ① 顾颉刚:《孟姜女十二月花名》,《歌谣》1925年1月11日
    ② 《京南的歌谣.九九歌》,《晨报》1920年10月30
    ① 顾颉刚:《秋莲》,《晨报》1920年10月30
    ② 同上
    ③ 方纪生:《祈雨的歌谣》,《中央日报.民风》1937年7月29日
    ① 王国栋:《河北歌谣》,《中央日报.民风》1937年10月22日
    ② (美)沃尔特·翁著:《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2
    ①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31
    ②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32
    ① 板俊荣:《南京民间俗曲音乐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6
    ② 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418
    ① (美)沃尔特·翁著:《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4
    ② 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48-149
    ① 顾颉刚:《男孤孀》,《晨报》1920年11月28日
    ② 顾颉刚:《哭七七》,《晨报》1920年12月14日
    ③ 原文请见1920年12月14日《晨报》第七版。由于简体和繁体的区别,有些汉字在简体文档中应该如何录入是专业问题。笔者此处论述的关键不在于文字学的争论,因此使用目前通行的简体字。如作文字学研究,请参看原文更为确切。
    ④ 沈兼士:《歌谣讨论》,《晨报》1921年1月26日、27日、30日
    ①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07
    ① 邵纯熙:《我对于研究歌谣发表一点意见》,《歌谣》1923年4月8日:1-2版
    ② 王肇鼎:《怎样去研究和整理歌谣》,《歌谣》1924年3月2日
    ① 顾颉刚:《序》,《歌谣》1920年11月3日
    ① 刘复,李家瑞:《中国俗曲总目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序2
    ② 《本会收到歌谣数目》,《歌谣》1923年6月24日,第24号
    ① 《本会收到歌谣数目》,《歌谣》1924年6月29日
    ① 《本会收到歌谣数目》,《歌谣》1925年6月28日
    ① 李继煌:《想姐》,《晨报》1920年10月26日
    ② 《发刊词》,《歌谣》1922年12月17日
    ③ 青萍:《丹徒的儿歌》,《晨报》1921年2月19日
    ① 《发刊词》,《中央日报·民风》1936年10月8日:第三张第三版
    ② 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95
    ① 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520
    ② 刘复,李家瑞:《中国俗曲总目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序1
    ①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66,参见《中国艺术报》2005年5月13
    ① 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15
    ① 曹培根:《黄人及其著作》,《江苏地方志杂志》2006年第5期:49-50
    ② 朱自清:《中国歌谣》.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23
    ③ 朱自清:《中国歌谣》.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28-36
    ④ 《发刊词》,《中央日报·民风》1936年10月8日
    ① 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47
    ② 《民俗学传习班招生章程》,《民俗》1928,4:封二
    ① 诩园:《论国歌》,《东方杂志》1917,第14卷2号.202-203
    ①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18
    ② 《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北大日刊》1918年2月1日:1-2版
    ③ 《发刊词》,《民俗》1928,1:1
    ① 板俊荣:《南京民间俗曲音乐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0
    ① 板俊荣:《南京民间俗曲音乐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0
    ② 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509
    ① 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515
    ② 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515
    ③ 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516-517
    ④ 常惠:《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歌谣》1922年12月24日,第1号:1-2
    ① (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北京:三联书店.2004.7
    ① 王新命等.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第一卷第4期,1935年1月10十十位教授按照署名的顺序为:王新命、何炳松、武靖干、孙寒冰、黄文山、陶希圣、章益、陈高佣、樊仲云、萨孟武。十教授各有背景,其中陶希圣是北京大学教授;黄文山、孙寒冰、武育干是中央大学教授;萨孟武是中央政治学校教授;何炳松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时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长;王新命为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樊仲云为复旦大学教授:章益、陈高铺为暨南大学教授。
    ① 常惠:《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歌谣》1922年12月24日,2号:1-2
    ② 李长之:《歌谣是什么》,《歌谣》,1936年5月9日,第二卷第6期:1
    ① 朱自清:《中国歌谣》.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7
    ② 朱自清:《中国歌谣》.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11-17
    ③ 金耀基:《剑桥与海德堡——欧游语丝》.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05
    ④ (日)沟口熊三:《作为方法的中国》.北京:三联书店,2011.118
    ⑤ (日)沟口熊三:《作为方法的中国》.北京:三联书店,2011.118-119
    ⑥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2002.7-9
    ① 曹成竹:《“民歌”与“歌谣”之间的词语政治》,《民族艺术》2012,2:82-86
    ① 陈永香:《对北大歌谣运动的再认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8
    ②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5-74
    ③ Nathan Andrew J(黎安友).Peiking Politics,1918-1923 Factionalism and the Failure of Constitutionalism. NewYork,1976
    ③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247
    ① 陈思和:《序》,张涛甫:《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现代转型》.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序2
    ② 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成都:巴蜀书社,1995.184-219
    ③ (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1
    ① 《发刊词》,《民俗》,1928年3月21日,第1期:1-2
    ② 胡怀琛:《中国民歌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四年(1925).2
    ① 顾颉刚等,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前言四
    ② 白启明:《几首可作比较研究的歌谣》,《歌谣》1923年1月7日,第4号:1-3
    ①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歌谣》1923年4月29日,第16号:8
    ② 卫慰文:《研究歌谣的方法》,《歌谣》1923年1月7日,第4号:4
    ① 常惠:《答复》,《歌谣》1923年1月7日,第4号:4
    ② 朱自清:《中国歌谣》.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11
    ③ 舒大桢:《我对于研究歌谣的一点小小意见》,《歌谣》1923年12月23日,第38号:1
    ① 顾颉刚:《答复》,《歌谣》1923年12月23日,第38号:1
    ② 沈从文:《论刘半农<扬鞭集>》,《文艺月刊》1931,第2卷第2期
    ③ 鲁迅:《人话》,《鲁迅全集(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0
    ① 常惠;《答复》,《歌谣》1923年1月7日,第4号:4
    ② 常惠:《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歌谣》1922年12月24日,2号:1-2
    ③ 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著者题记》.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3
    ① (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北京:三联书店.2004.202
    ① 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8
    ② 王拭:《严复集》第5册,1550,转引自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1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21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321
    ③ 方纪生:《内教两部着手调查全国风俗》,《中央日报·民风》1937年5月27日:第三张第三版
    ① 参见乌丙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老根据地歌谣简编》.收入《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中卷,69-86
    ①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90
    ① 谷岳飞:《初冬暖阳激发<东方红创作灵感>》,《扬子晚报》2011年5月5日:A8
    ① 《<东方红>歌词的来历》,《黄河之声》2004.24:112
    ② 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的乡村文化实践》.罗小茗:《制造“国民”——1950——1970年代的日常生活与文艺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75
    ① 张德旺:《论“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及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理论探索》,1992.06:74
    ② 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长沙:岳麓书社,51
    ③ 艾米尔·鲁德:《排版印刷》,1982.转引自(法)Georges Jean.曹锦清,马振聘译:《文字与书写》.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139
    ④ 李子文:《“整理国故”与传统文化改造》,《史学集刊》,1995.01:67-71
    ①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修订版)》..上海:三联书店,2008.137。作者引自对施蛰存的访谈,一九八六年十月和一九九四年六月。
    ② 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长沙:岳麓书社,45-86
    ① 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长沙:岳麓书社,62
    ② 张岱年:《评五四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评论》.转引自周昌龙:《新思潮与传统——五四思想史论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147
    ③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转引自刘黎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8
    ④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268
    ① 梁启超:《新民说》,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8
    ② 李子文:《“整理国故”与传统文化改造》,《史学集刊》,1995..01:67
    ③ 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长沙:岳麓书社,286-287
    ① 郭绍虞:《村歌俚谣在文艺上的位置》,《歌谣》1933年4月1日:第一卷第12期(此文原载《晨报》1920年8月21日:7版,艺术谈31)
    ② 李子文:《“整理国故”与传统文化改造》,《史学集刊》,1995.1:68
    ③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22
    ④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22
    ① 刘黎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7-134
    ① 参见周昌龙:《新思潮与传统——五四思想史论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147
    ② 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辩>的?》.转引自刘黎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73
    ① 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9
    ② 王光东:《新文学的民间传统——“五四”至抗战前的文学与“民间”关系的一种思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8-18
    ① 周作人:《猥亵的歌谣》,《歌谣》,1923年12月17日,纪念增刊22
    ② (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引论2-3
    ① 陈书禄:《中国文化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1
    ①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122
    ① 刘复,李家瑞:《中国俗曲总目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序1
    ①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122
    ① 钱穆:《文化学大义(新校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4
    ②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41
    ① (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7-43
    ② (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inc/detail.jsp?info_id=32682013年3月8日
    ① 板俊荣:《民族音乐学多位网视野下的海州五大宫调》,博士论文,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2.103-104
    ① 板俊荣:《民族音乐学多位网视野下的海州五大宫调》,博士论文,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2.103-104
    ① 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的乡村文化实践》.罗小茗:《制造“国民”——1950——1970年代的日常生活与文艺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77
    ② 李春雷,任慧:《媒介与学术——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视角》.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前言4
    ① 陈光伟:《文化产业振兴下传媒业的发展机遇》,《新闻知识》2009,10:11-14
    ①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17
    ② (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96
    ①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07
    1.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919年
    2.《晨报》1920年——1922年
    3. 《歌谣》合订本第一、二、三卷
    4. 《民俗》合订本第一、二、三卷
    5. 《中央日报》1936年——1937年
    1.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
    5. (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6. (英)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 (日)奥村义信: 《满洲农村民谣集》.沈阳:满洲事情案内所,1942
    9. 板俊荣:《南京民间俗曲音乐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 George Jean:《文字与书写》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1.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陈平原:《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3.陈书禄: 《中国文化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4.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
    1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6.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192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7.(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8.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9.董德福,史云波.回首五四百年中国思潮和人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0. (美)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北京:三联书店,2004
    21.方汉奇,陈业劭,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22.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23.方敏:《“五四”后三十年民主思想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24.方晓红:《中国新闻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5.方晓红:《报刊·市场·小说》.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28. (日)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北京:三联书店,2011
    29.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30.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民国二十九年辑)》,1940
    31.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著者题记》.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2. (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3. (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34.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5.胡怀琛:《中国民歌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四年(1925)
    36.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7. (英)吉姆·麦奎根:《文化研究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8.蒋梦麟:《新旧与调和》.《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台北:台北世界书局.1962
    39.金耀基:《剑桥与海德堡——欧游语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40.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1. (美)Joseph Dominick. The Dynamic of Mass Communication. McGrawHill, 1993
    42. (美)Joseph Staubhaar, Robert Larose:《今日媒介:理解媒介、文化与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3. (美)克拉克·威斯勒《人与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4.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2002
    45.李爱真,吴跃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46.李春雷,任慧:《媒介与学术——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视角》.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47.李茂民:《激进与保守之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8.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修订版)》.上海:三联书店,2008
    49.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0.刘复,李家瑞:《中国俗曲总目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51.刘黎红:《五四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2.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5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北京:三联书店,1998
    54.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55.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6. (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58.罗荣渠:《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9.罗小茗:《制造“国民”——1950——1970年代的日常生活与文艺实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60.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9
    6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
    62.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3. Nathan Andrew J(黎安友).Peiking Politics,1918-1923:Factional ism and the Failure of Constitutionalism. NewYork,1976
    64.倪婷婷:《五四作家的文化心理》.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5. Otto Jesperson, Mankind, Nation and Individual from a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Oslo,1925
    66. (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 组的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7. Peter Bergeretal.The Homeless Mind Harmondsworth:penguin,1974
    68.彭明:《五四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69.钱穆:《文化学大义(新校本)》.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70.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71. Siegfried Giedion, Space, Time and Architeeture, Cambridge, Mass.1967
    72.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73.孙藜:《晚晴电报及其传播观念(18601911)》.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74. (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5.汪晖:《别求心声——汪晖访谈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6.王开林:《新文化与真文人》.北京:中华书局,2006
    77.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成都:巴蜀书社,1995
    78.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9.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
    80.王光东:《新文学的民间传统——“五四”至抗战前的文学与“民间”关系的一种思考》.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81.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82. (美)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无私遗产》.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83.(美)沃尔特·翁著:《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4. (美)西伯特,彼得森,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5.(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6.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民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87.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早期“歌谣运动”的回顾与思考》.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
    88.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89.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90.杨扬:《商务印书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91. (美)英克尔斯等:《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92. (美)英克尔斯,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93.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94. (美)张春树,骆雪伦:《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95.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长沙:岳麓书社,2006
    96.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97.张静如等:《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98.张涛甫:《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现代转型》.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9.张晓唯:《蔡元培与胡适(1917—1937):中国文化人与自由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0. 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101. 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02. 赵建国:《分解与重构——清季民初的报界团体》.北京:三联书店,2008
    103. 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4.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五四时期期刊介绍(1)》.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
    105.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五四时期期刊介绍(2)》.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
    106.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五四时期期刊介绍(3)》.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
    107. 中国第二革命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108. 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第二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2000
    109. 朱自清:《中国歌谣》.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
    110. 钟敬文:《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史诗歌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11.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
    112. 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113. 周昌龙:《新思潮与传统——五四思想史论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114.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15. 曾田力:《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一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1.《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北大日刊》1918年2月1日
    2.常惠:《对投稿诸君进一解》,《歌谣》1922年12月17日,第1号
    3.常惠:《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歌谣》1922年12月24日,2号
    4.郭绍虞:《歌谣(按语)》,《晨报》1920年10月6日
    5.沈兼士:《歌谣讨论》,《晨报》1921年1月26日、27日、30日
    6.白启明:《几首可作比较研究的歌谣》,《歌谣》1923年1月7日,第4号
    7.邵纯熙:《我对于研究歌谣发表一点意见》,《歌谣》1923年4月8日
    8.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歌谣》1923年4月29日,第16号
    9.王肇鼎:《怎样去研究和整理歌谣》,《歌谣》1924年3月2日
    10. 《发刊词》,《民俗》1928,1
    11.容肇祖:《北大歌谣研究会及风俗调查会的经过》,《民俗》,1928年7月,15、16期合刊;17、18期合刊
    12.容肇祖:《百期卷首》,《民俗》1933年6月16日,第100期
    13.胡适:《复刊词》,《歌谣》,1936年4月4日,第二卷第1期
    14.李长之:《歌谣是什么》,《歌谣》,1936年5月9日,第二卷第6期
    15. 《发刊词》,《中央日报·民风》1936年10月8日
    16.陈永香:《对北大歌谣运动的再认识》,《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8
    17.张振亭、顾楠华:《融合·拓展·传载——民歌类音乐电视的文化传播功能》,《电视研究》2001.4
    18.徐新建:《采集歌谣与寻求新知——民国时期“歌谣运动”对民间资源的利用与背离》2004.6
    19.李罡《中国原生态民歌的电视传播——首届CCTV西部民歌电视大赛创作谈》,《当代电视》,2004.10
    20.徐新建:《官方参与与国家行为——民国早期“歌谣运动”中的学、政关系》, 《民族艺术研究,2006.3
    21.曾雪飞:《从音乐传播的视角思考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3
    22.曹培根:《黄人及其著作》,《江苏地方志杂志》,2006.5
    23.甘树兵:《电视媒体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播》,《艺术探索》,2007.6
    24.姚涵:《以<歌谣>周刊为核心的民间文学运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
    25.傅综洪:《“学术”的还是“文艺”的?——歌谣运动的价值重估与历史再评价之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6.晓春,黄树志:《“满洲时期”日本学者对中国东北民谣的搜集与整理》,《满语研究》2010,2
    27.曹成竹:《从“民族的诗”到“民族志诗学”——从歌谣运动的两处细节谈起》,《文艺理论研究》2011.8
    28.傅综洪:《“音乐的”还是“文学的”——歌谣运动与诗学传统的再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9
    29.曹成竹:《“民歌”与“歌谣”之间的词语政治》,《民族艺术》2012,2
    30.陈光伟:《文化产业振兴下传媒业的发展机遇》,《新闻知识》2009.10
    31.李微:《西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利用状况分析》,《新闻知识》2009.10
    32.张德旺:《论“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及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理论探索》,1992.06
    33.李子文:《“整理国故”与传统文化改造》,《史学集刊》,1995.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