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同源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关于汉语方言同源词,目前学界还没有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可能是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汉语各地方言的同源词。本文借鉴西方的历史语言比较法,将汉语南方六大方言视为不同的语言,通过建立语音对应规律和语义对应关系,来分析和整理各地的方言同源词。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研究各地方言的源流关系和接触关系,从而思考、探寻各地方言的个体演变和共同演变;通过分析、比较同源词比率的大小,来判断各地方言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完善和改进方言特征词的研究。总体而言,这些工作将有力地推动方言史以及汉语史的研究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即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选题的意义、所选用的研究方法及原则、以及方言同源词的材料来源和本研究的展开布骤;第二章概述部分,将对方言同源词的概念作出界定,并进行初步分类,同时对已有的研究进行简单的回顾和小结;第三章,也即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将首先列举156条汉语方言的声韵调的语音对应,然后据此对方言同源词进行分类考证,其中重点考证了56个名词类方言同源词、99个动词类方言同源词、18个形容词及其他词类的方言同源词;第四章将对方言同源词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方言间的亲疏关系进行探讨,以求完善和改进方言特征词的研究;第五章是结语部分。
Now,there is not a systematic study on cognate words inChinese dialects,so we want to research the thesis in thisdissertation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We will usethe historical comparative method,which is from the Westernlinguistics.At first,we consider the six Chinese southerndialects as different languages,and then,we will analyze andorganize the cognate words from these dialects through theestablishment of the phonetic law and semantic relationship.We hope to find out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dialects throughthe study about the origin and the contact of Chinese dialects.We will judg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hinese dialects throughthe research about the ratio of Cognate words,and hope thiswork can further the research about the feature words in Chinesedialects.In a word,the study will further the research of thehistory of Chinese and Chinese dialects.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In chapter1,which is the preface,we will introduce the significance ofthis subject,methods and principles,resource of the materialand the steps of this research,and so on;In chapter 2,whichis the outline,we definite the concept of cognate words inChinese dialects and give a preliminary classification,andmake a brief summary about the previous studies;In chapter 3,depending on 156 phonetic correspondence laws in Chinesedialects,we classify the cognate words.At last,the analysisincludes 56“noun cognate words”,99“verb cognate words”,18“adjective cognate words”and the others;In chapter 4,we analyze the cognate words in Chinese dialectscomprehensively.Based on the work,we will research thedistance relationship among Chinese dialects.We believe thestudy will further the research of feature words in Chinesedialects;In chapter 5,which is the remarks,we make someconclusions and talk about the relative issues.
引文
①参见王宁《关于汉语词源研究的几个问题》,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63-67页。
    ②参见李敬忠《粤语是汉语族中的独立语言》,他认为粤语、吴语、闽语是“汉语中的独立语言”,客语、赣语、晋语、湘语是“汉语方言”。载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0年第27期。
    ①参见罗杰瑞《从音韵看方言》,载《方言》2006年第1期。
    ②参见游汝杰《汉语方言同源词的判别原则》,载《方言》2004年第1期。
    ③同上
    ①参见梅耶《历史语言学的比较方法》,语文出版社,1992年,21-22页。
    ②同上,31页。
    ③参见刑公畹《汉苗语语义比较法试探研究》,载《民族语文》1995年第6期。
    ①参见伍铁平《比较词源初探》,载《福建外语》,1984年第1期。
    ②参见《徐通锵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14页。
    ①参见刘俐李、王洪钟、柏莹等《现代汉语方言核心词特征词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
    ②见李荣《语音规律的例外》,载《音韵存稿》,商务印书馆,1982年,116页。
    ①参见丁邦新、孙宏开主编《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三),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205页。
    ②参见梅耶《历史语言学的比较方法》,1957年,25页。
    ③同上,26页。
    ④参见李荣《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载《音韵存稿》,商务印书馆,1982年,107页。
    ①参见鲁国尧《通泰方言研究史脞述》,载《方言》2001年第4期。
    ②参见刑公畹《汉台语比较研究中的深层对应》,载《民族语文》1993年第5期。
    ①参见石汝杰、鲁国尧《<汉语方言大词典>的通用口语词》,载《方言》2000年第3期。
    ②参见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前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①参见潘悟云《温处方言和闽语》,载《吴语与闽语的比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②参见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83-84页。
    ③参见全广镇《汉藏语同源词综探》,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6页。
    ①参见李如龙《汉语方言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37页。
    ②参见何大安《规律和方向:变迁中的音韵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09页。
    ①参见何大安《规律和方向:变迁中的音韵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页。
    ②参见何大安《规律和方向:变迁中的音韵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页。
    ③参见梅祖麟《方言本字研究的两种方法》,载《吴语和闽语的比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1-12页。
    ①参见李如龙《考求方言词本字的音韵论证》,载《语言研究》,1988年第1期。
    ②参见李如龙《闽方言的特征词》,载《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299页。
    ③参见游汝杰《汉语方言同源词的判别原则》,载《方言》2004年第1期。
    ④参见郑张尚芳《闽语与浙南吴语的深层联系》,载丁邦新、张双庆编《闽语研究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23页。
    ⑤其本字,实际上是“毒”,参见冯爱珍《福州话“毒”的本字》,载《中国语文》,2003年第4期。
    ①参见苏新春《论方言特征词的频率选取法》,载《学术研究》2000年第8期。
    ①参见李如龙《汉语方言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5页。
    ②参见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1年,255页。
    ①参见裘锡圭《汉语俗字研究序》,载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岳麓书社,1995年,2页。
    ①参见陆锡兴《方字论》,载《汉字的应用与传播》,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265-267页。
    ②参见李如龙《汉语方言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96页。
    ①参见王力《同源字论》,载《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
    ②参见陆宗达,王宁:《浅论传统字源学》,《中国语文》,1984年第5期
    ③参见王宁《训诂学原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149页。
    ④参见詹鄞鑫《汉字说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259页。
    ①参见任继昉《汉语语源学》,重庆出版社,1992年,13,259页。
    ②参见殷寄明《语源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31页。
    ③参见王凤阳《汉语词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汉语词源研究》,2001年第1期。
    ①参见傅国通等《浙江方言词》,1992年,23-24页。
    ①参见《壮侗语族语言词汇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5年,7-8页。
    ①参见丁邦新《方言词汇的时代性》,载《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137-138页。
    ①参见傅国通、方松熹、傅佐之等人主编的《浙江方言词》,浙江省语言学会,1992年,149-150页。
    ①参见李如龙《客家方言本字考》,载《方言与音韵论集》,1996年,香港中文大学,346页。
    ②参见罗翙云《客方言·释亲属》,台湾古亭书屋,1972年版。
    ①见《壮侗语族语言词汇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5年,7-8页。
    ②参见邢公畹《汉语和侗泰语里的-m,-η交替现象》,民族语文,1986年第4期。
    ①参见丁邦新《吴语中的闽语成分》,载《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252页。
    ②参见傅国通等《浙江方言词》,浙江省语言学会,1992年,第23-24页。
    ①转引自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三346页
    ②参见张惠英《闽南方言常用指示词考释》,载《汉语方言代词研究》,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155页。
    ①参见张惠英《广州方言词考释》,载《汉语方言代词研究》,语文出版社,2001。
    ②参见陈慧英、白宛如《广州音和北京音的比较》,中华书局,1958年,13页。
    ①参见高华年《广州方言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1984年,125页。
    ②参见林立芳《梅县方言语法论稿》,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7年,77页。
    ③参见伍云姬《长沙方言动态助词的系统》,载《湖南方言的动态助词》,湖南师大出版社,1996年,221页。
    ①参见游汝杰《温州方言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及其在台语里的对应表现》,载《吴语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273-281页。
    ②参见项梦冰《连城方言的介词“着”》,载李如龙、张双庆主编《介词》,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③参见潘悟云《温州方言的介词》,载李如龙、张双庆主编《介词》,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①参见彭小川《广州话的动态助词“住”》,载胡明扬主编《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224页
    ②参见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
    ①参见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424-425页。
    ②参见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9页。
    ①参见丁邦新、孙宏开主编《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三)——汉藏语研究的方法论探索,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44页。
    ②参见平山久雄《从语言年代学看闽语的地位》,载《闽语研究及其周边方言的关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6页。
    ①参见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语文出版社,2001年,101页。
    ②参见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31页。
    ③参见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48页。
    ④参见张光宇《吴闽关系试论》,载《中国语文》,1993年第3期。
    ①参见顾黔《通泰方言音韵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07-508页。
    ②参见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语文出版社,2001年,126页。
    ③参见唐作藩《试说湘语的历史发展和赣语的关系》,首届湘语国际学术会议论文,2006年。
    ④参见《汉语大词典》,1604页。
    ⑤参见谭其骧《湖南人由来考》,载《长水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349页。
    ①参见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载李如龙主编《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3页。
    ②参见罗听如《湘方言词汇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38页。
    ③参见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422页。
    ④参见郑锦全《汉语方言亲疏关系的计量研究》,载《中国语文》,1988年第2期,87-102页。
    ⑤参见王士元《语言变异和语言的关系》,载《汉语研究在汉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16页。
    ⑥参见温昌衍《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1,60页。
    ①参见罗肇锦《梅县话是粤化客语说略》,载《客家方言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②载《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154-160页。
    ③参见王福堂《关于客家话和赣语的分合问题》,载《方言》,1998年,第1期。
    ①参见詹伯慧等《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62页。
    ②参见颜森《江西方言的分区(稿)》,载《方言》,1986年第1期。
    ①参见郑张尚芳《闽语与浙南吴语的深层联系》,载丁邦新、张双庆《闽语研究及其周边方言的关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23页。
    ②参见李如龙《论闽语与吴语、客赣语的关系》,载《闽语研究及其周边方言的关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32页
    ①参见郑张尚芳《闽语与浙南吴语的深层联系》,载丁邦新、张双庆《闽语研究及其周边方言的关系》,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25页。
    ②参见郑张尚芳《由音韵地位比较来考定一些吴闽方言词的本字》,1991年汉语方言学会年会论文。
    ①参见张振兴《从“牯”字说起并解读李荣先生的学术思路》,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国际汉语方言研讨会会议论文,2005年9月。
    ②参见许宝华《加强汉语方言的词汇研究》,载《方言》,1999年,第1期。
    ③同上。
    ①参见李如龙《汉语方言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5页。
    ①参见钱乃荣《北部吴语的特征词》,载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2002年,厦门大学出版社,122页。
    ②参见李如龙《闽方言的特征词》,载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2002年,厦门大学出版社,299页。
    ③参见张双庆《粤语的特征词》,载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2002年,厦门大学出版社,400页。
    ④参见刘俐李等人《现代汉语方言核心词特征词集》,2007年,凤凰出版社,200页、256页。
    (1)白宛如.广州话本字考[J].方言,1980(3):209-223.
    (2)陈忠敏.作为古越语底层形式的喉塞音在今汉语南方方言里的表现和分布[J].民族语文,1995(3):1-11.
    (3)陈立中.论汉代南楚方言与吴越方言的关联性[J].中南大学学报,2004(2):264-268.
    (4)陈亚川.“潽”字的方言本字考[J].方言,1997(1):36-37.
    (5)陈泽平.同与不同——略论方言词汇比较[J].中国语文研究,2002(1):69-73.
    (6)陈泽平.方言词汇的同源分化[J].中国语文,2000(2):146-150.
    (7)丁邦新.吴语中的闽语成分[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8(59.1):13-22.
    (8)丁邦新.汉藏系语言研究法的检讨[J].中国语文,2000(6):483-489.
    (9)丁邦新.方言词汇的时代性[J].北京大学学报,2005(5):137-138.
    (10)丁邦新.从历史层次论吴闽关系[J].方言,2006(1):1-5.
    (11)邓晓华,王士元.古闽、客方言的来源以及历史层次问题[J].古汉语研究,2003(2):8-12.
    (12)邓晓华.南方汉语中的古南岛语成分[J].民族语文,1994(3):36-40.
    (13)邓晓华.客家方言的词汇特点[J].语言研究,1996(2):88-94.
    (14)邓晓华.客家话与赣语及闽语的比较.语文研究,1998(3):47-51.
    (15)邓晓华.客家话跟苗瑶壮侗语的关系问题.民族语文,1999(3):42-49.
    (16)邓晓华.古南方汉语的特征[J].古汉语研究,2000(3):2-7.
    (17)邓晓华.闽客方言一些核心词的“本字”的来源——兼论汉语方言的考“本字”问题[J].语言研究,2006(1):85-89.
    (18)郭必之.汉语方言关系词的类型及相关问题[A].见:李雄溪,郭鹏飞,陈远止.耕耨集——汉语与经典论集[C].香港:商务印书馆,2007:357-403.
    (19)龚群虎.南方汉语古越语底层问题新探[J].民族语文,2001(3):42-47.
    (20)范俊军,钱奠香.论东南方言发展史中南迁与族群的关系[J].学术研究,2005(9):123-127.
    (21)黄典诚.闽语人字的本字[J].方言,1980(4):312-313.
    (22)黄典诚.闽语的特征[J].方言,1984(3):161-164.
    (23)黄典诚.闽语作房屋解的“厝”字[J].中国语言学报,1988(3): 150-156.
    (24)李荣.吴语本字举例[J].方言,1980(2):137-140.
    (25)李荣.禁忌字举例[J],方言,1994(3):161-169.
    (26)李新魁,林伦伦.潮汕方言词本字研究——兼谈本字考的方法[J].汕头大学学报,1990(3):9-18.
    (27)李如龙.考求方言词本字的音韵论证——兼评闽方言本字58例[A].见:李如龙.方言与音韵论集[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6:97-109.
    (28)李如龙.论汉语方言特征词[J].中国语言学报,2001(10):118-134.
    (29)李如龙.关于东南方言的“底层”研究[J].民族语文,2005(5):1-15.
    (30)李敬忠.《方言》中的少数民族语词试析[J].民族语文,1987(3):64-68.
    (31)李敏辞.长沙方言本字考[J].古汉语研究,1994增刊:88-91.
    (32)李冬香.从湖南、江西、粤北等方言中的“咖”看湘语赣语的关系[J].语文研究,2003(4):49-53.
    (33)林立芳,邝永辉,庄初升.闽、粤、客方言共同的方言词考略[J].韶关大学学报,1995(3):22-27.
    (34)林伦伦.广东闽方言中若干台语关系词[J].民族语文,1990(3):78-79.
    (35)林伦伦.粤方言常用词考释[J].语文研究,1994(1):32-37.
    (36)林伦伦.广东闽粤客方言古语词比较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2000(1):47-54.
    (37)林寒生.闽方言本字考订刍议[J].漳州师院学报,1994(3):63-68.
    (38)林寒生.汉语方言字的性质、来源、类型和规范[J].语言文字应用,2003(1):56-62.
    (39)林亦.南北方言中的“豚”[J].山西大学学报,2001(5):74-75.
    (40)练春招.客家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1998:
    (41)练春招.从词汇看客家方言与赣方言的关系[J].暨南学报,2000(3):48-53.
    (42)练春招.客家方言与南方少数民族语言共同词语考略[J].嘉应大学学报,2001(2):107-113.
    (43)刘镇发.客粤语与邻近民族语言的共同词[J].语文研究,1998(4):44-50.
    (44)刘镇发.许惠玲.潮州话广州话客家话的方言共同词[A].见:刘镇发.香港客粤方言比较研究[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174-187.
    (45)刘泽民.客赣方言中的侗台语词[J].民族语文,2004(5):40-42.
    (46)刘晓南.中古以来的南北方言试说[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4):109-115.
    (47)陆致极.汉语方言间亲疏关系的计量描写[J].中国社会科学,1987(1):155-166.
    (48)罗常培.从客家迁徙的踪迹论客赣方言的关系[J].语言与文化[M](附录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0:159-171.
    (49)罗杰瑞.闽语中的“治”字[J].方言,1979(2):79-81.
    (50)罗杰瑞.闽语里的古方言字[J].方言,1983(3):202-210.
    (51)罗杰瑞.江山方言中类似闽语的成分[J].方言,1990(4):245-248.
    (52)罗杰瑞.闽方言中的来母字和早期汉语[J].民族语文,2005(4):1-5.
    (53)罗杰瑞.从音韵看汉语方言[J].方言,2006(1):6-15.
    (54)梅祖麟.吴语情貌词“仔”的语源[J].陆俭明译,国外语言学,1980(3):22-28.
    (55)梅祖麟.汉语方言里虚词“著”字三种用法的来源[J].中国语言学报,1988(3):193-216.
    (56)梅祖麟.方言本字研究的方法[A].吴语和闽语的比较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1-12.
    (57)聂鸿音.“深层对应”献疑[J].民族语文,2002(1):1-7.
    (58)欧阳觉亚.两广粤方言与壮语的种种关系[J].民族语文,1995(6):49-52.
    (59)欧阳觉亚.运用底层理论研究少数民族与汉语的关系[J].民族语文,1991(6):23-29.
    (60)潘悟云.汉语否定词考源——兼论虚词考本字的基本方法[J].中国语文,2002(4):302-309.
    (61)潘悟云.汉语南方方言的特征及其人文背景[J].语言研究,2004(4):89-95.
    (62)潘悟云.温、处方言和闽语[A].吴语和闽语的比较研究[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100-121.
    (63)潘悟云,陈忠敏.释侬[J].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 stics,1995(23-2).
    (64)潘悟云.客家话的性质[A].见: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研究集刊》编委会.语言研究集刊[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18-29.
    (65)彭逢澍.湖南方言“咖、嘎”等本字即“过”考[J].语言研究.1999(2):88-95.
    (66)秋谷裕幸.吴语处衢方言中的闽语词—兼论处衢方言在闽语词汇史研究中的作用[J].语言研究,2000(3):99-106.
    (67)邵慧君.“侬”字称代演化轨迹探论[J].中国语文,2004(1):46-52.
    (68)施文涛.宁波方言本字考[J].方言,1979(3):161-170.
    (69)石汝杰,鲁国尧.关于《汉语方言大词典》的通用口语词[J].方言,2000(3):198-210.
    (70)苏新春.论方言特征词的频率选取法[J].学术研究,2000(4):105-110.
    (71)苏新春.词频选取法在方言特征词研究中的运用[J].厦门大学学报,2000(3):55-62.
    (72)覃远雄.方言本字举例[J].方言,2002(1):60-70.
    (73)樋口靖.台湾闽南话与客家话的共同语汇[A].第四届国际闽方言研讨会论文集[C].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141-161.
    (74)王福堂.方言本字考证说略[J].方言,2003(4):289-298.
    (75)王宁.关于汉语词源研究的几个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1):63-67.
    (76)王士元,沈钟伟.方言关系的计量表述[J].中国语文,1992(2):81-92.
    (77)汪平.苏州方言的特殊词汇[J].方言,1987(1):66-78.
    (78)汪化云.“治鱼”的“治”来源于古南岛语吗[J].语言研究,2007(1):80-83.
    (79)韦达.壮语与白话客家话闽语的共同特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5):69-72.
    (80)温昌衍.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1:
    (81)温美姬.梅县方言古语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82)翁寿元.无锡方言本字考[J].方言,1984(3):199-212.
    (83)吴安其.温州方言的壮侗语底层初探[J].民族语文,1986(4):37-42.
    (84)邢公畹.汉语和侗泰语里的-m,-η交替现象[J].民族语文,1986(4):1-14.
    (85)邢公畹.汉台语比较研究中的深层对应[J].民族语文,1993(5):4-9.
    (86)邢公畹.汉苗语语义学比较法试探研究[J].民族语文,1995(6):11-18.
    (87)熊正辉.南昌方言里的难字[J].方言,1980(1):64-74.
    (88)谢志民.“女书”词汇中的百越语底层[J].民族语文,1991(2):62-70.
    (89)谢留文.汉语南方方言几个常用词的来历[J].方言,2000(4):313-316.
    (90)许宝华.加强汉语方言的词汇研究[J].方言,1999(1):21-23.
    (91)徐芳敏.汉语方言本字考证与“寻音”[A].山高水长:丁邦新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下册)[C].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2006:657-687.
    (92)严修鸿.客家方言与周边方言的关系词[J].汕头大学学报,2001(4):99-106.
    (93)颜森.谈谈跟考本字有关的几个问题[J].中国语文,1990(4):276-279.
    (94)游汝杰.论台语量词在汉语南方方言中的底层遗存[J].民族语文,1982(2):33-45.
    (95)游汝杰.温州方言的一些特殊语法现象及其在台语里的对应表现[J].复旦大学中国语文所吴语研究室,吴语论丛[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是,1983:273-281.
    (96)游汝杰.吴语内部各片的音韵对应[A].上海市语文学会.吴语研究——《第二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8.
    (97)游汝杰.汉语方言同源词的判别原则[J].方言,2004(1):7-15.
    (98)游汝杰.方言字的比较研究和写法统一问题(未刊稿),2006.
    (99)詹伯慧.当前汉语方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语文研究,2004(2):36-39.
    (100)张光宇.汉语方言发展的不平衡性[J].中国语文,1991(6):431-438.
    (101)张光宇.吴闽关系试论[J].中国语文,1993(3):161-170.
    (102)张光宇.东南方言关系综论[J].方言,1999(1):33-43.
    (103)张光宇.共同保留、共同创新与共同脱轨[J].语言研究,2006(2):14-21.
    (104)张光宇.吴语在历史上的扩散运动[J].中国语文,1994(6):409-418.
    (105)张振兴.闽语特征词举例[J].汉语学报,2004(1):8-15.
    (106)张振兴.闽语及其周边方言[J].方言,2000(1):6-19.
    (107)张永言.语源探索三例[J].中国语言学报,1988(3):135-149.
    (108)郑张尚芳.古吴越地名中的侗台语成份[J].民族语文,1990(6):16-18.
    (109)郑张尚芳.温州方言歌韵读音的分化和历史层次[J].语言研究,1983(2):108-120.
    (110)郑张尚芳.浙南吴语和闽语的深层联系[A].丁邦新、张双庆.闽语研究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C].香港中文大学,2002:17-26.
    (111)郑锦全.汉语方言亲疏关系的计量研究[J].中国语文,1988(2):87-102.
    (112)庄初升.闽南话和客家话共同的方言词补证[A].李如龙、周日健.客 家方言研究:第二届客方言研讨会论文集[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350-360.
    (113)庄初升.联系客方言考证闽南方言本字举隅[J].语文研究,1999(1):55-59.
    (1)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
    (2)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3)白宛如.广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4)鲍厚星等.长沙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5)班弨.论汉语中的台语底层[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骅等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8)陈章太、李如龙.闽语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
    (9)陈昌仪.赣方言概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10)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11)陈立中.湘语与吴语音韵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2)《东方语言学》编委会.《东方语言学》创刊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3)岑麒祥.历史比较语言学讲话[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14)戴庆厦.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Z].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15)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6)丁邦新.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7)丁邦新.历史层次与方言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8)丁邦新、张双庆.闽语研究及其周边方言的关系[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
    (19)丁邦新、孙宏开.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一)——汉藏语研究的历史回顾[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20)丁邦新、孙宏开.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二)——汉藏、苗瑶同源词专题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
    (21)丁邦新、孙宏开.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三)——汉藏语研究的方法论探索 [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22)傅国通等.浙江方言词[M].杭州:浙江省语言学会,1992.
    (23)傅国通等.浙江吴语分区[M].杭州:浙江省语言学会,1985.
    (24)复旦大学中国语文所吴语研究室编.吴语论丛[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5)(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6)(瑞典)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7)顾黔.通泰方言音韵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8)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9)何大安.规律与方向——变迁中的音韵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0)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31)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2)胡明扬.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3)黄雪贞.梅县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4)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5)李荣.音韵存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6)李荣.语文论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7)李如龙、张双庆.客赣方言调查报告[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38)李如龙.方言与音韵论集[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96.
    (39)李如龙.福建方言[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40)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41)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2)李如龙.汉语方言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3)李新魁.著名中年语言学家白选集——李新魁白选集[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44)李新魁.广东的方言[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45)梁敏、张均如.侗台语族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46)林宝卿.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47)刘纶鑫.客赣方言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8)刘纶鑫.江西客家方言概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9)刘俐李、王洪钟、柏莹.现代汉语方言核心词特征词集[M].南京:凤凰出 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
    (50)罗杰瑞.汉语概说(张惠英译)[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51)罗常培.临川音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52)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53)罗昕如.湘方言词汇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4)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55)梅祖麟.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6)梅耶.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岑麒祥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57)闵家骥等.简明吴方言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58)潘悟云.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潘悟云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9)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60)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61)钱乃荣.北部吴语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63)全广镇.汉藏语同源词综探[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6.
    (64)石汝杰.明清吴语和现代方言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65)施向东.汉语和藏语同源体系的比较研究[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66)谭其骧.长水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67)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修订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
    (68)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9)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0)汪平.苏州方言语音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71)吴安其.历史语言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2)吴安其.汉藏语同源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73)谢留文.客家方言语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4)熊正辉.南昌方言词典[M].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75)邢公畹.邢公畹语言学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6)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7)徐通锵.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徐通锵自选集[M].郑州:河南教育 出版社,1993.
    (78)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9)许宝华、陶寰.上海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80)颜逸明.吴语概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81)杨光荣.藏语汉语同源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82)叶祥苓.苏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83)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84)游汝杰、杨乾明.温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85)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86)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87)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88)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89)詹伯慧等.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90)张振兴.漳平方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91)张振兴.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张振兴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92)张光宇.闽客方言史稿[M].台北:南天书局,1996.
    (93)张惠英.汉语方言代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94)张惠英.语言现象的观察与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95)周长楫.厦门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96)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7)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第五研究室.壮侗语族语言词汇集[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5.
    (98)中央民族学院苗瑶语研究室.苗瑶语方言词汇集[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99)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