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贵义贱利思想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贵义贱利、重本抑末和黜奢崇俭是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思想的三大教条。自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起,直到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受到近现代西方思潮的冲击以前,以上述三大教条为特征的经济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贵义贱利论是整个传统经济思想体系首要的中心命题,后两点只是它的派生物,是其在国家政策和生活伦理上的具体反映。
     义利之辩是中国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上一个经久不息的论题,它既属于经济和伦理道德的范畴,又内涵于文化的范畴,在这个层面上理解,贵义贱利论就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与道德准绳之间的主从关系论,它本身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事实上,贵义贱利论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贵义贱利论依托于儒家文化的官方背景,成为统治阶级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标准,重农抑商更是成了几乎所有封建王朝的根本国策。贵义贱利论在不断强化自己正统经济思想地位的同时,反过来也深刻地影响了和阻碍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以及体制的变迁,它是记录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蹒跚步履的殇曲哀歌。
     但是贵义贱利论这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惰性”,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和任何一种理论思想一样,贵义贱利论也有自己的历史渊源、产生背景和发展脉络。对社会发展和思想领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的正反两方面转化也是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过程的。历史上也不乏司马迁、李觏、苏洵和叶适等人对贵义贱利论批判的真知灼见,然而在封建正统的阴影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都湮没无声了。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震掉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招牌,也给中国思想界带来了西方文明的冲击,但是贵义贱利论却没有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时至今日,那老旧的旋律还时常在我们耳畔响起,只不过是增添了一些更加刺耳的音符——物极必反所带来的道德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
     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在一个呼唤民族复兴的时代,也呼唤一种健康的义利观。它不应该是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的残缺糟粕,更不应该是抛弃优良传统的虚无主义,而应该是将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加以吸收、改造为利于社会
    
    内容摘要
    秩序稳定的,利于人们个体和群体之间关系和谐、健全人格培养的思想体系。
     本文希望通过对贵义贱利论的研究,论述,来阐释这样一个观点,在向市
    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在创建中国本土经济学的道路上,不但不应忽视传
    统和历史上重要思想的作用,反而应该更加重视,因为社会的进步是以经济发
    展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本质是文化的发展,而文化发展的本质是一个民族在
    思想上的成熟。
Advocating justice but depreciating benefits, regarding agriculture but restraining commerce and excluding luxury but upholding frugality are three doctrines of traditional economic thoughts in ancient China. The predominate economic thoughts with three prominent doctrines mentioned above influenced Chinese history for such a long time-from BC 81 to great shock of Chinese intellectual group suffered from the western thoughts after the Opium War. The theory of advocating justice but depreciating benefit acted as a primary statement in the whole ideological system, while the latter two were its derivatives, and its concrete reflection in national policies and moral standards.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justice and benefits is an everlasting topic in China's economic,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history,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economics and ethics and the field of culture as well. In this sense, the theory of the justice and benefits is not on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economic benefits and the subordinate moral rules, bu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bir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is closely related the body of Chinese culture-Confucianism. In China's long history of feudal society, the theory became an important standard for ruling class's economic policy in the light of its official background and regarding agriculture but restraining commerce was even the basic state policy for all feudal dynasties. While maintaining its mainstream status, this theory also exerted its reverse influence up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system transfer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But "inertia" of the theory of advocating justice but depreciating benefit, which is hindrance to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does not exist at the beginning. As any other kind of theory thought, the theory of advocating justice but depreciating benefit has it's own origin, background and developing track too. There are certain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periods to transform negatively or positively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tellectual area. Correct judgments to the theory of advocating
    
    
    justice but depreciating benefit are not scarce in history, like Sima Qian, Li Gou, Su Xun and Ye Shi, etc. But under shade of the feudal orthodox, they has not been receiver enough attention, disappearing silently at last. Even the gun's roar of the Opium War shed off the signboards of China's feudal society, bringing the shock of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to Chinese intellectual group, the theory of advocating justice but depreciating benefit has not withdrawn from the historical stage completely. Even to nowadays, that old melody still echoes frequently on the side of our ears, with some more ear-piercing notes only - Moral-absentness, materialism and the prevailing of hedonism.
    It is an age full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s well, awaking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the reestablishment of a new and sound view on the justice and benefits, which should not be labeled b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ven worse, nihilism dumping favorable tradition. The process should involve the adoption of the traditional incentive factor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iritual system that benefits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facilitate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and individuals and collectiv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view of advocating justice but depreciating benefit,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such a statement: in the transitional process to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d in the road to establish Chinese-based economics, some traditionally and historically critical views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but on the contrary, should be given proper priority to, because social progress is based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le economic development lies essentially in cultural development, which is essentially the national maturation of spirits.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1976年3月辽宁第1次印刷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1976年9月北京第2次印刷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1992年3月北京第3次印刷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2001年4月北京第2次印刷
    5.赵靖、石世奇.《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1996年4月第2次印刷
    6.赵靖、石世奇.《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1995年2月第1次印刷
    7.赵靖、石世奇.《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1997年5月第1次印刷
    8.赵靖、石世奇.《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1998年4月第1次印刷
    9.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上、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1998年4月第1次印刷
    10.赵靖.《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名著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1985年6月第1次印刷
    11.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中、下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1998年12月第1次印刷
    12.叶世昌.《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1990年7月第1次印刷
    13.巫宝三.《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先秦部分)》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14.巫宝三.《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两汉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8年7月第1版,1988年7月第1次印刷
    15.巫宝三.《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1992年5月第1次印刷
    16.《四书白话注解》.长春古籍书店影印,1983年4月印刷
    17.虞祖尧等.《中国古代经济著述选读》.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第1版,1985年4月第1次印刷
    18.阙勋吾等.《简明历史辞典》.河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1984年10月第3次印刷
    19.蔡尚思.《中国思想研究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2001年4月第1次印刷
    20.姚家华,孙引.《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1月
    21.唐任伍.《中外经济思想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22.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23.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2000年10月第1次印刷
    24.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
    25.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人民出版社,1965年8月
    26.胡寄窗.《西方经济学说史》.立信会计出版社,1991年9月
    27.埃里克·罗尔.《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10月
    28.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7月
    29.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
    30.王玉仓.《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
    31.王鸿生.《中国历史中的技术与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
    32.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10月
    3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11月第1版,2002
    
    年4月北京第4次印刷
    34.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2003年3月第2次印刷
    35.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1995年4月第2次印刷
    36.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2002年8月第3次印刷
    37.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11月第1版,1995年4月第2次印刷
    38.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2000年1月第1次印刷
    39.刘诗白.《政治经济学教程(资本主义部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1997年4月第2次印刷
    40.刘诗白等.《构建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41.汪丁丁.《记住未来:经济学家的知识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001年7月第1版,2002年11月第3次印刷
    42.马涛.《儒家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2000年3月第1次印刷
    43.陶一桃.《经济文化论》.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001年1月第1次印刷
    44.陶一桃.《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评述》.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2000年5月第1次印刷
    45.孔孟理财思想研究会.《孔子理财思想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1998年2月第1次印刷
    46.秦海.《制度的历史分析》,《比较》第四辑,吴敬琏主编.中信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2002年12月第1次印刷
    47.罗伯特·W·福格尔,《经济学要与时俱进》,《比较》第五辑,吴敬琏主编冲信出版社,3003年3月第1版,2003年4月第2次印刷
    48.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5月第1版,
    
    2000年5月第1次印刷
    49.叶世昌.《儒家义利观和现代企业管理》,《管子学刊》,2001年第1期
    50.向景.《以礼制礼:外部性的克服——对我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现代思考》,《怀化师专学报》,2001年8月
    51.潘继恩.《现代视野中的传统人生价值取向》,《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52.路红梅.《青年知识分子义利观价值观的多元化走向和对策》,《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53.黄丽珍.《“三个代表”与新时期的义利观》,《福州党校学报》,2002年第2期
    54.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55.李笠农.《为什么会存在无效率的制度——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述评》http://web.cenet.org.cn/web/wuxin/index.php3?file=detail.php3&nowdir=&id=6785&detail=1
    56.黄亮宜.《论“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光明日报》,1992年12月18日
    57.Frank M.Song,《对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一些看法》.http:/www.cenet.org.cn/cn/ReadNews.asp?NewsID=83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