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的战略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国际关系中的承认问题。在国际关系研究,承认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国际关系研究密切相关的国际法领域里有关于承认问题的解释,但侧重点主要在国家承认上,涉及到国家的承认程序及其相关的解释。本文将适当拓展承认概念的应用范围,把承认当作国家对外政策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国家承认、国际组织中代表权/资格的承认和国家发展道路的政治承认。本文认为政治哲学中承认理论可以作为国际关系中承认研究的基础,但需要做出合适的限制与调整。为此本文通过对合法性(政治观众成本)和国际关系理论中对无政府状态的文化层次上的解释初步实现承认理论与国际关系研究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承认的战略,为了获得其他国际行为体在国家、国际组织中代表权/资格和国家发展道路的政治承认,被动的待承认国主要采取制造既定事实、分化、赎买/赎罪和动议权捕捉等战略;主动的承认国则采取不承认主义、附条件承认和构建他者形象等战略。
     本文主要的研究案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60余年来的外交实践,主要选择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承认实践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的斗争实践。国际关系中的承认分为三个进阶过程,从国家承认、国际组织中代表权/资格承认到国家发展道路的承认,国际社会的社会性与政治合法性分别构成了承认需求的背景和核心政治动力。中国对外政策中的承认需求在中国进一步地融入到国际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增强,同时中国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或区域的对外政策所展现的国家形象也受到承认的挑战。
     本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利用政治哲学相对较为成熟的承认理论来分析国际关系中承认现象,以突破囿于国际法领域的承认制度研究,揭示国际关系中的承认实践背后的政治因素;二是考察中国在承认实践中的经验并进行总结,为此本文选择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次上分析。在微观上具体考察新中国的国家承认、恢复联合国代表权以及对各种“中国威胁论”的应对;在宏观上借助于大历史的视角,侧重分析中国在思想史意义上的世界观的变迁中所嵌含的承认逻辑。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study of the recognition issu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udy, the recognition issue does not receive attention it deserve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recognition issue exist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law,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tudy. Nevertheless, the international law focuses mainly on the procedures of state recognition and their explanation. This dissertation expands appropriately the application range and regards the demands for recognition a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a state's foreign policy. The patterns of recogn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re state recognition,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memberships of a st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political recognition of the specific nation’s development path.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recognition theory of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can be regarded as a research basis of the studies on recogn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ut we need the appropriate limitations and adjustments of the recognition theory. To this end,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legitimacy (political audience cost)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an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mplements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recognition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search.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rategies of recognition.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tate’s recognition, the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memberships of a st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political recognition of the specific nation’s development path form other international actors, the passive states to be recognized mainly adopt the strategies such as establishing fait accompli, differentiation, redemption / atonement and capturing the power of initiative; the active states to recognize others mainly adopt the strategies such as non-recognition, recognition with the attached conditions and building the image of“other”.
     Cases in this paper are derived from more than 60 years of diplomatic practice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main cases we choose are the practice of state recogni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the struggling history of restoration of China's lawful seat in the United Nations. The recogni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s divided into three advanced process, from state recognition,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memberships of a st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o the political recognition of the specific nation’s development path. The socia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are the core political motivity of the demand for recognition. On the one hand, China's further integration in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trengthens the demand for recognition. On the other hand, state image in China’s foreign policies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or regions has also been challenged.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First, using the relatively mature recognition theory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to analyze the recognition phenomen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reak through confined system of recognition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reveal political considering behind the recognition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econd, summing up experience by examining China’s recognition practice at micro-and macro-analysis two levels. At the micro level, the dissertation examines the China’s state recognition, the restoration of China's lawful seat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ll kinds of "China threat theory”; at the macro level, by means of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history, it focus on the change of China’s world view at the ideological sense.
引文
②参见Valerie M. Hudson,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Theory,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7。
    ①Alex Mintz,“How Do Leaders Make Decisions? A Poliheuristic Perspective,”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8, No.1, 2004; Alex Mintz,“Applied Decision Analysis: Utilizing Poliheuristic Theory to Explain and Predict Foreign Policy and National Security Decis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s, Vol. 6, No. 4, 2005.
    ②[美]海伦·米尔纳:《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无政府假设》,载[美]大卫·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171页。
    ①[美]海伦·米尔纳:《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无政府假设》,载[美]大卫·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149页。
    ②James N. Rosenau,“Comparative Foreign Policy: Fad, Fantasy, or Field?”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12, No. 3, 1968.
    ①Valerie M. Hudson,“Foreign Policy Analysis: Actor-Specific Theory and the Groun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Vol.1, No. 1, 2005, p.1.
    ②Valerie M. Hudson, Christopher S. Vore,“Foreign Policy Analysis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39, No. 2, 1995, p. 215. Valerie M. Hudson,“Foreign Policy Analysis: Actor-Specific Theory and the Groun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Vol.1, No. 1, 2005, p.9.
    ③Juliet Kaarbo,“Foreign Policy Analysis in the Twenty-First Contrary: Back to Comparison and Forward to Identity and Ideas”,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5, No.2, 2003, p.157.
    ④Alexander George,“The Operational Code: A Neglected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Political Leaders and Decision Mak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13. No.2, 1969, pp. 192-197.
    ⑤Alexander George,“Knowledge for Statecraf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2, No.1, 1997, p. 44-52.
    ⑥Harold Sprout and Margaret Sprout,“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1, No.4, 1957, pp.309~328.
    ⑦主要代表作为1976年罗伯特·杰维斯的《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和霍尔斯蒂的《信仰体系与国家意象——一个案例研究》。参见Robert Je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Ole R.Holsti,“The Belief System and National Images: A Case Study”,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6, No.3, 1962, pp.244-252。
    ①Alex Mintz,“How Do Leaders Make Decisions? A Poliheuristic Perspective,”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8, No.1, 2004.
    ②[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有限理性说》,杨砾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①Bin Yu,“Review: The Stud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 Problems and Prospect”, World Politics, Vol.46, No.2, 1994, pp.235-261.
    ②参见A. Doak Barnett, 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in China, Westview Press, 1985。
    ③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性著作有:Gilbert Rozman, The Chinese Debate about Soviet Socialism, 1978-1985,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Allen Whiting, China Eyes Jap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David Shambaugh, Beautiful Imperialist: China Perceives America, 1972-1990,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1。
    ①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②Alastair Iain Johnston, Cultural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p.249.
    ③[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8页。
    ①参见相兰欣:《传统与对外关系》,三联书店2007年版;或许相兰欣所阐发的观点得自于他对“义和团战争的起源”问题的研究。
    ②Alastair Iain Johnston,““International Structures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Samuel S. Kim ,ed.,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Westview Press, 1998, pp.55-90.
    ③王逸舟:《中国外交影响因子探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9期。
    ①参见赵汀阳:《天下体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时殷宏:《21世纪前期中国国际心态、外交哲学和根本战略思考》,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5期;张睿壮:《从“对日新思维”看中国的国民性和外交哲学》,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2期;《中国外交哲学的理想主义倾向》,载《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7年2月号,总第99期;俞新天:《中国对外战略的文化思考》,载《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12期。
    ②相蓝欣:《传统与对外关系》,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页、第11页。
    ③相蓝欣:前引书,第2页。
    ①[英]杰夫·贝里奇、艾伦·詹姆斯:《外交辞典》,高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6页。
    ②[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246页。
    ③[美]露易丝·戴蒙德、约翰·麦克唐纳:《多轨外交》,李永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④王逸舟:《中国外交新高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38页。
    ⑤[英]克里斯托弗·希尔:《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唐小松、陈寒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①[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王玉珍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②[英]杰夫·贝里奇、艾伦·詹姆斯:《外交辞典》,高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114页。
    ③这种划分借鉴了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 Honneth)的承认理论。参见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④绝大部分中国外交的历史研究都主要围绕这些重大的对外政策来展开分析的。如谢益显:《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79-1994》,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等。
    ①甘阳:《通三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2页。
    ①参见D.W. Bowett,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4th ed.) , Steven & Sons, 1982; The United Nations, How it Works and What it Does , St. Martin’s Press, 1985;等等。
    ①[美]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本书翻译组译,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172页。
    ①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体制的若干思考》,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
    ②Alastair Iran Johnson, Social States: China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1980-200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p.197.
    ③Yong Deng,“Better Than Power:‘International Status’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Alastair Iran Johnson, Robert S. Ross, eds., New Direction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51-67.
    ④Yong Deng, China’s Struggle for Status: The Realign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3-8.
    ①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3-474页。
    ①李少军:《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事实与观察》,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1期。
    ①参见[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上卷·平时法(第一分册)》第一编国际法中的国际法主体部分,王铁崖、陈体强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01-120页。
    ②这个术语是由阿克塞尔·霍耐特所提出的。参见[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③[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①[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②参见[德]黑格尔:《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福生:《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四副面孔》,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③[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24页。
    ④丁三东:《“承认”:黑格尔实践哲学的复兴》,载《世界哲学》2007年第2期,第84页。
    ⑤[德]黑格尔:前引书,第128-129页。
    ①[加]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上),董之林、陈燕谷译,载《天涯》,1997年第6期,第54页。
    ①王凤才:《蔑视与反抗》,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②米德论述了“自我”二重性结构,即完整的自我既是“主我”(I),又是“客我”(me)。在米德看来,“主我”与“客我”是分离的,这种分离并非是杜撰的,“主我”是绝不可能完全预测的,就履行行动本身产生的义务而言,“客我”确实要求某种“主我”。但“主我”始终有别于情境本身的要求。参见[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三篇“自我”部分,第120-200页。
    ③[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135页。
    ④王凤才:前引书,第181-200页。
    ①Nancy Frazer,“From Redistribution to Recognition? Dilemmas of Justice in a‘Post-Socialist’Age”, New Left Review I/212, July-August 1995, pp.68-93.中文版参见:[美]南茜·弗雷泽:《从再分配到承认?“后社会主义”时代的正义难题》,载[美]凯文·奥尔森编:《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高静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6页。
    ②[美]利奥纳德·费尔德曼:《地位不平等:国家的作用》,[美]凯文·奥尔森:《参与平等与民主正义》,[美]南茜·弗雷泽:《重建全球化世界中的正义》,载[美]凯文·奥尔森编:前引书,第219-288页。
    ③王凤才:《蔑视与反抗》,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①[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58页。
    ②[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页。
    ③周穗明:《今日西方批判理论丛书:译者前言》,载[美]凯文·奥尔森编:《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页。
    ①丁三东:《“承认”:黑格尔实践哲学的复兴》,载《世界哲学》2007年第2期,第83-84页。
    ②这个术语是由查尔斯·泰勒所提出的。参见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上、下),董之林、陈燕谷译,《天涯》,1997年第6期、1998年第1期。
    ③[加]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上),董之林、陈燕谷译,《天涯》,1997年第6期,第49页。
    ④Jocelyn Maclure,“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at an Impasse? Identity Politics and Democratic Citizenship”,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36,No.1, 2003, p.4.
    ⑤最为典型的理论分析为亚历山大·温特的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参见[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重要的论文有:Lars-Erik Cederman,“Competing Identities: An Ecological Model of National Form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 No.3, 1995, pp.331-365. Janice Bially Mattern,“The Power Politics of Identit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7, No.3, 2001, pp.349-397;等等。
    ⑥最为典型的分析为威廉姆·布鲁姆的个人认同、国家认同与国际关系尤其是对外政策的分析,参见William Bloom,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布鲁斯·克鲁宁理解欧洲19世纪国际关系时对认同与国家塑造及对外政策关系方面的分析,参见Bruce Cronin,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8。阿米塔·阿查亚对东南亚国家对外政策的分析,参见Amitav Acharya,The Quest for Identi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其他具体带有案例分析的论文有:Anthony D. Smith,“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Idea of European Unity”,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8, No.1, 1992,pp.55-76.等等。
    ①James Tully, "Struggles over Recognition and Distribution", Constellations, Vol.7, 2000, pp.469-482.
    ②Bruce Cronin,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p.23.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页。
    ①[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局2002年版,第12页。
    ②[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①[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
    ①[美]海伦·米尔纳:《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无政府假设》,载大卫·A.鲍德温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荣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②[美]海伦·米尔纳:见前引书,第146-153页。
    ③[美]海伦·米尔纳:见前引书,第162-170页。
    ④Hans Morgenthau,“The Machiavellian Utopia”, Ethics, Vol. LV, January, 1945, p.145.转引自[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第七版),徐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①肯尼斯·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中详细地解释了国家作为国际关系分析中的主要单元的理由。参见肯尼斯·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Peter J. Ahrensdorf,“The Fear of Death and the Longing for Immortality: Hobbes and Thucydides on Human Nature and the Problem of Anarch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4, No.3, 2000.
    ①[美]南茜·弗雷泽:《从再分配到承认?“后社会主义”时代的正义难题》,载[美]凯文·奥尔森编:《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4页。
    ②[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作为承认了的再分配:对南茜·弗雷泽的回应》,载[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翁寒松译,《再分配,还是承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页。
    ①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McGraw-Hill, 1993, p334.
    ②Kenneth N. Waltz, Man, the State and War, 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p178.
    ③[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④Beate Jah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Invention of the State of Nature, Palgrave, 2000, pp.10-13.
    ①Beate Jah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Invention of the State of Nature, Palgrave, 2000, p.15.
    ②Stephen M. Walt,“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e World, Many Theories”, Foreign Policy, Vol.10, No.1, 1998.
    ③Imre Lakatos, The Methodology of Science Research Programm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48.
    ①赵俊:《国际关系的文化研究——理论史的考察及其对国际关系研究的重建价值》,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国际秩序》,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第296页。
    ①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②Alex Mintz,“How Do Leaders Make Decisions? A Poliheuristic Perspective,”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8, No.1, 2004.
    ③参见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①[英]安德鲁·瑞格比:《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刘成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②[英]克里斯托弗·希尔:《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唐小松、陈寒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①[英]克里斯托弗·希尔:《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唐小松、陈寒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页。
    ②Oel R.Holsti,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1983, p.127.
    ③[美]格林、沙皮罗:《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政治学应用批判》,徐湘林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④James Fearon and Alexander Wendt,“Rationalism vs. Constructivism: A Skeptical View”, in Walter Carlsnaes,Thomas Risse and Beth A. Simmons,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2002, pp.52-72.
    ①[英]克里斯托弗·希尔:《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唐小松、陈寒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页。
    ①合法性的概念有着复杂的内涵,合法性的研究沿着马克斯·韦伯、利普赛特、哈贝马斯等人理论而不断得到深化,本文中合法性充分借鉴了哈贝马斯的合法性观点,即经验主义与规范主义的综合。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98年版;[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美]利普塞特:《政治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②[美]利普塞特:《政治人》,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53页。
    ①[美]罗伯特·H.杰克逊:《观念在非殖民化中分量:国际关系中的规范变革》,载[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②Robert D.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 Level Ga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 No.3, 1988, pp.427-460.
    ①J. Samuel Barkin,“Realist Constructivism”,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5, No.3, 2003.
    ①[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上卷·平时法(第一分册)》,王铁崖、陈体强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01页。
    ②周鲠生:《国际法》,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08-115页。
    ③[英]M·格林:《国际法上的承认》,载原江:《挑战与进步:国际法和世界秩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①Jack Donnelly, Re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40.转引自田野:《关于国家间交易成本的一种思辨》,载《欧洲》2006年第1期,第59-75页。
    ②田野:前引文,第59页。
    ③苏平:《国家行为的需求层次分析》,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2卷,第2期。
    ①James N. Rosenau, W. Michael Fagen,“A New Dynamism in World Politics: Increasingly Skillful Individual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1, No,4, 1997, pp.655-686.参见倪世雄等著:《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3-415页。
    ①James D. Fearon,“Domestic Political Audiences and the Escalation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8, No. 3, 1994.
    ②Paul K. Huth and Todd L. Allee,“Domestic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and the Escalation and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46, No. 6, 2002.
    ③Michael Tomz,“Domestic Audience Cost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61, No. 3, 2007.
    ①Michael Tomz,“Domestic Audience Cost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61, No. 3, 2007.
    ①李少军:《国际战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①[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上卷·平时法(第一分册)》,王铁崖、陈体强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02页。
    ①[瑞典]克里斯特·约恩森:《外交承认的旧模式和新趋势》,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6期。
    ②[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上卷·平时法(第一分册)》,王铁崖、陈体强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97页。
    ③[英]劳特派特修订,王铁崖、陈体强译:前引书,第102-109页。
    ④Malcolm N. Shaw, International Law (Sixth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454-455.
    ⑤[英]劳特派特修订,王铁崖、陈体强译:前引书,第108页。
    ①张乃根:《国际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②Yuen-Li Liang,“Recognition by the United Nations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a Member State: Criteria and Procedur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45, No. 4 , 1951, pp. 689-707.
    ③Jacob Katz Cogan ,“Representation and Power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he Operational Constitution and Its Critic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103, 2009, p. 209.
    ②参见Victor H. Vroom, Work and Motivation, Wiley, 1964。
    ③苏平:《国家行为的需求层次分析》,见《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①James D. Fearon,“Domestic Political Audiences and the Escalation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8, No. 3, 1994, p.586.
    ①[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互相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②[美]托马斯·谢林:《冲突的战略》,赵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9页。事实上,苏俄的诞生意味着其时的国际关系中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他者”,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治国理念与发展道路,以及新的对外政策模式,虽然这并不是历史中所存在的第一个“他者”,但对20世纪整体的国际关系走向产生了标志性的影响。
    ②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四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③林军:《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④[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俄罗斯史》,杨烨、卿文辉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页。
    
    ①左凤荣:《致命的错误: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与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②[英]安德鲁·瑞格比:《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刘成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③孙恪勤:《对德国处理历史问题的几点思考》,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9期。
    ①黄伟峰主编:《欧洲联盟的组织与运作》,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7页。
    ②Paul Pierson, "Increasing Returns, 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4, No.2, 2000.
    ③李锴:《日本:历史包袱对现实利益的制约》,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6期。
    ④王平:《日本ODA政策的形成、演变及前瞻》,载《日本学刊》,2008年第3期。
    ⑤杨绍先:《日本的战争赔偿与战争认罪》,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①[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七版),徐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122页。
    ①王逸舟:《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203页,其中203-204页也谈到新加坡在国际社会中的能动作用与外交影响力。
    ②孔寒冰:《小国中的“大国”》,载《世界知识》,2005年第5期。
    ①傅聪:《欧盟气候外交取向透视》,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4日。
    ②参见Alastair Iran Johnson, Social States: China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1980-200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③高全喜:《论互相承认的法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①Kimon A. Doukas,“The Non-Recognition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 Michigan Law Review, Vol.35, No.7, 1937.
    ②秦珊:《“不承认主义“政策在美国对华外交中的首次使用》,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8期。
    ③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127页。
    ①周鲠生:《国际法》,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18页。
    ①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0页。
    ②[美]罗伯特·H.杰克逊:《观念在非殖民化中的分量:国际关系中的规范变革》,载[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编:《观念与外交政策》,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117页。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馆、人民画报社编:《解密外交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档案》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①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内部与外部世界对该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与认知,因而可以分为国内的国家形象与国家的国际形象。就研究对象与内容来说,我们主要考察的是国家的国际形象。参见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载《国际论坛》2002年第3期。国际关系与对外政策分析中,国家的国际形象主要侧重的是国家的国际形象的政治内涵,既是国家目标的追求也是实现一种承认战略,在这一点上与文化研究者的国家形象研究是有区别的。文化研究者对国家形象的研究侧重于跨文化、跨学科的观念史研究,建立在“异域形象作为文化他者”的理论假设上以实现自我确证与自我怀疑、自我合法化与自我批判的动态结构中。参见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李安山:《为中国正名:中国的非洲战略与国家形象》,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4期。
    ③刘继南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④Mary Caprioli, Peter Trumbore,“Rhetoric vs. Reality, Rogue States in Interstate Conflict”,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9, No. 5, 2005.
    ①傅涛:《走向终结的“无赖国家”说教》,载《国际展望》,2001年3月刊,总第415期。
    ②《人民日报》,2000年06月28日第六版。
    ③[肯尼亚]奥戈特主编:《非洲通史(第五卷):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的非洲》,李安山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5页。
    ④龙小农:《超越非洲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⑤龙小农:《超越非洲范式》,前引书,第37页。
    ⑥李安山:《论“中国崛起”语境下的中非关系——兼评国外的三种观点》,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1期。
    ①张忠祥:《试析中国对非洲外交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载《西亚非洲》,2010年第1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前引书,第21页。
    ③Chester Ronning , A Memoir of China in Revolution , Pantheon Books, 1974 , p. 17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77-78页。
    ①庞松:《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前引书,第13-1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6页。
    ①张勉励:《毛泽东与新中国谈判建交的开创》,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14卷第2期。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馆、人民画报社编:《解密外交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档案》,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534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83页。
    ①[美]唐耐心:《艰难的抉择:美国在承认新中国问题上的争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页。
    ③John Gittings, The World and China:1922-1972, Harper & Row Publisher, 1974, pp.165-166.
    ④[美]唐耐心:前引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①[美]约翰·加迪斯:《美国的政策与看法:1949-1950年分裂中苏的“楔子战略”》,载袁明、[美]哈里·哈丁主编:《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8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页。
    ②刘金质等:《当代中韩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4-77页。
    ③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①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①张树德:《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②张乃根:《国际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44页。
    ③[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上册)》,王铁崖、陈体强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24页。
    ④参见Malcolm N. Shaw,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书中只有国家继承(state succession)的讨论,并没有政府继承一说。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123页。
    ②《周外长照会联合国我已任命张闻天为出席联合国首席代表》,载《人民日报》,1950年1月17日第1版。
    ①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国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332页。
    ①1950年1月6日《贝文致周恩来的照会》,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档案馆、人民画报社编:《解密外交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档案》,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463页。
    ②1950年1月9日《周恩来致贝文的照会》,参见前引书,第465页。
    ①相兰欣:《传统与对外关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页。
    ②《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汇编(1954-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test/2006-02/20/content_204824.htm。
    ①李志永:《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2期。笔者部分赞同其关于维持国家自主性与融入之间的平衡是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的结论,但是不赞同其认为的融入是维持国家自主性的最好战略的结论。国家的对外政策不仅仅是国家内政需要的反映,也会对国际制度、国际体系产生冲击,即国家对外政策会影响到国际秩序、规范的重建。融入到国际现有的秩序、规范潜含着对现有国际秩序、规范的认同。即使把融入作为一种实用性的选择,把对正义世界秩序的理念留待融入后再实现,对中国来说依然存在问题:一是与中国对外政策的实践经验并不符合;二是中国对世界的融入是有选择性的,是在中国政治合法性基础及其变迁中作出的融入,也就是说对世界的融入不能危及到中国政治合法性。
    ②Lowell Dittmer,“Reform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Chien-miu Chao and Bruce J. Dickson, eds., Remaking the Chinese State: Strategies, Society and Security, Routledge, 2001, p.171.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492、501页。
    ②[美]霍华德·威亚尔达编:《非西方发展理论——地区模式与全球趋势》,董正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4页。
    
    ①周宁编著:《龙的幻想》(上册),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②参见[西德]海因茨·哥尔维策尔:《黄祸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③周宁编著:前引书,第52页。
    ①Yong Deng, China’s Struggle for Status: The Realign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97-107.
    ①Yong Deng, China Reacts to China Threat Theory, in Alastair Iain Johnston, Robert S. Ross ed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195.
    ②笔者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以“中国威胁论”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发现:《人民日报》在1983-2010年3月共有417条关于批驳“中国威胁论”的条目。http://10.4.131.234:957/web/index.htm,访问时间为2010年3月22日。
    ①Yong Deng, China’s Struggle for Status: The Realign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117.
    ②《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载《人民日报》2004年3月15日第1版。
    ③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第1版。
    ④郑必坚:《“和平崛起”同“和平发展”是一回事》,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7/09-21/1033067.shtml。
    ①Yong Deng, China’s Struggle for Status: The Realign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122.
    ②Yong Deng, ibid, p.125.
    ③[西德]海因茨·哥尔维策尔:《黄祸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0页。
    ①金燕:《“少年中国”形象的构建与中国认同危机》,载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73-86页。
    ②[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143页。
    ③[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①王逸舟:《全球政治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①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①斯蒂芬·D.克拉斯纳:《威斯特伐利亚及诸如此类》,载[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编:《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刘东国、于军译,第224-253页。
    ②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③陈庭湘、周鼎:《天下世界国家:近代中国对外观念演变史论》,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页。
    ①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
    ②唐士平、綦大鹏:《中国外交讨论中的“中国中心主义”与“美国中心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2期。
    ③[美]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噶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49-250页。
    
    ①王芸生:《芸生文存》,大公报馆,1937年版,第1页。
    ②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计秋枫等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6页。
    ①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二部)上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704页。
    ②汪晖:前引书,第707-713页。
    ①[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5页。
    ②[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计秋枫等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5页。
    ③王绍坊:《中国外交史:1840-1911》,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页。
    ④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114页。
    ①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载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页。
    ②参见康有为:《大同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美]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汪荣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04-408页。
    ③[美]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汪荣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0页。
    ④高立克:《五四启蒙与中国传统》,载丁晓强、徐梓编:《五四与现代中国》,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59页。
    ①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288页。
    ②时殷弘:前引书,第289页。
    ③胡绳:《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352-353页。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前引书,第379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前引书,《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359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前引书,第354页。
    ③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7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27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3页。
    ③[苏]谢瓦尔德纳泽:《苏联外交的反思》,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④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472-473页。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97页。
    ①中苏同盟以《中苏同盟友好互助条约》为主要形式,《中苏同盟友好互助条约》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条约有效期为30年,也就是说中苏同盟理论上可以维持到1980年,但是事实上,到1969年10月,中国开始战略疏散、全军进入一级战备之时,《中苏同盟友好互助条约》已是名存实亡。参见沈志华主编:前引书,第397页。
    ②参见Benjanmin I. Schwartz , Communism and China : Ideology in Flux ,Harverd University Press , 1968; Lyman Van Slyke , Enemies and Friend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67。
    ③NIE 100-3-60, 9 August 1960,Tracking the Dragon, p.218、227.转引自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469页。
    ④Alastair Iain Johnston,“International Structure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Samuel S. Kim, ed.,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Westview Press, 1998, pp.56-57.
    
    ①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页。
    ②沈志华主编:前引书,第109页。
    ①Yin Qian, Dynamics vs. Tradition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Motivation, Nova Science Publisher, Inc., 1999, pp.134-135.
    ②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0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506-509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前引书,第507页。
    ③《人民日报》1964年1月18日第四版。
    ④参见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82页;Yin Qian, Dynamics vs. Tradition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Motivation, Nova Science Publisher, Inc., 1999, pp.138。
    ⑤林彪:《人民战争胜利万岁》,载《人民日报》1965年9月3日。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0-61页。
    ②牛军:《1962:中国对外政策“左”转的前夜》,载牛大勇、沈志华主编:《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593页。
    ③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年》(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293页。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②U.S.A. Department of State, Memorandum of Conversation, February 26, 1972, E.O. 12958, as amended.
    ①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3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92-297页。
    ②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③北京大学图书馆苏联研究信息中心编:《苏联改革大事纪要》,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第374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1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8-283页。
    ⑥杨成绪:《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及其成果》,载杨福昌主编:《跨世纪的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9页。
    ①吴建民:《外交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8-89页。
    ②李鹏:《和平发展合作:李鹏外事日记》(上),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207页。
    ③李鹏:前引书,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208页。
    ④《中国的内政不容干涉》,载《人民日报》,1989年7月17日第1版。
    ⑤参见[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本书翻译组译,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⑥Susan L. Shirk, China: Fragile Superpow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7.
    ①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2nd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1, pp.253-273.
    ②李鹏:《1992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922.htm。
    ②王逸舟:《静悄悄的革命》,载《世界知识》,2004年第7期。
    ③《中国向东盟论坛提交新安全观立场文件》,载《人民日报》2002年8月2日,第3版。
    ①Bates Gill, Rising Star: China’s New Security Diplimacy,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7, p.1.
    ②Guoguang Wu and Helen Lansdowne, eds., China Turns to Multilateralism: Foreign Policy and regional security, Routledge, 2008, pp.7-8.
    ①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载《读书》,2007年第6期。
    ②李凤林:《亲历中苏(俄)边界谈判记》,载姜长斌:《中俄国界东段的演变》,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参见张历历:《外交决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王军、但兴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四十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②张历历:《外交决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198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4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43页。
    ①王逸舟:《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②王逸舟:《中国外交影响因子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9期。
    ③郝雨凡、林甦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6页。
    
    ①http://www.cas.cn/html/Dir/2004/08/30/3737.htm.
    ②郭树勇:《关于国际政治的社会性》,载《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7期。
    ③牛军,《世界的中国:21世纪初的中国外交研究》,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①这里借用王逸舟所提出的概念,参见王逸舟:《中国外交影响因子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9期。
    ②James Kynge, China’s shakes the world: a titan’s rise and troubled future and the challedge for America, Mariner Books, 2007, p.183.
    ①参见Joshua Kurlantzick, Charm Offensive: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①[法]阿兰·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狄玉明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53页。
    ②Alexander E. Wendt,“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 No.3, 1987.
    ①[美]罗伯特·杰维斯:《系统的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李少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汇编(1954-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test/2006-02/20/content_204824.htm。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人民日报》数据库( 1946-2009年),http://www.lib.cass.org.cn/index.jsp。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编辑委员会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北京大学图书馆苏联研究信息中心编:《苏联改革大事纪要》,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94年版。
    陈庭湘、周鼎:《天下世界国家:近代中国对外观念演变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丁晓强、徐梓编:《五四与现代中国》,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高全喜:《论互相承认的法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甘阳:《通三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姜长斌:《中俄国界东段的演变》,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康有为:《大同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继南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林军:《俄罗斯外交史稿》,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龙小农:《超越非洲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李鹏:《和平发展合作:李鹏外事日记》(上、下),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倪世雄等著:《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牛大勇、沈志华主编:《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年》(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谢益显:《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79-1994》,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相蓝欣:《传统与对外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国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王芸生:《芸生文存》,大公报馆1937年版。
    王凤才:《蔑视与反抗》,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王绍坊:《中国外交史:1840-1911》,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王逸舟:《中国外交新高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逸舟、谭秀英主编:《中国外交六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第二部)上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吴建民:《外交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袁明、[美]哈里·哈丁主编:《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原江:《挑战与进步:国际法和世界秩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杨福昌主编:《跨世纪的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周鲠生:《国际法》,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张历历:《外交决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张树德:《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张乃根:《国际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左凤荣:《致命的错误: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与影响》,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翁寒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美]凯文·奥尔森编:《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高静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本书翻译组译,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美]霍华德·威亚尔达编:《非西方发展理论——地区模式与全球趋势》,董正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阿兰·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狄玉明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罗伯特·杰维斯:《系统的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李少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西德]海因茨·哥尔维策尔:《黄祸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英]劳特派特修订,《奥本海国际法上卷·平时法(第一分册)》,王铁崖、陈体强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王玉珍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第七版),徐昕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大卫·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英]杰夫·贝里奇、艾伦·詹姆斯:《外交辞典》,高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露易丝·戴蒙德、约翰·麦克唐纳:《多轨外交》,李永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克里斯托弗·希尔:《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唐小松、陈寒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加]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上、下),董之林、陈燕谷译,见《天涯》,1997年第6、7期。
    [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局2002年版。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英]安德鲁·瑞格比著,刘成译:《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美]托马斯·谢林,赵华等译,《冲突的战略》,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马克·斯坦伯格,杨烨、卿文辉等译:《俄罗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肯尼亚]奥戈特主编:《非洲通史(第五卷):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的非洲》,李安山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美]唐耐心:《艰难的抉择:美国在承认新中国问题上的争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计秋枫等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噶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美]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汪荣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苏]谢瓦尔德纳泽:《苏联外交的反思》,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李志永:《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2期。
    李少军:《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事实与观察》,载《国际观察》,2008年第1期。
    李安山:《为中国正名:中国的非洲战略与国家形象》,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4期。
    李安山:《论“中国崛起”语境下的中非关系——兼评国外的三种观点》,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1期。
    丁三东:《“承认”:黑格尔实践哲学的复兴》,载《世界哲学》,2007年第2期。
    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载《读书》,2007年第6期。
    郭树勇:《关于国际政治的社会性》,载《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7期。
    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
    秦珊:《“不承认主义“政策在美国对华外交中的首次使用》,载《史学月刊》,2003年第8期。
    孙恪勤:《对德国处理历史问题的几点思考》,载《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9期。
    苏平:《国家行为的需求层次分析》,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2卷,第2期。
    唐士平、綦大鹏:《中国外交讨论中的“中国中心主义”与“美国中心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2期。
    田野:《关于国家间交易成本的一种思辨》,载《欧洲》,2006年第1期。
    王福生:《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四副面孔》,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王逸舟:《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王逸舟:《中国外交影响因子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9期。
    傅涛:《走向终结的“无赖国家”说教》,载《国际展望》2001年3月刊,总第415期。
    傅聪:《欧盟气候外交取向透视》,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4日。
    杨绍先:《日本的战争赔偿与战争认罪》,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赵俊:《文化全球化分析》,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赵俊:《国际关系中的共同体与共同体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2期。
    赵俊:《国际关系的文化研究——理论史的考察及其对国际关系研究的重建价值》,载上海社
    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编:《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国际秩序》,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
    赵俊:《国家间关系的道德语法:为承认而斗争》,载《欧洲研究》,2010年第2期。
    Alastair Iain Johnston, Cultural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Alastair Iran Johnson, Social States: China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1980-200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Alastair Iran Johnson, Robert S. Ross eds. New Direction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Amitav Acharya,The Quest for Identit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Bruce Cronin , Community Under Anarchy: Trans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8.
    Valerie M. Hudson,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Theory,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7.
    William Bloom,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Beate Jah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Invention of the State of Nature, Palgrave, 2000.
    Imre Lakatos, The Methodology of Science Research Programm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Yin Qian, Dynamics vs. Tradition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Motivation, Nova Science Publisher, Inc.1999.
    Joshua Kurlantzick, Charm Offensive: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Yong Deng, China’s Struggle for Status, Cambridge Press, 2008.
    D.W. Bowett,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4th ed.) , Steven & Sons, 1982.
    Alex Mintz,“How Do Leaders Make Decisions? A Poliheuristic Perspective,”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8, No.1, 2004.
    Alex Mintz,“Applied Decision Analysis: Utilizing Poliheuristic Theory to Explain and Predict Foreign Policy and National Security Decis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s (2005) 6.
    James N. Rosenau,“Comparative Foreign Policy: Fad, Fantasy, or Field?”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12, No. 3, Sep. 1968.
    Stephen M. Walt,“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e World, Many Theories”, Foreign Policy, No.1, Vol.10, 1998.
    Valerie M. Hudson, Christopher S. Vore,“Foreign Policy Analysis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39, No. 2, 1995.
    Valerie M. Hudson,“Foreign Policy Analysis: Actor-Specific Theory and the Groun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Vol.1, No. 1, 2005.
    Yuen-Li Liang, Recognition by the United Nations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a Member State: Criteria and Procedur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45, No. 4 , Oct., 1951.
    Jacob Katz Cogan , Representation and Power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he Operational Constitution and Its Critic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 103, 2009.
    Lars-Erik Cederman,“Competing Identities: An Ecological Model of National Form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1, No.3, 1995.
    anice Bially Mattern,“The Power Politics of Identity”,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7, No.3, 2001.
    James Tully, "Struggles over Recognition and Distribution", Constellations 7, 2000a.
    Stephen M. Walt,“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e World, Many Theories”, Foreign Policy, No.1, Vol.10, 1998.
    Mary Caprioli, Peter Trumbore,“Rhetoric vs. Reality, Rogue States in Interstate Conflict”,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9, No. 5, 2005.
    David Skidmore and Valerie M. Hudson, eds., The Limits of State Policy Formulation: Social Groups and Foreign Policy Formulation, Westview Press,1993.
    Robert D. Putnam,“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 Level Ga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2, No.3, 1988.
    Kenneth N. Waltz,“America as a Model for the World? A Foreign Policy Perspective,”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Vol.24, No.4, 1991.
    Michael S. Roth,“A Problem of Recognition: Alexander Kojeve and the end of History,”History and Theory, Vol.24, No.3, 1985.
    Stuart Alexander Mac-Corkle, American Policy of Recognition towards Mexico,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33.
    William Spence Robertson.“The Recognition of the Hispanic American Nations by the United States,”The Hispanic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 No.3, 1918.
    Middle East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Project,“Egypt and the Palestinians: Behi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P.L.O.,”MERIP Reports, No. 32, 1974, pp.23-24.
    Universt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n behalf of the Institute for Palestine Studies,“Exchanging Recogniton,”Journal of Palestine Studies, Vol.4, No.1, pp.150-151. 1974.
    Stewart Rafert and Michael L. Lawson,“Federal Recognition of Tribes”, The Public Historian , Vol.21, No.1, pp.5-6. 1999.
    Stephen Erasmus,“General de Gaulle’s Recognition of Peking,”The China Quarterly, No.18, 1964.
    Anonymous,“Government Recognition in Somalia and Regional Political Stability in the Horn of Africa,”The 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 Vol.40, No.2, 2002.
    Robert E. Bowers,“Hull, Russian Subversion in Cuba, and Recognition of the U.S.S.R.,”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Vol. 53, No.3, 1966.
    J. Kyuang Dunn,“Korea Seeks Recognition”, Far Eastern Survey, Vol.13, No.21, 1944.
    Axel Honneth and Avishai Margalit,“Recognition,”Proceeding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Supplementary Volumes, Vol.75, 2001.
    Adolf Homburger,“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Judgments: An Addendum,”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Vol.18, No.4, 1970.
    Robert P. Newman, Recogniton of Communist China? A Study in Argument, Macmillan, 1961. Edward M. Bennett, Recognition of Russia: A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Dilemma, Blaisdell Publishing Co., 1970.
    Robert P. Browder,“Soviet Far Policy and American Recognition, 1932-1934,”The 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Vol.21, No.3, 1952.
    George T. Yu and David J. Longenecker,“The Beijing-Taipei Struggle for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From the Niger Affair to the U.N.,”Asian Survey, Vol.34, No.5, 1994.
    N. M. Sutherland, The Huguenot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0.
    William Spence Robertson,“The Recognition of the Spanish Colonies by the Motherland,”The Hispanic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 No.1, 1918.
    Joseph G. Whelan,“The U.S. and Diplomatic Recognition: The Contrasting Cases of Russia and Communist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 No.5, 1961.
    Qimao Chen,“New Approaches in China's Foreign Policy: The Post-Cold War Era,”Asian Survey Vol.33, No.3, 1993.
    Hwei-ling Huo,“Patterns of Behavior in China’s Foreign Policy: The Gulf Crisis and Beyond,”Asian Survey , Vol.32, No.3, March 1992.
    Lev Deliusin,“The Influence of China's Domestic Policy on Its Foreign Policy”,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38, No. 2, 1991.
    Richard C. Snyder, H.W. Bruck and Burton M. Sapin (ed),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2.
    Lucian W. Pye,“Can Culture Sav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 Mersh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42,1998.
    William G.Rosenberg and Marilyn B.Young, Transforming Russian and China: Revolutionary Struggl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Stuart Harris and Gary Klintworth, eds., China as a Great Power: Myths, Real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St. Martin’s Press, 1995.
    Guoli Liu, e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ransition, Aldine De Gruyter, 2004.
    King C. Chen, ed., China and the Three Worlds, M. E. Sharpe Inc., 1979.
    Gerald Cha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Participation i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ince 197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John W. Garver,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1993.
    J. D. Simmonds, China’s Worl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Devendra Kaushik, China and the Third World, Sterling Publishers PVT LTD., 1975.
    Gordon H. Chang, Friends and Enemie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8-1972,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Guoguang Wu and Helen Lansdowne, eds., China Turns to Multilateralism: Foreign Policy and regional security, Routledge, 2008.
    Grey O’Leary, The Shaping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St. Martin’s Press, 1980.
    Chin-yu Shih, Reform, Identity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 VIPS Press, 1990.
    Michael H. Hunt, The Genesis of Chinese Communist Foreign Polic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Naranarayan Das, ed.,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Sangam Books Ltd., 1989.
    Thomas W. Robinson and David Shambaugh,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Clarendon Press, 1994.
    David M. Lampton,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Sanford Univertiy Press, 2001.
    Robert A. Baruch Bush and Joseph P. Folger, The Promise of Mediation: Responding to Conflict through Empowerment and Recognition,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4.
    Robert G. Sutter,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evelopment after Mao, New York: Praeger, 1986.
    Joseph Camilleri,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 Maoist Era and Its Aftermath,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0.
    Quansheng Zhao, Interpreti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 Micro-Macro Linkage Approa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George T. Yu,“Africa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sian Survey, Vol. 28, No. 8, 1988.
    Barbara Barnouin and Yu Changge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an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David M. Lampton,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Stanford University, 2001.
    Jonathan D. Pollack, Security, Strategy, and the Logic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1982.
    Yongjin Zhang and Greg Austin, eds.,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sia Pacific Press, 2001.
    Chih-yu Shih,“National Role Conception as Foreign Policy Motivation: The Psychocultural Bases of Chinese Diplomacy”,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9, No.4, 1988.
    Suisheng Zhao, e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ragmatism and Strategic Behavior, M. E. Sharpe, 2003.
    Allen S. Whiting,“Chinese Nat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after Deng”,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2,1995.
    Robert S. Ross and Alastair Iain Johnston (ed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2006.
    Michael D. Swaine, Interpreting China's Grand Strate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AND Corporation, 2000.
    Bates Gill, Rising Star: China's New Security Diplomacy,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7.
    David Shambaugh, Power Shift: 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6.
    David M. Lampton, The Three Faces of Chinese Power: Might, Money, and Mind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James Kynge, China’s shakes the world: a titan’s rise and troubled future and the challedge for America, Mariner Books, 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