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后的会道门与乡村社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会道门是会门和道门的合称,是带有宗教和封建迷信色彩的民间秘密结社。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大面积的灾荒和饥馑,社会控制的弱化,为会道门提供了孽生和迅速蔓延的社会环境,安徽会道门得到了急剧的膨胀和发展。
     会道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往往成为农民和其他下层组织进行反抗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北洋军阀时期,会道门在防匪、护庄、抗税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些会道门组织还抗击过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然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扶植利用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安徽会道门的封建性、落后性和破坏性益发显露出来,并通过制造政治谣言和发动暴乱,导致了安徽乡村社会的失序。
     新政权通过政治瓦解和武力镇压的方式,将安徽会道门组织发动的暴乱一一平息,并在平息暴乱后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和善后处理。通过采取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以及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新政权彻底取缔瓦解了安徽会道门组织。但是由于建国初期多从政治角度去认定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往往被视为政治问题,取缔会道门运动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有些地方打击面过大并出现了冤假错案。
     在取缔会道门的同时,新政权通过国家权力的扩张,加强了对地方的社会控制;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乡村社会权威的转换;通过建立农民协会等群众组织和互助组、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组织的革新;通过发展农民教育、破除封建迷信,实现了乡村社会信仰的重塑。乡村社会的重构使得取缔后的会道门组织在安徽未能再次大规模复兴并渐趋消亡。
“Hui-dao men”is the combination of“huimen”and“daomen”, which is one of the religious and fetishistic secret societies born in the end of the feudal society. In the period of liberation war, the turbulence of society, the famine and hunger in large area and the weakness of social control provided appropriated social environment for the growth and spread of Hui-dao men. In this period , Anhui Hui-dao men expanded and developed sharply.
     Hui-dao men have certain social function in particular history context, and frequently became the organizer and leader of mutinous struggle of farmers and other lower organization.In th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 Hui-dao me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spect of preventing bandits, safeguarding village and resisting tax. In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Hui-dao men also resisted the aggression of Japan. Nevertheless, in the period of liberation war, with the supporting of Kuo Mingtang and the changing of objective environment, the Hui-dao men’characteristics of feudalism, dropping behind and destroying still further emerging and cause the out-of sequence of rural society.
     The new regime not only calmed down the commotion of Anhui Hui-dao men by the way of political disintegration and force, but also propagandized and arranged positively after tha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new regime have adopted sound policy and tactics, by the way of large-scale mass campaign, banned and disintegrated completely the organization of Hui-dao men.The new regime judged the social problem from the angle of politics mostly in the early perio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the social problem is sometimes looked upon as political matter. A little deviation also appeared in the motion of banning Hui-dao men, and the striking face was too big and cause a little of unjust, false or wrong case.
     By the expanding of state authority, the new regime reinforced the local control who bans Hui-dao men simultaneous, by the land reform realized the change of rural social authority, by the founding of mass organization such as peasant association and economic entities such as mutual aid team, cooperative realized the innovation of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 by the developing of peasant education and abolishing feudalism superstition realized country society belief moulds. The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society made the organization of Anhui Hui-dao men fail to revive once again large-scale and tend to die out gradually.
引文
1 邵雍:《中国会道门》,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3 页。
    2 国家宗教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宗教法规政策读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3 页。
    3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公安志》,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87 页。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公安志》,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92 页。
    1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126页。
    1 程歗:《晚清乡土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3 页。
    1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61 页。
    2 善后救济总署安徽分署编《善后救济总署安徽分署工作报告》(1945 年 11 月-1946 年 7 月)。
    3 《本年皖北农村一瞥》,陈文川等编《中国经济年鉴》(1948 年),太平洋经济研究社 1948 年版,第 89页。
    4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 页。
    1 《“天门道”会首刘金兰》,安徽省蒙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漆园古今》第 4 辑,1986 年版,第 64页。
    2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77 页。
    3 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史志办公室《合肥公安志》,1990 年版,第 251 页。
    1 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版,第 112 页。
    2 教育部中国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开明书店 1934 年版。转引之戴惠珍等著《安徽现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93 页。
    1 教育部中国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开明书店 1934 年版。转引之戴惠珍等著《安徽现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93 页。
    2 安徽省宿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宿松县志》,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623 页。
    3 霍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霍山县志》,黄山书社 1993 年版,第 794 页。
    4 界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界首县志》,黄山书社 1995 年版,第 485 页。
    5 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泾县志》,方志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854 页。
    6 濉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濉溪县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800 页。
    1 太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太和县志》,黄山书社 1993 年版,第 365 页。
    1 费孝通:《美国与美国人》,三联书社 1985 年版,第 110 页。
    2 龚文庠:《说服学——攻心的学问》,东方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16 页。
    3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7 页。
    4 无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无为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86 页。
    1 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编《旧时黑幕》,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30 页。
    2 张宁等著《阜阳通史》,黄山书社 1998 年版,第 378 页。
    3 阜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阜阳地区志》,方志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722 页。
    4 阜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阜阳地区志》,方志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724 页。
    5 阜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阜阳地区志》,方志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724 页。
    6 濉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濉溪县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510 页。
    7 怀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宁县志》,黄山书社 1996 年版,第 282 页。
    1 长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丰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57 页。
    2 宿县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宿县地区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33 页。
    3 濉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濉溪县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510 页。
    4 太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太和县志》,黄山书社 1993 年版,第 248 页。
    5 阜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阜阳地区志》,方志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722 页。
    6 阜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阜南县志》,黄山书社 1997 年版,第 354 页。
    7 颍上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颍上县志》,黄山书社 1995 年版,第 298 页。
    8 凤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凤台县志》,黄山书社 1998 年版,第 144 页。
    1 南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陵县志》,黄山书社 1994 年版,第 470 页。
    2 怀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宁县志》,黄山书社 1996 年版,第 281 页。
    3 潜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潜山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58 页。
    4 休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休宁县志》,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92 页。
    5 六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六安县志》,黄山书社 1993 年版,第 431 页。
    6 霍邱县公安局史志领导小组编《霍邱县公安志》,黄山书社 1998 年版,第 159 页。
    7 霍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霍山县志》,黄山书社 1993 年版,第 585 页。
    8 庐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庐江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573 页。
    9 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郎溪县志》,方志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711 页。
    10 广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德县志》,方志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428 页。
    
    1 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编《旧时黑幕》,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29 页。
    2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77 页。
    3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77 页。
    1 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编《旧时黑幕》,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31 页。
    2 中共六安地委党史研究室编《鄂豫皖边大剿匪》,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9-70 页。
    3 谭松林主编、陆仲伟著《中国秘密社会》第五卷·民国会道门,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41 页。
    4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76 页。
    
    1 《同善社、大刀会在宿松活动始末》,《安庆文史资料》第 19 辑,第 197 页。
    2 中共六安地委党史研究室编《鄂豫皖边大剿匪》,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70 页。
    3 《同善社、大刀会在宿松活动始末》,《安庆文史资料》第 19 辑,第 197 页。
    4 《同善社、大刀会在宿松活动始末》,《安庆文史资料》第 19 辑,第 199 页。
    1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周秋良译《迪尔凯姆论宗教》,华夏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6 页。
    2 [美]戈布尔著、吕明等译《第三种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9-45 页。
    3 郑也夫:《秘密社会》,《开放时代》,2000 年第 5 期。
    1 费孝通:《乡土重建》,《费孝通文集》第 4 卷,群言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28 页。
    2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77页。
    3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 255 页。
    4 《亳县闫集“白门”暴动歼灭记》,安徽省亳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亳县文史资料》第 1 辑,1984年版,第 85 页。
    1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15 页。
    2 中共六安地委党史研究室编《鄂豫皖边大剿匪》,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9-70 页。
    3 无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为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86 页。
    4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79 页。
    1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0 页。
    2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1 页。
    1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1 页。
    2 《中共中央转发罗瑞卿关于取缔反动会道门情况的报告》(1953 年 2 月 18 日),《党的文献》1996 年第 4期。
    3 《关于取缔反动会道门工作的指示》(1953 年 3 月 9 日),《中共安徽省委文件选编》(1952-1954),第198-199 页。
    4 霍邱县公安局史志领导小组编《霍邱县公安志》,黄山书社 1998 年版,第 159 页。
    1 《社会部内政部为查禁一贯道等反动道会门并组织中国道教会往来函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第 520 页。
    2 《社会部内政部为查禁一贯道等反动道会门并组织中国道教会往来函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第 522 页。
    3 《社会部内政部为查禁一贯道等反动道会门并组织中国道教会往来函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第 523 页。
    4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 页。
    5 1929 年同善社因彭汝尊制作龙袍、玉玺、宝剑,阴谋暴动称帝,被南京国民政府定为“保皇党”予以取缔,从此转入地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同善社积极投靠、勾结日寇、汉奸。国民政府内政部发出了《加强查禁社会神权迷信办法》,从 1940 年 12 月到 1943 年 4 月,对同善社的查处取缔共发出密令 21件。
    1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4 页。
    2 1945 年 2 月,青阳同善社头子查凤标、曹绍征等推举同伙朱同义做“皇帝”,在陵阳率领大刀会暴乱,被国民党县政府派兵平息,查封事务所。
    3 濮文起:《同善社》,《中国民族报》,2004 年 11 月 5 日,第 3 版。
    4 《陈毅、唐亮等关于华东军区剿匪情况及经验致毛泽东并报中央军委、华东局电》(1950 年 12 月 4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57 页。
    5 《皖南军区司令部一九五○年剿匪工作总结》(1951 年 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635 页。
    6 《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关于剿匪战术的指示》(1949 年 8 月 10 日),《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29 页。
    1 魏宏运:《雷霆万钧,春风化雨——抗战时期太行山抗日民主政府对封建会道门的整治》,《光明日报》,2000 年 4 月 14 日。
    2 中共六安地委党史研究室编《鄂豫皖边大剿匪》,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0 页。
    3 中共六安地委党史研究室编《鄂豫皖边大剿匪》,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5 页。
    4 怀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宁县志》,黄山书社 1996 年版,第 282 页。
    5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6 页。
    
    1 青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青阳县志》,黄山书社 1992 年版,第 357 页。
    2 五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五河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418 页。
    3 《颍上县的取缔反动会道门工作》,《皖北日报》,1951 年 2 月 15 日。
    4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6 页。
    1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79 页。
    2 舒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舒城县志》,黄山书社 1995 年版,第 392 页。
    3 程凤军:《阜阳地区军民平息反动会道门暴乱概述》,安徽省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历史的回声——纪念建国五十周年专辑》,1999 年版,第 57 页。
    4 张宁等著《阜阳通史》,黄山书社 1998 年版,第 378 页。
    5 《六月份综合报告——关于皖北区的基本情况及今后工作意见》(1949 年 6 月),《中共皖北皖南区委文件选编》(1949-1951),1994 年版,第 24 页。
    1 程凤军:《阜阳地区军民平息反动会道门暴乱概述》,安徽省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历史的回声——纪念建国五十周年专辑》,1999 年版,第 57 页。
    2 《利剑斩邪魔》,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安徽省公安厅编《安徽剿匪纪实》,黄山书社 2004 年版,第179 页。
    3 《对蒙城反动会道门史实回顾》,安徽省蒙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漆园古今》第 4 辑,1986 年版,第 40 页。
    
    1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79 页
    2 阜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阜阳地区志》,方志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722 页。
    1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9 页。
    2 《中央关于争取哥老会的指示》,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上),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768页。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6 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518 页。
    2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7 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94-95 页。
    3 《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发布告解散封建会门》,迟坡主编《铲除邪教——共和国铲除反动会道门述实》,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1 页。
    1 《东北行政委员会颁发布告解散封建会门》,迟坡主编《铲除邪教——共和国铲除反动会道门述实》,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3 页。
    2 《中共中央华东局、总前委关于对付皖北反动会门暴动的措施致皖北区委等并报中央军委电》(1949 年 5月 19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93 页。
    3 程凤军:《阜阳地区军民平息反动会道门暴乱概述》,安徽省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历史的回声——纪念建国五十周年专辑》,1999 年版,第 30 页。
    4 《皖北军区皖北人民行政公署联合布告》,《皖北日报》,1949 年 6 月 21 日。
    5 《对蒙城反动会道门史实回顾》,安徽省蒙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漆园古今》第 4 辑,1986 年版,第 33 页。
    1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2 页。
    2 《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50 年 7 月 23 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年版,第 359 页。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62 页。
    1 《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公安部关于全国公安会议的报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444-445 页。
    2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92 页。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45 页。
    4 《关于镇压反革命》(1950 年 12 月-1951 年 10 月),《毛泽东文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118 页。
    5 《做好今冬明春的镇反工作》(1952 年 10 月 12 日),《罗瑞卿论人民公安工作》,群众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48 页。
    6 《中央转发罗瑞卿关于取缔反动会道门情况的报告》(1953 年 2 月 18 日),《党的文献》,1996 年第 4 期。
    1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2 页。
    2 《对蒙城反动会道门史实回顾》,安徽省蒙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漆园古今》第 4 辑,1986 年版,第 33 页。
    3 《皖北军区关于进剿皖西地区股匪的命令》(1949 年 5 月 1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89 页。
    1 《中共中央华东局、总前委关于对付皖北反动会门暴动的措施致皖北区委等并报中央军委电》(1949 年 5月 19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93 页。
    2 程凤军:《阜阳地区军民平息反动会道门暴乱概述》,安徽省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历史的回声——纪念建国五十周年专辑》,1999 年版,第 30-31 页。
    3 《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关于剿匪战术的指示》(1949 年 8 月 1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3 页。
    4 《唐亮关于剿匪政策问题的讲话》(唐亮时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1949 年 8 月 1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57-159 页。
    5 《中共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前委关于剿匪警备工作补充指示》(1950 年 3 月 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41 页。
    6 《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关于一九五三年内防公安部队剿匪侦察工作的补充指示》(1953 年 4 月 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938 页。
    1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3-484 页。
    2 《皖北军区司令部关于改进剿匪战术的指示》(1950 年 8 月 12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3 页。
    3 《中共中央华东局、总前委关于对付皖北反动会门暴动的措施致皖北区委等并报中央军委电》(1949 年 5月 19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93 页。
    4 《1950 年 10 月 18 日少奇同志在中央公安部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公安部档案馆编《狂飚——建国初期打击反动会道门工作档案选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26 页。
    5 《三义、望町会道门活动概况》,安徽省蒙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漆园古今》第 4 辑,1986 年版,第 59 页。
    1 《平息小涧会门暴乱》,安徽省蒙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漆园古今》第 4 辑,1986 年版,第 56 页。
    2 《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关于剿匪战术的指示》(1949 年 8 月 1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3 页。
    3 中共六安地委党史资料研究室编《鄂豫皖边大剿匪》,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75 页。
    4 慕占民:《平息蒙城会道门暴乱》,安徽省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历史的回声——纪念建国五十周年专辑》,1999 年版,第 68 页。
    1 《平息会道门暴动顺口溜》,安徽省蒙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漆园古今》第 11 辑,1996 年版,第289 页。
    2 程凤军:《阜阳地区军民平息反动会道门暴乱概述》,安徽省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历史的回声——纪念建国五十周年专辑》,1999 年版,第 32 页。
    3 《对蒙城反动会道门史实回顾》,安徽省蒙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漆园古今》第 4 辑,1986 年版,第 36 页。
    4 程凤军:《阜阳地区军民平息反动会道门暴乱概述》,安徽省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历史的回声——纪念建国五十周年专辑》,1999 年版,第 32 页。
    1 《潜山平息刀会蠢动始末》,《安庆新闻》,1949 年 8 月 31 日。
    2 《地委关于开除王涛党籍的决定》(1948 年 10 月 14 日),阜阳市档案馆档案,全宗号:2-1-86。
    3 《阜阳地委关于反霸土改问题的指示》(1949 年 10 月 7 日),阜阳市档案馆档案,全宗号:2-1-95。
    4 《平息蒙城反动会道门暴乱始末》,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安徽省公安厅编《安徽剿匪纪实》,黄山书社 2004 年版,第 196 页。
    1 《中共中央转发罗瑞卿关于取缔反动会道门情况的报告》(1953 年 2 月 28 日),《党的文献》,1996 年第 4期。
    2 《皖北军区皖北人民行政公署联合布告》,《皖北日报》,1949 年 6 月 21 日。
    3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2 页。
    1 《关于加强肃特清匪工作的指示》(1950 年 6 月 12 日),《中共皖北皖南区委文件选编》(1949-1951),第 97-98 页。
    2 《关于加强锄保工作的指示》(1949 年 6 月 20 日),《中共皖北皖南区委文件选编》(1949-1951),1994年版,第 15 页。
    3 《唐亮关于剿匪政策问题的讲话》(唐亮时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1949 年 8 月 1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57-159 页。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年版,第2-3 页。
    5 《中共中央关于天主教、基督教问题的指示》(1950 年 8 月 19 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408-409 页。
    1 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史志办公室编《合肥公安志》,1990 年版,第 254-255 页。
    2 《公安部对安徽省公安厅的指示》,公安部档案馆编《狂飚——建国初期打击反动会道门工作档案选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75 页。
    3 《关于解散反动武装会门的指示》(1950 年),《中共皖北皖南区委文件选编》(1949-1951),第 380-381页。
    4 《关于取缔反动会道门工作的指示》(1953 年 3 月 9 日),《中共安徽省委文件选编》(1952-1954),第198 页。
    1 《一九四九年工作初步总结和今后任务》(1950 年 3 月 25 日),《中共皖北皖南区委文件选编》(1949-1951),第 292 页。
    2 《关于解散反动武装会门的指示》(1950 年),《中共皖北皖南区委文件选编》(1949-1951),第 380 页。
    3 《中央转发罗瑞卿关于取缔反动会道门情况的报告》(1953 年 2 月 18 日),《党的文献》,1996 年第 4 期。
    1 《关于取缔反动会道门工作的指示》(1953 年 3 月 9 日),《中共安徽省委文件选编》(1952-1954),第199 页。
    2 《皖北公安展览结束》,《皖北日报》,1951 年 1 月 21 日。
    3 《颍上县的取缔反动会门工作》,《皖北日报》,1951 年 2 月 15 日。
    4 《利剑斩邪魔》,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安徽省公安厅编《安徽剿匪纪实》,黄山书社 2004 年版,第187 页。
    5 阜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阜阳地区志》,方志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721 页。
    6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4 页。
    
    1 中共颍上县委党史办公室编《光辉的历程——颍上县大事集录》,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9 页。
    2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4 页。
    1 《江浦解散反动刀会》,《皖北日报》,1949 年 10 月 15 日。
    2 《安徽省一九五三年工作总结及一九五四年工作任务——曾希圣同志在省第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1954年 2 月 18 日),《中共安徽省委文件选编》(1952-1954),第 386 页。
    3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5 页。
    4 《关于取缔反动会道门工作的指示》(1953 年 3 月 9 日),《中共安徽省委文件选编》(1952-1954),第196 页。
    1 《关于取缔反动会道门工作的指示》(1953 年 3 月 9 日),《中共安徽省委文件选编》(1952-1954),第197 页。
    2 《关于取缔反动会道门工作的指示》(1953 年 3 月 9 日),《中共安徽省委文件选编》(1952-1954),第200 页。
    3 《取缔反动会道门工作初见成效》(1953 年 2 月 7 日),罗瑞卿《论人民公安工作》,群众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72 页。
    4 中共颍上县委党史办公室编《光辉的历程——颍上县大事集录》,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73 页。
    1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6 页。
    2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5-486 页。
    3 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86 页。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第 25 辑,中华书局 1981 年版,第 57 页。
    2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 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第 101 页。
    1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 年 3 月),《毛泽东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31 页。
    2 毛泽东:《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1949 年 9 月 30 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1 页。
    3 郭德宏、冯成略主编《丰碑·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与辉煌》,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1年版第 65 页。
    4 [美] S.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 32 页。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政党志》,方志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92 页。
    2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省社会主义时期党史资料专题集》(第一集),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 38 页。
    3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 页。
    1 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安徽省社会主义时期党史资料专题集》(第一集),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 47 页。
    1 毛泽东:《组织起来》,《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931 页。
    2 《农民协会组织通则》,《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346 页。
    3 朱汉国等:《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40-241 页。
    1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 年 12 月),《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1250 页。
    2 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 年 4 月),《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308 页。
    3 《农民协会组织通则》,《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 册,第 346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343 页。
    4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群众团体志》,方志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445 页。
    1 毛泽东:《组织起来》,《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931 页。
    2 《关于农村生产劳动互助情况的报告》(1952 年 6 月 19 日),《中共安徽省委文件选编》(1952-1954),1994 年版,第 42 页。
    3 《安徽省一九五三年工作总结及一九五四年工作任务》(1954 年 2 月 8 日),《中共安徽省委文件选编》(1952-1954),1994 年版,第 363 页。
    1 《政府工作报告——1957 年 9 月 21 日在安徽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奋进中的安徽——1952-2005 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汇编》,2006 年版,第 52 页。
    2 《劳动改造二流子》,《皖北日报》,1950 年 4 月 24 日。
    3 《关于生产救灾工作综合报告》(1953 年 7 月 10 日),《中共安徽省委文件选编》(1952-1954),1994年版,第 259 页。
    1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63 页。
    2 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 (1944 年 3 月 22 日),《毛泽东文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 120 页。
    3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教育志》,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23-624 页。
    1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教育志》,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25 页。
    2 《柘林村农民的文化生活》,《安徽日报》,1953 年 1 月 15 日。
    3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教育志》,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30 页。
    4 《阜阳专区五年来的卫生工作》,《阜阳报》,1954 年 9 月 25 日。
    5 辛逸:《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 年第 3 期。
     1 据统计,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合作医疗在我国农村的覆盖率达到 90%以上,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盛赞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惟一范例”。然而,公社解体以后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骤降,1986年坚持合作医疗的行政村降至最低点 5%,1997 年 1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再次肯定了合作医疗的作用。(参见宋斌文等:《我国农民医疗保障的现状与对策选择》,《调研世界》2003 年第 11 期,第 24 页。)
    2 《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布告》,《皖北日报》,1949 年 9 月 20 日。
    1 《我今年一点香纸也不烧了》,《阜阳报》,1952 年 1 月 16 日。
    2 《迷信神的故事》,《皖北日报》,1950 年 4 月 11 日。
    3 柳青:《创业史》(第 1 部),《柳青文集》(上卷),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44 页。
    4 “请”是“买”的意思,农民为了表示对毛主席的尊敬,不说“买”说“请”。
    5 《发行毛主席像是政治任务——迎接国庆,全皖北为争取发行三百万份而努力》,《皖北日报》,1951 年 9月 18 日。
    1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398 页。
    2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16页。
    1 转引自谭松林主编《中国秘密社会》第一卷·总论,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60 页。
    1 《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列宁全集》第 41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53 页。
    1.安徽档案馆馆藏资料
    2.阜阳市档案馆馆藏资料
    3.公安部档案馆编《狂飚——建国初期打击反动会道门工作档案选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1.《皖北日报》
    2.《阜阳报》
    3.《安庆新闻》
    1.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委、安徽省档案馆编《中共皖北皖南区委文件选编》(1949-1951),安徽省新闻出版局,1994 年版。
    2.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委、安徽省档案馆编《中共安徽省委文件选编》(1952-1954),安徽省新闻出版局,1994 年版。
    3.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中共安徽省委党史工委、安徽省档案馆编《中共安徽省委文件选编》(1955-1957),安徽省新闻出版局,1994 年版。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4.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王鹤鸣、施立业编《安徽近代经济轨迹》,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年版。
    6.公安部《罗瑞卿论人民公安工作》编辑组编《罗瑞卿论人民公安工作》(1949-1959),群众出版社,1994 年版。
    7.中共六安地委党史研究室编《鄂豫皖边大剿匪》,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8.迟坡主编《铲除邪教——共和国铲除反动会道门述实》,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9.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编纂委员会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近百年来会道门的组织与分布》(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
    10.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剿匪斗争·华东地区》,解放军出版社,2004 年版。
    1.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宿县县志》,黄山书社,1988 年版。
    2.濉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濉溪县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年版。
    3.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史志办公室 沈有信等编《合肥公安志》,1990 年版。
    4.怀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远县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 年版。
    5.休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休宁县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 年版。
    6.六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六安市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7.长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长丰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年版。
    8.霍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霍邱县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年版。
    9.五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五河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10.青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青阳县志》,黄山书社,1992 年版。
    11.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公安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版。
    12.太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太和县志》,黄山书社,1993 年版。
    13.霍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霍山县志》,黄山书社,1993 年版。
    14.六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六安县志》,黄山书社,1993 年版。
    15.安徽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民政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版。
    16.安徽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安徽省志·教育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版。
    17.庐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庐江县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年版。
    18.潜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潜山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年版。
    19.阜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阜阳市志》,黄山书社,1994 年版。
    20.阜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阜阳县志》,黄山书社,1994 年版。
    21.蒙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蒙城县志》,黄山书社,1994 年版。
    22.南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陵县志》,黄山书社,1994 年版。
    23.肥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肥西县志》,黄山书社,1994 年版。
    24.望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望江县志》,黄山书社,1995 年版。
    25.颍上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颍上县志》,黄山书社,1995 年版。
    26.宿县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宿县地区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7.安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庆地区志》,黄山书社,1995 年版。
    28.舒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舒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 年版。
    29.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蚌埠市志》,方志出版社,1995 年版。
    30.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亳州市志》,黄山书社,1996 年版。
    31.怀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宁县志》,黄山书社,1996 年版。
    32.宣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宣城县志》,方志出版社,1996 年版。
    33.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泾县志》,方志出版社,1996 年版。
    34.广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德县志》,方志出版社,1996 年版。
    35.池州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池州地区志》,方志出版社,1996 年版。
    36.阜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阜南县志》,黄山书社,1997 年版。
    37.滁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滁州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 年版。
    38.滁州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滁县地区志》,方志出版社,1998 版。
    39.郎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郎溪县志》,方志出版社,1998 年版。
    40.安徽省公安厅公安史志办公室编《霍邱县公安志》,黄山书社,1998 年版。
    41.滁州市公安志编写组编《滁州市公安志》,1998 年版。
    42.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合肥市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1.蒙城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漆园古今》第 4 辑,1986 年版。
    2.阜阳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历史的回声——纪念建国五十周年专辑》,1999 年版。
    3.阜南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阜南文史资料》第 2 辑,1992 年版。
    4.颍上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慎城春秋》第 2 辑,1989 年版。
    5.亳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亳县文史资料》第 1 辑,1984 年版。
    6.南陵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南陵县文史资料》第 3 辑,1984 年版。
    7.望江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组编《望江文史资料》第 1 辑,1985 年版。
    8.青阳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青阳史话》第 5 辑,1991 年版。
    9.安庆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庆文史资料》第 19 辑,1989 年版。
    10.舒城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舒城文史资料》第 1 辑,1986 年版。
    11.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安徽文史资料》第 16 辑,1983 年版。
    12.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旧时黑幕》,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1.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
    2.蔡少卿主编《中国秘密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
    3.程歗:《晚清乡土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4.袁亚愚:《乡村社会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5.陈锋、刘经华:《中国病态社会史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6.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7.邢建国、汪青松、吴鹏森:《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
    8.邵雍:《中国会道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
    9.戴惠珍等:《安徽现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
    10.张宁等:《阜阳通史》,黄山书社,1998 年版。
    11.蔡少卿主编《中国秘密社会概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12.蔡少卿主编,陆仲伟著《一贯道内幕》,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13.李昭:《邪教会道门黑社会——中外民间秘密结社纵横谈》,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
    14.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15.马戎等:《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0 年版。
    16.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下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7.秦宝琦、晏乐斌:《地下神秘王国一贯道的兴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侯杰、范丽珠:《世俗与神圣—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19.谭松林主编,陆仲伟著《中国秘密社会 第五卷 民国会道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20.谭松林主编,谭松林、彭邦富著《中国秘密社会 第七卷 当代会道门·当代黑社会组织》,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21.刘平:《文化与叛乱——以清代秘密社会为视角》,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22.周建超:《秘密社会与中国民主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23.孔祥涛、刘涛主编《我看中国秘密社会—蔡少卿先生执教五十周年暨七十华诞纪念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
    24.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
    25.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26.刘娅:《解体与重构: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乡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
    27.社会问题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宗教、教派与邪教——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28.王晶:《中国农民信仰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29.梁家贵:《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秘密社会研究(1937-1945)》,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30.吴东升:《邪教的秘密——当代中国邪教聚合机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
    1.周言久:《平息“天门道”反革命暴动始末》,《江淮文史》,1994 年第 4 期。
    2.曾和平等:《濉溪县取缔反动会道门始末》,《江淮文史》,1996 年第 6 期。
    3.王海燕、吴东升:《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取缔会道门工作述论》,《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2 期。
    4.张皓:《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帮会政策的演变》,《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4 年第 5 期。
    5.李晓晨:《新中国建立前后华北农村破除迷信探析》,《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 4 期。
    6.李若建:《社会变迁的折射:20 世纪 50 年代的“毛人水怪”谣言初探》,《社会学研究》,2005 年第 5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