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耕到机耕:一个壮族村屯的农具变迁及其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具是农耕民族谋生的工具,农具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到农村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农具的变迁对我们认识和了解农村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一个壮族村屯百年来农具的使用情况进行田野考察,以农具的变迁为研究对象,描述了该村农具变迁的过程及表现形式,分析了农具变迁的动因,探讨了农具变迁对村屯经济社会的影响。该村农具变迁的个案表明:农具的发展变化也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农具变迁的实质是科学技术进步与传播的结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农业社会要向现代农业社会过渡,必然要关注科学技术,只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才能得到更大更好的发展。
Farm implements are living-making tools for farming ethnic groups. The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farm implements can directly influence theagriculture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 Therefore, it is of vitalimportance to understand urban society through the farm impalement changes.With the method in anthropology, sociology and history,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farm impalements changes in recent100years of a Zhuang village. Taking farmimpalement chang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ssay describes the process andmanifestation, analyses the cause of farm impalement changes, and discuss itsimpact on urban economic society. The farm implement changes in this villagereveal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farm implements are also the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ubstance of farmimplement changes is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 In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enecessary requirement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societies tomodern agriculture societies. Great development can be achieved throughproceeding in light of local conditions, making best use of the advantages andbypassing the disadvantages.
引文
①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271612.htm,2011-7-30
    ②王雷:《豫西传统农具考察报告——以绳池县仰韶村为例》,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10年,第9页。
    ③张芳、王思明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史》,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第331页。
    ①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机械化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年,第528页。
    ①周昕著:《中国农具发展史》,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841页。
    ②张柏春:《认识中国的技术传统——关于中国传统机械的调查》,《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6期。
    ③张柏春:《认识中国的技术传统——关于中国传统机械的调查》,《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6期。
    ①张芳、王思明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史》,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9月,第7页。
    ①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211页。
    ②[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第11页。
    ③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211—212页。
    ④童志峰:《论社会变迁——经典社会学家对社会变迁理论的思考》,《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①黄陵东:《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及其本土启示》,《东南学术》2003年第6期。
    ①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鸣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1页。
    ②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30页。
    ①[光绪]《武缘县图经》,清宣统三年铅印增补光绪本,第22页。
    ②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48页。
    ③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鸣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41页。
    ①水圆是当地的一种特色食品,类似汤圆,以糯米面为皮,猪肉、韭菜为馅制作而成。
    ①廖振钧编著:《广西农业科技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73页。
    ②廖振钧编著:《广西农业科技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73页。
    ③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鸣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255页。
    ④部分照片摄于双桥镇伊岭岩风景区,部分来自笔者的田野调查。
    ①传统意义上都将带铁的农具统称铁农具,而本文则将绝大部分为铁质的农具称为铁农具。
    ②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34页。
    ③也叫潮汕步犁,即由广东潮汕地区传入的一种犁。
    ①[美]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559页。
    ①平陆村隶属于当时的双桥乡(现为双桥镇),据杨李村大约5公里。
    ②覃乃昌:《广西武鸣县清江、全苏村社会文化的变迁——对一个壮族社区的调查与研究》,《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
    1期。
    ①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39页。
    ②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134页。
    ①[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第13页。
    ①水田集中在村屯的南面,处于地势平坦的低地,图中远处分别为畲地、果园和林地。
    ②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鸣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263页。
    ①“四化”,即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和化学化。
    ②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鸣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263页。
    ③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鸣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263页。
    ④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鸣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263页。
    ⑤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鸣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264页.
    ⑥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鸣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264页。
    ①杨学新、任会来:《守旧与改良:20世纪20、30年代河北农村农具研究》,《技术:历史与遗产》,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02页。
    ②廖振钧编著:《广西农业科技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第145页。
    ①合美村隶属于当时的双桥乡(现为双桥镇),据杨李村大约3公里。
    ②[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第251页。
    ③[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第253页。
    ①左国金、李炳东编著:《广西农业经济史》,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88年12月,329页。
    ②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鸣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264页。
    ①参见:《耕地深松确实能增长》http://dingzhou.hebei.com.cn/dzxw/201110/t20111012_2745389.html,2012-2-14。《农业部:到2015年将适宜地区7亿亩耕地深松一遍》http://www.gov.cn/gzdt/2011-12/13/content_2019219.htm,2012-2-14。
    ①笔者粗约计算,该家庭一年种植水果的纯收入可达30多万元。
    ①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298页。
    ①[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第1页。
    ②黄淑聘、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第213页。
    ③[美]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559页。
    ①Barnett, H. G. Innovation: The Basic of Culture Change, McGraw-Hill, New York,1953, PP.89-90.
    [1][光绪]《武缘县图经》,清宣统三年铅印增补光绪本。
    [2]戈德华、李炳东编著:《广西农业经济史稿》,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
    [3]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三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
    [4][美]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5][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6]左国金、李炳东编著:《广西农业经济史》,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88年。
    [7]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机械化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年。
    [8]余汉桂编著:《广西渔业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年。
    [9]尹绍亭著:《云南物质文化:农耕卷(上下)》,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0]廖振钧编著:《广西农业科技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黄淑聘、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12]覃乃昌著:《壮族稻作农业史》,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
    [13]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14]武鸣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鸣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15]李富强著:《“蛮荒”稻香——壮族农耕文化》,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
    [16]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17]何明、廖国强著:《竹与云南民族文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8]王东昕编著:《衣食之源——云南民族农耕》,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9]刘怡、芮鸿编著:《活在丛林山水间——云南民族采集渔猎》,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张芳、王思明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史》,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
    [21]高发元主编:《跨世纪的思考:云南民族村寨调查——民族调查专题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汪宁生著:《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23][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郭凡、邹和译:《生态人类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24]覃尚文、陈国清主编:《壮族科学技术史》,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25]普卫华主编:《云南少数民族科技文物》,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6]周昕著:《中国农具发展史》,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27]周瀚光、王贻梁著:《百工竞技(阅读中国·科技史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8]华觉明、李绵璐主编:《民间技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29]蓝先琳著:《民间器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30]曾雄生著:《中国农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31]尹绍亭著:《远去的山火——人类学视野下的刀耕火种》,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32]黄润柏著:《守望精神家园——龙脊壮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33]玉时阶著:《现代化进程中的岭南水族——广西南丹县六寨龙马水族调查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34]张力军、胡泽学主编:《图说中国传统农具》,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35]胡泽学主编:《中国传统农具》,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
    [36]Barnett, H. G. Innovation: The Basic of Culture Change, McGraw-Hill, New York,1953.
    [1]宋兆麟:《贵州苗族的农业工具》,《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
    [2]宋兆麟:《侗族的农具和耕作技术》,《中国农史》1983年第1期。
    [3]吴绪银:《山东近代犁耕浅析——从山东农具调查说起》,《民俗研究》1992年第4期。
    [4]周昕:《略论山东传统农具的发展和趋势》,《古今农业》1993年第2期。
    [5]覃乃昌:《广西武鸣县清江、全苏村社会文化的变迁——对一个壮族社区的调查与研究》,《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6]占堆:《西藏传统农具简介》,《西藏农业科技》1996年第1期。
    [7]田传江:《锄——红山峪村农具民俗之一》,《民俗研究》2001年第4期。
    [8]周昕:《近百年中国农具的变迁》,《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9]童志峰:《论社会变迁——经典社会学家对社会变迁理论的思考》,《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0]张柏春:《认识中国的技术传统——关于中国传统机械的调查》,《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6期。
    [11]吴伟军:《锄的演变及其启示》,《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2]黄陵东:《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及其本土启示》,《东南学术》2003年第6期。
    [13]朱洪启:《近代华北农家经济与农具配置》,《古今农业》2004年第1期。
    [14]张合旺:《南疆地区传统农具概述》,《古今农业》2004第3期。
    [15]赵屹:《传统农具考察——平原地区锄的构造与使用》,《设计艺术》2004年第4期。
    [16]詹娜:《农具:肢体功能的延伸与象征意义的衍化——以辽东沙河沟人的农具制作与使用为例》,《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
    [17]朱洪启:《近代华北农村农具、役畜的使用习俗探讨》,《农业考古》2008年第1期。
    [18]朱洪启、刘兵:《华北农具的生态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年第4期。
    [19]史晓雷、韦丹辉:《广西宜州市黄麻屯水磨的制作技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0]杨学新、任会来:《守旧与改良:20世纪20、30年代河北农村农具研究》,《技术:历史与遗产》,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10月。
    [21]杨学新、任会来:《中国农具80余年的变迁研究——基于1923年卜凯盐山县150农家调查》,《农业考古》2010年第4期。2、学位论文(按毕业先后顺序)
    [1]朱洪启:《二十世纪华北农具、水井的社会经济透视》,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2]王雷:《豫西传统农具考察报告——以绳池县仰韶村为例》,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