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农”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日渐凸现,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更好地破解“三农”困境,构建全面小康社会就成为社会各界倍加关注的重要话题。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即要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新型风貌。这充分体现了当前党中央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极大勇气和决心,也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反映。
     然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许多措施都与资金的投入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农村金融体系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逐步处于核心地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的这种核心地位将会越来越显著。可以说,农村金融发展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决定我国“三农”问题解决的进程。当前,正值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时期,如何更好地破解“三农”困境,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快速健康发展,为积极发展市场化、现代化的新农村提供持续而稳健的资金支持就显得更为关键。
     本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几个组成部分。
     第二章,农村金融理论回顾与评述。首先,由金融在现实生活和经济中的作用提出金融这一概念,并深入分析金融的功能,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农村金融的内涵及作用;随后,将分别介绍金融支持理论(金融结构论、金融效率论)和农村金融理论(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和局部知识论);最后,将对相关的农村金融理论作出简要评述。
     第三章,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支持作用的实证分析。首先,简要阐述帕加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研究结论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其次,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方程,实证检验了1978-2007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持作用,基本结论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也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第四章,“三农”发展与金融支持:供给视角。简要介绍农村金融中供给体系各自的发展历程和运行状况,即农村政策性金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性金融(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性金融(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民间金融和农业保险。
     第五章,“三农”发展与金融支持:需求视角。首先,本章简要地分析“三农”的含义及表现;随后系统地依次研究“三农”发展中的金融需求层面。1、农业的金融需求分析,分别从农业自身的特点,即不稳定性、弱质性、外部性,以及农业现代化要求等方面分析;2、农村的金融需求分析,分别从农村财政投入不足、公共产品缺乏、人才缺失严重、城镇化的建设、乡镇企业需求几个方面展开;3、农民的金融需求分析,分别从农民的贷款不足和消费变化两个方面展开。
     第六章,农村金融支持缺陷与“三农”困境。“三农”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它的形成有众多原因,本章将主要基于农村金融支持缺陷这一层面进行分析“三农”困境。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问题进行回顾;其次,结合统计数据,深入描述全国、城镇和农村金融支持的规模、结构及效率,并从外在和内在因素上进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支持缺陷的原因。
     第七章,国外农村金融支持的经验与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章首先分别介绍韩国、日本和孟加拉国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特点,最后总结出其中一些有益的启示。选取这三个国家的作为参考对象,一方面是因为上述国家都是来自亚洲,与我国有一定的趋同性;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三个国家的农村金融各有特点,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如韩国的新村运动中农村金融、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和农业保险体系、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模式等。
     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首先,总结出本文的几点基本研究结论;之后,根据我国农村经济金融支持中的缺陷,认为加强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建议有:加大农村资金投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规范农村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体制、鼓励农村金融创新。
Since the middle period of 1990s, the issue of "Tri-agriculture" is shown especially serious day by day, that is "rural economy developing slowly, peasant's income increasing difficultly, peasant's burden being heavy", which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to restric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to better solve the predicament of "Tri-agriculture" and construct the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becomes the concerned important topic to the various circles of the society. In the year of 2005, we propose the great strategic task of advancing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on the Fifth Session of the Six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at is, we will turn the rural area to be new styles and features of "production development, well-off life, civilized rural wind, the village of cleaness, the management of democracy". This has fully reflected the great encourage and decision of the Central Party Committee solving the issue of "Tri-agriculture", and also is an important reflection of sustainable idea of development of making overall plans and human-oriented.
     However, a lot of measures to settle the issue of "Tri-agri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inputting fund, which requires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to offer the continual and steady capital source.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rural economy is that the relations between rural economy and finance are close day by day, and the rural finance is in the key position in the rural economy progressively. With the gradual setting-up and improving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of China, such key position of the rural finance will b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We can say, the quality of th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will determine the process of settling the issue of "Tri-agriculture" to a great extent. At present, it is an accelerate period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China, and it seems to be more important to better solve the predicament of "Tri-agriculture" and promote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to develop in a fast and healthy way, which offers the continual and steady capital support for developing marketization and modernized new countryside.
     This paper totally includes eight chapters.
     Chapter I, Introduction. The main contain is to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why study the subject, irrelated research, the paper's structure, research methods, contributions and insufficiencies of the paper.
     Chapter II is the reviews and comments of the rural financial theories. First of all, it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finance by the financial role in actual life and economy, and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it in depth, meanwhile further explains the intension and function of the rural finance. Subsequently, it will introduce the financial support theories (the structural theory of finance and the financial efficiency theory) and the rural financial theories respectively (Subsidized Credit Paradigm,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Paradigm, Imperfect Market Paradigm, and Local Knowledge Paradigm). At last, it will briefly comment on the relevant rural financial theories.
     Chapter III i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support function of th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to the rural economy. Firstly, it briefly explains the Pagano model, and makes a empirical analyze on the support role of th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to the rural economic growt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on this basis. The study conclusion is: there is a long cointegration relation between them. Secondly, it makes a empirical analyze on the support role of th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to the peasant income growth of 1978-2007 on the basis of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basic conclusion is: there is a long cointegration rela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re is a caus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peasant income growth.
     Chapter IV is the "Tri-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support: from supply aspect. It briefly recommends the development courses and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the rural financial supplying systems. They are the rural policy financ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Bank of China), the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Rural Credit Cooperation), the rural commercial financ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ostal Savings Bank,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 rural civil finance an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Chapter V is the "Tri-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support: from demand aspect. First of all, it concisely analyzes the meaning and behavior of "Tri-agriculture". Afterward, it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financial demand aspects in the "Tri-agriculture" development step by step. Firstly, the financial demand of agriculture, which is separately analyzed from the agricultural own characteristic, that is instability, weak quality, externality,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econdly, the financial demand of the countryside, which is separately analyzed from the insufficient of the rural financial input, public products scarce, talents lacking seriously,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ownship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irdly, the financial demand of peasant, which is separately analyzed from the insufficient loan of peasants' and the changes of consuming.
     Chapter VI is the defect of the rural finance supports and the predicament of "Tri-agriculture". The issue of "Tri-agriculture" is an intricate social problem, and its formation has numerous reasons. This chapter will mainly analyze the predicament of "Tri-agriculture" from the aspect of the defect of the rural finance supports. First of all, it will review the issue of "Tri-agricultur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Meanwhile, combining the statistics, it thoroughly describes the scale, structure and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supports in the whole country, cities and rural area. And analyze the reason why the rural finance of our country supports is defective from the external and inherent factors.
     Chapter VII is th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foreign rural finance supports. By other's faults, wise men correct their own. This chapter introduces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model and characteristic of South Korea, Japan and Bangladesh separately at first, and summarizes some of theirs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s in the end. Choosing these three countries as references has two main reasons. On the one hand, the countries described above are all from Asia, which have certain consistencies with China.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l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places being worth drawing lessons from, for instance, the rural finance in the new village movement of South Korea, the rural cooperative finance an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ystem of Japan, village bank mode of Bangladesh, etc.
     Chapter VIII is the conclusions and proposition. Firstly, it makes some basic research conclusions. Later, according to the defect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finance of China, it holds that there some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the rural finance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ri-agriculture": increasing the input of rural fund, optimizing the rural financial ecology, standardizing the rural micro finance, perfecting th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system, encouraging the rural financial innovation.
引文
[1]本文中的年代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均指20世纪中的年代。
    [2]hnp://news.xinhuanet.com,2008年10月23日。
    [1]田建文、任庆国:《“三农”问题的实质及对策分析》,农业经济,2005(10):第3-5页。
    [2]冀纯堂:《破解“三农”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中国城市经济,2004(10):第51-52页。
    [3]李素玲:《“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什么?》,中国图书评论,2005(11):第57-59页。
    [1]李强:《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再认识》,理论前沿,2006(20):第40-41页。
    [2]许月明、赵金龙:《论“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经济问题,2006(4):第45-47页。
    [3]全峰梅、潘宇:《“三农”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3(3):第36-38页。
    [4]吴晓灵:《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金融,2006(11):第6-7页。
    [1]唐双宁:《深化改革、防范风险,进一步做好合作金融监管与改革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支持》,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6(3):第4-8页。
    [2]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4(5):第24-31页。
    [1]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基于帕加诺模型的实证检验》,经济问题,2005(10):第49-51页。
    [2]张颖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第53-57页。
    [3]李喜梅:《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形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4):第95-102页。
    [4]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经济研究,2005(9):第30-43页。
    [5]纪淼、李宏瑾:《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南方金融,2007(8):第20-23页。
    [6]刘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第44-49页。
    [7]Dale W.Adams 、 Robert C.Vogel:"Rural financial markets in low-income countries:Recent controversies and lessons." World Development,Vol.14,1986:477-487.
    [1]Ashutosh Kumar:"Reducing Default Rate in Rural Credit:How effective is Enhanced Supervision Approach for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orking Paper Series,2004:1-18.
    [2]Joseph E.Stiglitz and 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1,No.3,1981:393-410.
    [3]Belton M.Fleisher,Yunhua Liu and Hongyi Li:"Financial intermediation,inflation,and capital formation in rural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Vol.5,1994:101-115.
    [4]Dale W.Adams,H.Y.Chena and M.B.Lamberte:"Differences in uses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in Taiwan and the Philippines." World Development Vol.21,1993:555-563.
    [5]Klaus P.Fischer:"Financial Cooperatives:A"market solution" to SME and rural financing." Working Paper Vol.3,1998:1-29.
    [6]Jonathan Morduch:"The role of subsidies in microfinance:evidence from the Grameen Bank",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60,Issue 1,1999:229-248.
    [7]V.K.Sapovadia:"Micro Finance:The Pillars of a Tool t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ccepted Paper Series,2006.
    [1]Thankom Arun:"Regulating for development:the case of microfinance."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Vol.45,2005:346-357.
    [2]egofia Gutierrez-Nieto,Carlos Serrano-Cinca,Cecilio Mar Molinero:"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and efficiency."Omega,Volume 35,Issue 2,2007:131 - 142.
    [3]Kellee S.Tsai.Imperfect Substitutes:"The Local Political Economy of lnformal Finance and Microfinance in Rural China and India." World Development,Vol.32,2004:1487-1507.
    [4]甘绍群:《“三农”问题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定位研究》,武汉金融,2004(3):第34-36页。
    [5]李军:《论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术交流,2007(4):第101-104页。
    [6]白钦先、谭庆华:《政策性金融功能再界定:功能演进视角》,生产力研究,2006(11):第5-8页。
    [1]张靖霞:《基于需求视角的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定位》,金融与经济,2007(6):第68-70页。
    [2]曹永华:《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思路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1(9):第53-55页。
    [3]蔡友才、陆娟:《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国际借鉴与改革思路》,当代财经,2005(4):第44-48页。
    [4]杨国祥:《中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之研究》,改革,2002(6):第60-65页。
    [1]官兵:《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问题的反思》,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第76-78页。
    [2]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1(1):第1-13页。
    [3]贺东廷:《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考》,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第7-8页。
    [4]马素玲:《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10):第48-50页。
    [5]杨国祥:《中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之研究》,改革,2002(6):第.60-65页。
    [6]谢平、徐忠、沈明高:《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金融研究,2006(1):第23-39页。
    [1]祝晓平:《论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适度规模》,金融研究,2003(9):第121-129页。
    [2]王永龙:《我国农村会融资源配置缺陷及其制度解释》,经济问题,2007(2):第99-101页。
    [3]陆磊:《农村金融的性质与商业性金融的职能》,农村金融研究,2007(10):第6-13页。
    [4]李奕滨:《邮政储蓄银行市场定位的SWOT分析》,金融研究,2007(11):第172-179页。
    [5]贺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2):第26-31页。
    [6]太贞子、金忠喜:《对邮政储蓄银行立足农村市场的研究》,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第19-20页。
    [1]何广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全面推进》,银行家,2008(1):第24-25页。
    [2]F.J.A.Bouman:"Rotating and accumul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s: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World Development,Vol.23,1995:371-384.
    [3]Sudhanshu Handa and Claremont Kirton:" The economics of 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s:evidence from the Jamaican 'Partner'."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60,October 1999:173-194.
    [4]Jens Kovsted and Peter Lyk-Jensen:"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s:the choice between random and bidding allocation of fund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60,1999:143-172.
    [1]Stefan Ambec and Nicolas Treich:"Roscas as financial agreements to cope with self-control problem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82,2007:120-137.
    [2]Pinaki Bose:"Formal-informal sector interaction in rural credit market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56,1998:265-280.
    [3]Sanjay Jain:"Symbiosis vs.crowding-out:the interaction of formal and informal credit marke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59,1999:419-444.
    [4]Zia U.Ahmed:"Effective costs of rural loans in Bangladesh." World Development,Vol.17,1989:357-363.
    [5]S.Yadav,K.Otsuka and C.C.David:"Segmentation in rural financial markets:the case of Nepal." World Development,Vol.20.March 1992:423-436.
    [6]P.B.Ghate:"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ial sectors:The Asian experience." World Development,Vol.20.1992:859-872.
    [7]钱小安:《金融民营化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兼论发展民营金融的定位与对策》,金融研究,2003(2):第1-11页。
    [5]郭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中国农村观察,2004(2):第21-25页。
    [1]徐以升:《花旗印证地下金融繁荣:半年流失存款9000亿元》,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1月5日。
    [2]张祖荣:《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财经科学,2006(10):第32-39页。
    [3]李琴英:《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我国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河南社会科学,2007(5):第56-59页。
    [4]郭振海:《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现行体制约束与重构》,西南金融,2004(7):第17-18页。
    [1]张元红:《农民的金融需求与农村的金融深化--以湖北汉川福星村为例》,中国农村观察,1999(1):第43-51页。
    [2]潘江:《从金融方面探讨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南方金融,2003(10):第47-49页。
    [3]李似鸿、韩伟明:《“三农”问题的金融成因及其对策》,武汉金融,2004(10):第22-24页。
    [4]吕学山:《金融支持:三农难题化解中的制度缺陷与路径创新》,东岳论丛,2007(3):第170-172页。
    [5]姜长云:《乡镇企业资金来源与融资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与思考》,经济研究,2000(2):第34-39页。
    [6]姜春海:《中国乡镇企业融资来源及结构分析》,经济评论,2003(6):第58-62页。
    [1]马文彬、杨锦秀、傅新红:《乡镇企业融资模式选择及融资体系改革思路》,经济体制改革,2003(3):第78-81页。
    [1]黄达:《由讨论金融与金融学引出的“方法论”思考》,经济评论,2001(3):第56-60页。
    [2]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345页。
    [3]刘鸿儒:《简明金融词典》,改革出版社,1996年:第46页。
    [4]罗伯特.莫顿:《金融学》,欧阳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页。
    [1]http://www.jiangxi.gov.cn.
    [2]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55页。
    [4]经济一体化包含广义的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绐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狭义经济一体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消除国别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这一过程。
    [1]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第5-11页。
    [2]刘鸿儒:《简明金融词典》,改革出版社,1996年:第47页。
    [1]李一芝、李艳芳:《农村财政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
    [2]邹帆、李明贤:《农村金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2页。
    [1]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392页。
    [1]王修华、谢朝华:《西方金融结构理论的演进与启示》,现代经济探讨,2008(4):第38-41页。
    [2]Ross Levine:"Law,Finance,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Vol.8,Issues 1-2,1999:8-35.
    [3]Franklin Allen and Douglas Gale:"Optimal Currency Crises",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Vol.53,Issue 1,2000:177-230.
    [1]杨德勇:《金融效率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第44和75页。
    [2]赵崇生:《基于金融效率理论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5-32页。
    [1]应寅锋、赵岩青:《国外的农村金融》,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第113-114页。
    张元红等:《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16页。
    [1]张元红等:《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17页。
    [1]冯兴元、何梦笔、何广文:《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的多元化--一种局部知识范式视角》,中国农村观察,2004(5):第17-29页。
    [1]傅强、刘远举:《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与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率》,金融论坛,2007(3):第33-37页。
    [2]包群等:《关于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偏低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4(3)第35-42页。
    [1]王曙光、乔郁:《农村金融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9-290页。
    [1]史建平、周素彦:《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理论、绩效与出路》,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第21-26页。
    [2]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1(1):第1-13页。
    [1]http://news.xinhuanet.com,2008年7月18日。
    [2]“5C”是指道德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y)、资本实力(Capital)、担保情况(Collateral)、经营环境条件(Condition)。
    [3]“5W”是指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品(What)、如何还款(How)。
    [4]“5P”是指个人因素(Personal)、借款目的(Purpose)、偿还情况(Payment)、保障(protection)、发展前景(Perspectire)。
    [5]主要参考郭家万《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第241-260页。
    [1]王松奇:《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61-262页。
    [1]Joseph E.Stiglitz and Andrew 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1,No.3,1981:393-410.
    [1]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第91-92页。
    [1]邓大才:《对于“三农”问题的几个重大判断》,宁夏社会科学,2003(1):第30-33页。
    [2]牛若峰等:《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1]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73-274页。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3]http://www.marxists.org。
    [1]应寅锋、赵岩青:《国外的农村金融》,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第4页。
    [2]黄道霞:《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述论》,中共党史研究.2002(1):第11-16页。
    [1]陈锡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求是,2007(22):第25-28页。
    [2]学者徐星明、杨万江(2000)设计了17组衡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指标,这里主要是参考他们设计的指标进行描述,本文根据需要选取其中的7个。(参见徐星明、杨万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5)。)
    [1]曲延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财政的建立》,山东社会科学,2008(5):第72-76页。
    [1]朱刚:《我国财政支农规模问题分析》,中国农村经济,1998(10):第76-79页。
    [2]《农业法》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这里,笔者选取国家财政支农增长率和国家财政性收入增长率两个指标进行描述。
    [1]江涛:《国家财政支农力度的实证研究》,财会研究,2006(3):第9-10页。
    [1]王双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第97页。
    [1]周蓉:《农村金融发展:以需求为导向的制度变革》,农村经济,2007(6):第52-54页。
    [2]张迎春等:《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研究综述》.农村经济,2007(4):第85-87页。
    [1]马迪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7(4):第109-112页。
    [2]Peter Nolan & John Sender:"Death Rates,Life Expectancy and China's Economic Reforms:A Critique of A.K.Sen",World Development,20(9),1992:1279-1303.
    [3]张颖举:《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8(13):第5661-5664页。
    [4]李尽法、许正中:《中国财政提供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8(7):第16-23页。
    [5]黄飞、熊志东:《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重构》,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8(2):第47-49页。
    [6]《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显示,2005年农村文化站的数量为34593个,比2000年的39348个减少了12.1%,比1995年的41633个减少了16.9%。
    [1]有人说,我们有65万个村委会,需要46万亿,还有人说我们需要10-20万亿,到2020年整个新农村建设的钱需要15到20万亿。不管是多少,都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是巨大的。(参见中国经济网http://500.ce.cn/xnc/fy,2007年1月23日。)
    [2]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城市化与三农问题研究--基于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视角》,广西金融研究,2007(7):第3-9页。
    [3]张林:《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需求与投资机会》,新财经,2008(12):第34-35页。
    [4]杨铭皓:《江苏省新农村建设金融需求研究》,现代金融,2007(10):第26页。
    [5]吴大庆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的实证研究》,武汉金融,2006(7):第47-48页。
    [6]卢卡斯认为,人力资本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生产率,而且,它的外在效应还会扩散到别的劳动者身上,也会从旧产品传递到新产品,因而将提高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进而实现规模收益递增。
    [7]丹尼森通过计算,得出美国1929-1969年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3%,知识进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6%。
    [8]库兹涅茨测算出美国1900-1957年间,教育投资增加的利润达到17.5倍,大大超过物质资本投资带来增加利润的3.5倍。
    [9]索洛在《技术进步与总量生产函数》中对美国1909-1949年的数据分析,认为人均物质资本贡献仅1/8,而技术讲步的贡献为7/8。
    [1]廖星成:《中国三农问题研究报告》,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144-145页。
    [2]这里的计算方法为:平均受教育年限=文盲及半文盲比例×1+小学比例×5+初中比例×8+高中比例×10+中专比例×11+大专比例×13.5(按“五三学制”计算)。
    [1]何振国:《财政支农规模与结构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2]王艳霞:《农村人才开发问题及对策》,经济论坛,2004(18):108页。
    [1]李连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2]宋元梁、肖卫东(2005)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刻画1978-2003年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更稳定。(参见《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9):第30-39页。)
    [3]李美洲、韩兆洲(2007)运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等方法检验了我国1983-2004年的相关数据,认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民收入具有协调一致性,城镇化、工业化对农民增收有积极影响。(参见《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财贸研究,2007(2):第25-31页。)
    [4]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城市化与三农问题研究--基于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视角》,广西金融研究,2007(7):第3-9页。
    [5]朱红根等:《城镇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农村经济,2005(11):第127-129页。
    [6]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城市化与三农问题研究--基于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视角》,广西金融研究,2007(7):第3-9页。
    [1]1979年后社队企业可以从事交通、建筑和服务业,以及为国有企业提供投入品等,使得农村人均房屋建筑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1990年的17.8平方米,同时80年代服务业的年均增长率为9.3%,大大超过同期印度的6.5%。
    [2]李仲生:《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与影响因泰》,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3):第24-27页。
    [1]姜长云:《乡镇企业融资问题新探》,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2]鉴于2002年以后关于乡镇企业的资料不全面,所以本文只列出1978-2002年间的数据。
    [1]曹云升:《新时期乡镇企业融资问题探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第169-171页。
    [2]如截止1999年11月,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试点工作,这些试点省市通过政府拨款、企业入股等方式筹集担保资金40多亿元。
    [1]主要参考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第27-52页。
    [1]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表10-2。
    [1]文启湘、刘卫锋:《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金融支持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第13-16页。
    [2]曾令京:《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过度增长问题研究》,经济评论,1999(5):第82-85页。
    [1]Peter Nolan:"China at the Crossroads",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3(1),2005:1-22.
    [1]李新生、谢元态:《关于农村资金流失的实证分析及理论思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6):第27-30页。
    [2]孔祥智:《中国三农前景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206页。
    [3]http://ncws.aweb.com.cn,2008年12月6日。
    [4]Peter Nolan:"China at the Crossroads",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3(1),2005:1-22.
    [1]龙玉国:《中美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比较及对策》,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5):第75-77页。
    [1]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56-66页。
    [2]农村金融相关率计算方法及结果与第三章相同:全国金融相关率=(金融机构存款+金融机构贷款)/全国GDP:城镇金融相关率=(城镇金融机构存款+城镇余融机构贷款)/城镇总产值。
    [1]她采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各自所占比重来表示。(参见谢玉梅《农村金融深化:政策与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0-91页)。
    [2]他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工业化发展迅速,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采用了乡镇企业贷款额与农村贷款额之比来衡量农村金融结构。(参见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4(5):第24-31页)。
    [1]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管理世界,2003(7):第13-20页。
    [2]谢玉梅:《农村金融深化:政策与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2-93页。
    [3]刘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第44-49页。
    [4]需要说明的是,由于1996年前统计资料没有区分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显示的只是总贷款额,因此本文的1978-1995年使用总贷款额予以替代。
    [1]蔡昉:《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制度经济学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8(6):第99-110页。
    [2]谭小芳:《中国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10-12页。
    [1]资料来源:赵崇生《基于金融效率理论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表3-2。
    [2]陈明、安虎森:《从城乡金融市场二元分割看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改革》,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7):第32-35页。
    [1]中国信息报,2006年4月27日。
    [2]王曙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
    [3]樊纲:《发展民间金融与金融体制改革》,中国投资,2000(12):第29-32页。http://business.sohu.com/20060422/n242938932.shtml,2006年4月22日。
    [1]袁怀宇:《论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2):第67-69页。
    [1]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中国农村经济,2004(8):第12-19页。
    [2]王松奇:《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07》,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34-235页。
    [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发展速度为7.8%,农业发展速度为5.3%;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发展速度为10.5%,农业发展速度为2.5%。
    [1]马冬梅:《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第41-45页。
    [1]应寅锋、赵岩青:《国外的农村金融》,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第98-99页。
    [2]主要参考李水山《韩国的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村金融业》,中国农经信息网(2006年6月3日)和应寅锋、赵岩青《国外的农村余融》,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第100-104页。
    [1]丁顺玲、杜华章:《国外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世界农业,1998(3):第6-7页。
    [1]应寅锋、赵岩青:《国外的农村金融》,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1]任敏、陈金龙:《日本农村金融运行状况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启示》,中国集体经济,2008(2):第199-200页。
    [2]江瑞平:《日本的农业金融:体制.功能.问题》,摘自童适平主编《战后日本金融体制及其变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3-214页。
    [3]熊学萍、刘长青:《日本农村合作金融运作模式及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启示》,科学.经济.社会,2004(4):第55-58页。
    [1]高伟:《日本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与启示》,攀登,2007(1):第104-107页。
    [1]龙文军:《日本农业保险经验》,中国保险,2006(9):第42-46页。
    [2]周建华:《日本农业保险发展概述及启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第32-34页。
    [1]赵昕:《亚洲各国农村金融模式》,银行家,2006(1):第114-117页。
    [1]王永仕、刘华:《发展我国农协组织的现实意义及实践要求》,农业经济,2003(7):第2-3页。
    [1]王松奇:《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07》,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34页。
    [1]金才鑫、谢升峰:《论农村金融生态优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3):第176-179页。
    [1]孙琳:《关于发展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思考》,世界经济情况,2006(14):第5-8页。
    [2]2007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63亿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4899万公顷,共发生森林火灾9260起,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26亿元,死亡1168人,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85亿元,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8.4亿元,累计发生赤潮面积11610平方公里。全年实际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5万起,共造成59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4.8亿元。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6次,成灾3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2亿元。
    [1]林乐芬:《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6):第66-70页。
    [1]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年。
    [4]宫希魁:《劳动生产率问题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
    [5]郭家万:《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
    [6]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
    [7]何振国:《财政支农规模与结构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8]江瑞平:《日本的农业金融:体制.功能.问题》,摘自童适平主编《战后日本金融体制及其变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9]孔祥智:《中国三农前景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
    [10]姜长云:《乡镇企业融资问题新探》,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年。
    [11]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周洁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
    [12]李连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13]李一芝、李艳芳:《农村财政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14]廖星成:《中国三农问题研究报告》,新华出版社,2005年。
    [15]刘鸿儒:《简明金融词典》,改革出版社,1996年。
    [16]刘民权:《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罗伯特.莫顿:《金融学》,欧阳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8]牛若峰等:《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9]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20]谭小芳:《中国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21]温伟胜(《WTO与农村金融改革》,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
    [22]王广谦:《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23]王双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
    [24]王松奇:《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5]王曙光:《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华夏出版社,2006年。
    [26]王曙光、乔郁:《农村金融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7]谢玉梅《农村金融深化:政策与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8]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
    [29]杨德勇:《金融效率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
    [30]应寅锋、赵岩青:《国外的农村金融》,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
    [31]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32]张静、曹凝蓉、方爱国:《金融生态建设理论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
    [33]张元红等:《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34]赵崇生:《基于金融效率理论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35]《中国农村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36]邹帆、李明贤:《农村金融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37]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基于帕加诺模实证检验》,经济问题,2005年第10期。
    [38]白钦先、谭庆华:《政策性金融功能再界定:功能演进视角》,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1期。
    [39]包群等:《关于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偏低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4年第3期。
    [40]蔡昉:《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制度经济学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41]蔡昉、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经济研究,1999年第10期。
    [42]蔡友才、陆娟:《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国际借鉴与改革思路》,当代财经,2005年第4期。
    [43]曹永华:《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思路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9期。
    [44]曹云升:《新时期乡镇企业融资问题探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4期。
    [45]陈柳钦:《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探讨》,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6]陈明、安虎森:《从城乡金融市场二元分割看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改革》,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4年第7期。
    [47]陈锡文:《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求是,2007年第22期。
    [48]邓大才:《对于“三农”问题的几个重大判断》,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49]丁顺玲、杜华章:《国外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概况》,世界农业,1998年第3期。
    [50]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8期。
    [51]樊纲:《发展民间金融与金融体制改革》,中国投资,2000年第12期。
    [52]冯兴元、何梦笔、何广文:《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的多元化--一种局部知识范式视角》,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5期。
    [53]傅强、刘远举:《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与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率》,金融论坛, 2007年第3期。
    [54]甘绍群:《“三农”问题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定位研究》,武汉金融,2004年第3期。
    [55]高伟:《日本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与启示》,攀登,2007年第1期。
    [56]官兵:《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问题的反思》,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7]郭沛:《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估算》,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2期。
    [58]郭振海:《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现行体制约束与重构》,西南金融,2004年第7期。
    [59]贺东廷:《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考》,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60]何广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全面推进》,银行家,2008年第1期。
    [61]贺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62]黄达:《由讨论金融与金融学引出的“方法论”思考》,经济评论,2001年第3期。
    [63]黄道霞:《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述论》,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1期。
    [64]黄飞、熊志东:《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重构》,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8年第2期。
    [65]冀纯堂:《破解“三农”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第10期。
    [66]纪淼、李宏瑾:《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南方金融,2007年第8期。
    [67]姜长云:《乡镇企业资金来源与融资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与思考》,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68]姜春海:《中国乡镇企业融资来源及结构分析》,经济评论,2003年第6期。
    [69]江涛:《国家财政支农力度的实证研究》,财会研究,2006年第3期。
    [70]金才鑫、谢升峰:《论农村金融生态优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第3期。
    [71]李丹红:《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现状与重点改革政策》,金融研究,2000年第5期。
    [72]李尽法、许正中:《中国财政提供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问题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73]李军:《论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术交流,2007年第4期。
    [74]李美洲、韩兆洲:《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财贸研究,2007年第2期。
    [75]李强:《对我国“三农”问题的雨认识》,理论前沿,2006年第20期。
    [76]李琴英:《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我国农业保险及其风险分散机制》,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77]李似鸿、韩伟明:《“三农”问题的金融成因及其对策》,武汉金融,2004年第10期。
    [78]李素玲:《“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什么?》,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11期。
    [79]李喜梅:《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形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4期。
    [80]李新生、谢元态:《关于农村资金流失的实证分析及理论思考》,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81]李奕滨:《邮政储蓄银行市场定位的SWOT分析》,金融研究,2007年第11期。
    [82]李仲生:《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与影响因泰》,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第3期。
    [83]林乐芬:《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6期。
    [84]刘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5]刘桂芝、齐慧姝:《从公共产品需求找寻农村金融政策的生长点》,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6期。
    [86]龙文军:《日本农业保险经验》,中国保险,2006年第9期。
    [87]龙玉国:《中美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比较及对策》,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88]陆磊:《农村金融的性质与商业性金融的职能》,农村金融研究,2007年第10期。
    [89]吕学山:《金融支持:三农难题化解中的制度缺陷与路径创新》,东岳论丛,2007年第3期。
    [90]马迪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7年第4期。
    [91]马冬梅:《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92]马素玲:《农村信用社改革之路》,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0期。
    [93]马文彬、杨锦秀、傅新红:《乡镇企业融资模式选择及融资体系改革思路》,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3期。
    [94]潘江:《从金融方面探讨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南方金融,2003年第10期。
    [95]钱小安:《金融民营化与金融基础设旌建设--兼论发展民营金融的定位与对策》,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
    [96]曲延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公共财政的建立》,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97]全峰梅、潘宇:《“三农”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
    [98]任敏、陈金龙:《日本农村金融运行状况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启示》,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2期。
    [99]史建平、周素彦:《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理论、绩效与出路》,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00]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101]宋元梁、肖卫东:《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102]孙琳:《关于发展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思考》,世界经济情况,2006年第14期。
    [103]太贞子、金忠喜:《对邮政储蓄银行立足农村市场的研究》,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9期。
    [104]唐双宁:《深化改革、防范风险,进一步做好合作金融监管与改革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支持》,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6年第6期。
    [105]田建文、任庆国:《“三农”问题的实质及对策分析》,农业经济,2005年第10期。
    [106]王修华、谢朝华:《西方金融结构理论的演进与启示》,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4期。
    [107]王艳霞:《农村人才开发问题及对策》,经济论坛,2004年第18期。
    [108]王永龙:《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缺陷及其制度解释》,经济问题,2007年第2期。
    [109]王永仕、刘华:《发展我国农协组织的现实意义及实践要求》,农业经济,2003年第7期。
    [110]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111]文启湘、刘卫锋:《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金融支持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12]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113]吴大庆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问题.的实证研究》,武汉金融,2006年第7期。
    [114]吴晓灵:《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金融,2006年第11期。
    [115]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2001年第1期。
    [116]谢平、徐忠、沈明高:《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金融研究,2006年第1期。
    [117]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18]熊学萍、刘长青:《日本农村合作金融运作模式及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启示》,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第4期。
    [119]徐星明、杨万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年第5期。
    [120]徐以升:《花旗印证地下金融繁荣:半年流失存款9000亿元》,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1月5日。
    [121]许月明、赵金龙:《论“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经济问题,2006年第4期。
    [122]杨国祥:《中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之研究》,改革,2002年第6期。
    [123]杨铭皓:《江苏省新农村建设金融需求研究》,现代金融,2007年第10期。
    [124]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4年第5期。
    [125]袁怀宇:《论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26]曾令京:《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过度增长问题研究》,经济评论,1999年第5期。
    [127]张靖霞:《基于需求视角的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定位》,金融与经济,2007年第6期。
    [128]张亮亮:《中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拓展:观照孟加拉》,改革:2008年第5期。
    [129]张林:《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需求与投资机会》,新财经,2008年第12期。
    [130]张迎春等:《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研究综述》,农村经济,2007年第4期。
    [131]张颖慧:《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32]张颖举:《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与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13期。
    [133]张元红:《农民的金融需求与农村的金融深化--以湖北汉川福星村为例》,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1期。
    [134]张祖荣:《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财经科学,2006年第10期。
    [135]赵昕:《亚洲各国农村金融模式》,银行家,2006年第1期。
    [136]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城市化与三农问题研究--基于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视角》,广西金融研究,2007年第7期。
    [137]周建华:《日本农业保险发展概述及启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38]周蓉:《农村金融发展:以需求为导向的制度变革》,农村经济,2007年第6期。
    [139]朱刚:《我国财政支农规模问题分析》,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10期。
    [140]朱红根等:《城镇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农村经济,2005年第11期。
    [141]祝晓平:《论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适度规模》,金融研究,2003年第9期。
    [142]中国经济网http://500.ce.cn/xnc/fy,2007年1月23日。
    [143]中国农经信息网,2006年6月3日。
    [144]中国信息报,2006年4月27日。
    [145]http://business.sohu.com/20060422/n242938932.shtml,2006年4月22日。
    [146]www.gov.cn,2007年6月16日。
    [147]http://www.jiangxi.gov.cn。
    [148]http://news.aweb.com.cn,2008年12月6日。
    [149]http://news.xinhuanet.com,2008年7月18日。
    [150]http://www.marxists.org.
    [151]Ashutosh Kumar:"Reducing Default Rate in Rural Credit:How effective is Enhanced Supervision Approach for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Working Paper Series,2004:1-18.
    [152]Bego(?)a Guti(?)rrez-Nieto,Carlos Serrano-Cinca,Cecilio Mar Molinero:"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 and efficiency." Omega,Volume 35,Issue 2,2007:131-142.
    [153]Belton M.Fleisher,Yunhua Liu and Hongyi Li:"Financial intermediation,inflation,and capital formation in rural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Vol.5,1994:101-115.
    [154]Dale W.Adams,H.Y.Chena and M.B.Lamberte:"Differences in uses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in Taiwan and the Philippines."World Development Vol.21,1993:555-563.
    [155]Dale W.Adams、Robert C.Vogel:"Rural financial markets in low-income countries:Recent controversies and lessons."World Development.Vol.14,1986:477-487.
    [156] F. J. A. Bouman: "Rotating and accumul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s: 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World Development, Vol. 23, 1995:371-384.
    
    [157] Franklin Allen and Douglas Gale : "Optimal Currency Crises" , 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 Vol. 53, Issue 1, 2000:177-230.
    
    [158] Jens Kovsted and Peter Lyk-Jensen: "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s: the choice between random and bidding allocation of fund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60,1999:143-172.
    
    [159] Jonathan Morduch: "The role of subsidies in microfinance: evidence from the Grameen Bank",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60, Issue 1,1999:229-248.
    
    [160] Joseph E. Stiglitz and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1, No. 3, 1981:393-410.
    
    [161] Kellee S. Tsai. Imperfect Substitutes: "The Local Political Economy of Informal Finance and Microfinance in Rural China and India."World Development, Vol.32, 2004:1487-1507.
    
    [162] Klaus P. Fischer: "Financial Cooperatives: A "market solution" to SME and rural financing."Working Paper Vol.3,1998:1-29.
    
    [163] P. B. Ghat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ial sectors: The Asian experience."World Development, Vol. 20,1992:859-872.
    
    [164] Peter Nolan: "China at the Crossroads",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3 (1), 2005: 1-22.
    
    [165] Peter Nolan & John Sender: "Death Rates, Life Expectancy and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A Critique of A. K. Sen", World Development, 20(9), 1992: 1279-1303.
    
    [166] Pinaki Bose: "Formal-informal sector interaction in rural credit markets."Joum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56,1998:265-280.
    
    [167] Ross Levine: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Vol.8, Issues 1-2,1999:8-35.
    
    [168] Sanjay Jain: "Symbiosis vs. crowding-out: the interaction of formal and informal credit marke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59, 1999:419-444.
    
    [169] Stefan Ambec and Nicolas Treich: "Roscas as financial agreements to cope with self-control problem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82, 2007:120-137.
    
    [170] Sudhanshu Handa and Claremont Kirton: " The economics of 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s: evidence from the Jamaican 'PartnerV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 60, October 1999:173-194.
    
    [171] S. Yadav, K. Otsuka and C. C. David: "Segmentation in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the case of Nepal."World Development, Vol. 20, March 1992:423-436.
    
    [172] Thankom Arun: "Regulating for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microfinance."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 45,2005: 346-357.
    
    [173] V. K. Sapovadia: "Micro Finance: The Pillars of a Tool t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Accepted Paper Series, 2006.
    
    [174] Zia U. Ahmed: "Effective costs of rural loans in Bangladesh."World Development, Vol.17, 1989:357-36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