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交响音乐,这种纯粹的外来音乐形式在中国已经走过近百年的时间了,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交响音乐已经构成新中国音乐发展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交响音乐创作是以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为基础,从借鉴、吸收、到融汇结合,在西方作曲技术理论的影响下,我国交响音乐创作的技术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论文以西方作曲技术理论对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影响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中国交响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之间的关联,以及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交响音乐创作上的创新。
     通过本论文的介绍分析,随着二十世纪西方作曲技术理论的不断更新,我国交响音乐创作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提高。在其影响下,当代中国作曲家的创作观念和理论知识得到了快速提高,交响音乐创作的方式和题材不断创新,积极促进了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Symphony technical theory is also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This thesis theory of western composing technique in 20th century Chinese symphony music creation influen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in-depth study of music and western China national symphony composition theory of connection between and on this basis to explore our country music creation of innovation on a symphony.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is paper, as the 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omposing technique theory in China are constantly updated, music creation also got a symphony rapid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omposers, creation idea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obtained fast improving the way music creation, symphony innovation and subject, and actively promoted music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eer.
引文
①指的是以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作为标志,参见梁茂春.《交响是一种文化》,《音乐周报》2001年7月6日,第三版。
    ②参考王安国.《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发展》、军驰.《交响曲艺术史》、钱仁平《中国新音乐》。
    ①1981年5月23日由文化部和中国音协共同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交响音乐作品评奖活动”实际上为“第二届音乐作品评奖——交响音乐专项”。
    ①详细参见王震亚.《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第19—20页。
    ②这一数字主要来自军驰.《交响曲艺术史》和王安国.《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发展》。
    ③参见王震亚.《解放前的交响音乐》.《人民音乐》2003年第一期、王安国.《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发展》。
    ①李焕之.《当代中国音乐》.P30
    ①【苏联】勃·阿·阿拉波夫的《音乐作品分析》,《中央音乐学院专家讲稿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年6月,第21页
    [1].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辞典[Z].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缪天瑞、吉联抗、郭乃安、李佺民主编.中国音乐词典·续编[Z].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3].罗忠镕主编.现代音乐欣赏辞典[Z].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张宁和、罗吉兰编.音乐表情术语字典[Z].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
    [1].居其宏著.新中国音乐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李焕之主编.当代中国音乐[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3].居其宏著.20世纪中国音乐[M].青岛出版社,1992.
    [4].汪毓和著.中国近代音乐史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6].沈旋、谷文娴、陶辛编.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9.
    [7].马思聪研究会编.论马思聪[C].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8].王安国著.音世纪的回眸——王安国音乐文集[C].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9].钱仁平著.中国新音乐[C].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10].卢广瑞著.时代与人性——朱践耳交响曲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蔡乔中著.探路者的求索——朱践耳交响曲创作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11].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12].茅原、庄曜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13].王震亚著.中国作曲技法的衍变[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14].杨儒怀著.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15].钱仁康、钱亦平著.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16].彭志敏著.音乐分析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17].赵晓生著.太极作曲系统[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18].郑英烈编著.序列音乐写作基础[M].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19].卢璐著.高为杰现代音乐创作技法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20].贾达群著.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21].姚恒璐著.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教程[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22].姚恒璐主编.音乐技法综合分析教程——作曲技术理论综合课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3].彭志敏主编.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1].胡静波.关于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结构特征及表现手段[J] .乐府新声,2002,2.
    [2].李琳.《英雄主义的诗篇》——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J].黄河之声,2009,4.
    [3].刘月芳.从《E大调奏鸣曲》探索丁善德对中西方音乐因素的融合[J].音乐天地,2009,5.
    [4].李琳.继承与创新——《“长征”交响曲》的结构特色[J].黄河之声,2008,24.
    [5].晓均.龙的血泪盖掩黄沙——评介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J].音响技术,1998,2.
    [6].李晓峰.新时期交响音乐的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2002,1.
    [7].卢璐.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踱步——高为杰的非八度循环周期人工音阶理论[J].中央音乐学报,2006,4.
    [8].周润静.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特点与曲式分析[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12.
    [9].戴嘉枋.钢琴协奏曲《黄河》的音乐分析[J].音乐艺术,2004,4.
    [10].张婷婷.钢琴协奏曲《黄河》之研究——与《黄河大合唱》的关系和曲式与演奏[J].黄河之声,2009,4.
    [11].孙中伟.黄河之声,龙之精神——钢琴协奏曲“黄河”漫谈[J].教育链接,2008,1.
    [12].李久云.简述朱践耳交响音乐中的哲理性[J].云梦学刊,1999,1.
    [13].蔡乔中.朱践耳交响曲创作的旋律特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12.
    [14].王娅娜.经典传奇之作——浅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民族性[J].音乐艺术,2004,4.
    [15].王芳.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解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J].希望月报,2007,1.
    [16].陈永胜.浅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民族性[J].音乐天地,2007,10.
    [17].杨大恩.突出民族艺术特色的经典之作——试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特殊演奏技法[J].中国音乐学季刊,1996年增刊.
    [18].张佩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艺术成就浅析[J].艺术教育,2006,9.
    [19].周俊超.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与交响民族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4.
    [20].杨晓霞.中西结合结奇葩——小提琴协奏曲《梁祝》[J].学术探讨,2005,7.
    [21].罗小平.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试析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创新意识[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2.
    [22].李淑琴.马思聪创作道路的确立及相关背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0,2.
    [23].盖世俊.试评马思聪音乐创作中的“民族性”[J].音乐生活,2007,5.
    [24].姜秀红.《土楼回响》客家人的交响曲[J].龙岩师专学报,2003,8.
    [25].蔡乔中.“新大陆”意识的当代释解——刘湲的交响诗篇《土楼回响》[J].乐海博览,2000,4.
    [26].田文.从全息角度探究《土楼回响》和声运用的规律[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5,4.
    [27].蔡乔中.交响诗篇《土楼回响》的创作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1,3.
    [28].刘军祥.刘湲《土楼回响》音乐分析[J].作家杂志,2010,7.
    [29].郭蓉.绿叶对根的情意——简论刘湲《土楼回响》的主题控制思维[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8,1.
    [30].钱仁康.冼星海第一交响曲浅析[J].音乐研究季刊,1996,9.
    [31].范志国.《嘎达梅林》交响诗中的民歌主题运用方式探析[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12.
    [32].肖戴.读交响诗《嘎达梅林》[J].青海日报,2003年4月11日第006版.
    [33].钱仁平.从“北方森林”到“青藏高原”到......关于张千一的音乐创作[J].中国新音乐,1998,5.
    [34].阿牛.发乎于心,显乎于乐——听张千一交响采风《香格里拉》和其他[J].民族艺术研究,2007,1.
    [35].杨敏.古琴曲《流水》和交响音画《北方森林》的比较欣赏[J].学术论坛,2010,4.
    [36].黄白.当代交响乐的中国巨鼎——朱践耳的第十交响曲《江雪》[J].音乐爱人,2000,2.
    [37].梁茂春.浩然正气入管弦——评朱践耳的《第十交响曲》[J].人民音乐,2000,5.
    [38].李波.试析朱践耳《第十“江雪”交响曲》[J].乐府新声,2005,3.
    [39].李波.异曲同工相映生辉——朱践耳第六、第十交响曲比较分析[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4,3.
    [40].梁茂春.“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音乐——为“文革”结束二十年而作[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1996,4.
    [41].汪毓和.50年中国音乐回顾之二50——60年代的音乐创作[J].中国音乐,2000,2.
    [42].梁茂春.发展中国交响乐的根本是创作[J].音乐周报,2005,5.
    [43].相西源.感悟中国现代音乐的真谛——谈首届“中国现代音乐论坛”交响音乐新作品[J].人民音乐,2002,7.
    [44].孙慧、李忠.华夏乐章百感交集——写在“中国交响乐世纪回顾暨第一届中国交响音乐季”上海展演周与“中国交响乐论坛”之后[J].人民音乐,2009,1.
    [45].王震亚.解放前的交响音乐[J].人民音乐,2003,1.
    [46].梁茂春.论“文革”中的音乐大批判[J].黄钟,2007,1.
    [47].刘文金.民族管弦乐交响性的实验[J].人民音乐,1997,5.
    [48].路阳.浅析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特征[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10.
    [49].李诗原.新时期中国交响音乐创作“问题与探讨”[J].艺术评论,2009,2.
    [50].白麟.中国交响乐坛的“独行侠”——近访音乐大师朱践耳[J].音乐天地,1998,5.
    [51].颜如.中国交响音乐肇始与早期交响音乐创作[J].艺术百家,2004,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