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1980-2000)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以中国音乐学家(1980—2000)研究西方音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西方学术传统与理论诉求的把握与剖析,从音乐史学、音乐美学,以及音乐分析等三个理论层面进入,进而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学术归纳与理论阐释。全文由三个部分九个篇章组成,即,第一部分:史学理论与实践;第二部分:美学思辨;第三部分:音乐分析。
     第一部分以中国音乐学家编著的三部西方音乐史专著为主要研究对象(它们是:张洪岛《欧洲音乐史》、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分三章论述。即“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实践”;“风格主义史学理论与实践”;“文化形态史学理论与实践”。
     第二部分以中国音乐学家对西方音乐美学的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涉及音乐美学中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并围绕中国音乐美学学会自1979年至2000年召开的六届年会中的热点问题,以及1986年的“兴城会议”、1991年的“第一届读书会”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问题,分三章展开论述。即“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对象、方法”、“他律与自律及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存在方式”。
     第三部分以中国音乐学家对西方作曲家及其音乐作品的音乐分析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分析学,以及音乐学分析等三个不同学术阶段的基本方法与理论诉求,分三章进行归纳与论述。
     通过研究,揭示中国音乐学家在西方音乐研究的学术发展中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自我参照、自我实现、自我批判的理论特色与学术品格。
This dissertation is made up of three parts and nine chapters; the main focus of study is on the Western music theory research in China and how Chinese musicologist's research in the Western theory of music of History, Aesthetic and Analysis in 1980-2000.
     First Par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usic History
     The main focus of study in this part is on the three books (History of Europe Music, Concis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and Western Music's Culture) which are influential and representative in China. And all of written by Chinese musicologists.
     Chapter 1, Marx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History of Europe Music (1964,1983) by Zhanghongdao.
     Chapter 2, stylistically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Concis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1991) by Liujinshu.
     Chapter 3, Culture-Morphological-historism Theory and Practice: Western Music's Culture (1999) by Cailiangyu.
     Second Part: Aesthetic of Music and its theory
     This part is made up of three chapters and every chapter with a basic theory of Aesthetic of music.
     Chapter 4, what is basic of Aesthetic of music's philosophy, object, and method. Chapter 5, Heteronomy-Aesthetic of music and Autonomy-Aesthetic of music Chapter 6, phenomenon, ontology and ontisch-ontologisch
     Third Part: Music Analysis
     This part is re-analysis on the main music analysis method in China. Chapter 7, Music Form Analysis: Phrase structure and formal model Chapter 8, Fundamental structure and Pitch-class Set Chapter 9, Music analysis and Musicological analysis
引文
[1]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2001:1.
    [1]2007年5月14日耐特在由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民族音乐学系列讲座中提出:音乐文化是否有边界,音乐及音乐文化是一种还是多种(is it music or musics),以及是世界上究竟只有一种Ethnomusicology,还是有多种Ethnomusicologies的学说.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1]1937年10月,(重庆)中华全国音乐界抗敌协会战歌社在上海创刊《战歌周刊》后;由李凌(李绿永)、林路、赵讽、盛家伦主编的《新音乐》、由中华交响乐团音乐导报社主编的《音乐导报》等主要以抗战歌曲,苏联音乐编译介绍,以及推动中国“新音乐”与“新音乐运动”主题为主的刊物相继问世——笔者注.
    [1]刘天华.梅兰芳歌曲谱·序(1930年).刘天华全集[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181.
    [1]李岩.朔风起时弄乐潮—20世纪20年代的西乐社、爱美乐社及苛政和[J].音乐研究,2003(3).
    [2]关于上海工部局乐队(Shanghai Municipal Symphony Orchestra)。详见Richard Curt Krans.Piano & Politics in China—Middle-Class Ambitions and the Struggle over Western Music,New Y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4-8.
    [3]沈醉了.听了上海市政厅的音乐会后的感想[J].音乐界:12,1923-12:玄值.支加哥音乐上海可听[J].音乐季刊:3,1924-4.;刘天华.在饯别钢琴师嘉祉先生的席上说的几句话[J].新乐潮:第1卷第1号,1927-6;萧友梅.听过上海市政厅大乐音乐会后的感想[J].音乐杂志:第1卷第1期,1928-1.
    [1]陈仲子.欲国乐复兴宜通西乐说[J]//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编.音乐杂志:第1卷第9、10两号合刊,1920-12.
    [2]招伟民.提倡音乐之我见[J]//招伟民、祝湘石等编.音乐季刊:1,1923-8.
    [3]萧友梅.甚么是音乐?外国的音乐机关。甚么是乐学?中国音乐教育不发达的原因[J]//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编.音乐杂志:第1卷第3号,1920-5.
    [4]萧友梅.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J]//上海国立音专乐艺社编.乐艺:第1卷第5号,1931-4.
    [5]萧友梅.最近一千年来西乐发展之显著事实与我国旧乐不振之原因[J]//上海国立音专艺文社编.音乐杂志:第1卷第3期,1934-7.
    [6]王光祈.中国音乐史:自序(1931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1]王光祈.欧洲音乐进化论(1924年)[C]//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家论民族音乐.内部资料,1962:77.
    [2]刘天华.国乐改进社缘起[M].新乐潮:第1卷第1号,1927-6.
    [3]刘天华.梅兰芳歌曲谱·序(1930)[C].刘天华全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181.
    [4]赵仲明.世纪人生百年学问——为缪天瑞先生百岁华诞而作[J].中国音乐学,2007(2):5-13.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5.
    [2]李文如.20世纪中国音乐期刊篇目汇编:编例[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
    [3]据《中国人口网》: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数为5.9亿。见:http://www.chinapop.gov.cn/
    [1]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losif Vissrionovich Stslin,1879-1953),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列宁逝世后的继任者——笔者注。
    [2]黄晓和.苏联音乐史:上册[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97-98.
    [3]日丹诺夫,梁香译.在联共(布)中央召开的苏联音乐家会议席上的演说[C]//新音乐社编.苏联音乐问题.上海:文光书店印行,1949:49.
    [4]雪耕.苏联音乐问题:导言[C]//新音乐社编.苏联音乐问题[M].上海:文光书店印行,1949:1.
    [5]焕之.从广播音乐谈到介绍西洋音乐问题[C].音乐建设文集:上册,1959:11.
    [1]赵仲明.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中国语境中的贝多芬传记研究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2):56-64.
    [2]蔡良玉,梁茂春.一本“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西洋音乐史》[J].中国音乐学,2007(2):26-36.
    [3]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217.
    [1]焕之.从广播音乐谈到介绍西洋音乐问题[C].音乐建设文集:上册,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11.
    [2]杨燕追.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J].黄钟,1990(1):77-84.
    [1]详见斯特恩著,卜大炜译.斯特恩回忆录:我的前79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2]这些学术期刊分别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主办发行的《人民音乐》和《音乐研究》(该刊自1960年停刊后,1980年重新复刊),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12月创刊),《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79年12月创刊)。以及《音乐学丛刊》(1981年8月创刊,1986年7月停刊),《中国音乐学》(1985年创刊),《天籁》(1985年3月在1960年3月创办的《音乐学习与研究》基础上创刊),《交响》(该刊创办于已于1975年,当时原名《延安歌声》,1982年正式更名为《交响》),《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其前身为1979年创刊的《音专学报》,1985年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1981年创刊),《乐府新声》(1983年2月创刊),《音乐探索》(1983年10月创刊),《黄钟》(1987年3月创刊)。此外,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继《中国音乐学》之后,又有《音乐学术信息》与《中国音乐年鉴》,并分别于1985年、1987年创刊。1989年2月《中国音乐教育》也开始创刊发行。
    [3]以武汉音乐学院郑英烈为代表,从作曲技术理论角度研究西方十二音技法与序列音乐成为了80年代中后期的热点。之后,作为音乐学的西方音乐研究,90年代以来又有以余志刚的贝尔格研究;何平的科普兰研究:郑中的梅西安研究;陈鸿铎的里蓝蒂研究等——笔者注。
    [4]“三论”在80年代中后期的人文学科(包括音乐学)研究中备受关注和借鉴,它们是:信息论、控制论以及系统论——笔者注。
    [1]叶纯之.尽快地结合我国的创作实践——对研究外因音乐的几点意见[J],人民音乐,1984(12):52-55.
    [2]杨燕迪.音乐史家的自诘与迷惑[J].中国音乐学,1989(2):81.
    [1]杨燕迪.寻找自立——谈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的意义[J]1,人民音乐,1990(2):29-30.
    [2]魏廷格.西方音乐研究与中国音乐实践[J],人民音乐,1991(10):46-47.
    [3]蔡良玉.西方对音乐史学的反思和我们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1):40-47.
    [4]高士杰.对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思考[J].人民音乐,1991(6):44-46.
    [5]叶松荣.关于西方音乐研究中的认识问题[J].人民音乐,1997(10):36-39.
    [6]李应华.当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历史的观念变迁[J].中国音乐学,1997(3):85-90.
    [1]李秀军.西方音乐史教学问题探讨[J].中国音乐,1997(2):52-53转57.
    [2]王晡.方法:在实践中开创,在实践中开拓[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1):29-36:(2):34-39.
    [3]杨燕迪.探索音乐史:方法论反思四题[J].中国音乐学,1998(1):76-82.
    [1]周凯模.中国人如何研究西方人的音乐历史——研究者的再定位及其方法拓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1):27.
    [2]蔡良玉.我国西方音乐史专著方法回顾[J].人民音乐,1998(9):40.
    [3]沈旋.对西方音乐史学史的回顾与杂感[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0(1).
    [4]叶松荣.关于中国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特色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5(3).
    [5]董蓉.“扩展”、“深化”与“自觉意识”——对我国西方音乐研究历程的简略回顾与思考[J].乐府新声,2006(2).
    [1]屠艳.在机遇与奋发中繁荣——中国当代西方音乐史研究述论(1978—)[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4):14-22.
    [2]左丽红.从三本书看中国人的西方音乐史观[J].天籁,1997(4):44-45.
    [3]彭永启,董蓉.史学·史识·史观——钱仁康先生西方音乐研究学术撰述评介[J].乐府新声,2005(1):47-54.
    [4]张小霜.浅谈钱仁康的《欧洲音乐简史》[J].人民音乐,2005(4):61.
    [1]彭永启、粱雪菲.中国的西方早期音乐研究综述[J].乐府新声,2006(4):36-50.
    [2]汉斯·亨利希·埃格布雷希特著,刘经树译.西方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21-22.
    [1]以中国古代音乐史为主要内容的音乐学术史研究,修海林曾有过《中国音乐学术史》一文(见《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1-2期),此处虽不对其文作任何评价,但20世纪中国西方音乐研究学术史至今尚属空白——笔者注.
    [1]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参见该著第1至第7章各节——笔者注。
    [2]约翰·霍金斯(John Hawkins,1719—1789),英国音乐史学家,1776年著有《音乐科学与实践通史》(A General History of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Music)5卷:查尔斯·伯尔尼(Chades Burney,1726—1814),英国音乐史学家,从1782年起开始撰写《音乐通史》(A General History of Music),至1789年完成4卷;约翰·尼古拉斯·福克尔(Johann Nikolaus Forkel,1748—1818),德国音乐史学家、巴赫传记作家,从1788年开始撰写《音乐通史》(Allgemeine Geschichte der Musik),至1801年完成2卷。他们共同创立了音乐通史,并认为,音乐作为一个历史的过程,始终都是在朝着完善、完美的趋势向前发展——笔者注。
    [3]杨燕迪.实证主义及其衰落[J].中国音乐学,1990(1):99-114.
    [4]盛邦和、何爱国.中国现代史学三流派及形成的社会原因[J].史学理论研究,2003(4):28-34.
    [5]唐纳德·杰伊·格劳特著,陈宗群译.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译后注[J].音乐译文.1980(1):14.
    [1]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前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三联书店,2006:425.
    [1]让—保罗·萨特著,陈宣良等译,杜小真校.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1987:11.
    [2]贝奈戴托·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
    [3]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史学原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57-58.
    [4]汉斯·亨利希·埃格布雷希特著,刘经树译.西方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138.
    [5]2005年7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会长朱佳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4/3605469.html.
    [6]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7.
    [1]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4-38.
    [2]何兆武.对历史学的反思——读朱本源《历史理论与方法论发凡》[J].史学理论研究,2006(4):24.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44.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1-258.
    [2]李守常(李大钊).史学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7.
    [1]空想社会主义(Utopian Socialism),又译“乌托邦社会主义”。所谓“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指:圣西门(Claude Henri de Rouvroy Saint-Simon,1760—1825)、傅立叶(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1768—1830)、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笔者注。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9.
    [3]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这方面的论述,详见《德意志意识形态》(1846)、‘资本论》(1867)、《共产党宣言》(1872)、《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哥达纲领批判》(1891)等著作,以及列宁的《国家与革命》(1917),此不赘述。——笔者注
    [1]1951年10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版发行时,收录了毛泽东在第一次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写下的17篇文章,其中,《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被毛泽东本人亲自选为第一卷开篇。详见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毛泽东选集》第1卷——笔者注。
    [2]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杨诺夫·列宁(Valdimir llyich Ulianov lenin,1870—1924),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学说与事业的继承者、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及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笔者注。
    [3](苏联)阿·伊·康津斯基著,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西洋音乐通史[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3.
    [4](民主德国)哈利·哥德施密特著,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德国音乐——它的古典遗产和近代创作[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2.
    [5]焕之.从广播音乐谈到介绍西洋音乐问题[C].音乐建设文集:上,1959(11).
    [1]达尔豪斯曾提出过一个音乐史学的命题,即:历史的对象还是历史的前提。见其著杨燕迪译.音乐史学原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32、279-281.
    [2]1952年,万叶书店虽然出版了我国著名翻译家张洪岛根据法译本转译的中文本《西洋音乐史》([瑞士]音乐史学家卡尔·聂夫著,原著为德文),但该书并未成为当时我国高等音乐院校的主要教学用书——笔者注。
    [3]1958、1959年,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先后根据康津斯基与哥德施密特的讲稿翻译、整理,由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为《西洋音乐通史》与《德国音乐——它的古典遗产与近代作品》——笔者注。
    [4]详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第76、176、280页。
    [5]苏联当时要求中国政府每月支付给每一位苏联专家2000—4000卢布的补偿金(相当于10000—18000斤小米,而当时中国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每月配给仅为3400斤,部长级干部为1800斤),此外,还必须为苏联专家开设特别商店、酒吧,餐厅以及带有卫浴设施的宾馆。尽管周恩来多次交涉表示,这对中国来说是困难的,况且,截止1951年时,在华专家已高达2000余人。但是,正当周恩来、王稼祥、李富春、陈云、薄一波、伍修权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和苏联政府进一步谈判时,毛泽东果断地指示:不必再争,即照苏联政府所提条件办理,我们由此取得经验,加紧学习,谨慎工作,以便第二年精简专家,亦甚有利。详见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80—91.
    [1]转引自《人民音乐》,1979(9):2.
    [2]虽然,1973年至1976年间,在江青“要搞西洋音乐史”的指示下,当时的文化主管理部门“文化组”,曾责成文学艺术研究所的音乐舞蹈研究室牵头组建了30多人的“西洋音乐史编写组”,编写过一本《西洋音乐简史》,但随着“四人帮”的垮台,该书并未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影响。详见粱茂春、蔡良玉.一本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西洋音乐简史>——“文革”时期撰写<西洋音乐简史>回顾[J].中国音乐学,2007(2)26-36.
    [3]刘经树.“作品”、结构史、人的历史——达尔豪斯的音乐史编纂学[J].音乐研究,2007(2):63.
    [1]关于音乐史的历史分期,我国西方音乐史学界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断代”,笔者以为此说不妥,原因是西方音乐史不存在朝代更迭或改朝换代这一特征,因而以“历史分期”较为恰当——笔者注。
    [1]该文《欧洲音乐史》引自周扬:《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但未注明文章出处。详见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98-99.
    [2]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00.
    [3]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40-141.
    [4]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70.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而空间则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笔者注。
    [6]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72.
    [1]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364-365.
    [2]沃尔夫(Hugo Wolf,1860—1903)——笔者注。
    [3]弗朗克(Cesar Franck,1822—1890)——笔者注。
    [4]拉威尔(Maufice Ravel,1875—1937)——笔者注。
    [5]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Jr Strauss,1825—1899)——笔者注。
    [6]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366.引文中的括号及括号中的作曲家人名均为原著所有——笔者注。
    [7]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370.
    [1]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5.
    [2]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5.
    [3]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6.
    [4]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6.
    [1]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16.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3]同上书,537.
    [1]集成.正确认识和评论欧洲音乐文化遗产[J].音乐论丛(第5辑).北京:音乐出版社,1964:1-2.
    [2]蔡良玉.我国西方音乐史专著方法回顾[J].人民音乐,1998(9):36.
    [1]王光祈认为:“从来研究历史哲学的,对于历史进化约有四说:第一,下降说.此说以为人类的进化永远是今不如古,尤以人心风俗为最.所以他们称赞古代为黄金时代,天国乐土,他们想象的历史进化,是永远下降的……第二说是上升说.恰恰与前说相反,他们以为人类的进化,永远是向上的,无论何种学术事业,没有一个不是后来居上的.故我们只要努力前进,终可达到理想目的.他们的黄金时代,不是己往,而是将来,他们理想中的进化,是永远上升的……第三说是循环说.此说以为人类进化,永远是在那里“丢圈子”,用而复始,循环无己,他们理想中的进化,是一个圆圈……第四说是弧形前进说.此说亦以为人类的进化,是永远向上的.但不是痛痛快快一根直线往前进行的,而是时升时降,有如弧形.最后结果,终是前进.即或有时偶然似乎退回原处,但其内容己与前此不同.故我们亦不能认为循环.”详见其著欧洲音乐进化论[M].上海:中华书局,1925:5-7.
    [2]蔡良玉.我国西方音乐史专著方法回顾[J].人民音乐,1998(9):37.
    [3]杨燕迪.探索音乐史:方法论反思四题[J].中国音乐学,1998(1):76.
    [1]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史学原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72.
    [2]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370.
    [3]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366.
    [4]达尔豪斯将这一模式讽喻为:简化了历史真实的别扭的婚姻结合——方是古典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独创性原则。另一方是对政治史的无意识效仿。见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史学原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99.
    [5]贝奈戴托·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
    [6]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史学原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64.
    [7]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280,及页下注①.
    [1]唐纳德·杰·格劳特、格劳德·帕利斯卡著,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693-694.
    [2]保罗·亨利·朗格著,张洪岛译.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273-274.
    [1]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史学原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6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3]1963年8月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向首都音乐舞蹈工作者提出音乐舞蹈创作要“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后,全国文艺界对“三化”进行了深入持久的学习与讨论.有关讨论的内容,参见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73—278.此不赘述。
    [4]贝奈戴托·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
    [1]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前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前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1.
    [2]蔡良玉.我国西方音乐史专著方法回顾[J].人民音乐,1998(9).
    [3]Hans Heinrich Eggebecht:."Muisc historiography is the writing of music history,and its study reveals the changing attitudes to music of the past as shown in writings about music."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Musicians,Vol.8,1980:592.本文“历史写作”的中文表述及其含义均从此说——笔者注。
    [1]赵仲明.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中国语境中的贝多芬传记研究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2):56-64.
    [2]刘经树.“作品”、结构史、人的历史——达尔豪斯的音乐史编纂学[J].音乐研究,2007(2):69.
    [3]贝奈戴托·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0-211.
    [4]关于传记主义在音乐史编篡学中的特征,兴衰与利弊,达尔豪斯曾有过许多精辟的论断,对此,刘经树于2007年发表的重要论文《“作品”、结构史、人的历史——达尔豪斯的音乐史编纂学》中均有详载,此不赘述——笔者注。
    [1]关于兰克及其史学,迄今为止我国尚无完整、全面的译著与研究.近闻商务印书馆已将兰克的重要代表作《教皇史》列入了出版计划,并由我国著名德语翻译家,同时也是笔者的挚友何珊女士担任该书翻译,不甚欣喜。何珊曾翻译过德国当代作家马克斯·克鲁泽(Max Kruse)百万字的名著《在时间的长河里》,以及德田当代史学家约阿希姆·布姆克(Joachim Bumke)的巨著《宫廷文化——中世纪盛期的文学与社会》——-笔者注。
    [2]转引自易兰.兰克史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8-99.
    [3]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37.
    [4]杨燕迪.实证主义及其衰落[J].中国音乐学,1990(1)111.
    [5]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48-249.
    [1]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50.
    [2]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50.
    [3]伊格尔斯著,王晴佳译.历史主义的由来及其含义[J].史学理论研究,1998(1):70-87.
    [4]李大钊.韦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及其历史思想[C].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33.
    [5]见维科著,朱光潜译.新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吴承明.论历史主义[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2):3-11.
    [1]卡尔·波普尔著,陆衡译.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2]所谓“照实直书”,即认为史料是史学的根本,绝对尊重史料,言必有证。治史者必须从治史料开始,不治史料而轻谈历史者,非史学家——笔者注。
    [3]成廉·狄尔寨(Wilhelm Dilthey,1833—1911),德国新康德主义哲学家、史学家——笔者注。
    [4]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5]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1886—1944),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奠基人,史学家——笔者注。
    [6]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6.
    [1]汉斯·亨利希·埃格布雷希特著。刘经树译.西方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107.
    [2]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史学原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86-111.
    [3]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前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1-2.
    [4]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前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2.
    [1]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潘耀昌、陈平译.艺术风格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转引自刘经树.音乐史学——问题与思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4):56.
    [3]Alfred Einstein.Music in the Romantic Era[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47:4.
    [4]保罗·亨利·朗格著,张洪岛译.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105.
    [5]布封.论风格.转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Ⅰ[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74-175.
    [6]叔本华著,范进、柯锦华、秦典华、孟庆时译,叔本华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18.
    [1]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史学原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7、225.
    [2]何兆武.对历史学的反思——读朱本源《历史理论与方法论发凡》[J].史学理论研究,2006(4):24.
    [1]Oliver Strunk.Source Readings in Music History[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98.
    [2]见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第一编(第1-6页);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第一章(第1-13页)。
    [1]“19世纪音乐的外围”一词首见于美籍匈牙利音乐史学家保罗·亨利·朗格,详见其著,张洪岛译.19
    [2]世纪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273-274.
    [3]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96.
    [4]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117.
    [5]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122.
    [1]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122.
    [2]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124.
    [3]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迫译.音乐史学原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33.
    [4]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62-63.
    [1]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史学原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64.
    [2]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61-62.
    [1]转引自杨燕迪:《莫扎特音乐的当代人文价值》,见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网·西方音乐史”:http://musicology.cn/Article/westera/
    [2]迄今为止,莫扎特的这些奏鸣曲都是我国钢琴考级中从第六级到第八级的必弹曲目——笔者注.
    [3]傅敏编.傅聪:塑七了![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55.
    [1]外国音乐参考资料[J].1980(2):32.
    [2]见德意志留声机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Gesellschaft,简称DG公司)2005年11月8日“纪念莫扎特逝世250周年”而发行的“穆特演奏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专辑”(Mozart:The Violin Concertos,Anne-Sophie Mutter &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笔者注。
    [3]杨燕迪.莫扎特音乐的当代人文价值.http://musicology.cn/Article/western/.见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网”.
    [4]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著,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550.
    [5]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著,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556.
    [6]转引自约瑟夫·马克利斯著,刘可希译.西方音乐欣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杜,1987:237.
    [7]傅雷:《独一无二的艺术家莫扎特》,http://www.mt77.com/mztzl/untitled-4.htm
    [8]杨燕迪.莫扎特音乐的当代人文价值.http://musicology.cn/Atticle/western/.见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网·西方音乐史”。
    [1]傅敏编.傅聪:望七了![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14.
    [2]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69-70.
    [3]廖乃雄编译.贝多芬新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53:4.
    [4]1792年贝多芬札记,转引自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室编.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558.
    [5]贝多芬1800年11月6日致弗朗茨·韦格莱尔博士的信。见杨孝敏译.贝多芬书简(上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杜,2002:35.
    [1]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68.
    [1]朗格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usic in wastern Civilization)成书于1941年,是一部音乐史学界不可多得的经典巨著,全书从古希腊至印象主义音乐共20章,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出版由张洪岛译的《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仅为该著中的最后六章。完整的全译本《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由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汤亚汀译,杨燕迪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笔者注。
    [2]刘经树.音乐史学——问题与思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4):57.
    [1]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吴琼译.西方的没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4-5.
    [2]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02-107.
    [1]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1.
    [2]此说基于15世纪中后期,西欧人开始大规模的远洋航海活动.新航路的开辟与“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既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也为世界各民族的融合与联系,产生了对人类历史的重大影响——笔者注。
    [3]见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吴象婴审校《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册)》第三编“欧亚大陆的中世纪文明,公元500—1500年”中第9、10、11、12各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版)——笔者注。
    [4]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横跨欧、亚、非三洲交界处,领土以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为中心,包括亚美尼亚、叙利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是古希腊的移民城市,原称拜占庭(Byzantine),亦即中国史书中所称之“大秦”、“拂菻”。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30年宣布迁都拜占廷,并扩建后更名为君士坦丁堡,意即“君士坦丁之城”,别称“新罗马”——笔者注。
    [5]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5.
    [6]蔡良玉.探讨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影响——第五届音乐理论读书研讨会综述[J].中国音乐学,1991(3).拜占庭学(英文:Byzantium,德文:Byzantinistik)在欧美史学界早已是枝繁叶茂的成熟学科,它包括新教神学、日耳曼文学、历史学、希腊语学、音乐学、东方学、教育学、哲学、新闻学、罗马语族语言和文学、斯堪的纳维亚语言文学(北欧日耳曼语、斯拉夫语文学)等等。拜占庭学在国内的研究以学术带头人、拜占庭学专家陈志强为代表,很多大学也有拜占庭研究中心,并汇集了国内外有关拜占庭的英文、希腊文等研究资料和检索系统——笔者注。
    [1]此处所列著作,均以出版年代为序——笔者注。
    [2]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7.
    [3]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3.
    [4]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6.
    [1]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1I].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7.
    [2]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21.
    [3]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5-16.
    [1]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51-54.
    [2]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6.
    [3]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29页及页下注①.
    [4]陈映真主编:《诺贝尔文学奖全集》(2),狄奥多·蒙森著,孟祥森译:《罗马史》,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民国71年):爱德华·吉本著,黄宜思黄雨石译:《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古罗马)阿庇安著,谢德风译:《罗马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1]详见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徐均尧、龚晓庄等译,马小军校:《人类与大地母亲》第四十五章《基督教会的建立与分裂(312—65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78.
    [2]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82.
    [3]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91.
    [4]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222.
    [5]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98.
    [1]保罗·亨利·朗格著,张洪岛译.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105.
    [2]Alfred Einstein.Music in the Romantic Era[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47:4.
    [3]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杜,1991:96.
    [1]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280,及页下注①.
    [2]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403-404.
    [3]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1]杨燕迪.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J].黄钟,1990(1):77-84.
    [2]90年代,高士杰在基督教与西方艺术音乐研究方面,曾发表过三篇颇有深意的重要论文,如《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1994)、《基督教精神与西方艺术音乐传统》(1998)等——笔者注。
    [3]蔡良玉.探讨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影响——第五届音乐理论读书研讨会综述[J].中国音乐学,1991(3):98-103.
    [4]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7.
    [1]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粱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37.
    [2]杨燕迫.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J].黄钟,1990(1):77—84.
    [3]“乐感文化”(Optimism Culture),由中国哲学家李泽厚80年中期首次提出,用以说明中国文化“实用理性”(Pragmatic Reason)的哲学概念.详见其著.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2005.
    [1]高士杰.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M].高士杰音乐文集[C].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0-21.
    [2](德)J.B.默茨、(法)S.薇依著,朱雁冰、杜小真、顾嘉琛译.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M].北京:三联书店,1996:117.
    [1]贝多芬.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总谱[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96.
    [2]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462.
    [3]罗曼·罗兰著,陈实、陈原译.贝多芬:伟大的创造性年代[M].北京:三联书店,1998:184.
    [4]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466.
    [1]转引自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467.
    [2]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463.
    [1]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466.
    [2]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463.
    [3]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470.
    [1]缪天瑞.音乐理论科学工作应大力改进[J].人民音乐,1956(8):11.
    [2]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重要的新版、再版西方美学译著有: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981),《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历史》(王天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李普曼《当代美学》(邓鹏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等.国内学者的美学著作有: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王朝闻《审美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蔡仪《蔡仪美学论文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新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刘纲纪《美学对话》(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美学与哲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等——笔者注。
    [3]见1982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美学小组编:《音乐美学参考资料》1—5册(油印本),以及其中由何乾三译、张洪岛校:(美国)格伦·海登《音乐美学》、杨光译:(苏联)捷尼索夫、E.包克
    [1]什茨卡娅、索哈尔等之《苏联音乐美学与社会学》、金文达、张前译:(日本)左漱仁、门马直卫、渡边護之《关于想象力》、《音乐的欣赏》、《乐音的意义》;叶琼芳译:(奥地利)马克斯·格拉夫《音乐想象的道路,音乐艺术作品》,以及1980年版格罗夫中的《音乐美学》条目译文等等——笔者注。
    [2]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的决议.中国音乐家协会正式宣布恢复活动[J].人民音乐,1978(4):9.
    [3]据茅原《新时期的音乐美学》称,1979年“广州会议”参加音乐美学讨论的仅有20人.详见茅原.新时期的音乐美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8(3):2
    [4]于润洋.1996—2000年音乐美学学科发展与学会工作的回顾和展望[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1(1):6.
    [5]努力发展我国音乐理论研究工作——记中国音协召开的音乐理论工作座谈会[J].人民音乐,1980(2):5-7.
    [6]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中国音协召开音乐美学座谈会[J].人民音乐,1982(11):3-5.
    [1]详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第一部分第一篇“本根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
    [2]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7.
    [3]孙希旦.礼记集解:卷37[M].北京:中华书局,1989:976.
    [4]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5、74.
    [1]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49、50.
    [2](1)于润洋.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M].音乐研究,1981(4):18;
    (2)伽茨著,金经言译.关于自律美学的若干批判性思考[M].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1(2):20-22.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Concis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中译本)第1卷,“Ontology”译为“本体论”,即:“探讨存在本身,即一切现实的基本特征的一种学说”。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670.
    [4]详见“知识管理中心(KMC)·知识库”网站.http://my.kmcenter.org/SrcShow.asp?Src_ID=413.
    [1]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11、12.
    [2]何乾三.什么是音乐美学——音乐美学的对象问题初探[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3)52-53:.
    [3]此处指《人民音乐》1982年第8期上署名为“求真”的文章:《音乐的美与现实——读王朝闻<无声复有声>后感》——笔者注。
    [1]赵沨.音乐美学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音协音乐美学座谈会上的发言[J].音乐研究,1984(4):19-20.
    [1]居其宏、缪也.风云际会抒狂狷—“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述评[J].中国音乐学,1986(4):4.
    [1]转引自居其宏、缪也.风云际会抒狂狷—“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述评[J].中国音乐学,1986(4):9.
    [2]王宁一.为什么要研究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J].中国音乐学,1987(2):33-36.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1——茅注
    [2]弗洛伊德(Sigmund Fren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笔者注.
    [3]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1849—1936),前苏联生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笔者注。
    [4]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美学家——笔者注。
    [5]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erqeievich Stanhlavsky,1863—1938),前苏联著名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理论家——笔者注。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茅注。
    [7]茅原.音乐美学哲学基础的自我反思[J].中国音乐学,1987(2):36-37.
    [1]蓝帆.对象与基础[J].中国音乐学,1987(2):34-36.
    [2]居其宏.音乐美学哲学基础之我见[J].中国音乐学,1987(2):43-45.
    [3]韩锺恩.我们面临的抉择[J].中国音乐学,1987(2):50-51.
    [1]金兆钧.开放·实证·支点[J].中国音乐学,1987(2):54-55.
    [2]谢嘉辛.听觉美感心理——音乐美学的“黑箱”[J].中国音乐学,1987(2):57-58.
    [3]高为杰.音乐美学的多元化[J].中国音乐学,1986(2):88-89.
    [4]详见中国音乐学.1987(2):33-90.
    [1]吴毓清.方法问思录——第三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之后答友人问[J].中国音乐学,1986(2):23.
    [2]王次熠.音乐美学在新文艺思潮面前的思考[J].人民音乐,1987(2):5.
    [3]赵宋光.关于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对象、方法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1(4):66-69.
    [4]罗小平.再谈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3、4):34-38.
    [1]王次熠.价值论的音乐美学探讨[J].音乐研究,1986(2):18-30.
    [2]蒋一民.音乐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
    [3]茅原.马克思的哲学对音乐美学的启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4(3)(上)、1994(4)(中)、1995(1)(下).
    [4]于润洋.1991—1996音乐美学学科发展与学会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6(3):6-7.
    [1]于润洋.1996—2000年音乐美学学科发展与学会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1(1):6.
    [2]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C].王静安先生遗书.赵万里、王国华合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27.
    [2]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49.
    [3]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50.
    [4]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51.
    [5]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85.
    [1]恩里科·福比尼著,修子建译.西方音乐美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208.
    [2]恩里科·福比尼著,修子建译.西方音乐美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212.
    [3]恩里科·福比尼著,修子建译.西方音乐美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214.
    [4]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笔者注.
    [5]恩里科·福比尼著,修子建译.西方音乐美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271.
    [1]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7-38.
    [2]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6.
    [3]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6.
    [4]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6.
    [5]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5.
    [1]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49.
    [2]同上书,50.
    [3]转引自俞金吾.从康德到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学沉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0.
    [4]详见俞人豪编译.李斯特音乐文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韦伯著,钱永祥、林振贤、罗久蓉、简惠荚、梁其姿、顾忠华译.学术与政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6.
    [6]卡尔·波普尔著,傅季重等译.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475.
    [1]Peter Kivy,The Fine Art of Repetition.Ea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usic[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6.转引自何乾三.音乐的情感初探——再读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J].中国音乐学.1995(3):64.
    [1]于润洋.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J].音乐研究,1981(4):17-40.
    [2]有关于此,详见茅原、郑桦、武俊达.再谈戏曲音乐刻划形象的美学问题[J].音乐研究,1959(5);茅原. 音乐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J].音乐论丛:第2辑.1963,以及茅原.试谈嵇康的音乐思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0(2).——笔者注
    [1]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18世纪英国哲学家、西方近代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笔者注。
    [2]茅原.略论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2(4):90-100.
    [3]汪文此处引文虽未注明出处,但与之相似的言论在前苏联音乐美学家克列姆辽夫的著作中亦能见到。参见[前苏联]克列姆辽夫著,吴启元、虞承中译.音乐美学问题概论[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113-116.——笔者注。
    [1]汪申申.一本被“歪曲”“误解”了一百多年的小册子——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读书笔记[J].黄钟,1988(1):33-39.
    [1]柴可夫斯基著,逸文译.柴科夫斯基论音乐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113-114.——杨注。
    [1]费歇尔(Hans Fischer,1881-1945),德国生物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笔者注。
    [2]洛策(Rudolf Hermann Lotze,1817-1881),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价值哲学创始人——笔者注。
    [3]黑尔姆霍茨(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Helmholtz,1821-1894),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笔者注。
    [4]见《音乐译文》,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26、31——杨注。
    [5]见“Hanslick,Eduard”条目[G].新格罗夫音乐和音乐家辞典:第8卷.1980:151.——杨注。
    [6]克列姆辽夫著,吴启元、虞承中译.音乐美学问题概论[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114-115.——杨注
    [7]对于克列姆辽夫的音乐形象说,杨琦曾有专文论证,详见杨琦.论“音乐形象”[J].乐府新声,1984(1)——笔者注。
    [1]杨琦.音乐美的哲学思考——读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J].读书,1986(6):51-59.
    [2]茅原.音乐美学哲学基础的自我反思[J].中国音乐学,1987(2):36-37.
    [1]王宁一.简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兼对某些成说的质疑[J].中国音乐学,1986(2):108-119.
    [2]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纲要[J].第267页——王注。
    [3]同上书,第224页——王注。
    [4]艾思奇.大众哲学(重改本),1949:223——王注。
    [1]王文此处特指于润洋在《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中提出“每当新的内容导致了旧形式的变革,通过新形式的创造达到了二者之间的新的平衡,音乐艺术就向前发展了一步。正是这种音乐内部的矛盾运动推动着西方音乐从早期中世纪的粗陋的二声部奥尔加农发展到十九世纪贝多芬的交响乐和瓦格纳的歌剧。这也正充分说明了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如何从外部决定着音乐本身”的观点——笔者注。
    [2]卓菲娅·丽莎(Zofia Lissa,1908-1975),波兰音乐学家、音乐美学家。——笔者注。
    [3]费邓洪.关于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是同一个东西的质疑——与王宁一同志商榷[J].中国音乐学,1987(4):116-124.
    [1]关于音乐的内容与形式,费邓洪在提交“南昌会议”的一篇论文中,曾提出过在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之间存在一个距离区,产生这个距离区的原因则是形式律的相对独立性。即内容要求形式服从自己,形式律又要求内容服从形式的发展.详见其文《音乐的第二种内容成分——音乐美有待揭示的一个秘密》,《人民音乐》1987(3):16-17.
    [2]王宁一.就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问题答费邓洪同志[J].中国音乐学,1988(2):118-129.
    [1]茅原.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J].中国音乐学,1988(4):110-118.
    [2]黑格尔.小逻辑[M].第278、281页——茅注。
    [1]茅文此处指王文引述丽莎关于“相同的内容可以表现在不同的形式中,或在相似的形式中包含着不同的内容”而导致的“内容可以和形式相分离的”的形而上学结论。前者详见于润洋译.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译著新编·音乐中的内容与形式问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69;后者详见王宁一.简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兼对某些成说的质疑[J].中国音乐学,1986(2).——笔者注。
    [1]此处指的是王宁一.就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问题答费邓洪同志[J].中国音乐学,1988(2).——笔者注。
    [2]“物甲”、“物乙”为我国美学家朱光潜提出,在他著名的美学论文《美学怎样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中,他说:“美感的对象是物的形象而不是物本身”。朱先生把物本身称为“物甲”,把物的形象称为“物乙”,他说:“物甲只是自然物”,而物乙是“物在人的既定的主观条件(如意识形态,情趣等)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物乙是自然物的客观条件加上人的主观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所以,已经不纯是自然物而是夹杂着人的主观成分的物,换句话说,已经是社会的物了”——笔者注。
    [1]王宁一.一个论题中的辩证法问题——答茅原同志[J].中国音乐学,1989(3):131-145.
    [1]“新时期音乐美学”一词首见于茅原,本文此处从茅说。详见茅原.新时期的音乐美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8(3).
    [1]于润洋.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J].音乐研究,1981(4):28.
    [2]关于这次讨论,本文已在第四章《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对象、方法》中有过较为详实的记述,故此不再赘言——笔者注
    [3]杨洸.音乐作品及其存在方式——罗曼·茵加尔登的音乐美学思想[J].中国音乐,1985(4):42.
    [1]于润洋.罗曼·茵加尔登现象学音乐哲学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1):3-14.
    [1]经再三核对原文,此处确为“离拍的”。根据上下文理校,疑为“节拍的”——笔者注。
    [1]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参见“中国现象学网”.http://www.cnphenomenology.com/.
    [2]胡塞尔文集:第六卷,346。转引自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15-316.
    [3]胡塞尔著,倪梁康译,夏基松、张继武校.现象学的观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48.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
    [2]同上书,168.
    [3]同上书,169.
    [4]于润洋.罗曼·茵格尔顿的现象学音乐哲学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1):3-14.
    [1]杨洸手稿——于注。
    [2]杨洸手稿——于注。
    [1]于润洋.罗曼·茵格尔顿的现象学音乐哲学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1):14.
    [2]迄今为止,在笔者接触到与阅读到的中国音乐美学家及其著述中,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原著最多,并最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自觉的学者当以于润洋、茅原、王宁一为代表,如于润洋:《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1981)、《释义学与现代音乐美学》(1990)、《音乐形式问题的美学探讨》(1994)、《论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1996)、《杜夫海纳审美现象中的音乐哲学问题》(1997)、《苏珊朗格艺术符号理论中涉及的音乐哲学问题》(1999):茅原:《关于<巴黎手稿>评价问题的几点看法》(1983)、《人化的自然和音乐的耳朵——《巴黎手稿》与音乐美学》(1983)、《马克思的哲学对音乐美学的启示——自然性与社会性》(1994)、《马克思的哲学对音乐美学的启示——创造论》(1994)、《马克思的哲学对音乐美学的启示——价值论》(1995);王宁一:《关于音乐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思考》(1991、1992)等——笔者注。
    [3]茅原.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1(3):23-29.
    [1]罗艺峰.论音乐作品的观念层次及其美学意义[J].中国音乐学,1991(4):71-79.
    [2]王宁一.音乐作品存在方式之我见——罗曼·英加尔顿《音乐作品及其本体问题》一书读后[J].中国音乐学,1996(3):60-7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82页——王注。
    [1]黑格尔.大逻辑:下卷[M].39.——王注。
    [1]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44.——王注。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167.——王注。
    [2]于润洋.论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J].文艺研究,1996(5).
    [3]于润洋认为:“物态性”是指作品的载体是一种物质性的、或考说是一种有高低、强弱、色彩的“物化的”声波,它荡漾于空气中,呈现于接受者的听觉感知,即一个物质实体——笔者注
    [1]邢维凯.现象学美学对音乐情感意义的解释[J].乐府新声,1998(1):3-6.
    [2]杨洸手稿.音乐作品及其同一性问题[M].第4、5章.——邢注。
    [1]杨洸手稿.音乐作品及其同一性问题[M].第4、5章.——邢注。
    [2]杨洸手稿.音乐作品及其同一性问题[M].第4、5章.——邢注。
    [3]杨洸手稿.音乐作品及其同一性问题[M].第4、5章.——邢注。
    [1]牛龙菲.音乐哲学之视角与论域[J].交响,1997(3):9-13.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65-166.
    [3]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17.
    [1]韩锺恩.人与人相关——关于音乐美学哲学基础及其他的读解[C]福建艺术研究所音乐研究室、现代音乐研究组编.现代乐风,1992:(9)——韩注。
    [2]韩锺恩.“第五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学理叙事[J].中国音乐学,1996(3):94-101.
    [1]茅原.新时期的音乐美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8(3):2-16.
    [2]王次炤.音乐形式的构成及其存在方式[J].音乐研究,1990(1):63-69.
    [3]赵宋光.论音乐存在的流程[J].美学与艺术学研究,1997(2).
    [4]关杰、杨韬.论音乐的存在方式——关于音乐本体论的哲学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8(1):67-72.
    [5]汪申申.论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J].中国音乐学,1996(4):71-75.
    [6]包敏真.音乐艺术跨时空魅力之奥秘——关于音乐存在方式的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7(4):44-48.
    [1]转引自韩锺恩.“第五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学理叙事[J].中国音乐学,1996(3)
    [2]家浚.论乐[J].乐府新声,1997(2):3-7.
    [3]周畅.音乐的情感与形式——“通质同构”[J].音乐研究,1995(4):46-52.
    [4]孙佳宾.音乐——作为人的精神意愿与美的经验之存在[J].中国音乐学,1996(4):76-83.
    [5]邵桂兰、王建高.论音乐存在的生命形式及其同构关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2):18-23.
    [6]马卫星.浅析音乐音响的存在基础与结构特征[J].中国音乐学,1996(4):84-89.
    [7]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中的真与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5(2):5-15.
    [1]麦琼.关于音乐的语言学思考[J].乐府新声,1996(4):3-9.
    [2]于润洋.论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J].文艺研究,1996(5):55-63.
    [3]张前.对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几点认识[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6(3):10-13.
    [4]王宁一.音乐作品存在方式之我见.——罗曼·英加尔顿<音乐作品及其本体问题>一书读后[J].中国音乐学,1996(3):60-78.
    [5]蔡仲德.从“和律论”说到音乐作品及其存在方式[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3、4):62-67、8-14.
    [6]转引自韩锺恩.“第五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学理叙事[J].中国音乐学,1996(3)
    [1]邢维凯.本体·载体·显现体音乐存在方式的三个层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6(4):12-17.
    [2]冯效刚.对音乐作品“文本”问题的思考[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3]茅原.现象学的理性批判并音乐作品及其存在方式[J].美学艺术学研究,1996(5).
    [4]于润洋.论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J].文艺研究,1996(5):55-63.
    [5]冯长春.从“大音希声”到“四分二十二秒”——关于“无声之乐”的美学思考[J].黄钟,1999(1):92-97.
    [1]宋瑾.人与音乐的文化关系——音乐文化场的观念[J].艺术论丛,1995(19).
    [2]韩锺恩.“人,诗意地居住”——音乐存在方式的人文学叙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6(3):12-28.
    [3]修海林.选择中的反思[J].音乐研究,1993(1):39-40.
    [4]牛龙菲.物质·哲理·道行——切入音乐艺术存在方式之三个特殊层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3、4):51-58.
    [5]牛龙菲.音乐存在方式——同人之有关思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2):28-37.
    [6]转引自韩锺恩.“第五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学理叙事[J].中国音乐学,1996(3).
    [1]范晓峰.区域性音乐文化的存在基础——一种广义的音乐文化学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7(2):19-24.
    [2]王宁一.音乐作品存在方式之我见——罗曼·英加尔顿<音乐作品及其本体问题>一书读后[J].中国音乐学,1996(3):60-78.
    [3]周海宏.“存在”与“音乐的存在”兼及这一论题本身.同前注。
    [4]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理论新构[J].文艺研究,1996(5):64-73.
    [5]转引自韩锺恩.“第五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学理叙事[J].中国音乐学.1996(3)
    [6]王次炤.价值论的音乐美学探讨[J].音乐研究,1986(2):18-30.
    [1]茅原.马克思哲学对音乐美学的启示——价值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5(1):8.
    [2]转引自韩锺恩.“第五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学理叙事[J].中国音乐学,1996(3):94-101.
    [3]费邓洪.音乐艺术的存在方式[J].中国音乐学,1996(4):61-70.
    [4]赵宋光《论音乐存在的流程》,同前注。
    [5]韩锤恩.“第五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学理叙事[J].中国音乐学,1996(3):94-101.
    [6]牛龙菲.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历史哲学反思[C]∥中国音乐美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1995.
    [7]韩锺恩.主体意向设入,客体存在还原——音乐存在方式与音乐审美意向研究的复合叙事[J].人民音乐, 1998(1、2):31-33、30-34.
    [1]韩锺恩.主体意向设入,客体存在还原——音乐存在方式与音乐审美意向研究的复合叙事[J].人民音乐,1998(1、2):31-33、30-34.
    [2]黄翔鹏.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C]∥传统是一条河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116.
    [3]萧友梅.最近一千年来西乐发展之显著事实与我国旧乐不振之原因[J].上海国立音专艺文社编.音乐杂志.1934(第1卷第3期).
    [4]王光祈.欧洲音乐进化论(1924年)[C]∥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家论民族音乐.内部资料,1962:77.
    [5]刘天华.梅兰芳歌曲谱·序(1930年)[C].刘天华全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181.
    [6]吕骥.关于音乐理论批评工作中的几个问题[C].音乐建设文集.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102-118.
    [1]关于这次“专栏笔会”,有居其宏:《关于“世纪性思虑”的几点反思》、韩锺恩:《“世纪末”的反思和参与:关于“历史断层”与“文化转型”》等17篇文章,见《黄钟》1991(1)
    [2]韩锺恩.文化多元如何与人的音乐感知结构完形合——通过文明进度及20世纪中国音乐若干备忘[J].人民音乐,2001(3):27-29.
    [3]于润洋.1996-2000年音乐美学学科发展与学会工作的回顾和展望[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1(1):6.
    [1]持上述观点者,以蔡仲德《反映论还是主体论?——从音乐本质的争论说到中国音乐的出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出路在于“向西方乞灵”——关于中国音乐出路的人文主义思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2期);范晓峰《当代音乐文化审美的社会心理背景》(《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1期);邢维凯《音乐文化的现代化与音乐审美的多元化——对“中国音乐文化自性危机论”的再思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等为代表。此外又有王红梅《浅析中西音乐交融的本质》;邓四春《对二十世纪中西音乐关系论争的反思—由音乐特殊性、音乐民族性说起》:孙佳宾《就中西音乐文化的发展论人的音乐创造精神及其思想文化价值》等相类似的观点。见徐冬:《第六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人民音乐》2001年第1期——笔者注。
    [2]宋瑾.关于“新音乐”美学基础问题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0(7):12-21.
    [3]刘承华.化“中西”为“多元”——从音乐发展战略谈音乐的中西关系[J].人民音乐,2001(4):21-23.
    [4]韩锺恩.直接面对音响敞开:人文资源何以合理配置——中西音乐文化的美学叙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1(1):24-29.
    [5]李晓东.新世纪的中西之辨——对当代中国一个音乐文化问题的思考[J].黄钟,2002(4):4-12.
    [1]关于蔡仲德《出路在于“向西方乞灵”——关于中国音乐出路的人文主义思考》一文,虽然《音乐学术信息》于1999年第4期、《人民音乐》于1999年第6期都曾摘要发表过,但在“兰州会议”之前,的确未见完整的全文发表。直至“兰州会议”之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才于2001年第1期、第2期进行了全文登载——笔者注。
    [2]2003年,伴随着谢嘉辛:《走出西方——一种新世纪华人作曲家音乐创作语境的探究》一文(香港:《华人作曲家音乐节研讨会论文集》),以及《“新世纪中华乐派”四人谈》(《人民音乐》2003年第8期)等文章发表以来,“走出西方”与“新世纪中华乐派”等词频见于各类学术报刊,并引起了海内外华人学者的普遍关注与热烈讨论——笔者注。
    [1]关于申克的“Fundamental structure”,我国有“深层结构”与“基本结构”(或“基础结构”)两种译法,前者见周勤如:《音乐深层结构的简化还原分析——申克分析法评介》,《音乐研究》1987年第2期、《我与张肖虎先生》,《人民音乐》,1998年第4期。以及杨燕迪:《实证主义及其衰落》(《中国音乐学》,1990年第1期)、(20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评述》(《音乐艺术》,1995年第2期)。后者见于苏贤:《申克体系概述》,《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第4页,以及胡晓:《申克和声分析体系概述》,《音乐探索》,1996年第4期,第18页;倪军编译:《申克和声分析法与传统和声理论》(下),《音乐探索》,1998年第1期,第18页,等等。本文从“深层结构”说——笔者注。
    [2]Ian D.Bent."Analysis"[G].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1980(1):340-388.
    [1]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国内音乐学术刊物关于音乐分析的介绍、编译、研究论文、论著有:李鸿梁:《乐式学纲要》(《音乐杂志》,1920年3月创刊,第2卷第9-10期)、傅长彦:《奏鸣曲和奏鸣曲式》(《音乐界》,1923年5月创刊号)、柯政和:《奏鸣曲、交响曲、变奏曲》(《新乐潮》,1927年6月创刊,第2卷第1期)、黄伯仲:《音乐的形式》(《乐艺》,1930年4月创刊,第1卷第4号)、缪天瑞:《乐式学讲座》(《音乐教育》,1933年4月创刊,第2卷6、7、9、10、11、12期,以及第3卷1-5期)、天树(即缪天瑞,见赵仲明:《世纪人生 百年学问——为缪天瑞先生百岁华诞而作》,《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2期):《乐曲的形式》(《音乐教育》,第4卷第7期);《奏鸣曲》(《音乐教育》,第4卷第8期)、陈洪:《朔拿大浅释》(《广州音乐》,1933年创刊,第2卷第5期)、申生述译:《奏鸣曲与交响乐》(《音乐知识》.1942年1月创刊,第1卷第2期)、仁康:《贝多芬的交响曲》(《音乐杂志》,1946年7月创刊号)、克耐尔著,孔德阳译:《乐式的理论与实用》(《音乐风》,1946年11月创刊号)、该丘斯著,缪天瑞译:《曲式学》(《乐学》,1947年创刊号)、陈洪:《曲式与乐曲》,上海音乐公司1940年11月首版,1947年8月再版、缪天瑞:《曲式学》,上海,万叶书店1949年3月出版——笔者注。
    [2]从1950年起至2000年,涉及曲式学、乐式学、曲体学、音乐形式学,以及作品分析、音乐分析、音乐分析学、音乐学分析、音乐形态学、音乐构造学的论著、论文、译文、译著约近370余篇(部),此不赘举——笔者注。
    [3]关于“音乐形态学”,李曦微曾根据美国音乐学家西格蒙特·列瓦里与瑞士音乐学家恩斯特·列威合著《音乐形态学》(译者未注明作者及其著作英文名称)翻译过部分章节(见《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1期),稍后,叶纯之为《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专门撰写过“音乐形态学”的条目(见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G].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816-817.).又,在由乔建中、王耀华主编:《音乐学概论》一书中,也有由谢嘉幸、李西安撰写的条目“音乐形态学”(见《音乐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8页)——笔者注。
    [4]“音乐构造学”最早由赵晓生提出,并为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开设有此课程教学——笔者注。
    [5]“音乐学分析”最早由于润洋提出,见其论文《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音乐研究》,1993年第1、2期。关于“音乐学分析”,笔者将在第九章中详细论述,此不赘——笔者注。
    [1]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新版前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4):75-76.
    [1]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416-417.
    [1]普劳特著,朱建译.沈敦行校.曲体学:原序[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i.
    [2]由于这些著作的中文译本并未注明作者英文名,故此处无法详细说明——笔者注。
    [3]斯波索宾著,张洪模译.曲式学(上册)[M].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1-4.
    [4]斯波索宾著,张洪模译.曲式学(上册)[M].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49-63.
    [5]斯克列勃科夫著,顾连理、吴佩华、汪启璋译.音乐作品分析[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57.
    [6]该丘斯著,缪天瑞编译.曲式学[M].上海:万叶书店,1949:1.
    [1]勃·阿·阿拉波夫著,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音乐作品分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21.
    [2]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47-48.
    [3]Ian D.Bent."Analysis"[G].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1980:364.
    [1]Ian D.Bent."Analysis"[G].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1980:343.
    [2]Ian D.Bent."Analysis"[G].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1980:343.
    [3]奥尔兰多·德·拉索(Orlando de Lassus.1532-1594)一生作品丰硕,共创作有70首弥撒,176首牧歌,135首尚松,93首Lied(又译“艺术歌曲”),520首经文歌等——笔者注。
    [4]Ian D.Bent."Analysis"[G].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1980:343.
    [5]Ian D.Bent."Analysis"[G].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1980:343.
    [6]Ian D.Bent."Analysis"[G].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1980:343-344.
    [7]Ian D.Bent."Analysis"[G].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1980:344.
    [1]Ian D,Bent."Analysis"[G].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1980:348.
    [1]详见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第九章《奏鸣曲式》及其分析实例,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219-266.
    [2]杨燕迪.20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评述(一)[J].音乐艺术,1995(1):51,尾注(24)。
    [3]斯波索宾著,张洪模译.曲式学:上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4.
    [1]该丘斯著,缪天瑞编译.曲式学[M].上海:万叶书店,1949:1.
    [2]该丘斯著,缪天瑞编译.曲式学[M].上海:万叶书店,1949:142、143、150.
    [3]斯波索宾著,张洪模译:曲式学(上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149.
    [4]斯克列勃科夫著,顾连理、吴佩华、汪启璋译.音乐作品分析[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149.
    [1]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413.
    [2]此处中译本原文为“释”,疑为“绎”,故改——笔者注。
    [3]唐纳德·杰·格劳特、格劳德·帕利斯卡著,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616.
    [4]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410.
    [5]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412.
    [1]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412.
    [2]Maurice J.E.Brown:"Rhapsody"[G].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5,1980:786-787.
    [3]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367.
    [1]Humphrey Searle."Liszt,Franz"[G].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1,1980:34.
    [2]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646.
    [3]杨儒怀.论边缘曲式[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1):3-11、(2):24-32.
    [4]赵金虎.多部曲式分类及国内外音乐理论家的相关论述[M].中国音乐学,1992(1):68-77.
    [5]详见于苏贤编著.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第九章《形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210-252.
    [6]茅原提出“小结构”,并认为:小结构分析的首要意义是“揭示乐思发展过程的细节奥秘,为具体判别微观结构种属之间的异同关系提供根据……另一意义是有助于风格分析。”见其文茅原.音乐小结构分析导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7(3):27-29,转26.
    [7]自1980年起,截止2000年,我国已有多部曲式与作品分析方面的新著出版,有的著作不仅从名称上略去了“曲式”二字,而且在内涵上也对音乐分析采取了一种涉及曲式,但却又不囿于曲式的多元化分析。如彭志敏.音乐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笔者注。
    [1]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新版前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4):75.
    [2]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153-154、158-160.
    [1]Erich Schwandt."Trio"[G].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9,1980:150-151.
    [1]列奥·特莱特勒著,杨燕迪译.关于音乐意义的论辩[J].音乐艺术,1997(1):30-34,转59.
    [2]J.Dunsby,A.Whittall.Music Analysis in Theory and Practice[M].London,1988:14.
    [1]周勤如.当代音乐分析学进展的一般倾向[J].音乐研究,1986(4):21-26,转11.
    [1]Claude V.Palisca."Theory,Theorists"[G].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Vol.18,1980:741.
    [2]《音乐学》(Musicology)由音乐理论家帕里斯卡(Claude V.Palisca)、音乐史学家家哈里森(11.Harrison)、民族音乐学家胡德(M.Hood)共同编撰,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文丛书》之一,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年出版——笔者注。
    [3]徐源.亚力山大·葛尔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J].人民音乐,1980(10):39-41.
    [4]裘章耀译,孟文涛校:《一篇申克尔式的分析》之“译者按”,《音乐译文》,1982(1):130.周勤如.我与张肖虎先生[J].人民音乐,1998(4):14-15.).又: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网”(http://musicology.cn/news/news/200708/1737.html)等——笔者注。
    [1]英国剑桥大学A葛尔教授1980年6月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学术报告。转引自大卫·比区著,裘章耀译,孟文涛校:《一篇申克尔式的分析》之“译者按”,见《音乐译文》,1982(1):130.
    [2]同上,见《音乐译文》,1982(1):129-142.
    [3]巴尔斯著,张洪模译:《论申克的音乐理论和“今日的音乐”[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4(4、5).
    [4]沙赫特著,严芳琼译.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端主题及其对整个乐章的影响[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5(2、3):89-99.
    [5]周勤如.当代音乐分析学进展的一般倾向[J].音乐研究,1986(4):21-26,转11.;音乐深层结构的简化还原分析——申克分析法评介[J].音乐研究,1987(2):25-36,转81.
    [6]于苏贤.申克体系概述——结构主义理论研究专题之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2):33-41.
    [7]巩小强.申克的音乐之树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之树[J].人民音乐,1988(11):23-24.
    [8]杨燕迪.实证主义及其衰落——英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音乐学发展略述[J].中国音乐学,1990(1):99-114.
    [9]于苏贤编著.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10]乔·施托克著,蒲实编译.申克分析法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应用[J].中国音乐,1994(1):64-68.
    11 庄曜.音乐深层结构还原分析法的美学内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4(3):11-13.
    12 杨燕迪.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申克尔分析体系[J].音乐艺术,1995(2):42-52.
    13 杨燕迪.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对申克尔分析理论的扩展与修正[J].音乐艺术,1995(3):54-62.
    14 姚亚平.申克研究的新成果——写在<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一书的出版之际[J].人民音乐,1995(4):46-47.
    [1]塞弗琳·奈芙著,金平译.美国作曲理论的发展:1955—1995[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2):71-78.
    [2]胡晓.申克和声分析体系概述[J].音乐探索,1996(4):18-27.
    [3]倪军.把申克理论引进和声教学的创举——菜斯特<调性和声>评介[J].黄钟,1997(2):68-72.
    [4]姚恒璐.斯克里亚宾四首钢琴小品之三<色调微差>的两种分析方法[J].音乐艺术,1997(3):85-89,转93.
    [5]姚恒璐.萨尔则的后申克式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4):42-49.
    [6]宁尔.申克和声分析法与传统和声理论[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7(4):25-29.
    [7]M·布朗著,倪军编译.申克和声关系理论中的自然音与半音:上,[J].黄钟,1997(4):26-29;申克和声分析法与传统和声理论:下,[J].音乐探索,1998(1):18-22.
    [8]姚恒璐.申克式图表与泛调性现象的剖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2):3-8.
    [9]杨燕迪.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二)·申克尔分析体系[J].音乐艺术,1995(2):42.
    [10]姚亚平.申克研究的新成果——写在《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一书的出版之际[J].人民音乐,1995(4):46.
    [1]谱例引自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G],Vol.1,1980:372.
    [1]谱例引自:grove music online,http://www.grovemusic.com
    [1]Joel Lester.Analytic Approaches to Twentieth-Century Music[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89.又,关于Lester的和声理论可参见倪军编译.把申克理论引进和声教学的创举——莱斯特<调性和声>评介[J].黄钟,1997(2):69.
    [1]周勤如.音乐深层结构的简化还原分析——申克分析法评介[J].音乐研究,1987(2):26.
    [2]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G]Vol.1,1980:343.
    [3]谱例转引自周勤如.音乐深层结构的简化还原分析——申克分析法评介[J].音乐研究,1987(2)26.
    [1]周勤如.音乐深层结构的简化还原分析——申克分析法评介[J].音乐研究,1987(2):27.
    [1]于苏贤编著.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8.
    [2]杨燕迪.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二)·申克尔分析体系[J].音乐艺术,1995(2):46.
    [1]杨燕迪.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二)·申克尔分析体系[J].音乐艺术,1995(2):46.
    [2]于苏贤.申克体系概述——结构主义理论研究专题之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2):41.
    [3]周勤如.当代音乐分析学进展的一般倾向[J].音乐研究,1986(4):25.
    [4]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27.
    [5]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49.
    [6]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50.
    [7]于苏贤.申克体系概述——结构主义理论研究专题之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2):41.
    [1]《涉江采芙蓉》发表于《音乐创作》1980年第3期。除音乐作品外,罗忠镕还著、译有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理论著作多部,如《作曲初步练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翻译保罗·兴德米特:《传统和声学》上、下册(文光书店,1950年):保罗·兴德米特:《作曲技法》第一、二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乔治·佩尔:《序列音乐写作与无调性》(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菲利浦·弗雷德海姆:《勋伯格无调性作品的节奏结构》(《音乐探索》,1984年第4期);查尔斯·渥瑞宁:《简明作曲法》(未出版),以及阿伦·福特《<春之祭>的和声组织》(未出版)等——笔者注。
    [2]郑英烈.发展我国现代音乐必须有相应的教学设施——开设“序列音乐写作”课十年回顾[J].黄钟,1989(2):20-26.
    [3]郑英烈.基本集合对十二音和声的控制[J].中国音乐学,1986(4):98-113.
    [1]郑英烈.从调性到无调性——兼论勋伯格的集合意识与集合思维[J].音乐研究,1989(3):87.
    [2]阿伦·福特著、杨衡展译、郑英烈校.非调性音乐的结构[M].武汉:武汉音乐学院油印本,1988:1.
    [3]杨衡展.阿伦·福特的非调性音乐结构论[J].黄钟,1987(3):70.
    [4]阿伦·福特著、杨衡展译、郑英烈校.非调性音乐的结构[M].武汉:武汉音乐学院油印本,1988:8.
    [1]郑英烈.从调性到无调性——兼论勋伯格的集合意识与集合思维[J].音乐研究,1989(3):87.
    [2]郑英烈.从调性到无调性——兼论勋伯格的集合意识与集合思维[J].音乐研究,1989(3):88.
    [3]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762-763.
    [4]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346.
    [1]杨燕迪.20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六)[J].音乐艺术,1996(2):50.
    [1]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下),最早分别发表在《音乐研究》,1993年第1期、第2期。2005年收录在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文集《西方音乐与美学问题的文化阐释》当中。本文以1993年《音乐研究》刊载的文字与内容为主,所有引文、页码出处亦然——笔者注。
    [1]在《音乐研究》1993年第1期上,此处原为“结语”(见第39页),本文改为“评价问题”,系根据作者在收入文集时所做的改动。见于润洋.西方音乐与美学问题的文化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69.——笔者注。
    [3]姚亚平.什么是音乐学分析:一种研究方法的探求[J],黄钟,2007(4):8.
    [4]陈鸿铎.从“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到“音乐分析学”——“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刍议[J].黄钟,2007(4):4.
    [1]马克思致恩格斯[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
    [2]转引自赵鑫珊.希特勒与艺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222.
    [1]梁茂春.默默地耕耘——纪念廖辅叔老师百年诞辰[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4):8.
    [1]保罗·兴德米特著,罗忠镕译.作曲技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51.
    [2]“V~7—X”现象及其公式由我国作曲理论家桑桐提出,见其论文《瓦格纳<特里斯坦>中属七和弦的作用 [J].音乐研究,1999(3、4),此外,关于19、20世纪之交时的西方半音化和声研究,亦请参阅其专著《半音化的历史演进》中“半音化的表现作用”之五“瓦格纳歌剧中的半音化”,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27-352.——笔者注。
    [1]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J].音乐研究,1993(1):46.
    [2]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J].音乐研究,1993(1):44.
    [3]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J].音乐研究,1993(1):45.
    [4]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J].音乐研究,1993(1):48.
    [5]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J].音乐研究,1993(1):42-43.
    [6]杨九华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到:“关于‘主导动机'。乌利格(Theodor Uhlig)在他的一些文章中曾经提到,如1850年的《独特的主导动机》(charakteristischen Motiv)一文中,阐述了瓦格纳主导动机的运用.1851年瓦格纳在他的《歌剧与戏剧》(Oper und Drama)中,也谈到有关运用‘主导动机'的观念,但是,直到1877年沃尔错根(Hans von Wolzogen)从主导动机的角度研究瓦格纳《指环》中的《Gotterdammerung》后,人们才开始用Leitmotiv(主导动机)这个词.”见杨九华.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思想寓意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46-47,注④.——笔者注。
    [7]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674-675.
    [8]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J].音乐研究,1993(1):41.
    [9]严宝瑜.历久不衰的瓦格纳歌剧——拜罗伊特歌剧节见闻[J].音乐研究,1992(4):84,页下注③.
    [1]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674-675.
    [2]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2):86.
    [3]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J].音乐研究,1993(1):39.
    [1]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上)[J].音乐研究,1993(1):87.
    [2]斯库季娜著,欧阳丽君译.理查德瓦格纳生活的篇章[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3(6):6.
    [3]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2):94.
    [4]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2):94.
    [5]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2):94.
    [1]列维克著,张洪岛译.外国音乐名作:第三册[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158-159.;H·哥德施密特著,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编译整理.德国音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225、227、229、230.
    [2]斯库季娜著,欧阳丽君译.理查德瓦格纳生活的篇章[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3(6):9.
    [3]保·朗多尔米著,朱少坤等译.西方音乐史(修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54.
    [4]又有“夏天”一说,如保·朗多尔米著,朱少坤等译.西方音乐史(修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55.——笔者注。
    [5]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2):92.
    [6]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2):96.
    [7]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2):96.
    [8]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2):96.
    [8]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C].北京:三联书店,1986:242.
    [1]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2):94.
    [2]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5.
    [3]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
    [4]转引自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2):99.
    [1]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7.
    [2]详见刘经树.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唯意志论哲学内涵[J].音乐研究,1984(1):19-41.
    [1]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2):95.
    [2]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6:67.
    [3]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6:300.
    [1]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6:298.
    [2]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6:300.
    [3]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6:312.
    [4]尼采全集:第3卷,第7页.转引自周国平著.周国平文集:第4卷[C].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254.
    [5]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6:120.
    [6]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1986:83.
    [1]详见斐·拉萨尔著,叶逢植译.弗兰茨·冯·济金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笔者注。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586.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257.
    [1]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下)[J].音乐研究,1993(2):100.
    [2]圣勃夫(1804—1869,原名不详),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批评家、艺术批评家——笔者注。
    [1]蔡良玉.我国西方音乐史专著方法回顾[J].人民音乐,1998(9):34.
    [2]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吴象婴校.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5.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6.
    包敏真.音乐艺术跨时空魅力之奥秘——关于音乐存在方式的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7(4)
    陈仲子.欲国乐复兴宜通西乐说[J]//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编.音乐杂志:第1卷第9、10两号合刊,1920-12.
    陈鸿铎.从“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到“音乐分析学”——“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刍议[J],黄钟,2007(4)
    蔡良玉.西方对音乐史学的反思和我们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1).
    蔡良玉.我国西方音乐史专著方法回顾[J].人民音乐,1998(9).
    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蔡良玉.探讨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影响——第五届音乐理论读书研讨会综述[J].中国音乐学,1991(3).
    范晓峰.区域性音乐文化的存在基础——一种广义的音乐文化学探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7(2).
    费孝通.中国学者的历史责任[M].北京:三联书店,2002.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J].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册.
    费邓洪.关于音乐的内容和形式是同一个东西的质疑——与王宁一同志商榷[J].中国音乐学,1987(4).
    费邓洪.音乐艺术的存在方式[J].中国音乐学,1996(4).
    冯长春.从“大音希声”到“四分二十二秒”——关于“无声之乐”的美学思考[J].黄钟,1999(1).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9.
    高士杰.建国以来的外国音乐研究[J].中国音乐学,1991(1).
    高士杰.对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思考[J].人民音乐,1991(6).
    高士杰.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4(3).
    高士杰.基督教精神与西方艺术音乐传统[J].中国音乐学,1998(3).
    高为杰.音乐美学的多元化[J].中国音乐学,1986(2).
    葛懋春主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关杰、杨韬.论音乐的存在方式——关于音乐本体论的哲学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8(1).
    冯效刚.对音乐作品“文本”问题的思考[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巩小强.申克的音乐之树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之树[J].人民音乐,1988(11).
    韩锺恩.我们面临的抉择[J].中国音乐学,1987(2).
    韩锺恩.人与人相关——关于音乐美学哲学基础及其他的读解[C]//福建艺术研究所音乐研究室、现代音乐研究组编.现代乐风,1992:(9).
    韩锺恩.“第五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学理叙事[J].中国音乐学,1996(3).
    韩锺恩.“人,诗意地居住”——音乐存在方式的人文学叙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6(3).
    韩锺恩.主体意向设入,客体存在还原——音乐存在方式与音乐审美意向研究的复合叙事[J].人民音乐,1998(1、2).
    韩锺恩.直接面对音响敞开:人文资源何以合理配置——中西音乐文化的美学叙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1(1).
    韩锺恩.文化多元如何与人的音乐感知结构完形合——通过文明进度及20世纪中国音乐若干备忘[J].人民音乐,2001(3).
    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何乾三.什么是音乐美学——音乐美学的对象问题初探[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3).
    何乾三.音乐的情感初探——再读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J].中国音乐学,1995(3).
    胡适.胡适文存[C].上海:东亚图书馆,1926.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0.
    胡晓.申克和声分析体系概述[J].音乐探索,1996(4).
    焕之.从广播音乐谈到介绍西洋音乐问题[C].音乐建设文集:上册,1959.
    黄晓和.苏联音乐史:上册[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C].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集成.正确认识和评论欧洲音乐文化遗产[J].音乐论丛:第5辑.北京:音乐出版社,1964.
    家浚.论乐[J].乐府新声,1997(2).
    蒋一民.音乐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金兆钧.开放·实证·支点[J].中国音乐学,1987(2).
    居其宏、缪也.风云际会抒狂狷—“中青年音乐理论家座谈会”述评[J].中国音乐学,1986(4).
    居其宏.音乐美学哲学基础之我见[J].中国音乐学,1987(2).
    李岩.朔风起时弄乐潮—20世纪20年代的西乐社、爱美乐社及苛政和[J].音乐研究,2003(3).
    刘天华.在饯别钢琴师嘉祉先生的席上说的几句话[J].新乐潮:第1卷第1号,1927-6.
    刘天华.国乐改进社缘起[M].新乐潮:第1卷第1号,1927-6.
    刘天华.梅兰芳歌曲谱·序(1930)[C].刘天华全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刘经树.音乐史学——问题与思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
    刘经树.音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唯意志论哲学内涵[J].音乐研究,1984(1).
    刘经树.“作品”、结构史、人的历史——达尔豪斯的音乐史编纂学[J].音乐研究.2007(2).
    刘经树.为了理解而反省、我思——论埃格布雷希特的音乐史编纂学[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4).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5.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2005.
    李文如.20世纪中国音乐期刊篇目汇编[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李应华.当代中国人对西方音乐历史的观念变迁[J].中国音乐学,1997(3).
    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李守常(李大钊).史学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李大钊.韦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及其历史思想[C].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梁茂春.默默地耕耘——纪念廖辅叔老师百年诞辰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4).
    梁茂春、蔡良玉.一本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西洋音乐简史>——“文革”时期撰写<西洋音乐简史>回顾[J].中国音乐学,2007(2).
    蓝帆.对象与基础[J].中国音乐学,1987(2).
    罗小平.再谈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3、4).
    罗艺峰.论音乐作品的观念层次及其美学意义[J].中国音乐学,1991(4).
    吕骥.关于音乐理论批评工作中的几个问题[C].音乐建设文集.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
    刘承华.化“中西”为“多元”——从音乐发展战略谈音乐的中西关系[J].人民音乐,2001(4).
    李晓东.新世纪的中西之辨——对当代中国一个音乐文化问题的思考[J].黄钟,2002(4)
    李秀军.西方音乐史教学问题探讨[J],中国音乐,1997(2).
    马卫星.浅析音乐音响的存在基础与结构特征[J].中国音乐学,1996(4).
    麦琼.关于音乐的语言学思考[J].乐府新声,1996(4)
    茅原、郑桦、武俊达.再谈戏曲音乐刻划形象的美学问题[J].音乐研究,1959(5).
    茅原.音乐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J].音乐论丛:第2辑,1963.
    茅原.试谈嵇康的音乐思想[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0(2).
    茅原.略论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2(4).
    茅原.音乐美学哲学基础的自我反思[J].中国音乐学,1987(2).
    茅原.音乐小结构分析导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7(3):27—29,转26.
    茅原.新时期的音乐美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8(3).
    茅原.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J].中国音乐学,1988(4).
    茅原.新时期的音乐美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8(3).
    茅原.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1(3).
    茅原.马克思的哲学对音乐美学的启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4(3、4).
    茅原.现象学的理性批判并音乐作品及其存在方式[J].美学艺术学研究,1996(5).
    缪天瑞.音乐理论科学工作应大力改进[J].人民音乐,1956(8).
    牛龙菲.音乐哲学之视角与论域[J].交响,1997(3).
    牛龙菲.物质·哲理·道行——切入音乐艺术存在方式之三个特殊层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3、4)
    牛龙菲.音乐存在方式——同人之有关思路[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2).
    牛龙菲.当代中国音乐美学的历史哲学反思[C]//中国音乐美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1995.
    倪军.把申克理论引进和声教学的创举——莱斯特<调性和声>评介[J].黄钟,1997(2).
    宁尔.申克和声分析法与传统和声理论[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7(4).
    彭永启,董蓉.史学·史识·史观——钱仁康先生西方音乐研究学术撰述评介[J].乐府新声,2005(1).
    彭永启、梁雪菲.中国的西方早期音乐研究综述[J].乐府新声,2006(4).
    彭志敏.音乐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2001.
    沈醉了.听了上海市政厅的音乐会后的感想[J].音乐界:12,1923-12.
    沈旋.对西方音乐史学史的回顾与杂感[J].音乐学习与研究,1990(1).
    盛邦和、何爱国.中国现代史学三流派及形成的社会原因[J].史学理论研究,2003(4).
    沈志华.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孙佳宾.音乐——作为人的精神意愿与美的经验之存在[J].中国音乐学,1996(4).
    邵桂兰、王建高.论音乐存在的生命形式及其同构关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2).
    宋瑾.人与音乐的文化关系——音乐文化场的观念[J].艺术论丛,1995(19).
    宋瑾.关于“新音乐”美学基础问题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0(7).
    桑桐.瓦格纳<特里斯坦>中属七和弦的作用[J].音乐研究,1999(3、4).
    桑桐.半音化的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屠艳.在机遇与奋发中繁荣——中国当代西方音乐史研究述论(1978—)[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4).
    陶辛.西方音乐前调性时期音高组织思维研究——序论[J].音乐艺术,2003(3).
    汪申申.一本被“歪曲”“误解”了一百多年的小册子——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读书笔记[J].黄钟,1988(1).
    汪申申.论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J].中国音乐学,1996(4).
    王次炤.价值论的音乐美学探讨[J].音乐研究,1986(2).
    王次炤.音乐美学在新文艺思潮面前的思考[J].人民音乐,1987(2).
    王次炤.音乐形式的构成及其存在方式[J].音乐研究,1990(1).
    王光祈.欧洲音乐进化论[M].上海:中华书局,1925.
    王光祈.欧洲音乐进化论(1924年)[C]//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家论民族音乐.内部资料,1962.
    王光祈.中国音乐史:自序(1931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国维.静庵文集:自序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王宁一.简论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兼对某些成说的质疑[J].中国音乐学,1986(2).
    王宁一.为什么要研究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J].中国音乐学,1987(2).
    王宁一.就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问题答费邓洪同志[J].中国音乐学,1988(2).
    王宁一.一个论题中的辩证法问题——答茅原同志[J].中国音乐学,1989(3).
    王宁一.音乐作品存在方式之我见——罗曼·英加尔顿《音乐作品及其本体问题》一书读后[J].中国音乐学,1996(3).
    王晡.方法:在实践中开创,在实践中开拓[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3、4)
    吴承明.论历史主义[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2).
    吴毓清.方法问思录——第三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之后答友人问[J].中国音乐学,1986(2).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新版前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4).
    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62.
    萧友梅.听过上海市政厅大乐音乐会后的感想[J].音乐杂志:第1卷第1期,1928—1.
    萧友梅.甚么是音乐?外国的音乐机关。甚么是乐学?中国音乐教育不发达的原因[J]//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编.音乐杂志:第1卷第3号,1920—5.
    萧友梅.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J]//上海国立音专乐艺社编.乐艺:第1卷第5号,1931—4.
    萧友梅.最近一千年来西乐发展之显著事实与我国旧乐不振之原因[J]//上海国立音专艺文社编.音乐杂志:第1卷第3期,1934—7.
    雪耕.苏联音乐问题:导言[C]//新音乐社编.苏联音乐问题[M].上海:文光书店印行,1949.
    谢嘉辛.听觉美感心理——音乐美学的“黑箱”[J].中国音乐学,1987(2).
    邢维凯.现象学美学对音乐情感意义的解释[J].乐府新声,1998(1).
    邢维凯.本体·载体·显现体音乐存在方式的三个层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6(4).
    修海林.选择中的反思[J].音乐研究,1993(1).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理论新构[J].文艺研究,1996(5).
    徐源.亚力山大·葛尔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J].人民音乐,1980(10).
    玄值.支加哥音乐上海可听[J].音乐季刊:3,1924—4.
    严宝瑜.历久不衰的瓦格纳错误!未定义书签.歌剧——拜罗伊特歌剧节见闻[J].音乐研究,1992(4).
    杨洗.音乐作品及其存在方式——罗曼·茵加尔登的音乐美学思想[J].中国音乐,1985(4)
    杨洗.音乐作品及其同一性问题[M],手稿.
    杨衡展.阿伦·福特的非调性音乐结构论[J].黄钟,1987(3).
    杨九华.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思想寓意研究[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杨琦.音乐美的哲学思考——读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J].读书,1986(6).
    杨儒怀.论边缘曲式[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1、2)
    杨燕迪.对我国西力音乐史研究现状的思考[J],中国音乐学,1986(4).
    杨燕迪.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J].黄钟,1990(1).
    杨燕迪.寻找自立——谈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的意义[J],人民音乐,1990(2).
    杨燕迪.探索音乐史:方法论反思四题[J].中国音乐学,1998(1).
    杨燕迪.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J].黄钟,1990(1).
    杨燕迪.实证主义及其衰落——英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音乐学发展略述[J]中国音乐学:1990(1).
    杨燕迪.20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评述(一)[J].音乐艺术,1995(1).
    杨燕迪.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申克尔分析体系[J].音乐艺术,1995(2).
    杨燕迪.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对申克尔分析理论的扩展与修正[J].音乐艺术,1995(3).
    杨燕迪.20世纪西方音乐分析理论述评(六)[J].音乐艺术,1996(2).
    杨燕迪.莫扎特音乐的当代人文价值.http://musicology.cn/Article/western/.
    杨易禾.音乐表演艺术中的真与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5(2).
    姚恒璐.斯克里亚宾四首钢琴小品之三《色调微差》的两种分析方法[J].音乐艺术,1997(3).
    姚恒璐.萨尔则的后申克式分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4).
    姚恒璐.申克式图表与泛调性现象的剖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2).
    姚亚平.西方音乐的观念——西方音乐历史发展中的二元冲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姚亚平.申克研究的新成果——写在<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一书的出版之际[J].人民音乐,1995(4).
    姚亚平.什么是音乐学分析:一种研究方法的探求[J],黄钟,2007.
    叶松荣.关于西方音乐研究中的认识问题[J].人民音乐,1997(10).
    叶松荣.关于中国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特色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5(3).
    易兰.兰克史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俞金吾.从康德到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学沉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于润洋.对一种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剖析——评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M].音乐研究,1981(4).
    于润洋.1991—1996音乐美学学科发展与学会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6(3).
    于润洋.罗曼·茵加尔顿现象学音乐哲学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1).
    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J].音乐研究》,1993(1、2).
    于润洋.论音乐作品的二重存在方式[J].文艺研究,1996(5).
    于润洋.1996—2000年音乐美学学科发展与学会工作的回顾和展望[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1(1).
    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于润洋.西方音乐与美学问题的文化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于苏贤.申克体系概述——结构主义理论研究专题之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2)
    于苏贤编著.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张小霜.浅谈钱仁康的《欧洲音乐简史》[J].人民音乐,2005(4).
    张康之.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模式[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3).
    张前.对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几点认识[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6(3).
    招伟民.提倡音乐之我见[J]//招伟民、祝湘石等编.音乐季刊:1,1923—8.
    赵沨.音乐美学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音协音乐美学座谈会上的发言[J].音乐研究,1984(4).
    赵金虎.多部曲式分类及国内外音乐理论家的相关论述[M].中国音乐学,1992(1).
    赵宋光.关于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对象、方法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1(4).
    赵宋光.论音乐存在的流程[J].美学与艺术学研究,1997(2).
    赵仲明.世纪人 生百年学问——为缪天瑞先生百岁华诞而作[J].中国音乐学,2007(2).
    赵仲明.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中国语境中的贝多芬传记研究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2).
    赵鑫珊.希特勒与艺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郑英烈.基本集合对十二音和声的控制[J].中国音乐学,1986(4).
    郑英烈.发展我国现代音乐必须有相应的教学设施——开设“序列音乐写作”课十年回顾[J].黄钟,1989(2).
    郑英烈.从调性到无调性——兼论勋伯格的集合意识与集合思维[J].音乐研究,1989(3).
    周凯模.中国人如何研究西方人的音乐历史——研究者的再定位及其方法拓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1).
    周畅.音乐的情感与形式——“通质同构”[J].音乐研究,1995(4).
    周勤如.当代音乐分析学进展的一般倾向[J].音乐研究,1986(4).
    周勤如.我与张肖虎先生[J].人民音乐,1998(4).
    周勤如.音乐深层结构的简化还原分析——申克分析法评介[J].音乐研究,1987(2).
    周勤如.当代音乐分析学进展的一般倾向[J].音乐研究,1986(4).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的决议.中国音乐家协会正式宣布恢复活动[J].人民音乐,1978(4).
    庄曜.音乐深层结构还原分析法的美学内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4(3).
    左丽红.从三本书看中国人的西方音乐史观[J].天籁,1997(4).
    阿·伊·康津斯基著,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西洋音乐通史[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
    阿伦·福特著、杨衡展译、郑英烈校.非调性音乐的结构[M].武汉:武汉音乐学院油印本,1988.
    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徐均尧、龚晓庄等译,马小军校.基督教会的建立与分裂(312-657年).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吴琼译.西方的没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艾因哈德(圣高尔修道院僧侣)著,A.J.格兰特英译,戚国淦中译.查理大帝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巴尔斯著,张洪模译.论申克的音乐理论和“今日的音乐”[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4(4、5).
    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室编.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
    该丘斯著,缪天瑞编译.曲式学[M].上海:万叶书店,1949.
    保罗·兴德米特著,罗忠镕译.作曲技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贝奈戴托·克罗齐著,傅任敢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
    勃·阿·阿拉波夫著,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音乐作品分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
    保罗·亨利·朗格著,张洪岛译.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柴可夫斯基著,逸文译.柴科夫斯基论音乐创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大卫·比区著,裘章耀译,孟文涛校:《一篇申克尔式的分析》之“译者按”,见《音乐译文》,1982(1)
    恩里科·福比尼著,修子建译.西方音乐美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三联书店,2006.
    汉斯·亨利希·埃格布雷希特著,刘经树译.西方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潘耀昌、陈平译.艺术风格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H·哥德施密特.德国音乐[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
    胡塞尔著,倪梁康译,夏基松、张继武校.现象学的观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前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J.B.默茨、S.薇依著,朱雁冰、杜小真、顾嘉琛译.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M].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伽茨著,金经言译.关于自律美学的若干批判性思考[M].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1(2).
    卡尔·波普尔著,陆衡译.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卡尔·波普尔著,傅季重等译.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卡尔·达尔豪斯著,杨燕迪译.音乐史学原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康德著,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前苏联]克列姆辽夫著,吴启元、虞承中译.音乐美学问题概论[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
    孔德著,黄建华译.论实证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李斯特.匈牙利的吉普赛人及其音乐[C]//俞人豪译.李斯特音乐文选.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列奥·特莱特勒著,杨燕迪译.关于音乐意义的论辩[J].音乐艺术,1997(1).
    列维克.外国音乐名作:第三册[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
    廖乃雄编译.贝多芬新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53.
    M·布朗著,倪军编译.申克和声关系理论中的自然音与半音:上,[J].黄钟,1997(4)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
    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C].北京:三联书店,1986.
    斐·拉萨尔著,叶逢植译.弗兰茨·冯·济金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普劳特著,朱建译,沈敦行校.曲体学:原序[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
    裘章耀译,孟文涛校:《一篇申克尔式的分析》之“译者按”,《音乐译文》,1982(1).
    乔·施托克著,蒲实编译.申克分析法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应用[J].中国音乐,1994(1).
    让—保罗·萨特著,陈宣良等译,杜小真校.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1987.
    日丹诺夫,梁香译.在联共(布)中央召开的苏联音乐家会议席上的演说[C]//新音乐社编.
    苏联音乐问题.上海:文光书店印行,1949.
    斯特恩著,卜大炜译.斯特恩回忆录:我的前79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吴象婴审校.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7版).
    斯波索宾著,张洪模译.曲式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斯克列勃科夫著,顾连理、吴佩华、汪启璋译.音乐作品分析[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沙赫特著,严芳琼译.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端主题及其对整个乐章的影响[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5(2、3).
    塞弗琳·奈芙著,金平译.美国作曲理论的发展:1955—1995[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2).
    斯库季娜著,欧阳丽君译.理查德瓦格纳生活的篇章[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3(6).
    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唐纳德·杰伊·格劳特著,陈宗群译.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译后注[J].音乐译文.1980(1).
    唐纳德·杰·格劳特、格劳德·帕利斯卡著,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维科著,朱光潜译.新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韦伯著,钱永祥、林振贤、罗久蓉、简惠美、梁其姿、顾忠华译.学术与政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杨孝敏译.贝多芬书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于润洋译.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译著新编·音乐中的内容与形式问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伊格尔斯著,王晴佳译.历史主义的由来及其含义[J].史学理论研究,1998(1).
    约瑟夫·马克利斯著,刘可希译.西方音乐欣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Cook,Nicholas.A guide to Music Analysis,J.M.Dent & Sons Ltd,London,1989.
    Curt Kraus,Richard.Piano & Politics in China—Middle-Class Ambitions and the Struggle over Western Music,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Dunsby J.,Whittall A.:Music Analysis in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1988.
    Epstein,David.Beyond Orpheus:Studies in Musical Structure,Oxfor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1987.
    Einstein,Alfred.Music in the Romantic Era[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47.
    Kivy,Peter.The Fine Art of Repetition:Ea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usic,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Strunk,Oliver.Source Readings in Music History[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98.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G].1980.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G].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