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现代性视野出发,通过体验、分析五四新文学家们的理论思考与创作实践,还原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生期的初始状况,并发掘这一时期留下的极为丰富而复杂的资源,以进一步推动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入研究。
     论文采取“1920年代”这一相对集中的时间概念,指涉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生期。它向上回溯至“五四”前,向下可延续到1930年代初,大致横跨“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换阶段。
     建立这一研究框架的理由是:虽然中国现代性的文化发生期是在晚清,现实主义在清末民初的文学实践中已有所萌芽,但是现实主义形成相对自主和成熟的文学表现形式,还是在“五四”以后;正是在1920年代,出于对现代中国的不同理解、想像和诉求,作家们从各自的角度和立场重新诠释了外来的“写实主义”,并分别选择不同向度的叙事实践,且取得了示范性的文学实绩;因此,在整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史上,“五四”以后的1920年代,可视为现代性语境下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生期。
     本文认为,在这一发生期,因为现代性多层次的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时代语境,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实际上呈现了极为复杂的面貌。大量文学史事实表明,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一开始即具有多种维度、多种指向、多种可能性。可以说,论文所提炼的诸种面向,大致可代表现实主义中国化初期的主要探索,同时也预示着现实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可能路径。
     论文的基本内容如下:
     导论部分,主要从现实主义与现代性的关系角度,探讨现实主义何以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体,以及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发生期即形成多种面向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缘由。
     第一至第四章为论文主干,依次以代表性作家鲁迅、郁达夫、蒋光慈、茅盾为例展开具体论述,旨在揭示现实主义多面向之间的叙事差异和不同的文学追求如何生成了1920年代的文学现实,并潜在地介入了其后现实主义不同面向的隐匿、消长和变化过程。其要点为:
     1、鲁迅/寓言面向。鲁迅的现实主义小说,常借助寓言化的艺术手段,充满了隐喻的张力。尤在《呐喊》、《彷徨》中,寓言性思维与现实意识的紧密勾联,泛时间状态、非情节化、反讽、集体心理刻划等艺术表现手法的广泛运用,往往使这些现实主义作品言此意彼、别有寄托,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寓言;
     2、郁达夫/抒情面向。郁达夫颇主观的具有抒情风格的写实,曾打动“五四”后无数青年的心。20年代末30年代初,他努力地向所谓的客观写实靠拢,甚至于受革命的感召企图再现重大的社会现实,但离革命文学家们要求的“本质写实”依然很远,并遭到严厉批判。为此,郁达夫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见解——“有情的写实”,这充分显示了他拓展现实主义的卓越目光;
     3、蒋光慈/理想面向。蒋光慈的实践也许说明,“写实”加“浪漫”是可行的。他在写实中坚持理想的做法,至少就文学史的事实来看,是“革命的浪漫主义”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源头所在,也可以说是“两结合”的雏形。值得关注的是,蒋光慈初步建构了一套“革命文学”的叙事成规,1950、60年代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集体主义、英雄人格、乐观精神等都可以溯源到他那里;
     4、茅盾/史诗面向。茅盾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辗转追求,集中表现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上。他希望小说反映“当下”社会生活的结构性存在,并能展示历史的进化运动,这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影响。他所寻求的总体性真实,把一种宏大的、全景式的、史诗性的写作带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
     结语部分指出,用不同修辞术语将中国现实主义初期多面向共时存在的状况所作出的区分,并不能取消各面向之间的相互转换、补充甚至递进关系。在鲁迅的集体心理刻划、郁达夫的个体心理发掘、蒋光慈的“个性解放”和“阶级革命”两结合、茅盾的总体性社会关系之间,现实主义就不同需求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充分展示了现实主义本身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Through experiencing, analyzing of May-4th-new-writers and their theore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e practice, this article restores the occurrence of the initial conditions of the 20th Century Realism in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 It also explores the extremely rich and complex resources 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search of Realism literature.
     The concept of time-the 1920s, which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is adopted in this article to designate the emergence period of Chinese Realism Literature. Approximately, it stretches across the transition phase from Literary Revolution to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dating back to the time before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continuing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1930s.
     The reason of constructing the analysis framework is: Although modernity in China's culture originated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literary practice of realism had been sprout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realism in literature was relatively autonomous and mature just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 It's in the 1920s that the writers, owing to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imagining and demands of Modern China, re-interpreted the alien's "realism" from their own perspective and positio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narrative practice were adopted and the writers attained remarkable literary achievement. Hence, the 1920s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 could be treated as the emergence period of Chinese Realism Literature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ty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realism literatur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in the prime period of time, Chinese Realism Literature actually presents very complex outlook because of the multi-level contradiction and the intricacies of the era in modernity. Much evidence from the literary history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many dimensions, directivities and possibilit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lity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Roughly, the directivities mentioned and refined in the article can represent the initial stage of main exploration of Chinese Realism Literature, and also indicate the possible ways of the developing of realism in China.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 article are as follows:
     After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ism and modernity, introduction discusses why realism can be the main body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and the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asons why Chinese Realism Literature had formed many dimensions in the beginning.
     Chapter I to IV, as the trunk of the article, taking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Lu Xun, Yu Dafu, Jiang Guangci and Mao Dun successively as examples, reveals how the narrative difference and the different literary pursuit of multi-dimensions of realism generated the literary reality in the 1920s and potentially intervened in the process of getting hidden, growth and decline, changing of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realism afterwards. The main points are as follows:
     1, Lu Xun/the Dimension of Fable. Lu Xun's realistic novels, often by means of allegory, were full of metaphor of tensions. Especially in "Scream" and "Wandering", fable thinking and realistic awareness was closely jointed, and the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such as pan-time status, non-plot, irony, collective mental characterization were widely employed in his realistic works. These works described something by referring to it as something else, forming a unique national culture fable.
     2, Yu Dafu/the Dimension of Lyric. Countless young people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 were touched by Yu Dafu's realism works with subjective and lyrical style. In the late 1920s and early 1930s, Yu Dafu tried approaching the so-called objective and realistic writing style, and even attempted to reproduce the major social reality under the inspiration of the revolution. But he was severely criticized for falling behind the revolutionary writers' expectation of the "essence of realism". Eventually, Yu Dafu proposed a new view - "realism of mercy", which fully demonstrated his remarkable vision to expand realism.
     3.Jiang Guangci/the Dimension of Ideal. Jiang Guangci's practice may show that "realism" plus "romanticism" is feasible. His realistic approach to adhere to the ideal, at least in view of the fact of literary history, is the origin of the combination of "revolutionary romanticism" and "revolutionary realism", it can be said the prototype of the combination. It should be concerned that Jiang Guangci preliminarily constructed the narrative convention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Collectivism, heroic personality, optimism in the Revolutionary Realism Literature in the 1950s and 1960s can be traced to his works.
     4.Mao Dun/the Dimension of Epic. His pursuit of realism with twists and turns embodied in novel creation intensively. He hoped that novels reflected the "present" structure of social life, and could display the evolution and campaign in history. It fully reflected the impact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n Mao Dun. He sought the general nature of reality, bringing a kind of grand, panoramic view and epic writing in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Epilogue concludes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Realism Literature while using the different rhetoric terms can’t eliminate the mutual transition, supplement and even progressiv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Realism had shown flexibilit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eeds, such as Lu Xun's collective mental characterization, Yu Dafu's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depiction, Jiang Guangci's combination of "personal liberation" and "bourgeois revolution", Mao Dun's totality of social relations, fully displaying the adaptability and vitality of realism itself.
引文
1 [美]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第二章“模仿与现实主义”),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70页。
    2耿文忠:《关于批判现实主义的一些思考》,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7月刊,第87页。
    3王福湘:《悲壮的历程》,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版。
    4俞兆平:《中国现代三大文学思潮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5宋剑华:《二十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之反省》,《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第47页。
    6 [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77-78,205-206页。
    7刘锋杰:《何谓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第39页。
    8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 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14页。
    10转引自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6、23页。
    11郁达夫:《小说论》,1926年光华书局初版;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8页。
    12鲁迅:《草鞋脚(英译中国短篇小说集)小引)》(1934年3月23日作),未在报刊发表过,收入《且介亭杂文》。见《鲁迅全集》第6卷,第19页。
    13杨春时:《文学性与现代性——<一个非文学性命题>引发的理论问题》,《学术研究》2001年第11期,第113页。
    14郁达夫:《五四文学运动之历史的意义》,载1933年7月1日《文学》创刊号。见《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547页。
    15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页。
    16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17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8页。
    18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页。
    19 [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页。
    20 Charles Taylor两种现代性模式,转引自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21 [美]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黄新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22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3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2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6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页。
    28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总序,周宪、许钧,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页。
    29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导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17页。
    30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附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37页。
    31“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理论”的相关论述见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第10页。
    32李迎丰:《现实主义在二十世纪的启示》,《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1期,第10页。
    33 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页。
    34 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43页。
    35 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30-231页。
    36参见:[美]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第二章“模仿与现实主义”中对卢卡契的阐述,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7契诃夫:《契诃夫论文学》,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5页。
    38高尔基:《论文学》,戈宝权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63页。
    39苑博:《重提现实主义的超越性》,《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月第27卷第1期,第48页。
    40李扬:《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问题》,见《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第17页。
    41罗岗:《“分期”的意识形态》,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107页。
    42雁冰:《读<呐喊>》,载1923年10月8日《文学周报》第91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4页。
    43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44林毓生:《鲁迅的复杂意识》,见《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2页。
    45鲁迅:《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载1919年5月北京《新潮》月刊第1卷第5号;收入《集外集拾遗》,1938年编入《鲁迅全集》。见《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6页。
    46雁冰:《读<呐喊>》,载1923年10月8日《文学周报》第91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1页。
    47最通常的说法是:“《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见宋剑华:《狂人的“病愈”与鲁迅的“绝望”》,《学术月刊》2008年10月刊,第104页。
    48《科学史教篇》,载1908年6月东京《河南》月刊第5号;收入1927年3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坟》。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页。
    49《科学史教篇》,载1908年6月东京《河南》月刊第5号;收入1927年3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坟》。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页。
    50《文化偏至论》,载1908年8月东京《河南》月刊第7号;收入1927年3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坟》。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7页。
    51《文化偏至论》,载1908年8月东京《河南》月刊第7号;收入1927年3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坟》。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7页。
    52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2页。
    53郜元宝:《鲁迅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56 [日]增田涉:《鲁迅与日本》,刘献彪、林治广编《鲁迅与中日文化交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57与鲁迅一同留学的许寿裳回忆:“他对我常常谈到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这可见当时他的思想已经超出于常人。后来,他又谈到志愿学医,要从科学入手,达到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境界。”见许寿裳著:《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7页。
    58“当时我们觉得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换句话说,便是深中了诈伪无耻和猜疑相贼的毛病”,见许寿裳著:《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18页。
    59此处延用伊藤虎丸的说法:“鲁迅指出的是‘个人’和‘精神’——我曾称之为发现了作为‘精神’的‘人’”。见《鲁迅早期的尼采观与明治文学》,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孙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60《破恶声论》,载1908年12月5日在东京出版的《河南》月刊第8期,署名迅行;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见《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4页。
    61《摩罗诗力说》,载1908年2月和3月的《河南》月刊第2号和3号;收入1927年3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坟》。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9页。
    62《摩罗诗力说》,载1908年2月和3月的《河南》月刊第2号和3号;收入1927年3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坟》。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0页。
    63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24页。
    64周作人回忆:“至于岛崎藤村等的作品则始终未尝过问。自然主义盛行时亦只取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一读,似不甚感兴味。”见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
    65《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最初印入1933年6月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的《创作的经验》一书;收入1934年3月由上海同文书店初版《南腔北调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11页。
    66《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
    67 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故事新编》,其中《补天》载1922年12月1日北京《晨报四周纪念增刊》,题名《不周山》,曾收入《呐喊》,改名后收入《故事新编》。
    68《<自选集>自序》,写作于1932年12月14日,最初印入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的《鲁迅自选集》;收入1934年3月由上海同文书店初版《南腔北调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56页。
    69《病后杂谈之余》,载1935年3月《文学》月刊第4卷第3号,收入1935年末作者亲自编定《且介亭杂文》,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初版。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87-189页。
    70竹内好:《鲁迅》,李心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9页。
    71竹内好:《鲁迅》,李心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95页。
    72王家平:《“竹内鲁迅”的范式、特质、影响及其对它的超越》,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112页。
    73张旭东:《杂文的“自觉”——鲁迅“过渡期”写作的现代性与语言政治》,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1期,第42页。
    74方璧(茅盾):《鲁迅论》,载1927年11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11号。见《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96页。
    75高远东:《“仙台经验”与“弃医从文”——对竹内好曲解鲁迅文学发生原因的一点分析》,见《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4期,第24页。
    76鲁迅《呐喊》中表现出来的写实主义与他在留日时期推崇的浪漫主义都是有着明确的社会目标的,可以
    78《<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最初印入日本片上伸所著由1929年4月上海大江书铺出版中译本《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单行本卷首;收入《译文序跋集》。见《鲁迅全集》第10卷,第291-292页。
    79《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载1933年6月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的《创作的经验》一书;收入1934年3月由上海同文书店初版《南腔北调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11页。
    80《论睁了眼看》,载1925年8月30日《语丝》周刊第38期;收入1927年3月未名社初版《坟》。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1页。
    81《致魏猛克的信》,载1934年4月9日《北平新报·文艺周报》;引自《鲁迅论文艺·致魏猛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4页。
    82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载1931年4月30日《文艺月刊》第2卷第4期。
    83周作人的“平民化”远为复杂。他主张文学应当是平民化,就是“以平民的精神为基调更加以贵族的洗礼,这才能够造成真正的人的文学。”平民的精神是求生,贵族的精神是求胜。周作人的本意是不排除“平民贵族化”的,但他的理论被纯粹接受为“平民化”来为文学革命提倡的国民文学造势。见苏雪林《周作人先生研究》,载1934年12月《青年界》第6卷第5期。
    84《<穷人>小引》,载1926年6月14日《语丝》周刊第83期;收入1935年5月由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初版《集外集》。见《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4页。
    85《<穷人>小引》,载1926年6月14日《语丝》周刊第83期;收入1935年5月由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初版《集外集》。见《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3页。
    86转引自王吉鹏、李春林主编:《鲁迅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页。
    87《<穷人>小引》,载1926年6月14日《语丝》周刊第83期;收入1935年5月由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初版《集外集》。见《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4页。
    88《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载1925年6月15日《语丝》周刊第31期;收入1935年5月由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初版《集外集》。见《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
    89《论睁了眼看》,载1925年8月30日《语丝》周刊第38期;收入1927年3月未名社初版《坟》。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1页。
    90《诗歌之敌》,载1925年1月17日《京报》副刊《文学周刊》第5期;收入《集外集拾遗》,1938年编入《鲁迅全集》。见《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6页。
    91《记“发薪”》,载1926年8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15期;收入1927年5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的《华盖集续编》。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9-355页。
    92《牺牲谟》,载1925年3月16日《语丝》周刊第18期;收入1926年6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华盖集》。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
    93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
    95《<黯澹的烟霭里>译者附记》,收入《现代小说译丛》第1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5月出版。见《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5页。
    96《<鼻子>译者附记》,连同《鼻子》的译文,载1934年9月《译文》月刊第1卷第1期,署名许遐。见《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70页。
    97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1937年11月作,见《周作人散文》第3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543页。
    98《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8页。
    99《头发的故事》,《鲁迅小说全编》,漓江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
    100茅盾:《读<倪焕之>》,载1929年5月12日《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
    101《从<娜拉>说起》——1938年4月29日为《珠江日报·妇女周刊》作。
    102鲁迅于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上演讲《娜拉走后怎样》。见《鲁迅全集》第1卷,第159-162页。
    103《关于妇女解放》,收入1934年3月由上海同文书店初版的《南腔北调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98页。
    104《关于妇女解放》,收入1934年3月由上海同文书店初版的《南腔北调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98页。
    105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载1928年1月15日《文化批判》创刊号,第5页。
    106成仿吾:《<呐喊>的评论》,载1924年11月《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49页。
    107《忽然想到》(四),载1925年2月20日的《京报副刊》;收入1926年6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华盖集》。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108《病后杂谈之余》,载1935年3月《文学》月刊第4卷第3号;收入1935年末作者亲自编定《且介亭杂文》,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初版。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87-189页。
    109茅盾:《我所见的辛亥革命》,载1933年10月1日《中学生》第38期。《茅盾专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8页。
    110茅盾:《回忆辛亥》,载1936年10月10日《越风》第20期。《茅盾专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5页。
    111雁冰:《读<呐喊>》,载1923年10月8日《文学周报》第91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4页。
    112康德:《什么是启蒙》,《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5页。
    113《通讯》(一),载1925年3月20日北京《猛进》周刊第3期;收入1926年6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华盖集》。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页。
    114原野昌一郎:《中国新兴文艺和鲁迅》,载1931年5月《满蒙》12卷5期。转引自靳丛林《战前日本鲁迅研究概观》,见《外国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第15页。
    115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载1928年1月15日《文化批判》创刊号,第5页。
    116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载1928年2月15日《文化批判》第2期。
    117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载1928年3月1日《太阳月刊》第3期。
    118贾振勇:《左翼文坛的理论斗争及鲁迅的姿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3卷第4期,第57页。
    119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载1928年3月1日《太阳月刊》第3期。
    120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载1928年2月15日《文化批判》第2期。
    121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载1928年2月1日《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
    122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载1928年2月1日《太阳月刊》第2期。
    123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载1928年2月1日《太阳月刊》第2期。
    124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复旦大学出版社年2002年版,第53页。
    125《通信》,载1928年4月23日《语丝》第4卷第17期;收入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三闲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0页。
    126《<阿Q正传>的成因》,载1926年12月18日上海《北新》周刊第18期;收入1927年5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华盖集续编》。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9页。
    127“这不是和《自序》中铁屋之喻是一样悲观而沉痛的话么?”茅盾:《读<呐喊>》,载1923年10月8日《文学周报》第91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3页。
    128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8页。
    129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编,李冬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11页。
    130《太平歌诀》,载1928年4月30日《语丝》第4卷第18期;收入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三闲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4页。
    131《铲共大观》,载1928年4月30日《语丝》第4卷第18期;收入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三闲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
    132《北京通信》,载1925年5月14日开封《豫报副刊》;收入1926年6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华盖集》。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2页。
    133 [日]丸山升著:《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134林毓生分析《阿Q正传》、《狂人日记》指出鲁迅在文学创作里已经否定了思想革命的可能性,就是用‘五四’思想革命的方法,鲁迅先生已经看到不能成功了,但是他作为爱国者还是要参与,还是要求好求变。见林毓生:《鲁迅“国民性”论述深刻性、困境与实际后果》,《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1期,第30-31页。
    135《革命时代的文学》,载1927年6月12日黄埔军官学校出版的《黄埔生活》周刊第4期;收入1928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而已集》。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第423页。
    136《文艺与革命——回冬芬先生的信》,载1928年4月16日《语丝》第4卷第16期;收入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三闲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
    137《两地书·十》,《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页。
    138王富仁:《鲁迅与革命——丸山昇<鲁迅·革命·历史>读后》,见《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2期,第46页。
    139《上海文艺之一瞥》,载1931年7月27和8月3日上海《文艺新闻》第20期和21期;收入1932年10月由上海合众书店初版的《二心集》。《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7页。
    140《小杂感》,载1927年12月17日《语丝》周刊第4卷第1期;收入1928年10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的《而已集》。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32页。
    141《铲共大观》,载1928年4月30日《语丝》第4卷第18期;收入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三闲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
    142《文艺与革命——回冬芬先生的信》,载1928年4月16日《语丝》第4卷第16期;收入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三闲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
    143《太平歌诀》,载1928年4月30日《语丝》第4卷第18期;收入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三闲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4页。
    144《随感录·五十七》,《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0页。
    145《杂感》,载1925年5月8日北京《莽原》周刊第3期;收入1926年6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华盖集》。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9页。
    146《<尘影>题辞》,最初印入1927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尘影》一书;收入1928年10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的《而已集》。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47页。
    148《两地书》,《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6页。
    150弗雷德里克·詹姆森:《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32页。
    151吴泽炎等:《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54页。
    153 [苏]列·谢·维戈茨基著:《艺术心理学》,周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17页。
    154 [苏]列·谢·维戈茨基著:《艺术心理学》,周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22页。
    155《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最初印入1933年6月上海天马书店出版的《创作的经验》一书;收入1934年3月由上海同文书店初版《南腔北调集》。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12页。
    156成仿吾:《<呐喊>的评论》,载1924年11月《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7页。
    157 [苏]列·谢·维戈茨基著:《艺术心理学》,周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42页。
    158《灯下漫笔》,载1925年5月1日、22日的《莽原》周刊第2期和第5期;收入1927年3月未名社初版《坟》。《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2页。
    159《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8页。
    160《“碰壁”之后》,载1925年6月1日《语丝》周刊第29期,收入1926年6月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华盖集》。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2页。
    161《灯下漫笔》,载1925年5月1日、22日的《莽原》周刊第2期和第5期;收入1927年3月未名社初
    163《这样的战士》,收入《野草》,《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4页。
    166成仿吾:《<呐喊>的评论》,载1924年11月《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
    167郭小东:《论鲁迅小说的焦虑》,《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第103页。
    168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4页。
    169陈方竞:《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学术研究》2008年1月刊,第158页。
    170 M·H·阿伯拉姆:《简明外国文学词典》,邓子红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171如许多人已意识到作为鲁迅式寓言写作的名著《故事新编》大量采用了荒诞、离奇、魔幻、戏谑等现代派手法。
    172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9页。
    173黄开发:《启蒙的寓言——<狂人日记>的解读方式》,《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2期,第48页。
    174 [美]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175 [美]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9页。
    176方爱武:《生存与死亡的寓言诉指——余华与卡夫卡比较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157页。
    177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载1931年4月30日《文艺月刊》第2卷第4期。
    178 [苏]列·谢·维戈茨基著:《艺术心理学》,周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52页。
    179郑伯奇:《<寒灰集>批评》,载1927年5月16日《洪水》第3卷第33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8-469页。
    180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181“文学作品,严格地说,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是法国作家法朗士的一句名言,郁达夫接受了他的这个口号,融入自己比较独特的艺术见解。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回顾》,载1927年11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达夫全集》第3卷《过去集》。见《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35页。
    182 Ich-Roman是19世纪德国作家中流行的一种小说形式,Ich指从“我”写起。
    183苏雪林:《郁达夫论》,载1934年9月1日《文艺月刊》第6卷第3期。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7页。
    184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回顾》,载1927年11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达夫全集》第3卷《过去集》。《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35页。
    185郁达夫:《<达夫代表作>自序》,载1928年3月15日上海春野书店初版《达夫代表作》。《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95页。
    186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回顾》,载1927年11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达夫全集》第3卷《过去集》。《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35页。
    187郁达夫:《批评的态度》,载1933年6月5日《青年界》第3卷第4期。《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539页。
    188锦明:《达夫的三个时期——<沉沦>——<寒灰>——<过去>》,载1927年9月5日《一般》第3卷第1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0页。
    189郑伯奇:《<寒灰集>批评》,载1927年5月16日《洪水》第3卷第33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9页。
    190甲辰(沈从文):《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载1930年3月10日《新月》月刊第3卷第1期。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0页。
    191韩侍椼:《迷羊》,载1933年3月1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77页。
    192秀子(寇冰华):《郁达夫的思想和作品》,载1936年3月3日、4日、6日、8日、10日《福建民报·小园林》。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05页。
    193郑伯奇:《<小说三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194丁易:《<郁达夫选集>序》,载1950年10月1日《人民文学》第2卷第6期,第34页。
    195董易:《郁达夫小说创作初探》,载《文学评论》1981年第5期,第15页。
    196许子东:《郁达夫风格与现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载《文学评论》1983年第11期,第70页。
    197郁达夫:《文学概说》,载1925年10月31日《现代评论》第2卷第47期。见《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34页。
    198引自王琢编:《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情结——中日近现代文学主潮比较”,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199转引自王琢编:《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日本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200对日本写实——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概括,主要依据《日本文学思潮史》和《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汇编》。叶渭渠著:《日本文学思潮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2-335页;王琢编:《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230页。
    201引自王琢编:《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情结——中日近现代文学主潮比较”,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48页。
    202岛村抱月:《文学上的自然主义》,晓风译,1921年12月《小说月报》第2卷第12号。
    203引自王琢编:《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日本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38页。
    204郑伯奇:《<寒灰集>批评》,载1927年5月16日《洪水》第3卷第33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8页。
    205锦明:《达夫的三个时期》,载1927年9月5日《一般》第3卷第1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0页。
    206郑伯奇:《<寒灰集>批评》,载1927年5月16日《洪水》第3卷第33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70页。
    207秀子(寇冰华):《郁达夫的思想和作品》,载1936年3月3日、4日、6日、8日、10日《福建民报·小园林》。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03页。
    208锦明:《达夫的三个时期》,载1927年9月5日《一般》第3卷第1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9页。
    209秀子:《郁达夫的思想和作品》,载1936年3月3日、4日、6日、8日、10日《福建民报·小园林》。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07页。
    210董易:《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初探》,载1980年9月《文学评论》第5期,第12页。
    211郑伯奇:《<寒灰集>批评》,载1927年5月16日《洪水》第3卷第33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9页。
    212钱杏邨:《<达夫代表作>后序》,1928年3月15日上海春野书店初版。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7页。
    213韩侍椼:《迷羊》,载1933年3月1日《创化季刊》第1卷第1期。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77页。
    214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载1931年4月30日《文艺月刊》第2卷第4期。
    215郁达夫:《沪战中的生活》,载1932年4月1日《读书杂志》第2卷第4期。
    216秀子:《郁达夫的思想和作品》,载1936年3月3日、4日、6日、8日、10日《福建民报·小园林》。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5页。
    217萧乾:《评出奔》,载1935年11月4日《大公报·文艺》“书报简评”栏。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96页。
    218郁达夫:《国防统一阵线下的文学》,1936年9月25日在福州格致中学的演讲。
    219郁达夫:《写作的经验》,载1937年3月2日、3日福州《小民报·新村》“我的文学生活”专栏。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8页。
    220苏雪林:《郁达夫论》,载1934年9月1日《文艺月刊》第6卷第3期。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5页。
    221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载1923年5月27日《创造周报》第3期;收入1928年4月上海现代书局版《达夫全集》第5卷《敝帚集》,第147-157页。
    222郁达夫:《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载1924年11月16日《晨报副镌》;收入1928年4月上海现代书局版《达夫全集》第1卷,第8-10页。
    223郁达夫:《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文学》,载1927年2月1日《洪水》半月刊第3卷第26期;收入1928年3月1日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奇零集》。《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83页。
    224郁达夫:《公开状答日本山口君》,1928年3月上海开明书店版《达夫全集》(第四卷)《奇零集》。《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02页。
    225郁达夫:《诉诸日本劳动阶级文艺界》,载1927年6月1日日本《文艺路线》第4卷第6期。
    226郁达夫:《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的文学》,载1927年2月1日《洪水》半月刊第3卷第26期;收入1928年3月1日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奇零集》。《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81页。
    227郁达夫:《文艺论的种种》,1933年8月北新书局初版《断残集》。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1页。
    228郁达夫:《文学上的阶级斗争》,载1923年5月27日《创造周报》第3期;收入1928年4月上海现代书局版《达夫全集》第5卷《敝帚集》,第147-157页。
    229锦明:《达夫的三个时期》,载1927年9月5日《一般》第3卷第1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2页。
    230华汉(阳翰笙):《中国新文艺运动》,收入1930年4月10日神州国光社初版《文艺讲座》第1册。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1页
    231郁达夫:《革命广告》,载1928年8月13日《语丝》第4卷第33期。见《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22页。
    233叶绍钧:《创作的要素》,载1921年7月《小说月报》12卷7号。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5页。
    234郁达夫:《我承认是“失败了”》,载1924年12月26日《晨报副镌》。见《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235当时有流于表面反映社会问题的倾向,“问题小说”即是如此。
    236萧同庆:《百年祭魂世纪末论郁达夫》,《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第74页
    237仲密(周作人):《沉沦》,载1922年3月26日《晨报副镌》。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4页。
    238雁冰:《通信》(答读者谭国棠信),载1922年2月10日《小说月报》第13卷第2期。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第159页。
    239梁实秋:《悼朱湘先生》,载1933年12月30日《益世报文学周刊》第57期。引自梁实秋《雅舍小品补遗》,九歌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页。
    240王独清:《“创造社”——我和它的始终和它的总帐》,载1930年9月《展开》。
    241钱杏邨:《<达夫代表作>后序》,1928年3月15日上海春野书店初版。见《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7-358页。
    242 1921年6月初,郁达夫发起创造社;1928年春,经钱杏邨介绍秘密加入太阳社。
    243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载1928年1月15日《文化批判》创刊号,第5页。
    244郁达夫:《对于社会的态度》,载1928年8月16日《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9期。《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16页。
    245郭沫若:《论郁达夫》,《沫若文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47页。
    246郁达夫:《艺文私见》,载1922年《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1页。
    247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转引自蒋小波:《国家话语与个人欲望——徘徊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郁达夫》,《江南大学学报》2003年2月第2卷第1期,第54页。
    248郁达夫:《雪夜——日本国情的记述》,载1936年2月16日《宇宙风》第11期。见《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9页。
    249郁达夫:《戏剧论》,1926年7月上海商务印书馆版本。见《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02页。
    250成仿吾否定了“灵肉冲突”论,见《<沉沦>的评论》,载1923年2月1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见《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郁达夫在《沉沦》序文上说自己描写的是“灵肉的冲突”,见1921年10月15日上海泰东图书局版。见《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251赵越胜:《走向无压抑文明——读<爱欲与文明>》,载1988年第8期《读书》,第17页。
    252 [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9页。
    253 [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译者序),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54蒋小波:《国家话语与个人欲望——徘徊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郁达夫》,《江南大学学报》2003年2月第2卷第1期,第56页。
    255郁达夫:《雪夜——日本国情的记述》,载1936年2月16日《宇宙风》第11期。见《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9页。
    256郁达夫:《艺术与国家》,载1923年6月23日《创造周报》第7期。《达夫全集》第5卷,第138页。
    257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出版。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重印版,第5页。
    258郁达夫:《沉沦》小说集,1921年10月15日上海泰东图书局版。
    259郁达夫自传《北国的微音》中的这番话多少说明了他的小说偏爱情色题材的理由,载1924年3月28日《创造周报》第46号,第12页。
    260 [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158页。
    261赵越胜:《走向无压抑文明——读<爱欲与文明>》,《读书》1988年第8期,第18页。
    262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载1931年4月30日《文艺月刊》第2卷第4期。
    263西滢:《闲话》,载1926年4月17日《现代评论》第3卷第71期。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8页。
    264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见泰东书局1928年版《现代中国文学作家》。
    265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载1932年1月《北斗》第2卷第1期。
    266吴晓东:《中国现代审美主体的创生——郁达夫小说再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3期,第6页。
    267陈瑞红、吕佩爱:《试论颓废的现代性》,载2007年《学术研究》第3期,第124页。
    268李之常:《支配社会底文学论》,载1922年《文学旬刊》第35期。当时,在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是混淆在一起的,并没有被明确区分开来。
    269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页。
    270瞿世英:《小说的研究》,载1922年9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9号。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页。
    271瞿世英:《小说的研究》,载1922年9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9号。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6页。
    272胡愈之:《近世文学上的写实主义》,载1920年1月10日《东方杂志》第17卷第1号。
    273瞿世英:《小说的研究》,载1922年9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9号。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8页。
    274郎损:《“左拉主义”的危险性》,载1922年9月21日《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50期。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第285页。
    275郑振铎:《无题》,1922年7月21日《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第44期。
    276西谛:《文学的使命》,1921年6月《文学旬刊》第5期。
    277西谛:《答汝卓》,1922年5月21日《文学旬刊》第38期。
    278郁达夫:《<郁达夫自选集>序》,据1933年8月上海北新书局版《达夫全集》第7卷《断残集》。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1页。
    279 [斯洛伐克]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陈圣生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页。
    280郁达夫:《<惜分飞>序》,王余杞《惜分飞》,1929年7月上海春潮书局版。《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34页。
    281郁达夫:《序<爱情的梦>》,载1933年5月《现代学生》第2卷第8期。见《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528页。
    282郁达夫:《<鸭绿江上>读后感》,据1928年3月上海开明书店版《达夫全集》第四卷《奇零集》。《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96页。
    283郁达夫:《读刘大杰著的<昨日之花>》,载1931年3月《青年界》第1卷第1期。《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49页。
    284郁达夫:《现代小说所经过的路程》,载1932年第1卷2期《现代》;收入1933年8月上海北新书局版《达夫全集》第七卷《断残集》。《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81页。
    285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载1931年4月30日《文艺月刊》第2卷第4期。
    286这原是郁达夫评价R·林道小说的话语,用来说明郁达夫本人的作品似也恰当。见《林道的短篇小说》,载《新中华》第3卷第7期。
    287郁达夫:《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载1923年10月上海泰东书局初版《茑萝集》。见陈子善、王自立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年版,第188页
    288郁达夫:《现代小说所经过的路程》,1932年1月撰写,据1933年8月北新书局版《达夫全集》第7卷《断残集》。《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84页。
    289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36页。
    290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39页。
    291锦明:《达夫的三个时期》,载1927年9月5日《一般》第3卷第1期。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3页。
    292吴晓东:《中国现代审美主体的创生——郁达夫小说再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3期,第3页。
    293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载1928年1月15日《文化批判》创刊号,第5页。
    294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载1928年3月《太阳月刊》第3期。
    295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君底<从牯岭到东京>》,载1928年12月《创造月刊》第2卷第5期。
    296钱杏邨:《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问题》,1930年《拓荒者》创刊号,第341-382页。
    297郁达夫:《国防统一阵线下的文学》,1936年9月25日在福州格致中学的演讲。
    298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载于1932年《北斗》第2卷第1期。
    301郁达夫:《文学概说》,载1927年8月上海商务印书馆版。见《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页。
    302《田野的风》序,湖风书局版,载1932年8月《现代》第1卷第4期。实际上,《文艺新闻》在1931年9月15日出了“追悼蒋光慈专号”,蒋光慈的同人钱杏邨、杨邨人都写过怀念文章。
    303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载上海泰东书局1928年7月初版《现代中国文学作家》。
    304钱杏邨:《中国新兴文学论》,载1930年4月上海神州国光出版社《文艺讲座》第1册。
    305蒋光慈:《<新流月报>第一期编后》,载1929年3月1日《新流月报》第1卷第1号。
    306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307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页。
    310《没落的小资产阶级蒋光赤被共产党开除党籍》,载《红旗日报》1930年10月20日第三版。
    311杨剑花:《关于蒋光慈》,载杨之华编《文坛史料》,上海中华日报社总发行所1944年11月1日。
    312郁达夫:《光慈的晚年》,载1933年5月《现代》第3卷第1期。
    313茅盾:《关于创作》,载1931年9月20日《北斗》创刊号。《<地泉>读后感》,载1932年7月版《地泉》,上海湖风书局。
    314鲁迅:《茅盾、鲁迅致伊罗生》(1934年7月14日作),引自中山大学中文系鲁迅研究室编《鲁迅论中国现代文学》。
    315《郑超麟同志复信节录》,载1981年《文教资料简报》第2期。见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6页。
    316钱杏邨:《<鸭绿江上>——蒋光赤第二小说集》,载1926年12月《文学周报》第4卷第4期。
    317茅盾、钱杏邨、瞿秋白等:《地泉序》,上海湖风书局1932年版。
    318田本相:《蒋光慈的创作道路》,《现代文学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19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见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5页。
    320田本相:《蒋光慈的创作道路》,《现代文学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21刘绥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见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1页。
    322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开明书店1951年版。见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12页。
    323赵遐秋、曾庆瑞:《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32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325蒋光慈:《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见《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40页。
    326蒋光慈:《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1925年1月1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327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上海北新书局1938年1月初版。
    328雨果·欧那尼序:《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版,第134-135页。
    329范伟:《浪漫:文学和革命激情共生的主义——革命文学浪漫主义思潮源流论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42页。
    330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332郭沫若:《文艺家的觉悟》,载1926年《洪水》第2卷第16期。
    333郭沫若:《革命与文学》,载1926年5月16日《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见《郭沫若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334《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载1925年元旦《民国日报》“觉悟”专号。
    335《关于革命文学》,1928年《太阳月刊》二月号。见方铭编《“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4页。
    336《关于革命文学》,1928年《太阳月刊》二月号。见方铭编《“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4页。
    337《关于革命文学》,1928年《太阳月刊》二月号。见方铭编《“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4页。
    338王任叔:《评短裤党》,载1927年《生路》月刊第1卷第1期。
    339《短裤党·写在本书的前面》,1927年4月上海泰东书局初版。
    340钱杏邨:《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的问题》,1930年《拓荒者》创刊号
    341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载上海泰东书局1928年7月初版《现代中国文学作家》。
    342钱杏邨:《创作月评》,载1930年《拓荒者》2期。
    343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载上海泰东书局1928年7月初版《现代中国文学作家》。
    344这原是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中的论述,钱杏邨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一文中作了引用。
    345钱杏邨:《<动荡>诗序》,《作品论》,《阿英全集》(1),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46钱杏邨:《茅盾与现实》,载《现代中国文学作家》第2卷,上海:泰东图书局1930年版,第164页。
    347茅盾:《<法律外的航线>读后感》,载1932年12月15日《文学月报》第1卷第5、6号合刊。
    348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之否定》,1933年11月《现代》第4卷第1期。
    349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350 [斯洛伐克]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351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13页。
    352《“新写实主义”与主义政治》,余虹:《现实的神话——革命现实主义及其政治意蕴》,载曹卫东《文化研究》第2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353郭沫若:《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采取的态度的考察》,载1928年3月《文化批判》第3号。
    354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载1928年2月15日《文化批判》第2期。
    355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载上海泰东书局1928年7月初版《现代中国文学作家》。
    356蒋光慈:《异邦与故国》,1930年现代书局,第38页。
    357顾广梅:《女性成长的另类书写》,载《名作欣赏》2006年8月,第31页。
    358李初梨:《一封公开信的回答》,载1928年3月15日《文化批判》第3号。
    359钱杏邨:《创作月评》,载1930年《拓荒者》2期。
    360张传敏:《中国左翼现实主义观念之发生》,载《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第33页。
    362仲密(周作人):《沉沦》,载1922年3月26日《晨报副镌》。
    363郁达夫:《<鸭绿江上>读后感》,载1927年4月《洪水》第3卷第4期。
    364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载1928年2月《太阳月刊》第2期。
    365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见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25页。
    366钱杏邨:《野祭》书评,载1928年《太阳月刊》2月号。
    367戚学英:《革命理性话语中的女性身体》,《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第78页。
    368冯宪章:《<丽莎的哀怨>与<冲出云围的月亮>》,载1930年3月10日《拓荒者》第1卷第3期。
    369高语罕:《<新梦>诗集序》,载上海书店1925年1月版诗集《新梦》。见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2页。
    370茅盾、钱杏邨、瞿秋白、阳翰笙、郑伯奇《地泉序》,上海湖风书局1932年版《地泉》。
    371杨剑花:《关于蒋光慈》,载杨之华编《文坛史料》,上海中华日报社总发行所1944年11月1日。
    372华汉:《读了冯宪章的批评以后》,载1930年5月《拓荒者》第1卷第4、5合刊。
    373贺凯编著:《中国文学史纲要》,北平斌兴印书局1933年版,第358页。
    374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载《现代中国文学作家》,上海泰东书局1928年7月版。
    375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载《现代中国文学作家》,上海泰东书局1928年7月版。
    376华汉:《读了冯宪章的批评以后》,载1930年5月《拓荒者》第1卷第4、5合刊。
    377《田野的风》序,湖风书局版,载1932年8月《现代》第1卷第4期。
    378戚学英:《革命理性话语中的女性身体》,载《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第79页。
    379蒋光赤、宋若瑜通信集:《纪念碑》第六封。见《蒋光慈文集》第3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85页。
    380蒋光赤、宋若瑜通信集:《纪念碑》第八封。见《蒋光慈文集》第3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88页。
    381华希理(蒋光慈):《论新旧作家与革命文学——读了<文学周报>的<欢迎太阳>以后》,载1928年4月1日《太阳月刊》四月号。
    382华汉:《读了冯宪章的批评以后》,载1930年5月《拓荒者》第1卷第4、5合刊。
    383蒋光赤编:《俄罗斯文学》之“无产阶级诗人”,1927年创造社出版部。
    384蒋光慈:《异邦与故国》,1930年现代书局,第66-67页。
    385王一川:《中国现代卡理斯马典型》,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386李音:《“革命”的伦理学》,《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101页。
    387徐昌洲:《沉浮于时代大潮中的特定一群——试论蒋光慈小说中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作家研究》,第42页。
    388中国文艺年鉴社编:《一九三二年中国文坛鸟瞰》(中国文艺年鉴第一回),现代书局1932年版,第14-15页。
    389徐昌洲:《沉浮于时代大潮中的特定一群——试论蒋光慈小说中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第6期,第41页。
    390王智慧:《激情叙述下的革命言说》,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2期,第198页。
    391洪灵菲:《流亡》,《洪灵菲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9页。
    392《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393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3-64页。
    394 A·弗伦奇:《查理一世与请教徒动乱——关于大移民原因的研究》,第236页。
    395《<地泉>读后感》,1932年7月上海湖风书局重版《地泉》一书。
    396《短裤党·写在本书的前面》,1927年4月上海泰东书局初版。
    397《短裤党·写在本书的前面》,1927年4月上海泰东书局初版。
    398 [斯洛伐克]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143页。
    399蒋光慈:《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蒋光慈文集》(第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50页。
    400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载《现代中国文学作家》,上海泰东书局1928年7月版。
    401《“新写实主义”与主义政治》,余虹:《现实的神话——革命现实主义及其政治意蕴》,载曹卫东《文化研究》第2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402高尔基:《俄国文学史》,缪灵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70页。
    403《“新写实主义”与主义政治》,余虹:《现实的神话——革命现实主义及其政治意蕴》,载曹卫东《文化研究》第2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404王烨:《现代革命的叙事逻辑——20世纪革命文学思潮回顾》,载《江汉论坛》2002年第2期,第90页。
    405蒋光慈:《论新旧作家和革命文学》,载1928年4月《太阳月刊》。
    406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黄必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页。
    407《十月革命和俄罗斯文学》连载在1926年《创造月刊》。
    408范伟:《革命浪漫主义:对真实性与主体性的双重消解》,载《河北学刊》2001年第5期,第68页。
    409汪晖:《革命与回归——读茅盾子夜》,见《真实的与乌托邦的》,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34页。
    410汪晖:《革命与回归——读茅盾<子夜>》,见汪晖《真实的与乌托邦的》,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34页。
    411乐雯(瞿秋白):《<子夜>与国货年》,载1933年3月12日《申报·自由谈》。
    412答复吕芾南《自然主义的怀疑与解答》,1922年6月10日《小说月报》第13卷第6号。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1页。
    413《“左拉主义”的危险性》,载1922年9月21日《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50期。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5页。
    414邵伯周:《茅盾的文学道路》,长江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第14-15页。
    415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2-43页。
    416张冠华:《已识庐山真面目——关于茅盾早期所倡导的是否自然主义的问题》,《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1月第41卷第1期,第136-139页。
    417茅盾1961年11月25日致曾广灿的信,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3期。
    418《我对于介绍西洋文学的意见》,载1920年1月1日《时事新报·学灯》。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419《“小说新潮”栏宣言》,载1920年1月25日《小说月报》第11卷第1号。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420《我们现在可以提倡表象主义的文学吗?》,载1920年2月25日《小说月报》第11卷第2号。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421《为新文学研究者进一解》,载1920年9月15日《改造》第3卷1号。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422《〈欧美新文学最近之趋势〉书后》,载1920年9月25日《东方杂志》第17卷第18号。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423《胡适的日记》(1921年7月22日的日记记载了谈话),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5年版,第156页。
    424沈卫威论证茅盾深受胡适影响,从新浪漫主义向写实主义转变,依据是沈雁冰在1921年8月16日、某月15日及25日给胡适的信,信中催促并请胡适为《小说月报》自然主义专号组稿。见沈文《新发现茅盾(沈雁冰)致胡适四封信——茅盾从新浪漫主义向写实主义转变的契机》,《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实际上茅盾早在1921年8月10日的《小说月报》的《最后一页》中已公开响应了胡适的“指教”。
    425《最后一页》,载1921年8月10日《小说月报》第12卷第8号。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28页。
    426茅盾1922年7月底在宁波中小学教师暑期学术演讲会上发表的演讲《文学上各种新派兴起的原因》。见《茅盾全集》第18卷,第260页。
    427《文学与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文学者身份的误认》,载1921年12月《小说月报》。见《文学研究会资料》(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
    428《我们现在可以提倡表象主义文学么》,载1920年2月25日《小说月报》第11卷第2号。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429雁冰:《为新文学研究者进一解》,载1920年9月15日《改造》第3卷1号。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430雁冰:《一本译论劳农俄国国内艺术的书》,载1921年4月《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
    431《自然主义的论战——复周赞襄》,载1922年5月10日《小说月报》第13卷第5号。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4页。
    433《自然主义的怀疑与解答——复周志伊》,载1922年6月10日《小说月报》第13卷第6号。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第206页。
    434《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载1922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见《茅盾·中国文论一集》,第239-243页。
    435《“大转变时期”何时来呢?》,载1923年12月31日《文学月报》第103期。见《文学研究会资料》(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2页。
    436左拉:《卢贡·马加尔家族》总序,转引自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47页。
    437《从牯岭到东京》,载1928年10月18日《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号。《茅盾选集》(第5卷),开明书店1952年版,第108页。
    438《幻灭》于1927年9月中旬至10月底写;《动摇》是在11月初至12月初写的;《追求》于1928年4月至6月间,连载于《小说月报》19卷6、7、8、9号。《幻灭》、《动摇》、《追求》三部小说1930年5月由开明书店合出时始称《蚀》三部曲。故这里讨论时不称为《蚀》三部曲。
    439戚学英:《革命理性话语中的女性身体》,《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第75页。
    440方壁(茅盾):《鲁迅论》,载1927年11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11号。见《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96页。
    441方壁(茅盾):《王鲁彦论》,载1928年1月10日《小说月报》第19卷第1号。
    442钱杏邨前后态度有所变化:“革命文学”论争初期(1928年年底以前),他给予茅盾小说很高评价,甚至肯定其小说为“革命文学”中的重要作品;后期(1929年以后),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他开始批判茅盾的理论主张,甚至修改前文完全逆转自己对茅盾小说的评价。这一实情北大学者赵邨已论述得很充分,参见赵璕《<从牯岭到东京>的发表及钱杏邨态度的变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
    443钱杏邨:《幻灭》评论,载1928年3月1日《太阳》三月号;《动摇》评论,载1928年7月1日《太阳》月刊停刊号。
    444钱杏邨对茅盾的批评文章,篇幅有五篇之多,如《茅盾与现实》(《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第二卷)、《从东京回到武汉》(《文艺批评集》)、《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问题》(《拓荒者》创刊号)、《批评与分析》(《文艺批评集》)等等。
    445《从牯岭到东京》,载1928年10月18日《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号。《茅盾选集》(第5卷),第113页。
    446《从牯岭到东京》,载1928年10月18日《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号。《茅盾选集》(第5卷),第108页。
    447克兴(傅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君底从从牯岭到东京》,载1928年12月10日《创造月刊》第2卷第5期,第1-14页。
    448潘梓年:《到了东京的茅盾》,载1929年1月《认识》第1期。
    449李初梨:《对于所谓“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抬头,普罗列塔利亚文学应该怎样防卫自己?——文学运动新阶段》,载1929年1月《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第5页。
    450茅盾:《<地泉>读后感》,载1932年7月上海湖风书局重版《地泉》一书。
    451《读<倪焕之>》,载1929年5月12日《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见《茅盾全集》(第1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15页。
    452《虹》是茅盾的第一个长篇,写于1929年4月到8月中止,因“人事倥惚”未能复续。另外,秦德君也参与《虹》的写作。参看《我与茅盾的一段情——秦德君手记》香港《广角镜》第151期,1985年4月16日。
    453贺玉波:《茅盾创作的考察》,载1931年4月10日《读书月刊》第2卷第1期。
    454是永骏(日):《论<虹>——试探茅盾作品的“非写实”因素》,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3期,第26页。
    457朱璟(茅盾):《关于“创作”》,载1931年9月20日《北斗》创刊号。
    458朱璟(茅盾):《关于“创作”》,载1931年9月20日《北斗》创刊号。
    459茅盾:《<地泉>读后感》,载1932年7月上海湖风书局重版《地泉》一书。
    460《创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路——致编辑》,载1932年1月20日《北斗》第2卷第1期。
    461朱璟(茅盾):《关于“创作”》,载1931年9月20日《北斗》创刊号。
    462《<地泉>读后感》,载1932年7月上海湖风书局重版《地泉》一书。
    463茅盾:《<法律外的航线>读后感》,载1932年12月15日《文学月报》第1卷第5、6号合刊。
    464茅盾:《子夜》初版本“后记”,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1月版。
    465朱明:《读<子夜>》,载1933年4月1日《出版消息》。
    466吴组缃:《评茅盾的<子夜>》,载1933年6月1日《文艺月报》第1卷创刊号。见庄钟庆编:《茅盾研究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5页。
    467瞿秋白:《<子夜>与国货年》,载1933年3月12日《申报·自由谈》。
    468云(吴宓):《茅盾著长篇小说<子夜>》,载1933年4月10日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
    469韩侍桁:《<子夜>的艺术,思想及人物》,载1933年11月1日《现代》第4卷第1期。
    470韩侍桁:《<子夜>的艺术,思想及人物》,载1933年11月1日《现代》第4卷第1期。
    471何丹仁(冯雪峰):《<子夜>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的文学》,载1935年4月20日《木屑文丛》第1辑。
    472周起应(周扬):《文学的真实性》,载《现代》1933年5月1日第3卷第1期。见《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5页。
    474《我的回顾》,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4月版《茅盾选集》。
    475《<西柳集>》,载1934年11月1日《文学》第3卷第5期。见《茅盾全集》(第20卷),第269页。
    476《<法律外的航线>读后感》,载1932年12月15日《文学月报》第1卷第5、6号合刊。
    477《<雪地>的尾巴》,载1933年9月1日《文学》第1卷第3号。
    478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7-48页。
    479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6页。
    480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6-77页。
    48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80页。
    482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6页。
    483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80页。
    484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92页。
    485转引自李欣人:《卢卡契“整体性”原则及其在美学中的应用》,《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第82页。
    486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87卢卡奇提出总体性的现实主义理论,主要在三四十年代,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对同期茅盾现实主义思想形成影响。因此,这里只略论早期卢卡奇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488尽管在后来的反思中,卢卡奇承认自己将总体性这个观念置于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核心地位并使它超过了经济的优先地位是错误的,但是他对总体性观念的重要地位仍然是强调的。
    489朱璟(茅盾):《关于“创作”》,载1931年9月20日《北斗》创刊号。
    490施华洛(茅盾):《中国苏维埃革命与普罗文学之建设》,载1931年11月15日《文学导报》第1卷第8期。
    491茅盾:《创作的准备》,1936年11月生活书店版。转引自《茅盾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471页。
    492《<地泉>读后感》,载1932年7月上海湖风书局重版《地泉》一书。
    493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494赵璕:《“小资产阶级文学”的政治——作为“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序幕的<从牯岭到东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2期,第2页。
    495《机械的颂赞》,1933年4月《申报月刊》第2卷第4期。
    497是永骏(日):《茅盾小说文体与二十世纪现实主义》,见《文学评论》1989年4期,第151页。
    498“一九三O年,现代中国的罗曼司”,《子夜》初版扉页英文副标题。
    499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载1939年6月1日《新疆日报·绿洲》。见《茅盾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59页。
    500吴德安:《茅盾的历史意识和<子夜>结构的关系》,转引自《近年来国外对茅盾研究述评》,见《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6期,第200页。
    501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94页。
    502沈余(茅盾):《“蚂蚁爬石像”》,载1933年12月《上海法学院季刊》创刊号。
    5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页。
    504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2-293页。
    505茅盾:《我们所必须创造的文艺作品》,载1932年《北斗》第2卷第2期。
    506《我的回顾》,《茅盾选集》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4月版。见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7页。
    507苏珊娜·贝尔娜:《走访茅盾》,《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3期
    508茅盾:《激烈的抗议者,愤怒的揭发者,伟大的批判者》,196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509瞿秋白:《<子夜>与国货年》,载1933年3月12日《申报·自由谈》。
    510“真实的和乌托邦的”一语出自汪晖著作《真实的与乌托邦的》,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511王先霈:《论史诗性》,《甘肃社会科学》1984年第6期,第110-116页。
    512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44页。
    513茅盾:《读<倪焕之>》,载1929年5月12日《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
    514茅盾:《读<倪焕之>》,载1929年5月12日《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
    515茅盾:《读<倪焕之>》,载1929年5月12日《文学周报》第8卷第20号。
    516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载1928年10月18日《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号。
    517《从牯岭到东京》,载1928年10月18日《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号。见《茅盾选集》(第5卷),第111页。
    518《从牯岭到东京》,载1928年10月18日《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号。见《茅盾选集》(第5卷),第111页。
    519茅盾:《〈宿莽〉弁言》,见孙中田、查国华编:《茅盾研究资料》(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页。
    520茅盾:《茅盾选集·自序》,《茅盾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521茅盾:《子夜》初版本“后记”,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1月版。见《茅盾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53页。
    522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茅盾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59页。大多数学者认为,茅盾30年代末的《<子夜>是怎样写成的》是“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的阐释性文章,对后世解读他的作品产生了强烈的遮敝作用。”但是,这篇文章也反映了部分创作中的实情,比如茅盾自述因能力不及而缩小写作计划的这段话,笔者认为是真实的流露。
    523茅盾:《创作的准备》,《茅盾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第471页。
    524凌云岚:《百年中国文学“史诗性”的个例分析与重估》,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3期,第156页。
    525沈余(茅盾):《“蚂蚁爬石像”》,载1933年12月《上海法学院季刊》创刊号。
    526转引自戴阿宝:《卢卡奇美学思想初探》,《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0年,第48页。
    52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4页。
    528《八月的感想》,1938年8月16日《文艺阵地》第1卷第9期。
    529王鸿生:《当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现状及其问题》,《叙事与中国经验》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530 [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31朱佩弦(朱自清):《子夜》,载1934年4月1日《文学季刊》第2期。见庄钟庆编《茅盾研究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页。
    532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533蒲剑(茅盾):《<子夜>创作的构想、提要和大纲》,约写于1930年末,最初发表于1996年6月出版的《小说》杂志第6期。《茅盾·补遗》(上),第157页。
    535韩侍桁:《<子夜>的艺术,思想及人物》,1933年11月1日《现代》第4卷第1期。
    536高利克:《茅盾小说<子夜>中的比较成分》,转引自《近年来国外对茅盾研究述评》,见《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6期,第198-199页。
    537黄灯:《“现实主义”的进入和宏大叙事的萌芽》,《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27卷第11期,第98页。
    538蔡翔:《事关未来的正义——革命中国及其相关的文学表述》,见《2010上海文化》,《上海文化》杂志社出版编辑,第11页。
    539蔡翔:《事关未来的正义——革命中国及其相关的文学表述》,见《2010上海文化》,《上海文化》杂志社出版编辑,第12页。
    540王鸿生:《叙事与中国经验》,“杭州会议上谈革命话语”的讲话稿。
    541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39页。
    542王鸿生:《当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现状及其问题》,《叙事与中国经验》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达米安·格兰特:《现实主义》,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斯洛伐克]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章建刚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乐黛云、王宁主编:《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安敏成著:《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欧梵讲演,季进编:《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旷新年:《现代文学与现代性》,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2003年版。
    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鲁迅年谱》(增订版),鲁迅博物馆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鲁迅小说全编》,漓江出版社1996年版。
    台静农编:《关于鲁迅及其著作》,1926年7月未名社出版。
    钟敬文编:《鲁迅在广东》,1927年北新书局印行。
    李何林编辑:《鲁迅论》(1930年初版),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重版。
    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刘献彪、林治广编:《鲁迅与中日文化交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乐黛云编:《国处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乐黛云编:《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饶子、王琢编:《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日]竹内好:《鲁迅》,李心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日]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日]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孙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岳麓书社出版社1999年版。
    曹聚仁:《鲁迅评传》,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刘柏青:《鲁迅与日本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三联书店2003年版。
    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郜元宝:《鲁迅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素雅(李赞华)编:《郁达夫评传》,上海现代书局1931年初版。
    贺玉波编:《郁达夫论》,上海光华书局1932年初版。
    邹啸(赵景深)编:《郁达夫论》,北新书局1933年初版。
    《郁达夫小说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郁达夫文集》,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1983年联合出版。
    《郁达夫全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自立、陈子善编:《郁达夫研究资料》,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饶鸿兢、陈颂声、李伟江等编:《创造社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陈其强、蒋增福主编:《世纪回眸:郁达夫纵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曾华鹏、范伯群:《郁达夫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孙百刚:《郁达夫外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日]小田岳夫、稻叶昭二:《郁达夫传记两种》,李平、阎正宁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4年版。
    郁云:《郁达夫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许子东著:《郁达夫新论》,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陈子善、王自立:《回忆郁达夫》,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张恩和:《郁达夫小说综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袁庆丰:《欲将沉醉换悲凉·郁达夫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日]铃木正夫:《苏门答腊的郁达夫》,李振声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李杭春、陈建新、陈力君:《中外郁达夫研究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钱杏邨:《现代中国文学作家》,上海泰东书局1928年7月版。
    中国文艺年鉴社编:《一九三二年中国文坛鸟瞰》(中国文艺年鉴第一回),现代书局1932年版。
    《“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李何林编:《中国文艺论战》(1929年初版),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重版。
    《蒋光慈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王德威:《革命加恋爱——茅盾,蒋光慈,白薇》,《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钱杏邨:《文艺批评集》,上海:神州国光社1930年版。
    伏志英编:《茅盾评传》,现代书局1931年版。
    黄人影编:《茅盾论》,光华书局1933年版。
    《茅盾文艺杂论集》(上、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人民文学出版1981年版。
    孙中田、查国华:《茅盾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庄钟庆编:《茅盾研究论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李柚编:《茅盾研究在国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上、下册),全国茅盾研究学会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叶子铭:《论茅盾四十年的文学道路》,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
    邵伯周:《茅盾的文学道路》,长江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孙中田:《<子夜>的艺术世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庄钟庆:《茅盾的文论历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欧家斤:《茅盾评说》,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丁尔纲:《翰墨人生八十秋》,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黄开发:《文学之用———从启蒙的革命》,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董丽敏:《想像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建华:《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